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

时间:2023-10-17 10:52: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育学主要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育学主要理论

篇1

关键词:因素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分析框架

比较教育学科虽然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历史却很短。通常人们把朱利安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看作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起点。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和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并得力于方法论和其他理论领域发展的推动,同时其发展的动因主要在于原有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不足以对现实教育现象和问题做出有力的解释,以及无法有效地为研究活动和教育实践提供指引。

一、因素论分析框架

(一) 因素论分析框架的主要目的

因素分析法的目的在于对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性质的诸因素加以解释,探索其形成的原因,以便真正地了解外国教育。

第一,报道描述。它向读者提供各国教育制度的“情报”,并按问题把事实加以分类,例如分为:教育制度,教学行政,中小学教师培训。它认为事实的报导是有局限的,但却是比较研究过程中必要的一步。

第二,历史功能。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不仅要描述事实,也要说明特征。他指出,不应把教育作为孤立存在的事业来看待,它应同国家背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研究。

第三,借鉴改善。康德尔希望通过考察外国和本国的教育制度,进而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和培养对“民主”制度的忠诚,也使研究比较教育的学生能够养成一种更可取的哲学态度。

(二) 对因素论分析框架的评价

1.优势。因素论分析框架是形成较早、运用较普遍、影响也较广泛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从宏观背景上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的帮助很大。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标志着比较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2.局限性。尽管因素分析时代强调历史分析法,但比较教育的跨学科性也已体现在因素分析法中。比较教育与教育经济学、教育政治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等教育分支学科有紧密的联系,但由于因素的多样性,因素发挥影响条件与机制的复杂性等原因,加上因素论分析框架偏于关注教育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其引出的研究和结论有时可能是粗糙和不确切的。

二、实证主义分析框架

(一)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分析框架是基于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和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然后对比较教育研究做出界定、阐述和指引的。实证主义的思想观点认为,社会实践或过程是客观存在的,其背后都有原因,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可以被认识的,通过架设、经验、分类、量化和验证等方式可以证实或证伪这种关系,并趋向于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法则。

(二)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基本特征

1. 本体论上强调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

哲学中的本体论是指世界本原或本性的研究,而对于研究范式而言就是该范式存在和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实证主义本体论假设运用在教育上,即研究者主张教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受永和不变自然规律的支配和控制,而不受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种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现教育的普遍规则。

2. 认识论上强调主观对客观的经验性感知

比较教育实证主义研究主张教育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研究者对它的研究只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映,或者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过程。该分析范式收到经验论的深刻影响,强调对教育的认识是由感觉和经验而来的。

3. 价值论上坚持“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规范性原则,其主旨在于要求社会科学教在研究中保持客观的态度,不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明确区分教育事实与价值判断。在研究现象的过程中,研究者要避免主观意志,价值观或其他情感的涉入,从而得出客观性的结构,构建新理论。

(三) 对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评价

1.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优势

第一,坚持客观性追求,有助于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水平。首先,实证主义分析研究把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次,实证分析范式事实判断的方法来把握教育活动的客观性、真实性;最后,用具体明确的操作程序来探究教育活动的普遍性。第二,强调结构性程序,有助提高比较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承袭自然科学方法的研究传统, 实证分析范式强调精确分析教育问题, 从而提高其操作性。对实证分析范式而言, 其操作性不仅体现于理论的可操作性, 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第三,注重验证性,有助于推广比较教育的研究成果。 在测量统计的基础上, 取出揭示既有实验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的数据, 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进而对模型进行再实验。第四,重视预测性,有助于加强比较教育研究的实效性。运用因果律和统计律, 可从一个特定的研究中揭示概念或理论的概括性, 可达到外部效度与内部效度的统一, 因而可以正确预测, 从而提高实用性。

2. 实证主义分析框架的局限性

第一,研究导向上强调纯科学性, 影响了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全面认识。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完全采用客观的甚至量化的方法来研究,并试图得出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法则,其可行性令人存疑。第二,研究内容上过度关注社会政治和经济效果, 忽视了教育自身发展的研究。实证分析范式注重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具有“静态”特征的教育的整体结构, 而几乎不去关注具有“动态”特征的教育的具体过程, 另外因教育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教育内部因素的研究是互补的,故忽视其内部研究也难以揭示其外部之间的关系。第三,研究方法上过分推崇自然科学方法, 影响了深入研究。量化分析虽有科学的一面, 但不论研究问题的性质如何, 一律采用实证分析范式将陷入以方法决定目的的错误, 导致人们过分关注容易量化的非本质的指标, 其结果常常是使研究停滞于事物的表面而深入不到事物本质, 从而影响了比较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是科学教育的思想基础。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科学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结构,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这种思维在过程中实际上经历了一种从怀疑或混淆的状态(前反省状态)进入到一种以满意和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环境的控制为特征的情境(后反省状态)。

受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杜威不重视书本知识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认为它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直接与社会、自然接触,不能获得真实问题情境与体验。因而他主张教师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思维。杜威认为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他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程序:“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通过运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而杜威提的几个程序在真是课堂情境中是很难做到的,比如“真实的经验情境”。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能创设情境,但是创设的情境毕竟是想象的、虚拟的,只有当学生真正走进科学实验室,走入博物馆、科技馆才能学到真正的科学实验,体会到真正的科技进步。

杜威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究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开辟了科学教育与实践的新领域,引起人们对学生的主体性的极大关注以及主动探究的深刻反思。因此,蔡尔兹(J.L.Childs)认为把“实验的探究法”引入教育领域是杜威在教育上的一大功绩。而且从他对探究的论述来看,他对探究本质的揭示是相当深刻的,他所提出的探究教学程序也对后来的探究教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有学者给予很高的评价:“尽管白他(杜威)以后,各类作者用问题解决、归纳法、批判性或反省性思维、科学方法或概念学习来指称探究,但从很多研究及学校教育计划来看,探究这一过程的基本要素均不出杜威当年的论述。”

但是他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实用主义普遍具有的工具主义立场,模糊或抹杀了真理的界限;其内在固有的相对主义立场,也给认识论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近年来中外已经逐渐摈弃杜威的实用主义在科学教育上的指导。杜威强调观念、思想、理论等既不是先验论者所说的先天的理性原则,也不是反映论者所说的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更不是永恒真理,而只不过是一些假设。确切地说,它们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实际目的而设计的工具。要检验它们是否恰当,是否有价值,那就要看它们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杜威认为,一切知识都具有工具性。工具、手段与目的、效果是同等重要的。这与我们当今强调科学教育的人文性形成强烈的冲突。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科学观

布鲁纳深受皮亚杰、乔姆斯基和莱维・斯特劳斯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对美国20世纪后半叶“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课程改革有重大的影响。布鲁纳认为教育应该努力使学生明白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不是那些学科结论。他在《教育过程》中写道:“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转换、组合、领悟等而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发现学习的过程就是个人思维探究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无论在哪里,在知识的尖端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也好,智力的活动都一样。一位科学家在他的书桌上或实验室里所做的,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读一首诗时所做的,正像从事类似活动而想要获得理解的任何其他人所做的一样,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小学生和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在程度上表现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探究过程的复杂程度的差异:在性质上则表现出基本研究方法、过程的一致。

