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09:50: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小12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39.5岁。
1.2VET发生情况35例患者中,2例发生VET,1例为膜性肾病(MN),1例为严重低蛋白血症。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
2发病原因
引起静脉栓塞的危险因素有:肾脏的病理类型如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既往血栓发生病史,血浆白蛋白水平,血液浓缩,抗凝血因子丢失,长期卧床等等。
3预防措施
预防主要包括:①一般治疗:即对NS原发病因的治疗、嘱患者适当活动、避免长期卧床、降脂、严格把握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以免引起的血液浓缩。②病情观察:观察局部皮肤颜色的变化如皮肤僵硬和色素沉着、肿胀程度、浅表静脉是否曲张[1],触摸患者下肢的皮肤温度、了解血液循环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的疼痛状况,有无腰疼及肉眼血尿,有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因为疼痛是VET的主要症状,监测病人的血压、心跳和血氧浓度,大面积PE可导致晕厥、休克。每日测量、记录患者双下肢不同平面的周径,与健侧比较,若直径大于0.5cm以上报告医生[2]。③药物预防:对于NS药物预防性抗凝,从未有量化指标,何时开始抗凝,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从临床用药来看,高危患者给予适当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VTE的发生。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令。目前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使用安全,对于VTE抗凝治疗,疗效显著[3]。若合并PE的患者,则需溶栓治疗。
4护理干预
4.1常规护理一旦发生VTE,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禁止按摩,保持大便通畅,防寒保暖,防止静脉血栓脱落。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呼吸、心率、静脉压、心电图及动脉血气变化。抗凝药物使用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有无血尿、黑便,有无头疼、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迹象。部分患者对低分子肝素发生过敏,观察有无皮疹、低热。静脉穿刺时,建议采用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避免同一静脉反复多次穿刺[4]。
4.2健康宣教NS患者继发原因多有血压、血脂、血糖的异常,肾淀粉样变性,而且继发性肾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中老年人就是MN的高发人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转向高脂、高糖等高热量饮食。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易导致代谢的异常。故健康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低脂饮食嗑避免血液粘稠度的增加,加重血栓形成,高纤维、易消化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腹压增高而影响静脉回流。宣教中护理人员还应嘱其控制血压、监测血糖、加强运动锻炼、戒烟戒酒、劳逸结合,以促进患者康复,从而减少VET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世军,刘志红.肾病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5)464.
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增高。
1.预防
1.1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定时更换,1~2h/次,膝下垫枕,避免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
1.2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1.3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
1.4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1.5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食物,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1.6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肢弹力绷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足背伸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1.7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
1.8高危病人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
1.9戒烟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故应告知病人及时戒烟。
2.护理
2.1心理护理 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生、治疗及预后情况;要关心和体贴患者,反复进行开导安慰,并向患者分析情绪不良的危害,让患者懂得过度紧张、忧郁及躁怒会导致血管痉挛,加重病情等,积极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身心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DVT发病1~2周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肢体过多活动及腹压过高,引起血栓脱落。卧床期间,注意更换,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发生。
2.3饮食护理 血黏度增高是诱发DVT的重要原因,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饮食,且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降低血黏度,以有利疾病的恢复。
2.4静脉输液的护理 采用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由于患肢水肿,静脉显露不清楚,因此要求我们技术操作要熟练、静脉穿刺成功率要高,避免损坏血管,并选用静脉留置穿刺针。
2.5溶栓护理 由于急性期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所以应密切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注意出血倾向,发现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黑便及尿血等出血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调整用药。急性期血栓较疏松,容易脱落,在溶栓治疗时,要更加警惕肺栓塞的发生,高度重视患者出现的胸痛、咳血、呼吸困难、咳嗽及发绀等症状。
2.6患肢护理 抬高患肢30°,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cm,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缓解疼痛。下肢广泛水肿者,注意保护患肢,避免碰撞、挤压及热敷,以免皮肤损伤感染,加重病情。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肢周径、颜色及温度的变化:患肢周径不断增加,颜色加深,说明静脉回流受阻,病情加重;患肢皮温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协助医生处理。
2.7恢复期护理 在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应下床适当活动,增强肌肉收缩,加速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新的血栓形成。活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久站,应在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有利于增强静脉血液回流,减轻症状,在休息时也应抬高患肢。
3.健康宣教
3.1保暖:注意患肢保暖亦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
3.2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给予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
