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概括范文

时间:2023-10-16 10:17: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新农村建设概括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新农村建设概括

篇1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046-04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笔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实际调查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概括总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征,阐述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出了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征可概括为“五新”、“三发展,一培育”。“五新”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新房舍是指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新设施是指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新环境是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时代特征;新农民是指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2],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新风尚是指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发展”分别是:一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发展村镇。就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发展公益。就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一培育”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解决三农问题是个国际性的难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继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二是要推动农村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城镇化进程总体上发展很慢。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从17.9%提升到43%,但此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减少农村人口才能繁荣农村;只有减少农民数量才能富裕农民。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口在农村,即使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还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仍然是庞大的群体。解决好农民问题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推进新农村的建设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且城镇化要与生活水平相适应。解决三农问题时,要汲取国际上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意味着反城市化、反工业化,而是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难题: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之间发展差距也在扩大。中国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差距扩大,突出反映在粮食生产滑坡和经济发展滞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就业保证上的差距也在扩大。突出表现为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民突出表现为六难:即看病难、吃药难、受教育难、上学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农村与城市的也存在着显著差距。二是农村本身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区域差别(如中西部农村和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的差别尤为明显)、农村居民贫富差距相当突出,且农村本身社会事业差距也比较大。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二元结构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在很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是存在的。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其根本出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指导“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集成和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河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很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目前,河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河北省情,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河北”,加快推进河北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河北省行政区划设置,全省现有县市136个,其中县级市22个,县108个,自治县6个;镇946个,乡

1 016个。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脚点在于农村,但离不开县域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研究对象是县(市),对河北省136个县(市)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评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对其建设水平的评价,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合理的、系统的指标体系。在科学性、综合性、可测性、可行性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结合河北省国情和农村实际,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从众多指标体系原始方案中,筛选综合,最后形成由共4个二级层次,20个具体指标,构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

二、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因子分析

运用上一节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河北经济统计年鉴2008、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中,搜集了河北省136个县市有关统计数据,使用软件SAS9.0对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因子分析并计算综合得分。

(一)提取因子

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指标间的量纲及数值相差较大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分析结果中,前5个因子的方差之和占样本方差的74.4%,而且从第6个特征值开始均小于0.8,这表明原来由20个指标反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标可以由5个因子反映74.4%,一般来说,累计方差百分比达到70%以上,即认为比较满意,因此可提取5个因子。

(二)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计算两个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找出各公因子的高载荷指标,从而根据公式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模型,旋转前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经过旋转之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的经济含义更加明确。我们根据正交载荷阵中的高载荷将指标分成5类公共因子,逐次辨识。在因子F1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地区生产总值、X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5全员劳动生产率、X6二三产业占GDP比重、X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9农民人均纯收入、X10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11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因此可以认为,F1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因子,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其贡献率最大,达到48.42%。在因子F2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13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和X14万人拥有医院技术人员,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医疗水平因子,贡献率为8.67%。在因子F3中,X17公路密度、X18民用汽车拥有率、X19人均邮电业务量和X20电话普及率,根据指标变量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可以认为F3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建设因子,从交通和通讯两个方面反映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贡献率为7.18%。因子F4在X12百名学生拥有中小学教师数、X1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X16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指标变量上负载非常显著,反映了农村的社会保障程度,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因子,贡献率为5.56%。在因子F5中,因子载荷比较大的指标为X2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可以概括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潜力因子,贡献率为4.57%。

(三)计算综合得分及排序

这里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计算因子得分。

最后,利用公式FI=∑ni=1(Ui×Ci),(1I7)

其中,FI为区域某县市的第I项指数,Ui为第i个公因子的权重,Ci为该县市第i个公因子的得分值,n为主成分的个数,这里n=2;Ui=λi/∑λi,λi是公因子相对应的特征值。计算河北省136个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得分及排名,见表3。

(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排在前十位的是:迁安市、三河市、任丘市、武安市、迁西县、鹿泉市、遵化市、香河县、霸州市、涉县,排在后十位的是:南和县、围场县、武邑县、威县、阜城县、广宗县、唐县、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

