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8 09:5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道路监控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辆数量大幅度上涨,这对于道路交通的车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安卡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的进出口,车辆通行量比较大,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道路交通治安监控水平,帮助公安部门快速找到肇事逃逸车辆、盗抢车辆等,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因此应针对当前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1 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道路交通治安卡口上都安装了监控系统,但是这些监控系统多设置独立的卡口点,互联互通性较差,主要用于拍摄和车辆行驶图像信息记录,用于将案件或者事件的证据追查,虽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1 规划设计不合理
很多地区的城市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建设之前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治安卡口监控系统调研论证不够深入,制定的建设方案不详细,监控系统布点不合理,操作控制不方便,直接影响了治安卡口监控系统正常效能的发挥。
1.2 组织协调性差
各个地区的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建设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统一的统筹和组织结构,发展不平衡,组织协调性差,甚至某些城市道路交通的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建设非常随意,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信息、物力、人力、资金等资源的浪费,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应用效能不高。
1.3 技术水平低
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对于不按照规定车道行驶的车辆经常发生漏拍现象,抓拍率较低,对于车牌号码的字母和数字、车身颜色、车辆类型等关键特征信息的识别率不够准确,并且道路网络系统、治安卡口的远程报警和远程维护以及远程监控等功能存在缺失。同时,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在高速、白天强逆光、雾天、雨天和夜间的工作能力和系统适应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另外,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施工设计和运行维护水平与国际质量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无法很好地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
2 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建设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建设应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和道路交通治安卡口建设近期目标,设计开发可靠、先进、适用、经济性较高的智能化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将业务工作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注意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实战性和实用性,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系统资源,坚持合理实施、周密计划、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统筹规划的原则,设计智能化、模块化、开放性的监控系统体系,基于当前的监控指挥中心和信息网络系统,将城市道路各个治安卡口的监控系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实现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协调、可靠、高效、科学的运行管理,实现打击、防范、威慑和监控的综合化管理,达到信息共享、快速响应、自动报警、联网布控的目标。
3 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建设优化策略
3.1 前端系统
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警务查报站处理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实现24小时城市道路治安卡口行驶车辆的实时记录,并且实时接收道路交通调度中心系统的布控信息、任务和指令,按照指令要求传输行驶车辆的图像信息。首先,利用车牌自动化识别器,检测道路交通治安卡口是否有车辆通过,如果有车辆通行,启动监控系统摄像机捕捉实时的行驶图像人,然后通过车辆检测器准确计算行驶车辆的速度,对嫌疑车辆数据库进行实时查询,若黑名单中包含该自动识别的行驶车辆号码,立即发出报警信息,通过TCP-IP网络将车辆报警信息发送到道路交通管理中心,记录行驶车辆的方向、通行时间、车速、车牌号码、颜色、车型等信息,这些信息和压缩图像一起保存在当地道路交通系统数据库中。
3.2 中心管理系统
城市道路交通指挥中心是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关键,通过该指挥中心来执行和下达所有指挥命令和信息,主要用于数据交换,对各个警务查报站提供查询、布控等功能,管理车辆查询、报警记录、布控记录以及服务器连接信息和车牌自动识别器,通过服务器通信系统将指挥中心或者客户端用户的交通信息传送到治安卡口服务器,实现治安卡口监控数据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利用地图界面连接交通数据和地图。城市道路交通指挥中心基于B/S网络结构,构成一个具有报警、布控和管理功能的系统,该B/S网络结构中,结合用户权限合理布控各个客户端,并且该数据服务器上存放道路交通信息,实现实时报警。
3.3 系统结构优化
传统的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多采用C/S结构,这种结构主要包含服务器和客户机,客户端接收数据管理器数据,然后经过计算处理发送给用户,C/S结构体系比较成熟,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可以处理大量复杂数据,响应速度比较快,网络通信量比较低,但是这种C/S结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无法灵活地进行扩展变更,运行管理和维护难度比较大,适合应用在小型局域网,并且基于C/S结构的客户机都必须安装客户端程序,兼容性比较差,分布功能很弱,不能实现灵活配置和快速安装部署,往往受到其他条件的限制,通用性较差。为了提高城市道路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B/S结构,在监控系统中安装设置服务器,然后通过浏览器来运行和查询该系统。B/S结构体系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增加了中间件,组成三层结构,将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分为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通过优化B/S结构体系,实现以下功能:其一,实现数据库和监控系统应用业务之间的高效连接;其二,实现服务器与服务器、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的通信和连接;其三,利用Web Server完成应用程序执行、数据库访问、动态网页生成、数据请求等功能。这种B/S结构具有成本低、共享性强、开发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是对于治安卡口监控系统服务器的运行要求比较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积极优化监控系统服务器设置。
