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6 09:49: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康复训练课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康复训练课程

篇1

 

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众多高校纷纷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并加强康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即使以知识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北京师范大学也在思考培养出的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2013年,教育部新增了教育康复学专业,重点培养能胜任未来特殊教育工作的康复训练人员,成为与特殊教育学平行的专业。一些院校纷纷申请增设此专业。但是,现实情况是,有教育康复学专业的院校仍是少数,绝大部分院校仍是特殊教育专业。这些院校为了适应特殊教育的发展,加强康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就要增加一些康复类课程

 

部分特殊教育师范类院校增开了动作康复训练课程,以针对有动作障碍的人士开展康复训练为教学目标。医学院校和体育院校也有类似的专业或课程,如运动康复学、物理治疗学等。但是医学、体育院校开设的类似课程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教学中难以给师范学校中的动作康复训练课程提供指导。所以,探索适合特殊教育专业动作康复训练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一、动作康复训练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特殊教育专业开设该课程的主要有重庆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昆明学院等少数院校。各院校在课程开设中,课程性质、课时、实验教学、评价考核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如重庆师范大学以课外选修课的形式,利用周五、周六、周日三天时间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一年的学习;理论课时较少,以大量的实践为主。考核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整体来说,这些院校的课程开设,主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相对来说缺乏借鉴性。所以,动作康复训练课程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可供师范类院校学习的训练方法有限

 

学校针对动作障碍人士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如针灸、按摩、理疗、运动疗法等。师范类院校的学生由于缺乏医学背景,再加上未来面对的主要是有动作障碍的儿童,所以,在动作训练方法的选择上和医学、体育类院校有较大差别。

 

(二)师资缺乏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特殊教育专业都面临康复训练师资缺乏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康复训练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进行;而且这类课程的实践性强,需要教师具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教学经验,而这也是缺少此专业高校教师的原因。加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师资的缺乏成为制约课程的一大问题。

 

(三)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师资缺乏,而且现有师资的实践能力有限,所以在动作康复训练课程建设中,存在完全的纯理论教学;或者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安排少量的实践课。这样安排的结果,就是培养了一批“纸上谈兵”的人才,与该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二、对动作康复训练课程的思考

 

(一)对课程的认识

 

动作康复训练课程体现“医教结合”的课程设置理念,旨在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康复技能。在课程定位上,学生不能向医学类院校的相关课程看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没有深厚的医学基础,只是开过一门课——特殊教育医学基础。它主要是介绍和各类特殊儿童有关的医学问题,并没有深入讲解人体的神经、肌肉,以及人体各动作出现的影响要素。其次,教育康复和医学康复有所不同。作为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立足点和归宿还是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虽然康复机构也成为就业方向之一,但是康复机构的基本要求还是以掌握特殊教育教学,特别是个别化教育为主;医学类康复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出路则以医院或医院系统为主。从这两点出发,笔者认为,医学院校教材不能直接拿来用到特殊教育专业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借鉴医学院校的动作康复训练课程,进行加工、整合,以适应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

 

(二)教材的选用

 

目前国内相关课程的教材很多,但多是供有医学基础的医学、体育院校学生使用,对医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师范生来说,这些教材的难度较大;而且相关的教材主要是对运动康复方法的介绍,没有提及运动康复的对象。考虑到课程面向的对象特点及今后的服务对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了陈秀洁主编的《小儿脑性瘫痪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和金容主编的《动作障碍儿童训练新指引》这两本教材,取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内容。这两本教材涉及到的解剖学和运动学的知识较少,较适合师范类院校使用。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配

 

根据动作康复训练的课程目标分析,学生至少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动作康复训练的对象——脑瘫儿童的定义、病因、诊断、合并障碍;正常儿童的动作发展和脑瘫儿童异常姿势发育;动作康复训练方法——平衡疗法的基本理论、重要观念;肌张力及其检查;动作障碍的评估;动作训练的技术和方法。如果相关院校的课时较多,还可以加入日常摆位技术和动作训练的其他方法的介绍。对于基本知识以理论讲授为主,方法的操作部分以实践教学为主。

 

(四)实践实训环节的探索

 

1.编制实验课教学大纲和学生实训指导手册。与实践课对应,教师教学要制定实验课教学大纲,明确实验课时数、实验名称、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便于老师开展实践教学;与实验课教学大纲相应,教师教学要制定学生的实训指导手册,主要呈现实验课中的具体操作要求,为学生开展实训提供指导。

 

2.实验课学时的安排。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学校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在动作康复训练课程实验课的安排上,学校应加大课时量。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54课时的总课时量,可以把实验课时数设置在36课时以上。但是学校这样安排还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动作康复训练的技能。据了解,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选修动作康复训练的本科生,要在一年的时间,利用周五、六、日这三天,超过580个小时,连续不间断地学习。到学年结束时,学生才能进行动作的评估、动作训练的设计和具体操作。

 

3.实践教学形式的探讨。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形式的选择上,也不能采取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也不局限在教室里,要选择能调动学生主动性,促进其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法和形式。以下几种形式,教师从课堂教学中逐渐过渡到实习实践现场,并结合学生的经验反思。

 

(1)直观演示。本课程很多内容需要老师用各种手段演示给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些内容,如人体各肌肉的介绍、平衡观念的解释、动作评估的方法以及各发展阶段的主要训练方法,可以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教师或学生的直接演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观念、掌握评估和训练的主要方法。

 

(2)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中,案例往往被认为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操作方法的手段。针对一些重点内容,如动作障碍的评估,教师提供大量的评估案例,课上与学生一起分析,课下让学生讨论,理解评估表各项目是怎么确定的。通过分析、观察与总结,教师让学生找出评估表中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并和教材内容进行对照,深化知识。

 

(3)实践观摩。通过以上两种形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实践观摩则是把学生带进训练现场,让学生亲身经历、观摩康复训练师的操作技巧,与儿童互动的能力。此形式可以看作是学生从课堂进入现场的过渡阶段。

 

(4)实习操作。笔者所在学院学生的实习恰好安排在动作康复训练课程中期,所以利用一个月的实习期,给学生布置实践内容,让学生把所学变为所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多实践、多接触个案,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5)经验反思。在实践教学中,经验反思贯穿其中。对案例分析反思、对课堂模拟的反思、对现场观摩反思、对实习过程反思,这些不仅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实践活动,迅速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课程评价考核形式的改革

 

1.增加对章节教学的评价考核。教师对章节教学内容的评价,不仅能知道学生哪个章节有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应各章教学,编制章节练习题是评价章节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途径。章节练习题在使用时较为灵活,既可以进行章节小测验,又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检查。

 

2.加入实践教学的评价考核。动作康复训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平时的操作过程,哪里有问题,如何纠正,纠正后的效果怎样,都要在实践环节体现,因此,教学评价对这些内容也要进行系统考查。在课程评价考核中,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期末考试基础上,加入实践课的考核。评价考核形式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课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三个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情况(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回答问题情况、实践课操作情况;实践课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个案的评估、训练计划的拟定、案例分析以及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成绩则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同时,对这三个部分的权重也可以做适当分配,如平时成绩占5%,实践课考核占25%,期末考试成绩占70%。当然,权重的分配要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联系,但是一定要突出实践课考核的重要性。

 

三、总结

 

篇2

2007年2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各地培智学校相继开展了康复训练,但很多学校陷入“想做康复,却不知道怎样康复”的尴尬境地,或处于没有理论指导,只凭着感觉走的现实局面,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因此,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特点的康复训练课程、模式和方法是培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在康复训练的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训练方法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现将取得的经验及问题阐述如下,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借鉴。

一、实施过程

1.明确康复训练目标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给康复下了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训练最终目标是使智障生的生理、心理功能得到改善及发展,潜能得到开发,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存与发展技能,为提高生活质量打下基础。每一位学生都需要不同程度、多种形式的康复,以减轻其生理功能上的障碍对学习的影响。因此,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要面向全体智障生,渗透日常生活中。

2.学习康复训练知识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高度关注,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加大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为每所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了一系列现代化康复仪器设备,如感知觉统合训练器材、启音博士设备、蒙台梭利学具、肢体康复训练器材等,为智障生的康复训练提供了物质保障。如何将这些康复设备用起来,我们挑选了有责任心、上进心的教师并委派他们参加省级康复器材使用培训活动,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阅读康复设备说明书、听取安装人员的现场指导等,多途径、全方位掌握康复专业知识,并向全体教师进行二级培训。

3.安排康复训练课时

《方案》对康复训练课程进行了明确表述,并将其纳入选择性课程之中,但并未列出具体课时数。2008年9月,我校根据《方案》对学校课程进行了全面调整,开设了康复训练课。每周课时数为1~2节,占总课时的6~7%。学校依据《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康复课程标准(草案)》的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了感知、运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康复训练。随着康复训练走向深入,我校对康复训练课程又进行了新的调整,训练课时有所增加,低、中年级小组训练每周安排5课时,占总课时的17%,高年级安排3课时,占总课时的10%,合理调整课时,确保了康复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4.组织康复训练内容

在康复训练内容的组织上,依据学生的类别分年级开设了蒙氏、感统、肢体康复、言语康复训练等课,并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了手工、珠串、十字绣等兴趣小组,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别学生的训练需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大,难以形成材,在实际操作中靠教师自己把握训练内容,训练的随意性较大。因此,在训练中我们要求教师制定学生的长期和短期训练目标,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使训练内容序列化,这样训练就会有目的性、方向性,也便于下一任训练教师延续训练。

5.实施康复训练途径

(1)小组训练

实践证明,利用小组氛围,同伴的相互学习、模仿,再加上教师的强化,能增强学生训练的兴趣,训练效果会更好。我校感知觉统合训练课、肢体康复课、蒙台梭利训练课等,均采用以小组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方式,即把同一类型的4~6个学生组成同质小组放在同一训练室接受康复训练,针对学生共同的发展需求进行康复训练活动。

(2)个别训练

为满足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缺陷矫正,个别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训练教师选取班级中缺陷明显,需要个别训练的学生1~2名。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选择相应的评估量表实施功能评估,制定训练计划,安排个别训练的时间,开展个别训练活动,及时记录训练情况,定期评估训练效果,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内容,并建立学生个别训练档案。个别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模仿、动作、沟通、社会情绪训练等。

