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堂考核标准范文

时间:2023-10-27 11:03: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第二课堂考核标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第二课堂考核标准

篇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6-0083-02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全面素质教育,高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使得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无法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第二课堂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必需。作为高等教育者,要清楚意识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必须构建顺畅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优势。然而现实实践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良好有效互动的局面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衔接还存在着矛盾和问题。鉴于此,通过数据调研,了解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存在的矛盾,针对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则是本文主要阐述的。

一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的重要性

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是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务计划课程之外有组织或者自愿参加的各类活动和项目,比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科研创新活动、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74.83%的同学表示,知道或者了解第二课堂。45.03%的同学喜欢或者非常喜欢第二课堂的开展。有54.97%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的帮助作用很大或者非常明显。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问题上,54.3%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甚至有18.54%的同学认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等重要。因此可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形成协同共建机制,共同发挥在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资源分配上的矛盾

调查结果显示,25.83%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内容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脱节。47.02%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缺乏专业老师及时指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在于师资方面,教师自身的第一课堂教学和科研任务相当繁重,而第二课堂教学的工作量又存在难以确认、量化问题,使得教师很难把指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管理层面上,一直将紧张的教育资源倾向在第一课堂之中,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缺少科学性的筹划与专业化的指导。虽然在教育总体导向中,特别强调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实际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另外,31.79%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资源相对不足,设施较为落后。在硬件方面,活动场所、设施等主要是为第一课堂教学配备,专用的第二课堂硬件设施相对匮乏。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内容设计上的错位

第二课堂开展的过程中,很多课程内容都显得过于随意化。调查结果显示,37.09%的同学觉得第二课堂的开展活动与专业知识匹配度低,39.74%的同学认为第二课堂开展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课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建构人格的重要教育中介,目前的第二课堂在课程化的背景下进行建设,要求课程内容与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必须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然而有效实现第二课堂活动内容能够与第一课堂的内容衔接化,或者对第一课堂的内容做一个好的延伸与升华,在现实活动开展中却没有做到。另外,有些时候为了片面追求第二课堂的覆盖面,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抛离了第一课堂的主引作用,产生了较多的与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不太吻合、活动层次较差的活动,影响了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使得与第一课堂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少。

(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评价标准的差异化

对学生评价标准的相对单一化导致第二课堂的培养功效得不到认可。目前,大部分高校虽然都是以第二课堂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对学生的评价尚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所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第二课堂缺乏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同时,第二课堂的评价标准相对较低,且评价主观化倾向比较明显。在第二课堂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前期设计或者课程安排比较满,在投入过程也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多数时候是以课程或者活动结束作为考核标准,仅仅凭主观的感性评价作为考核结果。忽略了第二课堂对于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忽略了课程的影响力或者影响深度。结果就导致了第二课堂的课程评价主观化,与第一课堂相左,第二课堂倾向于形式主义,使得实际的第二课堂功效没有得到发挥。

篇2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提出问题,这是做科研工作的正常流程。多数的大学生往往会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埋头苦干而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往往会事倍功半,也掌握不到实际东西。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而是采用自由发挥式,让大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老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做好保障工作。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从被动直接转为主动,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另外,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动脑能力,还得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全面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

二、师生互动,形成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搞科研;另一方面,通过老师带动和影响,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当中。全体教师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吸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入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堂教学要多样化,从单一授课形式变为互动形式,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进行发散思维,不能死读书,要学以致用。

篇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企业内部技术性岗位人才缺乏,技术创新型人才更为匮乏,工艺、产品的智能成分少和技术含量低,高技术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急需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意义重大。

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

由于高职专业开设的科目多,不同的科目又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进行实践性教学比例的分配时,应注意该科目的特点,灵活实际地分配好实践与理论的比例,不可一概而论。例如:英文函电、计算机操作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理论知识较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根据调查和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比例应3∶2至7∶3之间比较适宜。实践的比例过少,学生达不到实际训练的效果;实践的比例过大,理论基础知识又掌握不够,不能指导学生实践。再如:政治常识、地理、语文、基础英语、美术史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应根据其特点,适当加大理论教学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实践和理论的比例按1∶1或2∶3进行为宜。

三、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

1.加强实践教学,激发就业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动力,以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深入讨论为手段,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载体,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量,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大潮中,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必须能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赢得社会承认。

2.完善实践教学,传授就业技能。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如英文函电,要先组织学生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从询盘入手,到还盘、定单、包装、运输、付款、保险、索赔等,一一动手操作制单、发送、协商、讨价还价,使每个环节真实再现。在实践训练中,对各个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应学会灵活应对和解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每个环节完成的艰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懂得各种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至于“纸上谈兵”。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积极利用Internet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CAI课件室等先进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

(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爱好,可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融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知识讲座、口语、听力、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系列化。要紧密联系本专业的课程进度和特点,及时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内容上,要讲究健康,积极向上。

