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

时间:2023-09-28 09:51: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篇1

    1.明确目标,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学,让学生敢于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求知。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人的思维往往是在实际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的智慧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现和发展。我在教学中常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往往能在别人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现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发现疑点,解释矛盾,要比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去解难题更为可贵。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

    3.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进行辩论,相互交流看法,提出不同的观点,形成一个相互讨论、互相促进的良好环境和气氛。这不仅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二、恰当地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可采用讨论法、实例法等,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在分析某些案例、时事热点问题时,教师可运用挂图、幻灯、视频、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增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趣味教学能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特点,它要求教师改变单一、封闭的教学格局,多方入手,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教学,变“人—机”对话的教学模式为“人—人”对话、“人—材”活动。趣味教学正是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的目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形式。游戏教学法也是思想政治课的好形式,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竞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知识竞赛和行为竞赛。有些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但不太容易掌握,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采用竞赛方式,效果很好。课前要先让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一系列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分几个小组进行竞赛,采用小组编题、互答积分和趣味辨析改错等竞赛活动,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篇2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新课标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要求,使我们认识到了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取其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课课教学中灵活自如、潜移默化地实施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呢?

一、注重创造性思维精神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精神品质的培养。因为这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素质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精神品质是对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信念。理想是创造的动力,信念是创造的精神支柱。很难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缺乏理想和进取精神的人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二,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育。“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要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创造性,没有积极的努力,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因为创造、发明往往是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型思维的认识特征是满腔热忱的求知欲。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理论的怀疑,对未曾想到的现象产生的好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具有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是创造的内驱力,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可以产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正是蕴于这种精神之中的。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需从培养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广泛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强化兴趣刺激,如:辩论激趣、情境激趣、悬念激趣、形象激趣等,增强教育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由此激发、提高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观看影视录像、参加知识竞赛、调查访问、咨询解疑等课外学习形式,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有所用,用有所获,不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兴趣是创造开拓的“金钥匙”。

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政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紧紧围绕着如何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一中心。所以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课外实践,都要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以强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我们在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融洽、和谐、快乐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逐步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优化政治课教学,推进其素质教育方向的教学改革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学政治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穿新鞋,走新路”,这样才能满足新世纪新课改的需要,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认为关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方向的教学目标。新课改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这是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落脚点。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最为关键的是,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将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这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政治课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对终生发展有益的东西。就课堂教学而言,目标是方向,是灵魂,是上好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现已明确公布,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任务就是有声有色地达到政治课教学中的素质目标。具体地讲,备课要使教学目标素质化,上课是实现教学目标素质化的主渠道,要落实好教学目标素质化的要求,作业设置要反馈教学目标,考核要验收教学目标。

篇3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即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又是其他各育的归宿和保证,在素质教育中要突出德育的功能,强化德育的效应。而发挥德育教育效应的最有效途径是思想品德课。因此要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育人为根本。因此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会学生做人。而思想品德课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最简捷的途径、最有效的手段,是各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的精华。

其次,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把德育放在首位。因此要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任务之一的德育教育,必须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怎样才能发挥思想品德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呢?根据几年来担任思品课教学,我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初中生刚刚认识社会又缺乏社会经验,有些事自以为是,实际上对人对事有时缺乏正确判断力;他们模仿性强,同时又有很大可塑性,易于接受外界影响,正是“嫩枝易弯也易直”。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学生思想教育要做到抓早抓小。抓早就是要思品课教师认真上好每年级的思品课,要从初一年级抓起,时刻围绕素质教育进行教学。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忽视思品课教学,为考试而教学的做法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抓小就是结合思品课从小事抓起,防微杜渐,使学生明白对错,分清荣辱,使学生心灵不受侵蚀,保持纯洁健康的品质。