(3)渗透于各科教学的集体训练

教育与康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教育过程中有康复的手段,在康复中又时时存在教育的内容。康复训练与各学科教学要进行全面的整合,如言语沟通领域的训练目标、内容可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在低年级语文教学《水》一课中,教师教学生“水”的读音时,发现言语障碍的学生发音困难,这时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身体放松练习、口腔动作练习和呼吸练习,再过渡到发声练习,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掌握“水”的发音。

6.开展康复训练方法

(1)采用固定程序进行训练

培智学校康复训练没有统一的方法,视训练领域而定,因人施教。在当前训练中,我校运用最多的是固定程序训练法,此法能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如在肢体康复训练室里,脑瘫儿童要完成一系列的大运动训练,首先要靠墙或手扶手杖,进行站立练习,然后做准备操,接着在垫上练习坐、跪、爬等动作,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障碍补偿训练。

(2)借助优势弥补缺陷

从多元智能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康复训练中要借助学生的优势功能,补偿劣势和不足,如一些自闭症儿童视觉学习占优势,就可以利用视觉优势弥补思维刻板缺陷。在做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中,孤独症学生不会应答下句,人称代词转化困难,只会机械重复上句,教师就可利用其视觉优势、识字量多的特点,将其下句写在黑板上,当教师说上句时,自闭症学生看着板书,就能说出下句了。

(3)多种方法融会贯通

在康复训练中合理安排讲授、操作、实践、游戏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体现灵活性。如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感知觉统合——平衡训练时,为避免训练的枯燥与单调,设置“小白兔采磨菇”游戏活动,将平衡木、脚踏石摆成障碍道,让学生从上面通过,最终到指定地点采到磨菇,这样既达到了训练的效果,又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

二、实践思考

我校康复训练课或隐或现已开设了十多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康复需求。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康复训练,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目前,培智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造成学生个别训练的次数不足,训练时间不够,训练效果不明显。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并且在许多方面也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学会与家长有效合作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如在集体康复训练课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可以组织家长陪训,这样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又保证了训练时间和强度。训练中,教师要视家长为平等的合作者,而不是脆弱的一方,教师不仅担当训练者的角色,还要做一名家教指导者,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交流训练方法及成败得失等,这样才能保证训练的有效性。

2.加强教师专业指导

尽管培智学校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康复知识、技能方面的培训,但培训学习的内容不系统,又缺乏实践性指导,再加之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教育书籍稀缺,造成了康复训练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培智学校学生不仅伴有功能障碍,还有情绪障碍,教师需要的不仅是医学康复知识,还有心理咨询、行为矫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一线教师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系统跟踪性培训和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

3.构建科学评估模式

目前,对智障儿童诊断的标准日趋一致,但对其功能评估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评估模式,造成了时间、精力的浪费和儿童心理情绪的抵触,甚至不同的结果还会扰乱教师的判断,从而制定出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康复计划,导致教育康复的失败。因此,构建统一、合理、科学、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标准化功能评估模式,已成为研究课题之一。它可以使与智障生相关的医疗、康复机构、学校、社区或家庭的功能评估工作衔接起来,使用统一的标准,便于多方交流、比较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统一评估模式还可以避免学生在不同地方反复接受不同或相同的多种功能评估。

4.建立建全电子档案

为了提高智障学生的康复效果,培智学校应为学生建立个人电子档案,详细记载医院的诊断、评定、康复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执行效果等,学校为其设置的课程标准、内容、评价标准、课程实施情况等,这些都应记录在案。医疗、康复机构和学校等相关人员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并通过网络分析,商讨学生的解决策略。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加入网络,提供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情况。

篇3

1. 抓职业精神培养,树立良好团队形象。大力倡导“敬业、博爱、兢业、进取”的职业精神,鼓励敢为人先,力创佳绩。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培养岗位责任意识。结合上门康复指导服务,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增强爱心奉献意识。强化制度引领,进一步完善了《康复中心奖惩办法》,制定了《康复中心月度爱心奉献奖励制度》,从优化服务细节入手,促进康复师职业精神的养成。

2. 抓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康复水平和质量是康复中心提高儿童参训率和有效率的重要保证。中心通过加强投入,落实举措,不断提升康复工作的能力。一方面,主动派出多名康复师外出进修。通过参加上级残联组织的孤独症、低视力、智力、肢体类康复治疗和辅具使用等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注重强化中心内部培训。坚持好每周五下午集中开展的业务学习制度,做到“五定”,即定教研时间、定教研地点、定专人负责、定教研主题、定学习要求;确保培训活动正常化、形式多样化、主题系列化,突出评估这一重点,强化实践意义。另外,不定期开展机构间业务活动。每年12月份与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3. 抓学历资质进修,提高员工素质层次。我们努力引导员工学习,通过员工工资结构规范化,并将学历和职称与工资水平挂钩,鼓励康复师参与学习进修和资质考试,并对外出学习人员主动关心,协调安排好工作。今年就先后安排4人去南京儿童医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脱产培训。目前,康复中心10名康复师中,本科5人,本科在读3人。

4. 抓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服务日常工作。我们在中心幼儿园、特校、区人医、区中医院发展近20名志愿者,对中心日常工作,尤其是开展引导式教育起到积极作用。我们注重加强志愿者管理,建立起有关档案。

“为每一位残疾儿童的明天着想,为每一个残疾儿童家庭排忧解难”,这是中心员工的共识。中心强调:“中心无闲事,事事训练人。”中心坚信:康复细节决定成败,康复质态决定口碑。

1、规范实施项目训练。中心坚持“项目训练课程化管理”。具体做到“四定”:(1)为每一位服务对象定制个性化训练计划。每一位儿童每次来中心至少参加4个以上项目的训练,确保上下午都能接受训练。(2)为所有项目定好训练时间。(3)为每一位参训儿童定好参训课表。(4)为每一个项目训练定好阶段目标。目标上墙,家长人手一份。

2、着力抓好机构训练。务实做好现状评估,将新进中心的儿童现状录好视频保存,坚持由负责儿童康复的各位老师集体评估,认真制定个性康复训练计划,积极开展项目训练,定期留下训练视频,定期进行训前训后对比达标检测,适时调整训练计划,坚持儿童家长参与训练,年末聘请专家规范认真开展评估。

3、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千里行”活动。对全区各乡镇确有困难不能来康复中心参训的儿童,中心坚持常态指导,上门回访服务。从2012年起,中心一直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千里行”活动,利用暑假和寒假时间将康复师分成几组下乡上门回访指导。在回访前,康复师做到先电话联系家长,告之上门回访时间。在回访中,请各镇康复室人员陪同中心康复师深入村组,上门入户,了解儿童康复实际情况,对照其具体现状,制订相应的家庭康复计划,发放相应康复器材,现场指导家庭康复器材的安全使用。平时要求镇康复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康复师电话随访,每月电信发送相应的康复知识和训练计划,指导家庭训练,实施阶段评估,进行宣传沟通。此举既让有实际困难的儿童正常享受免费的康复服务,又积极宣传了康复训练的理念和知识,更树立了良好残联工作者形象。今年对家庭康复的72名残儿采取一年两次以上的上门指导、回访慰问方式,共发放慰问金近20万元。

4、搭建康复网站信息互动平台。为了让康复中心的服务伴随残疾儿童身边,中心投入近12万元,建起了康复中心网站及“康复服务信息平台”,向近100儿童家庭每户免费发放一部手机,给予200元话费补贴,享受集团内免费通话。经常与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信息、通话联系,提供了宣传、沟通、咨询、指导等服务。今年康复中心发送给家长的各类信息有百余条。免费给76位家康残儿配备了平板电脑,为他们缴纳网络费,让家康残儿及其家长网上自由获取我中心康复训练情况,更好地进行远程家长培训及互动。

5、编制《康复课程流程》手册。智力组、肢体组、感统室、OT室老师各自整理形成自己的康复课程流程,认真梳理,形成文字内容,说出每天八节康复课程操作流程等,进一步提升康复项目训练规范化程度。

6、注重提供便民服务,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解决儿童家长电瓶车充电问题,提供了50个电瓶车充电插座,还免费提供四季校服、理发券、洗澡券、午餐、茶水、上下午副餐、针线包及简易药箱等,做到一切从残儿及家长的角度考虑,一手抓康复训练,一手抓便民服务,让残儿及家长感受到“家”的温暖。对在机构康复训练的残儿,每年为他们办理免费意外伤害保险,最大保额3万元;每月补助100元,今年共补助了139名在各类康复机构康复训练的残儿,共发放补助金166800元。同时实施临时救助,全区共实施救助10人次,共发放慰问金1万余元。

篇4

促进和实现智障儿童全面发展是康复教育的核心主旨思想,而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1981年对康复的定义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康复则是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消除或减轻其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智障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理、社会、家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其心身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要落后于正常儿童。智障儿童在智力、适应、语言、体能、情绪、行为等方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因此,对他们即要重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又要重视智障儿童身心功能的康复,它是智障儿童各种能力顺利发展的基础,根据智障儿童的需要来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培智学生康复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问题有:(1)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自主控制能力低下,运动协调性差。(2)感觉障碍。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协调性差、空间定位差,同时伴有听力和视力的异常。(3)交流障碍。表现为构音器官运动不协调,言语不清。(4)情绪、行为、性格异常。由于脑瘫儿童行动范围受限制,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心理,表现为性格古怪、任性、固执、急躁、自我为中心、情绪极不稳定等。

二、智障儿童康复教育中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寓教于乐,对脑损伤造成的运动障碍、感知觉方面的缺陷的教育,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达到康复的要求。如训练手掌各肌肉的协调动作,可以让他们拍拍皮球,较小一点的学生可以玩一些海洋球,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训练能力,提高训练效率。

2.个体化原则

每个智障儿童的障碍和缺陷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并在教学中不断地调整、修改方案与计划,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其各展所长。

3.有针对性原则

开展有针对性训练。一段时期一个重点,如入学初,训练他的下肢稳定性及左右的相互协调性,为上肢的康复训练打好基础。还要针对他们的缺陷,一个个进行矫正训练。

三、培智学校学生康复教育的途径

学校是开展康复教育的主阵地。康复训练课程是培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轻度智残儿童回归主流,现在我校主要的生源为中、重度智障学生和孤独症患儿,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伴有失语、认知障碍、感觉统合失调,这些学生常常无法完成日常的基础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学习,配合实施康复训练,不但能够辅助他们日常的学习,而且可以改善他们现有的状况,因此,康复训练课程是培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通过康复课程对学生进行肢体上的康复

