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8 09:58:4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坚持课外阅读的好处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家长、教师都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因为大家的重视而受到好的效果。经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只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学生的阅读量没有成比例递增,反而增量在下降。原因在于
1、对阅读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认识到阅读得重要性,但对“阅读”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主要是没有区分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类型,仅把阅读简单限定在课内阅读的范围,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仅仅阅读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认为只要把教材上有的都读懂了、读熟练了就高枕无忧了对课外阅读不屑一顾,甚至还有的学生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读多了没有好处,反而有坏处。这种对阅读认识的误区和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减少了阅读量。
2、阅读时间和精力不够。由于年龄的原因,在特定的时间内小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学校期间,孩子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丝儿的闲暇空余。课后还有家庭作业,补习班、兴趣班等各类名目繁多的培训班在等着他们。甚至连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都被习题和训练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很难保障,更何况“享受”课外阅读,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读书。
3、不能自由选择书目。读书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目进行阅读。但现有的小学生的阅读却变得几近功利,好像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快乐,而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带有功利性的读书使得孩子们缺乏读物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影响功课和考试”为借口,限制着孩子们阅读的自由。只有老师推荐的书才是好书,才有用,其他的书都是“闲书”,是被禁止的。岂不知,这种读书的不自由会败坏着孩子们的阅读胃口,消耗着他们的阅读热情。要么“厌食”不喜欢读书,要么读了“不消化”失去了读书的能力。
二、如何开展愉快的课外阅读
面对小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语文教师和家长都有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
1、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首先让家长消化对课外阅读的误解。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或者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介绍课外阅读的好处,让他们明白课外阅读与学习语文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孩子终身发展有重大积极作用。要完全消除家长将“阅读”和“考试”相互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让家长支持小学生的阅读行为,在买书的费用上和阅读的时间上给予帮助。
其次,要学生认识课外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教师可利用一切给学生交流的机会,比如班会、文体课等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介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还可以通过名人故事激励学生好好读书,比如闹市读书,吃“墨水”等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小学生知道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阅读中会有很大的收获。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变成一种必须,阅读是快乐的,就想现在很多孩子打游戏、看电视一样。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喜欢打游戏、看电视,不喜欢阅读呢?原因在于他没有在阅读中找到快乐。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教师甚至学校和社会的配合,要长期坚持。一是要保证每天有充裕的阅读时间,这个时间最好能固定下来,每天到这个时间就是阅读时间,小孩子会形成一种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习惯。二是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阅读的空间,给予阅读的环境,影响他们一起读书。比如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在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孩子因为读书收获了书中的美,还能收获大家对他的尊重,孩子自然会喜欢上读书的。
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指导好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让孩子们爱上课外书呢?
一、培养兴趣,把学生引进课外阅读大门
教师在引导或要求学生去阅读课外书时,不能硬压,而是要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引导。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是读了许多书,背了许多诗,具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老师在向学生介绍阅读课外书时的好处时,才能介绍得生动、真切,才能有据可依,有理可导,学生才能被切实地打动。产生阅读课外书的欲望,试想一下一个老师如果在给学生谈书的好处时,能够从一本书谈到另一本书,能够从一首诗背到另一首诗,滔滔不绝,文思泉涌,怎么能不打动学生呢?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尤为明显,如果老师一旦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知识渊博,无所不至的印象,学生自然会把老师作为直接学习的榜样。那么,教师要把他们引进课外阅读的大门并非难事。
二、亲子共读,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环境
