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流动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0-19 09:59:3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力流动的利弊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力流动的利弊

篇1

一﹑如何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具体定义是指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的那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减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哪个农业产品的总量。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且呈现继续增长之势。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保守估计2010年达到1.9亿人。

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转移渠道呈多元化[1]。现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50.2%的人员在外资企业或个私企业工作,13.4%的人员从事建筑业,14.3%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贸易,7.7%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8.6%的人员从事社会服务业,5.8%的人员从事其他行业

(二)就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转移就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差距较大。

(三)季节性、兼业式就业占较大比例。农民工就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即兼职农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农业生产季节为周期,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另一种是务工同时利用休息日兼种土地。

(四)流动性较大,农民工在一个企业的工作时间较短。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利弊

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是农村最优质的劳动力,他们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文化水平,并且具有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外出容易找到适合他们的生存空间。他们流动对社会以及自身既产生正面影响又产生负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当中就业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安置,是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第一步,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2]。

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就业和跨区域流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沟通城乡经济和培育要素市场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地要适应这一趋势,加强引导和管理,不能简单封堵,更不能采取歧视性限制政策。因此当今的“民工潮”现象实际上就是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它是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避免引发其他许多社会问题,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具有社会进步意义。

2.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输出地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输出地有利于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企业可以以相对较低的薪酬雇佣到工人,从短期来说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由于近年来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锐减,外出打工就成为增收的一条重要或主要途径。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各产业结构,使之更趋合理,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本身对交通、融等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表明,未来10年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还将有1.5亿农民涌向城镇。如此巨大的人流及相应的货币流向,必将对交通、金融等服务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二)负面影响:

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恶劣,从事工作以体力体力劳动为主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损害农民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较低,因此侵害农民工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

篇2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初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流动,即“民工潮”,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对此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国家采取一切措施以期平安渡过,但现实中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流动的短暂时期内造成的交通运输及相关社会影响,而在于这些劳动力在流入城市之后造成的社会后果和远期效应。从这一点来看,目前的讨论大部分注重现象的描述和流动利弊的分析,并未用社会学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与许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类似,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问题。从舆论倾向看,理论界和民工流动地强调其利,而流入地(尤其是大城市)政府与居民多重视其弊。事实上,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操作上,现在该做的已不是利弊分析,而是必须着力研究政府和社会各个部门如何兴利除弊,系统协调城市与民工的关系,使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民工劳动力的配置趋于最优化,使与民工流动相关的社会利益分配失衡降低到最小。本文将深入细致地探讨“民工潮”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1、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必然性

(1)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人口众多是我国最突出的国情,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一方面,耕地逐年减少,农村就业弹性十分小;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下降。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迫切需要寻求其它就业渠道,从而出现了各种方式的流动。

(2)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下降,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再加上农民收入增长不前,各种收费增多,负担沉重,这是“民工潮”的直接动因。人口问题和农业问题的交织已将许多农民推向城市,由此构成不发达省区“民工潮”的推力。

(3)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的内在要求。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在生产技术极为落后的农业基础上开始的,建国后所走

的重型工业化道路使国家的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偏差越来越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加突出了国民经济的二元结构特点。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一系列偏向城市的政策导致两个明显不同的阶层的出现: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时期。转变二元结构格局,推进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从而实现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政策,导致城乡间经济差距较大。农民在意识到了这一点后,产生了强烈的离土流动的倾向。就全国来看,农村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我国的中西部人口7.2亿,集中了全国63%的人口。其中农村人口5.77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64.4%,中西部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76.2%,我国的劳动力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而且基本上是以从事农业为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批农民从中西部流往东部地区,从内地奔向沿海,从农村涌向城市,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3、农民观念的更新和宽松的政策促进了农民的流动

随着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观念不断更新,眼界不断开阔,冲出家园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加上不少地区把劳务输出作为本地区经济的一条途径,注意加强引导、服务和组织,消除了农民外出打工的一些限制,所以,农民一般凭一张身份证就可走南闯北。

总之,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二元结构向现代化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上述各种原因的存在决定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十几年来,进城民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在城市“苦、脏、累、险”行业中已成为主力军;他们把劳动所得寄回家乡,为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大量资金;他们在城市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回乡后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增加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但大量农民流入城市,也给社会治安管理造成很多困难。由于他们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职业,较难以管理。在民工高度聚集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中,各种刑事犯罪多数是民工所为,有的地方甚至比重高达90%左右。

三、加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

1、提高认识水平,破除陈旧观念

(1)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尊重市场经济下人口流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转变对流动人口自由择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不得侵犯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不能一提流动人口,就把他们同“盲流”和流窜犯罪分子联系起来,随意清理和遣返。对于已取得就业岗位的流动人口,不能肆意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克扣工资,甚至进行人身侮辱等。

(2)要克服城市自我保护意识,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有的地位。

(3)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打破户口身份上的终身制和世袭制,实现人口迁移的自由。

2、加快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为了减少人口流动的盲目性,必须加快建立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第一,应在交通便利的城市区建立区域性劳动力供求交易中心,为流动人口和用人单位提供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场所。第二,加强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如信息机构、职业介绍机构、职工培训机构的建设,开展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化就业服务,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流动所带来的风险。

3、规范政府管理行为,加强管理法规建设

(1)为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一些地方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虽然在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完善,使之走上规范化、条理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其中,凡是对流动人口管得太死、短期行为严重、存在歧视的政策条文应一律废止;互相制约或不完善、不严密的政策条文应予调整和完善;彻底改变重收费轻管理的不良倾向。管理是政府行为,政府有相应的资金渠道,不能一提加强管理就同设卡收费和罚款联系起来。当前农民负担仍然沉重,即使他们外出打工挣几个钱,也是血汗钱,来之不易,不能任意收取,对该收的费用、该办的证卡,应力求合理、简便、适合于流动人口的具体情况。

篇3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60-02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决议,决议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目前,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城乡矛盾作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被摆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

和谐社会的构建包括三个层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和谐。当前,人与人的和谐首先表现为城乡发展的公平――城乡和谐发展上,要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不能回避进城农民工问题,就必须要解决好农民工与城市发展问题。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的进城农民工数量约为1亿。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在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促进农民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我们将从机遇、挑战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农民工的进入,填补了城市职工不想干、不愿干的工作,如建筑、环卫工、保姆等;促进了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城市的劳动效率;扩大了城市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司介绍,全国500家最大的乡镇企业,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职工60%是外来农民工,90%以上的清洁工都是外来民工,建筑、托运、修理、装修、废品收购等苦、累、脏、险行业,80%都是民工,可以说,如果没有民工,一个城市将会陷于瘫痪。

