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5 10:23: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毋庸质疑,信用的可获得性以及人们从观念上对信用的接纳促进了的发展。信用使得一个人即使收入菲薄也能买得起房子、汽车和其他消费品。这样反过来又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信用能促使企业快速地增长,如果没有信用的存在,企业仅凭自有资金的积累很难发展成国际性的大企业。信用还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能够满足公众对一些公共产品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随着信用的迅速发展,各种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从借款人个人不能按时还钱,到银行呆帐、坏帐的增多,一直到债务国不能偿还债务本息。这一切已经到了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这种无力履行交收责任的原因往往是破产或其他严重的财务。信用风险可进一步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如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证券或价款,造成以交付的价款或证券的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受因市场价格变化不利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信用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出现了问题。贷款的偿还一般通过取得经营收入、出售某项资产,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借入资金而实现。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生产经营,由其经营所得来偿还。因此,衡量借款人的履约能力最主要还要看其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获利情况如何。这一点无论是对个人、企业还是国家而言都是如此。第二类是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借款人的品格决定的。借款人品格是指借款人不仅要有偿还债务的意愿,而且具备在负债期间能够主动承担各种义务的责任感。这就要求借款人(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必须是诚实可信的,并且能够努力经营。对于国家而言,一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不过,借款人品格是难以用加以计量的,一般只能根据过去的记录和经验对借款人进行评价。如果存在完备的信用档案,那么借款人在过去时间里违约的次数基本上可以反应出借款人的品格。
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演变
近20年来,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影响,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巴塞尔协议》的诞生。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是对银行风险比较笼统的一种方法。
1999年6月3日,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关于修改1988年《巴寒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该协议对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现实的选择。一方面,对现有方法进行修改,将其作为大多数银行资本的标准方法,并且对于某些高风险的资产,允许采用高于100%的权重。另一方面,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摩根等国际大银行使用的计量信用风险模型。但是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模型的有效性,信用风险模型目前还不能在最低资本限额的制定中发挥明显作用。委员会希望在经过进一步的和实验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将成为可能。
2.九十年代以来一些大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风险,并开始关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的问题,试图建立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其中以J.P.摩根的Credit Metrics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最为引人注目。
1997年4月初,美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德意志摩根建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瑞士联合银行和BZW共同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银行信贷风险的证券组合模型Credit Metrics。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计算某项贷款或某组贷款违约的概率,然后计算上述贷款同时转变为坏账的概率。该模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信贷产品,包括传统的商业贷款;信用证和承付书;固定收入证券;商业合同如贸易信贷和应收账款;以及由市场驱动的信贷产品如掉期合同、期货合同和其他衍生产品等。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业风险出现了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由此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再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后,银行机构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大金融机构提出的一种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得到落实后,这类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
继摩根银行推出Credit Metrics之后,许多大银行和风险管理咨询及软件公司已开始尝试建立新一代的风险测量模型,即一体化的测量模型,其中有些公司已经推出自己的完整模型和软件(如AXIOM软件公司建立的风险监测模型),并开始在市场上向金融机构出售。全面风险管理的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银行需要测量整体风险,但只有在具有全面风险承受的管理体系以后,才有可能真正从事这一测量。
4.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产品逐渐成为金融界人们关注的对象。简单地说,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交易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在使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信用风险的过程中,信用风险被从标的金融工具中剥离,使信用风险和该金融工具的其他特征分离开来。虽然最早的信用衍生产品早在1993年就已产生,当时日本的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为了防止其向日本金融界的贷款遭受损失,开始出售一种兑付金额取决于特定违约事件的债券。投资者可以从债券中获得收益,但是当贷款不能按时清偿时,投资者就必须向信孚银行赔款。但只有最近几年,信用衍生产品才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97年底,全球信用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金额只有1700亿美元,1998年底的这一数字为3500亿美元。而到了2000年底,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了7400亿美元。
三、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防范信用风险
1.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
利用期权对冲信用风险的原理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收取一种类似于贷款者资产看跌期权的出售者可以得到的报酬。这是因为,银行发放贷款时,其风险等价于出售该贷款企业资产看跌期权的风险。这样,银行就会寻求买入该企业资产的看跌期权来对冲这一风险。
对这种信用风险对冲方式的最早运用是美国中西部的农业贷款。为保证偿还贷款,小麦农场主被要求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购买看跌期权,以这一期权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抵押。如果小麦价格下降,那么小麦农场主偿还全部贷款的可能性下降,从而贷款的市场价值下降;与此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抵消贷款市场价值的下降。图1显示了小麦看跌期权具有的抵消性效应。
附图
图1 利用小麦看跌期权对冲贷款的信用风险
如图所示,当小麦价格为时,农场主的资产(小麦)价值恰好保证能偿还银行贷款,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价值为零;当小麦价格从下降时,银行贷款的报酬下降,但是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价值上升;当小麦价格从上升时,银行贷款的报酬保持不变,同时小麦看跌期权的价值进一步下降。但是,小麦看跌期权是由农场主购买的,作为贷款的抵押,因此银行贷款的报酬并不发生变化。此时,农场主的最大借贷成本是购买小麦看跌期权的价格。
这种信用风险的对冲方法看上去很完美,但是存在着下列两个问题:
(1)农场主可能由于个人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小麦价格的下降而违约。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只保证了贷款者的还款能力,但是对于贷款者的还款意愿却没有任何的保证。可是从前面我们知道,信用风险的产生是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2)农场主要想获得贷款必须购买看跌期权,从而必须支付一定的期权费,使得农场主贷款的成本上升。从农场主的角度来看,他肯定不愿意这样做。如果银行强迫农场主购买期权就有可能会损害银行和农场主的关系,农场主也可以不选择这家银行贷款。
现在,我们可以考虑一种更直接的对冲信用风险的方法——违约期权。这种期权在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期权购买者,从而对银行予以一定补偿的期权。如图2所示,银行可以在发放贷款的时候购买一个违约期权,与该笔贷款的面值相对应。当贷款违约事件发生时,期权出售者向银行支付违约贷款的面值;如果贷款按照贷款协议得以清偿,那么违约期权就自动终止。因此,银行的最大损失就是从期权出售者那里购买违约期权所支付的价格。这类期权还可以出现一些变体,比如,可以把某种关卡性的特点写入该期权合约中。如果交易对手的信用质量有所改善,比如说从B级上升到A级,那么该违约期权就自动中止。作为回报,这种期权的出售价格应该更低。
图2 违约期权的收益曲线
附图
另外,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债券的发行者可以利用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例如,A公司信用评级为BBB+1,它计划在两个月后发行总价值为100万元的1年期债券。如果在这两个月内该公司的信用等级下降,那么它付给投资者的信用风险贴水就会上浮,则公司势必要以更高的利率发行债券,融资成本必将升高。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A公司可以购入一个买入期权,双方约定在信用风险贴水上浮到一定限度后,由期权的出售方弥补相应多出的费用。具体的说,若A公司买入一个在两个月后发行100万元债券的风险贴水的买入期权,期权价格为1万元,双方约定的信用风险贴水为1%。如果风险贴水升至2%,就会使A公司多付出1万元的融资费用,这些多付出的费用由期权的出售者负责偿付。同样,如果信用风险贴水降至0.5%,则买入期权无任何收益,但A公司可以以较低利率借款而较预定的借款费用节省5000元。因而,买入期权在信用贴水上升时可以使其购买者以固定利率借款而避免损失,利率下降时则可以享有相应的好处。当然,享有这样权利的代价是要付出相应的期权费。
