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12: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临床医学儿科专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运用基础理论去进行临床实践,初步建立临床思维,为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这对于非临床医学专业,如基础、检验、预防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如何在较短的临床见习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联系起来,初步掌握儿科临床基本技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见习教学实践,谈谈对非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见习带教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
1.儿科学特点
儿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面广而专业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多专业学科,整体性强,病种也多,知识难点多[1],作为临床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临床课程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儿科病人年龄小,体征变化快,症状描述不准确,患儿以及家长不易合作等。这些特点导致临床见习时常常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有些病种,如矮小症、性早熟等疾病,多在门诊就诊及随访治疗,在病房见习中无法学习,给学生见习带来了不便。
2.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特点
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不同,虽然使用的教材一样,但理论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临床医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相对较差,如问诊、查体等技能不是这些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导致临床见习时对病史的采集及症状体征的体会不深刻,也影响了临床思维的锻炼。此外,见习学生的交流沟通技巧不足。患病儿童常常表现出对医护人员的紧张、恐惧、焦虑等等情绪,易出现烦躁、哭闹、对抗等不配合的表现。见习医师缺乏与患儿沟通的实践经验和安抚技巧,面对上述情况时往往产生畏惧心理。患儿家长缺乏医学知识,对患儿病情的过度关注以及对临床教学活动缺乏理解使他们容易出现紧张、敏感、焦躁、执拗等不良反应,教学中见习医师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对病情缺乏深入了解,加之临床基本技能不熟练及沟通能力不足,致使患儿家长对见习医师的信任度和配合性较差。
二、儿科见习带教策略
1.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在教学开始前,加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信任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对出现烦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患儿及时进行安抚。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在见习前,进行基础及临床相关课程知识的复习,加强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和学习兴趣,调整见习重点。
2.合理安排教学模式
在临床见习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中,以典型病例为教材,将学生直接引入具体的医学实践案例中,通过师生间多方位互动研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共同解决相关学习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任务”情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任务”进行细致分析,明确完成“任务”需要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这些知识中哪些是已学知识,哪些还未学习,经学生自己思考和教师点拨帮助,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学习知识、启发学生分析研究实际问题,能更加有效解决课堂理论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了解并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模式,学会选择和摒弃信息,学会研究和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专业技能,为今后自主学习、相互协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网络等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技术。这种教学方式直观、高效、内容丰富、表达力强,是目前临床带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由于目前临床实际工作的限制,某些典型症状和体征在临床见习过程中无法亲身体验,此时,多媒体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进行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的学习,常常能使学生对于该病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鲜明,达到其他文字讲解远远不能企及的教学效果。通过上述多种方式的综合带教,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儿科见习示教效率,提高学生对儿科见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根据职教理念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对象包括新生儿、婴幼儿、青春期的儿童。围绕儿科学的教学宗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结合现代职教理念,从四个方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小儿体格、智力、适应性、综合素质;其次,根据小儿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技术,最大能力的降低儿童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升儿童疾病的治愈率;再次,普及教育做好儿科知识的宣传,例如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免疫接种、儿童膳食营养、儿科保健知识的普及等;最后,对小儿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及具体康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尽最大可能帮助疾患小儿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乃至恢复健康。为此,本次课改主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增加、合并或删减。
(1)根据儿科学发展趋势和对疾病的临床研究,将“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在授课计划和教学课件上进行整合,统一为“免疫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免疫缺陷病、风湿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共六节内容。
(2)根据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现状,增加了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内容,将这部分内容与结核病、寄生虫病,三部分内容整合为“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这一章内容整合后重新进行分节,包括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结核病、寄生虫病,共六节内容。
(3)根据人们对健康儿童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这章内容的讲解进行拓展,增加课时量[2]。例如,增加儿童日常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部分内容;配方奶粉儿童每日摄入奶量的计算;婴儿抚触;婴儿主被动操等。
(4)将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方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更好的适应当今临床实际和应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将新生儿败血症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整,增加败血症的诊断指标,使新生儿疾病的讲解更加完善。
(5)为适应基层助理医师的执业能力范畴及其实用性,删掉了儿童急性白血病、儿童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儿童癫痫等内容的讲解。将节省出的课时添加到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弱化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提倡人体整体化,以适应整体化医学的理念。坚持“三基、五性、三特定”的原则,满足“三个需要”。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处理好不同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2进行学情分析更新教学方法
分析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结构,来源包括三个部分:(1)高职大专(理科)生,这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学习临床医学的基本条件;(2)高职大专(文科)生只具有中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初步知识,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差距;(3)单招生在中专阶段已经学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部分学生已具有学习临床医学的基础,但知识相对偏少,实践技能有待提高。
针对这样的学情,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教学团队从以下三个方面更新教学方法,适应学情。
(1)以儿童对健康的需求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儿科医护工作人员对小儿的健康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地提高儿童体格、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外应不断的给学生渗透“责任感和使命感”,保障小儿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和谐状态[3]。
(2)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角色扮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从医学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准医疗工作者。由于年幼的小儿不能自诉病史,年龄又偏小,缺乏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作为儿科医护工作者,临床诊断时务必详细询问家长小儿病史,并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等。课堂上学生科角色扮演为疾病防治的执行者、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者、儿童营养膳食的指导者、患儿代言者、患儿知心者等多重角色。
(3)CBS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CBS,Case-BasedStudying,基于案例讨论的学习。即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讲述新课前可先提出典型案例,将学生分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在实际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CBS教学法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形象性、动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岗位需求改革考核方式
(1)理论知识的传统考核法。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和教学目标,教研室内进行轮流说课,统一每章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方法和考核方法。在每章节讲授完毕时,结合近年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考试,应附有相应的目标检测习题,包括A型、B型、C型单项选择题、X型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学期末时,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儿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