3.4 技术优化
为了充分发挥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使用效能,应做好技术优化,一方面,提高车辆拍照识别率,采用实用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化的比对报警功能,避免发生大量误报;另一方面,加强图像管理,由于道路交通治安卡口运行时间不断增长,卡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心联网系统和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应实现大量数据图像的查询、存储、传输功能。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系统快速发展,治安卡口监控系统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顺畅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道路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积极进行优化和改进,完善治安卡口监控系统设计,推动城市道路治安卡口监控系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design principle and its overall solutions, from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to the front of access devices, the central function realization and platform integration three aspects in detail analyzed the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of partial design principles, facilities and process is described in detail.
Keywords: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basis; Before the access point; The central function; Platform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交通等问题日趋严重,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旧的电视监控系统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交通状况监控的需要。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更好的满足了交通监控的需求。要想实现运营级别的视频监控系统首先必须认识其设计的依据,继而从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的接入点设计、系统中心功能的实现设计和平台整合设计着手,全方位了解视频监控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道路监控系统设计依据
2.1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及标准
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要遵循视频监控和传输系统建设的各项设计原则,并依据相关标准严格执行,其中要满足的原则包括:第一是实用性,具体指所完成视频图像的质量要达到使用的要求,做到清晰且可分辨,满足各系统间可互通互联的要求,还要安装方便、使用便利。第二是可靠性,所有设备要处于较高的安防措施保护之下,设备性能要求达到质量要求,能够持续高效稳定的运行。第三是先进性,所构建的系统平台技术要成熟且主流,兼容性和高技术水平化,所有平台要开放且可扩展。第四是满足经济性原则,综合考虑效益;第五是开放性原则,相关数据库兼容、灵活且可移植管理;第六是安全性原则,系统抗干扰且有良好的保密措施;第七是标准化原则,接口及算法均满足标准要求;最后是良好的操作性,方便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学习和操作。
2.2 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整体的解决方案应从全局的角度规划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利用图像的处理、传输、记录和提取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来实现道路安全防范监控的目标。根据这个规划理念,在区政府设置一级的图像监控指挥中心,接着相关道路交通公安部门设置二级的图像指挥控制中心,结合下设单位的三级监控指挥中心,运用专用的网络连接系统,形成分层星云式的监控结构网络体系。下图1为某地区道路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整合网络结构图。
图1 某地区道路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整合网络结构图
视频监控前端接入设备的设计
根据视频监控区域的地域特征,综合考虑前端接入设备的设计细则,但都要遵循先重点、后一般这一原则。对于摄像机同其他相关设备安装的地点位置、照明的条件和摄像的方向要遵循相关设计原则,严格按照规范完成。前端设备摄像机等对监控目标的图像实施信息采集工作,其科学的定位、完善的功能状态和优越的质量是对整个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安全性的有利保证。第一步对现场进行勘查检测分析,确定需要的球机摄像机数量,保证摄像机足够的照明要求和安全稳定的点位环境,考虑前端设备的防雨、防变形、防破坏和防尘等要求。下图2即为某智能化的球形摄像机连线设计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其包括高清晰度的彩色摄像机、多功能的视频解码编码器、CPU处理器和视频传输等组件。
选择好合适的摄像机设备、枪机设备和防雷等设备,定置合理的前端设备安装位置之后即可架设摄像机云台。摄像机云台一方面起到了安装和支撑摄像机作用,另一方面扩大摄像机拍摄的视野范围,使得摄像机从水平及垂直方向能够任意的俯仰并转动。选择云台要考虑手动式和电动式的云台各自优势,考虑前端摄像机距离监控中心长短以及周边的环境情况。电源的线径大小一定的时候,24VAC电压损耗比率在10%时,此时传送距离可以实现最大传输距离。某道路安全监控项目示意图如图3所示,选用锥形的热镀锌管立杆,上部管径大于90mm,下底部管径大于180mm,管壁的厚度大于6mm,挑臂的长度选择大于3000mm。该立杆选用灌注基础,深度大于1500mm,底部选择直径大于1000mm。
图2 某智能化的球形摄像机连线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3 某道路安全监控项目立杆设计结构示意图
视频监控系统中心功能实现设计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重要单元及中心部分使得信号编码转码、服务管理器的设备处理后进行管理和控制,主要通过视频、音频和数据信号等。由显示器、拼接屏幕和监视器组成的显示设备用来对各个监控点的各种信息显示予以监视,必须保证清晰辨析所监控目标的图像质量。设计中心图像显示必须考虑三个方面的技术要求:第一,监控图像在任意环境条件下都要能够辨别重要的目标;第二,监看的彩色图像分辨率要大于270TVL,单路回放的图像分辨率超过220TVL;第三,设计电视墙和显示设备数量选用方面要综合考虑中心平台的实时监控需要和监控的系统规模设计目标。
