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时间:2023-10-24 10:54: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发展的动力

篇1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指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以及城镇转移的过程。长期存在的“二元”城乡结构,拉大了城乡差距,广大农民渴望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则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整个农业部门及农村经济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影响

在已转移的劳动力中,绝大部分为青壮年劳动力,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比较解放的农村知识青年。而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认知和接受能力普遍低下,文化水平较低,学习能力有限,导致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人员缺乏,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严重匮乏,不利于农村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广。同时也影响了农村水利建设、植树造林、修筑公路、整村推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劳动力外流,大量土地让人代耕,有的甚至因找不到人耕管而让土地荒芜,导致了种田质量下降,效益不高,基础设施中部分应由农民承担的义务很难完成。

(二)对农业生产结构、生产手段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农村壮劳力外流务工以增加家庭收入,相对于收益较低的农业生产不是特别用心,因此在种植上首选易耕种、少务作的产品。一方面带来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发展速度放缓,不利于改善土壤环境的结构,更不能满足如今市场和社会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另一方面,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断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老人和妇女构成,较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思维,不易接受农业生产手段的更新。而农村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手段更加漠不关心。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性,与生产手段传统性使农村发展速度放缓。

(三)对农村家庭基础,农村养老带来的影响

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人外出务工,夫妻长期分居,婚姻问题越来越突出,家庭结构容易动摇。更使“留守子女”教育管理严重缺位。留守学前儿童未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志趣、心理等造成极大影响。青壮劳动力的外流务工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造成了经济活动的匮乏和精神上的孤独,造成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影响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人才缺失,减缓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村大量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向各大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减缓对于农业技术研究发展的速度,导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匮乏,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缺乏,甚至引起“空心村”的现象,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低下,较难为“新农村”建设发挥比较好的人力资本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建议

(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思路,抓好“三个转向”

三个转向为从“转移劳动力”转向“转移农民”,从“异地转移”转向“就地转移”,从“农民进城”转向“工业下乡”,“就地转移”是关键。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乡镇企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乡镇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产生的大量就业岗位可吸纳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就业压力,农村居民既增加了收入,也照顾了家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新农村”建设协调一致,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

加强土地流转法律法规,按照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标准,对土地使用权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推动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使土地向农业生产能手人员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从而减少撂荒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加强惠农政策,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切实抓好培训工作,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农民实用技术课的同时培养农村青年的自主创业能力。重点抓好新型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体力型向脑力型、技能型转变,从而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进而保障现代农业建设

(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老年化现象日趋突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十分迫切。一方面,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上的服务。另一方面,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新型合作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就医难的问题。

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何促进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优势、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人员所研究的方向,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课题有很多,然而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还较少,虽然本文试图从该角度分析其问题,但是由于相关数据的限制,本文只做了较为理论的静态分析,其具体动向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调查研究。

篇2

[摘要]21世纪以来,江苏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且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究其根源,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以及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容易导致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和耕地撂荒等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和新的经营方式代替旧的经营方式。最后,提出了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农业发展方式;要素替代;经营方式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14SJB664)。

[作者简介]张旭青(1979-),男,江苏涟水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何伟(1963-),男,江苏沭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

一、引言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2015年初,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根本目的,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于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特别是2001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导致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流失问题。对此,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和粮食安全[1]。那么,农业劳动力减少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应对农业劳动力不足局面?江苏省的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排在全国前列,并且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和典型性,分析和总结江苏经验,不但可以为新时期江苏农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而且对其他地区也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由于过去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过剩状况,因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如何转移过剩劳动力等问题,很少关注劳动力减少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查阅1979-2000年期间的文献,只有少数文献提及农业劳动力转移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2][3],由于当时资料和数据限制,这些研究均缺乏实证支持。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步显现,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相关文献逐渐增多,主要关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及女性化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4];老龄化导致种植模式趋于简单化,农民选择劳动力投入少的作物耕种[5]。但也有研究认为,由于生产决策趋同和农业机械外包服务的普及,老龄化并没有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6];农户主要劳动力的年龄对土地利用效率不存在显著影响,担心老龄化带来农业危机的必要性不大[7];随着农户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增加,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出现倒“U”型的趋势,其中50-60岁年龄段耕地利用效率最高[8]。以上成果给本研究带来了启发。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产生的影响。