布鲁纳所说的发现并不限于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事物,而指的是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去发现教材结构、结论和规律的过程。这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探索求知,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布鲁纳提出的认知发现学习的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为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发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课程结构,就是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的态度。这样看来,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强调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概念的认知学习,更注重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态度的培养。获得学科的基本观念通过发现学习来实现。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的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由学生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现,强调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知识的融会。

但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不能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中有很多定理、命题、原理必须通过教师的讲授和解释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单纯靠学生自己去发现,有可能浪费了时间而学生还未能真正理解某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包括科学原理、科学技能和科学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在科学技能方面可以得到较好的运用,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才能灵活运用,因材施教。

三、建构主义的主体建构科学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当代建构主义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把主体的动作――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看作是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他既反对知识纯粹来自感官经验的实用主义,也反对知识来自纯理性的理性主义。皮亚杰认为:“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他的学生和同事英海尔德(B.In-helder)对知识建构的性质说得更加明白:“知识绝不是实在的简单摹写,而总是通过主体活动进行建构的结果。”事实上,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是皮

亚杰提出的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

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知识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主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着真理,但并不意味着是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更真实的解释。任何知识在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可言。学习者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们自己主动建构完成,这既包括他们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也包括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因此,科学教育强调让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就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尽早地将主体和客体相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者认为,因为每位学习者必须以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去学习――这是唯一的可以与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经历或概念相联系的学习途径。学习者所学的东西不是对环境观察的复制而是自己思考和处理的结果。

科学教育往往隐含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在对问题的主动构建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时,他才可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对象,对自身现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进行调整、改革和变革,并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用建构主义者的方法,教师通过提问,来发现孩子们是如何把已有的构筑了的信息与主题连接起来,并引导他们进行各种探索性活动,使他们能自己去探索,并对所发生的情况做出结论。教师则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以发现他们是怎样构建新的信息,帮助他们以更有效、更有意义的方式去重新构建信息,形成正确的结论。

针对以上观点,不少学者持批判态度。数学教育家张奠宙认为:“不管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如何‘革命’。上述两个对课堂教学的论断恐怕无法令人赞同,因为它们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试想,教学不能进行演讲、解释,不要试图‘传送知识’,只要提出好的问题,这行得通吗?难道教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黑暗中摸索吗?教学还需要效率吗?事实上,‘传送’知识是人类繁衍的本能行为。至于如何传送,必须符合‘受传送者’的知识结构,即要启发式,不要填鸭式,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建构主义无疑成为教育领域被“引用”和“运用”得最频繁的词汇之一,甚至成为“万能灵丹妙药”,主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地加以建构才能获得,这个建构过程是不可能由其他人来代替”。“学生的知识习得,归根结底依附于学生自身的感官经验与生活方式。知识仅仅靠‘教师讲授’是难以习得的。”而事实上,美国1995年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已经完全抛弃了1993年的建构主义观点。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探究教学是实施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美国1995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的界定为:“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探究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提出问题和假设,其中主体必须对客体进行操作,然后对操作结果进行感知。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建构起来。假如学生没有认识的对象,不去进行实际操作,他们的认知结构是建立不起来的。

四、科学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反思

人类对科学教育和科学素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但至今仍在探索之中。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Hetherts Peneer)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所倡导的具有实用主义色彩的科学教育理论。客观上推动了具有实用主义倾向的科学教育在欧美的发展。五四时期,杜威、斯宾塞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陆续传入我国,推动了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受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传统科学教育的片面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对科学教育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刻,科学教育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1969年,美国政府通过《国家环境教育政策法案》,要求“在教育过程的每个阶段要发展和培养环境的概念”。突破了以往单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主体的科学教育观。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STS教育,把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使科学教育走出象牙塔,更加贴近客观现实。

与西方相比,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起步较晚,时期的严复开近代科学教育思想之先河,严复第一次向国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方法论,倡导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学问,向西方寻求真理。同时,严复还积极倡导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学校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随后,经过任鸿隽等人的努力,科学与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日益为人们所认识。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以法定的形式规定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后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使科学教育进一步得以落实,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1922年施行的“六三三”学制,才使学校科学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此后,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几经曲折,在改革开放以后得以迅猛发展,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组织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全面,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的进行调适。从最初仅仅注重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继承和传授,片面强调科学教育的现实经济和社会效益,到而今既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关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这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科学素养要求的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篇3

引 言

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土木工程专业中《建筑工程施工》这门课程更加要注重其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主要是由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开探讨。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中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主要是对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工艺与方法、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学习,其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等,其专业性主要表现在其课程中有较多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其实践性表现在课程涉及了众多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实践总结,其内容中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典型的施工工艺与实践操作过程等;其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其课程涉及了力学、测量、材料、地基与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课程,教学的内容较为广泛,要求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1]。

二、《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结合理论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其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符合素质教学的需求,符合教学发展的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能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能够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同时,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其教学不断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对建筑行业中新工艺、新技能、新材料的了解,从而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持续发展。

三、《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其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其课堂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学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施工过程与施工方法等仅是利用语言进行描述,缺少必要的教学影像与教具,学生通过语言描述不能形成感性的认识,虽然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施工知识,但课堂缺乏活力;同时,教学要求严重制约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仅有的教学影像也被延期播放,在播放时,教师缺乏指导,导致学生未能对施工中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学习与掌握;教学安排不科学,课时较少,在教学中,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程不能全方位的讲述,导致学生对施工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

四、《建筑工程施工》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策

(一)提高教学中对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要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二者的结合符合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其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并在实践中,将其进行有效的巩固,使学生达到全方位的掌握与吸收;在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让学生明确施工中具体的流程、工艺与材料等,通过实践,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更新教学手段,保证理论教学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论教学,要不断更新其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方法要不断变化,使其更加丰富,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的教学水平,顺利的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教学。其中教学手段的更新,可以积极利用先进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从而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理论知识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难度较高,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将提高教学效果,并保证其教学质量。当教师讲解具有较大难度的内容时,可以将具体的内容通过幻灯片进行播放,要求幻灯片要简洁、明了,使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其理论知识,进而形成系统的、完善的知识体系;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教师要对短片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通过短片,对理论知识能够更加深刻的记忆。通过上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将能够更好的传递其理论知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主要是由于其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实践,是对施工实践的总结,将其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学科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学习,才能对其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进而促进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其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其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这一门课程具有加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实践设施与实践场所,从而展开高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教学,丰富其实践,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联系实践的场所,将学生带入施工现场,使学生对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材料等方面形成更加真实的体验。在施工现场,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指导,让其了解基坑、钢筋的连接、混凝土的浇注与其他施工等;同时,教学要鼓励学生自身进行实践体验,通过实践学习与观摩,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3]。

总 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教学要注重两方面内容,即:理论与实践,主要是由于课程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同时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教学中存在问题,制约着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文中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对策,相信,通过二者的进一步结合,将促进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英语作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最常用的、最重要的语言媒介之一,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英语水平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英语教学也越来越成为衡量一所高等院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一杆标尺。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校学生数量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修订的《高职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该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1)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突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2)为适应改革开放对涉外业务交际能力的需求,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3)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专业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与现实相脱离的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教了的用不上,有用的没教会”的现象。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生源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水平呈逐年滑坡的趋势。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入学英语水平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差,继续学习的能力也不够高。许多高职学生,说英语张不开口;即使有会说几句的同学,也是漏洞百出,无法控制语速、语言清晰度以及语言表达特点,很难达到交际的目的。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十分薄弱,学生操练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十分低下。 

