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的生态效益范文

时间:2023-10-15 09:48: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道路建设的生态效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道路建设的生态效益

篇1

Abstract: this paper choose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arried out the ecological pattern evaluation and ecological benefit estimate two projects research.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ecological pattern for a detailed evaluation system, and based on this, the ecological benefit estimation, for airport economic zone to virescen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o provide basic research, and for the same type of afforesting area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provides useful advice.

Keywords: tianjin airport economic zone ecological pattern ecological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整体规划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天津空港经济区要建成生态宜居新城区,因而环境绿化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保障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对盐碱地区的城市绿化评价研究已经成为热点和趋势,而生态格局评价和生态效益估算是绿化评价内容之一。本文在对天津空港经济区生态格局评价的基础上,对其生态效益进行了估算,旨在为空港经济区绿化养护管理提供基础研究,并为同类型区域的绿化系统养护管理提供有益的建议。

1 空港经济区景观生态格局评价

1.1 景观生态指标选取

通过定量分析景观格局的构成,把对景观的空间特征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研究为景观单元:景观单元式是反映给定的各景观类型的数量、面积、形状及出现频率的统计类空间特征:包括斑块的面积比、数量比、分维度(形状)与斑块的频率等。第二个层面研究景观格局,反映各个景观单元之间空间构成关系的特征,研究内容包括斑块多样性、连通度与破碎度等方面指标。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选取相应的指标,对现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评价。

1.1.1 选取反映景观单元层面的指标分别为

(1)斑块面积比:各类景观斑块的面积之比,反映了各类景观斑块在整个景观格局中的面积比重。一般来说,斑块内的物质、能力与按快面积大小呈正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并非呈线型分布。

(2)斑块个数比:各类景观斑块的个数之比,反映了各类景观斑块在整个景观格局中的数量之比。d=N/A

(3)斑块内缘比(S):是各类斑块周长与面积之比,S=P/A,它反映斑块的边界效应,通常情况下,内缘比越大,斑块与外界交流的界面就越大,与外界物质、能量沟通交流的程度就越高。

(4)最大斑块指数:显示最大斑块对单一类型或整个景观影响程度。

LPI=Max(a)/A 公式(1.1)

A是整个景观中的面积的总面积。

(5)斑块密度(破碎化指数):每平方公里的斑块数,PD=N/A,斑块密度可表征景观破碎化程度,密度小,表明景观较为完整,无明显的破碎化现象。斑块密度d是用于描述景观空隙度,在一定意义上解释景观破碎化程度。

1.1.2 选取反映景观布局层面的指标分别为

(1)Shannon景观多样性指数:是指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随时间变化的多样性,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当景观类型所占面积比例相等多的时候,多样性指数最大,各类景观类型比例差异增大时候,指数减小,若类型单一,指数为0。

H=-∑PilnPi公式(1.2)

Pi是斑块类型i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通常以其出现的面积比例来估算)

(2)景观优势度指数:表示一种或集中类型斑块在一个景观中的优势化程度,优势度越小,表明各种景观的地位相当,优势度越大,表明其中一种或几种景观类型占优势。

D=Hmax+H=lnN+∑PilnPi 公式(1.3)

(3)景观均匀度指数:描述景观中各组分的分配均匀程度,其值越大,表明景观各组分的分配越均匀。趋势接近1时,说明景观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且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均匀分布。

E=H/Hmax公式(1.4)

1.2 空港经济区内景观格局评价结果与分析

对比2001年和2005年的卫星照片,从景观的总体特征来分析,空港经济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在建设活动的干扰下,形成了集中连片、斑块面积均匀、形状简单规则、有较强规律性的景观,改变了场地原有的农田自然特征,与周边土地利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城市景观及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决定作用。绿地与水体在斑块个数与面积上均较少,但内缘比相对较高,且有集中趋势,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较城市功能用地较多,对生态贡献价值较大。

(1)从斑块的数量和类型分析,在空港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自然类型的农田、鱼塘等斑块快速向由道路系统分割的人工斑块转变,区域内斑块数量大量增加,破碎化程度提高,而且这种分割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不可逆性。自然斑块迅速向边缘集中和退缩,在边缘地区保留了自然斑块特征,与周围环境有一定连通。总体上,自然斑块数量和面积都很少,人工景观斑块占绝对优势。

(2)从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来看,景观多样性指数低,优势度大,人工景观占绝对优势。这会对整体的生物多样性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空港经济区的建设是典型的城市化过程,道路系统成为区域规划和景观格局的引导性因素,景观格局和景观特征发生根本性变化,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对自然过程的尊重。

(3)为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应对区域内敏感、重要的生态斑块和战略点加强保护,增加与外界的连通,保持连续的生态过程。如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自然过程的尊重,中断了许多生态过程,导致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衔接很差,将来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必须从建设初期开始统一规划区内绿地系统和自然保留地,形成覆盖全区域的兼有防护、连通、隔离、保证指标功能的绿地系统,调整人工斑块占绝对优势的景观格局,更多保留自然斑块特征。这是空港经济区建设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区域发展遇到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会对空港经济区的持续发展形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针对其目前的景观生态格局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宏观调整和优化政策和措施。

2 空港经济区绿化的生态效益估算

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定量评价,既是客观阐明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作用的具体指标,又是用以检验城市绿地质量而改进城市绿化的有效手段。由于国内外目前有关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报道,大量均为对个体绿地(如几hm2林地或一片草地)的小气候效益的零散研究。将城市绿地视为一个整体,全面系统地进行大范围的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还很少。

空港经济区虽处于建设初期,但快速的绿化建设对区域生态补偿、环境保护都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借鉴同类研究的经验和数据,与空港经济区的实际相结合,进行绿地生态效益的初步估算,是绿化现状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尝试。