监控系统的平台整合设计
对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平台整合设计可以完善系统中各子项目监控中的功能增强,实现平台上资源间的信息整合和综合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平台要实现分层次分架构,对各个层次精确管理设计。从前端监控媒介终端传送的视频源模拟图像经转码压缩成为IP数据流,使用IP网络系统进行传送,数据接入指挥中心。一系列的数据交至控制中心之后便进行整合归类,经过运营支撑层和项目控制层的处理得到道路交通状况分析结果,得出降低车辆流速或者分流等措施决议。
6.结语
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交通运输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有效的城市道路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推动着城市的稳步前进。在充分了解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视频监控的前端接入设备有清晰的认识,明白中心功能设计技术要求和监控系统要做到平台整合设计,才能实现高效全面的设计,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最优的价值。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是一个由投入物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产出物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施工工期、 施工技术、 施工气候、施工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对市政道路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无论哪一个因素没有控制好都会出现质量问题,这就是典型的木桶效应,因此对该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图纸)、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与方法,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共同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工序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还以一些专门的法规作依据,主要包括:
1.有关工程施工规程及验收规范。如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2)、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2.有关质量检验、取样的技术标准。
3.使用的相关材料的验收、包装、标志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二、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对质量进行控制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和时间段来划分,可以将工程质量控制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前期)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期)质量控制、竣工验收阶段(后期)质量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前期)质量控制
(1)对各项工程参与者进行审查。首先,监理工程师应该持证上岗,并且是懂经济、管理、技术、法律,并且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全面技术人才;其次,施工队伍的素质(包括思想、技术、身体)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取消上岗资格。
(2)对施工方法进行审查。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施工方案上报监督部门,经审核通过后即作为施工依据。
(3)对工程设备进行审查。对于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测,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
(4)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抽查。所有用于工程中的材料必须有抽验报告、产品合格证。
(5)在施工前进行环境调查,熟悉施工环境。
(6)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明确各部位的质量标准。
(7)建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系统:①一个过程:即施工阶段的事前准备、 事中各工序施工、 事后工程总体验收、资料归档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②四个阶段:施工阶段的事前准备、事中各工序施工、事后工程总体验收、发现并处理问题的阶段。
(8)把好开工关: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才能下开工指令。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依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设计说明及施工图)等;技术标准、实验及取样的技术标准、材料验收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建筑安装作业的操作规范。
(2)工序质量控制的过程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质量的关键环节,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是在没有形成产品前, 也就是这条市政道路没有结束工程建设时,对项目的质量进行监控,跟踪质量变化,分析引起质量变化的原因,采取措施纠偏。
工序质量控制的原则是通过对工序的一部分进行检验,统计、分析、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如果工序质量与预期标准出现偏差,则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控制和修正。其控制内容包括:工序活动开始前对条件的控制,要求人、技术方法、材料、机械和环境能满足施工要求,为保障工序活动的质量,严格控制这五大影响因素是基础;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或工具,对工序活动结果进行质量检验;对检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根据工序数据分析和质量标准,对整个工序的质量进行判断,当工序质量正常,则进入下一个流程,当工序质量发生波动时,就进行工序分析,以寻找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特别是主要因素;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后,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以达到规定要求;为了检查调整和修正的效果,需要对调整后的工序再次进行检测、分析、判断,直到质量达标为止。
三、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工作
当道路修建工程完工后,对该道路的路基、外观按规定进行质量核查,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文件要求。工程质量验收分为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一)工程质量验收程序