由排名我们发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比较快的地方,如迁安市、三河市、任丘市等地,都是河北省县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阶段较高,新农村建设的起点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强,更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低的地方,如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等地,是河北省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决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力极为重要。

就总体而言,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大多数县市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水平较低,在136个县市中,综合得分处于负值的即在平均发展水平以下的有86个县,占全省总县数的63.24%,整体水平较弱,而且县与县之间的差距较大,排名第一的迁安市的综合得分为1.559 048,而最后一名的康保县的综合得分只有-0.54 224,尽管这是一个无量纲数值,不能用以进行直接的运算比较,但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

三、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前面对新农村建设水平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欲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水平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影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各个县域的发展水平的驱动与制约作用。

根据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本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采纳当前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相关成果,并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着重从资本投入、就业结构、产业结构、政府效率、科技进步等5个方面来研究它们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

按照以上方法,我们采用河北省2007年136个县域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新农村建设水平(用Y表示,采用新农村建设水平综合得分作指标值)为因变量,用以上5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多元回归模型的统计量F=46.63,其统计量的p-值

由回归系数的检验统计量可知,5个检验统计量的p-值分别为0.0024,

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Y=-0.957+0.452X1+0.734X2+0.879X3-0.045X4+0.34X5

具体的分析结论如下:

(一)资本投入

本文是采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粗略体现资本投入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资本投入的回归系数为0.452,T统计值为3.09。作为传统生产要素的资本(本文把固定资产投资视为其替代变量)与新农村建设水平之间呈正向关联。模型验证了固定资产投资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贡献,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若提高1%,其新农村建设水平也就可提高0.452%。资金是事关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新农村建设涉及水、电、路、通讯、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又涉及产业发展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所需的建设资金规模相当大,因此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争取到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投资,使有限的投资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是影响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就业结构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程度仅次于产业结构,其回归系数为0.734,T统计值为4.73。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但凡经济强县,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就高,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壮大,这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少;而县域经济发展落后县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县域第二三产业,不仅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能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对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影响最为敏感。其回归系数为0.897,T统计值为3.15,在5个影响因素中排名第1,较为显著。从影响因子来看,但凡属于经济强县,一般都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排名第1位的迁安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2.6%。从回归分析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和二、三产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传统农业比重大的新农村建设水平普遍落后。因此,应当改造传统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道路,提高各县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如唐山市玉田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历史传统,科学选择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瘦肉型猪、蔬菜、园林花卉、中草药、林草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以钢铁深加工、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主导产业,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主导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

(四)政府效率

本文采用财政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值来衡量政府的效率。虽然不确切,但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到,政府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045,T统计值为-3.04,表明县财政支出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与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关系为1:-0.045,即该比重每增加1,可导致新农村建设倒退0.045。分析表明,但凡经济强县,该比重都低。例如: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迁安、遵化、武安、三河等县,政府效率都比较高。县域经济发展较靠后的张北、尚义、沽源、康保等县,政府效率就比较低。这也充分说明不同县域间政府效率差别之大。无论是构建市场,还是招商引资都需要县级政府的大力参与,都需要县级政府发挥建设性的引导作用。

(五)科技进步

由于数据难以采集的缘故,本文采用农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科技进步的程度。通过回归分析,科技进步的回归系数为0.34,T统计值为2.42,可见新农村建设水平与科技进步水平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新农村建设水平越高的县(市)科技进步水平也越高,反之越低。对新农村建设水平高的县(市),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已相辅相成,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新农村建设水平中等的县(市),科技进步已成为提升综合发展水平的非常关键的因素。对新农村建设水平低的县(市),当前的关键任务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必须充分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的支撑会发挥较大的作用。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研究项目(08457207D)。

参考文献:

[1] 李佐军.新农村建设评价理论及其实践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2007,(04):51―55.

[2] 李树德,李瑾.天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07):148―151.

[3] 李立清,李明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7,(01):45―50.

[4] 程水源,罗志锋.湖北省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J].湖北农业科学,2008,(03):358―362.

[5] 翟仁祥,沈正平,李清.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证研究[J].乡镇经济,2008,(01):10―14.

[6] Su HwanLim. Saemaul Move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C]. The 7th Eastern Asia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History. 2007.