2.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0年的663个。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4.56亿。这些与允许农民的自由流动有很大关系。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为城市化的大幅度提高打下了坚实的人口基础,只要能恰当的引导,这些将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契机。另外,许多在城市里赚了钱而又头脑比较灵活的农民工纷纷回农村办企业、办工厂,不仅给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促进了当地的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3.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农民工进城就业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在满足城市发展所需劳动力、为城市居民带来便利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农民工相聚在同一城市,各种不同文化在一起交流、碰撞,让城市居民接触到更多的外来文化,从而推动了城市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二、农民工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1.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农民工纷纷进城就业,一方面填补了城市的一些空白岗位,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城市人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就业是以增加城市失业人口为代价的。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近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处于小幅攀升态势。1999―2000年,失业率保持在3.1%左右,2001年升至3.6%,2002年底为4%,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国企下岗职工共1 400万人,约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7%。如果再加上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全国大概有2 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员,相当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的10%。而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局年度报告,2004年中国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为17%,也就是说中国城镇职工的失业人数在3 000万以上,这还不包括每年新增的700万左右的劳力,这些失业人口已经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再加上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向城市的涌入,无异于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2.引发了较严重的治安问题,甚至滋生违法犯罪活动。农民工向城市的流动,给城市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甚至使得违法犯罪活动得以滋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交通线上的偷盗、抢劫、凶杀、、、赌博等各种犯罪活动,多数是流动民工所为。北京市丰台区的“浙江村”,1991年头10个月发案111起,外地人员所为的达69起,是总发案数的62.1%。1988 ―1991年五年内,湖南省在流动人口中发现违法犯罪线索29 783条,破获刑事案件14 802起。在民工高度聚集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城镇中,各种刑事犯罪多数也是民工所为,有的地方其比重甚至高达90%左右。当然,我们并不简单认为:城市的治安问题严峻,城市犯罪率的升高是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的必然结果,但应该算是原因之一。

3.加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引发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加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也给交通、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问题增加了难度和压力。大量农民工的涌入带来了新的人口问题。由于现行户籍制度不允许农民进城(这里指大中城市)落户务工经商,对流动人口又缺乏新的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手段,因而使城市不仅没有成为限制人口增长的现代生活天地,反而成为“超生游击队”的隐蔽所,流动民工超生现象十分严重。在城里民工聚居区域,常可看到一些民工夫妇带有自己的两三个甚至四五个孩子。可以说,流动人口的超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计划生育的难点。而且,由于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其环保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够,不少人存在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这也给城市的环保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解决农民工与城市发展问题的对策

尽管农民工进城有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它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是社会的一个进步,我们应该正视它,积极采取措施,搞好制度建设,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较好的微观生存环境,实现农民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1.加快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建设,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实现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这一点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决策层都达成共识。由于中国地区差异性极大,在城市化道路方面要遵循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兼顾,选择出更适宜于本地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第一,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应该依托现有大中城市的发展,有选择的重点建设小城镇。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在整体上发展还很不完善,各级城市一定程度呈分散化的自我发展,缺乏联动的效应,因而西部地区的发展要走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的路子;第二,中部内陆地区应该以本地区现有城市化的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多级中心城市,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化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城市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不突出,缺乏承上启下的次经济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发展方向是发展多级中心城市;第三,东部沿海地区,应以大城市的发展为依托,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带以及辐射发展小城镇。这样,可以增强这些地区的国际竞争能力,有利于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2.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农民工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基本保证。在建国初级,严格的户籍管理有其客观性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越来越成为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户籍改革的核心是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社会经济发展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使进城农民降低对土地的依赖关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和城镇合理有序流动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也只有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科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成熟起来。(3)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的重要保证。我们知道,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势必加速。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允许农民自主择业才能更为有效的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这就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应转变思维,打破制约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保护主义,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成本。

3.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合理有序流动的一个基本前提。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普遍素质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保证农村适龄儿童都能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二是要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比重,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职业学校开设更为实用的专业课程,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尽快就业;三是要加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否则农民工很难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流出地和流入地的政府部门都应当为农民创造各种培训机会,企业也应该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提供机会。另外,还需要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打破农民的小农意识、封闭意识、保守意识,树立“敢闯”、“敢干”的新观念。

参考文献:

[1]黄万丽.农民工问题与对策[J].许昌学院学报,2003,(3).

[2]赵晓.处于临界点的中国失业问题[N].经济导报,2002-07-08(16).

篇4

从曾经的8亿农民到2014年的6亿农民,总人数的递增而农村人口数的减少可以看出整个经济形态从使用资源较多的农业经济转向了用地较少的工业,商业经济和各种形式的其他经济。2014年底,中国劳动力共有40506人,其中外出就业15863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16%,其次,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为22629人,农业劳动力供给为17877万人。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走向有很大的变化,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以下几种:

1.走出农村:走出农村也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可以在沿海以及东部工业发达地区打工,谋求一份工作,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位,一般能获取比务农高的收入;也有少部分农民选择在城市创业,做些生意。

2.留在农村:一是政府吸引外部资金过来投资建厂,当地的农民除了务农之外可以进入工厂上班;二是发展自己的特色,把自己外销,挖掘所在村?f的内涵,或者发挥文化特色,或者着重特殊的植物,或者依傍地理优势等等。

这些方式都各自有自己的利弊。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之利弊分析

1.大部分走出农村的农民成了务工者:初到城市,由于文化差异只能做些建筑施工,道路,建设桥梁,卸货搬运等体力劳作,或者从事餐饮娱乐服务生或保洁员等简单工作。这些工作工资不高却很辛苦。而发展到现在,由于教育本身比较偏重理论的一些问题,变成了沿海地区频频出现的民工荒,各种熟练技工的需求大大的高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需求,甚至高薪求熟练技术工人还求而不得。农民工越来越被城市需求,但是由于大城市落户制度的问题,在大城市生活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辛苦一生也许也不能享受到自己为之奉献的城市的福利制度,安全系数,医疗都得不到保障,一位建筑工人曾经在城市打拼几十年,他会昂扬的指着灯火辉煌的大厦告诉别人,这个是我们当年修的,那座也是我们建的,而到后来,他会回到农村,过上曾经的生活。大部分的农民工都是这样的人生,少小离家老大回。青壮劳力的大量外出,农村只余老弱病残,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数量巨大的留守儿童的问题,都是祖国的花朵,还只是少年,父母都建在却要承担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成长。极少部分创业的农民工或许能成为城市真正的一员,但是毕竟比例太少,不足以影响格局。

2.留在农村的农民:便是大家所言离土不离乡,一是政府招商引资,可以引进一些企业来建立工厂,不仅能创造就业岗位,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传统的农村会有新的变化。然而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却总要付出一些代价,企业毕竟以盈利为目的的,无利不商,如果一个乡村没有有利可图的地方,自然无法吸引到企业来,由于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也许会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部分企业带来环境的破坏,一条清澈的河因为上游建设了一家造纸厂污水直接排放整条河全部成了污水,而后无人在意,持续几十年至今。一整个村庄的稻谷因为新建立的工厂产生的滚滚废气颗粒无收。意料之外的结果让人步步惊心。

