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评估范文

时间:2023-10-27 10:31: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渔业评估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渔业评估

篇1

一、引言

鱼类等个体的生长可用其长度或体重增长数据资料描述其生长规律 ,因为渔业生物学资料收集中这两项数据最容易获得。在海上工作时,测量体长比称体重要方便得多,而且体重会因加工而变化,但长度一般却不会。同时,与体重相比,体长更不易受季节条件波动的影响。因此,在渔业评估中 常常要对体长与体重进行换算,故拟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十分必要,下面我们运用拉格朗日插值法牛顿插值法和分段线性插值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二、插值法在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实例应用及分析

由詹秉义所著《渔业资源评估渔》中得1982年北部20条湾蓝圆体长(mm)和体重(g)的实测结果。结合各种插值法分析,在相应的MATLAB插值程序中输入体长与对应的体重的实测原始数据,确认后,只要输入相应的体长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体重值。现假设求体长为200mm的一尾鱼的体重。

1.拉格朗日插值法

(1)节点内插时

我们以200mm为中心选取对称的实测体长区间进行插值计算(n为所取的对称区间内实测数据组数):

用MATLAB作图比较可得:

由运行结果来看,并不是选择的节点越多,误差越小,从它的插值余项来看,余项的大小既与节点个数的多少有关,也与函数f(x)的高阶导数有关。即高次曲线的近似效果并不见得好,这就是所谓的龙格振荡现象。

(2)节点外插时

在实测范围中选取几组体长和体重值,预测这几组值之外的体长对应的体重值并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选取6组值作为插值节点(从上图可知,n=6时逼近效果比较好)

另外选取4个体长值,运用拉格朗日插值法预测相应体重值,并与真实值做比较。

用MATLAB作图比较得:

线表示根据实测数据画的曲线,星星是利用朗格朗日外插法算出来的相应体重。

可以看出与真实值的偏差原来越大,所以拉格朗日插值不适合做外插。即在选取要估测的鱼的体长时要慎重,只能在所测量值[min xj,max xj](1≤j≤n)中选取,超过这个范围进行取值,所得结果一般是不可靠的。所以测量体长时应选择个体差异较大的,各种体长的鱼尽可能都进行测量统计。

2.牛顿插值法

插值节点选取同拉格朗日一致,节点内插。

由结果来看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用牛顿插值法结果是一样的。但从两者插值多项式表达式上来看,拉格朗日插值要比牛顿插值复杂,且速度较慢(用于技术水平有限,还不能用程序运行速度来比较两者的快慢)。

3.分段线性函数插值(结点一定要内插)

由运行结果可知的体重值只与体长值所在的区间 有关,无论选取多少个实测体长值作为插值结点,不影响体重值的大小,它可以有效地避免龙格振荡现象。

三、结论

通过上结面各种插值法运行求解比较可知,在渔业资源评估中,根据实测数据,已知鱼的体长估测其体重时运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和牛顿插值法结果是相同的,但从其多项式表达式上讲,牛顿插值要比拉格朗日插值简单。在运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时,要注意插值节点个数的选择,避免龙格现象,而且节点尽量内插,所以测量体长时应选择个体差异较大的,各种体长的鱼尽可能都进行测量统计,而运用分段线性插值法则能避免龙格现象。

篇2

0 引 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渔业、风能等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不断开展,各种海上离岸建筑也在不断地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和钻井平台。

挪威船级社的《全球海上事故数据库》统计资料显示,1970D2002年,全球共发生船舶与平台碰撞事故465起,其中,工程作业船舶在平台作业、演习、生产和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189起,占事故总数的40.65%。此外,为了进一步寻找碰撞原因,根据英国能源局关于船舶与平台碰撞数据库中的相关统计数据,1975D2001年10月31日期间共发生了557起事故,其中549起是由平台与工作船舶之间发生碰撞造成的。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工程作业船舶是船舶与海上平台发生碰撞的主要肇事船型。

海上油气开发平台在建设、运营和维护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类工程作业船舶,而工程作业船舶在驶近海上平台,以及在海上平台附近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人员操作、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与工程结构碰撞的风险。如何对此类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方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成为海洋工程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引入故障树的基本原理,构建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概率预测故障树模型,将该问题分解为驶近过程中和作业过程中发生碰撞概率预测两个子问题,并逐步分解为若干基本事件的组合,将复杂问题逐步简化成多个简单问题,从而对碰撞概率进行预测。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从工程作业船舶和海上平台的结构安全方面,利用船舶动力学原理[1]、海洋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仿真等方法[2],研究结构的安全性,为海上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有关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概率估算的研究较少。风险的大小是通过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之乘积来衡量的,因此,估算碰撞的概率同样十分重要。

关于碰撞概率评估问题,最为常用的是船舶交通流理论[3]:根据离岸建筑物周围交通流的长期统计特征,获取船舶处于碰撞航向的概率,进而研究在不同海况下避碰失效的概率,将二者综合即可求得碰撞概率。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船舶交通流具有明显的统计特征,然而对于工程作业船舶来说,无论是船舶数量和工作频率,都不具备该特征,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解决思路。例如,DAI等[4]提出一种服务船舶与海上风机碰撞风险评价基本框架,综合运用故障树(Fault Tree)、事件树(Event Tree)、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s)等研究船舶与风机的碰撞概率,然而该研究成果是否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海洋平台需要进一步论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分析工程作业船舶航行和作业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并且能够适用于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的碰撞风险评估基本模型。

2 水上交通风险评价基本流程

不同领域的风险评价通常都会遵循某种固定的步骤,而在水上交通领域,最为常用的是国际海事组织(IMO)提出的综合安全评估(Formal Safety Assessment,FSA)。FSA已被公认为是目前水上安全评估的标准化程序,其基本步骤见图1。本文风险评估框架主要解决步骤1和2中的相关问题。

3 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风险评估模型

3.1 故障树

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将某个不利事件的发生看作是由一系列简单事件发生共同作用造成的。将事故看作一个较为复杂的顶层复合事件,利用“与”“或”来描述简单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再进一步根据预测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顶层事件发生的概率。“与”门和“或”门的基本原理见图2和图3,其中:ET(TOP EVENT)为顶层复合事件;E1(EVENT 1)和E2(EVENT 2)为基本事件,其发生概率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或者相关领域专家的主观判断获得。

ET是否发生由事件E1和E2共同决定。对于“与”门来说,只有E1和E2同时发生,ET才会发生。因此,ET发生的概率为

=(1)

式中:表示顶层事件ET发生的概率;表示基本事件Ei发生的概率。

对于“或”门来说,两个底层事件只要有一个发生,ET就一定发生;因此,其发生概率为

=1- (2)

当顶层事件较为复杂时,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层级,且一个“与”和“或”门中可以存在多个子事件。假设故障树中有n个底事件 ,C为某些底事件的集合,当其中全部底事件都发生时,顶事件必然发生,则C为故障树的1个割集。若C是1个割集,且任意去掉其中1个底事件后就不再是割集,则C为最小割集。只要计算出所有最小割集中事件的发生概率,就可以求取顶层事件的发生概率。

3.2 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故障树模型

利用故障树的基本模型,对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风险进行建模研究。在建模前,应先对碰撞风险进行危险源识别,即找出导致碰撞的各个环节中的主要因素。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的碰撞事故可能发生在船舶驶台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于船舶在平台附近作业的过程中,这两种碰撞类型的发生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其影响因素也有所区别。按照以上思路,构建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发生概率的故障树模型(见图4),各个节点表示的意义和类型见表1,其中所有节点都存在是(Y)和否(N)两种状态。

由图4可知碰撞事故可能发生的路径,顶层事件是否发生由航行中是否发生碰撞和作业中是否发生碰撞决定。航行过程中的碰撞事故进一步取决于船舶是否处于碰撞航向以及监控设备是否检测到这一危险态势,后者为基本事件,而前者则进一步由t望失误和避碰失误两个基本事件共同决定。作业过程中的碰撞事故由船舶是否失控和是否遭遇大风浪两个因素决定,而船舶失控则由推进器故障和舵机故障两个基本事件决定。

