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概括范文

时间:2023-10-16 10:17: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农村建设概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农村建设概括

篇1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46-04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笔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际调查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括总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征,阐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可概括为“五新”、“三发展,一培育”。“五新”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新房舍是指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新设施是指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新环境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2],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是指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发展”分别是: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发展村镇。就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发展公益。就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一培育”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解决三农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难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继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二是要推动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发展很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从17.9%提升到43%,但此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减少农村人口才能繁荣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富裕农民。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即使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还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仍然是庞大的群体。解决好农民问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且城镇化要与生活水平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时,要汲取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意味着反城市化、反工业化,而是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也在扩大。中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民突出表现为六难:即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农村与城市的也存在着显著差距。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别(如中西部农村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尤为明显)、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相当突出,且农村本身社会事业差距也比较大。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二元结构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很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存在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其根本出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河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很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目前,河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河北省情,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河北”,加快推进河北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河北省行政区划设置,全省现有县市136个,其中县级市22个,县108个,自治县6个;镇946个,乡

1 016个。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脚点在于农村,但离不开县域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研究对象是县(市),对河北省136个县(市)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对其建设水平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合理的、系统的指标体系。在科学性、综合性、可测性、可行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结合河北省国情和农村实际,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众多指标体系原始方案中,筛选综合,最后形成由共4个二级层次,2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

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因子分析

运用上一节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河北经济统计年鉴2008、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中,搜集了河北省136个县市有关统计数据,使用软件SAS9.0对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

(一)提取因子

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及数值相差较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分析结果中,前5个因子的方差之和占样本方差的74.4%,而且从第6个特征值开始均小于0.8,这表明原来由20个指标反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可以由5个因子反映74.4%,一般来说,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70%以上,即认为比较满意,因此可提取5个因子。

(二)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计算两个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找出各公因子的高载荷指标,从而根据公式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模型,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经过旋转之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的经济含义更加明确。我们根据正交载荷阵中的高载荷将指标分成5类公共因子,逐次辨识。在因子F1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地区生产总值、X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5全员劳动生产率、X6二三产业占GDP比重、X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9农民人均纯收入、X10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11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因此可以认为,F1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因子,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其贡献率最大,达到48.42%。在因子F2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3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和X14万人拥有医院技术人员,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医疗水平因子,贡献率为8.67%。在因子F3中,X17公路密度、X18民用汽车拥有率、X19人均邮电业务量和X20电话普及率,根据指标变量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可以认为F3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建设因子,从交通和通讯两个方面反映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贡献率为7.18%。因子F4在X12百名学生拥有中小学教师数、X1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X16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指标变量上负载非常显著,反映了农村的社会保障程度,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因子,贡献率为5.56%。在因子F5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2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潜力因子,贡献率为4.57%。

(三)计算综合得分及排序

这里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因子得分。

最后,利用公式FI=∑ni=1(Ui×Ci),(1I7)

其中,FI为区域某县市的第I项指数,Ui为第i个公因子的权重,Ci为该县市第i个公因子的得分值,n为主成分的个数,这里n=2;Ui=λi/∑λi,λi是公因子相对应的特征值。计算河北省136个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3。

(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排在前十位的是:迁安市、三河市、任丘市、武安市、迁西县、鹿泉市、遵化市、香河县、霸州市、涉县,排在后十位的是:南和县、围场县、武邑县、威县、阜城县、广宗县、唐县、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

由排名我们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比较快的地方,如迁安市、三河市、任丘市等地,都是河北省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较高,新农村建设的起点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强,更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低的地方,如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等地,是河北省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决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力极为重要。

就总体而言,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大多数县市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水平较低,在136个县市中,综合得分处于负值的即在平均发展水平以下的有86个县,占全省总县数的63.24%,整体水平较弱,而且县与县之间的差距较大,排名第一的迁安市的综合得分为1.559 048,而最后一名的康保县的综合得分只有-0.54 224,尽管这是一个无量纲数值,不能用以进行直接的运算比较,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

三、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前面对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欲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水平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影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各个县域的发展水平的驱动与制约作用。

根据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本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采纳当前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相关成果,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着重从资本投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政府效率、科技进步等5个方面来研究它们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

按照以上方法,我们采用河北省2007年136个县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新农村建设水平(用Y表示,采用新农村建设水平综合得分作指标值)为因变量,用以上5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多元回归模型的统计量F=46.63,其统计量的p-值

由回归系数的检验统计量可知,5个检验统计量的p-值分别为0.0024,

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0.957+0.452X1+0.734X2+0.879X3-0.045X4+0.34X5

具体的分析结论如下:

(一)资本投入

本文是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粗略体现资本投入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资本投入的回归系数为0.452,T统计值为3.09。作为传统生产要素的资本(本文把固定资产投资视为其替代变量)与新农村建设水平之间呈正向关联。模型验证了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贡献,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若提高1%,其新农村建设水平也就可提高0.452%。资金是事关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涉及水、电、路、通讯、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涉及产业发展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规模相当大,因此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争取到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投资,使有限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就业结构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程度仅次于产业结构,其回归系数为0.734,T统计值为4.7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但凡经济强县,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就高,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壮大,这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少;而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县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县域第二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能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最为敏感。其回归系数为0.897,T统计值为3.15,在5个影响因素中排名第1,较为显著。从影响因子来看,但凡属于经济强县,一般都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排名第1位的迁安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2.6%。从回归分析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和二、三产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传统农业比重大的新农村建设水平普遍落后。因此,应当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道路,提高各县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如唐山市玉田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历史传统,科学选择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瘦肉型猪、蔬菜、园林花卉、中草药、林草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以钢铁深加工、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主导产业,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

