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0:40: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新工科课程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深刻认识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充分认识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意义。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区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后,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显,要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准确把握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要求。我区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总体目标是以东莞成为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和省部产学研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模式,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和对外科技合作,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两自”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创产业升级新优势。
具体目标到2010年实现:
1、全区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完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和政府引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分别组建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和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培育发展专利服务机构1家、科技风险投资机构1家。
2、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培养发展一批拥有自由品牌和自主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抓好20家重点企业的创名牌培育工作,努力培育更多的本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新增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0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
3、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行业创新平台形成规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共同建立《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科技合作,共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技术开发基地、生产基地和技术服务及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推动纳米技术科研与产业化工作,大力支持东莞拓扑实业有限公司建立纳米技术科研与产业化促进中心,以龙头行业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促进我区科技产业的发展。
4、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区专利申请量力争每年增长15%,到201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要达到7000件以上。
5、名牌带动战略全面展开。到2010年,再创6个以上的广东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个以上的国家免检产品,2个以上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
6、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发展政策法制体系日益健全,科技发展基础条件平台体系日益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市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二、贯彻实施“科技*”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建设科技强区的组织领导,区委、区办事处决定成立“科技*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游其晃同志担任,第一副组长由区委副书记、区办事处主任卢润江同志担任,分管科技、外经、经贸、民营、教育、人事、公安等工作的区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科技办、外经办、经贸办、质监站、民营办、财政分局、组织人事办、宣传教育办、农业办、广电站、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科技办主任袁满坤同志兼任。
各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指定一名分管科技的专职干部,负责协调落实本社区居委会的科技工作,做好相关情况的上传下达、各种科技计划申报立项、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资金的申报和本社区的科普宣传等工作,并发动企业申请市级、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二)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设立科技*工程专项资金。从*年起,区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连续五年投入不少于1.65亿元用于科技事业,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全区科技进步水平。
加强对财政支持项目的监督管理,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和规定用好资金,认真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按期完成科研任务计划。项目完成后,由科技办和*财政分局,依照有关规定对承担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三)对于获得国家、省和市立项的科研项目,区财政根据市财政资助经费额度,按照1:0.5配套资助,超出当年预算部分的,由下一年度预算列支。
(四)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选取20家企业进行大力扶持,采取项目支持方式给予重点资助;选择1-2家科技型企业采取项目支持的方式给予企业科技项目贴息贷款;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对于在香港、国内新增成功上市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区财政给予100万元奖励。
(五)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对通过认定的科技型企业给予奖励。对通过市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对通过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六)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对通过新产品认定的,省级奖励3万元,国家级奖励6万元。
(七)积极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区办事处将给予通报表彰。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每个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每个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每个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同时获得上述奖项两个以上的,按照最高级别奖项奖励。
(八)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对在*新设立的专利事务所,每所一次性资助3万元;对于年度*地址专利申请的数量比上年度增长300件以上和增长200件以上300件以下的专利机构,区财政分别奖励15万元和10万元。对经市审核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机构,按照工业设计机构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资助总额不超过25万元,且只资助一次。
(九)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技术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机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民间资本在我区建设各种公共技术平台,为全社会共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企业技术平台建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工业龙头企业、重点外资企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为企业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对于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实验室的,区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50万元、150万元、50万元无偿资助;对于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区财政一次性资助50万元。
(十)积极实施专利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制度建设,提高我区企业专利拥有数量和质量。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后,每件给予5000元奖励,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后每件给予500元奖励,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后每件给予300元奖励;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初审的发明专利每件给予7500元奖励;获得港澳台授权发明专利的每件奖励5000元(同一专利最多奖励2个地区)。
对于获得国家专利金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对于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省级专利金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省级专利优秀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于获得“东莞市专利金奖”、“东莞市工业设计奖一等奖”的企业,按奖项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东莞市专利优秀奖”、“东莞市工业设计奖二等奖”的企业,按奖项一次性给予3万元奖励。同时获得上述奖项两个以上的,只奖励最高的一个奖项。
经市认定为专利培育企业和专利试点企业的,区财政分别奖励2.5万元和5万元。
(十一)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区,关键在人才,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人才的三个规定”,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按照东莞市企业人才迁户有关规定,优先解决符合规定的企业人才迁户及其子女入学问题。
(十二)加强科技教育培训与普及。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点开展好大中小学生、产业技术工人、城镇居民和机关干部等“四类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我区市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于社区居委会、学校申请建立并经市科协认定授予的市科普示范社区、市科普特色学校,给予5万元资助;对于符合条件的单位被授予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称号的给予5万元资助;被授予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单位给予10万元的资助;被授予国家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单位给予15万元的资助。
(十三)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奖励为发展我市科技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根据《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区财政根据市财政资助经费额度,按照1:1配套资助:对新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技术最高奖的,每项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每项奖金为20万元;对新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每项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
(十四)*广播电视站、*网站等媒体要对“两自”企业和科技认定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各部门要在各自的网站或刊物上,在有关场所对“两自”企业和科技认定企业进行推介。
(十五)工商部门要在职能范围内优先对科技型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办理营业执照,在法律法规允许前提下,尽量简化前置审批手续。
(十六)税务部门要落实好国家、省、市对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办理退税、抵税、免税等有关工作。
(十七)经贸、工商和质监站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严厉打击侵权、仿冒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按照本意见获得的资助资金、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用于研发、冲减利息支出、技术改造或扩大再生产等,纳入相应的财务科目,否则取消享受相应政策的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追回所得资金、奖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4-0095-02
一、前言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现行的高等工科教育和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的有效途径。
CDIO是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间紧密联系的一种学习过程。高校大学生的科技项目和科技竞赛均是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参加大学生科技项目、实践活动、科技竞赛等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高校通过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促进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基于CDIO工程教育构建的基础平台
(一)创新实践硬件平台
近年来,机械工程学院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器,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建立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机械基础实验室。表1为近三年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购置的主要设备。
创新实践硬件平台以机电综合控制实验为主,发展以单片机、微机、工控机、PLC为代表的机电控制技术,以信息的采集、处理、反馈以及接口技术为主线,在机、电、液、气等多种系统中进行综合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长足、快速的发展,形成“设计、制造、控制、检测”四位一体互相支持的一个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完成实践教学、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
(二)校企合作平台
密切联系行业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了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同时,建立健全了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推进CDIO工程教育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与实施,在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依托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获批国家级建设单位。2013年天津工业大学一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我院在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多年来企业为提升我校我院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科技创新实际课题
