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10-13 09:12: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内科常见护理诊断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内科常见护理诊断

篇1

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现病史,饮食,二便情况,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听取患者的主诉症状,对确诊提供可靠的依据,医生护士可立即为患者作出有关临床诊断的各项检查,及时诊断及时处理,一旦误诊导致失去及时手术或非手术内科治疗的机会,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上应提高对急腹症的明确诊断水平。

2 常见疾病分类

大多分为以下几种:①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②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结石,胆道蛔虫;③胃十二指肠穿孔,胃痉挛等;④肠梗阻,肠套叠,肠穿孔,肠痉挛等;⑤宫外孕,肝脾破裂,胰腺炎等;⑥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3 临床护理观察

篇2

急性腹痛是临床内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具有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且症状严重等特点[1]。由于其对患者的伤害较大,所以,对于临床正确诊断以及治疗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一旦诊断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影响。腹痛诊断一般涉及到多个科室,如:胸外科、内科以及妇产科等[2]。由于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所以,临床诊断会受到多方面干扰,从而造成误诊。为了观察研究内科急诊性腹痛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提供帮助,本文选取2011年06月~2014年03月来我院就诊的急诊性腹痛患者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诊断方法,现将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06月~2014年03月来我院就诊的急诊性腹痛患者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是(43.2±7.3)岁;患者发病时间30 min~48 h,平均发病时间是(7.3±1.25) h;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在2 h~2 d;有部分患者以往有疾病:高血压患者有23例,溃疡疾病患者有12例,腹部手术患者有12例。所有的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腹痛现象出现,同时伴有的临床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腹痛、胸闷、乏力等,进行相应体格检查,有以下症状:腹部压痛、腹胀以及腹部肌肉紧张等。

1.2方法

1.2.1询问患者病史 护理人员具体询问内容包括:①患者发病的疼痛程度以及发病的缓急:患者病情是慢慢加重还是缓慢减轻,是突然发病还是逐渐出现疼痛症状;②腹痛的转移以及放射:因为神经分布广泛,一些疼痛常会被发射至固定的区域;③患者腹痛的位置:一般下腹痛多由结肠病变引起,上腹痛多为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是胰腺疾病;④对于其他:出现腹痛前,患者有无暴饮暴食、服药史、所用药物的种类,对于女性患者,一般要考虑到女性月经情况;以前有无肝胆疾病史、肾脏病史或者是溃疡病史等。

1.2.2体格检查 首先详细了解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表情、皮肤情况等。同时要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腹部检查、心肺情况等,在检查患者腹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以下症状:有无弥漫性胀气、外形有无膨隆、有无肠型和蠕动波、腹部有无肿块、肠鸣音是增强还是减弱等。

1.2.3实验室检查 包括以下几种检查:X线检查、手术探查、B超检查、实验室血、尿常规、诊断性腹腔穿刺等。对于面部苍白、伴有大汗的患者,要立刻进行急救,急救中使用心电图,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现象,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则检查患者的肌钙蛋白或者是心肌酶,待所有诊断结束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

2结果

经过确诊,本组126例患者中,细菌性痢疾患者有32例(25.40%),急性胃肠炎患者有65例(51.59%),心肌梗死患者有13例(10.31%),尿毒症患者有6例(4.77%),消化道溃疡患者有8例(6.34%),胃癌患者有2例(1.59%)。本组患者中有3例(2.38%)误诊,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例,尿毒症患者1例,胃癌患者1例。确诊率为97.62%,误诊率是2.38%。

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本组中常用的辅助检查:X线检查、手术探查、心电图、B超检查、腹部CT、实验室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等。其中,血常规检查20例中,阳性有11例,阳性率为(55.00%);腹部CT检查35例中,阳性例数9例,阳性率为(25.71%);心电图检查30例检查中,阳性例数15例,阳性率为(50.00%);肝功能检查60例中,阳性例数13例,阳性率为(21.67%);胃镜检查100例中,阳性例数为73例,阳性率为(73.00%);肾功能检查16例中,阳性例数2例,阳性率为(12.50%)。

3讨论

在内科急诊中,急性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腹痛、胸闷、乏力等,具有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且症状严重等特点。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对病情造成误诊,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害[3]。患者在入院后,主治医师应对患者的详细情况进行询问,以此在最大限度上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病情的误诊率[4]。据相关数据表明,引起患者腹痛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常见的一种,一旦护理人员对其处理不完善,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急诊内科是急性腹痛患者首要选择的科室,如何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患者腹痛原因以及类型,对随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来说,他们需要面对严峻的挑战。在患者被送至急诊科室时,护理人员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表情、皮肤情况等[5],同时要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腹部检查、心肺情况等。如果患者自我描述是下腹部疼痛,则大多数情况是由结肠病变引起,若患者自我描述是上腹痛疼痛,则多为十二指肠溃疡或者是胰腺疾病[6]。除此以外,还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是否暴饮暴食或者是酗酒,若有以上情况发生,则可能为急性腹痛;如果患者有溃疡病史或者是肝胆病史等,那么该患者极有可能是二次急性腹痛。在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后,要对患者的体格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呼吸、体温、血压、表情、皮肤情况等[7]。在进行以上检查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检查患者是否有感染现象,最后用X线确定疼痛部位以及范围[8]。在该过程中,要求医师必须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同时,要时刻遵循诊断的基本原则,对于急性腹痛患者要高度重视,在处理时也要更加细心。

