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24 10:54: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的关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的关系

篇1

医学科普要严把“科学”关

医学科普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传播医学科学精神。不科学的东西是要误人子弟的,我们现在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鉴别出哪些是假科普,因为有一些科普文章是为了帮助企业卖产品,不是真正的科普。为什么这些伪科学的东西能存在呢?就是因为老百姓不懂。比如:有的文章说,某种保健品很好,可以根治糖尿病;某种中药不错,可以迅速解决高血压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这些可能吗?如果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得好,老百姓了解了疾病的一些基本情况,就有了基本的分辨能力,就不会上当受骗。我认为,这么多年来,《大众医学》之所以有这样好的形象和声誉,就是因为始终把握科学性这么一个前提,有高层次的专家作者队伍来确保科学性。

其次,在卫生防病、医疗保健、医学教育、卫生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卫生工作中,科学普及和健康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医生应该成为医学科普的主要力量

我国有200多万执业医师。除了诊治病人以外,医生应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向老百姓宣传。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是医学科普的主要力量,应视宣讲医学知识为自己的天职。因为医生对自己的专业和相关领域比较熟悉和精通,能够抓住要点和关键内容进行宣讲,使医学科学知识的传播达到应有的效果。

医学科普是医学模式转变和实现现代医学目的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的组成部分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还有助于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完善医疗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篇2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80例急症留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是17至78岁,平均(55.6±4.2)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是19至80岁,平均(56.2±4.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其健康问题和身心状况,以及病历、生活习惯、社会背景和经济状况等,结合这些资料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健康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两大类:常规教育、科普教育,其中常规教育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口头的健康教育,告知其病因、疾病机理、药物的名称和效果,帮助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2]。科普教育是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册、放映科普短片等。

健康教育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常规教育向患者传递基本的健康常识,包括医院须知、疾病相关的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等。其中医院须知包括病房环境、安全制度、作息时间、陪护制度、医护人员的称呼、医疗保险制度和一些便民措施等;疾病相关内容包括疾病的诱因、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简单的急救措施等。在口头宣讲中注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护理人员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解除患者的疑虑,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科普教育中,为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我院的就医指南、急救手册,在留观室布置疾病相关知识的黑板报,放映科普知识录像,指导患者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向患者家属示范一些正确的护理操作,如为咳痰患者拍胸和叩背等,促进其痰液的顺利排出。此外,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包括包扎、心肺复苏,呼叫救护车等。充分利用当今的网络渠道,可以建立我院的急诊患者群,通过观察患者的留言掌握其心理、生理上的变化,详细解答所有患者的疑虑,同时也可分享我院的学科新进展和健康知识等。

1.3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可以出院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好转:患者的各种症状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或者加重[3]。治疗总有效率是治愈和好转的百分数和。

在患者出院时,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率是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百分数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 (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一所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表一: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比较如表二所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

篇3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的观念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不再是停留在治病的简单观念中,而是认识到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特别是急诊病例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度显著增加[1-3]。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有助于提高急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能够让患者放弃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让患者做好疾病预防功能等[4-6]。本文选择我院200例急诊病例,观察健康教育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病例共200例,上述患者均为急性发病,需要实施急诊救治,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范围为30-74岁(平均年龄为52.4岁)。对照组患者共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范围为27-73岁(平均年龄为5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急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三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常规性健康教育、科普性健康教育和随机性健康教育)。在常规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了解与患者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中应用的相关药物、预防疾病的相关知识等。科普教育,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小册子(里面内容包括疾病相关的科普知识),护理人员通过统一组织家属观察相关的科普电视节目,让患者和患者家属主动去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随机性健康教育:让患者知道不同的引流差异大,做好安全防护,避免长时间卧床不起或者定期翻身,减少褥疮发生。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态度合理,改善护患关系,进行积极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1.3 观察指标

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采用自设问卷调查表调查与患者急诊疾病相关的知识和防治措施等,将调查表进行汇总统计,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类。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其中总满意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度=总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非常满意62例、基本满意21例、一般满意12例)例数共95例,满意度为95.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非常满意43例、基本满意26例、一般满意13例)例数共82例,满意度为82.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对照组

100

43

26

13

18

82.0%

观察组

100

62

21

12

5

95.0%

3 讨论

研究表明,医院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在不断上升,在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并且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能够消除患者对疾病误解,对患者情绪起到稳定作用。对于急诊患者来说,这些患者的病情都比较急,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激动等情绪,这些情绪一方面是来自于对疾病的了解甚少所致[6-8]。所以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对急诊患者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情情况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消除患者因对疾病误解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急诊救治效果[9-13]。在急诊科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能够起到改善护患关系,能够促使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并实施。综上所述,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满意(非常满意62例、基本满意21例、一般满意12例)度为95.0%;对照组患总满意(非常满意43例、基本满意26例、一般满意13例)例数共82例)率为为82.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对疾病认知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余茂琼,王英,曾丹,蔡星明. 急诊留观患者健康教育认知与需求调查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1(1):106-108