机械工程学院基于CDIO工程教育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科技活动,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课题、学校创新课题、学院创新课题以及自拟(教师给定或自己选定)实验项目,最后以实物或者论文形式提交实验报告。以精心设计的课题、优质的管理、良好的仪器设备吸引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参与。配备有经验丰富的教师作指导将专业理论知识以趣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此创新空间内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考核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奖、发表科技论文、申请专利、各类挑战杯获奖等。
开展的课程主要设计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学校的“启智夏令营项目”培训课程;机械学院参加的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国内高水平竞赛项目。每年参加全国、天津市、学校的科技竞赛200余项,800余人次。每年学生参加的大学生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项,获省部级以上奖500人次。
三、基于CDIO模式实践教学的体会
(一)实践教学方法的建设
机械工程学院CDIO工程教育是将“培养和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模型制作样机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确立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把建设“多层次、体系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体系确立为实践教学发展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实验中心,完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将实验中心建成贯穿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过程,集设计、实验、制作、制造、控制为一体的服务于多层次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竞赛教学模式。通过CDIO工程理念具体开展了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多层次、系列化的学生竞赛项目,学生能够更多地进入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对本科生培养以创新性实践和实训为核心,以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学术讲座为支撑,构建创新型人才能力训练体系。主要有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训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创业训练等三个层次,以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引导和深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实践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将我院发展成为面向天津市机械制造类本科生实施创新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成果孵化基地。
(二)以科学严格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做保障
建立严格的管理与长期开放的机制,制定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包括创新实践中心管理制度、教师职责、活动小组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条例、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管理制度。
以大三、大四高年级本科生为竞赛活动选拔对象,由平时实践课堂选拔一批参加夏令营培训再择优选取一定人员进行加强培训,准备赛事。由指导教师统一管理、指导竞赛,研究生辅助指导、配合工作,低年级本科生观摩学习,以作为储备力量培养,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要求赛后经验总结,召开经验交流会谈,由高年级搭配低年级本科生携手竞赛,保证赛事经验的传承,对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对教师指导学生竞赛给予奖励等一系列在制度上给予保证。
(三)CDIO工程教育在机器人实践中心的具体应用
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和层次的学生特点及专业教学的需求,以机器人对象为载体,提供创新工程训练的教学和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59-0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Work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sign Method)是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ITB)Felix Raun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增强学生对工作过程性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的优点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实施的依据都是工作过程,这就使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看似非常直观,其实不然,因为工作过程仅仅是该课程模式的出发点和目标,其中的实施过程不仅仅涉及课程内容本身,而且在师资配置方面和软硬件环境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套。
本文以作者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围绕课程建设的根本、课程建设的“软实力”以及课程建设的“最终归宿”三大主题展开论述,对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选取、教师素质、学生管理、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一、工作^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根本
在核心课程建设中,课程设置及教材选取是影响每位老师授课质量以及每位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因素。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境况不合拍,教材落后,没有进行实时跟进,与社会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创新性,教材选取的实用性与社会性对高职教育举足轻重。
(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根据专业知识的由浅入深进行课程的先后排序,以及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储备过程进行基础课程及专业分支的选取,是课程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其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构建。然而,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一是课程顺序排列不合理,未按照基础课程先学,专业课程后置的顺序排列,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习高阶课程,收效甚微;二是专业种类与教育质量失衡,一些学校过度追求专业种类的丰富性,存在跨专业排课、课时被压缩等现象。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首先,高职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好,大一期间基础课程应浅显易懂,不过分追求理论难度。在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核心课程更应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其次,适当增加实训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在实训项目中高职类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知识掌握牢固。同时,这也要求高职院校配置充足的实训环境与实训设备,保证实训项目的正常进行。
(二)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对于教学课时,由专业特殊性确定专业总课时,总课时包括公共基础课时、专业基础课时、专业核心课时以及选修课时等。本文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安排的分配见表1,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图2所示课时分配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
由图2可看出,实践课课时占据三年学时的一半以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呈平均分配趋势。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本身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学生所决定的,不同于高等教育四年的学习时间,高职学校只有三年时间,但高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因此实践课程的“高比例”配置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能与理论知识。高职院校学生在理论学识的基础上更为强调专业的应用,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做支撑,当然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安排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其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核心课程不能一概而论,每个专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专业实践操作都不尽相同,应根据专业情况确定课时量,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肯定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有些学校在三年的大专教学时间内限制了教学课时,同时却只是盲目删减课程,删减的过程中又不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专业课程的选取,导致学生前因不知后果,专业课时的短缺也使得学生只学到皮毛,“懵懂”完成三年学业。学生的学期课程安排应由专业教师及专家教授进行商讨进而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安排,而不是单纯地从网上摘抄或所谓借鉴他人成果。经探讨确定后的课程设置应由多家职业学院进行专家审核,相互探讨,根据专业的具体发展情形,适当调整课程,对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这不仅可以起到对职业学院的约束作用,也是规范课程设置的最好办法。
(三)教材选取的实用性。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必须依托教材,但是目前市面上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有不少精品教材,也有很多照搬照抄甚至错误的书籍。各科授课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应认真翻阅、仔细比较、选取精品。对于高职教育的教材选取应偏于简单直接,高职学生大多为未能达到高中毕业资格的群体,对于这类学生基础薄弱,接受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高职教材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基础内容简单明细,课程难度循序渐进,案例论证生动贴切,教材更新与时俱进。根据项目举例穿插理论依据来进行编排教材的方法多为现在高职类教材所采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理论的描述方法没有改变,复杂度并没有降低,学生理解及掌握起来并不轻松,而且还要在后基础理论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去完成前一个含有后续理论的项目,往往很难理解,教师讲解也更具压力,因此选取教材不能盲目跟风,以项目编排的教材马首是瞻,而是应选取原理通俗,举例恰当贴切的教材。这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
二、“软实力”构筑核心课程建设
在工作导向为核心的课程建设中,其软实力建设尤为复杂,也是课程建设好坏的决定因素,其中教师素质、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教师素质的针对性。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应当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此类的专业技能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看重的是实践能力,这是高职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师的选择与聘任。一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对于高职院校,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然而,“双师型”教师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往往能在企业中获得学校所不能企及的“报酬”,某些没有教师情怀的行业翘楚一般也不会考虑教师职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学习企业,应差异化招聘,提高薪资水平,吸引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将其优秀的教学模式进而辐射到学院乃至学校,造就良好的“双师”教育环境。二是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双师型”教师可遇而不可求,在这种情况下,聘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技能型人,鼓励年轻教师参与企业历练不失为解决办法之一。专业技能型人才项目经验丰富,从他们那里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而且能在项目实践中学到更多对工作有利的经验,增加其在工作竞争中的优势。更多的年轻教师经过企业锻炼,在实践中丰富个人的教学素材,了解各专业课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及具体作用,从而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也更具吸引力。三是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学校人才流动较为缓慢,大多是无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此时,招聘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老师,从真正职场人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实践课程教育,开阔学生的职场视野。很多企业都有给刚入职场的新人进行培训的企业讲师,如果能招聘到企业讲师定期给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职场的需要,进而改进自身知识点的不足。但兼职教师的可控性不强,学校应严格审查兼职教师的资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加大对兼职老师的考核和监督。
