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4 10:54: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指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以及城镇转移的过程。长期存在的“二元”城乡结构,拉大了城乡差距,广大农民渴望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则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整个农业部门及农村经济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影响
在已转移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为青壮年劳动力,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比较解放的农村知识青年。而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认知和接受能力普遍低下,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有限,导致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人员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匮乏,不利于农村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广。同时也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筑公路、整村推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力外流,大量土地让人代耕,有的甚至因找不到人耕管而让土地荒芜,导致了种田质量下降,效益不高,基础设施中部分应由农民承担的义务很难完成。
(二)对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手段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农村壮劳力外流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相对于收益较低的农业生产不是特别用心,因此在种植上首选易耕种、少务作的产品。一方面带来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发展速度放缓,不利于改善土壤环境的结构,更不能满足如今市场和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另一方面,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断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构成,较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思维,不易接受农业生产手段的更新。而农村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手段更加漠不关心。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生产手段传统性使农村发展速度放缓。
(三)对农村家庭基础,农村养老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人外出务工,夫妻长期分居,婚姻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结构容易动摇。更使“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严重缺位。留守学前儿童未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志趣、心理等造成极大影响。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务工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造成了经济活动的匮乏和精神上的孤独,造成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人才缺失,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大量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向各大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减缓对于农业技术研究发展的速度,导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匮乏,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缺乏,甚至引起“空心村”的现象,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低下,较难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比较好的人力资本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建议
(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思路,抓好“三个转向”
三个转向为从“转移劳动力”转向“转移农民”,从“异地转移”转向“就地转移”,从“农民进城”转向“工业下乡”,“就地转移”是关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产生的大量就业岗位可吸纳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就业压力,农村居民既增加了收入,也照顾了家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新农村”建设协调一致,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
加强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使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人员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从而减少撂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强惠农政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切实抓好培训工作,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农民实用技术课的同时培养农村青年的自主创业能力。重点抓好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脑力型、技能型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进而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老年化现象日趋突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迫切。一方面,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服务。另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新型合作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就医难的问题。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何促进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人员所研究的方向,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课题有很多,然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还较少,虽然本文试图从该角度分析其问题,但是由于相关数据的限制,本文只做了较为理论的静态分析,其具体动向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查研究。
[摘要]21世纪以来,江苏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且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究其根源,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容易导致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和耕地撂荒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和新的经营方式代替旧的经营方式。最后,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可行性对策。
[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农业发展方式;要素替代;经营方式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4SJB664)。
[作者简介]张旭青(1979-),男,江苏涟水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何伟(1963-),男,江苏沭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一、引言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2015年初,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特别是2001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导致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流失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和粮食安全[1]。那么,农业劳动力减少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局面?江苏省的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排在全国前列,并且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分析和总结江苏经验,不但可以为新时期江苏农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而且对其他地区也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由于过去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过剩状况,因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如何转移过剩劳动力等问题,很少关注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查阅1979-2000年期间的文献,只有少数文献提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2][3],由于当时资料和数据限制,这些研究均缺乏实证支持。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步显现,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相关文献逐渐增多,主要关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4];老龄化导致种植模式趋于简单化,农民选择劳动力投入少的作物耕种[5]。但也有研究认为,由于生产决策趋同和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普及,老龄化并没有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6];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担心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7];随着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增加,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出现倒“U”型的趋势,其中50-60岁年龄段耕地利用效率最高[8]。以上成果给本研究带来了启发。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产生的影响。
二、江苏省农业劳动力变动状况
(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
本文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衡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见图1)。1978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是1937.06万人,在全部从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为69.7%,此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所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又有所上升。199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达到最高值2405.68万人,所占比重为56.3%。1991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呈现持续减少趋势,特别是2001年以后,呈现了加速下降势头。2013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仅为956.74万人,比2001年减少875.51万人,下降幅度达到48%,快于同期全国34%的降幅。与此同时,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20%。这一比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是最低的,相当于台湾省20世纪80年代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江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预计2020年左右将降至10%以下。
(二)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反映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指标有雇工工价和劳动日工价。其中,雇工工价是指平均每个雇工劳动一个标准劳动日(8小时)所得到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和合理的饮食费、招待费等),劳动日工价是指每个劳动力从事一个标准劳动日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理论报酬,被用于核算家庭劳动用工的机会成本。由于雇工工价更多的是反映农村雇工市场决定的劳动力价格,而劳动日工价是基于农村人均收入确定的一种理论价格,因而前者往往高于后者。
以水稻种植为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江苏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传统的插秧工等农业雇工越来越稀缺,雇工工价不断攀升,同时家庭用工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见表1)。水稻生产中雇工工价从2002年的22.2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79.7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55%。而劳动日工价由2002年的13.0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68.0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1%。
(三)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特征
江苏农业劳动力不仅面临着数量下降、成本上升,而且呈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以及有文化、懂农业科技的劳动力减少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和低人力资本化趋势。根据课题组对省内一些农村的走访调研,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保守估计一些农村社区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大约三分之二,留守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在现有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中,50岁以上劳动力约占一半以上,女性劳动力约占60%以上,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50%;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导致一些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凋敝。
(四)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原因
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和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江苏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只有200万左右;随着20世纪8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部分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到了90年代,以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苏南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人口流动政策放宽,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刺激下,苏中、苏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苏南打工;进入21世纪,受城市非公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非农部门吸纳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次,伴随城镇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省乡村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随之下降,同时农村家庭就读高中、职业教育以及大学的青年人数增加,受教育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劳动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力参与率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
三、劳动力大幅减少对江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经济结构由过去的农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下降将给全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江苏农业发展而言,农业劳动力减少具有潜在的双重影响。
(一)消极影响
在一些农村地区,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锐减,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民的收入已不再主要依靠农业,一些农户对农业生产变得不太重视,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甚至出现耕地撂荒,导致粮食产量低下。以复种指数为例,江苏从1991年的1.77降至2010年的1.60。同时,农业人才的流失也给农业新技术推广带来了困难。面对家庭劳动力减少,一些农户不得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节省劳动力投入的作物种植面积,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增大了作物病虫害爆发的风险。一方面,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小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2001年的22%增加到2013年的28%,另一方面,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17%下降到2013年的9%。另外,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村通过集体劳动兴修水利设施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维护,对农业生产将构成潜在的威胁。
不仅如此,农业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攀升,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和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有所变化,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农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出口趋于减少,贸易逆差大幅飙升。
(二)积极影响
农业劳动力减少,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它诱致了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和经营方式创新,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1.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经历了由早期的劳动替代资金,向现在的资本替代劳动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全省的温饱问题,农业采用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例如,农忙时搞人海战术、增加复种指数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要素禀赋或供给条件发生变化,结合要素需求的作用,导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资本变得相对丰裕和便宜,劳动变得相对稀缺和昂贵。测算结果表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要素价格比率从2002年的6.4∶1急剧上升至2013年的22.7∶1(见表2)。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农民会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以利用市场所提供的机会。他们会依据要素价格变化方向,相应地调整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的比例,用资本投入品替代劳动投入。以水稻为例,每亩资本投入(用物质与服务费用衡量)不断上升,而每亩劳动投入(用用工数量衡量)基本上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见表3)。资本与劳动投入比率从2002年的23.1元/工日增加到2013年的89.1元/工日。这意味着江苏农业生产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农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2.农业劳动力下降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经济体制完成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向的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不改变的前提下,土地被按照农户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这一制度变迁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早期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由于土地承包是与家庭人口数量挂钩,当人口增加时,土地面临不断调整的风险,导致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耕地细碎化程度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超细小的农户规模使得农业几乎无法能够向农民提供与非农部门相媲美的就业收入。当大量劳动力离开农业,甚至家庭整体搬离农村时,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需求逐渐增加,土地流转的供给也逐渐增加,这给一些停留在农业部门的农民提供了出售专业化服务或者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这部分农民基本上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他们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依靠出售服务或适度规模经营可获得与非农就业相当或更高的收入。潜在利益的需求,有力地诱导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江苏已经发展出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江苏农委的近期调查,2013年江苏家庭农场认定数量为1.58万家,专业大户达到23.5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为67.5%。这些新型主体已成为推动农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劳动力下降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也较快。一些研究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部分是源于对农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够造成。农业发展规律本质是一个动态的生产要素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过程。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并且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如果能够顺应要素动态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这一世界农业发展规律,推动诱致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依靠增加劳动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现阶段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不一定是不利的,相反,这恰恰可能是加快转变江苏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实践也证明,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下转第50页)
(上接第15页)
当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协同全社会、工业部门和科研机构来促进要素动态替代,推动技术进步,协同广大农户来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技术进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将极大地释放农民耕作土地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宏观层面要发挥苏北和苏中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享有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节约劳动力好处;中观层面要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成立农业家政服务组织,就近开展代耕和农田托管等有偿服务;微观层面要重视节省劳动力投入的农业适用技术创新和推广,比如插秧技术、小型农业机械等。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3-168.
