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

时间:2023-10-07 08:36:4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

篇1

引言

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常需要学科对话的时代,然而人为因素导致学科之间彼此分隔甚至于冲突乃至歧视,这种学科间的互动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而非双赢。立于经济学此岸,因而对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社会学彼岸充满好奇,期望到达彼岸而不是隔岸观花。本文主要探讨经济学与社会学三次重要对话。

第一次对话:从“学科一统、不分你我”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经济学与社会学尚未独立之前并不存在沟通问题,当时呈“学科一统、不分你我”之势,此后分别从统一体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了长达近200多年的冲突—对话—冲突—新一轮对话。实际上,从两者的源头就开始了学科冲突。现代经济学开山祖师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1776年)成为现代经济学源头,社会学开山祖师奥古斯特•孔德的代表著作《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1839年)要晚63年,尽管这一段时间也曾有过一些沟通,但更多的是冲突。

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西方世界时,人们看到的现代工业具有六个特点:

(1)工业建筑在科学的劳动组织上并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而不是按照习俗进行组织;(2)由于科学组织劳动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3)工业生产要求在工厂和城镇集结大量工人;(4)职工与雇主、无产者与企业主或资本家之间潜在或公开的对立开始显现;(5)财富由于劳动的科学性而不断增加,生产过剩危机日益增多,物质丰富的同时伴随着贫困;(6)与劳动组织工业化和科学化相联系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自由贸易和商人追逐利润。1

奥古斯特•孔德紧紧抓住第一、二、三个特点,认为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然后才是财富不断增加和工人在工厂集结。他指责自由经济学派过高估计贸易或竞争机制在财富增加中的效力,同时还指责自由经济学家为形而上学者。自由经济学派则紧紧抓住第六个特点,认为自由贸易和经济调节的竞争手段是经济进步的决定性原因;斯密从经济人的假定出发导出放任的自由市场制度,指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自由地调节着,使得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神奇般达到了统一。马克思则以第四、五两个特点为基础创建资本主义理论并对其作出历史性阐释。这些分歧导致社会学家对经济学家持敌视态度,尤其在法国的大学里。

在熊彼特和韦伯时代出现了一次大转机,经济学与社会学有了一次对话,他们分别使用“经济社会学”和“社会经济学”之名,熊彼特使用“经济社会学”旨在说明经济分析的“基础学科”,他认为有四门:经济史、统计学与统计方法、经济理论和经济社会学,他所认为的“经济社会学”与后来的新制度经济学类似;韦伯使用“社会经济学”,并非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问题,而是与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有关。19世纪末,英美等国“政治经济学”被“经济学”取代,而德国更多的使用“社会经济学”一词,韦伯是大力推广者,因此才有这一门分支。同为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韦伯不仅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成就,而且成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典范。概而言之,熊彼特和韦伯完成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一次对话。在此阶段,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用熊彼特的话说,“无论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他们走不多远就会互相踩着脚跟”。

第二次对话:从“你在里头、我在外头”到“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在帕森斯时代,社会学由于帕森斯的贡献而如日中天,他本人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实现了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第二次对话。然而此前经济学在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家们看来已然尽善尽美。在19世纪50年代,经济学者开始了其“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扩张行动,既有“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又有“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疆土;社会学的研究空间却非常狭小,原因在于世纪之交两门学科对大学位置的竞争,结果社会学惨遭失败,并被迫与经济学家达成协议:社会学者必须满足于经济研究以外的剩余领域,如婚姻、家庭、犯罪等,故社会学有“剩余科学”之称2。帕森斯不满于当时社会学学科地位之现状,开始涉足所谓的,于1932年著有《经济学与社会学:马歇尔同时代思想的关系》,1956年与及其学生斯梅尔瑟合著了《经济与社会》一书,试图用其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分析经济问题,后斯梅尔瑟又于1964年发表了《经济生活社会学》一书,详细分析了社会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各方面贡献。第二次对话并没有引起主流经济学的认可,其原因主要在于帕森斯等构建的社会大系统仅把经济作为一个子系统,令主流经济学家们大为光火,并认为帕森斯及其社会学是在进行“社会学帝国主义”扩张。相互之间的学科扩张行为导致都企图包容对方,形成“你在里头、我在外头”之格局,但结果却是渐行渐远,冲突日甚,形成“你在这头、我在那头”的态势。

第三次对话:经济学的“社会学化”和社会学的“经济学化”

后帕森斯时代,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两大发展趋势:其一为经济学的数量化趋势,其二为经济学的“社会学化”趋势。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计量学奠基人拉格纳•弗里希,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数量化趋势的标志;1974年瑞典人冈纳•缪尔达尔荣获第六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学术界肯定经济学“社会学化”趋势的重要标志,后者是“新制度学派”创始人,提出经济学者分析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时不宜将该国的历史源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经济结构与活动水平、社会阶层与社会组织等各项非经济因素视为孤立变数,而应将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列入考虑之后再行研究才有意义;他还提出“社会过程理论”,认为经济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是社会关系变化与发展过程的一部分,是科技进步及其诱发的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因素所共同孕育而成的。另一位199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则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将经济分析从物质产品延伸到非物质产品,并发表了家庭经济与人类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此后社会学者不再沉默,开始将触角伸入经济学领域,如1970年代中期,美国哈里森•怀特首先尝试用社会学观点解释市场,认为市场是社会网且首先是社会关系,“社会网是经济交易的基础”;他关于角色结构的市场分析是一种开拓性的社会学研究。3诸如此类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融合不胜枚举,可见两门学科的新一轮对话已然开始并将深入持续。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学与社会学可以也必须对话,因为“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竞争,能够形成有效的矫正机制,完全有助于学科的进步。”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塔•森曾指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要“融合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是文学和文化研究,更不用说哲学方面显现出来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是为跨学科研究辩护,那是(注:指非跨学科研究)是一种机械的研究。我非常喜欢在每个学科内部进行的学科训练。”5如有可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理应作这方面的努力。主要参考文献

