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10-27 10:3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包括整体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系,是完整的,子系统的不协调会限制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整体系统也要控制子系统,实现共同的目标;公平性:只有做到公平,当代人才能获得和后代人同样的发展机会;动态性:整个体系当中的子系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注意子系统的协调;效率性:因为效率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效率性作为重要特征;可控性:在整个体系的运作当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调控来保证整个体系的顺利进行;地域性:区域发展并不平衡,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地域特点。

1.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整个世界范围之内,不恰当的消费模式所导致的贫困加剧、环境恶化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失去平衡是地球人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生产模式,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高消耗,高消费,然后造成高污染。这种方式是靠对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加快经济的增长,靠高消费生活资料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发展 下去,机会出现资源危机以及环境危机。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这种模式,把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这是区域经济想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要保持企业各个环节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生产,要流通,要使消费者消费,这是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只要在社会当中生存,就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流通和消费都要可持续发展,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环境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想可持续利用,就需要人们充分并且有效使用自然资源,不应该过度的索取和对自然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技术条件有限,废物不能被循环利用,这极大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要做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人口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做到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实现区域人口的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在特定的时期内,制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具体人口政策,使劳动力的再生产符合经济发展需求,保持人口的规模适度。提高人口的素质,可以通过对教育进行投资来提高人口的教育程度,发展文化建设,提高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通过公共的政策来促进区域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使收入结构合理化,实现区域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2.2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实施环境保护战略,尽量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双赢的战略目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首先要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尤其要注意区域在开发开放中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过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其次,区域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必须顺应其发展规律,维持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潜能,使自然环境的潜力与优势得到发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第三,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人工干预,使其恢复环境的自平衡能力。同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客观上要有一定的经济前提,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也要遵循社会经济规律,避免盲目开发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

2.3 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要实施节约型战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策略,改变传统的高消耗的生产方式,保持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不浪费和集约型的方针。要简历资源的价值体系,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消费市场的市场经济模式,促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优化资源的配置,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规范自然自然的使用活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2.4 科技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驻澳策略,应该把高科技以及技术研究结合起来,加速科技的进步,提高科技的贡献率。要坚持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名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5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把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作为中心,把高产和高校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内在的动力,逐渐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转变。

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协调不同区域的经济活动,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因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2

人与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创造者,已经成为影响现代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动力,人力资源是超越物质资源的主要资源,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在信息社会,人力资源是任何组织富有竞争力的利刃。”其结构、素质与创造力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增值、还能进行新价值的创建,也对其他资源开发、利用具有主导性、决定性作用。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1.1人力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

作为一种宝贵、珍贵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与其他经济资源相比,其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与社会意识。在经济活动开展中为主导地位。其可利用自身知识智力进行工具创造,以此提升自身能力。同时,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也将增加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作为一种时效性资源,开发、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源都会受时间制约。基于此,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适时性与及时性,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降低人力资源浪费。作为生产者,人口、劳动力数量都不是决定人生产能力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而对其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人口、劳动力质量。在人口素质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剧增也会造成人力资源供给短缺问题。只有人力资源丰富、高质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传统发展模式往往依靠资金、物资与劳动力的高投入、高消耗与高污染实现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现象,甚至破坏生态平衡。为此,必须按照区域情况与发展现状,根据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劳动者素质提升,实现区域经济节约化发展。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升与改善人力资源质量对人力资源开发起到决定作用。因此,人素质提升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对人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据大量实践证明,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发展对其起决定作用。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越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应对人力资源开发决定性作用加以重视。

1.3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

作为经济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主要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可对现阶段经济生活出现的各类矛盾进行有效缓解。作为一种物质资本依托型经济,粗放型经济为达到经济增长,需进行物质资本、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而集约经济为人力资源依托型经济,利用人力资源开发可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进行大大提升,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统计,在世界总财富中,79.6%为29个经济发达国家所占比例,其中67%为人力资源比例,16%为创造资产点,17%为自然资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无法从根本上转化为集约型。在快速增长经济的同时,也加大了自然资源消耗量,特别是工业物耗在工业总产值比例中已达到70%。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较低,劳动力资源现状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升经济集约化程度,必须有效处理劳动者素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与结构转变。以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比例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所占比例分别为10%、46%、44%。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不仅加快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步伐,优化了市场竞争秩序,还在各个行业间促使劳动力形成逐步从低级转变为高级的趋势,进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人力资源利用策略

2.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质量

近年来,教育复兴取得了具大进步,但仍存在教育发展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教育投入而言,资源性供给不足并不是导致教育投资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因素为制度性供给不足。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调整人力投资的供给环境,如高等教育部门计划经济时期色彩极为浓重,致使人力资源投资市场环境较差,进而对社会资源向人力资源投资市场迈入产生阻碍。此时,即便是降低了未来消费的贴现率,也无法从实质上增加教育投资力度。为此,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力资源的根本质量。也就是说为取得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须突破对单一物开发的落后观念,充分结合人、物开发,致力于人口素质整体提升。同时对区域内教育事业大力扶持、开发,对区域人力素质加以盖梁。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实现各个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2.2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人力资源,用好人力的新机制