课外阅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影响是直接的。这就要求老师利用一切与家长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使家长也认识到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为孩子建立小书架;领孩子少逛商场,多转书店,买他们喜欢看的书;把自己的一些优秀书目交给孩子去读、去收藏;和自己的孩子经常讨论书中的问题等等。从而使孩子们从这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得到熏陶,使自己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课外阅读,吸取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大。家长要及时地为其办理图书证、购书优惠卡。每到孩子生日,有一样礼物不可缺少,那就是课外读物。出差回家时,一定不要忘记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只要有空闲时间,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互相提问……教孩子放声朗读精彩句段,批注圈划,适当地做做摘记,写写读书笔记……三、教给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既然把学生引近来了,那就要关注学生的修行,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临睡觉前,饭后的闲暇时间都可选择,并把自己所读的书目和大概字树列成表记录下来,过三、五周组织学生交流一次,如办“古诗文比赛”、“谈自己的读书感受”等活动。这样,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从课外阅读中获得了不少知识,从而更加增加了他们课外阅读的信心。
就在学生尝到了读书的甜头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延长课外阅读时间,有意识地给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目。同时,在读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对所看的书目进行简单赏析。这样做得久了,学生就能形成读书的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习惯,他们就想找书读,看到书就想读。因此,就达到了课外阅读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利用环境资源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我带领同学们把班级装扮成“小小读书室”,里面的图书来源也采取“自给自足”的方法,学生的课外书籍进行资源共享,还设置了小小图书管理员岗位。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什么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或小黑板展出名人名言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墙壁上,似乎都有浓浓的书香味。
二、利用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阅读,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深厚的兴趣,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要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1.以讲诱导――有效阅读点拨
点拨就是要“点其要害,拨其迷障”,要“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在阅读指导时,从重点词语、阅读技巧,情感、背景等方面点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相应的经典的课外图书内容,也可取其中的精华章节,读给学生听,讲解其中精妙之外,以讲进行诱导,使学生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产生一种一定要亲自读的冲动。每周还可安排一、二节课外的阅读课,带领学生走进图书室进行读书。
2.以身示范――做好读书笔记
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精彩的语句或名言时,摘录下来,进行语言的积累,读完一本好书,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心得式笔记,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道共同做读书笔记,用自身的阅读行为感染学生,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宣讲,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认真垂听、情感跌宕起伏,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2.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
教师要经常谈谈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读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愿望。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成立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并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低年级学生 指导策略
低年级语文教学,人们都比较重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文本内容的阅读感悟,很少关注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以为低年级学生能识几个字,能够读个什么出来。从平时低年级学生的相关情形看,秉承如此理念的应当说是比较片面的。因此,平时的教学注意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方法。
一、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需建立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其至关重要的当是能够建立起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来,一是凡事都需要有兴趣,而且就是需要比较浓厚的兴趣。建立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我们去简单宣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道理所能够凑效的,还应当多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中逐步建立起兴趣来。这就像刚落地的娃娃吮吸乳汁一样,没有对其讲道理的可能,只有将射进他的嘴巴。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建立,首先要给一个个学生提供可读的读物。低年级学生可读的读物有哪些?窃以为我们不能去赶潮流,追时代。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出版的一些儿童读物有着诸多很不适宜低年级学生去阅读的,虽然内容上不存有多大的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讲文笔总不是那么优美的。