(四)政府效率

本文采用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值来衡量政府的效率。虽然不确切,但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到,政府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045,T统计值为-3.04,表明县财政支出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与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关系为1:-0.045,即该比重每增加1,可导致新农村建设倒退0.045。分析表明,但凡经济强县,该比重都低。例如: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迁安、遵化、武安、三河等县,政府效率都比较高。县域经济发展较靠后的张北、尚义、沽源、康保等县,政府效率就比较低。这也充分说明不同县域间政府效率差别之大。无论是构建市场,还是招商引资都需要县级政府的大力参与,都需要县级政府发挥建设性的引导作用。

(五)科技进步

由于数据难以采集的缘故,本文采用农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科技进步的程度。通过回归分析,科技进步的回归系数为0.34,T统计值为2.42,可见新农村建设水平与科技进步水平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新农村建设水平越高的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也越高,反之越低。对新农村建设水平高的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已相辅相成,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新农村建设水平中等的县(市),科技进步已成为提升综合发展水平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对新农村建设水平低的县(市),当前的关键任务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必须充分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的支撑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研究项目(08457207D)。

参考文献:

[1] 李佐军.新农村建设评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2007,(04):51―55.

[2] 李树德,李瑾.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07):148―151.

[3] 李立清,李明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7,(01):45―50.

[4] 程水源,罗志锋.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北农业科学,2008,(03):358―362.

[5] 翟仁祥,沈正平,李清.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J].乡镇经济,2008,(01):10―14.

[6] Su HwanLim. Saemaul Move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C]. The 7th Eastern Asia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History. 2007.

[7] 金浩.经济统计分析与SAS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区别

传统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割裂,产业是城镇化的“配角”,而新型城镇化旨在实现人们在家门口就业。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新型城镇化要改变传统城镇化中农民的“候鸟式”、“钟摆式”迁移。所谓“候鸟式”、“钟摆式”迁移是指当前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工作在城市,而保障却在农村。实行新型城镇化,就要将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面覆盖,使农民工“进得来,留着下,有尊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当是社会和谐,是人的城镇化而非物的城镇化。当前一些城市片面提高城市形象与扩充城市规模,打造大量高档住宅、商业街区,追求标新立异的建筑,这种方式只能加大贫富差距。发展新型城镇化应当摈弃这种发展方式,将焦点聚集在如何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减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新型城镇化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传统城镇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新型城镇化强调市场资源的基础性地位,走可持续化、集约化的城镇化道路。

①从发展理念、支撑体系、关注焦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配套改革方面来看,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发展理念 城乡统筹发展 强调城市做大做强

支撑体系 多元支撑体系 工业化

关注焦点 城镇化的质量 城镇化的数量

土地利用 集约节约化 粗放利用

环境保护 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配套改革 多元体制综合改革 以建设口层面改革为主

综上所言,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可以概括为新型城镇化的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集约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社会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区域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提升。

2.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区别

新农村是相对传统农村而言,具有两个特点:一、新农村是城乡通开的农村,主要表现在人流相互通开、物流相互通开和信息相互通开。二、新农村是现代化的农村,其内涵主要是新农民、新产业、新组织、新村庄。新农村建设有城镇化与新农村两个目标或者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新农村。通过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即建设新农村,大量农民离开了农村,部分村庄变成了城镇,这就是城镇化;同时,剩下的农村区域也实现了现代化,也就是新农村[1]。

城镇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支撑。二、推进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2]。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镇化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其推重作用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的农民低收入问题,一方面,使多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企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发展乡镇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剩下的农村人口创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3]。但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既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镇化的巨大力量,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第一,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农民收入增加,促使一大批农民向城市转移,由于大城市的各种发展成本较高,不能到大城市生活的农民转而向中小城市流动,因此产生了城镇建设的需要[4]。第二,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释放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第三,建设现代农业,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供给和劳动力支撑,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农民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朝着先进的方向转变,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利于防止“城中村”的进一步发展,并减轻巨大的城市就业压力,避免“城市病”。促使具有一定劳动技术和文化素养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城镇化做好人口素质上的准备。为优化我国的城镇体系打好基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的问题促使政府建立健全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然而新农村建设又可能减慢现有城镇化的速度。新农村是在城镇发展没有很好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村当前存在的农业发展及农民生活问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必会调整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要素和资源,对城镇化建设形成竞争。资金方面,建设新农村建设会使政府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会使城镇建设的资金相应减少,劳动力方面,新农村建设会使一部分农民工返乡,从而导致城镇化建设的劳动力资源减少。