(2)CBS教学考核方法。这种考核方法是本次课改的特色和核心。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按照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指定小组长。由组长抽取教师之前准备好的相关案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小组调研,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激烈讨论、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形成案例小结,最终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教师进行点评打分。这种考核方式可在学期初、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每个案例10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30%。
(3)实践操作技能考核[4]。实验操作技能考评包括现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两种形式。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选定考试范围及操作要求,同时在固定时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动手训练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试时教师将考题编号分组由学生自己抽签,学生根据考题内容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毕进行评委现场打分。对于复杂实验(例如新生儿心肺复苏),也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机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这部分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20%。
4小结与展望
1引言
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基础知识教学与临床实习的过渡阶段,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接触并认识各种临床症状及基本的临床诊治技能。儿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学科,因而探讨有效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对加强医学生儿科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1]。常规的临床实践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内容,但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由于临床学生往往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带教教师往往不敢放手让学生亲自参与,很多时候都是以听为主;②实践效果差,导致学生无法思考病例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病例的方法,也未对临床病种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达不到临床实践的目的;③受实践时间的限制,不能全面展开临床实践。因此,理想的临床实践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儿科专业临床医学教育水平,提升临床实践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能力。
2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的特点
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BL)是以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教学目标,让医学生带着实际病例问题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案例教学法(CBL)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强调将理论教学融于临床病例分析中,通过相互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CBL教学法可对PBL教学法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补充[2]。将PBL和CBL结合起来,既注重临床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增加对临床实践技能、临床诊断思维的培养,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临床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利用现有的微信平台,将见习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延伸,构建一个可供医学生随时公开讨论临床问题的平台[3]。因此,本文采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教学法(联合CBL及PBL)”的教学模式,以期激发学生参与临床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儿科临床实践的教学效果。
3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一门专业性较强、涉及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疾病的医学学科。根据病种的不同,儿科学又分为呼吸、消化、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免疫及新生儿医学等专科方向,但上述专科疾病的病理因素与成人疾病又不同,因而临床实践过程非常重要。现将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践的具体应用策略介绍如下。
3.1病例准备
在基于CBL和PBL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方法中,首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分组,每组学生5人左右。每次临床实践课前,由临床带教教师挑选三四例儿科不同专科方向的典型病例,病例的选取应紧扣教学大纲。将选好的病例提前1周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收集病例涉及到的临床基础知识,并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最新文献,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小组内部学习和交流,聚焦出该病种的科学问题和临床要点。
3.2实践中讨论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围绕患儿进行实践,让每组学生对1名患儿情况进行问诊,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诊疗经过。随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病情分析,进而得到该疾病的诊断思路,建立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比如,某患儿因高烧呕吐入院,需根据其他临床症状分析可能是哪种疾病、需进行哪些检查才能确诊、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是否需要紧急处理、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到哪些药物,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都应进一步思考。在对患儿进行问诊结束后,每组学生对问诊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最后各小组分别进行汇报,其他组的学生针对该病例发表意见进一步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小组讨论,记录学生在问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临床诊治过程中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3实践后的总结与讨论
在对患儿进行问诊结束后,每组学生对问诊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各小组分别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全程跟踪学生的小组讨论,记录学生在问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问诊顺序、问诊内容、问诊技巧,以期提高临床医学生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能力。此外,教师还可进一步结合临床视频、临床影像资料对学生给予进一步的指导。
3.4构建儿科临床实践微信交流平台
由于每次的临床实践课程时间较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所以,仅仅靠一次临床实践去消化所有的实践要点还远远不够。因此,针对每次的临床实践,借助微信平台建立不同的讨论组,将实践课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延伸;针对具体的临床问题,推送相关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操作方法;同时,大家可以在平台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具体包括:①在临床实践开始前,由带教教师建立微信群,并在群里科室临床实践学习要求;②在入科进行临床问诊前,带教教师将常见的儿科疾病资料发送至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及时掌握相关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③临床问诊结束后,小组成员互享临床学习心得,通过病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锻炼学生发现临床问题、分析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并获得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来增加学生对实践课的兴趣,激发人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讨论,也有利于帮助临床医学生快速地适应临床实践学习。
3.5构建儿科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实时反馈系统
儿科临床见习结束后采用笔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等进行考核。采用本医院自制满意度表对学生对此见习的结果进行评估,主要对教学方法效果、自我成长、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以问卷形式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学生对临床见习教学的学习反馈,得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
4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由于儿科诊治对象是14岁以下的患儿,特别是幼儿患儿往往不能自己诉说病史或诉说不清楚,且儿科疾病病种多、患儿病情变化快、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造成临床诊治难度大[4]。因此,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将所学习的儿科临床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问题当中,让学生们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在本院儿科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中采用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不仅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查资料,发现其中存在的临床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调动临床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此外,通过查找文献、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可激发临床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相互合作的能力,进而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主动沟通交流的能力;让临床医学生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其了解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最新的研究动态;尤其在临床工作中当患儿病情变化较快时要快速结合症状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团队合作交流,寻找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并及时同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最后达到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熟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疾病问题的目的[5]。
5小结
有别于儿科常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打破见习时间的限制,可以全面展开对临床问题的讨论,充分发挥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临床医学院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此外,教师通过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为儿科临床实践提供经验。该教学方法不仅可用于临床医学院各临床科室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也可以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万智,汪池洁,艾媛,等.关于“儿科学”课程见习的教学形式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8,40(3):243-246.