根据故障树中的最小割集的概念,以及工程作业船舶与海上平台碰撞故障树模型中的基本逻辑关系,可以得到最小割集{x6,x5},{x7,x5},{x10},{x11},{x9}。

通过求取在每个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则所有割集发生的概率之和记为顶层复合事件的发生概率,即

Px1=Px6 ?Px5 + Px7 ?Px5 + Px10 + Px11 + Px9

(3)

从以上的模型可以看出,故障树模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一个复杂事件发生概率的预测问题进行逐步分解,转化成若干个基本事件的组合,通过计算基本事件组合发生的概率获取复杂事件的发生概率。需要说明的是,式(3)中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因受到具体的海洋工程特征、作业船舶性能、操作人员技能和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结 语

本文在水上交通FSA的基本框架内,利用故障树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作业船舶与离岸建筑物的碰撞概率计算模型,利用故障树的“与”和“或”两个基本逻辑关系,将碰撞事件逐步分解为若干个能够根据历史数据或者相关领域专家的主观知识获取发生概率的基本事件,最后根据故障树结构获取的最小割集,集合计算碰撞发生的概率。该模型不同于传统的基于交通流的碰撞概率预测模型,其为碰撞风险评价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润培,陈伟刚,顾永宁.船舶与海洋平台碰撞的动力响应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30(3):40-47.

篇3

(2)评估人员的专业化。它是指评估机构对评估人员有特殊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这种社会活动作出科学的价值判断,是十分复杂而困难的。“提供充分的、准确的信息是基础,但还必须依靠有学识、有水平、有经验的专家”[2]。

(3)评估活动专业化。它是指评估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利用专业工具、按照专业规程开展评价活动,其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

建立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的迫切需要

1.是真正落实国家政策法规中相关规定的需要

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已经强调:“要重视和加强教育决策研究工作,建立有教育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的咨询审议、评估等机构。”虽然在有关法规中已多次被强调,然而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估制度仍未能真正在社会上正其身、名其名、定其位。不能独立面向社会,因而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是切实保障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基础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之一。其推行与落实不同于常规工作和已经规范化了的工作,它是一个不断探索、实验、矫正和推广的过程。这种过程要求管理者和教育主体必须通过全程性、经常化的评价,来保障教育活动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行。教育事业越是发展,全程性和经常化的评估就越是不可或缺。我们常常看到社会上许多工作是雷声大,雨点小,工作虎头蛇尾,其原因大多是作为监督保障重要手段的评估工作不到位。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评估功能作用的进一步扩大与社会对教育评估的高期望,评估的专业化要求变得十分迫切。

3.是充分发挥督导效能的需要

如何发挥督导机构的最大效能?通常有两种选择:(1)挖掘内部潜能。设法减少督导系统的内部力量消耗,寻找替代力量,由替代力量代办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使督导人员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其他不可替代的工作中。(2)寻找外部援助。借助外部机构(或建立一个外部机构)与外部人员的力量为教育督导服务。这两种思路都暗示了一种基本策略,就是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育评估工作从督导系统中分离出来,建立一个专业化的教育评估机构。督导部门通过将大量的评估任务以委托的形式交给专业评估部门进行操作,然后利用评估部门的评价结果开展督导工作。通过专业化的教育评估机构替代督导部门的评估工作,可以有效缓解现行督导制度中最根本的问题——督导部门有限精力分配矛盾的问题,因而能切实促进教育督导工作效能的提高与职能的完善。

4.是真正发挥评估作用的需要

根据《关于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意见(》教督[1999]号)和有关文件精神,可将我国基础教育的督导评估概括为如下几个特点:(1)我国的教育评估是教育督导部门开展督导工作的基本手段,但督导部门不能自由独立地向学校提供教育评估服务。(2)督导评估是“教育督导部门进行的教育行政评估”。评估主要依靠行政权威,而不是专业权威。(3)教育行政评估的功能是“鉴定、激励、导向、调控”,并未强调“指导”和“社会性咨询服务”功能的重要性。(4)评估人员主要是行政人员,并未强调评估人员专业化问题,对督导人员的要求也只是强调“知政”“通学”等行政素质而非专业素质。(5)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为督导部门或政府部门服务,直接向政府负责,不是为评估对象和社会服务,也不向评估对象和社会负责。

这些特点表明,作为督导系统内的教育评估,已沦为封闭的行政督导体系中一个具体的手段和工具,其功能、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严重削弱和制约,因而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评估多元化的需求。将教育评估从督导系统中独立出来,建立一个专业性的教育评估机构,应是当前形势下教育管理改革的明智选择。

专业性评估活动不仅是开展督导工作的基础与手段,同时也独立发挥着导向、咨询与调控等功能;相对于行政性评估,专业性评估活动依靠的是专业人员的学术力量,提供的是专业化服务,因而评估结果的信度与效度相对较高;专业化评估除了可为督导部门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还可直接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教育机构改进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和指导意见,使社会对教育拥有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乃至对教育管理的参与权。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评估的功能应向为整个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提供专业服务方向拓展。建立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确立由评估与督导两者既分工又协作的“双轨”[3]驱动的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将有助于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由单一的政府主体管理体制,发展成为由政府统一领导的、依靠督导与评估等多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的、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的基本设想

1.机构的性质与职能定位

如何确定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的性质?目前有3种选择:(1)定位为行政性教育评估机构,使其与督导组织一样,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但是,行政性评估机构与督导机构存在着部分职能重叠和职权冲突,而且这种定位与政府机构改革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大方向背道而驰。(2)定位为市场中介机构。这是最新潮的想法。然而,在文化教育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的形势下,若教育评估机构独立于政府管理体系之外,则必然无以立足。(3)定位为国家事业机构,使其介于政府与被评估者之间。这在当前形势下应是务实的选择。这是因为:①有利于在教育管理体制转型过程中借助政府的力量,构建教育评估制度与服务体系,使新生的评估机构能尽快打开局面。②有利于协调与督导机构的相互关系。将其作为专业化的事业性组织,既避免了因其具有行政性质而出现的与督导机构职能重叠和权力冲突问题,又避免了因其具有市场中介性质而远离督导机构的现象。#p#分页标题#e#

在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的事业性组织性质被明确之后,其职能定位就有了基础。由于事业性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脱胎于教育督导,依托于整个教育系统,又面向市场社会,所以我国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的基本职能应主要包括:(1)评估指导职能。接受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委托,组织实施各种类型的教育评估活动,利用专业组织的学术优势,为委托单位提供信息咨询与技术指导。(2)协调沟通职能。凭借其专业权威和中立地位,协调解决督导与被督导、管理与被管理、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3)科学研究职能。依靠其专业人员或由其召集有关的专家、学者,开展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2.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与教育督导机构的关系

(1)两者是共存互补关系。由于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可以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所以督导机构可以集中精力开展督导工作,使督导在国家教育管理体系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同时,评估机构的存在也依赖督导机构的鼎力支持。评估机构的主要业务大多依靠督导机构的授权委托。督导机构的委托授意和评估机构的接受委托,是两者合作的基本形式。(2)两者还是独立并行关系。在国家教育管理体系中,评估机构与督导部门一样,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来行使管理职能。但两者职能各有侧重,并表现出各自独有的特征:督导机构以行政监督为主要职能,专业化教育评估机构以专业化的评估服务为主要职能。总之,两者都是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教育管理服务机构。

篇4

从1978年党的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年的时间。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财务会计改革也经历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协调、趋同到等效的发展过程。作为财务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业绩评价也历经了不同的演变过程。本文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阶段、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趋势的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阶段

我国对企业业绩评价的研究探索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进程,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而逐渐走向成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实物量考核阶段(20世纪70年代)

此阶段属于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以实物量考核为核心。 国有企业基本没有经营自, 只是作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的派生机构而存在的经济单位。在此情况下,政府评价考核企业业绩采用的方法是对照指令性生产计划,以“产品产量”、“企业产值”为核心内容。这一评价方法在当时对提高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缓解物资供应紧张局面、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等方面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这种以实物产量为主的企业考核方式,导致国有企业严重缺乏效率,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本企业的地位,扩大经营者本人的业绩,都有一种总量扩张的冲动,千方百计地争资金、争项目、争资源,不计成本、重复建设,技术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二)产值和利润为主的评价阶段(20世纪80年代)

