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法律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09 10:3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加强法律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加强法律教育

篇1

下面就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对初中生加强法律常识教育的重要性。

我校位于市中心,有一部分学生是走读生。每到上学放学时间,学校大门口就挤满卖小吃的摊档和家长接送孩子的车辆,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学生对此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好;而有的学生却认为,对于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我们无权过问,也没有办法过问。在讲授《我们也有监督权》一课时,我就从这个例子切入,让学生明白我们有权也有办法过问此事。中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同样拥有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神圣权利。我们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以直接向有关工作人员反映情况的形式来行使监督权。

我校是市重点中学,96%左右的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刻苦钻研。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不以为然的学生也是有的。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维护权利 履行义务》一课时,班上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讲并做着笔记,唯独一个男生始终一副无精打采、我行我素的样子。我提醒他,他却振振有词地说:“学不学是我的权利,你管得着吗?再说不认真学习又不犯法!”我怔了一下,心想虽然“牛不喝水强按头”也没用,但道理却要跟他讲清楚。我说:“如果你认为做了要去坐牢的事情才算是违法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你现在不认真学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宪法》中‘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等有关规定,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中‘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规定。”那个男生听我引经据典这么一说,不敢再放肆,只好低下头去。其他学生似有所悟,更加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

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劳心劳力,不仅要当爹当妈,有时还要充当“侦探”和“心理医生”的角色。所以提高学生的纪律观念、法制观念,普及法律常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怎样教育学生学习法律常识

首先,在内容上应以与他们生活、学习有直接关联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使他们通过耳熟能详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初步树立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其次,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应采取多途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如充分利用课堂、广播站、学校橱窗、班级黑板报等作为法律常识教育的载体,使学生对相关的法律常识有一个基本的感知。

再次,还应增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学生对枯燥的法律条文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法制教育的趣味性。如:针对性地播放《今日说法》的一些案例、课前三分钟法律演讲等。另外还可开展法律常识展览、观看法制教育片、举办主题班会、手抄报评比、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运用等一系列活动中将枯燥、乏味、难懂的法律知识深深扎根在脑海里,让他们用头脑记法律,用眼睛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法制观念。我先后开展了“小偷的照片应不应该公示”“一元钱官司要不要打”等课堂辩论会。学生们引经据典,在激烈的辩论中理清了哪些是生活中看似合情合理却不合法的事情,哪些是看似不合情理却合乎法律规范的事情,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法律常识的热情。

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就会了解到不良行为的定义。不良行为一般都是违法行为,它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任其发展,不良行为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犯罪。

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懂得了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懂得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了跟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通过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认真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能够抵制不良诱惑,能够做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篇2

二、中职学生法制观增强的几点措施

1.树立中职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祖国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者,老师俨然是知识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在中职学生法律教育工作开展中,我们应以树立任职教师的正确教育意识为第一任务,以培养教师的法律认识为优先目标,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强调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严格制定措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法律教育工作。只有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具有了对法律教育的正确认识,才能提高法律教育的实际效率。

篇3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意义

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人所具有的法律素养、法律头脑和运用法律知识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觉、情绪、习性,是自发形成的,属于法律意识的低级阶段;法律思想则是人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理解而形成的思想、观点,属于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在法律意识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它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今天的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他们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积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在我国确立下来,这就意味着沿袭多年的以计划经济思想为基础的传统观念必然为符合新的生产关系需要的市场经济思想观念所替代。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市场主体权利保护、市经济活动的运行、市场秩序的维系、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法律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培养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自动有效地运用法律调整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才能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2,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需要。自中国政府第一次提出“法治国家”的概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定把依法治国作为重要的治国方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表明我国的法制建设正向较高层次的法治社会迈进。在法治建设中,人是法治的主体,也是实现法治的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其状态都是以人的活动和行为最终依归。因此,必须提高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只有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公民的法制观念,才能使法律法规得到切实遵守,才能对立法、执法和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早日实现。

3,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当前大学生法制现状的需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配合普法教育,国家教育部、司法部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法制观念的现状不容乐观,一部分大学生对法制教育不感兴趣,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种类增多、频率增加,呈现高发的态势。这表明,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已刻不容缓。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调查中,有8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开设法律基础课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强法制教育。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法律意识,坚持依法治校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需要特定的氛围,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也遵循这一规律。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教育教学管理法制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做好学生法制教育的需要。“任何法律的制定、遵守、执行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法律意识的指导和支配”,列宁曾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因而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对法制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本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法制状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对法律的信念,进而影响到学校法制教育的成效。因此加强学校的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在高校形成一种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提高。实行依法治校。首先,高校规范性的内部文件作为高校内部的自治规则,是对法律规范的补充,必须重视学校与大学生双方的权益。其次,高校的各级管理表作为高校管理服务的执行表,必须尊重管理服务的对象―――大学生,平等对待他们,真正将管理服务工作与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相结合,以法律规范为准绳,依法办事、依法治校。

2、端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法律的态度

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法律教育课是基础课,可以不认真教学的片面思想,树立一种积极科研,认真教学,严格要求学生的工作作风,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法律教育者的重任和使命。同时,作为一名法律教育者,还要教育学生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改变那种重视专业课而忽略基础课的思想,培养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把法律基础课放在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研究,努力学习。