减少失业、贫困与根据经济发展规定对劳动供给进行调节、改善为人力政策的三大目标。为达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在市场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下,各个区域为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自发性地对人力资源素质加大培养力度或增加教育投入。通过市场经济发展,可将高素质人才吸纳到所需区域,且增加就业。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内经济效益位于边际地位的各类产业则会转向下一层次城市,进而扩大就业容量,合理有效配置各要素,进而有效缓解城市人口膨胀现象。第二,改革现行体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区域人力资源利用往往涉及方方面面,通过现行体制改革,可达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与宏观调控的目的。在各个部门有效配合的前提下,科学预测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且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规划方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需将市场配置作为人才配置的基础,同时利用法规制度等,减少人才外流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增长间存有紧密的联系,其发展效果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直接作用。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不仅体现在直接的产出贡献,还具备间接的推动功能。为此,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驱动机制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riving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001-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高消耗、高增长和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我们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就使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等矛盾尖锐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1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还能够与子系统进行相互协调的称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有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驱动模型

图1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源自于系统外部的驱动,另一就是源于系统内部的驱动。就系统的外部而言,驱动力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和资源驱动力。其中,技术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具备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具有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可行性;资源主要表现为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性;环境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承载的有限性。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借助于信息渠道传递给内部驱动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外部驱动力。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部驱动力。政府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纲要;企业的驱动主要表现为企业积极的环境行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对所有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的态度等;社会公众的驱动主要表现为公民整体素质、能源环境意识的提升,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信息渠道的完善和便捷等。外部驱动力中的部分因素通过信息、能量、价值等作用,在系统内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转化为内部因素,共同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产生作用。

3 驱动机理

驱动机理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外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的过程。

3.1 外部驱动机理 虽然说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和运转离不开行为主体的作用,但是主体的行为必须有其明确的行为动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行为动机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和技术进步。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社会经济系统也会强烈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的恶化,能源的枯竭促使行为主体重新审视自身,改变原有行为模式。此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总是围绕着市场的需求进行,新的市场需求需要新的技术支撑。当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且为企业可利用时,企业的道路才会顺畅。

3.2 内部驱动机理 企业内在的生态化需求,即企业对生态化收益的追求是内在驱动力。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上下游企业一起建立完整的生态工业链。企业会发现生态化生产所涉及的巨大收益,这就构成企业对生态化利益的内在需求,形成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构建的内在动力。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积极的财政金融等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励企业有效开展节能减排的各项活动;政府可以有效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从制度上保证社会各方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形成全社会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协作的负效应。可见,政府是社会各方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他们的意识和素质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来自内外驱动因素的影响,他们会对自身所面临的状态做出一定的评估,评估结果将推动公众采取相应的行动。

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应营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4.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4.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区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4.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5 结语

由于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是复杂巨系统,单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不可能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的推动下,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信息、物质、能量通过驱动机制的推动实现在系统内的流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概念

(一)生态足迹的原理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ing)指的是一种计算方法,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初,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教授所提出。在生态足迹被提出以后,由于它的计算方法较为准确、简单,所以很快在各个国家发展开来,成为重要的衡量各国家生态的平衡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在多次运用此概念以后,生态足迹显现了更加明显的可操作性,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六类土地,它所计算的这些土地都被划分在生产生态的土地类型中,主要指的是:草地、林地、化石燃料、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等。不同的用地计算方法因而结果也就不一样,例如:林产品消费折算的就是林地面积通过农产品消费折算出耕地面积,根据动物产品消费折算出草地面积,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费折算出化石燃料用地,根据消耗的电力和热力折算出所消费的建筑用地。由于每一种土地都有其不同的用途,可以通过这些不同的土地资源的分类进行计算,假设每一种土地的功能都存在相互排斥的情况,通过对某种单一土地功能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人类对与这种功能的土地的依赖性,和大自然对其的需求。

(二)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想要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主要有三种类型: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

1.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法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指的是将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做以精确的对比,如果在对比之后发现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盈余,但如果生态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则证明这种情况属于生态赤字,计算生态足迹的公式如下:

ED=EC-EF=N×(ec-ef)

这个运算法则当中,每个字母都代表着不同的涵义,ef所表示的是每个人所占用的生态足迹,ec表示的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生态承载量,ef和ec的计算单位是(hm2),N所表示的是人口数量,ED表示人均生态盈余数目,在这个平计算公式当中,如果0

2. 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

EC=N・ec

生态承载力指的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给人类的所有需求,例如水、土地资源等,将这些的综合算出一个数值就可以代表生态承载力。在上述的这个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当中,N表示人口数量,EC所表示的是在固定范围内,所有生态承载力的的总和,其单位是(hm2)。