2.教师评估及科研发展。一是规范教师考核机制。教师的评估机制一直为很多人所诟病,但是其中存在各种矛盾以及各种细节,其解决办法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另外,教师的科研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往往“不那么重要”,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与时俱进的要求格格不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教师考核制度在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走过场,这很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懈怠,甚至很多教师以“资深”自居,认为一旦进入体制就一劳永逸了。对兼职教师则基本上不存在考核一说,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的懈怠,从而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当然评价一名教师是否教得好的标准是多样性的,不能由单一方面决定。除完善学校考核体制外,老师自身职业要求、相互之间的监督、学生的意见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部分。二是提升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教师除教学外,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既能巩固本专业的技能掌握,同时也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发,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和精力,目前高职类学校教学教师一般课程安排较多,据调查平均24课时/星期,这么高密度的教学安排必然导致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其他科研活动,根据本人经验及咨询大部分教师,课程安排平均12课时/星期的教师能有较为足够的精力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表2对比可以看出,教师的课时安排为24课时每周时,需要额外时间来进行学生教学相关工作,每周12课时左右能有部分时间结余能进行良好的科研活动。虽然没有相关法制规定教师上课时间,但是上课课时过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加重教师负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科研能力,同时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是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的最好体现。
(二)学生管理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欠缺,但同时个性鲜明,不容易服从管理,专注力持续时间不够,这都是影响老师上课以及学生管理有效性的直接因素。
高校的教管分离模式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用,高职学生的依赖性和服从管理的心态呈两极分化态势,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对没有朝夕相处的任课教师与事必躬亲的辅导员心理上是有一定的区别对待的。辅导员往往对高职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但任课教师的谆谆教导往往效果不佳,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也是课程建设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很多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潜在问题。本文提出的这一点是本人在作为单独任课教师以及任课教师兼辅导员岗位后学生的真实反映中得出的,两种区别分别体现在后者所带领的学生积极性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有显著提高。
目前,对高职类与高等教育类学生进行分类可分为科研型、应用型和实践型,在管理和教育的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甚至存在一定的矛盾,科研型学生往往具备更充分的条件去进行应用和实践,而实践型的高职类学生反而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进行实践操作。这其中存在的矛盾也凸显了资源分配的不均以及导致高职类学生“学业不精”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因此,对高职类学生的教学管理应提供更为高效、丰富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环境。这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协同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实用性。长时间以来,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创新,然而却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在法追求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应更注重考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
对于不同专业的课程甚至课程的不同章节都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为高职院校所采用,但有些学校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时间节点选取,有些甚至大一或者大三上W期开始实践,这类时间选取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在没有掌握好扎实的专业技能之前过早投入社会实践中,很容易力不从心,甚至产生对本行业的厌倦感。社会实践应在不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以及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时进行,学生“工作”更为轻松,社会企业也更能接受。此外,不应盲目追求所谓的“科学”教学,完全交由“多媒体”去执行,板书方式的教学方法有其一定的优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
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应用是否得心应手,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适应某些教师,但对于其他教师则可能无法应用自如;学生理解是否轻松自如,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好玩简单”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能学好本课程;教学目的是否准确传达,明确教学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点代面。
然,现在也有很多新兴的教学模式如:微课、慕课等一系列的课程教学给了我们启发,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时此类教学方法也可以借鉴到各专业及个学科中去。
三、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建设的“可靠支撑”和“最终归宿”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职业发展,那么企业便是学生今后的直接服务对象,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结合也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学者极力推崇的。此类校企结合模式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合作一般偏向于名校王牌专业,对于一般学校或者非典型专业一般很难引进企业与之合作,所以,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全面覆盖还有很长的路。因此,高职院校在选取校企合作对象时应仔细考察,选取切实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的公司进行合作。此外,对于校企合作除了工作岗位上的互通,工作技能的传授也可以纳入合作范围,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单位突出技能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学生做专题演讲,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化知识为生产力的转变过程,提升专业自豪感,提升对本专业本行业的兴趣。
当然,也不能局限学生于自己专业,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应鼓励他们多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学校教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除了能让他们具备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在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去走出迷茫的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引。
总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课程建设方法,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方法。应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改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Felix 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高林,鲍洁,王莉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条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
[4]邓光,傅伟.高职教育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基本内涵[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5]朱强,江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
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探索形成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大力弘扬“四尊四创”精神,深入推广尚德电力科技创业和法尔胜集团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投身科技创新创业。加大力度组织实施“530”计划,进一步完善“530”计划实施办法,制订面向国内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员的科技创业计划。不断扩大资助扶持政策的覆盖面,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无锡、扎根无锡,力争三年再引进海外留学人员1000人。深入推动“国家60条”和“省政府50条”政策在无锡市的贯彻实施,不断完善科技投融资环境,大力发展各类种子基金,加快健全和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一是全面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通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创新平台,完善资助办法等方式,凝聚创新团队,培养领军人物。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成果奖励、分配激励政策,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投资和收益分配政策,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立足区域经济,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共建创新载体,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与核心技术。四是大力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围绕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联手共建一体化、开放型的创新体系。
二、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构建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努力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按照三创载体建设“五年目标四年完成”的要求,强力推进三创载体建设,确保到“十一五”期末全市三创载体面积累计达到6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进以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太湖国际科技园、太湖科教产业园等为重点的三创载体建设,使之成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更加突出载体内涵和质量建设,积极探索三创载体协作网络、多元化建设投入模式,不断完善优化投融资体系建设,努力建成一批标准高、配套好、功能全,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孵化育成功能的科技载体。切实加快建设“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即择优扶持发展一批重点企业研发机构、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一批重点科研机构、一批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批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一批重点科技中介机构。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采取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组建一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一批行业创新平台、一批区域创新平台,形成若干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努力改善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着力建设国内外一流的科研机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三、以节能减排为抓手,立好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上取得新突破
中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在新的信息时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校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1“互联网+教育”的起源
1.1“互联网+”概念的产生
“互联网+”的概念是由易观的董事长兼CEO于扬在2012年提出的,这个概念很快被国家决策层接受,并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也从国家层面上指出了其对教育的意义。
1.2“互联网+教育”
2015年10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2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课程建设方面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核心课程的选择。
2.1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
工程造价专业的目标岗位是助理造价工程师(造价员),通过对大量造价从业人员的走访,抽离出了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这些工作任务是助理造价工程师的基本日常工作,这些工作能力的养成是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形成的,而这些课程也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
2.2核心课程
根据表1梳理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以下8门课程为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为了突出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特点,重点建设课程都有与之对应的综合实训内容。
3“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课程建设也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建设,全方位的展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重点建设的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内容建设应该推陈出新,教学内容要新颖前卫。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影响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性文件。所谓推陈出新,最大排队长度由表可知,在第14个周期排队车辆数最多为15辆,此时模型计算的排队长度最大为60m,仿真检测排队长度为64m,误差仅5.51%。这说明所提出的模型精确度较高,适合用来计算交叉口排队长度,因此该模型较为合理。
4结论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本文进行实验时考虑了相邻交叉口之间车辆的行驶时间,结果更为准确。(2)本文选择两个典型的十字交叉口的排队长度为研究对象,对下游交叉口进口道排队长度的研究,通过交通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排队长度模型。(3)本文建立的模型精确度可以达到80%以上,模型基本可以满通管理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代磊磊,姜桂艳,裴玉龙.饱和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预测[J].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王进,白玉,杨晓光.关联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2012.
