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2-02-27 22:09:4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信息经济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信息经济学

篇1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篇2

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前景

信息经济学可以同时作三种理解: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信息的经济研究可以囊括信息的费用与效用、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等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可以囊括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规模及其确定、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信息基础设施经济问题、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研究,信息(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研究则可以囊括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市场参加者的经济关系、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与经济的相互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交叉结合等研究。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并从中提高信息经济学的水平和加快信息经济学发展。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信息经济的发展,最能充分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

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如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乌家培认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的信息问题。陈禹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总之,学者们对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围绕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展开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由于其研究领域中的矛盾特殊性所规定,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并按照自己所研究的对象来建立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要学习、研究信息经济学,不了解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知道信息经济学围绕什么内容来研究,不清楚信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地位,就不可能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就会降低研究效率,甚至会影响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在基本理论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经济的涵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学科地位、学科性质以及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2、信息资源的研究。

如果说物质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信息资源可称为“第二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渐变革,信息资源完全可能成为“第一资源”。如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好,不仅物质资源能充分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本身也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信息资源的研究中,主要包括信息资源的涵义、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信息资源提高经济决策水平、提高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及配置的机制,作为信息资源主体的信息产品的性质、生产过程、生产方式,信息生产力的相关内容。

3、信息市场的研究。

信息市场是作为信息形态独立存在的商品,在流通领域传递交流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流动方式,也是信息商品买卖双方进行交易或交流,使之扩散、应用、渗透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在信息市场中我们主要研究信息市场形成的历史及其作用,信息市场的基本类型与功能,信息市场的基本特点及其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价格水平极其运动变化规律。4、信息产业的研究。

信息产业被认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信息产业的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这部分主要研究信息产业涵义、分类、产生过程与发展,信息产业的特征、作用,信息产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信息产业结构的涵义、形态、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信息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基本思路和调节方式,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规模以及与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等。

5、信息化的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什么是信息化,乌家培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信息化一定要成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可见,研究信息化的意义重大。

6、信息系统的研究。

信息系统按信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信息系统、科技信息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等。而经济信息系统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任何信息系统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经济信息系统的帮助。信息系统的研究主要也是侧重于经济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国家、地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信息系统的费用与效益的比较,对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和评价方法,信息系统的运行、反馈、控制、监督等有关理论。

篇3

一、信息经济与网络经济

在经济理论中,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申农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这便是信息经济学的起点。而作为网络经济的起点,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信息经济是以高技术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对于网络经济的含义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网络产业即为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群;第二类认为网络经济包括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在内的一个总体经济的概念。二者都是对新经济形态的描述,表达的对象是一致的,主要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强调的重点有区别,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而网络经济强调信息及其技术与经济的网络化特征和效应。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从经济形态和规律角度来看,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作为信息经济的产物,与传统物质经济不同,网络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基础经济形态和结构。网络经济更关心信息商品、版本划分、网络效应、路径依赖、锁定、正反馈、电子版权、竞争与合作、信息政策等这些在传统经济领域和信息经济初期没有的新事物、新规律。

从产业经济的发展变化来看,网络经济的主体是网络及其相关产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CREC)1999年的研究报告把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分作:网络基础结构层(Internet Infrastructure)、应用基础结构层(Internet Applications Infrastructure)、网络中介服务层(Internet Intermediary)、互联网商务应用层(Internet Commerce),每一个层次都有其代表产业和公司。

从商业模型的角度来看,网络经济促生了电子商务和虚拟市场。一般来说,电子商务就是指计算机与电子网络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子设备和软件实现商业交换和业务管理的全过程。虚拟市场是伴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市场环境,是网络环境的产物。在虚拟市场中既有对现实市场的模拟,又有全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体验。根据梅特卡夫原则,因特网的价值会随着用户的增加而呈平方级的增加,所以网络经济对社会实际的经营活动影响潜力不可估量。

三、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影响源于网络改变了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进而改变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运动规律。在这些改变中,较明显的有2个方面。

(一)挑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工业社会中,边际收益递减是普遍的经济规律在网络经济中边际收益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显现出递增趋势,这种特征来源于信息的共享性和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消费的非竞争性。网络经济的主要产品是信息产品,它可以零边际成本大量复制生产,而每一份信息产品的价值并不因此而降低,从而在信息产品生产领域,网络经济表现出强烈的边际收益递增特性。

(二)对市场均衡、垄断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有着特殊的成本结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产出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在网络经济中,供求难以均衡或即使均衡也不稳定的特点不仅使市场充满了不稳定性和风险,也增加了确定信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难度,产品的价格更多地由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结构所决定。

四、国内外网络经济学学科发展综述

国外网络经济学研究起步早,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谢伊提到网络经济产品区别于传统经济产品的四个重要特征:互补性、兼容性和标准;消费外部性;转移成本与锁定;生产的显著规模经济性。他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按产业类别讲述了软件产业、硬件产业、电话、广播、信息市场及其它网络产业。

国内学者将网络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了比较。纪玉山等指出网络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不会改变和取论经济学揭示经济本质的规律,但在经济现象形态上会拓展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周朝民针对网络经济这一新兴现象进行理论探讨。他认为网络经济学较之传统经济学,特别是西方经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黄宗捷等(2001)介绍了网络经济和网络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十大瓶颈等。濮小金、司志刚介绍了网络经济的概念、特征、基本理论,网络产品生产、营销、网络垄断和竞争,网络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及网络安全问题等。

五、存在问题

没有将网络经济学与网络实务区分开来,大部分学者的著作内容有关网络实务,不讲隐藏在网络经济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原理,网络经济学学科内容与名字相去甚远。

已有的研究是零散的,没有系统化。个别教材或教学也讲了网络经济学原理,但宏观的多,微观的少,不系统、不完整。宏观知识多,微观知识少,并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也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我们应把与相关学科交混、粘结在一起的网络经济学从这些学科中剥离出来,确定网络经济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方法和理论框架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针对国内外网络经济学教材偏重实务、很少讲原理的现象,国内外学者应抽出隐藏于网络经济背后的规律、定理和原理。研究中要更侧重于微观,并且重点应放在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微观经济学未探讨或未做深入探讨的问题上面,对网络经济产品的特征进行详细论述。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定理、规律等,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规范出来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学术争鸣中形成。因此十分有必要介绍解释网络经济现象的不同观点。

篇4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著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二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其次,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主体的经济决策和加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信息经济学较为深刻地探讨了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经济行为的两个主要现象,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无论是生产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面临着消费者的大量的、复杂的道德风险行为,而消费者也同样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选择和生产者转移的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所揭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无论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助于其作出各自相应的选择与对策。

再次,信息经济学中关于信息资源最优配置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关注信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努力创造信息资源合理流动的外部环境,提高信息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认识,协调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强化信息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功能,以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

最后,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们研究现实经济社会问题开拓了新的视野。实事求是地讲,信息经济学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经济学所使用的方法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思想方法。比如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和对策论,把现代决策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决策分析之中,使得经济分析不断贴近现实经济生活。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经济理论界的经济分析中,很多学者都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信随着信息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其分析方法将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篇5