篇5

1.正面影响

(1)有利于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谓城镇化就是指都市化和城市化,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生活以及居住方式的一种改变现象,主要变现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不断从农村涌向城镇,农业人口不断发展成为了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逐渐演变成为城镇地域。这也使得城镇的人口不断的增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以及公共设施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城镇化的产生不但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主要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得到有效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2)成为城乡商品流通联结的纽带成都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额物资集散地,其为流动人口的务工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许多流动人口通过销售、经营和贩运,把各地的农副产品,手工制品以及瓜果蔬菜等商品供应给市场,这不但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也给城镇的居民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流动人口又把农村所需的农用机械和日用工业品带回了农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物资的有效流通,繁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消极影响

(1)扰乱了城市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流动人口的流动无组织性和无序性,例如重庆,每到春节前后,火车北站、汽车北站、菜园坝车站、朝天门码头以及朝天门汽车站等都会出现爆满的情况,许多铁路严重超员,市内滞留了许多往返的农民工。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严重影响着重庆主城区的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不利于公民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一些流动人员在城区内出现偷流动税漏税、无照经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一些流动人员还出现暴力抗税的现象,据调查得知,重庆市内流动人口中有30%的人员均出现没有办理经营许可证和手续不齐全的现象,这给重庆市的城镇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健康威胁。例如北京地区,截至2007年6月底,北京市户籍人口已达到1204万,流动人口总量为510万,全市实有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700万。

(2)增大了城市管理的难度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人口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麻烦,由于流动人口属于无序的流动,通常居住都较为分散,流动速度较快,这就使得在管理上增加许多的难度。据调查得知,许多流动人口都没有办理暂住证以及计划生育证,有些还不能出示原籍地的有关证明。此外,由于劳务市场的管理较为薄弱,这就使得私招乱雇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在城郊结合的地区,常出现私自出租房屋的情况,这就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困难,给少数外出躲生的育龄妇女提供了庇护场所,造成了生育上的漏洞,给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

篇6

根据该项报告的统计,##市上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有17560家次,招聘各类人员225500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306000人,其中单位在职人员为70114人,企业下岗待工人员为9986人,失业人员为98618人(其中预备就业人员为12088人),外省市人员为68239人,离退休人员为2054人,本市农村人员为56989人。

从产业需求状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为183390人,占81.3%,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41910人,占18.6%,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200人,占0.1%。

从经济类型需求状况看:依次为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从行业需求状况看:排在前列的分别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和农、林、牧、渔业等。从职业需求状况中可以看到:

推销员市场需求人数为76606人,已连续17个季度位居需求首位。上半年前10位的职业分别是推销员、营业员、餐饮服务人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秘书、财会人员、饭店服务人员、记者、编辑、中西餐厨师。

网上招聘抬头复合型人才短缺明显

在对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点和问题所做的分析中,报告认为:

(一)、大型洽谈会有隐忧、专场供需会受青睐、上网招聘更盛行。

全市上半年举办了大型综合职业招聘洽谈会18场,比去年同期减少2场,参会单位达6000余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表明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招聘洽谈会的热情正在降温,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型招聘洽谈会虽然参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少,但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成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手段和渠道也逐渐增多,如在众多新闻媒体的人才与就业专版上刊登招聘广告、参加经济实用的定期和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尤其是区分不同求职对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专场洽谈会虽然参会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很多,但针对性强、洽谈成功率较高,应成为今后职业招聘洽谈会的发展方向。

享有“第四媒体”称谓的因特网日益为众多职业、人才中介机构所重视,网上招聘求职盛行一时。现在##地区开通的人才职业网站已有30余家,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市人才网、赛伯工作网、百分网等。目前各人才网站都在积极探索着生存和发展之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网站还会推出自己的服务特色。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以满足人才供需双方的各种需求为前提,应打破网络单一的服务方式,将网络、平面媒体、猎头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走立体化服务的道路,只有这样职业人才网站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供需双方趋于冷静、复合型人才市场短缺。

当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科学招聘用人的职业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也体现出再就业工程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

求职者的心态也正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标志着求职者正力图追求在人力资源市场流动中的主动地位。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的总会计师,而它既要懂得财务,又得通晓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像做旅游网页的编辑,还要具有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招聘求职行为有待规范。

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日趋明朗化、规范化,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通过一则招聘广告便能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频繁出现在各类招聘洽谈会上,主要是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陷入一种常招聘、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招聘时承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兑现、试用期满后借故辞退、不与应聘者签定劳动合同、不按规定上各项社会保险等。使应聘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造成人员严重流失。

而一部分求职人员轻率跳槽也给招聘单位带来了管理上的失控和经济上的损失。这里提醒求职者应当注意的是人的确应该流动,可是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满意程度并非成正比关系,盲目和过于频繁的流动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背景优势,削弱自身的敬业精神和招聘单位对其职业稳定性的信心,因此有流动意向者应在能发挥个人能力并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合理流动。

(四)、劳动力市场倍受新闻媒体关注。

如何搞活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如今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几乎所有知名报纸都开辟了专版,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劳动力市场行情、开展咨询服务、招聘求职广告。新闻媒体参与劳动力信息资源的竞争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能更贴近现实生活、服务读者。但应在权威性、时效性和独家信息上下功夫,根据读者群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树立良好信誉和具有生命力。

(五)、市场日趋成熟规范,劳动力价格逐渐合理。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它客观地反映了劳动力余缺的状况,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稳定,劳动力价格也逐渐趋于合理。日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了200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企业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和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除了职位所需学历、技能、年龄以外,还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知名度等差别。

(六)、政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受信赖,劳动事务需求空间广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介收费价格低、服务功能全、可信度高,而且有存档和社会保险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愿意接受它的服务,许多求职者包括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纷纷将档案存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职介机构。这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此外,企业和个人对劳动事务和人力资源派送行为越来越认可,对单位它可以减轻企业管理者事务性负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供大于求服务业仍是需求主力

报告对##市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

(一)、从供求比例上分析看:预计下半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仍不会改变,供求比例大致为1.5:1。

(二)、从产业需求上看: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正在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仍将位居首位,约占用人总数的80.5-82.5%,第二产业因所属支柱行业的发展需要,需求人数将保持一定的比例,约占总人数的17-19%。版权所有

篇7

根据该项报告的统计,##市上半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有17560家次,招聘各类人员225500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306000人,其中单位在职人员为70114人,企业下岗待工人员为9986人,失业人员为98618人(其中预备就业人员为12088人),外省市人员为68239人,离退休人员为2054人,本市农村人员为56989人。

从产业需求状况看:上半年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为183390人,占81.3%,第二产业需求人数为41910人,占18.6%,第一产业的需求人数为200人,占0.1%。

从经济类型需求状况看:依次为股份制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及个体、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从行业需求状况看:排在前列的分别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制造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和农、林、牧、渔业等。从职业需求状况中可以看到:

推销员市场需求人数为76606人,已连续17个季度位居需求首位。上半年前10位的职业分别是推销员、营业员、餐饮服务人员、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秘书、财会人员、饭店服务人员、记者、编辑、中西餐厨师。

网上招聘抬头复合型人才短缺明显

在对上半年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特点和问题所做的分析中,报告认为:

(一)、大型洽谈会有隐忧、专场供需会受青睐、上网招聘更盛行。

全市上半年举办了大型综合职业招聘洽谈会18场,比去年同期减少2场,参会单位达6000余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表明用人单位参加大型招聘洽谈会的热情正在降温,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型招聘洽谈会虽然参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少,但由于环境和时间的限制,成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招聘手段和渠道也逐渐增多,如在众多新闻媒体的人才与就业专版上刊登招聘广告、参加经济实用的定期和专场招聘洽谈会等。尤其是区分不同求职对象和不同职业需求的专场洽谈会虽然参会单位和个人数量不很多,但针对性强、洽谈成功率较高,应成为今后职业招聘洽谈会的发展方向。

享有“第四媒体”称谓的因特网日益为众多职业、人才中介机构所重视,网上招聘求职盛行一时。现在##地区开通的人才职业网站已有30余家,其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网、##市人才网、赛伯工作网、百分网等。目前各人才网站都在积极探索着生存和发展之路,随着竞争的加剧,各网站还会推出自己的服务特色。但无论怎样都必须以满足人才供需双方的各种需求为前提,应打破网络单一的服务方式,将网络、平面媒体、猎头等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走立体化服务的道路,只有这样职业人才网站才能生存和发展。

(二)、供需双方趋于冷静、复合型人才市场短缺。

当前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科学招聘用人的职业指导,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也体现出再就业工程鼓励用人单位招聘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发挥了明显作用。

求职者的心态也正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标志着求职者正力图追求在人力资源市场流动中的主动地位。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的总会计师,而它既要懂得财务,又得通晓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ireworks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像做旅游网页的编辑,还要具有历史、地理等专业知识。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招聘求职行为有待规范。

随着人力资源流动的日趋明朗化、规范化,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通过一则招聘广告便能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但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频繁出现在各类招聘洽谈会上,主要是由于人员流动性过大,陷入一种常招聘、高流失的恶性循环之中,用人单位招聘、用工行为不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表现在招聘时承诺的薪金及福利待遇不兑现、试用期满后借故辞退、不与应聘者签定劳动合同、不按规定上各项社会保险等。使应聘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造成人员严重流失。

而一部分求职人员轻率跳槽也给招聘单位带来了管理上的失控和经济上的损失。这里提醒求职者应当注意的是人的确应该流动,可是职业流动率和职业满意程度并非成正比关系,盲目和过于频繁的流动会降低自己的职业背景优势,削弱自身的敬业精神和招聘单位对其职业稳定性的信心,因此有流动意向者应在能发挥个人能力并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合理流动。

(四)、劳动力市场倍受新闻媒体关注。

如何搞活劳动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劳动就业工作如今引起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几乎所有知名报纸都开辟了专版,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劳动力市场行情、开展咨询服务、招聘求职广告。新闻媒体参与劳动力信息资源的竞争有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能更贴近现实生活、服务读者。但应在权威性、时效性和独家信息上下功夫,根据读者群的特点进行定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树立良好信誉和具有生命力。

(五)、市场日趋成熟规范,劳动力价格逐渐合理。

劳动力价格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晴雨表,它客观地反映了劳动力余缺的状况,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成熟和稳定,劳动力价格也逐渐趋于合理。日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了200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实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工资制度的重要措施,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企业合理开发劳动力资源和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影响劳动力价格的因素除了职位所需学历、技能、年龄以外,还有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与知名度等差别。

(六)、政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受信赖,劳动事务需求空间广阔。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介收费价格低、服务功能全、可信度高,而且有存档和社会保险业务,因此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都愿意接受它的服务,许多求职者包括一些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和下岗职工纷纷将档案存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公益职介机构。这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此外,企业和个人对劳动事务和人力资源派送行为越来越认可,对单位它可以减轻企业管理者事务性负担、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劳动者个人来说,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供大于求服务业仍是需求主力

报告对##市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

(一)、从供求比例上分析看:预计下半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仍不会改变,供求比例大致为1.5:1。

(二)、从产业需求上看:目前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广告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正在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下半年本市劳动力市场第三产业的需求人数仍将位居首位,约占用人总数的80.5-82.5%,第二产业因所属支柱行业的发展需要,需求人数将保持一定的比例,约占总人数的17-19%。版权所有

篇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党的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落后的农村地带涌入发达先进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民工潮”。对此现象,人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普遍规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民在改革过程中的第三大发明创造,从而极大地推进中国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但社会上也有人对此加以指责,认为“民工潮”会引起社会治安状况恶化、交通运输超负荷等诸多问题,还会产生土地荒废的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损害农业生产,出现“超生游击队”,从而有害于人口控制以及引发各种“城市病”,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诱因之一。因而许多人把“民工潮”说成“盲流”,视为“灾难”,把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当代我国的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正确对待人口迁移首先客观认识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盲目、无效、无序的人口迁移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合理、有效、有序的人口迁移十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一、人口迁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现代化的形势下,人口迁移已成为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迁移则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迁移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劳动力市场在内的完整统一的市场体系,还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这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只有进行人口迁移,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劳动力资源才能流向最有价值的使用方向,从而社会经济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市场经济也就能够顺利地运行和发展。我国的人口迁移促进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运转创造了条件,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口迁移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也存在着尖锐的人地矛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合理的人口迁移,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尖锐的人地矛盾才能缓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农村劳动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才有机会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农业劳动率才能迅速提高,进而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而言,这一点意义更为重大。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地少人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的条件下,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1亩多,大大低于了世界平均数。农村劳动力人口基数大,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村经济效率低下,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必然可以减轻农村人口负担,据统计,近年来,河南农民外出工作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从而缓解农村“隐蔽性”失业问题,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地矛盾,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外、国内许多地方的经验也可以证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农民脱贫致富必由之路。

那么人口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能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多少好处?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能够促进当地非农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从而壮大农村经济体的实力,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近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及其产生的巨大积极作用,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据初步统计,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1268万人,省外输出1190万人,累计获取资金突破四百亿元,相当于农村总产值的70%。[1]农村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投入的部分资金,也有许多来源于劳务人员的劳动所得。第二,人口迁移是一所没有围墙、无须缴费的市场经济大学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能够借地育才,低本高效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急需的人才。而且,农民从农村走向城镇,从农产业转向非农产业,在开阔视野,经受磨练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一方面为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为家乡的经济起飞在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上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在中国农村,外流劳动力后来成为了振兴家乡经济的中坚、乡镇企业的骨干力量的事实举不胜举。

(三)人口迁移促进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流动,特别是人口迁移,大大提高了城镇化率,解决了工业化进程速度较快及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城镇化率,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的大量迁移,给城镇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而迫使城镇加快住房、通讯、交通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深圳、上海浦东等城市的巨变,无一能够离开流动的“民工”和迁移的人群,这些人填补了大城市脏、累、苦等工作无人做的空缺,使城市得以正常运转。

(四)人口迁移加快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二元经济转变为现代经济,实现这种转变的核心问题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2]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只有通过有效的人口迁移,才能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现代经济;也只有通过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才能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经营和大规模生产,从而实现全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一言以蔽之,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人口迁移,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快速走向现代化。

