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9 10:37: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学生自主探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深入探讨,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教学情境,选择可操作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没有问题,就不存在探究。探究的问题要具有可操作性是指我们在设计探究问题是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学生的学力等因素,由教师或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提出一个符合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问题必须针对要研究的内容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好是处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既不能提空泛的问题,也不能提学生无法探究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采用启发讲解、以旧引新、设疑激趣等多种方法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10的分与和的教学中,我拿出一个的小布袋,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这是六个小矮人家的10个玻璃球”孩子们马上都微笑着瞪大眼睛看我,我随便地拿出了4个,说:“有一个小矮人拿走了4个玻璃球去换米,他们的袋子里还剩几个?谁来告诉我?”把数学置入孩子们熟悉的故事中,那是他们感兴趣的情景,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加强动手操作,挖掘具有开放性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当探究的问题提出后,他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顺着自己的思路,不受任何“先入为主”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是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途径,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好的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而教师的主作用是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6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找1-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前一句和后一句口诀有什么不同?
三、开放教学过程,寻找具有多样性的探究途径,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水果(苹果、梨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开放课堂,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动手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你现在这样分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类?(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摆一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学生的学识毕竟有限,思考问题的方式非常简单,他们不可能离开教师而独立地开展探究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探究环节,让学生能顺利开展探究活动。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充分挖掘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其次是合作探究,以二至四人为一组,将探究内容细化,每人承担其中一部分,以提高探究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让学生将自己思考和探究的结果在组内交流,可以进行争论,形成整个组的一致认识。
例如:在教学“9+4”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9加4到底等于多少?你打算怎么算?”然后在让学生“把你的算法告诉你们组的其他人,看一看你的算法和谁的算法是一样的?”这一课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以小见大,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积累探究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传授知识、技能,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进行深入细致思考、自我体验的自主探究学习,给学生明确的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选择合理、科学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小学数学教学法探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数学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数学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新的、未知的,他们学习时仍然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倡导的:“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本人为发展学生的潜能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情使全员参与发展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只能是表层的。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鉴于此,在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没有沿用教材中用“米尺”为工具讲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的关系,而是设置了两个问题情境:一是在“1”后面添1个0、2个0,怎样使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学生很感兴趣,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说添上元、角、分可以使这三个数相等,还有学生说添上米、分米、厘米也可以使这三个数相等;二是先让学生用老师为他们准备好的两张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片(第一个正方形等分成100份,第二个正方形等分成10份),用涂色的方法,在第一个正方形中表示出0.30,在第二个正方形中表示出0.3,然后让学生观察,设问: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涂上色后观察了一会儿,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其中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了,就像我们平常吃饼干一样,两块同样大小的饼干若要吃去相同大小的部分,平均分的块数越多,吃的块数也要越多,平均分的块数越少,吃的块数也要越少。”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确0.3=0.30的道理。这样一些“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有了心理保证,从而驱动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重视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即“再创造”的过程
积极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现实背景,使学生在这种背景下产生认识冲突、激发探索欲望,这是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有效手段。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教师力求把人们已发现的数学知识返璞归真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即问题被提出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利用桌上的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小棒、长方形框等材料,想办法、动脑筋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通过个人探究、小组合作、学生用折纸片的方法折长方形框、正方形框;用米尺量、皮筋比等方法研究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边相等;用三角板直角比的方法得知长方形、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这个研究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再创造”的过程,经历了这一过程,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深入实际进行了解,印象深刻,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同时也使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多侧面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三、变教师讲数学为学生探究数学