3. 生态足迹的计算法则

生态足迹主要是针对六大类生产、生活用的土地面积,这其中包括草地、森林、水域、耕地、建筑用地以及化石燃料用地这六大类,计算这六大类土地要采用加权平均数的办法:

EF=N・ef

这个公式还要同时满足ef=N・∑(rici/pi)这个公式,在这个公式当中,EF所表示的是生态足迹的总量,如上面的计算一样,生态的足迹的表示单位依然是(hm2),N依然用来代表人口的数量,i表示的是被消耗的物品以及投入的种类,pi指的是如果在不停地进行i类物品的消耗,所需要的全球范围内的平均生产能力;ri指的是在整个生态足迹计算的过程中所显现的均衡因子。在进行生态足迹的计算时,由于不同的土地单位面积下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有个别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差距极大,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差异下要想使得计算结果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比较性,就一定需要将生产生物面积进行统一的转化。

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否一直保持下去,这要取决于区域经济与环境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环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想要维持一种最佳的状态就必须找到生态系统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所谓生态足迹指的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开发足迹的测算,这种测算方式是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有效衡量工具。最近几年关于生态足迹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根据笔者的实际走访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地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随着环境的恶化,更多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三、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与政策

本文在前半部分简单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想要通过生态足迹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做到尽量减小东西部地区在持续发展之中所存在的不平衡差距,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这个大的环境而言,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样性指数越高就越表示在这个限定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越强。我国于2009年,曾对各省的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测算,通过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都是环境成分较为脆弱的土地,这些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都用于放牧、耕植还有开发能源,大量资料显示几乎每个省的生态多样性指数都不高,这些土地的使用力度并不够,导致了很大一部分都有明显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对上述计算方案中提到的六大类生物生产土地的利用程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要出台相关的政策,通过退耕还林等方式减少土地的过分使用。在我国西部,例如、青海等地要适度的减少放牧,以此来减少对草原过度利用后出现的荒芜现象。国家有权利利用职能,并将权利下放到各级政府机关,用经济手段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相关部门制定的措施,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责,努力提高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标。

(二)落实国家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五中全会上曾提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在这一政策提出的最初几年里,确实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依然没有可持续发展可谈,几乎全都属于严重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严格控制当前我国的人口数量,通过政府干预等方法,对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法律、经济、等综合治理,把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通过最少的能源消耗,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最大的经济收益,以此来达成“建立节约型社会,共创社会友好氛围”这一要求。

(三)发展生态经济,提高科技水平

某地要想发展生态经济,需要基于该地的生态承载力来进行资源的利用,但这种方式只能持续维护生态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做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所以在这方面,我国要依赖于当前的先进科学技术,通过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坚持绿色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这样可以一改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科研脚步,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态足迹,对落后区域给予经济、政策上的政策,通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的计算方式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预估。虽然就目前而言,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相信通过相关部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每个人的努力,在区域经济建设以及生态发展方面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彭利民,贾永飞,邵波,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半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1(05).

[2]郭惠丽.基于生态足迹和物质流分析的长海县可持续发展评价[D].青岛大学,2011.

篇5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3

一、 理论背景

一直以来,徐州是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规模经济不断扩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到的主导作用也越来越显著。近年来,以淮海经济圈为代表的徐州经济发展模式正在逐渐的形成规模效应,徐州城市的发展呈现出5个新变化:一是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二是城市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四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五是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徐州综合经济实力进行研究,不仅是对促进徐州本身又快又好的发展,还对于充分发挥,徐州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作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通过对描述徐州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发展的各种指标进行协同度分析,一方面找出用来衡量徐州城市经济实力的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对样本数据和输出值的观察和拟合,利用多项式逼近,探索徐州经济发展的方程,以便对未来徐州经济的发展作出预测。

二、相关研究

德国物理学家哈肯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协同学,哈肯认为系统内部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协同关系,协同关系的本质是完成了混沌到有序、有序到混沌的改变。贝塔朗菲(1945)首次阐明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贝塔朗菲认为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广泛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量化研究并描述系统功能。

国内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研究在研究框架与内容上基本相同,而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略有不同。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现有研究基本集中在对政府公布的经济运行指标及其数据进行量化计算和相关性分析,从中找出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杨洁(2009)、孙君俐(2010)等人的研究。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例如,Ke(2008)等人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标法,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汤玲等人提出了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思路,郑广华(2010)等人通过引入离差系数模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测量了系统现有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衡量系统发展协同度的目的,师帅(2014)等人利用BP的系神经网络和SOV网络偏重对历史样本数据的曲线拟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自动分类的目的。本文从相关性分析入手,对现有指标提取公因子,借助最小二乘法拟定发展方程,并引入数据自相关分析,从而消除数据序列的非平稳性特征。

三、区域发展系统及其评价模型构建

1.区域发展系统构成

区域发展系统从结构及功能上可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 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是在4个子系统之间寻找均衡态,通过对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各种指标的量化研究,找到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规划求解找到最优通过规划求解找到最优临界点。