二、江苏省农业劳动力变动状况

(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比重持续下降

本文以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衡量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总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见图1)。1978年,江苏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是1937.06万人,在全部从业人数中所占比重为69.7%,此后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有所下降,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又有所上升。199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达到最高值2405.68万人,所占比重为56.3%。1991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比重呈现持续减少趋势,特别是2001年以后,呈现了加速下降势头。2013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仅为956.74万人,比2001年减少875.51万人,下降幅度达到48%,快于同期全国34%的降幅。与此同时,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20%。这一比重在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是最低的,相当于台湾省20世纪80年代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未来江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和所占比重将继续下降,预计2020年左右将降至10%以下。

(二)农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导致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反映农业劳动力价格的指标有雇工工价和劳动日工价。其中,雇工工价是指平均每个雇工劳动一个标准劳动日(8小时)所得到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和合理的饮食费、招待费等),劳动日工价是指每个劳动力从事一个标准劳动日的农业生产劳动的理论报酬,被用于核算家庭劳动用工的机会成本。由于雇工工价更多的是反映农村雇工市场决定的劳动力价格,而劳动日工价是基于农村人均收入确定的一种理论价格,因而前者往往高于后者。

以水稻种植为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江苏省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传统的插秧工等农业雇工越来越稀缺,雇工工价不断攀升,同时家庭用工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见表1)。水稻生产中雇工工价从2002年的22.2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79.7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55%。而劳动日工价由2002年的13.0元/日增加到2013年的68.0元/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71%。

(三)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失衡特征

江苏农业劳动力不仅面临着数量下降、成本上升,而且呈现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现象。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以及有文化、懂农业科技的劳动力减少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女性化和低人力资本化趋势。根据课题组对省内一些农村的走访调研,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保守估计一些农村社区常住人口数量下降大约三分之二,留守人口主要是老人、妇女以及儿童;在现有农业从业人员构成中,50岁以上劳动力约占一半以上,女性劳动力约占60%以上,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50%;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导致一些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凋敝。

(四)农业劳动力减少的原因

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增加和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是江苏农业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首先,非农部门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只有200万左右;随着20世纪8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一部分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到了90年代,以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苏南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人口流动政策放宽,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刺激下,苏中、苏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苏南打工;进入21世纪,受城市非公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带动,非农部门吸纳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其次,伴随城镇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全省乡村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随之下降,同时农村家庭就读高中、职业教育以及大学的青年人数增加,受教育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农村劳动参与率,劳动年龄人口数和劳动力参与率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农村家庭劳动力供给减少。

三、劳动力大幅减少对江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快速下降,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社会经济结构由过去的农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变。农业劳动力下降将给全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于江苏农业发展而言,农业劳动力减少具有潜在的双重影响。

(一)消极影响

在一些农村地区,农业劳动力外出务工,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锐减,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民的收入已不再主要依靠农业,一些农户对农业生产变得不太重视,土地粗放经营,复种指数下降,甚至出现耕地撂荒,导致粮食产量低下。以复种指数为例,江苏从1991年的1.77降至2010年的1.60。同时,农业人才的流失也给农业新技术推广带来了困难。面对家庭劳动力减少,一些农户不得不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扩大节省劳动力投入的作物种植面积,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增大了作物病虫害爆发的风险。一方面,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小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从2001年的22%增加到2013年的28%,另一方面,传统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则从2001年的17%下降到2013年的9%。另外,由于农业劳动力不足,农村通过集体劳动兴修水利设施的情况已不复存在,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出现老化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维护,对农业生产将构成潜在的威胁。

不仅如此,农业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攀升,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和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农产品供求关系开始有所变化,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的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农产品进口明显增加,出口趋于减少,贸易逆差大幅飙升。

(二)积极影响

农业劳动力减少,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它诱致了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和经营方式创新,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

