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27 10:3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1.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 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2.2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2.3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 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5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2

人与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创造者,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动力,人力资源是超越物质资源的主要资源,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信息社会,人力资源是任何组织富有竞争力的利刃。”其结构、素质与创造力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增值、还能进行新价值的创建,也对其他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1.1人力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

作为一种宝贵、珍贵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与其他经济资源相比,其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与社会意识。在经济活动开展中为主导地位。其可利用自身知识智力进行工具创造,以此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也将增加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作为一种时效性资源,开发、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源都会受时间制约。基于此,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适时性与及时性,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降低人力资源浪费。作为生产者,人口、劳动力数量都不是决定人生产能力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而对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人口、劳动力质量。在人口素质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剧增也会造成人力资源供给短缺问题。只有人力资源丰富、高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传统发展模式往往依靠资金、物资与劳动力的高投入、高消耗与高污染实现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现象,甚至破坏生态平衡。为此,必须按照区域情况与发展现状,根据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劳动者素质提升,实现区域经济节约化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升与改善人力资源质量对人力资源开发起到决定作用。因此,人素质提升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对人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据大量实践证明,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发展对其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越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人力资源开发决定性作用加以重视。

1.3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

作为经济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主要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可对现阶段经济生活出现的各类矛盾进行有效缓解。作为一种物质资本依托型经济,粗放型经济为达到经济增长,需进行物质资本、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而集约经济为人力资源依托型经济,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可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进行大大提升,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在世界总财富中,79.6%为29个经济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其中67%为人力资源比例,16%为创造资产点,17%为自然资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无法从根本上转化为集约型。在快速增长经济的同时,也加大了自然资源消耗量,特别是工业物耗在工业总产值比例中已达到70%。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较低,劳动力资源现状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经济集约化程度,必须有效处理劳动者素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以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比例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所占比例分别为10%、46%、44%。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不仅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优化了市场竞争秩序,还在各个行业间促使劳动力形成逐步从低级转变为高级的趋势,进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利用策略

2.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质量

近年来,教育复兴取得了具大进步,但仍存在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教育投入而言,资源性供给不足并不是导致教育投资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因素为制度性供给不足。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调整人力投资的供给环境,如高等教育部门计划经济时期色彩极为浓重,致使人力资源投资市场环境较差,进而对社会资源向人力资源投资市场迈入产生阻碍。此时,即便是降低了未来消费的贴现率,也无法从实质上增加教育投资力度。为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力资源的根本质量。也就是说为取得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突破对单一物开发的落后观念,充分结合人、物开发,致力于人口素质整体提升。同时对区域内教育事业大力扶持、开发,对区域人力素质加以盖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2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人力资源,用好人力的新机制

减少失业、贫困与根据经济发展规定对劳动供给进行调节、改善为人力政策的三大目标。为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在市场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各个区域为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发性地对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培养力度或增加教育投入。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可将高素质人才吸纳到所需区域,且增加就业。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内经济效益位于边际地位的各类产业则会转向下一层次城市,进而扩大就业容量,合理有效配置各要素,进而有效缓解城市人口膨胀现象。第二,改革现行体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区域人力资源利用往往涉及方方面面,通过现行体制改革,可达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与宏观调控的目的。在各个部门有效配合的前提下,科学预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且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规划方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将市场配置作为人才配置的基础,同时利用法规制度等,减少人才外流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有紧密的联系,其发展效果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直接作用。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不仅体现在直接的产出贡献,还具备间接的推动功能。为此,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riv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01-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高消耗、高增长和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就使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等矛盾尖锐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还能够与子系统进行相互协调的称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有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驱动模型

图1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源自于系统外部的驱动,另一就是源于系统内部的驱动。就系统的外部而言,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和资源驱动力。其中,技术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具备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可行性;资源主要表现为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环境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承载的有限性。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借助于信息渠道传递给内部驱动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外部驱动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部驱动力。政府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企业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对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态度等;社会公众的驱动主要表现为公民整体素质、能源环境意识的提升,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信息渠道的完善和便捷等。外部驱动力中的部分因素通过信息、能量、价值等作用,在系统内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转化为内部因素,共同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产生作用。