农村问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解决,新农村建设方针只能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补充,这是由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进城分不开。根据推测,未来的20—30年,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几乎将全部为城镇吸纳,但是却不可能全部转移农民,不能流入城镇的农民的生活问题则要靠新农村来解决,通过新农村的建设,提高留守人员生活质量,改善他们居住、医疗及受教育的条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新农村将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推动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继宁: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经济体制改革》,2007(5)

篇4

会议对过去几年长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会议指出,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长春实际,突出抓好16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创新开展市级领导联乡包村活动,深入开展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长春市农村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

会议认为,长春市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一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二是建立了领导、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三是推广了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等分类改造建设模式;四是丰富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等发展形态;五是探索了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这些思路、经验和模式也是下一步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法。

篇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准确判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对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重大决策,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其中,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村容整洁是表现,乡风文明是风貌,管理民主是保障。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的内容,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行动纲领,是党对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和部署上来,切实做到“三个充分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战略和重大创新。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水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1、正视我镇“三农”工作的成就,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镇“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对推进全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镇建设新农村工作奠定了基础。

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三是镇村建设得到加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四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有了新进展。

2、正视差距,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镇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明显改善,镇村发展不平衡。

二是农村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较弱。

三是镇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

四是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质量还有待高。

我们既要看到我镇农业和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也必须客观看待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坚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发展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成效。

三、抓好当前几项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工作要求,我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以实施强镇富民、安居乐业、生态文明、扶贫济困、固本强基等“五项工程”为抓手,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加快农村“三化”步伐,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项工程”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建设,又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我镇新农村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促进生产发展,壮大镇村经济。

(1)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要以大力发展适应城市经济和出口市场需要的优质高效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为方向,将组织工业化大生产的投入、技术、标准、管理以及市场流通等产业环节“嫁接”到农业领域,市场化配置生产要素,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二是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四是要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五是要突出生态特色。六是要加强基本农田的管理、维护和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效益。

2、构建长期稳定的“反哺”新机制,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继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二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三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四是继续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五是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六是落实建立征地事前公告听证和征地款预存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收入和农村土地收入村帐镇代管制度,切实保护征地农民利益。七是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清理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子女入学、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3、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营造农村新环境。一是加强镇村规划。二是推进农村地区交通、水利、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4、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新风尚。一是提高农民的实用技能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二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三是抓好新观念、新理念和农村文明新风的培育。

篇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离不开新文化这个大背景,离不开新农民这个新主体。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则意味着新的观念意识和新的行为方式的形成。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农村的过程,也必然是农村新文化形成的过程。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必然传承以往优秀的农村文化成果,同时吸收现代先进文明与文化成就,它集现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伦理道德等等之文明成果,反映时代特征,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农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表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得成功。

当前,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济基础;而新的生活方式在新农村中不断地得以构建,是实现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重要保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是实现农村民主管理的必要条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前提,那就是要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的出现。建设新农村,其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增强农民的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是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篇7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24-02

1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问题研究的意义

近十年来,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河南省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普遍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制约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鉴于河南省城乡现状,大城市的现代化成果直接进入农村落差太大,需要在城乡之间添加一个或多个台阶,才能比较顺畅地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过程,新农村建设也会自然地获得外力的推动。因此,中小城镇将是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大城市发展之间的重要角色,同时,发展中小城镇,也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2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主要内容

新农村建设,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它覆盖了“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覆盖了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覆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内容可概括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目标、价值规范和价值需求;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转变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前提和保证以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在农民生活方式上,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新追求,从而使人们过上真正符合自然规律及社会道德的生活;在中小城镇社会结构上,使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之中,以期维持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

3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面临的困境

解决“三农”问题,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路径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但目前状况是:在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却经常损害到农村的生态平衡。当前,河南省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一些地方的新农村中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较低,居民点建设及道路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加之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不配套,乡镇招商引资企业布局的不合理等,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大面积污染。随着人口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突出。假如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河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还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具体措施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优化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河南省各地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既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的同时,也为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生态优化带来新的机遇。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生态优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走循环农业的发展道路。循环农业,就是以循环经济理论来发展农业生产,它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思考”为原则,以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产品高产出、转化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和生活的无害化。

河南省积极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和综合循环利用率。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改造中低产田;依托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措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同时,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普及农村沼气,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资源化利用。开发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等,开展农作物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秸秆气化的试点工作。以村为单元,建立物业管理站,由专人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秸秆等废弃物,并负责沼气、垃圾处理、污水净化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服务。河南省洛阳市结合以上方面具体实施了数十个项目:

(1)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全市户用沼气池数量已达到了49.5万座,4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能源,2981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有沼气。

(2)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截至2010年上半年,洛阳市发展沼气工程417座,70%的规模养殖场实现了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

(3)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基本解决了养殖小区、农村寄宿学校、敬老院等地的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利用,村民享有系统的乡村物业服务;

(4)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直接还田、青贮、堆沤、生产食用菌、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措施,2009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75%以上,31个重点乡镇利用率达到92%以上,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的“种地养地”模式及“种植――秸秆――养殖”和“种植――秸秆――食用菌”等循环农业模式面积不断扩大,以前的废弃物如今成了优质的肥源、发展养殖的饲料、种植食用菌的原料、农民增收的资源。