3、增加法律教育课的上课时数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向素质教育转轨。体制的转变,必然会引起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新时期对人才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项素质就是具有法制意识。因此,高等学校应当将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贯彻执行。目前,我国高校中法律教育的上课时数过少,这与我们提出的大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与法律教育课的地位也是不相符的。因此,要重视法制教育,就必须切实增加上课时数,把法律课的上课时数增加到甚至超过一门专业课的教学时数。此外,开设法律选修课,使大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专业有用的课程来学习,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得到更多的法制教育。

篇4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的现状

大部分高校都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基础公共课,很多师生都认为可有可无,“基础”课知识点多而课时少,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就是通过“基础”课获得,而课堂上教师传统的填鸭式、理论脱离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大学生获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严重受阻,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课只是应付学校考试,而不是真正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更不能将知识学以致用。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方法

(一)学校加强对“基础”课程的重视,加强学校法制建设

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要给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才会重视,进而学生才会加强法制的学习。学校的重视表现在:第一,学校通过校园网宣传、张贴法律专题海报、建设法制社团活动等普及法律基础知识,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第二,提高对基础课老师的素质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基础课教师入职前应该进行学习培训,加强法律素养,对基础课的老师进行法律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学校和老师对法制教育重视起来,才能充分带动大学生对法制教育学习的热情。

(二)改革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法制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为核心”。大学课程设置中,“基础”课的课时少,知识点多,那么如何如何取舍,如何充分发挥“基础”课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认为应该重点传授大学生应用性法律知识,满足大学生考试以及生活中对法律知识的需要,而法制观念、法律思维等则被忽略。但是,我们需要用仅有的几个课时讲授那么多的法律基础知识,结果只是蜻蜓点水。最终,学生法律基础知识没有学好,法律观念也没有树立起来。因此大学“基础”课需要紧紧围绕“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来进行,应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重点培养法律观念,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法律观念,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将法律学习充分开展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

(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基础”课现在还是传统的以教师为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就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改进教学方式。第一采用大学生分组自主讨论式教学方式。大学生都已经成年,已经都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并且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基础”课的法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布置法律问题,使他们自己思考并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进行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观点,最后老师总结指正。自主讨论式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分析和总结,再加上老师的指导,使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满足他们的表现欲。第二师生互动教学方式。师生互动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互动式教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给予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既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使枯燥乏味死板的法律基础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

2.改进教学方法。以往都是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枯燥晦涩,教学效率低。教师应该围绕基础课的重点难点灵活采取改进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1)运用改进专题教学法。如前所述“基础”课知识点多而杂,如泛泛的讲授教材知识,照本宣科,则达不到提高法律意识的教学目的。而采取专题教学法,结合法律问题和学生法律基础实际,整合教材内容,分成专题讲解,既增加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又拓展学生的法律观念,从而达到加强法制教育的目的。

篇5

法律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在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方面,却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仅是推进普法教育的有力举措,也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是整个社会环境的要求。群体性法律意识的提升,是建设法制社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作为当前青年中的优秀代表,提升其法律素养不仅是学校的义务,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特别是在整个社会守法、学法、懂法、用法的氛围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均应围绕着法律规范来进行。另外,加强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其个人未来发展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即将走上职业生涯的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法制社会建设进程,更是对其自身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作为在校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能够使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

二、当前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现状

(一)高校法律教育概述

高校法律教育包括法律专业法律教育和非法律专业法律教育两个层面。当前,从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育实践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普及教育,重点包括法学基本知识以及相关法学理论。与一般意义上的普法教育相比,高校的法律教育更加偏重于理论知识教育,与通常所说的法律基本常识教育有较大差异。当然,高校法律教育虽偏重于理论教育,但却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包括法律道德、法律责任义务等等。

(二)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高校的教材中阐述法律常识的内容偏少。在大多数高校的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中对法律知识的涉及面较窄。其次,是教师的教学实践中,通常将法律教育作为思想品德类课程进行讲解,并且往往由非法律专业的辅导员、学生管理人员担任授课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法律教育课程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以及法律意识养成方面的意义。最后,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高校的非法律专业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相关法律知识。对于法律教育的相应选修课程以及有关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的匮乏,也是体现了高校对法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2.教师教育理念的偏差

教师在进行法律教育时,往往只是从教学目标的完成角度,来开展法律知识教学活动,在这种理念下,往往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特别是,关于法律教育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而言,具有内容枯燥、实用性欠缺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大多忽视案例教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法律意识的养成。

三、加强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意识

当前,高校的专业划分日趋专业化和精细化,这是为了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结果,但同时,这种专业划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专业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认同度。对此,学校和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转变这一固化的单一专业学习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宣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在思想层面上,提高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当重视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针对非法律院校或无法律院系的高校,以法律专业人才为主体,成立专门的公共法律知识教研室,统筹开展法律教育教学工作。同时,针对当前法律教育理念落后问题,倡导教师在公共法律教学中,以能够树立法制思维的案例为切入点,强化案例教学比重,促进学以致用。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律教育环境

高校是开展法律教育的重要阵地,构建良好的校园法律环境,是强化大学生法律知识学习重要途径。鉴于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获得法律知识这一现状。高校可围绕普法宣传月等时段,通过将校园广播、专刊等传统渠道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丰富的法律宣传活动,促进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得法律知识,为整个校园营造更加良好的法律教育环境。

四、结语

总之,加强大学生特别是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对社会进步和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正视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加以改进,着力培养守法、学法、懂法、用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9):78-80.