在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通常存在多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ICU中发生DVT的危险因素。 1.卧床时间久: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需绝对卧床休息,其中大部分患者神志处于昏迷状态,或合并使用镇静剂或肌松剂,造成患者主动、被动地长期卧床,肢体的主动运动减少,下肢肌肉收缩力下降,静脉瓣膜功能丧失。黄静等阳报道,卧床时间>7d、心功能衰竭、呼吸机的应用、镇静剂及肌松药的使用均可使DVT的发生率升高。2.血容量不足:ICU患者大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大剂量使用脱水、利尿剂,加上创伤、休克、大手术、糖尿病等原因,均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凝血酶原释放,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增加了DVT发生的诱因。 3.反复、多次的静脉采血:ICU患者常因病情需要而频繁地进行诊断性抽血,疾病严重程度与每天的采血次数、总量成正相关。4.深静脉置管的位置:深静脉置管是ICU中常见的治疗手段。有报道称,经股静脉穿刺置管患者DVT的发生率为21. 5%,而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DVT的发生率仅为1. 9%。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37-03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ombosis,DVT)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下肢骨折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关振鹏等[1]研究发现,骨关节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达48%~61%。近年来,骨科界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越来越重视,本院近年来致力于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筛查与预防工作,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临床,2010年1月~2010年5月本院下肢科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26例,无一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26例患者,男80例,女46例,年龄18~82岁。其中:髋部骨折49例,股骨干骨折21例,膝关节周围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31例,踝部骨折13例。治疗方法:6例粗隆间骨折、12例胫腓骨骨折行保守治疗,其余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髋关节置换9例,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12例,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46例,闭合复位经皮插板固定2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0例。
1.2 高危人群筛查与评估
高危人群包括:(1)高龄患者:50岁以上即为高龄患者。(2)高能量损伤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及查看骨折部位损伤情况判断并通过与管床医师讨论后确定;既往有血栓病史者。(3)所有患者行D-二聚体筛查,高于500 μg/L者认为高危。(4)骨科大手术术后,大手术指髋、关节置换,髋部骨折手术。本组共遴选高危患者82例。
1.3 护理干预措施
针对所有患者,除了进行基础护理及常规护理除外,从入院到出院,时刻警惕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全程预防护理干预,详述如下:
1.3.1 健康宣教
入院常规宣教的同时即给予有关深静脉血栓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危险因素及其危害性,并告知患者将要采取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吸烟者劝其戒烟,避免引起小血管痉挛[2];指导患者坚持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使患者本人及家属充分认知,这样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对后续干预措施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宣教过程中应注意语言技巧,即要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重视,又不可引起患者恐慌情绪。
1.3.2 伤肢观察
DVT临床上常分为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前者由于范围较小,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仅有小腿部疼痛和压痛以及小腿轻度肿胀(不超过健侧3 cm),Homans征(直腿伸踝试验) 阳性,Neuhof征(腓肠肌压迫试验)阳性。当血栓延伸到髂股静脉时,局部可产生持续性疼痛,压痛位于髂股静脉的体表部位;患肢肿胀超过健侧3 cm以上;浅静脉出现曲张。临床上注意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正常皮肢颜色呈淡红色,有光泽,富有弹性。皮温与通过皮肤血流成正比,在正常情况下,患肢皮温与健侧肢体相比不超过3℃,若患肢出现疼痛、肿胀、潮红或发绀应警惕包扎过紧或血栓形成的可能。每日测量双下肢肢体周径1次,做好测量记录,高危患者每日测2次。测量时要定时、定、定点周径。肢体定点周径测量部位,常位于髌骨上缘上5 cm,髌骨下缘下10 cm,踝上5 cm。正常情况下,以健侧肢体周径为标准,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相差1 cm即考虑有临床意义[4]。特殊体征检查: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征和Neuhof征阳性。Homan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让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Neuhof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肌肉损伤引起的腿部疼痛也会出现Homans征(+),注意护理评估。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即应怀疑血栓形成,要及时告知医生,进一步检查确诊。
1.3.3 预防措施
1.3.3.1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是DVT最有效的措施,本研究使用的是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葛兰素史克),所有高危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100 U/(kg・d),腹壁皮下注射。非手术患者应用2周,手术患者用至术后10 d。拟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术前1天停药,拔管后4~6 h给半量,第2天回复常规剂量。邱贵兴等[5]报道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于已发生的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骨科髋部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期是术后24 h内,所以预防应尽早进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推荐药物预防时间最短10 d,可延长至11~15 d[6]。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血尿、牙眼出血、鼻扭等;手术者刀口出血及渗血情况,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果短时间内引流液为鲜红色且出血速度快,则提示腹腔内有出血情况;观察有无黑便、咖啡样便或血性呕吐物,防止应激性溃疡。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1.3.3.2 护理预防 (1)重视护理,伤肢抬高 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2)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行负压引流,定时挤压,防止引流管的扭曲、折叠和堵塞,减少局部肿胀和压力。(3)强调功能锻炼重要性,固定关节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未固定关节进行主动及被动活动,其中足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能增加股静脉的血流速度,尤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7]。创伤后及手术后患者因疼痛往往拒绝活动,本院近年来开展无痛医院建设,通过综合镇痛措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放置下腔静脉滤网后,可根据病情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侧支开放,形成再通。(4)所有手术患者术后均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每日2次,每次20~30 min。可增加搏动性血流速度以减轻静脉淤滞,促使下肢静脉血流加速,保护静脉内膜,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5)围术期应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减少静脉内膜损伤机会[8]。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
2 结果
本研究共遴选高危患者82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临床确诊深静脉血栓,随访2个月到半年均无深静脉血栓形成迹象。
3 讨论