2.理论构成

协同理论研究的本质是通过对不同指标之间的欧几里德距离的量化计算, 反映系统显示状态理想状态的差距。首先对不同指标下采集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次对不同指标进行统计量分析, 包括频率的正态分布情况、卡方、游程、K-S分析;第三,对不同子系统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分析统计学显著效应,形成相关系数矩阵;第四,对系数矩阵进行样本因子分析,包括降维、公因子提取。第五,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定方程,估算参数,评估观测值与计算值之间的残差。

(1)指标归一化

归一化是一种无量纲处理手段,使数值的绝对值变成某种相对值关系。在统计学中,归一化的具体作用是归纳统一样本的统计分布性。归一化在0-1之间是统计的概率分布,归一化在-1--+1之间是统计的坐标分布。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

A Min-Max标准化

Min-Max标准化方法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设MinA和MaxA分别为属性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A的一个原始值x通过Min-Max标准化映射成在区间[0,1]中的值x',其公式为:

这种方法基于原始数据的均值(Mean)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将A的原始值x使用z-score标准化到x'。z-score标准化方法适用于属性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未知的情况,或有超出取值范围的离群数据的情况。

(2)游程及K-S分析

A 游程检验

游程检验亦称连贯检验或串检验,是一种随机性检验方法,应用范围很广。取一个序列里的游程总数作为检验统计量,记为R。 设样本总数为N:

(3)相关度计算

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是否在一条线上面,它用来衡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时,表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用积差相关系数:

取值范围为[-1,1],r>0表示正相关,r

偏相关分析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控制变量为1时,称作一阶偏相关系数;控制变量为2时,称为二阶偏相关。控制变量为0时,称为零阶偏相关,也就是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偏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步骤:提出零假设H0,即两总体的偏相关系数与零无显著性差异;选择检验统计量,其中r为偏相关系数,n为样本数,q为阶数,t服从n-q-2个自由度的t分布。

(4)降维和公因子提取

主成分分析试图在力保数据信息丢失最少的原则下,对这种多变量的截面数据表进行最佳综合简化。

计算贡献率,即第i个主成分的方差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称为贡献率 ,反映了原来P个指标多大的信息,有多大的综合能力 。计算累积贡献率:前k个主成分共有多大的综合能力,用这k个主成分的方差和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来描述,称为累积贡献率。即:

于是在原始变量和主成分之间形成一组相关系数,用图表可以表示为:

(5)最小二乘法

已知函数y=f(x)的数据点( xi , yi )(i=0,…,m),在函数空间中,求函数(aj* 为待定系数),使拟合函数S*(x)与所有数据点的误差向量δ*的分量平方和 最小。然后求解方程如下,从而估计参数值。

四、实例研究

为了研究徐州地区经济发展各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本节选取2011-2014年徐州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及其数据进行研究,研究所用数据采集自徐州市统计局的2011-2014年统计报告中。

区域经济指标系统的内涵很多,各要素的独立运动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指标选取会直接决定了研究的偏相关性不同。这里我们选取的11项经济运行指标在徐州市统计局的年报分析中重点论述的,在一段时间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序参量群。通过研究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目前徐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

2.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本文对2011-2014年上述公布的11项经济指标进行了数据分析,首先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计算规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加速计算过程的收敛。根据Z-Score方法,计算出标准化结果如下:

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不同指标之间的协同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

通过控制变量,对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指标偏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指标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正相关性,计算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1、表2、表3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

(1)固定资产投资在拉动徐州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显著。2011-2014年,徐州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水平,固定投资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这表明在过去的4年中,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2)进出口总额在拉动徐州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不显著。这与徐州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有关,在过去4年中,对外贸易降幅收窄。相比之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偏相关性系数为0.499,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一阶段徐州经济的发展,仍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非消费拉动。

(3)交通运量持续扩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历史以来,徐州一直是,苏北地区的交通枢纽,素有五省通衢的美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11-2014年,公路旅客运输量逐年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经过偏相关分析,证实其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4)城市化水平揭示创新驱动“后劲足”。以专利授权件数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代表的科技贡献率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正相关性,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

3.方程拟定

(1)主成分分析

KMO检验得分0.769,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表明被测试数据来自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总体,本研究中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进一步的分析。

进一步分析变量中所包含原始信息的公因子, 表中成分1,2累计贡献率达到82.88%,说明这两个公因子对各变量的解释能力很强。通过绘制碎石图,两个成分的特征值已超过了1,其他成分得分快速收敛。

下表给出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根据此矩阵可以直接写出各公因子的表达式:

(2)探索研究

经济数据通常带有非平稳性特征,具备自相关性特点,可以通过滞后K期,观察其与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通过高阶差分或差比的处理,首先是时间序列平稳下来,在进一步研究造成时间序列波动的原因。下面提取地区生产总值绘制散点图:

通过一阶差比图,可以看出数据序列趋于稳定,差比出现自回归特点,一直稳定在1附近,考虑使用ARCH模型描述方程。通常对滞后K期数据观察设定取值K

进一步对单位根求解,计算滞期为1时的单位根,得到结果如下,初步分析认为以上结果具备时间序列特征,表现出高度自相关特点,适合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相关对象是随机变量本身Xτ还是ετ扰动项,此文不再探讨。

参考文献:

[1]杜志平,穆东.系统协同发展的DEA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5,2:75-81.