2.目的要求要切合实际。这是教育是否成功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确定教学目的前,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分析本年级本班学生的情况和特点,然后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年的教学计划和每单元、每堂课的具体目的和要求。比如,初一学生思想开始活跃,是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教学中可多采用讨论法、辩论法、谈话法的教学方式,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是从一个个小而具体的概念逐步形成的,从认识无数小道理达到认识大道理。课题太大,涵义太深,教师不容易讲透彻,学生印象不深刻,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4.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教学要点是为达到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必须讲清的几个主要之点,它是教师的教学提纲,是学生领会某个道理的要领。教师讲课时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主要的、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5.材料要生动形象。思想品德课运用的材料,是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启发道德实践的基础。因此要重视选材,材料要生动、形象、立意深刻、有感染力、紧扣中心。

篇4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到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要就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素养进行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职业素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在深入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一个层次,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提高学生思想境界的同时提高其职业素养水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1.2提高高职德育实效。

高职院校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就是开展相关课程,由于二者互相独立的原因,教育效果都不是很好,更严重的是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职业素养教育很有可能偏离方向,使教育功利化。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思想政治教育为职业素养教育引路,职业素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二者取长补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促进课堂内外资源最大化共享,为职业素养教育提升政治高度,同时丰富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提高高职德育实效,让学生能够充分从中受益。

1.3凸显高职德育特色。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的最终目标。各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当地社会文化等不同,不同院校在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上会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只有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彰显高职院校的德育特色,才能传承发展校园教育特色,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同时为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

2.1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的正确理念。

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应为职业素养教育服务,同时职业素养教育也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质要求。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的正确理念,摆正职业素养教育的位置。其次是更深层次地挖掘职业素养教育的部分观点,使之哲学化、理论化。最后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职业素养教育目标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职业素养教育。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职业素养教育可以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2.2将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的校园文化。

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是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另一种途径。行业文化、企业文化不仅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教科书,还是职业素养教育的良好载体。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将这些文化引进校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二者结合的氛围,并且可以促进二者的结合,促进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文化素养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的形成,在这样的校园文化里,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和职业素质培养,让高职院校走上二者融合的特色道路。

2.3以胜任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为标准,建立专家化德育队伍。

篇5

在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的今天,仍有部分理科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文史哲的任务。一些理科教师认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但仍无法找到切入点。其实,只要认识挖掘,理科教材的思想性也是极其丰富深刻的。本人在多年的教学中认真体会,积累了一些做法,仅以此文与同仁磋商。

一、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的信心

我们接受的文明成果,都是前人用辛勤汗水和闪光的智慧创造出来的。这其中有蓝眼睛的,有黄皮肤的。但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们对事业的那种执著与追求,为祖国乃至世界的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都是让人敬仰的,让人佩服的。我国伟大教学家祖冲之早在1000多年前就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面七位数字,这一文明成果早欧洲300多年,为中国古老的文明点燃了不熄的火把;陈景润为攀数学高峰,究毕生精力,终于摘取世界皇冠上的明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队员披金挂银,让共和国的笑容更加灿烂迷人。

纵观大成者,非有超人之智,而有超人之志。青少年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信心,以百倍的热情投身到祖国科学事业的大潮中,才能练出真本领,成为弄潮儿。

教师要善于适时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把个人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用前贤和今人的事迹激励他们,为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其中很大比例,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不良影响所致。其中,有些因病、因事误课或因其他一些非智力因素,造成成绩下降,一下子跟不上集体,渐渐失去了学习教学的兴趣和信心。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应从非智力因素着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耐性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经常讲解数学在生活和产生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另一方面是要关心爱护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使学生热爱老师,进而热爱老师所教学科,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去学好教学,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进步。

几年来,我带过的学生中,有两个人在市级竞赛中获二等奖,有五人在棋级比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这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激励全同学奋发向上。