有些作品的语言存有严重意义上的童化方面的缺失,孩子们虽然也在一定意义上读着,但学生的读不仅仅就没有任何意义上的效果,而且也不可能让学生去建立起可持续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讲,让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应当多是文质兼美的。纵观我们所能为学生提供的读物中,感到相关的国学经典可以说就是文质兼美的典范,那语言是很适合学生的,那内容也是很适合学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低年级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不仅仅就是读文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在为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去铺路搭桥。提供给低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还应当是图文并茂的,让人物形象和相关的动作行为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形象感,让低年级学生能够由图及文。提供给低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最好是拼音版的,那样学生不会因文字障碍而消失阅读情趣。
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需创设阅读氛围
在当今比较现实的教育里,人们都感觉到现在的学生似乎比较难以管教,孩子们显得是那样的越来越不听话。我们教师也经常因对自己所教的学生不听管教而感到相当的头疼,究其原因是学生不听话,还是我们管情出了问题?应当是后者。正如我们所思考的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问题,我们如果仅仅就是那些苦口婆心的说教,低年级学生是根本也不愿意去接受的。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以身教去替代言教,那效果肯定就会高。曾在相关杂志和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报道,在江苏省如东县河口镇的于港小学,一个个小小的农村小学,能够在短短的20分钟学生的习字时段内,保持着教师和学生一起正常练字的态势。这样的做法我们不需要就去思考其结果如何,但我们可以预想到师生同练时学生所能够进入的一种状态或者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境界。对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思考,让低年级学生进行比较理想的课外阅读,其指导当是理想意义上的身教重于言教的指导。在山东省有这样一位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力求做到了雷打不动。这些方面的经验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因此,在平时注意从这样的几个方面为学生建立起比较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学校,坚持自己和学生一起读书的雷打不动。课外阅读时间里,教师不去批阅学生作业,不在其他场所溜达,而是和学生同坐于教室,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坚持和家长获取一定意义上的共识,让家长也在学生进行家庭阅读时,多陪孩子去阅读,多为孩子树立起阅读的榜样。长此以往,孩子们将可在此良好的氛围中养成比较理想的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需展示阅读成果
每个人都有其表现的欲望,这是我们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小学生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和直接也是我们每个教师所有目共睹的,而且是越是低年级其表现的欲望越是强烈。好于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于好处少于坏处的,让学生进行表现不仅仅就是看学生的表现情形,更为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一种胆量,形成一种综合素质提升的可能,形成一种赖于表现进行继续行为的趋向。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其方法的指导并非就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重要,而比较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的成果。譬如适合于低年级阅读的国学经典内有着许许多多短小精悍的古诗词,一般仅有20来字,多的也30个字不到。如果我们坚持天天都让低年级学生人人都能够以朗读、背诵的形式进行展示,那学生会因此而进行比较甚至就是相当积极的课外阅读。譬如学生可读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寓言故事,平时,可以在学生课外阅读到一定的阶段时,举行一些意义上的讲故事比赛,那学生也不仅仅就在讲故事是那样的理想投入,平时学生也会完全意义上进入理想的课外阅读的境界。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比较热闹的竞赛形式。如在规定的时段内让学生阅读一定的国学经典,然后制出竞赛试卷,让一个个学生去抢答。学生抢答的过程就当是学生理想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才华和成果的过程,应当说学生有准备的竞赛,绝大部分学生是都可能在竞赛中获取着一定意义上愉悦的。而竞赛中的愉悦所能够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那就应当就是根本意义上的一种催化,将会像酵母一样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进一步发酵。
对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应当是个不尽的话题,时代在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将会更强烈。时代在发展,就是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其要求也会就是明显意义上的增高。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创新探究,进而获取适应新发展时期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上的指导策略。
【参考文献】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课外阅读对学生有哪些好处呢?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读书可以让我们励志;读书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知道阅读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后,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习惯的前提是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去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积极有利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可以采用自己的读书经历,用涌动的真情感染学生。还可用伟人及文化名人的读书风采,形象阐释读书与成才的关系,鼓励学生读书立志等,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循序渐进,培养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课外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尤为重要,也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阅读时,教师不要过多要求学生,要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