[7] 金浩.经济统计分析与SAS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篇3

1.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区别

传统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割裂,产业是城镇化的“配角”,而新型城镇化旨在实现人们在家门口就业。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新型城镇化要改变传统城镇化中农民的“候鸟式”、“钟摆式”迁移。所谓“候鸟式”、“钟摆式”迁移是指当前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工作在城市,而保障却在农村。实行新型城镇化,就要将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面覆盖,使农民工“进得来,留着下,有尊严”。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应当是社会和谐,是人的城镇化而非物的城镇化。当前一些城市片面提高城市形象与扩充城市规模,打造大量高档住宅、商业街区,追求标新立异的建筑,这种方式只能加大贫富差距。发展新型城镇化应当摈弃这种发展方式,将焦点聚集在如何解决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减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新型城镇化在资源配置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传统城镇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而新型城镇化强调市场资源的基础性地位,走可持续化、集约化的城镇化道路。

①从发展理念、支撑体系、关注焦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及配套改革方面来看,二者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发展理念 城乡统筹发展 强调城市做大做强

支撑体系 多元支撑体系 工业化

关注焦点 城镇化的质量 城镇化的数量

土地利用 集约节约化 粗放利用

环境保护 强调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配套改革 多元体制综合改革 以建设口层面改革为主

综上所言,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可以概括为新型城镇化的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城乡统筹,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集约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社会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区域性,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提升。

2.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区别

新农村是相对传统农村而言,具有两个特点:一、新农村是城乡通开的农村,主要表现在人流相互通开、物流相互通开和信息相互通开。二、新农村是现代化的农村,其内涵主要是新农民、新产业、新组织、新村庄。新农村建设有城镇化与新农村两个目标或者会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城镇化,一个是新农村。通过对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即建设新农村,大量农民离开了农村,部分村庄变成了城镇,这就是城镇化;同时,剩下的农村区域也实现了现代化,也就是新农村[1]。

城镇化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支撑。二、推进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2]。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镇化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其推重作用主要体现在:城镇化的推进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导致的农民低收入问题,一方面,使多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企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收入,同时发展乡镇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剩下的农村人口创造了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3]。但同时新农村建设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既具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作用。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城镇化的巨大力量,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环节:第一,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农民收入增加,促使一大批农民向城市转移,由于大城市的各种发展成本较高,不能到大城市生活的农民转而向中小城市流动,因此产生了城镇建设的需要[4]。第二,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释放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第三,建设现代农业,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供给和劳动力支撑,拉动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使农民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朝着先进的方向转变,为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有利于防止“城中村”的进一步发展,并减轻巨大的城市就业压力,避免“城市病”。促使具有一定劳动技术和文化素养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为城镇化做好人口素质上的准备。为优化我国的城镇体系打好基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带来的问题促使政府建立健全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然而新农村建设又可能减慢现有城镇化的速度。新农村是在城镇发展没有很好带动农村发展和农村当前存在的农业发展及农民生活问题的条件下提出来的,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必会调整城镇化的发展方式。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要素和资源,对城镇化建设形成竞争。资金方面,建设新农村建设会使政府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会使城镇建设的资金相应减少,劳动力方面,新农村建设会使一部分农民工返乡,从而导致城镇化建设的劳动力资源减少。

农村问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解决,新农村建设方针只能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补充,这是由于新农村建设与农民工进城分不开。根据推测,未来的20—30年,是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几乎将全部为城镇吸纳,但是却不可能全部转移农民,不能流入城镇的农民的生活问题则要靠新农村来解决,通过新农村的建设,提高留守人员生活质量,改善他们居住、医疗及受教育的条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新农村将作为城镇化的一部分,推动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陈继宁: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经济体制改革》,2007(5)

篇4

会议对过去几年长春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会议指出,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全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长春实际,突出抓好167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创新开展市级领导联乡包村活动,深入开展乡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长春市农村呈现了令人欣喜的显著变化。

会议认为,长春市新农村建设经验可以概括为:一是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二是建立了领导、部门和社会力量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三是推广了旧村整治、新村建设、迁村并点等分类改造建设模式;四是丰富了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等发展形态;五是探索了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这些思路、经验和模式也是下一步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