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09:48: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经济数学就业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熟悉原油钻采、油气集输基本知识,掌握油田化学品合成及复配技术,具备油田化学品生产操作、产品检测能力, 从事油田化学品生产操作、现场工艺运行、设备维护、分析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是能初步解决油气田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产品质量控制、油田化学剂生产等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实验技能,这样将来求职是才会有求职的筹码。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在钻井公司、泥浆公司及其它钻井服务公司从事泥浆配置、检测与维护等工作;可以去在采油厂、井下作业公司、集输站、污水处理厂及其它油田作业服务公司从事工程施工、生产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技术服务工作;
还也可在油田化学助剂厂等单位和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油田化学剂生产、应用与检测工作,工作会比较辛苦,一定要坚持下来。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很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也将增加。而且中国本身就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尤其是对石油的需求量大,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需要更多的人才。因此,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喜欢油田化学应用技术专业的同学可以选择报考。
数学系跨专业考研的三个方向:
1、应用数学领域也是数学系的,这对学习数学的学生有利,它将来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现有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数学、数学物理等;
2、金融经济领域.这个方向容易就业,不容易考研,竞争的压力更大;如果想从事经济学研究,发奋研究,向诺贝尔奖冲击;
3、电子信息领域,可细分为两方面:1、电子领域,这个专业也是容易就业,考研也不难,因为压力比较小;2、信息领域,因为数学系的研究方向成就了信息安全的研究。
(来源:文章屋网 )
当今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而高等院校培养模式远远滞后当今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高校的数学专业由于所学习知识的基础性和数学应用的宽泛性,无疑对数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一、当今社会对数学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众所周知,它广泛地应用在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现在,数学与经济、管理、哲学、历史等社会科学的联系也日益加深,可见,数学知识很重要。以数学作为职业的人员,在当今社会需求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职理论数学研究人员
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数学素养要求极高,他们主要从事数学理论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数学研究机构、一些交叉科学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等。这批数学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稀有人才,能够达到这种数学素质的人员相对较少。
(二)数学基础教育教师
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数学一直是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因此数学教师职业也是社会需求的一大部分。这部分数学从业人员,担负的工作主要是数学教学,辅助工作为数学研究。
(三)应用型数学人才
这类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比较宽泛,在实际工作当中,几乎各行各业都要用到数学知识,如对各种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计算机软件编制,行业数学模型建立研究等。这类就业虽然从表层看并非数学专业方向的就业,但实际工作中要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是社会需求数学人才的主要方向。
二、当今高校数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去向与现实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一)继续深造学习
一个国家的数学理论研究水平关乎该国家的科技基础,因此,社会对高级数学人才是极度的需求。就社会对几类数学人才的需求来看,专职理论数学研究人员、交叉学科研究人员和高等教育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要求较高。而大学数学专业只是初步完成了对数学人才的筛选,数学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具备了数学应用、开发、理论研究和数学教学等工作的基本能力,理工类的数学毕业生无论从学识上还是综合能力上还远远达不到数学高级人才的水准。但是,在本科生中有一批学生身上具备了再学习的潜能,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善于发掘,不能使“数学千里马”流失。如何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深造以便将来能够达到高层次的数学研究就业应该成为高校非常重视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具有数学潜能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考研,其中包括出国深造。分析高校数学专业毕业生考研趋势,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数学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类,跨专业考研比例较其他专业较高。在跨专业考研中,考研的科目中涵盖非数学的专业科目,为了便于学生顺利考研,给高校的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二)相关数学专业就业
1.数学教育就业。基础教育数学教师是以往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方向,从事教师职业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考试,考取教师资格证。在非师范院校的数学专业培养体系中涉及不到相关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提前准备,进行职业规划。近年来,大中城市国立中小学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入门要求提高,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提早准备,才能保证该方向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在大中城市中,社会办学机构丰富,用人方式灵活,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数学毕业生在社会办学机构从事教学工作,这部分占到数学教育学生就业的很大比例。现实中,一些农村校或一些偏远的地区,急需数学基础教育人才,但一部分学生宁可在城市待业而不愿意去急需的地方就业,可见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纳入学生职业教育的范畴,让更多的学生发挥自身特长支援农村和边疆基础教育事业。
2.数学应用性就业。理工类数学专业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数学专业的应用性,行业应用比较宽泛。社会行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和运行等方面。比如,IT行业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制约IT人才的瓶颈往往是算法、建模,这些就涉及纯数学的内容,可是数学人才培养模式当中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只是基础,远远达不到行业的入门要求;保险金融行业,具有大量的数据,如何在这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必离不开数学的数据处理、统计、优化等,但数学专业的学生对金融保险业的运行规则不了解,很难有的放矢。虽然,数学就业行业范围宽泛,但具体到每个用人单位来看,各行有各行的运行规则,如何使学校的培养模式适合社会的需求是学校调整培养目标的难点与重点。
(三)非数学专业的多元化就业
当前,社会转型进入固定化阶段,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均已初步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趋于合理,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事业成功的追求、经济利益的考虑,都强烈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求职行为。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越来越明显,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调整造成的就业局势变化有一定了解,不再把自己专业知识当成自己就业的指导,而是从自己的喜好专长出发,“先就业,后择业”“创业也是就业”基本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因此一些数学系大学生就业方向专业特色不明显,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抱着再学习的态度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流。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可以使得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充实到社会中的各种岗位上去。数学系的学生经过数学的专业化训练,在对待事物的严谨性、逻辑思维的准确性、易于学习其他行业知识等方面综合素质较高,只要他们善于不断学习、踏实肯干,大都能做出优秀的工作业绩。