[2]杨洁,王艳,刘晓.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J].价值工程,2009(4):35-37.

[3]侯建荣,周颖,顾锋.都市圈城市经济系统的协同机理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0:684-687.

[4]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28-29.

[5]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7-9.

[6]王力年.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LI Tan,L Wang,Y Wang.Research on Synergetic Development Between Efficiency of Port Logistics and Its Hinterland Economy in Liaoning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篇6

早在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要满足当前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子孙的生活需要。这一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对环境、对资源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唤醒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觉醒,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区域内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口、经济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生态可持续性与经济可持续性的统一。坚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绝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要付诸实践的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要求。人类只有尊重这一历史要求,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依靠科技的进步,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力资本开发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不断开发人力资本,加快科技进步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地球的任何一地区无论其目前的自然资源如何丰富,其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资源的供给具有严重的稀缺性,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或是在结构上都对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无形的制约。诸多的客观制约、诸多的不可忽视的客观问题,也使人们意识到为了克服资源的有限性,使区域内有限的资源已最小的消耗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低碳经济,同时又不断开发新的能源,必须且只有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也正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然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科技事业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开发。再者,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经济发展不能走高消耗、低效益、粗放经营的路子,而必须选择低能耗、高效能、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前者主要是依赖于投入,而后者主要是靠技术进步推动。投入不可能是无限制,而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它可以使等量的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在资源严重稀缺的情况下,依靠人力资本的开发,促进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才能使我们的经济走集约化道路,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二)不断开发人力资本,促进科技进步,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容量是经济社会全速发展时绝不能忽视的客观问题。因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环境,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人们通过教育、通过人才培养、通过科技的开发,一方面使得生产更节约、更环保,及时缓解原本可能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也即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低碳生产、减少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低碳生产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生产每一环节的污染排放,以最经济、最环保的方式生产,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最低程度。也就是变“末端治污”为“全过程防污”。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的人才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使得我们在各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治理上有了积极的突破。并且科技的进步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因此,科技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科技的进步又有赖于人才的开发,鉴于此,我们不难理解人力资本开发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本,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开发、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21世纪是由物质资源与经济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为主转变的时代。加强人力资本开发、促进科技进步是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科技进步与人力资本开发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也只有提高了人力资源质量,才能使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利用。而科技成果的广泛利用,又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积极促进人力资本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重点在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

我国的国民教育重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一般高等教育。这是非常重要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对于这二者的投入只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程度,或者说可以说明一国对其人力资源的初次开发程度,而不能体现本国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状况。因为人力资源的再次开发需要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就如欧美国家那样,追求终身教育,不断开发人力本,将人无穷的潜能都开发出来。人的潜能会随年龄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也会随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而不同。因此教育不能仅限于“学龄”阶段,它应贯穿于人从出生到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转换,从追求实现人的个人价值到实现人的社会价值。通过终身学习发挥人一生的潜能,真正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再有,因为观念的原因,职业教育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建设。我应突破束缚,加大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

(二)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如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社会基本保障的保障力度

人力资源不同于物质资源在于他自身拥有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可再生性等。其中可再生性包括两点:一是人类的繁衍;二是人力资源在经过体力、脑力劳动之后需要有身心恢复的时间和条件。这就要求政府通过公共福利来促进人力资本的再生,也只有如此才能对人力资本进行重复开发;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通过增强福利,加大保障力度,来缓解家庭负担,让人才真正能从家庭的重荷中抽身,全身心投入科研与建设。社会的职能不仅在于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去追求社会理想,促进社会进步。所以,国家应加大社会公共福利建设,改善民生,为人才的成长创造环境,为人才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要开拓视野、树立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篇7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7-0038-02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约束

1、从全国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资源的结构性约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经济呈现重化工业特征,并且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中国经济高增长对能源、矿产等资源的需求大幅上升。经济增长幅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与自给供给能力,从这种角度说,中国正面临着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这种资源结构约束主要体现:第一,自然资源约束。中国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林木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1公顷/人,占世界人均水平的33.1%;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176.8立方米,还不到人均3000立方米的轻度缺水标准;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为221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6%。中国以世界土地的7%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固然说明我们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实际上是十分匮乏的。第二,经济资源约束。经济资源主要是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以能源为主的资源、以金属和水泥等为主的原材料、外资和国内资本。随着中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面临的能源、原材料和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也日益显露出来。第三,社会资源约束。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社会资源在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政府等方面也对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约束。第四,生态资源约束。目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污染企业排放出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国际产业链逐渐向中国转移,许多污染比较严重、环境保护效率比较低的企业也在不断迁往中国,生态资源约束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严重。