关键词:
课程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边缘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不断涌现,特别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大范围杂交愈加频繁,传统上孤立、分裂的学科正在更高层次上走向综合化和整体化。高校陈旧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整体化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1]。课程集群是将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群。近年来,很多学校进行了课程集群建设,但其效果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将课程集群理解为相关课程的简单集合,课程集群内部缺乏条理和层级,合而不和;二是课程集群缺乏相应的整合型实验或实训课程,导致学生仍然只是学到了支离破碎的知识,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缺乏对应课程集群的实践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围绕“层次化”培养思路和“工程化”教育理念,探讨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集群建设的思路。
一、以层次化培养思路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在每个课程集群内,各门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遵循从易到难,从知识到技能的规律来构建课程集群的课程结构框架。否则,集群内的课程将会层次不清、功能不明,课程集群将成为相关课程简单的堆积。基于“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的教育理念,将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及创新教育4个层次。
(一)通识教育层通识教育层包括人文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健康,数学、物理、计算机类基础性课程等。
(二)专业教育层专业教育层包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基本实践能力,构建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环节。
(三)能力培养层能力培养层包括第二课堂、学科竞赛、企业实训等,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目的。能力培养层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育层创新教育层包括理论及实践教学中的创新环节、学术与科研活动。每个专业课程集群内都有专业教育层、能力培养层和创新教育层,做到每个课程集群都能自成体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以工程化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结构框架
现代高等工程教育应树立“工程化”教育理念。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工程研究、设计、制造、施工等一系列的综合创造和创新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2-3]。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按照知识体系结构来组织课程内容的。而在实际工程开发中,开发人员是以“设计———仿真———试做———调试”的路线来进行研发工作的。因此,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主题的课程系统结构已经不适合“工程化”的教育理念。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在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后,才能熟悉和掌握职业活动的技术路线。因此,在课程集群内部课程结构框架构建中,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突破以知识为本文的课程结构构建思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工程项目为主题的课程结构框架。在宏观课程结构采取建构模式,中观课程结构采取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块,微观课程结构以职业活动过程为主线的项目课程为主。所构建的课程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综合了“层次化”培养思路和“工程化”教育理念。首先,课程体系以知识模块课程为起始,配合以对应多门知识模块课程的综合基础实践课程。通过知识模块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随后,通过能力模块课程及对应的综合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最后,每个课程集群以一门校外工程化实训课程为结束,让学生了解熟悉职业过程,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三、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集群建设
基于上述思路,将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联专业课程构建成四个课程集群,即“通信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集群,“通信软件设计与实现”课程集群,“信息与信号处理”课程集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集群,如图2所示:
四、课程集群化建设的制度探讨
在构建好课程集群后,还需要进行以下工作:
(1)课程集群负责人的选拔和日常管理每个课程集群都应该配备一个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集群负责人,在日常教学管理、教研教改中起到带头人的作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为系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但一个专业内部往往有多个学科方向,彼此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存在特性。很难有一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能够包含整个专业体系。而将学科建设的责任部分划归给课程集群负责人后,能够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完成学科建设和教研教改任务[4]。
(2)课程集群的实践实训平台建设“工程化”的教育理念需要对应的实践实训平台来支撑。“工程化”实践实训平台是以“设计———仿真———试做———调试”为主线构建的,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一个实验室的构建方案,逼真模拟实际工程开发过程,探索全新的工程化实践实训平台的构建。未来的实践实训平台,可能是一个小型化的工厂或者一个小型化的研发中心[85。同时,要与企业联合构建校外实践实训平台,鼓励教师与科技人员承接大型的工程项目,一方面使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能应用于企业界和工程界,另一方面能培养一支具有“工程化”能力和素质的教师队伍,通过科研工作反过来促进“工程化”教学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23-29.
[3]王传忠,杨玉春,何秀兰,等.工程化:高等工程教育的战略选择[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23):122-124.
艺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不断的欣赏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普通高校加强和实施艺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校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公共艺术欣赏课,一直被教师们认为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因为当前中国的很多中学除了初中开设了一点素描、色彩的临摹课程及一般的歌曲学唱以外,类似书法、中外艺术史论、艺术欣赏等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很多学生对音、美常识和艺术史论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所以进入高校后开设公共艺术欣赏课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带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根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精神,令人欣喜的是,各校都增开了艺术欣赏课程,文理渗透,全面地在各学科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这无疑是明智的举措。
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教学又是人生感知艺术审美教育和艺术技能教育的重要阶段。让艺术从艺术家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学的美育教学工作立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美育变为主动地需要美育。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实现自身精神意识的升华,对造就一代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风气也是大有益处的。
运用艺术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使他们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还使他们具有文明感和历史感。我们只要不断努力探索,就能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方法,使艺术欣赏这门课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发挥培养学生精神层面上的作用。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公共艺术课尤其是美术、书法欣赏课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大学生从中看到一个民族文化史的宏大前景,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历史、文化等,先辈们的艺术耕耘留下了无数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从夏商周的青铜至秦始皇兵马俑,从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石窟艺术到隋唐五代的宫廷艺术,从宋代的院体风格画到明清的宫殿建筑……它带领人们在历史的时空中敖游,它包含着我们民族的思想精华,文化精华,这些艺术作品的传播本身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也是文化艺术的被掠夺史。在学习与探索中引发对祖国民族积极的感情,以史为鉴,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欣赏外国美术名作如《尖叫》、《生命》、《弗拉基米尔道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吃土豆的人们》等作品都具有人生教育的意义。通过对比作品主人公的人生境况和自己的人生,使学生对其苦难与不幸产生同情,对今天的幸福倍感珍惜,从而达到以美辅德的目的。
其次,它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艺术欣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艺术感受,又能促使他们科学的思考,尤其是艺术史的开放式构架更需要学生独立的想象和思维,这些以意象形式存在的知识和经验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素材,以一般思维模式转化为自由直观,从而极大地充实和提高了学生智力素质中的知识结构层面的质量与水平。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酷爱艺术,并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从而获得新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自己从事的科技活动,达・芬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是艺术大师而且是位科学家。钱学森说,他取得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夫人,因为他的夫人是艺术家,对他的帮助很大。创造力是思维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又是个性发展的集中体现。它是将来人才的必备素质,是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内容,它对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人才的质量及全民族文化素质综合水准的提高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再次,它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是视听艺术,这就使在艺术教育中要通过大量的感知训练。可以说,没有大量的艺术刺激,要获得敏锐而独特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感觉是不可能的。艺术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过程,不是通过硬性灌输或纪律强迫接受而获得的,是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美和熏陶,感染了接受者。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美等多种心理要素得到了充分而又协调的发展,逐渐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
当大家普遍认识到艺术欣赏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校在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上的不足。通过了解,笔者看到,增开的艺术欣赏课程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挑战。在学制不变的前提下,尽管减少了各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但安排给艺术欣赏课程的时间却少得可怜。要想教育质量不降低,出路在于调整艺术欣赏课的内部结构,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措施。