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学的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共同点是以物质产品及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及相关活动为主要对象,因而被称之为物质的经济学。[1]在传统经济学中,信息如同空气、阳光一样是充分的,有用而不需要经济成本。同样,厂商、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等经济行为者具有“完全信息”,且具有完善的信息接收和信息处理能力,所以经济行为者的选择是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经济学之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行为者不仅不具备完全信息,而且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这与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设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信息经济学正是在否定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蒂格勒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理论,提出了信息搜寻的概念。斯蒂格勒认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经济主体要做出最优决策,必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而信息搜寻是需要成本的。把信息与成本、产出联系起来,提出搜寻概念及其理论方法,是斯蒂格勒对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继斯蒂格勒之后,着名经济学家K·阿罗(K·Arrow)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他认为,信息经济学是不确定性存在情况下的经济学。在他看来,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所以,可以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阿罗十分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信息经济的作用。M·勒姆特(M.Nermuth)对不完全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数学描述,用“信息结构”一词来描述经济决策利用信息的复杂分布及其与决策的对应关系,等等。搜寻理论后来经过萨洛普(S·Sulop)、截维德和马肯南等人的研究得到系统地发展,成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之一。众多着名经济学家在不完全信息经济分析领域的创造性成果,诸如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决策、对策理论、非对称信息概念以及价格分散理论等,使得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分析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有巨大影响的经济学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经济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弗里兹·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的出版,标志着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977年,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极大地丰富了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在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经济学者将信息要素纳入发展经济学分析框架中,使宏观信息经济学获得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结论。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生产函数理论,试图说明经济发展取决于投入的资本和劳力数量。但是,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并非如此,例如,发达国家增加投资快于增加人数,投资收益并没有递减。针对这种现象,西方宏观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要素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力,而应该是四个基本要素,即资本、非技术劳力、人力资本和新思想(信息)。由于知识构成生产要素之一,它像资本那样必须以放弃当前消费为代价才能获得,知识(教育)滞后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国家必须像对待基础设施投资那样对知识及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进行投资。由于知识投资长期效用的干预,经济长期发展中可能出现良性循环趋势,即投资促进知识生产与传播,而知识生产与传播获得的效用又促进投资。这意味着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期提高某个国家的增长率,这个结论正是传统理论所否定的。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不在于资本与设备,而在于知识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正在由资本依附转向资本与信息的双重依附。

信息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le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William Vickery)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后30多年来,不对称信息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对策理论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两位经济学家于1996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又一次因为在“走进现实生活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分享了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2]他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乔治·阿克洛夫、斯坦福大学的麦克尔·斯澎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这三位经济学家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之上,建立了一整套经济学理论,解释厂商、工人和消费者的行为,奠定了信息经济学的基础。其中,阿克洛夫和斯蒂格利茨教授同时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泰斗。

目前,理论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主张。[3]一种主张是按照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从市场不确定性角度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另一种主张是按照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从研究的整体情况看,前一理论体系似乎更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即便是按照这一主张来构建信息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也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为信息经济学“三分法”,即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框架出发,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微观信息经济学、宏观信息经济学和产业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以个别市场主体为基本分析单位,考证信息对市场均衡、劳动市场供给、消费者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微观经济问题的影响,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和微观信息市场的效率问题。宏观信息经济学则从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层面出发,论证信息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研究信息与财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等等。信息产业经济学着眼于对信息产业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基础与结构、信息产业国际化、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内容。按照这一思路,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能够较好地与传统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体系相衔接,不仅能够清晰地勾画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合理地安排其理论体系与内容,而且还能较好地构筑信息产业经济学的体系。在这一思路下,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构成理论信息经济学,而信息产业经济学则构成应用信息经济学。

思路二为信息经济学“二分法”,即按

照市场不确定性原理,将信息经济学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个部分。与此相适应,将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理论信息经济学,而把宏观信息经济学作为应用信息经济学。根据这一思路构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将思路一中的微观信息经济学和宏观信息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归到一块为微观信息经济学,将厂商行为的不确定性和政府行为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放到一起来分析。宏观信息经济学则由信息产业经济学和信息社会的各种经济理论组成,以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为基础,分析信息技术的各种经济影响和福利效果。这一思路的主张者认为,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将信息经济学与传统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加以区分,并且能够较好地体现信息产业在信息经济学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三

信息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4]比如委托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建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委托—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国有企业改革要建立起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制度正是以合理有效的委托—合同为基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所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比如资产重组、企业破产与兼并、股份制改造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市场经济“游戏”规则来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这个规则就是市场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和不断创新的委托—合同。

篇6

一、引言

近些年来,“假冒伪劣现象”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所谓“假冒伪劣”就是指卖者(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提供的产品在耐用性、安全性及其它功能方面未能达到买者根据产品说明、品牌等特征以及社会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所建立的合理预期。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假鞋、假烟、假表,现在的“黑心棉被”、“瘦肉精猪肉”等,假冒伪劣商品如同顽强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这两年来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受到过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涉及5000万城市消费者,98.5%的消费者受到经济损失。这种大范围、大规模的制假售假活动,有损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社会资源,破坏了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而且最终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效应。为什么我国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没有随着国家一轮轮的“打假”活动迅速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传统分析认为,其原因有:一是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利润的贪婪追求;二是消费者的软弱和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法律不健全和地方保护主义。前两个原因其实和问题基本上是无关的,因为卖方对利润的贪婪追求同样也是技术进步和质量改进的强大动力,这关键看厂商所面临的市场约束条件;消费者买了假货不诉诸法律解决也许完全是出于理性的计算,比如想免费搭车等。至于说法律不健全和地方保护主义确实揭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合约的实施效力问题,但这种解释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运用法律手段来监督和实施产品质量的成本――包括昂贵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这些分析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没有揭示假冒伪劣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信息经济学为我们观察和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为此,本文拟从信息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当前假冒伪劣现象的危害、泛滥成灾的成因以及如何防止和消除这种现象的发生做一点探讨。

二、假冒伪劣现象成因的信息经济学解释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已成为近年来各类经济学文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信息在各主体之间分布不均,与客观现实存在偏差。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信息的掌握并不总是均衡和对称的,信息不对称的事例比比皆是,如生产者较之消费者拥有更多的有关商品质量和价格的信息。由于人们在阅历、受教育程度、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别,使他们之间信息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存在着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之分。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交易双方的地位不平衡,人们天生的利己心决定了信息优势方往往会利用其信息优势地位,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隐蔽有关的信息,转嫁本应由自己承担的成本或风险,牟取不正当的私利,产生经济学理论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假冒伪劣商品的大量出现事实上就是“道德风险”的表现。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信息管理和传递机制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下信息传递机制却尚未完全建立和完善,造成我国目前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既比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严重,也比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严重。

由于信息传递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当前我国信息流动缓慢,而一种高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至关重要,一个信息传递机制失灵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信用贫乏的社会。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假冒伪劣商品鲜为人知,而目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我国信息传递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未能完全消除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同厂商相比处于相对信息劣势地位,而厂商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厂商对自己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了如指掌,而对广大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厂商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只能通过对商品商标、品牌获得粗略的信息。一些不法厂商往往滥用这种信息优势,做出机会主义行为,利用他们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生产、销售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欺诈活动,不但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和正当经营厂商的权益,并且危及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三、从信息经济学看假冒伪劣现象的危害

1.逆向选择导致市场失灵

由信息经济学,我们知道: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由于缺乏鉴别优劣真伪的有效信息,只能根据市场产品的平均质量水平决定支付意愿,从而导致生产者选择低劣化的现象。这里可以参照阿克劳夫的旧车市场模型在旧车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不知道,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这样一来,质量高于平均水平的卖者就会退出交易,只有质量低的卖者进人市场。结果是市场上出售的旧车的质量下降,买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更多的较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此循环,在均衡的情况下,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汪丁丁教授称之为平均定价原则,导致的逆淘汰,(见图1)。