[2]全若谷.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要防止农业劳动力老弱化[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72-74.
[3]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51-53.
[4]李旻,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5]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6]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39.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确保现代化农业实现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着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一般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工业与农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将发生相应调整,近年来,中央政府把农业发展提升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科学调节劳动力流动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直到2009年,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达到2.3亿,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50%。数量如此之大,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及专家的极大关注;基于理论如:刘易斯模型、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肯定了工业部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作用,及收入差距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而过度流入城市进而加剧城市失业,进而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流动。城乡二元化扩大是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只有缩小二元化差距,才能缓减农村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发展积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工业,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供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能力等协调农村劳动力科学流动。本文就与现代化农业及相关指标系数相结合,作出相关分析。
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模式及其特征
2.1从流出地的角度
(1)流动原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推力”。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但是中国的户籍制度锁定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与目标,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规律,即“候鸟式”的流动,年轻时外出打工,年龄大了回乡。(2)流动特征:从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到90年代的“人离家不离”、21世纪初至今:彻底流出与市民化;发现年轻、未婚、男性以及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者更偏好流动,而健康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村劳动力流动负相关,技术等级和耕地面积等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不明显;在年龄构成上,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绝对优势,女性的平均年龄较男性更低;主要流出地为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等地。
2.2从流入地的角度
劳动力流入的区位选择及产业聚集效应。在职业活动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等社会服务业,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乡镇中流动人口在外出前,绝大多数是务农劳动力,并且除了在校学生外,基本上都是在非正规部门从业。户籍制度是造成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业、地位、身份存在明显选择性,以及大多数流动人口不能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和稳定就业权,进而形成循环流动的重要原因;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主要省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及山东等。
2.3从城乡发展的角度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劳动力这种配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即使在短期内也会缩小收入不平等,而正是由于中国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限制造成了农民和工人收入的悬殊;但在进入21世纪后,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第二次返乡,以增加收入为源泉,积累先进管理理念为基础,基于投资乘数效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大,促进了农村本地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城乡二元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其发展。
3.结论与启示
3.1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由于从事于农业的农民年龄趋向老年化的同时文化程度比较低、素质比较低,所以,导致具有大规模的生产意识及能力不强,同时,从事于第三产业获取收入的依赖性强度大、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的不断升级及对质量要求的不断升级,农民生产的产品质量基本上还是能达标。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收益,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快农业生产组织创新,规范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弥补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一系列指标确保现代化农业生产得到保障。
3.2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使得技术含量更高、更为先进的大型农业设备倍受关注。明确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一教育一推广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改善农业技术条件,并推广适宜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在科技人员培养上,应该建立每万户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科技服务小组,每一百农户,具备一名科技服务成员,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推广技术及技术成果的农业生产过程,确保其科技贡献率越高、则现代化农业生产率也越高。
3.3制度不完善,阻碍土地流转与集中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比例明显低于劳动力流动比例,2013年1号文件对大型农场及家庭农户提出硬性要求:(1)土地集中,(2)土地规模要稳定,(3)土地租期5年及以上,(4)土地规模。当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出现,土地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由原来的单纯土地流转,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甚至在是是八届三中全体提出分针,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有偿交易管理,活跃土地流动,增加农民收入,带到农村经济发展。
3.4“两型四化”与农民生产模式
由于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心率比较高,剩下老弱病残劳动力,土地被抛荒率特别高;化肥有效利用系数、电能有效利用系数总体趋势是不断降低的,这些现象表明近年来,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配置。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外部不经济行为,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建设,以政府为引导,科学技术为支撑,市场机制为背景,确保农民利润为保障;其次,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农民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通过劳动力转移理论,结合湖南省在“四化两型”背景下及其实际需求数据得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是引导其转移的根本动力,能源有效利用是其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平台,经济有效性及技术创新性是农村劳动力的加速器;因此,建立在市场均衡机制的条件下,应加大政府对劳动力流动的引导力度,使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一条可持续性、科学性、生态平衡化的途径。 [科]
【参考文献】
[1]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为了把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好,首先,我们必须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与理解。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1.现代农业的内涵。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但是,由
于各国的国情条件、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状态的诸多差异,各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与理解也略有不同。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我国把现代农业定义为: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的特点。与以往的农业发展形态相比,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农业经济方向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而且还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已经不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第二,产业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现代农业则在保障必要的数量平衡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效益,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第四,生产要素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土地、装备、管理等,以此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粗放型农业主要是以增加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为主,其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第五,生产动力从人力、自然力向科技力方向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农业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它在生产、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普遍实现了机械化,而且部分实现了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
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本质上讲,现代农业就是一种高科技产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才是现代农业的真正动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使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据此,笔者认为 :
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应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努力提高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大能力。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建设农业信息化工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实用技术。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经过19世纪80年代大规模发展和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目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国内乡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国内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开始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将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来,休闲农业旅游逐步在中国发展起来。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2008年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方面,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在理论方面,段兆麟(2004)、郭焕成(2008)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的是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也进行了探讨。马勇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的目标顾客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开始显现。”杨丽华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对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严力蛟、王兵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王和才等以苏州为例着重论述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陈艳等总结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五类。在休闲农业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方面,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研究了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田华等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同时,学者们还对休闲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如伍冠锁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石青辉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研究了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及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就具体旅游开发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色不突出,对资源和市场分析不到位,开发项目大同小异;二是保障机制研究滞后,开发主体、社区参与、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三是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问题。