2.1 绿地生态效益估算

截止到2007年9月,空港经济区的养管绿地面积为121万m2,其中草坪面积达59.8万m2。落叶乔木为59134株,常绿乔木为3031株,灌木为61517株,草坪为598172m2。

表1 单株乔木、灌木和1m2草坪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量

表2 空港经济区绿地生态效益估算值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空港经济区现状的绿地生态效益:

每天吸收CO2为249吨,释放氧气为173.9吨,蒸腾水量为20474吨,蒸腾吸热为4.2×105亿j。需要说明的是:估算结果中,由于空港经济区目前仍处于建设初期,许多植物属于近期栽植,特别是落叶乔木的生长除部分毛白杨、悬铃木、馒头柳接近正常树冠以外,绝大多数落叶乔木树冠及叶面积小于定量测定的标准值,绿地生态效益估算值会高于实际值。

尽管这样,从以上的估算也可以看出,目前空港经济区的绿地系统已经发挥了相当重要的生态效益,而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绿地养护工作的稳定开展,园林植物生长会越来越好,发挥的生态效益也会越来越大。

空港经济区目前有高尔夫球场和森林公园两个大型的绿地斑块,同时拥有沿环河西路的人工河道(自然度较高)生态廊道,这样的斑块和廊道对空港经济区的降温增湿以及滞尘等有很好的效果。据研究,当阳光辐射到树冠时,有20%-50%的热量反射到天空,还有35%被树冠吸收,在夏季乔、灌、草结构的绿地气温比非绿地低3-5℃,湿度可以增加10-20%,良好的绿地系统对改善小气候,提高环境舒适度具有重要作用。

2.2 绿地生态效益评价与分析

(1)空港经济区的数百万cm2绿地最为整体在区域内发挥生态功能,是对区域开发过程中生态补偿的有效措施,虽然生态功能计算的标准值需要调整相关系数,但建设期内绿地的滚动增加,又使得纳入效益估算的绿地面积远远低于实际面积,因此,空港经济区内绿地的生态效益只能是估算值,这是建设初期的典型特征。

(2)空港经济区内绿地除稳定发挥吸碳吐氧、降温增湿等功能外,在吸滞灰尘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道路、厂房、地下管线等大量基础设施施工,区内的二次扬尘经过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块状绿地的阻隔和吸滞而大大降低,同时区内现有绿化对调节区域小气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空港经济区内以道路绿化为主的绿地形式,也影响了总体生态功能的发挥。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教授等的研究结论[31]:当城市绿地面积为1-2hm2时,其具有一定的增湿效应,但降温效果不明显;当绿地面积为3hm2时,其降温增湿效果较明显;当绿地面积为5hm2时,其降温增湿效果极其明显;当绿地面积大于5hm2时,其降温增湿效果极其明显且恒定。因此,3hm2可以认为是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明显发挥温湿效益的最小面积。而空港经济区内大量绿地是沿道路的线形布局,缺少块状绿地,使得降温增湿效果大打折扣,这也是空港经济区绿地规划中遇到的一个根本问题。

(4)部分绿地生态效益明显。如森林公园采用大量栽植乔木的做法,短期内快速增加绿量,绿地内降温效果明显;区域边缘地区除保留自然河道外,还规划了较宽的绿化缓冲带,在综合利用雨水、防止河道水污染、降温增湿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中心区域保留原来的高尔夫球场和大片水面,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心生态核。中心大道绿地率达到60%,能有效阻滞道路污染,并缓解道路的热岛效应。

参考文献

[1]赵林森,高则睿,城市行道树经营成本效益数量化分析研究概述,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3):62~67

[2]李铁军,李晓华,日本的植被变迁与绿化效果评价,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3,(3):47~48

[3]徐小玉,张雪松,张萍等,武汉市道路绿化带植物景观评价研究,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9~82

[4]刘滨谊,姜允芳,论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误区与对策,城市规划,2002,(2):76~80

[5]刘滨谊,姜允芳,中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2):27~29

[6]鲁敏,张月华,沈阳城市绿化植物综合评价分级选择,中国园林,2003,(7)

作者:郭生龙;

出生年:1978年;

性别:男;

籍贯:甘肃武威;

学位:风景园林硕士;

篇2

提高绿化配置的生态适应性生态位是指生物种群所占据的基本生活单元,体现了物种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首先,居住区环境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运用生态位、互利共生、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生态理论来合理进行树种配置和空间布局,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合植物群落系统,从而更好发挥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营造高质量的绿化景观。植物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地带性树种,它们一般比较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需要的养护、水分等投入也较外来植物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其次,也应注意在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中强调立体绿化的模式。

所谓立体绿化是指包括阳台、平台、屋顶、墙面的绿化,是“土地空间化”设计观念影响下形成的绿化形态。它可有效增加绿化面积,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改善微气候环境。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多样性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时,植物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也将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有数据表明,同样面积的乔、灌、草组成的复层结构的综合效益(如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减尘杀菌及减污防风等)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养护管理投入之比为1:3。生态效益的趋势是乔灌草复合型群落>灌草型群落>单一草坪>裸地[3]。所以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应避免盲目使用大面积的单一草坪,而建设综合生态效益更佳的复合林地绿化。

水环境是居住区环境中重要的环境因子,良好的水环境能对居住区生态环境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住区中的水环境建设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人造景观、特定的功能建设方面,水环境的自然性、生态性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研究如何收集和利用自然降水、有效节约利用水资源,促进水环境的生态化建设,对营造居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雨水的蓄水再利用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而大量的居住区环境建设用水基本上是城市供应的可饮用淡水,资源的浪费与我国的缺水程度形成强烈的反差。有效进行雨水的储留再利用是住区水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方面。