2.利用互换对冲信用风险
信用互换是银行管理信贷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信用互换主要有两类:总收益互换和违约互换。在总收益互换中,投资者接受原先属于银行的贷款或证券(一般是债券)的全部风险和现金流(包括利息和手续费等),同时支付给银行一个确定的收益(比如图3中所示的LIBOR),一般情况下会在LIBOR基础上加减一定的息差。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银行和投资者除了交换在互换期间的现金流之外,在贷款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还要结算贷款或债券的价差,计算公式事先在签约时确定。如果到期时,贷款或债券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银行将向投资者支付价差;反之,如果出现减值,则由投资者向银行支付价差。
举例来说,假设一定银行以固定的利率15%给予某一1亿美元的贷款。在贷款的生命周期内,如果该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加,那么贷款的市场价值就会下降。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银行可以同其他机构达成一笔交易。在该交易中,银行以年利率r向作为交易对手的金融机构支付,该年利率r等于贷款承诺的利率。作为回报,银行每年从该金融机构收到按可变的市场利率支付的利息(比如反映其资金成本的1年期的LIBOR)。在贷款到期的时候,银行还要同其交易对手结算价差。
很显然,总收益互换可以对冲信用风险暴露,但是这种互换又使银行面对着利率风险。如图3所示,即使基础贷款的信用风险没有发生变化,只要LIBOR发生变化,那么整个总收益互换的现金流也要发生变化。
附图
图3 总收益互换的现金流
为了剥离出总收益互换中的利率敏感性因素,需要开发另外一种信用互换合约。这就是违约互换,或者可以叫做“纯粹的”信用互换。
如图4所示,银行在每一互换时期向作为交易对手的某一金融机构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类似于违约期权价格)。如果银行的贷款并未违约,那么他从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那里就什么都得不到;如果该笔贷款发生违约的情况,那么互换合约的交易对手就要向其支付违约损失,支付的数额等于贷款的初始面值减去违约贷款在二级市场上的现值。在这里,一项纯粹的信用互换就如同购入了一份信用保险,或者是一种多期的违约期权。
附图
图4 违约互换的现金流
3.信用联系票据(Credit-linked Notes)
信用联系票据是(CLN)指同货币市场票据相联系的一种信用衍生品。信用联系票据的购买者提供信用保护。一旦信用联系票据的标的资产出现违约,信用联系票据的购买者就要承担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信用联系票据的发行者则相当于保护的购买者,他向信用联系票据的购买者支付一定的利率。如果违约情况未发生,他还有义务在信用联系票据到期的时候归还全部本金;如果违约情况发生,则只须支付信用资产的残留价值。图5展示了信用联系票据的整个现金流过程。
附图
图5 信用联系票据的现金流
银行可以利用信用联系票据来对冲公司贷款的信用风险。同时,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因为它还为其发行银行带来的现金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联系票据是对银行资产的一种重组。但是,同其他信用衍生产品一样,贷款本身还保留在银行的帐户上。
随着信用联系票据的,出现了专门从事信用联系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通常以SPV(special-purpose vehicles)的形式发行信用联系票据,发行SPV所得的收入用于购买安全性较高的资产,例如国库券或者货币市场资产。有信用风险对冲需求的机构可以同SPV的发行者签订一种“纯粹”的信用互换合约。当违约事件发生时,SPV的发行者负责向购买者赔偿违约资产的损失,这一支付过程由发行SPV所购买的安全性资产所保证。对于SPV的发行者而言,这一交易过程不存在什么风险,它实质上是位于信用保护的需求者(例如,有信用风险对冲需求的银行)和信用保护的提供者中间的中介机构。SPV的购买者是信用保护的提供者,其收入就是安全性资产的利息以及SPV发行者从信用风险对冲机构那里收取的一部分费用。具体交易过程参见图6。
附图
图6 以SPV形式发行的信用联系票据
(1)SPV的购买者向SPV的发行者购买SPV;
(2)SPV的发行者用发行SPV的收入购买安全性资产;
(3)SPV的发行者同有信用风险对冲需求的机构(银行)签订“纯粹”的信用互换合约;
(4)SPV的发行者向SPV的购买者支付安全性资产的利息以及一部分从银行收取的费用;
(5)SPV的购买者向银行间接提供信用保护。
与违约互换相比较,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交易对手风险,因此有着对冲信用风险需求的机构更乐于采取这种方式。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信用联系票据的一个具体的例子。某信用卡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为降低公司业务的信用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年期信用联系票据的形式。此票据承诺,当全国的信用卡平均欺诈率指标低于5%时,偿还投资者本金并给付8%的利息(高于一般同类债券利率);该指标超过5%时,则给付本金并给付4%的利息。这样,信用卡公司就利用信用联系票据减少了信用风险。若信用卡平均欺诈率低于5%,则公司业务收益就有保障,公司有能力给付8%的利息;而当信用卡平均欺诈率高于5%时,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降低,公司则可付较少的利息,某种程度上等于是从投资者那里购买了信用保险。投资者购买这种信用联系票据是因为有可能获得高于一般同类债券的利率。在这个例子中,债券的购买者是保护的提供者,因为在购买债券的同时也就购买了债券附属的信用联系票据;债券的发行者即信用卡公司是保护的需求者;所要规避的信用风险是信用卡公司从事的信用卡业务。
四、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
1.分散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发放贷款并提供相关的其他配套服务来获取利润的。这一点使其不可避免地处于信用风险持有者的地位。一家银行贷款组合的收益—风险特征可以由下面两个参数表示:(1)预期收益,根据利差和预期贷款损失;(2)意外损失,根据最大可能损失计算。
预期收益依赖于利差和信用损失,而信用损失则是根据违约概率和挽回率计算的。意外损失的计算要基于许多贷款同时损失的假设。意外损失还常常和贷款的违约相关性有关。预期收益和意外损失的比是一个类似于股票基金夏普比率的指标。这一比率的增加可以提高贷款组合的预期业绩。这可以通过下面的两种策略来实现:
(1)减少具有较高意外损失,较低预期收益的贷款;
(2)添加新的资产,这些资产能对贷款组合的“夏普比率”产生正的贡献。
在以前,银行只能通过购买或出售贷款资产才能实施这两种策略,而且这种贷款出售规模很小,缺乏流动性。然而,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这些策略就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分散信用风险,这是信用衍生产品最基本的一个作用。
2.具有保密性
以前,银行主要通过贷款出售来管理信用风险,但这往往是银行客户所不愿看到的事情。这种会对银行和客户的关系造成损害,银行可能会因此丧失以后对该客户的贷款机会以及其他一些业务,如获利颇丰的咨询业务等。利用信用衍生产品则可以避免这种不利。通过与信用保护者签订信用衍生合同,银行可以在客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转移。
3.提高资本回报率
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规定,一家银行的总资本不能低于风险资产总额的8%。银行持有的低违约风险资产,如经合组织国家银行之间的贷款,其风险权重为20%;银行持有的高风险资产,如对企业的贷款,其风险权重为100%。这样,一家持有商业贷款的银行可以通过向另一家银行购买信用保护的方法来达到降低信用风险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资本回报率。
假设有A、B两家银行,A银行的信用等级较B银行高。A银行的资金成本是LIBOR-0.20%,B银行的资金成本是LIBOR+0.25%。现在,A银行向企业发放利率为LIBOR+0.375%的1000万美元的贷款,它必须为该笔贷款保持800000美元的资本来满足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假设LIBOR为5.625%,则:
A银行净收益:10000000×6%-(10000000-800000)×5.425%=100900美元
A银行资本回报率:100900/800000=12.6%
如果A银行不愿意承担该笔贷款的风险,则与B银行签订一个信用互换协议,B银行每年从A银行收取37.5个基点的费用,同时在合同违约后承担向A银行赔偿损失的义务。这样,贷款违约的风险全部转移给B银行,A银行只承担B银行违约的风险。A银行1000万美元贷款的风险权重变为20%,即A银行只要为该笔贷款维持160000美元的资本就能达到资本充足的要求,此时:
A银行净收益:10000000×(6-0.375)%-(10000000-160000)×5.425%=28680美元
A银行资本回报率:28680/160000=17.9%
从以上的中,我们可以看出,A银行通过签订信用互换协议不仅避免了该笔贷款的违约风险,同时还使其资本回报率增加了(17.9%-12.6%)/12.6%=42%。
五、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一方面减少了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也给其使用者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正如其它柜台交易产品一样,信用衍生产品是法人之间所签订的金融合约。这些合约将使其使用者面临着操作风险(Operating risk)、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和风险(legal risk)。
1.操作风险(Operating risk)
信用衍生产品最大风险的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投资者不是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而是用来进行过度的投机。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因为其交易员进行了不当的衍生产品交易。一方面,操作风险造成的后果可能极为严重;另一方面,操作风险也是较容易控制的一种风险。只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并且坚决执行,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操作风险。
2.交易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
交易对手风险指交易对手不履约的风险。因为交易对手风险的存在,使得信用衍生产品并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但是同一般的信用风险相比,信用衍生产品本身的交易对手风险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因为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对手或为一流的商业银行,或为信用等级为AAA级的投资银行。这两类机构必定是资本充足并且违约概率较小。
3.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6-0008-04
一、信用记分概述
(一)定义和概念