康复训练大多需要借助康复器材进行,我校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同时配合校本教程,合理安排学生进入功能室去训练是康复训练教学的核心。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以游戏形式让学生参加到训练中来,以促进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积木、穿孔珠子,能够训练精细运动,手眼协调能力,空间知觉,数的概念。例如,在训练中采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站好原地不动,把左手边桶里的积木弯腰用左手拿起,倒到右手,然后再放进右边的桶中,边倒积木,边数拿了多少个。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得到了训练,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各种球类能够锻炼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上下肢肌力,宜选择耐用的橡胶质的,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注意使其保持较硬的状态。如果任其变软,学生只是陷在球中,不能达到促进平衡反应的训练目的。如,羊角球,让学生抓住角,坐在球上向前跳,有些肢体和平衡能力差的学生是不能完成的,通过训练,大部分的学生可以做得很好。

平衡台和蹦蹦床可以训练学生平衡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较差的学生刚开始可以扶着扶手走,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让学生去扶扶手,通过自己控制身体的平衡走完平衡台。

2.通过劳动技术、家政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康复教育

职业康复是指恢复就业,取得就业机会。职业教育是康复教育的一部分。我校在高年级的课程中设置了劳动技术、家政等课程,在这部分的课程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了修理桌椅、修剪花草、做简单的饭菜、烘焙等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能够做出漂亮的小饼干和香喷喷的蛋糕,在一次的家长会上,家长也品尝了自己的孩子亲手做的小点心,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通过开设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语言康复教育

在训练过程中同时要注重语言的交流,课堂中通过点名、数数、听歌曲、奖励等方式加强语言的康复训练。如,让学生报数、选择自己喜欢的奖品,并大声地说出来:“我喜欢……,谢谢老师!”

四、培智学生康复教育的策略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这个任务感兴趣,才会对你的要求有反应;只有学生渴望与你合作时他们才会变成快乐。智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态度和上进心,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去学习。儿童只有对学习感到需要和兴趣,才能不断向大脑提供新的刺激,才能促使他们对所感兴趣的事物认识、研究、占有,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使某种潜在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发展。设计有趣的任务,建立一个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让学生有成就感。

2.树立榜样,让学生来模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智障儿童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模仿他人是智障儿童的特点,模仿就是学习。因此,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可以让学习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哪个同学做得好,我就让他来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们做示范,同学们就都会以他为榜样,争作小老师,努力做好每一个动作。

3.给予正能量

鼓励每一点努力,而不是批评他在完成任务时的笨拙、缓慢和失败。对于每一点努力的鼓励和表扬都会使孩子更乐意学习。示范―等待―鼓励―等待―示范,如此循环往复。要给孩子足够的反应时间,而一旦孩子作出努力都要立刻赞扬和鼓励。鼓励是调动智障儿童的积极性,塑造良好行为的重要机制。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智障孩子也不例外。尽管他们认知上有缺陷,但他们也有荣誉感和自尊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我都会准备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小贴画、小食品,及时地给予学生奖励。让学生自己来选择,给学生自。

篇5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十五”期间我校确定了以个别化教育为指导的课程体系,以“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的研究为核心,以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建设、支持系统的开发为主要策略,建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模式。

IEP目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每个学期初,各班自主召开学生个案会,通过教学主管、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家长对学生现有能力水平的分析,确定学生最迫切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需要,达成教育训练共识。在IEP目标的确定中,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生活技能为核心,在注重情感态度、方法过程目标的基础上,还强调关注康复需要的目标,从多个维度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们定期针对所确定的个别化长短期目标的落实方式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不同学科、不同训练形式(集体、组别)有效落实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调整课程,推动个性化课表的编排实施。教学训练中教师们尝试多样化的、方便个体学习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安置方式。各班教师自主编排课程表,班内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化课表,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学习训练。集体教学中教师也安排了多种授课和训练模式:有按照能力、特长分组的教学版块;有按照认知、沟通、适应性技能训练的教学版块;有一对一的个别训练版块。教师注重在实施IEP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尊重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差异和需要。

医教结合,深入实践康复课程

不同残障类别、程度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康复训练需求。学校自2000年便开始尝试开发个别、组别、集体的感觉统合、肢体训练等内容的康复训练课程。在评估诊断、康复训练方式等方面推进康复课程的实践深度。

我校近几年来一直不断加大个别化补救康复训练的力度。教师依据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中的康复训练目标,运用一对一的个别训练和小组训练的形式,对在语言、肢体障碍、情绪行为等方面存在较大障碍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训练和教学。

我校针对自闭症学生逐年增多并出现较为突出的情绪行为、言语障碍等问题,不断探索自闭症康复训练的课程内容。成立自闭症运动康复训练小组,每日通过固定时间的大运动训练,发泄学生过剩的精力,提高自闭症学生听指令的能力,改善过分多动等情绪行为问题;与此同时,开设自闭症音乐治疗、美术治疗等训练内容,从情绪行为问题干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深入课程改革 凸显课程“生活化”

我校坚持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培养智障学生实际生活中重要而必备的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变化,原有学科课程已不再适合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学习与接受。在特教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了《智力落后学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及课程纲要》。在课标指导下,教师们把学生的生活问题转化为一个个学习主题,研究能够满足不同障碍类别、差异层级、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技能的习得与应用,倡导在真实的、自然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支持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完整的活动。

2009年,我校进行了“综合课程包班制”的教学改革。由两名教师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模糊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和生活适应三大课程领域之间的界限,教学内容选择生活实用技能,以生活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进超市、居民小区等生活场所,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人员的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合,促进学生生活知识技能的提升。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经验积累,学校编制了班级教材和综合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其中论文“包班制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教师配合”、“包班制班级中综合课程的实施框架”获得市级一等奖;实验研究课“招待客人”获国家教育信息技术大赛三等奖;“沏茶待客”获得市级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市场购物”、“我会沏茶”获得区级课例评选一等奖。

3.研究职教模式 促进课程“一体化”

1996年,我校在北京市率先成立职业教育学校,接受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大龄智障学生入学,职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九五”、“十五”、“十一五”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形成了“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的教育模式,将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实施途径与方法、评估与就业安置等职业教育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出具有时代和校本特色的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模式,走出务本求实的办学之路。

以“宽”、“活”为基础开发多样化课程

“宽”——展宽生活技能,强化习得关键能力,包括人际沟通、交往方式、自我引导等一般职业能力和烹饪、美工等基本专业能力。“活”——灵活联结模块,强化训练从业能力,依据个体能力,选择专业内、跨专业、专业联合的学习模块;依据能力评量结果,调试专业模块的学习;依据某一时段生产任务的需要,临时调配学习任务。如工美专业在珠艺、手编、结艺组装等基础上开发了立体绣、陶艺等新模块,烹饪专业在中式面点、中式炒菜的基础上增加了西式快餐模块。调整后的专业更加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也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

以“生”为中心确立个别化目标

职业教育的初衷和归宿都服务于个性,要立足于智障学生个体内与个体间的共性与差异,因生施教。培养目标:独立、半独立、辅助;职业教育形式:准备式、支持式;就业安置方式:多渠道、多种类、多形式;就业形式:竞争性、支持式、庇护式、居家陶冶式。随着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培养目标的层次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个别化与个性化,以适合每一名学生。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职业技能

篇6

一、研究背景

1.自闭症儿童人数的激增引起关注

近年来,自闭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据2012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每88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比2006年的统计数据高25%。我国在1982年由陶国泰首先报道4例自闭症,以后逐渐增多,但至今尚无全国性的自闭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据2001年的相关数据显示,0-6岁儿童精神残疾现患率为1.01‰,约有精神残疾儿童10.4万,其中绝大多数为自闭症儿童[1]。2002年江苏省关于儿童自闭症的调查报告为12.25/万[2]。平均每万名儿童中就有10多个,而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3]。面对如此庞大的自闭症儿童群体,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必然会给众多的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2.个别化教育思潮的兴起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启发

个别化教育是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1994年国际特殊教育大会上发表的《萨拉曼卡宣言》中指出:“每一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4]。”由此可见,尊重、适应、满足每一个特殊儿童的需要是国际特殊教育界的共识。

3.自闭症儿童教育成为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对于自闭症的认识较晚,自闭症儿童康复体系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针对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机构主要为残联办的康复中心、民办训练机构以及普通幼儿园开设的训练班,还有少数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幼儿园随班学习。对于学龄期自闭症儿童,缺乏专业的训练机构,能追踪到的学龄期自闭症儿童多数在培智学校随智障班就读。而在接收自闭症儿童的培智学校里大多没有开设适合自闭症儿童的课程,没有提供适合自闭症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康复活动。“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获得可达到的并保持可接受的学习水平之机会”[5]是《萨拉曼卡宣言》中的重要声明。自闭症儿童接受适合的特殊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发展点。

二、现实意义

我校是一所以招收智障学生为主,同时兼收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情绪障碍、沟通障碍、多重障碍儿童等的特殊学校。最近5年内,学校招收的自闭症儿童的数量明显增多,总数达40余名。学校按照儿童的生理年龄将自闭症儿童安置到相应的智障儿童班级中,每班为1~4名自闭症儿童。目前,学校对其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主要以保育为主,大多给予自闭症儿童一定的生活照顾,并没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育康复。没有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课程和教材,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大多参考借鉴培智学校低段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方法,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能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培智学校里探索一套适合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内容、模式、途径、环境及运行方式是符合自闭症儿童的需要,也是培智学校自身发展和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目标的界定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是以自闭症儿童为核心,根据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和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等理论,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康复训练。其主要目标是:培养自闭症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自闭症儿童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能力,促使其积极主动、自主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提高生活适应、主动交往等能力;促进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落后领域的发挥,对自闭症儿童的缺陷进行补偿与康复;最大可能地挖掘自闭症儿童的发展潜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四、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实施与操作

1.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操作途径

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开展是通过集体教学、小组康复、个别补偿训练三种途径进行。集体教学是自闭症儿童随智障班所进行的班级授课;小组康复是将4~6名自闭症编成小组,进行康复活动;个别补偿训练,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弱势领域进行的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见图1)。