2.活动制度化。要为第二课堂活动制定制度,使第二课堂活动真正的达到活动的目的。

3.程序规范化。为确保第二课堂活动顺利进行,在搞活动前,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纳入计划,使第二课堂活动按计划、按秩序进行。

4.活动群众化。要做好宜传和引导工作,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加强实习基地的开发

实习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学校的“练兵场”,是学生的“习武地”。所以,实习基地要真正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实习、生产、服务一体化。

要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实习基地,如语音室、实验室等给学生实习的空间和舞台,使其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为走出校园打好基础。校外实习基地以就近、实际为原则,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来开发一批具有实习实践价值的企业或公司。如商英专业可开发旅游局、旅行社、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为实习基地;服装专业可开发服装厂、缝纫部、干洗店等为实习基地;计算机专业可开发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维修部等,与这些企业,公司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签定合同,明确职责,履行手续。每年按计划、按比例进行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这样不仅给企业和公司带来了效益,节约了资金,而且学生得到了锻炼,吸取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实践的目的和效果。

四、开展实践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层次性。在具体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时,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入手,根据教学规律和专业特点围绕课程设置,以合理性、可行性原则编制时间性教学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例如,学制五年的商英专业,第一、二学年应重点培养英语人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打好英语技能的基本功。具体体现在学生英语词汇的不断增加,语法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听力、会话水平不断提高。第三、四学年应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商英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具体体现在商英方面的词汇补充,理解能力不断加强,动手能力不断提高。第五学年,掌握专业知识后,能独立地进行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际工作的操作。为准备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

关键词:标志设计;教学改革;双堂教学模式;综合设计能力

一、引言

标志设计又称logo设计,是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重要组成部分。标志设计不只是一个图案或文字的组合而已,它是依据企业的构成结构、行业类别、经营理念,并充分考虑标志接触的对象和应用环境,为企业设计的标准视觉符号,包含着企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代表着企业的形象,而且还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标志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本文以笔者从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十余年的经验,谈一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二、当前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理念陈旧,重结果轻过程

笔者了解了多所高校的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作业采用命题设计的方式,老师给出一个虚拟的标志设计题目,学生按要求完成标志设计作业。由于是虚拟的题目,学生们在设计之初无法进行设计的前期市场调查和研究,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导致设计的思路不明确,视野不全面,最终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再加之很多老师过分的关心设计的结果而忽略设计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大量的抄袭别人的标志设计,表面上看作业做的很漂亮,但是这个设计是怎么来的?他的设计过程是怎样的?却没人过问。

(二)教学内容局限,重理论轻实践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促使艺术设计行业处于不断的变化革新当中,企业对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较于市场的变化速度,高校标志设计教学内容的变化却要明显滞后。目前我们使用的各种标志设计教材里面,设计理论还都停留在十多年前的状态,关于新技术的内容少之又少。教材的内容结构上也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对于标志设计的实践和实训的内容几乎没有提及,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明显不合时代的需求。

(三)教学形式刻板,重课堂轻课外

受传统课程教学的影响,当下的标志设计教学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每节课45分钟,学生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上课。当然这主要是受高校管理体制的制约,学校的各种检查、考评等体制导致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没有太多的自由发挥的余地。然而像标志设计这样的课程,课堂内教学显然无法满足需求,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课堂之外的教学才是标志设计学习的重要场所。

三、标志设计课程中的“双堂”教学模式探索

所谓“双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外教学即“第二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双堂”教学模式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课前准备阶段,通过“第二课堂”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标志设计课程的学习更应突出平时的点滴积累。大多数学生们在上标志设计课程之前,对标志设计的认识和积累几乎为零。笔者从事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十多年,做过很多次标志设计认识和积累的测试。课程的第一节课导入部分叫三个同学到黑板上来,要求分别画出中国移动、中国邮政和中国铁路的标志。这三个标志都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按理说应该能画出来,然而实际每次测试的结果都让人十分失望,几乎每次都是三个零分。这说明同学们对标志设计的基础很是薄弱,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印象模糊,更谈不上有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因此,想要学好标志设计课程,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需要多种途径开辟第二课堂来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上课的第一天就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每天下载100个优秀标志图片,并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标志的内涵和特征。学生们对这个看似工作量很巨大的课后作业很头疼,其实完成起来并不难,因为现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每天下载100个标志并非难事,难的是理解和掌握这100个标志。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学生们对标志设计逐步会产生自己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在课堂外学习、在生活中学习的“第二课堂”学习习惯。

(二)课程教学阶段,“双堂施教”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课程作业设计两个部分,采用“双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理论教学部分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教学来完成,课程作业设计部分则主要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来完成。很多人认为标志设计就是巴掌大的一个图形,很容易就能搞定的。其实不然,标志设计看是简单,却非常考验一个人的ν夹瓮及傅淖酆仙杓颇芰Γ正因为标志小,所以它对造型和创意的难度要求更大。教材上关于标志设计的创意思路、设计方法多有介绍,但是这些创意思路、设计方法等要用到实处却不是难么简单的事。