数学是一种活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践来设计学生的活动,把传统的教师讲数学变成学生探究数学,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教师则起到组织、引导、点拨和激励的作用。如,在长方形周长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学生的活动,先让学生沿着长方形的操场边缘漫步走一圈,然后问:谁知道自己刚才走了多少米?从而激起使每个学生都想办法弄清自己走了多少米的热情,于是学生像开了锅似的,热闹极了,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讨论,最后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得出其计算方法后,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了周长的含义。然后应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回到教室,求黑板、课桌面、门窗、教材封面的周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思维灵活、富于创造性,这就把教讲数学变成了学生探究数学,把被动接受现成的数学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将知识的认识掌握过程当作是问题解决过程,当作是学生自主探索过程和“再创造过程”,即将复习过程看作学生独立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相互协作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方位得到发展。
一、通过师生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时,老师通过与学生共同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设计了一个师生互动活动,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100以内的自然数,教师能很快说出这个数有几个因数,活动中学生发现老师对答如流,学生已经知道如何求一个自然数的因数,至于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正在学生好奇时教师引入新课,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更高,更能主动地投入新知探究,从而把学生引上了探究知识的主体,教师恰当地激发学生去探究新知识,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尝试、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使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老师让学生亲自尝试做1-12的自然的因数的个数,然后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自然数的因数个数还是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在学生的交流中慢慢地由模糊变为明朗,最终形成新知,学生知道了可以根据因数的个数把非0的自然数分为三类。为后面给质数和合数下定义奠定了基础。知识往往是在学生不断的动手操作、动脑思维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主动参与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更加深刻,在大脑中留存的时间会更长。教师在学生对这一知识逐步明朗的前提下给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再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最后通过寻找100以内自然数的质数,更加强化质数的概念。这样使枯燥无味的记忆由难变易了,记忆的兴趣更加浓了。
三、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巩固知识的形成
新知识形成后,往往还需要一个巩固运用的过程,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在学生已基本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多形式、多层次练习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辨析、游戏、讨论与交流的形式,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还与前面学习的奇数和偶数进行区别与运用,巩固了知识的形成。
一、 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造成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比如,上《瀑布》这一课时,要学生背对讲台,播放录像让学生仔细听,然后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想想这声音像什么?”有的学生回答:“哗哗的流水声,就像大海的惊涛骇浪。”有的说:“像洪水从山上直泻下来的声音。”这时,教师说:“瀑布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巨大的声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转身看录像。”这时,学生迫不急待地转身来看瀑布,当学生看得如痴如醉时,教师满怀激情地朗读诗歌第2、第3两节。“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不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在这里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又特意让学生背着讲台听,激发联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瀑布壮观景象的欲望。当学生转身看到瀑布的景象时,如临其境,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在欢乐的心态中探究知识。
二、 多角度思维,激发自主探究热情
当前,在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性的现象经常发生,教师主宰课堂情况并未根绝。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改变居高临下的教态,自觉地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一位教师教《麻雀》一课时说:“这篇课文记叙了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没有告诉我们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老师立即肯定这位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精神,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同学自读课文,通过文中的词句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孩子们畅所欲言,气氛异常活跃,经过热烈讨论,师生达到共识:这篇课文赞颂的是亲子之情。这一精彩的教学片段,向我们展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必要与可能。
三、 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就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教学方法也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要变“先讲后练”为“先探究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中群鸟齐飞、众鸟齐鸣这一部分时,我是这样组织的:“你们喜欢写鸟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这时,有的学生回答说:“我喜欢‘我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句话。它使我想象此时此境,鸟儿飞得很快,看不到鸟儿的具体形态和数目,只能听见它们的声音,看见它们的影子掠过,我觉得这样写非常妙。”有的说:“我喜欢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头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说明各种颜色的鸟很多,我见都没见过。”另一个接下说:“我也喜欢这句,从叫、飞、扑这几个描写鸟的动作的词,我觉得鸟生活得很快乐。”还有的说:“我喜欢描写小画眉的那段话,那只小画眉样子真可爱,叫声非常悦耳。”
四、 引导质疑,激发自主想象空间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宋代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穷人》一文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质疑,这时,一个学生提出:如果不写“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这一段,文章一开头就写桑娜发现邻居寡妇死去,把两个孩子抱回抚养如何?这时,教师不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大胆想象,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6-0056-01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一个基本要求,而自主探究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托兰斯曾认为,创造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摒弃“我只有教你你才会”的思想,放弃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老路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课堂上应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提供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自主学习,有不懂的问题时能够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活动,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发挥。
二、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俗话说:“眼见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操作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是学生主动探究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因此,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并依据学生天生好动的特点,从学生平时的生活或已有的知识中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作为教学载体,引导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如,教学“将瘦长的圆柱体钢胚锻造成矮胖的圆柱体钢胚”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教师可以让他们每人先用橡皮泥捏一个瘦长的圆柱体,然后再捏成矮胖的圆柱体。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归纳总结出了在锻造过程中圆柱的体积保持不变这一结论。