此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1979―1982年的放权让利,1983―1986年的利改税,1986―1991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开放后的放权让利时期,国有企业考核评价以产值和利润考核为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自扩大,市场化程度提高,初步拥有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这一时期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管理还没有完全摈弃行政管理和计划控制,但已开始认识到企业经营和发展是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单一指标考核方法已不再适应转轨过程中的国有企业管理,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开始为各方面所接受。1982年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委制定了主要包括总产值和增长率、上缴利润和增长率、产值利税率和增长率、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增长率等在内的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依据,同时规定从中选择10项指标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为综合记分卡,即通过报告期指标与基期指标逐一对比,判断企业经营改善、持平与退步情况,然后进行打分,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的动态发展指数。这种方法避免了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并解决了从总体上评价反映经济效益的各方面因素的问题。但这种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没有将考核指标按照重要性程度进行划分;二是只是简单地进行历史对比,容易导致“鞭打快牛”的现象,越是基础差的企业越是容易得高分。所以,这种方法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淘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承包制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但这种尝试并没有解决国家作为所有者在充分信息条件下,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全面考核评价的问题,反而是企业经营者利用经营自不断侵犯所有者的权益。为克服承包制的弊端,1988年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曾联合了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税率等八项考核指标,但由于没有制定综合评价方法,这8项指标并没有在企业考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因为对绝大多数实行承包制的企业主要还是考核企业承包计划的完成情况。与此同时,这一时期所采用的单纯以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为考核内容的考核方法,客观上诱导了国有企业经营行为的短期化。企业为完成业绩即实现利润或上缴利税,不惜将大量损失和坏账长期挂账,使得国有企业不良资产比例连年上升,经营潜亏逐年扩大。这种不健全的考核方法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后期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包袱越背越重,不同程度地陷入经营困境的重要原因。

(三)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阶段(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时期。此阶段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为起点,中国开始探索建立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体系。在总结了承包制的经验与教训后,中央提出要将经济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调整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在工业企业的考核上要淡化产量指标,强化效益指标。1992年,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具体包括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6项指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推动政企分开,1995年财政部公布了一套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10项指标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给每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行业评分值为标准进行评分。1997年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根据新的形势,对1992年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6项指标调整为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销售率等7项指标,指标权数也进行了重新分配,评价标准按照前四年的全国平均值确定。

这两套系统都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办法的巨大进步,对纠正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它们也存在着相似的局限性:一是评价体系缺乏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不能引导企业避免短期行为;二是评价标准划分太粗,降低了评价实践的适应性,这导致了两套体系在实践中都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现在)

本阶段以《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的颁布为标志。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监管机制都发生了根本改变,为适应这种要求,财政部经过反复研究和测试,到1997年底,初步形成了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由12项计量指标构成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框架。1998年,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又增加了定性评价因素,使指标体系由原来的12项发展为38项,形成了以基本指标为主导、以修正指标为补充与专家评议指标相结合的三个层次的立体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根据多目标规划和非确定性决策的原理,引入了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评价反映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计量与非计量性因素, 使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水平。1999年,财政部会同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及其操作细则,重点评价国有企业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专家评议指标三个层次、32项指标构成,初步形成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标志着新型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2002年3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颁布了《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改)》。其评价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资产营运、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共28项指标构成。

二、我国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经历了以上四个阶段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偏重财务指标,使企业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容易产生短期经营行为和利润操纵行为

现有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虽然近年来设置了非财务指标,但占的比重较小,而且都是评议指标,没有给出计量方法,主观随意性较强。这种只注重财务要素和反映企业财务结果的指标体系, 不利于对企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影响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财务指标在评价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

1.财务指标评价系统过分重视取得和维护短期财务结果,助长了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行为。现有的业绩评价体系中,利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企业的经营者必须集中精力提高季度和年度的盈利数字,因此更加关注的是企业短期的盈利能力。为了追求较高的会计账面利润,管理者很可能利用他们手中拥有的经营权来作出使企业的短期利润增加,但长期利益受损的经营决策,即经营决策中的短期行为。追求短期目标如通过削减研究与开发经费、广告经费和机器维修来增加当年利润等,都明显地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评价体系中利润成分越高,企业的短期行为就可能越发膨胀,因为会计利润只能反映过去的事实而无法充分显示企业的未来潜力。

2.弱化财务指标的监控作用。财务指标大多以会计数据为基础,这样,会计数据在反映企业真实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那些不足均会带入财务指标当中,从而导致财务指标“监控”作用的弱化。因为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不同的应计项目调整,会产生不同的会计盈余数字。也许一些财务指标通过仔细的调整,可消除会计信息中存在的扭曲,但是,这将导致指标本身趋于复杂。而指标越复杂,就越难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指标的导向作用和监控作用就越低。

3.容易导致利润操纵行为。特别是仅以少数财务指标作为考核标准时,更容易纵。由于业绩考核往往是制定报酬、决定聘任、提升与否等契约的依据,为了实现其经济和政治目标,经理有进行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动机,并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或通过关联交易来粉饰报表美化财务绩效。

4.财务指标评价系统讲述的是过去的事情,用其来指导和评价信息时代的企业显得捉襟见肘。因为信息时代的企业要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工艺、技术和革新以完成创造未来价值的任务,这使得企业绩效评价中不可计量的、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经营行为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难以涵盖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财务指标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缺陷,恰恰是非财务指标所欲弥补的。非财务指标可以不受会计信息局限性的影响,以用来评价各种经营行为,而同时又避免财务指标进行货币化计量时存在的困难。它还可以对现有经营行为进行直接的“描述”,从而使它能够包含现时财务指标没有包含的、却能在未来财务指标上反映的企业价值信息。

(二)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未考虑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缺乏知识与智力资产方面的评价指标,是现有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大缺陷。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智力在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中,以及在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微软公司的有形资产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巨大差额,不能不说是知识与智力资产发挥的作用所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与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衡量企业知识和智力资本价值的指标更将成为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因此,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知识与智力资本绩效的评价指标, 是不健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对企业技术创新重视不够

创新是一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第一位因素,也是主要的推动力。创新可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产生更好的整体效益,使企业在优势的基础上谋求更大发展。企业的创新活力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它主要包括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等。虽然现行的评价指标包括有技术投入比率和发展创新能力两个指标来反映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但它们只是作为辅助指标和评议指标,而且指标考核的内容不具体、不明确。这会使企业不重视技术的改造和更新,不舍得进行研发投入,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四)没有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等企业社会责任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环境污染、全球变暖、酸雨、土地荒漠化、资源匮乏、臭氧层空洞等诸多问题成为困扰现代文明的一大顽疾。这些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各国的共同关注与重视。而引起以上问题的最根本原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企业有一定关系,甚至是直接关系。在治理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方面企业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行业绩评价只是从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的角度进行评价,殊不知企业业绩评价的主体不仅有资产所有者、经营者,还包括政府部门、员工、消费者等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反映他们对利益分享的情况和满意度,不利于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不利于满足不同评价主体的信息需求。

三、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展望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在于满足股东、 债权人和管理者的需要,只偏重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衡量。实际上,公司的所有者不仅包括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 而且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 并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公司的责任增加了:公司运营不仅影响到所有者利益,而且影响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顾客、供应商、当地社区居民、政府等等。企业目标不再是仅仅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利益相关者综合利益最大化(麻晓艳,2007)。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业绩评价主体必然多元化,这是趋势。

(二)评价客体的全面化

现阶段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客体主要以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为主,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纳入业绩评价系统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既然所有的企业都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它们的业绩会对我国的经济、环境、社会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其经营业绩绩效进行评价也就理所应当。

(三)评价内容的多维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除依赖其直接经济资源的配置外,还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的最优配置,如:人的体力、脑力、情感、动机、道德等人力资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谐的企业关系、丰富的社会文化、道德风尚、伦理观念、诚信协作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环境等生态资源等等,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资本由传统的一维资本(财务资本)向多维资本(财务资本、智力资本、社会资本、生态资本)转变(麻晓艳,2007)。