教师方面 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是由原来中专学校或普通高中里的英语教师转过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应届毕业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落后,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法,照本宣科地读、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听众,完全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甚至倒头睡觉。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枯燥无味。面对学生的基础与学习状况,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改革难以实施,缺乏技能训练,观念落后,模式陈旧,师生互动很少;忽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把英语教学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相结合。此外,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硬件环境。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尤以听力、写作为最差。而这两项技能的运用能力,对于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今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高职英语教学与企业和社会的要求严重脱节。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加入WTO以来,我国商贸领域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企业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各企业有了更多走向世界的机会。企业对员工在掌握外语方面的业务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需要学生能将英语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认识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 

强调对学生三种英语能力的培养 

据调查,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下述三种英语能力:(1)要有良好的外语可持续学习能力。创业创新型社会必然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因此,要求高职高专的学生有较为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进入企业后能结合专业和岗位自主学习。(2)拥有一定的听、说技能。能与外商进行简单的口头与书面交流。(3)要有专业方面的应用能力。中国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很多机器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十分有利于先进仪器设备的引进。一线的高级技工需要懂得诸如“注意事项、操作步骤、仪器说明、参考资料”等方面外文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等人专门翻译。企业要求的以上三种能力,是高职高专的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 

为使高职学生在一两年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出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的运用水平,使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我们提出了如下设想。 

(一)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 

正确的语音和基本的语法知识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获得必要的英语基础素质。学校教育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更多的知识需要以后在工作岗位中自己去摸索。这就要求英语知识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应充分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给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基础的语音知识的掌握,对英语语言的基本结构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强化口语训练,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水平 

篇5

要做到

“五个注重”:

一要注重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小学生的思想既存在单纯、可塑性强的特点,又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弱点。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

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

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要注重班风建设。班级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要注重因人施教,营造温馨班级,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长处,

为班集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政治的学习当中,促动孩子们在积累个人学识的同时,积极投身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树自觉主动为大家、为班集体、为社会服务意识。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播正能量,

做学生的榜样,

这是师者的天职,更是教师的毕生追求。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要把管理与育人、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育,以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要注重正面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任重而道远,

需要体现于日常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工作之中。

教师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使小学生坚定爱党爱国的信念,

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们开放、创新、竞争意识。

工作中要“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

引导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五要注重实践活动。

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堂内外系列实践教育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机缘”,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优良养分”。

诸如开展文明服务、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淬炼学生的品格情操,从而促其不断自我成长,培养出新一代

“四有”新人。

总之,

篇6

首先,权力是话语背后力量的牵绊,是影响主体意志阐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教育生成和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在西方的古希腊的教育、中世纪宗教教育、近现代以来的民主教育,还是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教育方式、科举教育制度、“”教育以及现代的“五育”教育等,权力同样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存在于话语环境之中。之后权力带来的话语的清洗给予文化、教育以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使得政府机关意识到新时期建构自由的话语文化的重要性,尔后的政策的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行都为教育话语从“沉寂”走到开放给予了很好的机制平台。1993年以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系列文件的提出以及“211”、“985”工程建设方案等,许多高等院校被纳入重点高校范围之内都为新时代拥有自由理性话语主体的培养提供了教育政策、学科建设和经费机制的保障。其次,我国建国之后在逐渐给予学者以话语权的同时,官方话语主要是作为政府机关意识形态的统治权力的体现,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实践活动的展开。1994年《关于开始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调查的意见》、《我国教育学学科研究现在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在《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指导性意见》中对党的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并对日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提出了适切的意见。除此之外,还有1995年的《教育学学科建设指导性意见》等都是官方话语在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体现,其政策无论是从学科确立、学术评价,还是在学术梯队的培养、学术期刊的形成等都为教育学话语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话语平台机制,并促进这教育学话语的逐渐规范化发展。最后,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改革体现了学者与官员—主体间的联合协作针对教育实践问题开展系列的话语论述,例如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在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中就体现了官方与学者间理性认知的共性和官方话语推动下学术研究的热潮。近些年来“教育家”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话语,主要是来源于官方对教师主体地位、主体理性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学者的信赖。200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主张教育家办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在此导引之下,教育学者再度关注“教育家”话语,并掀起了一股热潮。关于教育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19年陶行知就提出的“第一流教育家”的话题,他对教育家的主体身份进行了划分:追求权力的“政客型”教育家、追求理论的“书生型”和追求实践的“经验型”教育家,认为三种类型的结合才是一流的教育家。而近几年官方话语的再度重视和学术话语的深入探究,以及当前教育改革就是围绕这个话语展开的实践过程就足以体现着相互间的协作所可以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理性话语:教育学话语的存在体

第一,教育学话语的理论表达最基本的载体就是它所依赖的语言。学科话语的表达必然需要在遵循语言表达系统的规则才能得以合理性地存在。而教育学话语本身是由词、句、术语等构成,其中语言中的词和语句是其基础的构成要素,它存在于语言之中不论话语主体存在于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语言体制之下。诸如,王安石文体中“教之,养之,取之,任之”;陶行知语下的“行是知是始,知是行之成”等等主体的教育思想都由语言所承载。因此,主体在话语言说之前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言规则,并在言说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身的论点。它不仅是主体话语的应有之义,更是话语的倾听者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明确的语言表述,清晰的概念定位与逻辑性的观点论证是教育理论专业化的基本要求之一。布雷岑卡曾在《教育知识的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理论针对教育问题的话语陈述的明确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标志。从最基本的角度上说,定义是清晰思路的工具,是清晰而确定的概念。虽然任何事物在某些方面变化或者消逝着,然而某些方面却是同一的、不会消逝的,这就是事物的本性,它们的定义。人们向来重视对事物形成明确的认识,把握事物的本性。赫尔巴特就是在他对教育学的定义和学科地位的认知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学科独立性的重要性。我国学者舒新城在其著作《教育通论》中将教育定义为通过运用环境刺激实现改进人生的活动,创造生活目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教育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论证了教育的重要作用。现代以来,我国学者更是在讲求清晰定义基础上探讨教育的各种问题,例如瞿葆奎、唐莹在分析元教育学上也是基于元教育学概念的分析基础上对元教育学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以及我国元教育学的研究特点等进行了论述。此外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质化研究”、“素质教育”、“价值教育”等都是在基础的概念和论理性话语分析基础上对其理论和实践方式进行论述。第三,系统化的话语体系的建构是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必然。独立化、科学化与体系化是教育学自确立以来就一直探求的目标。无论是特拉普的《教育学研究》中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学体系的尝试、拿托普的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的教育学基础的论证,还是教育学者引入其他学科的方法所做的努力都是教育学在专业化的路径中的不断探索。郭元祥则在分析教育理论的基本特性时就指出教育理论系统性的重要,他认为体现和阐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教育概念或者教育命题都需要形成一定的逻辑架构和体系方能成为一个具有系统化的教育理论,否则“那也只是零散的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