二、人口迁移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合理、有序、有效的人口迁移,必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农村和城镇化进程,但盲目、自发、无序、无效的人口迁移,则很有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各种消极影响。

(一)人口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负作用

第一、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优质迁移。只有年轻力壮、文化程度比较高、技术能力比较强和各方面素质俱佳的劳动力才会选择迁移。这种情况越多就越容易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由于农业生产高付出低收益,而外出打工则相对低付出高收益,还能见多识广,因此许多地方出现打工热,家乡土地被荒置,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了“空心村”。

综上可以看出,人口迁移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作用。但权衡利弊、比较得失后,笔者认为人口迁移利大于弊、得大于失。只要政府和群众一起采用适当方法,调控人口迁移,做到人口合理、有序、有效迁移,不仅能够在此过程中增强农村人口素质,而且可促进优秀人才回流,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完全经济管理制度,对人口迁移进行有效控制,科学管理,从而大大减少人口迁移的负作用。

(二)人口过度迁移引起的“城市病”

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经验表明,农村人口过度迁移会引起“城市病”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所谓“城市病”,是指居住条件恶化、卫生状况极差、社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犯罪率提高等等。由于农村人口过多、过快、过猛的盲目迁入大城市,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经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城市病”现象。“城中村”、“蚁族”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北京一直是缺水城市,由于近年来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供水形势日趋严重。在一些外来人口聚居地区,自来水已是滴流。外来人口聚居区普遍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严重损害了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3]类似这种情况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现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人口迁移实行管理和疏导,使农村人口能够有序、有效地迁移,以免“城市病”在中国恶化。

参考文献:

篇9

李悦,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101班

摘 要: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然而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一些劳动力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本文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视角出发,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生产能力提出相关建议,以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常、快速和健康转型。

关键词: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劳动力;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农村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其中劳动力因素更是推动农村技术进步,促进其经济发展实现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当然其中存在的劳动力转移不均衡、构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更加突出。

首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平衡性加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生迁移行为的主体是青壮年,而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留在农村的都是劳动能力较弱的老弱妇残,或者文化水平较低的农业生产者。而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资源和荒地可以开发,农产品加工利用也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不仅需要科技和资金,而且还要大量知识技术水平较高的劳动人员参与,而现在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部分农村人力资源的损失和粮食减产,影响农村经济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

其次是农村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偏低。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教育资源贫乏,教育水平不高,而且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农村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却忽视自身的职业以及技能培训,造成许多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素质偏低,而且所具备的技能也相对贫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偏向于基础教育,而对职业技能培训这一块不够重视,这与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中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相符。

最后是我国农村人口结构更加不合理。当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选择了晚婚少育。这样使得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这种劳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给农村未来劳动力供给带来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中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员比例将上升,而年轻劳动力所占比重将下降,造成劳动力结构的不合理,老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年轻劳动力不足。而在当前的农村经济社会转型中,传统的产业和技术不断被新技术和工艺所取代,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以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在一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这种情况表现就更为明显,有技术有文化的青年劳动力需求旺盛,而没有文化,技术落后的老年劳动力将会过剩,面临着失业,再就业也非常困难,对未来劳动力供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另外由于老年人口增加,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增多,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投资相对会减少,这样也会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二、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问题的建议

第一要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利与弊。市场本身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有其自身规律,但其滞后性和自发性是其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因此政府必须完善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对农村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和支持,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权益。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充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不断增强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增产的突出作用,使农产品商业化、现代化,引导农民进行自主创新;其次是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政策扶持作用,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吸引更多的外出劳动力留在家乡,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供求平衡;另外政府可以构建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平台,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劳动力需求与服务信息,建立农民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引导农村劳动力正确流动,调节劳动力供给关系,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最后,政府要加强制度保障。通过颁布相关的政策方针,从法律的角度来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各项权益,提供保障和依靠。

第二是要加强建设农村的教育事业建设。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尤其要加强16~40岁这个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工作。在条件具备的地区,要坚持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可以在农村设立职业技能培训点,另外可以通过规范农村文化市场,营造农村人才培育的良好环境,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其次是通过宣传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意识到加强其自身的职业与技能培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改善自身的技能,从而更加适应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最后还要建立有效健全的人才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选拔人才,对做出贡献的社会精英进行激励,使得一部分有文化、懂技术,且善于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人才留在农村,从而促进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转型需要的、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人才资源。通过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技术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顺利转型。

第三是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农村劳动者所承担的负担越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应坚持以家庭为主,同国家支持相结合的原则,为农村老龄人口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从而减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负担。另外政府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减少对劳动力需求,兴办旅游业等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的第三产业,以及兴办乡镇企业等吸引部分在外的劳动力回乡工作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存在的问题,是历史长期形成的,绝非短期内可以解决,我们不可急于求成,但也并非听天由命,我们要正确认识劳动力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兴除利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合理有序的处理各项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 肖云: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J].社会科学,2010(8)

篇10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187-05

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构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主旋律。人口流动是工业化和非农化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也是每个国家城镇化、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农民工以乡镇企业为跳板异军突起,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据农业部调研组调查,从2002年起的以后18年内城镇总人口将增长3.26亿,农村向城镇转移3亿人左右,年均转移约1 660万人。要解决农民工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在流动就业、安置上的问题,这就应该从国家的体制方面、政策方面及人的观念上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 工业化是这一进程的最终推动力量,同时农村劳动力的“非直接转移”,即兼业和非农化应作为积极的辅助手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尤其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禀赋,要防止“过度城市化”现象,合理稳步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 发展小城镇是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的根本途径

早在1982年全国城市规划会议明确提出并实际执行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全面推进城市化的方针,1998年中央又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政策,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观念已经形成共识,特别是“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农民工的合理流动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以及发展什么类型的城市方面学术界存在很多分歧。具体说,就是在应该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发展中小城镇成为问题争论的焦点。

1.1 发展大城市与发展中小城镇的利弊分析

主张发展大城市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原因是大城市具有良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务工农民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7.6%,在第三产业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占80%。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大城市扩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有相当潜力。相反,他们认为小城镇发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引发“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这比“城市病”的问题更严重 [2]。

主张发展小城镇的观点认为, 首先,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离土又离乡”,从农村跨省、跨地区流徙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不仅给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随着城镇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量富余人员将会像挤水一样从国有企业这块大“海绵”中被逐步排挤出来,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依靠现有大城市来吸纳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而中国农村城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县城―县域中心镇―乡集镇”等多层次的农村城镇体系,农村城镇化具有了一定的城镇体系基础[3]。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 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

其次,中国现有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环境的恶化。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还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实践表明,中国传统农业已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化,生产要素突破现存格局,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国内市场启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从启动市场、促进经济增长战略高度,积极推进自下而上城镇化道路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发动模式相结合,加强引导,合理调控。通过制度创新加大对农村城镇化适度集中发展的政策扶持,制定有利于乡村工业和农村人口适度集中的土地、户籍、投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工业区位和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乡村工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县城和县域中心镇集中,鼓励和引导县城、县域中心镇升级。