三、设计探究性作业
习题变式训练是一种极好的探究作业。设计这种作业可以调动起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已知矩形ABCD中,按下列要求折叠,试求出所要求的结果:
(1)如图1,把矩形ABCD延对角线BD折叠,得AEBD,BE交CD于F,求SBFD。
(2)如图2,折叠矩形ABCD,使AD与对角线BD重合,求DE的长。
(3)如图3,折叠矩形ABCD,使点B与点D重合,求折痕EF的长。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数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长期的应试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特性。用强制缺乏趣味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做传授知识的工具和接受知识的口袋。严重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良好学习潜能和学习情感,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机器。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能和情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就教师如何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好奇的探究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了对学习材料的亲自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情境创设的核心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索活动总是伴随问题而进行的。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钻研,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陷入新的困境中,引起认知冲突,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例如,在无理数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入的。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大家剪一剪,拼一拼,能不能得到一个大正方形呢?然后提出问题:①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应满足什么条件?② 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③ a可能是以2为分母的分数吗?可能是以3为分母的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④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争论,最后达成共识:①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还不是有理数。②a不是有理数,但这个大正方形确实存在。那么a究竟是什么呢?这样势必给学生在认识上发生了冲突,设置了悬念,并且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同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励学生有兴趣的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进数学不断发展。数学生活问题是丰富多彩的。让学生充分接触到生活中的数学,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自觉的、满怀热情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已认识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为题材来设计课程内容,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潜能。例如:在学完统计与概率关系后,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设计了一个自由转动的转盘,并规定:顾客每购买100元的商品,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如果转盘停止后,指针正好对准红色、黄色、绿色区域(注:教师设计的转盘带入课堂)。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该商场继续购物,如果顾客不愿意转转盘,那么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10元,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你认为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该问题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并且有挑战性。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展开交流,并且急于实践。这样就充分地把学生兴趣激发出来了。
三、创设竞争性情境,激励学生有欲望的探究
在教学中合理设计竞争情境,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比一比,试一试、赛一赛等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创新。使他们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效地激励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我利用了以下方式:根据学生的基础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提问,作业完成,实验操作,模具制作等方面开展竞赛。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我利用小组成员轮流发言、抢答、小组讨论推荐等方式。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难度不同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使他们因为充分参与展示自我而获得成功、愉悦感。同时也克服了部分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了成就感。
四、创设实验情境,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首先,了解实验计划的内容。实验计划应是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做什么、二是怎么样做、三是注意事项。一是做什么:即应该解决探究方面的什么问题;二是怎么样做: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想与假设,需要用那些材料、工具等,这比做什么更具体;三是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分工、记录等一系列的问题。以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的磁力》一课的教学为例子,问题是:电磁铁的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学生作了假设:与导线缠绕的圈数,电池的节数,铁钉的大小等因素有关,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做什么,就是要求学生明确要搜集的证据是两次磁力大小的对比。即要做的实验是对比实验,然后要解决是怎样做的问题,包括用什么方法来做实验即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有哪些?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哪些?需要哪些材料?等。三是注意事项:如电池之间的连接,小组分工等系列问题。
其次,了解实验计划的形式。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部分对于制定计划的具体内容标准有两条描述:一是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二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由此可见,计划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书面计划,一种是口头计划。
在教学中,首先用的是口头计划,似乎很少用到书面计划,但是《科学》教材从四年级,就已经在给学生提供书面计划的范例,如四年级上册《溶解》这一单元中《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要求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并且提供一个研究计划范例,其中有研究的问题、研究的准备、研究过程等。到了五年级上册,如《生物与环境》中《种子发芽实验》一课,在活动记录部分要求学生作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书面计划,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2、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可能须要水;3、需要改变的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4、实验方法5、记录表:包括改变的条件、实验的现象;5、我的结论。
二、教师主导制定计划为学生示范
教师给出实验计划由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验探究。教师给出实验计划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缺乏了解。二是要向学生渗透某种科学的方法,这里教师给出的实验计划起渗透、示范及迁移的作用。按照教师给出的时机不同,可分为全盘托出型和分步给出型。全盘托出,就是把实验的方法、步骤等,在学生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活动前,全部告诉学生,让学生依此计划进行实验。如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这一单元中《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教师在带学生复习前一课教学内容后,告诉学生本课的活动内容:比较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谁流得快些。此部分内容就是实验计划因为学生对实验内容和方法不熟悉,因此,由教师全部给学生,让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