1.关注非财务指标

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都是企业总体业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业绩评价除了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及生产率的提高外,还应充分关注客户满意程度、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员工满意程度等非财务因素。客户层面、职员层面和技术创新层面等指标,更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后劲,具有一定的预示性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财务指标易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的缺陷。

2.注重对知识和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评价

智力资本是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借以获取超额收益、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各种知识资源的有机综合体。智力资本是解释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巨大差异的原因。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核心利润源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从以实物型资产为主,演变为以金融/财务型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主。这些无形资产实质上就是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以及智力资本的体现(魏继华、宗刚,2007)。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使企业更加重视对知识及智力资本的评价。

3.重视创新业绩的评价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保持的关键因素,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法宝。企业只有重视技术创新能力,并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带来长远的业绩效益。因此,创新业绩的评价将逐渐成为业绩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4.注重绿色绩效评价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支撑的。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谋求永续发展,企业应采用保护环境的生产方法,努力实施既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方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生态环境因素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绿色绩效评价将成为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趋势。

5.关注社会责任业绩的评价

社会责任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对一流企业“高标准、严要求”的公认指标。目前我国企业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显著地感受到提高企业社会绩效的压力和动力。一方面,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没有社会绩效意识的企业将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之初就一直强调要致力成为“企业公民”,并积极建立与政府、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赵喜仓、周蔓)。所有这些都表明,整个社会和企业会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与运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二00三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麻晓艳.企业业绩评价模式演进及趋势[J].商业时代,2007,(10): 37-38.

[5] 魏继华,宗刚.企业管理变革下的业绩评价创新趋势[J].商业时代,2007,(4):46-47.

篇5

    职业防护现状以及职业卫生管理防尘设施采用布袋除尘、水淋塔降温除尘。但但某些车间的工程防护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铸板车间各铸板机铅液下注口罩口面积不足,不能完全覆盖铅烟发散点,铅烟的捕集率不高;分刷片车间机械通风不够,各送风口与主风管道成直角,大大影响通风效率;组装车间的送风机在室内,排风系统不符合要求。个体防护用品有布帽、工作服、罩衫、3M防尘口罩、手套,酸作业岗位配眼镜、皮裙及长筒靴等。大部分职工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符合规范,但在酸作业岗位有些职工眼镜佩戴不符合规范。辅助用房包括有浴室、更衣室、卫生间、洗衣房等。目前企业已建立较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有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每天对所有车间的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考评公布,实行一定的奖惩措施,并且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在有毒有害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职业病危害告知标牌,并进行了劳动合同告知;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健康体检。

    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通过查阅文献[1]和现场调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铅烟、铅尘、硫酸、二氧化锡、三氯甲烷、噪声、高温等职业危害因素等。极板生产及电池组装过程中详细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环节。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铅烟、铅尘按照前述生产过程中存在铅危害的岗位,设立铅烟监测点5个,获得有效样品9份,TWA范围在0.008~0.354mg/m3,平均值0.145mg/m3,超标率为40.0%。铅烟危害主要存在于铸焊岗位以及跨桥焊接岗位,TWA超职业卫生限值10倍以上(见表1)。铅尘共监测14个点,获得有效样品28份,TWA范围在0.051~2.432mg/m3,平均值为0.353mg/m3,超标率为100%。铅尘危害分布于极板的各个主要生产过程,特别是正板切片岗位超职业卫生限值48倍以上(见表1)。硫酸硫酸主要存在于制酸、涂板以及充放电岗位,共设立监测点7个,获得有效样品14份,TWA范围<0.3~0.8mg/m3,所有检测点的浓度均低于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见表2)。二氧化锡和三氯甲烷二氧化锡主要存在于焊接岗位,共设立监测点2个,有效样品4份,TWA均低于检出限0.1mg/m3,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三氯甲烷主要存在于封盖上胶岗位,设立监测点1个,获得有效样品2份,TWA均低于检出限10.0mg/m3,同样也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物理因素按照前述生产过程中存在噪声危害的岗位,设立噪声监测点24个,8h等效声级(LEX,8h)范围在63.3~93.3dB(A),平均值84.4dB(A),超标率为50%,其中切片、球磨、焊接及装模岗位的LEX,8h超过90dB(A),超标比较严重一般情况对于企业接触铅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共采集451份职工的血样,并进行了血铅的测定,其血铅水平范围26.4~595.6μg/L。400μg/L以上共69人,血铅水平达到慢性铅中毒观察对象[2]者占总人数的15.3%。男性职工血铅水平显着高于女性职工(t=3.768,P<0.001),且超标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6,P<0.001),见表4。2.5.2不同岗位职工血铅水平所有涉铅岗位中分刷片、焊组岗位职工的血铅水平较高,分别为(374.0±91.1)μg/L和(360.8±97.5)μg/L,而且超标率分别达到了34.1%和26.2%;包装岗位血铅水平较低为(132.8±72.5)μg/L,尚未发现血铅超标职工。

    通过本次对该铅酸蓄电池企业生产工艺的调查和现场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基本了解了铅酸蓄电池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环节中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铅酸蓄电池企业产生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铅烟、铅尘以及噪声。从检测结果来看,铅危害最严重的岗位是焊接、极板生产岗位,均超过职业卫生限值10倍以上;从体检结果来看,上述两个岗位血铅超标率也最高,提示这些岗位可以作为铅酸蓄电池企业铅危害控制的关键岗位。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生产岗位空气中铅尘浓度较高,铅作业工人血铅值与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尘浓度有关[3,4];另一方面极板生产车间工程防护设置不合理,影响排风通风效果,含铅废料随意堆放,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焊接岗位缺乏铅烟捕捉系统。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在职业卫生管理及劳动防护状况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职业卫生方面持续改进,包括投入资金更换3M防尘口罩;最新采购并安装专业Nederman焊烟净化器,用于焊接岗位,同时定制了罩衫穿着于工作服外,并进行定期的清洗更换;对通风除尘设施改造;邀请省职业病防治方面的专家去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治的讲座;积极发明新专利(例如酸雾收集器)降低职业危害物质的释放;不断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密封效果更好的仪器(自动包片机)。在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中,铅危害往往被放到首要位置,而噪声作为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易被忽视。通过调查发现,在存在噪声危害的工作岗位,没有一名职工佩戴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而是直接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众所周知,长期暴露噪声环境中可以引起职业性噪声聋,严重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在我国职业性噪声聋所引起的经济纠纷仅次于尘肺。

    铅酸蓄电池企业的噪声防护同样刻不容缓。耳塞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护措施,建议该企业尽快将耳塞加入到个人防护用品行列,考虑到耳塞佩戴的不舒适性,应定期检查耳塞的佩戴使用情况。该企业定期委托当地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每季度对铅接触人员进行血铅检查。从体检报告来看,一方面,职业健康体检未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开展,噪声、酸雾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检查中未体现;另一方面,男性职工血铅超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职工,其原因可能与生活卫生习惯有关[5]。职业健康体检是发现职业禁忌、早期职业损伤以及观察职业病防护措施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并妥善安置出现职业健康损害的职工。据江苏省环保厅的公告,截至2011年7月,我省关闭取缔蓄电池企业达158家、停产整顿248家、限期治理24家、正常生产企业36家、正在建设企业18家。正在生产运行的涉铅企业81%分布在苏中、苏北欠发达地区。全省涉铅职业人群达10万余人。近年来,全省各地发生十余起铅危害引起的纠纷事件,给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亟待出台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以保障劳动者健康。

篇6

【关键词】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关系

1 企业价值与无形资产价值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基本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形资产已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优势,无形资产日益成为企业非物质形态的价值创造来源,企业必须进行组织重构和战略聚集来应对这一变化。前者会使纵向一体化的内部组织被供应商、客户和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联盟的网络所取代,导致大量的有形资产被无形资产(主要是组织资本)替代;后者强调创新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突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无形资产价值与企业价值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企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无形资产价值

诸多的价值贡献因子组成了企业价值,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组合体构成了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无形资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占企业资产价值的比重越来越大。然而,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并没有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完全反映出来。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一种的资源。一种资源要被确认为资产,必须先通过交易获得,且能够恰当地量化。有些无形资产因为不具备上述特点,无法在报表中得到反映,所以资产负债表上没有揭示无形资产真正的价值,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超过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价值,企业价值也并不是某一时点企业资产价值的简单相加,而是体现在企业资产的不断运动并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