二、低碳经济及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低碳经济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来低碳经济的概念。国家 “十二五” 规划也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冯之浚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到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保障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支持因素。
1.供给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旅游供给因素是由两个层次构成,即器物层和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是核心,器物层是载体,最终二者统一于产品有偿提供给旅游者。
器物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包括景观资源、环境、设施以及活动。其中景观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基础;环境主要是指旅游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体、植被等条件;设施由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两部分构成;活动主要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节事活动等。文化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基础。主要包括村野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
2.需求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动力因素,相对应于供给因素,旅游需求是由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次构成的。物质需求是对供给中器物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生理需求;精神需求是对供给中文化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心理需求。其中,最根本的需求是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要。
3.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是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保证的因素,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引导、社区参与、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因素。
政策引导主要是政府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为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支持,以鼓励、管理、规范休闲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保障旅游开发和发展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环境污染、服务质量下降和居民利益受损等不利行为。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应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保证社区对休闲农业旅游决策、开发、管理和收益的参与。如果社区不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农民不能成为主要受益者得到实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旅游业发展必然受挫。资金保障。旅游开发,尤其是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也不例外。为此,充足的开发资金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保障因素。这主要涉及到旅游融资问题。人才培养。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4.支持因素
支持因素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新型技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实现低碳式发展,就得依靠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撑,如低碳能源技术、低碳交通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
三、总结和建议
休闲农业旅游是在市场的拉动和资源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构和高级阶段,文章就在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动力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文章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全述。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对发展模式、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工作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06.30
[2]郭红芳.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
[3]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
[4]段兆麟.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之比较[J].中国供销商情,2004.10
[5]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
[6]陈艳,龙岳林,张佳娴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7]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2007.2
[8]杨丽华.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2
[9]严力蛟.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2007.2
[1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11]王和才,蔡健,梁荣华.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2]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
[13]田华,侯立白,宁生全.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15]石青辉.湖南休闲农业企业的营销模式研究[R].“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
[16]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促进了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1
中图分类号:S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3)18-0009-04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和限制流动因素的解除,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乡城转移;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农村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技术进步步伐、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的矛盾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我们以广西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百朋镇的农村劳动力现状为个例进行了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调查了百朋镇双季莲藕主产区的五九、里团、怀洪3个村,经分析研究,并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形势下的双季莲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 柳江县双季莲藕产区劳动力现状
广西柳江县是双季莲藕的主产地,常年种植面积4 000 hm2左右,年产商品藕约8.5万t。柳江双季莲藕具有白嫩、个大圆润、藕节均匀、脆甜爽口的特点,被称之为“白玉藕”,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区,由于其上市时间与湖北莲藕错开,因此,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莲藕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百朋镇是柳江县的“双季莲藕之乡”, 常年种植面积2 200 hm2,约占全县的60%,而五九、里团、怀洪3个村委(通称“五里怀”)是百朋镇双季莲藕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 2 000 hm2,约占全镇的90%。
“十五”期末,百朋镇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 31 245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7 209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7.1%;外出就业人员为4 036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12.9%。2012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3 854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10 400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43.6%;外出就业的人数为13 454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56.4%。“十一五”期以来,全镇外出就业的人数达9 418人,是“十五”期末的2.3倍;且外出就业的人数当中初中以上文化占多数,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当中,初中及以下文化占多数,高中以上文化占极少数(表1)。
双季莲藕主产区“五里怀”“十五”期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9 621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8 804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1.5%;外出就业的人数为817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5%。2012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8 832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6 104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69.1%;外出就业的人数为2 728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0.9%。“十一五”期以来,“五里怀”外出就业的人数达1 911人,是“十五”期末的2.4倍(表2)。2012年末,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当中,从性别看,男劳动力3 188人,占52.2%,女劳动力2 916人,占47.8%;从年龄构成看,20~30岁的有601人,占9.9%,30~40岁的723人,占11.8%,40~50岁的1 104人,占18.1%,50岁以上的3 676人,占60.2%;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及以下5 921人,占97%,高中和中专151人,占2.5%,大专以上文化32人,占0.5%(表3)。
“十一五”期以来,双季莲藕主产区劳动力转移幅度较大,大量有知识、有经验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就业后,农村从业人员中留守老人、妇女占多数,年轻力壮的男性占少数,从文化程度来看,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为初中及以下文化,高中文化以上占极少数。
2 农村劳动力日益匮乏对双季莲藕产业发展的影响
2.1 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效益下降
莲藕生产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劳动密集主要集中在种植和采收阶段。“十五”期末,双季莲藕生产成本平均1 600元/667 m2,2012年,双季莲藕生产成本平均2 870元/667 m2,上升了1 270元/667 m2,生产成本提高达79.4%,而增加部分主要在请工支出,高达1 000元/667 m2。
“十五”期末,种植双季莲藕纯收入平均7 912元/667 m2,2012年,种植双季莲藕纯收入平均9 974元/667 m2,扣除产量增加和产品销售价格提高的增长值3 332元/667 m2,实际纯收入比“十五”期末下降1 270元/667 m2,生产效益降幅达16.1%(表4)。
