时间:2023-09-26 10:46: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历史中考备考策略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资源贫乏
当下由于实验器材陈旧、老化、残损、缺失,很多学校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而现有教材对实验的要求增加,几乎每节课都有分组或演示实验。很多易损件如温度计、测力计、磁体等,会随着实验的使用而损坏,而由于经费方面的问题,使很多实验无法正常进行。
2.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开出率低
在部分学校,很少做实验或者不做实验。没有器材的不做实验,有实验器材的利用率极低,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公开课的时候做做,其他时候做得很少,演示实验一般简单地做做,麻烦的就不做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用“背实验”代替“讲实验”。
3.重视实验结论的得出,淡化过程的探究
在农村初中,有些教师,对于实验的态度是积极的。但他们认为:一节课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探究相关规律,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于是从有利于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舍不得在实验上花时间,把一些探究环节或介绍或简化,或者在学生实验中让学生盲目地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按部就班,机械操作,探究时过分注重实验的结果,整个探究过程流于形式。
二、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实验教学的一些做法
1.合理开发和整合实验资源
(1)开放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学校实验室是学生研究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主阵地,学校实验室也能为学生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创造更好的条件,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普遍对实验室充满向往和好奇,对教师演示的实验,希望自己亲手做一做,而分组实验有的小组可能没有做完,或意犹未尽,所以,开放实验室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整合现有的实验器材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仪器设备很难满足新教材的要求。对此,我们教师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挖掘现有器材的功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新教材体系的需求,想方设法提高仪器的利用率,能组合的组合,能拼装的拼装,尽可能做到物尽其用、一物多用。我校教师利用空气的热膨胀原理自制了焦耳定律演示仪,制作了二力平衡分组实验仪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电磁感应综合演示仪等,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教学。
(3)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自制教具、学具
在教材实施的进程中,教材中所安排的课外小实验和习题中涉及的小制作,尽量让学生个个动手进行制作,将作品带到学校使用、保存和参赛评比,对好的作品的作者进行表彰鼓励,对有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其能够进一步完善。
2.以实验为载体,优化物理课堂
(1)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呈现给学生,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在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进入角色。在《光的反射》教学中,我们利用平面镜反射光的原理,精心设计了一个光学魔盒,即使用挡板挡住了光沿直线的传播路径,光似乎也能穿过挡板平行射出。这个魔盒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为解开心中的谜底而探究的求知欲望,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巧妙安排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1.3《功》一节中“功”的概念的建立,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点。在学生的意识中,已经认识到:省力的机械费距离,费力的机械省距离,不省力的机械不费距离,从而感觉到力与距离之间是有关系的,而且可能成反比。为了建立“功”的概念,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分组活动,利用杠杆、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提升钩码,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探究,学生发现,虽然用不同的工具做同样的事情(将同一钩码提升同一高度),力与距离的乘积基本上差不多,可能是一个定值。当学生对功的潜意识与实验事实发生共鸣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得出“功”的概念,从意识中修正、丰富了以前的认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变演示实验为课堂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一、试题
2013年中考漳州历史试卷材料解析题第27题如下:
27.我国文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图4这种纸币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1分)图5农民获得这一证件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
(2)图6这座古代桥梁的设计者是谁?(1分)图7这一遗址的形成,与发生在第二次中的哪个历史事件相关?(2分)
(3)请列举出历史课本中学习过的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两例。(2分)
(4)认识文物古迹除了帮助我们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这道试题以文物为线索,考查中国古代、近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可谓匠心独运、角度新、立意好,从学生感兴趣的“文物古迹”入手,展示丰富的历史图片,既考查主干知识,又拉近了学生同历史的距离,同时回应现实生活中的文物热现象,寓现实意义于试卷中。
二、分析
通过中考阅卷,我们对本试题的得分分布图进行分析。
本题总分为10分,考生平均分为5.94分,得分率为59.4%。期中,得9分的最多,占30.04%;得0分的占11.57%;得4分占5.71%;得10分的最少,占0.62%。可以看出,考生的得分情况还算正常。从答题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这是开卷考试,只有60分钟时间,对学困生来说,做到这里,时间已经来不及,故空白卷较多,占总量的11.57%。
其次,在具体按要求答题时出现以下问题:
第一小题,①“北宋”,学生答题较好,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把北宋答成“宋朝”,②“法”的“法”字漏写。③“法”这栏写成“”。说明学生对题目“最早”及“法律依据”限定语没能很好理解,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
第二小题,①“李春”,很多学生把李春写成李冰,错别字较多。②“英法”学生写成烧毁于“八国联军侵华”而错误,但总体上来看,这一问是27题答题最好的,除空白卷外,80%的学生能答对。
第三小题,请列举出历史课本中学习过的中国古代著名建筑两例。答案是“故宫、长城、都江堰、江东桥、威惠庙(颐和园玉带桥、卢沟桥)等”。(一个1分,共2分)
学生答题时存在:①对“建筑物”的概念理解不清楚,如,有些同学写“秦始皇的兵马俑等。②中国古代的建筑物,有些同学写成外国古代建筑物而导致错误,如,“金字塔、帕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等”。说明审题不认真且专有名词使用不规范,答题情况一般。
第四小题,认识文物古迹除了帮助我们获取信息了解历史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案为文物古迹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培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等。(符合题意即可,一点1分,共2分)
这一问属于开放性考题,学生答案五花八门,答题情况不一,开放性试题答题不够全面:①开放性的最后一问,学生得分率不高,普遍只回答一个方面,得1分。②最后一问的答案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同学未理解题意,回答时张冠李戴。
三、反思
从以上学生的答题情况,引起我们对中考复习备考的策略的反思。
1.必须夯实基础知识
中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强调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弱化对教材知识的死记硬背。可能有的学生因此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导致答题时知识的混乱、模糊,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无法组织出正确答案。其实无论中考命题怎么变,考生答题时都必须以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为前提。因此在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运用和升华,培养学生博学善思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注重学生规范的答题习惯的养成
(1)在平常教学中要注意“审题技巧的点拨”。审题通常要先把握三原则:一审中心词。即“答什么”,也可称为找“题眼”,要记住做到“准”和“全”;二审主体。即“答什么的什么”,这一步最为考生们所忽视,但命题人经常在此设置“陷阱”。排除干扰因素,准确理解题意是关键;三审限制词。即“怎样答”,近几年中考题的限制条件都比较多,有时间限制词、空间限制词、角度限制词等。这是加强能力考查力度的表现之一。这些限制条件,虽然不是试题的主干,但对答案重点的确定、内容要点的取舍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在平常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答题规范。建议学生做到:①作答时,首先注意书写得工整有序、清楚明白,不能乱涂改。②在答案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分析问题要从多角度展开,话点到为止。语言表达尽量简洁,精炼,尽量要用学科语言作答。③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三化”。最好做到“三化”――要点化、层次化、序号化。“要点化”即根据题意,搞清楚到底要答什么,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写清要点;“层次化”即一个问题层次答完后,自然分出一个段落。“序号化”即根据设问的顺序和答案的层次,分别标出序号,每个要点里面要凸显关键词;这样尽量使你的答题思路显得很清晰,便于教师阅卷,也易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