[1][法]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华夏出版社

[2]朱国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对话:意义及其可能性,复旦学报社科版1999/05

篇2

经济法的产生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公平价值的内容,是由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与客体的功能属性相互作用决定的。国家不能任由纯粹司法保护自由竞争,因为自由竞争的任意发展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使市场机制失去了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因而降低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当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导致市场的公平竞争规则遭到破坏,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时候,国家必然要干预经济,为了用法律的方式控制国家的不当干预,经济法便产生了,显然,经济法就是以追求经济公平价值而出现的。

经济法价值的公平是制度、规则和习惯的公正、合理和有效。首先,经济公平指的是机会均等和规则公正。从这一点讲,公平和效率不是一对矛盾,而是公平决定效率,效率是公平的必然结果。因为公平的规则和合理的制度,可以使人们形成有效的预期,增加或减少各种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带来规模效益。其次,从更深的层次讲,公平指收入分配公正,这是对收入分配的尺度标准而言的,即等量劳动获得等经量报酬,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平,投入生产要素多者不能获得较多利润,投入少者反倒获得较多利润,那么,劳动、技术、资本、土地就不可能被更多地投入,社会资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配置。

经济法的实施体现了经济法的正义价值。正义,是一切良法的共同追求。民法追求交易双方的自由、平等;行政法追求国家公权力行使的合理性。在市场领域,经济法产生之前的法有民法和行政法,即私法和公法作用于经济,民法要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自由,行政法要维护国家统治秩序。在没有经济法的情况下国家可能会出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以全社会利益代表者的身份运用行政法干预市场。然而,在市场不正义出现时单靠行政法不能规制市场的正义。所以既然要协调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就只能是中立于其间的法,这个法就是经济法,经济法一方面以维护私法的合理存在为己任,但又超越个人的私权,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另一方面,既赋予国家适当的干预权,又防止国家公权力的滥用,以实现经济民主。

经济法树立以人性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观是经济法实现自身价值和发展的需要。经济法的价值如果离开了人,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为价值目标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当目标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时才有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经济法的最终价值目标应当是也必须是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一切政治、法律措施,一切社会活动,只有当其有助于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时,才是有价值的。鉴于此,经济法的各个部门法,如企业法、税法、金融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资源法、人口法等,就必须摒弃传统经济法的价值观,不能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单纯为促进经济发展而存在。各部门法从立法到司法必须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目标的指导下来制定和实施,使经济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和谐理念为主导,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它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样化,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进程中,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理性认识和经验总结的新成果,是对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和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谐社会的这六个特征,实际上包括三层基本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三层关系的核心或称为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即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

和谐是市场和国家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和谐的必然结果,也是评价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经济法价值追求的经济和谐,指以市场调节为主,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国家针对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干预、排除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的障碍。最终实现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目标。经济法作为规范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它追求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的统一、社会效益与个体效益的统一、实质公平与形式正义的统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集中的统一、国家调控与市场配置的统一等。

三、如何完善经济法以构建和谐社会

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限制,加快建立城乡居民地位平等的经济社会制度。一是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面,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支持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二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主线,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把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当前重点是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三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的生存权。

篇3

1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1.1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因此,从通过经济控制达到参与环境控制的目的来考察,会计肩负着重要使命。世界银行在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

1.2环境会计定位

关于环境会计的定位,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环境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另一观点则认为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笔者认为,环境会计是“大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会计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每当人类历史发生一场社会政治经济大革命的时候,必然引发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人类进入21世纪,这种变革更多体现在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即会计学的边缘化。

2环境会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过去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绿色GDP”指标,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成本的计量。为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进行反映,客观上要求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体系。

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应该首当其冲。因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传统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行为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直接原因。不难理解,就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看,企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是一个产品产出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也就是说,企业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其周围的环境获取某些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资源(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和自然资源,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对投入的资源进行加工转换后再输出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在投入方面,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获取规模和速率不应该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即要低于资源再生的速度,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输出方面,它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影响如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吸纳劳动力就业等,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消极地影响如“三废”的排放、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它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破坏、景观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影响人体健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环境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企业应该正视生态环境问题,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核算,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3环境会计建立的措施及原则

3.1要充分认识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三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四是企业责任向社会扩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五是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3.2创建环境会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策性原则,即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二是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管理和调控。三是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即我国环境会计的构建不能全盘沿袭,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四是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当然,如果企业主动地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政府及社会公众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3.3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完善会计准则,就是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四是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五是要有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服务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1 环境会计理论基础