1.2 企业价值的增加有赖于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配合

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它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与有形资产紧密配合。在实践中,无形资产能否形成企业价值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确定。一项无形资产只有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对整体效益作出了贡献,才能被认为是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如企业拥有一项专利,转让出去收益不菲,自己拥有因为无法对企业价值作出贡献可能一文不值;企业拥有的专有技术,虽然在公开市场上价值甚微,但却是企业正常经营所必不可少的,也就成为企业价值的重要来源。

尽管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形成至关重要,但无形资产并不能完全取代有形资产来形成企业价值。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是因为其有收益,是由于非竞争性所导致的无形资产投资的规模效应以及网络效应所产生的正反馈作用对这种规模效应的放大。但其作用和增长往往受到内外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内生原因,由于无形资产成本特征导致管理不经济性;二是外在原因,即市场规模和成长性的限制。因而虽然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但是不能完全取代有形资产构成企业价值。

1.3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无形资产的作用

统计资料表明,相对于企业市场价值的增长而言,企业有形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增长较慢,而对无形资产(主要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企业各单项资产为企业所做的贡献多少决定了其价值大小。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条件是有形资产,有形资产投资风险小,可利用的范围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大。只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有形资产的价值就能体现。有形资产如果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不能被充分利用,它所体现的价值就可能较低。若有形资产被充分利用时,其价值就会增高,但不是无限地增高。在持续经营的企业中,有形资产价值体现为完全重置价值。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企业创造超额收益时必备的生产要素,它的投资风险较大,可利用范围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较小。无形资产必须依托于有形资产才能发挥作用,其价值体现为创造超额收益,企业只有利用无形资产确实能创造出超额收益时,无形资产价值才能体现出来。企业价值同企业收益成正比,收益越高,价值越大,随着超额收益的增长,企业价值将不断增加。因此是否有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及无形资产价值的大小,对企业整体价值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赖于无形资产价值作出的贡献。

2 企业价值评估与无形资产评估的相同点

两者在评估思路及评估方法、评估原则、评估流程和功能表征上都相同。

2.1 评估思路及评估方法相同

两者都首选收益还原思路,把未来持续经营期间可能产生的净收益还原为当前的资本额。实现收益还原思路的具体评估方法主要是收益现值贴现法,这种方法是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因为两者思路相同、方法相同,所以两者的评估前提也相同:一是待估对象的未来净收益能够预测,且预测的收益数额是合理性和可用性的;二是与待估对象未来净收益相关的风险能够估量,并能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

2.2 评估原则相同

两者都遵循相同的工作原则和经济原则。

2.2.1 工作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专业性原则四项。

科学性原则要求评估方法科学,科学方法必须与评估标准相匹配,以使资产评估的程序科学合理;客观性原则要求对所依据的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实事求是,评估过程中必要的预测估算等主观判断应建立在市场和现实的基础上;独立性原则要求评估人员摆脱资产业务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对被评估资产的价值独立地作出评定;专业性原则是确保评估方法正确、结果公正的技术基础

2..2.2经济原则包括预期收益原则、替代原则和贡献原则

预期收益原则强调的是资产的市场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替代原则强调在评估过程中,对多种相同或相似资产的不同价格应取较低者为评估值;贡献原则强调某一资产或资产的某一构成部分的价值取决于它相对于其他相关的资产或资产的价值贡献,或者根据当缺少它时对整体价值下降的影响程度衡量确定,贡献原则要求在评估时,必须考虑被评估对象在整体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孤立地确定该项资产的价值。

2.3评估流程相同

因为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主要都运用收益还原思路,采用未来收益折现法来进行评估,因而具备相似的评估流程:一是对委托对象资产的性质和产权范围进行鉴别;二是收集有关的财务数据,分析预计今后若干年内待估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收益;三是采集并分析市场上类似资产的有关数据,根据市场变化对预计值进行调整;四是估价待估对象的剩余使用年限,建立评估模型;五是选择适宜的资本化方法,确定折现率;六是根据折现率计算被评估对象的价值;七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其他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初步得出的评估值进行验证调整;八是确定评估值,出具评估报告书。

2.4 表征功能相同

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都是通过对其未来收益的预测以及适用资本化率的确定,得出待估对象未来获利能力的现值。基于这样的表征,两者都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市场性、预测性和咨询性的功能特点。

动态性是指两者的评估值反映的都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资产或组合体的动态现值,与单项资产评估以某一时点为假设前提所反映的资产静态价值不同;不确定性是指两者在评估中所采用的收益法,有赖于待估对象未来收益和适用资本化率的确定,由于预测技术以及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参数选用所固有的不确定性使评估结果带有不确定性;市场性是指两者不管是否需要进入市场交易,都要通过模拟的基于现实市场的市场条件,对资产进行确认、估价和报告,并且结果必须接受市场检验;预测性是指两者都是利用资产的未来潜能说明现实,现实的评估价格是用来反映资产的未来潜能的;咨询性是指两者的评估结论本身无强制执行的效力,评估人员不对资产业务定价决策负责,评估结果只作为交易双方要价与出价的参考。

2.5 评估流程一致

因为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都主要运用收益还原思路,采用未来收益折现法来进行评估,因而具备相似的评估流程:(1)对委托对象资产的性质和产权范围进行鉴别;(2)收集有关的财务数据,分析预计今后若干年内被评估对象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收益;(3)采集并分析市场上相类似资产的有关数据和供求变化,根据市场变化对预计值进行调整;(4)估价被评估对象的剩余使用年限,建立评估模型;(5)选择适宜的资本化方法,确定折现率;(6)根据折现率计算被评估对象的价值;(7)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其他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初步得出的评估值进行验证调整;(8)确定评估值,出具评估报告书。

3 无形资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的不同点

无形资产评估与企业价值评估相比,在影响因素、实务处理上都有区别。

3.1 影响因素上的区别

3.1.1 收益的增加和分配不同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分析的对象是无形资产创造的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全部收益,企业全部收益的增加值可能表现为许可使用费支付、利润分成或其他形式。

在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要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进行专门分配,只有无形资产创造的边际收益才包含在评估中,收益分配可以采用资本回报的形式,这样可以区分出在产生与无形资产有关收益中使用或消耗的任何有形资产应分配的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整个企业的收益无须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中进行专门的分配,因为所有资产都对企业整体价值有贡献,所以分配是不必要的。

3.1.2 风险不同

一般情况下,企业有形资产的风险相对较低,而无形资产的风险则相对较高;投资于一个企业的风险要比投资于一项单个无形资产的风险要小。因此,对无形资产评估所采用的折现率要比对企业价值评估采用的折现率高。当然,对于那些风险比许多企业实体的风险小很多的无形资产则另当别论。

3.1.3 寿命不同

无形资产评估时,通常假设无形资产寿命期有限。企业价值评估时,则通常假设企业拥有无限的寿命期,即在企业价值评估中通常会假设目标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两者寿命不同是对分析过程及评估结论影响最大的因素。

3.2 实务处理上的区别

3.2.1 范围不同

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涵盖了无形资产评估的范围。无形资产评估的是某一项具体的无形资产或组合体,要在分析使用单位产生的总收益的基础上剔除其他资产的投资回报。而企业价值评估则是将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通过分析所有因素的配置效率来测定其未来获利能力。

3.2.2 成交方式和账务处理不同

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多数是出于产权变动。无形资产评估常常是无形资产的买卖,而企业价值评估则是企业相互持股或并购。在账务处理上,无形资产产权变动后,意味着原有账户中货币资金的变化。而企业产权变动后,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货币资金科目的变化,往往需要撤旧账立新账。

3.2.3 人员处置不同

无形资产评估很少涉及人力资源问题,而企业价值评估一旦涉及产权变动,就会牵涉到人的问题。企业并购中普通人员会被作为包袱与不良资产和负债一并剥离,对管理层也往往有特别的安排,安置被剥离人员的成本会抵减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无形资产评估》汪海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9