二、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伟大的导师马克思于形象的描绘中告诉我们:攀登科学高峰,需要汗水,需要智慧,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喷到拦路虎绊脚石是常有的事。面对困难与挫折,有人知难而退,有人知难而进。退缩不前,是懦夫无能的表现:迎难而上,才是英雄勇敢的行为。只有经受住困难考验,才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自古雄才多磨难”,只有不畏艰险,才能领略无限风光。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扎扎实实进行教学工作,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初中数学的教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由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思维的深刻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从抓基础数学做起,采取可行的策略、特别是创造一种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情境。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教材,指导不同的学生。要创设一个思维情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精心准备。在每个学期的开始,就要有一个整体设想,对每一章、每一节在整个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主要是几何、代数中的概念、法则。公式的理由,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基础教育要抓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基本技能的要求是要学生学会算、会画。会做简单的推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训练基本技能时看不出差异,但在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差异就反映出来了,因此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上下功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从而战胜困难走向胜利。我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教学活动兴趣小组,搞数学小组竞赛,设立攻坚能手奖,于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适当点拨,鼓励探索,执着追求,直至进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成功,或给学生小小的奖品,或给学生真诚鼓励,让学生于喜悦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一步步迈进辉煌灿烂的科学殿堂。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探求知识所必不可少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

三、培养学生具有循环渐进的科学态度

苏联著名生理学专家巴普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对青年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就是要循环渐进。基础的还没搞好,就不要动手去做后面的,无论这种推测与假设有多么大胆,最终都是肥皂泡,迟早要破灭。

中学阶段是为将来的学习与深造打基础的时期,中学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设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取直知。同时在导入新课、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也努力使用新旧知识链接连贯,浑然一体,处处体现前面是为后面作基础的。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更明白环环相扣,不可疏漏的道理。

有些学生好大喜功,或以此一鸣惊人。教师更要适时适度引导,使其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

四、培养学生具有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

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必须促进学生思想品格的发展,在数学中保持严谨的科学状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数学内容。分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科学的抽象和逻辑推理得出数学概念规律,并联系实际的思想,在培养推理意识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形成尊重真理,不盲从的思想品德。

篇6

在现代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知识、信息的传播的速度也在变快,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缩短了能量转化的周期,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这些变化对社会的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想真正成为21世纪新时代的人才和社会的主人,就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就要求身为学生的我们在接受教育阶段,要培养好自身的素质,为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它也是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以使其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教学模式的内在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它从人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资格来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能力。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形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是内容,教育模式是途径,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了调整配对,对教学起到了构造的作用。同时,教学模式一般形成于实践过程中,它解决了教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则是教学模式的实质内容、思想指导。这样合适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学者比较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总体素质的基础,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是培养一个优秀的新时期学生的基础,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这些理论相结合,把这些积极乐观的政治思想运用到生活中,为自己的生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但是正因为它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就不断地显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第一,思想品德的学习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再加上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年级偏小的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思想品德内在思想,而只是从文字的表面上记住了这些理论,这还不足以将思想品德的实质内容融入生活。第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很抽象、很无趣的思想理论,于是他们只是将这些理论生硬地灌输给这些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将将这些理论运用于生活。第三,只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多思想品德的基本模式,而这些理论模式是不符合大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现实事物,而不是静静躺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本课程应该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要为他们今后的漫长人生道路指明正确的方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思想品德健康发展。

三、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抓住两个关键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学生个性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两个关键因素的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效果。

1.引导模式

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尊重人权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了主要的原则,所以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进行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会给素质教育的实现带来很大的效果。引导模式是指学生以自主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在一旁起到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的协助作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综合的提高。

2.案例模式

案例模式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模式。

采用案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构建属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独有的案件模式,将案例教学目标植入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中,打造属于它独有的案例模式。第二,案例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案例的撰写。一个好的案例教学的重点就是选取一个合适的案例,案例中要包含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而且案例要切合实际,反映社会现实。第三,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必须要求老师和学生对案例熟悉,教师还必须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第四,案例教学开展的形式应该以讨论的形式进行。