[2]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植[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4,(02):30-33.

篇6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利的意识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更加重视[1]。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法律意识,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护理纠纷。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在以往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重视基础护理操作或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强化护生法律意识。护生从学校到医院,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面对开放多变的社会环境往往不知所措。据统计,实习护生造成的差错在护理差错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防范实习生差错的发生,对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护士及学生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法律知识的缺乏常常是导致差错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我国护理教育中护士法律教育又刚刚开始,如何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是我们正在摸索及思考的问题。

1 加强临床护生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1.1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临床护生法律意识,使其在临床护理中可以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能为解除病人痛苦、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强化临床护生法律意识,才能使护生言行审慎、细致、耐心,提供周到、科学、严谨的护理服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只有强化法律意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员[2]。

1.2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临床的带教使护生的法律知识增加,法律意识增强,并能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当中。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进一步认清护理管理中各种规定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主动将各种制度和职责当作法律意义的义务去履行,从而确保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合法权益,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1.3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及医院的合法权益

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使其具有较丰富的相关知识,可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即使发生了医疗纠纷,在处理时也会从容不迫,有理有节,依靠法律来保护护士自身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2 护生法律教育的方法

2.1开设法制课,对护生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

在护生进病房实习前由护理部、护理教研室组织全体护生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接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对老师的法律法规教育基本相同,特别强调护生的法律身份。在护生实习守则中明确规定,护生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护生不得单独执行治疗性操作。制订了详实的实习护生差错事故处理办法,如果学生超越老师的指导进行治疗性操作而引起差错时,要做书面检查、停做治疗性操作1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导致事故发生,除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给予停止实习、退回学校的处理。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对实习期间可能发生的差错及后果引起足够的警觉。

2.2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与法律法规的教育

带教教师要求有5 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大专以上学历。临床带教老师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有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要重视带教教师工作的实际考核,考核优良者才能胜任。

在每年接收实习护生开始临床实习前,对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将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培训中的重要内容。法律法规学习的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中有关公民法人权利与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有关医疗责任事故罪的内容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供国内外医疗纠纷经法律途径处理的典型案例及以往学生导致的差错事例,提出问题,组织带教老师讨论,然后由专职教师将以上内容结合案例进行讲授。通过教学活动,使带教老师形成明确的概念,自己不仅要尊重病人的权利,为病人实施安全优质的护理,同时应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行为负责,带教老师对学生所造成的差错事故的后果负有责任。如果某位学生发生了差错,该学生的带教老师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经济赔偿,如失职情节较重,还会给自己的执业资格造成影响。

2.3对违规情况的密切观察与处理

护理教研室专职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到病房观察、指导教学情况。了解学生执行治疗性操作时是否经老师核对、有无老师跟随。如果发现学生做治疗性操作时没有老师的指导,要查明原因,将情况与病房的老师、护士长进行交流,讨论改正的措施。为避免带教空白的现象发生,即带教老师休息而学生在班的情况,则由护士长提前另外安排老师带教。

2.4因材施教因阶段施教

差错有时比较容易发生在一些特别主动的学生或那些性格内向、埋头做事的学生身上。护理教研室专职教师通过观察,通过与病房带教老师交流,对这些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过于主动的学生,老师既肯定其学习的积极性,亦提醒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鼓励内向、埋头做事的学生和其带教老师相互间多进行沟通。每当学生转至新的病房时,告诉病房的带教老师这些学生的特点,进行重点带教。利用每轮回学生转科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强调。在实习中后期,当学生操作比较熟练后,经常提醒她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2.5带教中贯穿法律知识的讲解

在临床带教中,带教老师可以结合实际,一面讲专科的理论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一面讲如果不按照规章制度去做就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教会学生们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因为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向临床护生讲明精湛而娴熟的操作技术的法律意义:如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在抢救危重儿时因头皮针几次穿刺不成功,不能很快地进行输液给药,延误了抢救时间,就会影响抢救效果。新的监护仪不会使用,看不懂说明书,都会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护士的这些不足都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甚至发生护理纠纷。让护生明确护士职责,明确自己的职业功能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处理,在工作上不应感情用事,如医生正在休息,当病人病情变化时,护士为了不影响医生休息就不叫医生或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做出什么决定、处置,这都是不应该的,发生问题护士是要负责任的。要培养护生实事求是的报告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失误,不论问题大小、轻重,都要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或在场的护士。不隐瞒情节,立刻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要教会护生有科学的工作态度。服务周到、热心,但要严格遵守科学的方法,保持科学的工作作风,不接受病人或家属的无理要求,不受病人或家属的封建迷信干扰,如有的病人得知自己患有癌症预后不好,拒绝治疗,自己请气功师等,护士应在做好病人思想工作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7

2009年,*风景区管委会(管理局)全年工作以风景区旅游工作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工作中以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型景区转型为抓手,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建设,适应大众旅游由一般观光到度假观光的需求,以规划建设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旨,重点建设和完善观光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多层次的旅游需求,以打造长三解核心区首席文化休闲胜地为目标,不断突出文化休闲内涵,不断增强品牌建设。

l明确两个定位

(一)核心景区打造“中国一流乡村旅游度假村”。*风景区有别于以纯自然风光为特色的其它景区,呈现出集湖山胜景、人文内涵、村居人家于一体的鲜明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村庄、村居、村民与*旅游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核心景区旅游的发展,要充分挖掘江南水乡乡村文化的各种旅游元素和*特有的人文内涵,进一步整合水车、耕牛等农事元素,进一步结合村、景交互的独特特点,进一步包装展示馆、展览厅等旅游产品,将核心景区打造为“中国一流乡村旅游度假村”。