2.2 先进技术推广难度大,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大量高技术人才及具备一定技能的有知识、有经验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和青壮年农民外出就业,莲藕生产从业人员中留守老人、妇女占多数,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导致双季莲藕品种更新提纯换代步伐缓慢,直接影响了莲藕种植产量、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由于缺乏劳动力,双季莲藕生产上,每季均为随意性种植,尤其是秋藕生产随意性比较大,表现在秋藕不采收或极少采收、随地留种,春藕随地发芽、自由生长、不经翻种,生产效益低且影响春藕的早生快长。新品种、新技术、高产高效的生态套种套养模式栽培难以推广,绿色莲藕生产发展滞后。
2.3 制约了品牌效应发展,不利于做强、做大、做优
“十一五”期以来,柳江县先后成立了几家莲藕合作社,虽然“百朋玉藕”名称在外,但由于大量有知识、有经验的青壮年农民外出就业,合作社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加上合作社基础差、运行机制不健全,只是一个空壳,形同虚设,多数是买卖关系,没有发挥合作社应有的功能,“百朋玉藕”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共的品牌,品牌效应不明显。
“十五”期末,柳江县双季莲藕生产面积 3 933.3 hm2,2012年4 133.3 hm2,生产规模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柳江县双季莲藕产业以季节性成品鲜藕销售为主,无藕带(鞭)等其他鲜食产品及莲藕、莲籽、荷叶加工品等综合利用开发的产品,产业链短[2]。
由于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双季莲藕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2.4 不利于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
“十一五”期以来,双季莲藕主产区百朋镇怀洪村下伦屯先后获得首届“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十大魅力乡村”、首届“柳州市十大最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2]。但由于缺乏有知识、有经验、服务意识强的管理人才,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档次不高,活动单一,缺乏特色。如,除供游人观光、采摘荷花之外,缺乏必要的休息、娱乐、餐饮、特色产品消费等配套设施和服务,致使游客在示范园区逗留时间短,观光农业的旅游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 劳动力转移与双季莲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科学合理转移劳动力
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劳动力转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该做到有序合理地转移剩余劳动力,而不是为了完成农民增收的指标任务而把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去,否则会造成农村“空巢”和田地闲置等[1]。
3.2 推广轻型化栽培技术
莲藕轻型化栽培是提高种植莲藕比较效益的一项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轻型简化栽培技术,省去了常规藕种植过程中的藕种搬运、种植、施肥、管水、挖藕等繁重的体力劳动,简化了操作程序,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又节约了种藕成本。
①选用微型藕作种 微型藕的栽培管理和产量与常规藕种相同,但微型藕体积小,质量轻、单枝质量0.3 kg左右,每667 m2用种150枝左右,是常规藕种用量的1/6;且便于运输和携带,不带病菌,繁殖速度快。因此,种植微型藕节本、省工、高效,同时可加快良种繁育、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②建立莲藕水肥一体化基地,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莲藕的需肥规律和特点测土配方施肥,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施入。
柳江县百朋镇的双季莲藕生产大部分以抽地下水来灌溉,传统的肥水管理方式,费工费时,非常麻烦,作物又不能均匀地“吃喝”,肥水利用率低,不利于双季莲藕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村屯为单位或连片的藕田建立莲藕水肥一体化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根据莲藕的需水需肥规律随时供给,保证莲藕“吃得舒服,喝得痛快”,提高肥水利用率,省肥节水、省工省力,提高规模整体效率。
③实行病虫害无害化治理 推广绿色防治技术,采用灯光、色板诱杀害虫等物理防治;应用Bt类、阿维菌素、苦参碱类等生物农药和性诱技术等生物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开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出动机防队实行统一时间、统一用药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省工、节本、简便、安全、生态。
④机械化采收 传统的采藕方式主要靠人工,一个劳动力1 d只能挖藕100 kg左右,挖后还要经过人工洗泥,劳动强度大,且对莲藕有一定的损伤,不仅费工、费时、费力、增加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低,而且人工挖藕已经不适应规模化种植莲藕的发展要求。机械化采藕,采收效率是人工的30倍以上,且挖出的莲藕干净、完整,不必手工洗泥,减少了挖藕工序,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而且采用机械化采藕后,藕田土质松软平整,有利于下季莲藕的种植和生长。
3.3 培育莲藕种植大户,大力扶持家庭农场,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监管的要求,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提高农业获得合理利润水平。继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双季莲藕主产区、优势产区集中,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
3.4 抓品牌,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加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力度,引导、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莲藕加工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研发莲藕深加工,统一打造“百朋玉藕”品牌。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产、供、销服务和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实行双季莲藕产、供、加、销一条龙服务,实现订单农业。通过系统的产业技能培训,让莲藕生产基地的劳动力就地转换成产业工人,就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
3.5 加快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
建立集观赏、饮食(荷花+莲蓬)+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农家乐(饮食、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扩大观赏莲、睡莲、子莲的种植面积,举办季节性的莲文化活动(如莲藕擂台赛、荷花节、莲藕节等,以及相关的摄影、绘画、诗歌、散文、选美等比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莲藕系列食品、系列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小城镇不仅是一个区域性概念,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亦城亦乡是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一个普遍特征,这导致了其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从东部小城镇发展历程看,非农产业化进程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小城镇大多选择了第一种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通过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另一种是通过发展所谓大中型城市不太关注的小商品制造业,即所谓“缝隙经济”,带动小城镇发展。但如果将这种模式移植到中西部地区,则可能会遇到诸多障碍。
首先,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大型工业城市不仅数量较多,且城市功能强大,多种产业链交集,经济辐射能力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虽然自上世纪50年代来建设了一些工业基地,但这些基地所布局的产业,不少已经老化,导致小城镇难以实施非农化产业发展。
其次,中西部地区企业发挥作用明显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则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另外,由于东部地区小城镇不仅企业聚集度较高,企业规模也较大。对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据“全国强镇发展论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05年底,“千强镇”的平均占地面积达1053公顷,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1626个,吸纳劳动力3.1万人。而中西部地区以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的乡镇企业,因受制于资源、市场、资金等因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的作用远不如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区位优势也是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东部各县乡镇属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些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来一补”已发展至今天的外向型、技术资金型产业,这些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难以进入这类产业。
第三,中西部地区相应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产业布局,不仅产业集群度高,而且形成了上下游衔接紧密的相关产业板块,拥有较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而中西部小城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镇区人口规模小,而且也缺乏现代经济因素,不少建制镇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制造企业,发展非农产品制造业缺乏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所谓“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在东部地区并不鲜见,却难在中西部地区寻觅到的原因。
除上述因素之外,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选择产业的类别,还须吸取东部地区的教训,勿重蹈覆撤。目前,即使是在东部地区,也有不少小城镇发展遇阻,原因之一即在于当初创立的一批没有技术含量、高污染类、与大中型企业争资源并处于劣势的企业等。建立在这些“短命产业”基础之上的小城镇,其生命力令人堪忧。东部地区尚且如此,中西部地区更应慎重对待。
从上述中西部地区非农化元素和城市化元素稀缺的分析,结合小城镇亦城亦乡的特征可见: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是更适合当前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类型。
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选择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农产品销售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有诸多原因。首先,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的相关服务业一般属于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适于中西部小城镇目前的发展水平。其次,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选择标准应考虑相关多元化。经济学家鲁梅尔特在《战略、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相关集约型和主导集约型企业的经营绩效最好,绩效最差的是无关多元化,因此多元化经营应严格限制在自己的中心技能或能力范围内。”考虑到中西部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和资源特征,应在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下,选择与农业相关的非农产业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二、现代农业对于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意义
中西部地区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农业的发展程度是城镇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农业对于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推动城市化进程作用明显,同时,当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反哺农业,提升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农村的生活质量。就小城镇而言,走基于现代农业的小城镇发展之路意义在于:
(一)可以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呈现梯度发展格局。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各省区小城镇数量可观,但发展质量不高;西部无论从小城镇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都不及东中部地区。中西部小城镇要在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形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个方向为突破口。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从中孕育非农化要素,催生出以农业和农产品为对象的二、三产业,使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为实现城镇化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和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来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的实现形式,一是政府转换发展战略与政策行为,对农业与农民进行产业反哺和收入反哺;二是工业直接反哺农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与销售,扩大市场容量,对外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并将其部分回馈给农民。工业直接反哺农业不仅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当前困扰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产品中低端产品比重大,加工档次低,形成了低品质、低价格的特点。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农业的赢利能力和农民的增收潜力受到严重影响。对此,M.E.波特指出:“当一个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解体,也就是该国