信用记分最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Fair & Isaac公司开发设计的,80年代初在美国受到广泛认同,90年代的时候在英国得到了较多的应用。信用记分是一套为申请人提供的一系列可量化风险因素的统计学工具,将申请人的信息转化成数字,然后加总得出一个分数,该分数是衡量该申请人的风险程度的指标。信用记分系统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指标组成,这些指标是说明该客户未来会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的较具有预测性的信息,这些指标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组合,使整个测试样本产生一组有辨别力的分数。在信用卡业务中,一般得分越高的申请人,客户的信用状况越好,风险程度越低。
信息是集合了数学与统计学的定义,是做经济类决定时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信用打分的工具和技术一般都是用过去的行为信息预测未来的表现,它是建立在“未来会与历史相似”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表示可以用过去的表现来评估未来的风险。
(二)信用记分的主要类型
信用记分主要有两种类型:申请记分和行为记分。申请记分一般是在客户提出办理信用卡申请时,针对客户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评分,汇总后作为预测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能力的一种判断依据。根据申请记分可以做出批准申请或者拒绝申请的决策,可以设定给予申请人的信用额度,还可以此为参考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的风险定价。
行为记分是在信用卡持卡人获得卡片以后,使用账户进行交易过程中的记分管理。通过对其交易及还款情况的评定,来分析其还款意愿,并且做出是否需要授权、是否增加额度或者减少额度,是否止付账户等决策。通过每月对客户交易行为进行打分,来发现是否有交叉销售的机会,以及是否对客户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等等。行为记分比申请记分更有预测功能。
国际上大型的发卡机构中在申请记分应用的基础上,近来愈发注重行为记分的开发和应用,有的做出了很有意义的尝试和突破。国内的发卡机构中有的在使用申请记分,但是指标的范围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比较有限,行为记分一定应用还比较少。
(三)相关变量
1. 坏账户,一般是指在事后看来,当初不会接受的账户。通常是用该账户的历史最差违约状况来衡量。计算坏账户比例的公式为:
B%=NB/(NB+NG)(1)
其中:B%表示坏账户占比;NB:坏账户数量;NG:好账户数量。
2. 好账户,指除了坏账户以外的所有账户。计算好账户数量的公式为:
G%=NG/(NB+NG)=1-B%(2)
其中:G%表示好账户占比;NB:坏账户数量;NG:好账户数量。
3. 可能性比率,指好账户与坏账户的数量之比,例如,可能性比率为9:1表示10个账户中9个是好账户,1个是坏账户。换句话说,坏账户的比率为1/10,即10%。表示可能性比率的公式为:
R%=NG/NB(3)
其中:R%为可能性比率;NB:坏账户数量;NG:好账户数量。
4. 信息价值(IV),这是衡量统计上是否显著的一个指标。
上式中,NB:坏账户数量;NG:好账户数量;TN:总账户数量。
二、信用记分的主要方法与分析步骤
(一)样本数据筛选与获取
在信用记分中一般设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类。以申请记分为例,一级指标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拥有住房情况、工作情况、家庭成员等;二级指标是根据一级指标进行的逐项分解,来设定不同的记分区间。
首先确定记分的时间点,并根据当时的信息,来预测未来的风险,以此推断将发展为好客户,还是坏客户的可能性。其次,按照用过去的表现来预测未来风险的假设,从申请资料、征信系统等渠道采集申请人的数据信息。从已有的账户资料中采集样本数据信息,例如违约的客户信息,从中区分好的客户和坏的客户。将行为数据信息进行比对,整理分析出区分好与坏的客户的人群特征的变量描述。可以使用在12个月内逾期超过90天(或连续三个月)的客户的数据作为区分的标准。按照统计数据显示,一旦账户逾期超过90天(或连续三个月),约有95%的账户会转移到更高违约程度,由此,说明以逾期90天(或连续三个月)可以作为判定发展成为坏账户的主要指标。通常采用滑动分析和每月账户分析的方法来建立行为数据的表现定义。
滑动分析法是通过账户违约状态的迁移情况作为区分账户的好与坏的标准,如果账户违约,说明很少有坏账户可能转变为更好的状态。设定在逾期大于90天(或连续三个月)为考量的依据,坏账户的定义可以确定为由坏的状态转变为较好账户状态的概率很小,而转移到更高的违约状态的概率很大。
每月账户分析法,可以用来测量资产组合成熟度周期。资产组合成熟度周期是大多数账户从导入期变为成熟账户并发生违约所需要的时间。每月账户分析可以描述在不同账户开立的期间每个账户历史的交易情况和违约率。它是反映违约率与账户开立时间之间关系的信息。
(二)数据清理与分类
进行数据清理,就是要剔除有偏性的和不确定的数据,确保记分卡开发样本能够综合反映申请人的情况。主要针对两类账户:一类是申请排除的数据,例如,要排除由于政策原因而被拒绝的客户样本,比如年龄小于规定的底线,月收入达不到基本的门槛标准等;另一类是结果的排除,包括休眠的账户,未进入成熟期的账户(如开户时间小于12个月的账户),卡片丢失或被盗的账户等。最后将样本数据与需要分析的数据按照共同识别的标准进行对照,选取账户号码、申请书编号、客户编号等指标信息。以选定的基本指标来建模,预测未来申请人成为好账户或者坏账户的可能性。
按照能够提供稳定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的组群来建立模型,对需要判断的数据进行分类,一般有两种方法,精细分类和粗糙分类。精细分类是用来检查申请项中的原始数据,以确定其可靠性和使用性。如果指标数据中坏的概率与情理中预料的相反的,需要剔除。如果数据的集中度过高,也应当剔除。
粗糙分类是在不打破标准的前提下,将信息价值丢失最小化,将每个指标的分组数量最大化,组群数据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三)指标剔除
由于记分卡模型要既稳定,又有一定的预见性。因此,在设定指标的时候,需要将一些受数据质量影响严重的指标进行剔除,例如,一个单身的,与父母住在一起的申请人,收入为6万元,与一个拥有住房、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同样收入为6万元的申请人,这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另外,对于由于审批政策必须自动拒绝的条件,也要进行剔除。在选择和设定指标的时候要筛选最具有预见性的指标。
(四)建立模型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筛选,并选定基本的变量指标,其中存在内部关联效应的指标,二者选其一,建立多元统计的模型,采用的方法为二元回归法、阶梯式方法和残值分析法。
线性回归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的点来找到最合适的线,通过对367条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发现非线性的函数更为适用。如果将θ看作是预计坏账户的函数,则F(θ)表示变坏的可能性,按照二元线性函数有以下等式:
(五)回归分析
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是将选定的指标通过一个关系等式生成数学的组合,分析一个单一、非独立结果是如何受多个独立的变量影响作用的。回归分析主要有三个阶段:开发已知好坏的模型(KGB),进行拒绝推断(AR),开发已知和推断模型(KIGB)。
将已经获得申请的账户信息放在KGB模型中进行统计,得到一个计算后的得分,该分值就等同于一个变坏的可能性。例如,将表1中的数据通过KGB模型计算后得到相应的分值(见表2),这个分值等同于一个变坏账户的概率。经过测算,这个分值确定为400分,大于400分的可判定为自动通过,小于400分的则为需人工审核。
(六)模型检验
对模型的量化能力进行检验和校准,可以通过基尼系数,来衡量好账户与坏账户的区分度,洛伦茨曲线将累计的坏账户的数量与累计的好账户的数量进行对照分布,进行偏差分析。通过对样本稳定性指数(PSI)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表3,0-0.1是可接受的,0.10-0.25为不好,大于0.25为不可接受。指标5、9、11、13属于主要不稳定的指标因素。
三、信用记分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使用信用记分系统,提高审批决策的一致性
通过对申请者使用一致的、无倾向性的记分方法,使客户的信用评定标准基本相同,审批的依据基本一致。同时,每个分数都代表申请者正常履约的概率,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也是一个预测的可能违约概率,使信用评估工作得以量化,从而能够对操作流程和信用风险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和控制。
(二)应用记分系统进行业务管理,减少风险管理的运营成本
将申请人的信息录入记分系统,并且通过记分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公共信息的变更,到期换卡的提示等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动搜索并发送相关的提示信息,节省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时间,也减少了相关的纸制凭证打印以及邮寄等费用,从而降低业务运营的成本。每年,大型的发卡机构都需要做出数亿万计的审批决定,记分系统建设完备的发卡机构可以做到90%的申请是通过自动审批系统处理的,如果这些都需要手工完成的话,就需要雇佣大量的员工,自动处理系统为发卡机构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
(三)运用记分模型,进行自动批准分数的设计和调整,不断改进客户服务
首先,在客户申请时进行申请评分,可以快速做出审批的决策,减少了客户等候的时间。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根据业务的发展变化,按照统计数据的积累,调整设置截止分数,低于该分数,则没有申请可以自动被批准,高于该分数,则申请者会被自动批准。同时,设定特定的分数区间,在这个区间中的申请人不被自动批准,也不被自动拒绝,而是需要人工参与审批再做出决定。随着记分工具应用的成熟和深入,这个区间不断缩小,即自动决策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其次,基于记分系统的给出的得分,给予客户更为适度的授信额度以及是否需要授权的决定;再者,通过行为记分对客户的催收进行细分管理,减少对低风险客户的催收工作,使其更好的用卡。
(四)动态管理信贷资产,提高资产组合管理能力
通过信用记分系统,特别是行为记分系统的支持,发卡机构可以动态地管理信贷资产,对可能出现的损失给出更合理的预期,并且可以针对不同的客户统一地执行相应的政策,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而准确的反应,从而提高对信贷资产的综合管理能力。
(五)将客户进行系统区分,实施差异化价格策略,增加业务收入
通过记分系统区分出好客户与不好客户,对于较好的客户可以给予更快速的业务处理,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并且可以进行交叉销售,获得更多贡献度;对于风险较高的客户,执行基于风险差别的价格策略,收取更高的交易和业务管理费用,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收入。
参考文献:
[1]Michael Auriemma, “The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 ,Second Edition,2002.
[2] “Notice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BRC on the Active Credit Card Encashment Risk” Indications No.74 [2008] of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BRC,effective date:05-19-2008.
[3]Robert D Manning,“Credit Card Marketing” ,A&S Publishers a Division of A&S Companies ,first Edition Copyright@2002,Hickory N.C,USA.
[4]Nicholas Yannios, “Risk Model in Credit Card Business ”,risk training at the head office of ANZ ,Melbourne, Australia ,2007.