目前,核心景区结合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中国一流乡村旅游度假村”概念性规划已经委托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学院抓紧编制,完成后将尽快提请省旅游局对之开展评审,力争列为省级旅游发展重点项目,取得政策与资金上的更大扶持。

另外,在作好规划的同时,要充分研究分析*核心景区村民生活、收入来源、经济作物等生产生活的产业布局,提出合理、有序、科学的发展方向,尝试探索农房的征用,适时组建如农业管理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等,切实做好人员的分流和产业的调整,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旅游农业的转化。

(二)围垦新区打造“滨海高端旅游度假区”。有别于核心景区,围垦新区的发展,要全面考虑位处长三角城市圈中心的独特区位,充分根据长三角都市圈土地资源稀缺的特点,紧密依托毗邻4A级景区的天然优势,高起点、高品味的作好现代旅游的综合开发。

1、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力求规划领先。在原有深圳规划院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层次高、功能全、产业布局合理”的要求,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修改与完善,选定最优方案,落实规划各项工作。

2、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力求科学精细。拟成立专门机构——景区围垦办,由专人负责与黄金海岸公司的联系与沟通。密切联系目前围垦区工程建设、耕地垦造工作等各项工作,调全围垦工程招标、建设图纸、施工协议等资料档案,为工程验收做准备。

3、进一步加强联系协调,力求无缝衔接。在县委、县政府明确围垦区投资主体后,迅速与凯东集团进行协调,解决与其在资金、产权等问题上的善后处理工作。

l破解三个难题

(一)用“两分两换”的方法,实行商住结合,破解村民建房要求日益强烈与景区保护之间的矛盾。

为保障景区自然景致不受人为破坏,近年来,核心景区内停止了村民建房审批,有效保存了风景区的原始风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民建房需求不断强烈,呼声不断高涨,引起了管委会领导重视。经过调研,在充分领会市委、市政府“两分两换”政策的基础上,形成了在景区湖闸至老东门之间建商住两用房的工作思路,即核心景区需新建房屋的村民,迁址至湖闸至老东门间重建。新建房屋由管委会统一设计规划,从而形成“上居下店”或“前店后居”的商住两用房群,作为购物街、商业街统一开发。该方案的实行,既可满足景区村民建房需求,也是景区村民外迁的有益尝试,还可满足景区商业街的开发创造条件。目前该方案尚在论证阶段,相关政策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方案的细节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二)用分块招商的方法,丰富休闲内涵,破解景区进一步提升人气、留住游客,开展多日游与景区夜游内涵不丰富、旅游产品较单一难以留住游客之间的矛盾。

数家星级饭店及若干准星级酒店,使*风景区具备了相当的住宿接待能力。然而在20*年景区接待的41.8万人次的游客中,多为一日游群体,从景区宾馆饭店的反馈情况来看,除周末与节假日外,住宿率并不理想,形成了游客引得来、留不住的局面。究其原因,还在于景区娱乐设施不丰富,尤其是夜游*的元素不够丰富,旅游产品较为产一,对游客吸引力不大。

为破解此难题,20*年,我区投入大量精力开展了弈仙城的回租工作,希通过整体回租的方式进行整体开发。因部分业主固执己见,导致工作成果功亏一篑。为此,我区本着灵活多变的工作方式,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思路、改变开发方式,2009年一方面拟在弈仙城区域通过分区块开展招商的方式启动招商引资工作,广泛与意向投资商接触,成熟一家,发展一家,启动一家,以点带片,丰富弈仙城区域娱乐活动内容,另一方面,综合开发“湖山真义”景点,于该处建大型综合性茶楼,将该区域建设成集大型茶楼、特色小餐饮、文娱活动等为一体的消费休闲区,丰富夜游*的内涵。

(三)建立约束机制,探索经理管理新思路,解决景区村民与景区争利益之间的矛盾。

基于近年来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营销宣传上的不断投入,景区旅游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村民产生了参与景区旅游发展的愿望,并自发开展了一些经营活动。一方面,景区限于人力物力,缺少对农家乐等村民自发的经营活动的管理,卫生、安全、消防、排污等条件难以保障,这种尚处于萌芽状态的自发经营,与景区倡导的文明、现代、休闲的旅游发展思路大相径庭,任其发展,只会让游客产生景区凌乱、不规范的印象,与景区品牌建设不利;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性质经营的景区,最终的成绩体现在票务上,体现在财政收入上,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景区管理机构在财政上并得不到实利,景区在基础设施、在市场宣传上的投入,并没有在这些小规模经营户上得到产出,更多的利益流向了村民本身,而且,分散经营在排污方面几乎是不处理排放,极大的危害了景区生态。

为破解上述难题,景区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工作:

1、有计划的采用现房入股的方式,租用民房,逐步实行房、权分离,统一经营管理,由管委会下属公司结合“中国乡村一流度假村”的规划,开展经营活动,增收创收。

2、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的发展,做好规划,以南木山区域为试点,配齐排污等各项基础设施,建立考核制度,定期开展食品卫生、消防安全、规范服务等方面的考核,提高经营质量。