图1 逆向选择

为了更好地说明逆向选择问题,现举例分析说明劣假产品导致市场失灵及其对经济的危害。设市场上同类产品质量存在差距,但其外观无法体现质量差异,买者了解市场上产品的质量分布函数与其质量效用函数。如果信息充分,对于高低质量的产品,买者支付意愿依据质量效用决定,并分别可确定高、低质量产品的需求函数与。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厂商均称自己是高质量产品,所以市场供给线是惟一的。

现假设高质量产品的市场份额为,低质量产品的市场份额为。在均衡条件下,高低质量产品的价格分别为与。信息不对称导致买者支付意愿由购买到产品的平均质量效用决定,这时真实的需求曲线为,则市场短期均衡价格为:,显然:。

由于均衡价格低于高质量产品的价格,使得高质量的产品所获得的利润极低,甚或亏损。生产者不得不放弃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而转向可以获得利润的低质量产品的生产,市场上产品的平均质量将进一步下降。买者的需求意愿也会随着质量的下降逐渐减少,即需求曲线逐渐右移,而市场上产品的质量虽然下降,供给总量却保持不变。因此市场的实际均衡价格也将继续下降,这反过来加速了生产者逆向选择和高质产品的淘汰。如此多次,直至实现长期均衡,此时均衡价等于信息充分条件下的低质量产品均衡价,这表明市场完全充斥劣质产品。此时买者将完全放弃对该产品的选择,有效市场消失。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高质量产品和低质量产品之间存在着的负外部效应,即由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买方对平均质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降低,从而使试图出售好品的卖方受到了损失,最终市场只能选择劣品低价这种非对称信息的外部性便是上述逆向选择问题的实质,也是市场失灵的原因,更造成了假冒伪劣现象的愈演愈烈。

2.假冒伪劣现象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经济运行追求效率,帕累托最优状态便是一个理想状态。它是指社会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不可能在至少某一成员受益的同时,不使其他任何成员受损。由于存在假冒伪劣现象,当市场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逆向选择时,巨大的潜在消费者剩余没有实现,市场效率不高,社会资源配置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

图2 资源配置效率图

现沿用上面的例子:设高质量产品的效用值为,低质量产品的效用值为;在售价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产品给予买者的满足感显然大于低质量产品的效用,即。考虑市场仅为高质量产品或仅为低质量产品两种极端情况,则有:

消费者剩余分别为:

生产者剩余分别为:(如图2)

当劣品充斥市场时,买者的福利损失为:

生产者剩余减少:

整个社会福利减少:

由此可以看出,假冒伪劣产品严重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此外,针对逆向选择和可能的道德风险而采取的信息显示或对策行动也会刺激社会资源浪费,导致市场的低效率。

四、对假冒伪劣现象的再认识及“打假”对策

1.对假冒伪劣现象的再认识

通过以上对假冒伪劣现象产生的所造成的危害及其原因的分析,我们对假冒伪劣现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

(1)假冒伪劣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单纯借助市场的力量是不能遏制假冒伪劣现象的滋生与发展的,政府必须采取立法、教育、行政等国家强化干预,加强对厂商假冒伪劣行为的监管惩处力度,才能有效的防止不良行为的出现。

(2)假冒伪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双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府部门、正常行为厂商应分别站在国家利益,维护经济运行安全、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及消费者利益的角度,站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维持正常市场秩序和自身利益的角度,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开真实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厂商假冒伪劣行为的空间。

(3)假冒伪劣现象不仅在短期中存在,在长期中也可能存在而且具有稳定性。[4]冒伪劣现象既可能损害买者的利益,也可能损害正当经营厂商的利益。即使不发生实际的假冒伪劣行为,只要存在假冒伪劣的潜在威胁,它的负外部性就可能对市场效率造成损害。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号召正常行为厂商、消费者积极参与打假。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监管成本,而且提高社会消费的整体素质。

(4)假冒伪劣商品表面上是商品的质量问题,实质上制假售假者思想道德的体现。抓法制建设的同时,应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修养,尽快建立起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彻底铲除假冒伪劣滋生的土壤,使我国市场经济走上快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2.信息经济学视角里的“打假”对策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经济学中有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缩小市场参与者相互之间信息拥有量的差距,实现信息在彼此之间的均衡和对称,使从事制售假冒劣商品的不法厂商失去伪装和保护,无法在市场上立足和生存,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1)提高信息传递系统的效率,促进全社会信誉机制的形成。法律和信誉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事实上,与法律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那些从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愿意冒极大的风险从事制假售假的欺诈活动,而不愿意讲信誉,从事正当合法的经营,从厂商角度而言,主要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对信誉机制的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信息流动缓慢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信誉贫乏的社会。人们对信誉的重视程度同整个社会的信誉环境有关,如果偷逃税款成为社会上一种普遍现象,对每一个个体而言,偷逃税款也就算不上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如果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对从事合法经营的厂商而言,别的厂商都能制假售假赚取高额利润,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示范效应”的影响下,也从事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追求“一锤子买卖”获取短期利益是他们最优的选择,他们不可能为获取信誉带来的长期利益而无视眼前利益的诱惑。

(2)提高消费者识别假货的能力,缩小消费者同生产者信息之间的差距。实现消费者同厂商之间信息均衡和对称的方法其实很多,但能够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依靠消费者自身的努力,收集、加工有关假冒伪劣商品的信息。具体就是消费者对其准备购买的商品作更多的调查、了解,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提高甄别商品真假优劣的能力。因为当消费者的识别能力提高时,不法厂商制售假冒劣商品的难度将无形中增大,如果他们想让消费者无法识别,进行伪装的成本必然增加。但是搜集和获取识别商品的知识和能力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苛求每个消费者都变成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方面的专家,即使他们通过学习做到了这一点,也往往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为他们获得信息并不是免费的,这些成本相对于他们购买商品自身价值来言,可能是非常高的。有时候,一些消费者明明知道其准备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的依然照买不误,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这种防止和消除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确实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并不具有实用性。

(3)通过诚实厂商向消费者提供各种质量承诺,实行“三包”,帮助消费者克服信息不对称。诚实经营的厂商同样也是假冒伪劣商品的主要受害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破坏和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造成的柠檬原理和逆向选择效应,常常会给诚实经营的厂商带来很大损害。因此他们对打击和抑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应该有迫切的愿望和很大的积极性。可是他们毕竟不同于行政执法者,因为法律并没有赋予这些诚实经营厂商查处欺诈者的权力,但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有效途径发挥作用。例如对自己销售的商品实行“三包”制度,向消费者提供各种形式的质量承诺,“假一罚十”,这些质量承诺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这是建立在他们对自己生产的商品质量有充分信心的基础之上,如果他们所售出的商品有质量问题,他们将会付出昂贵的代价。这种承诺之所以能够起到抑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作用,因为它给那些造假者制造了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造假者提供同样的承诺,它们将面临更高的赔偿,可能最终“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如果造假者不敢向消费者提供同样的质量承诺,只是声明“售出商品概不退换”,就充分暴露了他们商品质量不高的真实面目,消费者同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4)行政执法机构加快信息收集、处理,加大对制假售假活动的惩治力度,缩小不法厂商利润空间。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打击和惩治,可以改善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既符合全社会的利益,也是国家行政当局的责任和义务。它意味着那些从事假冒伪劣活动的厂商一旦被有关行政执法机关查获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降低他们的利润。当这些代价超过他们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中获得的利润时,即他们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获取的利润小于他们从事制售优质商品获取的利润时,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的比重将会大大降低,最终可能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但是,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惩治力度,发挥其应有作用是有条件的,因为信息是执法的前提,没有信息则不可能有执法。美国法学家拜尔认为:“法律的强制只有在法庭拥有该法律所需信息时才是可能的,否则根本不存在执法的前提,更不用说执法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行政执法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从而不能进行有效执法,而不法分子则凭借其信息优势地位,逍遥法外,令某些法律形同虚设。所以我们应改革旧的信息获取和传递机制,进行信息获取方式的创新。例如通过有偿悬赏方式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获取有效信息。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出台的《举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活动有功人员奖励办法》,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应飞虎:信息如何影响法律[J].法学,2002,(6):10-12