2曾惠洁,赵爱兰,马丽珍. 急诊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2007,01(2):81-82

3雷轶芳. 深化开展急诊科特色健康教育工作的做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395-396

篇4

据妇产科医生介绍,这几年来在医院妇产科临床上主动提出要孩子几日几点出生的产妇和家属越来越多。抛开这种做法对医院正常工作的影响不说,单提不必要的剖宫产对胎儿和产妇的近期、远期不利影响就有很多。现实中,似乎医生的这些话都没有人听,社会上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倒是不断有人提出要做剖宫产,倒是不少的家属手里都拿着有一本小册子,诸如什么时辰出生的孩子容易发财、什么时辰出生的孩子适宜做官之类。

科学昌明到今天了,居然还有人相信这些无稽之谈,而且这之类的出版物还竟然盛行,这只能叫我们很多医学科普工作者感到汗颜和悲哀。

我的一位同事是做医生的,他的儿子前年去了新加坡留学。在那里,孩子学会了自己做饭。网上聊天时,孩子告诉爸爸以后家里炒菜时不要等油锅烧得冒烟时再放盐了。爸爸说知道了,问他是在哪里学的?他说公共汽车上每天都播放这些知识。而且,当地孩子知道的健康知识比他从做医生父亲那里得到的多得多。

想想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社会普遍认为健康教育那就是卫生部门的事,具体说是医院的事,而医院要抓业务和收入,就只得把健康教育规划成为医院保健部门的事了,况且上级的健康教育工作检查都集中在那里了。每年一次或二次的检查只要有几幅宣传画,有做了宣传专栏的照片资料,有医务人员学习记录就行了。至于我们的群众,我们的居民掌握了多少疾病预防知识就无从知晓了,谁去做这之类的普及工作呢?

如果不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向专家咨询或是网上搜索、自学阅读,人们就很难通过被动方式获取科学的健康知识。今年8月份《健康报》――《医学论坛》栏目还开展了一个专题的讨论;“医生要不要做科普宣传?”可见,因为诊治工作忙、没有报酬、没有相应的考核,我们有很多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已忽略或没有做这项工作了。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已经把应该面向大众担负起健康教育的基本职责都给忘记了。

回忆在80、90年代的时候,那时报纸的发行量和版面设置都比现在要少,可媒体知道读者需要健康知识,当编辑到每周一期的健康专栏时还会到医院来向医生们征稿。如今,医院就是把写好了的科普稿子送给媒体登载却都是要收取高额版面费用的。长此以往,医院领导就会想,我们单位用于宣传自己医疗服务开展项目、宣传专家的经费都不够,哪有资金投入做全社会都需要的大众健康教育宣传了。

如此一来,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就最后归结到了全国各省、市健康教育所了,一个城市又能有几所健教所呢?于是,我们的广泛的健康教育宣传就陷入了一个无人过问或者说只有极少数几个部门在管的怪圈里拔不出来。在偏远一些的地方,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了盲区,而因为对疾病预防知识的缺乏却导致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幸事件的发生。

篇5

[中图分类号]R12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117―0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疾病谱的改变,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已由急性传染病向慢性疾病转化。本文对526例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双甸镇区老年人526例。曾经医生诊断的慢性病患者215例,患病率为40.87%。其中慢性支气管炎129例,占24.41%,心血管疾病患者85例,占16.16%,糖尿病患者22例,占4.18%。

社区居民对保健知识了解甚少,认识不足。调查发现居民的文化素质与保健需求呈正相关,而社区的居民文化层次较低。本次调查发现老人中文盲比例较高,占88%。体力劳动者为442例,占调查对象的84%。尤其是居民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160份调查问卷中,有效答卷为136份,回答生病后上医院的42例,占30.88%;回答自己买药吃的50例,占36.76%;采取其他办法的44例,占32.36%。回答老年期应主要预防哪些疾病,基本回答正确23例,占16.91%;若患糖尿病后应怎样调整饮食结构,能正确回答的8例,占5.84%:是否知道吸烟与肺癌、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关,回答知道的21例,占15.44%。而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作定期体格检查的则更少,只有5例,占3.68%。

2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转变社区居民的健康观念

2.1.1 农村居民的健康观念往往是:有病先忍,忍不住了买点药吃,吃不好又忍不住了再看病。看病要上大医院,预防没用,保健是有钱人、有权人的享受,宁愿花钱去自杀(如喝劣质酒、抽劣质烟),甚至于花钱搞封建迷信活动,也不愿花钱保健康。因此医务人员有责任向社区居民传授疾病和健康保健知识,彻底转变社区居民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2.1.2 社区健康教育能激励社区居民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提倡绿色健康食品,通过身心激励,使社区居民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危害,并自觉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

