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09:49: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含义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 通过将各项管理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实现改进工作流程、改变工作方式、协调与客户的关系等目标, 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辅助领导决策的目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是针对信息化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并结合信息化特点开发的管理方法,对信息化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计划、跟踪、控制,保证项目本身和项目的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二、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内容
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以成功地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项目管理的思想最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的,它的出现引起了管理界的特别注意。随着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项目管理产生了一次更大的飞跃,使项目的计划和决策、实施和跟踪可以实现快速、动态的实时管理。项目管理涉及众多的知识领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合理的项目目标和执行计划、明确的项目范围,不断规避项目风险、全程保障项目质量。项目是一项有起始和终止时间的一次性任务,它是不可逆的行为,项目的成功涉及到范围、成本、进度和质量等多项指标,项目管理就是要采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去保证在成本预算控制之内,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具有一定质量水平的、项目规定的工作。它有别于我们日常的行政管理,也不同于企业的运营管理。但在国内一些国有企业,由于项目管理者大多出自于行政官员,较少具备项目管理的思想,而是采用一些常规的行政管理手段,这样的管理缺乏效率,也不科学,很难做到预算不超支、进度不拖后和质量有保证。对于项目建设,只有树立严谨的项目管理思想,正确应用项目管理技术,科学论证项目进度、成本预算,保证项目质量,规避可能的项目风险,才能有效地保证项目建设的成功实现。
三、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混淆了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水平已成为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标志。但是,受对信息技术了解程度的制约,部分用户不知道哪些目标计算机能够实现,而哪些目标计算机不能实现,在没有理顺管理关系的前提下,企图通过信息化技术化解管理上的矛盾。基于这种想法提出的项目需求,由于流程不清晰、任务不明确,往往使管理上的矛盾更加突出。
(二)项目需求目标不明确
用户往往对信息技术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为了迎合当前信息化建设的热潮而提出项目需求,但这种需求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需要项目开发人员协助其整理思路,与其耐心沟通。
(三)信息化项目目标量化重视不足
信息化项目有明确的目标,但目标的量化工作容易被忽视,造成任务边界也较为模糊。对于信息系统特别是产品需定制开发的信息系统,在许多情况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一开始只有指导性的目标,如提高工作效率、业务流程优化等,没有具体量化工作效率提高多少,以前的工作需要多少人力成本、多少时间成本,上系统后期望多少降低人力成本多少、节约多少时间成本;以前的业务流程有怎样的弊端,上系统后的业务流程有哪些优势,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内部对信息系统不熟悉、对上系统后的预期目标提出有困难,而企业外部软件供应商以签单为首要目标,不愿意投入精力在帮助企业量化目标上,因此企业本身对进行目标的量化分析有困难,由此造成这些量化的指标在项目目标定义阶段被主观和客观地忽视。
(四)知识结构老化
企业的项目开发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培训,对系统内核、开发工具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学习,会导致开发的项目技术含量低,难以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
四、做好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建议
企业项目管理的根本就是要掌握好项目目标、进度和成本的平衡点,虽然现在可以利用很多项目管理软件辅助项目团队控制信息化项目中的各种活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信息化项目还牵扯到许多复杂的因素。企业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涉及到单位的管理、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影响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其设计、开发、实施都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笔直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一批合格的综合性人才
信息化项目是知识密集型项目,项目组成员的构成、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化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项目经理应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能有效地选择项目组成员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能运用激励、考核等手段将责任、业绩、效率和奖励捆绑在一起,实施对项目组成员的目标管理;能提前做好有关人员力量的均衡搭配,尽量不要因为人员变动而影响项目进展;能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确保项目团队的整体效能。信息化项目需要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融合其它系统功能,这就要求项目经理要站在更高层面系统地思考问题。
(二)制定切合实际的项目目标和实施计划。
项目的目标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也要符合IT技术的要求。过于理想化,制定了脱离实际的项目目标,也就意味着项目无法尽快见效。信息系统代替不了工作制度和规范,更代替不了人的劳动,不能认为上了信息系统,就能对所有的工作起到彻底的改变作用。项目的实施计划任务单元要尽量小,并且具有可执行性,项目计划要明确到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具体责任和在每个阶段要开展的工作。项目计划公布之前要充分了解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人员投入,征求参与项目建设各方的意见,确保列入计划的人员有效可用。
(三)加强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风险防范
在项目开发的进程中,影响进度计划的风险有很多,有的是很明显的风险,有的则是潜在的风险。最常见的进度计划风险包括:功能蔓延、质量不定、计划过于乐观、设计欠佳、技术能力达不到、开发人员与客户之间发生摩擦等等。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风险会出现在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四个领域。我们必须明确项目的风险并分析它们的可能性和量级,排出风险的优先级,然后对它们进行控制。针对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采取激励机制,提高开发效率
激励是决定工作表现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关于生产率的研究表明,激励对生产率的影响比任何其他因素都大。对于开发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提供激励机制:明确工作目标,使之具有成就感;授予权力,能够让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特性和特长;提供培训机会,既为开发人员创造了发展机遇,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关心开发人员,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之安心享受工作的乐趣。
(五)建立完善可行的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
通过制度来合理界定项目成员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在项目的启动阶段,项目干系人要了解项目相关的规章制度,通过项目启动会的形式,明确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强调项目成员在各阶段要参与的工作。
总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尤其是信息系统的使用部门充分重视和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保证。随着当前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更好提高综合竞争力,必需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因为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此,要保障这些项目建设的成功实现,必须进行严格高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2信息化企业项目管理现状的优化策略探究
针对以上的问题,必须要能够立足根本,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首先要立足长远规划,构建战略知识联盟。企业的战略规划是对内外环境变化进行应对的关键堡垒,所以,信息化企业项目的管理也要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来制定适合的战略规划。在和其他的企业竞争发展过程中,也要能够和合作伙伴尤其是客户间构建知识共享的战略联盟关系,这样对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对项目管理的体制实行改革,开发基于项目的管理并创建项目管理文化。可从职能经理和项目经理责任当中对项目管理的实施进行了解。从实际来看,职能经理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想能够选中承担的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源,项目和职能经理订立利润目标并以从职能经理处得到资源供给以及其他的支持作为回报。而项目经理则是对项目的结果实施过程进行管理。所以在这一基础上就需要项目经理极力促成项目以及组织间契约,并实施培训计划。再者,要能够推动扁平化的改革,加强企业的民主制度的建设,将传统的官僚僵化体制进行打破,实施矩阵式的管理制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在的主要优势是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管理协成本得以降低,还能够加强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同时,能够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鼓励项目人员参与管理,建立学习型的组织以及项目工作人员的晋升渠道。最后,推动项目管理学术研究的开展,引进国外的项目经理认证制度,推动大学项目管理学位的培养,推动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以及体系化。在具体的措施上,设置基本的管理控制,标准一致化实施过程,使项目过程达到可预测化,并要不断的优化项目的过程以及建立学习型组织,实行全员培训[3]。
企业信息化就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广泛利用,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的共享,以提高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的效率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信息化是人和机共同完成的系统,包括人、系统平台、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硬件等,它的目标就是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企业的生产、设计、制造、管理、经营等多个部门,主要功能是进行信息的搜集、传送、加工、更新与存储等,支持基础业务层、高级经理层、中间管理层。
二、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信息化使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反应更为敏捷