刚开始,先让学生读一些内容较为简单的文章,让学生积累一些生字词语,了解大概内容即可。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赏析一些好的句子,了解一些作者、作品及其时代背景等等。而笔记的形式不必统一要求,可以是积累好词佳句,或是摘抄自己喜爱的句子;也可以让学生写些读后感,或概括课文内容;慢慢培养学生边读边记的良好习惯,时刻记录下阅读中的点点滴滴,养成好的习惯,这样,学生的笔记越来越厚,所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57-1
一、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除教材以外,高中英语阅读量六级23万以上,八级应达到30万以上。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单纯通过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按照年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定数量的读物。
二、英语课外阅读的好处
1.课外阅读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量实践表明,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有效、最活跃的因素。当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的热情,就会自己主动学习。随着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明显提高,阅读不同题材的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高。所以教师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可读性和真实性,同时要注意所选题材的广泛性、新颖性。
2.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经常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降低阅读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学生习惯了篇幅长、信息量大的英语文章后,在考试时遇到篇幅长,生词多的文章就不会畏惧了。根据这几年高考英语试题分析看,阅读理解材料篇幅长,信息量大,科普话题比较陌生,生词、长句、复杂句较多,学生普遍感觉阅读速度跟不上。因此,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能有助于学生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
3.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英语学习的最大难题其实是词汇,那么显然阅读理解的最大难点就是词汇量的缺乏,但是整天单纯背诵单词不一定可以提高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反言之,阅读是扩大和巩固词汇量的最好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和语境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词汇,并鼓励学生把这些新单词积累到单词本子上,放在身边,利用零散时间再巩固记忆,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对于积累词汇效果最好。
4.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多领域知识。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语言来源是我们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制约因素。然而我们单纯的课本知识是无法满足这一点的。大量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能帮助学生接触到西方文化,了解风土人情,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好英语。
三、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施
1. 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1)英语报纸报刊具有时事性强、内容新颖广泛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需要从中选读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或体育等方面的内容。如:《二十一世纪报》高中版、《英语周报》等。(2)英语杂志期刊内容丰富,知识性和趣味性强,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中学生英语》高中版、《英语学习》等。(3)英文小说或简写本能够吸引学生的浓厚兴趣。简写后的英文小说文字难度降低,且附有注释,阅读这些书以使学生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并能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和丰富其英语表达。如:《傲慢与偏见》、《双城记》、《简爱》、《雾都孤儿》等。
2.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笔者一般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快速获取信息能力。要求学生快速阅读,知其大意。(2)准确地捕捉主题句能力。(3)巧妙猜测生词能力。要求学生要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猜测词义。(4)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5)归纳主旨大意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把握题目和文章的首位段落和各段落的主题句。课外阅读实际上是泛读,它的方法不同于精读。泛读的特点是广泛、大量、快速,故重点应放在快速地捕捉信息上。
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生词后,笔者要求他们不要马上求助于词典,同时也不要养成坏习惯,在生词上逗留太久,以至于影响阅读速度。读完后,可以把这些生词摘录下来。阅读中学生也会遇到长句、难句,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分析长难句的方法,抓句子主干,然后再与同学讨论理解。读完后,学生需要摘抄优美的句子背诵,增强英语的语感。此外,教师应教会学生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如阅读叙述文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等;阅读应用文、说明文及科普短文时,应注意找到文章段落的主题句、文章的层次、逻辑关系等;阅读议论文则应注意作者的观点、文章的论据和论点等.