再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土壤》一课,有一项拓展性活动:调查我们家乡的土壤。教材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先制定实验计划,然后再做实验。在这句话的下面有一个表格,分为两栏。第一栏为观察方法,有这样几个项目,用放大镜看、用手捻、在纸上涂抹、放进水里搅动等;第二栏是观察结果,这份表格也是调查前提供给学生的一个探究计划。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去制定探究计划,因此,这里出示的计划应启到示范渗透和迁移的作用。
三、实验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不失时机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自己操作.观察现象.分析探究问题,从而学习科学知识。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不要进行多余的干预,更不能让学生照图索骥。实事证明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设计一些实验,是的确有成效的。如:教《磁铁游戏》一课,在探究磁铁能隔着东西吸铁这一性质时,当教师要学生想办法用磁铁和桌上的大头针把纸吸起来,有的学生用纸把大头针包起来.有的学生把纸盖在大头针上把纸都吸起来了;当教师要求学生试一试磁铁隔着别的物体看能不能吸铁时,有的学生隔着玻璃,有的学生隔布或衣服,有的学生隔塑料板,还有的学生隔书,都将大头针或小铁钉吸起来了。学生运用常见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主动地探索出了磁铁的有关的性质。又如《轮轴》一课,围绕轮轴是否省力,让学生自由设计实验。有的小组设计新颖;在两个轴心同一条水平线上在轮的右边和轴的左边分别系上一根细线,垂下的长度相同,并各系上形状.大小相同的砝码,左边相当于重物,右边相当于拉力,同时松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就能推断轮轴是否省力了。这个设计具有创造性,如果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上,是不会想到这些方法的。
学生对所要实验的对象及实验的方法比较熟悉,而且学生对如何制定计划已经有所了解,只需要教师稍加点拨,引导学生就能自己制定实验计划。如三年级上册《比较水的多少》一课,要比较三个不同大小的瓶子里水的多少,学生也作了猜想和假设,在制定计划阶段,教师说: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请同学们设计方案好吗?于是学生开始分组设计实验方案,于是形成了:倒入同样的瓶中、画刻度、称重量、比杯数四种方案,然后,教师按照研究问题的不同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按照小组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 (下转第117页)
(上接第104页)
四、实验操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能熟练掌握操纵并懂得自我确定实验目标的情况下,由学生确定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自己制定实验计划。学生能够自主制定实验计划也是我们科学课的培养目标,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例如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这一单元,设计以开展“岩石(矿物)博览会”为主要形式的展示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岩石(矿物)百宝箱,并认真分析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或小组的探究共识。同时为他们提供机会表达制作过程的愉受、亲自动手成功后喜悦心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做“剪贴报”,让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以有关岩石文化、矿物用途、矿物资源保护等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剪贴报,并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岩石、矿物的用途,认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认识到人类应该注意开发新能源,保护好岩石资源。
五、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百闻不如一见”。学生亲自实验比教师演示观察到的现象更清晰,更深刻。为此对一些操作简单,耗时短的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不怕出错。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自然显露出来的错误,有时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二,强调过程。不论实验的难易,不论结论正确与否,只要学生动手做了,这种参与的过程最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探究活动中去,通过做实验让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及原理,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与思考。如教学《传热比赛》这课时,我就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也可以这样设计:先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其余观看,再讨论应该改进的地方,这样就能使学生对这一实验过程印象深刻。在教学时,我还把实验中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板书,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当然,我们更赞成学生能用别的实验来研究同一问题,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或实验就更好不过了。这些实验就可以延伸到课外跟学生一起做做,激发他们的兴趣。
六、开放科学实验器材室培养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充分感受,真正体现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要灵活地加工,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如:我在教学第二册《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教材上是以一个城市的街道为情境,这很不贴近于我们农村孩子的生活,于是我就把它改为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上、下楼梯不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而导致的碰撞现象为情境。通过这样来创设情境,就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二、给足合作交流的活动时间,重视探究过程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它应当赋予学生以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课改前,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给学生的“活动”时间很少,只注重形式,“走过场”,而忽略了探究的价值。学生的活动应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应通过活动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活动去探究知识和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1“27+8”时,我出示例1后,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探究“27+8”的算法,然后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这样通过合作交流后再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进行全班交流,竟得出了以下几种算法:
第一种:27+8=35
第二种:7+8=15,20+15=35
第三种:27+3=30,30+5=35
第四种:数数,从27起往后数8个,28、29、30、31、32、33、34、35
第五种:8=10-2,27+10=37,37-2=35
第六种:27=30-2,30+8=38,38-3=35
在出示完算法后,接着让学生评价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试着算出“35+8”。经过这个探究活动,学生会真正懂得多种计算方法。不过,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难度、活动的目的性、活动的开放性和时效性,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三、注重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促进深层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激励学生学习”是评价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去探究、发现。如,我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例1“27+8”时,在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我就抽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当时,有个孩子说出了他的算法是:把8看作10,27+10=37,多加了2个,37-2=35,所以27+8=35。这孩子一说完,我就对他的这种独特的算法进行了夸奖,并给他发了一个特大的智慧星,同时还让其他的孩子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大多数孩子都从中受到启发,立即说出,还可以把27看成30,用30+8=38,多加了3个,38-3=35。可见,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把握住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就会激起更多孩子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不过,教师在考虑评价的激励作用时,也要注意“激励”要有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四、自主探索,展开讨论