企业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如果企业管理使企业的各个部门相互协调,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企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如果企业管理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企业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企业是否对市场信息做出了及时快速的反应。企业管理对市场最为关注的就是价格,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投入市场,这种产品是否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就需要在投入市场之前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产品生产的规格、数量等等。产品投入市场后,企业管理者还要根据市场调研,对产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使企业获得高利润。产品投入市场有一个最佳销售期,也就是所说的生命周期,对生命周期信息的掌握尤其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获得利润的高低。企业重视市场信息,就能根据市场变化迅速制定出相应的政策,确保产品投入市场后获得利润。
(二)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力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只有运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才能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协调,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在管理中注入先进的管理观念,对企业管理进行变革。企业管理信息化为企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信息化使企业管理更为科学
科学化的管理能使企业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获得最大利润,而企业管理要达到科学化,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搜集市场的各种信息,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还要对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使用。信息化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化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的引入方便了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快速、便捷地了解外界市场变化,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全的有关信息;信息化也能够减少交通费用,这里包括调查人员的交通费用和产品投入市场后的运输费用,如果没有及时获得相应信息,产品投入市场销售可能会走弯路,如果管理者及时掌握了市场信息,产品投入市场销售就会顺利,从而减少产品的库存时间,加快周转速度,减少间接费用,节约成本,提高利润;企业管理者及时对信息做出反馈,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最后信息化能够使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传统的部门之间的沟通都是通过人员交往或者会议等形式进行,这种方法已经滞后于国际化企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企业管理弥补了这一不足,减少了沟通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沟通变得比较方便,使企业部门团结起来,共同推动企业发展,进行创新。
(四)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决策水平
信息技术具有跨地域特点,能进行跨地域信息交换,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各种决策支持系统、电子会议系统等的发展与应用,企业获得信息会更为快速,能够扩展决策者的思维,提高决策者的信息处理速度与能力,减少决策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尤其是使用在线实时系统能够使企业管理者在发生问题的同时获得信息,及时做出反应。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而不用再劳神费时地查阅大量的纸质材料。
三、加快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一)企业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管理的信息化,从全局出发制定计划
各个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合企业发展的计划,有步骤地推行。信息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必须明白信息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根据企业资源,创建企业信息系统,因为企业信息化涉及的部门多,流程比较繁杂,不可能一步到位,要从整体上计划,然后逐层推进。
(二)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工作
企业管理信息化培训包括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企业管理和培训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企业管理者通过信息化培训能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员工通过信息化培训能够在思想、文化观念与技术水平方面有所提升,这样会促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序有效进行,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目前,我国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关注主要是重视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硬件的配置、构建基础网络、重组和优化业务流程等,忽视了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使全体员工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信息化介入企业管理所带来的工作方式、业务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变化不适应,这些都将影响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化管理部门
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要将信息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建立一个既懂管理又熟知信息技术的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搜集市场信息,参与高层决策,结合市场信息与技术提出企业发展趋势,使企业决策适合市场需求。
(四)大力开发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信息化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IT项目投资已经位居全国各个行业的前列,但从整体上看,国内IT行业项目管理的水平普遍偏低。据了解,我国IT行业真正实现或者基本实现项目目标的投资项目所占比例很小,彻底失败的占到了不少的部分。究其原因,大多数失败的案例可以主要归结为与没有做好IT项目管理密切相关。
1 IT项目开发中实行项目管理的意义
项目管理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满足或超过相关利益者对项目的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其本质就是对时间、质量和成本的管理。
随着IT项目的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软件产业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IT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人IT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开发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2目前在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在项目中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1)项目经理不够专业。在IT企业中,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来实施项目管理及担任项目经理,通常被任命的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技术上独当一面,但是他们在管理方面特别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
(2)项目计划缺乏纲领性。项目经理对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制定总体计划时比较随意,不少事情没有仔细考虑:阶段计划因工作忙等理由经常拖延,造成计划与控制管理脱节,无法进行有效的进度控制管理。
(3)需求有误或者需求分析不到位。项目的客户(使用者)认为自己只要将问题提交给开发方,剩下的工作就与我无关了,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在项目的建设中与IT人员沟通。IT项目开发人员受项目时间限制及无法取得“真经”就凭自己的理解来开发系统,最终等到系统交付时,往往会导致系统难以上线,或上线后使用困难。特别是在一些开发方没有经验的领域,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4)缺乏有效的管理意识。部分项目经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项目,而是埋头于具体的技术工作,造成项目组成人员之间忙的忙、闲的闲,计划不周、任务不均、资源浪费。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很好的管理方法,不好安排的工作只好自己做,使项目任务无法有效、合理地分配给相关成员,以达到“负载均衡”。
(5)缺乏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机制。在项目中一些重要信息没有进行充分和有效的沟通。在制定计划、意见反馈、情况通报、技术问题或成果等方面与相关人员的沟通不足,造成各做各事、重复劳动,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风险管理意识淡泊。有些项目经理没有充分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计划书中风险管理的章节简单应付了事,随便列出几个风险,随便地写一些简单的对策,对于后面的风险防范起不到什么指导作用。
(7)项目干系人的不确定性。在范围识别阶段,项目组对客户的整体组织结构、有关人员及其关系、工作职责等没有足够了解以至于无法得到完整需求或最终经权威用户代表确认的需求;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转贴于
(8)缺乏项目团队的合理分工。项目团队内部有时由于各阶段不同角色或同阶段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清晰而造成工作互相推诱、责任互相推卸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将造成项目组内部资源的损耗,从而影响项目进展。
3解决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存在误区的有效策略
要想解决上面描述的误区,归根到底还是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入手,即在IT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加入过程管理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在整个项目中对各个过程的质量加以控制,从而达到保证项目质量的目的。为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项目经理接受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有了专业领域的知识与实践,再加上项目管理知识与实践和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经验的有机结合,必能大大提高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
(2)计划的制定需要在一定条件的限制和假设之下采用渐近明细的方式进行不断完善。提高项目经理的计划意识,采用项目计划制定相关知识、技术、工具,加强对开发计划、阶段计划的有效性控制,进行事前事后的评估。
(3)在初期常规的需求分析阶段,要求需求分析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用户的目标与工作过程,设身处地替用户考虑问题,帮助用户将模糊的需求清晰化,将简略的需求明细化、完善化,将混乱的需求逻辑化、条理化。
(4)加强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对考核指标的合理设定和宣传,引导项目经理更好地做好项目管理工作。技术骨干在担任项目经理之前,最好能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特别是其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的学习,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管理意识。
(5)制定有效的沟通制度和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意识。采取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对于特别重要的内容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传达到位。