3、为进一步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拟通过组建行业协会的办法,由农民自订行规,自主管理,管委会则做好相应的指导与监管工作,从而从根本上破解农民无序经营与旅游发展规范化之间的矛盾。

l抓好四项工作

(一)求效益抓好市场开发与宣传:

由于大桥开通等客观原因,20*年*旅游取得了的突进式的发展,2009年,面对“大桥游”降温及金融海啸的冲击,在充分做好旅游市场发展降速甚至倒退的心理准备的同时,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保证旅游市场不大起大落,力争实现全年游客35万人次,实现票务收入1000万元的工作目标。

在工作思路上继续坚持“立足长三角、主攻大上海、挖掘苏锡常、开发新市场”的营销方针,把握*旅游节、金秋风情游等节庆活动及新改的*网站等平台,注重宣传、突出特色,进一步做大做强上海市场、进一步巩固浙江、江苏市场、努力开拓长三角周边市场,全年力争实现全年工作目标。

(二)多主体抓好在建及签约的项目规划建设

首先,抓好围垦区高起点的规划和配套工作的跟进。按照围垦区“层次高、功能全、产业布局合理”的要求和“滨海高端旅游度假区”的定位,首先,需进一步加大调研,加快新区规划规划编制。管委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修改完善原有规划,力争早日定稿,为后序开发提供参照。其次,需进一步加强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工作。围垦区田园西路延伸段已完成规划,将加速项目启动,为围垦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做好装备;围垦区内按照建设协议,加速启动相关配套工程,完成土地平整、河道分布、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3600亩耕地垦造项目要按照省级相关要求及标准农田改造要求开展建设,力争于2009年年底完成。再次,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强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围垦区的招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拟通过分区块开展招商,迅速启动该项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为围垦区的深度开发做好准备。

其次,抓好在建项目的进度跟踪和质量保障。目前,核心景区有多个在建项目,其中以艳阳(中国)度假连锁集团有限公司“颐养宫”乡村度假项目与南山生态牧场即南山马场最具规模与影响。目前项目正抓紧建设,将会同投资方,按照既定方案,高标准、严要求的开展建设,分别力争于“三八节”与“五一节”前期完成一期工程,迎接新一年旅游高峰的到来。另外,“鹰窠项—日月并升”景点观光平台正抓紧

再次,抓好意向项目的跟进落实,抓紧签约。20*年,*风景区招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继完成艳阳(中国)度假连锁集团“颐养宫”项目,金牛山大酒店改装与扩建项目、南山生态牧场等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深入跟进了白塔山生态海岛游建设项目、*生态旅游山庄项目等项目,并培养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后备项目。2009年,将在此基础上,尽快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与配合下,完成白塔山生态海岛游项目、*生态旅游山庄项目协议细节的商榷,尽快完成签约,争取及早开展施工。同时,理清招商计划,制定进度表,有序推进弈仙城、“三湾茶村”、乡土特色旅游等项目的招商工作。

(三)多角度抓好特色旅游项目包装

1、整合农耕元素,突出水乡特色。近年来由于科技文化的进步,传统的水车、耕牛等农耕元素逐渐被高科技的生产技术所取代,而因为都市的快节凑,农耕元素、乡土特色却日受追捧,成为重要的旅游卖点,*风景区位处江南水乡,水系发达,具备了整合相关要素,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条件。未来几年在旅游项目设置上,将通过引入小型生态农庄、增设水车等参与性项目,进一步突出江南水乡特色。

2、作好湖面文章,引入水上项目。*湖域宽广,近年来先后引进水上自行车、手摇渔船等项目,游客反响较好。然而,由于项目多以划船为主,缺乏新意,拟通考察同类景区,借鉴相关成功经验,建设水上乐园,丰富水上活动项目,进一步提高参与性与趣味性,从而进一步凝聚*人气。

3、利用茶园优势,发展茶村文化。*风景区内,茶园广布,尤其三湾区域,茶园连接成片、长势良好,周边又有天池、尚书坟等景点,当地百姓参与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也十分踊跃,综合以上要素,具备了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拟通过规范与引导当地村民,通过茶叶采摘、制作、品评等茶文化的集中展示,通过古旧景点的修葺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跟进,建设“三湾茶村”,以茶兴游。

4、挖掘现有资源,开办各类展馆。*人文积淀深厚,随着金九纪念馆整修一新、步鑫生改革开放事迹陈列馆展览馆等的建立,*人文内涵又多了一条展示途径,游客赞不绝口,在此基础上,拟通过深度的挖掘,建立“鸟类标本馆”、“百姓摄影艺术馆”,将生态保护、摄影艺术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进一步丰富景区的人文内涵。

5、结合民居资源,规范农家乐发展。因景区村、景相融的特点,景区村民利用自家房舍开办农家乐的热情很高,在景区内的南木山将逐步开展有益尝试,因为缺少必要的管理与指导,农家乐的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为此,拟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统一思想,组建农家乐行业协会,通过协会实现农家乐行业的规范与有序,管委会则在配套设施与相关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力争实现农家乐的发展壮大。

6、利用庙庵资源,开发佛学文化。

(1)启动惠泉寺建设计划。一方面,加快规划设计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异地调研,借鉴新昌等地利用废弃采石场建设寺庙发展旅游的成功经验,形成开发思路。

(2)加快建设云岫庵。指导云岫庵做好山下九曲径、山间游步道、山上庵庙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协助其作好土地征用及相关政策处理工作,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同时,做好与县民宗局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做好文物的保护、开发工作。