(5)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2009年洛阳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30万亩,亩年均节约化肥4公斤、节本增效30元以上。

(6)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采取使用耐旱品种、应用旱作栽培技术、地膜或者秸秆覆盖、修建集雨水窖、实行水肥一体化栽培、示范滴灌节水技术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09年,洛阳市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万亩,农民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节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

(7)推广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2009年,洛阳市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17万亩,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8)推广农村节能技术。重点是推广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技术,果园铺设反光膜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多功能节煤炉和秸秆气化炉等,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9)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使用节药型新器械和高效低毒新农药,建立机械化专业防治队,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量。

(10)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是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1)建设循环农业示范村,组装、配套使用各种循环农业生产技术,为循环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提供典范。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实现“人-自然资源-农业”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就成了首选。新农村建设中中小城镇的生态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几方面的设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而在资金投入上不可能完全依靠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应该成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新农村建设,在商品流通、工业企业建设、农村道路以及住房改造、农村水利、大型设备建设和购置上等,都离不开畅通的、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资金汇兑结算网络;广大农村也需要金融理财产品服务等等。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全方位的。

一、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1.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经营精细化程度的提高,扩大了农业对资金的需求。因为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程度也要不断提高。如同样的农产品销售,过去在包装上不是很讲究,现在大部分农产品都需要品牌,需要包装,需要营销,而这些工作大部分由农业龙头企业来承担。所以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

2.支持农业园区建设。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生了许多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这些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需要大量的资金,要求农村信用社来支持。

3.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农业现代化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在这个转折过程中,许多农民将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一小部分创业办实体,成为企业家,成为商人,大部分成为产业工人。农民在创业办实体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面广、量大。

4.支持种养业规模户。现代化农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用一个“大”字来概括,特点是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即使还是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已经形成了农产品的集中产出区域,成为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所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支持种养业规模户的生产经营。

5.支持加速资金周转。农业经济发展的结算渠道不畅,农村异地汇款结算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纷纷从乡镇撤离,在乡镇保留的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只具有同城、同地汇兑结算功能,而不具备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这就为农产品的大量外销在资金结算上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所以要支持农村加速资金周转。

6.支持农民改善生活。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农民已经尝试消费贷款,如购车贷款,旅游贷款等已经出现萌芽。同时环境建设既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民要更好地享受生活必须改善生活环境,农村环境建设中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住房的小、低、散局面必须改变,都有很大的资金需求空间。

7.支持农村环境建设。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没有城镇化作前提,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达到。在城镇化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明显。小城镇的开发贷款,城镇建设贷款目前都已经发放。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

1.资金手段。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以说资金是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手段。离开了资金支持,尽管可以从其他方面体现一定的支持,但是其他支持是无法代替资金支持。

2.利率手段。利率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是资金的使用代价。如果利率高,即使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量大,农村、农业、农民使用资金的价格和代价也大,所以支持的效果就相对差。反之就大。

3.信用手段。农业贷款方式传统意义上只有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如果仅仅以这两种贷款方式服务农业,那么就远远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因为担保贷款涉及担保者的信用问题,目前对农村自然人的信用没有人能作出正确的评判,所以农村中的自然人作担保缺乏信用支持,法人大多是私人企业,大部分不愿意为别人担保而承担偿还债务的义务。同时,抵押贷款涉及到农民抵押物缺乏或者有抵押物而其抵押物权属证明难的问题。如,农民的房产大部分没有“三证”(房产证、土地证、契税证),所以不可能作为合法的抵押物。因此,抵押贷款的开展就比较困难。所以农村信用建设也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4.理财手段。农民在投资理财方面金融知识缺乏,而农村信用社既熟悉农村情况又有相对丰富的金融知识,完全可以在理财方面为农民出谋划策。

5.结算手段。农村资金汇划、汇兑相对还是比较难。所以推进农村信用社资金清算系统建设,尽快解决农村资金汇划、汇兑难问题,这是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6.信息手段。农村信用社相对来说在信息的掌握方面有较多的优势,纵向来说既掌握国家的金融宏观政策信息,又掌握基础农村实际情况,可以说顶天立地;横向来说既掌握整个金融业的情况,又掌握当地经济运行的情况。因此,农村信用社政策信息和实务信息都比较充分地掌握,完全可以把信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法

确定了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手段,那么方法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运用适当的方法就可以使手段发挥最大的效应,从而使支持对象更好地受益。就泽州市农村信用社来说,支持新农村建设可以用以下几种主要方法。一是在对象上:一般支持和重点支持相结合。二是在时序上:季度支持和年度支持相结合;三是在方式上:常规支持和创新支持相结合;四是在数量上:结构支持和总量支持相结合。

四、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有了支持对象、支持手段、支持方法还不足以达到支持的效果,最后必须有支持的措施作保证。从泽州农村信用社来看,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以保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效果。

1.加大筹资力度,满足资金支持的需要。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目前最重要的手段是资金手段,所以农村信用社自身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才能承担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职责。要增强自身的资金实力,必须加大筹资力度,扩大资金总量。除此以外,政策上要保证农村资金用于农村,这样农村信用社就有资金实力。