(三)主体思维: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关键因素

首先,教育学者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是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学者以促进教育理论发展为使命,其主体理性、独立性并在教育知识、教育话语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国外的夸美纽斯、杜威、拉伊,我国的陈学恂、孟承宪、陈元晖、王逢贤等教育学者都在教育理论的构建中付诸着主体的努力。在教育学历程中,我国学者作为教育理论的主体就是通过主体性的发挥在理性认知教育的基础上为教育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例如我国学者在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争议与探讨,其主要存在着:一种认为教育现象即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种认为,只有当教育现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教育问题时,才可成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另有认为教育规律才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歧见。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定义得到更多的公认,从而开启了我国建国之后教育学的独立化、科学化之路。此外,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专业化是促进教育学话语专业化的要因之一。教师专业化是在社会职业专业浪潮中逐渐被政府、学者和大众关注,其专业化不仅包括知识性上、教学技术上的专业化还包括教师教育制度、教学原则的专业化,而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育科研的推动者,同样对于教育学话语的建构具有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教育学话语作为主体思维的产物,应具有对教育学理论的反思性,并在此基础上避免话语的无意义反复。陈桂生在反思教育理论中所呈现的诸多弊端中,就曾指出教育学著作中所存在的内容陈旧、语意重复等问题。这种对教育学理论的反思,不仅是在问题解决、概念阐释上还包括对教育学理论的建构上的反思。回顾教育学的历程就可以发现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个概念话语的解释就能够解决的,例如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功能的分析就是在不断地尝试、话语分析基础上形成的。最后,在学科林立的文化场域中,教育学话语应树立其基本的“独立学科”立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教育学话语体系。教育学研究者在追寻科学信仰和确立教育学独立性的基础上,在本国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发展中逐渐奠基者教育学者的自信和创造独立学科的教育学的基本立场。“独立学科”的基本立场主要是指教育学应该在明确的概念界定基础上,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一个教育学式的解释话语。与此同时,“独立学科”的基本立场更是教育学者的学科价值信仰和学科发展目标。也正是在这样的基本立场基础上,教育学才能够从最初的附属于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成“学”的教育学。

二、本土化:我国教育学话语的价值理性

首先,教育学从生成就受到其他学科文化的影响,而且在教育的漫长历程中它更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的文化成果完善自身的话语体系。早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坚持文化多元性就列举了七个理由,这七个理由的提出同样指出了教育学话语在多样文化中成长的价值所在。我国学者毛祖恒在《教育学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中指出教育科学自20世纪以来就明显地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宽泛性和多样性内容已然决定了教育科学方法的多元趋势已是必然。在此基础上,他对教育研究方法中所出现的多元化倾向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以及系统科学对教育学研究方法确立中的特征等。其次,本土化是教育学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尊重本土文化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在我国则早在1940年就已论述了中国面临外来文化中所应该保持的尊重本土文化的价值理性,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是“全盘西化”。从话语角度上讲,话语产生于文化之中,本身就是反映文化特征的符号象征。教育学话语更是在本国教育实践基础上生成与发展。项贤明在探讨比较教育学话语体系确立问题中主张教育学本就应该基于本民族的语言体系,运用本土所生成的教育话语来阐述和分析教育问题(例如,我国传统话语中的“师道尊严”等,其本土的概念话语同样具有普遍的含义而推动理论的发展)。最后,本土化是我国教育学话语“本土生长”的应有之举。一方面,本土化是倡导西方文化价值导引本土文化多样化的理性选择,与本土化相对应的就是在本土化进程中的“本土生长”。事实上,我国教育学话语自“存在”以来就是再结合多种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创生,然而全球化扩张的进程里教育学者面对纷繁的话语文化一时间逐流而去,忘却了自身文化的特有价值。纷繁背后的文化荒凉以及原创性、独特性的丧失更促使着教育学者在价值选项中“本土化”的抉择。叶澜在教育原创缺乏中也强调了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吴全华也在分析教育学话语的自主性寻求中分析,在中国教育问题的复杂场域下,我国学者应审视、明辨西方教育理论的情况下适时应用以避免教条主义。另一方面,本土化是我国文化中“和而不同”理念的显现,是教育学者在主体张扬、话语自信的表现。于述胜在分析“本土化”时指出,“本土化”就是用中国自己的理解方式来解决中国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它应在自我尊重、自我认同的“共识”上实现学术追求,最终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所以,“本土化”追求既意味着理论视线的内转,即由关注西方、从西方找寻思想,转变为关注自我和自我生成;也意味着理论视线的下移,即搁置理论思考者头脑中已被“殖民化”了的思想和理论。

三、实践化:我国教育学话语的最终指向

(一)实践化:教育学话语的适切性检验准则之一

首先,实践化是教育实践对教育学话语的理性要求。教育实践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体现在教学、课程管理等活动之中,其中教学、课程领域话语所内涵的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只会导致学生培养的恶性结果。早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已指出遵循“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重要价值。他针对当时教育中所存在的教育与教学脱离社会现实问题,指出其教育结果则是误人子弟,谬论流传。其次,实践化并不意味着与理性脱离,它是理论持有生命力的表现和话语存在价值的展现。赫斯特曾在分析理论的实践性特点时就曾指出教育理论本身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正确开展的行为准则之上的理论。教育学话语最终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它不同于日常用语、生活用语更崇尚理论阐释的完整性和理论论证的说明性,教育学话语的实践化不仅是在概念、体系上的面对现实的理性更是需要教育学话语以“真”的教育问题为出发点。与此同时,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在一定的教育认知基础上的具体行为的展开,这种针对教育的认知和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内在的辩证关系的个体性主张,必然要在符合教育活动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实现对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目的的达成。最后,教育学话语是立足于实践,并且是实践经验的理性言说。任何针对教育问题、教育理论发展的话语陈述必须遵从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在教育学话语的形成是主体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表达。在教育领域内主体应对教育实践问题应具有别于他人的敏锐度和理性判断能力,从而可以及时地对教育问题作出具有科学理性的理论阐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学科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说教育学话语的独特性则体现在它的实践性上。

(二)实践化:教育学生命力之所在

首先,实践是理论话语富有生机的根本。从概念话语的形成上说,教育学话语中基本概念的、范畴的理性阐释都源于主体对于实践生活的思考。布雷岑卡就曾指出,教师等作为教育者在执教过程中所用的话语是教育学话语生成之源。教育学所使用的许多概念实际上表达了教育实践工作者对其所面临的任何和条件的思考。另一方面,教育理论话语需要在实践中取得、探讨自身理论的原创性和理论性。柳海民、李伟言曾从教育理论创生性问题的角度指出了实践对理论原创的重要价值:“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学科,无论是一般远离的探讨,还是直接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最终的指向都是面向实践的。就学科发展的视角而言,教育理论原创指提出了富有意义的新的概念,命题,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以创新性的命题框架和恰切性的研究方法论,成为同类研究的起点。原创以原发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思想的创新,同时也是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的创新,不是话语的花样翻新。”其次,实践化是中国教育学话语创生的源泉。一方面从具体的教育实践来讲,它是针对具体的教育问题所开展的活动,而主体对于实践问题的认知因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在对问题的不同声音当中,教育学话语则在这种争论中越辩越明。无论是狄尔泰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质疑倡导教育的生命存在价值和文化理解特征,胡塞尔的现象学教育学的“还原本质”,还是法兰克福学派带来的“批判”教育学都为教育学的发展带来的不同的话语。另一方面,教育学话语本身具有科学性与普适性、规范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历史性的特征,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解说和价值解释同时教育学者对实践性的关注直接促成了其理论的构成。例如涂尔干的“实践理论”,布雷岑卡的教育学三分法中的“实践教育学”的主张,以及陈桂生的理论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的分解和提出的“四分象限”的教育学话语等等都是基于教育学本身的实践性基础上的理论发展。

