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9 09:40: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危机的理解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始终关心社会舆论及社会上各种学说的发展,针对危机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兼容并蓄的治学态度,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马克思针对那些学说的辩证对待,以将自己理论明确表达出来,并突出了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马克思著作中,专门批判、批评的西方经济危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买卖分离――商品形态转化”解释危机的批判
马克思认为,一些经济学家用简单的商品形态变化中所包含的危机可能性来说明危机,并不具备合理性。买和卖的分离只是危机的元素形式;用危机的元素形式说明危机,就是通过以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叙述危机存在的办法来说明危机的存在,就是用危机来说明危机。[1]
马克思在之后章节中又对此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危机的一般的、抽象的可能性等于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没有危机的内容丰富的起因;卖和买可能彼此脱离,也可能顺利地相互转化。但是,发生危机的原因并不包含在这个形式本身之中。[2]
马克思针对商品形态转化会造成危机观点的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和经济二重角度的深刻论证。
这种观点,存在循环论证缺陷――当用商品形态变化或者买卖分离来解释危机时,仅仅停留于形式之上,没有内容元素,用形式说明形式,用危机说明危机,解释的一方没有告诉任何有价值内容,形成循环论证的缺陷。
寻找经济危机原因的方向――经济危机的原因应该从形式之外的寻找,形式是无法说明危机的。马克思针对此观点的批判,说明了,不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是,如果用此观点来解释危机,那么其解释是无法站得住脚的。
为什么马克思在其有关论述中提到了商品和货币发展时候,谈到可能性和现实行呢?
我们根据马克思的哲学思维观点,马克思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论述,完全来自于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做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论述次序,体现了马克思采取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将相关范畴进行彻底剖析,以挖掘概念范畴内涵和外延,使得不同概念之间联系更加完整。
从事实上可以看出,商品和货币出现远在资本主义之前已经存在了,并且在中国的宋朝,经济发展十分繁荣。但是作为早于资本主义历史的宋朝,并没有出现过周期性经济危机,这不恰好证明了马克思批判的正确性么?
二、针对“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造成危机”的观点的批判
在论述危机形成原因的过程中,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曾经在引发危机中起到作用,在现实中可以和货币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联系一起,因此一些论述将此作为形成危机的原因。
马克思相关著作中对此作了批判的。在没有信用的情况下,在没有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危机。但是,在没有买和卖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却不可能出现第二种可能性。但是,在第二种场合所以发生危机,是因为商品不能在一定期限内卖出去,以这一定商品在这一定期限内卖出为基础的一系列支付都不能实现。这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货币危机形式。
此论述表明,马克思对货币危机形式的研究仍然属于抽象意义上的,主要指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两大职能,只不过二者抽象程度不同而已 。
但是假如将抽象危机形式来解释危机的原因,那么 这种认识又回到了马克思批判商品形态转化中的循环论证和虚无主义,本身仍然存在问题。因为本身违反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精神。所以马克思批评了这种解释危机的方向研究,也批评了一些经济学家用这样方式解释危机,过分关注货币职能,是多余的。
三、针对“比例论”观点的批判
马克思在批判李嘉图的积累理论中,针对经济危机必然发生的论证过程,也兼顾到针对一些错误性危机观点批判,这也包括了“比例论”。
马克思认为:他所研究的不是以生产比例失调为基础的危机,即不是以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领域之间的分配比例失调为基础的危机,因为这种比例失调而引起的市场价值的提高或降低,造成资本从一个生产领域转入另一个生产领域,这种平衡本身已经包含着危机,但危机本身成为平衡的一种形式;这种危机连李嘉图等人都承认。[3]
马克思上述观点,说明了其研究经济危机与“比例论”观点危机区别,实际上他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调整引起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区别开了,两者之间有着根本区别。然而,不幸的是,后来的资产阶级学者和一些者同样在此或者在彼陷入了类似的逻辑推理陷阱。
在考察生产过程时,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生产特点:资本主义生产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就是靠一定的资本物化尽可能多的占有直接劳动时间,其方法或是延长劳动时间,或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发展劳动生产力,采用协作、分工、机器等,总之,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
这段论述包含意义十分丰富。马克思首先他强调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同时也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在生产中必然发起剩余价值生产,而且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目的总是可以达到的。正象马克思认为的:生产对资本家根本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剩余价值能否实现。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相对,即使某一领域存在生产过剩,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也会造成生产过剩,资本主义不可能再所有领域同时、均匀地发展,即使理想的社会也很难实现,真正满足需求的,必须要有过剩,但是后面过剩是相对需求而言,而不是相对购买力而言。[4]
该段论述,说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科学论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相对生产过剩的危机,不是真正生产相对需求的绝对过剩;一般社会生产,是以满足需要为前提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违背了一般生产目的,它是满足资本家利润为前提的,因此实际上以相对购买力为前提,所以根本不是以满足需求为前提。这从侧面批判了不同形式的消费不足论,正面批判了“比例失调论”。
马克思论述到:在一定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某些领域无限制地自由发展;如果资本主义生产必须在一切领域同时地、均匀地发展,那就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资本主义生产。因为在上述某些领域生产过剩绝对存在,所以在没有生产过剩的那些领域,也就相对地存在着生产过剩。总之,用一方面的生产不足来说明另一方面的生产过剩的观点是说:如果生产按比例进行,那就不会发生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和供给彼此相符,也不会发生生产过剩。[5]
马克思对“比例论”的批判,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资本主义生产造成的危机,体现为资本家总归加大对剩余劳动的生产和剥夺,本身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必然使得生产扩大超过消费的扩大,因为工人阶级群体的分配被限定了,而不是生产中比例的问题。
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而非绝对过剩,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会发生。
如果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比例失调,那么就会出来两种问题:社会上劳动者贫困现实是合理的了;资本主义在比调整比例下,生产力仍然可以大幅持续提高。针对后一种推论,事实并非如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危机持续存在,70年代后期资本经济停滞的态势已经得到了大范围验证,显然比例论观点不服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
比例论观点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否定,然而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是符合社会规律的,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问题,在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假若资本主义生产能够按比例生产,按照社会实际购买力生产,那么资本主义就会很快进入停滞和衰退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创造的财富绝不是人类社会的最优生产方式。而现实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伴随着扩张殖民地、战争、争夺外部市场等手段,使得解决矛盾的途径超出其经济手段之外,这些恰恰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事实。如果用庸俗经济学的解释,与事实相比,后者就是狭隘的和罔顾事实的了。
那么,经济学者会提到一个基本问题:那么马克思针对李嘉图积累理论的批判中,所引用的两部类生产表式理论如何理解呢?显然这是一个好问题。
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进行研究的时候,他所批判与继承的之前的政治经济学,本身已经包含了一些特殊经济规律和普遍性的经济规律。而两部类生产表式理论,恰恰是一个普遍性的生产规律理论。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比例论”批判可以看出:假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需求为目的的生产,以消费为目的生产,而且劳动产品归劳动者所有,那么在不存在剥削的情况,进行等价交换的两部类生产仍然要满足或者符合马克思所认识的条件,生产才能顺利进行。所以,两部类生产表式理论,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以消费为目的,并且资本家依靠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取得商品所有权并剥夺剩余价值,其首先受到了资本主义特殊规律的限制,在资本主义范畴内,必然造成的经济危机,迥然不同于两部类生产表式理论的描述的状况。
因此比例论观点,得到马克思的批判。而马克思批判李嘉图的两部门生产表式的理论,却是一个普遍性的经济规律,由于资本主义自身特殊性,生产表式理论还没有成为资本主义制约的规律而起作用。
那么又如何理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的一段话呢?