2.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实施程序

(1)组织学习,开展培训

由学校康复中心自闭症研究小组的专业教师对负责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教师及家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制订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计划、拟订长、短期目标,如何处理自闭症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如何开展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训练、生活自理训练和社交活动,以及教育自闭症儿童一般的原则和方法措施等。

(2)调查访谈,收集资料

学期开学一个月内,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家长访谈,了解儿童的基本情况。采用学校自行设计的《学生入学资料表》对自闭症儿童的性别、年龄、家庭情况(排行、主要照顾者、居住环境、父母关系等)、健康情形(妊娠史、出生史、发育史等)、之前学习情况以及专业医疗机构的诊断结果等向家长做详细的调查。

借鉴王梅、张俊芝编著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一书中的《家庭养育态度调查表》,了解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方式与方法、家庭训练中儿童的配合程度等信息,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自行设计教师访谈表,在教育康复前对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在班级里的表现情况,包括有无情绪行为问题,能否遵守规则,是否喜欢模仿同伴,能否运用多种情感表达方式(快乐、愤怒、害怕),说话时有无目光对视、能否回应别人的问话,有无主动语言,完成任务时有无自豪感,课间是否和同学一起游戏等。

(3)八个领域,全面评估

利用《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纲要评估手册》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评估。《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纲要评估手册》(2004)是学校引进的,由台北财团法人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编制。此评估工具适用于各种障碍的儿童,题目内容兼具发展性和功能性。评估手册以0-6岁儿童正常发展为设计基础,用观察、直接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了解残疾儿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共由913个项目组成,可对儿童的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沟通、认知、社会适应、生活自理及休闲娱乐八个领域的能力发展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时采用五级记分法:完全独立完成4分,75%独立完成3分,50%独立完成2分,25%独立完成1分,完全不会0分。评估由参与过一年以上专业训练且有较长时间与自闭症儿童在熟悉的环境中相处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的评估。评估结束后,教师将发展领域的测评结果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准确了解儿童在每个领域各技能群的发展差异性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见图2)。

(4)多方参与,共同研判

评估结束后,召开由评量师、康复训练师、班主任、任课教师、主管教育教学的行政人员及家长参加的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研判会。根据研究小组人员的共同讨论,分析儿童能力发展的优、弱势和各领域发展情况,初步拟订出一学期的教育康复目标。

(5)确立目标,制定方案

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和特殊需要,康复训练师、任课教师、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制定出自闭症儿童一学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确立IEP中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将每位儿童的IEP中的目标按类别进行汇总,选取合适的方法与措施,拟订教学方案、康复训练计划,进行教育康复活动的设计,为实施教学和康复训练做准备。

(6)选择内容,组织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采取集体教学、小组康复和一对一的个别补偿训练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集体教学是自闭症儿童随智障班级一起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一般由各学科教师执教,教学内容是借鉴智障儿童的课程进行选择的,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运动与保健、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以及简单劳动技能教育等。小组康复是将4~6名自闭症儿童单独编组,针对其共同的发展需求所进行的康复活动,内容主要有可视音乐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个别训练是指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缺陷进行的一对一的补偿训练,需要单列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和内容,主要包括模仿、认知、沟通、社会交往、社会情绪、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训练等。小组康复活动和个别训练课由专业的康复训练师负责实施(见图3)。

教师可根据儿童的发展目标对其中的训练内容进行选择。任课教师、班主任与康复训练师密切配合,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创设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情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在进行个别训练的同时,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体需要开展教学,做到集体教学、小组康复与个别训练的有机融合。学科教师要与康复训练师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训练情况,做到彼此之间教学内容上的统一、教学进度的同步和教学方法的一致。此外,教师每月一次反思,反思教学策略、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反思学生参与配合情况及影响因素,反思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理等,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训练学生是否有进步。任课教师、康复训练师和班主任随时记录学生教育康复情况,并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或更换训练方法。其中,集体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的65%左右,小组康复的课时约占15%,个别训练的课时约占20%。

(7)个性课表,落实到位

自闭症儿童的个性需求决定了彼此教育康复内容的迥异,从而导致课表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在研究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一班一课表”为“一生一课表”。同一教学时间,有的自闭症儿童在参加集体教学,有的在参加个别训练,彼此是不同的。在制定课表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自闭症儿童所在班级的集体课表,又要考虑儿童的个别需求,还要兼顾到训练师、任课教师的课时安排情况。课表完成以后,安排康复训练师、任课教师、班主任接手负责,按照课表进行教学活动和康复训练。下面以晨晨同学为例,介绍自闭症儿童个性课表的具体设计过程。

鉴于晨晨领域的评估结果(感官知觉独立表现程度:53%,粗大动作独立表现程度:73%,精细动作:60%,沟通:20%,认知:13%,社会适应:34%,生活自理:33%,休闲娱乐:20%),发现其在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方面发展较好,认知与沟通、社会适应、生活自理和休闲娱乐方面发展较弱。因此,晨晨需加强社会适应、生活自理、休闲娱乐、沟通与认知等方面的教育训练,可通过生活语文课、生活数学课、生活适应课、劳动技能课、实践活动课等实现。而晨晨在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发展较好,可适当减少与此相对应的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的课时,而减下来的课时用来做个别训练。根据晨晨所在班级一(2)班的一周课程安排,结合晨晨的能力发展需要,制定晨晨的课程计划表和课程安排表(见表1、表2)。

(8)效果评价,调整计划

教育康复实施一学期后,再次利用《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纲要评估手册》对儿童进行学期末评量。通过对比前后评估的结果,发现儿童能力发展的增长点。访谈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经过教育康复后的进步情况和发展变化,总结教育康复的经验得失,调整个别化教育方案与计划,补充新的教育内容,为下阶段的教育康复活动奠定基础。

综合上面所述,将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实施流程表示如下(见图4)。

3.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合作模式

建立包括医学专家、教育专家、班主任、学科教师、康复训练师以及家长多方参与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体系(见图5)。

为打造学校一支专业化的自闭症教育康复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教育康复技能水平,学校聘请医学专家、特殊教育专家来校进行经常性的报告和讲座,并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自闭症的专家以及浙江师范大学的教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此外,校内将组织康复教师开展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研讨会。通过聆听报告、公开研讨、观点争鸣,经验分享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此带动自闭症儿童的发展与成长。

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家长是否参与到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活动中来。在研究过程中,邀请家长加入到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中,让有条件陪读的家长随堂听课,学习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基本技巧;对于其他家长则发放“一日训练反馈本”,让他们了解自闭症儿童在校参加集体教学、康复训练的情况,并布置相应的家庭训练作业,要求家长督促指导儿童巩固练习;与此同时,制作、整理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手册发给家长学习。通过学校的教育康复和家长开展的家庭训练共同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

4.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环境创设

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结构化和功能性的特点。布置环境时应减少视觉和听觉的干扰,用清晰的界限划定出多个功能区域。在教学环境中,应划分出学习区、休闲区、教具学具区、小组活动区、生活区、多媒体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功能区域可用文字标出或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别。教学区桌椅摆放整齐,以便于自闭症儿童了解活动、学习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环境对他们的要求。

五、效果与思考

经过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合我校1-3年级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课程内容,包括集体教学的课程内容、小组康复活动内容、个别训练的项目领域和内容;实践了集体教学、小组康复、个别训练的三种教育康复形式;总结出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实施的基本程序;尝试了专家、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的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模式;创设出适合我校1-3年级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开展的结构化和功能性的环境;撰写出若干篇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案例和论文;参加研究的自闭症儿童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儿童学习参与水平明显提高,表现在由课程的小部分参与转变为课程的全面参与;自闭症儿童个体弱势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证明了培智学校1-3年级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研究具有实践意义,能有效提升自闭症儿童的适应能力、认知、沟通、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对自闭症儿童行为的改变有正面影响。研究结束后的访谈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对教育康复过程与结果满意,认为儿童在接受教育康复后,其认知、运动、行为、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教育康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儿童自身发展水平、障碍程度、家长配合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个体间存在差异。

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明晰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现简述如下。

1.自闭症儿童学龄前训练与学龄期教育脱节

就目前在我校就学的自闭症儿童而言,在入学前多在医院或康复机构接受过1-3年的康复训练。他们在医疗、康复机构已做了哪些康复,康复的疗效如何,康复计划是什么,怎样与学校教育衔接起来,学校需继续哪些功能的康复训练,如何沿用以前康复评估工具,以前康复方法哪些效果比较好、哪些无效?这些问题都无从知晓,教师只能从家长的口述中获得零散不全的信息。由此,往往会出现重复性训练,造成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而前、后教师教法不同也会导致学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重新适应。学龄前康复训练和学龄期教育相脱节,使自闭症儿童得不到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康复,这个问题随着学龄期自闭症儿童的增多而日益凸显。

2.有效选择自闭症儿童干预方法

自闭症儿童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任何一个自闭症儿童身上往往都存在着多种障碍,单一的疗法往往不能全面帮助自闭症儿童,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对自闭症儿童要实施综合治疗。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繁多,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育、关键行为反应、人际关系发展干预、行为疗法、自然疗法、视觉教法、游戏治疗、音乐治疗、艺术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而自闭症学生个体差异大,适合某位儿童的干预方法未必适用于其他自闭症儿童。在教育康复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选择主要的治疗技术和辅助的干预方法同时并用,方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如何根据自闭症儿童的个性特点,综合运用这些治疗技术,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需要教师进一步探索、实践。

3.开发、挖掘家长资源

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能取得成效,离不开任课教师、班主任、康复训练师的勇于实践和倾情付出,也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学校应继续鼓励并引导家长参与到自闭症教育康复工作中。家长参与到教育康复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孩子的进步情况,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开展康复训练,使学校的教育康复活动得以延续和保持,提高教育康复的效果。学校可购置专业书籍,发放给家长阅读,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安排教师与家庭结对,鼓励教师定期到自闭症儿童家里做义务的指导和咨询,协助家长解决教育难题。对于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很有见地的“专家型”家长,学校可邀请他们到学校讲座,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好家长资源。这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梅,张俊芝编著.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7

篇7

一、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够

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孤独症儿童重视程度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对这部分孩子进行康复教育和训练,二是家长和特殊教育工作者对孤独症儿童的重视程度不到位。这两个方面的因素都存在,最主要的是政府部门对孤独症的康复教育和训练投入不足,康复训练机构更少,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不平衡性。孤独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有相似和相近的地方,很多教育训练机构很容易把两者混淆。