二、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企业完善全程信用风险管理的客观需要。企业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监督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执行情况。因为信用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信用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如营销部门为开拓市场往往会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对资信差的客户放宽付款期限,这种潜在的信用风险会在财务部门反映出来,最终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正因如此,企业对信用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由于各业务部门往往着眼于本部门利益,很难做到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信用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由于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它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层采取措施控制信用风险。还有些企业尽管也有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但它属于管理部门的一个职能部门,向总经理报告,不具有独立性,其意见有时会屈服于管理当局的压力。如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对客户资信分析后发现风险太大不适合赊销,而总经理为实现业绩指标,往往会力促赊销的实施,这使得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内部审计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意见的重视程度。因此,内部审计涉足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企业环境因素和其本身因素使然。
2.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为了自身不断地发展,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十分重要的领域,货代企业管理层对信用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将会使内部审计在货代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货代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的水平。随着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审计业务也将不再仅仅停留在会计财务领域,而会深入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这符合内部审计的发展潮流,现代内部审计已发展为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进行全面的审计,可涉及组织机构和内部控制、经营和管理、生产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审计的重点也已转变为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风险控制,从中寻找疏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性、效益性和效果性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内部审计的“再控制”和“管理服务”功能,最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内部审计熟悉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熟悉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缺陷,能通过检查内控系统是否有效贯彻,及时提出预防信用风险的建议,以达到推进企业规范化运作和管理,优化内控环境,有效控制和规避信用风险的目的。这几年,我们在内审工作中也通过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如2008年我们对南通分公司的审计,通过对未签协议客户的运费回收情况检查,发现客户“A公司”欠费大幅增加,且多次开具空头支票,虽然应收账款账龄只有60天,但根据职业判断,该客户存在巨大信用风险。我们要求南通分公司管理层及时采取措施催收运费,最终追回所有114万元欠费中的85.55万元。事后了解到“,A公司”也是货代企业,由于其客户发生了坏账,使其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供应商南通分公司运费。正是由于内部审计的及时发现,促使南通分公司及时催收,才避免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又如,2008年我们对太仓分公司的审计,审计时发现一份客户“B公司”出具的律师函,称由于收货人两年前有一票货物未收到,要求赔偿货物价值10万元。太仓分公司管理层坚信货已送达,所以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由于内部审计熟悉业务,提出了独立的不同意见,指出太仓分公司由于没有获得车队的“送货签收单”,无法证明货物被送达,且在收到律师函后继续接受客户的订舱并放货,之后产生的13.43万元应收运费很可能产生坏账风险。太仓分公司接受整改建议,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追回8.5万元。
三、内部审计参与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和方法
如上所述,这几年来我们针对货代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参与到全程信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活动作了有益的尝试,并总结了一些方法和大家探讨。首先,以全程信用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控审计是一种内部控制审计,它是通过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各个内部控制环节进行检查,测试内部控制执行是否有效,以评估、分析企业信用风险的审计模式。其次,以全程信用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控审计是以信用风险为导向的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为一体的全过程审计。在审计前,内部审计通过对各领域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确定重点审计对象。在审计中,对各内部控制关键点实施测试,并找出内部控制薄弱环节,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将审计报告提交给董事会和被审单位。在审计后,内部审计还要对被审单位执行审计意见的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和调查,以确保审计建议得到落实。
(一)风险分析
1.在审计前,我们先获得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应收账款余额表等相关资料,对重要财务指标(如运费回收率、资产负债率等)进行分析性复核,重点关注两年内波动较大的指标。2.检查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否有账龄偏长(超信用期90天以上)的应收账款,总体评估被审计单位信用风险程度,并初步确定重点审计对象。由于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只是某一时点数据,不代表客户一贯付费情况,需要运用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DaysSalesOutstanding)指标,简称DSO。如果计算结果显示平均回收天数偏长,说明客户付费情况一直不理想,存在较大信用风险。建议按月作为计算期间,再取全年平均数作为客户应收账款平均回收天数。这样做虽然会加大工作量,但数据将更加准确。内部审计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自动完成统计分析,以提高审计效率。在建立各行业平均DSO信息数据库后,可以通过与之对比来进一步量化信用风险。3.内部审计应特别关注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中未显示有超60天以上的运费情况。因为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个别应收账款由于核销错误或漏收等原因使账龄偏长。如发现上述情况,说明被审计单位财务可能受企业管理层指使,人为调整应收账款坏账,这将使风险分析阶段工作无法进行,内部审计需要在就地审计时仔细检查应收账款贷方核销数的依据是否充分,并深入了解业务实质才可评价信用风险。
(二)检查组织机构设置
建立全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应设置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的独立机构或专人,以有效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级管理人员盲目决策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内部审计应检查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通过询问及查看岗位职责描述,检查运费管理各职能岗位职责分工是否明确,交易授权是否合理,是否有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检查信用政策的制定
公司管理层应根据市场情况及本企业经营方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以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内部审计应检查企业信用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了解授予信用期、信用额度标准,授信权力的分配与管理,重点检查授信是否是企业行为而非销售人员个人行为。
(四)检查资信管理
要加强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就必须要强化对客户的资信管理,一般应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客户资信状况(5C)的搜集,即客户的品质(Character)、偿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客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内部审计应询问市场开发人员对新客户的了解情况。检查企业是否对新开发客户进行了资信调查,并按以上要求进行信用评级、归档和后续跟踪记录,对与资信不良的客户仍进行赊销形式合作的应深入调查原因。
(五)检查协议管理
月结客户必须签订协议,否则违约无从谈起。但销售部门应在与客户签约前充分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并根据企业的信用政策与客户签订协议,协议应采用企业统一的范本格式,以规避法律风险。内部审计应检查协议签订的审批流程。根据应收账款账龄表中显示的超期30天以上的客户检查是否签约(超期30天以内,视同付款买单客户,无须签约),并统计协议签订率。检查是否根据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和协议范本与客户签约。应重点检查付款情况不理想而未签约的客户,了解未签约原因并督促签约。
(六)检查单证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会计电算化程度越来越高,业务系统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会直接对财务数据产生影响,如业务信息错误将使财务无法准确提供客户的欠费资料,间接影响运费回收。此外,单证质量好坏也会对客户满意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运费回收。内部审计应从业务系统中导出数据与财务数据进行核对,查找差异并分析原因。重点分析业务系统数据大于财务数据的原因。
(七)检查发票管理
主要是发票开具和寄送的及时性。发票应妥善保管、存根联需连号归档、发票开具与作废都应做好纪录。内部审计应检查发票是否由非揽货人员负责开具,发票开具是否及时,是否有发票抬头与财务挂账客户名称不一致情况,发票的保管是否规范,存根联是否连续编号。重点检查是否有已开票未入账情况。
(八)检查财务账务处理情况
财务挂销账应遵循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以便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企业管理层提供信息。针对及时性,应检查挂账日和船舶开航日是否接近,是否有隔月挂账情况。针对真实性,内部审计应通过财务挂账追查业务原始资料,以确定真实性。检查财务账中是否存在大量调整分录,如有则说明挂账依据不充分。检查是否有大额冲减收入的情况,检查冲销凭证附件是否有总经理签字。重点检查应收账款贷方转账凭证,查看作账依据。针对完整性,应通过业务原始凭据追查财务挂账情况,检查是否漏挂。检查是否有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如有应查明原因。
(九)检查运费催收
企业应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或专人负责向客户催收运费,如“谁揽货谁收运费”。催收部门应与财务定期对账,并做好催收记录。对于超信用期欠费,应采取不同措施进行“事后控制”,如采用商账催收、保理等方式。内部审计应检查被审计单位运费管理规定及相关会议纪要,检查是否记录财务人员通报疑似呆坏账运费,公司管理层是否指定相关责任人限时收回疑似呆坏账运费,并检查催收记录。对审计期间发现的疑似呆坏账应要求被审计单位书面说明客户基本情况、坏账产生原因及目前的进展情况。另外,内部审计还可以随机抽查几票业务,从接受订舱至运费收回的交易全过程进行穿行测试,分别测试单证维护的及时性,发票开具的及时性,财务挂销账的及时性,以及客户付款履约情况等。
(十)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客户信息应属于公司资源,而非个别销售人员。货代企业必须把客户信息汇总于企业数据库,对于新客户的信息可以从各个渠道入手,如网上信息、业务洽谈时观察了解或进行资信调查等。对于已合作过的客户,应对历史交易记录(如箱量、毛利及运费支付情况等)统计资信情况,汇总上述信息使之成为完整的客户信用档案,同时设专人对信息进行日常更新,使之成为公司宝贵的资源。内部审计检查是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并测试其准确性,重点检查新增客户维护情况。
(十一)信用评定
有效运用已有信息分析客户信用风险对企业经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用评定采用的分析技术有很多,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是“特征分析技术”,它是一种对客户各方面的特征进行区分和描述,分别对所有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进行归纳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通过评定可将客户分成若干等级,量化信用风险,以供企业下一年度签约时参考。由于信用评定是日常业务管理的事后分析管理工作,且工作量较大,对专业知识要求也较高,往往容易被企业管理层所忽视,但这恰恰是货代企业综合分析客户,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步骤。内部审计应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每年进行客户信用评定,如未进行评定,内部审计应说明其重要性并督促其实施。统计客户贡献情况(如箱量、利润、交易成本、付款情况等)并进行分析,以核对信用评定结果的准确性,检查被审计单位对于评定结果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存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及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评定差异偏大的客户,应分析原因。重点检查已有呆坏账风险客户的历史信用评定记录,以检测评定准确性。
从2011年开始,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情况下,房地产行业步入寒冬,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处于绷断边沿,信用风险开始显现,银行信贷资金面临较大风险。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在于国家政策的剧烈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一、信息不对称与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总有一部分市场主体所掌握的信息比其他主体相对要多。在商业银行办理房地产开发贷款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尤其严重。一般来讲,房地产开发商所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多,而商业银行所掌握的信息较少,这就使得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能够利用信息优势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授信,从而为自身谋取更多经济利益。
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则主要指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债务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即违约风险。
商业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做出错误的判断,无法优选出真正的优质客户优质项目,即出现逆向选择情况,所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的主要根源之一,如何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称是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二、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下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贷款
商业银行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前通常会从开发商资信和开发项目的优劣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银行一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即选择支持优良客户的优质项目,但是,出于获得银行贷款进行项目开发的考虑,一些不符合银行评估偏好的开发商通过提供虚假资料对公司及项目进行包装,将劣质客户劣质项目包装为优质客户优质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银行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挪用信贷资金
房地产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开发商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常滚动开发多个项目,由于新开发项目通常尚不满足银行贷款条件,在资金来源受限、资金链紧绷的现实情况下,为了保障多个项目的运转,部分开发商会在多个项目之间调剂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挪用信贷资金,从而出现不按规定项目、用途使用情形,贷款风险难以控制。
(三)挪用预售资金
按照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管理要求,开发商通常需要在商业银行设立用于结算贷款项目全部销售资金的专户,销售资金除满足工程建设所需外,剩余部分须提前归还银行贷款。目前,商品房销售付款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按揭贷款等多种形式。由于付款方式的不同,银行通常难以核实购房人实际付款金额,开发商通常开设秘密账户,截留销售资金。如不能有效控制销售资金,银行贷款将失去第一还款来源。
(四)抽逃项目资本金
项目资本金是指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是非债务性资金,是开发商承担项目风险的根本,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但是,资本的逐利性会导致开发商滚动投入多个房地产项目,会鼓励开发商进行投机性经营。部分开发商会通过股东借款、股权变更、截留销售收入等多种形式抽逃项目资本金。如果开发商通过各种渠道抽逃资本金,贷款项目的风险将全部由商业银行来承担。
(五)集团房地产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获益
目前,我国大型房地产开发商均以集团法人形式存在,经营规模大、结构复杂,涉足多个行业和地区,部分集团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合并报表的关键数据,财务报表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关联方、相互担保等情况,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准确掌握客户真实的财务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其经营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同时,集团内部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存在通过关联交易来规避政策障碍、转移资金、转移利润和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形。