2.2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

2.2.1 从慢性病的构成来看,居民所患慢性疾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显然这些疾病一经诊断,经过正规的治疗和护理都能得到康复。而且慢性病大多为慢性终身性疾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2.2.2 必须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要通过强化宣传,灌输式的教育,使居民充分认识健康保健的重要性,了解许多疾病与不良卫生习惯密切相关,要预防这些疾病最根本的方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靠健康保健。

2.2.3 培养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慢性疾病有几个特点:①长期性;②反复性;③预后和疗效不确定性;④影响日常生活;⑤消耗一定费用。慢性疾病患者渴望获得相关疾病知识,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实施自我管理疾病。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教会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有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伤残程度,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2.2.4 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社区进步与社会文明的象征之一。因此,提高人群保健意识的能力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社区健康教育对于满足社区人群疾病防治知识的需求、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矫正、自我保健参与意识和保健能力的提高,显然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3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3.1 有线广播

利用农村有线广播网或村内大喇叭以进行社区宣传,是宣传卫生知识的一种经济而简便易行的方法。

3.2 专题健康教育

如举办专题科普讲座。

3.3 培训家庭保育员

农村家庭主妇是家庭卫生保健活动的主角。通过农村妇联、计划生育管理网络,把农村家庭妇女组织起来,进行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和行为指导,使其成为家庭中的保健员。

3.4 开展“卫生科普入户”活动

将健康教育材料(如小册子、卫生报刊、卫生传单、张贴画等)发到每一户,使农村卫生状况逐步实现由个人、家庭、邻里到社区的改变。

3.5 相关教育、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

给农民送医、送药、送知识,结合送医送药活动,将卫生保健知识和卫生科普材料送到农民手中。

篇6

【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7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整体护理开展过程中,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教育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为了解耳鼻咽喉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针对的开展健康教育,以便患者积极参与各项治疗护理,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本文对134例耳鼻咽喉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针对问题采取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4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耳鼻咽喉科患者134例,手术前做临床及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男74例,女60例,年龄8~76岁,平均(40.8±10.2)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23例,高中52例,初中46例,初中以下13例。疾病种类:喉癌18例,中耳炎24例,鼻息肉18例,鼻窦炎26例,扁桃体炎32例,其他16例。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1],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自行设计,讲明每项内容及填写方法,填写完毕后收回调查表。共发出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回收率100%。调查内容: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健康教育方式需求,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健康教育知识需求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病情现状及预后、活动与休息知识、治疗药物的知识、手术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与营养知识、入院及出院后指导。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包括护患交流,授课宣教,科普资料,患者间交流;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包括入院时,住院时,出院时和适时。每项均有“非常需要”,“需要”,“不需要”三个选项。

2结果

表1 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n,%)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疾病相关知识 89(66.42) 32(23.88) 13(9.70)

病情现状及预后 78(58.21) 36(26.87) 20(14.92)

活动与休息知识 43(32.09) 53(39.55) 38(28.36)

治疗药物的知识 84(62.69) 41(30.60) 9(6.72)

手术的相关知识 87(64.93) 39(29.10) 8(5.97)

治疗方案 86(64.18) 34(25.37) 14(10.45)

饮食与营养知识 57(42.54) 43(32.09) 34(25.37)

入院及出院后指导 48(35.82) 47(35.07) 39(29.10)

2.1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66.42%的患者非常需要疾病相关知识,64.93%的患者非常需要手术相关知识,64.18%的患者非常需要治疗方案,此外,62.69%和58.21%的患者分别对治疗药物的知识和病情现状及预后非常需要。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情况见表1。

2.2健康教育方式需求59.70%的患者认为护患交流非常需要,53.73%的患者认为患者间交流非常需要,40.30%和32.09%的患者分别认为科普资料和授课宣教非常需要。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情况见表2。

表2 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n,%)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护患交流 80(59.70) 41(30.60) 13(9.70)

授课宣教 43(32.09) 56(41.79) 35(26.12)

科普资料 54(40.30) 47(35.07) 33(24.62)

患者间交流 72(53.73) 37(27.61) 25(18.66)

2.3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55.97%的患者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健康教育,39.55%的患者非常需要入院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希望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情况见表3。

表3 患者希望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n,%)

内容 非常需要 需要 不需要

入院时 53(39.55) 64(47.76) 17(12.69)

住院时 49(36.57) 52(38.81) 33(24.63)

出院时 45(33.58) 54(40.30) 35(26.12)

适时 75(55.97) 46(34.33) 13(9.70)