2、对孤独症儿童的鉴定水平有待提高

只有诊断明确,才能进行治疗。目前由于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筛选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国内鉴定机构数量不足,很多孤独症患者往往被误诊为智障患者,给孤独症患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

3、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机构太少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和训练机构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又一重要问题。由于机构少,师资不足,很多孤独症儿童的父母只能自己带孩子,由于家长专业知识欠缺,训练方法不正确,起到的效果很有限。也有的孤独症孩子被送到了特殊教育学校,把这些孩子当智障孩子来进行康复教育训练,耽误了孤独症孩子的教育康复时机。

4、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生活的教育难度较大

就是指给孤独症儿童创造家庭生活中的交往环境,创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全纳教育的交往环节,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活动,使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的康复教育训练模式,这种康复训练有助于孤独症儿童很快融入社会,但难度较大。

传统的思维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应在特定的场所中,利用训练器材让孩子完成规定的康复教育训练课程。认为通过这种特定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孩子就能走出孤独。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是没用的,在家中,他们不知道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5、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的支持不够

孤独症儿童相比正常儿童,他们在生活和社会适应中存在更多、更严重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建立一个支持服务系统显得很有必要。然而,我国目前没有建立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支持系统。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自己完善的孤独症儿童支持系统,比如美国,不但建立了支持系统,而且还通过立法,明确对孤独症儿童提供教育支持系统。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方面会逐渐引起政府部门,尤其是残联的重视,可喜的是,有些省市已经将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教育训练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

二、提高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训练实效的路径

1、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对孤独症儿童宣教力度

可以利用媒体宣传孤独症儿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了解孤独症儿童,为他们的康复奉献爱心,温暖他们的心。同时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让特殊教育的老师有专业的康复教育知识和丰富的康复训练技能,造福孤独症儿童。

2、依托全国各地市残联和精神卫生康复机构,共同建立孤独症诊断机构

我国大多数被误诊的孤独症儿童,都是父母辗转几个医院后,才明确诊断的,因为孤独症儿童出生时和正常儿童没有太大的差别,到了2岁以后才能确诊,专业性很强,因此早日成立诊断机构,对孤独症儿童的及早诊断,就为他们多了一份康复的希望。同时孤独症儿童要做好与弱智、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语言发育障碍等的鉴别诊断。

3、鼓励民间社会组织参与早教康复机构

应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孤独症儿童早期教育康复训练机构。政府由各地残联牵头,成立由专家、家长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协会,给孤独症儿童和其家庭给予更多温暖。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就读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给孤独症儿童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比如有些机构尝试让孤独症儿童去超市理货,去餐厅端盘子,让他们过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生活,帮助他??走出孤独。

篇8

程小芸:女,本科,主管护师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初发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持续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结果、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结果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脑卒中;认知功能;运动想象疗法;康复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07

近年来,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一旦发病,其肢体活动以及言语活动将受到极大影响,其认知功能也极大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1,2],该类患者应积极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运动想象”(MI)疗法是一种为了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而反复进行的运动想象,这一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运动输出,仅仅是根据运动记忆在大脑中某一活动的特定区域恢复运动功能[3]。我院针对该类患者予以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初次发病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男62例,女58例。年龄48~68岁,平均(58.41±5.62)岁。病程6~42 h,平均(26.43±4.50)h。脑出血64例,脑梗死56例。左侧62例,右侧5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临床确诊。患者入选时均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无痴呆症状,可较好地理解医护人员意图并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抑郁、痴呆病史患者予以排除,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充血性心理衰竭患者以及严重视力障碍患者。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护理。

1.2.1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内容为:(1)病床上进行良肢位摆放。(2)进行主、被动运动以及肌肉力量训练,其顺序为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3)训练,含静态坐位、静态立位以及动态平衡与坐位、立位转换训练。(4)作业疗法,进行简单的手部运动,如甩臂、圆环旋转手臂等。(5)日常活动训练,进行患者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计划,每日1次,每次持续30 min。

1.2.2“运动想象”疗法[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内容,让患者正确掌握正常运动模式后,在较为舒适、安静的条件下根据“运动想象”录音进行训练。患者全身放松,保持舒适,根据提示内容进行间断的“运动想象”,其具体内容可以为一项或者几项活动,目的在于对患者目前的功能障碍进行强化。想象自己在翻书,头脑中出现翻书动作;想象自己在步行,感受步行的感觉;想象自己在上台阶,感受抬腿的动作;此外还有握手、跑步、翻身、扩胸、单腿站立、平衡等。重点在头脑中浮现从事这些动作时的肢体活动,感受自己的动作步骤以及身体感受等。可先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运动想象,然后按照作业要求自行完成或者在家属的帮助下完成。上述训练每天进行2次。

1.2.3强化认知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神志清楚且其病征不再持续进展2 d后,就着手进行认知功能训练。训练时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强度在患者耐受范围内。(1)注意力训练。应用专门的注意力训练系统软件,其内容包括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与大脑抑制、注意力与反应速度、注意力与手眼协调、注意力与动作控制和手眼协调、注意力与逻辑思维、注意力与心理旋转、注意力与操作、注意力与观察力等相关训练课程。训练过程中,采用视、听、运动相结合方式进行。(2)记忆训练。如图形记忆训练,让患者记住较为简单的图形,然后凭借记忆在纸上画出,图形的复杂程度逐步增加,数量也逐渐增加。然后逐步过渡到情景记忆,让患者能够画出自己经历过的图景,包括物品等。(3)失用症训练。充分对患者的视觉、感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对应性训练,加深患者印象。(4)思维康复训练。让患者自己进行逻辑思维,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5)计算力训练。让患者进行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较为简单的计算,如购物计价等。

1.3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的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结果、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结果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认知障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活动能力,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应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认识能力,且康复训练的效果将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认知功能较差的患者对自身问题缺乏较为客观的认识,也影响患者本身的康复积极性,因此经常产生负面影响。认知功能训练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给予患者以声音、颜色、物体的结构等刺激,患者作出相应的反应,同时还进行较为高级的思维、推理、运算等能力训练,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在本研究中,重点强调了在脑卒中康复中,认知训练应及早介入,这是因为早期强化认知能力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认知能力、躯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恢复,提升其康复信心以及训练积极性,便于更加有效地进行“运动想象”。本结果显示,持续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简易上肢机能检查(STEF)结果、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结果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是由于[5]:(1)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可以使患者及时认清自己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调整心态,主动消除顾虑接受治疗,提升治疗主动性。(2)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注意力和执行力,同时也提升了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运动想象”疗法中的正常运动模式体验。(3)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集中注意力训练,可以将正常运动模式储存于记忆中。(4)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运动积极存储过程,提升记忆力和注意力。

参考文献

[1]于梅青,袁栋才,魏琰,等.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康复的促进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267-269.

[2]胡永新,王强,孟萍萍.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32(4):273-276.

[3]刘丽.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跌倒的临床对照试验研究[D].锦州:辽宁医学院,2012.

[4]吴亚岑.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D].长沙:中南大学,2013.

篇9

1、 前言

我国人口众多,残疾人口、残疾家庭户基数大,九年义务教育的学龄残疾儿童人数多。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和国家统计局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的总数为8296万人。全国残疾人口中,0~14岁的残疾儿童为387万人,占4.66%。其中,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学龄残疾儿童中,63.19%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布局模式基本按照“省办盲校、市办聋校、区县(市)办培智学校”的形式,就数量上来说,培智学校占有很大比例。但培智学校与盲校、聋校不同的是,因收治学生的残疾特点及学校覆盖的服务范围有限,培智学校内每班的学生人数不应超过8人。据残疾人联合会统计,我国6~14岁学龄智力残疾儿童入学比例仅为64.86%。除家庭及社会原因外,特殊教育学校基础建设不足也成为影响学生入学的因素之一。

国务院2009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人口30万以上或残疾儿童少年相对较多,尚无特殊教育学校的县,独立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不足30万人口的县,在地市范围内,统筹建设一所或几所特殊教育学校。各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坚持标准,确保质量。东部地区也要加大投入,按照本地区特殊教育规划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

随着国家政策的提出,今后几年将成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黄金时期,培智学校的建设也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对培智学校校园建筑的研究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和鲜明的指导性。

2、 培智学校简介

目前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发展的格局是:以大量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使我国特殊教育从过去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单一的办学形式,转变为多种办学形式,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提供更多的机会。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立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指导意义,为多层次办学和培养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辐射社区和社会,带动残疾儿童教育的发展。

培智学校的服务范围为区县级,不同的培智学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随着特教理论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提高,培智学校的建设水平也在逐步提升。

3、 培智学校主要用房组成

培智学校校舍建筑由教学及辅助用房、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是培智学校内最主要的室内空间,包括普通教学空间和专用教室以及活动教室等,包括唱游教室、劳技教室、以及律动教室及辅助用房、乐器室、情景教室等;公共活动及康复用房强调受学生的特殊性和教育场所的专用性,包括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器材室等公用空间及针对具体康复需要设计的体育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感统训练室等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用房与普通学校相似,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学生浴室等用房,具体设计要点上,与普通学校有所区别,需考虑使用学生的特殊性,进行特殊设计。

4、 主要用房设计要点

下面以培智学校内最具有特点的几个建筑用房为例,分析具体用房的设计要点。

(1)心理咨询室

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新建特殊教育学校所需面积不应小于30M2。广义的心理咨询室一般包括接待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测量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宣泄室、放松室等功能单元;狭义的心理咨询室就是指个体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室的一般设计要求:1安静隔音,减少噪音对房间使用的影响,应避开音乐活动室、体育场地、律动场地、食堂等场所,要达到一定的隔音标准(<40db),符合GB/T17249.1-1998的要求;2明亮舒适,室内采光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室内主体色调采用欢快明亮的色系,暗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3便于来访,但出入不明显,避免给来使用的同学造成心理压力;

个体咨询室承担一对一的个别咨询功能或者一对多的家庭咨询。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座位可成L形摆放,这样双方既能够互相捕捉到对方的目光,又不至于因为目光直视导致学生紧张,来访者能够在一种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下真实的表露自己。室内可放无声计时器,有利于掌握和调整咨询时间。在来访学生位置附近摆放可以直接抓抱的毛绒玩具或柔软物件,有助于放松学生心情,转移压抑感。