做设计创意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没有标准答案,创意灵感的激发不象做数学题一样水到渠成,所以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冥思苦想和画大量的草图。标志设计这个创作的过程仅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第二课堂”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条件,上网查阅参考资料,创意构思和绘制草图,作出一套有自己想法的标志设计作品来。是标志设计课程教学里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即“第一课堂”主要是教师的“教”的过程,而这个课后的“第二课堂”创作作品则主要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的过程,能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双堂教学”相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三)课后考核阶段,“双项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标准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仅仅依靠短短的几十个课时就要求学生掌握标志设计的技能是不现实的,我们考核的目标不能局限于一个课程作业的好坏,而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过程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对标志设计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的掌握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以往的标志设计课程考核只注重设计作业的结果的优劣,不是很全面。“双项考核”采用标志设计作业考核加课外设计过程考核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善就可以了。教学改革要从教学理念入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为目标,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手段等全方面进行改革,才能取得改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胡蓉.工作室模式下标志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装饰,2012(10).

篇5

(1)“二维”学习,即“理论+实训”的结合。“二维”课程体系的模型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又包括专业课和公共理论课,第二课堂又包括技能课和社会实践等课程。好的课程体系模型应有良好的设计理念、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合理的专业能力培养、专业课程结构,健全的顶岗实习、专业选修课、技能竞赛和专业技能体系理念。一切课程围绕“如何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设第一课堂;专业课程构建可以是“1+3”、“1+2”、“2+1”等模式,渗入专业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模块;系统设计顶岗实习,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顶岗实习,可采用每周“4+1”的模式进行,星期一、二、三、四在学校教学,星期五、六、日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每月利用两天时间进行综合总结,发扬优点,改进不足。

(2)公共课开设以专业为定位。可做一个课题进行教学,师生共做,和谐完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公共必修课的老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职业素养,了解团队的工作,如上语文课的老师可以用学生实结文章评讲,上体育课的老师可以结合职业易损部位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围绕专业开发。

2教学的设计

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有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参与教研活动,教学效果要良好,教师精神饱满,很有激情,上课中有图文、有视频、有好的教学案例、有差的教学案例,案例比较贴近生活等。

(1)第一次课教学设计是职校教育教学设计重中之重。好的教师上课时特别注重课程介绍、主要内容、教学安排的说明,告诉学生学习要求和主要参考书籍、有关杂志、相关网站等收集资料的途径,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及第一次课教学内容等。

(2)职校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服务,所以好的教师必须自己做好发展规划,应积极主动地要求去企业实习,改变教师的观念,企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为了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必须进行课改,授新课就要给学生构建一个将来工作实践的框架,教师教什么?怎样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或社会实践获得知识和经验———以工作来教。

(3)做一个好教师的方法。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教师要有精心的课程设计,为人而讲课,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更丰富、更企业化,教师永远不要抱怨学生,学生学得怎么样,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设计。

(4)一体化教学注意事项。一体化教学技能很强,理论零散,应有一个整体集中系统说课的过程,教学方法多变,上大班课最好印资料让学生填写,上小班课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参与程度高,让学生进入课堂,按时到教室,想办法让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做,有所得。

(5)职校教育教研活动。在职校教育中,教师除上课外,还要有第二课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把“总结当作论文写,工作当作科研做”。教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规定动作有说专业、说课程、说单元、说成绩及公开课等,自选动作有根据专业建设开展个性化的教研活动,开展“校中厂”、“厂中校”的合作理念,创造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场地,把以上的活动当做论文写,当作科研做,久而久之,就会研究出大量的教学成果,丰富教学经验,使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能力逐渐增强。

篇6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人的发展才是主动的、可持续的。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学习力量,其中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核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也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手段,终身学习意识是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终身发展,高职学生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应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强烈的创业精神

创新能力主要涵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其中创新思维是核心。高职的教育对象总体心理上大多以高考失败者自居,有严重的挫败感,潜意识中就自认为“创新”离自己太遥远。所以,在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先注重其创新信心的塑造、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启迪,激活学生内在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新创造的成就欲等。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具体涵括创业思想、创业观念、创业个性、创业意志、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等。具备创业精神不仅在就业岗位上会更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创业实践,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