2.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利率支持的开展。利率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作保证,因为大部分情况下要求农村信用社让利于新农村建设,如果农村信用社本身经营管理不善,让利以后就要亏损,就没有办法让利了,也没有让利的能力。所以,只有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发挥利率手段的作用。同时,只有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了,才会灵活运用利率手段,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

篇9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92-02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加上高校培养模式的缺陷,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成为牵动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个人前途,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至关重要。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项重大举措。虽然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就业,实现心理过渡,为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缓解了压力,暂时解了燃眉之急。然而从长远来讲,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长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愿,这并不能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人才匮乏的窘境。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分析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当前就业需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资料统计,从2005年到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为330万、413万、495万、532万、600万、631万、660万,不断飙升的数字足以说明就业压力之大。

(一)农村就业的现实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话题之一,每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这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尊严,而且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和谐。政府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就业,服务基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政策的出台,都在利用政策的吸引力,将大学生就业导向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学生也逐渐转变就业观念,暂时选择通过这些途径实现初次就业,等待机会实现再次就业。

(二)农村就业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承载着父母的殷切希望,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熏陶,他们通常对自己的未来预期很高。但是走出校门,越发感觉就业的压力,面对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而且这些政策随着实践的检验,日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和信赖。大学生在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时,退而求其次,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暂时缓解就业压力,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然而他们大多数并不愿意长期扎根基层,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们更多的是把农村就业这一机会作为一个跳板,在此期间很多人心态极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争取一切机会跳出农村,在大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注入新鲜活力。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拥有创新性思维,对新农村建设可以出言献策,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相对城市来说,条件比较艰苦,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待遇微薄,更多的人才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很少有人问津。长期的贫穷、落后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在建设中极度缺乏高素质人才的现象,限制了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发展的速度。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为新农村建设缓解了人才缺乏的燃眉之急,为未来新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原有的农村建设领导班子中很多都是知识水平不高的当地有威望的村民,在办事时经常采用经验主义,无形之中不利于新农村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而此时大学生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可以为广大农村干部提供一些思路。

2.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失的尴尬境遇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没有大学生人才资源向农村的回流,没有多学科、多专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资源输入。”[1]这种情况会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无法进行大胆的创新性改革,发展十分缓慢,长此下去令人担忧。针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匮乏,国家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毕业生选择到农村就业,服务基层。在制度上为吸引人才做出了努力。实践上,到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中一部分人本身就是农村人,他们一般选择在户口所在地扎根,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和生活中,这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后续人才保障,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

(二)不利影响

1.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不稳定性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资源浪费。他们大多数人并没有长期在农村扎根的意愿,试图以农村基层锻炼为跳板,期望在城市寻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有前途”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一部分大学生源于农村,求学本身就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心态,父母和自身都有着跳出农门的渴望,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更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留在城市。这些多层复杂因素使得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人员极其不稳定。由于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所在基层单位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有效地栽培他们,开展实质性工作时也不乐意他们参与,大学生很难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们待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打击。大量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使国家政策原本的初衷,在具体实践当中变了形,走了样。

2.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过渡性给新农村建设造成隐形影响。由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暂时性、过渡性,使他们所在的基层单位很难重视他们,难以提供相应的岗位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很多乡镇只是以大学生村官作为装点门面的工具,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很少让他们参加,更谈不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处于作为“花瓶”的待遇。这不仅打击了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状况为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隐形危险。尽管大学生村官等高素质人才的注入,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基层组织没有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也没有为他们的实践锻炼提供机会。因为存在的过渡性心理,导致目前存在的基层领导不重视现象,为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有效推进大学生农村就业,积极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就业理念

大学生都希望毕业以后留在大城市生活,不愿意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就业期望明显偏高。宁愿在城市艰难的生存着,也不愿意回到基层锻炼。加上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和殷殷期盼,更坚定了他们选择城市的决心。推进大学生积极到农村就业,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对农村的新认识,展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他们看到广大农村地区是一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他们可以大有作为,成为领军人物。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学生正确分析自身实际条件,理性做出选择。前几年出现的北京大学生村官热与一些地区大学生村官无人问津的现象,说明宣传工作的不到位和狭隘的就业理念在起作用。要善于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解决担忧的现实问题,使他们相信服务农村,一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二)推进政府保障体制建设,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保障

首先,一部分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针对国家推行的相关政策,也有意愿去农村服务,但是顾虑重重。首先他们担心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否成为政策的牺牲品。其次,由于我国城乡差距比较大,收入水平也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在上学期间投入了巨大的教育成本,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最后,他们长期在城市求学、生活,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繁华和生活、交通的便利等,担心在农村工作的适应和与当地人的融合问题。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保障,很难吸引大学生下定决心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新农村建设中缺乏人才的现象很难得到有效缓解。政府应该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出发,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的保障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放下心理负担,轻松愉悦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当中去。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具体可以体现为向服务基层的大学生给予工资、福利、安家费用等的补助。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创业,更好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目前针对大学生进入基层工作的途径相对比较单一,仅仅局限于“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很难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这种需求与就业的压力表现得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国策,农村经济的发展将逐步驶入快车道,对人才的渴求也将越来越旺盛。政府可以逐步由主导走向引导,由出台优惠措施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转变到搭建舞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2]为他们拓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渠道,扩宽就业面,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可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学生可以承担管理者、组织者、技术人员角色等,通过开发新产品,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比较效益,推广农业的社会化生产。“乡镇企业可以从大学生中吸纳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农业发展,农业合作社建设,要在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吸引大学生积极加盟”[3]。近几年媒体不断报道大学生毕业到农村种植蔬菜、经营果园等成功事件,要善于总结经验,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篇10