(6)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掌握风险识别、量化、对策研究、反应控制的工具和方法,掌握项目风险管理所必备的知识。通过加强对项目规划中风险管理计划的审核提高项目组的风险管理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效率。如何在提高会计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同时确保会计电算化的安全,已成为各电算化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力推进.会计信息管理电算化进程,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一、会计电算化对企业信息质量的影响
1.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1) 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计算机会计中,由于会计处理高度集中在计算机内部,其处理高度自动化,而且会计信息主要载体变为磁介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帐务的集中化处理,除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输入由会计人员操作外,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会计报表的生成和查询等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手工条件下的一些控制措施,在计算机会计中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编制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等试算平衡的检查,总账明细账进行平行登记、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核算程序的变化,这些控制已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其次,手工会计中的一些平衡检查在电算化会计中将移入计算机系统内部,通过计算机程序体现出来。如,记账凭证的借、贷平衡效验;账户中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的检查;各核算业务模块间数据的核对;报表数据的钩稽关系检查、会计平衡的等式的检查等等。因此手工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电算化条件下已难以发挥其作用。
(2)内部控制的内容发生了改变
电算化会计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再加之计算机系统更具隐蔽性,因此,其控制的内容更加复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计算机会计人员的重新分工和新的内部牵制;系统安全控制以及系统开发、系统资料文书化控制;系统的组织和操作管理控制;系统的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处理都需要经过多重手续,严格遵循有关的制约监督机制进行操作,如业务经办与授权批准、收付款项与会计记录的分离等,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复查机制,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是直接,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在相互牵制、相互核对、检查监督等重要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信息提取、传输和校验等工作。实行电算化后,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自动化、控制的程序化,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
(3)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由此可见,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范围大、控制程序复杂的综合性控制,是控制的重点为职能部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部门并重的全面控制,是人工控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相结合的多方位控制。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普遍应用,管理部门对由计算机产生的各种数据、报表等会计信息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些会计信息的产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保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只有在严格的控制下,才能预防和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可能性。
2.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使企业管理信息化。企业是国家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总体经营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实施国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基础,是核心。那么,如何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及内容呢?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更重要的应该是企业管理与组织管理的延伸,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财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是各单位各部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依据,不准确或错误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决策的偏差或错误,质量控制是会计法规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资料是由电子计算机按规定的程序生成。为保证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规范,《会计法》作出了两方面规定:一是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质量由于系统内部控制的严格规范,减少了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不实,删改等,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倪明 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司林胜 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系统工程和管理学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指的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组要素,而管理体系指的是建立管理目标和管理方针并达成这些目标的相关体系。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指的是严格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运作模式,采用文件化的管理方式。要求体系建立目标和方针,强调对体系进行不断改进,并通过管理评审、运行以及策划等一系列活动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目前,管理体系理论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管理体系理论方法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的基础。
(二)IT治理的思想
IT治理是过程与关系有机结合的一种机制,主要被应用于对企业进行控制和指导,通过使过程的风险和信息技术保持平衡来充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设置IT目标是IT治理过程的开始,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企业一般通过对交付价值、管理资源以及IT活动管理风险进行控制来衡量IT活动的绩效情况,并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对IT活动进行合理有效地调整,从而进入另一个循环过程。这种循环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运作模式基本相同,因而为两者的有机结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策划技术
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策划技术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似,均包括了四个方面,即分析管理体系要素、识别管理体系过程、设定管理体系目标以及分析体系控制主体。按照功能进行划分,IT组织的结构可以被划分为基础支持层、系统运作层以及战略指导层。基础支持层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资源和企业IT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系统运作层的主要职责是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等进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变化管理、能力中心、应用系统开发实施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相关职能;战略指导层的主要职责是规划企业的IT策略,并对IT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定义。
第一,分析管理体系要素。从管理体系的角度来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要素主要可以划分为资源、活动、文档、过程、标准、程序、制度、职责、组织结构、文化以及问题等。
第二,识别管理体系过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过程的一般模型是“输入—处理—输出”,然后检查和衡量输出的结果。以三大管理体系的过程划分模式为依据,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过程,即改进和测量、IT项目的实施、资源管理以及制定管理职责。这四大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按照一定顺序循环进行的。通过制定管理职责,使得相关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得以明确,这样一来,不仅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承诺,同时也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运行过程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在制定管理职责的这个过程当中,为资源管理这一过程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资源保障,而资源管理则为IT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物资保障和人员保障等各种资源。在IT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和完成项目实施之后,通过IT治理能够对其进行测量与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地改进措施,从而形成的新的管理职责。通过持续不断地循环进行,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进行不断改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设定管理体系目标。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活动层、过程层以及体系层,与之相对应的体系目标的设定也同样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为活动目标、流程目标以及战略目标。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活动主要由具体的信息化项目所构成,因此可以将活动目标具体化,使其细化为项目目标。
第四,分析体系控制主体。业务运作层面的信息化监理部门、信息化运行部门、信息化体系管理部门、信息化项目主管以及战略指导层面的CIO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委员会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过程当中的控制主体。信息化监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企业IT治理与企业IT的持续改进;信息化运行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管理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营;信息化体系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并实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信息化项目主管的主要职责是控制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过程和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工作。CIO和企业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督控制,积极开展风险管理以及规划并制定企业的信息化策略。业务运作层面只接受CIO的安排和指导,直接由CIO负责。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能够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会计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如何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适应企业信息化工作要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它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都是先从实施会计领域的信息化开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经阶段,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者密不可分。