1.项目化实施内容:构建“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模块体系

素质教育项目内容设计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为基础,培养目标因专业而异,就业岗位分为初次就业岗位和职业升迁岗位。明确界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岗位群后,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新生思想素质调查、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跟踪调查等基础上,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分解,并经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组成的委员会论证,设计出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目标维度表。然后,针对性地构建由“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个模块构成的素质教育项目体系。“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模块素质教育体系中,基础素能模块主要针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奠定扎实基础。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阳光体育、公共计算机、创业教育、法律基础等方面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计算机技能、外语能力、礼仪与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核心素能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突出的技术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等培养目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根据专业人才成长轨迹对应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过程、项目任务分析来确定,主要设置核心专业知识、行业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训练、工作过程、岗位任务等课程,做到课程与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能。素能拓展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终身学习意识、较强的自主学习力、强烈的创业精神等培养目标,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设置人文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设适应不同专业学生选修的人文素质、公共艺术、语言表达、商务礼仪、心理健康等公共选修课程,同时拓展隐性教育项目,将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等项目纳入进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学生的职业迁徙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项目化实施路径:对接“课程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的路径主要包括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并将对接融合的项目内容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切实改变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两张皮”现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三个课堂是密切联系和互相渗透的。通过三个课堂的对接融合,在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活动中,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理论知识根据学生兴趣在自主选择中转化为实际成果作品或得以展现,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得以提高,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指导者及共同的课堂参与对象,三个课堂在项目内容体系上相互对接融合,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聚合效应。第二课堂对接第一课堂,针对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相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和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技术技能竞赛品牌项目体系、活动体系,打造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基础工程和精品工程,营造出崇尚职业道德、实践职业技能、实现持续发展的高职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第三课堂指校外的社会课堂,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自然延伸,主要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社会体验等。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广泛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或顶岗实习,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第一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桥梁载体作用。

篇7

较强的自主学习力和终身学习意识。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人的发展才是主动的、可持续的。学生的学习力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领悟能力、理解能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要素整合而成的学习力量,其中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力的核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也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手段,终身学习意识是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终身发展,高职学生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仅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应确立终身学习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

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强烈的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主要涵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其中创新思维是核心。高职的教育对象总体心理上大多以高考失败者自居,有严重的挫败感,潜意识中就自认为“创新”离自己太遥远。所以,在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先注重其创新信心的塑造、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启迪,激活学生内在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新创造的成就欲等。高职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具体涵括创业思想、创业观念、创业个性、创业意志、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等。具备创业精神不仅在就业岗位上会更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还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创业实践,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

1.项目化实施内容

构建“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模块体系。素质教育项目内容设计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为基础,培养目标因专业而异,就业岗位分为初次就业岗位和职业升迁岗位。明确界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岗位群后,在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新生思想素质调查、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跟踪调查等基础上,对各专业人才培养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进行分解,并经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组成的委员会论证,设计出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目标维度表。然后,针对性地构建由“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个模块构成的素质教育项目体系。“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三模块素质教育体系中,基础素能模块主要针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奠定扎实基础。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阳光体育、公共计算机、创业教育、法律基础等方面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计算机技能、外语能力、礼仪与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核心素能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突出的技术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等培养目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关键支撑。根据专业人才成长轨迹对应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应岗位群的工作过程、项目任务分析来确定,主要设置核心专业知识、行业职业标准、技术技能训练、工作过程、岗位任务等课程,做到课程与岗位的职业标准对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能。素能拓展课程模块主要针对终身学习意识、较强的自主学习力、强烈的创业精神等培养目标,激发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设置人文素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开设适应不同专业学生选修的人文素质、公共艺术、语言表达、商务礼仪、心理健康等公共选修课程,同时拓展隐性教育项目,将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等项目纳入进来,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以及学生的职业迁徙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项目化实施路径

对接“课程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三个课堂。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项目化实施的路径主要包括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并将对接融合的项目内容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切实改变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两张皮”现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三个课堂是密切联系和互相渗透的。通过三个课堂的对接融合,在第二课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以及第三课堂社会实践、企业顶岗实习活动中,将第一课堂的专业理论知识根据学生兴趣在自主选择中转化为实际成果作品或得以展现,使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得以提高,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指导者及共同的课堂参与对象,三个课堂在项目内容体系上相互对接融合,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发挥聚合效应。第二课堂对接第一课堂,针对第一课堂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相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和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技术技能竞赛品牌项目体系、活动体系,打造学生素质拓展项目的基础工程和精品工程,营造出崇尚职业道德、实践职业技能、实现持续发展的高职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第三课堂指校外的社会课堂,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自然延伸,主要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志愿服务、社会体验等。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志愿服务,广泛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或顶岗实习,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第一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桥梁载体作用。

篇8

一、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模糊、脱离企业实际,创新能力培养明显滞后产业升级需求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纲领文件提出力??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制造业科技创新是发展必经之路,高素质技能创新人才是关键。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将培养企业需求人才作为首要目标。而另一方面,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受到本科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虽然强调工学结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四年制本科的翻版,甚至被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实践教学往往脱离企业实际,仅仅是对理论教学的简要验证和补充。在知识本位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被忽视的位置,明显不符合当前制造业创新升级改造的需求[2]。

(二)课程体系学科化,难以匹配职业岗位能力

高职机制专业以“设计、制造、装调”为三大专业核心职业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然而现有课程体系学科化,以理论教学和零散的实践教学为主,理论课程体系相对完整,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系统性训练,尚未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3]。毕业生无法快速适应企业岗位工作,高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