对于工程质量的验收,应遵循一定程序:⑴各个小项的工程完工后,由施工方的检验人员自行检验,并汇总;⑵当各环节质检符合标准时,由施工方提出验收申请,建设单位应联合监理部门对该工程进行质检,并写书面报告。
(二)过程验收的要求
施工过程是形成质量的关键,因此,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因素进行监管对保障工程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验收应该在施工单位自行验收评定后进行。
2.凡是参与质量验收的人员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及工程勘察、 设计文件要求。
3.应该做好原材料的取样和检测工作。
4.隐蔽工程要在隐蔽前由建设单位通知相关的监管单位进行验收,同时还要上报验收文件。只有通过分项工程和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与规定要求相符合。
(三)竣工验收的要求
竣工验收时由政府牵头,会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的,具体的要求如下:
1.施工单位第一次质量检验
为了在正式验收时顺利通过,所以在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自行组织质量验收,即第一次工程检验。第一次质量检验一般分为三个层次:(1)分包方自验:工程分解成很多小块,负责每个小块的施工方在完成工程后自己组织质检人员,根据验收标准、合同条件和设计图纸对拟报的竣工工程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工程施工结果与设计要求是否符合,质量与规定和合同标准是否一致。(2)项目负责方自检:根据分包方提交的自检报告和相关资料,由该分项的项目经理组织质检专职人员来进行检查。经过严格的检验,如果工程建设项目达到竣工标准的,可填报竣工验收的通知,如果没有达到标准,要进行整改。(3)公司汇总检验:项目经理将分管的项目质检情况汇报给公司,公司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质量进行审核和抽检。如果项目质量不合格,则专家会根据项目特点给出整改意见,整改后再次进行检验,直到通过,然后正式申请验收。
2.施工单位提交验收申请报告
竣工预检合格之后,建设单位正式向监管单位提交验收申请报告。接到申请后,监管部门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3.现场初验
建设单位所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监管部门将对其进行初步检验。将检验结果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责令建设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修补的工作,如果必要则进行返工作业。
4.进行正式竣工验收
初验合格后,由监理单位牵头,组织上级主管部门、质检局、使用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部门,进行正式竣工验收。
通常正式竣工验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1)分部工程竣工验收:把总工程分解成多个部分,其中某个分项工程己按设计要求建设完成,符合生产要求和使用条件,并通过预验合格,可以进行正式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过程中应该请总包的施工单位参加。(2)全部竣工验收:当施工方自建自查各分部的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和合同要求,并且通过了建设单位的总体审核,建设单位将与项目审查相关的所有资料上报给监理方,并与质检、主管、使用、设计等单位一起参与工程的质量的正式验收。当项目的质量验收完毕、交接手续办理结束、工作总结做了汇报、工程款进行结算后,此时该工程的所有工作才算结束。
总之,必须确保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要切实增强做好工程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水平,努力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对施工质量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任何一耳光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施工人员和行人、车辆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问题,本质是施工的质量控制和规范管理。本文从施工周期、施工条件、人员专业素质、转包现象、施工环节五个方面归纳了市政道路施工在质量控制层面的主要问题
1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问题,最终都会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目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施工地质条件影响施工周期
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很难实现交通封闭,从而造成了施工作业空间狭窄的情况,这使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工作较之其他施工工程项目显得更为零散,缺少必要的连续性。在考虑到诸如电力、电信、煤气、给水、排污管道、有线电视、供热等各种管线往往处于相互交织和彼此干扰的状态,从而使本来就狭窄的施工场地显得更加拥挤和凌乱,一旦施工人员没有准确定位某些管线的位置,就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对这些管线造成损害,继而可能会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反映到施工层面,为了避免上述负面后果,自然会延缓施工进度。
市政道路工程还容易受到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深井或井点降水等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之后再组织沟槽开挖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正常施工,于是增加了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1.2 对施工周期有严格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在进行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噪声和粉尘,而且还会影响居民的出行,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为了减少上述干扰,就有必要对施工周期做出严格要求,并且在实际工程中,市政道路的施工周期只能提前,不准推后。在这一约束条件下,很多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来倒排进度计划,在抢工期的同时忽略了事前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为整个施工活动提高了难度。
1.3 施工过程中存在高难度环节
从实际层面来看,在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的质量问题:1)路基弹簧、路床积水、路基局部沉陷、路堤失稳、边坡滑塌、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2)在挖方工程中容易出现土方侧移、坍塌、下陷、超挖等情况;3)在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的表层不平整、密实程度不够等现象;4)以混凝土施工为例,由于养生不够导致混凝土表层风干收缩,容易形成浅而细的网状或发丝裂纹。并且由于角隅处基层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于是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相应增大,基层相对沉降随之增大,最终造成板下落空,缺少足够的支撑,角隅处便容易形成局部裂纹。