[2]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8):277-231

[3]Akerlo.G.(1970):“The Market for‘Lemons’: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4(2):488-500

[4]阮平南:The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preventing and eliminating the counterfeit & inferior commodities[C].AFAC国际会议论文集,2001,(2):219-313

篇7

一、引言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营销活动日益繁荣。同时也出现了营销道德问题。营销道德属于道德内容之一,是调整营销者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律以外制约营销行为的另一要素。在实践中,它作为我们判断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

二、信息不对称下营销道德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同一经济事件掌握的信息量有差异,即部分经济行为人拥有更多更良好的信息,而另一部分则拥有较少的、不完全的信息。信息不对称常出现于交易双方之间,并且不对称程度因交易双方地位及实力的不同而有差异。交易中双方信息地位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它们各自所拥有的信息量。如今市场上营销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品中的道德问题

产品中的道德问题首先表现在产品缺乏应有的质量,产品实际上提供的利益较少。其次表现在企业有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披露与产品有关的危险。最后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故意使其产品很快地过时,缩短产品的物质寿命或者制造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不满,鼓励他们在尚可使用的情况下丢弃不用,早买或多买。或制造厂家在产品的包装、外观设计上的改变或是产品功效上增加一些,以促使消费者一再更新产品,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价格中的道德问题

在购买产品中出现掠夺性价格、歧视价格、垄断价格及未披露全部价格信息等都是价格行为中违背道德的典型表现。价格中的道德问题还包括营销系统通过巧妙的安排,使价格比合理的水平高出许多,很多消费者指责商品价格中所饮食的广告及促销费用过高,因为产品的价格与成本成正比例关系,从而花在产品上的成本越高,则价格越大。

3.促销中的道德问题

促销是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促销中,许多企业采用了虚假的促销方式,如制作虚假广告,企业过度地夸大产品的功能效用,诱使消费者购买;有些广告故意玩弄文字游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有意误导消费者,采用有偿新闻这种不正当的公共宣传;对顾客的高压式推销,强迫消费者购买,采用贿赂、送礼、宴请、娱乐等不正当行为进行促销;含沙射影诋毁同业来抬高自己企业和产品的地位,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混淆商品和服务的来源等。

4.分销中的道德问题

分销中的道德问题表现在有些企业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骗买骗卖,或不讲商业道德,不讲信誉,不尊重经销商的愿望,强买强卖,或利用某种优势,限制竞争,进行垄断等。有些企业在分销中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利润最大化,损害渠道成员的利益,如延迟交货、撕毁供货合同、拖欠货款等。

三、营销道德问题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信息不对称状况会导致“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劣质品泛滥,信誉差、质量低的交易对象则会大量涌入;而信誉好、质量高的交易对象会退出交易,即所谓“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现象。逆向选择主要存在于竞争相对比较充分的消费品市场和品牌、质量差异较大的市场中。这类市场一般进入限制较小,技术要求不高,品牌差异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不大,从而竞争优势的战略定位便在于成本优势,成本降低既可通过效率提高,又可通过质量降低进行。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卖方可利用消费者无法准确把握质量的状况,成功地将劣质品当作优质产品售出。而吃亏上当的消费者不愿再次购买,迫使生产优质名牌产品厂商或是转而生产劣质品,或是避开大众化的分销渠道,从而劣质品逐渐将优质品驱逐出市场,市场为劣质品所充斥。由于市场中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商家明显比消费者具有信息优势,以至消费者受损,并且不利于生产优质商品的企业,使市场上到处都是劣质商品,更导致市场的消失。

2.信息不对称状况会导致 “道德风险”问题

道德风险则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经济行为人虚假信息欺骗处于信息劣势的经济行为人,通过损害后者的利益来为自己牟利。作为经济人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售价,这种行为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会带来效率的提高,而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则极易引起营销道德失范。生产者与中间商之间的交易是在信息基本对称的条件下进行的,价格欺诈难以成功;而消费者对生产者和中间商的成本知之甚少,从而容易为销售者所欺骗。在垄断竞争的情况下,由于产品差异的存在,消费者也难以通过同类商品的比较作出正确的选择。

3.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营销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

生产商处于价值链上游,其信息优势在于十分熟悉产品的生产成本、工艺、所采用的原材料、质量水平等,而不足之处在于对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把握不准。中间商上接生产商,下邻消费者,对上可以获得生产者的大致成本;对下可以推断消费者的需求趋势,劣势在于信息的精确度不高,可能做出错误判断。消费者对自己的收入、偏好了如指掌,但对产品质量和成本缺乏了解。

生产者与中间商的交易通常是在信息大致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而生产者、中间商与消费者的交易则是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进行的,消费者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而这种信息不对称状况是造成营销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

四、规范营销道德问题的对策

分析造成营销道德失范的诸多因素,经济人动机乃是基本诱因,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存在则是主观动机转变为客观行动的必要条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营销道德失范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劣化资源配置,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对整个社会而言成本过大,收益极低,因而必须加以治理。

1. 强化卖方的信息披露义务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完善程度与消费者的信息劣势地位的改善并无因果关系,因此,必须以法律形式规定卖方的信息披露义务。除了现有的在包装上标明成份、产地、日期等信息外,还应当进一步要求公开价格信息。若有不按规定披露信息或错误信息者,应承担由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

2.对卖方规定更严格的更明确的责任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规范营销活动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上已颇成体系。问题在于对卖方在经营活动中违反法律应承担的责任,或是规定得太笼统,或是规定得太轻。前者必然造成操作中的弹性过大,增加法律实施成本,同时也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后者则会使法律缺乏约束力,这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使卖方在交易中欺诈行为失败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在规定惩罚措施时,不仅要考虑到特定事件中对某一或某些消费者造成的损害,还要考虑到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只有这样方能使占据信息优势地位的卖方感到欺诈行为的成本过高而不愿采用。

3.进行消费者教育

不同于传统西方经济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消费者并非完全理性、全知全能,而是具有非理性和无知的一面,特别是在垄断竞争的市场中,其信息劣势地位更是显而易见。因此,政府有必要向其传播消费知识、消费经验,培养其消费技能,倡导科学消费观念,提高其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当然,这种活动也可由消费者组织,甚至企业来进行。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长远发展目标

信息不对称状况一般是就特定交易而言的,绝不意味着卖方的欺诈行为永远不会被发现,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往往会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排斥心理,所以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一般不会为牟取短期的暴利而损失自己的信誉资产。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完善的法人制度,企业可以成为真正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将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5.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要不断地发掘信息及其他相关要素的经济功能,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财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信息市场体系的构造和形成,大力扶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特别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更要组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努力争创高新技术的新优势,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郑海:论企业营销道德建设.企业活力―营销管理,2007.9.