首先,利用住宅等的屋顶蓄水。其主要包括集水区(通常是屋顶)、输水系统(沟槽、落水管、管道)、过滤系统、储存系统(水箱、水池)以及配水系统,有时还设有渗透设施,并与储水池溢流管相连,当集雨量较多或降雨频繁时,部分雨水还可以进行渗透。其次,通过利用基地的池塘、洼地或人工开挖而成地面景观蓄水池来蓄水。一般可按自然排水坡度将居住区分成几个汇水区域,每个区域最低处设蓄水池。地面景观蓄水池可将水池设计成高低水位两部分,高水位部分四周采用自然渗透土壤设计,让雨水慢慢渗透回土壤,低水位部分底层采用不透水基质,可储存高低水位间的雨水进行蓄水再利用。改善基底的储水渗透性居住区中大量不透水铺装阻绝了雨水渗入土壤的机会,使得土壤丧失了良好的吸水、渗透、保水、蒸发的能力,容易造成热岛效应。改善基底,提高渗透性可令地面雨水直接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源,缓解住区土壤的板结、密实,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也提高土地蒸发水分潜热的能力,有效调节住区气候环境。首先,力争保留最多的绿地,因为绿化的自然土壤地面是最为自然、最环保的保水设计。

篇3

中图分类号S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16-01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不同林种的选择和配置比例往往是区域水土保持林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不同林种的优先顺序与比例的确定往往难以量化,给林业工作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在林业科研中一些定量化的评价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1-2]。由于在优先权排序中涉及众多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而层次分析法能够提供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因而该文尝试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不同林种的配置及优先顺序进行量化,从而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3-4]。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生态防护和立地条件的需要,宁南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包含坡面水土保持林、沟道防护林、地埂林、饲料林、经济林、薪炭林、庭院道路防护林几种类型。上述各种林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各不相同。在林分结构配置时,应综合考虑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依据其综合效益进行林分层次结构优化[5-6]。根据多年造林实践和多位专家的意见,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林种结构配置优化评价体系。

2判断矩阵的构建

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就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了A-B、B-C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其权重值Wi,如表1~4所示。可以看出,在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生态效益是所占权重最大(权重0.539 6);其次为经济效益(权重0.297 0),社会效益所占权重较小(0.163 4),这也符合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的实际。在生态效益评价中,坡面水土保持林权重值最高,表明其生态效益最好,其次为沟道防护林,也具有较好的防护效益;其后依次为薪炭林、饲料林、地埂林、经济林、道路庭院林。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经济林经济效益权重最大,其经济效益最好,其次为坡面水土保持林,其也有一定的林果经济收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他林种经济效益都较差。在社会效益评价中,坡面水土保持林权重最大,社会效益最好,这主要是由于坡面水土保持林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林草结合模式有利于发展林业产业和草畜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贡献;其次为经济林,也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其他林种的社会效益都较差。

计算7种主要水土保持林林种的复合权重值,并对其结果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各林种综合效益排序为坡面水土保持林、沟道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地埂林、道路庭园林。因此,该区域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以水土保持功能较好的坡面水土保持林和沟道防护林在整个水土保持林体系中所占比重要大,分别为40.69%和16.50%,其他类型的水土保持林所占比重略小。

3结果与分析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各个林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所构建,不同林种的综合效益就决定其权重值。依据上述3个评价指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的各个方面,也是水土保持林建设所要实现的的主要目的,依据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各个林种的优先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依据3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显然生态效益权重值最大,占50%以上,其次是经济效益权重(29%),最后是社会效益,权重为16%。可见宁南山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态恢复、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效益评价中涉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各不相同,由此确定林种的优先顺序才具有科学性。

由林种优化结果可以看出,在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坡面水土保持林在7个林种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沟道防护林,其他5个林种的权重值均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各林种的功能不同所致,坡面水土保持林的主要功能是恢复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其是山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最需优先考虑的树种。沟道防护林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但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显著,因而处于次优先地位。其他林种生态效益均不及坡面水土保持林,所以排序靠后。因此,在山区水土保持林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不同林种和树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次确定优选树种。在林种和树种优选中,层次分析法能够提供一个量化的评价方法。

4参考文献

[1] 李苗裔,李渊.层次分析法在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评价中的应用――以官司河流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00-5802,5845.

[2] 邹建文,曾志新,廖菊阳,等.层次分析法在湘北地区林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4,31(4):34-37.

[3] 黄家荣.用层次分析法调整三都县林种树种结构[J].四川林勘设计,1999(4):24-26,35.

篇4

一、充分利用高新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建设生态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优化林业产业链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林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三、注重效益综合评价,实现林业最佳发展

1、林业的生态效益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四、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推进林业健康发展

积极推进由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转变。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走可持续发道路的必然要求。

1、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型,就要对林业的定性定位和指导思想进行重大调整,实现林业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与时俱进,充分认识新时期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财政支持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就是要在尽量满足社会对木材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天然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人工林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

2、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就是要优化国土利用结构,治理水土流失,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我国已经作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实施退耕还林,恢复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从长远看,是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根本措施;从近期看,又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这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序复杂、群众参与度高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必将开创从生态安全出发,合理调整国土利用结构的新纪元。

3、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转变,就是要建立起新时期林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是林业发展机制的重大创新。它使森林经营者提供的生态价值得到了社会承认和回报,有利于调动各种参与主体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解决林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同时也使森林生态效益进入更大范围的市场进行交易成为可能。

篇5

中图分类号 S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199-01

固原市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东麓、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470~2 900 m;植被在水平带上属于温带草原带,具有由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特点。原州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30 mm,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年降水量57.7%,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1 361 mm,多年径流深25 mm。境内年均气温为6.2 ℃,低于全区5~9 ℃的多年平均气温,年积温2 263 ℃,干燥度1.63,无霜期103~148 d。

1 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

1.1 加强领导,保证林业稳步发展

固原市原州区党委、政府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将林业发展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生态建设督查小组,落实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从多方面进行全面部署,创新林业管理模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解决问题,使林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1-2]。