(三)知识技能传授渠道单一,教学组织呈现固化

课程体系学科化,带来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行“满堂灌”教学方法,知识技能传授渠道单一[4]。多数教学实践过程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之间联动机制,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片面,学生无法参与教师的企业项目课题。

二、高职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针对传统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交叉融合的两大培养平台,开发由“设计、制造、装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构成的机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辟课外技能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四大培养通道,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创新能力,探索高职机制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积累高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一)搭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两大培养平台

改革高职机制专业旧有的本科压缩式学科课程体系,构建培养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技术改造、检测维护、经营销售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构建第一课堂(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大类平台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开设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对第一课堂进行补充,尤其是对第一课堂中的实践训练体系,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课堂中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平台课程模块的目标是使学生学到扎实、符合培养规格要求的科学知识,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模块的目标是保证学生能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确保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而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科技创新等)模块则主要是以创新和素质拓展为基础,通过学科(技能)竞赛和第二课堂兴趣小组实践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课程体系框图如图1所示。

(二)开发由“设计、制造、装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构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第一课堂学习平台中置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诉求,开设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如“机械创新设计实训”“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改造的能力。同时,根据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4],确立“设计、制造、装调”为机制专业的三大核心能力,通过设置仿真、设计、制造、装调、技术改造、顶岗实习等六个层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来实现该专业第一课堂平台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提高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三)开辟课外技能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教师科研项目四大创新人才培养通道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和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人才培养时充分考虑企业岗位的多元化、具体岗位专门化、学生发展个性化这一实际情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出发,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通过开辟课外技能创新、学科(技能)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教师科研项目四大创新型人才培养通道,以学生自愿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对第一课堂形成有益补充和深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课余独立或联合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创新课题的申报程序,并配备专门教师对学生课题的申报及实施加以指导[6],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倡导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特别是与专业结合紧密度较高的竞赛,争取较好成绩。鼓励、引导、指导进行科技创新、专利申报。

三、高职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自创建以来,按照“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各项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说明培养模式、核心目标、实施成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交叉互融的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用于解决结构较为复杂、难于量化的多准则决策问题[7]。其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AHP法将依据计算得出的总排序权重为问题提供准确的数量化决策依据。

(一)构建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

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构建培养模式层次结构模型,如图3所示。设定“设计、制造、装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层A;选取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五个方面来评定专业核心能力,作为准则层B;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应的八个方面则作为方案层C。

其中,评定专业核心能力的五大指标是该层次结构模型中准则层B建立的基础。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核心能力在专业领域的细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将“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能力”列为八项核心能力[8]。笔者结合机制专业特点,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分析了诸多高职院校机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需求调查[9-12],得出以下结论: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在工作领域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本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应具备一定的独特性,即具有显著的专业特色;专业核心能力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即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和开拓能力。因此,在本模型中,笔者选取了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来评定专业核心能力,以此作为准则层B。

(二)建立判断矩阵

??造判断矩阵的关键是对各个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为了确保指标权重的准确和客观,笔者编制了调查问卷,向专业教师、教育专家以及相关行业企业专家共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6份,并对回收的信息进行筛选;同时,运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对筛选出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到较为合理的判断数值并建立判断矩阵。其中,指标的量化标准选用萨蒂教授的标度法[13]。建立判断矩阵后,运用图2流程图所示方法进行层次单排权重和总排序权重计算。

1.层次单排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鉴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列出A=F(B)和B1=F(C)判断矩阵及计算结果,见表1、表2所列。其余B层指标与C层判断矩阵及具体计算过程不再赘述。

λmax =5.055 6 CI=0.013 9 CR=0.012 4

λmax =8.296 7 CI=0.042 3 CR=0.03

2.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在完成了目标层(A)和准则层(B)的权重计算之后,通过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求得方案层(C)每个指标相对目标层(A)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三)建模结果分析

1.表1 判断矩阵(目标层A)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在准则层(B)中,学科成绩(B1)所占权重最多,为0.335;其次为专利(B2)与职业资格证书(B4),分别为0.253和0.220;最后是竞赛(B3)和科研能力(B5),分别是0.107和0.086。说明学科成绩(B1)依然是衡量“设计、制造、装调”三大核心专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专利(B2)与职业资格证书(B4)的权重较为接近,说明这两者在三大核心专业能力评价中的重要性一致。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与“职业”的桥梁,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就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都非常重视,每年一次的高等职业院校数据采集也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然而,对于高职学生专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大部分职业院校却不够重视,甚至忽视。笔者调查了十几所高职院校的机制专业,在其课程体系中极少见到专利方面的课程,培养目标中也没有体现专利意识与能力,拥有专利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然而,专利发明是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趋势,职业院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有必要加强高职学生专利意识培养,提高专利申请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增强专业自信与职业自信,也顺应了当下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潮流。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不仅强调了学科成绩的重要性以及常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通过开设专利申请相关课程培养学生专利意识和专利申请能力,采取多方面措施鼓励和帮助学生申请各项专利,近年来专利申请成绩斐然;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技能(学科)竞赛,并鼓励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力争做到以赛促学,以研促学,将学科学习作为基础,竞赛与科研作为支点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下页图4为准则层(B)指标权重分布图,下页表4为机制专业“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近年来实施成果。通过两者对比可以发现,实施成果与各项指标权重一致,说明通过学科成绩、专利、竞赛、职业资格证书、科研能力五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已经有效促成了“二平台、三核心、四通道”培养模式中设定的培养目标――“设计、制造、装调”三大核心专业能力。

