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3-10-18 09:5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村的经济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的经济建设

篇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虽然当前城市化进程已经明显加快,但农业仍然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村居民依然占据着总人数中的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本身也需要农村的支持。我国应该认清当前农业人口数量大这个事实,所以应该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而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效,获得持续和健康的发展,这是直接由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的,并且还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应该把农村经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按部就班地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农村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时,为了可以让经济建设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很多农村地区都会选择通过资金筹集、统一管理的方式来进行,但是资金在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协调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想要得到解决,离不开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具备应有的工作技能。在进行资金统一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对每一笔款项的去向和用处公开,提高资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让人们可以及时了解资金使用的情况。其次在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政策来进行,确保管理行为合乎当前的政策。所以农村经济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关注民生精神

在我国当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换而言之,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新农村的建设。如果农村经济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客观上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性,给社会的全面进步带来很大的阻碍。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就要极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管理者一定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的利益上,并且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来作为指导,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也是我国政府关注民生的体现。

(二)加强农民主体地位

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和保障的,采取切实合理的经济管理方式,一方面客户以让农村经济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方针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有效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管理人员也可以动员广大农村群众来进行经济建设,一方面可以取得经济建设方面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分享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发展的精神。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更新农民的思想

我国农民占据总人口的比例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更新,如果他们的思想滞后,那么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和改善,经济也无法充分发展,进而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政府应该加强思想方面的引导,让农民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在国际上,农业面临的科技竞争形势非常严峻,当前继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我国在农业方面的先进科技成果才能推广下去,给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所以,广大农民应该进行科技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例如实行科技下乡活动等等,让农民学会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这样就可以给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统一生产方式

我国地域广阔、地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加之受到生产规模限制,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进行劳作,机械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都很低,这种情况下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当前农业的发展,所以应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而在农业生产模式上也要以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作为中心,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效果,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篇2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影响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关键,由于农民没有实际提高收入,或者增长效率较低,让城乡之间仍在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所以,作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战略,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改革,更能带给农民真正的福利。

1集体化经济和个体化经济的区别

1.1集体化经济

土地公有制是实现集体化经济的基础条件,通过农村公共制度管理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规划集体性,而规矩的设立大多由政府人员进行,并保证发展程序的合理化,以将经济制度予以完善,而实施内容的主要人员是农民群众。集体化经济能够有效融合社会主义经济技术和农业现状,将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实现一体化的经济制度,保证系统性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由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取代原有的单元化。另外,集体化形式需要聚拢广大农民群众,通过集体经济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的新道路。

1.2个体化经济

个体经济需要建立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劳动者身上,以保证个体劳动或者个体经济的单独进行。同时,个体经济具有小规模、操作简单和经营活泛的特点,会被剥削的可能性较小。总的来说,个体经济的特征具有两点,第一是个人能够获得所有生产信息和生产成果;第二是自己的劳动是个体经济的基础。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需要负责一切生产和制造,所有的收入也都是凭借个人努力获得,属于一种私有制经济。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经济具有重要地位,并能将农村的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民经济建设集体化和个体化的发展现状

2.1集体化

农村集体经济相比于个体经济,其优势更加明显,加上科学化的合理管理,以及生产优势的充分发挥,能够大大提高最终效率。农村集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大大提高了集体资源的利用率,资源损失的情况也能在合作中有效避免;第二是以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来看,集体经济更加具有规模化,也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构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第三是通过发展群众力量,将集体效益和局部效益充分结合,以实际保障大家的综合效益;第四是集体感能让人具有更高的凝聚力,农户也能提高生产积极性;第五是基层干部能和群众建立和谐关系,并树立榜样意识。除了集体经济的优势以外,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得不重视,比如我国传统已久的农民思想,导致集体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十分困难,并会对农业的正常生产带来影响。

2.2个体化

很多个体经济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会采取一些不合理的手段,加上个体对创新能力的制约,会对生产造成实际影响。同时,我国还没有明确个体经济的产权关系,其会扩大个体经济的经营风险,对持续性发展造成阻碍。另外,个体经济要想融资,其实现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特别是目前的很多金融机构,其为了降低自身风险,不会将贷款服务提供给个体企业,这让个体经济的发展也面临诸多阻碍。

3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建议

3.1农村干部发挥出实际领导作用

在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很多农民的先进意识已经具备,但在创新体系的可实行方面还欠缺一定的指导,这需要农村干部将引导和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际解放农民的思想,通过创新来强化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科技技术的指导,保证正确的发展思想。同时,作为高中生,我认为干部们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通过示范起到带头作用,并实现思路的创新,以最大化实现农民的生产利益。

3.2资金扶持政府的进一步完善

要建设新农村经济的发展,鼓励和扶持政策是国家应当大力实现的,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和创新积极性。作为高中生,我认为资金鼓励和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完善,首先应当将民生问题放到第一步,通过制定宽松的制度和政策为农村提供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将新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设备大力推广到农村,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科技化,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4结语

想要促进我国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资源、生产情况,合理的发展集体化和个体化,并对个体经济予以最大的支持。同时,农业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保证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通过建设新农村经济,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缩短与城市的经济距离。

参考文献:

[1]乔玉增.金融支持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探析[J].中国商论,2016(31):22~23.