本研究中,经过确诊,本组126例患者中,细菌性痢疾有32例(占25.40%),急性胃肠炎65例(占51.59%),心肌梗死患者13例(10.32%),尿毒症6例(4.76%),消化道溃疡8例(6.25%),胃癌2例(4.59%)。本组患者有3例误诊,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例,尿毒症患者1例,胃癌患者1例。确诊率为97.62%,误诊率是2.38%。经过此次研究,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有[9]:①对于平时少见的症状也要有足够重视,检查时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程序;②详细询问患者基本情况,及时确定患者腹痛的原因,了解患者身体状况;③注重整体检查;④密切观察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

综上所述,急性腹痛是临床内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在前期加强对患者的病史询问以及详细了解,有利于后期更加准确、迅速的确诊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从而大大增加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参考文献:

[1]牛朝莲.105例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断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2):149-150.

[2]刘坤.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140例临床诊断探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78-78,79.

[3]Cooper N, Stasi R, CunninghamRundles S, et al. Plateletassociated antibodies, cellular immunity and FCGR3a genotype influence the response to rituximab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2012, 158(4): 539-547.

[4]孙相启,耿作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3,(22):524-524.

[5]赵鸽.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98-298,597.

[6]赵桂将.24例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急诊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27):5938-5939.

篇3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篇4

依据相关研究表明,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于小儿内科常见疾病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为进一步研究其效果情况,本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对小儿内科常见疾病患儿试行护理路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小儿内科收治患儿数量前四位病种共270例患儿设为研究组,年龄0.1~13岁,平均(2.73±1.08)岁,支气管肺炎84例,小儿腹泻58例,急性支气管炎6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3例,其他18例;并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的常见疾病患儿26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0.2~12岁,平均(2.91±1.21)岁,支气管肺炎87例,小儿腹泻61例,急性支气管炎6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0例,其他1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 以科室的骨干护理人员组建研究小组,负责病种的筛选、护理路径计划与流程的制订,并进行临床评价、指导与总结改进;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研究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培训的内容包括护理路径的意义、目的及实施方法等;依据护理程序、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路径的制订,以时间进度作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诊断、病情检查、临床用药、治疗及护理等较理想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并罗列护理内容与护理目标。

1.2.2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征询患儿与家属需求,由主治医师与护士确定执行护理路径,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执行中护士依据路径表内容评估并落实护理措施,及时记录反馈变异因素,入院后将开展护理路径的告知单予以患儿或家属,并以通俗语言进行健康教育以获得配合;实施中小组成员对护理变异因素进行分析并测评专项护理的满意度,以实现对护理路径的修正与完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与生活质量,并调查患儿与家属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

1.4效果评价 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躯体疼痛、日常活动、精神状况及总体健康等指标;健康教育的达标率采用调查问卷评价,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情况及用药知识等问题,按掌握程度分别计0、1、2分,得分大于15者为达标;满意度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按满意程度分别计1~5分,大于或等于85分者为满意[1]。

1.5统计学分析 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的生活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健康教育的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60±7.93)分、83.46%(217/260),研究组为(97.63±8.13)分、93.93%(263/2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患者住院时期应用的护理模式,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等国家大型医院采纳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自2010年起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试点工作,近年该护理模式的适用病种越来越多[2]。本研究选取27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小儿内科患儿与260例未应用该护理模式患儿进行效果对比,以探讨小儿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主要针对特定群体,以时间进度作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诊断、病情检查、临床用药、治疗及护理等较理想的护理手段作为纵轴,从而制订较完整的护理日程计划表[3]。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本研究中以临床护理路径规范患儿护理工作,引导护理人员依据路径计划进行各项护理措施的规范、准确实施,保证护理过程的清晰条理与明确记录,从而确保患儿获得理想护理服务。此项属于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患儿生活质量的理论依据,表明实施临床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研究表明研究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能提升患儿与家属达标率与满意度。原因在于护理路径有效规范患儿与家属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保证教育工作的预见性  []、计划性与针对性,从而确保计划实施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护理路径还可保证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的时间与细心度,从而密切护患关系并提升患儿与家属的满意度[4]。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对患儿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建立规范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医疗费用并促进患儿尽快康复,从而有效提升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金燕.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7):910-912.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