竞争优势结束之时。”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并在外部销售渠道、技术交流、产品交易和市场扩张等方面给予农业与农民扶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中西部城镇的就业压力
我国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由于定居门槛较高,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将外出打工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真正能扎根安居的并不多,因此形成了农民工年初结伴外出,年底蜂拥回乡的“候鸟型劳动力流动”现象。因此,仅仅依靠东部城市经济的扩张根本无法解决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尽管农民工在大中型城市获取的报酬水平高出小城镇不少,但小城镇担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要低得多。
托达罗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各种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一个农业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失业状况。考虑到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仍比较突出,外来农民工要寻求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则更加不容易。相比之下,小城镇如果能够发展成为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并拥有配套的教育、卫生、娱乐设施,也就有了城市的基本功能,这对于周边的农村居民还是有吸引力的。实现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化安置,是将农民工转变成城镇永久居民的途径之一。关键在于,一要找准小城镇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二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许多经济学家越来越认识到,“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增长。”
三、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府
在推进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制定和贯彻相关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选择非农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农业,毕竟小城镇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业的产业化;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城镇化,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农业产业链中孕育非农化的要素,而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农业的后项关联产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也要因地因时制宜,地方政府当然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但这种作用必须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地方政府首先应认识到,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程度、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联系的,政府的政策指导,只是起促进或延缓作用。近年来大中城市的开发区热,招商热,小城镇不可盲目模仿。小城镇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城市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发育,工业化难度非常大,政府应在深入研究工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差异性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和实施非农化的产业组织系统和技术进步政策上,并提供农产品精加工及销售方面的公共培训。县级地方政府尤其要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以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
(二)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一条多环节的价值链,从对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到精加工,形成最终产品,通过市场,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的合理分布和关联,实现农产品的增值。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单个城镇一般无法全部容纳,应在县域经济规划下,根据各城镇的特征和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以产生协同效应。县级政府要尽可能将产业链的增值部分保留在本区域之内,使产业增值效益能真正回馈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和农民,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大力促进产业的集群化
实施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中西部小城镇非农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有学者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部地区小城镇要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措施应包括: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尤其要根据本地农产品资源状况,吸引相关企业前来投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鼓励本地有管理经验和技术、资金积累的技能型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根据镇区企业的关联程度建立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的同类或相关企业,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另外,要大力开展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坚持人口聚集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实施以减少失业,扩大就业为导向的小城镇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6-0036-08
一、相关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突飞猛进,书写了“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神话;与此同时,农业还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农民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①。但是,中国农业在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当前中国农业的增长基本还是属于“投入型增长”,高速的农业增长以更高速的资源耗费为代价而获得②。21世纪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消费结构、供求状况、成本价格、国际竞争力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的外贸贡献时代在2004年已经基本结束,农业发展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开始凸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已迫在眉睫。
由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不断地有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万宝瑞对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有利条件、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宏观探讨,指出要抓住农业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这两个根本,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③。此外,科技进步和制度因素作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④。孔祥智等通过对2001-2010年中国农业政策的总结,探讨了现阶段的城乡统筹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认为农业增长方式的基本走向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推动技术、资本要素向农业配置⑤。除了上述规范研究外,王玉梅等还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对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尝试着进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⑥。而在国际比较方面,张宇萍等介绍了国外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及其演进,并阐述了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经验⑦。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虽然探讨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性、衡量指标、影响因素、对策建议是十分必要的,但容易陷入就“转变”谈“转变”的陷阱之中,而对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背后的驱动力量及新阶段农业增长方式的外在特征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此外,我们常说的农民收入增加,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指脱离农业但仍然保有农村户籍的人员工资收入增加,并不反映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收入的增加;或者说,我们是拿一部分非农居民收入的增长用来夸张地表述农民收入增加,而非农业增长⑧。长此以往,必然会使研究对于构建一个良好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支持体系出现“失语”和“有心无力”。
*本文系2011年度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01104)的阶段性成果。
要讨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关注农业增长的动力所在。过去的研究表明,许多因素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动力,如的实施⑨、农业技术进步⑩、食品消费结构改变带来农业结构调整而引发的隐性农业革命{11} 等都促进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的增长。然而,从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来说,分工是劳动效率提高和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农业劳动生产力增进总是跟不上制造业劳动生产力步伐的原因,也许就是农业上所使用的所有不同种类的劳动还没有达到像制造业那样的完全分工{12};所以,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分工水平可能将是当前中国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基本思路之一{13}。比如,通过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经营活动的合理分工,农户可以专心于农业生产,而将其它农业经营活动,例如农业生产投入品的采购,新技术的选择,信息的获取,产品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营销以及品牌化等分离出去,由其他专业的个人或组织来统一经营与服务,则中国也许可以走出一条生产小规模、经营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14}。
Smith Adam在《国富论》一书中开篇便以制针业的发展来阐明分工的意义,并提出了分工的三种好处:(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2)由一种工作换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3)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15}。杨小凯在其著作《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中也是开篇就着重论述分工的意义,他通过中国农民盖房与美国农民盖房的效率比较,来说明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同带来了经济效率的巨大反差{16}。回到农业领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性、周期性和空间分散性,使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最有效的组织形式{17};实施以来,农户家庭生产的优越性也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与理论界的广泛认可。也就是说,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让家庭生产解体的分工方式是得不偿失的;而在农业经营方面,通过一定程度的分工则可以做很多文章,并使其成为新阶段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驱动力量。
截至2007年10月底,沧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累计485个,农产品行业协会28个,入社(会)农民1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65万户,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依靠一定的动力作用,也就是驱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一切积极因素。主体意识、资源约束和制度环境等的差异,形成了东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独特动力因素。
一、内生动力因素