马克思说:在交换中按供求正确比例进行“只有在生产资料有限、交换是在狭隘的范围内进行的时候,才可能存在。随着大工业的产生,这种正确比例必然消失;由于自然规律的必然性,生产一定要经过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等周而复始的更替”。[6]
马克思对危机的论述有多种观点,如果我们不能按照一句话,或一段论述来理解马克思的观点,必须将之放到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整体系统中考查。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的命题。[7]
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挖掘根源,从矛盾观点出发,找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因为它已经成为制约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议,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
而马克思针对危机研究的着眼点,强调了要从资本主义自身特殊性去研究。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危机,与以往社会形态相比,以前的社会形态没有出现过,这表明了,资本化主义危机具有资本主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找到了危机原因,这些条件在之前社会形态存在,那么这肯定不是真正的原因。只有找到了资本主义自身条件,而且之前社会形态没有此类的条件,才能具备成为经济危机原因的可能性。[8]
四、马克思对“工资上涨引起利润率下降”观点的批判
马克思在研究中,针对工资提高影响利润下降的观点,进行了论述。
马克思认为,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和剩余价值率趋向提高、劳动剥削程度趋向提高结合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认为,工资率的提高在例外的情况下偶然会促使利润率下降;但是用工资提高来说明利润率下降是最荒谬。因为这两者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而且资本家可以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来弹性改变,使得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理解了形成利润率的各种关系,就可根据统计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工资率进行实际的分析。利润率下降,不是因为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而是因为劳动的效率提高;剩余价值率提高和利润率降低只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殊表现形式。
马克思分析了由于资本积累而引起的劳动价格的提高不外是下列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劳动价格提高不会妨碍积累的进展;另一种情况是积累由于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削弱。只要积累减少了,资本和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之间的不平衡就消失了。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使得劳动价格重新降到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工资水平必须服务于资本增殖,因此工资水平的提高只能是暂时的。
工资增长的第一种情况下只能是资本的增长引起可供剥削的劳动力的不足;第二种情况是资本的减少使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过剩。正是资本积累的这些运动反映成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数量的相对运动,因而看起来好象是由后者自身的运动引起的。用数学上的术语来说:积累量是自变量,工资量是因变量,而不是相反。[9]
上述马克思论述包含了几个重要观点:
(一)工资提高仅仅是暂时性的,绝不会影响到积累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构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
(二)即便暂时性的工资提高也是有天花板的,因为无酬劳动和有酬劳动比例已经为工资制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
(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积累是自变量;工资是因变量,资本家占据统治地位,工人处于被支配地位,由此决定了工资和劳动都掌握在资本家手中。
(四)认为工资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的观点没有坚实的根据,将偶然的事件当成必然的事情。
五、对“信用膨胀和收缩作为危机原因”的批判
对信用膨胀和收缩作为危机原因的批判,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他讲到:“政治经济学的肤浅性也表现在,它把信用的膨胀和收缩,把工业周期各个时期更替这种单纯的征兆,看作是造成这种更替的原因。对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人口自然增长所提供的可供支配的劳动力数量是绝对不够的。为了能够自由地活动,它需要有一支不以这种自然限制为转移的产业后备军。以上我们假定,就业工人人数的增减正好同可变资本的增减相一致。”[10]
从马克思论述可以得出:信用的膨胀和收缩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征兆,它不是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微观层次为分配问题,宏观表现为贫富两极分化;起到微观作用的主体是企业,社会形态表现为资本主义法权;社会关系表现为契约掩盖下的不等价交换,并以传统形式继承下来;生产目的由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性转变为资本家个人目的。
正像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一样,他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主动力量,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特殊人口现象。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将其作为原因时,已经颠倒了因果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矛盾,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矛盾,来自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六、马克思批判的理论意义与价值意义
马克思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已经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这些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意义。马克思对西方经济危机理论观点的批判彰显了马克思理论系统与西方的截然不同。
(一)特殊性规律与普遍性规律区别
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其他社会形态并没有发生过资本主义社会那样的经济危机;所以马克思强调,必须从资本主义自身的特殊性,来寻找经济危机的原因。如果从社会形态的一般性上去寻找,那么这种方法和观点本身就违背了特殊性规律和普遍性规律的关系。
将经济危机的观点归于某一普遍性因素,适用于几种社会形态,那么其他社会形态也必然发生这种危机。显然这条逻辑途径是存在问题的,与基本经验事实相矛盾。
商品买卖分离、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信用基本作用、比例关系在其他商品生产的社会形态也是起作用的规律,具有一般性,所以不可能作为经济危机原因。而工资作为流通领域的符号,不能改变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由此引发的流通领域的问题,也成为必然性的;同时资本家作为剩余价值生产和利润的追求着,其对生产组织,绝不会因为工资上涨影响自己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利润的追求,他们可以能动地调整工资和雇佣工人数量,来抵消工资上涨。
(二)资本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相比的特殊性
马克思通过研究,梳理资本主义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从而成为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的条件和基础:
1、资本原始积累下的暴力掠夺,造成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现为资本雇佣劳动的社会化大生产。
2、资本主义生产以剩余价值生产为内在目的,外在表现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3、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分离,二者转变为间接的关系,消费成为第二性,从而区别于以往社会形态中生产和消费的直接关系。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注定了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工人仅仅得到维持生存的工资,而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利润实现,取得社会化剩余劳动的所有权,在社会上表现为贫富两极分化,在经济上表现为经济危机。
5、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演化出资本主义的特殊矛盾,导致资本主义出现不同于以往社会形态的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
以上是资本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的重要区别,而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规定性和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发生的原因。其线索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由此衍生资本主义一系列的经济现象。
(三)针对资产阶级几种观点的评论
在西方几种主要经济理论观点:政府干预论的奥地利学派观点、熊彼特的“创新性破坏”学说、金融不稳定假说、流动性不足等观点。综合马克思的批判和资本主义特殊性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从流通领域、信用、货币、政府干预、市场不稳定性、金融不稳定性,去寻求经济危机原因的观点,存在以下严重缺陷:1,紧紧抓住了某一个环节来作为经济危机原因,但是该原因无法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建立起联系;2,从分工角度的“创新性破坏”假说,完全舍弃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特殊性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3,政府干预的目的与动机没有稳定的规定,从而也无法与周期性危机建立联系;4、流动性不足没有反映剩余与不足的非对称性和错位,仅仅是抽象概述与局部关注。所以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观点,不但在哲学上存在矛盾,而且在解决问题上存在根本缺陷。
(四)对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启发思考
加强经济增长中生产与消费的直接统一性,尊重劳动者产品所有者的原则,实现劳动者产品所有制下的经济组织创新,逐渐缩小和消灭资本雇佣劳动、商品的资本主义所有权,贯彻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则,将政府职能转变为创造和提供生产资料、消灭租金的监督管理机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尽可能创造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版 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1-582
[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版 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5-59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版 26卷(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7-60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2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83-01