2.表3 总排序及权重结果分析

篇9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烟台南山学院结合自身情况,采用全日制脱产专本套读、本本辅修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正常学习专科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辅修自考本科段的课程。

一、实践环节在“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必考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实践性较强。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应用;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具备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实践教学是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自考课程实践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考教学中对实践环节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自考教育往往被等同于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校、教师到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考试及格率,是自考毕业率,因此,在日常的教与学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学习及题海战术上,忽视了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和学习。

2.实验课程体系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发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教师将本次实验从实验原理、方法到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所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都进行细致讲解,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在试验箱上连接电路即可完成相关理论的验证。实验过程机械又被动,忽视了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且实验时间受限制,没有给学生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3.实验考核体系落后。实验课附设在理论课中,实验成绩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实验课的考核标准往往是以实验报告和出勤率为主。学生在实验时不注重过程而只注重结果,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缺乏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开设第二课堂。实验内容采用模块化和任务驱动方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创新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强化元器件的识别与应用、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选取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及创新性的项目。增设第二课堂,成立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或工作室配有指导教师以及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形成一种“导师+导生制”的学习模式。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以提升实践技能。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并非每天开放实验室就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不能将实验仅仅局限在实验室,也不能将实验完全限制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里,将仿真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要求,独立查阅资料完成电路设计,利用软件中提供的虚拟仪器测试电路性能,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电路改进与完善,再进行电路板雕刻、元器件选取与测试、电路搭接、调试等,逐步完成实验项目设计。

3.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实验成绩不再单纯依赖考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而是将考核目标细化,分别从工作态度、元器件及导线布局、电路效果、实践报告、完成时间、答辩六个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考查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阅读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设备、搭建电子线路、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工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电路设计的创新性、故障分析及解决能力、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等,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结论

篇10

一、前言

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能顺利进入梦想中的国际知名企业工作,从而拥有更国际化的视野和职业背景。与此同时,进入国际企业的竞争也格外激烈,较高的英语水平显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除了就业之外,在进入职场之后,英语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职场的晋升等过程中,英语也被当作日益重要的能力。较好的英语综合水平可以成为重要的升职优势,从而更好地推动个人的职业发展。因此,国际化职场大背景下,英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考验。但是,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多侧重于对各种基本英语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等相脱节。原有的一些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国际化职业现实情况的需求,因此,新职场环境下,积极地对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刻不容缓。

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创新思路

1.创新教育手段。学校可以开设各种免费的英语辅导班等学习平台,并通过观看英文原版小说、电影,表演英语情景剧等方法,把英语氛围渗透到学生生活中,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通过阅读英文指导手册、参与问卷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团队协作实施等,进行了调研、分析、研究等一系列的项目管理实践,使得学生在时间管理、统筹执行、纯英文的沟通和演讲演示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另外,信息技术已渐渐形成了学校的一种新文化,云理念、云管理和云课堂已经不再是新概念而成为一种常态,从学校的管理到教师备课上课,以及学生完成作业等,已经可以全部在网上实现,就连教师批改作业都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在网上反馈。学生可以免费进入自主学习平台学习,同时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我探究的空间,以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实践和探索。并注重构建校园“外语生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中外师生参与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综合语言能力有显著提高。

2.注重针对性训练。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增强其职业竞争力,还需要注重结合职场环境的具体需求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求职和步入职场之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英语知识,使用各种英语技能等。但是,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多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的就业及工作情况相去甚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实现职业发展,还需要立足实际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做好对学生的英语针对性职业训练。要积极构建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基础知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和校园文化活动,以学校为主要场地的校企联合实习实践,从而为大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就业基本能力。例如,流利的口语是学生更好的适应国际化职场的重要需求之一。为此,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可以积极的开设英语口语培训课程,通过外交和学生的电话英语教学等模式,实现学生与外教的一对一的口语培训,亲身体验外国人在生活中的实际英语表达方式,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中,帮助学生感受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氛围,学习地道英语口语。还有关于英文简历的书写要点,面试过程中的英语交流等方面问题,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帮助学生予以重视,并学习各种书写和应对技巧等。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学习网站、微博、博客、微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以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积累。