[2]赖学莉,谌卫,郭志勇,等.PBL与CBL综合教学法在八年制医学生肾内科见习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5):2382-2383.
[3]宋波,王桥,谭佳音,等.基于微信平台的案例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医学检验教学中的联合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0):226,228.
儿科学临床教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专门研究小儿发育过程、预防婴幼儿疫病、促进婴幼儿宝宝健康成长的专业学科。当前我国人口数量下降,国家重视病人、重视儿童,儿科医师面临较大的压力,处处存在医患风险,大大打击了广大师生选择儿科专业的决心。儿科临床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还存在社会歧视现象,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學习儿科,即使选择了儿科学也处于得过且过或者有意更换专业的想法,这些严重影响了儿科学临床教学效果。本人在儿科临床教学工作的几年,对儿科临床教学有深入的感想,希望通过实践中的总结,提出几点粗略的看法,以期达到改进儿科临床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儿科学临床教学现状
随着国家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国家顺势实施了二孩放开政策,也就是说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儿科医生会越来越紧缺,越来越被重视。为此,国家教育部重新恢复了于1998年停止的儿科系本科教育招生,开始鼓励医科院校招收五年制儿科学专业的学生,为培养儿科专门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尽管如此,医学生报考儿科学专业的积极性仍不很高,且招生数量非常有限。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儿科医师均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多数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选择儿科临床。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但也多是出于就业的无奈。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扩大,而儿科临床专业人员短时间很难得到补给,造成供需矛盾。
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中,临床医学是基础和主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选择感兴趣的专业从事临床工作或继续深造。仅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儿科学专业,培养专门的儿科医师,但数量非常有限。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医学生毕业后,即使从事儿科临床也愿意留在大城市三级医院工作。而盟市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医务人员普遍缺乏,求贤若渴。因工作环境及待遇等诸多因素,即便为了就业也会选择其他专科,而不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医学生在谋划个人未来时,受社会择业和各种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产生了“轻儿科学重临床医学”的学习误区,认为只要学好临床医学,将来便有更多机会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但至少包括儿科风险高、待遇低,服务对象复杂等原因。因此,医学生从入学开始,便对儿科产生距离感。加之儿科学理论有别于临床医学专业,有其特有的学科特点[1]。学生在实践中感觉较难理解,加剧了学生对儿科学的抵触情绪,难免产生应付心理,被动听课学习成为自然现象,缺乏儿科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儿科学临床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2.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不丰富
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儿童疾病的细菌类型不断变异,原有的教材以及教学原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儿科教学的要求,传统的编制周期长、使用不灵活、内容不能随意更动的教学大纲已经落后。而现在大学中,儿科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更偏重于讲授儿科学专业知识,缺乏社会学、心理学、社交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尽管,近两年也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互联网+教学”,但深层次的推广和应用却无法做到。
2.2儿科专业学生沟通能力有限,学习信心不足
儿科将来的工作对象都是较小的婴幼儿,家长过分关爱,对儿科医师沟通能力要求较高,而现实中很多儿科学生过于自卑,沟通能力不高,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进一步加剧儿科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儿科临床实践,严重影响了儿科学临床教学质量。
2.3儿科生热衷于学历提升,无心临床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现在已经呈现出“没有高学历就找不到工作”的趋势。而小医院不愿去,大医院门槛高是不争的事实。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医学生走上了继续深造之路。医学生考研蔚然成风,而临床实习期间也正值复习考研的重要时期。同时,医学生还面临毕业考试、就业分配等诸多事宜,势必分散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临床实习流于形式,这些主客观因素都对临床实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3改进儿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措施
3.1构建灵活完善的课程体系,扩大知识面
根据儿童疾病谱的变化,结合专科诊治进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儿童心理学等教学内容,使医学生获得更多实用儿科临床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政策方面支持和鼓励临床医学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提高薪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不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教育,努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医学生,努力构建和谐的医疗卫生环境[2]。
3.2加强学生管理,增强责任感
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并在教学中侧重医德医风教育。教学中采取正面引导教育、定期专项检查等措施,提高学生对儿科临床教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认真抓好学生的入科教育,集中对新入科学生进行全面细致培训,并提出具体临床见习要求。包括尽快熟悉科室环境,了解病区作息时间,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儿科学教学内容和要求。与此同时,每位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仅要教授儿科临床经验和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始终“以患儿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言传身教培养和锻炼学生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沟通能力,取得病人及家长的理解和配合[3]。学生主动问,教师主动教,形成互动,共同促进。
3.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临床能力
在制定儿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应考虑临床工作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既要保证教学重点突出,又要结合临床疾病谱实际,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在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的同时,通过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的教学,重点加强儿科实践技能操作训练。积极组织教师对专科新技术新进展进行学习研讨,开拓视野,夯实理论基础。既传承儿科教学的优良传统,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理论体系,提高驾驭儿科教学的能力。不断增加知识储备,适应新形势下医学生教育培养的需要,提高儿科教学质量。对学生应严格要求,从病史采集、儿童体格查体、医疗文书书写,到静脉采血、放置导尿管、腰椎穿刺等各项操作,都必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带教老师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临床的机会,如在例行查房时,管床学生必需事先查看患儿,详细了解病情演变及诊治经过。对新入院病儿及危重病人主动汇报病史及拟定诊疗计划,增强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儿科临床能力[4]。
3.4改革考核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本科生由学生身份向临床一线医师身份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双重身份性质,既是带教教师眼中的学生,又是病患眼中的实习医生。临床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时存在很多问题。儿科又成为“哑科”,小儿表达能力差,诊治不配合,家属情绪焦虑,这给本科实习医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通过总结实习带教经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让其充分了解儿科、喜欢儿科,选择成为儿科医师。