引言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的配置和优化,是一个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根本所在。那么人力资源经济作为企业在人力资源投资,价值评估以及收益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评定方式,其应用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企业对于人力资源投资往往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的时候,首先要对其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其能够为企业多带来最大价值,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企业收益,使企业免收损失。
一、分析人力资源经济包含的内容
1.人力资源投资。这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基本条件,它关系到人力资源经济的开发和进―步的管理。人力资源的投资涵盖面非常广,例如投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也有投资卫生保健、人员流动以及经济信息方面的。
2.人力资源价值。这是指人力资源经济它能够为企业指明未来的用途或者服务所具备的当前价值,它表现了人力资源具备向为企业提供诸多效用的能力。人力资源的价值可以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种是个体价值,另一种是群体价值。个体价值是指某―个别劳动者可能为企业提供效用的当前价值,群体价值则是作为有密切联系的―个劳动者联合体为企业提供效用的当前价值。无论是个体价值还是群体价值都有货币化的计量方式和非货币化的计量方式两种度量方法。
3.人力资源收益。人力资源作为―种资本胜资源,必然会产生收益,但人力资源的收益与其他经济资源的收益除了有共同点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点。人力资源的收益具有问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和多效性,使得对它的统计核算与其他经济资源的统计核算有许多区别。人力资源收益分昕通常包捂恿教育收益分析、在职培lI收益分析、卫生保健收益分析、人员流动收益分析和职业经济信息投资收益分析。
二、人力资源经济的作用
1.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企业领导阶层是企业发展方向以及重大决策决定者和引导者,是企业各项规划和目标的制定方,但是这些规章制度以及目标分方案,最终却是由企业员工所执行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中层管理的作用非常大,他们是负责将这领导阶层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任务目标传递给职工,因此其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工作任务的合理分配与安排,对员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比较显著,那么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就一定要依照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挑选人才,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规定,由此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使员工能够更有效的配合企业完成所制定的规划和目标,也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
2.促进员工绩效水平的提高
使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方法,可针对不同员工进行不同经济奖励与督促。例如:重视经济收入的员工,可采用全勤奖、加班费、补助费等一系列货币表达方法;重视荣誉的员工,可采用公开进行表扬或颁发奖状、证书等方式,无论哪种方法,最后都可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作用,进而达到企业整体业绩和水平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管理基础差别大。要想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作用得到完美的发挥,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有厚实的经济基础、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畅通的网络辅助。因为人力资源经济的收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特点,许多企业管理者看不到其为公司带来的当前显性收益,就不舍得在该部门和管理中投入资金,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有了局限性,许多的企业制定出的工作流程都成了空谈,很少有管理者和员工能够做到按流程办事。不是有通过非正常方法进入公司的,就是具体工作时带有个人喜好,有些流程自动就被员工忽略了。
2.文化观念的差异。外国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是作为该名员工是否能够继续留在公司任职的基本准则,优秀的奖励,合格的继续录用,不合格自动走人,在外国人的观念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中国的管理理念虽然有借鉴到绩效考核的办法,但却演变成了优秀的有奖励,不合格的不予惩罚。这就导致了此种方法只能做到激励那些合格和原本就优秀的员工,而不合格的员工由于没有受到惩罚,也不想要奖励,他们更像是在浪费公司资源的闲置人员。更有甚者会对公司新实行的管理办法进行抗议和闹事,管理者出于稳定公司的考虑,会被迫向这些并未对公司带来良好效益的员工妥协,不仅使管理方法得不到最好的改革和实施,更延长了不合格员工对公司资源的浪费,使公司多支出了不必要的成本。
3.整体国情的差异。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处于领先水平,所以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有更多的经验,人力资源经济也在企业中受到了足够的重视。而中国由于经济处于发展中阶段和人口众多,规范企业相对人口较少的问题,人力资源经济在企业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重视程度基本取决于公司最高领导者的自我观念。
四、解决方法
1.管理理念要新,定位要准。首先,企业应根据大环境下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不能最初制定出一套管理办法就永远只用这个,不变化不改进,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淘汰;其次,不能盲目的改良,不要把新理念生搬硬套到企业中,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做出一套适合自己公司的“新产物”。
2.管理机制要健全,具体实施要充分,实施起来要灵活。企业应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做到以培训学习提高员工专业能力、以奖励惩罚机制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企业文化和人文关怀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管理办法出台后,要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避免企业只说不做的情况发生。如遇特殊情况,要将管理机制进行灵活变通,切不可固守成规、按部就班,只知坚守,不懂变通。
3.做到和谐有效的沟通。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要满足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关需求,这就要求实施中要做到与各部门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各部门的需求信息与需求变化。做到信息更新快,准确性高。避免人力、精力因信息的滞后而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结束语
1、经济适用房景观设计
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了满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需求所采用的一种住房建设模式,通过对住房成本的控制,降低房屋的销售价格。景观设计是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家要求严格控制其建设成本,但并不意味着景观设计的简陋。而是应该从节约资源的角度,使用有限的成本为居民营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景观环境。
本文中的丁桥郡盛置业经济适用房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东至规划笕华路,南至规划华丰路,西至规划G1/G3用地,北至规划R21-15地块。项目中经济适用住房面积约11.3万平方米,根据规划,在基地西侧及东南侧为文化娱乐、公园兼容用地,地块所处位置显要,交通方便,区级配套完善到位。
2、景观总体布局设计
景观设计遵循自然、简约、舒适的原则,从整体概念出发,创造出功能突出、环境舒适的邻里交流空间,追求低碳生活,构建绿色社区,营造和谐的“家”的氛围,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以达到景观效益最优化。为中低收入者营造出更好的居住区环境,围合出一方心灵的港湾。运用简洁流畅的构图、布局和极具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园林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富有张力的景观。 “绿色、低碳、生态”成为小区的景观标签。
景观的整体布局呈“一心、一轴、多组团”的布局空间模式。一心指中心花园,由高层建筑围合成小区的主要绿化空间,中心花园是整个小区最为开放的公共空间。一轴指联系起东西两苑的入口景观轴,也是小区的形象展示窗口。多组团指分布于各楼宇间的院落空间,融合自然生态的园林景观,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并通过建筑底层架空层,各组团自然渗透,有机地衔接。
3、设计原则
(1)人性化、多功能化、高效利用空间的原则。
为提高用地效率,设计中将社区活动广场集中化、多功能化,减少利用率低、装饰性强的硬质广场,充分利用活动空间,使其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形成居民聚集休闲的共有空间,促进邻里交流,增加社区的活力。
(2)多层次景观和立体景观意境设计原则。
利用丰富的自然地形来塑造大量的软质环境,柔化软硬质景观的边缘空间,减少无谓的装饰,用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地形塑造代替景观构筑物。开放空间多运用疏林草地,注重边界的处理,设计点景树,用野花代替人工草地,形成有景深的开阔空间。
(3)低成本的设计原则。
低成本并不是提倡廉价或劣质,低成本的前提是保障景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关键是合理分配资金,如在满足居民公共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打造关键场地,突出景点设计特色,合理选择材料和植物树种配置等。
(4)均好性原则
尽可能使每一处住宅都能拥有良好的环境景观条件,提高土地开发的价值,中心花园作为共享资源。
4、具体设计
(1)入口轴线广场
入口是小区对外形象工程,既要完成向外界展示的功能,还要起到向小区内居民的引导作用,主要的植被有春鹃、夏鹃,零星点缀三色堇和矮牵牛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
中轴采用树形较好的银杏,阵列式种植,形成纵深感。中轴广场两侧结合整形的花灌木,布置坐凳,太阳能庭院灯,形成规则大气的轴线景观。轴线广场入口布置具有中国月洞门元素的景墙,既是轴线景观的中心,也与主入口形成视觉隔断。
(2)中心花园
中心花园是整个小区中最为开放的区域,中心以草坪为主,布置大型的儿童游乐设施。周边堆坡形成起伏的坡地景观,密植乔木和花灌木,形成一个外闭内敞的大活动空间。草地周边布置弧形的廊架、矮墙坐凳、景石,伞形的合欢孤植于大草坪上,形成视野开阔、迷人的景致。草坪空间也是人们玩耍、娱乐的好场所。
中心花园中的植物以高达挺拔的乔木为上层骨架,中层点缀观花植物和色叶植物,增强控件围合感,下层以灌木为主。如中心花园的弧线廊架以香樟为背景,穿插榉树等色也树种丰富季相景观,廊架前绿地中层种植日本晚樱和桂花等丰富景观,下层片植春鹃等形成整洁、规整景观。
(3)组团景观
首先利用消防登高带布置休息场地,形成相对开敞的空间。在靠近车道的一侧进行微地形处理,密植乔木林,下层成片中职花灌木,和主车道形成一道绿色隔离和半开敞的小院落,同时布置一些休息亭和座椅,为人们提供一个聊天和下棋的场所。
其次以旱溪景观为特色,沿蜿蜒的旱溪布置石板嵌草园路,园路周边以景石、花丛点缀。成片花灌木结合起伏的地形拾级而上,旱溪的边缘采用自认的种植手法,力求创造自然、静谧的空间感受,整体空间在植裁的围合下,形成繁花似锦、香气侵溪的院落景观。
第三将羽毛球场地和健身场地等集中布置,为活动的人们提供停留休憩的场所。周边布置树池坐凳、阵列的乔木和成片的花灌木,共同组成林中健身场所。