在学生已经产生了问题,努力想去探求知识的思维状态下,我们不要忙着去排除学生学习上的一切困难,相反,应该有意地留下一些困难让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在学生自行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理等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加以分析,作出判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能力,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那么,应该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呢?
1.知识的重点
2.理解的难点处
3.学习的关键处
4.新旧的比较处
5.思考的方法处
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或者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在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上会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组织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他们就能够在讨论中相互之间得到启发,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寻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约翰・杜威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活动,其核心任务不完全是使学生获取知识,而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持续地发展。而课堂教学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全面而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学生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其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教学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能力,最终形成学生自主的发展意识与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必须创建一个有激发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中,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潜力,获得发展的成功体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或“主渠道”。只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生理的等诸多因素的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成为终身爱好学习的求索者。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的构建中,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于自主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或主导因素),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确立课堂教学的功能目标、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程序、实施发展性的效果评价。
1.确立课堂教学的功能目标
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的目的是通过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需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学会自我调节学习,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反思,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树立学生对他人、社会及环境的高度责任感,造就终身爱好学习和全面、持续发展的一代新人。
2.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
课堂教学要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除了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优化课堂生态环境外,最重要的是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有足够的情绪安全感与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迎接与应对学习的挑战。
如何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呢?最有效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寻求各种方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及自主学习的情感、动机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主要包括课堂氛围的情绪安全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课堂学习的归属感、自我调控与自我接纳的权力、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自由。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可为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提供借鉴:
2.1 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熟悉的学习场所。约翰・杜威:“学校生活应该是家庭生活的扩展,是孩子早已熟悉的家庭活动的延续。”课堂生活亦应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周围的老师与同学是生活于身边的人,老师与学生一样有所知也有所不知,有所能也有所不能,有对也有错,因此,老师若能勇于放弃权威,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与学生一道共同学习,积极探究,不断进取,便可为学生卸去过重的心理负担与学业负担,并富有成效地激励学生去应对学习的挑战。
2.2 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课堂的学习是有趣、有意义、有收获的。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尽可能根据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课程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编排好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的信息和问题,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探究指向教学目标,并且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3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公布考试分数与名次往往会给他们的自信和动机造成负面影响。为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教师不妨给予学生所需要的或渴望的额外的帮助(包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尤其是心理上的理解与支持),以某种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学习成效的反馈;同时指导学生设立适合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检查、督促学生为实现已定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而努力,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帮助他们获取学习成功的体验;另外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个体的努力和理解),而不是放在学习结果上(成绩,尤其是用来比较的成绩)。
2.4 使学生感到自已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对课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因此,无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何,教师若是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确认每一个学生的存在价值,并给每一个学生树立信念:“人人都能成功,也必将成功”,便能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课堂教学中,若多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便能加快社会化、提高合作化技能以及增强同伴间的了解和联系,并能在合作中增强责任感,获得一种积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5 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培养学生选择的能力,履行职责的能力。许多学生都渴望责任感、自治和独立,想拥有参与、选择课堂活动的权力以及与教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实际上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的高中生的确具备规划自己的学习的能力,亦具备掌握课堂学习进度、制定课堂程序和课堂纪律规范的能力。若教师尊重学生,并与学生分享课堂控制的权力,就能成功地培养出更加负责任、自治和独立的学生。因此,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方针和规范,在多方面(如教学、方法、程序、评价及课堂纪律等)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促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对其做出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在展开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进行反省,对自己的学习水平产生一种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持续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效,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程序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根据已有经验、探索新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为追求对其具有意义的目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环境中,并为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控制自己的学习进程,检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欣赏自己的学习成果,为自己所取得的学习成效而自豪。根据这一学习的本质过程,笔者构建如图1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程序:
3.1 整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引入问题情境。
这一步骤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的要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本学科教学内容为基点,整合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即探究学习材料,并将这些材料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情境,引入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同时给学生显示本节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
3.2 设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选择学习方式。
教师将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自己设定课堂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设计一些新颖的、难度适当的、真实的学习任务,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刺激他们的创造性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然后,由学生自己选择自主探究学习或与他人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他们在自行设计的学习程序中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参考与指导,而不应代替学生设计选择。
3.3 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选定学习方式后,自主学习的学生可利用课堂环境所能提供的学习工具、实验用具或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其学习进程由其个人自行掌握,教师可为其顺利展开探究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而选择合作学习的学生,小组内可进行分工协作,各自完成探究学习的任务,然后在课堂允许的范围内,展开讨论,共同达成设定的学习目标。教师亦可为选择合作学习的学生提供合作或帮助。在整个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充当组织者,探究的助手,更应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们按照学习进程开展探究,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3.4 展示学习成果,学习交流评价。
在每节课结束前或单元学习结束前,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这些展示与交流,可以是对新学概念、原理或规律等的理解,可以是探究学习的结论,亦可以是探究学习的心得体会,或探究学习遇到的困难及未能解决的间题。通过展示与交流,学生可以获取各种信息,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不断地建构和完善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可以在对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成果的评价中获得反思的机会,学会选择,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评价,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强其接受挑战的信心,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造性。
3.5 补偿性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通过上述步骤的交流,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间题,也可进一步深化和巩固所学的新内容,有时还会发现新问题,或对某些问题产生顿悟。总之,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补偿性学习,发展高层次思维,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后,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将补偿性学习指向课堂教学目标,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本。
4.实施发展性的效果评价
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持发展性的评价观,在评价课堂教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效中贯彻民主性、多元性、公平性与公正性的评价原则。下面是关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一些主要的评价指标:
4.1 课堂教学成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对课堂教学成效的评价,不应只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而应注重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如下几方面的情况:
4.1.1 课堂教学环境的情绪安全性与学习激发性;
4.1.2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
4.1.3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况;
4.1.4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情况;
4.1.5 学生发展的全体性与全面性;
4.1.6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4.2 教师教学成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对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不应只注重教师是否传授了教学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是否落实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而应侧重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者、促进者等角色作用的评价:
4.2.1 为课堂教学营造安全、融洽的学习气氛的情况;
4.2.2 协调课堂人际关系的能力;
4.2.3 驾驭教学全过程的能力;
4.2.4 教学反思能力;
4.2.5 教师专业的素养及其提高情况。
4.3 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不应只看是否掌握了新课内容,测验成绩是否合格,而应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评价:
4.2.1 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4.2.2 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设立及实现情况;
4.2.3 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等学习特征及其发展;
4.2.4 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能力;
4.2.5 对自己或他人学习成果的评价能力;
4.2.6 个人与社会的责任感及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Dale Scott Ridley,Bill Walther(沈湘秦译).自主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靳玉乐.探究教学论[J].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42-02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的,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教学活动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都有不同的阶段,而“最近发展期”是我们创设情境,实施情境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欲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激发探究意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资源,创设一种身临其境、触物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其通过观察、求知、实践激发学语文的欲望,进而开启创新之门。