Virchow 1856年提出的血栓形成的三联因素: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是公认的DVT三要素[9]。下肢创伤患者由于其自身疾病受伤机制、治疗情况的相对特殊性,导致了DVT的高发生率。一方面骨折和创伤可引起肢体水肿而损伤或压迫静脉,造成静脉内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膜和内皮广泛损伤,激活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骨折和创伤造成机体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应急状态下外周动、静脉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慢,使血小板聚集、附壁;创伤后的炎症反应及炎性凝状态,也易诱发血栓形成。另一方面骨科手术创伤大或卧床时间长,患肢长时间制动,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细胞易沉积于血管壁形成血栓;术中麻醉使周围静脉扩张,血流速度减慢;手术中可能过度牵拉,旋转下肢,间接增加髂股深静脉血管皮内损伤[10];术中术后补液不足及止血药物的应用,均可使血液黏稠而易形成血栓。研究证明,创伤能量越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越高[11],所以本研究将高能量创伤患者选为高危人群。骨科手术也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与手术时间,是否使用止血带,术中出血量,是否输血等因素密切相关[12],本研究将较大手术患者选为高危人群。对于本组病例,笔者均尽量采取微创伤手术方式,这对预防深静脉血栓也极为重要。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Ⅷ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可用于DVT高危患者的筛查,笔者将D-二聚体≥500 μg/L的患者选为高危患者。另外,高龄、既往有血栓病史等均是DVT发生的高危因素,本研究将这些患者也选为高危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骨科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危害性极大,既往临床重视不足,本院就发生过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至肺栓塞死亡的惨痛教训,近年来本院高度重视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对医生护士进行专门培训,普及相关知识,本科针对下肢创伤患者专门制定了预防护理流程,对所有下肢创伤患者均时刻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给予全程预防护理干预,对于高危患者采用更加积极的护理预防措施,本组例患者无一例发生DVT。可见只要高度重视,并给与有效的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参考文献]
[1] 关振鹏,吕厚山,陈彦章,等. 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0):1317-1320.
[2] Byrne B. Deep venous thrombosis:the effectivence and implication of using belowknee or thigh 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J]. Jvasc Nurs,2002,20(2):53-59.
[3] Turpie AG,Bauer KA,Eriksson BI,et al. Fondaparinux vs enoxapa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maj ororthopedic surgery:a meta-analysis of 4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studies[J]. Arch Intern Med,2006,16(2):1833-1840.
[4] 严世贵,赵翔,蔡迅梓. 关于假体周围感染关节液白细胞计数标准的探讨[J]. 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0):1018.
[5] 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 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822.
[6]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J]. 中华骨科杂志,2009,29(6):602-604.
[7]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 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8] 李玲,戴亚克,罗洪.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56-457.
[9] 张强. 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5):263-264.
[10] 颜斌,李明全,梁家龙,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与防治[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9):748-749.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62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81-01
由于长期卧床、大手术、骨折、老年人、静脉回流受阻等原因易致下肢深静脉血栓(VP,血液瘀滞、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吸烟、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引起VP的病因,研究发现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骨折后病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58%[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3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作为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的年龄在46-72岁,平均年龄61岁。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2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6例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各项护理,本组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全部治愈出院。
2预防措施及护理
2.1与休息将患者置于外展中立位,下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衣着宽松,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室温宜在25℃[2]。
2.2饮食进清淡少盐,富含维生素,选择高纤维素、高蛋白、低胆固醇、低糖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忌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禁烟酒,因烟中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流缓慢[3]。
2.3功能锻炼术前牵引期间,指导患者平卧,抬高患肢,每天4-6次,每次30-40组,做远端关节(踝屈伸,股四头肌小腿肌肉的等长收缩,并用双肘关节及健肢屈膝挺腰撑床做抬臀运动;同时病人家属应每日给病人做下肢的按摩,重点是按摩下肢肌肉组织,按摩时应从下至上循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从小腿远端开始,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加速血液流动;麻醉清醒后即可指导患者开始功能锻炼。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可以减少静脉栓塞75%-77%[4]。
2.4心理护理患者因疼痛及功能障碍、担心愈后、角色转变、治疗时间长等原因可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我们应多关心病人,耐心讲解,介绍康复病例,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5病情观察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神智、生命体征及足动脉搏动、趾端皮肤颜色等下肢末梢血运情况。
3治疗
3.1物理治疗术后第二天开始使用气压循环促进静脉回流。弹力袜借助专业的压力梯度设计,由脚踝处逐渐向上递减,通过收缩小腿肌肉对血管腔的加压,促进静脉回流,防止下肢瘀血,在临床应用于预防VP的发生和发展效果显著[5]。
3.2药物治疗术后8小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500-5000U每天一次,连用七天,也可口服拜瑞妥,连续35天。
4小结
经临床研究证明术后早期活动锻炼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为1.49%[6],因此我们应加强病情观察,实施功能锻炼,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预防V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创伤骨科静脉血栓栓塞防治[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6(8:41-44.