1.1 绿色会计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判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切促使西方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需求的增加,更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仅动摇了有关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迫使人类反思:如此下去,人类将自食恶果,社会经济将不能持续发展。人类开始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利益的方式转变为追求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即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发展。于是,环境会计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的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其核心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因此,从通过经济控制达到参与环境控制的目的来考察,会计肩负着重要使命。世界银行在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中,建议21世纪建立“信息框架”,实现环境指标控制的主要任务落在会计界肩上,其中尤其是在环境管理“对策框架”的确定上,会计工作又是采取治理性对策与防治性对策的重要方面。

1.2 环境会计定位

关于环境会计的定位,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环境会计是一门与现行财务会计并立的独立学科;另一观点则认为绿色会计是现行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学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现行财务会计与环境科学等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笔者认为,环境会计是“大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的结果。“大会计学”之大,是表明会计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计领域在扩大,会计深度在加强,会计学的内容和性质在发生变化。会计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为经济管理和决策服务的,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每当人类历史发生一场社会政治经济大革命的时候,必然引发会计领域的深刻变革。人类进入21世纪,这种变革更多体现在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即会计学的边缘化。

2 环境会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经济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生态环境已进入“向未来借债而生活”的时代。面对如此困境,我国政府已颁布各项保护自然,改善环境的法令法规。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必须走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变过去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绿色GDP”指标,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成本的计量。为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进行反映,客观上要求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体系。

在这种广泛而深刻的调整和转变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应该首当其冲。因为,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传统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行为是“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直接原因。不难理解,就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看,企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仅是一个产品产出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环境产出系统。也就是说,企业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其周围的环境获取某些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社会资源(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和自然资源,经过生产经营活动对投入的资源进行加工转换后再输出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在投入方面,企业对自然资源的获取规模和速率不应该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即要低于资源再生的速度,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输出方面,它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影响如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吸纳劳动力就业等,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消极地影响如“三废”的排放、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它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破坏、景观的破坏、生态的破坏),影响人体健康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由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自然资源的主要利用者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环境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企业应该正视生态环境问题,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核算,不仅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而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3 环境会计建立的措施及原则

3.1 要充分认识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需求膨胀,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环境污染日渐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二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三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能较准确地反映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四是企业责任向社会扩展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五是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准确地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在损益表中计算经营成果时,只有将企业对环境影响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在负债总额中加上企业因对环境造成危害而形成的环保负债额,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资产负债率,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绿色会计揭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企业的角度来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3.2 创建环境会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政策性原则,即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要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要求。二是社会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揭示企业对资源环境的责任,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能在企业内部使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标准。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宏观管理和调控。三是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即我国环境会计的构建不能全盘沿袭,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和完善。四是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即政府会计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做出明确的和强制性的规定。当然,如果企业主动地披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政府及社会公众应给予支持和鼓励。

3.3 我国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无疑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它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将它付诸实践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二是完善会计准则,就是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四是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于资源的使用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的措施。免费只适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疑将导致其耗尽和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的计量。五是要有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就是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以提高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水平,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服务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美术作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作品也在不断的改新换代。比如古时候的代表作《渔家女》《钟馗嫁妹》等这些美术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反映。相比我国而言,外国的美术背景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新的人文思想意识的影响下,使得意大利的美术在当时取得了空前发展,为人类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美术作品,比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还有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经过一系列思想的改革推动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法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还为美术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使得美术运动在法国得到繁荣发展,创作出了丰富的美术作品,比如《拾穗者》《土耳其浴室》以及《立法肚子》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而我国在古代盛唐时期,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使得对外贸易日益增加,在这种开明盛世的背景下,为繁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在美术工艺方面有所体现,在楼宇建筑方面也有具体体现。目前,世界闻名的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等都是当时的特色代表作,还有《步辇图》和《簪花仕女图》都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唐朝时期为人类留下太多美术艺术精品,是对我国历史的见证。

二、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

自18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将美术作品作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要迫切地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思考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整体质量的提高。美术以及美术设计正在向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包括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审美因素已经超越了使用功能,而观赏性艺术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美术艺术品交易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美术艺术作品的发展了,这种需求将直接带动美术作品的生产和消费,从而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我国艺术品的市场交易起步比较晚,作为美术特殊商品的交易可以说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大的。美术作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艺术欣赏阶层以及艺术消费阶层的壮大,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美术作品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爱好者的需求,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形成,它是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美术作品与旅游文化业的结合,人们在空暇时期都会去到各个地方去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了解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而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旅游景点的艺术纪念品都会同美术作品相结合,从而吸引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在巴黎旅游,那么在奥维和梵?高故居附近就可以买到一种特别的干花,它就是著名画家梵?高爱画的向日葵。还有我国有一些地方的美术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十分受欢迎,比如蔚县的剪纸、陕西陇东的布艺、南阳的泥泥狗、武强年画、苏州刺绣等。所以,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美术作品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价值。

三、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美术作品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看出,平时我们的吃穿住用等等都包含了美术,应用了美术。虽然说与经济、工、农业等相比,美术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它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改革开放时期,美术以改革开放的特点为依据,通过美术作品自身的内容来体现其对社会的影响,比如在那个时期经常通过绘画或是雕塑失学儿童,来反映学生们渴望读书而又没有条件读书的心情,这种作品就通过自身强大的艺术性感染了每位有志之士伸出援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美术作品具有双重价值,一个是它的使用价值,而另一个就是它的交换价值。美术作品的使用?r值主要体现在审美功能上,而美术作品的交换,价值则是通过交换作品让美术作品成为商品而体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画经常作为商品被拿去交换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到国外去卖画使得一部分画家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而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鼓励很多美术生去外国留学,让他们出国举办画展或是参观等,这样使得外国美术作品与中国作品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使得我国了解到外国先进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潮,这些先进的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从国外带回卢梭雕像照片,让大家了解到卢梭提到的各种关于艺术的观点,同时还了解到卢梭曾经提出过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等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观点,这些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美术作品是对社会的反射,通过研究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区别,促进我国思想的进步和成熟。如今美术作品正在大批量的进入市场,美术作品慢慢朝着市场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何让美术作品创造出更大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要正确看待美术作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作用。