第四布置木质花架和爬藤植物,形成相对安静的休憩空间,一动一静的组合空间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第五设计了一个景观水池,种植成片的荷花,既是景观水池也可以作为雨水收集的工具。水池周边布置木平台、树阵和长凳,为人们提供一处可以观荷赏鱼纳凉的平台,水池尽头的休息亭也是整个组团的景观中心。同时在6号楼和8号楼之间布置一个石汀步,将该团组跟中轴广场景观连成一体。
结 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绿色节能理念下经济适用房的景观设计,给出了其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并且以丁桥郡盛置业经济适用房为例,介绍了其入口轴线、中心花园和组团式景观的具体设计。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经济性和景观功能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波,陈长虹.上海星星家园经济适用房外部景观设计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
某某市场第三季度销售回款共计348万,比2004年同期增长130万元,同比增长率为60%。 比﹡﹡年第二季度销售回款增长数字为36万元,环比增长率为11.5%。截止9月30日,共计完成全年必成销售指标84%。可以说完成﹡﹡市场全年必成销售指标指日可待,本人更是意气风 发、志在必得。那么从以下四个方面就第三季度工作内容作如下阐述:
一、老品系列
谈到我们的老品系列产品的市场操作不得不关注﹡﹡品牌、﹡﹡品牌、﹡﹡品牌等作为日化行业中这几个强势竞争品牌。在﹡﹡市场广告投放乃至全国的空中媒体的广告投放方面,我们品牌与上述几个产品结构同质化品牌相比,似乎没有优势可言。那么针对﹡﹡市场现状,更应该整合地面资源,促销致胜。
我们可以引导客户在出货价格上,在保证了客户经营我们品牌利润心理承受底线基础上,把自己的老品系列产品的出货价格以整箱促销方式变相调低价格,拉开了与竞争品牌的销售价格,进一步提高了下游客户的销售利润,激发了下游客户的销售热情,从而销量达到了稳步提升同时,由于销售的增加,虽然经销商让利销售,但结果利润却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为后期更好的引导客户配合我们战略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
所以说,老品系列犹如定海神针市场销售稳步增长。
二、新品系列
﹡﹡市场新品系列产品是在八月中旬开始推广,在八月初刚刚了解到新品的上市信息后,考虑到切入市场的销售价格偏高,以及取消了常规的包装促销,所以对市场推广多多少少有一些信心不足。当时把这个顾虑在向上级领导汇报后,公司相关领导介绍了一些新品在试点市场上市的信息和成功经验,并指导了相关市场的具体上市方案、利润分配及市场推广策略,犹如灯塔指引了航向。在后期每一个新品推广订货会前,在利润分配方面经过与各客户沟通,均得到了客户的大力支持。
在新品推广会召开前期连续十余天,坚持每天拜访一至两个二级分销客户,重点介绍新品的样品及销售利润,同时与每一个二级分销客户签订销售任务。为了充分保障新品抓紧铺市,缓解经销商的资金压力还和每一个二级分销客户促膝长谈,反复沟通,终于约定在新品推广订货会现场交纳现金货款。就是这样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及不懈努力,3个地区市场的新品推广会相继圆满召开。尤其是﹡﹡市场在八月中旬召开的新品推广会现场就收入现金40余万元,在某某省南部地区日化类新品推广会上创造了业内奇迹,不但令参会现场的诸多业内同行瞠目结舌、不可思议,更加鼓舞了一级客户的销售信心和配合意识。
在后期的新品市场销售中,在一级客户控制好市场价格基础上,城市经理对各二级分销客户的跟进管理并肩作战,协同铺货,保证了新品在某省市场上的茁壮成长。
所以说,新品系列更比雨后春笋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三、深度分销
本人所负责的市场早在第二季度初期,经过审时度势、顺势调整,提出了坚定不移的以品牌深入扎根入县、乡、镇终极市场为中心,调控批市客户价格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进一步开发及优化二级分销客户网络的战略目标。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省成功开发县级市场有效二级分销客户34个。在开发县级市场二级分销客户过程中重视了对二级分销客户配合意识的培养及网络覆盖情况的深度了解,同时对一级客户施以正确引导,控制好对批市客户的价格管理基础上有效保障了各县级二级分销客户的销售利润,同时再加上地面人员的跟进管理及并肩作战共同铺货。至此真正意义上架构起来了以一级客户为物流、二级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模式,确保了我们品牌根深蒂固地牢牢扎根于县、乡、镇终极市场,更为后期发展及新品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公司推出的区域政策型新品洗发露推广方面完全做到了水到渠成。迅速扎根于县级市场,有效巩固并扩张了市场份额。上述二级分销客户,经过与我们近半年时间的磨合,个别客户还是暴露出了一些自身网络延伸性不够,资金周转困难、跨区域销售及对我们品牌销售的配合意识不佳等问题。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同时与一级客户沟通,相互交换意见,在城市经理的配合下,顺利的及时做出调整,重新开发替换了个别二级分销客户。
经过新品上市二级分销客户的全面推广,充分验证了调整后的二级分销客户资源更具配合意识及市场推广能力。
所以说,深度分销好似肥沃土壤,顺势调整锋芒毕露。
四、分销客情
世界500强企业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今天不做好物流,今后定会无物可流”,如此耸人听闻大胆精辟的断言无不苟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渠道建设的重要性。对我们的产品结构而言渠道建设的重要性无疑体现在了县乡镇级的终端市场,而这些宝贵的资源却尽数掌握在我们的二级分销客户手中。
可以说我们这些二级分销客户的热情及主动性决定着我们的区域市场铺货率及市场销量。那么除了在正常销售过程中产品增值所带来的利润可以激发分销客户的销售热情及主动性之外,我们可以做的还有永无止境的客情渗透。在工作中心下移至二级分销客户过程中,注重加强了对分销客户的销售促进,提供了例如宣传品、促销道具等更多的支持与服务。帮助其规划更有前景的生意,同时在日常协助铺货过程中,积极帮助拓展其分销网络,树立良好信誉口碑。再加上公司额定招待费的超支使用,让重点二级分销客户对我们逐渐生成了一颗感恩的心。
至此在二级分销客户所经营的诸多品牌之中,我们品牌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我们也享受着人格魅力所带来的愉悦心情。
所以说,分销客情就是如来神掌,从天而降一招致敌。
提要:“利他主义”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和经济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但本文认为,要对“利他主义”作出全面说明仅仅满足于这点是不够的。本文提出了利他基因的“隐性遗传”和行为偏好的“广义效用”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对“纯粹利他”行为作出了生物学和经济学的解释。
关键词:亲缘利他 互惠利他 纯粹利他 隐性遗传 广义效用
一、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
利他主义有三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第一,“亲缘利他”,即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例如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一般情况下,这种以血缘和亲情为纽带的利他行为不含有功利的目的,因此有人把它称为“硬核的利他”(hard-core altruism)。但生物学的研究业已证明,“亲缘利他”对生物个体来说并非没有回报。根据“亲缘选择”理论,生物的进化取决于“基因遗传频率的最大化”,能够提供“亲缘利他”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Hamilton,1963)因此,“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非常普遍的行为模式。例如,当幼鸟遭受攻击时,许多鸟类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用伪装受伤的方法把猛禽引向自己,使子女得以逃脱。在这一行为过程中,父亲或母亲虽然可能因此丧生,但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1/2的基因完全相同,从“基因遗传频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原则上只要能使2只以上的幼雏得以逃生,父亲或母亲作出的牺牲就是值得的。如果考虑到年幼子女丧生的几率远远超过经验丰富的父母,这类行为对生物繁衍所具有的“效率”就更一目了然了。所以,无论在人类社会或生物世界,“亲缘利他”在父母与子女关系上表现得尤为动人和充分。而随着亲缘关系的疏远,“亲缘利他”的强度也会逐步衰减。生物学家甚至设计出所谓的“亲缘指数”,并根据它来计算“亲缘利他”行为的得失和强弱。(Hamilton,1964)在这方面, 生物学与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在逻辑相当一致:所有生命体的行为看上去总好象设法使某一“目标函数”最大化。有人曾经对《美国经济评论》和《美国博物学家》刊载的文章进行过比较,结果发现这两门学科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典型的论文都是运用优化的方法来预测某种现象,然后再作出统计检验。(Tullock,1983)
第二,“互惠利他”,即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回报而相互提供帮助。生物个体之所以不惜降低自己的生存竞争力帮助另一个与已毫无血缘关系的个体,因为它们期待日后得到回报,以获取更大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互惠利他”类似某种期权式的投资,所以有人把它称为“软核的利他”(soft-core altruism)。例如,一种生活在非洲的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频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生物学家发现,这种行为遵循着一个严格的游戏规则,即蝙蝠们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Wilkinson ,1984) 显然,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互惠利他”。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律”,当施惠者与受惠者互相换位时,同样数量的血液将产生更大的边际效用,从而使这类行为具有明显的经济学含义。不过,由于施惠与回报存在着时间差,从而使这种期权式的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互惠利他”必然存在于一种较为长期的重复博弈关系中,而且还要求形成某种识别机制,以便抑制道德风险和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虽然精密的“互惠利他”模型直到20世纪晚期才由博弈论专家阿克塞罗德建立起来,(Xelrod,1984)但它的基本思想却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论述那只著名的“看不见的手”时,就被一针见血地指出过了。
第三,“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例如,汤姆逊瞪羚(thomson’s gazelles)的利他主义行为:当狮子或猎豹接近时,往往会有一只瞪羚在原地不停地跳跃向同伴们发出警告。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它只发生在最早发现危险的汤姆逊瞪羚身上。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应该最早逃跑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的“英雄主义”却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此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我们前面提到的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因为汤姆逊瞪羚所保护的并非是它的子女或亲属,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项没有任何收益的投资。这一行为与吸血蝙蝠的“互惠利他”有着更明显的区别,对个体来说这一行为的投资风险与预期回报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而且也不可能通过识别机制来剔除那些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搭便车”者。因此,有些生物学家,比如《自私的基因》一书作者里查德·道金斯甚至对汤姆逊瞪羚的行为作出了如此自私的解释:高高跳跃的瞪羚是在向突袭者昭示——你瞧,我的体力有多棒!别来打我的主意,否则你会一无所获的!还是去追杀我的那些孱弱的同伴们吧!(道金斯,1998a)我认为这个解释非常勉强并令人怀疑。且不说把这种只有人类“超级智慧”才想得出来的“炫耀式欺骗”强加给汤姆逊瞪羚是否公平,就是从进化论角度看,其破绽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种行为真有效,当遭受猛兽袭击时为什么不会有更多的汤姆逊瞪羚跟着一起“跳舞”呢?