(3)开发好禅悦寺、吴越王庙。拟通过老东门外移,将吴越王庙纳入景区范围,丰富核心景区游览内容,禅悦寺则列为宗教场所,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强两座寺庙的保护与开发。

(四)促提升加强景区内部管理

篇8

此次典型案例展,共展出全市近三年来发生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六大纪律、违反法律法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方面的54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的人,有陌生的,也有熟悉的;案例所反映的事,有工作中的原则立场问题,也有生活中的细小环节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外因诱发的,更有内因而生的。综合分析来看,最根本的是人的主观原因,是内因问题,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出了问题,反映出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环境下,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牢、纪律观念淡薄、规矩意识不强,执行和遵守党规党纪不严不实,心存侥幸,顶风而上。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道德和法律;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有章程和规矩;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制度和纪律。是否遵从道德和法律、是否严守章程和规矩、是否执行制度和纪律,决定了我们每个人命运和未来。

 规矩讲千遍万遍,不如事实雄辩;纪律讲千严万严,不如一事从严。市委、市纪委在从严治党的关键时刻,举办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教育巡展活动,就是要用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用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一堂生动鲜活的警示教育课,是在抓早、抓小、抓苗头,是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更是在教育警示我们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听党话、跟党走,少犯痴、莫犯错。

我们能够成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组织培养不容易、同志帮助不容易、家庭支持不容易、个人努力不容易,于公于私都应该珍惜、自重。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直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一定要从反面典型中汲取教训,知敬畏、明底线、受警醒,自觉筑牢“不想腐、不能腐”的操守底线,坚决远离“庸、懒、散、慢、拖、卡、要”的作风红线,坚决不碰“为政不清、为官不廉”的法纪高压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立足岗位职责,深入查找纪律规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迅速整改;要始终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不越雷池半步。为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立足于“学”。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到学用结合、活学活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为民初心,努力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家属亲人引以为荣的好党员、好干部。

二是要聚焦于“干”。为官就要为民,干部就要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这是组织上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着力于想干事、智谋在能干事、劲使在干成事、把握好不出事。要肯下力气、舍得流汗,能吃苦、讲奉献、善担当,不断在干中总结提炼、升华提高,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岗位能手、业务高手。

 三是要守得住“廉”。清廉为政、不当贪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红线底线,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时刻加强自律、自省、自警,严格按法律法规、党纪党规和“八项规定”的要求行事,做守法律、守规矩、守纪律的廉洁之人、清白之人、自由之人。要管得住自己,增强定力、把稳操守,常思贪婪之害、弃非分之想,严守党纪国法,坚持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物不拿、不净之地不去;要管得住亲属,绝不允许打着自己旗号谋取私利,给自己抹黑、添乱;要管得住交际圈,谨慎交友、纯洁交友、择善而交,加强对配偶和子女的教育、提醒和约束,使他们正确对待社会交往,慎交友、交益友。(作者系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总工会主席 叶世权)

【警示教育观后感2】把自己摆进去,保持政治清醒头脑

2017年以来,我单位12名党员干部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受到警告或严重警告的党纪政纪处分,受处分人员主要是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我作为党组书记,看到展出的我们单位的两起典型案例,心情很沉重,感觉后背一阵冷汗冒出,这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也是我在管理上的失职,纪委的这次巡展其实也是对我个人的提醒,对单位干部的保护,非常有意义。

篇9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4-0124-03

doi:10.14033/ki.cfmr.2015.34.057

突发性耳聋属于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临床上表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功能损失,伴有眩晕、耳鸣等临床病症,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等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为了研究发现护理干预措施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焦虑情绪影响,根据研究课题和研究目的,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展开具体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并展开了具体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编号后,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50例。临床诊断发现,所选患者均为单耳发病,病程最短为1 d,最长为43 d,平均(11.89±10.34)d。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5~63岁,平均(41.27±10.36)岁。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6~65岁,平均(42.43±10.05)岁。两组患者病情、病程时间、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疾病诊断标准(2005年版)[2]。既往病史均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性疾病,均无理解能力、认识能力、记忆能力障碍等,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填写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焦虑情绪问卷,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焦虑情绪评分。然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基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展开如下。

1.3.1 环境舒适护理 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来讲,突然不明原因导致的耳聋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在住院初期不免感到迷茫和恐慌。这样就需要医务人员通过调节周围环境,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来驱赶患者心中的苦闷[3]。这就需要从患者住院开始,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一对一服务,主动为患者介绍医院情况,帮助他们熟悉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另外,要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愉悦,保持室内干净、整洁,配备电视供患者消遣娱乐,在合适位置放置绿植或鲜花等,把病房装点的井然有序和赏心悦目[4]。

1.3.2 健康知识教育 正确的认知态度和正确的知识是了解各种疾病的前提,因此正确认识突发性耳聋疾病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和后期治疗与恢复。对患者实施健康知识教育方案具体如下:成立专业护理培训小组,由1名护士长和3名专业护理人员组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兼顾全体制定个性化和大众化的健康教育方案[5]。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突发性耳聋疾病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后期开展治疗服务。专业护理培训小组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和个体化针对性教育的方式相结合展开教育指导,对突发性耳聋的检查方法与过程、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突出讲解,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病情,克服紧张、不安情绪[6]。

