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

时间:2023-10-12 09:24: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市发展动力机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发展动力机制

篇1

城市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动力机制很多,为了清晰地把握思路和原则,需要对这些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以取得最佳效果。

按照“推―拉”模式(Push―Pull Model),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物流空间发展的驱动机制(经济利益);其二是物流空间发展的拉动机制(社会需求)。同时,要实现物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以上两个内因以外,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它们包括物流空间发展的创新机制(技术进步)和物流空间发展的保障机制(政府支持)。如下图所示:

图例 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

Pety-Clrk理论认为:劳动力伴随经济的发展而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伴随国民收入的提高,逐渐转移至第三产业中去,其主要体现在传统行业向现代产业的转移及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方面;空间方面转移则由分散到集中转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弱性产业不仅加剧了其在市场与制度方面的风险存在,更还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弱质效应。

物流的前提是经济利益,经济利益也是物流实现的手段及物质保障,综观世界,只有在经济利益集中的区域才可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因而经济贸易的繁荣状况是物流中心形成且积聚规模的重要成因。物流中心以城市作为依托,以一定范围的经济区域为背景,形成了沟通城市及城乡之间的完备商品流通网络,从而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实现和保障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二、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

随着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的社会产业结构已经从农、工、服务业到信息业及知识产业方面变动,伴随着新时期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一些产业迅速地形成和发展,而另一些产业的发展则相对缓慢、收缩、甚至滞后,消费需求变化拉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动[1]。

另外,物流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成长同社会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联系密切。空间可达性方面因素制约并引导着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等要素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区域通枢纽则是各要素流空间聚集中心,而布局在交通枢纽的城市则成为物流中心理想的区位选择。因此,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特别是铁路及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物流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影响深远。物流中心必须依托高度发达的交通、通信和广阔的市场与腹地才能具备开展物流业务的条件与资质,而交通线路的拓展则意味着更多潜在市场与腹地的拓展。

三、政府支持的保障机制

政府的经济政策不仅影响着物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基础设施配置、结构调整与升级,更影响着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为着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国家常常对欠发达地区和次发达地区投入巨大的财政力量以扶植地方产业的发展。部分具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产业由此获得率先发展的机会,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都优先考虑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一批物流园区和港口保税区也纷纷建立[3]。此外国家为着提升我国当前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产业结构方面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使物流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一大批颇具规模的物流企业迅速崛起。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物流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了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社会需求的拉动机制、政府支持的保障机制几大方面。城市物流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只有清晰地把握以上几大发展思路和原则及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综合,才能取得城市物流发展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启兰等.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篇2

作者简介:周昌林(1963-),男,安徽无为人,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硕士生导师;李江(1976-),男,山东安丘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F1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5-0073-03 收稿日期:2007-04-20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正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增长极,长三角内部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不断演进,正朝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迈进。

一、长三角城市群的格局演进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长三角的城市空间格局一直处在一个剧烈的变化当中。最早的大城市是江宁、扬州、苏州、杭州。江宁即南京,六朝古都,始终是长三角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扬州在清代中叶以前也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不让伦敦、巴黎。扬州的繁荣得益于盐商和漕运,但随着徽州盐商的消亡及运河时代的结束,扬州便快速地衰败下去(冀朝鼎,1981)。苏州、杭州作为城市起码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长三角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但在20世纪初期,被长三角最东端的上海所代替。时至今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围绕“一核两群”,正在酝酿着一场新变化。

(一)上海核心城市。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沿江两条经济带的“交汇点”,拥有坚实的区域基础。进一步谋求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区域布局的三位一体,上海市有必要、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在众多衡量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指标中,年资金融通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港口吞吐量、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其中最关键的五项指标。从这些指标来衡量,上海与国际大都市还有不小距离。东京面积只有上海1/3强,人口密度却是上海的2.8倍,人均GDP则是上海的21倍;太平洋西海岸的美国加州人口只有上海一半,而GDP则与我国全国经济总量相当,是上海的20倍(郁鸿胜,2005年)。