一、临床医学本科生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对儿科不感兴趣或不重视。儿科用药、手术、基础与临床科研均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儿科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对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判断有较高要求,许多综合性医院取消儿科急诊及门诊输液,导致儿科住院患者多,周转率快,在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生要承担产婴室、新生儿、儿科住院部及夜间急诊等繁多的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对儿科不感兴趣、不重视,导致他们在考研、规培及未来职业规划计划中,大部分不选择儿科,因此儿科医生生源大量流失。
2.考研或就业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农村及城镇医疗保险的普及,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医疗单位对医疗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临床医学本科生毕业后找工作越来越难,考研成为大多数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选择,因此在实习阶段,本科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复习考研,儿科也是考研的冷门专业,因此临床医学本科生不能将精力和时间用于儿科临床实习,甚至在实习期间请假复习。我国推行住院医师规培制度,本科生大部分不会选择儿科规培,因此实习生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不遵守科室劳动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将实习工作看成自己的负担而抵触实习工作,甚至会在加强监管后质疑管理[1]。
3.实习医生角色转换障碍。临床实习让本科生由学生向临床医生的角色转换,本科生尚未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实习时会潜意识地把自己当作学生、当作旁观者,把临床实习当作理论学习,不主动参与到问病史、查体、解读报告、分析病情、与家长沟通病情等临床工作中。实习医生从校园走向医院,从书本走向实践,面临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的困难,会有焦虑、畏惧等心理。
4.儿科医患沟通问题。儿科又称“哑科”,儿童不能自我表达自身存在的问题,需家属提供病情,而家属带有自身情绪,往往不具有客观性,儿童查体和治疗均不配合,没有经验的实习医生经常会束手无策。目前儿童患病住院,全家出动照顾,面对众多家属的询问,实习医生由于临床经验少、缺乏沟通经验而无法回答,而家属要求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治,在心理上排斥年轻的实习医生,甚至轻视实习医生,拒绝实习医生的问诊和查体,实习医生极易产生对儿科的厌烦、脆弱、自卑、畏惧等情绪,打击实习的积极性,使得无心于儿科临床实习工作[2]。
5.团队协作问题。临床诊疗是一个集体性的工作,并不是仅仅只要医生发挥作用,医疗及护理团队、医技检验、后勤保障、行政等多个单元集体发挥作用,而良好的团队协作、良好的团队沟通是保证医疗运转的基础,需要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实习医生会被安排比如测血压、做心电图、测血糖、记录出入量、换药、打印病历资料等看似与学习临床知识无关的事务,甚至科室事务、搬东西、跑腿等,因此实习医生会对自己实习所做的事情感到困惑甚至怀疑,会推诿或拒绝上级医生的安排。
二、解决方法
1.引导实习医生正确认识儿科现状及发展机遇。我国儿科医生数量增长缓慢,且每年都存在流失的现象,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状况,部分高校已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招生。在国家补助下,儿科规培医师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儿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赢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引导实习医生正确认识儿科现状及发展机遇,纠正其对儿科的偏见,改变其对儿科固有的观念,树立对选择从事儿科行业的信心。
2.加强儿科临床基础知识的培训。实习过程中,查房主治医师、住院总医师、住院医师应在临床带教中发挥好临床教学工作。查房主治医师重点讲解疾病分析与诊断思路,疾病概念诊断的标准、分类及治疗原则等,查房时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实习医生主动学习,掌握疾病基本的诊疗思路。住院医师负责带领实习医生掌握收治病人的流程、病情观察重点以及一般临床问题,如发热、腹痛等常规处理措施。住院总医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讲课内容需贴合实际,比如肺炎、补液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加强基础知识储备,而病例讨论需讨论疑难病情,加快临床思维的形成。实习医生需认真书写病历,带教教师要及时纠正病历书写错误,提高书写医疗文书的效率和质量,并对其进行常用诊疗技术的培训,让实习医生熟练掌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胸腔穿刺等基本操作技术。
[摘要]目的:阐述高职高专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的教学方法,观察教学效果。方法: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观察组,以2019年9月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97.6%、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是(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教学满意度95.1%。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78.1%,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80.7±1.8)分、(82.6±1.3)分、(83.4±0.7)分及(83.4±2.5)分、教学满意度73.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可有效增强其儿科学临床思维,提升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操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儿科学;临床思维;临床教学;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31-0184-02
近年来,儿科患儿的数量明显增多,加之家长对疾病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难度显著提升。与成年人相比,儿科患儿具有机体免疫力低、药物耐受度差等特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须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临床操作能力,方可使患儿的预后得以改善。有研究指出,培养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儿科学临床思维,对人才专业能力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方法,观察了培养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以2017年9月—2018年9月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观察组,性别:男/女=10/31,年龄(21.15±3.59)岁。
以2019年9月前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期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41例作为对照组,性别:男/女=9/32,年龄(20.16±2.84)岁。两组学生具有可比性(P>0.05)。
(二)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教师需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为学生灌输儿科学理论知识。观察组实施“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临床带教相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儿科学临床思维,为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模式”的应用方法如下。
1.理论教学
为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加强理论教学是关键。教师可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以及提问式教学法展开教学,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图片插入理论知识中,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当讲解早产儿与足月儿的外貌特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乃至视频,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更加接近临床,使其临床思维得到培养。(2)案例教学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介绍临床真实病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可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如讲解新生儿黄疸的相关知识时,可为学生提供如下病例:“產妇30岁,产前使用催产素10.0U肌肉注射,第二产程68min,胎儿娩出后可见皮肤、巩膜、黏膜黄染,测量血清总胆红素提示黄疸。请分析该患儿黄疸的高危因素,并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病例介绍完成后,学生需分为不同的小组,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临床思维。(3)提问式教学法:教师可将提问式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临床思维。如学习小儿肺炎知识时,教师可提问如下问题:“小儿肺炎的诱因?”“患儿的临床症状?”“疾病的治疗方法?”“患儿的预后”等。采用上述方式提问,可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对上述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提高问诊的全面性,提高疾病治疗方法的针对性,改善患儿的预后。