显然,要对利他行为作出全面说明,仅仅满足于“亲缘利他”和“互惠利他”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纯粹利他”作出解释,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达到的目的。
二、纯粹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2时间维矿山的开发需要经过项目立项、规划与设计、基础建设、投产运营和停产后的矿区处理阶段。矿山项目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繁荣,最后衰退的过程,因此,矿山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应始终贯穿于矿山的整个矿山生产发展过程,并且应灵活变化以适应矿山项目的各个不同阶段。
2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以矿山开发项目的生命周期(时间维)为主线,在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结合矿山实际的环境问题(逻辑维),采用相应的方法和工具(知识维)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打好基础。
2.1矿山开发立项阶段的环境问题项目的开发立项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项目的策划—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立项—融资和选址等。通过此阶段分析矿山资料可以了解矿山的地理地质和自然环境情况。对于矿山环境而言,此阶段并没有人为因素的参与,处于未开发阶段,但此阶段应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2矿山规划与设计阶段的环境问题规划与设计阶段的标志是施工组织计划和方案的形成。在这一阶段,虽然人为因素未参与影响矿山环境,但是这一阶段中制定的规划范围和所采用的施工组织计划对以后的矿山生产有较大的影响,矿山环境问题来源于矿山生产过程,不同的矿山规划范围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矿山生产所采用的设备和方法也有所不同,相应的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有差异。另外,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计划和方案对整个项目的后续阶段有直接影响,如工艺方案、技术、设备以及原材料等,这一系列因素与矿山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3矿山基础建设阶段的环境问题基础建设阶段是整个矿山开发项目的重要阶段,其建设依据是矿山规划与设计阶段形成的施工组织计划与方案。随着一系列矿山工程的形成和设备设施的进入,经过基础建设阶段的矿山进入待产阶段,矿山的环境从这一阶段开始有了人为因素的参与。
2.4矿山投产运营阶段的环境问题矿山进入了正式的生产阶段,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采矿、矿物加工和尾矿处理。采矿过程包含了大量的施工工程和机械设备的引入,并且随着矿石的采出,矿床的完整性受到了破坏,矿床开采的一系列工程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例如:爆破过程产生的炮烟,矿山机械运行产生的烟尘和噪声等。在矿物加工过程中,矿物的提炼和洗矿产生的污水,直接影响了矿区的水质。矿石经过矿物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尾矿被排到尾矿库。随着矿山开采的继续,尾矿库也随之扩建,规模越来越大,占地面积越来越广,尾矿中含有金属矿物质,对尾矿库周围的植物和水源造成重金属污染,给生活在尾矿库周围居民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5矿山停产后矿区处理阶段的环境问题矿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的进行,矿物资源越来越少,最终开采完毕,矿山也随之停产,但是矿山开采项目并没有因此终止,矿石采出后的采空区和尾矿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然而,矿山停产后便没有经济来源,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一般矿山企业不会对停产的矿山做任何处理,任由其自然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变化,未经处理的采空区可能发生塌陷等地质灾害,再加之自然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这是矿山环境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但也是最容易被轻视的问题。
3矿山环境管理措施
矿山环境管理的目的在于防止和控制矿山环境污染和恶化,重在防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先污染,后治理”的企业理念根深蒂固,肆无忌惮地对环境进行破坏。最后付出的代价都远大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对于矿山环境问题,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3.1完善矿山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大多数矿山企业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和资金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为此,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应进一步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的高度和严肃性来明确矿山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要求矿山企业必须对矿山环境负责,树立“谁开发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3.2提高技术水平矿石的大面积开采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来治理和恢复矿山环境。近年来,我国在矿山土地复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些恢复治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专门的规划与设计,治理工作不到位,所涉及的治理技术只是针对局部特点,未得到推广。因此,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制定普遍适用的矿山环境治理操作规范,研究推广实用先进的技术工艺,以指导矿山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
3.3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在矿山开发的每个阶段都会对矿山环境造成或大或小的危害,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既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又是对矿山工作人员环保意识的检查。对矿山企业进行环境检查监督方法是设立环境监测站,监测内容包括矿区和矿区影响范内的环境质量状况,矿区各个生产环节执行有关规定和标准的情况等。矿区绿化还原情况;废水、废渣、废气和尾矿的排放情况等,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3.4全面调查分析矿区环境矿山开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环境调查作为这个复杂大系统中的一个步骤应做到全面有序。首先分析矿山环境的污染源,矿山生产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破坏、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其次调查并明确污染源的来源。例如:地形地貌的破坏主要由地下矿床的采出引起;水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废水的排放以及堆积物;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械设备的运行和废气的排放。最后还应调查净化设备运转情况以及植被种植情况和规模等。此外,还需调查访问矿区影响范围内居民区,了解矿区污染物的性质以及污染范围,根据所存在的问题和要求研究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5科学化矿山环境管理矿山出现环境问题,将会对矿山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矿山经营管理必须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做到降低生产能耗的同时消除环境污染,从而达到科学经济的治理效果。环境管理工作应从基层展开,建立环保岗位责任制和监督考核制度,确保基层环保工作的落实,将零污染生产的效果体现在基层。
3.6智能化、数字化矿山,将科技融入管理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数字化矿山不仅是当前时代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智能化的生产设备不仅节约能源、效率高而且污染小;数字化的操作和管理模式安全性高、效果好。将科技融入生产和管理,是建立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矿山的根本保障。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5-0006-02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及运行规律的科学。经济社会个体的总和构成经济总体。因此,由个体的一般规律就有可能得到经济总体的一些规律。
一、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分析了市场的需求、供给、供求均衡及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关系。对应需求曲线D为负斜率。供给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正向关系。对应供给曲线S为正斜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格会上升。市场通过价格杠杆作用的调节趋于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如图1所示。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或供给变动时,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改变,对应的均衡改变。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品而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为D1。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如图2所示。再如,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为S2。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如图3所示。
二、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从图2可以看出,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由于经济社会大部分商品属于正常品,就经济社会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均衡数量一方面是生产者的供给量,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量。在这里不考虑新产品的出现和旧产品的退出,只考虑现有产品。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经济增长,需求量增加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以,消费者收入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上升。
从图3可以看出,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2。说明生产成本下降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引起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在经济社会中,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的价格却一般是上升的。如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引起的成本下降高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上升,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
三、由微观经济理论到宏观问题的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消费者收入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但提高消费者收入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削弱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会使价格水平下降,提高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
一、要加强对危机的重视
要加强政府和政府人员对潜在和已暴露的公共危机所应普遍具备的基本的警觉性和应变力。需要深入开展政府人员危机管理培训和全民危机管理意识教育,从而增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人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技能。只有有了对危机的重视,有了危机意识,在危机到来时,才会不慌乱,做到有序,高效,把危机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要多向群众普及应急知识,使群众深刻认识到危机到来时给群众带来的经济和财产的损害,比如,定期制作一些宣传知识的册子,发给群众,定期的做一些节目,把知识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群众能够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做一些仿真训练,能够使群众亲身把这些知识运用到这些模拟训练中,增强自身的应急能力。
二、要完善预警机制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有完备的危机预警机制。
(一)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建立预警机制的支撑,也使预警机制的有效运作有了法律保障,同时,用法律约束了政府人员的行为,杜绝的行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政府应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对信息进行搜集和筛选,同时应负责整个危机事件的处理。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就会设置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就使其有了较为完备的公共危机组织机构。如,美国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它负责国家日常的公共危机预警工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人商业部门和社区志愿者都以它作为沟通的桥梁,是危机预警中的重要决策、协调、指挥和执行机构。这样的机构就可以在危机发生时,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和决策,使危机预警顺利进行。
三、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对于涉及公共利益的各种信息,政府必须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公布,确保公共危机信息的畅通,号召公众共同应对危机。如政府主动召开关于公共危机的新闻会,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报道进行实时更新,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处理的过程和结果。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中应专门设置与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沟通的部门,建立有效地交流对话渠道,这样的沟通既确保了政府能得到及时可靠的危机信息,也可向公众传达政府防治危机的信息。有效减少轻信、传播流言、谣言等不合作行为的发生,消除公众不必要的恐慌。
四、建立有效地信息反馈机制
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要对此次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势,都要列举出来,并记录下来,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能一味的解决,而不总结经验和教训,有了不足,也要及时的改正,例如,召集处理危机事件的各方面人员进行座谈,让大家畅所欲言,讲出处理过程的体会,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哪一方面做得不够,阻碍了事件处理的进程,找出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的通病,分析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有效地信息反馈机制,可以使再一次处理危机事件时,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会使公共危机管理机制越来越健全。
五、在公共危机管理模式上,要实现从单一管理模式到共同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在我们的思维里,突发事件中,通过政府的管制,事件一定会按照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但是,政府控制的效果并不一定尽如人意,因为政府的行政指令在自上而下层层传递到社会基层时,并不能保证社会领域里的反应就一定与政府的要求一致。这就需要非政府组织利用自身深入民间的优势,告知政府这些指令,并使其有秩序的执行。因此,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探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政府要给予非政府组织以充分的信任,政府不能简单地把非政府组织作为其管理和执政助手,要放手让其去发展。尊重非政府组织,努力在平等的基础上同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和合作。其次,非政府组织要提高自身的应对危机的专业素质,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并利用团体的力量,向社会公众普及自救知识,落实贯彻政府的指令,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需要注意的问题,向群众讲清楚。
(二)公共危机的发生直接危害到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良好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是需要社会公民的合法有序的参与的。社会公众的有效参与能够在处理危机时提高处理的效率,大大减少了危机带来的损失。而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最重要的是政府要完善危机管理教育机制,当前,在危机发生时,我国多数公民习惯于将自己作为危机管理的对象,缺乏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并没有主动参与和服务的愿望与要求。这些现象正是因为我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关于危机教育的内容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必须把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危机技能的培训,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中,把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些知识可以使公民能够理性有效的参与危机管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从而使危机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27.