四、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要确保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画家都将美术创作当成自我价值的体现,纷纷夸大自身作品价值,通过举办各种画展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而完全忽视了美术本身的艺术价值所在。当然,在这其中有较为少数的画家的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收藏价值,获得了名与利的双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那是极少数的事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可以达到的高度,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位画家还是要量力而为。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都已经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能够真正步入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现代人的需求同以往对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以及本质的需求有所不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必须能够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而且在满足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添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可以根据生肖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剪纸艺术的发扬,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今年是猴年,刻一只聪明活泼的猴子的剪纸贴在门上,明年是鸡年,再换一种机灵小鸡的剪纸。年年更换,惹人喜欢,很受欢迎。通过剪纸设计出这么多与生活相关联的美术作品,以满足市场需要。比如这两年,一种两三厘米见方的福字很流行,它是专门贴在电脑屏幕上方的。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的情怀一下子将当代的生活点燃起来。它还使我们明白,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如今,传统节日将要成为法定休假日,传统节日的复苏,使美术作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不可以盲目地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美术作品真是存在的意义。

五、现代化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意义

1.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的意义分析

首先,有利于其建设原料行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建筑行业和机械行业的进步与革新;其次,有利于高速公路网的日趋形成和逐步完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因素得到基本的解除,对市场分布格局和投资环境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促进市场的完善,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者,从而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和改革的进程;再次,有利于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形成,带动周边经济及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

2.提高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意义分析

第一,促进了高速公路产业的升级,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完善交通运输结构,形成多样、高水平的运输方式,促进运输领域的拓展和运输结构的完善。第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形成了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对于高速公路自身的纵向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对于提高公众生活质量和现代物流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建设,为安全产出做好制度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改革推进,高速公路服务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与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其秩序化管理起步和发展较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在各项运营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大空缺。当前,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单位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这些秩序化的法规对于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未能作出清晰的划分和规定,因此,许多时候这些制度和法规就形同虚设,只有充分的完善基础规章制度建立,细化权责管理,才能构建起一套秩序化、高效化、经济化和法治化的服务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在高速公路的服务中也才能更好地体现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包庇、奖罚分明,公平合理,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的服务效率,提升其在社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由于公路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其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更是不可缺少。要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每一项工作都应当依据相应的规章和管理措施来进行具体的规范。高速公路的制定与之运行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对其运行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而使得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充满活力,能够规范运行并顺利实施,最终实现其收费还贷及创造最大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根据公路的运营情况,要严格按照其制定的规章行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奖罚分明,一视同仁的态度。加强高速公路管理制度的完善,做到数据化和规范化。此外,还应加强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营运管理的顺畅落实,杜绝四方车辆等贪污作弊行为的出现。

四、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行业是服务行业,因此,首先要对其提供的最基础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换代。高速公路管理企业要定期对道路进行科学养护,针对道路路面出现的损坏情况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养护管理,对桥梁的通道实施必要的清疏管理,对损坏的安全设施及时予以更换及清洁,并对高速公路沿线带进行多功能的绿化养护等。这样就在源头上遏制了因为道路质量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对道路情况进行监控管理,从而有效降低道路及公共设施的损坏率,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节约维修成本。对于高速公路的使用者来说,也实现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效的减少了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中获得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管理,有利于提升高速公路健康服务的完整性,并最终在低成本的养护管理中促进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五、强化不停车收费理念,促进“畅通工程”的全面构建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实行的都是“停车收费”的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对于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来说,极易造成堵车的情况,倘若排队等待收费的车辆队伍过长,还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交通事故,这就给高速公路的管理和服务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和麻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维持这一现状,大大的加重了管理成本,未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管理。为了实现高速公路的最大化资源配置,可以采用ETC架构电子车道的检测技术,通过对运行车辆里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测量将车辆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并通过与电子银行的互通交易完成自动收费的全过程处理,这样就在总体上对收费进行了统一的控制,减少了收费站堵车的现象,更降低了收费的成本投入,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可以引入智能交通(ITS),实现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监控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车辆控制安全系统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等一体化管理。

六、规范高速公路沿线副业发展,提高其社会影响宣传力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建设,其周围沿线必然涉及到商业发展,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各大服务区的运营服务存在很大问题,管理较差,群众满意度较低,时常引发打架斗殴事件,无形之中增加了很多不安全和不安定因素,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和谐运营。因此,为了切实加强和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运营中的管理效益,应强化沿线副业的管理,做好品牌形象建设,拓宽服务职能,增设医护服务、网络服务、通信服务、娱乐服务等多重经济增长点,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同时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并强化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

七、增强服务意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速公路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可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树立其主打服务意识,要“用心”“细心”,“贴心”,做到服从和服务与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应急抢险、高速公路保畅通、对口援助及“双到”扶贫等一系列行动中,尽职尽责,展现了国有企业政令畅通,执行力强,敢担责任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提升了社会效益。