(二)宁-苏-徐城市群。宁-苏-常城市群形成以前,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自80年代以来较多地强调“离土不离乡”,较多地强调小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忽视了城镇化的集聚功能,从而未能充分预见、发掘、抓住城镇化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潜在机遇。如今,该城市群,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已进人工业化后期,由工业化推动城市(镇)化趋势在加速。2000年江苏省城市工作会议对全省城市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调整,突出强调大城市的作用。“着力把地区条件较优、综合实力较强、城镇基础较好的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个特大城市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通过强化南京、苏锡常、徐州三个城市圈的功能,更好地带动全省城镇的快速发展”。

(三)杭-甬城市群。从有利于发挥优势、增强中心功能出发,杭-甬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正在逐步被优化。杭-甬城市群的特点是,以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力,消除城乡分割的种种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建立有利于城镇集聚和城镇建设的新机制。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经济中心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要在较高起点上考虑产业发展,着力培育较强的产业、技术创新功能,较强的商品和生产要素集散功能,较强的信息、旅游等综合服务功能。而长三角最南端的宁波,其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海岸线资源,非常有利于港口海运业和临港型工业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加快确立区域功能分工优势。总结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递进式”的城市发展进程,城市建设由粗放式逐步转向集约式。这一转变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小城镇建设阶段,即城镇化阶段。苏南的小城镇有历史基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建设改善了企业和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使农村面貌大大改观。但小城镇不可避免地存在基础设施落后、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差、土地浪费、三产不发达及企业办社会等弊端。尤其在没有制度变革的情况下,小城镇建设又一次地复制了二元体制,成为制止农民进城的权宜之策。第二,中小城市建设阶段。以县治所在镇为基础的中小城市发展受两大趋势的推动。一是部分农村企业的高层主管、村镇干部、务工青年农民、中小企业主及个体工商业者开始进城居住。二是产业集中发展趋势加快。一般说来,一个中小城市拥有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民营开发区,这些开发区基础设施基本上完成,优惠措施、管理制度、服务水平都比较规范,因而成为投资建设热土,外资企业和本地大型技改项目都安排在开发区。在城市整治过程中,住宅建设和开发区建设的两大趋势使县级市市区形成内圈是商业区、中国是生活办公区、外圈是工业区的城市布局,小城市日益丰满。第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阶段。如前面所述,中心城市作用不可代替,由分散化走向集中化是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形成城市群。城市群的实质是由集中化走向一体化,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目前,建城市群在长三角已形成共识。传统小城镇以步行为半径,小城市(县城)一般以自行车为半径,大城市、特大城市以汽车为半径,而城市群,则以高速路、轻轨等城际交通工具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无疑,城市群在逻辑上是城市化的最高形式。

二、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长三角城市群,形成机制有着不同于以往国外大城市群的鲜明特征,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

(一)人地紧张关系。高密度的城市社会仍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基本现实。拿规模和人口密度堪称发达国家城市之最的东京大城市群作比较,2000年东京23区的人口密度为1.31万人/平方公里,而上海浦西地区的人口密度在上个世纪末就高达3.76万人/平方公里,是东京23区的1.77倍(朱英明,2004年)。在庞大的人口背景下考虑城市群的演化,在长三角出现人口过亿的大城市群之可能性已是无庸置疑。一方面,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发展和就业,还是医疗、上学、福利、社会保障,其规模都将会十分巨大;另一方面,城市土地和各种资源日益紧缺以及高昂的环境代价,都可能制约从而调整长三角城市群的演化过程。要有效形成高密度、大规模的城市群,两项基础工作必须做好。一是建设公共交通体系,二是建立促进土地高度利用的机制。就前者而言,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骨架不可能有效,进一步地,城市群只有连接世界

和全国的广域交通体系才可能有效运转。就后者来说,只有通过导入严格的土地利用总量控制、土地利用资产税以及技术替代等机制,才能实现土地的集约有效利用。由于城市生存条件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群区域内出现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使集聚区域的地价不断攀升。市中心地价上涨到相当幅度,又会迫使经济活动向郊区扩散。上海发展卫星城,杭州、南京郊县改区,适应了产生多中心的需求。