3 驱动机理

驱动机理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外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程。

3.1 外部驱动机理 虽然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和运转离不开行为主体的作用,但是主体的行为必须有其明确的行为动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行为动机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和技术进步。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社会经济系统也会强烈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促使行为主体重新审视自身,改变原有行为模式。此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总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进行,新的市场需求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当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为企业可利用时,企业的道路才会顺畅。

3.2 内部驱动机理 企业内在的生态化需求,即企业对生态化收益的追求是内在驱动力。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上下游企业一起建立完整的生态工业链。企业会发现生态化生产所涉及的巨大收益,这就构成企业对生态化利益的内在需求,形成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内在动力。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积极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励企业有效开展节能减排的各项活动;政府可以有效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形成全社会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协作的负效应。可见,政府是社会各方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他们的意识和素质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来自内外驱动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对自身所面临的状态做出一定的评估,评估结果将推动公众采取相应的行动。

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应营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4.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4.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区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5 结语

由于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是复杂巨系统,单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不可能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的推动下,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信息、物质、能量通过驱动机制的推动实现在系统内的流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的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种计算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态足迹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计算方法较为准确、简单,所以很快在各个国家发展开来,成为重要的衡量各国家生态的平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运用此概念以后,生态足迹显现了更加明显的可操作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六类土地,它所计算的这些土地都被划分在生产生态的土地类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计算方法因而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林产品消费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积通过农产品消费折算出耕地面积,根据动物产品消费折算出草地面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据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折算出所消费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种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土地资源的分类进行计算,假设每一种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通过对某种单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类对与这种功能的土地的依赖性,和大自然对其的需求。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想要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有三种类型: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1.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指的是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做以精确的对比,如果在对比之后发现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盈余,但如果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赤字,计算生态足迹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这个运算法则当中,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ef所表示的是每个人所占用的生态足迹,ec表示的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生态承载量,ef和ec的计算单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数量,ED表示人均生态盈余数目,在这个平计算公式当中,如果0

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资源等,将这些的综合算出一个数值就可以代表生态承载力。在上述的这个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当中,N表示人口数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围内,所有生态承载力的的总和,其单位是(hm2)。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法则

生态足迹主要是针对六大类生产、生活用的土地面积,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这六大类,计算这六大类土地要采用加权平均数的办法:

EF=N・ef

这个公式还要同时满足ef=N・∑(rici/pi)这个公式,在这个公式当中,EF所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总量,如上面的计算一样,生态的足迹的表示单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来代表人口的数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种类,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进行i类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围内的平均生产能力;ri指的是在整个生态足迹计算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均衡因子。在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时,由于不同的土地单位面积下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个别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距极大,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要想使得计算结果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就一定需要将生产生物面积进行统一的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这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想要维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就必须找到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所谓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开发足迹的测算,这种测算方式是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几年关于生态足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随着环境的恶化,更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与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想要通过生态足迹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尽量减小东西部地区在持续发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环境而言,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性指数越高就越表示在这个限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强。我国于2009年,曾对各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都是环境成分较为脆弱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还有开发能源,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每个省的生态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显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对上述计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利用程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减少土地的过分使用。在我国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适度的减少放牧,以此来减少对草原过度利用后出现的荒芜现象。国家有权利利用职能,并将权利下放到各级政府机关,用经济手段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关部门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责,努力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标。

(二)落实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五中全会上曾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在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几年里,确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可持续发展可谈,几乎全都属于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严格控制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通过政府干预等方法,对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法律、经济、等综合治理,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达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这一要求。

(三)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基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来进行资源的利用,但这种方式只能持续维护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所以在这方面,我国要依赖于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科研脚步,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足迹,对落后区域给予经济、政策上的政策,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预估。虽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个人的努力,在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发展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利民,贾永飞,邵波,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半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2]郭惠丽.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评价[D].青岛大学,2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