内生动力因素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自身所拥有的或客观存在的条件总和。市场化和农业生产专业化趋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本源动力和自然生发动力。首先,当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解决了温饱,期望逐渐摆脱小农生产方式而融入市场时,农户发现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似乎仅限于自给自足的领域,面对大市场农民渴望有所依托。同时,对于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农产品生产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农户,为了有效地抵御较大的市场风险,增强市场谈判能力和竞争力,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势所必然。其次,农户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必然带来农户间交易活动的增加和交易范围的扩大。在单个农户拥有的交易技术和信息有限,以及专业化生产所引发的投资增加等情况下,为了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农户必然会联合起来形成合作组织。
内生动力也是生产经营主体内部需求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农户的动力。沧州青县周官屯,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村民获得了较为自主的土地经营使用权。但由于人多地少,部分农民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由于相邻京津的地理优势,适龄劳动力绝大多数从事汽车运输。村中大量土地也以非常低的价格转包给他人或无偿送给亲戚朋友代种,甚至还出现少量土地撂荒。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都是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并未履行必要的手续,其随意性大,矛盾隐患较多。2005年该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社”正式挂牌运行,100多户农民与服务社签订了协议,搭建起了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的平台。沧州源于此类农户积极性的专业合作组织占到总数的53%。二是源于龙头企业的动力。龙头企业是指农产品的加工公司和销售公司或批发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户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都感到两者之间缺乏一种中介组织,一方面由于缺乏符合规格要求的农产品而影响企业正常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分散经营的农户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信息和技术服务,致使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又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就无法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而制约了双方的发展。于是企业主动与农户联合,公司主导型的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为解决稳定优质的大量牛源与粮食价格上涨和农民饲养观念落后的矛盾,建立的孟村渤海黄牛养殖合作社就是典型。沧州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的合作组织已占到11.7%。
二、外生动力因素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力量主要是来自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它们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因而农村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假如没有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这就一定要全力抓住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之主线,从而推动我国经济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1 农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间存在的关系
农村产业结构之转变唯有在经济持续发展的状况下才能全面完成,而其效果也唯有通过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最终的验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整,这是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全面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运用混合农业结构的改造,让其过渡至农村各产业门类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最后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一旦工业方式以及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得到成功的运用并且发展成为主导性方式之时,我国农村就能够实现从混合农业往现代农业的彻底转变。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能够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实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的比例将有所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比例则将上升,从而让各产业形成有序移动,能够缩小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2)能够稳定农业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持续改进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立足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在保障农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让别的产业实力也得到同步提高,而支柱产业的贡献也会相应增加。
(3)能够改进我国的就业结构,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更趋合理地流动。在农村产业结构实施调整之后,不仅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工作,而且还能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盲目性聚集流动。以往,因为农村产业十分单一,不但无法得到全面利用,反而还会出现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过剩劳动力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新的挑战,让此问题有了极大地缓解。
(4)能够进一步繁荣农村地区经济,加快农民群众的增收步伐。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之中非农产业比重构成近年来正在逐年提升,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5)能够改进区域布局,让自然资源得到更加全面的利用。在实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之前,农业生产往往被限制于有限的耕地之中,而耕地资源中的绝大多数被用在粮食生产上。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与变动,让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变得更加多元化。特色产业之形成让区域布局变得更为合理,这样一来就能够加快从分散生产至集约经营之转变。
(6)推动农村产业内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这就十分有利于解决二元化的经济结构。乡镇企业可以将收入运用多种途径投入到农业产业之中,而农业产业之发展反过来则可为非农产业之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从而推动非农产业实现新的发展。七是能够推动科技推广以及应用。科技创新可以说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新科技得到推广应用之后,会推动新产业的产生与旧产业的消亡,从而让产业结构得到更好地改进,进而让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从原有的经验型往科技型加以转变。
3 立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改进经营理念以改进我国农业领域产业结构
(1)要全面而深入地调整传统意义上的粮食以及饲料粮之间存在的关系,以求把以粮食、经济作物为其主体的二元化种植业的结构切实转变成新的以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为重要主体的全新的三元化种植业结构。这就需要更加深入地发展畜牧业等行业,重点是要抓好商品化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发畜产品相关加工业。要更加全面地对待特种畜禽业以及蜂产业等农业产业,积极提高畜产品出口的份额。要不断推进林业的新发展,创建出更为齐全的林业生态工作新机制。
(2)要积极改进以前所固有的农业区域结构,落实好农业区域之间的彼此分工以及协作关系,从而更好地体现各个区域具备的比较性优势。
(3)在改进农业领域产业结构中必须紧密联系本地产业化经营之实际,从而实现当地农业的二次飞跃。应当说,农业领域的产业化经营已发展成为农村产业一体化的一项关键性举措,这就要坚持为农村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基础上,分别应用各不相同的经营手段,把基层农民的实际生产状况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联系,从而运用全社会力量以帮助广大农民尽可能地摆脱在市场竞争以及谈判过程中所处之弱势地位,真正做到用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发挥的主动性。要尝试建立以政府部门的投入为补充、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投入为辅助,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为主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经济投入机制。
(二)努力改进现有的农村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
(1)要努力破除社区以及村庄之间的种种限制,应用市场化之导向,更加积极、更加全面地推动农村企业的专业化创建之进程。要以促进城乡各类企业的彼此联系为基础,要多种类型、多种规模的企业间形成更趋规范化、科学化的彼此协作关系。
(2)要积极克服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出现的城乡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机制之对立与冲突。要结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现实状况,落实更加全面、更为开发的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对我国农村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断进行更新升级,其主要形式是要运用技术改造的方式来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产品所具有的质量以及性能。要持续加大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经费投入,全面引进与培养一大批农村企业迫切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企业改制作为切实调整我国农村企业产权结构的有效举施之一,应当在详细评估农村企业现有资产总量的前提下计算出村民、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的各自贡献等,并由此而折合成为相应的股份形式,进而将企业改造为现代企业。
(3)要积极建设小城镇,这项措施是切实改进我国农村工业布局的必要之举。鉴于当前我国乡镇企业的力量过于分散等因素,应当通过全面开发小型城镇,加快乡镇企业从原来的分散逐渐予以集中,这样一来就能真正地实现连片化发展的新局面,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以改进社会化服务功能
为了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的服务业体系,必要要求对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服务业加以全面改造。改造以往农村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加强服务农村群众的网络建设。这就要求抓好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成立当地农村的经济信息服务体系。要以该体系为主体,在各大城市及销售站成立经济信息服务站,立足于科学抉择,切实沟通我国服务业的产、销两大体系。其次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所具有的相关服务机制。最后则是要积极创设条件,从而让农副产品的信息传达实现准、新及快等效果。
(四)强化农村基础建设以改进农业产业结构
(1)要努力加强农田水利基建以保护耕地。要认真做好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防洪和蓄洪建设工程建设,消除其中的隐患,力争尽快实现达标。要大力加快水库除险以及加固等工作,切实推动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要将扶贫开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视为提升农民群体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来抓。要积极强化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特别是要切实改变贫困地区在生产、生活上的条件,提升财政收入以及农民收入。要大力强化对农村耕地的保护,全力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将农田保护具体落实至农户以及责任人,设置明确的标志。
(2)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要将发展林业与保护森林资源视为防御旱灾、涝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的重要举措之一来加以实施。要形成更加齐全完备的林业生态系统以及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化系统之中,从而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要致力于强化农村地区的环保建设。积极推广以沼气为主要纽带的现代生态农业管理模式。
(3)要提升农业投入以及招商引资等力度。商业银行贷款、农业开发以及扶贫等资金均应围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业加以倾斜,从而保障农业项目资金得到配套与落实。要积极开展良种工程建设,强化先进性、实用性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农村科技网络的建设,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并且强化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困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当大。因此,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能够让每地都能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化产业,从而实现人无我有和人有我优之状态。唯有如此,通过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让农民群众更好地展现自身价值,进而得到更高的收入,推动当地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2012(7).