[2]陈晓滨,杨伟国.70岁以上老年人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08,6(32:115-116.
[3]马金玉.神经外科术后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护理版,2009,5(1:53-5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人体矫形外科中较大的重建手术,它有效地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特别是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关报导达47.1%,直接影响病人术后康复护理计划的实施,亦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的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手术前后对患者施于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病人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本科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行人工髋关节68例,术后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68例,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66.5岁,跌倒伤37例,车祸28例,无菌性坏死3例,住院天数14~29天,平均21天,手术前后进行健康教育,术后按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
2 术前健康教育
告知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任何引起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建议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及控制血脂,指导病人正确的深呼吸及咳嗽动作,适度的床上翻身活动方法等,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因素。
3 术后预防措施及护理
3.1手术后72小时内是发生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峰期,因为手术中制动术后被动、仰卧位和麻醉可使周围静脉舒张,加之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术后卧位,肢体处于被动,都能使患者静脉血流缓慢,此时应及早进行功能训练。
3.1.1功能训练 手术后当天至术后第三天,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应鼓励并督促患者进行患肢足趾、踝关节主被动屈伸活动,指导病人进行肌肉等长练习,即膝关节完全伸直定位后,做股四头肌的收缩松弛运动,收缩10秒,休息10秒为1次。10次为1组,每天至少做10组,同时可以进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腓肠肌的向心性按摩,每天3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同时注意健侧肢体及上肢的屈伸、抬高、肌肉收缩等运动,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淤滞。
3.1.2手术当天常规进行预防静脉血栓知识的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在床上侧翻身,以侧30度为宜,避免髋关节脱位,术后多饮水,24小时饮水量2500~3000ml为宜,避免脱水发生,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及咳嗽动作,术后第3天开始利用骨科床架吊环进行引体向上运动,方法是双手抓住吊环,抬起头和上半身,停留5秒,再躺下,每天重复进行3次,每次15~30分钟,此方法目的是增加肺活量,改善血液循环。
3.2手术当天开始到术后5~7天,穿有压力阶差的防血栓的长腿弹力袜,对足背、足跟有不同弹性,可产生由下到上的压力适度压迫浅静脉,增加静脉回流量以及维持最低限度静脉压,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3.3中药涂擦 术后第1天至第10天,我们选用痛肿灵进行外涂患肢,因为痛肿灵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是解除弹力袜,将痛肿灵药水倒在棉花块上,湿度适中,以挤压不滴水为好,由足尖到大腿根处,向心方向外涂擦,力度轻柔以皮肤表面发红为宜,时间为每次15分钟,每天2次,擦完穿上弹力袜。此方法可以使病人舒适,肌肉酸痛减轻,促进血液回流。
4 结果
本组68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出院后进行3个月追踪、随访,督促病人进行适度活动,髋关节活动良好,伸髋肌和股四头肌无萎缩现象。
5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关节损害,重建关节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是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要在术前术后进行静脉血栓知识教育,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使病人乐观地配合治疗,可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达到促进病人关节功能恢复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邱贵兴.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中华骨科杂志,2009,6.29.6.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1.012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其中,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DVT的三大因素[1]。多发生于手术后或制动患者,尤其是下肢静脉。护士了解DVT相关知识,可以帮助高危手术患者早期预防DVT的发生,降低患者的住院日、医疗费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
1 预防DVT的重要性
血栓相关危险因素目前已得到广泛重视,手术患者静脉血栓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创伤,瘫痪或被动,恶性肿瘤,化疗、放疗或激素替代治疗,静脉血栓病史,年龄大于60岁,妊娠,心衰或呼衰,过度肥胖,中心静脉导管,血液高凝状态等。多数手术患者有一项或多项血栓相关危险因素,而且这些危险因素具有叠加效应,如果不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非常大。住院患者中,巨大创伤恢复期患者,如不采取预防措施,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超过50%,骨科手术患者,特别是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一项临床研究表明,骨科大手术后7~14d,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60%,中央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30%[2]。过去30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
2 手术患者血栓危险程度评估
手术患者除了自身高危因素会发生静脉血栓外,一些手术操作也是导致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原因。综合两者因素,将血栓危险因素分为3个等级,见表1。
3DVT的预防措施
3.1 增加活动
手术、分娩、长期卧床等是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对长期卧床患者,应协助其定时翻身。对手术后患者应在麻醉未消失前做下肢的被动活动;麻醉期过后,指导和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包括深呼吸,下肢活动,如膝、踝、趾关节的伸曲、举腿活动。若病情允许,鼓励此类患者尽早离床活动。
3.2 避免血液淤滞,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别
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以免影响静脉回流,可以穿弹力袜或使用间歇气压泵(IPC)。
3.3预防静脉壁受损
对长期输液者,尽量保护其静脉,避免在同一静脉的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注刺激性药物时,避免药液渗出血管外;在四肢或盆腔临近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柔,精细,避免静脉内膜损伤。
3.4早期发现
术后患者若发现站立后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3.5预防性抗凝治疗
围手术期静脉血栓预防性抗凝治疗一般采用低分子量肝素,中等危险水平的患者,通常在术前2h给予,高风险患者术前晚上给予,以后每天一次皮下注射。术后患者如能下床活动,手术相关血栓危险因素去除后,可停止抗凝治疗。
4 护理
4.1 心理护理
护士应耐心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病情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后果。讲解术后早期床上活动的重要性,并给予正确指导,同时取得家属配合,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使其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4.2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4.2.1 卧床休息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10~14d,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
4.2.2 抬高患肢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以促进血液回流,防止静脉淤血;并可降低下肢静脉压,从而减轻水肿与疼痛。