篇7

1.1 对这部分人应该首先进行成才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考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专业技术的拔尖人才。约知百行,不如精通一行。世界上的每个人懂得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不知的知识是无限的,只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发挥到极致,那就是这个领域内的拔尖人才。学习专业技术是职校学生成才的捷径。向他们介绍那些没有考上一级学校创业成功的人成才事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增强他们创业成才的信心,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贡献的人。

1.2 职校的课程应根据农村和城镇的需要设置种植、养殖、林业、水产、经果林发展、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电焊、装璜等实用技术课。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所谓系统性就是与技术对象有关的内容要全面。比如:辣椒种植技术内容应包括:种子的选择及识别、种子消毒、育苗方式,移栽技巧、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储存、销售等内容。养猪技术包括猪种的选择与识别、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分析、销售渠道的选择等内容。而且每一个技术环节的知识都一定要浅显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掌握了系统的技术知识,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在农村或城镇自主创业或就业。

1.3 职校的教学方式应该把向学生赠送科技资料、观看技术光盘、电视教学和老师讲课结合起来。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较多,实用技术较少,不便于操作,老师讲课有语言感染力,但不易记下来。文字资料能详细说明技术内容,但没有动感效果。把文字资料、语言教学、观看光盘、电视教学结合起来,可互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告诉学生怎样搜集自己所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注意技术市场动态,不断更新技术知识,学会技术创新,成为这个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老师的讲稿编印成资料送给学生,向学生赠送技术光盘,让学生带回家去,不但学生自己可以看,还可以帮助家里的人学习,起到教一带十的效果。

1.4 建立职校示范基地和实习基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农村经济中发展得较好的种植、养殖、果林场作为职校的示范基地。农村学生也可以把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划出小部分来开展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技术用在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上,并写出试验报告上交学校。带学生到种植、养殖、果林场、观光农业、立体农业示范点参观,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利用荒山、空地、田土、林地、水域、滩涂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1.5 聘请社会科技指导员对学生进行现身教学。把农村有名的种植能手、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聘请为社会科技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术教学和成才教育。用技术能手的技术专长、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创业的热情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快乐。

2.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主要是以初高中学生为培训对象。这部分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对他们培训应以实用技术为主,课程设置不能太多,每周开设几节实用技术课,每个学生每学期掌握1~2门实用技术。特别是农村学生,应针对农村种植、养殖、果林等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开设实用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习了实用技术后,可以回乡帮助父母发展农业生产,开展科学种植、养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好习惯。

3.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以社会上的成年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应是引导为主,帮助教育的培训方式。所谓引导为主,帮助教育的方式就是向社会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请技术专家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引导他们到创业基地、种植养殖场参观、成功人士向他们作创业经验讲解,利用党校对他们进行脱产培训。在城镇、农村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科技文化信息阅报栏,引导他们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社会教育应首先抓好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打工回乡青年、退伍军人、农村种植养殖能手、中青年党员、村民组长、民选村干部、下岗职工等人的培训。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眼界开阔,有奋斗精神,热爱科技,有创业意识,是社会上比较优秀的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培训,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政策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就业,以他们成功的创业和就业来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员创业和就业,形成一个全民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开展技术竞赛活动,鼓励引导社会人员专研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搞好职业教育,政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职业培训是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一种有效措施。加大职教宣传,让广大农民、各级干部、教师及全社会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学习专业技术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条件下,学习专业技术,走自主创业就业的发展道路,是培养青年成才,解决社会技术人才缺乏的一项有效措施。

3.2 建立农村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鼓励农村学生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发展种植、养殖、果林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前途的。但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影响,没有多大的经济投入,靠自身家庭经济,发展农业规模经济是较困难的。建立农村大学生中长期创业基金,对学生创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又可以带动一部分资金投向农村,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户农民种一亩地会穷,种十亩地不会富,但种好一百亩地一定会富。有一定文化和专业技术的学生在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加强对职校教师的培训。要搞好职业教育,除改变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外,还要有一批知识渊博、道德高尚,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教师。加强对职校教师的培训,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开展调研活动,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一套实用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学起来不显得空洞无物。把技术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学校可以凭自己的一技之长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53-02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同时,在成就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各个阶层之间利益发生了变化,差别和矛盾还大量存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不正当竞争行为普遍存在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经济法》作为规制市场经济的法律,它的基本理念是平衡协调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执行和遵守《经济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 《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法的价值在于体现公平、正义,《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类型也应把公平正义作为它的基本价值取向,由于《经济法》调整特殊的经济关系,在其运行过程中也有独特的价值目标。与《民法》相比较,《经济法》的特有价值表现在实质正义价值,经济民主价值和经济增长价值。

第一,《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现代社会的正义的含义:一是平等,包括伦理上人格平等,政治上权利平等,经济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分配上的平等;二是大公无私,即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三是正当合理,理即情理、公理、真理。正义有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分,以《民法》等为代表的私权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强调个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民法》的这种私法性决定了它体现法的形式正义价值。而《经济法》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企业与国家等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兼有公法与礼法的特点,《经济法》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要求根据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来确定《经济法》的任务,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利益和发展,体现了的价值观、正义观和历史观。