苏州农村过去30多年的变化是中国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三大突破”,即上世纪80年代初全面实行家庭承包制、90年代中期以后全面实施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新世纪以后全面推进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苏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三次历史性的跨越”,即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开发区和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加速了农村城镇化步伐;进入新世纪,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时期,是苏州农业现代化推进力度最大的时期,是苏州农村变化最快的时期,是苏州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苏州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既注重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等,更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建立起城乡一体制度框架,加快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正在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城乡平等”的发展新格局。

苏州统筹城乡发展、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建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农业深度开发,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苏州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始终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把发展现代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加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和新型农民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

二是建立城乡统筹就业机制,把鼓励农民创业作为富民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昆山市实施的“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实践。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农村“三大保障”全覆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苏州市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大保障体系,对各种农村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苏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正在推进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的逐步接轨。吴中区将失地失业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昆山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城乡一体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常熟市逐步将农村各类企业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苏州正在加快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运行步伐。这些探索在全国都处在领先地位。

四是建立城乡改革协同推进机制,推进农村制度创新,赋予“苏南模式”新的内涵。苏州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农村“三大合作”形成气候,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苏州注重培育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探索政策性保险金融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了“三农”,农村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是建立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机制,实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苏州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壮大县级城市,积极培育中心镇。实践证明,县级统筹已成为苏州城乡统筹的主要形式和主体力量。在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总额中,镇级财政占有半壁江山,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统筹功能也日益增大。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86-03

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2006年底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已有1091所,当年的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达到了全国高等院校的总招生人数和总毕业人数的50%。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水平,2006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活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有幸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该校的6个民政类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示范性建设专业。为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教育教改、教学管理、行业合作、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示范作用,引领高职院校改革的方向,2007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德市石门县政府签定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议,拉开了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新农村视野中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序幕。

一、新农村视野中创新高职课程教学的意义

在服务新农村中创新高职课程教学是院系领导、民政管理专业教师、民政行业专家经过多次研究确定下来的改革方案,具有以下意义:

(一)践行生活教育理论,贯彻高职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生活教育理论对深化教育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陶行知先生提出认识来源于行动,所谓“行是知之始”,只有从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其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以一种技能,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在“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大量具有实用技能的高级劳动者。这是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院新农村视野中创新课程教学,就是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具体尝试。

高等职业教育属“教”姓“职”。一方面它属于高等教育大类,应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我国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专门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有不少差别。为了突显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培训这一特色,我院决定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实现课程教学改革新突破。这是贯彻教育部高职教育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学院示范性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关注农村,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现实需要

总理勉励大学生“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懂得农村,了解农民。在中国不懂农村和农民就不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温总理反复强调要懂得农村、了解农民,所以无论是当代大学生求学成才,广大教师实施教学,都必须立足于中国是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让广大学生们学好这“不可或缺的一课”。

我院是一所由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职院校,2006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院理应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理应深入农村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农民意愿,进行农村问题的探索,多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况且湖南是农业大省,石门是湖南省的农业大县,民政工作基础较好,也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值得我院师生去学习和调研。因此,“服务石门新农村建设,创新高职课程教学”不仅是学院主动服务“三农”,发挥国家示范性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一次良好机会,也是广大师生了解新农村的一个良好机会。

(三)强化职业道德,培养民政工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我院民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我国社会急需的、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较强民政实务技能的基层民政工作者、基层社会福利服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很难通过理论灌输形成,因此,我院决定把民政管理专业二年级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从学院教室搬到石门县农村;让广大学生在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在为当地村民,特别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具体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来铸就学生“以民为本、以情为民、以苦为荣、以助为乐、以实为上”的民政职业道德 ;通过主动跟村民及其他服务对象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设计具体服务方案,组织实施具体服务,从而提高学生为民服务的专业核心技能和关键能力。

二、新农村视野中创新教学的理论依据

学院在服务新农村中,创新现有教学模式,实行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理性选择。其主要理论依据有:

(一)学习的基本方式

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是人的两种基本学习方式。认知学习主要是发展人的思维,即人的理智,它以概括和推理为基础;而体验重在培养人的精神,它以感觉和经验为基础。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但侧重体验学习。实施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不仅通过实践学会某种工作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且每一个人在实践中获得对于现实职业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为知识的原动力,是促进学生职业意识、职业心理形成的关键因素。传统的“重视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体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适应能力差,实际工作技能不扎实,职业意识差,对职业喜爱程度低。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建构主义最早是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学生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布朗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民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悟上。

建构主义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形成新一轮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三)情感心理学和情感教育心理学的观点