三、信息不对称下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信息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的情况下,具有信息优势的开发商不会主动放弃利益,信息不对称始终存在,信息环境应是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
(一)我国现阶段征信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建立起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征信系统,已基本实现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信息。但是,该系统尚无法获取开发商的信托、委托贷款信息,尚不能获取开发商非银行信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而征信业的水平依然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间征信机构业务规模小、范围窄,尚不能适应信用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得到尚未推广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是指政府房管部门、银行和开发商签订第三方监管协议,并开设监管账户,用于存放购房人所支付的购房款。开发商可在工程结构封顶、竣工验收等重大施工节点,向房管部门申请提取资金。房管部门将组织确认施工进度,批准后通知银行向开发商拨付资金。目前该项政策尚未得到推广。
(三)商业银行的信息管理尚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表现在,第一,客户评级中未能印证客户信息,优选客户;第二,项目评估中未能有效分析项目信息,优选项目;第三,贷后信息依赖无替代方案;第四,未能有效收集房地产集团客户信息。
四、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贷款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因素不可能彻底根除,只能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其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在实践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政府征信体系建设,鼓励民间机构介入企业征信领域
为提高政府征信质量,必须健全信息征信体系法规建设,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丰富信息系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库更新频率,使房地产企业征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更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权威性。现阶段,民间机构进入征信行业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应当尽可能为民营征信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构建多层次的市场征信体系。
(二)推广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能有效防止开发商非法挪用房屋预售资金,确保房子按期完工,减少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防范金融风险。目前西安、武汉、山东等地已经开始实施该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制度值得在全国推广。
(三)印证信息,优选客户
在评级过程中,要与开发企业实际控制人及管理人员面谈,争取通过走访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土地、规划、税务、工商等部门,从侧面对开发商的基本情况、诚信程度、外界评价、负面信息、行业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比照和交叉验证,结合当面访谈、现场调查和调查的结果全面评定开发商资信。
(四)全面评估,优选项目
在项目评估中,认真查勘物业环境和施工进度,利用各种渠道采集市场数据,对周边同类型物业的租售情况进行详细的市场比对分析来判断项目优劣,深入分析项目的所处区域位置、开发成本、销售价格等优劣,关注楼盘设计、功能配套、品牌物业管理等因素。把具有品牌、区位、成本、价格、设计优势的项目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五)控制资金流,缓释对信息的依赖
商业银行应全面介入开发项目的建设和销售,做好开发项目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借款人将开发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全部通过在商业银行开立的专户结算并接受贷款银行监督,防止贷款项目资金被以各种形式抽逃、挪用,监督项目按计划施工,贷款按期偿还。
(六)强化房地产集团客户信息不对称下的信用风险管理
除参照单一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外,还应全面了解集团的股权构成,追索企业集团的最终实际控制人和所有关联方,通过集团统一授信、追加实际控制人为担保人、借款合同中设置有关信息披露、关联交易限制等预防性条款、建立银行间信息共享机制等措施来控制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一、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我省邮储银行信贷业务还处于试点阶段,信用风险管理也仅限于培训和自学,还未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升华。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邮储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一)、信贷队伍人员配备不足。从省分行到市分行再到小额贷款营业部,从信贷管理人员到信贷员,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县支行多为兼职,势必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监管不到位,极易出现信用风险。
(二)、信贷队伍专业人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懂财务、金融、市场的专业性人才,通过他们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决定是否借款。目前,我们只能由省分行信贷部对信贷从业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显然很难达到从根本上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的要求。
(三)、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偏于简单,风险揭示不足。目前,我们对信用风险管理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法。其特点是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但这一方法存在明显缺陷:管理基础是过去的财务数据,而不是对未来偿还能力的预测;对信贷员的依赖性过大;基础数据库有待充实,管理结果有待检验。由于邮储银行面对的主要是农户和微小企业主,很多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可行性也大为降低。
二、对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应用在贷款决策、资产质量管理、风险准备金管理、金融产品组合、贷款定价、授权管理以及成本利润核算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邮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一)、 增强风险意识,充分认识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邮储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要对信用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必须首先在上层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把握稳步与发展的平衡点,如果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到基层就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行为。
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 的风险,指借款人 、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 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 。从广义上讲 ,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 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 ,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 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信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信用风险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一) 风险管理文化落后,信用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是按照风险类别由银行内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因而存在无法集中有效地管理风险, 准确地反映风险、及时地应对风险的缺点,且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尚未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 二) 信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的现象普遍存在。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 , 易受外界干扰从而难以保证贷款审查和审批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收益与风险不挂钩,导致出现忽视信贷风险、片面追求高效益的短期行为。
( 三)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 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存在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过分依赖定性分析和管理者主观经验判断。这些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已不适应当前风险管理发展的需要。其次, 风险计量所需的数据不充分、不完整, 从而无法建立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无法把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运用到银行实际的信用风险管理当中去。
( 四) 社会信用体制不健全,企业评级情况难以真实反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目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社会上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及信用道德规范。在这种环境下, 企业风险就得不到真实反映以致于信用评级的结果与企业的实际风险等级并不匹配, 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目前的真实经营状况。
( 五) 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 外部监督乏力。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监管机构为银监局, 但其监管职责的发挥还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监管体系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无法对银行形成持久的监督。具体而言我国银监局主要注重事后监管而不注意日常经营活动监管,其更注重合规性而缺乏监管的主动性, 缺少有效的创新机制。再者, 其对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的监管力度不够, 无法准确判断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也无法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
二、改进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途径
(一)培育健全的贷款信用风险理念。
让各级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贷款信用风险与个人利益的直接统一。 同时,我国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一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二要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 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要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此外,商业银行还应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 ,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
(二)优化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揭示。
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分类管理的同时 ,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并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自身实际的改进,或 “ 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
(三)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组建全面风险管理部门 ,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制
2、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制约机制 ,提高风险化解效果一方面要强化贷款的审贷部门分离 ,实现横向制约。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信贷授权和转授权制度、强化非同一经营层次运作系统之间的制约关系,构成纵横交错 、上下贯通 、多环节、 全方位 、立体式信贷制约网络 。二是建立重大授信风险联动处理机制。对于日常管理中发 现的重大授信风险,经营单位与总行管理部门实现上下联动 , 强力化解风险 。三是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监控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将现有信贷业务各环节管理办法进行整合 ,上升到风险管理的层次 ,制定《信贷风险监控管理办法》, 为保证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的有效构建 ,该办法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 : 授信客户准入的监控 ;贷后管理的交叉监控 ,区别对象 , 实施分类监控;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 ,尽快实施片区监控制度 ;加强现场监控的力度 ;继续完善后评价监控制度;在监控中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 。四是设计与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风险管理流程。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 完善与否 ,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 ,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 。
(四)完善信贷风险分析系统和信贷质量评估体系,细化信贷资产分类管理随着商业银行机构的扩张 ,管理幅度的扩大 ,必然要求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档案管理 、 数据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 。 商业银行应通过专业机构提供支持 ,结合自身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基础数据库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新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计量、分析、评估 、处置系统。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 、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 ,存储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 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 ,存储自身资产品种 、数量 、 质量 、分布的数据库 。同时 ,利用先进的OCR、识别术(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 ,从信贷档案实物的影像输入、影像前处理、 文 字特征抽取 、比对识别 、最后经人工校正到结果输出,实现信贷档案实物的电子化管理 。该系统可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尽可能完整 、及时 、准确 、全面的信贷档案资料 ,达到随时远程调阅档案的目的 , 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现场 检查的人力 、 物力资源 , 提高工作效率 。
(五) 建立信贷风险信息和共享制度 ,规范信息沟通行为 商业银行应制订相应的《信贷风险信息管理规定》,该规定应至少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明确管理部门和各经营单 位的信息职责 ;二 是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中心 ,该中心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因素 、行业和区域等宏观层面上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 ,具体包括 :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风险分析 、 风险处置以及后评价等 。该中心应定期 相关的风险预警报告 ,指导全行信贷工作的正确开展 ;三 是从经营单位到总行评审部门,到贷后管理部门,再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等均应加强交流沟通 ,以达到业务线条涉及的各个环节均能全面掌握客户和授信风险状况,各自根据需要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四是建立风险信息库或风险案例库 ,为各级人员提供参考 ,或从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五是明确在信息过程中不作为或无效作为的惩罚措施 ,以强化各主体的主动意识 。
(六)完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考核制度 ,加大考核力度。
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首先 ,应制定全过程的 信贷风险管理考核制度 ,或尽快出台授信风险问责制度,实行授信业务终身责任制 ,对授信业务发生到结束的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考核 。 其次 ,在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的同时 ,应强化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
一、培育健全的贷款信用风险理念,增强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应定期搜集国内外银行业及自身因忽视信贷风险管理而造成的信贷资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定期,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总结教训,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旨在让各级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贷款信用风险与个人利益的直接统一。