3健康教育需求对策分析

3.1健康教育知识从表1可知,60%~70%的患者迫切需要健康教育知识,为此,护理人员应从疾病相关知识、病情现状及预后、活动与休息知识、治疗药物的知识、手术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与营养知识、入院及出院后指导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通过交谈、观察、护理查体、门诊资料等了解患者病情和健康需求,根据患者情绪和所诉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化指导[2]。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术前常规检查,讲解治疗疾病的有关知识,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靠性,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如麻醉方式,手术过程,应注意的事项,术后不适的原因、恢复时间及处理方法等,让患者完全了解手术的过程,手术的危险性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和认识,解除紧张情绪及陌生感。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介绍病情现状,继续用药的必要性及药物的名称,用法与注意事项。同时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的饮食,适当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3.2健康教育方式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3]。开展健康教育,是密切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4-5]。本资料显示,59.70%的患者认为护患交流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患者的感受、情绪及要求,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在恢复健康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鼓励患者之间互相交流经验。

3.3健康教育时间本调查结果表明,55.97%的患者希望适时进行健康教育,故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6]。在疾病的确诊阶段,使患者系统地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等相关知识;在疾病的治疗阶段,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自我监测;在手术阶段,讲解手术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在疾病的恢复阶段,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技术,掌握有利于康复的卫生知识。

4讨论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通过对耳鼻咽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患者相关的手术知识和麻醉知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同性,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机体尽快地康复。通过健康教育,使护理人员责任感增强,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素质。总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充分调动患者恢复健康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燕娟,陈玉微,汪菊萍,等.鼻咽癌放疗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J].广东医学,2007,28(11):1835-1837.

[2] 徐月娥.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激光干预患者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3):220-223.

[3] 李敏,陆欣欣,崔昱.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

2006,6(1):24-25.

[4] 王立菊,李凤鸣,.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健康教

篇7

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大课堂课程设计。门诊患者就医通常有陪伴。70%的患者在诊区候诊2小时左右。我院就诊患者中外地患者占60%以上,且农村患者的健康知识缺乏较城市患者严重,二次就诊的患者健康需求较少,因此,门诊科普课程设计应把握基本方向,提高就诊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①结合就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授课内容,内容多为季节性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科普知识、自我保健、疾病预防、专题讲座和健康指导。如乳腺的自我保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流感的防控、骨质增生与酸性体质、小儿发热的处理以及家庭急救常识等。教育内容侧重普遍性,简明扼要、通俗易懂。②授课的时间:根据门诊患者和家属流动性大的现状,选择在午间患者等候时间进行集中教育,教育形式包括医务人员讲解、急救演示、伤口处理、PICC自我维护操作,并邀请患者及家属进行现场演练。每次时间在30分钟左右。③在世界艾滋病日、糖尿病日、无烟日等与医疗相关的日期配合医院整体安排进行相关主题科普宣传。

1.2门诊健康大课堂管理方法

医院首先由护理部、门诊部及科护士长组成活动的领导小组,具体由各门诊护士长负责,明确小组及各成员的职责。要求根据医院门诊分布特点每周开展一次健康科普大课堂活动,根据门诊科普教育课程的基本方向制定年授课计划和月计划,于月末将下个月的计划张贴在门诊各宣传栏内并在医院的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同时护理部建立健康大课堂活动登记、统计制度,并制定和发放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

1.3授课护士培训

以往门诊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以护士被动地接待咨询为主,表现的形式是分散的个别指导,患者问则答,每名护士每天要回答患者上百个问题,且多数问题是重复的,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就让患者去问其他护士或找医生,门诊部每月接到患者投诉1~2例。针对上述情况护理部要求每名护士参加大讲堂授课,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分散指导为有针对性地集中指导,并对授课护士进行健康授课的基本功训练,包括理论和技能培训。理论培训包括:疾病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理论、授课技巧、患者就诊流程等;技能培训包括伤口处理、管路固定、急救技能等。课前进行试讲并集体备课,收集制作的PPT课件和要发放的健康大课堂相关宣传资料并存档。此外门诊护士除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护士培训和考核外,护理部为门诊护士举办一期基础生命支持课程(BasicLifeSupport,BLS),18名护士参加。

1.4保障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可持续性

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和患者需求不断改进活动质量。活动结束后由活动小组成员发放测试问卷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按分工职责参加每次的健康大课堂工作,并于课后对护士的授课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总结和交流各门诊健康大课堂工作开展情况。

2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效果

2.1护士熟练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技能,提升了科普授课能力

医院门诊护士72人,平均年龄38岁。门诊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1%,比全院平均水平低13%;主管护师及以上占89%,比全院平均水平高55%。门诊护士工作经验丰富,但多数护士身体状况欠佳,且缺乏进取心。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后门诊护士工作职责和管理内容有了改变。咨询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众多患者共性咨询的问题得到归纳,科普的知识宣传或宣教得到较为广泛的落实,同时护士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升,能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多次成功抢救候诊患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护士在授课的同时得到锻炼,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门诊护士中营造出比知识、比技能、比服务、比奉献的氛围。2014年门诊护士对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