情感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是情知结合、整体作用的过程,情感与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通融为一体的。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成长的,人在活动中进行思考,赋予感情、态度和信念。情感教育心理学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认知学习必须情意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教学内容与方法只有根植于情意基础时,才能发挥最好作用。因此,卓有成效的学习必须以学生内在情感体验为基础,教学内容必须同学生的兴趣、需要相适应,同他们自身的体验发生联系。

(四)后现代化知识论观点

后现代知识论强调知识的主观体验和个体对知识意义的动态建构。他认为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并且是受权力关系机制制约的结果,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的解释或理解,是一种假设。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件或问题,由于自身经验背景和理解方式不同会有各自的观点。后现代知识论还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类。缄默知识是一种“不清晰的知识” (不能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不能公开传递,具有很强的情景性、文化性和层次性,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领悟。

况且,国际较成功的三种典型职教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Campentencey-Based-Education)“CBE”模式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 Skill)“MES”模式,虽然人才培养途径各有差异,但其核心是重视人才能力的分析和培养,重视按职业分类和能力类型构建模块化课程和技能训练,重视学生在企业真实环境或模拟职业情景中的实训实践。

三、新农村视野中创新高职课程教学的实施

(一)新农村视野中创新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1.创新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学习

民政管理专业将《基层政权建设》、《社区建设与管理》、《社会救助》、《现代家政》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搬到石门,教学环境从学院教室、校内仿真实训室搬到石门县南峰村。师生主动了解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需求,根据村民需求和专业课程为村民开展电脑技能、家庭技艺、亲子教育培训,为村里留守儿童、救助对象、老人等特殊对象提供个案服务、小组服务,为学龄儿童提供学习辅导,捐建南峰村爱心书屋,协助南峰村成立经济发展协会,参与南峰村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和乡风民情建设等来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同时,师生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农村服务明白农村民政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等岗位群需要什么,然后学生就需要学习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学就教什么,使教学走出从前“要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怪圈,教学真正是基于工作的教学。

2.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是基于“学”的“教”,是基于“互动”的“传授”

根据南峰村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将民政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分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乡村民主自治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乡风民情建设”五个小组。每个专题小组师生在开展专题服务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师生就坐下来共同研究解决这个困难,必要时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和村民共同参与。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从“教”法向“学”法转移,实现基于“学”的“教”;同时,教学活动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行动,甚至是师生、村民、行业专家间的联合行动,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这样,使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范畴扩展为教学方法和协调方法两大领域。

3.创新教学形式:采取能力分组、协作开放教学、现场教学等形式

民政管理专业师生们来到农村、到各服务机构进行现场教学,打破原来整班上课方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主选择当地新农村建设的5个专题之一,每个专题小组师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专题服务,教学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下组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石门县南峰村村民、南峰村村民委员会及指导其工作的石门县民政局、学校、社会福利院、社会救助管理局的专家都是我们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服务新农村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快速整合了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并提供综合锻炼师生素质和能力的平台,让学生迅速明白在新农村建设中专题工作的具体内容、基层负责专题工作者的具体任务,大大提高了他们为民服务的综合素质和核心技能。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实践技能也成长很快。

(二)新农村视野中创新教学的合作形式

在参与新农村中实现课程教学改革,是政府和学院共同努力的结晶。其合作形式多样,主要有四种:

1.村民点菜,学生送餐

所谓“村民点菜、学生送餐”,是指我们师生在石门县南峰村实行现场教学之前就与当地村民进行了联系,了解到村民实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征询当地村民意见后,再组建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团队,选派和专业服务相关的教师和专家作指导,使课程教学改革和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同时开展并实现双赢。

2.走出去:把课堂搬到农村

“纸上得来终究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模拟实训与现场服务毕竟不是一回事,有时费尽心机学生还一知半解……于是学院在石门县南峰村设立了教学基地,部分专业课程采取现场教学,实现教学改革新突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本。把课程教学搬到石门县各社会服务机构上,通过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让师生学到许多书本上不曾有的知识,解决了许多书本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从07年4月至今民政管理专业有近100学生在当地进行暑期专项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和专业课程教学,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为村民和当地民政局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2名青年教师一直在石门县民政局挂职副局长,指导当地新农村建设,先后有20多名专业教师投身于石门县新农村建设。

3.走进农村:为农民兄弟送项目

如何让高职教育教学更好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如何让科研工作更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如何让高职示范性学院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到石门县民政局挂职工作后,我院教师找到了最佳结合点。一年多来我们把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科研工作与搞好农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农村建设服务中推动了教育教学创新、科研转型,在提升教学、科研实用性中推动了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民政管理专业教师主动将课程教学基地建在石门县农村,主动将部级、市级和院级课题《农村社会救助工作体系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机制研究》等的研究放在石门县农村,并将教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石门县新农村,促进了当地的儿童工作、社会救助工作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很好地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4.请进来:聘请农民专家或行业专家

新农村视野中创新课程教学,根据了石门农村工作需求和专业教学需求我们聘请了20多位行业专家做指导。就这次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就聘请了石门县民政局长、石门县社会救助局长、夹山镇社会福利院院长、中渡社区主任、南峰村支书等5位专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服务和课程实践教学,让广大师生很直观懂得每项服务应怎样开展?为什么要这样开展?