[3]李静 程从军 李小刚:关注企业营销道德缺失 净化市场环境.企业论坛,2007,6

篇8

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IPO现象进行了分析。例如:Ritter (1984)研究了市场情况对IPO抑价的影响。1980年1月到1981年3月发行旺季(Hot Issue Market)时上市的IPO 期初平均报酬率为48.4,而在1977至1982年(扣除前述发行旺季1980.1至1981.3)发行淡季(Cold Issue Market)时上市的IPO,而在发行淡季上市股票的期初平均报酬率仅为16.3。Wang & Chiang (1989)以1 975年1月至1984年9月新加坡64个新上市股票为样本分析了新股的类别对抑价的影响:若新股为增资股 (Public issue),其超额报酬率为56.0 %;若新股为公开销售股(Offer of sale),其超额报酬率为46.7%。Dev Prasad(1994)研究了对三种类别的发行(纯初级发行、混合发行和纯二级发行)对IPO抑价的影响。纯初级是指只有公司向投资者发行股票,纯二级是指只有一部分已有股东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也就是指公司的股票现有的一部分股东以上市方式转让股票),混合是前两种发行方式的混合。他对每个公司的价格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发行的抑价程度因发行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当以月为分析的时间单位时,混合发行的抑价程度(mixed offering)比纯初级发行(pure primary offering)的抑价程度高出15%。

研究表明,各国的IPO都存在抑价现象。不同国家的IPO抑价水平存在着差别(如Loughranetal,1994),一般说来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IPO抑价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IPO抑价程度较高。但是,除了国别因素外,IPO抑价程度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者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对IPO抑价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一、IPO抑价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假设基础实际上是:IPO抑价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正相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不确定性降低至零时抑价现象将消失。IPO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包含了投资者、发行者、承销商等多个市场主体在股票发行过程中所占有的信息的多寡不同。正是由于各种市场主体在占有不同信息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各种主体才会通过自身行为对抑价产生影响。

(一)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Rock (1986)认为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产生了股票承销价的低估。Rock将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知情投资者(Informed Investor)和非知情投资者(Uninformed Investor)。知情投资者知道有关股票真实价值,有能力判断股票是否值得申购,非知情投资者则不然。所以具有投资价值的新股上市时,知情投资者会竞先申购,使得非知情投资者申购机会相对少。相反地,当不值得投资的公司上市时,知情者不会申购,但不知情者仍会申购,于是价值高估的股票大多由非知情投资者取得,而造成其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赢者的诅咒”(Winner's curse)。因此,发行公司为了吸引这些缺乏信息的投资者承担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愿意降低价格以弥补投资者购买到承销价高于真实股票价格的损失,以便吸引不知情投资者的加入,导致市场存在承销价格低估情形。

Chemmanur(1993)与Rock(1982)相同,都认为承销价低估是为了补偿投资者收集信息的成本。但Chemmanur认为公司内部股东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公司内部人在拥有公司品质信息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品质好的公司希望外部投资者能收集有关公司的信息,但是对外部投资者而言,此行为需要昂贵的成本,所以只有降低公司新上市股的价格,使更多的外部投资者来收集有关公司的信息,而收集信息的外部投资者会将该公司信息价格反映在二级市场上,另外品质好的发行公司也利用此方式与品质差的公司作区分。

信息不对称还会引起投资者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假说是指信息相对缺乏的投资者在决定是否申购股票时,可能会仿效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这些投资者如果发现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些投资者在申购某种股票时,就很可能追随这种行为。为了吸引投资者中的领导者(羊群中的领头羊)首先申购,从而带动其他投资者跟随认购,发行公司会将新股定价偏低,以保证公司上市发行能够顺利完成。

(二)发行者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Baron(1982)指出,发行公司为委托人与承销商作为人的委托关系的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承销商对资本市场了解,承销经验丰富。市场对公司证券需求与证券价格的不确定性越高,发行公司对市场的了解程度越低,发行公司对承销商顾问咨询及承销配售服务的依赖性也越大。发行公司使用承销商的信息,必须低估承销价作为补偿承销商,减轻承销商配售时的负担,促使承销商努力服务。承销价格低估是发行公司使用承销商专业咨询及承销配售服务所付出的代价。

(三)账簿记录(Bookbuilding)理论

Benveniste & Spindt (1989), Benveniste & Wilhelm (1990)以及Spatt & Srivastava(1991) 认为,账簿记录理论实际上是讨论的承销商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承销商通过从投资者那里获得信息可以建立账簿记录,从而了解市场对于发行公司股票的潜在需求,确定发行的初步价格范围。例如通常承销商和发行者会进行“路演”,使发行公司直接到市场面对投资者。 承销商会记录潜在投资者的“兴趣暗示”,进行IPO需求的估算,设定合适的发行价格。但是,如果潜在投资者知道显示愿意付出高价的意愿将会带来实际上的较高价格发行,这些投资者肯定会要求有所回报。为了吸引投资者真实显示购买意愿,承销商必须提供给投资者IPO抑价以作补偿。

二、IPO的信号显示理论

在IPO过程中,发行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有关公司价值的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对称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发行公司会向投资者传递有关公司价值的一些信号,使得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首先抑价本身就是发行公司传递的一种信号,其他信号还有内部人持股比例、专业机构的声誉及公司规模等,这些信号也会对抑价ou程度产生影响。

(一)抑价

发行公司比投资者拥有更多有关公司的信息,可以向投资者传递一些有关公司价值的信号。Allen和Faulhaber(1989)认为投资价值高的公司会将新股上市时承销价低估作为公司前景良好的信号传递给投资者,因为品质好的公司可以通过良好的运营效益及以后的新股增发来弥补承销价低估带来的损失。然而品质差的公司,本身的运营绩效不好,增资的机会较小,可能无法承受新股价格低估的损失。因此IPO抑价可看作发行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向投资者传递的一种信号。

(二)内部人持股比例

公司内部的经理层对于未来公司现金流量的了解,相对于外部投资者具有比较优势(Leland & Pyle,1977)。只有当经理层认为公司未来的现金收益会补偿现在的公司股票发行价格时,才会保留显著多的股份。所以外部投资者会将公司内部人的持股比率高低为衡量公司价值的参考信号。IPO价格低估一方面可以吸引内部人持股,另一方面可以发出信号,增加外部投资者对新股的需求(Booth & Chua,1996)。

(三)专业机构的声誉

投资价值高的或风险较低的发行公司会选择声誉好的承销商,利用承销商的声誉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的信号。而声誉好的承销商为了维护其声誉,也只愿意承销投资价值高风险较低公司的股票。发行公司为了使用承销商的信誉作为信号必须向承销商支付抑价形式的代价(Carter & Manaster,1990)。

三、IPO抑价的动态博弈分析

(一)动态博弈分析

对于IPO的抑价的动态博弈分析实际上是在市场中发行公司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和发行公司通过抑价传递信号的理论框架下进一步展开的详细分析。假设IPO市场中有两种发行公司,投资价值分别为高或低。他们在决定IPO的定价策略时相互博弈,市场可能产生两种均衡。

1.区均衡 (Separating Equilibrium)