2.2增强了患者和家属的疾病防治意识及患者满意率,门诊就诊秩序得到了改善

患者及家属的候诊时间得到合理的利用,有效改善了门诊候诊秩序,同时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防治意识。2008-2012年和2014年共发放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2199份,每年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2009年和2010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与2008年相比均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2012年和2014年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与2008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患者对门诊护士的投诉仅1例。说明随着门诊健康大课堂的不断深入开展,门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不断提升。

3体会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在门诊开展健康科普大课堂难度大,对护理管理要求高。医院门诊诊区涉及多个科室,护士平均年龄38岁,高年资护士比例大,大专学历偏多;但门诊护士大多数是从事病房工作多年,工作经验较丰富,由于上夜班困难或身体状况欠佳等诸多因素被调入门诊。门诊的护士工作内容简单,分诊、维持秩序是主体工作,久而久之失去了进取心。因此,门诊健康科普活动是机遇更是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方法极其重要。整合资源,科室病房与门诊是个整体,本科生护士发挥知识创新优势,年资高的有多年临床经验的护士发挥他们善于沟通的长处,制作课件,集体备课。让护士体会到健康科普要通俗易懂、让患者感兴趣、授课时间短、需要学习者参与,它不仅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还要授课者结合患者的感受讲解或穿插小故事情节。因此,采取集体备课,诱导式授课方法,将主要的健康行为尽可能流程化,将知识点变为容易上口的短句,采用反示教方式,如心肺复苏的操作课,护士指导家属或患者进行模拟人的操作,又如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形象化,使用挂图和食物模型橱窗展进行授课,门诊科普健康大讲堂生动,让门诊候诊患者愉快且有收获地度过等候就医的时间,是护理管理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1)近年来医院不断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门诊护士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自愿利用午休时间开展门诊健康大课堂活动,积极配合医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充分调动这部分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一系列方便条件,积极发挥护士在疾病健康指导方面的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篇8

健康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系统。我院护理部在业务副院长的直接领导下,担负着院内外的各项护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负责拟定计划、制定标准、检查落实等项工作;各科护士长按照护理部的计划安排落实科内、外健康教育工作;各类护理人员遵照护士长的指令,按时按量地完成健康教育任务。这样就形成了副院长~护理部~护士长~护士的整体管理体系。实行了责任到人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2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2.1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大多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措施、心理护理、孕产妇的保健、母乳喂养技巧、婴幼儿的护理、康复期的护理、心理咨询等等。

2.2方法根据我们多年的工作实践,开展健康教育形式应是多样化,不要死板单一。我们采用了出科普宣教栏、搞电视讲座、放电视录像、开展热线电话、街头宣教、门诊咨询,对出人院病人进行文字、口头教育等方式。护理部要求其内容丰富多彩,措词恰当、通俗易懂,便于群众接受和掌握。

3检查落实

为了使这项工作能顺利地开展下去,必须要常抓不懈护理部按照规章制度,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督促、了解执行情况。如检查各病区是否按期出科普宣教栏,要求每月5号前将科普宣教材料送护理部审阅并存档(1990一2000年我护理部收到科普宣教稿1320篇)此项工作已列人护士长考核标准之中;对病员的健康教育要求责任到人,护理部每月深人病房向病人发放《病人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表》(其中包括健康教育工作质量评价内容)了解病人,查看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情况。就2000年护理部共发放其评价表300余份,回收统计其中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达98%。由于措施得力,检查落实到位,故使这项工作10a来能够在我院蓬蓬勃勃地开展和坚持下去。

4社会效益

由于强化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10a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999年以前我市城乡人口达80余万人(现我市已上划大市),经初步调查每个市民均受到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1一2次。就其中1995年la的统计,我们各种护理健康教育次数达13170次。

从上表可以看出,仅la全市人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就能达到50%以上,特别是与电视台合作开展的电视讲座,收视率非常高,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深受欢迎,另外,在创建“爱婴医院”的过程中,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市现母乳喂养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充分保障了母婴的身体健康。同时在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困难并给予解决。如:有一产妇护士向她传授母乳喂养技巧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其畸形母乳喂养有困难,于是护士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最后成功地进行了母乳喂养。由于工作做得好1995年我院顺利地通过省、国家级爱婴医院的评审、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另外开展健康教育使广大群众掌握了预防疾病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从而降低了发病率和患者住院日,以我院1990一1999年对传染病就诊、住院人次及各类住院患者住院平均日统计来看就可以加以说明,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院门诊传染病就诊和传染病患者住院人次1994一1999年比1990一1993年分别下降46%、料%;各类住院患者的住院平均日也逐年下降。这充分说明了健康教育在人们群众对防病治病过程中发挥具大的作用,有效地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给本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5讨论