1.2 合理规划,整体推进林业建设

原州区遵循自然、经济和科学规律,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

1.3 科技创新,提高林业建设效益

一是在全区进行病虫鼠害防治示范,综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二是通过实施无公害、绿色有机枸杞示范,在管理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带动提高了枸杞品质,通过了自治区产地认定和质量检测,从而使原州区枸杞种植户收入逐年快速增长。三是探索了漏斗式集水坑集流整地、覆膜、套杆、生根保水剂、截干深栽于一体的综合抗旱造林技术,为当前和今后原州区乃至黄土高原同类地区生态建设和培育后续产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技术储备[3-4]。

1.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保障林业生态建设

近年来,原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有序进行,共有3.23万hm2林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自2006年,原州区3 466.67 hm2森林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畴,2009年,原州区新增国家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77万hm2,使原州区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达到了2.11万hm2。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显著提高,防火基础设施和重点火险区建设得到加强;依法治林工作逐步加强,林业案件查处率达到95%;森林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5年累计防治鼢鼠面积5.4万hm2,防治落叶松叶蜂0.4万hm2,防治率均达到100%,全区森林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88%,产地检疫率达到95%。

2 取得的成效

2.1 退耕还林工程有序开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实施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截至2010年底,原州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2万hm2,荒山荒地造林3.67万hm2,封山育林0.27万hm2,使原州区的林草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局部地区已经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生态治理目的,极大地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原州区退耕农户累计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5.7亿元,远远超过了地方财政收入,户均受益1.59万元(人均受益3 435元),使全区近50%的退耕户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彻底摆脱了贫困。截至2010年底,有近10万人外出务工,年创收6.2亿元,有效地推动了劳务产业和农民增收。

2.2 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1)福银高速公路原州区段绿化工程。工程涉及原州区开城、清河、中河、彭堡、头营、三营5个乡镇,绿化总里程72 km,绿化带宽两侧各50 m,总面积590 hm2,栽植苗木126万株、14类。同时对三营及青石嘴高速公路2个出口进行景观绿化,栽植苗木56万株。

(2)贺家湾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总面积逾666.67 hm2,其中核心区绿化近333.33 hm2,共计栽植各类苗木67万株,建设休闲亭、林区道路、灌溉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对库区农户实施搬迁。

(3)原州区须弥山旅游线路产业带工程。在三营高速出口至须弥山道路两侧完成造林266.67 hm2,绿化总里程12 km,共栽植各类苗木48万株,同时还完成银平公路三营附线2 km绿化,在三营小城镇入口处育苗6.67 hm2。

(4)镇村道路绿化及小城镇绿化工程。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原州区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大镇村道路和小城镇绿化步伐,2007年以来,累计完成镇村道路绿化728 km,栽植以云杉、樟河柳、新疆杨等为主的各类苗木逾50万株。采用园林绿化方式对张易、杨朗、三营等小城镇进行了特色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5-7]。

(5)北部农田林网建设工程。自2009年以来,累计完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防护林带100条,面积235.2 hm2。共栽植杨树、刺槐、柳树大苗12万株。

(6)完成须弥山河道及两侧山体333.33 hm2绿化。原州区对须弥山旅游线路寺口子至老庄渡槽段6 km河道及两侧山体进行绿化,绿化面积333.33 hm2,共栽植苗木108万株。

(7)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林业生态工程。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工程2006年3月在原州区正式启动。工程实施以来,原州区共营造以落叶松、云杉、油松、沙棘、山桃、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6 333.33 hm2;实施封山育林1 666.67万hm2;新修林区道路8.5 km;改扩建苗圃13.33 hm2。工程的实施为有效增加区内林草覆盖度、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8)万亩枸杞基地建设工程。完成三营甘沟、头营马店万亩枸杞基地建设。原州区正在形成多个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的枸杞产业基地,将为全区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8-9]。

3 参考文献

[1] 李银霞,苗润奇.试探海原县林业建设的做法及今后工作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4):12.

[2] 杜良平.对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194.

[3] 陶文科.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与营林优化配置效应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4] 李卓.固原市原州区林业产业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210-211.

[5] 高才,叶宏忠.原州区2010年林业工作及经验总结[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16):19.

[6] 马学林.东马场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14,217.

篇6

1动态园林景观设计特点

动态园林景观不同于静止的园林景观,静止的园林景观是以公园景观为代表的静态物体。但动态园林景观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其具有相对性,道路两旁的景观静止不动,但道路上行使的车辆和人员却运动着,参考系的不同给与了运动者对于静态园林景观不一样的享受美感。

2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2.1动态美学

通过陀螺在静置和旋转不同状态下观看效果的对比试验,很好地诠释了有关动态美学的原理。影响动态美学呈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者的运动速率,既包括速度也包括方向2方面,这是由于速率直接关系到对于静态景观的视觉变化速度。因此,在进行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本路段的平均车速和实际行驶方向等问题。

2.2安全导向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遵循不妨碍正常行驶的重要原则,要时刻考虑正确的安全导向,以人为本。道路两旁的园林景观可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确导向,有效减弱汽车眩光,降低司机的驾驶疲劳度等,创建舒适宜人的行车与人行的道路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2.3因地制宜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多利用本地的树种进行栽植。

3动态园林景观设计趋势

3.1植物选择多样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动态园林景观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更为主要。因此,正确的植物树种选择很关键,要遵循多样化和时效化特点。众所周知,乔木的日常维护和种植都很简单,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对于中小型乔木来说,要少修剪、少移植、扬长避短地发挥其生理优势。植物选择多样化可发扬其茂盛的生长效果,又可降低远期的养护成本打造节约型社会。

3.2设计与环境相适应,最大程度促进生态效益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不但要以美的显示为目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适应与融合当地自然环境。生态景观的设置,要选择多种植被来进行构建,要以此形成混合的植物空间结构。不同形状、不同花色、不同造型的树种都是进行全面美化的参与者,通过此起彼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等方式来突出城市的生态与景观效益。