[
关键词 ]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 苏北地区
[作者简介]李敏(1968-),女,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江苏徐州 221 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 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推进苏北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3JDB01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13-04
党的十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农民市民化,而稳定就业是农民留在城市、成为市民的关键。江苏区域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包括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等五市在内的苏北地区是江苏的经济洼地,也是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最重的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转移就业条件,既是进一步增加苏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提高转移就业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苏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视域看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苏北整个教育事业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一些地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仍然存在,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尚未完全落实,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普遍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少、收费高,而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实践教学,需要大量设备投入,经费投入较多,而收费较少。苏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实力弱,地方债务压力大,地方政府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多热衷于大办普通高中。另外,目前苏北有些职业院校所办专业与地方行业、企业、岗位吻合度不高,不少学生毕业后去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对本地经济发展帮助较少,也使得地方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据统计,宿迁市职业学校学生本地就业率仅为41.98%。
(二)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目前,苏北各市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没有完全落实,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更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以及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2012年苏北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6.17万人,在校生50.87万人;而普通高中招生19.22万人,在校生达到60.13万人。苏北每万人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为63人,而苏南地区为85人。同时,受资金投入的限制,苏北职业教育办学实力不强。从教学设施来看,苏北职业院校设备整体先进性、现代化、信息化不够,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尤其是部分县(区)中等专业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少、配置低、更新慢,导致学生技能训练不够,就业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还需要二次培训。从师资情况来看,苏北职业院校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教师缺编严重,“双师型”教师匮乏。以徐州为例,2013-2014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仅占56%,其中有正高职称的仅21人。从优质资源来看,苏北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全省的44.5%,但高水平、示范性的学校占比偏低。
(三)工学结合少,专业待优化
近年来,苏北一些地区的校企之间在招生、就业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合作,组建了职教集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来看,校企合作规模小,合作不深入,往往是职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缺少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尽管有些市、县出台了鼓励企业与中职技校合作的相关规定,但缺乏进一步落实的具体措施。二是苏北一些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能力较弱,导致企业与学校对接的积极性不高。就专业设置来看,目前苏北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面向传统产业的专业较多,不能满足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要求,也导致毕业生本地就业难,难以为农村劳动力构建通向本地就业的桥梁。例如,2013年徐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分科类统计显示,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5.6%、23.1%和38.3%。
(四)社会不认可,招生困难多
生源少、质量差是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苏北地区尤为突出。例如,2012年徐州市初中毕业9.4万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4.4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7万人,其余1.23万人中除少数到办学条件较好的苏南高中就读外,多数(基本是农村学生)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就直接流入社会,他们宁愿失学也不愿到职业学校就读。高职院校的招生也不容乐观,个别学校被划人“注册入学”行列,面临生存危机。学生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不高,除了传统观念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办学条件有限、优质资源缺乏、工学结合不够等,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导致毕业生专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另外,有些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只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周的培训就能胜任,而职业学校的培养却要几年时间,毕业生与农民工相比也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就业岗位、工资报酬相差无几。教育质量和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和家长的信心,许多农民子弟认为上职校不如直接去打工。这些学生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就业大多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五)普职不衔接,升学路不畅
目前苏北农村可供转移的劳动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尚未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一类是新成长劳动力。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后10年苏北农村仍处于新增劳动力的高峰期。这些新增劳动力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城市,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渴望掌握一技之长,以便“体面就业”,最终融人城市、成为市民。因此,很多农村家长和学生希望通过就读中职或者职高获得升学机会,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将来的“体面就业”和“市民化”奠定基础。但是,苏北高职教育规模较小,而且中高职、本专科衔接不够、转换不畅,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这也是造成职业学校招生难的重要原因之一。2012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全省已设立两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覆盖全省60%以上的区域,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高职、本专科贯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覆盖区域较小,试点学校较少,试点规模也较小,远不能满足需求。
(六)技能培训少,功能不完善
目前职业教育的重点仍是学历教育,主要对象为没有职业经历的初高中毕业生,职业技术培训较为薄弱,已就业的农民工培训更少,这与苏北农村60%以上的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现状不相适应。目前公办职业院校基本是封闭办学,从事职业培训的主要是人保部门、行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培训规模小。以徐州市为例,2013年职业教育培训学生4.34万人,其中中级资格证书培训1.38万人,岗位证书培训1.02万人。二是培训时间较短。一个月以内的占47.3%,一个月至半年的占31.2%,一年及以上的仅占11.7%。三是培训内容有待改进。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二、三产业的培训人数分别占20.2%、14.1%和65.77%,与人才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四是培训组织形式有待改进。培训地点多集中在市里或县城,农民工家门口的培训很少。五是培训补贴政策有待完善。民办培训机构收费远高于培训补贴标准,超出了农民工的可支付能力,限制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有效需求。据调查,2013年徐州农民工收入中用于“技能培训”的比例仅为0.8%。另外,还有极个别培训机构通过虚假培训的方式套取培训补贴。
二、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三个保障”,夯实职业教育基础
1.强化组织保障。一要落实政府责任。市级政府要加强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与管理;县级政府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完善本地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网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纳入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指标。二要强化部门协调。建立由发改、经信、教育、财政、人保、税收等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2.强化经费保障。全面落实国家以及江苏省有关文件要求,加大政府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国家、省级专项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以及企业职工工资总额1.5%用于教育培训的政策,按照不低于基本标准的原则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认真落实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按标准全额发放助学金、涉农专业和贫困生免费资金。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做到专款专用,足额、按时到位。
3.强化人才保障。一要完善职业学校用人机制。鼓励学校引进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建立健全便捷有效的人才引进渠道,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及经费补贴政策。二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积极做好职业学校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培训工作,切实落实好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推进职业学校名师(专家)工作室建设,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和梯队建设,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提高“双师”素质。
(二)推进“四项建设”,增强职业院校办学实力
1.推进专业建设。一要紧紧围绕苏北发展战略,重点培育与区域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根据苏北装备制造、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以及新能源、临港产业、海洋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强数控技术、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与维修、船舶制造与维修、光伏技术等相关专业建设。二要提升异地就业的学生及外出务工农民的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根据苏北劳务输出的特点,适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苏北农民工务工集中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大力发展对接高新技术岗位、高薪报酬岗位、有发展前景岗位的新兴专业。三要以现有省级示范性品牌特色专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推进课程建设。一要按照岗位技能标准要求组织教学,合理加大专业技能课的比重,使学生具备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岗位。二要积极构建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丰富社团活动、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等举措,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培养“有知识、懂技术、熟技能、会经营”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三要开好开足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课程,使学生不仅学好基本的就业技能,而且学会思考人生方向、明确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
3.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抓住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契机,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态势,对照标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对接区域产业、技术对接职业岗位、设备与企业同步,管理科学、运行高效,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确保设备功能、实习工位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推进信息化建设。一要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建立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标准化校园网络以及数字化设备设施齐全的仿真实训基地、网络教室、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多媒体应用中心等,逐步实现职业学校信息管理和应用全覆盖。二要推进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引进优质职业教育共享资源,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要强化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人人用。
(三)实施“五个统筹”,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1.统筹职业教育资源。以市县政府为主,对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体系,统一规划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和培训资源,推进职业院校向新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园区转移集聚,使其更加贴近所服务的产业和社区,形成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优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职业学校各自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专业设置,使每一所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形成专业合理分工,避免恶性竞争和“同质化”发展。
2.统筹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招生政策,按照普职大体相当的原则,划定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确保应届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稳定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和入学率。
3.统筹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和生源变化的实际,统筹确定中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适度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适度发展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形成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继续向上发展的通路,使职业学校毕业生好就业、能升学。
4.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鼓励苏北各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协调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推动职业院校跨市域合作培养人才、培训教师、开发课程以及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鼓励苏北职业院校加强与苏南优质职业院校合作,设立分校或办学点,联合招生,共同培养。
5.统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以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为主体,加快发展职工继续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加强社区教育网络建设。拓展职业院校培训功能,积极探索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模块化课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满足劳动者对职业教育的多元需求。
(四)把握“三个重点”,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1.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建议江苏省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校企合作办学促进条例》,调动行业、企业兴办、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政府以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企业参与培养培训人才,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探索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试点,积极搭建促成校企双方合作的服务平台,组建政、校、企、行业相关人士参与的学校发展理事会,密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联系,使学校贴近市场、贴近行业、贴近企业。