2.临床带教
为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教师同样应对临床带教问题加以重视,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临床带教过程中可采用“情景教学法”“病例汇报模式”进行教学。具体方法如下:(1)情景教学法:以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为例,教师可首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由教师扮演“患儿”,由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临床医生”“患儿家长”“护士”等角色。“医生”应对“患儿”及“家长”问诊,并为其提供诊断意见,根据诊断结果,对疾病进行治疗。上述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儿科学临床实践的流程,了解临床实践中常见的问题,这对其临床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2)病例汇报模式:将病例汇报模式应用到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儿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病例汇报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接触典型病人,要求学生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多种角度出发,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并进行病例汇报,培养其儿科学临床思维。
(三)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笔试的方式评价,总计0~100分,≥80分视为优秀,60~79分视为合格,<60分视为不合格。理论知识掌握率=(优秀+合格)/41×100%。同时观察两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评分以及教学方法满意度。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97.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二)学生临床思维评分
观察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三)学生教学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教学满意度9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三、讨论
所谓临床思维,指运用医学、自然科学、人文及行为科学知识,借助“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患者沟通,制定个性化的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执行的过程[1]。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对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
傳统的高职高专儿科学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模式为主。教师需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灌输临床知识。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且难以良好地记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同样无法得到培养,临床思维缺乏[2]。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78.1%,提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低。本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80.7±1.8)分、(82.6±1.3)分、(83.4±0.7)分及(83.4±2.5)分、教学满意度为73.2%,提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有待增强,教学满意度有待提升。
为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儿科学临床思维,为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人才,本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共同展开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论教学的方式,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法”以及“提问式教学法”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结合图片,了解各类疾病的临床特点,达到培养临床思维的目的。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优势在于能够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预防知识,培养其临床思维。通过提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引导,使其临床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提升。高职高专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期间所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情景教学法”“病例汇报模式”为主。应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病人就诊情景”,可增强学生对不同病例的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儿科学临床实践的流程,增强临床思维。将“病例汇报模式”应用到临床带教过程中,带领学生接触典型病人,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病例汇报,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教学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率为97.6%,与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相比,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率显著提升。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学生临床思维评分中,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分别为(94.8±2.3)分、(95.6±1.0)分、(97.4±1.9)分及(98.0±0.4)分,与采用传统方法教学相比,学生的临床思维显著增强。本组学生教学满意度为95.1%,满意度更高,优势显著(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各项儿科学临床思维培养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对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可有效增强其儿科学临床思维,提升理论知识掌握水平与操作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儿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为了全面提高儿科学教学的质量,提出了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通过构建三维体系儿科学考核模式,将课程评价的侧重面从单一的课程终结时卷面评价转向了如何持续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三维体系考核模式是一种全程性儿科学课程考核模式,不仅能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123-02
引言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及疾病防治的医学学科,实践性较强。为了更好提高儿科学教学的质量问题,锻炼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得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儿科学》学习,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该考核模式通过构建三维体系儿科学考核模式,将课程评价的侧重面从单一的课程终结时卷面评价转向了如何持续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所谓的三维体系是指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构建为考核模式第一个维度;将学习者对于儿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为考核模式的第二个维度;将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与表达理解能力构建为考核模式的第三个维度。该三维体系考核模式是一种全程性儿科学课程考核模式,不仅能对学生的表现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學的目的。
1研究方法