二、企业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向会计管理职能转变。企业信息化对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加方便和简洁,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企业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发挥会计的决策、管理、控制职能。
(二)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企业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高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不管是在手工还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等。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深入到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由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此外,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三)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业务处理的多样化,处理难度的增加,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要具备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企业信息化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各高等院校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甚至学不能有所用,导致企业难以找到适合的人才。当前高校会计教学的目标多数停留于培养报账型会计人才上,要求层次也是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在此目标下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缺乏会计软件安装与维护的一般知识,尤为缺乏的是从企业管理的高度进行ERP系统实施与运用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二)缺乏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师资力量。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会计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另外,传统教育观念使得很多院校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对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实践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对教师的考核和收入分配仍然以教学工作量、理论研究成果等为依据,教师们缺乏到企业挂职实践的动力。而现行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学研究的规定主要是强调理论学术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没有相应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要求。缺乏一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
(三)会计实践环节不足。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是会计专业的主要特点,但长期以来受条件所限,各会计专业课程存在实验内容陈旧落后、实验资料不系统、实验方法不科学、实验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实验和教学效果。
会计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同时会计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尤其是会计实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在我国,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软件公司等会计职业界和高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各高校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再加上传统的会计实践模式比较重视系统的手工模拟会计核算,而电算化实验仍停留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层面,系统性较差,尤其是与手工实验结合不紧密,导致两者脱节。学生进行了电算化会计实验后往往只能学到一些软件操作的知识,并没有把软件操作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不利于学生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在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方面,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主干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各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内容陈旧、实用性差的弊端。多数院校仍然按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没有根据企业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调整相关课程。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只有一门会计电算化,主要讲授计算机记账过程,与流行软件接轨少,往往只选择一个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学生能学到的电算会计技能是非常狭隘的,一旦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另外的财务软件,往往会束手无策。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直接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会计课程体系方面基本采用了“双轨运行”的模式:一条线是会计专业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另一条线是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如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联系松散,像是两个会计环境下的产物。“双轨运行”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出现了学生只会在某一条轨道上运行,无法有机结合这些课程的内容,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五)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目前,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标准,对学生技能能力的评价不够重视。单纯的理论考核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有某些学生平时不用功,仅仅靠考试前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通过考试,但实际上这些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只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忽略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是难以全面审核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完善培养方案。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普及,高校及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需要做一个调整,否则不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对此,在企业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方向上,要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由于各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能力不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的地方高校为例,由于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有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因此,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为是培养一批具备会计初级职称水平的,能熟练运用会计软件,具备相当的实操能力和会计软件维护知识的学生。
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后,要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分批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学习培训;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软件公司的人员对学生进行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知识的培训;对一些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奖赏;组织会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正确定位企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素质需求,以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加大会计教育改革和发展力度,吸引全面的师资力量。高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由于缺乏一些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人才应聘,导致高校师资力量不全面,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为此,要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有效吸引高学历、高学识、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会计教师职业,培养一支业务过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对选拔老师要严格把关,尤其是要适当选择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育工作。
会计教师是会计知识的传授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质量。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会计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到相关岗位挂职锻炼,高校会计教师除具有教师证外,还应考取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会计信息化应用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并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会计岗位,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职称评聘管理上,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将“科研型职称标准”改变为“科研+实践能力型职称标准”,同时可以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信息化专业人员,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