[2] 张红梅.协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长白学刊,2007(6):68.
[3] 王立国,马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07(10).
[4] 赵成根.发达国家大城市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参与机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4).
[5] 强恩芳.危机、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J].行政论坛, 2008(1):26.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1)05-0057-05
一、技术知识本质论的发展及其局限
自莱顿(1974)的经典论文《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了开创性的研究以来,将技术简单当成人工制品的认识局限逐渐得到了纠正,技术的知识内涵与本质开始得到承认。著名技术哲学家邦格(1983)从真知(truth)与行为(action)关系角度提出技术是关于行为过程的知识。此后,技术本质乃是各种相关知识集合的论调逐渐成为技术分析的主流观念,这主要有两条进路:其一,从技艺、技能、技巧的知识化、理论化的角度,认为技术是关乎“实践技巧的学问”,经验形态的技艺、技能、技巧最终能够上升为一般形态的技术理论(technological theories),因而技术可以构成为一种知识体系;其二,从当今主要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形态转化来看,认为技术可以被理解为是科学的应用,科学形态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转化为技术知识。以此为指导,人们不仅研究技术知识体系与其他知识体系(如科学知识体系)的相互关系,也开始触及技术知识集合的内部结构问题。例如,受波兰尼的启示,人们区分了技术知识集合中的默会知识和明言知识;从知识适用性角度出发,人们区分了一般(generic)知识和专用(special)知识;从功能角度出发,人们区分了制造人工制品和使用人工制品的知识。沿着这种分析范式,人们很自然地将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作为技术创新和进步的关键,将知识复制和传播作为技术扩散的实质。
技术知识本质论在经济学发展进程中亦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新增长理论在试图寻找技术进步的内生机制时,毫不犹豫地将人力资本投资、R&D费用等促进知识增长的因素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变量,技术进步被等同于知识积累,技术知识本质观的信念一览无遗。而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中,把知识存量的增长率等同于技术进步率的做法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比如施穆克勒和曼斯菲尔德就将“技术”(technology)直接定义为“工艺技术知识的集合体”。不仅技术哲学和经济学领域,在管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诸多学科,技术知识本质论都俨然占据了主流地位。
相对于将技术本质理解为以技术工具为形式的人工制品的观点而言,技术知识本质论抓住了技术的知识内涵,更有利于人们理解社会经济中的技术交换、技术变迁等现象,甚至也能对较为流行的技术能力论等其他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但这种已占据主导地位的技术知识本质论仍有其局限。首先,技术知识本质论容易忽略人工制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技术视为各种相关知识的集合,突破了把技术简单视为人工制品、只看到物化技术的认识局限,但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本质论也有将人工制品完全还原为知识的强烈倾向,容易将技术与人工制品的关系割离,忽视技术的物化特征,从而走向与技术工具观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其次,技术知识本质论有等同论和知识泛化的强烈倾向。正如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所出现的那样,技术知识观容易导致把技术和知识二者完全等同的倾向,将技术创新和变迁直接等同于知识的创新、整合和扩散。但是,技术和知识毕竟有所不同,等同论势必将与技术相关的所有要素都视为知识,存在将知识概念泛化的强烈冲动。再次,技术知识本质论无法有效处理技术的嵌入性特征。技术是嵌入于一定组织制度、一定历史文化、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技术,这一点在技术社会形塑论(SST)者那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技术嵌入性是技术知识论难以处理的,要么将知识概念泛化用以解释这种嵌入性,要么将技术的这种嵌入性忽略不计。最后,技术知识本质论的整合力和解释力差强人意。技术范畴本身纷繁复杂,每种技术观看到了技术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理想的技术分析范式势必要求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和现实解释力。然而堪称主流的技术知识本质论并不尽如人意,不能很好地将人工制品、社会嵌入性等技术特征纳入分析框架之中,其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也就差强人意。例如,其难以令人满意地解释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其所需要知识均被发现的一百年之后,也难以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法国、瑞典或者德国等诸如此类的技术现象。
二、演化经济学的崛起和生物学隐喻
技术知识本质论虽然占据主流,但亦有不少异议者。美国著名学者内森・罗森伯格沿袭马克思的思路,坚信技术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技术史学家乔治・巴萨拉则执着地认为“技术和技术发展的中心要素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技术开发群体或社会经济因素,而是人造物本身”。最具影响力的异议者来自演化经济学(EvolutionaryEconomics)。自1981年纳尔逊和温特在其著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以来,倡导一种与主流经济学均衡范式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方法的演化研究范式开始获得蓬勃发展,相关文献呈指数化增长之势,大有掀起一场经济学的演化革命之势,成为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发生的最重要事件之一。演化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主流均衡经济范式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坚持用达尔文主义替代均衡范式所信奉的牛顿一笛卡尔主义世界观,认为经济研究的核心不在于静态的存在,而在于动态的生成,强调经济个体的异质性和有限理性、经济系统演化的非线性和时间性,广泛使用生物学隐喻,倡导跨学科交叉研究。
演化范式发展到现在,虽然还比较庞杂,分歧也还广泛存在,但其基本思维特征和分析框架已逐渐形成共识。作为一种新古典主义研究纲领的替代物,一般认为演化范式具有以下基本思维特征。其一,个体群思考(Population Thinking)。传统均衡范式的给定偏好和个体同质性(代表)假设是类型学思考的产物,这就排除了多样的可能性,因而也无法有效分析创新(包括技术创新)。演化经济学则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的群体中,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的异质性对创新过程的重要性;其二,有限理性。传统均衡范式中,经济决策要求具有完全信息,且决策者具有完备的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即完全理性。在现实当中,人即使在确定的环境中,具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可能由于
决策相关因素的复杂性而无法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西蒙把人的这种不完备的决策能力叫做有限理性。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不应是假设人具有处理信息的完备能力,而应从实际出发,从有限理性出发;其三,历史重要性。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没有时间和历史的概念,经济的均衡是瞬时达到的,并且是可逆的,其理论只是讨论一种最优化的结构,而不考虑变迁过程的历史性。演化经济理论则认为经济社会中不可逆转的变化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历史和时间概念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构建与演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分析框架上,演化经济学认为任何演化过程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变异(vari-ation)、再现(recurrence)和选择(selection)。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共同保证演化的进行(例如达尔文的“带有饰变的由来”)。“变异一再现一选择”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演化过程,也正是达尔文主义的主要逻辑规律,由此构成演化研究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为我们重新审视技术与知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其倡导的隐喻研究方法令人不禁联想到生物学基因型和表型理论。基因、基因型和表型是遗传学的基础概念。早在19世纪中叶,孟德尔就提炼出遗传因子的概念。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约翰森对代表可遗传潜在性的基因型与代表潜在性实现的表型作了区分,认为基因型是遗传的本质部分,并正式把孟德尔所谓的遗传因子定义为基因,即基因型的基本单元。1944年埃弗里等证实基因的化学本质是DNA。后来的研究表明,基因是DNA分子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DNA序列能够被转译成蛋白质或RNA,部分DNA序列还参与这种转译过程的调节。基因通过准确的复制可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通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等过程可将遗传信息表现为特定的性状,这被称为基因表达。而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成称之为基因型,代表生物遗传潜在性的总和。显然,基因型只有通过其特定的实现、其与环境相互作用时的表达、通过其表型展现出来时才具有意义,这种特定的基因型表现的性状则被称为该基因型的表型。基因与性状(表型)的关系大多不是一对一的。一方面,一个基因常常可以影响几个不同的生物化学过程,使各个相应的性状发生改变;另一方面,生物的几乎每种性状都受几个或很多基因作用影响,各基因一般只对该性状独立地起到一份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基因的多效性。而且,基因型代表的只是各种潜在的可能性,基因对表型的效应严重依赖于发生反应时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亦即从基因型到表型,离不开生物体内外环境条件的作用,一个基因是否表达以及表达的程度受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表型上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演化生物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和基因型表型等关理论为理解技术本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类比和参照。