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主要分为:维度一,持续性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维度二,学生对于儿科学的知识体系构建。维度三,学生的主动学习与表达理解能力。以自学为主,多学科交叉学习,强调自主学习,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以上的考核方法介绍,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最快接受新知识,丰富知识容量以扩大自身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督促。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其要全面掌握儿科学知识的大纲内容的同时基本了解医学基础课;能够发现不同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法;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善于系统的看待问题。
2实施过程
根据以上介绍的基于三维体系的儿科学教学考核模式的三个维度,具体的教学活动实施如下。
第一个维度的构建方法:通过采用广泛的传统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与其相对应的第一个维度考核评价标准:课堂提问(包括网上提问)的积极程度;网上讨论的踊跃参与程度;卷面测试中微信形式试题的撰写质量等作为评定指标。
第二个维度的构建方法: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与其相对应的第二个维度考核评价方法:课外阅读读物和网络参考资料的阅读兴趣、数量、质量(以读书报告或书评测定);对卷面测试中开放性试题的回答质量测定学习者的阅读及思考的广度与深度。
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儿科教学获得了较大的进步[1],但是教学模式陈旧使得其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儿科学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使本科临床专业的学生可以真正地掌握儿科学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的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60名临床医学本科带教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名,男14名,女16名;年龄20~25岁,平均(22.17±1.24)岁。对照组30名,男15名,女15名;年龄20~25岁,平均(22.39±1.04)岁。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观看我院真实拍摄的儿科病例视频,构建一个真实的病例场景:例如,一位母亲把其气促、高热以及呼吸困难的孩子抱进医院进行抢救的场景;2)介绍该儿科病例的摘要:概括患儿病史的主要特点,采取照片和视频对患儿的阳性体征、影像学结果和化验结果进行展示;3)讲解患儿病情的改变情况:继续采取微电影的形式对儿科病例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加重的场景进行展示。设置问题如下:患儿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了明确患儿的病原学诊断,需要进行哪一项的检查?进而得出病原学方面的诊断: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围绕儿科病例进一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有关的授课式教学:该病好发于婴幼儿,感染的途径主要是血行播散入肺以及呼吸道直接蔓延入肺;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诊断和治疗要点进行总结;6)最终得出儿科病例的诊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提高儿科常见病诊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提出和解决儿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儿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比较两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科学教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学生提高儿科常见病诊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提出和解决儿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儿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我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我校承担乡镇(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任务[1],从2010年起,学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的基础上,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乡镇(社区)培养合格的全科型医学人才。
1.整体分析
我校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与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再次明确本次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设想是:按照乡镇(社区)医疗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践分段式教学。将传统的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型实践教学各环节纳入课程体系,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具体改革内容
2.1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我校组织的基层医生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意见的调查中,大部分基层医生对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评价较低,而对生物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非常重视,认为这和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2]有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将适当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课时数,同时依据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的“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职业规划特点,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2.2生物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夯实专业学科基础为主要目标,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生未来基层卫生工作中常见的医疗问题,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增设乡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突出本区域疾病的诊疗,强调所学知识的适用性。
2.3公共卫生课程群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树立预防为主及为人群健康服务的观念,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为独立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乡镇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加强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时。
2.4临床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拓宽专业口径和增强专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在与基层医生的访谈和调查中,70%以上的调查对象强调中医学知识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并且对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中医学课程的评价也较高,因此,我们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将中医学课程细分为中医学基础和中医诊断学两门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将毕业实习时间由一年增加到一年半,较非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半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2.5全科医学课程群的改革
以强化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是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程。根据乡镇(社区)医疗人才资源的现状,国家极度缺乏在基层能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全科医生。因此,我们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全科医学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急救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医疗工作密切相关的全科医学课程。
2.6选修课程群的改革
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依据,科学配置选修课程。区别于本科临床医学生,鼓励学生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熟悉群众,到基层中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科学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2]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34-03