1.引言
阅读对于学习语言材料、增加课外知识、扩大词汇量等具有重要作用。阅读不仅是认识、了解某种语言的综合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对口语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也有好处,还可以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相关国家的背景、文化底蕴等。因此,外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表达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取决于学生是否学会阅读,从而提高个人能力。
2.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强化阅读意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在初一时,就让学生意识学习不仅是在课堂上,大部分时候还需要课外阅读,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到定期指导。最重要的是有意识地按时给学生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例如利用每天睡觉前的半个小时阅读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的氛围。比如班级专门设置英语学习角,随时放一些英文报纸、英文故事等,看过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探讨阅读的收获,分享自己阅读的乐趣。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读后感定期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都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课外阅读成功带来的喜悦,以此引导学生增强阅读意识。
3.寻求适当的阅读材料对开展课外阅读至关重要
教师在指导同学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的时候,需要遵循下面几个原则,即兴趣性、分层性和与话题相关性原则,以及多样性原则等。
3.1兴趣性的原则
教育学中有一个理论:“兴趣是一切知识获取的来源,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学生才可以长期坚持,不会懈怠,最终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中,必须以感兴趣性为前提,这是习惯培养的最初级阶段。以笔者推荐选用的《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为例,投其所好地拓宽学生视野。指导学生适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的资讯、娱乐。这样就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是另外一种享受。
3.2分层性原则
首先,教师要以学生的年级为依据,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阅读量,要求学生完成固定的阅读量,切忌随意增加阅读量,这样会使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如八年级侧重大量的表达实践和英语学习方式的形成,对词汇的运用较为重要。班级中学生外语水平还是有差异的,因此阅读要因人而异。其次,教师在阅读材料难度上进行相应选择。对于读不懂英文阅读材料的同学,应给予相应鼓励,循序渐进地给予帮助,教师应积极配合,不能置之不理。最后,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样,学生的兴趣提高,就会增强学习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
3.3话题相关性原则
话题相关的原则就是指老师有意识地根据课堂教学提供的阅读题材进行相关话题讨论,它可以为学生主动地选取相关的阅读材料做准备。教材中课文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的话题中找相关的阅读材料分别发给学生,当做拓展阅读的材料,既可以巩固课上所学到的话题知识,又能增加课外阅读量;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增加词汇的积累。
3.4多样性原则
在指导学生选择资料或者教师提供阅读材料的时候,可以考虑其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知识的广泛性。所选的材料应是有一定量的关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内涵文章,体裁更要多样化。
4.掌握阅读策略,促进阅读能力
4.1在课外阅读中将精读与泛读结合
欣赏鉴析与专门训练结合在一起,课内外阅读的内容相结合。为保证课堂阅读教学效果,精读是关键。精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词汇的主要来源,也可为泛读做基础。精读课,教师主要对词、短语及语言现象进行重点、深入、分析性的讲解。在学生完全掌握的前提下,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讲练结合,使学生掌握运用的方法,提高对词汇的掌握能力。
4.2提倡用大声朗读的方式
对于精彩的文章,主张背诵,在具体训练中可以培养语感。增加朗读训练,感受外语学习的语言语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更是说明背诵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在背诵中,学生对英语课文或者优美的语言进行反复的诵读,能通过死板的语言文字再现作品的完美艺术形象,更会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是使学生喜爱课外阅读、获得语言语感的具体途径。
4.3从“整体阅读”来入手
学生应集中地将注意力放在整个文章内容,而不是具体的个别的词语。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不熟悉的文章开头的某些实词或者转折词语等关键词语进行主体猜测,对整篇文章内容进行整体预测。整体把握之后,对各个单词进行各个击破,某个单词重复出现的过程,学生就记住了具体单词,增加了单词量。对整个文章进行总体升华,在情感上进行梳理,从而实现水平的提升。
5.结语
在英语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使用各种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阅读策略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获得一种享受,对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书海无涯,开卷有益,关于阅读的好处,古往今来,经典而又深刻的论述比比皆是。一位哲人就曾经说过:“―个民族的阅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要想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提高阅读量,拓宽阅读面,才能有利于积累知识,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语文海洋中汲取必要的养料。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使学生热爱阅读,怎样才能在课外阅读中真正受益。谈谈我的一点切身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接一个班,我首先要制定好这个班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计划之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激发阅读兴趣,开学初,我就开展了“课外阅读摘抄展示栏”“课前三分钟讲演”“读书随笔”等活动。班级有个别以“懒”出名的学生没有动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旁敲侧击,一周后这个学生也加入到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中去了。课前三分钟的激情演说,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去读书,去捕捉信息。这种做法比起有些老师硬性设立摘抄本,有时还规定内容和方向要好多了。不是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去读,注重自身体验,感悟生本,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成功的满足感。