3.引入职业英语考核。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进程中,企业需要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人才,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引入国际化的职业英语考核十分重要的。现如今,英语已成为我国与外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最重要的工具。引入国际化的考核标准,可以更好地衡量学生在非母语语境下的交际和沟通能力,为其求职和工作等做铺垫。针对中国外语考试种类繁多、标准不一、功能各异等问题,高校需要选择科学的考核体系,尽可能选择那些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覆盖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的评价系统,以保证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在引入职业英语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引入科学、权威的考核标准体系。测试标准要保证既能在世界范围内体现权威和通用性,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美国教育测试服务中心开发的“职业英语考试’”标准是目前较为权威的考核标准,强调人的实用语言能力,内容涵盖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并选用当前国际商务及日常生活最通用的英语语言。通过测试,可以更简便、更准确地评估雇员和求职者在工作环境中的英语水平,同时还将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自我测验的标尺。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便可以定期利用考核体系对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予以检查,并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等。通过阶段式的英语考试,还可以形成发展性评价,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促进其英语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总结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24-03

调查表明,在21世纪高端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诸多能力中,实践创新能力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是:不仅必须具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进行技术与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创新精神,即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二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实践能力。在新形势下,各高职院校近年来在创新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组织形式上日益灵活多样,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尚未将创新教育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纳入体系建设范畴,致使创新实践活动停留在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因此,基于实践层面,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对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成为促进创新教育长期发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技能和产品改良、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性,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麦克思数据调查将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分为35项基本工作能力,其中与创新能力相关的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作为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机械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在一线职业岗位上会涉及产品、工具、工艺的设计,设备的操作、安装、测试、维修、维护等,这些工作内容都离不开科学分析、积极学习、构思新产品的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体系化,而在于通过开放式创新教育实践途径,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上有所突破,拓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形成师生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促进各教学环节的高效运转,最终构建操作性强、相对完善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国内外高职创新实践教育现状

世界各国的高职创新教育都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例如,美国在一些大学中设立了创新中心,指导学生的创造发明活动;日本的“第三次教育改革”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新加坡创意思维教育重在“训练学生具有弹性活跃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则采用“合作教育”,帮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事科研和发明活动。世界各国都把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当中。

近年来,我国政府正大力引导基于实践的创新教育,如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类高校也在积极推进工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大连理工大学的综合创新实验中心以多样化自主学习模式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厚实基础、注重兴趣、文理综合、强化实验”的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园、技术创新工作室等采取了与企业、专业、校友资源、技能竞赛、见习相结合的“五结合”创新模式。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在数量、质量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

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期,对于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和技巧训练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由于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课程设置单一,缺少实践基础,教学手段贫乏,在知识点上未能建立起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也没能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致使学生在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中获得的是一些不连贯、彼此孤立的信息,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创新能力和技巧训练。

关注创新意识培养,但未能搭建开放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虽然也在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但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开展的创新实践活动存在着因创新教育条件限制而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未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拓展创新教育实践平台。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生很少能在课外获得创新实践的机会,不知道可以通过哪种途径进行创新,使创新实践活动仍停留在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具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有力支撑和科学评价 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尝试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热情,但在机械类专业学生教育评价上,仍然实行着由学校单方面考核,片面强调考试成绩,“一考定终身”的僵化考核标准,不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综合评价。对于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也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从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来看,注重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增加实践力度,丰富实践内容,搞活实践形式,注重实践评价成为关键。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支撑,以第二课堂为依托,以校企评价为导向,构建融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于一体的,分层递进的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教学实践构建多层面的机械类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是实施创新教育最直接的途径。要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为机械类专业学生设置普适的创新素质课程、专业技术创新课程、开放式活动课程等若干课程模块,不同的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以课程整合及交叉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将创造学相关知识与机械类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

要以普适的创新素质课程作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层面,注重传授全面知识装备、综合知识结构及专业综合知识。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开设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技能;也可开设科学方法论、创新学等方法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学生全面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从较为广阔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的创新知识基础。

要以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作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提升层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研究能力。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将创新学理论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相结合,开设机械创新设计等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在传授学生机械创新策略的同时,结合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把创新设想、创新方法和技巧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同步提高。

要以开放式活动课程作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拓展层面,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针对高职机械类专业学生,可利用校企实验实训基地等共享教学资源,开设研究性实验、实习项目或参与企业横向项目,即以具体的应用性技术项目或研究性课题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形成具有实际技术价值的“产品”成果,使活动课程研究化。学生在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的过程中参与项目研究和产品设计全过程,完成探究性学习任务。活动课程应在课程内容上突破教材,与生产实际有效接轨;在教学资源上跳出课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教学形式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企业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练结合,体现工作过程,具备内容开放、空间开放、项目开放、过程开放等特点。