4需要注意的设计误区

4.1重视生态效益忽略经济效益

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但不意味着要不惜消耗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生态效益的发展要依靠植被等自然资源的完善,要充分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不要为了生态而毁坏生态。

4.2美感不等同于生态

在设计领域普遍存在着美感胜于一切的观念,在于平面、产品的设计环节正确,但在实际的动态园林景观设计上却存在缺陷。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为了给城市增添美感,但要建立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5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5.1景观分段

景观分段是为了更好地从宏观上对长距离的景观进行分界,按照实际的地理环境对景观进行段落式的划分。各个路段上的景观配置要遵循整体的设计主基调,虽然每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整体上要具有一定的景观连续性。

5.2景观定位

5.2.1城市景观大道:城市景观大道的车速大致为<60km/h,是城市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重点。一般来说,城市景观大道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观赏性较高、大小相对适宜的植物,园林乔灌草立体结合及垂直绿化的有机配置设,体现一个城市的园林风貌与景观特色。

5.2.2城市快速道:城市快速道的车速大致为80km/h。在设计环节与上文提到的城市景观大道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快速道的设计前提应该是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不是观赏性,植物配置强调大尺度的变化,使其有一个长期稳定的绿化效果,形成一种整体的景观基调。5.2.3一般道路:道路在城市中处于次干道的地位,设计时速不高,除非特殊要求,观景要求一般不高,因此园林设计应满足安全与生态的要求。

6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简要叙述了动态园林景观设计特点、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当前盛行的动态园林景观设计趋势以及动态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希望通过本论文能进一步的推动动态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

篇7

一、实例及分析

实例一、植物种类的选择与生物生态效益

由图1a可以看出,道路改造中保留了原来的毛白杨和法桐,部分地段加栽油松和灌木,形成以乔木为主的乔灌结合绿化带,景观和生态效益较高。而反观人工栽植的草被,植物种类单一,路面覆盖度很小。不能有效地消除“热岛效应”和“冷到效应”,其它生物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也较差。

实例二、栽植方式与生物生态效益

由图2可以看出,如果改变栽植设计――路边一列绿化乔木与路灯杆成一线栽植(能改变单一梧桐为多种适宜乔木更好)。用耐荫的灌木类植物或多年生草本作“林下”绿篱,这样硬化地面减少。地下水文条件也能得到一定的改进。并且减少了对另一侧植物的影响,步行道也变宽,路面树冠覆盖加快,植物多样性和生物生态效益提高。

实例三、自然生长与人工强度修剪的生物生态效益

由图3a可以看出,两楼中间的法国梧桐(70年代栽种)不用修剪任其生长,最径70-80cm,高达20m,生态效益和生物量兼得。而反观图3b同一楼体前面的法国梧桐(70年代栽种),由于人工的反复修剪,生态效益和生物量与图3a向差巨大,并且可利用部分差异更大。城市林业必将成为我国整体植被良性恢复的有效解决放案的一部分实例。四、自然草坪和人工草坪的生物生态效益

足下之美与野草之美,足下之美回到平常,野草之美回到土地。由图4a可以看出,自然生长的禾本科野草,具有很强的市应能力,并且为各种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进而为鸟类提供食物链,也可以作为家畜的优质青储饲料,生物生态效益高,而反观图4b人工栽植的草被,适应力差,生态链功能很差,生物生态效益较差。因此,城市的绿化空间如需用草本植物绿化,应以乡土适生草被为佳。

篇8

1 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的相关概念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对区域内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一定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进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不同的效果,它关系到人们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土地整治中讲究生态效益,就是要确保土地整治的各种工程在施工后,能够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生态平衡状态,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的,生态效益的好坏,涉及到全局和长期的经济效益。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如果生态效益受到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也难得倒保证。所以,在土地整治中,只有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效益,才能获得较大的和长远的经济效益。

2 农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生态效益的影响因素

农用土地整治的施工具体包括农田、水利、道路、林网四项工程。其中农田整治主要是指针对农用地的零散地块进行归并、整平、取直、翻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其整理成适于耕作状态的梯田或者田块。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的农业景观美化了乡村的生产劳作环境,水利设施的投入也加强了田间作物的灌溉率,为农业的丰产丰收打造了坚实的基础,田间道路的通畅为农业机械化车具进地提供了便利条件,为扩大农业经营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田间林网、植被的种植即让当地农业经济林的收入水平增加,又增加了绿化面积、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但这种农用土地整治的统一施工模式,导致田块大而平,使农田的细碎化遭到破坏,部分田块过大反而不适于野生动物的栖息,破坏了生态平衡;硬化的沟渠改变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很多地方由于原来的土沟被混凝土排水沟代替,从而出现了青蛙无法跳跃出去,野生植物无法在混凝土沟渠生长,各种微生物灭忙的现象;原来曲曲折折的小路被认为的曲直,增加了劳作的距离,破坏了各个田块间的联系;林网与护坡工程中,由于种植物种单一,引起病虫草害的侵袭机率增加;由于追求新增耕地增加,部分坑塘、季节性河流等被复垦成为耕地,这导致了水源的减少,对当地小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

农用土地整治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样存在不少隐患,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不太明显,我们可能暂时看不见,但并不表示在长期内就没有负面影响,很有可能在长期环境下不合理土地整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3 农用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中常采用的指标有:土壤肥力改善指标、农田有效防护率、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植物新增固氮、释氧量、小气候的变化、土地质量的变化、田块规整率变化、人均绿地面积变化、灌排保证率变化、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等。指标的选取采用静态和动态、正效益和负效益结合的方式,静态指标指对土地整理项目及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一次性永久改变效应的衡量,如对项目生态景观的改善;动态指标则是对项目区长期发挥生态效益作用的指标的衡量,如新增生态林固氮量现值等;正生态效益方面的表现有保持水土、改善项目所在区域小气候等,其负面效应主要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环,引起病虫草害防治成本的增加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极值标准化法、层次分析法、多种因素求和法等方法。在实际研究中,通常多种方法结合或者交叉使用,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对土地整治生态效益做出定量的经济价值核算对项目的指导意义并不大,相反通过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纵向比较评价,找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施工在生态方面的问题,对改进土地整理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之,生态效益是农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我国农用土地技术,促进农用土地整治事业发展一个重要条件。