2.推进集团化办学。加强对职业教育集团组建类型、格局分布、发展方向、发展规模等方面的针对性引导,制定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政策,鼓励各地在重大产业建设过程中同步规划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覆盖区域内行业、企业(特别是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区、产业园区的企业),促进集团内学校、行业、企业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使职业教育实现规模化、连锁化、集约化发展。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多形式的合作模式。例如,职业院校依托特色、主体专业,与相关行业、企业在校内共建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工学交替”,利用企业资金“引企人校”;开设知名企业“冠名班”、定向班,开展订单培养;积极探索“招生即招工、人校即人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校企实训共建、师资共组、学生共培,引导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扩大“试点”规模,拓展升学途径
1.扩大中高职衔接的试点规模。一要扩大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增加护理、健康服务、老龄服务等专业五年制高职办学点。二要拓展“3+3”中职和高职分段培养规模,加大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试点,拓宽中职毕业生升入本地高职院校的渠道,既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毕业生本地就业。三要探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师资梯队建设等方面的衔接,实现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扩大中职毕业生升人高职院校深造的比例。
2.扩大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办学的试点。进一步扩大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以及高职与普通本科“3+2”转段培养试点,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继续向上发展的通道,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对学历升级的需求。
(六)加快“四个转变”,弥补技能培训短板
1.加快职业院校办学方式转变。职业院校要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在继续做好学历教育、升学教育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就业教育,特别是要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技术技能培训,让他们有能力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
2.加快培训运作机制转变。按照“城乡统一、普惠共享”的原则,将城镇登记农村劳动者、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纳入培训范围。改变多头培训的格局,以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为核心,整合县域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将农民就业培训资金由财政统一划拨给中心调配使用,并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人力资源交流市场、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与中心有效整合。建立以农民技能培训中心为龙头、县域各中专校和职业学校为主体、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的县域农村职业教育网络,让农民能够就近接受培训。
3.加快培训内容、模式转变。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和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及时调整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加快培训补贴方式转变。实行以直补个人为主的支付办法,由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将培训结业学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情况作为支付政府补贴的主要依据。加强培训资金监管,防止任何机构和个人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骗取补助资金,确保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培训补助标准,逐步实行免费培训。
[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093-03
[基金项目] 2006年度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关联 性的系统分析”(批准号:06JL02)、2006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江 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批准号:JJ06208)
[作者简介] 张 文,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尹继东,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工业经济与战略管理。( 江西 南昌330031)
一、江西经济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1.分析指标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定。根据有关经济理论,相关分析模型选择“城乡居民收入比(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因变量,即被解释变量,其变化可以基本反映出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和协调水平;选择“人均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自变量,即解释变量,它剔除了人口规模对GDP的影响,从而其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江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关统计数据采用1978~2007年江西省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
根据江西人均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比的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江西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1+B2X+u。其中,Y代表城乡居民收入比,X代表人均生产总值,B1、B2为待估计的参数(即常数和X对Y的边际贡献率),u为随机干扰项(期望值为0)。运用最小二乘法(OLS),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1.824+9.13E-05X(输出结果见表1~表2)。[2]
2. 回归模型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R2)检验和显著性(F)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 = 0.649,复相关系数R = 0.805,即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和线性相关程度均为中上,表明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动可以解释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的64.9%;同时模型的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 = 0.000)小于置信度(显著性)水平0.01,即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证实模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再从模型的参数显著性T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常数项(Constant)和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即常数项和自变量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表明人均生产总值对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显著性作用,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回归系数(B2= 9.13E-05)为正值,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呈同向变动的正相关关系,这也基本符合江西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初中期,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镇经济发展快于农村,从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而且计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均生产总值每增加1000元,就有可能平均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0.0913倍,显示了江西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
二、江西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关系分析
1. 分析指标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定。选择“城乡居民收入比”为因变量,它的变化可以基本反映出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和协调水平;选择“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自变量,其变化能反映出江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水平。相关统计数据也采用1978~2007年江西省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
同样,根据江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1+B2X+u 。其中,Y代表城乡居民收入比,X代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B1、B2为待估计的参数,u为随机干扰项(期望值为0)。运用最小二乘法(OLS),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 = 3.369-0.021X(输出结果见表3~表4)。[2]
2. 模型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R2)检验和显著性(F)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 = 0.575,复相关系数R = 0.758,即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和线性相关程度均为中等,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动可以解释城乡居民收入比变动的57.5%;同时模型的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 = 0.000)小于置信度(显著性)水平0.01,即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证实模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再从模型的参数显著性T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常数项(Constant)和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即常数项和自变量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显著性作用,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回归系数(B2= -0.021)为负值,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呈反向变动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基本符合江西经济发展的实践(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降低,同时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且计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降低10个百分点(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平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0.21倍,显示了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
三、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发展作用计量分析
1. 分析指标的选择和回归模型的设定。选择“人均生产总值”为因变量,其变化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江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程度;选择“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自变量,它的变化能反映出江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水平。相关统计数据同样采用1978~2007年江西省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
根据江西人均生产总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数据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对经济发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B1+B2X+u 。其中,Y代表人均生产总值,X代表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B1、B2为待估计的参数,u为随机干扰项(期望值为0)。运用最小二乘法(OLS),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如下线性回归方程:Y = 16026.344-219.413X(输出结果见表5~表6)。[2]
2. 模型的检验及结果分析。从模型的总体拟合度(R2)检验和显著性(F)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决定系数(R2 = 0.775)和复相关系数(R = 0.880)比较接近1,即模型的回归拟合程度和线性相关程度均较高,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变动可以解释人均生产总值变动的77.5%,总体回归效果较好;同时模型的F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 = 0.000)小于置信度(显著性)水平0.01,即通过总体显著性检验,也证实了模型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再从模型的参数显著性T检验来看,该模型的常数项(Constant)和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Sig.)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即常数项和自变量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参数显著性检验,表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人均生产总值有显著性作用,应当作为解释变量出现在方程中。回归系数(B2= -219.413)为负值,反映了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呈反向变动的负相关关系,这也符合经济学理论和产业发展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促使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且计量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可能平均增加人均生产总值219.413元,显示了江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四、结论与建议
1.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江西经济和财政现已达到一定规模基础上,必须改变增长优先的思路,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为此江西应该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统筹城乡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和就业观念教育,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市场就业机制,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发展城乡非农产业,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江西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途径。江西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能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发展有江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农村非农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行就业导向的产业政策,尤其是要注意培养支持和改造具有竞争力优势、能扩大就业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积极发展就业弹性大、环境破坏小、资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江西要进一步推进行业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积极推动劳动力密集型的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江西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则必须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提供就业机会为导向,以培育新经济增长极为支撑,以大城市为依托、小城镇为支点,形成辐射作用大、集聚效应强的城市群以及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
江西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也必须能够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效率为目标,建立政府扶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内部吸纳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目标的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繁荣农村市场,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3. 彻底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江西为了有效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必须深入清除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二元结构体制和扭曲市场的歧视性限制政策,进一步加大行政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公共利益导向的服务型政府,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逐步使城乡居民具有同等自由迁徙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外来人员跨地区就业的门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农民工维权保障机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建立就业渠道和就业空间得到充分拓展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3]
同时,江西农村劳动力数量大但素质相对低下的严峻现实,使得各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教育资源,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投资力度,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推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促进江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