篇7

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国外教育学理论时,缺乏基础的学科理论根基,它是为了解师范办学的燃眉之急,在引进之初,便采用了完全中断、全盘引进的模式,将国外教育学理论直接引进,并应用在实践中。此外,我国教育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引进国外教育学时,逐渐形成了翻译、评述、编撰等多种消化吸收的“中国范式”,吸收对象在发展中不断更替、循环,但国人依然将其看做是教育学的“发展”。

2、教育学中国化的实践历经波折

上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对美国的学习。随着教育学中国化问题的不断深入,其认识也更加深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进的国外方法没有效果,并不会对其全盘否定,而是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剖析本国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二是提出了研究中国教育学问题、促使我国教育中国化的观点。3、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进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学学科得到了很大发展。①教育学研究视野有所扩大。随着教育学基础学科的发展,教育学新领域也得到了不断开拓,教育改革问题也得到了关注。②教育学研究进一步深化。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有明显变化,其基本理论得到了新的认识,分支学科和研究也得到了细化,研究方法和实践运用也有很大提高。此外,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分析,也可以清楚看到我国教育学的进一步深化。③教育学学科的自我意识显著加强,其发展机制也得到了建立。

二、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1、问题根源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发展颇为曲折,其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主要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学的知识性质,对其是否作为理论性学科存在还是作为应用性学科存在有争议。更有学者指出,教育学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的理论。二是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不同观点的人对教育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或者人文科学等都各执一词。

2、20世纪中国教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具体表现

教育学在中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实践性方面,即将理论应用在实践中。在20世纪,教育学引进之初,主要是为了促使中国社会转变为近代而应用的;在向西方学习时,又属于应用类学科;从教育学本身来看,它在中国得到了实践;教育学的最初引进,是为了在师范学校教学中得到应用。教育学在使用中仅为师范院校提供指导,其产生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将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科和师范学校的教育学相提并论;第二个问题则是教育学研究范围被局限在学校教育当中。

篇8

长期以来,为教育科学研究单位培养研究人员一直是各个师范高校以及设置教育学专业的某些综合性大学所制定的有关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说,教育学专业在其最初发展的几十年确实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本科层次的逐渐偏低,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追求学历的高层次,相应地,在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就有些偏低,教育学亦是如此。仅仅受过四年系统学习的教育学专业毕业生,无论是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积累抑或是对教育学前沿问题的了解方面或是在教育实践等方面都暴露出明显的不足之处,将涉及百年生计的教育研究问题交给各方面都没有经验基础的教育学本科生去做,实在是显得层次偏低,本科生自己也会空有报国之愿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胜任教育科研的重任。

(二)中师升本,就业市场出现饱和

本科层次的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一直以来都是面向中等师范院校任教这一主要途径,这一主要道路在20世纪80年代畅通无阻,因此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教育学专业也发展顺畅。但是随着中等师范院校的转型或者撤并,师范院校由原来的三级变成了一级,层次普遍提升,因此,本科层次的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再到师范院校任教就出现层次偏低的问题,从此师范院校招聘的起点即从硕士毕业生开始,并且在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情况下,各个高校不仅不注意缩减招生人数,还进行扩招,笔者所在学校的本科教育学专业,2007年招生70人,到2008年扩招20个人即教育学招90人。由此可见,教育学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途径被堵住,而学生人数又继续增多,就业市场出现饱和,学生无路可去。

(三)缺少具体的学科基础

没有具体的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由于本科层次的教育学专业不像英语、数学专业有具体的学科基础,教育学专业只是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方面宏观的、基础的理论知识,例如教育理论基础、中外教育史、教学论、比较教育学等。教育学专业即使为学生安排了像课程与教学论这样与教学有关联的课程,但也只是空洞的理论讲解,并没有针对某一具体学科来讲解,并且限于教师授课能力有限,不能将教学的实用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学到的只是枯燥的、空洞的、不实用的理论。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常常被问到“教育学是学什么的”、“你能教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学生的回答也往往是“什么都能教”,招聘单位的反应是不予赞同。根据对教育科研调查结果以及笔者身边同学的了解,本科层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基本上就是去私立小学和教育培训机构,而去公立学校寻求编制的工作,因为没有具体的专业,就连最基本的网上报名这一关都无法通过。

(四)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胜任教学任务

近年来,各个高校一直倡导的教育学专业要重实践的改革不多,教育学专业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各个高校虽然都尝试进行改革,但都只是表层的小修小改,实际效果甚微。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当中往往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有机会到中小学实习,并且由于学校的实习管理不严、学生散漫等原因,很多学生都是找关系直接到实习单位盖个章,并没有好好地利用实习的机会。学校的实习往往是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正是学生找工作、考研复习的阶段,所以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习当中。而其余的学生虽然遵从学校安排到了实习学校,但是由于公众以及教育机构对学生能力不信任等原因,往往只给学生安排一至两次的亲自授课的机会,讲授的课程往往是复习老师已经讲过的内容,并不允许实习学生讲授新的课程。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有机会亲自授课,更多的只是让实习生到班级听课,协助班主任批阅作业,打扫班级卫生等。也有极少数的学生到了实习学校被充实地安排了教学,但是所教授的科目是学校不重视的、往往由班主任代课的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没有真正学到实用的一线教学经验。因此,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只有理论基础,而不能胜任实际的教学任务。另外,我国的教育学研究长期以来沿用的是苏联模式,对欧美的理论多是照搬照用,在教材的选择上也是介绍国外思想较多,较少结合到我国的实际教育情况进行授课,理论脱离了实践。

(五)缺乏管理以及经验基础

培养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也是各个高校制定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之一,但是这一培养目标应用到教育实践中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现如今,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其他的教育培训机构,甚至是大学,其行政管理人员都是从优秀的一线教师中选的,他们对于教育教学以及管理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教育学专业的毕业生只从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缺少教学以及管理的实践经验,一方面这些教育机构不信任刚毕业的大学生直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毕业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

二、本科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对策

自从1923年北京师范大学首创教育学以来,教育学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育教学一线人员、教育科研人才等,但是当前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在面临以上这些阻碍后,也该对本科层次的教育学专业作一个系统的调整,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本科层次撤除教育学专业,改为在硕士阶段设置

从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看,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教师教育不仅实现本科化,而且逐渐趋向于研究生层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中等师范院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消亡,基于本科层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借鉴吸收国外的有益经验,在我国本科层次撤除教育学专业,改为在硕士阶段设置实属必要。本科层次教育学专业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其学生也大多数是因为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不懂得这个专业,或者是调剂到这个专业来的。在没有具体学科基础、没有管理以及教学经验,特别是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层次偏低的情况下,撤除本科层次的教育学专业就显得尤为必要。华东师范大学在国内已经率先在本科阶段取消了教育学的专业设置,从硕士阶段开始招生。