四、新农村视野中创新课程教学的体会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德市石门县政府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年多来,实现了双赢效果。学院在常德市政府和石门县政府的支持下,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现了教师转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社会服务示范,真正发挥了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人才培养的示范、创特色品牌的示范”,实现了国家教育部建设高职示范性院校的目标。同时通过深入农村现场教学,师生们更深刻地了解农村和基层民政工作,熟悉农业和农民,知“农民之冷暖”、“农村民政工作者之甘苦”,识“农民之艰难”,“农村民政工作者责任之重大”,扩大了视野、增长了阅历,增强了实践经验和民政工作技能,让他们终身受益。更可喜的是通过共建,学院搭建了与政府长期合作的教学平台,使学院师生随时可以挂职当地县、村、社区各服务机构,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石门县所有与民政工作紧密相关的服务机构成为学院重要的教学基地。常德市石门县政府整合了学院资源,将石门县南峰村由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升格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现正申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石门县农村社会工作也走在全国最前列,荣幸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社会工作教育试点单位,开始了农村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探索。更可贵的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学生深入农村,通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生动活泼的讲座培训、多姿多彩的助人活动、建立南峰村爱心书屋等途径,为村民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助力新型农民培养,让村民自己“内生”改变的动力,激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推动新农村建设。

综上,新农村视野中创新高职课程教学是有效途径。如果更多的高职院校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路径和方法,让知识分子以有效的机制介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那么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将有沉甸甸的收获,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也将注入强大的推动力,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憧憬将会更快地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篇12

而相当多的贫困村贫困群体的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步伐,试想,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温饱问题还没解决,何谈建设新农村?所以说,扶贫开发是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基础,而建设新农村是扶贫开发奋斗方向,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在贫困地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当务之急。

一、脱贫解困工作是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旗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始终坚持围绕解决和巩固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个工作重心来开展工作,突出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工程”、世行贷款项目扶贫工程、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社会扶贫工作,取得了突出实效,减少了贫困面和贫困人口,使贫困群体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增加。据统计,自1986年始,到20xx年末,累计解决了26.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及温饱不稳定问题,其中未温饱人口16.4万人,低收人口9.8万人。全旗极端贫困人口由25万人减少到8.6万人。贫困群众收入由1986年的人均149元提高到20xx年的2620元。

但是,由于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能力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一遇灾年,不但脱不了贫,而且本来已跨越温饱线的人口又重新返贫。受农牧民科技素质偏低,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基数较大,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构建和谐农村是重中之重,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就更显得相当重要,**旗面临的仍是8万多绝对贫困人口和11万多低收入人口的温饱及稳定温饱问题,而从实现整体脱贫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看,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据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统计显示,全旗16个乡镇中,仍有195个重点贫困村嘎查,按“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xx年才能得以全面扶持。现仍有8.6万极端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有10.9万低收入人口需扶持,进而使重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全旗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全旗扶贫工作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的阶段,解决温饱难,巩固温饱同样任务艰巨。我旗贫困村不仅基础条件差,各项社会事业也严重滞后,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贫困状况难以在短期内改变,是全旗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从已经实施的整村推进的情况看,从20xx年到20xx年末,全旗有83个贫困村先后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和“整村推进工程”。使重点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扶持对象窄、标准低;扶持内容不全面;扶持方式单一;实施进度缓慢等。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有4方面因素。

一是受到扶贫开发目标的限制。扶贫开发主要是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这一目标使得整村推进的措施和手段难以顾及贫困村非贫困人口以及扶贫项目之外的扶持内容。

二是受资金投入规模的制约,投入资金少,仍属杯水车薪,同时,重点村与重点村之间,旗县之间的贫困人口数有多有少,贫困面有大有小,就影响了投资强度,进而不能从根本上很好地发挥资金扶持的效益。

三是整村推进的起点本身就偏低。重点贫困村与其他村比较,实现建设新农村目标的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面临的困难更多。

四是各项资金合力不够。目前,政府投入扶贫的各方面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增多,但使用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二、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20字的目标和任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关键在一个“新”字上,就是说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农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这与扶贫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最近几年我旗在实践中实施的扶贫开发三大建设,即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农牧业产业化建设,为扶贫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三大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也是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三、整村推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群众参与式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工作方式的重大转变,它以重点贫困村为单位,以减少贫困人口为主要任务,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始终瞄准了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进村入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全旗有83个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凡是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的村,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人饮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多数村二、三年后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部分村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实践证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将新阶段的扶贫开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贫困问题,而且为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搭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几点思考

建设新农村是扶贫开发的奋斗方向,扶贫开发是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基础,二者是相互促进的,绝不能割裂开来,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贫困地区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解决温饱问题,打不牢这个基础,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要抓住新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工作,防止扶贫工作被淡化、边缘化的倾向。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旗要仍然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公共财政应向贫困地区倾斜,扶贫资金应当紧紧瞄准贫困群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力争到20xx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一是必须调整规划,通过重新调整规划,扩大扶持对象,增加扶持内容,丰富扶持方式,使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