同时,我国城商行应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一要适应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变化,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二要在风险管理的执行层面,要改变行政管理模式,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三要改变以往商业银行内部条条框框的管理模式,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摸索以战略业务体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此外,城市商业银行还应逐步实现在业务部门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它在各部门之间传递和执行风险管理政策,从业务风险产生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
二、优化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揭示
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分类管理的同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并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自身实际的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1、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实现贷款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
对借款企业的信贷风险测定,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应在坚持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并重的分析原则的基础上,侧重突出量化分析,使分析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逐步将一些适合我行情况较为成熟、科学的数学分析模型植入信贷风险管理之中,通过对这些重要财务变量的不间断测试,掌握借款企业未来收益的趋势,降低信贷风险。
2、分计划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计量建设
笔者建议,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在采用基本指标法的同时借鉴标准法的理念,混合这两种方法,在各类业务类别中设置不同的权重,计算营业收入平均水平,测算出操作风险所需的经济资本;同时,待损失数据库累积到一定水平后,向高级计量法迈进。
3、探索风险转移与缓释的方式,增加银行的价值
银行在控制风险发生频率与大小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转移和缓释风险。风险转移的具体形式包括互换、对冲、保险、担保、合约、证券化和项目融资。目前,在我国宏观层面,可用于建立系统性的风险转移的措施有两个:一是建立风险损失互助基金,二是存款保险制度。
4、加强行业研究,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基础数据库
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再造城市商业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城市商业银行应在现有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规范和丰富管理手段,同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1、组建全面风险管理部门,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制
全面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一是负责内部风险计量模型和内部评级系统的设计、维护和修改;二是负责授信限额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包括行业限额、地区限额、客户限额;三是负责授信政策制定和贷款组合管理,四是负责任职资格的管理。
2、健全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制约机制,提高风险化解效果
一方面要强化贷款的审贷部门分离,实现横向制约。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信贷授权和转授权制度、强化非同一经营层次运作系统之间的制约关系,构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多环节、全方位、立体式信贷制约网络。
二是建立重大授信风险联动处理机制。对于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重大授信风险,经营单位与总行管理部门实现上下联动,强力化解风险。
3、建立全面的贷款信用风险监控管理制度
城市商业银行应将现有信贷业务各环节管理办法进行整合,上升到风险管理的层次,制定《信贷风险监控管理办法》,为保证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的有效构建,该办法至少应包含以下方面:
授信客户准入的监控,贷后管理的交叉监控,区别对象,实施分类监控,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尽快实施片区监控制度,加强现场监控的力度,继续完善后评价监控制度;在监控中防范和化解授信风险。
4、设计与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新的风险管理流程
信用风险管理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建立完善与否,而且还要求改革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否则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就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
(1)运用科学方法改进优化各类授信业务流程
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在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控制过程中,根据银行管理基础和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借鉴六西格玛方法,运用科学测评改进技术优化业务流程。
(2)分步推进授信业务平行作业
平行作业机制是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进行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体现,其关键是在客户群体细分基础上差别化地设置业务流程,并将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的政策标准嵌入流程之中,客户经理、信贷经理、贷款审批人和风险经理按岗位负责,相互协作,以便妥善处理好控制风险与提高效率、改进服务之间的矛盾,使“了解市场、了解客户”的风险管理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5、制定极端风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案,防患于未然
城市商业银行不仅应采取各种风险计量方法对在正常市场情况下所承受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还应当通过压力测试来估算出现一些极端不利的情况时可能对本行造成的潜在损失,如:在中国经济如果出现类似于日本的泡沫经济,房价、地价和股价发生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本行可能遭受的损失。压力测试的目的是评估银行在极端不利情况下的损失承受能力,主要采用情景分析方法进行模拟和估计。
四、完善信贷风险分析系统和信贷质量评估体系,细化信贷资产分类管理
随着城市商业银行机构的扩张,管理幅度的扩大,必然要求对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档案管理、数据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商业银行应通过专业机构提供支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
丰富和完善基础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新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计量、分析、评估、处置系统。存储客户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信誉记录、账户交易记录、合同信息的客户数据库,存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金融市场等信息的环境信息数据库,存储自身资产品种、数量、质量、分布的数据库。同时,利用先进的OCR识别技术(即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从信贷档案实物的影像输入、影像前处理、文字特征抽取、比对识别、最后经人工校正到结果输出,实现信贷档案实物的电子化管理。该系统可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尽可能完整、及时、准确、全面的信贷档案资料,达到随时远程调阅档案的目的,从而极大地节约了现场检查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五、建立信贷风险信息和共享制度,规范信息沟通行为
城市商业银行应制订相应的《信贷风险信息管理规定》,该规定应至少包含以下方面:一是明确管理部门和各经营单位的信息职责,二是建立信贷风险监测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和区域等宏观层面上的风险监测和预警工作,具体包括:风险信息的收集和传递、风险分析、风险处置以及后评价等。该中心应定期相关的风险预警报告,指导全行信贷工作的正确开展;三是从经营单位到总行评审部门,到贷后管理部门,再到不良资产管理部门等均应加强交流沟通,以达到业务线条涉及的各个环节均能全面掌握客户和授信风险状况,各自根据需要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四是建立风险信息库或风险案例库,为各级人员提供参考,或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五是明确在信息过程中不作为或无效作为的惩罚措施,以强化各主体的主动意识。
六、完善贷款信用风险管理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1、树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信贷经营管理思想
信贷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和控制。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应制定全过程的《信贷风险管理考核制度》,或尽快出台《授信风险问责制度》,实行授信业务终身责任制,对授信业务发生到结束的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考核。
其次,在以责任制来制约信贷管理人员的同时,应强化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信贷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有效的培训和学习机制,多渠道充实信贷风险监控管理人才
城市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各级信贷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对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最新的法律法规及行内新出台的规章制度的学习,以不断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理论水平,提高管理能力;同时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量运用实际案例,以切实达到培训目的。此外,城市商业银行还应建立有效的人才引入和培养机制,通过外部引入、内部交流培养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信贷风险监控管理人才队伍,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全行风险监控的顺利实施。
3、强化任职资格管理
有效的任职资格管理,是避免关键人员成为商业银行隐患的根源,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在实施任职资格管理时,应把握道德素质测试和专业能力测试并重原则。
七、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为了实现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为建立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推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积极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其次,建立起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征信公司和评级公司为辅助的征信和评级架构。第三,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发挥征信和信用评级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协调作用,为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的规定
巴塞尔协议的出台起源于前联邦德国赫尔斯塔银行(HerstattBank)和美国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NaitonalBa~k)的倒闭。这是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1974年9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十国集团及中央银行监督官员在巴塞尔开会,讨论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督与管理问题,自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文件。1795年签订了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库克协议),该协议对海外银行监管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监管的重点是现金流量与偿付能力,这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机关第一次联合对国际商业银行实施监管。随后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和风险控制内容也不断深化。
2003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称“新巴塞尔协议”)进行第3次征求意见,以对新的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做出最后的修订。委员会的目标在2003年末最后一个季度完成修订,并于2006年末在成员国家开始执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3个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在计算最低资本要求时,需要考虑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creditrisk,marketirskandoperationalrisk)。1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在资本规则上跨出了一大步,而新资本协议在不断改进中反映着风险测量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新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使最低风险资本要求和每信贷风险面的规范评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第一次将操作风险和最低资本要求结合起来。相对于旧协议而言,其风险衡量的方式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单一框架,银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衡量方法,以促使银行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水平。
2风险的衡量
新巴塞尔协议在计算最低资本要求时,主要考虑3类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或错误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承担和控制风险的过程。新协议对风险的衡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1信用风险的衡量。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于信用风险的衡量有两种方法:标准法(TheStandardisedApproach)和内部评级法(hTeIntenralRatings-BasedApporach,IRB)。标准法是一种“被动式”计量方法。评级的标准质量不能由银行本身自行控制,核心是各银行借用外部评级机构特别是专业评级机构对贷款企业进行评级,根据评级决定银行面临的风险有多大,并为此准备多少的风险准备金。内部评级法则是一种“主动型”的衡量风险的方法。用IRB方法的银行必须依靠他们自已内部对风险评价来决定某一给定风险水平下的资本需要量。其中需要考虑的要素有:违约可能性(probabilityofdefault,PD),给定违约水平下的损失(1ossgivendefault,LGD),违约风险暴露水平(theexposure atdefault,EAD),有效的到期日(effectivematurity,M)。IRB方法分为基础和高级方法两种(foundafionandadvanced)。基础方法是指在一般原则下,银行提供自己对PD(违约可能性)的预测,对于其他风险元素则依靠监管层的预测。而高级方法中,银行自己提供更多自己的预测——PD,LGD,EADandM,并且使之满足最低标准。无论哪个方法,银行必须使用风险加权函数(irskweightfunctions)以获得资本需要量。每个银行也许在进行内部风险管理时,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无论如何,其采用的方法必须保持合适和一致稳定性。
2.2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衡量。市场风险的覆盖范围很广,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外汇风险、商品风险和期权价格风险等,量化难度较大,因此,新协议建议各国监管当局在《补充规定》所提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足最低资本量,并对市场风险加以特别关注。操作风险也存在量化困难,新协议第一稿并未提出任何计量方法。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在新协议修改稿中给出3种计量操作风险的方法:①基本指数法,指以银行过去3年内的平均年总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来确定应对操作风险的必需资本量;②标准法,把银行的业务分为8个不同领域:公司金融,交易,零售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服务,资产管理和零售经纪,然后分别计算操作风险指数,再乘上某一固定比例得出所需资本量;③高级测量方法,采用此法的银行必须取得监管层的同意,由银行内部操作风险测量系统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确定。高级测量方法的使用则需要一些特别的标准。如果银行采用较高级的方法在没有监管层同意前不得转为较简单的方法。另外,如果监管层发现采用较高级方法的银行不再满足相应的条件,有权要求其转为简单的方法直至满足相应条件为止才能再转为高级的方法。
3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考
风险的识别、衡量、监督、控制和调整收益是风险管理的五大目标,其中风险衡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资本充足率的正确计算。风险衡量是指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来测算及比较所有的风险,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量化,得到由于某些风险因素而导致在给定收益的情况下损失的数额或在给定损失的情况下收益的数额的行为过程。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的衡量方法做出了灵活而详尽的规定,对我国的风险衡量与监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1大力发展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旧协议相比更具有包容性,允许银行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的复杂程度灵活运用标准法或内部评级法,并建议业务相对简单、管理相对薄弱的银行使用标准法。标准法的采用则需要外部评级机构来进行。国际上比较活跃的评级公司,经常将政治经济问题混合来考虑,并偏向于以发达国家的标准为评级的准绳。因此我国有必要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权威评级机构,并通过实际运作,提高国际影响和地位。信用评级机构应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对政策环境、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管理质量、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偿还债务的意愿及能力等要素进行评价。