具体到普通高校的艺术欣赏课,教师要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与开阔学生的审美天地,让学生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和演唱技巧,通过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艺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如通过艺术史论的欣赏,懂得艺术的美感特征与技巧特点,懂得艺术技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创境达意的表现手法。
世界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欣赏课时内,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在多大的程度上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笔者认为,安排教学内容总的原则是:勾勒艺术基本知识框架,更新陈旧浮泛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简言之,就是精、新、实、趣的原则。现就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美术欣赏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之。
“精”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突出艺术知识体系中内在的、规律性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教学,能以少胜多,真正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如西方美术中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意识:从古希腊美术中人的精神的确立,到中世纪美术对人的地位的扭曲,古典主义对人的理性的张扬,再到浪漫主义强调人的激情,现实主义的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追求,20世纪美术中人的失落和非理性的泛滥等等。在教学中始终抓住这一演变过程,比泛泛地讲各个时代社会背景、阶级关系、美术概况等,更能理清西方美术的发展脉络。第二,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作品中风格各异的艺术面貌及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德拉克罗瓦的名作《希阿岛屠杀》,对浪漫主义美术的崛起及其重大意义;库尔贝的现实主义美术对艺术界的影响和冲击;印象派及毕加索立体主义画派以及后现代诸流派的兴起及追求,这些都是西方美术史上的重大现象,而且围绕着这些美术家及其作品的评论,凝聚了历代思想家、评论家的智慧,这些问题既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重点,也是拓展学生思路、训练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主体的内容。贯彻“精”的原则,其结果必然是压缩教学课时,我们用节余的课时可开设与美术相关的“比较艺术”内容,甚至将美术拓展到政治、科学、宗教等领域去,把讲授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透,给学生以启示,同时相应地改变教学方法,以问题式教学代替面面俱到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
“新”主要体现为:突破美术欣赏教学内容止于20世纪的框框,一直下延到二战后的当代美术,增加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新内容。就中西美术特色的比较而言,究其差异和历史上的相互影响,可追溯其文明渊源和展望未来美术的走向。同时,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应突破单一的社会政治批评模式,运用新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分析美术现象。如文化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等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分析,理解美术作品。比如,对库尔贝名作《浴女》的理解,不要仅停留于艺术层面的讲述,而应从人格理论角度把画家及作品理解成为对神、贵族叛逆和反抗的现实人格力量的代表,并从油画新技法角度去理解画家的“现实主义宣言”。此外,还可介绍美术领域内最新现象,范围可涉及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新趋势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介绍当今国画界对唐、宋工笔绢画和元、明、清文人画的新理解等,从而活跃学生思维。
“实”即教学内容的实在,即讲在点子上,也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取舍教学内容时应该坚持一条:学生已经知道的或是讲了以后学生还是不知道的东西,少讲或不讲,如现代中西美术许多理论问题尚在讨论中,在处理这一课程的教学时,不必纠缠于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而应在讲授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于实际运用。我们将美术欣赏分为上、下编。上编两章,一章讲基本理论,一章讲鉴别欣赏;下编则是中西美术比较分析的实际运用性讨论。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可以运用已经掌握了的中外美术知识以及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从事中西美术欣赏分析的实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趣”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不应单纯追求奇趣,而应在精、新、实的前提下力求有趣。如“向日葵”为凡高这个不幸的艺术家一生热爱光明的象征,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一流画家?在教材上流水帐式的生平经历叙述中找不到答案。从文人画家徐渭豪放泼辣的大写意画风与画家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从山人朱耷的“哭之”、“笑之”的题款看画家哭笑不得的痛苦心情及孤傲、冷漠的艺术个性。我们在教学中以生动、丰富的细节,促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以自己的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自然地理解到,生活与艺术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艺术的执着,是凡高、徐渭、朱耷成为伟大艺术家的两个基本条件。
教学的目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更注重发展学生获取艺术知识和欣赏的能力。在教学时,应该具体运用范、练、启、议四种方法。
“范”是指在教学中要体现出示范性。教师不只是传授结论性的知识,还应将得到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技巧演示过程展示出来。比如分析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时,教材的结论说蒙娜丽莎以明暗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西洋传统绘画来讲,是个重要的发展。怎样理解这一空泛的结论?我们在教学中应从教材的分析入手,提出教材上的审美观趋于单向线型思维的一面,联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现实文化的矛盾、画家本人经历黑暗的中世纪和实际绘画创作过程以及前后其他画家作品,从油画画种的形成初期技法角度、从构图、题材、明暗(包括那个时期特有的富于古典味的色彩运用及不同于后来的印象派色彩的特征、意义),全面分析和理解教材上看似空泛的结论,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时从单线型思维到多维立体思维。另外,讲授水墨写意国画时当堂表演范画,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画具介绍到墨分五采焦、重、浓、淡、清的技法演示过程,乃至国画(文人画)中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计白当黑的写意观的课堂讲授与演示,从而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运用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分析问题的示范和引导。在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自己科研的体会,告诉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识,得出新的结论。
“练”就是自我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加强练习,以自己的积极思维代替被动的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练”,我们应该抓两件事:一是抓课前的预习,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二是写作美术欣赏课程的结业分析文,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作知识的能力。在讲授某一章节之前,预先布置预习题,要求学生针对问题预习教材,必要时印发有关参考资料,学生必须在专门的预习笔记上完成预习题,记下预习中的难点和疑点,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增强课堂讲授的针对性。写作美术欣赏课程结业分析文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教师指导下的结业分析文的写作,学生的实际欣赏能力会普遍得到提高,部分学生会初步体验到欣赏美术作品及研究问题的乐趣,激发探讨问题、写作分析的欲望。
“启”指讲授中的渗透启发式。运用对比方式在纵横比较的开阔视野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如比较中西方建筑风格样式,应从思想取向、造型特征到各自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宗教差异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中国建筑侧重于人与自然保持联系,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木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装饰形象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为其建筑特征。西方建筑中洋溢着人体美的希腊围柱式石结构,外观沉闷、内部亮堂阔大的古罗马神庙,象征着渴望与神保持联系,这种象征一直影响着拜占廷、中古俄罗斯罗马风格与哥特式建筑向高空发展,影响着现代建筑摩天大楼的建造。通过比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中西建筑的不同之处,还会使他们进一步思索两大类建筑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发展趋向。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评价,意味着有新的评价角度,评价方法,或者不同的观念,这对学生就是一种诱导和启发。
“议”是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一起的讨论。通过讨论交流,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训练学生对问题反映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我们应在教学中展开形式多样的讨论式教学,如插入课堂讲授中讨论,专题性讨论,结业分析文的汇报性讨论,“幻灯片观摩艺术沙龙”式讨论等等。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启发性、研讨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结合起来,从总体上看,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又要注重示范性和启发性,这样对学生实际艺术欣赏的能力的培养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开辟第二课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配合课堂教学和实现培养目标,我们可对此作些探索。比如与校团委合作搞“综艺大赛”,定期举办“艺术欣赏”宣传橱窗,开辟专门艺术欣赏网页,给学生开设讲座课之类,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思维,了解艺术特性,激发出他们的浓厚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能基本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思路和做法。通过强调学生课外自学与教师课堂讲授相结合、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艺术欣赏能力的目的,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运用知识从事实践的能力,使其具备比较广博的文化历史知识和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of knitwear design & technology
Song Xiao-xia
( College of Fash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China )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of knitwear design & technology was profound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Mai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ourse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 of combina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rt. By these methods, students’ interests were greatly aroused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strongly improved.