1.江苏农业技术发展经历了由早期的劳动替代资金,向现在的资本替代劳动的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解决全省的温饱问题,农业采用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例如,农忙时搞人海战术、增加复种指数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要素禀赋或供给条件发生变化,结合要素需求的作用,导致要素价格发生变化。资本变得相对丰裕和便宜,劳动变得相对稀缺和昂贵。测算结果表明,劳动与资本的相对要素价格比率从2002年的6.4∶1急剧上升至2013年的22.7∶1(见表2)。

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农民会对相对要素价格变化做出反应,以利用市场所提供的机会。他们会依据要素价格变化方向,相应地调整农业生产中要素投入的比例,用资本投入品替代劳动投入。以水稻为例,每亩资本投入(用物质与服务费用衡量)不断上升,而每亩劳动投入(用用工数量衡量)基本上呈现不断减少趋势(见表3)。资本与劳动投入比率从2002年的23.1元/工日增加到2013年的89.1元/工日。这意味着江苏农业生产的资本密集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农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的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2.农业劳动力下降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农村经济体制完成了从人民公社制度向的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不改变的前提下,土地被按照农户家庭人口和劳动力数量承包给农户自主经营。这一制度变迁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早期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一些问题。由于土地承包是与家庭人口数量挂钩,当人口增加时,土地面临不断调整的风险,导致农户经营规模过小,耕地细碎化程度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超细小的农户规模使得农业几乎无法能够向农民提供与非农部门相媲美的就业收入。当大量劳动力离开农业,甚至家庭整体搬离农村时,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的需求逐渐增加,土地流转的供给也逐渐增加,这给一些停留在农业部门的农民提供了出售专业化服务或者扩大经营规模的机会,这部分农民基本上是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他们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依靠出售服务或适度规模经营可获得与非农就业相当或更高的收入。潜在利益的需求,有力地诱导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江苏已经发展出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涌现出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据江苏农委的近期调查,2013年江苏家庭农场认定数量为1.58万家,专业大户达到23.5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比例为67.5%。这些新型主体已成为推动农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业劳动力下降是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农业劳动力下降速度也较快。一些研究者担心农业劳动力不足会危及农业,部分是源于对农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够造成。农业发展规律本质是一个动态的生产要素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过程。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诱致资本等投入品替代劳动,并且诱致新的经营方式替代旧的经营方式。如果能够顺应要素动态替代和经营方式创新这一世界农业发展规律,推动诱致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依靠增加劳动投入转向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现阶段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不一定是不利的,相反,这恰恰可能是加快转变江苏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契机。实践也证明,农业劳动力减少对江苏农业发展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下转第50页)

(上接第15页)

当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协同全社会、工业部门和科研机构来促进要素动态替代,推动技术进步,协同广大农户来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技术进步和规模经营相结合,将极大地释放农民耕作土地的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宏观层面要发挥苏北和苏中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享有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节约劳动力好处;中观层面要培育农村劳动力市场,成立农业家政服务组织,就近开展代耕和农田托管等有偿服务;微观层面要重视节省劳动力投入的农业适用技术创新和推广,比如插秧技术、小型农业机械等。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163-168.

[2]全若谷.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要防止农业劳动力老弱化[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86,(2):72-74.

[3]徐增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J].中国农村经济,1995,(1):51-53.

[4]李旻,赵连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12-18.

[5]何小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3,(2):69-77.

[6]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39.

篇3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确保现代化农业实现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着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一般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工业与农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将发生相应调整,近年来,中央政府把农业发展提升到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科学调节劳动力流动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关键要素。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直到2009年,农村劳动力外流人数达到2.3亿,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50%。数量如此之大,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及专家的极大关注;基于理论如:刘易斯模型、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肯定了工业部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作用,及收入差距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而过度流入城市进而加剧城市失业,进而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度流动。城乡二元化扩大是加剧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只有缩小二元化差距,才能缓减农村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发展积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工业,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提供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能力等协调农村劳动力科学流动。本文就与现代化农业及相关指标系数相结合,作出相关分析。