1.3.3 心理护理干预 拥有一个健康、愉悦的心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突发性耳聋发病比较迅速,病因不明,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正常人而言,毋庸置疑打击非常巨大,患者可能一时接受不了,从而引起沮丧、消极情绪,严重的则会一蹶不振。因此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具有重大作用。护理人员要注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主动、热情为患者提供各种所需服务,因为突发性耳聋患者听不到声音,这样为交流带了不便,护理人员要理解他们,有耐心和不厌其烦的通过手势、写字等多种途径解决患者的疑虑问题,把患者所要的信息正确的传达给他们,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家的温情与关爱,舒缓心情,进而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7]。

1.3.4 行为活动护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消极、沮丧情绪,为了尽快平复患者情绪和心理,医院还要建立必要的行为活动途径来宣泄和释放不良情绪,及时排解烦闷心情。具体做法如下:(1)肌肉松弛练习[8]。运动练习能够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情绪。告知患者集中精力练习,逐渐放缓呼吸,通过腹式呼吸吸气-呼气练习,重复练习3 min。(2)音乐活动。音乐是缓解人的情绪和心情的一种有效方法,优雅、舒缓的音乐能够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使人逐渐沉浸到音乐中去,从而忘记烦恼,消除紧张和不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需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情绪排泄方法,目的均是为了缓解焦虑不安情绪。

1.4 观察指标

入院时发放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指导患者正确填写两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量表,比较两组量表评分。焦虑和抑郁量表满分均为100分,50分以上者则被诊断为患有焦虑、抑郁症[9]。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采取干预措施前,两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后,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采取干预措施前,两组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抑郁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病,近年来发病逐渐呈年轻化发展趋势,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了极大不便。从目前临床研究来看,造成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多为不明、很突然、意外,这使患者毫无心理准备,因此当突发性耳聋发生时,人们往往手足无措,难以接受,在发病期常常有烦恼、焦虑、紧张、激动、孤独等心理情绪,长期以往将会诱发患者抑郁症。这样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还延长了患者治疗时间,导致恢复效果不佳,造成患者治疗的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干预,控制其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发生对促进治疗和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研究表明,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和紧张抑郁情绪,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后期治疗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现,两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前,量表评分无明显变化,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经笔者所在医院自制量表评分发现焦虑量表(SAS)评分为(41.07±3.68)分,抑郁量表(SDS)评评分为(42.15±3.56)。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分别是(48.35±5.26)分和(48.03±4.19)分。两组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量表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患者心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桂玲.加强护理干预对控制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238-239.

[2]蔡兰珠,陈舒燕.早期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4):602-603.

[3]蓝雅琼,范秀华.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调查[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7(9):84-85.

[4]赵玉芳,鲜红玉,邓华英.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7):130-131,146.

[5]汪素玲.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心理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2(11):53-54.

[6]司秀荣.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3):209-210.

[7]成秀玲.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5,8(3):88-89.

[8]王丽霞.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42(3):345-346.

篇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19-01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1],包括烫伤、窒息、误吸、错误用药、走失、跌倒等。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与人为因素、管理元素、设备因素、可控以及不可控的因素都密切相关。为全面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我们转变安全管理理念,探索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使其了解不良事件的相关知识并能有效预防,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针对我院2011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一些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在2011年发生的76例护理不良事件,其中烫伤1例、严重的药物外渗2例、自杀2例、管路滑脱11例、坠床2例、跌倒8例、难免压疮15例、给药差错35例。

1.2研究方法

针对2011年发生的76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认真落实。

1.2.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其组成人员包括院长、护理部主任、大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骨干等,明确职责,认真履职。

1.2.2制定考核标准

根据省市的相关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考核制定出了的标准和规则,使管理有理可依,有据可行,从而能更好地研究和调查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原因,做到有效的预防。

1.2.3培训管理成员

护理部统一培训各科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成员,培训内容主要为护理不良事件范畴、预防控制措施、病人教育方法及技巧等。通过培训后再进行病人教育,从而进一步明确护理不良事件质控考核标准,并借此实现科室自我监控的管理[2]。此外也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护士培训其专科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使其知识面拓宽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2.4制定并落实教育措施

通过分类教育和专科教育来加强病人的教育工作,具体来说分别是根据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水平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不良事件指导和教育;通过组织患者进行集体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能相互讨论共同参与。

1.2.5掌握良好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做到主动关心和充分尊重,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患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例如对老年患者要反复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患者采用书面材料且要征求意见、对少数民族的患者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等。

1.2.6保持医疗教育一致

护士必须和管床医生进行主动沟通并共同参与查房工作,对患者的用药特点、治疗方案、特殊检查等做到及时的了解,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注意事项进行商讨,从而使患者对护士信任度得到增加,能够理解和配合教育,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1.2.7落实患者教育监督

护士长每日进行护理查房,通过与患者的直接交谈,了解患者掌握预防不良事件知识的程度,再定期对病人教育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1.2.8组织讨论持续改进

护理部针对各科上报的一些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组织全院护士长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分析根源,探讨出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做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2012年7月医院针对多起患者处于神志不清的情况管路滑脱进行了讨论,使用专用约束带对病人的手部进行约束,防止病人管道滑脱。定期召开护士大会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防范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病人安全。

2结果

2011年和2012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和进行改善后的对比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对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可发现2011年(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所发生的总例数可达7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1%;而至2012年(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出现明显减少,降低为22例,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8%。改善情况较好,效果显著。