5.1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5.1.1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对病人来说它帮助调整其生活行为,在疾病状态下达到自我管理,延缓病情进展,帮助病人适应现状,使他重新适应在家庭、社会中的新角色;对健康人来说,能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减少得病机会,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加人维持和增进自己健康活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的需求,为人类的健康和文明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1.2在整体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满足病人需求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对我们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及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们今后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5.1.3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医院来说它是衡量内涵建设和外部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尺。对护理学科来说,它是前进中的阶梯(2〕。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有利于护士的学习提高。要想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护士必须有一个较深的理论根基,健康教育也是护理病人的理论学习,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护理知识,才能完成其教育中的解释、示范等一系列的工作。这样无形中就给予护士一种压力,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学到的理论在实践中反复运用,总结经验,发挥其护理效应。所以通过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护士业务水平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护士在维持健康中的作用,既丰富了护士的职业内涵,也稳定了护理队伍,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与人们也进行了情感交流,增进了与广大群众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技术水平,有效地树立了“白衣天使”形象。

5.2存在问题。

5.2.1病人方面由于我院住院病人大多来自农村、部分地区卫生条件差,自我保健意识淡薄,加之经济条件受限,致使很多病人的需求仅限于医治疾病解除痛苦,另外病人的文化层次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致使健康教育相对增加难度。

5.2.2护士方面。

5.2.2.1工作负荷量过大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少,护士工作负担过重是普遍存在,由于时间的缺乏,有时只能做到宣教而不能给予监测、评价,从而影响健康教育质量。

5.2.2.2缺乏理论知识和技能由于目前护士以中专毕业为主,其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以病人为中心”新的护理模式的需要,不仅缺少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知识,而且缺少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缺乏有关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共关系等方面知识,故难以对患者及群众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

5.2.2.3与病人家属和医生配合不够,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士往往只重视对病人教育而忽视了与医生和家属的配合,从而导致沟通不畅。

6对策

6.1加强学习、提高护士整体素质要普及对各层次护士现代护理理论教育,使护士真正树立现代护理观[3〕。加强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6.2规范健康教育内容根据不同的特点与需要制成各种健康教育手册、幻灯、录像等,对住院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6.3正确运用沟通技巧护士要认真学习、运用好社会公共关系理论技巧,积极主动与医生和家属配合,以保证有效沟通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6.4建立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和监测评价体系,形成健康教育的治疗模式〔4〕;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网络,普及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也是护士的职责。因此我们广大护理人员应不懈努力学习,掌握和运用好健康教育的技巧,总结经验,把此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使我们护理事业达到最高境界,为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做出努力。

7参考文献

[1]彭美慈,曾熙媛.采用特尔非法撰写新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18.

篇9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6-0243-01

健康教育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医务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使患者自愿的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所认同,从2006年以来本院眼科在门诊和手术等环节中,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种,采用口头、文字宣传、视听教育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健康教育之前,本院眼科曾对210名患者的健康需求做了调查。结果显示:82%以上的患者迫切需要了解主管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病房环境、管理制度;71%的人需要了解疾病的诊断、病情及预后、治疗方法及效果、所用药物及作用;选择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为与主治医生交谈的占86%,其次是与护士交流、最后是看科普手册或与患者交流;出院患者最需要用药、复诊指导,分别占97%和88%;在出院咨询方式中,大部分患者对电话咨询有强烈的需求;文化程度越高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也越高。应患者的需求,区别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等不同的患者,因人而异地选择健康教育方法、时机和内容。

1 门诊教育

在眼科门诊摆放健康教育书架,针对不同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处方来达到普及健康知识的目的。患者和其家属对所患疾病一般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如何指导他们正确用药和日常生活中对患病处的保养,对于有效控制病情、加快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在日常门诊中将不同病情制作一个个具有普适性的日常用药方法和护理手册,既节省了医生叮嘱患者的时间,又使患者更容易记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

2 入院教育

许多患者在患病后情绪消沉,沮丧,尤其是难以治愈或预后不良的患者,更轻易丧失自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变得退缩和消沉。入院时笔者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会使患者获得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振奋起精神,对出院后自理充满信心。另外医护人员通过自我介绍、环境及院规介绍,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同时通过护理查体和书写护理病历、护患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从而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融入角色,进入状态。并发放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住院须知,眼科医疗业务介绍,医护人员介绍,查房指导,饮食、睡眠、休息指导,服药指导,手术前后、检查前后指导,出院指导以及一般外科小常识等。

3 术前教育

眼科手术,虽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手术范围小,手术精细,同时要求不同。患者对手术顾虑很多,对医生、环境有生疏感,对手术有恐惧感,特别是眼部手术,所以增加了术前配合的难度。因此做好术前教育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在术前对于不同病种的围手术期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在各种检查通知,手术方式、麻醉配合方法等方面给予全面介绍,针对患者对手术的不同表现状态,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在术前专家会诊时还要根据疾病的种类、疾病的不同阶段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包括: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疾病治愈(好转)的大致时间,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以及防治方法,康复锻炼的实效及注意事项等。