2、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中国一些区域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投入,致使资源存量限制增大。资源供给表现为资源流量供给和存量供给。资源流量供给是以存量供给为基础的。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加剧了资源流量,资源存量很快暴露出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未来20年的发展中,除煤炭、铁矿石、铅、锌等少部分矿物资源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外,其他大部分矿物资源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加剧、资源开采企业的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资源枯竭”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出现大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二、资源约束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篇8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34-04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Murillo-Zamorano(2005)得出能源如同资本与劳动力,对加速生产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能源效率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Andrew和Warren(1982)把能源效率称为“第五类能源”,以突出能源效率在节能中的重要作用。改革以来伴随着安徽省(以下简称“我省”)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能源消费增长迅速,资源瓶颈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制约性越发显现。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历元下降到2010年的1.03吨标准煤历元,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但节能降耗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目标,可见节能降耗已上升为我国基本国策。众所周知,服务业能源消耗相对较少,而工业部门是能源消费的大户,且工业化是我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何将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有效缓解我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在能源约束下,通过节能降耗来实现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研究的焦点。

有关能源的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两种:一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能源效率进行测算,一是将投入产出分析法引入能源分析,通过编制能源投入产出表及能源结构分解分析(SDA)来研究能源、环境、经济、产业间的关联。本文与已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将投入产出分析法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相结合,研究节能降耗约束下,工业内部产业发展的思路及调整的依据。二是本文不但借助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单独分析,而且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综合关联评价分析了工业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

安徽省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从2007年安徽省4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建筑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这些工业部门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波及影响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大,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明显。而其余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均较小(小于1),说明它们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低。

从2007年安徽省42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来看,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批发和零售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农林牧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大(大于1),反映出这些工业部门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在对其他部门发展表现出较强支撑性的同时,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即所谓“瓶颈产业”)。而其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较小(小于1),说明这些部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支撑性较弱。

二、安徽省工业各行业能源强度计算

由于投入产出表中将工业划分为24个部门,而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包括采掘业(7个行业)、制造业(29个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3个行业),共计39个行业。因为安徽统计年鉴中没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H2)的数据,且其他采矿业(H6)的数值较小,为了减少计算误差,将其剔除,因此,计算结果中没有H2和H6两项的分析。藤棕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万元GDP能耗均超出同期安徽省万元GDP能耗平均值,其中安徽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005-2007年万元GDP能耗均值超过同期安徽省万元GDP能耗均值的10倍以上,这些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推进安徽省节能降耗工作的关键所在。在2005-2007年间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万元GDP能耗呈稳定下降趋势;安徽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呈V形波动;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则呈现A起伏,如何提高安徽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推进安徽省节能降耗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结论与启示

结合安徽省42个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及安徽省工业各行业能源强度的测算,笔者提出了在节能降耗约束下,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层次可选择的思路。

第一,优先发展具有强辐射性、强制约性、能源效率高的行业,如: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充分发挥该行业对对其他产业的支撑性和拉动性,在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同时,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过渡。

第二,有选择性地发展强辐射性、强制约性、能源效率一般的行业,如: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发挥其对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将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共同作用,改变其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现状,为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9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一、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规模大、速度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使我国经济发展养老保障的负担更加沉重,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次,人口素质有待提升。虽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水平及年限相对较低,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再次,我国人口的就业压力较大,失业率仍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慢,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资源问题

首先,水资源问题严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生产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用水量大幅增加。而我国水资源存在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保障程度不断下降。虽然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储量却不高,有些地区出现矿产资源短缺的现象,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再次,我国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许多地区缺乏经济用地,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3.生态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水土流失问题,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物污;其次,我国荒漠化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的荒漠化缺乏治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植物被破坏,我国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减少。严肃的生态问题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经济社会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比重过高,但是却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我国农村人口较多,而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收入不高,导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慢;其次,我国的工业仍然不够发达,工业总量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生产活力不足,导致我国工业效益不佳;再次,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其他先进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服务业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效率和附加值太低。同时,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二、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1.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制度和体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为区域经济可持m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同时,政府应建立公平竞争秩序良好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人文建设,实施诚信教育和文明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最后,政府应积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序性和合法性,为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应积极培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朝一体化方向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应按照区域经济现状合理规划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加强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进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其次,积极加快共同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立同意开放的经济市场,并积极维护市场秩序;最后,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路网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宽松的运输条件。

3.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拓宽投资来源,实施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模式,积极争取国际财团、民间资金、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投资结构,为此,我国应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多元化的招商项目,提高投资份额。同时,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加快项目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区域经济的项目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创新发展模式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经济的发展,创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其次,我国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突破环境和资源的约束。为此,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政府应重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益。

5.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应积极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高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培养专业化特色人才,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其次,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为此,相关企业应组织员工定期参加技能培训,完善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志刚.浅议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的理念[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2]梁强,王文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实证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1).