4 农用土地整治中生态效益的重要意义

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是为土地资源开发决策提供科学分析依据,生态效益分析与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潜力分析、整理规划、整理活动实施、项目运行一起,形成完整的农用土地整治管理体系。农用土地整治在效益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但在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更多的是追求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综合改善,生态效益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纵观土地整治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生态景观设计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首要的一部分,土地整治生态效益的提高是维持土地整治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农用地土地整治活动给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地方在开展农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出现了毁林开荒、垦殖草场、围湖造田等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的做法,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整合性,导致当地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下降等等,增大了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与学者对土地效益的理论估计相去甚远。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土地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片面理解,使得增加耕地成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但同时也是由于生态评价方法的研究未能与土地整理活动同时起步和深入发展,因而缺乏相应技术措施和评价方法,使得整治活动的生态环境评估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导致农地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无法量化比较,难以融入土地整治决策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通过生态效益评价,监控农地土地整治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认识农用土地整治行为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后果,便于及时对危及区域关键生态组分和生态过程的整理行为制定科学管理策略,采取预防、控制、调整和补救措施,保证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建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农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是农用土地整治科学决策和实践的前提,对实现农用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04)

[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科技传播.2011(12)

[4]冯新伟,朱嘉伟,陈伟强.浅析土地整治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22)

[5]陈世权.土地整治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

[7]石寿江.农发行支持农村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山东省平阴县孝直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启示[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1(04)

[6]郑敏.合理整治土地加快新农村建设——合肥市土地整治整村推进状况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篇9

1.绿化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就是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1.1 存在问题

1.1.1 人们对于先有市政规划,后有园林绿化规划这一做法习以为常,视园林绿化为市政规划的修饰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走过这样的套路,但是最终的结果都得不偿失,均已失败告终。

1.1.2 规划的多变也是造成城市绿化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城市为解决所谓的城市交通问题,盲目拓宽道路,迁移、砍伐行道树,挤压绿地,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城市甚至对同一道路实施多次改造,严重影响了行道树的生长,甚至导致大量行道树死亡;随意调整绿地,忽视绿量的存在,将绿地和绿量的概念相混淆,盲目地将生态效益良好的绿地调整为其他性质用地,然后重新建设一片绿地,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影响了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

1.1.3 部门之间协调不利,时常遇到刚做好的绿地就因铺设煤气、电力、网络等管线而重新开挖,给新植的绿化植物带来严重的伤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1.2 解决方法

1.2.1 城市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定要绿化先行,早作规划,早作部署,在长期规划的公园、游园、绿地、道路等处提前进行植物设计和部分栽植。这样,若干年后,等市政项目开始实施建设时,只需稍加补充完善就能既发挥景观效果,又能发挥生态效益。

1.2.2 相关部门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建立有效的良性规划机制。尽量避免建完开挖,挖完再建的恶性循环重复发生。争取一次开挖,多种管线统统到位。

1.2.3 严格按照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执行,即:①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②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③红线宽度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④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街路植物选择

道路不仅是城市中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也是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空间,因此,理想的道路景观不但具有景观方面的美感表现,还应兼具良好的生态效应。

2.1 存在问题

2.1.1 不计成本地大量种植珍贵、新奇树种、大量使用时令花卉;追求异域景观;只求视觉上的愉悦,忽视园林绿化的其他功能;一方面,这种人造景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日后维系这种人工景观更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另一方面,这些奢侈景观并不完全符合街路绿化日常使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一些高价堆砌出来的奢侈景观往往十分脆弱,一旦缺乏外部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将会立即崩溃。

2.1.2 没有计划性,大量的苗木都是从山区挖出来后直接移植到街路,因其没有经过多次断根缩坨处理,同时城市街路的温度异于山区,而且街路烟尘大污染物多,造成苗木容易死亡。

2.2解决方法

2.2.1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应走出思想上的误区,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不盲目跟风造景,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地域特色。应注重资金控制,树立效率概念,提高投入产出比;同时保障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资金,使来之不易的城市园林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环境效益。

2.2.2 生态优先,实现街路规划体系的总体建设,构成兼顾交通运输与生态功能、景观效益的绿色长廊。由于街路绿化用地地形、地段较为复杂多变,绿化和后期养护难度较大,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街路所在地区的土壤类型、小气候条件、车辆及行人的多少,选用适应当地的耐贫瘠、抗污染、耐践踏、易养护的植物,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

3.配置形式

3.1存在问题

3.1.1 只考虑近期景观效果,欲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忽略植物群落的综合生态效益,也忽略了植物群落内部的竞争性原则。对植物近期、中期、远期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缺乏预判性,多数的结果都是欲速则不达。

3.1.2 盲目跟风,模仿其他地区的配置形式,而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地理位置、水资源以及经济情况。例如很多城市将街路周边的绿地建成疏林草坪形式,没有高大乔木的充分遮挡,草坪中的水分很容易蒸发。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同时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在没有灌木等植物过度的情况下对于街路景观而言没有连续性,而且行人经常从草坪中直接穿行,对草坪的破坏严重,也给交通安全增加隐患。

篇10

当下,国家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且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林业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减排作用突出,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林业生产不稳定,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讨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路径显得尤为关键。