4.2.3 病情观察观察患肢脉搏和皮肤温度、颜色及肿胀情况,局部有无破损及感染,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2.4 戒烟吸烟患者劝其戒烟,以防烟中尼古丁刺激引起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嘱患者进食低脂、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4.2.5 并发症的观察若患者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栓塞,应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作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4.3 手术治疗后护理
4.3.1与活动根据麻醉情况给予适当,麻醉消失后,抬高患肢30°,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恢复期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下肢深静脉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
4.3.2 加强观察取栓术后观察患肢远端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术后血管通畅程度。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4.3.3 预防感染根据医嘱使用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4.4 抗凝治疗护理
临床上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有低分子量肝素(LMWH)、华法林、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全身性出血倾向和切口渗血情况。用肝素或华法林应在专用记录单上记录日期、时间、药名、剂量、给药途径和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的测定结果,并签名。
[中图分类号] R322.7+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30-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内最新研究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可高达47%[1]。因此,对围手术期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5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了DVT的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5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98例,术后并发DVT1例,男性,67岁,有糖尿病史,在术后第6天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及腓肠肌压痛,经B超检查确诊为DVT,给予抬高患肢并制动,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8个月,未见后遗症。
2 预防及护理
2.1 明确原因,加强预防 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本例患者属高龄,合并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且有糖尿病史,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术前因髋关节的病损,下肢活动减少;术后切口疼痛,麻醉反应等使下肢活动明显减少,以上因素均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此外,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长时间的被动,过度旋转和牵拉患肢及骨水泥聚合产热的损伤,都使邻近血管受到间接损伤的概率增加。针对上述发病原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2.1.1 术前评估 做好高危人群宣教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小腿水肿、下肢静脉曲张、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DVT[2]。护士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测定。对高危人群,术前DVT的预防措施有:1)讲解术后易发生DVT的原因及后果,以引起患者的重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2)引导吸烟者戒烟,饮食上多食清淡易消化的新鲜蔬菜、水果等粗纤维膳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高脂饮食;3)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方法,如用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收缩小腿肌肉,用力伸膝以及收缩股四头肌,伸屈髋膝,被动按摩等;4)不要穿腹带等束身衣裤,以防止血流不畅,宜穿弹力袜,避免血管扩张;5)多饮水、少饮酒,以稀释血液。
2.1.2 保持引流通畅 减少局部压迫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引流管于术后24-48h拔除。若引流不畅易致局部血肿,不仅增加了感染机会,也使血肿周围血管受压,血流缓慢。引起引流不畅的原因主要有:连接引流的延长管过长或扭曲;引流管受肢体压迫或折叠;血块堵塞;引流袋过满致负压吸引效果降低;负压引流袋漏气失去吸引作用;翻身时引流管滑脱等。因此,必须定时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情况,保持通畅有效。引流量少而患者诉疼痛时,考虑引流不畅,须及时查找原因。引流液过多时,应及时更换引流袋以保证引流效果。负压引流袋应低于伤口位置。
2.1.3 早期积极活动 促进静脉回流腿部肌肉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易发生DVT。术后抬高患肢,定时更换,早期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有利于静脉回流。方法包括主动关节活动、被动肌肉按摩、关节伸屈以及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使用弹力绷带及翻身等,护士应针对不同个体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督促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计划为:1)术后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麻醉作用消失后主动行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10次/h,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2)每2-4小时协助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患肢内收、外旋;3)术后2d-2周主动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收缩活动100次/h。根据病情,可抬高床头2-3次/h,每次不超过30min以防髋关节疲劳。同时行髋关节伸屈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到主动活动,活动时避免屈髋大于90°。
2.1.4 经络点穴 经络点穴是以祖国医学的经络理论为依据,双手在患者体表经络穴位上运用一定的手法,通过调整机体内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平衡阴阳,促使发生障碍的肢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从而维持脏腑器官的正常生理作用,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法有:爪切法、点打法、循按法、推法、拿捏法等。常用的穴位有: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三阴交、血海、阴陵、阳陵、太白等。
2.2 下肢血液回流的观察 治疗DVT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高危期是术后24h[3]。小腿DVT的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肢体的肿胀程度、肤色、感觉、浅静脉充盈情况可反映下肢静脉回流情况,术后须严密观察。术后伤口周围轻度肿胀是正常现象,如出现肢体远端向近心端发展的凹陷性水肿并伴有浅静脉充盈、皮肤青紫及潮红等为静脉淤滞所致。本例患者术后出现患肢肿胀、疼痛及腓肠肌压痛,经B超检查确诊为DVT。因此,术后应认真观察,对比观察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必要时测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如有异常及时汇报。
2.3 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 我院采用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4ml皮下注射,1-2次/d,持续7d的方法预防术后DVT。低分子肝素钙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时很少影响凝血功能[4]。因髋关节置换术损伤大,术后一般用抗凝剂而不用止血剂,故术后24小时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伤口引流情况,按医嘱进行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测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本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除有糖尿病史外,因怕疼痛而拒绝主动活动,因此,必须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术前评估、术后观察及护理,才能帮助医生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5.