篇3

一、引言

这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经济支持的同时实行了诸多新型建设方案。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事业管理来说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公共服务的落后是新农村发展过程中的软肋,农民们也都非常关心农村服务的问题。因此,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来加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公共管理问题极为重要。

二、我国新农村公共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几项问题

(一)农村基层政府的职位分配不合理

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奋斗目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命脉,需要党和国家的大力引导和政府人员的支持。但现实中有些农村的基层政府在建设职位任务分配还是不够合理。很多农村干部人员不了解不关心当前农村市场经济管理的现状,政府也只是强制干部们完成不必要不合理的任务,在诸多关乎民生的建设工作中产生了不良循环。乡镇府作为农村经济建设的最基本单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其本身的职能要求和管理标准。政府人员只看重自身的官位而忽略了公共管理科事业中的法律和经济等问题,这导致农村社会经济运转的不平衡[1]。

(二)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趋于城市化

公共事业管理支持生活水平低下,较为贫困的人民,具有扶贫性的特点。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还是无法达到人民生存发展事业需求的,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是缺乏基础的保障,公共设施的配置还不够完善。国家的资金被用在电路网络、水利工程、道路建造、农田山林开发等方面国家必须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分配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等。

(三)我国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还不够完整

我国在经济建设的公共管理确实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通过多年的努力还是无法解绝公共管理利益和法律的矛盾冲突,一些政策还是不太符合法律的规定。许多未经认证的企业和人民加入公共管理生产中,这就容易产生诸多纷争和矛盾让公共管理的产品的生产缺乏信心[2]。

(四)农村公共管理技术和人才的缺失

现在的农村发展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才的缺乏。虽然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部分农村展现出新气象,各种公共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完善,但这些都是基于硬件设施而忽视了软件设施。这就代表大量管理人才的缺乏和制度的不严谨,导致农村人才的匮乏。根本上说就是务农人员缺乏实质性的管理技术,不能灵活应用集中化的农村管理模式。农村生活水平的落后使得人民群众产生了顽固的思想,大学生不愿意在农村发展,加上国家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分配有限,大量高学位的人才引进显然不够现实,而且除了农业方面其他生产方面也同样缺乏人才。

三、强化农村公共管理的几点方法

(一)对农村基层政府治理结构进行改革

农村基层的干部要贴近群众,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农村干部的选举为以后的干部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应该更重视选举的公正公开同时给干部安排优质舒适轻松的工作氛围。此外还要注重管理经验的共享,老干部带动新干部共同将传统的管理机制转换成更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政府要分配权力到民众手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积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

(二)实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多向性

我国要积极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将国家的建设重心转移到农村,让国家财政投入到更多的公共建设中,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利益。公共建设服务体系的投入和发展不容小觑,需要迫切解决农村教育卫生、公共人口管理、农村秩序中的矛盾问题。在国家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细化和完善关于农产品投资发展的多向性政策,从而来保证政府外的投资方在发生纠纷和矛盾时可以有相应的维权措施。这必将促使投资方更加积极地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对农村发展更有信心和目标,也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心[3]。在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农村走向工业化,传统的农业发展链得到了更新化的发展,使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平衡性的发展。

(三)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模式的转化

现在我国的农村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干部主体年纪偏高,文化水平也大都处于低级状态,缺乏有学历有知识的大学生和硕博生。当然对于现有的人才必须加强对人才领导团队的建设,对人才和普通农民进行集中培训,进行集约式的管理模式,比如请教授和专业人士对种植农作物的知识进行技术讲解,还可以让人才给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既省人力又省物力,这样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卫生环境和科学水平等问题。扩大大学生在农村的任职途径和通道,给大学生多一点建设和发展农村的机会。引导人才进去农村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农村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发展链。

(四)更加重视农村的教育工作

在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的前提下,还应合理地对农村学校结构布局进行调整,根据实际对农村师资进行合理分配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和巩固教育教学质量。在落实小学教学基础下再深入加强中学教育的管理质量,加大教学规模。城市学校应该合理分配农村地区的招生名额,给农村孩子更多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城镇可以建设教育质量比较高的中学,而乡村则把精力和资源用在建立小学上。对于一些教学效果不佳,人数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进行修整扩招或者直接拆除等。这样可以建立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双级教学体系,致力形成一种师资共享,环境优化的教学形式。对于老师的生活服务保障进行加强和改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师稳定教学,学生安心学习[4]。

四、结束语

这样看来,中国作为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在新农村经济管理建设中面对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家政府和人民应该紧密联系共同提升新农村的公共管理水平,打造一个高管理水平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展现出一片国家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利民.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机制的构建[J].兰州学刊,2012(4):56.

篇4

[2] 徐加明,杨莉莉. 民营企业推进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山东省德州市“希森现象”透视[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7~3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