3.教案学案一体化模式

教育部门在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时会下发一份教案,教案是供老师教学参考的,而非是必须教授的知识,老师在开设自己的课程时要把握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合本学生自己的学案,当然学案的内容必须要符合教案的基本要求,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初中的思想品德学案主要是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彻底解决日常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未来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二、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教育除了智能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不可忽视。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以其对认知学习的动力、定向作用以及维持和补给作用始终制约着认知过程,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若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抓手,将成为学风建设的新途径,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成长与提高。首先,将非智力因素成功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会受到尊重,会尝试、大胆地去独立思考。大学生的这种渐觉醒的独立意识会被看做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很小,智商特高与智商特低的人极其少数,中等智商的人占约94%。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而且要努力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改造和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其次,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获得完全并和谐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四项基本内容,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分别培养大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居于中心和基础地位的心理品质均由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组成。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包含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等五个阶段,认识阶段属智力范畴,其余四个阶段则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可以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培养他们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三、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中的导入途径

1.抓住导入的有效时机

新环境和全新的学习生活让新生找不着目标,容易迷失方向。从历届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看,那些学习主动性差、逃课现象、考试作弊现象较严重、参与课外活动、创新科研的主动性不强的学生非智力因素均不佳,如不重视这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久而久之他们自我控制、自我适应、自我调节的能力逐渐减弱,沉迷于各种不良爱好,失去学习动力,大学四年毫无所获,远落后于其他学生。因此,新生入学时期是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节点,也是良好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最佳时期。要及时引导学生,激发其正确的社会性需要和高尚的远景性动机,培养其对学校、对专业的兴趣,拓展知识基础。

2.选好导入内容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上则概括为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明显,健康的心理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二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动机。动机作为内驱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探索美好人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肯付出多倍努力,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当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三是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古代大文学家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运气,99%的汗水就是非智力因素之一的意志。一些著名学者、科学家的成功除了超常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坚强的意志与火般的热情。爱因斯坦在为居里夫人致悼词时高度评价其道德品质比她单纯的才智还要可贵,意指一个人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能否为人类做出较大贡献,很大部分依赖于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借助相关材料,如先进人物事迹、杰出人物传记、优秀影视作品等,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意志,应具备什么样的意志品质。素质拓展、军事训练及竞技体育也是磨练、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的不错方法。四是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一个人在大学时代拥有的广泛兴趣、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工作以后灵感突破的可能性大。激发和培养多方面兴趣须从教和学两方面着手。老师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创造性思维上下功夫,如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其获取知识的速度,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要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阅读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兴趣。五是培养良好性格,适应社会发展。性格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成才影响较大,良好性格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理想目标。大学生既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又要有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要通过教学分组学习和各种文体活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和钻研精神。让不同性格、爱好和智力水平的学生在各自兴趣领域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并适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情商训练,引导学生调节情绪。

3.与班级活动相结合,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集体精神和校园意志的物化形式,对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和巨大激励作用。辅导员可组织专题讲座、集体讨论、辩论和校内外实践等形式,开展体、音、美、诗歌、舞蹈等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活动,注重大学生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通过班集体建设塑造良好班风、学风,特别是加强班级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是学生自我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式。优秀的性格特征、团体精神、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只能在学习氛围浓厚、科研意识强烈、治学态度严谨的集体环境中培育。应重视大学生在学习群体之外的生活群体和同辈群体,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不同角色意识,学会合作、分享、包容,逐步树立起诚实、自尊、自信、责任、自律等优秀品质。

4.搭建非智力因素导入链条

辅导员在与学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利用教师的魅力育人,充分发挥班委作用,形成辅导员—教师—班委导入队伍。尤其重视教师导入口,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求,适时改变教学模式,采取专题讲座、讨论、辩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主导者,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尤其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深刻,辅导员要经常听课,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一名教师如果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用心、用情挖掘学科知识中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与热情,就能把教学内容以学生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达到传授效果,调动学生情感因素,使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活动统一。