(二)各地政府间竞争与合作。长三角城市群的各级政府无论是在制度创新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存在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蒂布特(1956)理论”(公共产品的竞争性供给)深入讨论城市政府有序竞争的积极意义。竞争是因为地方政府只有率先改革和创新,才能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即软环境;只有率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创造良好的硬环境。而拥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是集聚和优化生产要素、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地方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博弈理论”又从另一个侧面剖析了政府合作的积极意义。合作则是因为各个行政区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交流,有助于改善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环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沟通,则有助于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达到实现地方快速发展的目的。因此,尽管存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但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也一直未停止过,这种合作是竞争中的合作。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长三角经济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后联席会议升格为市长级协调组织,并更名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协调会积极推动城市间的资产重组,打破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政策的协调性、一致性,推动市场的开放性、统一性,更好地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本世纪初,成立了沪苏浙省(市)长座谈会制度,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座谈会,商议经济合作事宜,把共同构筑区域大交通、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区域旅游客运网络、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区域天然气管道网络5大专题(洪银兴、刘志彪,2003),作为合作推进的重点和基础,对改善城市群形成的基础条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企业区位选择

企业区位选择,无论是对微观空间结构,还是在城市空间格局的演进上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从产业集聚角度看,企业区位选择主要由运输导向和当地投入品导向。产业集群的空间区位的形成,其机制是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与此相应,产业集聚进一步引致人口的空间集中。

第二,在城市群内,企业区位选择与城市规模――等级体系密切相关。企业从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考虑出发,其纵向联合、空间分散的生产组织方式,比起纵向联合、空间集聚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要有利些。而从企业的联系费用考虑,企业在空间上不应分离过于遥远,需要一定的集聚。城市群内企业将占地多、技术含量低的加工环节迁往层级较低的城市,而将公司总部研发机构迁往较高层级城市,就是上述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从而导致城市群地域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企业区位选择越来越关注城市国际化程度。城市群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出现了“代工生产(OEM)”这种新的国际分工发展形式。以跨国公司FDI为特色,来自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明显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的走向。曼纽尔-卡斯特(2001)研究了IT产业四种独特操作所寻求的四种不同的区位类型:(1)研发、创新与原型制作,集中于核心地区高度创新的工业中心;(2)技术性的制造,位于母国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分支工厂;(3)半技术、大规模的组装与测试工作,相当部分位于境外;(4)按照顾客需要而调整设备、售后维修和技术支持,通常是位居主要电子市场所在。由此看来,长三角在全球IT分工体系中大约处于卡斯特分析的第3、4种区位。目前全球500强中已有300余强人驻上海,百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注册上海,以长三角为腹地,构建其垂直分工体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它不可回避地要担当起新时期国家战略的重任。大城市群是全球一体化下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因为只有大城市才能具备与世界进行分工交流所需的完备的基础设施,只有大城市群才能有足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的竞争。当前长三角城市群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和服务部门都开始面向全球。

(四)信息技术渗透。长三角城市群的兴起适逢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兴起,时空距离缩短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和生活方法随之得到改变,而这一切都会深刻地影响产业特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征甚至是城市群的演化特征。信息技术渗透使经济增长方式从增量模式转向效益模式,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了要素地位的变化,使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更趋合理,比如,长三角地区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信息高速公路的示范建设,启动“数字城市”工程,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使信息在城市间充分、快速的流动起来。基于此,作为能量高度集聚的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将通过信息网络成倍放大,便捷的交流使发生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由于发展了更多的关系,也使关系更为复杂,最终导致城市更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萎缩。

三、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

(一)形成“多点并重”发展格局。多座城市快速发展,各自具有较大的经济规模和较高的发展水平,是后长三角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上海由于其国际大都市地位,当前和未来都是长三角地区的耀眼明星。周边的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10余座大中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上海,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逐渐接近上海,这就和上海一起,形成整体快速发展格局。按粗略预测,大致在2010年前,无锡、常州,以及杭州、宁波、绍兴等市,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上海水平,其中苏州已经达到。人均GDP并不是衡量区域经济关系的唯一指标,但这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周边地区也具有了与上海相近的发展水平、发展起点和竞争实力,意味着自上海开埠以来与周边区域形成的发展差距,转变为区域并重发展格局。