(二)在硕士阶段主要招收有实践经验的教师

至于在硕士阶段该如何设置教育学专业,可以适当借鉴美国的经验,在硕士阶段设置的教育学专业也并不是全部招收从本科直接考过来的学生,而是将大部分的招生名额定为招收一些从一线教学岗位而来有志继续深造的教师,将小部分的名额用来招收直接从其他师范专业考过来的毕业生。招收一线教师,一方面能够使其将所具有的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通过硕士阶段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能够使其更好地进行教学,并且能够及时发现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运用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也会针对其亲身体验到的教育问题进行研究。而招收其他师范专业如数学、物理、历史等的毕业生也可以使其在本科四年所接受的具体学科知识与硕士阶段的教育学理论相结合,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他们硕士毕业后去中小学执教还是到教育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都会是人才市场上难得的教育人才。

(三)继续发挥教育学教书育人的作用,兼任培训一线教师的任务

教育学院应起到统筹全校教师教育资源的领导带头作用,除承担本学院的硕士博士培养任务之外,还应该承担全校教师教育、青年教师的职业培养与职后培训、教师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在全校的教师教育方面,教育学院应该进行宏观的统筹规划,向学校领导提出提升教师能力的方针政策,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在对青年教师的职业培养与职后培训方面,广大的青年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没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以及实际教学经验,在任职之前对其进行培训也是对于我国教育事业负责任的一个表现。广大的一线教师定期都会接受进修课程的教育培训,那么教育学院的教师们就应好好利用培训一线教师的机会,一方面可以丰富一线教师的教育理论,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最贴近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以后进行教育科研提供真实存在的研究素材;在教师教育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教育学的广大教师更应该努力探索存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尽早发现解决的良好对策,为我国的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9

(一)循证教育学数据分析构成要素

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具体的要素构成上,需要采取定性分析,形成基本的数据模型,并以此为证据开展深入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基于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整体认识,是能够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的。教育研究是在教育工作中发现教育的规律,通过归纳、总结和提炼得出的系统化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在教育对象的作用下产生的,具有不同阶段、层次的特征,因此教育理论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普适性,也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可能产生的脱节埋下伏笔。教育实践是在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基础上产生的,是理论指导下的以人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本研究基于循证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形式,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搭建一个可以沟通交流、融合的新平台。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阐释

循证教育学视域下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因果关系。如果以循证教育学视角进行分析,则主要研究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即证据来源和证据分析。教育理论相对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教育理论反映着教育的规律性,是既定的已经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的内容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证据来源变性更大。分析2015年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文献检索数量及应用数量,可以发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证据来源的差异性———教育理论关键词检索次数和教育实践的检索次数差距最为明显,可见教育实践的证据来源较为丰富,而相对于研究文献的数量形成来说,教育理论内容的文献具有相对多的数量。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为关键词的文献检索在2015年有136篇,涉及的学科领域有18个,说明文献检索方面的证据来源还是较为丰富的。按照表1推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学科内容和研究方向上具备学科交叉性和互惠性。对于循证教育学的研究情况,单从文献的检索状况来看,循证教育学视域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据来源是不足的,亟待丰富。从目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的问题来看,从脱离走向融合需要一定的现实依据。研究者应该通过教育经验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提升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关度。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离

教育理论是教育研究者对教育过程研究得出的结论,但这样的研究会因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影响而存在局限性,理论的研究可以超前或者滞后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脱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二是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理论存在着排斥的现象。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表现

教育理论分为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味着只有在教育实践检验中才能够确定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发展的作用。理论与实践是一对矛盾,两者既相互依存又各有发展轨迹,按照各自的逻辑起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脱离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理论不能满足发展中的教育实践需要,理论落后于实践。

过程教育哲学反对机械的、僵化的教育观念,认为一切都是发展变化和内在相连的有机整体。教育理论本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提升受教育者的生存能力,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理论知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实践的需要。基础教育理论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框架,成为教育学发展的基石,而教育应用理论是从教育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知识,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学术界一般偏重于对基础教育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对教育应用理论的研究。同时,在应用理论缺失的情况下还存在着研究者将教育理论神秘化、高深化的现象,使教育理论成为高不可攀的东西,艰涩难懂的理论讲解使教育应用者很难读懂,更难运用这些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了。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还表现在普适性的教育理论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多彩的实践。随着全球一体化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单单依靠普适的教育理论将很难适应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发展与循证才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达成融合的关键。

2.教育实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排斥教育理论的现象。

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离的现象不仅仅由于教育理论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还在于教育实践固有的惯性及利益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也排斥教育理论。例如:很多老教师在教学中将会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授课,对变化的教育环境视而不见。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育中经验主义是割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行业中存在着研究者与实践者分离成两个阵营的现象,也是教育实践与理论之间相排斥的表现。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而人是一种可能的、开放的、成长中的复杂性存在。教育实践者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教育理论,却将理论研究的任务转交给专门的“闭门造车”的研究者,从而导致不能在现实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分离现象在教学中就使得教育实践往往忽视甚至排斥教育理论的应用。但多层次、多序列的教育理论必定具有多样的功能、内容和形式,既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观念的指导,又可为他们提供可操作的程序规则。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原因

笔者认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存在脱离现象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点:

1.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

专业化的教育理论研究使教育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但绝不完美。那些后时代的高深教育理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接受教育实践的检验而束之高阁,其结果只能使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渐行渐远。“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理论的探索和发展推动着经济技术的革新,人们膜拜于理论巨大生命力的同时也固定了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将理论凌驾于实践之上,盲动抑或盲从于理论的教条应用。教育理论研究的不均衡也是导致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缺少相互统一的关键原因所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而相机抉择,因此教育理论的研究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侧重,在兼顾应用的同时还要考虑教育理论的后续延伸,要系统化、科学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教育实践者对教育理论的重视不够。

教育活动有其特殊性,是针对人的活动,因此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十分重要,但是经验主义的错误认识也时常在教育实践者身上出现,对经验的过分依赖就会导致一些教育实践者不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单凭教育的经验进行实践,割裂了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教育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研究者本身就是被研究的对象的一部分。另外,由于教育实践者自身素质、能力的不同,导致其不理解教育理论的实际内涵,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片面地运用教育理论,甚至错误地运用教育理论,导致教育理论达成的效果欠佳。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来源的基础,不论是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学者还是实践者,他们所有关注、研究和探索的领域都是教育的过程,然而脱离实践过程的教育研究都是“缘木求鱼”、不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教育实践过程的观察、对教育现象的客观把握的基础上,仅仅在图书馆中进行以往学者著作的拜读或者纯文本的探索而罔顾现实,往往会偏离理论研究的方向,导致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渐行渐远。而循证教育学就是利用客观证据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搭建桥梁,倾向于实证分析的循证教育学把理论研究者从书本中拉到教育第一线来,进行教育实践领域的探究。“循证教育”旨在使教育者能够在实践过程当中,谋求专业智慧与实践证据之间的融合,其方法论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跨学科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上。

(一)以教育理论为基础提炼出实践应用理论

循征教育学研究是通过研究者的实践活动探索科学的证据,通过证据为理论提供支撑,并以构建的理论来指引实践,真正达到教育理论从实践中来,进而指导实践的效果。基础教育理论和应用教育理论一般被看作是教育理论的两个分支,而通过提炼与总结将基础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将教育现象纳入教育研究之中发展出实践应用理论,这就成为循证教育学搭建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的第一步。在循证教育学的视域下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融合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运用循证教育学方法使研究者深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实践,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在不同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教育实践的认真把握,教育研究者才能真正从实践中提炼出有益于应用的教育理论。二是使教育实践者回归到教育过程的研究中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两层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者不完全是同一批人,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很难真实把握教育实践的变化,教育理论超前或滞后于教育实践。循证教育学理念就是将教育实践者与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融合,教育理论应用者通过现实教育活动提炼适合现代教育的应用理论。循证教育学就是需要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实现教育的评价与反馈,这关系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融合和促进的程度。因此,按照循证教育学理念,一种教育理论是否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该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所达成效果的好坏。