5.通过思政教育管理者的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导入有着较明显的优势。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个体了解较全面深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导者,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常深入班级,贴近学生,和同学交朋友,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及行为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热情的支持、积极地引导和保护,为他们个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内在驱动力。同时,将学生个体与群体所缺乏的某项非智力因素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直接深入寝室、课堂等途径进行针对性地及时导入。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成为学生偶像导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给学生充分的信任与期望,以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其本身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如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意志力等)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教育情绪和教育效果,学生往往因喜欢他而喜欢他的教诲,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自我完善,用自己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性格激发、诱导、唤起、激励、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篇8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我国教育体系里的重要一环,中职学校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应经济建设的高水平的劳动者。中职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之一,能否具有相应的创新素质,既关系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竞争力的保持。无论从教育功能还是从时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加强对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培养中职生的创新素质,是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

一、思想道德教育在中职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激发创新动机和意识

创新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无限的,生命因创新而显示出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道德教育在促发人们的创造动机、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激励人们的创新追求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思想道德教育中价值观的教育可使学生意识到创新对于人的价值,促进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不在于观念本身,在于它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动机,让人们积极投身于创造活动以求价值的实现。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期,思维本身就活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新思维的课堂气氛,采取适当的激发手段,激起学生的创新动机和意识,使之进入创新状态,充分发挥想象,激发活跃思维。

2.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中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上。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领学生探索未知的思维领域,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倡标新立异。通过发散式思维、逆向式思维、比较式思维和批判式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求异思维,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新颖、科学的独特见解,能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中遇到的问题。

其次,在实践能力、人的个性、观察能力等这些与人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的品格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思想道德教育宣传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等时代精神,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和对由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突破。

3.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健康向上的创新追求

思想道德教育所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和创造愿望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激励人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追求。职业道德教育可增强学生开拓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一个人高度的创造热情。人生理想教育可为人们不断的探索、创造提供精神上的支柱。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人明白不能低估和轻视自己的创造性和过分低估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创造需求。

这一系列的教育在帮助学生明白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还促使他们不断地进行崇高的创新追求。“创新”,是指有利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是一般的标新立异,无论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本身,还是它们的创新成果,都会存在着方向性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对于帮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进而保证其创新及成果在正确的方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的途径

1.认清系统关系,倡导“大德育”观念

创新素质的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品德素质与创新素质,都是由各自的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多维结构,各子系统及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应该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确立系统观念,考虑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规格和特点,搞清楚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并且在动态中协调它们的关系。

从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来讲,要彻底转变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教师和班主任之“专利”的认识误区,自觉地树立“大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即全体教师都是思想道德教育者。不论是领导,还是一般的管理人员;不论是德育课教师,还是一般的专业课教师,都要树立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识,善于在日常工作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惟有这样,才能在思想道德教育与创新素质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合力。面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任务,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也要实现转变:一是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二是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教师要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优势

宽松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不仅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而且能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素质的培养。对于思想道德教育者来讲,在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要改变“板着面孔说教”的枯燥刻板的印象,要提高亲和力和可接受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创造个性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可以促进学生从事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表现,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就能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出不同观点,发表不同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勇敢地进行思考、探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学生的创新潜能一旦被引导或激活,就可能提高创新能力。这不仅发挥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3.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

中职学校开设的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搞好德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切实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培养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手段。如开辟网上讨论园地,回答和讨论学生关注的问题,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对学生正确引导,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还可建立师生交流的电子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及时沟通,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一对一”解决,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的发展。创新能力来自并形成于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还要依赖于学生的亲身实践。教师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要出创新成果,必须有创新的人才;要有创新的人才,必须有创造的思维;要有创新思维,必须依赖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在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势在必行。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民族才能在迎接世界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9

[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6. 197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复杂的系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而人格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对于个体而言,人格教育应该早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是对人格教育的深入。人格教育可以说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学生个体在整体发展过程中,会接受到不同的教育,这些教育始终不能脱离的就是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始终贯穿在整个思想教育过程中,并逐渐与其融为一体。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前提,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思想不仅是人格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格教育上的不足

