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乐教育范文

时间:2023-10-27 10:31: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农村音乐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音乐教育

篇1

音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塑造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农村,农村音乐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因此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思考,探讨农村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这些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不完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农村学校为了缩减财政支出,尽量聘请代课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教师工资较低。而一部分音乐教师也因没有课,在年终考核时没有机会参加考核,这些导致一些音乐教师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有些老师在自己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转教语文或数学,导致音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农村的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教育观念陈旧、滞后

在较偏远地区一些农民的生活还有问题,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学习知识、学习音乐。即便是想让孩子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音乐,他们觉得不能创造财富,所以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由于学生家长的期望,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所以,学校一方面考虑升学率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家长的“重望”之托,它们以抓学生成绩为主。在这样的状况下,一些学校就会为了升学率放弃,甚至牺牲一些看似与成绩无关的课程和活动,音乐课就是其中一个牺牲品。一些学校拿教学成绩作为老师的考核标准,一些老师用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这一连串的排名不由自主地会让学校、教师、学生都觉得走到哪里都是文化课最重要。音乐教育在一些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基本是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升学考试不考音乐,所以平时可能还有音乐课,而一到临近期末,音乐课就会被其他课程占去。

作为中小学生,他们还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学校讲升学率,家长期望他们跳出农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也会重视文化课。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只是通过电视、录音机等这样一些媒介,认识到的也基本都是时下流行的通俗音乐。其实,对于本民族的民歌、民族乐器等,他们应该多了解、应该了解的知识却从未耳闻,更谈不上喜欢与否。

因此,在农村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甚至是模糊的。

3.师资力量缺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支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现在,农村较少数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而那些专职的音乐教师,也会因为教学设备不完善而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到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国家统编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脱节。

二、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对策

1.转变农村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可可有可无,等闲视之。”所以,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向前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改革考试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还不够好。要对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教育,使他们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家长参加一些社会艺术活动或民间艺术节,使家长切身体会到艺术的美和音乐的美,使他们明白音乐教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塑造孩子心灵的重要作用。

在改变社会、学校、家长教育观念的同时,随之改变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评价机制问题。当各方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时,便不会再以单一文化课成绩来衡量学生和评价学校,这样会激发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

2.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和调动社会上各种力量来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种渠道,来筹措农村音乐教育经费机制,解决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改善办学条件,修建音乐教室,配置音乐教学器材,完善教学设施,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一些音乐教师才会安心扎根农村,在农村音乐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保证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3.优化农村音乐教师队伍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且目前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首先应该稳定在职音乐教师队伍,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音乐素质。发展有音乐爱好的其他课程教师,鼓励他们加入音乐教师的队伍里,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壮大农村基础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当然,单靠农村音乐教师的自我补充和自我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高等师范、中等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专业教师到农村去作讲学、作兼职,这样有助于他们了解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了解农村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师,然后再结合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便不至于使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脱节。同时要鼓励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去建设农村,毕竟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少部分,城市学校所需的音乐教师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帮助他们树立到农村去的观念,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负担和困惑。另外,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毕业生在生活上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4.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对于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

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适合农村的特点,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例如,淳朴高亢的西北民歌、委婉悠扬的江南丝竹、豪迈热烈的北方吹打等,这些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学生的感染也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本地的民间艺术家到学校进行演出,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使他们了解本土的民间音乐。这样既丰富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科教兴国,一定要狠抓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一方面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这是物质基础与保障;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长要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伟大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诸多现实困难,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参考文献:

[1]邬志辉,任永泽.精神培育: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教育的使命[J].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篇2

“教育”可以说是每一位教师心中永恒的词汇,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种,也是每一位音乐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专注,而提起农村音乐教育,可以说,更是音乐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主体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在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时代前进的总趋势。同时,我国广大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施状况和教学水平。而农村的音乐教育就是其中之一。