一、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原则

1.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速度不断加快,水体污染、河流干涸等形势日益严峻,且酸雨、干旱频发,严重阻碍经济的全面深入发展。尤其是大气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1]。这就要求各地区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坚持将生态效益作为基础,发挥林业作为环境建设主体的重要作用,有效解决环境问题。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林业具备双重属性,不仅要承担生态建设责任,还要从事经济建设。在过去处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上,人类走了很多的弯路,一味建设经济而忽略建设生态,或只注重生态建设而忽略经济建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鉴于此,在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就务必要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关系处理好,有机结合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在建设生态体系的同时考虑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尊重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二、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路径

1.建立健全林业分类投资模式最近几年,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林业的投入,使林业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创造的经济效益也较高。然而长时间以来,各地区林业发展主要依赖中央的财政投入,无法满足林业经济建设与发展需求,所以急需构建以中央为主体、地方为配套、鼓励私人投资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具体做法有:依据当地森林资源的种类及数量,明确公益林的投资主体;参照当地森林覆盖率的大小,明确适应当地森林资源的投资规模;针对公益林在当地林地面积中占据较大比例的地区,应把国家确定为当地林业投资的主体,地方政府则要配合投资。另外,要依据经济效益的高低及主要的受益者,合理区分各地区商品林投资主体。商品林的主要效益受益对象是营林者、地方政府,因而商品林投资的主体应是地方政府。其中,个人有较高收益且适合私人投资的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应大力挖掘个体及民间闲置资金等私人部门的投资潜力,以私人投资为主、政府少量补助为辅,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个人收益较低的薪炭林、用材林,则应将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通过分类投资模式的建立,为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撑。2.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一方面,注重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种苗对林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超前性的工作。各地区要将建设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作为基建项目,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技术等力量建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供高科技、高标准以及高效益的种苗,推动基地林木种苗生产与管理再上新台阶,促进林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封山育林是在林业经济发展实践中践行生态经济原则的有效方法,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封山育林能为改善林种结构、林分结构、提高单位蓄积量等提供路径。同时,常绿阔叶林拥有很强的系统性、稳定性,不仅抗干扰能力强,且生物量大,生态防护能力强,是顶级的自然演替群落[2]。通过进一步增加封山育林力度,森林群落将朝着自然演替的路径健康发展,建成演替顶级群落,即常绿阔叶林,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3.科学利用与全面保护相结合森林是有机整体,为长期永久利用森林资源,人们不仅要科学开发并利用森林资源,还要全面保护。如果一味利用而忽视保护,势必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反之,如果不利用只保护,这在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国情下难以确定保护效果。所以在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要对采伐森林资源的量进行严格控制,大力保护既有森林资源。同时,全面增加造材、制材、采伐以及木制品加工等剩余物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原木;走综合发展、立体开发的道路,把森林保护、木材产业发展、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科学经营公益林,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提升林地的生产力,从而增加森林蓄积量,采伐利用无法发挥生态效益的森林林木。4.完善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包括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弘扬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营造良好的尊重、善待、热爱自然的氛围。二是规范政府决策行为,使其对促进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有利,从而依托科技进步提高利用资源的效率,去那么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满足林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将强化生态道德教育视作突破口,推进建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大力宣传生态典型,强化全民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促使全社会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结语

在实践中,各地区要回顾发展林业经济的历程,严格遵循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原则,探索并实施更多有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措施、路径,从而调整林业结构,完善林业分类投资模式,推进林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全面保护以及科学利用,依托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激活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作者:史阿宝 丁奎敏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由于一些农业生态园在建成后,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造成园内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1],生态知识缺乏,对园区的发展缺乏长远的合理规划,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生态园建设,不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造成园区建设和服务没有特色,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不合理,甚至存在服务质量差,管理混乱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园效益的提高。

加强经营管理,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在东部沿海地区已颇具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园已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园的管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园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2]。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注重高素质管理团队的培养,加强对管理理论的知识的学习,加强行业间的经验和知识的交流,才能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种植和养殖,制定规划种植种类和数量规模,使农业生态园区向着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的方向发展,实现对园区科学规划和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在积极吸收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农业生态园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按高效示范、观光旅游、生态循环的定位引进项目,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生态园在带动农业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收及生态建设的作用,实现农业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农业生态园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村社会化大生产,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农业产品生态化的问题,从而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要建设农业生态园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生态园的科技含量,是生态园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要推进农业生态园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促进研发基地的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鼓励和支持园区加快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传统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引进扶持高新技术的农业企业的发展,扩张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增强现代农业生态园的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走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加强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态效益生态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在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布局种植和养殖,并合理高效地制定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进行循环农业生产和集约化农业生产,并与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用生态理念科学管理,提高生态效益,这是现代农业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地制宜,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在生态农业园的开发与建设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塑造出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适应相协调的,与人们生活水平相一致的的旅游品牌,注重提高品牌质量的提高,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把农业生产、科技、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产品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可参与性,开发有特色的旅游精品,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3]。实现专业化、生态化的科学管理现代农业生态园中,由于项目多、员工多等原因增加了管理难度,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要注重增强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对园区管理的同时,要遵循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资源,切忌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4]。

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对于振兴地方经济,统筹区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当中,要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提高生态园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规划、管理、营销三方面制定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推动生态农业向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篇12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42-02

1贫困人口状况

1.1 寻甸县贫困人口情况

寻甸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区连片开发县,辖9镇4乡3街道办,174个村(居)委会,1668个自然村,国土面积3598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县共有人口53万人,贫困乡镇6个,贫困行政村4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5043户,贫困人口83158人,边缘贫困人口71667人,农村D级危房户56746户。目前,还有10.5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75个自然村不通公路,498个自然村不通硬化道路,650个自然村不通村内硬化道路。全县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危房面广量大,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社会事业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1.2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致贫原因为:①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②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③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④缺资金,缺项目;⑤劳动力文化素质差;⑥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⑦供养子女读书。