1.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人格教育的认识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称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学目标等,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并不全面,实施也不够具体,也就是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抓住人格教育这个核心内容,只是过分注重智育教育,而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事实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现阶段,大部分中学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这些为基础选择录取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发展。这都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人格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且没有意识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情感十分容易爆发,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使得学生不能够做到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更甚严重者对自己、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味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1.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实施力度不够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但是正是由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格教育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最终导致了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力度较弱。认知是实现行为的前提,认知如果不够,那么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活动难以全面实施。人格教育无法脱离个体的心理、情感、道德、人际关系等,而中学时期的学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波动性最为强烈的时期,这就直接增加了中学思想教育的难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的储存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进一步确定。中学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非常多,教育方式也比较丰富,相关活动也十分多样。但是由于认知的不足,使得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实施过程中明显不够突出,实施力度也严重不够,教育工作者没有做到全面掌握人格教育的关键内容和核心思想,这就使得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略了人格教育的精神,实施力度也逐渐减弱。

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 1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也是帮助中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学校作为培养中学生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配备优质的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辅导机构。而且,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既针对学生也针对家长和教师,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加强对其重视。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适当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教师应该做到有意识地传播心理学知识给学生,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控制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合理利用时间,给学生播放一些有意义的心理学小视频,或者是做一些心理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绪情感,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人格。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让心理健康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身心进行积极影响,让学生在学习心理知识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和幸福感,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情感体验,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最后,学校还需建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障碍等,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将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2. 2 建设良好的教育团队,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

现阶段,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不够完善,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更新,现代化的中学生思想意识和心理特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个性差异也十分明显,这就给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了难度。所以,建设优质的教育团队迫在眉睫,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调动教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格教育的最终目标。学校必须要构建教育工作网络体系,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校长要起到引导作用,积极督促教师,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还有,教师要积极端正教育思想和教学态度,提高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中学生一直被认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这就进一步要求教师要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学校和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有正确的认识,将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全面发展。当然优质的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化社会的影响下,作为传播知识和育人的关键,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的综合实力的提高,积极参加定期培训,学习新型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因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想要实现对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支持。而且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知识。

3 结 论

总而言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中虽然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和难题,也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但是即使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寻求完善的发展之路,并且希望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一些中学已经开始尝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思想教育体制,同时也向已有成效的学校进行学习和借鉴,并正在逐步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a: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①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和专业过硬的技能,还必须具有内在的修养和素养。而这些,仅仅靠硬性的灌输是达不到的,所以近些年来人们呼唤必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们常常提到的“人文”一词,最早则见于中国古籍《易经》中,“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同“天文”相对应,指的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②而对人文素养一词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准确地定义,一般来说它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学识和修养,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

一、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在体育院校已不再唯金牌至上或运动竞技成绩为先,而是更加注重同人文素养的培养一起齐头并进。主要表现在:

1.人文素养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能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作为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接班人,就必须全面发展,不可偏废。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才能够应对工作、生活等挑战,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体育院校教育中,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就要把体育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密切融合起来。

2.人文素质是时展的要求,有助于体育科学的研究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一方面体育类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化,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越来越多,出现了交叉学科,这就使体育科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人文元素的参与。

3.人文素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体育为载体,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线,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是高等体育院校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一直存在着“重武轻文”的倾向,改革开放以后人文素养的培养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也都采取了了相应的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体育院校人文素养的培养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主要表现在:

1.体育院校人文教育地位不明确,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能所取代

有些院校唯以体育专业技能为导向,“人”的全面发展完全被“才”的专业训练所替代,大都认为只要把专业技能教好就可以顺利毕业或就业,而人文教育则是放在辅的地位可有可无。人文教育被取代导致了人文传统的淡化、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内涵的流失。

2.体育院校人文氛围不浓厚,缺乏塑造人文素养的外部环境

高等体育院校各类训练场馆林立,但是人文活动场所和基础设施缺乏, 人文建设活动形式和内容单一,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资源浪费。学生作为参与者,本身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社团活动缺乏持续有效的组织性;教育管理者和专业教师人文素质也相对缺乏,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引导。