二、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常用的是略读法。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的大意,然后精读、品读,最后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对于名著的阅读比如;《格列佛游记》该怎么读呢?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顺序:先看内容和作者的简介,然后再初读全书。读完全书,知道本书的大体内容后再选择精彩片段进行精读赏析,同时做好笔记。
只有多看一些品质高质量好的书,学生才能获得有益的影响,才能塑造美的灵魂。语文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择优阅读呢?叶圣陶曾经说过,要选择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文生动些,要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产生再阅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先开具阅读书目,再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或“美文”,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提高,阅读量自然就会增大,阅读能力随之就会提高。但是对懒看书、偏重理科的同学。教师必须提一些要求。
三、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注意课外阅读有效性
课外阅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问你语文为何学好都说是课外看书所得。”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如学习了鲁迅的《从百春园到三味书屋》,就可以推荐鲁迅的作品《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就可以推荐他的《童年》。这样从课内精读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复习和补充,能加深学生的认识和实际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自学能力和获得的广泛知识,又为学生搞好课堂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那些特别喜欢文学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课外去阅读介绍作者生平事迹的文章,阅读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阅读课文所在的原著,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地域景观,风土民俗读物,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四、培养忘好阅读习惯
1.建立快乐阅读的信念
为学生播下一种正确的阅读思想,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阅读时一定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书籍,并把书籍当作是产生快乐的源泉,这样阅读的效果自然十分显著,就好像饥饿的人面对美味佳肴时的那种感觉。相反带着一种不悦的情绪读书,把书籍视作一种负担,其收效之微也就自不待言。
2.养成坚持不懈的阅读习惯
读书在于积累,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见缝插针地读,一本书拿到手每天读一点,集腋成裘习惯成自然,一天不读书,生活中就像缺少什么似的,到那时学习习惯也就自然形成了。
学生阅读之初,提供给学生一些贴近儿童生活,易被孩子接受,情节引人入胜,形式内容精美的阅读内容,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我们的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介绍和鼓励学生阅读历史、地理、科幻等方面的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根据年级段、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分层次指导,低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图为主的书籍,初步培养起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中等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文为主,辅之以图的童话、神话、寓言等书籍;对高层次的学生,则开始指导其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集、短篇小说集,并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指导,能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被动读”为“主动读”“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 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在课堂学习中加强和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注重朗读与默读相结合,从四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习惯,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用默读来提高阅读速度,用朗读来体验情感。第二,注重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学生具备一定默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快速浏览,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大概,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品读:对文中的人物感兴趣就着重品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所处环境和细节描写;对事情感兴趣就弄清事情经过,弄清情节,分析环境场所,分析相关人物;对文中的景物感兴趣,就抓住景物特点的细腻描写,身临其境体会意境,体验语言的丰富妙用,从而品味积累吸收。第三,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只能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以我们主张阅读要边读边想,带着问题去阅读。第四,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展开想象的双翼,一定会给文本带来更多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解读。
三 课前铺垫式阅读
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阅读与课文的作者、背景、内容相关联的资料,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时,课前布置查找普罗米修斯的相关资料,有的从网上查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事迹,有的从书上了解到与普罗米修斯有关的神话传说,交流时,还有学生提出他找到了与课文内容不同的多个传说版本。虽然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内容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甚至出现争鸣,但他们都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加深了对普罗米修斯这位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的理解。
四 课中推荐式阅读
l.吸引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是上好阅读指导课。学习持久性及学习效果影响很大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长期、机械的阅读活动,常常使学生产生乏味感,所以要对学生讲授英语阅读的学习方法,要结合正确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意义,让他们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他们求知欲望。另外,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简要叙述文章大意或摘读文章的精彩部分或强调出文章的要点,或解释分析疑难词句等,做到语言生动,分析透彻,解释有说服力。
2.坚持课前5分钟值日生汇报。每天课前五分钟让值日生读自己课外选的英语文章,谈自己感悟最深的事物。以此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是对学生养成坚持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督促。