三、学校基于数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培养模式调整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市场实际需求相符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完成了高校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数学专业招收人数虽然比其他理工类专业较少,但总的趋势是在缓慢上升,从而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人才市场对数学专业人才要求逐年提高,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数学知识的复合性、实用性乃至行业的技能性。这种情况导致了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单位,出现了校企间的供需鸿沟。
破解“两难”困境的钥匙就是高校对数学人才的合理定位。高校的管理者想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自我学校在中国高校所处的客观位次、所处的地域社会经济环境、未来几年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学校所具有的主要学科专业优势和行业特色。学校制定的数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不能过高过大,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从而保障数学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二)发挥学校自身特色调整课程体系
许多高校在编制数学专业课程计划时,仍然过多地强调基本知识及理论的培养,课程体系过于传统和保守,忽视了社会需求与专业特色,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数学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要按照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规格,走专业多元化培养之路,制定宽口径的人才课程体系,并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空间。
1.保证基础数学学习。课程体系的调整要结合社会经济需求,数学专业建设应该围绕抓基础重应用的特色进行。传统的经典的数学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等,必须严格进行专业的训练,这些数学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好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学生数学素养的必备科目,师资上要不断加大投入建设。
2.设计专业方向模块。学校的管理者要认真分析研究当今社会的数学需求,建立起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择方向性学习,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热点设置经济数学、管理数学、金融数学、计算数学、统计学等模块。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必备的工作学习工具,因此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软件的学习要贯穿学生学习始终。专业选修课程的灵活设置,充分利用学校其他院系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学生学习金融方向的数学,在专业选修方面,可选修保险专业的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方向的数学,可以选修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语言、网络、操作系统的学科。争取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和学生的选取上达到数学与应用的第一步融合。
(三)加大实训科目
任何学科都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学生的实训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现行比较成功的模式有:
1.校内创设模拟实验室。有利于数学专业学生学习的模拟实验室主要集中在数学模型建立、软件设计、数据库管理、网站建设、股票数据分析等方面,在管理和运行方面模拟实际的企业运行,包括从管理制度的建立、团队的组合、任务下达分解到完成等,使学生进入一个实际的职场,从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
2.导师制度。任课的教师和学生结成相对固定的团队,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组研究当中,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特长,从而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3.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模式,积极推动企业订制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入职培训提前到学生的培养体系当中,利用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在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阶段可以植入企业,做企业实际相关课题,学生毕业通过企业的相关测试后就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工作。这样,学校培养目标明了化,同时节约了企业入职培训时间和成本,提早进行了人才的孵化,实现“企业 、学校、学生”三赢,从而促进学生就业。
(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的市场化,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广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包括大学教育教学特点及其管理方式教育、职业生涯认知教育、学业规划设计、大学期间参与社会工作的计划、寒暑假期社会实践计划、各类专门技能学习计划、求职与择业技巧等内容。可是,参与培训的教师基本上为在校教师,缺少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学生从中很难对实际职业生涯有真实的了解。从各高校的实际经验来看,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学生的顺利就业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指导作用:
1.名人讲坛。当今社会,一批有识之士已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优秀,同时还热心于公益事业,如李开复、马云、卢勤……学校的管理者如果能够不间断地把这些名人学者请进校园,开展名人讲坛,那么,这批优秀人才身上所具有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专业敬业精神、对待事物的热忱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就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李大潜、张顺燕、张楚廷、顾沛……听过这些数学大家和数学教育家作报告的学生,无不对数学重新审视,发现数学所展现的不同侧面,有些学生因此而改变了人生方向。名人讲坛坚持下去,学校的综合文化素养一定会得到提升。
2.企业培训。企业运作方式、规则以及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实际要求,单从学校的指导和书本语言描述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者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把学校合作单位的管理人员请进学校,介绍企业规章制度以及运行模式,提出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在校生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做好从业的准备;充分利用以往毕业生的资源,请优秀的毕业生回校,给师弟师妹作报告,根据切身经历介绍学习与职业的关系,指导学生就业方向,从而缩短了企业与学生距离。因此学校要加大和社会的联系,积极建立校企联合平台。
3.职业素养培训。高校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一个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有参加全国建模比赛的获奖证书、编制的程序模块或者在企业的实践经历,很快就能够被合适的企业录取,职业技能对大学生求职来说还是必备的条件。另外,一个学生如果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政治上要求进步并且有自己的一些非专业特长,如音乐、体育、艺术等方面,也是企业选拔人才考虑的地方。这些综合因素会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强弱、心理是否健康等。学生一定要重视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加大市场的竞争力。
4.打造职业化的校园文化。高校要针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不同需求开展职业讲坛、职业训练营、校园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了解到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用人理念等,解决广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学生通过组织活动不仅锻炼了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步入社会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要积极打造职业化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总之,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既有数学专业的个性同时又具有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共性,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学人才,又能满足学生个性要求的职业,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文晶.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J].继续教育研究,2007(5).