3 讨论

在医疗卫生系统和临床中最为关注的就是患者的安全,而这也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将影响患者康复,造成患者负担和痛苦增加,就会引发一些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3]。

病人教育指的是在医院中,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一系列的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及目的性的教育措施,通过这一过程使病人及其家属对将健康知识更加了解,改掉不健康行为,向着健康方向发展[4]。

根据案例中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所发生的总例数可达7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1%;而至2012年(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出现明显减少,降低为22例,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8%。对患者实施了强化教育工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着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更要针对可能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优化,从而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避免医疗纠纷或者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戴慧珊,施雁,毛雅芬.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护理研究,2009,23(8B):2137-2138.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219-0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用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职业素质在他们成长成才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融合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1]作为一个综合概念,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核心是指从业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职业素质包含4个方面: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和实训实习获得,而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质的根基,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范畴的产物,它的培养是一个养成性教育,需要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因此,“基础”课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职业素质教育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还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3]“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它所讲授的主要内容涉及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4]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精专化,人的现代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基础”课具备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基础”课中的诸多内容,比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责任担当等都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职业中的渗透和延伸。所以,“基础”课能够为职业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3.有助于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要“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5]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可学生未来追求和发展,以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来组织教学,解答学生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求学期间最关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及其职业发展能力。在“基础”课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不断提升人生境界,这既保证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基础”课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基础”课的职业素质教育功能。“基础”课中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职业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做出的想象和设计,是一定社会理想在人格上的反映。新入学的高职学生,理想往往处在“迷茫期”。为此,教师在“基础”课适应人生新阶段和理想信念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本校的发展特色向学生介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本校毕业生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发展的方向,树立明确的职业动机。然后从高职学生关心职业理想入手,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职业理想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以自我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为客观基础,不能急功近利,人云亦云。由低到高,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振兴,从而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最后明确“立志须躬行”,要求学生把实现理想的起点与平凡的岗位和踏实地学习联系起来,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2.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中,更具体一些就是体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当前,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呈现出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存在轻责任、重报酬,轻贡献、重享受的职业选择标准和从业态度。所以,教师在“基础”课人生价值篇中,首先将价值观教育具体化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职业评价方法和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绝对的高低贵贱,也不能简单以报酬高低来衡量其价值,只要是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值得尊敬的。然后,进行价值观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和集体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这样不仅充实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3.职业道德教育。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基础”课道德教育篇中,首先要结合专业及岗位群的需要开展教学,将一般性职业道德融入到行业职业道德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将从事的专业或岗位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敬业、责任、细心、合作、奉献等职业道德品质;然后,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让学生认识到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整体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4.法律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基础”课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培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并能够形成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和用法的法律素质,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体现在职业法律意识中,就是要让学生遵守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且能够用职业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三、在“基础”课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认识“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基础”课的根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在高职院校中,为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赋予“基础”课一项新的任务,即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基础”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侧重于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教育,主要是帮助解决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困惑与矛盾,使其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意识。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基础”课的双重任务,切不可顾此失彼,用职业素质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把“基础”课完全变成职业素质课。如果这样,不仅课程性质变了,而且由于缺少理论基础,职业素质教育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动力学理论表明,需要是教与学的动力源泉。一般而言,教学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意志、学校意志、学生个人意志。[6]只有这三种种意志在方向上保持一致并且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教学合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课要想动力十足,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反映国家、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过去,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国家意志,而忽视了学生个人意志,使有些学生“学”的动力不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起点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然后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精神境界。

3.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职业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外化的过程,即将职业素质的相关知识内化为自我意识,然后将其“外化”为行为实践,并逐渐形成行为习惯。根据这一过程规律,教师在“基础”课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案例、情景设置、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入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多视点、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开拓创新,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此外,要积极组织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知行统一”,而实践教学有利于推动由知到行的转化。根据课程内容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企业参观、企业文化调查和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生活和职场法则,而且也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篇12

2、传播法律知识,培养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3、认真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4、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止纷争

7、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8、完善残疾人保障机制 落实平等参与共享精神

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0、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

11、加强法制宣传,服务经济建设,坚持科学发展

12、落实“七五”普法规划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3、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4、弘扬民主精神,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事,维护法治环境;

15、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弘扬法治精神

16、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发展环境

17、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18、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维权不吃亏

19、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0、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1、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22、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23、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

24、学法、守法、知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25、尊重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26、弘扬民主精神,加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事,维护法治环境;

27、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诚心护法;

28、您的权益需要法律保护,法律权威需要您的维护;

29、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30、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1、学法、守法、知法、护法,为你为我为大家;

32、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4、人人学法用法,个个依法办事

35、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36、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7、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

38、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39、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40、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

41、天天学法明是非,时时想法强观念,处处守法树文明,事事用法维权益;

42、心中遵法,自主学法,办事依法,维权用法,诚信守法,和谐有法;

4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44、尊重宪法,崇尚法治

45、切实加强监管 依法保护环境

46、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掀起全民学法用法热潮

47、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48、开展普法教育 确保公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49、弘扬宪法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50、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51、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52、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3、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4、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55、扩大基础民主 搞好村民自治

56、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

57、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58、关注交通 保护生命

59、正确行使宪法权利 依法履行公民义务

60、依法保障食品安全 营造放心饮食环境

61、假日出游 依法维权

62、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科学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