在临床上,深静脉血栓(deep enousthrombosis,DVT)则主要是由于深静脉受损,使血液流经静脉时的速度减慢,进而发生凝结,使得静脉腔的容积变小,主要是因为血液回流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疾病[1]。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患者的下肢,并且其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患者会发展为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要加强对患者术后的护理,避免和防止发生DVT,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行肝胆手术治疗的216的例患者。其中男性为116例,女性为100例;患者的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为(52.0±2.0)岁;其中60例十二指肠手术、66例肝脏手术、20例胆手术、40例胰腺手术、30例腹膜手术。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8例;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和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l.2方法
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对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
对照组:在术后,对患者进行肝胆外科的常规护理。
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防止和避免患者发生血栓,具体为:在术后将患者的下肢稍微抬高,大约和地面呈30°。指导患者进行躁关节的自主背伸运动和脚趾前、后活动以及股四头肌等收缩训练[2]。每个动作持续的时间为5s,每个动作3次为一组,3组/d,开始练习的时间为术后1周以内。指导患者的家属对患者下肢进行定时按摩,促进血液的回流。鼓励患者进行正确、有效地咳嗽、同时还要进行深呼吸,尽早地下床进行活动,加速患者的血液回流。给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避免和防止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以免使得腹部压力增加和使得静脉血液回流的阻力增加。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下肢的颜色和肿胀情况以及疼痛程度进行观察。同时对患者的下肢周径进行测量,根据医生的诊断来确定深静脉血栓是否形成[3]。
l.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血浆D二聚体主要是交联纤维的分解产物,其含量的变化标志着体内纤溶分子和高凝分子的高低[4]。其不能作为诊断DTV的标准,但是能够反映出血浆是否处于高凝状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而使得DVT的发生得到减少和控制。
目前,在临床上导致患者发生DVT的主要因素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和血流速度减慢以及静脉损伤。然而在肝胆外科手术中,由于患者术中的固定和麻醉,使得患者周围静脉出现扩张,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使得静脉血液流速减慢。手术会对患者的血管位置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引起患者静脉血管受到损伤。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发生出血和心血管疾病等,使得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患者在术后发生DVT的几率非常高,对患者进行术后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和避免DVT的发生。具体的预防、护理措施如下:
由于患者发生DVT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术后,要对患者的血压和脉搏以及呼吸、肢体情况、体温等进行及时、定时的监测[5]。对发生的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当患者感觉到下肢出现肿胀时,要对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与另外一下肢进行对比。如果患者的下肢周径要明显比另外一下肢周径增大时,在经过诊断确诊为DVT后,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看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和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肺栓塞症状,及早、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救治,避免和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在术后,要将患者的患肢提高,禁止将患者的小腿进行局部垫高。避免和防止患者发生静脉回流,要鼓励患者进行下肢和下床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避免和防止发生血液回流的情况。由于器械的使用,能够帮助患者加速静脉血液的回流,减少促进患者发生DVT的因素。主要的器械有:充气泵和防栓袜等。遵医嘱使用药物,要定时、定量使用抗凝血药物,对患肢要尽量避免进行输液。
参考文献:
[1] 曹化,居克举,倪桂华,陈林芳.弹力袜预防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03:333-335.
[2] 吴丹,葛卫红,于锋.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1,06:560-562.
[3] 张慧,张丽霞,罗石英.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1,13:151-152.
[4] 王宏业.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8例观察[J].当代医学,2011,12:84-85.