第二,《经济法》的经济民主价值。经济民主,在宏观上是指在将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原则、人民贯彻到经济领域,使各项经济制度安排依据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建立和调整。经济民主在微观上,旨在促进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依靠劳动者的创造性来达到经济效率的提高,《经济法》上的经济民主是在经济自由的基础上提出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自由体现在市场主体参与竞争的自由、契约自由和经营自由,过多的经济自由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经济民主是在充分尊重经济自由基础上的多数决定及在经济平等理念下的财富共享。包括经济主体的主人地位和主动地位、经济过程的广泛参与、经济成果的平等分配等内容。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行政权、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以及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紧密相关,这些权利本身就是经济民主实现的法律形式。

第三,《经济法》的经济发展价值。经济发展是相对于经济增长而提出的,经济增长反映一国的总体经济水平,但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贫穷问题、就业问题和贫富分化问题,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国家干预,通过《经济法》的财政、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来协调。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才可以说经济发展了。《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基点,经济发展价值正是《经济法》社会本位的体现。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发展的根本要求不仅是追求经济增长,而且更是强调质量和效益,以求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就是平衡,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 《经济法》的价值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与和谐社会。《经济法》的实质正义价值强调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法律调整,体现正义的本来含义。《经济法》既在宏观层面调整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关系,也在微观层面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不平衡的经济利益关系,并强调对消费者、劳动者、被限制自由竞争的经营者等弱势群体具体人格的保护,这不仅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立场,而且充分表明《经济法》剥去了所谓“人格抽象平等、权利机会平等”的外衣,对具体人格而非抽象主体进行真实具体的价值关怀。《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以实质公平、整体秩序、理性自由作为对实质正义特有的解释和价值构成。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正义的要求强调权利的公平、机会的平等、分配的公平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第二,《经济法》的经济民主价值与和谐社会。经济民主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利益侵害,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使企业真正拥有作为法人应有的权利,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经济民主协调了国家、经营者、劳动者的关系,平衡了三方的经济利益,使《经济法》主体的权、责、利、义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只有把经济民主落到实处,才能实现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这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经济法》的经济发展价值与和谐社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随着人们不断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这说明我们应从侧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变为侧重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已深入到完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必然要求健全法制、公平竞争。社会发展已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要求尽快减少贫富差距,要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共同进步,同时,要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自然、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篇9

一、对构成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理论分歧

学者们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对构成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存在的分歧很大。对于经济法论来讲国家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规定经济法应坚持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等。在调节经济法论的过程中,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对于经济法具有重要作用。经济法论中的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指出责权利效必须统一在一起,对协调平衡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应进行全面维护。并以此为根本,进一步提出两项新的法定原则,这就是国家对本国经济运行进行积极协调和对经济法的主体利益进行全面协调。

(一)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思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分配行为以及市场运作密切相关。社会本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基本原则,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货币、经济规律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社会利益是其本位。还有,这个时候任何市场参与者进行的市场行为,都不能为了对自身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取而失去对公众和社会利益的关注,与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

(二)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

经济法治是国家实施的经济干预是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依法进行,在法律规定的基准上建立该行为的经济法主体。目前,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国家的一项关键策略就是依法治国。而作为国家命脉的经济,在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应积极完善经济法治,通过法律来规范经济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经济民主的存在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的行政权力、国家的所有权利、企业的经营权利、法人的合法产权、工人民主参与的权利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密切相联,还要使这些权利本身通过法律形式得以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公平性的统一,是子孙后代和现代的个体和整体经济利益的相一致的基本指导方针,兼顾了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表现和经济法理念及人力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标准,毫无疑问,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价值理念的战略思想融合在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意义重大,在追求和选择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过程中,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可以由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代替,因此,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可以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适当的高度上,从而使经济法律通过相应的经济法规、法律得以完善、健全,有目的地进行遏制。

(四)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

保持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最根本的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原则。最终的结果和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也是国家积极加强经济立法从而获得最终的目标所在。无论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还是社会调节分配法,必须摆在首位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性追求,是在经济法律的范围内追求的公平,要求大部分的个人和组织必须是公正公平。影响经济公平的因素有很多,如价格体系不完善、行政干预不正确、竞争不正当、经济权力的分配不公、垄断等,实现经济公平,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克制。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从更深的层次认识了社会主义,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积极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更多和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并非就是贫穷,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不可以缺少民主,再到具备精神文明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眼下,我们党又进一步得到了认识,和谐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构建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协调非常有利,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使社会稳定得以维护;有利于对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使现代化建设加快。

(三)倡导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重新突破了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识,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力的提高。

(四)要在一个突出位置的位置上摆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由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三位一体构成的,进一步扩展可以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四位一体。这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充分的体现,全面深化了我们对党执政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参考文献

篇10

    (一)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的出发点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思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满足,与国家的宏观调控、个人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分配行为以及市场运作密切相关。社会本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基本原则,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货币、经济规律之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过程中,社会利益是其本位。还有,这个时候任何市场参与者进行的市场行为,都不能为了对自身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取而失去对公众和社会利益的关注,与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背道而驰。

    (二)经济法治和经济民主原则

    经济法治是国家实施的经济干预是要在法律的范围内依法进行,在法律规定的基准上建立该行为的经济法主体。目前,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国家的一项关键策略就是依法治国。而作为国家命脉的经济,在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应积极完善经济法治,通过法律来规范经济活动领域中的行为。经济民主的存在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的行政权力、国家的所有权利、企业的经营权利、法人的合法产权、工人民主参与的权利和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密切相联,还要使这些权利本身通过法律形式得以实现。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是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公平性的统一,是子孙后代和现代的个体和整体经济利益的相一致的基本指导方针,兼顾了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表现和经济法理念及人力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标准,毫无疑问,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价值理念的战略思想融合在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意义重大,在追求和选择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过程中,经济法律的基本原则可以由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代替,因此,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可以把可持续发展摆在适当的高度上,从而使经济法律通过相应的经济法规、法律得以完善、健全,有目的地进行遏制。