3.体育院校人文素养塑造的方向不清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弱

社会转型时期,海量的信息每天都会通过各类传播途径被人们所接收。体育院校大学生对文化的选择方法常因判断力、价值观的不成熟而产生困惑或迷惘,不知选择哪些渠道、利用哪些资源;同时又缺少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等等,这些都直接制约着学生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方向的选择。

三、体育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选择

1.加强人文教育与丰富第二课堂建设并存

加强人文教育一方面积极倡导体育院校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或通识教育方面的教学改革课题立项, 编写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训教材,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选修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在社会环境中丰富、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生活阅历,促使人文素养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2.营造全员育人的人文素养教育环境

营造全员育人的人文氛围就是指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发挥育人的职能,并且相互配合,交叉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育人合力。一方面体育院校要开展形式高雅、内容丰富且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人文氛围中塑造自我;另一方面全体教职员工要注重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言行举止去感染大学生, 同时也注意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职责, 用自己的无言行动,去影响他们,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地教育效果。

3.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养评估标准

体院院校要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大学生人文素养评估内容和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类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评价依据,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档案。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范志华.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2]石亚军.中国公民人文素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0-32.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篇11

素质教育是所有教育的核心,如何使素质教育融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含有学生的素质培养,需要重新构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体系。二者紧密结合,共同发挥教育的育人和导向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合格的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

一、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竞争观念、市场意识、团结合作意识越来越强。不过,也逐渐出现了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政治素质不强、价值取向偏差、理想信念淡化等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力度低。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要想真正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从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学方法做起,进行体系上的改进,使它适应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当前社会现实需要,确实帮助高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在这个目标下,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紧密,互相促进,才显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足以引起高职学生的重视。要达到这个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才能更加清晰和鲜明,针对性强,受教者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主动接受教育。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体关系是:

第一点,两者本质属性相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公共意识、心理发展等,都是对学生素质发展的拓展和补充。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其中就包含了思想品德培养和政治素质培养。

第二点,两者教育形式互相补充。素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所有教育的范围。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国家规定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当前科技发达、人才稀缺的社会环境下,科学文化素质显得非常重要,这显而易见,但思想道德素质却不够重。其实,一个人才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他的思想品质。相比承担起具体工作的“才”,能担当社会重任的德行更为重要。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第三点,两者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缺一不可。高职学生是我们国家公民中的重要群体,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学生不能仅仅有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实现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保障。

二、高职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

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就高职院校来说,素质教育就是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内,目的明确、计划完整的开展公民素质教育。高职素质教育的定义,展示出我们国家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影响高职素质教育的因素

高职学生素质形成过程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是外部坏境和个人努力的共同结果。因此,影响高职学生素质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高职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漫长曲折。影响高职素质教育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职学生素质提高受社会环境影响。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青春活力、可塑性强,对社会上的正面作用接受很快,但对负面影响也反应强烈。社会环境和高职学生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是互为主体的。一方面,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产生无形的力量,使学生无形之中接受环境的熏陶和改变。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对环境有强大的改造作用。高职学生通过对环境的建设和塑造,创造出适合其素质发展、提高的环境平台。

第二,高职学生素质提高受教学环境、方法影响。高职院校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各种讲座、论坛、集中学习、社会实践、和辅导员的日常引导等。其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一部分都穿插在这些活动中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是目前高职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宣讲理论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品质评价的好坏、达到效果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各种讲座、论坛,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使用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其内容是否贴近现实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也是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普遍,既有学校统一组织的,也有学生自发开展的,它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更热衷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献爱心志愿者服务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社区法律顾问、支农支教帮扶等。高职院校根据教学规划,通过校内党团青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对形成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起到重要的培养作用。学生处、校团委、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等学生工作人员,都是一线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他们的工作方式、管理方法,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他们的观念至关重要,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把管理变成服务,要求便成引导,和学生成为朋友,才会起到显著的效果。