再次,农村向城镇的人口流动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流动人口的规模、流速、流向直接决定了城镇化的状况和城镇体系。目前,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规模十分庞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从1993年的7 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1番,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1.4亿流动人口中农民工为1.2亿,占85%左右。如果再加上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接近2亿人[4]。我国农民工问题,一方面表现为规模大,流速高;另一方面,则是流向和流出地过度集中。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城市流动人口过度向大都市集中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选择重点发展小城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以及农村第二产业(乡镇企业)、城市第三产业的多元化城镇化道路,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自下而上”的发展道路。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突破口,在理论上形成了农村城镇化的创新[5]。

针对农民工过度集中于大城市,我们可以实施多元城镇化战略,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缓解大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通过中小城市吸纳农民工就业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分流途径。尤其是在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时,就地转移要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为依托。此外,由于中小城市户口的“含金量”相对较小,可以通过尝试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全面推进户籍管理以及配套制度的改革,来吸引农民工向中小城市的分流,在中小城市率先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现阶段大中城市还不能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依托,发展小城镇才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1.2 现状小城镇的发展特点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体制,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城镇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2004年,全国已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城镇吸纳了65%,其中乡镇企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吸纳了80%。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省内就地、就近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都占到90%以上。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随着农村工业发展造成的就业结构变化,小城镇有了发展动力,乡镇企业吸纳就业与建制镇增加同期同步。小城镇的发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民间的投资。据测算,每年小城镇建设方面的农民投资达700~1 000亿元,分布在4.5万个乡。用仅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4%~6%的资金,形成了相当于全国37%的城镇人口,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发展的压力,弥补了国家资金紧张的不足,拓展了城乡商品市场,拉动了城市化需求[6]。

其二,小城镇的劳动力就业充分。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绝不是直接的、立即的、畅通无阻的,乡村工业的劳动者有先行转移的机会,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骤是一种“农场―乡村工业―城镇工业”的间接转移方式[7]。抽样调查表明,镇区非农人口占主体地位,就业人口的比例大大高于城市,平均每个调查镇的镇区就业人口占镇区总人口的71.6%,比城市平均就业水平高出23个百分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其三,小城镇的城镇规划合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适度。小城镇人均占地水平与中等城市持平。建成区布局基本合理,住宅占地最多,占建成区总面积的31.8%,工商业和金融业占24.4%,公共建筑、交通均为8%,市政占地为4.5%[6]。

1.3 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提出“小城镇,大战略”,在人口压力大而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国情矛盾制约之下,主要目的是为了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事实上,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尚未起到通过大量吸纳农业人口和促进乡镇企业集中,来缓解人地矛盾,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由于地价过高,农民和企业向小城镇转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小城镇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城镇产业基础薄弱。在当前一些城镇建设中,由于政府推动力过强,市场作用力太弱,一些地方忽视了对本地区支柱产业的培育,既缺乏第二产业的依托,更缺少第三产业的支撑。乡镇企业以私有化为主的改制中,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造成了资本排斥劳动的现象,使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出现下降。

(2)城镇化成本过高。城镇化面临资本短缺,农民迁移和身份转换的启动资本严重不足。应按“市场筹集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原则,走“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合理开发、滚动发展”的筹资路子,使城镇建设资金的筹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城镇基础设施不到位。有的城镇建设缺水少电,信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有的地方注重城镇的“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环境;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忽视城镇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有一些地方注重“有形市场”的建设,忽视软环境的配套和管理,认为“有形市场”的设施一旦建成,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就会接踵而来,水到渠成。结果事与愿违,出现有场无市,或有市无序的现象。

(4)城镇建设经验不足。有的城镇建设盲目地划地盘、铺摊子、增投资、造房子,有的地方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一味死守“等、靠、要”的老一套,资金到位难,大量工程沦为“胡子工程”。由于缺乏规划指导,致使小城镇建设出现“一年建,二年改,三年推倒再重来”现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短缺”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短缺口,与亿万农民对城市的渴求相比,目前的城市供给要小得多。因此,我国目前乃至今后若干年都将存在严重的“城市短缺”。这种短缺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短缺,更是社会结构的短缺。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外出农民工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是解决“城市短缺”现象的根本出路。总之,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市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有学者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可以认为是中国在世界上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城市化道路。

2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加大农民工就业力度的关键

2.1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产业结构序列一直呈现“二、三、一”的不良型态。目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2002年、2003年、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34.3%,33.4%和31.9%,2005年有所提高,达40.3%。但总体上来说,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增长还不够快,比重提高的幅度还不够大,从而影响了对劳动力的需求。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与2002年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了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控,但产业结构序列仍呈现“二、三、一”的不良态势。

第三产业对促进和推动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高地”。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而且内部结构不合理。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目前,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60%~80%,而中国2006年这一比重仅为45.8%。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中国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仍然发育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GDP的增长,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数据表明,同量资本投入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第二产业的3~4倍;第二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者,第三产业相应地增加3~5个就业者。

2.2 加大第三产业是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根本出路

从三大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绝对数来看,从业人员在三大产业中比重从1978年的70.5∶17.3∶12.2调整至2005年的44.8∶23.8∶31.4。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人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幅度下降,由1991年的39 098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33 970万人;第二产业绝对就业人数增长较快,由1978年的6 945万人增加至2005年的18 084万人,增加了2.6倍,这从绝对意义上表明了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吸纳能力的增加;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呈现出就业增长迅速且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 890万人增加至2005年的23 771万人,增加了4.86倍,是整个经济转型期间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部门。从三大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即就业吸纳的相对量来看,1978-2005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员人数分别增长19.96%,160.39%和386.11%。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份额持续降低且降幅较大,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5年的44.8%,这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达到饱和,不仅不能吸收劳动力,而且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部门对劳动力需求量比重一直稳定在22%左右,但也有小幅度下降趋势;近年对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是第三产业部门,稳步上升到3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分天下”[4]。

从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发展趋势来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总体水平较低,但波动较大,到“八五”期间就业弹性的平均数变成了负数,2003-2005年也是负数;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从“六五”到“九五”呈现出快速下降的特点,2002年就业弹性呈负值,直到2005年才上升为0.59;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也存在着总体下降的趋势,“八五”期间有所回升,“九五”和“十五”期间处于较低水平,2003-2004年间就业弹性提高较快。但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相比,其下降的幅度要小得多,而且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就业弹性,即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一直保持了较强的吸纳能力。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第二产业的9倍,表明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3 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一般而言,服务业泛指农业和制造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从其外延来看,服务行业的范围十分宽泛,从原始的餐饮到现代的信息服务业,从单个劳动者的简单手工劳动到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经营的现代公司,无所不包。从现代都市服务业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个大类,即传统的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都超过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中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截至2006年底,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9.3%,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大多在70%以上,像伦敦、巴黎、纽约等大都市在20世纪80年代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就超过80%,在第三产业对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推动作用中 ,服务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因此,服务业是否发展严重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影响了工业化的整体演进和城镇化的进程。“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工业部门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而城市服务业扩张的空间很大,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是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克服“重二轻三”的落后产业观,正确认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先导作用,把加快服务业发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