好的公司和不好的公司的承销价采取差定价,亦即高投资价值的公司折价发行,投资者通过承销价的高低来区分公司品质。这种均衡产生的前提是因为低投资价值的公司觉得低估承销价出售的成本太大、风险太高,因此愿意以真实价格出售,不愿低估其承销价格。

2.混合均衡(Pooling Equilbrium)

高投资价值的公司与低投资价值的公司都采取同样的定价策略,折价发行股票。该均衡达成的背景是低投资价值的公司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的概率较小或市场对公司品质高低没有很大的期望报酬差距,此时低投资价值的公司低估价格的成本较低,会模仿高投资价值的公司的低估价格策略,伪装成高品质公司。在没有其他辅助信息的情下,投资者将以平均价值来评价所有公司。投资价值较低的公司将通过定价策略排挤好的公司,从而产生市场“逆向选择”问题,这对高品质公司而言是不利的。

因此,从动态博弈分析角度看:在区别均衡下,抑价是投资价值较高的发行公司对市场传递的信号。在混合均衡下,无论投资价值高低,新上市公司都可能抑价发行股票,不过两者的动机有所区别。

(二)市场反馈假说

在市场处于混合均衡下,上市公司的筹资过程可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Jegadeesh, Weinstein & Welch,1993)。市场反馈假说(Market Feedback Hypothesis)认为,当高投资价值的公司与低投资价值的公司采取相同的折价策略时,虽然承销价并未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但是市场能够分辨出公司品质高低。当新股上市后收益率很高时,表明市场相信发行公司品质好,股票的价值高过发行价,使得股价升高。在这种情况下发行公司,可以扩大发行规模,也就是说,发行公司依据上市后新股报酬情进行下一步的筹资决策。因此,新股上市后的收益率的高低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对于发行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程度,发行公司可以根据这一市场反馈回来的信号继续进行下一步的筹资决策。

四、现有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与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相同,我国IPO抑价现象也很普遍,而且我国抑价程度还很高。很多学者曾经对我国的抑价状况进行了分析。

我国A股市场的平均发行抑价率很高,达到335%(陈工孟、高宁,2000),股票的上市首日收益远远超过其它国家。有分析表明我国新股上市后的超额报酬率与股票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其他一些因素如股利、发行规模、宏观经济景气状况、中签率等因素与股票新上市后的超额收益相关性却不显著(王晋斌1997)。也有分析表明规模因素与发行价呈负相关作用,即公司规模越大,发行价越难以定得高;公司盈利因素与发行价起正相关作用(张人骥、朱海平、王怀芳、韩星,1999)。有学者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新股上市后承销商对部分股票的托市行为,这是我国IPO抑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徐文燕,武康平,2001)。

虽然很多学者根据现有理论对我国的现有的IPO抑价状况进行了分析,但现有的一些理论对于我国的市场解释能力还不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发端,以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为前提,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市场必定会产生新旧体制的经常性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会反应到IPO的市场表现中来。

一方面,政府因素对我国的IPO抑价影响很大。我国的证券市场与股票发行是于国有企业改革紧密联系的,股票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转制成本的重要承担者,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大力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支持。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实际上的分割,国有企业大部分采取部分股权上市,将少量股权在市场上发售,而将绝大部分股权仍然保持在自己手中,因此股票市场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融资市场而不是一个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实际经济生活当中,经营业绩越差的企业往往面临改革压力越大,上市融资的积极性也越强,因为上市可以在保持对企业控制权的同时筹得资金。这样也就产生了IPO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在“逆向选择”很严重的情况下,交易将不会发生。也就是大量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排挤了投资价值高的企业竞相上市,将会使得股票市场根本就无法建立和发展。在既要保证国有企业筹资要求的满足和实现,又要保证股票市场能够建立和发展从而保证有足够的投资者愿意提供资金的情况下,只有政府主管部门才能有资格来充当市场的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双方的协调者。主管部门负责选择具有资格上市的企业,将筹资的额度采用各种方式分配给众多需要融资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无法根据公司的投资价值等基本信息进行公司的选择,也就无法根据自己意愿选择投资对象。因此交易双方也就实际上被隔离,那么IPO定价也只有政府主管部门能够决定。

篇9

信息经济社会中,图书馆不仅是图书文献的收藏地,更是知识、信息加工和传播的场所,并通过进化和自我完善在信息经济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图书馆已成为知识高度密集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促进了各自的发展,扩大了其研究的对象,深化了研究的内容。

信息经济学的确立和发展为图书馆学注入了新的内容,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变革。图书馆学需要研究数字化、网络化等因素给图书馆本质、属性、基本矛盾、发展规律、职能等诸方面带来的新变化,并继续探索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基础理论研究指导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全局。信息经济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外,图书馆作为信息经济产业中的一个部类,其发展规律和实践的理论——图书馆学与信息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图书馆学教学单位纷纷将图书馆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学系,信息经济学也出现在信息管理学系的课堂上。信息经济学是经济科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延续,是对经济学基本问题在新的社会与技术环境中的进一步研究,对于图书馆学专业来说它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

二、有关信息经济学理论简介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的理论进行探讨: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概念,源自著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于1970年提出的非对称信息论。所谓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非对称信息论认为:(1)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一方处于信息优势,相对方则处于信息劣势;(2)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上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

信息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引起了对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研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有哪些表现、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什么影响、图书馆如何降低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其负面影响,等等。随着这一研究不断深入,对改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如何消除图书馆读者与管理人员、采购部门与书商、图书馆管理层与职工、图书馆与系资料室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则是新时期搞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信号理论

1973年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Spencer)提出信号理论。信号理论就是研究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逆向选择问。信号理论主要将讨论这样的一种情况,拥有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使用能够为公众观察到的“信号”,向不拥有信息的一方可信地传递私有信息。

3.搜寻理论

1961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发表《信息经济学》,此文清晰的说明信息不完全是较信息完全更为一般的现象,这篇论文是搜寻理论的奠基性作品。搜寻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并且是一个成本递增的过程。搜寻收益却不是简单地收益递减,而是在开始的一段搜寻时间内收益递增,然后才开始收益递减。对于图书馆日常的查新工作,就是一种对信息的搜寻、判断,正因为搜寻的成本是递增的,所以进行有偿服务是必要的。

三、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和指导

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使图书馆学者面对图书馆工作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了新的科学研究。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使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深化,研究的对象扩大,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图书馆学理论的新视角和丰富的数据分析结果,必须对图书馆的角色、服务模式及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

1.有偿服务研究的深化

从图书馆学中探讨的有偿服务问题看,是存在着两类不同的有偿服务,一类是“创收”性质的服务,如出租图书馆馆舍门面,变图书馆为“租书馆”等等,不论是权宜之计,还是单位的行为,都是得不到科学的解释的。这类有偿服务背离了图书馆的宗旨,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同行们的批评,它是离开了图书馆本身的业务建设而外加到图书馆身上的,不是面对信息时代,也不符合发展图书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这一伟大宗旨。另一类是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有偿服务,它是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现代各类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管理上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三种模式,即无偿服务的“馆藏模式”、以市场化的有偿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和有偿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但以后者为主的“服务模式”(如学校图书馆是在做好为本校师生免费服务的前提下,向社会、企业提供有偿服务),它们的共同点是以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中心。信息经济学的影响和渗透为图书馆有偿服务的探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如信息的供求理论、用户的偏好、信息价格的弹性理论、信息的环境等,使之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有序有效地发展,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将是图书馆信息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前提下,根据各自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各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应制定“因馆制宜”的发展战略规划。