1.4 不规范管理影响施工质量
转包现象违反《建筑法》,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转包会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缺乏科学规范,不按时间进度和工序要求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淡薄,施工水平低下,缺乏足够的管理素质,安全责任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上述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增量,而且还会影响到居民的人身安全。
1.5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施工人员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从目前来看,从事市政道路施工作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尽管他们在施工过程中吃苦耐劳,但由于他们主要凭借个人的经验,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训练,更重要的是缺乏相应的质量安全意识、安全事件屡见不鲜,于是进一步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2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对策
2.1 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能够起到规划蓝图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方案设计本身要符合标准规范的规定,要通观全局,科学规范,施工方案设计之前,要对施工地段的电力、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互相交叉状况给予充分考虑,从而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路线进行大幅调整,并避免市政道路刚竣工就埋管等低效率现象。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政道路质量控制工作,就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使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
2.2.1 在市政道路施工初期,要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标准和文件,并遵循施工本合同的规定,以此制定出系统严密的质量控制细则,使整个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2.2.2 在整个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施工工地设立能够开展独立试验、检测工作的观察室和实验室,按核定频率对施工单位的检测数据进行定期抽检和复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管理费用,也可以安排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试验和检测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从而进一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2.2.3 要加大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办事,要对每道施工工序,每个施工结构层次以及每一道关键部位都进行全方位的严密监控。有效运用科学仪器检测以数据说话,而不是仅凭经验办事。
2.3 妥善处理高难度施工环节
首先,在挖土过程中,要严格禁止挖土机械在沟槽边和支撑上碾压和行驶,要及时把挖出的土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外,尤其要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事项。其次,在填筑前,要对基底进行清理。具体而言,不仅要挖除杂草和树根,而且要及时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其他垃圾,并不能忽略对原基底的压实处理工序,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并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再次,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并严禁在回填土中夹杂大块干土和建筑垃圾等杂物,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
2.4 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路面进行质量控制
2.4.1 搅拌混凝土之前,要加强原材料和混合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来对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配比,并在施工中根据施工条件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做出适当调节;
2.4.2 拌制混凝土时,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要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加强质量监督与抽检工作;
2.4.3 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应对基层进行浇水湿透处理。
2.5 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应健全完善的岗位责任制,为施工人员定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同时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培训的考核力度,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可以开展必要的施工人员资格、技术水平认证。此外,还要尽量为施工人员改善劳动条件,这类似于从另一个角度激励了施工人员的劳动热情和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压力缓解的心理状态,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市政道路施工工作。
3 结语
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控制,重点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这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各方面都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通过密切配合来顺利完成每一道施工工序,使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实现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王秀萍. 浅析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的质量控制[J]. 山西交通科技,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