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推出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专业要求下,我院对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的《儿科学》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自2004年以来我院对该课程实施了360度建设和管理,即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师资、授课对象、课程资料、教学模式和方式、课程网站等进行全方位的建设与管理。本文研究《儿科学》双语课程的建设情况,旨在给其他临床医学课程提供相关的建设经验,推动临床医学课程的双语化教学。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对象为苏州大学儿科临床医学院《儿科学》双语课程,包括:课程目标、师资培养、教材、课程资料、教学模式和方式、网站建设、课程管理等方面。通过对2007、2008、2009届已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课程双语化教学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研究方法。查看课程资料。包括课程目标、教材、课程资料、网站建设等资料。随堂听课和访谈。通过随堂听课,了解教学模式和方式;通过与教师访谈了解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注意点,通过与学生访谈,了解双语教学的效果。调查问卷。在2007、2008、2009届在苏州及其周边地区工作的毕业生中发放问卷调查表43份,有效回收43份,后用excel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儿科学》课程的360度建设和管理实施方案情况。①课程目标。在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使学生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外,掌握本学科的常用专业英语,并初步具备用英语思维及交流能力。课程目标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受众以及临床专业课程在教学上的特殊性(能扎实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同时能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前沿资讯)。②师资培养。组建一支以留学回国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每年选送2~3名教师出国培训;聘请语言学校的外教为教师提供院内培训;每次开课前,所有的老师都要进行集体备课,要求新教师试讲,只有试讲通过才能授课。目前该师资队伍的职称和年龄结构见图1、图2。
③教材。选用《Paediatrics》(阿塔德-蒙塔尔托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版)和《儿科学》(薛辛东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有些章节有补充讲义。④课程资料。中英文的教学大纲、见习指导各一套,格式统一的课件、讲稿、习题集、试题集各一套。⑤教学模式和方式。《Pediatrics》课程现在采用的模式是英文、中文双语授课,英语约占60%,中文占40%,重点难点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讲述,见习课全部使用中文。课后作业和考试全部是英文题目英答。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给予学生比较开放的课题,完成学习报告;第二,课堂上积极开展互动,在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检验了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技能实训室的心肺听诊模型、腹部触诊模型、小儿腰穿、小儿骨穿、心肺复苏模型、手术闭路演示系统等现代教学设施营造了很好的教学环境;第四,固定的见习带教老师每次随堂听课,使理论课与见习课“无缝链接”;第五,见习、实习课开展CBL教学,促进学生的临床知识融会贯通。⑥网站建设。《儿科学》所有的课程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见习指导、习题集、试题样本、课件、讲稿、参考文献、病例讨论集、授课录像及其他影音资料全部上网,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⑦课程管理。课程负责人冯星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还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专人管理该课程的课务和档案;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做好教学质量测评;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对课程进行调研;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定期听课,全面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
2.《儿科学》课程建设成果。通过对《儿科学》课程实施360度建设和管理,无论是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体系和教学管理都达到了精品课程“五个一流”的要求。课程获得的荣誉和表彰:2005年获得苏州大学双语多媒体课件建设的立项,于2006年通过检查;2007年被苏州大学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同时获学校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培育点;2009年《儿科学双语课程建设研究》获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作为该成果的延续成果《海外留学生儿科学临床教学的实施方案》获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本课程已获得校、院两级资助共计十万余元。
3.课程效果。教学效果和学生认同度:在对已经毕业的2007、2008、2009届学生的43份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对双语教学认同度比较高(见表1)。
三、对双语课程建设的建议
医学双语教学是一种国际化的教学趋势,要做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组织者(课程负责人)、实施者(教师)还是实施对象(学生),需要相互的配合。总结《儿科学》双语课程的建设与管理经验,认为有几个细节要特别处理好。
1.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师待遇。双语教学中教师需要花比一般课程双倍甚至是多倍的精力来备课,认真备课、讲述流畅、思路清晰、学生易于理解,这是课堂教学质量的生命。因此在课时费用、津贴等方面应向双语教学倾斜,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教师更多的保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网站建设能促进双语教学。网站将双语教学课程资料全部与学生共享,学生可以根据网站上提供的教学大纲要求、老师的讲稿和课件提前做好预习和复习,为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提供平台。另外,网站也为学生提供了和教师交流的途径,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等形式与教师沟通,促进师生互动。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相互配合。因为双语课程无形中改变了一贯的授课方式,学生可能课堂印象没有中文教学深刻,因此可以在见习课上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和总结,可提升教学质量。
4.双语教学需经常调研,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双语教学的接受度。《儿科学》课程最初有部分老师100%采用英文授课,虽在授课技巧、方法、表述等方面都不错,但是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反应不理想。后来按照班级的整体英文水平,大概60%采用英语教学,学生接受度最好。每个班级的英语水平、学习氛围、对知识的渴求度都有差异,因此需要每个学期开展座谈会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样双语教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家伟,曹霞,徐袁瑾,等.口腔医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173-1176.
001药学
002中药学
003护理学
004口腔医学技术
005放射医学技术
006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007病理学技术
008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009营养
010理化检验技术
011微生物检验技术
初级(师)考试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012药学
013中药学
014护理学
015中医护理学
016口腔医学技术
017放射医学技术
018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019病理学技术
020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021营养
022理化检验技术
023微生物检验技术
中级考试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024全科医学
025内科学
026心血管内科学
027呼吸内科学
028消化内科学
029肾内科学
030神经内科学
031内分泌学
032血液病学
033结核病学
034传染病学
035风湿与临床免疫学
036职业病学
037中医内科学
038中西医结合内科
039普通外科学
040骨外科学
041胸心外科学
042神经外科学
043泌尿外科学
044小儿外科学
045烧伤外科学
046整形外科学
047中医外科学
048中西医结合外科
049中医肛肠科学
050中医骨伤学
051中西医结合骨伤科
052妇产科学
053中医妇科学
054儿科学
055中医儿科学