Key words: knitwear; design; technology; course innovation
由于针织服装以其特有的自然与弹性、丰富的肌理效果与质感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青睐,大有与梭织服装平分秋色、并驾齐驱之势,《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已成为高等服装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新兴专业必修课程。
笔者担任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已有十年,期间对针织服装的教学进行了多方位、多渠道的尝试,制作了多媒体CAI课件,尝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学生潜力的教改措施,并与世界知名的电脑横机制造商STOLL公司紧密联合,潜心拓展法国力克款式设计CAD系统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确保学生学到最新的针织设计与制造知识,承担上海市教委21世纪新教材建设项目《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针织服装设计》一书已于2006年3月在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获得读者的一致好评,由于在针织服装教学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下是笔者在《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革新与建设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成果。
一、《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教材建设
鉴于针织服装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系统深入地介绍针织服装的最新设计的书籍较少,而能站在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角度上详细阐述针织服装不同于梭织服装的创意设计的书则更加匮乏,因此决定撰写一本能将针织服装款式与色彩设计紧密结合,系统介绍从纱线至成衣――贯穿针织纱线、面料、成衣全流程的与市场密切接轨的专业性、实践性、前瞻性教材。
国内目前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方面的同类教材一般侧重于介绍针织服装的工艺和针织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两大部分内容,突出了全面性与系统性。在讲述针织服装的工艺时侧重于针织物的组织结构、收放针数的算法和裁剪工艺图,缺乏针织服装设计方面的内容,无法满足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的需求。在讲述针织服装的设计时,突出针织服装不同于梭织服装的特性方面的设计深度不够[1],在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方面力度不够,丰富性、生动性和创意还需加强。
笔者结合十年教学经验,正在撰写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针织服装色彩与款式设计》。本教材力求做成一本覆盖针织服装款式与色彩设计从纱线至成衣全流程的注重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实用型、权威型教材,使用对象为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本科生,并同时推出配套操作演示光盘,便于学生课后能及时复习、进行强化训练,并包含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的使用方案,包括实际操作案例多媒体CAI课件和针织服装设计素材库,包括针织纱线库、针织面料库、针织服装零部件库、最新针织服装款式库,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为兼顾各大院校的教学特点以及侧重需要,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性与系统性的论述,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本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由于服装类学生毫无针织基础,需要填补该方面空白,本教材将首先讲述针织物的基本组织结构、编织原理、针织机械与针织物的特性,使学生对针织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阐述针织服装不同于梭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从针织原料――纱线开始介绍如何根据纱线、组织结构、服装款式的特点来进行针织服装的设计,讨论三者间的对应关系和内在联系,强调针织物全成形的可能性,探讨如何在设计与工艺间紧密融合。由于针织服装的种类较多,本书主要讲解目前款式变化快、强调时尚元素的针织毛衫、针织T恤、针织休闲运动服的设计[2]。
二、围绕课程建设展开多项教改措施
1.加大服装CAD系统在《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中的应用
我校有全球最先进的两大知名服装CAD软件――法国力克和美国格伯,其中法国力克款式设计CAD软件已有四届学生学习并针对校外培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并编写了完善实用的讲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利用款式设计CAD系统建立了生动逼真的针织纱线库、针织面料库、针织服装零部件库、最新针织服装款式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设计素材。
2.课程教学队伍和教改教研项目建设
在本课程教学队伍建设中制定了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目前一名骨干教师正在攻读针织服装方向的博士学位,培养青年教师参加针织服装方面的技能培训,与德国STOLL电脑横机公司、上海春竹服装有限公司等进行产学研方面的多方位合作,要求教师深入针织服装企业学习与市场、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最新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成立针织服装设计工作室,更好地突出本课程的应用型特色。
目前正在进行的教改教研项目为在教学中探讨提高针织成衣设计创意的手段以及针织服装肌理效果的展示方法,并指导学生在电脑横机和手工钩编中寻找针织服装创新设计的方法。教学改革包括针织面料认知[3]、针织服装设计、针织服装工艺与制作三大板块内容,立足于针织服装设计全面性与系统性的教学,在内容的深度与精度上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予以充实和加强。本课程配合有针织服装设计与制作两周实践教学环节,可强化学生对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的理解和认识,并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加大针织时装设计师的培养力度
我国目前的针织服装设计教育存在设计与工艺脱节的情况,而现在我国针织时装品牌正致力于品牌价值提升与产品附加值升级,市场上极度匮乏优秀的针织时装设计师,培养针织时装设计师的关键在于针织时装的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教学。在传统观念中,针织面料的可塑性一向较弱,柔软、易变形、不易后整理、略显沉重;色彩稍显暗哑,难以呈现丰富的花纹与图案。但现在不同了,柔软的针织面料可以在结构上出神入化,不再是过去的单纯造型,独具风格的图案、色彩自成一体。在针织服装设计的教学中要结合新的工艺和技术,创造出新的时尚面料和各种令人称奇的设计造型。
针织时装设计师应该从一开始就掌握针织的特性、质地和风格,在此基础上再培养设计的技术与艺术,这样设计师才能拥有足够的底蕴面对未来的设计任务,并不断地自我提高。由于针织的易变形性,在设计过程中不同的工艺将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针织时装设计师要在具备优良设计能力的基础上精通工艺用以支持设计。
4.校企合作,实现与企业的无缝链接
面对中国针织时装设计人才的现状,当今的服装院校对于设计师的培养需要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入互需互动、效益互利的产学合作教学机制[4]。
(1) 介入式:学院和企业的人才相互介入,互教互学,相互渗透,产学结合。
(2) 品牌式:重视品牌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调动师生的创作灵感和激情,并使之转化为企业品牌创意。
(3) 企业式:学校把实习场所转移到企业生产线,企业将生产基地延伸到校园。
(4) 创业式:吸纳企业的创业基金,组织学生边学习边进行创业尝试。
(5) 订单式:学校与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式培养;根据其岗位的实际需要就学生的研修课程作全方位的整合,使教学极具目标性和针对性,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实践转化时间提前在校内完成。
三、扎实做好内功,积极进行教学条件建设
1.积极进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教学资料建设
扩充性资料包括教师制作的实际操作案例多媒体课件,包括针织服装的视觉创意手法课件、针织服装效果图的表达课件、手工针织服装设计课件等,应用计算机辅助服装款式设计软件制作的针织面料库和服装款式库,手动横机操作方法光盘和针织系列服装展示和大赛录象等,在教学过程中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
建立专业针织服装实验室,配置3G、6G、9G、12G、14G各机号的手摇横机、提花横机、小型电脑横机、套口机等,使学生对针织服装的制作有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
3.构建网络教学环境
针织服装款式设计部分课程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计算机辅助针织服装款式设计部分在服装CAD专业机房上课,采用电子教室使教师机可对每台学生机单独实施控制,并建立每位学生的文件夹,能进行网上电子点名、文件分发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学。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讲解高新科技在针织服装设计与制作中的运用,比如应用法国力克款式设计CAD系统进行针织服装的设计,给同学讲授采用电脑横机编织针织服装的效果,并播放有关实际录像。在教学中积极尝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如针织服装的视觉创意手法等课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目前的时装设计师偏重于艺术设计,对于工艺多少缺乏全面的了解,这个问题对于针织时装设计师而言尤为严峻。因为梭织时装设计师的设计是从面料开始的,而针织时装设计师的设计是从纱线开始的,包括织造、染整等诸多工艺,从设计到成衣制作整个工艺链条相对较长,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制作过程中能够起到监控与调整的作用。针织的整个工作流程包含相当大的工艺技术含量,这不仅仅是艺术审美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设计师需要做的包括选择流行纱线、确定工艺种类、熟悉艺术风格、把握时尚趋势。《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一定要注意艺术设计与工艺技术的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针织服装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丽.针织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陕西教育.2009.7
[2] 吴益峰.谈创新针织服装的设计.江苏纺织.2004,11:26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技术管理的文件,是进行基本建设和指导建筑施工的必要文件,是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正确处理施工中人与物、时间与空间、质量与数量、工艺与设备、专业与协作、供应与消耗、生产与管理等各种矛盾,合理而科学地、计划而有序地、周密而均衡地组织施工生产的重要措施。尤其是现如今,建筑市场依照国际惯例,工程施工的发包和承包实行工程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的管理实行业主责任制、项目经理负责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等。新制度的施行,使项目管理的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而工程施工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客观形势对施工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技术装备、人员素质、施工组织诸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有关工程预结算,也面临新的挑战。据此,高职院校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创新,是为施工企业输送合格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施工组织设计分为投标前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投标前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取得工程承包权而编制的,它的主要作用不仅在于指导工程施工,而且还在于:一是论证作用。在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手段上论证投标书中投标报价、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三大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二是承诺和要约作用。对招标文件提出的要约做出明确、具体的承诺,对工程承包中需要业主提供的条件提出要约。投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是满足施工项目准备和实施的需要,是指导施工前一次性准备和各阶段施工准备工作,指导施工全过程活动,提出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各项生产要素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以达到提高综合效益的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阶段即已形成(即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但合同签订后,承包商还需根据合同文件的要求和具体的施工条件,对其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形成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即投标后施工组织设计)。无论是FIDIC合同条件,还是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均将投标书列为工程承包合同的组成部分,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充实、完善,是经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审核同意,并经双方反复协商、达成一致后确定的,整个过程具备合同订立的要约与承诺的特征,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承包合同的组成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用于指导施工,但又具有承包合同的地位,其作用不仅限于施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工程结算的依据。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造价与施工方案有关,同一项工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其工程量和造价都不一样。工程投标报价往往是单价的套用和实际工程量的计算,则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二是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索赔的依据。如果业主未按承诺提供施工条件(施工图、施工场地等),是违约行为;若业主要求不按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则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如果由此造成施工工期延误,施工企业可提出工期索赔,如果造成工料及其他经济损失,可提出经济索赔,索赔的依据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三是监理对象。施工组织设计应用于施工全过程,集技术、经济、管理和合同于一体,是一份全面的施工计划和合同文件。因此,监理工程师将其视为重要的监理对象,严格监督其实施,严格控制承包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变更和修改,将擅自变更和修改的行为视为违约行为。