为探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对12例剖宫产术后患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例,年龄26~35岁,为剖宫产术后3~14天,单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11例,双下肢血栓形成1例,其中1例并发肺栓塞(PE),所有患者均无血栓家族史。12例患者首发症状多为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活动受限。12例均采用溶栓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抗凝治疗,5例患者采用病变静脉直接给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经治疗后,12例患者症状、体征消失,辅助检查无异常,随访至今无复发。
2 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易患因素
2.1 静脉血流瘀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内血栓形成,包括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及髂静脉[1],所以,当下肢血流缓慢或瘀滞时,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剖宫产术后减少肢体活动,卧床时间长,以上因素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缓滞状态,患者在接受手术时还会因制动、麻醉和医疗性因素进一步加重血流瘀滞,从而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2.2 静脉内膜损伤
当血管内膜受损后,血小板便黏附其上,发生聚集,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加重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另外,在围术期,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血管穿刺,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2]。本组1例,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均与大隐静脉做过反复的静脉穿刺输液,术后第四天突感小腿肌肉疼痛,活动受限,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3 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组成成分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血液成分改变使血液凝固性增高的因素很多,对于孕产妇来说,手术应激可使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增强,手术造成的失血、脱水可导致血液浓缩,血细胞相对增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
3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评估
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峰在术后4天内,其中50%出现在术后24h内,因此,术后要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肢的温度、颜色、血运、感觉、活动情况,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张力增大,浅静脉曲张,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异常情况,并与健侧肢体进行对比,定时测量双下肢同平面的周径,严密监测其变化,若发现两侧下肢的周径相差0.5cm以上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另外,每天做一次小腿腓肠肌的扪诊检查,如有压痛,可做腓肠肌局部压痛(Homan)试验,阳性者提示腓肠肌静脉丛有血栓形成[3]。
4 预防性护理策略
4.1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食品,多食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番茄、洋葱、蘑菇、芹菜、海带、黑木耳等,这些食品均含有丰富的吡嗪,它可使血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黏稠度,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为防止术后排便不畅,使腹压增高,引起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
4.2 早期活动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患者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病人双下肢抬高20°~30°,这样既有利于双下肢静脉血回流,不易形成血栓,还可以保证术后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麻醉作用消失后即进行深呼吸运动,每小时10~15次,增加膈肌运动,有效改善通气功能,促进血液回流,术后24h开始指导病人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具有方法:尽量伸膝关节,背伸踝关节,用力绷紧腿部肌肉,持续5~10s后放松,如此反复进行。有效的指标是髋骨有向上运动的动作[4]。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跖屈和背伸运动,内翻、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同时由护士或家属帮助病人进行由跟腱起自下而上地做比目鱼肌、腓肠肌挤捏运动,使其沿静脉血管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每天不少于3次,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如患肢有血栓形成,则禁止按摩、揉搓,以防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4.4 预防性抗凝治疗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比治疗更重要,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早采取药物干预,以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LMWH)近几年在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它是通过化学方法或酶从普通肝素解聚而来,与普通肝素相比,其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出血的不良反应减少[5],而且半衰期较长,每天注射1~2次即可。LMWH可使术后DVT发生率减少70%,使用时间一般不少于7~10天,决定使用LMWH时,应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血小板计数情况。血小板减少症和严重的凝血障碍患者禁用。另外,还有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及阿司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和抗血小板因子等。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出血倾向,注意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出血,泌尿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是否有瘀斑、青紫,定期检查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以便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4.5 对肺栓塞的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重要的并发症是肺栓塞,多发生在血栓形成后1~2周,发病机制为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后上行肺部引起,发病突然,轻者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胸痛、严重发绀、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突然死亡。所以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肺静脉栓塞栓子20%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避免和减少肺栓塞发生的有效措施。
护理人员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任务,需要掌握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理及高危因素。能够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积极发挥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正确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及肌肉运动,使其认识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并掌握预防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55-157.
2 候天霞,王建富,应香云.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临床护理杂志,2006, 5(2):37.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10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56
乳腺癌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其效果显著。但乳腺癌根治术创伤大,恢复时间慢,术后需长期卧床,极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乳腺癌根治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伴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对于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必须要高度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对于已合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及时采取治疗期护理措施,现笔者以1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例,分析其实际情况,总结其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为2013年
11月-2015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年龄30~65岁,平均(45.6±6.7)岁;左下肢发病9例,右下肢发病6例;发病时间12 h~4 d,平均(1.6±0.8)d;临床表现为下肢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体温升高,4例患者合并浅静脉曲张;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央型4例,周围型10例,混合型1例;无精神障碍、凝血机制障碍、全身感染患者;患者均知情此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
15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患者经血管超声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合并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等患者,及时予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检查。对患者予以原发病治疗时采取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取5000 U肝素皮下注射,每12 h注射一次,连续3 d;10万U尿激酶+50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2 h滴完;12 ml复方丹参+50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1次/d,连续10 d。期间注意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定时深静脉造影确认静脉通畅,抗凝治疗维持3~6个月。