3.分角色表演英语短剧。学生阅读了一些优秀的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把一些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动人的文章改编成英语短剧,让学生表演,寓教于乐,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二、课外阅读内容的指导要有的放矢
1.引导阅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引导的内容主要有:首先,是中学生英语读物。如《二十一世纪报》中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可以向学生推荐。其次,是学生在坚持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也应该开始接触国外名著名篇。如《灰姑娘》《爱丽斯漫游仙境》等适合学生阅读的浅易读本。再次,是外文报纸和知识性杂志刊物。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天天看报,养成积极及时了解时事的好习惯,这样还可以增强写作的时代感。如《英语沙龙》英语电影节目介绍、时代人物介绍等,对学生扩大学英语的知识面,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2.加强阅读教学要立足于教材。阅读材料是学生的课本,也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和中心是课文阅读教材的侧重点,即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是课本阅读的着眼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一教学过程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是在这一过程得到了发挥。学生阅读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在这一过程增强了,那么就可以为他们课外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推荐阅读内容可以结合一些重要的节日。如在建国65周年之际、港澳回归、北京奥运等重大节日,给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介绍祖国悠久历史、科学遗产、优秀文化、近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果等方面的书刊,从而进一步了解祖国,加深爱国之情,而这些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
三、教授课外阅读方法需要循序渐进
英语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即是英语课外阅读,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灵活运用知识、开拓广阔视野,发挥其才能、提高其能力。
1.正确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阅读文章时应注意:(1)阅读时集中精力,最好不要在阅读正文过程中停顿。(2)控制自己在阅读时不读出声,也不要用笔或手指点着词句阅读,逐步摆脱逐句逐词翻译,理解阅读物的段落大意和全文的中心内容是阅读的根本。(3)遇到生词尽量不查阅词典,要先根据构词法或上下文的意思迅速判断这个词的意思,实在不懂并会影响理解文章的词再求助于词典。这样会加快阅读速度,更快地理解文章的内容。(4)理解文章要以句子作为意义单位。(5)指导学生运用猜词技巧,帮助他们分析理解复杂句,整理出段落结构,加强语感,指引思路。
2.提出阅读文章的中心意思,能够区分主题句与细节内容,有侧重的记忆阅读过的人、事、物及故事情节。
3.着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阅读中遇到理解困难的词、句,必然影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排除并克服阅读中的生词难句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率。
4.重视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依据文章里的主题句、情节和线索,以及平时学习过的语言文化知识,进一步分析、逻辑推理和判断该篇文章,从而训练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四、通过不断地阅读,加强各项活动的开展
1.坚持举行演讲比赛,而把学生平时所做的课外阅读的内容作为演讲内容,也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培养的有效促进。选择阅读文章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然、生动、有条理且中心内容突出的文章就可以凭借演讲表现出来,结合自己的观点,达到语言输出的目的。
2.学生的课内阅读仍需加强,知识的应用是课内所学的延伸,检查学生阅读能力和能否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有效手段,即是学生能够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3.小组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小组阅读的环境里,学生不仅进一步激发自学兴趣,同时也培养了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思维的能力,由单方面依靠教师渐渐过渡到自我塑造并完善的过程。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与说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健壮.英语学习策略[M].现代出版社,1997.
每个身心发展正常的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并非难事,问题是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不出阅读的作用和力量,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至少没有好处的阅读。因此,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投入、清醒的氛围。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英语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要求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些内容”。这样,学生在自己阅读时、评点他人的摘抄时,就会动口、动手又动脑。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不仅爱读书的学生学有收获,而且原来读书兴趣不浓的同学也受到了积极的熏陶和感染。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再一味地附和别人的看法,而是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有了独到的见解,初步具有批评的意识,学会了学习,这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来说是一种可喜的变化。
二、选准、选好阅读的内容,切实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当然,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英语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少年阅读口味的书籍。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为此,笔者注意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施合情合理的评价标准,提高阅读的价值性
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标准必须坚持多元化、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等原则,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应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使认真参加阅读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少数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另外,还要特别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注重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并通过阅读情况的纵向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