三、演化范式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遵循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分析框架,通过隐喻演化生物学的哲学思想和基因型表型等相关理论,技术本质可以被理解为一组关于从投入到产出的转换过程中如何做事的指令,是一种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其变迁是一个广义达尔文式的演化过程。这意味着理解技术本质的三个维度:
首先,从功能维度看,技术是关于生产即转换的指令。每种技术都代表一组从投入到产出过程中如何做事的指令,所谓不同技术是指在这个生产或转换过程中采用了不同原料、不同能源、不同机器设备、不同组合比例或生产了不同产品等等,亦即指令的改变。正如莫克尔(Mokyr)所指出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组关于如何做事的指令。当然,作为“指令”的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和增加人们的某种效用,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技术与自然界进化出的种种以增加生存概率为目的的生物技能(skill)并无本质不同。
其次,从空间维度看,技术是以技术知识为基因型的表型。如果我们将某种特定技术记为入,其对应的技术知识集合记为Ω,那么λ和Ω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物表型和基因型的关系,技术知识集合(作为基因型)限制各种技术(作为表型)出现的可能性,但并不单独决定出现哪种技术,技术知识在一定内外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下表现为特定的技术――即表型,而技术创新则可理解为表型的变异,这种变异既来自于作为基因型的技术知识的变化,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这种生物学隐喻是富有启发的,因为我们对基因如何产生表型的理解要远远多于我们对知识如何产生技术的理解,这种隐喻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技术创新过程和更好地处理技术一知识等同论所不能处理的制度和环境嵌入性等难题提供了一种良好视角。
最后,从时间维度看,技术是一个达尔文式的社会经济演化过程。新技术的产生与技术变迁都是一个变异一再现一选择的过程。由于和生物进化类似的过度繁殖能力和生存压力,人们必须对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的众多技术进行选择,这样,选择过程发生于λ之中,技术变迁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新技术的产生及其适应性选择问题。而新技术的产生显然受到技术知识Ω的限制和影响,技术知识Ω的变化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变异一选择过程,因此,选择不仅发生于技术入中,即现有技术被选择使用,也发生于技术知识Ω中,即新知识被接受或被拒绝。普遍达尔文主义指导着技术创新和变迁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生物隐喻也有容易引起误解之处。比如生物学中一般不允许从表型λ到基因型Q的反馈、生物进化的选择与再现是严格区分的、生物基因信息一般与载体同存亡、基因交流受种属限制等,但诸如此类的生物学原则和要求显然并不完全适用于技术现象。此时,牢记演化经济学使用隐喻的宗旨是有益的,经济学不应自甘堕落为生物学,隐喻的目的不在于寻找技术与生物演化的准确对应,而在于更好地理解技术现象。
四、从技术知识论到技术演化论
技术知识本质论难以有效地整合技术社会形塑论和技术工具观,难以将二者分别强调的环境对技术变迁的重要作用和技术的物化特征纳入自身分析框架。相比之下,技术演化本质论则具有更强大的理论整合能力和现实解释力。其关于外部社会环境选择作用的见解、对技术本身内部因素作用的认识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原理的运用,使之具备了整合技术社会形塑论和技术工具观的可能性。如果进一步把技术知识当成技术进化的底层因子,就能将目前主流的技术知识论整合到这种演化分析范式之中。强大的理论整合力同时赋予技术演化本质论强大的解释力,很多技术知识论和均衡研究范式下无法提供良好解释的技术现象都能在这种演化范式中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基因型和表型关系原理为理解工业革命为何发生在其所需要知识均被发现的近百年之后提供了有益的启发,而环境的选择作用则能为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端于英国而不是知识积累相差无几的法国、瑞典或德国提供良好的思路。不仅如此,演化范式也能为深入研究李约瑟之谜、苏联技术困境等重大且争论颇多的技术现象提供一个更新颖而富有前途的视角。
生物科学的发展不仅验证了进化理论的科学性,也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主义,使之日益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与此同时,物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布鲁塞尔学派的耗散结构理论也对人类思想的演化范式提出了直接要求。量子力学理论、混沌理论及包括随机过程在内的现代数学理论的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人类以一种演化世界观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正如古木根社会科学重建委员会的一份权威研究报告指出的:“自然科学发展了一些具有进化论意义的复杂系统,它们所提供的概念框架为社会科学展现了一套连贯的思想,而这套思想与社会科学领域某些由来已久的观点是非常吻合的”。现代西方哲学中,以伯格森等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开始了对理性的怀疑和对时间、演化与创造的肯定。科学哲学领域,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体系风靡一时,然而20世纪60年代后历史社会学派或称历史主义的出现很快使得波普尔和他的学派黯然失色,该学派坚持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待科学的发展,强调科学家的社会心理结构对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并非波普尔所说的理性自然发展的逻辑过程,而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演化本质论非常契合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现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D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36-1
一、问题的提出:“和谐”诉讼背后的思索
当前,由于一些房产登记机构的不作为,导致公证或诉讼成了房产转移登记的“前置程序”,而诉讼又成为优先的选择。理由是:一是诉讼收费较公证收费低;二是在财产权属不甚明确或者申请人年龄较大、是否为自由意志不十分清楚时,公证机关出于规避风险也往往不予办理。法院便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司法成为了廉价的工具,诉讼成了简单的“背书”,如何范诉权的合理行使通道,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形式还是实质:我国房产登记行政审查标准的实证分析
房产权属登记属不动产登记行政行为中的一种。根据《城镇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规定,转移登记是指因房产买卖、赠与、继承等原因导致权属发生转移而产生的所有权登记。为确保权利登记准确性,登记机关须对当事人的登记申请进行审查。
(一)我国现行法律关于不动产登记审查标准的规定。我国1987年4月21日了《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2007年10月1日施行了《物权法》。物权法融合了两种审查标准:“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和其他必要材料”是形式审查,“实地查看”具有实质审查性质。然而“必要时”的条件限制实际上表明登记审查仍以形式审查为原则、以实质审查为例外。如果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的有关情况不“需要进一步证明的”,实质审查也就不会发生。在物权法出台后,建设部的《房屋登记办法》对登记机构的审查作了进一步规定。其确立的审查标准是以形式审查为主、以实质审查为辅。 实践当中,登记机构以发证为中心建立了一套登记流程,一般不采取实际勘验方式,更不去就物权变动的基础民事行为进行实质性调查。
(二)公证:房产登记实质审查的可能替代程序。长期以来,我国登记机构实行的是公证前置制度,登记机构要求对房屋继承、赠与基础事实进行公证,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司法部、建设部于1991年8月31日颁布的《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而200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除非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公证的事项,当事人无须申请公证。同时,《物权法》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而根据《继承法》则规定,公证遗嘱并非唯一有效遗嘱形式。此外,《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也未规定在办理不动产权转移时必须进行公证。 《房屋登记办法》实施后,2012年6月1日起实施《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却又规定,除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继承、受遗赠事实外,因继承、受遗赠申请房屋登记的,其继承文书、受遗赠文书应经公证。