(二)形成多层次经济圈。多层次经济圈,是长三角区别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群的一个重要优势。第一层次是上海核心城市。上海是长三角各市低交易成本的外向窗口和通往世界的主要管道,是长三角其它各市金融、资本、信息、高新科技、人才等的服务中心。第二层次是苏南和环杭州湾城市群,世界其他大城市群,也有这一层次,但长三角周边城市群,的发展空间之大、经济实力之强,则是其它大城市群所没有的。第三个层次是苏中、苏北,以及浙江的温台和金(华)-衢(州)-丽(水)经济圈。通常并不把这些地区包含在长三角之内,但它们显然受到了上海核心城市,以及苏南和环杭州湾地区的很强影响。从经济地理角度考察,可以称之为长三角地区的边缘或区域。

篇3

目前,学校的管理者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对教师“量”的需求已逐渐转为对“质”的急需。诚然,只有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技术现代、善于博采众长并具有鲜明个性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完成基础教育改革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为学校管理者所重视。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呢?现在普遍的看法是,只有教师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断地学习,超越自我。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全身心投入”的积极性从何而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本文拟结合自己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切身体会,就上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望能引起同行的关注。

一、追寻理想与内动力的形成

1.“外力”与“内力”

毫无疑问,通过刚性的管理可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但这种“动”是“推”出来的,对于这种“推”,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本人,在意识中似乎都是一种“逼迫”,从哲学上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我们知道,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若完全依赖于外部力量来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极容易引起教师的职业厌倦感,也不可能使教师有所创新地发展,成为新课改所需的名师。因此,对学校来说,出台一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专业发展没有成为教师内在的追求,,那么“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推动就一定会举步维艰的。所以,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管理者不能仅注重“外力”的作用,还得更应该注重“内力”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源于何处?主要应来自于教师对理想的追求。一个人内在的追求,其实就是对理想的追寻,对理想的追求属于人的追求中最为重要的追求。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一旦拥有美丽的愿景,就会在从存在状态到愿景状态的过程中形成内动力。由此工作的性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位教师有了对理想的追求,就会激情四溢,对工作会乐此不疲,自然会享受幸福的到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的幸福!,就会并不断激起追求理想的“内动力”。

2.激励目标的设置

与新课改同行,立志成为名师。如前所述,对学校管理者来说,给教师提出合适的激励目标,无疑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的重要策略之一。“与新课改同行,立志成为名师”,肯定是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的奋斗目标。但是,许多教师对“怎样的教师才称得上是名师?什么教师才是课改需要的名师?怎样才能成为名师?”未必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看法。因此,结合推进新课程的需要,我们对课改需要的名师作了以下界定:课改需要的名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应熟悉新课标,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如扎实的课堂教学能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设计和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学法指导与心理健康辅导的能力, 设计并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和课题研究的能力,与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沟通和交往的能力等等,并并能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样就使教师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也便于教师用这个目标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并不断缩短与目标的差距,最后实现目标。

目标要明确、清晰。上面的目标确实反映了新课改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但实践中对教师激励作用可能并不明显。我们认为:目标要产生激励作用,还应更明确、更清晰、更具有现实性,以便教师比对,更清楚自已在做什么,这样才能使教师产生专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的做法是通过各种会议对我校教师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的导向,从学校实际工作出发,我们认为应鼓励老师们“在课堂中历练,在研究中成长”,并明确提出: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优质,即任何一堂家常课受学生欢迎比如任何一堂家常课受学生欢迎,任何一堂研究课能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某一方面的实际问题,任何一堂观摩课能让同行学到经验等,参加赛课能获得专家好评。其次,好的教师教学效果能经得起检验,即你教的班学生成绩能明显提高,你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及突出的教学风格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好的教师应该要有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你应该通过论文、论著阐释你的教育思想,说明你取得优质教学业绩的道理,从而带动更多的人成才。

二、职业认同与内动力的保持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个体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它因素的看法,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毫无疑问,而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怎样,直接决定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的保持度会决定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的保持度。怎样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如手:

1.创设教师发展的理想环境

良好的心境。毫无疑问,如果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发挥了主人翁作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肯定有助于对自己职业的认同。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致力完善“和谐开放”的民主管理制度,即应做到广开言路:以利于广泛听取各方面建议,使学校决策更具科学性;应做到依法治校:使广大教师以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应做到有效沟通: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总之,应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规则的制定,努力提高管理者、被管理者共同认可的管理制度执行的力度,能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努力使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得到广大教职工的理解。

一味“施恩”未必能让教师心境都好,关键是让教师对决定自己心境的因素要有清醒的认识,事实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也是营造教师良好心境的重要内容。应让老师们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发展的氛围。管理者管什么?主要是思想上的管理,特别是在学校这种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地方。思想上的管理不是简单的说教所能奏效的,而是要想方设法营造一种民主、科学的文化氛围,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矛盾时就充分注意了这点,我们认为,只要被称作名师,他的教学风格一定具备鲜明的个性,我们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专业自,我们应追求的是教师“自我约束、自主创新”的管理境界。因此,学校除了对基本的规矩统一要求(而且应非常严格的要求)外,硬性规定的事并不多。

发展的时间、空间。只有让教师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教师才可能实现专业发展;只有创造出宽松向上的环境,教师才愿意积极专业发展。因此,我们把如何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时间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为了还老师时间,我们认真梳理学校所有会议,凡布置任务类的会尽可能以通知形式迅速、准确的通知到相关人、部门。给老师布置工作时,特别是给名优教师布置工作时,必须考虑老师做好这件事需投入的精力,他能投入多少精力,以保证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总结。

2.教师成长途径指导

教师的专业发展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是不行的,因为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一大批优秀教师,而不是几个名师。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很可能会受到挫折,而屡败屡战是并非人人所愿的,有些教师遭受挫折后可能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其专业发展“内动力”可能消失。因此,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帮助,即离不开学校管理者具体的指导。如何对教师专业成长给予指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自我反思。常省吾身,自成名流,先哲之言道出了“自我反思”在一个人专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个体反思,源于弗拉维尔的元认知(认知反省)理论,是指认知主体对自我的认知。而研究表明,这种反思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源于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也正是这些困惑与问题妨碍着目标的成功实现。而反思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目标实现”的心理需要,目标在相当程度上激发着反思动机,目标对反思的行动起着引发、加强、推动和导向的作用,它驱使行动者将预期目标内化为反思的内在动力,并通过反思内省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行动策略,让实践行为趋向预定的目标。基于个体反思的理论认识,我校以“实践新课程,展现新课堂”的教学改革研究为核心,以合理的教学绩效目标和成长目标为导向,激励教师实施教学的反思研究,形成了“研究中反思一实践中反思一反思中实践一实践中创新研究中反思――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实践――实践中创新”的教学反思的行动思路,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创新。

课标、教材、课堂。怎样才能成为好的老师,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历练!主张教师应立足于解决课改中大大小小的各类实际问题,以此为趣、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消除自己的职业疲惫感;“精研课标、深钻教材、脚踏实地走正道。”上出符合新课程念的好课。我们采用层层诱导的方式,阐释了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艺术的途径:要上好课,就离不开个人反思。教育工作艺术性强,其工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自省,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渐靠近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要上好课就必须利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与同行切磋达到同层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测试、认真辅导、认真讲评等重要的规范条例,对青年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新一轮课改,我们要认真反思这些教学常规,在继承的基础上重建更好的校本教研模式。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上好课,离不开进一步学习,离不开专家指点迷津。经常请专家进校指导,送骨干教师出去培训、考察,让老师们在专家的提携下与时俱进,最终成为名师。

经验提炼。教学工作是一项实践性相当强的工作,我校的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全国各地应聘来的骨干教师,很多人都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无疑,这些教学经验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学校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个体的经验应用范围窄,其效果与施教者个人素质依赖性强,将这些教学经验整理出来,提炼成易于掌握的教学模式,将其在更多学科、更大范围推广,对教师本人的专业发展无疑会起重要作用。我校的具体作法是:

鼓励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读一些相关的教育理论著作,以“课例研究”为切入点,将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活案例、能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