(三)改革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重手工核算、轻电算化核算的缺点。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实践模式进行改革,推行“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首先在实验前设计若干套会计业务数据,让学生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处理,并对两种手段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使学生熟悉手工会计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的双重处理流程。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一套完备实用的企业会计实务资料,将这套资料分别用于手工操作――软件操作――数据的调试与验证三个不同的实验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并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本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从手工会计过渡到电算会计的系统实施能力,这是非常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
(四)设计符合企业信息化要求的课程体系。当前,高等院校在会计课程体系方面基本采用了“双轨运行”的模式,未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不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因此,信息化下的课程设计应该能够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课程设置要多元化,确定培养适应信息化环境的人才教学内容。
要改革原有的课程设计,就要把“双轨运行”的模式统一起来,可以把ERP软件相关功能与各专业课程融合,把ERP系统各模块的内容体现在各会计专业课的学习中。(表1)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为会计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一门计算机课程,除了教授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外,还应讲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职业能力。
同时,据有关调查显示,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等软件在广东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其软件操作能力应是对我国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学校须将财务软件操作的一般规律教给学生,即至少应选择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相应财务软件操作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
(五)制定技能量化考核标准。当前,高校大部分采取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要导向的考试模式,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操水平能力作一个有效的评价。应将会计实践教学进行指标量化,实现对每个学生实践运作全过程的成绩考核,包括职业道德、会计工作实操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学校可以建立技能考核组织(学校、企业、教育专家),拓宽技能考核形式,将常规考核、专家考核和校外实践评估考核相结合,修订技能考核办法,争取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技能考核。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现状
1.1部分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
1.1.1刘凤勤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吉林大学刘凤勤于2001年2月在《情报学报》《机械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测度方法》提出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综合力度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信息装备力;信息化信息利用力;信息化发展潜在力。该指标体系对企业信息化测评研究具有独到新颖的见解。
但是,指标体系中一些指标并不贴切,如:指标体系中的“每百人函件数”,在电话、电子邮件十分发达的今天,函件已经不是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该指标值已经不能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说,指标数据的下降反而可以说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另外指标“信息技术经济效益值”的计算采用企业信息技术使用前后的年收人和年成本进行计算,虽然可以说这是一种思路,但其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具有滞后性,而且,企业的“产出”或“利润”的增加,也不能都归功于企业信息化,所以,以此来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是不合适的。
1.1.2梁滨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梁滨1999年5月的博士论文《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测评方法》可能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论文从人本管理的思想出发,认为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生产过程信息化;流通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体现人本理念);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根据这5个方面,梁滨第一次提出了具有20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具体指标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首次使用“企业信息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相关度”测算企业信息化效益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开创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并没有完全体现他在理论分析时所提出的5个方面,没有设置反映企业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信息化、生产要素信息化的具体指标。另外,整个指标体系的指标测算绝大部分都是以投人的经费为基点进行测算的,这样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就是经费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就越高。而实际上,经费的投人多少,只能说明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而且过多的经费投人,可能导致过度信息化,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改变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态度。因此,这一套指标体系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1.3唐志容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唐志容于2002年3月在《科学与科学管理》杂志上《企业信息化指标测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是:信息技术投人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营销信息化水平;人员素质。
这一套指标体系明确的将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作为2个独立的一级指标提出来,说明作者意识到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但是,该指标体系中用“生产过程自动化”作为一级指标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并不太合适,因为,“生产过程自动化”不能等同于“生产信息化”;在一级指标“管理信息化”中,虽然提出了4个非常精彩的二级指标,但是对信息化对管理变革中的组织机构变动、流程再造等并没有作出反映。
1.1.4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川。2000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测评中心推出“企业信息化基本测度指标试行方案”,该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状况;人力资源;安全;效益指数。这一套指标体系剔除了企业特点和行业特征,是一种通用型的指标体系,使得不同行业能够在除去行业特征的情况下测评共有的信息化特征水平,如果指标能够很好地推行、应用,可以大大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的发展。
1.1.5唐小我等人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2001年6月侯伦、唐小我等人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表文章《企业信息化及其指标体系探讨》,文中提出一个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的3个一级指标是:信息化组织建设评价指标;信息化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应用信息系统评价指标。
但是,该指标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一级指标中没有考虑到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我们知道,无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多么好,没有与之匹配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就像无论公路修得多么好、车速多么快,但是没有货运就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一样。其次,指标体系中定量与定性指标显失平衡,定性指标太多,定量指标太少。第三,指标体系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测算方法,使得这套指标得应用受到限制,缺乏可操作性。
对企业信息化述评测度理论研究成果除了上述之外,还有很多,在此文章不再赘述。
1.2综合评述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为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作者认为,现有的成果中存在以下一些共同的不足之处:
1.2.1操作性不强。通过文献查证,我国众多企业信息化研究成果中,大多是一些描述性、介绍性的文章,虽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要么测度不全面,要么指标体系过于庞大,指标无法准确测算,缺乏操作性。
1.2.2定量研究不足。多数文章在研究时定量分析工具使用较少,这种从定性到定性研究,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企业信息化研究应该尽量多使用定量研究方法,从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到企业信息化定性结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当然,指标体系中有一些十分重要但又很难进行定量的指标,如,“信息化效益”指标在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对持续建设企业信息化的作用很大,但是,该指标量化的难度较大,这也给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留下一些课题。
1.1.3研究角度单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企业信息化静态现状着眼,强调、侧重企业信息化的现有数量、规模,研究角度十分单一,所以无论怎样顾此轻彼、顾彼轻此的指标体系研究都不能改变研究的先天性不足。因此,企业信息化测度研究,应该从信息化发展水平、信息化发展质量、信息化发展能力多个角度着手,进行立体的研究。
1.1.4指标测算缺乏科学性。在现有的成果中,多数学者对信息化指标测算都使用“投人法”或“产出法”。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投人法”,其结果是投人越多信息化程度越高,这将违背“适度信息化”原则;如果测算方法太侧重“产出法”或“利润法”,因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测算方法缺乏科学性。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新方法
2.1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与方法