    (四)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益原则

    保持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目标,这也是最根本的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原则。最终的结果和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也是国家积极加强经济立法从而获得最终的目标所在。无论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法、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监管法和宏观调控法,还是社会调节分配法,必须摆在首位的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和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性追求,是在经济法律的范围内追求的公平,要求大部分的个人和组织必须是公正公平。影响经济公平的因素有很多,如价格体系不完善、行政干预不正确、竞争不正当、经济权力的分配不公、垄断等,实现经济公平,就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克制。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积极倡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党从更深的层次认识了社会主义,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得到了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积极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更多和更深入地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并非就是贫穷,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不可以缺少民主,再到具备精神文明的社会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眼下,我们党又进一步得到了认识,和谐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它的构建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

篇11

Abstract : The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thinking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目前,自然资源已开始成为人类生产发展活动中的稀缺资源,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是循环经济研究的一个宗旨。循环经济理论以确保资源的减量化、进行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作为目的和追求。在此,我们就循环经济理论在和谐社会背景下的运用与发展进行浅略探讨。

1.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所谓循环经济,即是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作为根本核心,以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作为基本特征,且符合经济的到增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扭转了对“大量废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传统性增长模式,且是对这种将近二百年的传统经济发展模的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循环经济理论探讨的就是怎样在既定的自然资源有限的存量下,尽力提高和增强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确保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有速度,还得有质量。循环经济以缓解目前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与人类迅速发展间的矛盾,避免资源的短缺限制人类发展。提倡和发展循环经济,既强调用生态的规律来对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也对要采取和运用合理的经济发展规律来减少和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强调。从而,有效确保各经营者主动保护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目前,有着大量的对循环经济的研究理论。众多的研究理论显示,循环经济的研究视角应采用大系统视角。同时,对循环经济的研究还应该建立在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之上,广泛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诸多因素,运用科学发展观、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新的资源观,展开全面的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

2.和谐社会背景下循环经济的运用与发展

2.1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众所周知,能否有效的治理和防治污染,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设置是否良好而合理。同时,具有合理良好的产业结构,又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充分节约资源。而生态环境进行补偿的物质基础,也正是建立在合理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要运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就应该将重点放在生态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高新产业有着深加工、高附加值、低耗、高效、低污染等优点。在全面发展高新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让传统产业也同样朝着对循环经济有利的方向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是运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之一。目前,为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良好的发展,我国已经把全面发展和运用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列入十一五规划之中,明确要求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各类规划进行指导和编制。

2.2对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的相关法规进行完善

法律具有强制性、公开性、规范性、稳定性及权威性。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要运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就应该加快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目前,为了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在进行相关法律的立法过程当中,将尽量做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并将其作为制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必不可少的立法要求,同时,将其并入法制化的轨道,从而,实现对污染治理从源头抓起,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控制的根本转变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与此同时,还应该制定各种发展循环经济专项的法律法规,如对排污制度的改革,和对用能设备的能效标准进行制定,对重点的用水行业的取水定额标准进行明确化,对耗能行业的节能设计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对运用清洁的生产工艺和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企业给予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除此之外,当然也有应该对已有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认真贯彻和落实。同时,还应该对执法监督的力度进行加大,逐渐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工作进行规范化,最终让其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2.3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解决和缓解资源的短缺及环境的压力,是发展和运用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为了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在这项工作中有必要也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应该建立一个政府采购、消费拉动、政策激励的政策体系,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完善和建立循环经济的产品标识制度, 鼓励和引导公众和政府消费、购买循环经济的产品。同时,在政府部门的购买性的支出这一方面,可以对有利于增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进行投入的增加。除此之外,也可以强化政策的导向性作用,可通过国家对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的设置,来引导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而形成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国家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则可通过对产业政策的制定,来发展和鼓励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还可运用高新技术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还可以对运用循环再生资源进行生产的企业,对其所生产的产品进行减免税收或给出优惠贷款等系列措施的制定,来大力鼓励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2.4对思想观念进行创新

思想决定行动。为了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广泛运用和发展循环经济,做到观念先行。首先应破除片面强调经济的增长, 不管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的落后的错误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转变思想,从传统片面的经济效益观,转换为循环经济的持续全面效益观上来, 从而树立全面而正确的价值观和资源观。我们要坚持综合的效益原则, 对存在引发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情况,应进行科学而充分的预测和论证,对自然资源的要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加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意义和作用

3.1加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加强对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在确保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合理的运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次来确保经济和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是确保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因素之一。只有将循环经济理论广泛运用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中来,才能够好的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2加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加强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变革。就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循环经济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废弃物品的经济,也不仅仅是产业部门所存在的工艺技术性问题,而是一场基于自工业革命以来,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革命的一次社会性的变革。