3.2建立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新巴塞尔协议中,信用风险的衡量有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在西方金融发达国家,内部评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全程化管理的核心手段,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在管理上成熟的标志和外部市场评价商业银行管理能力的重要参数。内部评级能够提供客户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预期损失率、非预期损失率、违约敞口等关键指标,不仅在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RA—ROC考核等组合管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和运用内部风险评级,商业银行把各种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加以归集、识别,进行标准化提炼与量化度量,使银行审慎管理从经验型的传统管理提升为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管理。因此为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接轨,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内部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管理的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的限制和干扰,决策的效果不佳。透过国有商业银行纷繁复杂的不良资产成因,深藏其下的是体制、机制性根源。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沿袭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治理模式,管理体制老套。
二、风险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制度不够精细,用人机制僵化,监督制约机制薄弱。
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一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息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二是决策机制不完善,2000 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先后经历了从简单的“三级审批”到“审贷分离”两个阶段,无论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还是决策程序对道德风险约束力,这两种模式均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决策机制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如中行的“三位一体”的授额信贷决策机制的建立,但还存在决策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还不到位,商业银行仍以信贷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重视不够,
三、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
国际先进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控制风险和创造收益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2R”(Risk and Return )is the same coin。即风险和收益(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未建立。在经营管理中,割裂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风险控制,不良授信与日俱增,授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风险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具有明显的风险滞后特征,在诱人的短期利益后面潜伏着巨大的中长期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许多中长期项目贷款的失败教训证明了此点,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尚待确立。
四、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差
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设立独立的信贷审批官,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例如在德国的银行系统,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Four Eyes Principal),即至少有四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四眼原则”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笔信贷业务要有“双人调查、双人审批”,而是强调有两只眼睛来自于市场拓展系统,有两只眼睛来自于风险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对风险的分析和业务的判断会更全面、更准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
五、风险管理分析技术与信息掌握的差距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足。
在目前国际银行竞争激烈的形势,中国银行业的问题仍旧很多突出,应继续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品和业务,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但由于经营规模一般不大,经营稳定性差,资信水平不高,缺乏抵押担保等原因。中小企业难于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且融资成本过高,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而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锁定较高信用等级的单位作为应收账款及订单融资的核心企业,或者以价值稳定、流通性好的商品作为物权担保,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1 供应链融资研究进展
与在实务界的受关注程度和红火发展相比,关于供应链融资的理论研究则显得相对滞后。而国内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角度切入。由于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管理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研究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务供应链的研究,第二阶段为供应链融资的研究。
第一阶段:财务供应链的研究。供应链管理以构成供应链的商品流、信息流、财务流的最优化为理念。Profldeta1.(2003)将金融资源流看成是介于物流和金融之间的金融供应链,并在供应链管理的框架下将净流动资产的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田中禾等(2007)提出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新型财务流程具备的动态财务平台和五个功能模块。为企业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动态财务能力,构建企业动态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第二阶段:供应链融资的研究。为洞悉供应链融资提供了概念上的铺垫。国内学者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始于2007年。邹武平(2009)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三种基本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作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熊熊等(2009)研究了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提出了考虑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减少了目前对供应链融资业务评价大多依靠专家评价的局限。侯丽霞(2012)主要研究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风险。通过对风险评价体系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构建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评价综合模型,并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防范和监控提出参考和建议。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财务供应链和供应链融资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从降低资本成本率提升公司价值的研究依然空白,而这正是供应链融资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2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概念及现状
2.1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概念的引入
供应链融资是指银行在审查整个供应链情况的前提下,基于供应链上的某一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状况,从生产周期中的采购原材料开始,再将原材料制成半成品、成品,最后将产品通过销售网络送到最终用户手中,对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的一种融资服务。
2.2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
目前,根据抵质押物的不同,以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为质押物为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融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和融通仓融资,三种模式使得处在任何一个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都可以根据企业的上下游交易关系以及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
2.2.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在该融资模式下,债权企业(中小企业)、债务企业(核心大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也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一般运用于企业售出货物至货款收回的阶段,操作流程简单,能加快中小企业资金回笼, 提升资金周转速度。
2.2.2保兑仓融资模式
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有时也需要向上游核心大企业预付账款。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则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来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的信贷支持。保兑仓业务是指在作为产业链核心大企业的生产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由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卖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额度,并以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服务。
2.2.3 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模式,又叫存货模式,是指受信人以存货为质押,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该模式适合处于任何时期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中小企业在申请融通仓融资业务时,需将合法拥有的货物(如原料、 存货、商品等可流动货物) ,交付银行认定的专业物流仓储公司保管,只转移货权不转移所有权,由银行、中小企业和专业仓储物流公司三方共同签订协议,银行为企业提供短期贷款。在企业发货后,银行根据物品的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为其融资。当提货人向银行支付货款后,银行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出放货指示,将货权交给提货人。
3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及风险测度
3.1 信用风险管理
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客户由于违约导致银行损失的可能。因此,要明确供应链融资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就需要供应链融资服务提供银行在流程和制度上从信用风险的识别、到信用风险的度量、到信用风险的评估、到信用风险的控制予以规范。
3.1.1信用风险的识别
信用风险的识别就是要发现企业违约的主要原因。首先,在大类上可以将信用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次,基于供应链融资授信的支持性资产主要涉及:存货、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最后,授信企业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也是信用风险中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
3.1.2信用风险的度量
现阶段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较为困难,主观判断的依赖比较强。因此,如何减少主观判断的误差成为当务之急,一个可行的方式是银行在进行风险度量时采用结构化的评估方式。
3.1.3信用风险的评估
信用风险的评估主要是需要银行综合分析授信的违约率及违约成本,考虑放贷的信用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若放贷的收益不足以弥补风险,银行就应要求授信企业提供更多的信用支持,来匹配相应的风险,以此来规避风险。
3.1.4信用风险的控制
信用风险的控制主要有风险转移、风险回避、风险补偿、损失控制等。
3.2操作风险管理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正式定义是:由于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备或失效,或由于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3.2.1操作风险的识别
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分为七类: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雇用合同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有形资产的损失,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3.2.2操作风险的评估
对于操作风险进行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把供应链融资中操作风险的量度和管理结合起来。
3.2.3操作风险的控制
供应链融资的操作风险控制,首先注意的是操作风险控制的方式是否做到了成本与收益相匹配,还有就是明确每个操作风险环节上的责任人。
3.3其他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供应链融资中普遍采用授信资产支持作为信贷基础,各类授信支持资产能否做到与授信主体信用的隔离,其中涉及相关法律问题。因此,法律风险管理问题也是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中所必需考虑的。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商品价格以及汇率变动,或替代商品的出现,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无法还贷的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导致市场价格波动,或使得供应链所在行业的经营现状发生改变,造成企业形成无法还款的风险。
4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措施
4.1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是由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主要参与主体决定的,因此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有必要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针对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主要有:
(1)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管理。
(2)选择与信用良好、实力雄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
(3)监控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动态控制信用风险。
4.2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由于供应链融资的融资模式各不相同,参与主体也比较多,业务流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操作风险在所难免。针对操作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主要有:
(1)完善合同、协议和操作流程设计,规范操作行为。
(2)组建专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队伍。
(3)完善内控体系,构建分层次监督体系。
4.3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方法
市场风险对于是银行来说是不可控风险,因此,针对市场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主要有:
(1)选择价格相对稳定的质押物。
(2)建立灵活快速的商品市场价格监控体系。
(3)与商品价格相对稳定的行业合作。
4.4其他风险管理方法
4.4.1法律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首先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前,商业银行应确保拟定相关的合同、协议和业务流程不存在漏洞,从源头上杜绝法律风险的产生。其次,在授信调查阶段,银行工作人员应审核作为质押物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所有权、合法性和可转让性,防止发生法律纠纷。此外,政府应当完善供应链融资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培育良好的法制环境。
4.4.2政策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政策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国家宏观政策,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对于银行来说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管理政策风险时,只能对国家宏观政策进行预测,一旦政策风险发生,银行可以及时采取风险应急处理措施,避免风险大规模爆发。同时银行也应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行业和融资企业运营状况的监控。
参考文献
[1] 田中禾,王斌,颜宏亮.基于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财务流程优化研究[J].软科学,2007(2).