2 林业扶贫工作情况

寻甸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49户、51714人,按照生态补偿脱贫的要求,寻甸县计划通过生态补偿扶贫脱贫,采取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国家石漠化治理、泡核桃基地建设、增加生态护林员等实现贫困人口生活问题,实现脱贫。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2015年度通过生态补偿脱贫2421人,共计投入资金11152万元,其中:市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30万元,完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54万元,国家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00万元,清水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国家陡坡地治理补助资金600万元,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469万元,天保工程资金744万元,农村能源建设补助资金665万元,国家森林抚育补助资金590万元[2]。涵盖了全县建档立卡的19043户63321人,通过补偿,实现了2421人脱贫。

(2)2016年度通过生态补偿脱贫2640人,共计投入资金10585万元,其中:市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30万元,完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5万元,国家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550万元,清水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国家石漠化治理补助资金320万元,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469万元,天保工程资金493万元,国家森林抚育资金590万元,省级低效林改造补助资金147万元,农村能源建设补助资金396万元,核桃提质增效补助资金75万元,核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10万元。同时,通过请示市林业局,得到市局积极响应,重点从四方面给予倾斜,一是建立林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经济实体。二是打造交易平台,强化支撑体系,围绕开展林业技能培训,力争发展到每村至少有一名林业科技T。三是打造本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通过生态补助脱贫人口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专职护林员185户832人。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安排资金扶持,使项目区2640人实现脱贫。截止目前,按照人均年收入3140元标准,经过统计梳理,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人数为353户1071人,占全年脱贫任务的54.95%。

(3)按照中央提出的通过选聘生态护林员解决部分建档立卡贫户实现脱贫的要求,下达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500万元,选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在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每人每年按1万元管护补助进行发放,真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就地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脱贫的总体目标。全县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将任务分解落实,选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方可担任生态护林员,目前。选聘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生态护林员工作已落实,自2016年11月全部上岗,待遇落实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再增添脱贫人数1630人,累计完成生态脱贫2701人,可完成全年脱贫任务的139%[3]。

(4)持续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共计投资185万元。对两个挂钩帮扶点加大泡核桃种植规模,种植核桃67000株。建设安装太阳能342套、节柴灶352眼。组织开展了2期核桃、板栗技能培训。在两个挂钩帮扶村委会各新增常年专职护林员10名,工资与现在聘用的650元/月标准持平,实现20个家庭91人脱贫。投入资金10.6万元,完成挂钩点村委会的林区道路硬化。投资78万元建设8个党群活动场所和森林管护站点建设,达到一房多用的功效,实现满足贫困群众各项事务活动需求有突破。林业局干部职工65人,严格按照“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深入贫困户调研走访,回访核实79户219人,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一户一策或一户多策,动真情、献爱心,对挂钩联系点寄宿制小学87名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对挂钩点贫困户送化肥(尿素)24.4 t,为贫困户提前准备2017年春耕生产物资做了实事,力争2017年所挂钩帮扶贫困户全部脱贫。

(5)及时对接,加大力度,争取生态脱贫取得新进展。2017年度计划通过生态补偿脱贫2748人,预计共计投入资金8485万元,其中:市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30万元,完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53万元,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00万元,清水海水源区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469万元,天保工程资金333万元。同时,将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使项目区2748人实现脱贫。

(6)完成四个百日会战涉及林业各项工作方案编制,梳理了各个百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4]。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林业生态补偿补助标准过低

从2011年实施天保二期工程以来,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执行,一直沿用至今,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价上涨对补偿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不足以弥补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因保护重点公益林而付出的经济代价,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与国家需要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重点公益林的保护效果。在这一基础上,再次提高补助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3.2 项目资金难以足额到位

由于县级财政收入的贫乏,县级公益林的的补助资金难以落实,比如县级2.6万亩公益林生态补偿,按照15元/亩标准,所需资金39万元县级财政无力承担。

3.3 短期难见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项目效益发挥周期较长,林业项目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非常小,许多造林项目很多年都无法见效,比如退耕还林,寻甸县最早实施于2000年,至今群众基本没有看到经济效益,16年期限的国家退耕还林面积补助大部分已经结束,很多农民的现有耕地面积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多年来都靠国家补助和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

4 生态脱贫的对策与工作计划

4.1 引导结构调整,保障提高家庭收入

全县宜林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林地利用率、产出率较低,盘活林地资源,在提高林农收入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部门一是引导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培育林下产业,鼓励和培育林下经济示范户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导贫困人员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家庭收入。二是鼓励林权抵押贷款和缴纳森林保险。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林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解决贫困家庭创业发展资金难题。鼓励广大林农缴纳森林保险,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等带来的经济损失。三是指导科学化种植。县林业局与昆明市林业局、昆明市林业技术学校、省市科研院所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定期深入贫困家庭较多的村组传授科学管理技术,引导群众掌握种植、修剪、防旱、防冻、病虫害防治等济林管理技术,帮助林农科学化种植,提高林地产出率。

4.2 林业项目产业与经济林产业推动脱贫

(1)利用上级返还的森林植被恢复100万元,用于柯渡、鸡街两镇2.5万亩板栗病虫害防治,力争板栗提质增效,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

(2)依托干果经济林基地项目建设,寻甸县在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产业方面向贫困户倾斜,为全县15349户贫困户免费供应苗木38.37万株,并提供信息、科技培训等,扶持贫困家庭大力栽植核桃、板栗、花椒等林产品,发展经济林产业。

(3)计划完成干果基地核桃提质增效项目2万亩,2016年已完成1万亩,2017年计划新增1万亩。

(4)通过完成绿色廊道建设5000亩,按照700元/亩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350万元。

(5)通过完成基础设施防火通道建设200 km,覆盖11个乡镇(街道),将争取资金400万元。

(6)将加大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力度,2017年新增3000套、按照1000元/套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300万元;节柴灶5000眼,按照400元/套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200万元;太阳能路灯6000盏、按照1000元/盏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600万元。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