例如:教学第一册《菜园里》一课,课前,可带学生参观学校附近菜地的蔬菜,要求家长带孩子走访市场,鼓励孩子收集有关蔬菜图片资料。课上,先让学生自学儿歌,后设疑:“同学们,通过自学儿歌和课前参观走访,你知道了什么?”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通过参观菜地、走访市场、收集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蔬菜的有关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读书情况,进行课程资源调查情况交流,即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联系生活,提高探究兴趣
著名的法国诗人歌德说过:“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教师的问题往往过于简单、呆板,像“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缺乏思考价值,而有的问题又常常过于宽、泛,使学生不知如何应对。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我们要学会把儿童生活、生活中的自然、活动中的生活搬进课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讲生活、议生活、演生活、写生活。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兴趣,使语文教学更加生活化、活动化、儿童化,变生活中的素材为教学中的资源。
例如:教学《荷花》时,教师可以采取“依景设境、诱情拓思”的方法进行教学。夏天,公园里荷花绽放,阵阵清香,教师应抓住这一生活资源,巧施迁移,带领学生到公园身临其境,尽情感受,放飞的“小鸟”在荷池边,欢呼雀跃、体验、感悟、观察、想象。回到课堂后,学生灵性大发,写作欲望强烈,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凭借《荷花》的写作特点,诱导习作。其结果:文路清晰,是仿写,却自然,是写景,却充满童真童趣,展示出各自的语言魅力。
三、实践操作,体验探究历程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在认知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在活动中发生,并伴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探究操作中,充分发挥学习潜能,体验探究历程,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大胆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性素材,促使他们去分析、综合,从而体验自主探究的历程。
例如:语文活动课《水果拼盘》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操作探究:(1)认识自备的各种水果。(2)说说你最爱吃的水果外形有什么特点。(3)动手操作,切一切,尝一尝,你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滋味。(4)小组合作,制作水果拼盘。(5)分组介绍自制水果拼盘的构思和特点。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交流中,理清了思路,激活了思维,实现了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而体验了自主探究的历程。
四、拓展空间,形成探究合力
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凸现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而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良好的探究心向,是调动语文学习积极性、增强内动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的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适时指导,在探究活动中适时点拨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递进。每个知识点的课堂探究活动结束后,除安排一些作业外,还应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捕捉与课文知识有关的内容,引动激趣,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扩展,探究能力在拓展的活动中得到提高。
例如:教学第一册《比尾巴》时,课后可安排学生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第二课时举行一个别开生的“动物尾巴介绍会”,请小解说员准备好自己带来的动物尾巴的资料,上台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尾巴的特点。这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各个方面、各种媒体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即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了认识世界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都得到培植。
总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探索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袁丹丹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回族小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
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目前的新课标教材有多个版本,不同的版本编写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备课中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某个版本的教材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而是根据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难点。也就是说我们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备课,而不是以教材的理念备课。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我们的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二是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三是从探究方式的角度,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
备课时应密切关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我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照、比较,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境、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的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如在学习“呼吸作用”时,我就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的时间长些?腐烂的橘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米酒和葡萄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
三、巧妙的问题设计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体现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提问还要注意“度”要适中,即学生通过思维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想办法,补充适当的辅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切不可有意设计太难的题目为难学生,这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厌学;但对于过于简单的,甚至只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也不宜当作探究性教学的问题。
四、重视小结设计和作用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忌地尽情、合理地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境,播放的影片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制造不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一来,使学生的思维超越了书本。
二 让学生观察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哪个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回忆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使手和大脑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手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好,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他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
四 让学生完整的叙述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通过他们的说,来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五 让学生亲身体验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找出一册中所有成语。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其自主性、积极性。
六 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让学生谈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并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是被洪水淹死了,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合庄稼生长,但过了几年,由于雨水稀释了被海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