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多人心理咨询形式。是开展团体心理咨询、集体活动、心理健康课、拓展训练的场所,面积大约50-60 平方米,室内桌椅应方便移动,地面铺木地板,墙壁可解除范围内软包,配有多媒体影像设备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器材。

沙盘游戏室是借助沙盘,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其内心的互动方式,进而了解学生情感与情绪的真实状况,并使之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创伤愈合的效果。沙盘游戏室要设置在与个体咨询室临近的地方,两者相互独立,但又方便联系。当指导教师发现需要对学生进行沙盘治疗时能够很方便的来到沙盘游戏室。沙盘一般包括沙箱、沙具、沙柜和细沙四样。

宣泄室是指供学生宣泄内心情绪的场地,残疾学生容易产生不稳定情绪。设立宣泄室有助于将学生的负性情绪通过一个安全合适的途径和方式排解、宣泄出来,如运动、呐喊、涂鸦、击打等,再结合指导教师的引导,达到心理健康。宣泄室以舒适、安全为前提,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面积不宜过大,为单人使用,墙壁要求软包,铺地板,并配有宣泄器材如宣泄人、宣泄墙和宣泄棒等。室内色彩不宜过于刺激,以平静色调为主。

(2)体育康复训练室及体育器材室

体育康复训练室及体育器材室根据班别及建设标准不同,面积设置可由56M2至183M2不等。房间最好设置在底层,并有独立出入口。室内应为完整的规则空间,矩形为宜,空间净高不应低于3.8米,方便学生进行各类活动。室内保持宽敞明亮,避免空间内有突出物,界面材质应使用柔性和弹性材质,1.2M以下墙面采用软性材料包装。注意保持房间内适宜的通风及保温条件。

培智学校体育康复训练室由于活动的学生较特殊,其康复训练内容,主要根据现代康复医学作业疗法的原理,对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度、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等身体素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包括知觉、认知等心理功能的恢复。因此其康复器材的配置与其他学校差别较大。按照康复训练的内容可将体育康复训练室空间分区为上肢训练区、下肢训练区、肌力及耐力训练区、行走平衡能力训练区、协调功能训练区。按康复器材特点可分为大型器械、小型器械区、软垫滚筒类器械使用区。康复训练室内应有老师和陪护人员的休息区,在入口设置休息及等候区域,还应有器材储藏空间及一对一教学及小组教学空间。对智障学生来说,活泼好动、喜爱鲜艳颜色是他们的天性,所以环境影响非常重要,空间环境颜色应采用明快鲜艳的色彩。

(3)多感官训练室

多感官训练室透过精心设计的灯光、声音与各式各样高科技手段,营造出富有吸引力的舒适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刺激,借由教学环境与训练课程的安排,学习探索环境、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学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提升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由此提供儿童更多的学习刺激。房间的设置应注重灯光、声音与高科技设施的综合设计,可设置光震球池、光纤瀑布、情景灯光、放松软垫等多个区域,房间面积应较大,以满足分区设置各种不同训练项目,同时避免各种光声刺激的互相干扰。

(4)普通教室

培智学校普通教室平均每个班级的使用面积与盲校相同,为54M2。

由于智力残疾学生在智力上发展迟缓,在低年级时接受文化课的学习一定困难,因此低年级的教学应结合生活、游戏进行,在游戏中培育和启发其智力。因而教室空间的设计中,要有按学习需要进行多种布置座位的可能,也要设置有游戏活动的空间,教室可按四个区域来考虑:前面为教师授课区,设黑板、讲台及电子教具(幻灯、投影仪、电视机);中间靠前为学生学习区域,每班学生数量不应多于8个,因此课桌的摆放可灵活处理,可摆成2排,每排四个,也可围成一圈,教学形式相对灵活。单人课桌尺寸按照1000mm×500mm设置;中间靠后为学生活动休息区,要留够的足够的空间,并进行适当的装饰;教室后部为储物区。因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有限,教室内可考虑设置洗手池和面镜。有条件的学校可按照幼儿园的布局模式,在两个普通教室中间设置洗手间,尽量减少学生在建筑内的频繁穿行。一般情况下,教室内不应出现完全没有教师看护的情况,每个班级除一个正常授课教师外,还有一个生活老师,因此,教室内应设教师休息办公区,可兼做一对一教学区,此区域可设在教室前部或后部,用办公隔断与普通教学区域分开。

篇10

分类号 G760

近年来,“医教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方面,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把“医教结合”纳入到特殊教育政策法规和工作文件中,并且进行实验和试点。另一方面,各地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和学者正在坚持不懈地探索特殊教育学校职能转变,开发与实施康复课程。上述探索有的是在教育部或地方项目指导下进行的,有的是学校自发组织的。然而,也有人对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提出了一些质疑。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试图分析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内涵和积极作用,以期更多特殊教育研究者和教师能对“医教结合”实践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进而深入思考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践价值与重要意义,更科学合理地开展特殊教育实际工作。

1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背景

1.1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的需求突出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0-14岁残疾儿童总数为387万人,其中0-6岁残疾儿童141万,6-14岁的学龄残疾儿童246万。这些残疾儿童大多是学校教育的适龄对象。由于目前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等疾病,这些疾病不能像肺炎、腹泻那样等儿童身体康复了再上学,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只能带病接受教育。因此,这些残疾(病患)儿童在接受教育的同时,都具有康复的需求,尤其是被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的39.9万名特殊儿童,他们具有更加突出的康复需求。

1.2 特殊教育学校的对象改变及困境凸显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聋校的规模和听障学生人数正在萎缩,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改变具体表现为:障碍程度严重;障碍类型多样化,包括:中重度智障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等;多重残疾儿童增多。例如:某培智学校2001级9名学生中,构音障碍3人,不能说话,重度自闭症2人,严重多动症2人,其中一人还伴有抽动症,脑瘫1人,呈“剪刀腿”步态,行走困难,1人为唐氏综合症患者。目前,培智学校几乎都是类似的情况,以致原有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难以凑效,学校陷入了课堂集体教学难以进行,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难以实施。教育效果无法体现的困境中。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这种变化以及困境,势必引起特殊教育模式的改变。

1.3 特殊教育相关服务与支持体系缺失

在美国等特殊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不仅要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特殊教育,还要提供听力学、言语语言病理学(ST)、职能治疗(OT)、物理治疗(frr)和心理服务等相关服务,并且建立早期疗育服务体系。在其实际工作中,康复治疗(含OT、PT、ST)等专业内容以特殊教育相关服务的形式进入到特殊教育学校,以满足特殊学生的多种需要、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而我国特殊教育的相关服务未受到应有重视,相应支持体系缺失。长期以来,我国康复治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承担,特殊教育主要由教育机构提供,它们分属于卫生、教育两个不同的系统,彼此相对封闭、相互分离。

针对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教学的困境以及相关服务的缺失,人们近年来开始反思康复与教育分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特殊教育改革对策。比如,儿科专家、上海市副市长、原教委主任沈晓明教授指出,这种相互分离的模式有两个弊端,一是残疾儿童个体很难同时兼顾学习与康复,二是康复治疗与学习完全分离,医生和教师各念各的经,康复治疗不能有效为教学服务,提出应大力发展基于学校的康复治疗模式,并将其视为教育过程的一个部分。

1.4 医教结合是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可行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后,一些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基于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这一初衷,不断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探索和康复训练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详见《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第2期系列文章)。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把“教育与康复相结合”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之一。要求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及类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并把康复训练课作为培智学校的选择性课程,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了直接的政策性支持。《“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及配套文件和资金等的落实,改善了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康复训练设施的配置,为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2011年、2012年、2013年教育部都把“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实验和试点”作为年度特殊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对推动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发挥了积极影响。2011年4月授牌的18个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正在进行的实验探索,2013年1月“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结题,并总结了成果,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些前期实践、有利条件以及成果可以说明,由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康复与教育的双重任务”、改变“康复与教育”二元分离模式的“医教结合”实践探索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行途径。

2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内涵

最初,“医教结合”作为一种较固定的提法,是“医学手段与教育手段相结合(注:在特殊教育、康复医学领域)”或“临床医疗与教学相结合(注:在医学人才培养领域)”等通常含义的简称。目前,“医教结合”已经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热门名词,其内涵为许多特殊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所关注。

2.1 “医教结合”的已有论述

从现有文献中,“医教结合”最早始于何时、何地、由何人提出无法得到确切答案。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地区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断探索(详见《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第2期系列文章)。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和运用现代医学康复的理念、内容和手段,力求科学、有效地对残疾孩子进行教育和干预,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并称之为“医教结合”。

在目前实践中,人们已经对医教结合进行了一些论述和总结。有的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提出“医教结合是一种简称,它应当包括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多种干预、潜能开发等内容”。有的站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角度,认为“‘医教结合’就是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面向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学者同样认为,在聋儿康复过程中,医学康复与教育康复是两个重要的手段。因此,聋儿康复中的“医教结合”,是指两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统一的模式,并使两者在聋儿康复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有人试图对“医教结合”进行较全面论述,指出:医教结合是指采用医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对残障儿童实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其中“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利用先进的临床医疗技术对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各种疾病实施专项检查、诊断、治疗;其二是利用康复医学的手段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各方面的功能。此外,也有一些围绕“医教结合”的目标和意义来展开的论述,比如上海市相关文件指出,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旨在采用教育、医疗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根据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残疾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康复,开发其潜能,使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这些论述从多个方面阐释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反映出它是一种综合、跨学科、跨专业的理念,突出体现了特殊教育实践需要整合运用教育和医学的内容手段的思想。但这些论述都没有全面表述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含义。即使有人试图全面论述,但并未形成共识。

2.2 “医教结合”的概念界定

作为一个专业性名词,目前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定义的表述值得进一步梳理。尤其是,有必要给出一个在学科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实践、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有利于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的定义。从前面的论述分析及其他相关资料可知,目前特殊教育实践中所提的“医教结合”都共同指向医学与特殊教育的结合。但是,具体含义可有特指和泛指之分。

2.2.1 特指的含义

现代医学可分为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四类,有上百个亚学科。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主要是指其中的现代康复医学与特殊教育的结合。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项目中主要采用此特指的含义。