篇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28-02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预示了中国评估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趋势,然而中国资产评估起步较晚,直到2007年11月才召开了“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会”,准则体系发展尚未成熟。2005年4月中国正式实施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在准则体系初步确立之际,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文借鉴《国际评估准则》(IVS)中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部分,从框架结构、内容等几方面进行国内外比较。其中,国际评估准则参照2005年颁布第七版中的指南6――企业价值评估指南。

一、 框架的比较

《国际评估指南第6号――企业价值评估(2005修订)》于2004年11月30日,中国《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于2004年12月30日,从日期上看几乎一致,经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评估指导意见与国际评估指南的相同点:(1)都要求根据评估目的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2)都要求确信信息来源的可靠和适当性;对所利用的别的专家的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确信其合理性。(3)都指出了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明确的事项以及应当考虑的因素。(4)都指出了财务报表调整的必要性及相关要求。(5)都要求正确运用资产基础法(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三种基本评估方法,对各种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可信的评估意见。

异同点:

1.应用导向的明确性。国际指南明确地将其目标导向定位于服务于财务会计报告,表现在:在引言中指出评估指南的服务对象是“财务报表使用者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结论使用者”特别是点明了“财务报表使用者”是评估指南的服务对象;专设与会计准则的关系部分,对企业价值评估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将这种联系建立于评估与财务报表的普遍联系之上。相比之下,中国指导意见在这方面显得较为单薄,原因是中国尚未将财务报告目的作为评估的应用导向,在引言中将服务对象定位于“社会公众”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较之国际指南,这种界定显得较为含糊,特别是没有明确评估结论被使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财务会计报表;没有明确企业价值评估与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

2.理论基础的科学严谨性国际指南非常重视评估的一般原理在企业价值评估领域运用的正确性,为此专设定义这一部分,对评估的一般概念、程序、方法等的术语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详细解释与界定。这些术语共达数十项,包括调整后的账面价值、资本化、控制权缺乏折扣、经济寿命、持续经营、股份公司、收益资本化法、多数股权、净资产、营业公司、回报率、评估途径(方法)、营运资本等。中国指导意见直接使用国际指南中上述这些术语,并未针对企业价值评估业务进行专门的定义。

3.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方面,准则的可理解性和可执行性基于理论基础的科学严谨性。国际指南的突出特点是虽然以原则为主,但条文较为详细和实用。如在指导意见中较为全面而细致地阐述了财务信息及财务报表的用途、财务报表分析和调整的目的以及方法。中国指导意见的细致程度不及国际指南,这可能会对其理解和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评估要求与评估方法中提到了财务报表调整的必要性以及基本要点,但过于简略;对财务报表调整的目的――进行财务分析以获取评估相关信息,并未强调。

4.框架的合理性。IVSC由于有专门的IVS3评估报告准则,所以没有再在《国际评估指南第6号――企业价值评估(2005年修订)》中对评估结果的报告进行大篇幅赘述。而中国目前准则体系中尚未建立专门的评估报告准则,所以在本指导意见中专设评估披露部分对评估结果的披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规范;这一部分以后如果被整合入中国的评估报告准则将会优化指导意见的框架。

二、内容的比较

1.国际评估准则体系:国际评估准则体系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其中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提供了作为评估及评估准则基础的基本法律、经济概念框架的说明,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原则对正确理解评估和运用评估准则有重要意义。这些概念和原则主要包括:土地、财产、不动产、资产、价格、成本、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最佳用途、效用、公允价值、非市场价值、评估途径(方法)等。行为守则对评估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要求,确保评估结论的可靠、一致和无偏性。准则是较应用指南和评估指南更为基础和稳定的部分,包括了三条具体准则:市场价值基础评估和非市场价值评估是应用指南的基础;评估报告是由以前分散在准则体系中的有关评估披露的方面总结而成。应用指南包括从评估目的角度制定的两条指南。评估指南是对准则和应用指南的补充与拓展,是针对评估过程中以及评估结论使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的,包括十四条具体指南。

2.中国评估准则体系:从准则建设的历程上看,最早颁布的是无形资产准则,而非基本准则,这反映了早期的准则建设缺乏整体性思路。2004年财政部了两项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初步建立,目前已经的资产评估准则与指导意见数量较少,共七项,其中,《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是中国评估准则体系的一大特点,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各种资产类型、各种评估目的资产评估的基本规范。目前中国的评估准则体系很不健全,缺少专门性的具体准则,因此对一些专门事项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任务都只能全部由《基本准则》承担。所以《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在中国目前的评估准则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一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与行为守则功能类似。总的来看,目前中国的评估准则体系尚未成形。在企业价值评估准则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准则体系的进一步比较,中国与国际准则的差距凸显:虽然中国评估准则已经积极地迈出了向国际准则靠拢的步伐,但相对于后者完备的体系,中国的准则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评估准则的制定已经接近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方向,但从目前看来,离实现趋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中国评估准则尚待完善的空间

1.准则的导向。国际评估准则以财务报告目的为导向,中国评估准则尚未体现出明显的专业定位,因此在今后的建设中应当明确地对财务报告目的评估以及其他目的评估进行规范与指导。在相关的具体准则中,适当增加对该项评估业务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说明。

2.理论基础。国际评估准则很重视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整个评估体系中贯穿了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尚有欠缺,因此,中国应学习国际评估准则的这一体系理念,重视评估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有效的运用到实务中。

3.框架体系。国际评估准则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框架体系,而中国评估体系尚不清晰,中国可以借鉴国际评估准则的框架体系形成适用于中国的一套评估体系。

4.可执行性。评估准则不是实务操作手册,不应当像操作手册那样事无巨细。但适当和必要的细化条文,对理解和执行准则是有帮助的。

5.与会计的关系。国际注重与会计准则关系的协调,而中国评估准则却显得与会计分开而立,在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是任何一项经济行为的基础,因此中国评估准则应重视评估与会计准则的协调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玉平.企业价值评估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06,(1).

[2]刘春茹.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漫笔[J].中国资产评估,2006,(1).

[3]徐淑.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几点认识[J].中国资产评估,2005,(3).

篇8

一、从《资产评估法》看行业机遇和挑战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评估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和保险公估在内的六大类评估专业,分别由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和保监会等五个部门管理。这就是行业人士都熟悉的“五龙治水”,这种多头管理体制不仅增加了政府监管成本,也加重了评估机构的负担,不利于公共管理形象的树立,这种管理体制的根源在于评估行业法制建设不健全,没有一部行业的根本大法。资产评估法的颁布对于评估行业结束多头管理,统一管理,凝聚行业力量,将评估行业做大做强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今年,折腾了7年的《资产评估法》终于进入了二审,总的来看,与一审稿相比,二审稿一个突出特点是按照简政放权、政社分开的要求,将更多政府部门管理权限向行业协会下放,着力厘清、理顺政府、行业协会、评估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在一审稿的基础上,第一个亮点是补充了关于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获准注册的,由资产评估协会颁发执业证书,并报国务院相关部门备案,把政府从考试,注册这类细节实务中解脱出来,使政府在宏观指导上投入更多的心血;第二个亮点是在设立评估机构上,今后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选择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第三个亮点是对评估师、评估机构执业要求更加明确;这些新的草案完善将进一步减少行业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行政干预,维护资产评估师作为第三方的独立和客观。

虽然《资产评估法》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但是目前其颁布的可行性和是否能够真正达到大家所希望的效果仍然存在诸多挑战,比如,利益各方的博弈仍然激烈,各级行政部门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领地”,围绕《资产评估法》的争论一直不断。这也是为什么资产评估法迟迟不能出台的原因。其管理体制中关于由其中哪一家来主导协调配合机制仍然没有定论,但是由任何一方主导都有可能引发其他几家的不满,而如果没有任何一家来主导,协调配合机制又难免空转,不能实现统分结合的目标。另外诸如目前评估协会是否有能力能够承接政社分开,简政放权这些挑战都是需要慎重思考解决的。