(二)基于校企融合、校园文化平台构建阶梯式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应以建设校企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校园科技文化第二课堂作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两大平台,构建阶梯式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体系,促进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于校企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平台,以校企共建技术创新工作室、研发中心、实验室为支撑,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研究为核心,采取不同专业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学期假期结合的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基地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可使学校和企业在各自的场所、设备、服务项目等有形资产和人员、技术、品牌、行业背景等无形资产方面形成资源互补,使现有的教学和实践资源得以开放,供学习者自由参考、学习和实践。在创新实践基地,企业创新课题可向学生开放,学生可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参与企业的工艺设计、设备改造、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工程项目的针对性强,场所、设备、仪器又相对齐全,有利于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载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心,开辟大学生科技创新第二课堂,并将其纳入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内容体系上,第二课堂第一层次重在认知,在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讲座与沙龙活动,让学生了解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对基于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设计与开发有个认识过程。第二层次重在实践,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实习、实训,将所学的知识加以验证。要充分利用校企融合创新实践基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具有科技兴趣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的热情,以成立大学生自主创新社团为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机械类创新设计竞赛,对外承接项目,甚至自主创业。第三层次重在发展创新,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拓展其素质,对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使学生在知识的认知和积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三)基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构建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要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作为评价主体,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使自我评价、学校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构建基于实践的多元化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在创新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质,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之外,更加注重使企业全方位介入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以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为基础,企业不仅要在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开发、教学组织、平台建设上全程参与,更要与学校共同制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考核内容多元化。除了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性内容外,还要把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中,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显性成果+隐性素质”的考核和评价。如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科学和工程问题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考核。

多元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考核形式多元化。要使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小论文、大作业、项目引领课程、毕业设计、实训实习等都可采取开放式考核方式,对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过程的正确性、操作任务的熟练性、功能的可行性等典型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89-156.

[2]薛丹.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5):166-167.

[3]周昌荣,陈国华.对构建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2):75-77.

[4]陈广庆,王吉岱.机械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第二课堂体系的构建[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1(3):80-81.

[5]薛凝,杜燕萍.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9):78-80.

篇12

    “能力导向”。遵循认知规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第1、2学期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第3学期培养学生职业基础能力,第4学期和第5学期分专业岗位方向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第6学期(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在整个培养进程中,始终贯穿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突出职业发展能力培养。

    “课证融合”。根据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和标准融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主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以达到提升专业能力之目标。

    “模块训练”。设计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选择岗位方向进行专门学习,快速达到“零距离”适岗就业之目的。

    二. 高职俄语课程体系实施

    1.专业课程模块的实施

    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在专业基础模块课程的实施方面,教学场所可为理实一体化教室、语音室或俄文化体验中心,教师运用课件等立体化教材授课,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俄语学习质量。教学方法以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为主,根据学生是否零基础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和分层辅导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精讲多练,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内化职业技能。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实施方面,除上述教学场所外,综合实训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外实训基地开设。教学方法以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为主,第4-5学期的综合实训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案例分析及现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2.全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考核方式

    按照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确定各学习情境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学习情境设计中,明确各项目的能力目标、工作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教学材料、实施步骤以及完成该项目所需学时等内容,每个学习情境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工作步骤进行教学,采用交际法、情景模拟法、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制订详细的学习情境考核方案,全面衡量学习效果和综合职业能力。

    第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融合”。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和就业导向为指导原则,创立语言与商务、技能与素质、理论与实践、单项与综合、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职场化训练模式。这种职场化训练模式把商务工作内容作为语言训练的内容,把商务项目作为训练载体,用模拟或真实的商务场景为语言训练营造氛围和环境,单项技能强化和综合运用训练相结合,按照商务流程序化进行语言训练。

    第二、完善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完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在线交流、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实现让学生不断实践、强化技能、拓展学习的教学目标。

    第三、运用情境式教学凸显“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运用项目教学法,实现学生的思维训练和综合训练,凸显商务流程和工作过程,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项目、任务、情境三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第四、制定并实施“多元主体、静动结合”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考核机制的职业化教育功能。

    “多元主体、静动结合”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由教师、团队和同伴等多元评价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静态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和期末考试成绩,反映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动态考核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个人展示、小组活动表现和任务完成质量,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活跃度。

    “多元主体、静动结合”的过程考核评价机制,体现的主要是考核主体对于被考核者言行的主观感受,相当于“社会效益(读者反应)”。作为职业化内容之一的“为高标准产出负责”,也就是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反映的就是关注“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读者反应)”作为动态考核评价的依据,目的在于用日常学习的考核标准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态度。它有效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了考核机制对被考核者所产生的导向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心态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实现了考核机制的教育功能,成为检验教学效果的科学工具。

    3.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实施

    实行双导师制和学生梯队管理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大力开展日常俄语生活化第二课堂活动,营造“不出国门的留学环境”,锻炼提高学生的俄语语言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俄语生活化。如,学生在教室、实验实训室、寝室、俄语教研室必须讲俄语。

    (2)俄语活动常态化。如每周组织一次俄语社团活动,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俄语应用能力。

    (3)俄语活动成果化。首先,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企业社会服务实践,学校为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企业反哺学校教育,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递进发展,其次,可组织学生参与省市级技能大赛,用活动成果带动学生学习。最后,可组织学生、教师和企业人员一同开发校本教材。

    4.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实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