4 术后教育

对于术后护理教育模式,笔者采取参与协作等形式,制定护嘱,并严格按照内容执行,同时作好密切病情变化观察,针对出现的问题,耐心讲解及时处理,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睡眠。

5 出院指导

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患者出院后的咨询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出院患者须接受用药、复诊、饮食等指导,医护人员向其详细讲明各方面注意事项,让其认识康复期间调理和恢复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到反复讲解、示范直至掌握。从门诊教育到出院指导,这五个阶段体现出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动态性和系统性,而每一阶段又有所侧重。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笔者还采取集体化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住院患者共性问题采取集体教育。如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宣教,对同病钟、同治疗方案的患者采取相对集中进行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文化、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教育。通过七年多的健康教育实践,眼科97%的患者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证明,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医学科普知识普遍得到提高,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住院时间缩短,院内感染率下降,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6-0214-01

1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意义

目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有72834人,包括十四个居委会,中心有六个全科团队,36位医务工作者深入社区上门建档、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等系列服务,通过深入了解和调查,我们总结出在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上大致有五个层面的问题和需求:一是社区老人的适应问题:主要是由于身体的老化,组织器官的退化造成的适应问题,以及孩子重组家庭带来的“空巢孤独感”等问题;二是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主要是自卑、自我、强迫、学习困难、考试焦虑、社交恐惧、人际关系不适应等问题;三是家庭婚姻关系问题:主要是家庭矛盾、离婚、家庭暴力、婚外情等问题;四是亲子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青春期逆反、母子或父子沟通障碍等问题;五是社区居委会干部特别是职场女性压力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六其他如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社区残疾人等人口以及社区普通群众的心理健康问题。

2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多数相关部门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更多的是致力于社区居民的生理保健工作,重视慢性病健教工作,往往忽视了或轻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疾病与障碍采取隐蔽和回避的态度,更没有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而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2.2 途径上的缺失过去我们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服务等方面,尽管在2000年12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指导标准》中提到了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而却明显缺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和任务,只是单纯性的生理保健体系,更无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并且在相关费用、任务考核目标等方面也均无落实。

2.3 专业化水平偏低我们社区卫生工作目前多是由医学相关专业人员从事,在对社区居民的生理疾病方面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方面却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注重社区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工作,而缺乏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难以应对居民出现的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

3开展和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3.1 提高思想意识,精心组织计划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要加强与辖区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民政主任等工作人员的联系,深入社区居民家庭,了解居民需求。精心制定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观念,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的社区心理健教计划,并针对不同层面的需求,找出相对集中反映的问题:如影响家庭和谐的婚姻家庭问题、亲子关系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干部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职场女性心理压力、残疾人心理及老人孤独等问题。要结合各社区不同的状况和需求,与社区管理干部们共同制定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并根据居民的时间要求、内容要求,抓好组织和落实。

3.2 强化学习培训,建设师资队伍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重要性日显突出。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能正常、健康而创新开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目前多数心理学教师都是“半路出家”者,况且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辅导和管理师又是少而更少。但是,我们通过立足岗位,积极鼓励现有的社区医务人员报考心理咨询师及相关师资的考试,积极参加相关培训,认真学习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知识,并努力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充分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现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同时充分发挥已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医务人员的带教作用,加强对各社区团队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进行传、帮、带,层层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这也是适应现代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需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和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3.3 多种形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一方面可以与原有的慢病防治、健康管理等讲座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做一些科普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可根据不同层面需求开展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团队活动。如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亲子关系辅导、职场女性工作压力问题、高考前心理放松、健康人际交往技巧、正常人群的压力释放和情绪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专题辅导等。

总之,开展和创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注重:科普性教育和专业性辅导相结合;个别咨询和整体辅导结合;社区健康人群和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相区别。通过积极的服务与干预,不断增进居民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发展和提高居民的心理抗御能力,而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病理和缺陷。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初级预防(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性预防(在有心理症状的早期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障碍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传峰.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及服务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

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b)-088-02

对患者全方面的护理模式被称为整体护理,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环节[1]。开展高质量的健康教育,让每一位护士了解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普及科普知识及宣教卫生科学知识,满足患者康复需求,明确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利用图表的形式提供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2]。我们选择葡萄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科纳入葡萄胎患者18例,其患病类型为:侵蚀性葡萄胎16例,葡萄胎合并肺部转移2例。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46岁,平均(32.0±6.4)岁。住院平均天数14 d。患者文化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上16例,小学及文盲者2例。6例曾住院治疗,有葡萄胎化疗初步知识,12例为初次发现葡萄胎,未曾接受过葡萄胎化疗知识教育。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健康教育方案的制订患者入院后根据个体情况,责任护士通过病历资料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收集患者的生活习惯,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健康的需求,与患者共同制订详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将葡萄胎主要的临床表现、病程、手术与用药原则、化疗合并症以及出院后随访、复查等内容制成健康教育路径表格,明确在一定阶段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1.2.2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责任护士将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表统一置于固定的病历夹内。要求责任护士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确定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建立一种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然后按照路径表的时间顺序逐项落实,打勾。护士长监测路径表实施情况,根据护士和患者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丰富教育内容。