篇10

关键词: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regional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dynamic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148-02

0 引言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下,黑龙江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GDP的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就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出现。所以进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结果。

1 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机制的内涵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由社会、资源、经济和环境四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开放的、动态的和循环的复杂系统,这样就能通过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制约,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转需要获得足够的动力,它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力量。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结构,不可能靠系统自组织的生成和演进,需要在系统内外因素的耦合下形成驱动力,才能使这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有效运转,因此,构建高效的驱动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转的首要前提。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驱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方式。作为一个由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子系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动力要素;一是动力的机理。

2 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动力要素

2.1 企业的动力因素 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界要求企业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当前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包括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内部动力。企业内在的生态化动力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竞争的需要。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动力之一。②企业成本降低的需要。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以同样的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链上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大幅度降低成本,整条价值链的竞争力就会增强,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③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为了成为行业中的领先者,具有远见的企业率先承担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责任,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既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2.2 政府的动力因素 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法律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消除制度障碍的根本措施。通过政府的决策作用,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而且由战略层面深入到技术层面,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技术改造,增加可操作性。就需要通过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制度体系、各项节能设计规范和标准。通过示范作用,政府部门为了拒绝使用高耗能的产品,就需要正确引导群众消费观,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净化社会风气,节省社会资源。还要加强宣传,让节能减排的观念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融入到企业发展中,融入到群众的具体行动中,有效提高企业、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保障作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约束机制,构建市场对污染权、资源使用权的交易机制,实现政府对环境的管理,保证污染总量和资源使用最优,控制成本最少。完善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协调和平衡,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全方位推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2.3 社会公众的动力因素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的参与能够使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利益进行集中和整合,更好地实现利益诉求,为政府和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成为公众维护和实现自身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众多利益相关主体中的一部分,有时也会存在政策制度偏离公共利益的情形,产生政府失灵。此外,市场中的某些利益主体也会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产生市场失灵。公众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监督,防范环境风险,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公众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有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开展。

2.4 技术的动力因素 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反之,技术创新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品和产业也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一些绿色能源正在替代化石能源,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新兴的技术将成功推动全球发展,成为新的推动动力。而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学技术能力,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依托技术创新,可以淘汰落后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提倡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制定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把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

3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应营造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入手,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促进省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努力寻求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的最优匹配,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凡是市场能够自发调节的领域,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一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具有垄断性的项目,试行特许经营,通过业主投标制,开展公平竞争选定项目业主。三是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转向创造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提供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公共产品以及高效率的服务。着眼于充实政府的服务职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私合作等方式,加强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扶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筹措和补充社保资金。四是建立制约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把政府追求其目标函数的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约束政府自身利益的扩张和膨胀,从根本上清除政府行为所引致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障碍,实现政府约束机制的法治化。

3.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超越现有的发展模式,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必须要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的生态转型为核心,建立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土地用量少的新型工业,推行绿色制造、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大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引进、消化和吸收核心技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

3.3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全面实施创新战略,切实增强黑龙江省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采取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为辅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集中资源发展带动性强的技术和产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机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企业化经营,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共同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新型企业或战略联盟,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成立技术开发中心,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黑龙江省应继续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全面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科技、教育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把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搞好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产业技术工人培育,努力造就一支能够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打破地区、部门与单位的分割和壁垒,消除人才进入各种产业的所有障碍;启动人才柔性流动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资源的整合。

3.4 完善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机制 应从多方面提高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一是加强环境教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环境保护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二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及环境意识。三是要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要将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建设、企业排污等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等,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

4 结语

实现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发展要解决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一定的动力推动可持续系统的有效运转。在企业、政府、公众、技术等驱动力的作用下,信息、物质和能量在区域社会经济内部合理流动,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能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08-02

前言

据近日新闻报道得知刚刚发生的甘肃舟曲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已经造成1 270余人死亡,失踪近500人,造成伤病近2 000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这样的天灾在中国近年发生众多,甚至数不胜数,造成这些灾难的原因虽说是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但人们认真深思则不难发现存在的人为因素,那就是长期以来只是注重GDP的增长,只顾经济增长的时候对资源的过度掠取,而忽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造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结果。在我们痛定思痛的同时,必须反思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制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灾难的不再重演或灾难的程度减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

21世纪,可持续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发展的基本战略。其实施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1]。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的资源是重要的支撑要素,资源源于环境,环境酝酿资源,资源本身也是环境的一个组成成分,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同时是资源。故资源更为重要,资源衰退枯竭,则环境也就彻底恶化。

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即“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要不损害支持地球的生命系统:空气、水、土壤,不超出其源于环境的承载能力”[2],要求我们必须将发展限制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即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承载,这是保障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条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之后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评断标准,同样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有个可操作的评断标准。故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其工作的关键。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经济和社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因素的平衡问题,而其中最为关键问题又是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问题,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资源其中包涵有注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含义,资源的利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和维系生态环境的自然修复为限度。

故可以建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区域资源的消耗为主要断定对象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定指标体系是较为正确也是可行的。