我国一些企业在早期信息化发展阶段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信息化格局较好,但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在新的一轮竞争中逐渐落伍,最后与企业期初信息化目标相差甚远;一些企业信息化高标准、高投人,最后企业负债累累、举步为艰。导致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不能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科学的指导,不能确保正确树立“适度信息化”的企业信息化理念,于是我们在充分考虑到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企业信息化测度从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3个角度立体测度,以改变现有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先天性不足,提出新的企业信息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三维立体测度理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数量与规模)、企业信息化发展质量测度(效益和稳定性)、企业信息化发展能力测度(可持续能力)。
通过研究确定,企业信息化内容都具有“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信息系统”四大属性要素,因此,建立以这4个要素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与质量指数,建立以“信息化系统”和“信息化环境”为二级指标的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
发展水平:主要指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即信息化要素的数量和规模,建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EIDI)。
发展质量:主要测重信息化系统结构和经济效益,建立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EIQI)。
发展能力:是指信息化系统中的可持续建设能力,建立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EICI)。
企业信息化测度方法:以投人法为主,兼顾信息化效益和发展潜力。
2.2企业信息化测度的综合指数模型
建立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EISI):
α,β,γ分别为企业信息发展指数、质量指数和能力指数指标权重。
其中:
Ei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反映信息化发展现状水平。
Di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二级指标权重;dy为三级指标权重;f(Aij)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数具体指标。
Ei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反映信息化的效益体现程度,包括稳定性和持续性。
Qi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二级指标权重;qij;为三级指标权重;f(Bij)为企业信息化质量指数具体指标。
Ei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反映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Ci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二级指标权重;cij为三级指标权重;f(Cij)为企业信息化能力指数具体指标。
2.3指标的处理
企业信息化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将其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因素,一类是管理因素。相比之下,技术因素是一种可以定量化分析的变量,可以用现有的规范和标准来衡量某一个技术的好坏,技术因素的变化和发展是可以监测和相对固定的,而管理因素则是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它的变化也是不规律和难以控制的。技术因素在企业开始信息化项目之后基本上处于不变的状态,它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程度也就相对固定,而企业的内部环境则是不断变化,企业的管理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态性。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管理能力是影响企业信息化成败的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
影响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管理因素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学习和总结,影响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管理因素包括:企业战略决策能力、领导激励能力、组织再造能力、人力资源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
(一)企业战略决策能力
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企业战略规划能力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能力。企业战略是设立远景目标并对目标的轨迹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的谋划,是一种宏观管理。而信息化战略规划就是指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方案和过程。信息战略规划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含义:一是高层决策者在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时,应该将信息化战略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从战略的高度,把企业的信息化当做企业发展的动力来抓。二是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是应该从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合理的组合资源,由上到下分步骤推进信息化。三是企业战略和信息化战略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在内容上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信息化战略为企业战略的目标服务,企业战略为信息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
(二)领导激励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周期长且涉及面大的项目,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周期在8-10个月之间,信息化改变的是整个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可能会出现员工懈怠、相关利益者抵触的情况。领导激励作用在解决这些问题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领导激励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层领导对信息化项目提供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资源,给予信息建设最大的帮助。消除员工对信息化项目的阻力,增强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高层领导的参与度。高层领导通过对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控制其中存在的商业风险,解决技术和业务之间的融合。高层领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分析,捕捉在管理层次、业务层次上的信息需求,通过与IT人员的合作保证信息系统的可行性。三是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高层领导对信息化项目的支持和参与都是个人的行为,通过建立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将这种个人行为规范成一种组织行为。适当的激励手段能够提升员工参与信息化工程的热情。
(三)组织再造能力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必然要引起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组织结构的变化、管理理念的改变。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是全面的,它影响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员工。这种改变将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深入到各个层次,是一种连续不断的过程。起始阶段,基层员工会从信息化项目中获益,通过规范的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的流程;接着改变了管理层传统的决策模式,通过信息系统的分析,准确地把握市场的变化,根据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优决策;最后,改变整个企业的管理理念,形成独特的企业信息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企业要通过持续不断的组织再造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将它们融合到企业文化中。
(四)人力资源能力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之一,与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信息化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各个阶层员工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反过来,企业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对新的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学习决定着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成败。
(五)管理基础环境
管理的基础环境包括各种软硬件设备的投入、数据环境的建设和规范操作标准等内容。管理基础环境是信息化实施的前提,对整个信息化项目的影响重大。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是需要有丰富的硬件平台支持,还需要合理的网络设备与系统作为媒介,以及完整的企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支撑。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硬件设备与软件资源的同步更新和良好配合。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基础环境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对基础环境的建设要随着信息化的改变而升级。
企业信息化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突破在信息化研究方面的瓶颈,西方学者开始从组织、管理、文化等非技术角度来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企业信息化,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例如,纽约大学著名学者Laudon认为,信息系统的构成因素不仅仅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因素也在信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信息化的研究应该包括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唐志荣等人建立了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体系,分别从信息技术投入及设施水平、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过程信息化、营销活动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创新性地将管理因素纳入到评价体系;赵丽洁从领导层支持、组织管理的影响、项目管理水平的影响、企业文化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5个非技术因素角度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进行评价。刘培德从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因素、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组织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化应用因素、信息化效益因素等6个维度来研究如何弥补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不足;马艳峰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非技术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基于IT能力的非技术因素分析框架、对高层领导支持、组织变革与变革管理、企业的文化管理三个方面的非技术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的评价体系理论出现一定的缺陷。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从企业管理能力的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的各类因素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综合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和前文的分析,企业信息化实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企业战略决策能力、领导激励能力、组织再造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管理基础环境5个方面进行设计。在这5个一级指标的前提下,本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面根据调查的结果均设置了相应的二级指标,共设计了17个二级指标,构成了现有的企业信息化实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以及评价方法