工程管理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在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为其发展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比较严重的浪费问题,比如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发展跟不上时展需求。为了提升工程管理学科的社会适应性,需要加快培养工程管理学科人才,并结合工程管理学科人才培养要求对工程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
一、工程管理人才发展现状
(一)工程管理人员现状
新型工业化发展中,企业对工程管理人才需求较大,但是现阶段企业中高层工程管理人员比较缺乏。工程管理人员发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基本素质不高。首先,工程管理人员人文素质不高,表现在在工程中缺乏自信心、责任心,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其次,个人阅历不足。工程管理人才的年龄较低,大多在二十多岁左右,不具备工程管理阅历。第二,技术素质不高。大多数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掌握的较为广泛,但是对于每一门技术都缺乏精通和深入的研究。第三,管理素质。工程管理人员缺乏沟通能力、系统性的管理理念、对资金的运作能力。
(二)企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下,各个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工程管理人才成为市场紧缺人才。和这个问题相关的是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结构失衡,表现在低层次的工程管理人才较多,但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较少以及工程管理队伍结构的不合理。
二、工程管理教育学科发展建设现状
我国现阶段工程管理教育学科的特点是管理知识和工程技术的结合,重视工业基础好、就业灵活、懂管理、懂操作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工程管理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是缺少对针对不同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差别化培养教育培养机制。同时,工程管理教育学科建设缺乏高素质教师,在教育专业的设置上,本科层次工程管理大多集中在土木、建筑院校上,其他院校很少开设工程管理学科。工程管理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部门对工程管理学科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下,我国工程管理学科管理建设效率不高,缺乏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在国内,大多数的工程管理人才都是技术类人才,缺乏管理知识。教育部门和高校也片面的认为工程管理学科就是技术类学科,没有认识到管理在这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对工程管理学科的内涵把握不科学。
(二)工程管理学科层次结构不合理
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定位应该是研究、解决工程技术发展中的计划、组织、资源配置等管理问题的学科,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强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但是现阶段工程管理技术人才的学历大多是专科,学科设置虽然也由专业技术和管理课程组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工程管理专业技术课程设置无法达到理想水平。
(三)工程管理学科的教育内容界定不清晰
工程管理被设置成一个专业的时间补偿,在对工程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上,在技术结构为中心还是以知识管理结构中心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由此导致一些学校的工程管理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缺乏系统化,不利于工程管理学科的稳定、健康发展。
(四)工程管理学科的内容设置不合理
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不是将工程教育和工程管理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融合。但是现阶段工程管理教育学科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从业人员身上,表现在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往往具备一种单一的技术能力,却缺乏支撑技术能力的技术知识,导致很多工程管理教育人员的知识面比较狭隘,对创新性的工程管理教育缺乏认识,不利于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
三、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完善策略
(一)明确工程管理学科设置层次,优化培养结构
专科层次的工程管理学科设置普遍不合理,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落后,不符合社会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加上专科学生的学习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差,不适合开展复合型工程管理学科教育。为此,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可以适当取消对专科生的招收。与此同时,工程管理学科教育需要加强对本科生的招收,并结合工程管理学科建设现状适当的缩小学科规模。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硕士生,则是需要扩大对其开展的工程管理学科教育规模,引导硕士生将所学的工程管理学科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应用。
(二)加大对工程技术各专业管理教育的普及,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工程管理培训
1、普及工程技术专业的管理教育
对于主修工程技技术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其工程技术学科教育中要增加工程管理类的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由浅入深的教育方式,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些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其他课程的选择上要注重选择实践性强的工程管理课程。
2、加大力度发展在职教育
工程管理从业人员分为两类,一种是有技术背景的工程师,一种是从事管理实践的人才。这两种人才在实际的管理中技能、知识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需要对其开展专业的培训。对于技术管理背景的工程人员要鼓励他们到高校学科更多的工程管理理论课程,让他们指导高校的实际教学。对于具有管理背景的工程人员,则是引导他们 多参与企业举办的专业技术管理培训,提升他们职业技术能力。
(三)强化工程管理人员的道德教育
工程管理人员培训要满足素质人才裴延要求,在强调知识技能、科学技术的同时培养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开设人文、道德类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增强他们的工作自信心,同时减少社会发展建设中不良风气对工程管理人员的不利影响。
(四)建立工程管理一级学科,完善学科体系
首先,基于社会发展下,人们对工程管理的重视。为了实现对工程管理学科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学科资源损失,需要有关人员改进现阶段的工程管理发展现状,提升工程管理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和工作胜任力。未来工程管理学科教育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实现对工程管理学科专业的科学设置。工程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工程建设管理、项目管理、物流工程、工程经济等多个二级学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型工业化的大规模发展下,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实行进一步的改革,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将工程管理从管理科学和工程的一级学科中有效分离出来,将其发展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并结合实现规范工程管理学科的内容,更好的促进管理学科发展。为此,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下,需要各个学位委员会成员和教育部门对工程管理学科做出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升这门学科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概述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对象及学习模式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育部于2017年起实施新工科发展战略[1-3],提出了高等教育应当能够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工科打破了传统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局面,更强调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信工程是新工科战略涵盖的新兴专业之一,新工科发展战略对其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加强通信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是新工科背景下重要的教改课题[5-7],其改革目标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工程训练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背景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地区经济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2当前通信工程实践教学的不足
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自2015年起开展综合实训课程。随着实践教学的不断开展与推进,目前已收获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脱节、教学环境局限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改革来构建更合理的教学体系,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对比目前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发现当前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1)实践教学内容与技术需求现状匹配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选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未能紧跟行业发展。教学内容与企业一线联系不紧密,导致训练内容与区域产业衔接不足,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2)实践条件受限。综合实训教学是“以实际工业环境为背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对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的方法”[1]为实践内容的改革,要想让学生接触到前沿的产业需求,实训课程就必须搭配相应的技术平台。前期建设的实验平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实训课程的要求,但随着产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实训课程内容需要紧跟行业发展,引进技术前沿公司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和应用对接、学生与市场对接。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训课程改革中重视以下问题:(1)更新、优化实训项目内容。结合行业需求,动态更新实训项目内容,从涵盖专业核心知识点出发,设计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训项目,逐步积累形成项目数据库。(2)着力打造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开发企业资源,实现产教融合[8-10],最后达到创新性地实现校内知识和产业需求对接的目标。
3《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
在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综合实训课程需要立足地方行业需求、以产教融合为实现手段,完成实训教学的实施,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面向企业需求设计科学的项目流程。(1)实训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教学项目在内容上要具备研究性、创新性和综合性。项目训练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基本素养为目的,应当源于行业、企业的真实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通过进一步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动态,对行业、企业真实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综合、提炼,建立分层次工程训练案例项目库、实时更新项目库的内容,优化项目教学资源,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通信工程专业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动态,综合实训在内容设计上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整合。每一个实训题目由不同的任务点构成,内容从电子电路、计算机网络、软件编程等课程引入,逐步延伸到最前沿的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2)实训教学环境的打造。为了优化实训教学环境,新工科工程训练课程应该重视校企融合[11-12],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高校与企业通过积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搭建协同的互动平台。以企业的需求和实际项目为基础,选择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状态密切联系的训练平台,训练学生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工具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对通信市场及企业的技术要求有准确的了解,从而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在打造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平台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把优秀的企业工程师请进来开展前沿技术的综合实训,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本专业为例,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建有现代网络通信综合实训平台;同时建设多个校企合作基地,如:通信工程学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宁分公司实习基地、通信工程学院—江苏省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实习基地、通信工程学院—南京聚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基地、通信工程学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等。相关实训课程均已开班,通过理论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行业应用技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4综合实训教学的实施