1.指导思想。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所消耗的区域资源包括众多,主要指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及电力等能源及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判断指标也有众多,主要以GDP增长速度来判断。而GDP增长速度又有众多表现,同样的GDP增长速度所耗损的资源和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不一,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必须在评断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同时,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这个综合评价指标能够良好地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影响程度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这个影响程度值越小越显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构建原则。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如下原则:(1)政策性强:指标应能够对区域社会和经济活动方式对区域资源的耗用压力以及社会的响应等进行有代表性的描述,并与已有的政策目标和有关的标准相关。(2)信息量大:指标体系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内涵,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各个方面。(3)反应灵敏:所选指标应简洁明了、方便理解,能够显示系统状态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活动的变化反应灵敏。(4)数据易取:指标体系各指标和变量的数据应容易获取,且存在标准值或期望值,保证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可操作性。(5)实用性好: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应具有科学的基础,同时各指标还要清晰易懂,能被政府管理者和公众所理解和接受,指标体系自身应易于与评估模型和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使其实用性好。(6)针对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和该区域的特征联系,紧紧针对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历史等特征建立可操作针对性强的评价指标和体系。(7)可量化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个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只有这样才能逐级累计计算,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8)层次性: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各个影响因素种类繁多,归属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均不一,故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层次性归属。(9)各指标可概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即将设立的各级各类指标)性质纷繁复杂,甚至有点抽象,同时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性质也纷繁复杂不一,故在提取各级各类各个指标时必须找到其实质性的内涵,并进行概化处理。(10)公式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将各级各类各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公式计算。这些公式可据于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11)数学模型化:在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最后必须归结于一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判断数学模型,只有这样才能最后定量和定性地判断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

3.指标体系框架。根据前文分析,结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构建第一级目标层指数―第二级分类层指标―第三级指标层变量三级体系框架。三级体系中,对各级的设计考虑(如下表1所示):

这些变量必须进行量化,按变量满足的指标功能程度、集合信息的能力、资料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些变量以当前社会发达国家标准水平相比较来确定其具体量化数值。

4.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建立用于判断该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判断数学模型,模型如下所示:

可持续发展度P=αiYi=αiβjXYi(j)≥P0 可持续发展

式中,αi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在所有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函授;βj表示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第三级指标层第j个变量XY i(j)在第二级分类层指标Yi的所有的相应变量中所占的权重函授;P0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而适当选定的以判断区域经济可否持续利用的指数P的临界数值。

三、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有的功能

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定量反映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通过指标体系的表征,可实现以下功能:(1)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或状况,从而协助决策者进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2)评价一定时期内,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的各分类指标的发展相对速度,从而判断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是否可持续。(3)反映各个方面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对贡献大小,从而为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措施提供技术支持。(4)综合信息判断第一级目标层指数P全面说明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变化速度,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功效。

结语

本文针对区域的特性,构建了旨在指导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判断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分三个层次,并通过分析各层次的内在关系,通过权函数建立指数P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该指标体系简单明了,适用性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判断指数P的数学模型结构良好,意义明显,可方便使用与操作。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效过程来考虑指标体系的层次化和具体变量选取方便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只是提供了评价区域经济是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实际上人们可以根据区域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其具体适用性各异,同时,在各级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将受到当地有关区域各类资料的来源、考虑与已有统计方式的协调以及对一些指标量化特性认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指标的选取还有待深入比较,进一步筛选,并结合指标体系的应用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篇12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其中离不开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利益于地方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在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大力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打造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地方政府必须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环境制约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性的特点,甚至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尽管各地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如很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占GDP的比如都已经超过2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表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存在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环境不优的问题,比如对初创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资金支持,再比如商业银行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惜贷”等等,不利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模式制约

尽管我国各地都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但目前在发展模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仍然停留在技术引进、产品组装、来料加工方面,还没有摆“代工厂”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十分有限,不仅地方没有建立研发平台,而且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十分有限,研发费用的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1%左右,这样的研发投入根本无法保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成果转化制约

从目前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和模式的制约,很多地方尽管有很多高新技术科研成果,但转化率较低。比如某市属拥有全国“大学城”的称号,不仅科研机构密集,而且各级各类大学也十分集聚,2013年共有各类科研成果10000余项,但由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产、学、研”体系不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到10%,很多科研成果闲置或外流。

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加大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必须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眼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给予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更大的资金、技术、人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推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发展模式,要从过去组装型、引进型向创新型、自主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健康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必须在区域高新产业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产业引导,高度关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创新能力建设,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某地方政府下大力所培育“原生企业”,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归国博士创业园”,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方面的博士归国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强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

资金是制约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地方政府应抢抓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机遇,积极创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融资体系创新,既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贷款额度和力度,又要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资金瓶颈。同时还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投资领域的有效渠道,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注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

(四)建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足,是制约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既可以由地方财政出资建立地方性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解决重大技术攻关问题;又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对接,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我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仍然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特别是要着眼于当前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在鼓励、持续、引导、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步入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