由于康复概念更新、全面康复思想的传播,康复医学范围逐渐扩大。发展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康复医学强调应用各种医学和相关学科的手段,对残疾者进行身体、心理、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训练,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并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与以往相比,现代康复医学的康复对象包含了残疾儿童;其手段扩展到工程、心理、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心理治疗、康复工程、艺体治疗、中医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咨询、社会服务等;内容已涉及到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交流能力、认知能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种人体功能障碍。由于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在内容和手段上都涉及运动、语言、认知、心理、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或称课程);在对象和目标上又都指向使残疾儿童的功能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代偿或替代,并尽量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两者也都有神经可塑性(或关键期)、行为主义理论、身心发育(或发展)理论等相同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之间存在相互结合的天然基础和必然性。

对于学科结合而言,“医教结合”是一种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深度合作的理念和追求,即这两个交叉学科互通有无、相互借鉴,以促进两者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实践来说,“医教结合”是一种基于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康复与教育的综合服务模式,不同于一般学校中课程教学的教育模式,也不同于基于医院为病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的模式。它具体是指整合教育、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手段,主要为教育机构里学前及低年级(1-3)特殊儿童、以及其他兼具教育和康复两种需求的特殊儿童提供综合服务的一种工作模式。它要求打破学科壁垒,梳理和统整现代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学科间交叉重叠、相同相通的知识技能,以特殊儿童的需求为导向,分别从言语、听觉、语言、认知、情绪行为、学习能力和运动等领域对其进行康复训练与特殊教育。

2.2.2 泛指的含义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一般泛指与特殊儿童相关的医学领域和特殊教育的全面结合。其中相关医学领域包括:儿科、其他临床科、康复科、保健科、护理科等学科,这些学科的内容涉及到特殊儿童的筛查、诊断、临床医疗、康复治疗、护理保健、建档、转介、综合干预等工作。而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只有与这些工作良好衔接,才能共同构成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可以认为,上海市《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的通知》及其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所采用的是“医教结合”的此含义,体现在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制度建设、实践工作(内容、手段、服务流程等)、队伍建设和保障系统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工作中。这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已在上海全市各区县普遍展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对比特指和泛指的含义可知:两者并不矛盾。特指的含义是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核心,泛指的含义包括更宽泛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内容,其外延比特指含义更大。无论是特指还是泛指的“医教结合”的论述,都对特殊教育实际工作、医教有机融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2.3 “医教结合”的做法

整合分析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项目和上海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改革的相关表述及实践内容以后,本文认为目前“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低龄段在校特殊学生的康复训练;基于学校的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安置与综合干预的服务机制建设;特殊教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的工作制度;医教结合的专业队伍建设;医教结合的特教课程改革;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等。整合分析这些内容,从特殊教育学校、政府两个层面来看,目前较成型的一些做法有以下几个。

2.3.1 引进个别化康复的内容与方法,落实特殊儿童个别化计划

个别化计划是特殊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特殊儿童与青少年的特殊教育需求正是通过个别化计划的拟定与实施得以实现的。个别化康复是康复医学所采用的一种形式,是指康复训练人员对患者进行某些方面功能或能力的系统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对其进行个别化、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的过程。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理念指导下,开展培智学校低年级、聋校学前和低年级儿童听觉(指聋校)、言语、语言、认知等康复训练的实践探索,以此验证和探索特殊儿童个别化训练的有效方法,促使教师系统地了解并掌握听觉康复、言语康复、语言康复和认知训练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教师实施个别化言语、语言、认知等训练的实践能力,落实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和训练的工作,从而为提高培智学校低年级、聋校学前和低年级儿童的语言沟通和认知能力等奠定扎实的基础,增强其交流和社会适应能力。

2.3.2 注重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前聋儿的康复教育中,“医教结合”实践以聋儿康复教育HSL理论和“1+x+Y”操作模式为依据,在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的基础上开展语言教育,将集体语言康复与个别化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采用强化听觉、言语训练的主题教学活动,渗透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内容的六个康复活动以及生成课程等集体康复教育形式,在促进语言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提升聋儿的各种技能,使得聋儿得到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实用语文(数学)”或“生活语文(数学)”,以及培智学校改革所强调的“综合课程”或“主题教学”都注重课程的功能性。功能性课程强调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强调知识、技能学习的整合,重视内容选择的生活意义。在培智学校的低年级课程教学中,“医教结合”实践将言语康复、认知康复方法与生活语文教学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课程教学与个别化训练的内容衔接,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2.3.3 加强制度、队伍和运行机制建设,建立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

采用“建立区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医教结合专项工作制度;成立特教专职康复教师队伍、专兼职的特教保健教师、专兼职的巡回教师队伍;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医教结合工作的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开展教育康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具体做法,以保障医教有机融合的特殊教育工作开展,保障特殊儿童发现一诊断一安置工作网络的运行。同时,采用“建立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转介、安置运行机制;建立残疾儿童确诊和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制度、明确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责;建设残疾儿童信息通报系统;设置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加强康复课程建设和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等具体做法,以规定残疾儿童“发现-诊断-安置”的工作流程与方法,确立“定向转诊-定点确诊-回访上报”及“医教结合综合鉴定-科学安置-统筹实施康复与保健”的工作模式。最终建立起残疾儿童发现-诊断-随访-安置-综合干预等完整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并不断完善。

3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积极作用

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残疾学生的发展,使之融入主流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实施,符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有助于每一个残疾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对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而言,实施“医教结合”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3.1 转变特殊教育观念,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能

教师以往所采用的传统、单纯的教育手段在特殊教育中所能起的作用很有限。比如有的教师以往在面对不会开口说话或口齿含混不清的听障学生时,“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对聋童发不出或发不清楚的音往往束手无策,常常只能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一味地让聋童反复模仿”,效果往往很差。通过“医教结合”实践,教师可以学习康复技能,会知道说话困难可以从呼吸、口唇舌运动、发声和构音等方面去找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言语训练方法,从而具备一些疗育结合的新思路和办法。“医教结合”实践可以使教师在特殊教育观念上逐渐走出那种“教育是万能的、是无所不起作用的”认识误区,加深对现代康复医学的认识,提高对残疾儿童康复过程、康复需求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那种“先医后教”、“医教分离”的认识和做法,逐渐采用“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医中有教,教里融医;医为教用,教需医辅;医教结合,科学发展”的务实做法。

“医教结合”实践也能使一些特殊教育学校逐渐认识到,在面对中重度特殊学生时,学校的职能定位不只是单纯的学科教学和知识传授。提供康复训练,满足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也是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有些自发探索康复课程的培智学校中,康复课程正逐步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

3.2 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解决特殊教育中的新问题

训练器具、假肢、矫形器、助听器、人工耳蜗、辅助沟通系统、电子导盲杖等现代科技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残疾儿童身上及学习生活场所中。这些新技术新科技的运用,给特殊儿童教育和康复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如何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辅助设备的作用,帮助残障学生改善生存和生活状况?如何教会残障学生或家长使用这些辅助设备?如何利用这些设备更好地为残障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成了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们面临的新问题。

“医教结合”的实践探索,能帮助学校和教师逐渐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实践操作和继续教育的形式,大部分教师都能掌握一些可在学校环境和教学中实施的康复方法与技术,充分发挥学校所配备的基本康复设备、器械,以及残障个体所适配的辅助设备的作用。还可以和其他专业人员配合,通过教育、康复与医疗(与医生配合)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残障学生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目前,一些较先进的评估和康复训练的手段方法已运用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中。与一些传统的方法相比,这些手段方法可以提高特殊儿童参与教育训练的兴趣,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能及时地反馈训练效果,提高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

3.3 推动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提升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特殊教育学校的“医教结合”实践是基于特殊儿童的实际需要、康复医学和特殊教育等领域所积累的科研成果、前人探索的成功经验而展开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践探索证明了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发展的有效作用,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比如,有人将目前国内常用于医疗康复机构的“引导式教育”引入到特殊教育学校的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并进行1年的随访评估,得出“引导式教育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儿童上肢、下肢和躯体、及平衡功能的改善,并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有实践者指出,“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既促进了孤独症学生的身心康复进程,又能满足他们接受教育的需求。“医教结合”的康复模式是促进孤独症儿童心身健康发展、全面康复的一种趋势和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而自2001年起开展“医教结合”试验,探索一种更科学、对残疾孩子的发展成长效果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哈尔滨燎原学校,更是得到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肯定:“哈尔滨燎原学校以“能生存、会生活”为办学目标,通过医教结合等创新模式培养智障学生,使他们树立信心,融入社会,事迹感人”。

这些特殊教育学校的实践证明:多年来,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医教结合”探索,对残疾学生进行综合康复、多重干预、潜能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将进一步推动特殊教育最佳实践模式的探索,推动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省情和各校校情的特殊教育实践模式的提出,推动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特殊儿童教育水平。

篇11

[中图分类号] R0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b)-144-02

随着康复治疗越来越被广大功能缺损的患者及家属所认同,患者往往到了后期仍然要求进行康复治疗,由于目前康复治疗师相对缺少,不能满足现有的功能缺损患者的需求。就我院来讲,我院现有神经内、外科床位数为233张,床位使用率在85%,其中很多患者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而我院康复医学科的治疗师仅有10名,而且有很多患者在进行过康复治疗后不愿终止,有很多患者都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治疗。因此,从医学伦理角度上讲,更应该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到更有价值的早期患者身上。笔者通过对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偏瘫患者不同时期进行评定、治疗、再评定,观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不同时期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偏瘫患者60例,其中,急性期治疗组24例 (男18例,女6例),后期治疗组(病程半年以上)19例(男15例,女4例),后期非治疗组(病程半年以上,经康复治疗3个月后停做3个月以上)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32~74岁,平均(52.0±4.5)岁,意识清楚,经头颅CT、MRI扫描证实并以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存在明显神经功能缺损。

1.2 方法

将上述前二组患者治疗前用ADL及FMA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之后经过治疗师3个月运动疗法及作业疗法的治疗,然后再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表1)。另外,将后期非治疗组在治疗终结时及终结后3个月用ADL及FMA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定,观察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有变化(表2)。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对上述两个试验方案进行对比,观察疗效,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偏瘫患者的早期治疗组与后期治疗组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早期治疗组与后期治疗组的疗效观察(x±s,分)