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模式及其特征

2.1从流出地的角度

(1)流动原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推力”。城乡收入水平差距是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但是中国的户籍制度锁定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与目标,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规律,即“候鸟式”的流动,年轻时外出打工,年龄大了回乡。(2)流动特征:从80年代的“离土不离乡”、到90年代的“人离家不离”、21世纪初至今:彻底流出与市民化;发现年轻、未婚、男性以及受过更高教育的劳动者更偏好流动,而健康状况、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村劳动力流动负相关,技术等级和耕地面积等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不明显;在年龄构成上,35岁以下的青壮年占绝对优势,女性的平均年龄较男性更低;主要流出地为安徽、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广西、江西等地。

2.2从流入地的角度

劳动力流入的区位选择及产业聚集效应。在职业活动上,主要集中在城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运输业等社会服务业,职业层次偏重体力付出;乡镇中流动人口在外出前,绝大多数是务农劳动力,并且除了在校学生外,基本上都是在非正规部门从业。户籍制度是造成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行业、地位、身份存在明显选择性,以及大多数流动人口不能获得城市永久居住权和稳定就业权,进而形成循环流动的重要原因;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入的主要省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及山东等。

2.3从城乡发展的角度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巨大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劳动力这种配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即使在短期内也会缩小收入不平等,而正是由于中国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限制造成了农民和工人收入的悬殊;但在进入21世纪后,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第二次返乡,以增加收入为源泉,积累先进管理理念为基础,基于投资乘数效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大,促进了农村本地就业率,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城乡二元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其发展。

3.结论与启示

3.1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由于从事于农业的农民年龄趋向老年化的同时文化程度比较低、素质比较低,所以,导致具有大规模的生产意识及能力不强,同时,从事于第三产业获取收入的依赖性强度大、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的不断升级及对质量要求的不断升级,农民生产的产品质量基本上还是能达标。解决这一问题一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收益,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加快农业生产组织创新,规范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弥补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一系列指标确保现代化农业生产得到保障。

3.2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使得技术含量更高、更为先进的大型农业设备倍受关注。明确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一教育一推广体系,通过科技创新改善农业技术条件,并推广适宜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次,在科技人员培养上,应该建立每万户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科技服务小组,每一百农户,具备一名科技服务成员,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推广技术及技术成果的农业生产过程,确保其科技贡献率越高、则现代化农业生产率也越高。

3.3制度不完善,阻碍土地流转与集中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比例明显低于劳动力流动比例,2013年1号文件对大型农场及家庭农户提出硬性要求:(1)土地集中,(2)土地规模要稳定,(3)土地租期5年及以上,(4)土地规模。当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出现,土地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由原来的单纯土地流转,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甚至在是是八届三中全体提出分针,加强对农村土地的有偿交易管理,活跃土地流动,增加农民收入,带到农村经济发展。

3.4“两型四化”与农民生产模式

由于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空心率比较高,剩下老弱病残劳动力,土地被抛荒率特别高;化肥有效利用系数、电能有效利用系数总体趋势是不断降低的,这些现象表明近年来,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配置。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外部不经济行为,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建设,以政府为引导,科学技术为支撑,市场机制为背景,确保农民利润为保障;其次,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有利于农民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通过劳动力转移理论,结合湖南省在“四化两型”背景下及其实际需求数据得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是引导其转移的根本动力,能源有效利用是其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平台,经济有效性及技术创新性是农村劳动力的加速器;因此,建立在市场均衡机制的条件下,应加大政府对劳动力流动的引导力度,使现代化农业发展实现一条可持续性、科学性、生态平衡化的途径。 [科]

【参考文献】

[1]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

篇4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为了把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好,首先,我们必须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与理解。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1.现代农业的内涵。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但是,由

于各国的国情条件、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状态的诸多差异,各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与理解也略有不同。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我国把现代农业定义为: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的特点。与以往的农业发展形态相比,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农业经济方向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而且还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已经不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第二,产业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现代农业则在保障必要的数量平衡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效益,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第四,生产要素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土地、装备、管理等,以此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粗放型农业主要是以增加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为主,其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第五,生产动力从人力、自然力向科技力方向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农业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它在生产、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普遍实现了机械化,而且部分实现了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

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本质上讲,现代农业就是一种高科技产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才是现代农业的真正动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使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据此,笔者认为 :

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应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努力提高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大能力。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建设农业信息化工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实用技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