(二)以价值认知整合的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升华

循证教育学主要致力于改变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两层皮”现象,真正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促进现代化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在真实、可靠的多元证据基础上,依照实际教育情境开展教育实践的循证教育思维,较之以往教育学中的应用理论真正缩短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基于循证教育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统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研究者实事求是地按照循证教育学的研究程序进行教育理论的证据分析。根据循征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将教育理论中的证据进行不同的分类,并要求分类中的一线教师与教育研究者进行充分沟通,就教育理论的应用以及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案例、证据进行合理的判断,达成共识,然后教师再依据证据进行教学调整。在循证教育学中教育的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受教育者的日常表现,而是对受教育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外在环境以及心理、生理变化等进行分析取证,通过全面的证据调研进行总结提炼。其次,要有全局观。循证教育学的研究需要整个教育系统内部的配合,不仅包括教务部门,学校学术发展的科研部门,甚至学校的财务部门、后勤部门等都需要参与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循证当中。最后,在循证教育学的应用中更要平衡好研究者、受教育者、管理者及实践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循证教育学的研究为教育理论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案例和实证分析,让受教育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融合点;同时也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协调方法,达成一体化共同发展的态势,为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指引方向,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引导教育理论关注教育实践。实践者作为教育理论的直接应用者,只有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发自己的职业潜能,才能更好地依据证据来改良并发展出更加适合教育教学实践的新的教育理论。

篇10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之间其实是相通的,因而将教育学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重要价值,因而高校应该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用教育学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革新,不断进步。

一、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从教育学中发展出来的,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进行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研究,虽然两者从研究对象上看存在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而且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不仅体现在理论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实践当中,具体来说教育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离不开教育学理论。教育学主要是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这些认识构成了教育学理论,也可以说教育学理论属于认识理论的一种,而这种理论也是在近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教育习俗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原有的教育习俗认识在教育生活经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和认识,这就会使得教育习俗认识之间产生矛盾和歧义,并且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丰富,这些传统的教育习俗认识也不能够解释很多教育活动中的问题,这就促使科学教育学体系和理论诞生,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认识论的部分主要就来自于生活习俗和教育理论当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来自于日常家庭和学校教育生活当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也往往通过借助于日常的习俗认识来进行,而这些日常教育习俗就是教育学理论诞生的基础部分。并且随着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和家庭也逐渐受到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会采取一些教育学理论上的方法,这些都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部分。在高校中,学生的自身素质与基础教育阶段有了很大提升,因而日常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更应该借助于现代教育学理论来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现代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来构建思想政教育理论框架。

(二)、教育学理论能够帮助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育学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得到的解决教育方面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因而对于解释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科学解释,教育学能够清楚明确教育问题,这是教育学理论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属于教育问题之一,因而教育学理论也同样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明确界定。再者,教育学理论能够对教育问题进行科学解释,包括通过专门的术语、概念来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解释,这时日常语言所做不到的,作为教育问题中的一部分,教育学理论也能够运用专门的语言或概念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而且这种解释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基础上的,而不是根据直接感性经验判断出来的,这就使得运用教育学理论解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带有了科学性和理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层次提升了一个等级。正是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不断的科学及时,才促进了人类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不断增加,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教育知识的增长,对于更加有效解释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更高价值的,能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学理论的应用

(一)、培养坚定正确的教育态度教育态度是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体现,正确的、积极的教育态度能够不断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教育工作者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当中,也能够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而消极的教育态度则会阻碍教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教育态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影响。而积极正确教育态度的培养与教育学理论是分不开的,教育学理论的学习对于养成积极正确的教育态度,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多多积累自身的教育学知识,在用教育学理论来支撑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树立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信念,让自己能够积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这样才能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论素质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各项教育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教育学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理论素质,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不断学习能够不断丰富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让教师能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通过对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不仅能够让教师掌握教育方面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而且也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如何来面对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断用自身的观点和见解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目标和方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关键。再者,深入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能够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往往是依靠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自身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方法是比较片面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从多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论证和思考,也没有将自身经验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结合起来,使得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并不顺利,因而在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多学习和浏览教育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一个教育问题的各种观点和流派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一个教育问题进行不同解释,从中体会教育问题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从不同的观念和观点中找出最适合当前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且学会将自身的经验和教育理论高度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走出经验主义教学的怪圈,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开阔自身的理论眼界,接触更多国内外的教育学理论和流派,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好理论基础。

(三)、运用教育学理论研究方法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对多种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对现有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进行整体性探究,而后通过归纳、整理形成相应的理论,在现代教育学理论研究中非常常见,也是现代教育学研究者比较推崇的一种研究方法,而这种方法也同样适合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中的基础课程,包括很多学科方面的内容,像是心理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内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的体系,而质性研究方法的基础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于涉及如此多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非常有价值的,质性研究方法本身也是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值得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借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进行研究,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关注,而质性研究方法也是关注于人的价值,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通的,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于突出人思想价值研究主体,加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层次具有重要价值。另外,质性研究方法强调意义建构和深度解释,强调对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进行研究,这一点非常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需求,通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深层和最基本的教育问题,通过从整体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探究,能够不断深入行为和思想之间,揭示人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本质关系,同时研究人的思想行为来分析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从中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和认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质性研究方法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和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三、结语

教育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其不仅能够解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教育问题,而且还能够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因而教育学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非常高,高校应该充分认识教育学理论的价值,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评《当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优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2〕牛倩.关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

〔3〕张龙.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建立的现实意义及条件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4).

〔4〕宋俊成.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内容分析:文本与范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5,(07).

〔5〕张凡.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课程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2,(04).

〔6〕王翠.关于人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4,(05).

篇11

自20世纪末以来,教育学改革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争相关注的重要课题,教育学理论发展历程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由全国十二所师范大学合编的《教育学基础》中明确指出:教育即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推动社会个体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一项实践性活动,并系统化地归纳了教育的各要素及要素特征,明确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规定、相互独立的实质性联系。

纵观我国已有的关于教育学理论的文献资料,极少部分提出了对发展历程的回顾,为教育改革的合法性做铺垫。然而,对教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不仅可让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不足,还可为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的转向提供理论基础。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一切实践的最终涵义均超越实践本身。,教育学理论未来转向的适用性也需通过反复的教学实践进行论证,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0世纪70年代,非学校化社会这一概念被纳入整个教育改革的思想浪潮中,批判了制度化、组织化、仪式化的教育体系,称其阻碍了人类责任感的培养和自我发展,应由倡导自主学习之教育网彻底取代现代学校教育及学校化社会,构建人人自律、人人平等、团结友爱的非学校化社会。

二、教育学研究历程分析

与后现代教育学相比,现代知识型背景下的教育学倡导结合客观规律和必然规律,提出综合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理论,使其与教育学有机结合,强调个人理解的重要性。