后期非治疗组在治疗终结时与终结后3个月后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2 后期非治疗组在治疗终结时与终结后3个月的疗效观察(x±s,分)

由上可知,①早期康复介入对偏瘫患者更有价值。②后期康复介入对偏瘫患者仍然存在着价值。

3 讨论

康复医学的伦理问题几乎没有受到重视,仅有一些文献可供参考[1],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领域,康复医学的重点在于获得医学团体的认知和接受[2]。康复慢性治疗的特征似乎缺乏起死回生的治疗效果。患者常常需要多种专业人员长期治疗,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专业对患者有伦理责任。康复教育和训练课程也没有向学生强调伦理问题意识,康复专业人员常在实践过程中面临道义问题,一个单一的道德原则例如自主和慈善尚不能包括道德的全部涵意。康复人员必须尽量整合冲突各方的道义责任并按需要先后有序。道义的本质不同于法律、技术、宗教和政治。道义是强调什么是需要的,而不是什么是可能的或者是法律上允许的。在进行道义决定时并不多考虑常规做法、用费和便利性。伦理原理中的德行原理和自原理间存在着明显矛盾,前者要求以患者的最大利益为中心,后者要求尊重患者的选择[3]。当康复治疗师面对着早期和后期的偏瘫患者时,因伦理的关系,很难作出选择,尤其在想终止后者的治疗时,往往受到患者家属的干扰,当患者的治疗到一定阶段时,再经过治疗可能收到的效果甚微,却需要患者及家属花费很多的费用,应终止其治疗,而将治疗机会转向偏瘫早期患者,因后者的权利,使早期患者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4]。另外一项调查结果[5]显示,虽然偏瘫后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收效不如早期偏瘫患者,但由于得不到正规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这些患者中,笔者观察到ADL或是FMA评分在80分以上的患者功能下降不明显,而评分在80分以下,尤其是评分在60分以下的患者功能下降较为明显。对道德价值观取向于谁,到底仍如何去做,我们感到十分困惑。

康复专业工作者将在今后几年面临重要的道义挑战。我们在必须努力保证优良服务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在当今经济为主导和科技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患者能否得到同情和尊敬。应该特别注意专业人员的素质、方式方法、敏感性和每天的实践过程。专业人员是否能应对个性不同的患者以及他们如何倾听患者的感受和与患者沟通,比治疗更重要,上级主管部门应在相应的规章中强调信任和感觉舒适的条款。

[参考文献]

[1]Haas JF. Ethics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J]. Arch Phys Med Rehabil,1986,67:270-271.

[2]De Lateur BJ. Fostering research in the physiatrist’s future [J]. Arch Phys Med Rehabil,1990,71:1-2.

[3]南登,译.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30-31.

篇12

分类号G760

1 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尝试将部分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融合教育理念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数量不断增加,2011年特殊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39.87万,其中56.4%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近年来,随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的增加,规模的扩大,随班就读教育质量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中资源教室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资源教室建设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是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资源教室是一种教育措施,它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设置专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合其特殊需要的个别化教学的场所(教室),这种教室聘有专门推动特殊教育工作的资源教师,配置了各种教材、教具、教学媒体、图书设备等。学生于特定的时间到此接受特殊教育,其他时间仍在普通班级中上课。资源教室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教学上的支援,以便使学生继续留在普通班级,促进学生的学业、行为和情绪的发展。自1997年北京市在宣武区后孙公园小学建立第一个资源教室以来,北京市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建设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特殊学生回归主流,在最小受限制的环境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在目前,资源教室方案在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使学生真正适应普通课堂的学习等方面,仍有不足之处L4J。笔者对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提出资源教室建设、运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 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现状及其分析

2.1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文件

教育部在2003年《关于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试验县(区)工作的通知》(基教司函【2003】11号),在全国100个县(区)试验,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2005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通知》(京教基【2005】23号),明确提出要加强资源教室的建设,使之成为对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教室的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北京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试行)》(京教基[2005]24号),以此指导学校建好、管好、用好资源教室。这份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资源教室的硬件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档案管理);资源教室的软件管理(资源教师的管理、学生管理);资源教室的业务工作管理(诊断评价、教育训练、咨询指导等)。同时,这份文件制定了资源教室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管理、学习训练、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对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策略支持、特殊教育理论的培训以及对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咨询指导、教育方法支持等;中学的资源教师职责中还增加了升学专业指导以及就业指导等。资源教室功能和职责的明确保障了资源教室运作的方向,使资源教室真正发挥了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使资源教室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

2.2北京市资源教室数量发展

截止到2012年,北京市有随班就读学校1091所,随班就读学生数5616人。为使随班就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投资近1500万,在全市中小学建设了75个资源教室,区县投资自行建设的资源教室73个,北京市资源教室总数达148个。这些资源教室中,有些是设有辅读班的普通小学的部分时间资源教室,有些是针对某一类残疾学生而设的专门化资源教室,大部分是对在校各类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提供支持的支持性资源教室。近十年来北京市资源教室发展情况如表1。

2.3北京市资源教师配备状况

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运作的核心与关键。资源教师是指规划、建设、运用和管理资源教室的特殊教育教师以及相关专业的人员。2010年和2012年我们分别对我市资源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兼职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源教师的性别比例失衡,男性教师过少;学历层次较高,有较好的普通教育基础,但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随班就读工作年限较低,积累的随读工作经验较少。从表3可以看出,专职的资源教师数量较少,大部分为兼职的资源教师,兼职的资源教师中工作量占一半以上的仅有23%的教师,将近占一半的教师在资源教室的工作量仅仅是其工作总量的三分之一。

资源教室的教师要面对着各类特殊儿童,要面对全校所有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和教师,要面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家长,还要面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他要将学校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变成资源教室的活动,要对学校随班就读工作提供支持,因此,资源教师在具有普教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多种技能: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训练技能,统合协调的能力、人际沟通的能力等。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有效运作的灵魂和基础,资源教师的素质制约着资源教室的运作和作用的发挥,资源教师队伍的培养是资源教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北京市资源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技能欠缺,随班就读工作年限短,经验不足,兼职教师较多且工作量较大等是制约资源教室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2.4北京市资源教室发挥的作用

资源教室功能和职责的明确,保障了资源教室运作的方向,使资源教室从一个物化的教室转化为一个通道,一个平台,一个载体,一种机制,发挥了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中的支持作用,使资源教室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促进了北京市随班就读工作的健康发展。随着对资源教室功能的深入研究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支持作用凸显。

2.4.1为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融入课堂提供支持,开辟绿色通道

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管理,是资源教室的主要功能之一,通过实施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核心文件的资源教室方案,使得随班就读学生很好地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

资源教师组织随班就读教师、家长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明确了学生在普通学校学习的主要需求,制定其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开展资源教室个别化教学。通过补救教学、康复训练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学业补救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知道了应该学什么、需要怎样学,帮助随班就读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北京市东城区西总布小学资源教室以随班就读为背景,以“读”为核心,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开设了以学科补救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辅导、康复训练课程,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为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源教室在个案管理中还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对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帮助任课教师调整课堂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改善评价方法。例如: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小学对随班就读学生开展多元化评定的研究,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注重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有些资源教室还以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依据对课堂教学提供间接的服务,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制作教具、学具,提供文字支持等,资源教室的个案管理和教育训练为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开辟了绿色通道。

2.4.2为普校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对教师的支持方面,北京市各学校以资源教室为平台,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开展教师培训。有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理念策略方法的支持;有以“协同教学”为主要形式的教育策略的支持;最多的是以教研组活动形式为主的研训一体的支持方法,目前,所有有资源教室的学校都以资源教室为工作平台,组织了本校的随班就读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的形式对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讨;通过研究课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评估和检验;在中学依托资源教室开展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分析与健康心理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用这种支持方法使得随班就读任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得到整体提高,改变了过去教师孤军奋战的局面,形成了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合力。

北京市还有一些资源教室借助资源教室的平台开展随班就读的教育科研,带领教师参与研究,在研究中培训教师,资源教室还为教师开办讲座,进行校本培训,提供特殊教育信息,这些做法都取得了很好成效。

2.4.3整合教育资源,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载体

随班就读学生的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根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随班就读学生成功的关键,资源教室的建立为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合力创造了条,件。一方面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开办讲座、家长联谊活动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问题也可以到资源教室进行咨询,寻求帮助与支持。在北京的不少资源教室中也常常出现家长的身影,他们或是来咨询的,或是来观摩教师康复训练的,或是来与教师搞协同教学的,资源教室成了学校与家长沟通联系的平台。资源教室还为随班就读学生精心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融入学校过程中,也融入社区、融入社会,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资源教室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决定了其在随班就读管理中的中心位置,枢纽位置,这也使资源教室成为了学校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中的一个组织管理部门,在北京有资源教室的学校基本上都是通过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以及随班就读学生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管理。

3 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资源教室建设的初始阶段,从基本建设方面学校选择了一间教室,购进了以感觉统合训练设备为主的训练器材,随着资源教室功能的研究资源教室训练的形式多样化、资源教室服务形式及资源教室课程研究的进展,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有三:其一,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支持,随着随班就读学生的毕业、升学,缺少服务对象的资源教室自行消失或解散;其二,对资源教室的建设与运作缺乏规划与管理,资源教室成为了有名无实的摆设;其三,资源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的相关背景,缺乏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不能为学生、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三个问题中以资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资源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主要矛盾。

3.2北京市资源教室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3.2.1构建资源教师的培训网络,保障资源教室的专业发展

资源教师是活跃在普通学校中的特殊教育队伍,它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性群体,在现阶段对资源教师的培养还是要以在职培训为主。未来还应继续教育相结合,要建设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市级培训对象以骨干资源教师为主,培训内容要在调研资源教室功能和运作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系列的培训计划;区级培训作为二级培训,要采用研训一体的方式从区域特点出发,分专题进行;校级培训以实践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使资源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

从长远考虑,要在大专院校的教育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使每一位立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都了解特殊教育,都了解资源教师这一新兴的岗位。

3.2.2建立资源教室的评价体系,保证资源教室的优质发展

资源教室发展的一个外在条件就是运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资源教室向优质有效发展。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以来,先后启动了两次评价,有效推动了资源教室的规范运作。2008年的第一次评价以建设达标为主要指标,其结果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