鼓励一些有潜力的年青教师向有突出教学风格的名师有针对性的学习,鼓励年青教师利用自己精力充沛的优势,多读一些理论书籍,多做一些文字工作,协助老教师系统地总结经验,在总结中实现年青教师、老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3.搭建展示平台

人们的物质需要是最基础的需要, 而高层次的需要则是精神方面的需要。教师不断得到心理的满足,无疑会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保持其专业发展内动力。学校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艺术就在于把学校的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需要,并不一定要告诉老师需要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为了让老师们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我校搭建了多种形式的教师成长及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如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组织教师读书演讲比赛,组织读书征文比赛,并在每年一次教改研讨会上对表现突出的部门、个人进行表彰;不定期的编辑、出版教学案例集及教学反思,让老师们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促进自我反思,促进研究成果的交流、转化;对我校课改中急需解决的各类问题采取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专项研究工作室,工作室成员主要通过自由组合,毛遂自荐、学校批准立项的方式产生。工作室就是为立志于成为课改领军人物的老师搭建平台;教研组、课题组、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学术论坛,让优秀骨干教师展示观摩课、示范课;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演等学术活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学科大比武活动,综合考虑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教学业绩、科研成果,由此评出每年度的“双流中学名师”,让更多的“教坛新秀”脱颖而出。

三、专业精神与内动力品质的提升

许多学校不乏这样的教师,他们确实也追求专业的发展,可是,当他们拥有了各种各样的“荣誉”时,当他们头上罩着各种光环时,可能他们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就停止了。也有这样的教师,他们一旦拥有荣誉,就会把这些荣誉当成了向学校讨价还价的砝码,甚至作为跳槽的资本。应该说,这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是功利性的,内动力品质不高。这些教师虽然很投入,但他们对教育缺乏真正的情愫,他们没有真正的教育理想。对这类教师,建议学校管理者就应想法对他专业发展内动力的品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或提升。

1.专业精神

学校管理者应该给教师渗透这样的观念:教师不仅是学校具体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而且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只要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通过自己每天点点滴滴的工作集中体现时代的精神和理想;我们必须不断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道德境界,追求做更高层的教师,即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不仅来自教师对于自身职业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同时来自于面对课程改革的挑战而产生的责任感。因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者应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推进新课程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课改,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投入、更新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改变自己教学行为;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更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自觉追求专业发展,否则,我们自己也会落伍,也会被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所淘汰。

2.教师生涯设计

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自我发展规划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品质的重策略之一。具体的,学校管理者可将“生涯设计”思想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中,帮助教师将一天天普通繁杂的工作联成一段段完整的“教师生涯规划”,让教师在一天天接近目标中产生崇高的荣誉感,实现“内动力”品质的提升。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学校甚至要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做,打造个性化培养目标,确立每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要求,以其让每个教师的潜能得到最优发展。

3.评价导向

从“行政力量决定论”到“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上的一大进步。文明评价宗旨是:了解人、关怀人、造就人,而不是给人贴上等级的标签,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把评价的基本意义定位于“为被评价者服务”是人类评价活动从蛮蒙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充分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激励、调控、导向和诊断等功能,引导教师把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的内在需要作为第一需要,可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品质的功效。

近年来,我们应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观点,逐步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制度和促进学校课程不断发展的机制”,力图通过评价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奋斗目标,努力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如我校的《“双中名师”评定及考核方案》对“双中名师”评定就有明确要求:“必须模范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全校教师的表率。专业知识功底雄厚,为本学科教师排疑解难能力居学科教师之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并为大家所佩服。了解、掌握本学科最新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改革成果并及时向本学科教师举办讲座进行介绍;经常向全校教师提供体现先进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的研究课。个人资料库丰富充实;共享区资料受到同行、学生欢迎。”

上述要求旨在明确我们所认为的人才的标准,应德、才、识、学俱佳,但德居其首。同时,自身专业发展还要不断进步,做到一个“勤”字,保证“个人资料库不陈旧,丰富充实”。当然同时,既然是名师,还应带领同行们共同进步。

总之,只要学校管理者能充分认识到教师中大多数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引导教师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促进教师心态和学校氛围的融合,促进教师的现实表现和未来发展的融合, 他们就会保持高品质的专业发展内动力使其保持高品质的专业发展内动力,以极大的创造力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自身专业使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实现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但由于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增长,并不利于城乡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与城乡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的现状