本文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大部分都是定性指标,适用于主观权重确定方法,因此选定AHP方法进行权重的确定。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在本文的研究因素中,评价指标都是基于管理能力而产生的,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AHP)。根据在实际应用中的因素的多少和层次的高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为单层次评价模型和多层次评价模型。
综合各类研究结果,本文将企业信息化能力分为5个等级:企业信息化能力很强(0.9-1);企业信息化能力强(0.8-0.9);企业信息化能力较好(0.7-0.8);企业信息化能力一般(0.6-0.7);企业信息化能力差(0.6及以下)。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最终得分,可以清晰地看到目前企业信息化能力水平,为企业即将开始的信息化提供充分的依据。
案例研究
(一)案例背景
A企业是一家软件服务业企业,专门为各类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软件,同时也负责管理咨询工作和管理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由于该企业领先的技术水平,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业务量的高速增长,公司在研发、生产、人事管理等各个领域都需要进行创新优化,企业现有的管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管理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企业决定开始实施信息化,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能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二)企业信息化评价实施过程
根据前文中的信息化实施评价体系以及对A的调查与分析,对其信息化实施能力评价:首先采用AHP法确定权重,通过专家访问法,构造判断矩阵、特征向量以及一致性检查。
层次总排序检验。根据求出的各项权重W1、W2、W3、W4、W5以及已知的CI和RI的值,求出层次总排序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0.0025
所以,层次总排序有效。
通过选取企业员工代表、相关专家共计20人组成评审团,以问卷调查结合访问的形式让他们对企业信息化能力评价体系的各个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的统计,可以构造模糊判断矩阵,得到一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B1=[0.08848 0.28906 0.41147 0.17696 0.03393]
B2=[0.11141 0.33454 0.387545 0.166105 0]
B3=[0.04122 0.25752 0.482605 0.16875 0.050005]
B4=[0.127005 0.318165 0.406695 0.148135 0]
B5=[0.196355 0.32991 0.34018 0.133555 0]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评价结果为:
B=[0.10224 0.299078 0.41537 0.161536 0.142194]
最后计算出A公司信息化实施能力评价为:P=0.571736。
根据前文中指定的企业信息化能力评价标准,信息化能力隶属度处于0.6以下的企业均属于信息化能力差,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该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能力与标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调查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可以分析出该企业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组织再造能力上,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优化和流程再造的过程,使得信息化的实施受到了一定的阻力,现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有很大一部分是冗余和无效的,它们会最大限度的削弱信息化所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该企业在信息化战略制定方面也有改进的空间。信息化战略能保证整个信息化的过程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企业信息化的结果不仅仅受到信息技术的制约,管理要素更是成为影响企业信息化结果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不断加强企业信息化规划能力,健全信息化组织结构,加强人才培养,注重企业再造,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才能为进一步的企业信息化革命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梁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199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日益紧迫, 我国已有许多企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实践,但成功率不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化理念的指导。目前,国内将信息化建设上升到理念高度并对其分析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并对框架的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所借鉴。
企业信息化理念是企业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得到员工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为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明确信息化意识的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企业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
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的根本是追求生存和发展,相应地,能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价值是追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进一步,能推断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一)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以顾客为中心的环境下,企业要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对商品个性化的需求并做出快速反应,必须具备对信息的快速搜集、处理和利用的能力,这就要借助以IT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借助于信息化,企业能够实现内外网络化,信息顺畅,大企业敏捷化,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生产和经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其将成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支撑。
(二)建立、保持乃至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根据波特竞争模型,信息化有可能使企业在与竞争力量的对比中改善竞争态势。但如上所述,当信息化成为一般企业的基本支撑时,信息化并不必然能建立、保持乃至改善企业的竞争态势,所以最关键的是要借助于信息化,使企业建立、保持乃至增进其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目的,只有这样,信息化才可能使企业更好地赢得发展。
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分析
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利用资源,构建和发展资源禀赋能力、组织结构能力、环境制度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五个层次的能力。在内部,考虑价格和成本、质量、品牌、差异化、服务等直接方面及管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企业文化等间接方面;在外部,考虑政府政策、市场结构、产业因素、外部联盟等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在核心价值观、组织与管理、知识与技能、软件与硬件等层面构建和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信息化应该在整体及各阶段都有正确的方针指导。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业务流程改进、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选型、信息系统实施与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审计等阶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的相关理念可概括如下:
(一)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
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严格需求分析,按其结果开发或选型信息化战略,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但企业信息化应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因此,信息化战略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清楚地描述企业信息化如何支持企业战略、信息化战略目标、远景等。相应地,信息化也不能脱离业务,而应融入各业务过程,支持业务战略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赢得其发展。由此可知,需求是信息化的起点,应严格进行需求分析;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应支持以需求为中心,严格执行信息化战略;并按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开发或选型。
(二)明确企业信息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资源的限制、信息化本身的难度、企业内外的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等原因,应把企业信息化视作一个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构建和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持续过程。可以说,信息化没有终点,企业信息化各阶段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因此,只有充分把握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的内涵,才能指导信息化建设并解决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由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应用和效益来驱动,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优化。
(三)要以企业的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为支撑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建立、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对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合理化,变局部优化为整体优化。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通常对流程从有无效率、是否合理的角度进行审视,先对企业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信息化实施的需要,实施持续过程改进,一般会取得相对平稳的进展。
(四)信息及知识的共享