身为音乐教师的我,从小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来自农村。记得小时的自己就非常爱好音乐,每天都爱唱爱跳的,到了上学的时候更是期待着自己向往的音乐课。可作为农村教育来讲,特别是在九几年的时候,农村的师资力量本就薄弱,更别说音乐教育了。小学这一块相对还算可以,至少它是开设音乐课的,至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那就另当别论了,只能是肤浅的听歌学歌,而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更只能是闻所未闻的泡影。

相比其他的农村学生,我算是幸运的,我所在的小学还算不错,音乐老师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我学到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会了吹竖笛,参加了学校的鼓号队、乐器队,并且在恩师的指导下多次参加了小歌手比赛,并成为学校音乐队的佼佼者,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学习乐趣和自身价值,也为我今后真正的走入音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相信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像我这样喜欢音乐的小学生,可他们并没有那么幸运的去接受相对专业一些的音乐教育,所以,可想而知他们小学的音乐教育基本是为零的。

后来升入初中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也许是因为领导不够重视音乐,也许是因为初中面临中考的升学任务,也许是因为没有专业的初中音乐老师,也许是因为种种原因,学校压根就没有开音乐课,记得那时候的我心里真的特别的失望,似乎我找不到了自己学习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可想而知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学校开设完整全面的学科教学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一名学生一生的命运。

毋庸讳言,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中,艺术课程依然是薄弱学科,在许多地区和学校,艺术课程开设情况令人担忧,通常是不能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足音乐课时。完全开足艺术课时的学校不多,且基本没有课外作业,这表明音乐课并不是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科目。但这绝对不意味着音乐课程没有减轻学生负担的任务,反之,不切实际的、过高过难的课程内容和可有可无的、平庸无效的音乐教育一样,都是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有限的精力无形中就是在加重学生的负担。

如果说性格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环境亦能主宰一个人的命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放眼寻觅身边的农村学校,能有几位学生在音乐方面是出类拔萃的?又有几位能在一定的场合大方、自然的进行一次表演的,寥寥无几。众所周知,又有机所农村学校能够真正的关注音乐教育,开展音乐活动,无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上都大力支持的?屈指可数。悲哀,真的很悲哀,音乐这门学科不受重视,也恰恰是对音乐老师的轻视,身边也好,社会也罢,有很多人士对艺术类老师评价的语言是很刺耳的。例如,上音乐课就是放歌听,上体育课给学生个球就能玩一节课,上美术课就是随便找个物体照着画。不得不承认,上述现象有个别存在者,但局部不并不能代表整体,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否定了所有的全部。

如果你觉得音乐也好,美术也罢,都是这么的无关紧要,那么试问,各个国家为何要开办奥运、音乐会、画展?如果你觉得音乐课是那么的好上,那么请你来为大家上一节真正的、有特色的专业性的音乐课试试?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一个词语“谈何容易”?

篇3

1.对音乐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音乐课程能够拓展小学生的艺术视野,而大力发展小学的音乐教育也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很多学校、教师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认为可上可不上,即使是在上级各部门的课程监督下,音乐课也是形同虚设,仅仅成为学生放松心情的一节听歌课。当然,这也和农村现状有关。农村大多数家长也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唱歌只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看法,也无形之中阻碍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在新课程下,音乐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在教学观念上依旧是旧的音乐教学模式,致使大部分音乐课成了纯粹的听歌、唱歌课,完全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及真正音乐知识的传授。

2.教师配备不合理

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但是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根本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课只能由其他教师兼职,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一个“音乐教师”。但他们对于这样的专业课无从下手,大都是敷衍、应付了事,致使音乐课成了学生心中永远的渴望。甚至一个学期的音乐课大部分被语、数、英“霸占”,音乐教育根本无从说起。

3.音乐教学硬件设备陈旧、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育在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处于附属地位,音乐教学硬件建设也受到极大影响。在一部分农村小学,先不说什么多媒体、钢琴、风琴等基本的音乐教学设施,仅有的也就是一台录音机,好的地方有些爱好音乐的教师自己搞一些简单二胡等乐器,致使一节专业的音乐课也成了师生的奢望。