056眼科学
057中医眼科学
058耳鼻咽喉科学
059中医耳鼻喉科学
060皮肤与性病学
061中医皮肤与性病学
062精神病学
063肿瘤学
064肿瘤内科学
065肿瘤外科学
066肿瘤放射治疗学
067放射医学
068核医学
069超声波医学
070麻醉学
071康复医学
072推拿(按摩)学
073中医针灸学
074病理学
075临床医学检验学
076口腔医学
077口腔内科学
078口腔颌面外科学
079口腔修复学
080口腔正畸学
081计划生育
082疾病控制
083公共卫生
084职业卫生
085妇幼保健
086健康教育
087药学
088中药学
089护理学
090内科护理
091外科护理
092妇产科护理
093儿科护理
094中医护理
095口腔医学技术
096放射医学技术
097核医学技术
098超声波医学技术
099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100病理学技术
101康复医学治疗技术
102营养
103理化检验技术
104微生物检验技术
105消毒技术
2学习医学的意义
2.1掌握临床科学证据的重要性只有临床医生熟知和应用新的质量高的临床科学证据,才会对疾病诊治产生有利的影响。例如:以前对孕妇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发病率,但多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产前应用苯巴比妥没有减少ICH的发生,不值得继续推荐在临床上使用[3]。医学的系统评价将同类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其结论更为科学可靠。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不单是要提供新的科学证据,也应该非常重视将已有的许多最好的证据如何及时有效地用于临床第一线。
2.2获取临床科学证据的及时性虽然临床实践不断需要新的证据,但往往由于时间有限、教科书知识过旧以及所需杂志种类数量有限,临床医生常难以及时得到自己所需的、最可靠的临床证据。在防治性研究中,常用的最好临床证据来源于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是一种临床研究方法,它采用全新的文献综述形式,比传统的文献综述更系统、科学。其基本过程是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必要时进行定量合成的统计学处理即Meta分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而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在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包括了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经过严格的质量评价,同时依照新的同类研究结果随时更新,因此可使医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新的所需临床研究信息。
2.3更新临床知识的必要性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逐渐过时,有研究显示医生掌握关于高血压的最新知识水平与从医学院毕业的年限之间呈负相关。因此临床医生如不注意获得临床医学研究的新证据,其部分临床知识将过时而不能适应临床决策的需要,从而将影响医疗质量。
3医学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儿科作为一个急症较多的科室,疾病的内容多、范围广,床位周转率很快,加上患儿有别于成人,医学生在儿科的临床实习中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2]
1、实习难度较大,产生畏惧心理
儿科涉及病种多、知识面广、专业性强,需要掌握更多、更广的医学知识;儿科用药特殊而复杂,每种药物几乎都需要按体表面积或公斤体重计算药量,难以掌握并且易出差错;患儿常常不能自己叙述病情,而家长叙述的病史通常是由观察和主观推测而来,如家长观察不够仔细,则可能使年轻实习医师的诊断思路发生偏差。这些均使得医学生在儿科实习期间感到特别紧张,无所适从,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甚至不把儿科学作为择业的方向。
2、儿科病人具有特殊性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众多长辈的掌上明珠,家长对实习医生有强烈的排斥心理,一般不接受实习同学的问诊查体,更不用说侵入性操作;小孩身体标志没成人明显,操作时经常哭闹,很难固定,很多操作难度加大;再加上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带教老师不愿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给实习同学;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缺乏与患儿接触、交流的经验,因此在诊疗中遇到阻力, 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影响学习主动性。
3、思想上缺乏重视
儿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较多的分支学科,如小儿心脏、小儿血液肿瘤、小儿肾脏等,从字面上看,分类方法与成人内科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有的同学就盲目地认为在儿科实习所学到的东西在内科实习时基本上都能学到,从而忽略了儿科实习的重要性。
4、学习热情不高
儿科医生是个辛苦的职业,临床工作繁忙,经济回报低,风险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实习生决定将来不做儿科医生,因此在儿科实习期间得过且过。
5、教师因素
儿科临床工作繁忙,带教老师仅能专注于临床医疗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临床教学工作,把实习同学看作是写病历开检查单的帮手,有的甚至忽视实习同学的存在。
除此以外,诸如就业考研压力、师资队伍质量下降、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内外科临床实习生面临的问题也不可避免。这些都限制了儿科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教高[2009]4号文件提出要加强教学评价方法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监控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构建儿科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着手临床实习质量考试的标准化和客观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建立了客观考试、论述题和口试、床边考核、计算机模拟、标准化病人与客观结构临床考试、等级量表、直接观察评价、出勤考核、病案记录评价、实习手册评价、视听录像评价、客观结构化或临床多站考试评价和改进型问答题等多种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方法。日本对医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方法和内容有:对医学生的行为(技能、态度、礼仪)评分、对低年级评价有关诊疗的基本实际技术、对高年级评价较客观临床能力考试(OSCE)评价为高的能力。
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全面开展医学教育的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黄秀云对临床科室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自身知识培养三方面实施质量监控,证明对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季红,蒋犁,陈洪等对临床实习量化管理和考核进行研究与探讨,制定实习管理量化指标和临床综合能力量化考核指标;王慧萍,谢波,庄冬云认为,健全质量监控体系、量化管理实践全程可以实现对实习医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但从我国已经开展的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的现状来看,这一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及附属教学医院进行了相关研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1年构建了临床实习三维及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儿科实习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及构建针对性强的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三、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处在临床实习阶段的2007~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需要构建用于评价儿科实习质量的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用于专家评价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指标系统从综合素养、基本技能、医学知识、理论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用于专家评价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指标系统从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教学内容、临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用于专家评价教学管理的指标系统从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再根据各级评价指标拟定出细化指标群。
其二,筛选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设计咨询、选择专家、定性修改和筛选指标等步骤。
其三,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即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选择对本方面较熟悉的专家(不属于第一轮咨询的专家之列),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表,汇总咨询结果,利用专家咨询法使判断定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其四,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