因此,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广泛运用与发展,相信对建设和促进和谐社会的持续长远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郑州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2002年6月,学校成立了“产学研结合”领导小组,制定了《郑州大学关于加快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科技产业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调整了科技管理政策和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了“学校―院系―研究所(中心、室)―课题组―科研人员”一条比较完善的产学研结合链条。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进程、成果鉴定等环节入手,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引导和支持科学研究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选题,研发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为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工作, 2004年4月,学校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多位党政领导任副组长,主要机关处室及相关院系负责人参加的“郑州大学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组成专门机构负责学校的社会服务和对外合作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发挥学校科技优势,主动组织企业联合地市共同申报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联合攻克技术难关和研发新产品,为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每年将校市、校企合作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和考核。学校与合作的市县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就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合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几年来,学校投入数十万元用于校市、校企合作的基础建设工作,建立了校市校企合作专家库、成果库,随时收集整理科技人员的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入库,为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提供项目支持;并定期在校园网上科技攻关和合作项目,为科技人员提供合作渠道和市场信息。

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已经成为郑州大学开展对外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履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平台。

学校还积极构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新平台。学校积极参与并支持创办了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作为学校人才培育功能的补充和延伸,切实加强对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领导,在人才、技术、装备和信息等资源方面进一步向大学科技园开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努力将科技园区办成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平台、创业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针对学校的科技成果多有待于中试的情况,学校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科研院所合作,整合官、产、学、研、资、介、贸各方优势与力量,按照统筹规划、以人为本、市场推动、扩大开放的建设思路,依托和发挥大学的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及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作用,积极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扶植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优化升级,培育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大学科技园已进驻200多家企业,其中郑州大学相关联企业30多家,都是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要支柱企业和主要税源。现在,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生产基地正在积极建设当中。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创新服务模式,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郑州大学充分利用校市校企合作委员会这个平台,先后与安阳、商丘、新乡、林州、济源、焦作、温县、巩义等市县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河南神马集团、许继电器、安彩高科、莲花味精、新飞集团、宇通集团、耕生集团以及郑州卷烟厂等200多家企业集团建立了科技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与商丘师院、商丘医专、平顶山学院、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商丘市中心医院等十多家地方高校和医院建立了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合作关系。在上述各类合作中,共签订科技合作、技术服务、干部培训、合作办学、医疗诊治、旅游策划、行业规划等方面的合作协议100多项,使郑州大学的科技、人才、信息与地方的企业、市场、资本等初步实现有效结合,达到了共生共赢的目的。

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努力使合作模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更加丰富,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合作成效更加明显。在校园网上定期合作单位的需求信息、联合攻关项目和科技合作项目500多项,组织专家教授到合作单位和企业做专题技术报告50多场,现场解决技术难题30多起,到合作市县科技成果1000多项次。学校先后组织了“百名博士巩义行”和“百名教授博士濮阳行”活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在“百名博士巩义行”活动中,100多名博士分成40多个组分别到40多家企业进行考察指导、技术服务和业务洽谈,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或提出改进建议70多条,签订合作意向8项,意向合作金额1930多万元,有6名博士当场被聘请为企业顾问。在“百名教授博士濮阳行”活动中,教授考察企业达50多家,提出合理化建议近百条,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郑州大学每年还组织学校的最新科技成果参加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郑州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和市县组织的各类科技成果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大量的实用性科技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中,汽油醇、生物柴油、橡塑模具、大型设备的在离线检测、复合包裹肥、纤维增强聚合物筋和板、转基因盐藻生物反应器等技术成果多次与企业签约合作。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郑州大学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出现了很多成功范例。

国家橡塑模具工程中心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已经构建起了国家重点学科、模具中心和产业化公司为链条的产学研实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近年来,围绕产品开发和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为郑州日产、新飞集团、TCL、神龙富康、洛阳大阳摩托等140余家企业设计制造近600副模具,其中100余幅模具为替代进口的精密复杂模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机械工程学院振动工程研究所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所为基地,以学科性公司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的,成功地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产业良性互动。通过对原有的振动检测技术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在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研制出具有突出特点的在离线设备诊断系统和网络诊断系统,通过组建学科性公司实现产业化,目前已经开发出系列产品,产品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国家的“双软”认证,产品被宝钢、武钢、兰化、吉化等诸多大中型企业应用,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化学工程学院磷复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是国家科技部首批批准组建的30个国家级研究推广中心之一。该中心集研究开发、成果推广、生产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余项,拥有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8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技术依托单位。中心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生产的包裹肥料被河南省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等,同时,在美国建立工业生产装置1套,国内20余省建成60多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化工程中心与河南天冠集团长期合作,在黄原胶、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装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地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产品已经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使用,特别是乙醇汽油项目,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和支持,产生了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校与河南省莲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切实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联合办学、为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企业成为学校毕业生科研教学的实习基地、设立科研合作基金等方面全面合作,强强联手,联合攻关一批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科研课题,共同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各项合作进展顺利,以谷氨酰胺的生物转化联合攻关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合作项目均取得阶段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学校与郑州卷烟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技术开发,职工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企业投资在学校设立500万元的“黄金叶”奖励基金和科研基金,用于鼓励学校优秀师生研究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课题,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也在企业设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研究和实习基地。

材料工程学院与巩义市政府在净水剂材料行业开展合作,全面整合巩义市77家净水材料生产企业,实行集约化生产,改造生产工艺和装备,提高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完成后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数千万元,产生经济效益上亿元。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不仅使安阳市民在当地可以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同时在医院管理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医院的宾馆化管理理念,引起国内业界广泛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