1、农村劳动力整体科技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普遍提高,但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7.5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63%,初中程度的占49.33%,高中程度的占9.81%,中专程度的占2.09%,大专以上的仅占0.56%。而且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西部地区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3.10%,文盲、半文盲率超过16%。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科学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我国8亿多农村人口、4.8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农村劳动力的94%以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这种状况必然会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比较科技素质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已逐渐成为许多农村家庭提高收入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和保障。

目前在城市和沿海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约有8000万,这些人以青壮年为主,除约1500万人是带家属在城市居住以外,还有约6500万人仅以有限的收入维持生活。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上过学,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科学教育,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无论从整体素质还是科技素质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就业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科学素质和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将越来越大。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偏体力劳动和科技含量要求不高的工作,其收入状况也就较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科技素质低的现状。也正因为这些因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生存发展往往遭遇各种困境。

3、目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低素质特点明显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虽然在城市的竞争与发展中处于劣势。但应该说,无论从科技素质还是综合素质而言,他们都是农村劳动力中较高的。他们的流失使农村整体劳动力素质处于更低的水平。

在很多农村地区,青年人除了个别生病残疾的只好在家外,其他或是上学、当兵、经商、学手艺,或是出外打工挣钱。真正务农的青年寥若晨星。在干农活的几乎是中老年人,青年人在农忙时回来帮一下,就非常不容易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年老的父母和半成年的子女是农业生产的半劳动力,就是由这些半劳动力来耕作不多的田地,收获不多的粮食,维持日常温饱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既表现在科技文化素质上,也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上。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只有通过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同时由于现有从事农业劳动力的现状,使新的农业科技技能无法推广,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

二、劳动力科技素质对缩小城乡差距的影响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影响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影响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偏低已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与城市差距的缩小。

1、无法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劳动效率

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意识到只有通过科技的发展,才能提高劳动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现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低素质状况,使许多现有的科技手段和成果无法运用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而只能沿用以往的落后生产方式,这既难于提高劳动效率,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成本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迄今还明显落后于农业先进国家。

2、无法利用新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

当前许多农村还在沿用千百年来的一些传统模式,其中一些内容不能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比如,一些效率较低的耕作方式;只管生产不重视流通渠道;生产发展与市场脱节等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运用新科技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目前农村劳动力较低的科技素质很难完成这种转变,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在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中,还存在着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投资总体偏少,农业科研单位分工不明确导致科技资源配置浪费较大,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备、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科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撑能力的充分发挥。

3、缺乏科技意识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技意识的提高,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方面是有些科技成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影响了农民们对科技发展重要性认识。另一方面,有些农民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是科技工作者的事情,与己无关。同时一些传统观念甚至使他们对科技还有一定的抵触。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对生产方式、精神文化方式的转变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同时制约了农村整体民主意识的提高。

三、通过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科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提高农民素质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科技素质的提高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建全农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

(1)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目前,可以通过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巡回服务团和服务小分队、开通服务热线等形式,大力推动科技人员下乡入户,增强其科技致富能力;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针对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广泛开展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扶贫性、创业性教育。

(2)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等培训工程的实施规模,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3)继续搞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转岗培训,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进入城市后的竞争力。

城乡和谐进程中,农村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保障。通过提高进城打工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收入空间,改善生活状况。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以青年人为主,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也不大可能都进城里打工。正是这些每年新增几百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生力军,主力部队。他们绝大多数人上过学,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文化科学教育,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关键是要落实在这些的青年人身上,他们的言行就可以直接影响其家里的人或身边的人。他们是土地的新主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所在。这也就是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所说的,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让新型农民早日掌握、运用科技致富,让致富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2、运用科技手段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和谐发展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及与城市化的相互协调来实现。而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键就是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在内的现代农民素质。只有建设一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才能快速抢占当今世界农业技术应用的制高点,顺利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新农村建设才有后劲。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我们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如何尽快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体系,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科学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特别是自主创新步伐,使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力,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并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然会使城乡之间步入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城乡差距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最终实现城乡和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