3 从体制上改革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还必须从体制上改革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从表面上看,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解决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就业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给予农民工公平待遇等问题,而实质上是解决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从体制和机制及观念上入手,应当尽快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

3.1 从体制着手,进行各项制度建设

改革户籍制度。现行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本身就是不平等的管理体制。“农业户口”的农民工为拥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在户口、就业、生产经营、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子女就学、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处于无法被城市充分接纳的体制外生存状态。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涉及人口流动、迁徙等的全局性问题,其改革应由国家审时度势做出决策,在全国实行,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改革农民工就业制度。农民工的不平等地位,首先源于就业体制,因为劳动就业不平等派生了其他不平等现象。例如,不少企事业单位录用农民工以后,在工种分配、工资发放、劳动管理、技术培训、职务升迁等方面还在实行对两种户口的工人采用两种办法的制度,不能做到农民工和城镇户口工人一视同仁。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中, 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化。

营造公平的务工环境。农民工在城市的弱势地位、边缘化状况以及城市的体制外生存,既与现有的歧视性务工环境有关,也与农民工自身的素质不高有关。公平对待就是要善待农民工,对农民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关心农民工的切身经济利益,以及相关的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的各项歧视和限制政策,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努力营造公平的务工环境。

3.2 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

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上,要根据我国的实际,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的特点,有重点、阶段性地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已经无可非议,但是关键在于哪些项目需要首先实施、如何实施。对农民工而言,工伤和大病是其面临的最大风险,因而要按分类指导原则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保机制。同时,农民工的市民化可以分散实行,由于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大城市的市民化成本是很高的,为了避免高价城市化,也可以通过多元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分流。

3.3 转变观念,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

长期的城乡分隔和二元社会结构,使城市市民在心理上形成了很大的优越感,城市居民也对农民工表现出矛盾的双重心态:经济上接纳,心理上排斥[8]。城市居民要转变观念,树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是新增就业岗位,而不是挤占城镇原有就业工作岗位的错误观念,适度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补充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从多方面给农民工“减负”,减少各种收费,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搞好多方面“服务”。

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制度的改革, 同时还需要创造种种条件,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来配合上述改革,从而为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提供可能。而真正融入城市的过程,可能需要几代人的时间,要通过代际的传递才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叶如棠解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定量”描绘城镇化前景[ N]光明日报,2006-01-12(第6版):[Ye Rutang. Reading Medium and Long Science D evelopment Planning Progromdegion Urbanization Prospects by Ration[N].GuangM ing Daily,2006-01-12.]

[2]高德步,吕致文内外环境制约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下)[J]改革,2004 ,(3):22~28[Gao Debu,Lu Zhiwen. Strategic Choice on China Newtype Industriali zation by Restrictingof Inside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J].Reform.2004,(3):22 ~28]

[3]辜胜阻,成德宁成村城镇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1 999,(3):32~37[Gu Shengzu, Chen Den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and Choice o n

Rural area Urbanization [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1999,(3):32 ~37]

[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05~108 [Research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Research Report of Chinese Off-farmer Workers [M]. Beijing: China Yanshi Press, 2006.105~108.]

[5]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18. [Gu Chaolin. China City Geogrophy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9.16~18.]

[6]张培刚. 农业与工业化(上卷)[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25~36. [Zhang Peigang.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M]. Wuhan: Huazhong Science College Press, 1984.25~36.]

[7]辜胜阻,简新华.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263~265 [Gu Shengzu, Jian Xihua. Population Shift and Urbanization [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Press, 1994.263~265.]

[8]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Gu Shengzu. Research on Non-Agricultur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 Zhejiang: Zhejiang People Press, 1991.]

[9]李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若干政策措施[J]法制与经济,2 006,(5 ):51~52[Li Qiang. The Thought and a Number of Policy of Coordinate the Develo pment o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J]. Legislation and Economy,2006, (5):51~52]

The Research on the Offfarm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WANG Yue

篇11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含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认识,并对症下药,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存在两个概念:一个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是农业剩余劳动力。

1.农业剩余劳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把边际生产率为零值甚至为负数的劳动力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国内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典型的定义是: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那部分劳动力。目前,我国农村不仅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存在大量非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一大批农民“过渡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里。这部分农民从农村中转移出不仅不会影响所在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所以我们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更好地表述问题。

2.农村剩余劳动力。它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将他们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并不会减少现有产量,而且很有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其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负数,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包括了农业剩余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

1.“推力――拉力”理论。“推力――拉力”理论着眼于迁移原因的研究,认为迁出地必有种种消极因素所形成的“推力”把当地农民推出原居住地,诸如当地的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的失业和半失业状况等;而迁入地必有种种积极因素所形成的“拉力”把外地居民吸引进来,诸如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等;迁移者总是在迁移后的正负效益的利弊得失的权衡中,做出是否迁移的抉择。

2.刘易斯的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教授于1954年和1958年分别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和《再论无限的劳动》两篇著名的论文,创立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模型”。在刘易斯的模型中,不发达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传统的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以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为特点,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过于丰富,以至于把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农业,农业的产量不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因而是无限的;从农业部门退出的劳动力可以逐渐转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刘易斯认为任何提高自给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作法会造成工业部门实际工资的提高,影响资本积累,因而忽视了传统农业的改造。虽然刘易斯的两部门发展模型与西方国家历史上的经济增长经验大体一致,但是这种理论的一些假设条件并不适合我国的制度与经济现实。

3.费――拉尼斯模式。费――拉尼斯模式是在刘易斯模式基础上提出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费景汉、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式的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他们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假设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部分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劳动力可无限供给。当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时,农业产出保持不变。由于他们的转移,使农业部门农产品产生剩余,而且生产数量等于转移劳动力的农产品需求量。第二阶段,工业的发展和扩张,使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但仍然低于制度工资。农业总产量与工业部门增长不能同步,农产品剩余不能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入工业部门的需要,粮食出现短缺,从而导致工业产品比较价格降低,工人实际工资上涨,不利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制度工资,也就是说农业和工业劳动者工资均可按市场原则决定,农业劳动和农业生产趋向于商业化。费――拉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的重大区别是:前者不但考虑了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也充分关注农业部门的发展,并且明确了二者的发展关系,认为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是农业劳动力转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前提条件。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传统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非农产业仍以乡镇企业为主。二是城市化战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其中又可分为小城镇战略和大城市战略,二者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都仍有待进一步突破。

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1.乡镇企业仍是不可或缺的转移途径。据测算,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比分散办厂,能扩张就业能力(包括连带效应)50%以上。因此,如果引导乡镇企业(特别是其增量部分)向城市尤其是小城镇适当集中,无疑将为乡镇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又会伴随着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上升,从而又反过来促进城镇化进程,由此可以形成一个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加强小城镇战略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我国约有6万个小城镇,将小城镇与非农产业相结合,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如果每个小城镇能够吸纳5000人,全国6万个城镇共计可吸纳近3亿人,小城镇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主要载体。由此可见,把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3.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努力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体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农”转“非”迁移政策,简化手续,全面清理目前各类限制农民工流动的政策规定,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让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劳动力享受平等的就业待遇,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打开方便之门。