按的观点,服务完全具有商品属性。而信息服务作为一种智力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级服务形式,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更大,因此,完全有理由通过服务收取报酬。有偿信息服务=有偿信息+有偿服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性的资产本身将贬值,知识的处理和服务将增值,而信息的有偿服务则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它将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图书馆学则是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对有偿服务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如有人认为三类信息应区别对待:对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信息(商贸、投资、金融、企业经济、娱乐等),可体现“经济效益”原则,开展有偿服务;对公益性信息(气象、自然资源、人口等)关系到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应体现“社会效益”原则,开展无偿服务;第三类是保密性信息,绝对不能从事商业开发。

因此,信息经济学对图书馆学的影响和渗透随着信息时代的已经到来,知识性的资产本身将贬值,知识的处理和服务将增值,信息的有偿服务将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体现。作为公益事业性质的图书馆,所有业务的开展仅靠国家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服务不但是信息经济学和图书馆学发展所允许的,而且是必要的,它能更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2.图书馆工作基本原则的增补

图书馆学中提出的图书馆工作的基本原则,如:读者第一,以服务工作为中心,为利用而藏书等等,都是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但在新形势下就需要增补新的内容。

首先,图书馆的基本矛盾已从“借阅需求与文献提供”发展到“读者用户的信息、文献需求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文献提供”的矛盾。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既然有为有偿服务付酬的用户,那么读者第一就应扩大为读者和用户,以服务工作为中心中就应包括有偿服务。

其次,在有偿服务得到肯定的条件下,应提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还应根据各类不同图书馆及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制定“因馆制宜”的原则。

第三,根据国际图联提出的主题“变革的挑战:图书馆与经济发展”,应提出图书馆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图书馆工作除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外,应突出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符合图书馆与社会发展规律的。

3.信息经济学的渗透加快了图书馆数字化、现代化的步伐

信息经济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宽松的信息网络环境,丰富的数字信息资源,多样的多媒体信息服务手段。另一方面,数字图书馆也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信息产业的一个部类。基于这样的理念,图书馆应该加强联盟合作、加快数字化进程、更新服务手段、改革管理机制、保障读者权利等方面的综合建设。图书馆要适应信息经济的大环境,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事业的生存与发展开拓良好的空间。着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和普及,确保图书馆在知识收集、整理、加工和传播过程中的集散中心地位。

图书馆学认为:文献资源开发是传统的图书馆工作的主要产品,信息资源开发则是现代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图书馆已经从单一的图书保管者迈出了服务本位信息提供者的步伐,从局域服务走到开放服务,工作中心由书本转移到人,在信息传递和咨询及整个图书馆业务环节上都贯穿了人本位的思想。

篇10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Web技术

Key words: information economics;double subject interactive;teaching mode;Web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82-02

基金项目:“信息经济学”辽宁省首批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辽宁省高校本科教改项目“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立项号2012-351)。

作者简介:屈莉莉(1981-),女,辽宁营口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决策支持。

0 引言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目前高校本科教学的主导形式,而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课程内容单向传递,学生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新的以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导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关系,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 双主体互动模式教学模式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参与性”,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双边活动,就“教”而言,教师是主体;就“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而Web技术注重用户的交互应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1.1 基于Web技术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框架 “基于Web技术的双主体互动”课程建设模式(参见图1)的设计理念为:

①教师主导。组建教学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授课教师团队;明确的课程定位和建设规划;选择国内外优秀教材或自编课程讲义;建设课程资源,准备教学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参考教材、习题库、案例库、试题库等;制作多媒体教学文件,将全部教学内容转化为电子课件;录制与教学课件同步的授课实况

录像。

②学生主动。学生登录教学资源网站,利用网络化教学内容自主学习;利用习题库、试题库自行复习;根据参考资料和相关知识,自发参与课程建设,提供课程相关资料;在线提出话题,建立讨论主题;参与到师生互动之中。

③利用教学空间实现双主体互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上述两方面的建设内容。将授课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中,包括电子化的教学内容课件以及制作完成的授课实况录像;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师生在线答疑辅导、互动讨论、交流、以及在线布置和提交作业;利用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提交作业资料,更新和完善授课内容。

1.2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将完备的教学资料呈现于网络媒体之上,不仅包括讲稿,还包括授课视频,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不受上课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通过反复浏览课程资料得以实现。

②对教师是一种监督和促进。要求任课教师精心准备,发挥最好的教学水平,展现教学风貌。通过网络的传播,可以增强该教师的知名度。

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双主体互动教学允许学生反馈教学意见、在线提问、提供案例资料,而这些将成为新的教学资源,因此为了能够参与其中,学生必将积极思考,广泛的阅读和搜集相关资料,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④对外推广与社会服务。通过Web技术在Internet上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服务本校学生,也将服务于更多的社会用户,更好的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1.3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设原则

①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应将课程按照知识模块进行分解,梳理各知识模块中若干知识点的连接关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条理化掌握。

②完备的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Web技术的实现需要软硬件、网络资源的配合,包括:网络服务器的、高速的Internet接入方式以及制作课程资源的相关多媒体

设备。

③高水平的授课教师和课程制作团队。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较高层次的教学能力,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课程资源制作团队要清晰、准确、完整的制作授课视频、教学课件、课程网站等。

④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参与空间。对于学生的提问及时回复,对于提供优秀教学资料的学生应有一定的奖励措施,要重点建设访问量和访问人数多的教学资源。

2 信息经济学课程双主体互动模式的实施

信息经济学作为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经济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联系信息科学与经济学的纽带。我国众多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相关专业均开设该课程。

信息经济学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其研究范围广泛。应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该课程的讲授:一方面是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包括:经济信息的表现与机制设计,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资源以及信息系统;另一方面是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包括: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2.1 划分信息经济学的知识模块,按照知识点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将信息经济学课程内容按照知识体系划分为知识模块,各知识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点如下:

知识模块1—信息经济学基础:信息经济学内涵;信息经济学产生与发展;信息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与内容。

知识模块2—经济信息表现与机制设计:经济信息的表现形式;委托—关系;逆向选择与信号理论;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的应用。

知识模块3—信息商品:信息商品;信息商品价值与价格;价格离散与信息搜寻。

知识模块4—信息市场:信息市场的内涵与分类;信息市场模型;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电子商务市场。

知识模块5—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配置;信息资源配置结构;信息资源配置测度;网络信息资源配置。

知识模块6—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系统成本分析;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分析;信息系统投资决策评价。

知识模块7—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信息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

知识模块8—信息经济:信息经济的内容;国外信息经济测度理论和方法;中国信息经济测度模型;网络经济测度体系。

2.2 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建设内容

①按照三个层面准备课程理论知识:信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每个知识模块的学习目标、指南、内容、练习、实践、作业、测验、案例、常见问题、知识结构。知识模块下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讲义、课件、视频录像、练习、测验、案例等。

②实践内容。按知识模块整理实践大纲、综合案例和素材资料。

③自测考试。在线考试、模拟试题库、仿真试卷等。

④互动式交流。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课程平台自有的通讯模块以及商业化工具,例如:腾讯QQ、微信、飞信等)和网络社交平台(课程平台自有论坛以及商业化软件,如:人人网等),实现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提问、答疑和

交流。

3 小结

基于Web技术的双主体互动教学是一种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共享教学资源。基于这一模式所建立的信息经济学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受到辽宁省本科教学网(http://)的大力支持,相关资源已经在此网站,供Internet用户共享学习使用。