安徽财经大学从2005年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49人,2009年48人顺利毕业,47人取得理学学士学位,考取硕士研究生14人,考研录取率28.57%,18名同学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006年招收第二届本科生45人,2010年44人顺利毕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考取硕士研究生13人,考研录取率29.55%,13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除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部分同学以外,大部分同学工作在银行、证券、投资和保险等部门,具有很好的数学基础是他们的优势和特色。
从2005级和2006级同学的成长以及知识结构来看办学方向是对的。在办学的过程中,对财经类院校开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不断探索,2004年申请并立项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该项目的研究及顺利完成,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依托我校经济、管理专业优势,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方向,我校200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设置经济数学方向招生,近两年招生生源明显好转。经济数学方向是充分利用安徽财经大学的学科资源和“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学科的师资力量,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凸显学科交叉的优势,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和继续深造攻读经济(尤其是数量经济学等)管理(尤其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奠定基础。迄今为止,全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照经济数学方向招生的院校为数不多,经济数学方向也没有现成的培养方案可以照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选择专业趋于“实用化”的今天,在符合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1]的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安徽财经大学的具体特点和学科优势,探讨具有经济数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数学方向的素质要求
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经济数学方向的培养目标,应具备的专业素质[2],围绕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以下个方面提出要求,以体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经济数学方向的特色。
1.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既然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就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严格坚持标准不降低。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专业必修课包括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数值分析(或计算方法)、数理统计、运筹学、数学建模等课程。这些课程包括了数学学科的几个分支,其作用和意义是很鲜明的。(1)函数论:包括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主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优化分析奠定基础。如一些宏观经济模型的优化的基础是凸分析、微分方程与泛函分析等。(2)代数几何:包括解析几何、高等代数、近世代数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经济学的规律打下基础。如多数经济计量模型与投资决策模型的数学基础是代数学中的二次型等。(3)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主要培养学生处理随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不确定环境下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奠定基础。如金融风险管理模型、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概率论、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等。(4)应用数学:包括数值计算、运筹学、数学建模等。主要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用运筹学与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是极为有效的,也是21世纪的主流方法。为了能使学生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我们严格把关采取有力措施。教材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者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教材;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教师授课。在数学基础的要求上要强于一般师范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更要强于新办本科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有更强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
2.奠定经济学基础
为了体现经济数学方向的特色,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些经济类理论和应用的课程。开设如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等必修课程,在教学上尽可能达到经济类专业对这些课程的要求;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如保险精算、经济预测方法、数据分析及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管理学、保险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课程。一方面通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选修经济管理类课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类问题的素养;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经济、管理的知识面,这是其他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可比拟的。
3.加强优化类及应用性强的课程
最优化方法体现在将数学方法应用到经济、管理的实际中去,也能很好地体现经济数学的特点。财经类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特别是经济数学方向要开设运筹学、数学建模、图论与网络优化、模糊数学等课程,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让学生利用实验室做开放性实验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工杯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各个层次的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3]。多年的经验表明:建模能力的培养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4.加强计算机语言和软件类课程
用数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必须解决好计算、模拟等问题,然后才能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模拟等一系列工作必须要用计算机来解决,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编程能力和使用软件的能力。加强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特别是C语言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学软件Matlab与Mathematics、优化分析软件Lindo/Lingo等、统计计量软件SPSS与Eviewis和SAS等。许多大公司(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特别青睐熟练掌握Matlab的人才,因此要求该方向的学生要熟练掌握高级语言设计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这是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手段。
5.拓展专业面增强就业渠道
对于经济数学方向的同学,如有条件和兴趣可以参加本学校第二学位(如经济类、工商管理类等)的课程学习,拓展专业范围。财经类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按照经济数学方向培养,就是要把学生锻造成具有明显优势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拓宽就业面或报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奠定基础。以上五个方面的要求是相互依托并且互相支撑的,其中“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是最重要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经济数学方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