4.音乐教学评价模式欠缺

音乐课程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样可以在书面上量化,学生的音乐技能从来没有一种真正合理的评价方式。在农村小学也就是在每年的“六一”或者单位组织演出活动,才能让人感觉到音乐这门课程的存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外乎就是让学生自己唱一首歌,展示一下自己会不会唱,唱得好不好等。农村小学音乐师资的匮乏与专业能力的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与目标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低下,从而影响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农村学校音乐教育问题的几点想法

1.转变音乐教育观念,彰显音乐教育活力

新课标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通过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将音乐融入学生生活的点滴中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创设一定情境,活跃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音乐游戏与活动,这对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新课程为教师的创造留下了非常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它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努力挖掘音乐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视听结合的特点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音乐课的教学方式,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发学习音乐的动机。

2.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短缺并不是短时内能够解决的,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让每个学校的专职或兼职教师真正把音乐教学重视起来。各个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对音乐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为农村音乐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而作为音乐教师的教育者更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育上级部门应多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节、专场演出、音乐讲座、艺术节等,争取让学校音乐教育办出特色。学校要充分利用“艺术节”和“六一”等活动开展音乐活动,这对推动、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篇4

在农村小学里,从校长、领导到普通教师都有着一种偏见思想,把音乐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属于副属地位,一切都应“副”从主便,因此很多音乐课都被敷衍了事,有的上成了语文、数学,有的则上成了自习课。目前,乡村的中心小学仍没有专职音乐教师。这可能是因为:在领导眼里,由于师资短缺,让教师既教语文或数学,又兼音乐,是一种更好的“统筹安排”;在教师的眼里,认为乡村音乐教学,是被人所遗忘的。当了专职音乐教师就好像埋没了自己,更不用说什么出头之日,难免会有几分伤感。就这样农村音乐教学空白更多。殊不知,这里的学生们是多么地喜欢上音乐课,可是每次上音乐课,却叫他们很失望。越来越重的负担使他们也不得不“副”从主便。所以我认为,作为校长、领导、老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给学生上音乐课的权利。

二、音乐课当成“唱歌课”——教学模式陈旧

我的小学生涯也是在农村度过的,因此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时上音乐课,老师从不教歌谱。总是老师教一句我们跟一句地学唱歌,一直唱到下课铃响。这样单调、古板的教学模式,难怪学生唱准的没几个,也难免这些学生会五音不全。现在,我以教师的身份走向农村,却发现仍有些音乐教师仍用这种模式教会着这些天真烂漫、很赋天性的孩子。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音乐课都是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应付着上,而这些老师则把音乐课间化成“唱歌课”,应付式地将一两首歌曲教给学生就完了。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对学习音乐失去了兴趣,也自然而然地将音乐课当成是副科,是茶余饭后的甜品。一些小学生读了几年书还不知道上音乐课是怎么一回事。我参加工作5年,在基层小学,乡镇中心小学都遇到过五六年级的学生不认识Do-Re-Mi-Fa-So-La-Ti,念成一二三四五六七.我开始犯疑,难道在这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我们的音乐天地却是一同往昔的吗?我有点不寒而栗。

三、教学设备不齐备

在许多农村小学里没有一件乐器,教师在介绍乐器时就只能把书举得高高的指着书上的图给学生看,我觉得这一幕让许多人看了都会心酸。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要靠耳朵去聆听的美。我清晰的记得我第一次现场听到大提琴那雄浑的声音时被感动的心境,农村的孩子最熟悉最常听到的乐器也只有喇叭了,我在想他们如果听到电子琴,听到萨克斯,听到钢琴、小提琴,会有多少次的感动。

音乐教育能使孩子的听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此外,音乐教育在许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耐力、专注力等)的培养中有着其独特的功能,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重视提高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改善办学条件,增置教学设备。

农村小学应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增置教学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如设立音乐室、多媒体室等,同时购置一些教学设备,如电子琴、录音机、鼓号乐器、打击乐器等,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园才充满生机和活力。

3.2 重视音乐,积极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校园内外应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精神生活。学校应积极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如鼓号队、合唱队、电子琴班、舞蹈队等,开展各种活动,如校园歌手比赛、班级合唱比赛等,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