第三、高职学生素质提高受校园文化影响。高职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良好学习风尚,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拼搏进取的人生观。

四、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全面加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优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有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善用人,特别是培养好一支具有时代精神、创新意识、紧跟时代的高素质教育队伍。对敬业精神强、思想素质高、业务知识精的教育工作者,要着重培养,并通过各种方式,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选拔、充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中来。

(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塑造新的文化氛围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做人思想的工作。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认识和评价。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难的地方。想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营造一个具有优良学风的环境。在校园中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高职院校要广泛采用大学生喜欢的形式,比如校园论坛、学校贴吧、QQ群、微信等新的信息传输方式,做有针对性的、说服力强的宣传和沟通,把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和渗透到高职学生头脑中去,培养其综合能力。能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学会鉴别是非、学会选择、学会慎独。

在高职校园里,构筑政治方向清、校风学风强、文化素养高等校园文化,无形之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等多方面起到铸就和培养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教育者必须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的考虑当前学生的特点、需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重新构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职。开辟新的途径、摸索新的办法、总结新经验,有针对性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7).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5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业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题,是党和国家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根据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基础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注重开展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和形成人的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党和国家十分注重素质教育,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但是,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我们一直运用的都是应试教育,造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分离,在上学期间把文理分开,通过高考,考试成绩来决定进哪所学校,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较高,但是实践能力很差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这样就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大量事实表明,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实施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也很难调动他们的内在潜力,教育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理论知识很强,但是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心理素质就特别差,容易产生走向极端的想法;还有的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走向迷途等问题。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基本素质,并不是对以前的教育模式的否定,而是在以前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抓住主要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但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对素质教育起着作用,同时又受到素质教育的约束,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缺乏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等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就无法实施;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其他的素质也就没有了方向,失去了意义。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一个整体,缺少哪部分都是不可以的,长期以来,就有重视科学文化的素质,重视智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是薄弱的环节,应该二者缺一不可,两手都要抓,使人们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更好地使人们的素质得到提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调:“要坚持育人为先、育德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1、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着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塑造着受教育者的灵魂,引导着素质教育向着什么方向发展。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他的这些素质用于哪些方面,对社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则取决于思想政治。如果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等方面不足,只是对他自身起着限制作用,但是他的思想政治方面不足或缺乏,则会有危害社会的危险。

当代社会存在着“”等非法组织分子危害社会的现象,还有出现的“小悦悦”事件,拐卖儿童等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缺乏,导致出现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行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素质的发展方向有着引导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按着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发展,更有利于使得他们成为社会建设的有用之人。

2、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人有很强的知识和能力,缺乏思想政治素质有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危险;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高,虽然并不决定着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高,但是他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就能使得他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强健自己的体魄,从而使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并不能决定其他方面的素质,但是会对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有着精神的动力,对提高其他素质起着促进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促进作用,进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身心的健全,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3、思想政治教育对其他教育有着整合的作用。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的一部分,它有着整合的作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与身心教育的整合,可以使得人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进而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如果它与伦理教育相整合,就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行正确的行为;它与科学文化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正确的发挥科学文化知识所带来的力量,使得人们既具有科学文化的知识,又能懂得团结合作,最后使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作用,等等。我们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只注重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政治素质或身体心理素质,而是把这些素质达到整合,使得人们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

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怎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更好地实施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人们的方方面面,要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各方面都要做出努力。

在社会上,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正面的例子,对于丑恶的、不对的事件进行鞭策。在学校里,由于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对于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学校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并且采取奖惩制度,激励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家庭里,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起着模范的作用,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才能孕育出德才兼备的人。不仅仅社会、学校还有家庭做出努力,最关键的是受教育者自己,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艰巨任务,作为国家的一分子,要学会自律,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这些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更好地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最后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主要参考文献:

[1]兰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