4.建立和完善外来劳动力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非常薄弱,农民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一种依托于土地的“土地保障”的原始方式,土地不但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因此要农民愿意离开土地,也能够离开土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必须进行土地产权制度、农村社保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解决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

5.把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作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突破口。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中国非农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乡镇企业要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重点是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交通、通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开发农村房地产和旅游等新兴产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关乎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入更加高效的行业和地区,实现劳动力的优化,是全面提升中国劳动力市场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国研网

篇12

浙江是一个劳务输入大省,温州也是一个劳务输入比较集中的城市。2005年起温州市政府把到温州务工的农民工称为“新温州人”,充分体现了政府号召人们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认可和尊重,从思想观念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切实让农民工享有平等待遇。据温州市公安局统计,2008年12月,温州市公安局对外公布全市登记在册的外地暂住人口为3 396 053,主要以湖南、湖北、贵州、江西、安徽、四川等省,暂住人口中务工的为3 135 307人,从事服务业的58 805人,务农的24 250人,温州已经成为创业的第二故乡。温州对农民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温州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农民工。

一、职业生涯规划内容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朋友进入到城市里展开个人的城市生涯,每个人都要借助于谋求职业而实现自我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历程乃至整个一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规划性的设计的过程。从个人角度和企业角度,职业生涯规划又划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其中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员工,都有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发展和获得满足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为了实现这种愿望和要求,他们不断地追求实现职业的理想,能主动根据个人的特点、企业发展的现实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2.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在广大员工希望得到成长、发展的强烈要求推动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人事部)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了解员工个人的特点,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及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宣传、教育和咨询等活动,帮助员工制订有关个人成长、发展的计划以及与组织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计划,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满意感,并使他们与企业组织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既要体现员工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一种协调与相融。

二、农民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对所有工作年龄的人来说都很重要,在人一生的历程中,需要靠职业来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需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主动去把握它、迎合它、顺应它才是生存之道。有些农民工朋友会说,职业生涯规划,那是大学生的事,我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生活如无根的浮萍,天天生活在变化中,甚至工作有没有着落也不清楚,还需要做职业生涯规划吗?实际上这样的看法并不在少数,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观点,很多农民工朋友的城市生活才没有更多的长进。离开家乡进城工作,可不能像当年游击队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合理的、长远的、多方面的规划,就无法进一步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那么怎样看待农民工做职业生涯规划这个问题呢?

1.从社会的角度看。每年一度的春节,大量的农民工返乡,春节过后又有大批农民工进城,在上亿的劳动力大军流动过程中,许多人完成了一年的职业劳作,来年又重归游离的状态,不能也无法重新回归从前的单位,也不能从事原先的职业。于是乎,大量的人力资源耗费在等待、煎熬、徘徊和痛苦之中。这中间有很多原因是由于农民工朋友在自己进入城市之后,没有对自己能做什么,个人想要什么,有什么基础,个人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等问题,做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而造成的。农民工朋友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择业观,提高就业的成功率,还可以减少失业、被辞职的情况,从社会角度来看对降低就业压力是有较大帮助的。因此,农民工朋友做职业生涯规划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2.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长期以来,由于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整个劳动力市场呈严重的供过于求的状态。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上到国家、下到企业都逐渐产生了员工流动和使用的依赖,中外企业招聘员工一般不用发愁。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待农民工劳动力,都是重在使用而轻视培养,重视招聘新员工而轻视已有劳动力的再提高,更不用说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技能提升。实际上,企业员工缺乏职业安全感和职业发展需求的满足感,员工的安心工作就会出现波动,企业发展就会有隐患。如果农民工劳动力资源没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规划、开发与储蓄,大部分农民工很可能将永久性地退出劳动力市场。为了农民工的“再出发”与产业的“再发展”,就必须做好劳动力供给的“蓄水池”,进行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开发。

3.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农民工朋友绝大多数原来是在土地上从业的农民,由于寻求个人的发展等动力促进,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全新的城市环境里,谋求有所发展,但是如果个人在进入城市职场之前,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规划和目标,那么会对个人的发展造成障碍的。特别对刚刚成长起来的步入城市的年轻打工者(新生代农民工),该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将对其一生的成就产生重大影响。农民工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分析自我,个人可以准确评价自身的职业能力、性格特点、价值追求、优势与劣势等,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突破原有生活的局限,塑造全新、充实的自我。即使自己已经进城打工多年,还可以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供前进的动力。(3)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通过自我评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还有助于全面了解自己,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4)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体的人生规划上,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生活、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而有条理。

三、农民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

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农民工朋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评价自我。即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通过自我评估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因此,自我评估是职业规划的重要步骤之一。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内容。也许农民工朋友会说,我没有什么特长,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平时没有去挖掘发现而己,仔细分析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

2.评估职业机会。主要分析内外因素对自己职业选择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

转贴于 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规划具有实际意义。农民工要把自己作为一个职业人来了解周围的环境、你所在的地区、你将要就业的行业等,只有清晰掌握周围的环境,才能权衡利弊。

3.选择职业。通过自我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认识自己、分析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职业作出选择。也就是在职业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点,即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兴趣,特别是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往往是限制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选择合适岗位的因素。分析自我、了解自己、分析环境、了解职业世界,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相吻合。通过对自己以往的经历及经验的分析,找出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点。选择职业重要的是能正确地分析自己,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专业,然后努力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职业的选择决定以后的成长道路,所以每一位农民工朋友千万不要简单的认为找一份工份就是自己以后的职业,随意从这个工作跳到那个工作,这里不行就到那里。对待自己的工作选择要慎重。

4.制订职业计划。在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的时候,要考虑你所选择的工作,能否帮助你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你是否有办法可以让你现有的职业与你的人生基本目标一致起来?简单的说,就是你希望在多少年之内达到什么目标,根据这个目标我又该怎么做?通常在制订职业计划时,先制定一个长期目标,然后把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短期和中期目标,这样对于每一个短期目标就会变得贴近生活、容易达到。

5.实施行动。开始行动,这是所有生涯设计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因为行动就意味着你要停止梦想而切实地开始行动。如果想法不转换成行动,就是一纸空文,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电工或家政人员,当你制定职业规划后就立即行动起来,你可以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针对大量需要培训的农民工,政府每年都会提供大量的资源为农民工进行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的,那农民兄弟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立即行动,无论你是处于刚刚踏上职业路途的年轻人,还是40岁左右并且正陷在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之中的中年人,现在都是你进行职业规划的好时机。只要你还没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时候开始你的职业规划都不为晚。

参考文献:

[1]邹树新.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陆汉洲.聚焦中国民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沈立人.中国农民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

[4]隋光明.中国民工调查[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