信息及知识的共享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且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信息是组织或结构化的数据,而知识是信息的应用,它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本身及其过程进行管理成为必然,知识管理应运而生。知识管理是将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共享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使之增强组织绩效并形成竞争优势的管理活动过程,它通过与企业业务及战略的结合对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内在化等活动的管理,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进而实现知识的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它是信息管理的延伸,而信息管理是其基础。因此,企业信息化应进行信息资源规划,通过内外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应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更好地实现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利用。企业信息化应逐步由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迈进,这更有助于实现信息化的目的。
(五)企业信息化的主体是应用商自身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局限性,都是整个社会企业网络里的一个模块,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于外力,如IT资源、管理咨询和信息系统实施等。但由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可以看出,无论是第三方管理咨询公司,还是软硬件提供商,所有的外部力量都不能充当企业信息化的主体,真正的主体只能是应用商自身,应用商一定要全力参与,毕竟信息化的成败于应用商影响最为深远。应用商应该在内外力量的使用之间取一个平衡点,把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部分自身建设,把不重要的部分外包出去,并对利用的外部力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六)信息化软件应与企业匹配
如果信息化软件由外部厂商提供,那么,一方面,企业应改变自身去适应软件,以便利用蕴含在软件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改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软件需要按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特别是企业应该保留那些能保持甚至增进企业竞争优势的部分。
(七)良好的基础管理及设计实施方法
基础管理对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就实施方法而言,应有具备指导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有效的可操作设计方法,并提供一套适合企业建模和分析的软件工具,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高效实施。
(八)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
从技术层次上讲,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分为支撑技术、基础技术、使能技术、综合技术四个层次。相关支撑技术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相关基础技术包括企业建模技术、集成技术、工作流技术、可视化技术、协同技术等,在方法、模型和工具上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基础,作用十分重要;相关使能技术是一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共性技术,常用的有CAD、CAE、CAM、CAPP、CEM、SRM、ERP、MES、SCM、PDM等;相关综合技术主要包括PLM、CC、ERPⅡ集成平台等,其中包含了各种新的管理思想,在前三层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实际需求,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信息化中的不同问题。上述四方面相辅相承,有机地构成企业信息化的技术体系,与这些技术相对应的标准按照一定的层次关系组成了企业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遵循这些标准,可以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绩效,并加强内外集成。
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分析
信息化理念是企业对各个岗位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与要求的高度概括,能不断地对企业的各个岗位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信息化目标和要求作出详尽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让员工不断明确对各个岗位在不同时期的信息化目标与要求,推动企业始终如一地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发展。这就产生了企业的信息化行为规范理念。
一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规划、实施、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业务和信息系统一体化等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也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基础工作规范化、数据规范化、业务规范化及信息处理流程规范化。所以,企业应该在相应的法律、政策的约束和指导下,具体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结论
本文参考企业理念,提出了信息化理念的框架,该框架自上而下包括三层:企业信息化最终目的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指导方针相关理念、企业信息化行为规范相关理念,并对各部分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企业的根本是追求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推断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及建立和保持乃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然后,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理念及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二个层次,包括要求依据企业战略制订信息化战略并与业务相融合等理念内容;最后,联系企业信息化的各阶段及各方面,推断出信息化理念的第三个层次,包括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政策和制度,制订信息化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并逐渐内化为企业各类人员的自觉目标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李莉.企业理念影响企业竞争力[J].企业活力,2003(12)
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虚拟制造:信息时代的制造模式[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3.杨静宗.如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巍.企业信息化浅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3)
5.吴文钊.信息化战略思维系列之三—“IT黑洞”存在吗[J].企业管理,2004(3)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9-0099-05
一、引言
近年来,我们看到许多企业的信息化产品进入市场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些甚至导致了完全的营销失败,关于市场进入的能力感知问题研究倍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基于顾客采纳法的技术接纳理论告诉我们,在企业服务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能力感知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基于能力感知的信息化服务提升量表的开发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十分必要。
国内外不少学者关于客户感知的研究最多的是企业产品营销和市场效果的比较等,而在其他诸如移动信息化和能力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就已有的一些研究结论而言,其可操作性也不强。关于服务的学术研究很有必要建立健全移动信息化服务的整个评价体系,而对企业而言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从需求方和供应方的双向角度展开关于信息化服务的整体研究势在必行,开展研究首要的基础就是开发一个基于能力感知的信息化服务评价量表,进而构建信息化服务评价体系。
一、研究变量
一方面,从市场供应方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移动信息化相关的企业能力理论和移动信息化产品价值理论;另一方面,从市场需求方角度出发,总结并归纳组织信息技术接受度模型和组织购买理论。在文献研究以及电信业发展现状分析中,提出相关指标体系并构建指标库(如表1所示)。
二、研究假设及研究模型
早在1982年Christopher就提出,价值是顾客愿意为产品提供物支付的价格。1988年,Zeithaml首先从顾客角度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理论[1]。1994年,Gale提出,市场感知质量是顾客将你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者的产品(或服务)相比较时的评价[2]。Anderson等普遍认为,顾客价值是基于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或对产品效用的综合评价[3]。Butz和Goodstein也强调顾客价值的产生来源于购买和使用产品后发现产品的额外价值,从而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感情纽带[4]。科特勒认为“凡是提供给市场的、能满足消费者或客户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均为产品”。此外,佩里认为产品所具有的使顾客通过购买而满足某些需要的特征称之为产品属性[5]。白长虹深入剖析了产品价值的概念及其内涵,将产品价值的构成划分为了四个矩阵式维度,包括产品内含的、商家延伸的、经济的和非经济的[6]。李川按照佩里对产品属性的划分,分别对其中的典型属性进行介绍和论述。
为探索影响因素,本文提出第一组假设H1检查产品价值因素,即消费者提高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正面评价,是因为消费者认为能力感知提升是由产品价值因素导致的。
H1a:消费者的产品功能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服务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b:消费者的技术领先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c:消费者的产品稳定性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d:消费者的产品服务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e:消费者的品牌知名度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1f:消费者的相对价格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在信息结束采纳研究领域中,可以分为个人认知因素对技术采纳的影响以及外部因素对组织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7],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TOE框架。
TOE框架是Tornatzky和Fleischer在1990年提出的,其中TOE分别是指技术、组织和环境。该模型认为,在组织的生存环境中,有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组织采纳和实施新技术革新的进程,即技术维度、组织维度和环境维度。Iacovou等检验了TOE框架,构建了包含技术、组织和环境三因素作为促使EDI采纳的主要驱动力,并用7个案例进行了验证[8]。技术接受模型(TAM)建立在理性行动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行为学思想的基础上[9]。
2000年,Venkatesh和Davis对TAM进行了理论拓展,提出了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TAM2)。扩展模型引入了经验、自发性、主观规范性、印象、工作相关性、输出质量和结果可论性等因素。Venkatesh和Davis认为这一扩展模型更具解释力。
张楠等对TAM模型加以面向组织层面的调整,使之成为分析企业技术采纳特征的研究模型,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组织行为思想的、考察面向组织的信息技术采纳特征的研究模型[10]。在TOE框架的基础上,陈文波和黄丽华对TOE中的技术特性、组织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进行更为细致的分解和剖析[11]。
由此,我们对市场环境和客户聚焦能力感知分别提出假设。
H2a:消费者的国家行业政策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2b:消费者的市场份额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
H2c:消费者的竞争对手策略能力感知对企业信息化能力提升会产生正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