2 结果
15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积极抗凝、溶栓等保守治疗,2~4周内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消失,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乳腺癌根治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则会使患者生命质量明显降低,若发生为肺栓塞,则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静脉血栓发生机制多认为是因血流缓慢、血管内膜破损、高凝状态等3个因素导致,原发因素包括蛋白C和蛋白S缺失、V因子突变及抗凝血酸缺乏导致,创伤、手术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继发因素[3-4]。同时与患者自身因素相关,高龄、肥胖、女性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主要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使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缓慢、瘀滞,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麻醉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张周围血管,肌肉麻痹、张力下降,静脉回血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术中相关操作需牵拉、压迫肌肉、组织,使机体凝血机制被激活,术后止血药物,致血液循环缓慢,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另外术后不合理、不到位的护理措施均会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7]。因此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则显得十分重要。
乳腺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护理措施:(1)术前预防。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前需做好身体状况的评估工作,尤其是高危人员评估与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病情,与患者和家属积极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及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术前全面检查,向患者讲述术后早期下肢活动的重要性及活动方法,对接受能力较差患者需反复讲解,一对一指导,直到患者能够掌握。同时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检测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等[8-9]。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对高血压者适当予以降压药。糖尿病者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动态变化,指导用药。(2)术后预防。①饮食护理。术后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减少富含维生素K食物的食用,以粗纤维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禁止油腻、高盐等刺激性食物,远离吸烟环境,以此改善血液高凝状态。②早期活动。术后卧床期间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定时翻身,每2小时变换一次,协助患者行膝关节或踝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适当按摩双下肢肌肉,促进腓肠肌泵的作用。③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触摸足背动脉的搏动,观察皮肤温度、色泽,注意是否出现疼痛、憋胀。若患肢温度较健肢温度升高,主诉疼痛、憋胀,需及时采取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证实,并嘱患者抬高患侧下肢,避免活动[10]。(3)患肢护理。患者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肢体制动,适当抬高患肢于心脏平面20~30 cm,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记录患肢脉搏、皮肤温度、不同平面的周径等变化,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按摩、热敷患肢,以免栓子脱落[11]。下肢穿弹力袜,绝对卧床休息,伸直患肢,穿刺置管溶栓侧肢体制动72 h,以无菌胶布交叉固定穿刺局部伤口,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等症状,避免发生皮下血肿或大出血等症状。(4)用药护理。用药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用药目的、方法,正确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治疗期间每隔6 h检测血凝四项[12-13]。药物使用时现用现配,以免影响疗效。用药期间密切注意患者出血状况,口腔黏膜、牙龈有无出血,是否存在血尿、黑便等情况。叮嘱患者以软毛刷刷牙,鼻腔干燥时勿用力抠鼻,以免导致出血。(5)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创建舒适、温馨、整洁的病房环境,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采取必要心理疏导干预措施,消除患者悲观、失望、恐惧心理,并通过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另外治疗期间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意义,指导患者合理使用弹力袜,注意休息,合理运动,定期复诊。(6)病情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必须要高度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性,坚持每天两次测量患者肢体周径,详细准确记录,并要重视患肢皮肤、色泽等。治疗期间若患者主诉患肢疼痛减轻,患肢肿胀消失,皮肤颜色转红,则表示治疗有效。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注意有无呕血、意识不清等症状,有无出血血尿、牙龈出血、黑便等现象,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有效处理,随时调整药物剂量。(7)肺栓塞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则是肺栓塞,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常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周内易出现肺栓塞,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合理饮食,保持通畅性大便,不可屏气用力,以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形成。若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师,并有效处理。(8)恢复期的康复护理。患者在康复期治疗期间,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尽量避免长期的站立和久坐。在活动期间,穿合适尺码的弹力袜或弹力绷带捆绑,以免出现外伤。治疗康复后,为了避免复发,坚持服用抗凝药物3个月,期间合理饮食,戒烟忌酒,多喝茶,以免血小板聚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
总而言之,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乳腺癌根治术后严重并发症,做好围术期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诊断与治疗,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雷兰芳.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护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82.
[2]张义玲,周待春,郭霞.循证护理预防单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9(19):1028-1030.
[3]陈国珍,郑婉婷,庞惠娟.健康教育路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8(32):1813-1814.
[4]许海燕,王琳,徐芳.高龄乳腺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95-96.
[5]黄定凤,裴蕾.高龄乳腺癌61例手术并发症预见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60-62.
[6]张.外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104-105.
[7]张燕.骨科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1):80-83.
[8]徐真蕊,王梅梅,宋绪花.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366-367.
[9]钟秀彩.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5(7A):165-166.
[10]郑洁芸,洪娟,朱美玲.护理路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围手术期预防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3,6(21):353-354.
[11]林玉芸.高龄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30(11):1689-1660.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深静脉不能正常流动产生凝块堵塞血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股骨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深静脉血栓可导致下肢功能障碍,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危机生命。因此,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积极预防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已引起骨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股骨骨折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七例,发病时间在术后5――10天,年龄在35――50岁。其首发症状为: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痛疼,患者皮温升高,低热,除临床症状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诊。
1.2法
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主要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
1.3结果
七例患者在治疗10――2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下肢静脉再通。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患者出现并发症心理压力大,担心不能及时治愈影响生活质量,护士应耐心开导患者,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及治疗过程并介绍成功病例。
2.2缓解痛疼
严格卧床休息,患者抬高20――30厘米制动,可促进静脉回流和降低静脉压,减轻痛疼和水肿。剧烈痛疼患者可尊医嘱给与止痛。如口服止痛药。患肢保暖切忌按摩和热敷防止栓子脱落。注意观察皮肤温度和色泽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3抗凝即溶栓时的护理
尽量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选静脉留置针,止血带不易扎太紧,尿激酶现配现用,持续用7――10天,采用患肢远端静脉用药。
2.4加强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