二、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看机遇和挑战

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使得目前来说,公允价值的计量和研究从学术研究正在进入到实践运用领域,资产评估如何更好的服务于财务报告成为行业未来发展重要的机遇。该《指南》有效衔接了会计与评估的工作,通过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资产评估师获取充分信息,进行专业审慎分析,确定公允价值将有利于满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长期以来,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业务主要以国有资产为主,评估的主要经济行为主要涉及的是企业改制、合并、股权转让和重组,多以产权的交易和置换为主,《指南》指出的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将对评估的业务类型产生重大影响,带来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使评估的业务不在局限在法定业务上面,回归到本来的市场主体中去。但是同时,以财务报告为目的业务类型多样化,其业务类型将涉及到与价值评定相关的议定程序,协助企业管理层对能否持续可靠地取得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评价,这就需要资产评估师不仅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拥有更细致的沟通和分析能力。另外评估对象的多元化,也给资产评估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的资产千差万别,商誉等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复杂性,使得资产评估师要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再者,评估师还需通过正确理解《指南》,构建资产评估价值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的逻辑关系,会计准则中涉及的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现值都应该与资产评估价值类型相对应,通过构建这个逻辑关系,不仅有利于满足服务会计的需求,还能够帮助评估工作的展开。

三、结束语

资产评估行业市场放开已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此一步终将是评估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归途,只是来的有点突然而已;就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趋势而言,根据目前的市场格局,咨询类和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是其他评估行业不可取代的,也是最贴近市场的业务。虽然没有了资格准入,并不意味着要降低评估师准入的门槛,相反资产评估行业协会应以此为契机,加强资产评估师考试内容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再者,行业协会应制订更加严格和更高标准的评估资格发放制度,虽然政府层面已不要求,但是为了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听之任之是万万不行的,没有了资质的限制,随便哪家机构都来参与,客户如何来进行甄别?良莠不齐的执业水平也势必产生更加严重的靠压价等恶性竞争的出现,没有质量、不讲诚信,才是评估行业的灭顶之灾。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改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产评估立法的顺利推进,无视执业质量的机构和个人终将被市场淘汰;对于广大的从事评估工作的人士来说,未来的评估行业既面临机遇,也充满了挑战。评估协会应该抓住机遇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快评估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建设法制行业。评估师也应该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进步。依靠过硬的专业素质获得市场的认可,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辉.资产评估法在艰难中前行[J].法人,2013(12).

[2]岳彩周.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行业乱想[J].南风窗,2013(22).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158-02

一、文献回顾

Jenson和Meckling(1976)的经典理论为预测和解释会计行为为目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然而该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在公平和自愿的前提下展开的。然而具体到中国,上市公司企业行为不仅受到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影响,更是作为公民的企业利益相关者与具有强制力的政府之间相互博弈的均衡结果。

国内,白重恩、李稻葵(1997)最早运用多任务委托理论来研究国有企业人激励问题。把国有企业视为多重任务的人,即不仅需要达到有效率的产量,还需要承担社会福利供给。在转型过程中,保持就业水平和提供社会安全网络给失业者,明确地被认为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同时,缺少为社会安全网络服务的独立机构。因此,在转型期间,与它们从前在计划体系下的做法相同,国有企业继续在为过剩工人提供就业和社会安全网方面发挥其多重任务的作用。当国有企业承担了多重任务时,国家给予它们持续的低强度的刺激。此后,林毅夫(1997),陈冬华(2003),曾庆生、陈信元(2006),袁江天、张维(2006)等人的研究都运用了多任务委托理论来分析国企低效率问题。较近的文献,吕鹏(2010)运用多任务委托理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差距进行研究发现,由于政府为了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社会性任务的顺利完成,降低了管理层的薪酬差距,与只承担单项盈利任务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薪酬差距明显要小。廖冠民(2010)从政府干预、社会性负担对上市公司高管更换进行研究,发现在政府控制经理人任免的环境下,会强迫企业承担大量的社会性负担,由于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多任务经营会减弱高管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王传彬、朱学义(2012)以2006—2011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由于双任务委托的存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了确保社会性负担的完成,降低了股权激励水平。

二、实证检验及分析

(一)样本选择

从2006年开始,中国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开始呈扩大之势。从实施股权激励的模式看,大部分公司选择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模式,选择股票增值权模式较少。从实施的公司性质看,国有控股公司公告的数量远远小于非国有公司。研究样本的财务数据和公司治理数据均来源于北京大学CCER数据库,披露股权激励信息的样本数据来自深圳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处理利用SPSS18.0软件来完成。

(二)研究假设

根据前面的研究结论,结合本部分的研究目的,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政府干预程度越强,公司业绩越差。

假设2:政府干预程度越强,股权激励水平越低。

假设3:政府干预、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一定的传导关系。

利用中介变量方法检验政府干预、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三)变量定义

1.因变量定义

以总资产报酬率(ROA)来反映公司业绩。ROA的具体计算公式:ROA=(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资产总额。

2.中间变量定义

以股权激励水平来反映,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总数与公司流通股总数的比值。

3.自变量定义

以最终控制人类别和最终控制人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交互项作为政府干预程度。若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控股,则取值为0,反之取1。地区市场化水平仍采用樊纲等人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6年报告》中的各地区市场化指数。

根据以往的研究,本部分实证加入了其他制度因素(如股权结构、管理层权力等),作为控制变量,以增强检验方程的说服力。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按照中介变量的检验步骤,估计结果(见表2)。其中模型1是公司业绩与政府干预检验结果,模型2是股权激励水平与政府干预检验结果,模型3是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水平、政府干预检验结果。

从回归结果看,(1)政府干预降低了公司业绩。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业绩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上市公司业绩好于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上市公司。(2)政府干预降低了股权激励水平。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水水平小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公司的股权激励水平小于地区市场化水平高的公司。(3)政府干预通过股权激励水平影响公司业绩的中介条件成立。

Bai et al.(2000)分析了为什么所有转轨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速度都很慢,而且国有企业的业绩一直都较差。他们认为,在转轨经济国家,国有企业除承担盈利目标以外,还承担了许多社会负担性任务,如吸收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等。如果给企业实施高强度的盈利激励措施,会导致企业高管忽视社会性任务。由于政府没有建立起独立于企业的社会保障系统,为了保证社会福利,只好对国有企业保持较低的激励水平。本文按照最终控制人类别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基于政府干预不同控制人股权激励水平进而影响公司业绩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干预降低了股权激励水平进而降低了公司业绩,研究结论进一步支持Bai et al.(2000)等。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37-03

一、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的内涵

(一)评(评估客体)和被评(评估主体)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Lidz认为:“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是对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价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价方式的统称。”…动态评价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评价者的介入和互动”,“通过观察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作出的回应,可以预测他们的未来发展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Dynamic evaluation)和语言教学动态评价具有相似性——都是为了发展和提高而进行双向互动。这种双向互动关系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专家和被评学校双方通过平等交流,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真正实现指导促进发展的目标;二是被评学校在评估专家的指导下,根据评估标准和要求,有意识地加强教学管理、强化发展意识、促进内涵建设以期达到办学目的和要求。

(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动态的

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动态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标准也应该是动态的。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目的在于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完善对高职院校的宏观管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评估专家对被评学校的“专业剖析”、“说课”、“深度谈访”、“信息采集平台”等进行全面了解和重点考察,最后得出评价结论只有两种,即“通过”或“暂缓通过”。其评估过程侧重于对评估主体过去内涵建设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而对评估主体当前内涵建设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没有作出评估。因此,就发展的观点而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不仅要对评估主体过去内涵建设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而且要对评估主体当前内涵建设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充分发挥评估客体的指导功能和评与被评的互动作用,促进评估主体的内化并把内涵建设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真正实现内涵建设不是为了评估而是为了超越评估。

(三)人才培养不同于模具生产,生源水平是动态的

由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生源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模具式生产的原料质量、加工过程都是可控的,其产品质量也是可控的。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远远复杂于产品生产,不同类型的学校生源水平不同;即便是同一所学校每届学生的入学水平依然存在差异;因此,生源水平是动态的。动态评估就是通过评估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将动态的生源培养成能满足社会不同行业需求的、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的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一个以评估主体为评价对象,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既然是价值判断,就和价值取向有关。正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是充分发挥评估作用的首要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其教育目标体现政府办学的意志和社会的需求,具有社会性;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社会的个体,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无论是静态评估还是动态评估,高等职业教育评估至少应具有两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即社会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取向。评估的社会价值取向要求评估主体按照国家的办学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教育价值取向要求评估主体按照教育规律和自身的发展规律,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高等职业教育动态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评估客体的指导作用