参考文献:

篇11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为了清除这一公害,消费者、正品厂商和各级政府都对此做着不懈的努力。随着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三位信息经济学领域的经济学家所分享,信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更显重要。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对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假冒伪劣商品的界定

分析这一问题前,首先需要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界定。假冒伪劣商品指商品名称与产品品质不符,或冒用他人产品的商标牌以及一切质量不符合标准的商品。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假冒伪劣商品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1)根据产品的特性,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假商品(记为A1)即主要原料不是真材实料,例如假种子、假化肥等;冒牌商品(记为B1)即冒用他人品牌、商标、产地等的产品;劣质商品(记为C1)即充作正品的次品、等外品及质量等指标不符合标准的产品。(2)根据是否会造成经济损失,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有派生经济损失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A2)和无派生经济损失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B2)。(3)根据是否会造成人身伤害,假冒伪劣商品可分为有人身伤害(直接或间接)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A3),例如用工业酒精加工的白酒;和无人身伤害的假冒伪劣商品(记为B3),例如冒牌的服装鞋帽等。

实际上,并非每个消费者都对假冒伪劣商品存在需求,消费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不会使用伤害身心健康的假冒伪劣商品,也就不会对假冒伪劣商品产生需求――假设他了解商品的相关信息;高收入者有能力消费正品,因而在了解商品信息的条件下决不会使用假品。但是,的确存在部分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的约束和崇拜名牌的心理,在消费正品的有效支付能力受到极大制约的情况下,只能把视线转向价格低廉的假冒品,这也是一种理性选择的结果。一般来说,也就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能产生最终需求的有两类商品集合:一类是无人身伤害且无派生经济损失的假商品,即集合A1 B2 B3和C1 B2 B3中的商品;另一类是不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冒牌商品,即集合B1 B2 B3中的商品。

二、信息不对称下的假冒伪劣问题

从整体上看,假冒伪劣商品的出现是由信息不对称所致。由于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了解得远比厂商少,从而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难以区分优质品和劣质品。在一个市场监管不力、真假商品混杂的市场上,买方面临的困难是无法有效鉴别商品质量和真伪,结果是假冒伪劣商品很可能充斥市场而真品生产者不得不退出市场。

阿克洛夫(Akerlof,1970)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给出经典的说明。假设现有A、B两个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A是优质品,B是劣质品;A的边际成本为C1,B的边际成本为C2,且C1>C2;A希望的售价为P1,B希望的售价为P2,同样有P1>P2,这也是合理的,因为A的质量比B好。但是消费者不能把握有关商品质量的信息,不能区分A和B,设A和B各自占市场的份额分别为q和(1-q),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为P,则:

P=P1・q+P2・(1-q)

由于P2

在阿克洛夫的模型中,通常的逆向选择结果是不完全信息产品市场的消失,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真品才与假冒伪劣品共存于同一市场。但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真品与假冒伪劣产品于同一市场的现象,而并非如阿克洛夫模型所暗指的是一种罕见的情形。例如,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许多名牌或价格偏高的商品存在假冒品,而低价的大路货通常未被假冒。原因是假冒者尽管在成本上有优势,但存在被查出而受到惩罚的可能,他必须在销售假冒伪劣品中获得的利润足以补偿所冒风险带来的预期额外成本。名牌或高价商品的预期利润较高,在一定的惩罚下,假冒它们有较大可能是值得的。低价商品的单位产品利润较低,假冒者为弥补预期惩罚所造成的损失,需要大量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品,但如此后被查出的可能性就更大。故而假冒名牌或高价商品比假冒低价大路货商品成为更可取的策略。这就解释了在低价品市场上,通常出现的是真品制售、假冒品不出现的分离均衡,而在高价品市场上,通常出现的是真品与假冒伪劣品共同存在、真伪难辨的混同均衡。

在经济生活中,要区分两类市场:一类是不会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市场,例如服装、软件等;另一类假冒伪劣商品的消费经常会危及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例如烟、酒、药品、化妆品、家用电器等。

在第一类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商品通常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由于价格是质量的信号,实际上消费者已经根据价格水平判断出该商品为假冒伪劣商品,为什么交易仍然会发生呢?消费者为什么知假买假呢?原因很复杂,一方面生产者、销售者有利可图,因而愿卖;另一方面消费者虽然明知是假冒伪劣商品,但这类商品仍是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仍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消费者愿意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与之相应的较低的效用,去购买和消费质量较差的假冒伪劣商品。现实中,消费者是购买真品还是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并不仅仅取决于真品与假冒伪劣商品的绝对质量和绝对价格,而是取决于它们的相对质量和相对价格,也即取决于价格差距和质量差距的比例关系。例如,一张盗版光碟只要几块钱就可买到,而一张正版光碟的价格是它的几倍、几十倍,但对消费者而言二者的使用效果却没有这么大的差距,由此构成了对假冒伪劣商品的需求。

在第二类市场中的假冒伪劣商品通常不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消费者是不知假而买假。如果这类商品也以低于真品的价格出售,消费者是不会购买的,因为这时价格越低意味着质量越差,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作赌注。糟糕的是,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也同样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而他们也决不会降价销售自己的商品,否则无异于不打自招、承认自己销售的是假冒伪劣商品,从而自断财路。在这种情形下,价格不能成为质量的信号,消费者不能从价格水平获得任何关于商品真伪的有用信息。而这一类市场与前一类市场相比获利更大,因为假冒伪劣商品的售价与真品售价相同。在暴利的驱使下,不法厂商、销售商不择手段地制假卖假,以假乱真,给人们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破坏。这一类假冒伪劣商品市场的破坏性尤为可怕。

可以这样概括,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的机制:信息不对称是矛盾的根源,制假、卖假和消费者不知假而买假都源于市场参与主体间非对称的信息。

三、治理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假冒伪劣商品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而难以指望在全社会范围内完全消灭假冒伪劣商品,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任由其泛滥,要紧的是把假冒伪劣商品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此提出治理假冒伪劣商品的几点建议:

1.除了对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必须严厉打击之外,对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大的一般性假冒商品(A1 B2 B3和B1 B2 B3)不作为治理重点,因为对于这一类商品,始终有部分消费者对它存在最终需求,即知假买假;但可鼓励正品厂商积极参与打假,因为假冒商品侵犯了正品厂商的知识产权,对正品厂商的危害最大。

2.降低消费者的信息成本。在真品和假冒伪劣商品并存的情况下,生产真品的厂商存在一种动力将自己的产品同假冒伪劣商品区分开来,在信息经济学中,这些被采用的方法称之为“信号显示”(Signalling),例如,企业为用户提供的保修或更换承诺,由于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无法提供这些保证,这就向用户发出了信号,将自己同假冒伪劣商品厂商区分开了。类似地,还有真品厂商向消费者提供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免费服务;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消费者宣传介绍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国家水平质量检测部门定期公布商品质量检验结果等。

篇12

以前只知,凤凰古城以其美丽温婉的秀丽山水文明中外,不过在今年的和煦春光里,凤凰古城过了个“不一样的五一”,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只不过这次,是因为凤凰古城要收费了。据湖南省出台的相关政策表明,从今年4月10号起,凤凰“古城景区”和“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两个4A级景区将合二为一,凤凰古城也将实行凭票进入景区的政策,费用是148元,门票有效期三天。此政策一出,顿时引发轩然大波,游客们纷纷晒出微博,让我们在收费前再看一眼凤凰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