从法律位阶来看,只有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才必须进行公证,《通知》与《规程》强制要求办理继承与赠与公证与上位法相悖。故从法律规范适用角度看,公证不应成为必经的前置程序,强制要求公证实际上是行政权过度干预私权,甚至有公权设租之嫌。
三、民事还是行政:房产登记行政不作为的救济程序选择
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诉讼尤其是确认之诉必须具有值得诉讼救济之诉的利益,即原告要求法院就其私权主张予以裁判时所必须具备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关于行政诉讼条件,《行政诉讼法》规定了提讼应当符合的条件。对行政不作为的审查关键在于行政机关应该为而不为,其构成要件必须以行政主体具有应当作为的法定义务(法定行政管理职能)为前提,而法定义务来自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不动产登记以及颁发产权证明是登记机关依法实施的一种依申请的行政确认行为,从前述法律规定来看,对于不动产登记是否必须进行实质审查,《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等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一般认为登记机关主要进行形式审查,而辅之有限度的实质审查,正是这种法律规定的相对模糊导致了行政不作为逻辑进路的不畅。
我国实行的是物权登记生效主义,因不动产物权的变动,从阶段上看,第一部分为不动产变动的原因,当事人通过各种民事行为而引起不动产物权发生变动,第二部分即为登记,两个阶段性质不同,原因行为不合法,并不一定代表登记就不合法,原因行为合法也不必然导致登记的合法,但需要强调的是登记这一生效要件的发生基础仍然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2010年8月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明确了房产登记不作为属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而从第8条来看,存在基础民事事实变动争议如无效或撤销则需先行解决民事争议,反推之,在无基础民事争议情况下,即应直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自然符合行政诉讼受案管辖。
四、结语
在我国法治进程的当下,诉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适宜进入司法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查。需要法院和法官准确把握司法限度,同时,让司法权与行政权各自归位或许也是解决我国司法实践诸多问题的切人口。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摘 要: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护理路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12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三位一体”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和单纯专业护理的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抑郁情绪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62%,优于对照组的78.30%,且HAMD各因子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位一体”的护理路径不仅对于有效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而且对于改善抑郁情绪效果明显。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抑郁;护理
我国急性心力衰竭人群的患病率为0.9%,尤以55岁以上为多,若救护不及时,则致死率较高,因此,探索急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8.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玻璃-金属封接技术日益呈现出它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地位。因热膨胀系数的限制,国内外多采用玻璃与低膨胀系数金属进行密封,高膨胀系数的封装玻璃大多含铅[1,2]。而以Li2O、ZnO和SiO2为主要组成的微晶玻璃,具有机械性能优良、热膨胀系数范围宽的特点,因此可与铜、钢等膨胀系数较高的金属进行的匹配封接[3-5]。本文将研究不两种形核剂对该微晶玻璃的结晶行为的影响,期望获得高热膨胀系数的微晶玻璃材料。
1实验
1.1基础玻璃熔制
按表1成分配比原料,制得混合均匀的配合料。将两组配合料分别装入刚玉坩埚中置于硅钼电炉中,经1400?C保温3h熔制后,浇入已预热的石墨模具,送入马弗炉中于480?C退火1h,得到无气泡的透明玻璃。
1.2 微晶玻璃的制备
为确定核化晶化温度制度,采用TAS-100差热分析仪测定玻璃试样的DTA曲线,测试时以α-Al2O3为参比样,升温速度为10℃/min。根据DTA曲线,制定如下热处理制度。
1#:500℃核化1h后,分别升温至630℃、660℃、690℃、750℃、800℃保温1h,然后随炉冷却。
2#:520℃核化1h后,分别升温至630℃、660℃、690℃、750℃、800℃保温1h,然后随炉冷却。
1.3微晶玻璃的结构和性能测试
采用日本理学公司生产的3014型X射线分析仪测定晶化试样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将试样磨制成直径5mm,长度为20mm左右、两端平行的小圆棒,在卧式膨胀仪上测定其膨胀系数,测试条件:升温速率为10℃/min,文中所引用数据均为300℃时的测量值。
2结果与讨论
2.1微晶玻璃结晶行为探讨
由图1所示的DTA曲线可看出,两个试样均出现明显的放热峰,表明有晶体析出。1#的Tg约为485℃,2#的Tg为501℃。由于最佳核化温度应高于玻璃的转变温度,但不超过软化温度Tf [6],我们设定核化温度分别为500℃和520℃。并对照各自放热峰的温度位置制定热处理温度。
图2为热处理后两组试样的XRD谱,图中标定了该试样的热处理温度。分析(a)可知,经660℃晶化后,1#中析出了γⅡ-LZS晶体(Li3Zn0.5SiO4,JCPDF:24-0685);当晶化温度升高到750℃时,玻璃体内析出了少量方石英和石英,它们是二次析出相。很明显,直接升温至800℃晶化后的试样中没有出现二次析出相,而且,γⅡ-LZS全部转变为γ0-LZS(Li2ZnSiO4,JCPDF:24-0677)。从图1可以看到,1#的DTA曲线上在756℃处有一低矮的放热峰,该区域析出的晶相对应为方石英和石英。放热始于710℃,在756℃最强,于780℃停止。该峰低矮,说明晶体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因此,直接越过这一温度区在800℃保温的试样中没有或只有极少量方石英和石英生成,因而没有在XRD谱中形成衍射峰。
图2(b)显示,630?C时2#中也只析出了γⅡ-LZS;其后690℃的衍射谱中尖锐的衍射峰(d = 4.07?)显示玻璃中出现了大量的方石英晶体,在750℃保温一小时,无方石英晶体析出,此时的主晶相为γ0-LZS,因直接越过了方石英的生长温区而无方石英生成(生成温度在685℃前后,见图1)。
2.2结晶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图3所示为1#、2#试样的热膨胀系数α与晶化温度的关系。1#、2#的α曲线在二次析出温度(即DTA曲线上第二放热峰起始温度)之前走势平稳,因为该温区析出晶相为γ??-LZS,它的α(90×10-7・℃-1)[7]与基体玻璃相的α(1#:81×10-7・℃-1,2#: 75×10-7・℃-1,300℃)相差不大。
1#:720?C以后,少量方石英、石英固溶体在1#中析出,这两种晶体的热膨胀系数α都很高(方石英α:270×10-7・℃-1;石英α:140×10-7・℃-1)[8],导致试样膨胀系数明显提高。800℃晶化试样,这两相无析出,故α较750℃时明显减小,但仍大于基础玻璃,因此时的主晶相γ0-LZS(α:110×10-7・℃-1,300?C)热膨胀系数也较高。
2#:膨胀系数在690℃热处理后急剧升高源于方石英的大量析出(见XRY图中方石英的峰宽),高膨胀相与基体玻璃组织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所以导致部分实验样品开裂。
结语
(1)LZS系微晶玻璃在热处理过程中首先析出γ??-LZS晶体,然后转变为γ0-LZS晶体和方石英、石英晶体。可以依靠γ0-LZS晶体和方石英来获得高热膨胀系数,但是方石英的数量和大小需要合理的控制,否则易导致制品损坏。(2)形核剂对生成晶体的种类和数量有直接影响。使用TiO2作为形核剂,生成方石英的温度较高,方石英析出量较少。使用P2O5为形核剂,方石英晶体的生成温度较低且生成方石英的量较大。
参考文献
[1]Roland Langfeld,Miriam Kunze,etc.新型微晶玻璃在电子领域的应用.中国材料进展,2015, 34(7).
[2]陈国华,刘心宇.电子封装微晶玻璃基板的介电性能.压电与声光, 2005, 27(3):283-286.
[3]P.W.麦克米伦,微晶玻璃,王仞千,李家治校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4]王浩,陆雷,吴国芳等.低温烧结法制备LZS系微晶玻璃及其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26(4):616-619.
[5]E.Demirkesen,Effect of Al2O3 additions on the acid durability of a Li2O-ZnO-SiO2 glass and its glass-ceramic,Ceramics International,29,463-469(2003).
[6]西北轻工业学院,玻璃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2.1.
[7]A.A.Omar,El-Shennavi A W A,El-Ghannam A R,Thermal expansion of Li2O-ZnO-SiO2 glasses and corresponding glass-ceramics[J]. Mater Sci,26,6049-6056(1991).
[8]奚同庚,无机材料热物性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湘财教指[2014]85号14c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