篇11

一、 对于《新视野大学英语》的介绍 

《新视野大学英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新视野大学英语》的《读写教程》以题材为中心组织单元,结合《听说教程》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全书共十个单元,供一个学期使用。每一个单元包括三个部分:section a,section b 和section c。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preview 之后分为三个部分:section a,section b和section c。 

section a 的主要内容有pre-reading activities, reading aloud, comprehension of the text (各一项),vocabulary (两项),word building (两项),structure (两项),translation (汉译英、英译汉各一项),cloze,text structure analysis 和structure writing(各一项)。 

 section b的主要内容有reading skills和comprehension的练习各一项,vocabulary(两项)。 

section c 是泛读材料,内容有reading skills和comprehension练习各一项。这部分可以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在上课进行必要的检查。 

 二、对于hutchinson and waters 的教材评估理念的介绍 

 hutchinson and waters设计的教材评估一览表(1987:99-104)为我们提供了教材评估的依据。hutchinson and waters(1987:97)认为,对教材进行评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对照的过程。评估者将教材评估的准则列出,再选择一本或几本目标教材进行对照评估,最后再得出结论。鉴于本文的特点,教学对象都是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授的是基础英语,所以笔者选择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两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 

三、根据hutchinson and waters的教材评估理念,对两种教材的分析与比较 

(一)从内容方面进行分析 

1.从学生的需要来看,多数刚入校学生都对参与四六级英语考试带有强烈的意愿,而《新视野大学英语》的1到4级教材中覆盖全部的核心词汇四级词汇,在5到6级教材中覆盖全部的六级词汇。这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 

 2.本书的编写体现了编者对于核心词汇的关注和重视。本书的所有栏目和练习的编写,都是紧扣着课文所进行的。 

3.《听说教程》配合《读写教程》的中心话题展开并组织听、说训练,《综合训练》则配合《读写教程》对词汇、语法、结构、翻译、阅读等多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操练的内容。而《新视野大学英语》通过《读写教程》这一条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本书的课文题材以记叙文为主。大多课文都是以叙述一个故事开始,最后得出一个作者的看法和结论。本书是以题材为中心组织单元,但每个单元的三篇课文的体裁形式不一定完全相同。 

5.本书主要涉及语言、文化、习俗、伦理、信息、科学、社会焦点等等。而课文绝大多数都选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美报刊书籍,也有新世纪刚刚问世的作品。 

6.本书中教材内容的编排是按照语言点和语言技能所编排的,由简单到困难,由四级到六级。 

(二)从方法方面进行分析 

 1.通过笔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多数大一大二的基础英语学习者都正在或将要参与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本书对于四六级的词汇和用法做出了专门的讲解,并融入课文中进行讲解,让学生不会觉得突兀。 

2.在对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于基础英语的期望便是:能过四六级,能拥有英语听说的基本能力。而本书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了学生的期望。 

3.从本书的内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本书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几个英语基本技能都有完整的练习。 

4.本书的内容都是与学生相关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技巧方面,只需要老师能够带动学生对于那方面知识的兴趣就可以了。 

 5.本书的配套教材有《听说教程》,《综合教程》和老师用书。这几种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练习和发展。 

四、结语 

通过hutchinson and waters 的教材评估理论,我们可以得知,《新视野大学英语》从内容和方法方面都是一本优秀的教材。学生们能从教材中得到自己想学的知识。而教师们更需要将《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学生们的学习需要结合在一起,以发挥教材的最佳用途。 

篇12

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能力的一种体现,是衡量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港航企业信息化向着智能化、集约化、突出协同应用和综合服务的趋势发展,并趋向于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信息化水映的是一个综合体系,把人、组织、技术、应用及企业战略整体纳入考虑范围。综合评估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考察其对组织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支持程度、对组织落实发展战略的支撑水平、信息化建设成效,切实反映信息化对组织的业务水平提升、管理效能提升所起到的作用,并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对促进港航企业更好地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信息化评估基本思路

围广、技术要求高、考虑因素多,不仅要评价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程度,还需综合考虑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组织模式和管理特点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信息化评估体系。

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评估目的和对象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评估方法,一般需按照以下思路(见图1)进行:(1)明确信息化评估的目的和要求;(2)根据企业业务战略对信息化进行正确定位和认识;(3)评估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而不仅是事后评估;(4)根据不同的评估需求尽量选用成熟的参考框架;(5)分析信息化水平影响环境因素,充分考虑不同组织和条件下的差异性;(6)选择合适的评估技术方法,并适应信息化技术的要求,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估的有机结合;(7)将评估与监管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动态监控和管理,然后以合适的形式展现评估结论。

2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2.1 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是评估模型的骨架。科学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决定评估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务实性原则,强调与被评估对象业务特点和规律紧密结合;二是整体性原则,合理构造层次结构和指标数量,全面反映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三是简明性原则,尽量选与目标关联最紧密的重要指标,与现有数据衔接,数量精炼、定义明确,便于采集;四是独立性原则,便于专家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2.2 指标体系构成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是信息化评估的首要工作,也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结合港航企业业务特点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将评估指标体系分为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为: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类。每类指标,根据评估要求再逐层细化建立二级指标(见图2)。

(1)业务支持。主要考察信息化是否能有效支持企业业务战略的发展,关键是从应用覆盖面、覆盖深度与广度、业务协同等方面,测度是否能满足业务应用和经营管理工作需求。

(2)技术架构。重点考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状况,包括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信息安全和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和扩散)等方面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关键在于测度技术架构与业务体系的技术支撑能力。

(3)管理与运营。考察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包括战略管理、组织、流程制度、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

(4)应用绩效。考察企业信息化的价值,衡量信息化组织贡献与影响,包括运行效率、管理效能、社会效益、节省费用、组织成长和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升的响应能力情况。

(5)可持续发展。考察企业信息化保持平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基础、资金投入水平、人才队伍保障和制度规范程度等方面内容。

3 信息化评估流程

(1)建立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采用“层次清晰、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理念,充分反映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与管理特点,遵循系统全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分层、分级的指标体系。

(2)选择评估模型。根据评估对象与评估目的的不同,在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组织信息化能力评估的基准,明确评估指标与基准的对应关系,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

(3)确定指标权重。指标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本层指标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具体评估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要求,分析指标的内涵与属性特征,选取主观或客观的赋权法,以确定指标权重。

(4)评估数据处理。评估数据是评估结果产生的源泉,有了评估数据才使得评估变得有意义。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在应用评估模型C时通常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其中,定性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调查问卷法,如采用隶属度赋值方法,将定性指标分成几个档次,制定评分依据。定量数据的处理则按照指标的释义和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收集,然后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定量指标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5)结果综合分析。对企业信息化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是准确评价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在评估中,体现技术效益和有形经济效益的指标,一般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而体现社会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的指标,由于较难被量化,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考核。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客观、科学的评估。

4 应用与分析

模型”,将信息化能力分为启蒙级、基本级、适应级、规范级、战略级等5个评分等级。每项指标按评分区间从低到高依次为1~5分,如1分表示“启蒙级”,5分表示“战略级”等。每个评分等级都有相应的评价尺度和标准。

以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成效为依据,立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支撑与服务,通过实地调研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模式,从业务支持、技术架构、管理与运营、应用绩效、可持续发展等5个方面对其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采用直观、简明的雷达射线图进行展现(如图3)。

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总体水平达到规范级,未来在管理与运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以更好地适应港口转型发展的需要。

5 结 语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港航企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测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要从被评估对象的业务体系分析入手,充分理解组织业务模式和管理特点,结合好评估的目的与要求,在评估综合分析中尽量采用简单、明了的形式直观反映综合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地评估港航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港航企业梳理和认识自身信息化建设成效与差距,尤其在多个同类企业的比较分析中能相互借鉴与促进发展。然后,在此研究基础上选择同类型港航企业进行评估比较分析,给出综合性的评估结论,以促进信息化工作更有力地支撑和融入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