1.2.3观察指标①焦虑感消失,心态平静,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②对侵蚀性葡萄胎的愈后及化疗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③能按护理要求补充营养,保持个人卫生,做到自我保健,防止感染[3]。

2结果

对应用护理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18例患者均达到指标。葡萄胎患者临床痊愈出院后应严密随访,观察有无复发。随访内容: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测定。②月经是否规则、有无异常阴道流血、有无咳嗽、咯血及其转移灶症状,并作妇科检查,定期作B超检查,必要时X线胸片也可重复进行。③严格避孕。首选,也可选择口服避孕药。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以免穿孔或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

3讨论

3.1规范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行为、方式,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实际上,护士对患者进行有规划的健康教育,制定的时间、计划表,就是健康教育路径表,依据路径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3.2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健康教育这种方式,最终达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目的。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让患者获得极大的心理安慰,提高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

3.3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健康教育路径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共同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彼此平等的新型护患关系。评价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更增强了自我护理的能力和对医学科普知识的掌握,使患者身心处于良好的治疗状态,从而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文献中指出,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使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护理工作的开展体现出独立的职能[4]。作为护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与患者的交谈,不仅对患者是一种促进和鼓励,更是促进护士研究疾病的病理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患者能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尊重护士的职业,从而也满足了护士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5-6]。

[参考文献]

[1]张利萍,滕金亮.葡萄胎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1,18(5):59-60.

[2]周方红,白海昕,黄金丽,等.护理临床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8,4(9):107-108.

[3]冯宪凌,宋静.侵蚀性葡萄胎病人的健康教育[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8):72-73.

篇1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同时,开始关注个人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家长来说,特别是初中生家长来说,他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在关注自己孩子身上的变化。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变化没有做好准备,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了,诸如此类的困惑,教育界在进行思考。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大家关注到。

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结合我国初中教育的特点,且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得出,我国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城乡差异。对于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用参差不齐来形容。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有经过专业培训过的专职心理老师,通过他们开设心理健康课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对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二级城市以下的众多学校来说,具有兼职心理健康老师的学校可谓是凤毛麟,特别是农村初中,绝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课程。

1.2 心理健康教育课安排较为随意且内容不系统。在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学,利用班会课或者德育课时间进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且并无固定的心理健康课时间。关于初中生的适应问题、性教育、学习方法、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涉及得较少。而初中阶段,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生理心理发育、学习生活环境等因素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需即使进行指导和疏通。而现有课程安排并未过多考虑到本因素。

1.3 家庭因素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学校而外,家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而外另外一个长时间生活学习的场所,因此,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情景当中,更多家长因为工作、自身等诸多主客观原因,对于学生教育的关心更多体现在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远不及对学习成绩的关注,由于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而与此同时父母步入中年期,这个时期的成人要面对来自事业、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因此极易产生冲突。而这个时期的冲突的处理又将影响亲子关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

2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和发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初中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期促进其全面发展。简言之,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促进初中生发展为最终目的。根据对已有的研究分析,我们得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如下原则:

2.1 普及性原则。现有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限制,普及性不强。而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我们对于问题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但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范于未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功能。因此,在初中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2.2 发展性原则。由于初中生所处于的成长阶段,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采取发展的眼光。初中是学生成长迅速的阶段,这种成长不仅限于身体上的成长,也包括心理方面的成长。因此,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叛逆等行为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定性,以免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2.3 包容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其健康成长。对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比如行为退缩、学习障碍等方面的学生,要多一份耐心。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与包容,会促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

3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根据上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我们的教育方式可以以课程、专题讲座、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科普小册子等形式进行。

3.1 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专门老师的教授,结合生理卫生知识讲授情绪情感、学习策略、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等方面内容。以便学生深入地了解自己心理状况,正确地处理学习、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由于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得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3.2 专题讲座。学校应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主要涉及情绪、学习、人际、性心理等。让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讲座。让学生在较强动机的驱使下,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3 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学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让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能在学校里面找到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个体心理咨询需要有专门老师负责,该老师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经验,对于普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界别能力。此外,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3.4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工作是当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点,对于集中解决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时间、受众、效果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团辅中的各种活动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自我探索与思考中来,到达积极参与积极成长的目的。团体辅导工作可以是专题团体辅导,也可以是团体咨询,同时在我们的学科教育中也可以融入团体辅导的理念。

3.5 科普小册子的编制。学校可以编制一些心理健康小册子发放给学生,里面应包括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及时自我调节。也是心理问题预防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吴增强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