后现代史学的兴起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使人类用变化甚至冷静的态度看待一系列全新的教育改革思潮。此外,虽然后现代史学无论是在视角,还是研究方法都风格迥异,但其与人类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对社会学的继承性,灵活运用多种学科教学方法渗入到社会发展理论中,主动构建出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

纵观我国教育学研究历程,始终倾向于通过外部视角,充分关注行政管理、政治在教育学研究中出现的重大事件。教育肩负着阐述事实、维持行动的重要职责,是教学制度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导致教育研究中存在大量的潜在因素不被重视。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研究者缺乏对教育学发展历程的认识,难以实现教育学研究的目的。

由此可知,历史为教育学研究带来了过去,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设定了初步的框架,其是现代知识型背景的先决条件。只有以教育学发展历程为研究主体,才能让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获得稳步、有序的发展。

三、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的转向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主张打破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教育学理论也必然会发生转向。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1.教育研究转向本土化、民族化

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研究内容遍布全球,逐渐成为国外教育研究的附庸,脱离了本土特征,导致教育体系变革的设想与实际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使我国教育学理论研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教育学理论研究应综合考量少数民族聚集地的未来发展,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小,居住面积却占总面积的3/5,且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独特的关联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该区域开展特色教育,结合该地域特殊的文化传统,实现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民族化发展,杜绝因笼统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我国地域文化的缺失。

相关研究人员对教育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确我国教育事业是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载体,各国教育均应具有该国的民族特色,中国也不例外。广大教育研究者忽视了教育学本土性、民族性等特征,缺乏反复的教学实践,不利于教育理论的全面发展。

2.教育学理论研究转向多元化

篇12

(二)师范生对教育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表2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教育学重要,但是从表3中所显示的对教育学的态度比例来看,这个比例明显不符合他们对教育学的主观认识,在对教育学的态度方面,有7成左右的男女学生对教育学的态度只保持一般,并不是很积极,对教育学保持积极态度的男女生中,女生比男生高6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对教育学方面,态度比男生要积极。造成这样的结果一个可能方面是学生虽然对教育学寄予厚望,但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的教学与学习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标,或者说并不像他们所想像的那样美好,因此态度一般了。从卡方检验结果来看,两种统计方法的相伴概率中,一个值为0.603,另一个值为0.599,都大于给定值0.05,说明男女同学在对教育学的态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4。

(三)教育学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从表5所显示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的教育学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和教学方法单一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男女生在这两个问题的选择上比例相当,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真正从教的机会,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提起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这些内容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抽象了。此外,由于当前的教育学教师,缺少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很难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导致学生觉得教育学内容抽象难懂。据本人了解,我校上教育学课的教师,大部分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的硕士,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因而没能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造成学生对教育学不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

(四)对学习教育学的目的性认识存在误区和偏差表6显示了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统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教育学这门课的看法和认识存在较大的误区。从统计情况来看,女生中有超过80%的人认为,学习教育学的目的是学会教学方法和技能,男生中有70%以上的人也是同样的看法,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为了拿到教师资格证而学习。女生中有近5成的学生认为是提高理论素养和掌握教育规律,男生中总共只有3成多点的学生这样认为,这说明当前的师范生对学习教育学的目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五)学生对教育学的满意度不高从表7所显示的男女生对教育学的满意度情况来看,比例接近,但是满意度较低,都只有2成左右,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而有1成左右的学生对教育学不满意。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学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只讲理论、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的情况之外,可能还有其它一些原因。当然,一门课能让所有的学生满意是不可能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从满意度来看,确实较低,这是我们教育学教师今后要进一步思考的。从卡方检验结果来看,两种统计方法的相伴概率中,一个值为0.916,另一个值为0.915,都大于给定值0.05,说明男女同学在对教育学的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8。

二、建议与对策

从整体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教育学的满意度不高,对学习教育学的态度不积极,这跟学生对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形成较大的反差,既然学生认为学习教育学很重要,但为什么又对学习教育学的积极性不高、满意度不高呢?一个方面除了上面结果显示的教师上课只注重理论、轻视实践、教学方法单一之外,还有就是对教育学本身的认识存在误区。因此,教育学这门课没被学生看好,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教育学的认识存在偏差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是没讲清楚这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生只从书名上去认识这门学科,结果造成了认识偏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把握住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生不喜欢教育学,对它不感兴趣,觉得枯燥,这与教育学这门课本身的特点也不无关系。因为再有教育经验,再懂教学的老师,也必须面对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的问题。因为教育学是一门理论学科,要把理论讲清楚,又谈何容易。但是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学生对教育学的不正确的认识,这同时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学生在接受这门课之前,并没有多大的心理准备。教育学是一门理论学科,但大多数的学生却认为,学习教育学的目的是学到教学技能,从前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已显示,70%以上的男生和80%以上的女生都认为,学教育学的目的是掌握教学方法与技能,这正好与教育学的目标相反。从开放式问卷中也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反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结合实践,如对“你希望教育学课程能满足你哪方面的需要”的回答中,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教学方法和技能”,“怎样设计课堂教学,怎样管理班级以及突发事件”、“希望在教学技能与教学设计方面有帮助”等等,从回答的内容来看,都是把教育学当成学科教学法课,或教学技能课,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学生没有认识到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有关于教育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论,存在学科定位的不合理问题,如师范司召开的公共课教育学教材讨论会简报中提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公共课教育学兼有理论学科与应用学科两重性质,它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很强的专业实践课”。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教育学一共只有54学时,在这些课时内,不可能让师范生都能“解释教育现象”,“掌握教育专业技能”,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热爱教育事业”。我们认为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应是一门专业理论学科,应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关于教育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提高教学技能、课堂管理技能的课,只能由相应的学科并到实践中去解决。教育学不可能解决教育中的所有实践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一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必须讲清楚教育学是一门教育理论课程,而不是技能课程。只有把学科定好了,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学教育学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不会误导学生,也不会让学生在学了这门课程后产生失落感。

(二)教育学教师要理解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自身要懂教学当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教师只管讲理论,不能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讲解。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驾驭教育学课给教育学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多数教师的教学不能从实践入手,脱离基础教育实际,教学过程纸上谈兵,空洞乏味,缺乏生活气息”是当前教育学课堂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针对教师课堂上只注重理论讲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建议学校给教育学老师和学生一些时间,每个学期有一定的时间专门用于到中小学去听课,不断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感性水平,即在上这门课之前,要在一个见习期,或边上课边见习。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才会更有效。同时针对教育学教师、教学法教师,长期以来没有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特点,特别是刚毕业且没有在中小学呆过的教师,必须到中小学教学一定年限。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毕业生,只要从事培养教师教学工作的,都应到中小学进行支教,理解中小学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教师来。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育学教师不懂教学,却在上教育学课的时候讲解怎么教学,这是一个很大的悖论,因此,教育学教师自己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教育学教学的有效、高效。

(三)进行案例教学在调查过程中,有些学生提出了宝贵而又有建设性的建议,这证明我们的学生是希望学好教育学的。有很多学生提出,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教学,在案例中建构教育理论。当前国内一些学者也主张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来提高教育学教学的有效性。虽然教育学是理论学科,理论的东西多少会有些晦涩难懂,但如果能结合案例进行教学,将会有一定的改观。所谓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通过创设生动的具体案例,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挖掘案例中隐藏的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虽然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与实践水平,但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做是值得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