本专业综合实训类课程已开展多年,目前已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实训项目,其中部分选题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在实训课程正式开始前,根据研究兴趣和就业定位选择实训选题。选题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需要根据选题内容进行分工,互相协作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指导教师对选题内容进行介绍,与学生充分交流对接、确认选题。学生自愿进行分组,完成项目分工,分析项目需求。在正式开始开发项目之前,要求学生在文献阅读、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做好项目调研工作。考虑到学生已有的专业基础及就业准备的需要,项目实施时间为第7学期,在校内专用的实训室完成。实训过程中,小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系统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指导教师现场答疑,随时提供技术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在原有选题基础上大胆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热情,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实训周期结束前,各小组需要针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现场答辩,总结相关内容形成综合实训报告,完成项目考核。考核成绩包含了项目设计和完成情况、小组答辩情况、以及文档的撰写质量三个方面的综合评定成绩。为了优化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为下一次实训打好基础,在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需针对实训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梳理项目覆盖的核心知识点,及时对学生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添加到下一轮的教学中,整合优化实训教学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拷贝或模仿传统的公立高等院校的做法,强调培养以“学科主导的宽基础、厚知识”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背书本知识,但结合中国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上岗工作能力很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一些课程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实践,理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社会和企业不需要的还在重复培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工商管理高校的课程改革由“学科导向”向“理论与岗位应用技能型”的课程转变,课程建设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商学院的课程群结构的改革方向,必须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需要与行业、企业有更紧密的结合,课程设置贴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商学院从成立起,就宣布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型”,近几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变革公立高校以往的以“学科导向”的“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此,提出明确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使其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零距离上岗。
3+1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具有创新创业和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其内涵是3年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的强化实训实践。面向实际与应用,体现了多元化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两个体系”,抓好“两个结合”,做好“三个实字”。“2.2.3”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构建两个体系即: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平台+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必修的20门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完成20门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才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践实习实训等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构建各专业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校内实训努力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校外实践努力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战”。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实训、扩展实践实训、综合实践实训三个层次组成,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专业技能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走出校门,即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达到同类院校专业技能的一流水平,做到“零距离上岗”,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后劲打基础,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提升能力打基础。抓好“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学生进口与出口结合。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特别是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理论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由过去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变到以“理论+技能与实践”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是以“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结合为本”的学习。强调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
做好“三个实字”即: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强化实效。面向实际是要到一线,到基层;突出实用是学用结合,应用第一;强化实效是可操作性强,有效果。检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要能培养出专门化的技能性适用人才,我们就有竞争力,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目前,某商学院和各专业已完成2014版3+1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理论教学课程有压有增,实践实训教学专门化、集中化,3+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突破。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一)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3+1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学科导向”与“岗位工作导向”的有机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把两者对立起来。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本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读书,追求“高精尖”的学问,严重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岗位职业工作能力很低,这是“学科导向”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但“学科导向”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知识面广,培养出的人才有发展后劲,特别适合研究型大学。而“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强调职业工作能力要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重眼前“功利”轻“长期后劲发展”,排斥“知识本位”,认为学那么多理论课程无用,独尊“岗位能力本位”,把“学科导向”好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否定不要了,这种做法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岗位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也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知识;二是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支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厦。因此,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否则,那便是一般的职业教育或岗位培训,或是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能单纯盲目全盘开出“岗位技能课”,要努力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否则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厦将会倾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一致,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建设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技能相统一的特点,在打好基础理论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1年校内外的专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实习实践训练,努力达到理论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双强”的目标。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设计与实施某商学院课程结构必须有核心课程20门,确保要把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开出来,同时开出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集中实践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学科的广度与专业的深度比较相宜,注重德育和专业基础特色课程的开设,强化实践课程。基本形成3个课程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模块。课程结构是理论课程占70%左右,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占30%。学生在4年的时间内,要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取得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0学分,校内外集中实训实践50学分。此外还要完成跨类选修课8个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5个学分,要求至少取得两个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或国家承认的其他等级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以上,符合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方案,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时,强化1年集中校内外实训实践,较大幅度提高实践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也有一定的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探索,使学生减轻了“经院式”理论学习,较大幅度增加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的学习,还给学生自由学习发展个人才能的空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业与务实精神,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落实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都强。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师资队伍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
2.加强校企互惠性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合作企业,开辟学院、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比如,带薪顶岗实习、师傅带徒弟、合作进行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承担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展校外企业合作领域,保持校企合作基地的稳定。加强校企合作的感情交流和及时沟通,相互了解融合,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和业务联系网。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服务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