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和下跌,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长期以来国外银行也十分注重风险的防范,也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体制,对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控制体系等有规范而严格的要求,但此次的危机也暴露了国外银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结合当前形势就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1.1内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制度体系上看,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从管理体制上看,组织结构不合理,条块分割,环节众多,责权不明确,未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各种风险管理综合协调程度不高,难以从总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缺乏独立的风险监控程序。
1.2风险管理水平不高
从风险管理方面来看,缺陷主要是:
(1)风险管理定位不准确。由于体制问题,造成长期以来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目标不明确。
(2)缺乏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一些银行建立了与各类风险挂钩的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但从风险管理流程看,对风险的识别、测量、评估和控制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和风险管理技术(如Var、Credit Metrics等)。
(3)风险分析工具不科学。一些银行业务没有信息系统支持,或者仅有在分行局部使用的系统,或者现有系统的功能不能满足要求,亟待改进;在风险分析系统方面基本采取以部门业务分工为边界,具有明显的部门割据特征,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造成信息重复、数据接口不一致、阻碍信息共享和顺畅运行。
1.3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方面
(1)信用风险评级理念尚未确立;国内商业银行对于客户信用风险评级的重要性缺乏全面充分的认识。多数银行忽略了信用风险评级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尚未真正做到从风险识别、度量、防范、控制的角度认识信用风险评级。
(2)信用风险评级方法不科学;目前现代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不完善,标准也不统一,影响分类结果可比性;评级方法主要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主观性强,定量分析数据的质量不高,且可操作性局限,影响评估的准确性。
(3)信用风险评级组织体系缺乏完善的制度配套;国内多数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风险评级组织体系。客户信用风险评级流程简单、粗放。信用等级的高低一般仪与授权、价格等相关,与风险识别、管理手段等联系不多。
(4)政府部门参与信用评定的程度高,信用评级独性差。
1.4衍生金融工具方面
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理论的研究落后与实务,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列报、披露,确认与计量方面没有统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财务报表的风险加大,从而导致余融风险。
2原因
2.1金融市场的特点
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是人工培育和政府推进的结果。这个成长特点决定了我国金融市场风险既有成熟市场的内在风险的一般性表现,又有因人工培育、制度健全导致的制度性风险的特征;既有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伴乍风险,又有旧体制下累积沉淀下来的历史性风险;既有由经济基础和结构性原因所导致的风险,又有由经济主体自身原因导致的风险,相对来说,风险管理的难度更大。
2.2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差异
我国长期以来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状态,且带有较多的行政色彩,衍生盒融工具起步也较晚,对衍生金融的披露、确定与计量,与国际惯例不一致,财务根表风险加大,而银行的信用等级的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务数据来确定,金融风险加大。
2.3金融体系不健全
不健全的金融体系是诱发金融风险的要因素,而且不利于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和运营效率的提高,最终不利于银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2.4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包括幽家信用管理体系、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以及信用风险揭示与评价体系三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尚未真正确立适应r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恰恰是我国社会信用环境恶化的根源所在。
2.5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资本流动的加速、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膨胀、投机性资金流动增大了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这也同样增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
3风险规避
次贷危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启示是,征经济增长阶段忽视风险必将导致经济减速阶段的风险甚至是危机的爆发。
3.1要加强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应考虑如何更好地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
3.2金融创新要坚持“谨慎性”原则。
美国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所谓金融创新中,不仅很快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还被分配到金融机构的投资产品组合之中。对冲基金及其他高杠杆机构以及财务杠杆工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地放大与次级债有关的各种交易,这导致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放大了相关投资和交易风险,使金融活动背离’广“谨慎经营”原则。当风险集中爆发,再追溯原生信贷产品的发行质量时,为时已晚。因此,科学设计信贷产品,在产品设计与每一单合约执行过程中,应按照谨慎经营原则,合理评佶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的平衡,防患于未然。
3.3加强客户信用风险评级
美国次贷危机的源火就是荚目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放低了信标准的门褴,因此:
(1)正确认识客户信用风险评级工怍的要性,转变风险评级理念。信用风险评级工作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信贷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正确地进,亍风险评级,合理地确定信贷政策、准确地定价、合理地授权,最终达到风险管理的目标。
(2)完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践证明风险管理可以通过精确的科学方法进行管理。首先应逐步建立统一、规范、严谨的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真实、完整与充分。其次,建立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特点的内部评级模型,开发适合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再次是打造一支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建设、实施和维护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4完善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内控制度应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等方面来设计,重点放任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佶、应对方面。同时内部管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如平衡积分卡法,结合银行特点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方面结合各行实际情况建立建立一系列绩效评估体系。
3.5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业务单位,各类风险的通盘管理,它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统一的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业务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不仅是银行业务多元化本身产生的一种需求,也是当今国际监管机构对各机构提出的要求,在新的监管措施落实后,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会更广泛地得到应用,此法优点是可以大大改进风险收益分析的质量。(1)建立套完整、连续的风险预警数据库与计量模型。(2)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目前风险管理的方法很多,主要有风险价值法(VAR)、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Raroc)、信贷矩阵(CreditMetrics)、资产组合调整等方法,各有自身的局限性,需综合使用其他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6衍生金融工具的国际趋同问题
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生时间短,各国对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防范、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缺乏充分认识。因而,我国的金融创新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时,应结合我国金融业现状采取相应策略:
(1)理论上,准则要与国际趋同。
一、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信贷业务流程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在信贷业务方面的主要环节包括业务受理、评级授信、信贷调查、信贷审查、信贷审批、信贷发放(办理)以及贷后管理七个阶段。其中,信贷业务管理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集体决策的原则;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原则;审贷分离、法人客户先评级后授信的原则、分级授权、分级审批的原则。
2.信用评级机制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为了能最大限度的防范信用风险,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评级机制。分别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即对农户及城镇居民、个体经营者和中小企业按不同信用评级方法进行评级。对于法人信贷客户应遵循先评级后授信的原则,新增客户应先进行评级授信后再办理信贷业务;而存量客户应按年度对其进行评级授信。
3.贷款期限管理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的贷款期限要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应能力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后确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3年,固定资产贷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10年。人贷款期限不得超过30年。其中:个人经营类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最长不得超过10年。
4.风险监控机制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对贷款实行严格的监控机制。从信贷发生之日起到信贷业务终止日,信贷员应按规定进行贷后管理,贷后检查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痕迹化管理,形成贷后检查报告并按要求上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根据信贷产品特点及信贷业务风险度实施差别化贷后管理,对于风险度较高、额度较大、风险缓释较弱的信贷业务应加大检查频率。信贷员在信贷业务发生之日起按月(季)计算定期检查时间并按规定频次开展贷后检查工作。
二、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
(1)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方法和度量管理技术简单、风险管理人才匮乏;金融环境存在的问题则主要包括缺乏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各项配套政策不完善等。
(2)风险管理方法缺乏特色和度量管理技术简单一,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缺乏特色,和商业银行管理方法具有相似性,第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人的主观性作用占比较大,度量技术过于简单。在贷款环节上,由于只是考察借贷者的个人信用、资金实力,常常会出现信贷员的判断失误等情况。
(3)银行存贷比失调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主要原因有:一地域限制导致吸收存款难;村镇银行大都设立在县和乡镇,这些地区工业少,经济发展慢,开放程度低,所以居民的收入较少,闲置资金就更少了。二村镇银行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因为居民的文化水平低,不了解村镇银行的真正作用,和农行、工行等在农村随地可见的金融机构相比,不信任村镇银行。怕自己的钱有风险,不敢到村镇银行存款。
2、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政府配套政策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措施不健全,各项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2)缺乏农业风险补偿机制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的一种。我国近年来加大力度在农村推广农业保险,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发展的也较快,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一部分村民已经参加了农业保险。农民通过农业保险可以转移一部分自己所面临的自然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村镇银行减小信用风险。但目前农业风险补偿机制还是有限的,保险公司所提供的农业保险险种非常有限,无法真正转移农民面临的自然风险。而且农业风险高,农业保险的盈利少,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动力不足。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仅靠农业保险对农民进行风险补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保障、存款保险制度的共同配合。
(3)农户信用意识淡薄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信用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农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当传统的信用理念被破坏而新的现代信用理念还没有被接受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信用危机。此外,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主要面向当地的农民和小企业贷款,当前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对农民和小企业约束小,这就造成贷款对象不守信的
概率增加。一方面,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不了解这些贷款对象的信用记录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缺乏,也无法对贷款对象的信用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而且,农户的信用意识淡薄,对国家政
策具有依赖性,错误的认为村镇银行的贷款是国家的补贴。
三、完善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信用风险内部管理
1.建立高效的贷款管理制度
黑龙江省依兰县惠鑫村镇银行进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根本前提是要坚决贯彻信贷业务操作流程,这是保障银行安全经营的重中之重,实际上就是合规经营,合规经营的实质,就是严格按照业务操作规则开展业务,从风险发生的源头――一线员工业务操作开始进行风险管理,这对于银行整体的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信贷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下面四个环节――贷前调查、授信审批、放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严格按照信贷贷款流程进行业务操作,并加强对容易产生风险的业务的监管,就能够大大降低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