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30 10:19: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关于配音的基础知识

篇1

附件: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为了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收益分配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问题规定如下:

一、职工个人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和按成本价购买的公有住房,房屋产权归职工个人所有。

二、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时,由购房者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缴纳标准按不低于所购买的已购公有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座落位置的标定地价的10%确定。

购房者缴纳土地出让金或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后,按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商品住宅办理产权登记。

三、职工个人上市出售已购公有住房取得的价款,扣除住房面积标准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款和原支付超过住房面积标准的房价款以及有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按规定缴纳所得收益。其中,住房面积标准内的净收益按超额累进比例或一定比例缴纳;超过住房面积标准的净收益全额缴纳。

职工个人上市出售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不再缴纳所得收益。

四、土地出让金按规定全额上交财政;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和所得收益,已购公有住房产权属行政机关的,全额上交财政;属事业单位的,50%上交财政,50%返还事业单位;属企业的,全额返还企业。

五、上交财政的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和所得收益,按已购公有住房原产权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分别上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专项用于住房补贴;返还给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相当于土地出让金的价款和所得收益,分别纳入企业和单位住房基金管理,专项用于住房补贴。

篇2

《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教材既有其灵活性、生动性,也有其抽象、枯燥的一面。而多媒体视频资源进入了课堂,便能以其集成性和多样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同时又提高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并借助视听并举的结合,为教师提供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素质提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途径。具体来说,在《运作管理》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有以下三个作用。

1.1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师不关注教学方法,把书本知识通过填鸭式方法推送给学生,这种方法就缺乏艺术性,也缺乏美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视频资源能够用生动的画面和恰当的配音,直观地再现抽象的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创设一种感知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思维。如讲到精益生产的概念时,先播放配有视频和音频的录像,让学生深切感受精益生产的过程,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体投入的激情。这种将文字符号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避免因教师讲述过多给学生造成的听觉疲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

1.2提升并增强感知效果:《运作管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可以凭借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相关资料拓展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象地感知教学内容,更快、更准确、更牢固、更大容量地接受信息和知识。由于强化了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如讲到动作研究的内容时,可提供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夫妇的生平进行动作研究的录像,让学生了解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让同学知晓慢镜头的动作分解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他们夫妻俩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种种努力,让学生在轻松领略视频中场景的同时,受到科学的熏陶,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方法之下不可企及的效果。

1.3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曾经有心理学家进行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 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 还有 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另外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 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2《运作管理》多媒体视频资源建设的原则

2.1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多媒体视频必须紧扣教学教学内容,即制作简短的教学片。 时间一般从几十秒到几分钟。应以“教学应用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流水线生产时,就选取了宝马轿车的生产过程录像,将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剪辑,使学生通过几分钟的录像就能全盘知晓流水线生产的全貌。这些资料对于理解教学内容、拓宽视野都很有意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学生由于受阅历、年龄、时代、地域的制约,对有些教学内容感到较难理解,而这些恰恰是教学的重、难点之所在。 在制作时要着重把握这些方面,使教学视频做到物尽其用。

2.2明确学生的求知需求:该资源是为广大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在制作时一定要抓住学生在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也乐于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完成自己的学习活动。 多媒体视频资源制作中,一定要研究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教材中的典型材料结合特定的学生群体和相关教学问题进行选题、构思和制作多媒体视频资源。

2.3重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兴趣是制作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连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注意力就非常集中,教学资源也就容易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为此,资源制作人员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学习心理的共同性、特殊性和时代性,同时要充分了解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视频资料的获取

3.1教师现场拍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到现场进行拍摄。例如为了拍摄服务企业的设施布置,我们就与家乐福上海古北店进行联系,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录像、拍照。这种方式需要首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并要掌握一定的摄录技巧,好在现在数码相机已经非常普及,可以非常自如地进行有选择性的拍摄。

3.2翻译国外视频:随着国外教材进入国内,这些外国教材所附送的影视短片也非常容易获得。但由于都是国外拍摄的,因此配音也是外文,这对学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有时为了听懂一段录像的内容,需要多次播放,学生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我们一般事先进行翻译,然后使用视频制作软件进行中文配音,这样就可以非常自如地在课堂上使用了。例如我们获得了有关库存管理的三段视频,通过试听,首先把文字记录下来,根据文字翻译成中文,再通过软件进行配音。配音时要注意与视频中主人公的口形一致,因此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3.3学生提供:在为工商管理硕士及研究生班上课的时候,主动向学生征集视频资料,学生一般非常乐意提供。一种是有的公司的现成的宣传资料,获得以后进行适当的剪辑,就可以使用,例如关于先进生产方式方面,我们获得过一段日本MAZAK公司的无人工厂的视频,非常有说服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单位里摄录以后带给老师,例如我们曾经让一位学生摄录了关于看板管理的视频,视频里有工厂现场的声音和工人的活动,完全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3.4拍摄网络视频:目前各种网络视频非常丰富,有许多电视节目也已经存放到网上,可以通过检索发现一些对课程建设游泳的资料。例如有关设施选址的内容,就通过检索中央电视台的网络视频,发现了一段关于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经过的短片,于是在网络上播放的同时,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然后再转换成常用的视频格式。这种方法需要注意调整好视频的分辨率,否则会有些模糊,影响视觉效果。

4结论

《运作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作管理》又是一门历史悠久与不断发展的课程,其内容包括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与改善等。将这样一门课程讲好、讲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尽管多媒体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但目前还停留在浅层次的阶段。由于更高层次的使用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无形中增加了多媒体视频的应用范围。

本文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在《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制作多媒体视频的一点体会,介绍了多媒体视频的三个作用、三个建设原则、四个获取方法。参考文献

[1]孙天立.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8).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17-0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四、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二、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略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篇4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09-01

1 引言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的跨领域沟通、交流能力得到增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背景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学生难以在实际的生活、学习过程当中,自然、有效的展开英语应用,这就阻碍了他们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化导入入手,在丰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结构的同时,也加深他们对于英语背景文化的了解。

2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基本原则

2.1关联原则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文化导入过程当中,必须要使得导入

的文化内容与正在教学的知识内容紧紧相关,要从教学内容中放射性地向学生传递出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使学生既能了解

到英语文化背景,又能进一步加深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反之则起不到任何有益的教学作用。

2.2适度原则

要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需要以学生对英语背景文化的了解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也不能够模糊基础知识教学与文化导入之间的主次,因为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其英语基础能力可能较为薄弱,所以对于他们还是要以英语基础知识能力培养为主,否则就算是他们对英语背景文化有了深厚的了解,却也不一定能够有效的掌控英语。

2.3实用原则

高职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主,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人才,它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就业。所以,在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中,老师也应当坚持实用原则,注重文化导入的针对性,不要泛泛而谈,在一些文化导入上要与学生的专业挂钩,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就

业与发展。

2.4科学原则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有着较大的弊端,比如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仅限于表面,科学性较低。而在文化导入中,老师则应当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首先了解他们的英语知识和文化的薄弱点,然后引导性、全面性的开展教学与文化导入,不能凭借老师的主观意愿,注重学生的感受,避免随意的开展教学。

2.5开放原则

英语背景文化与英语基础知识不同,它没有单词、语法那样的固定形态,所以文化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老师口头的叙述外,让学生开放、自主的去体会文化更为重要、更为有效,这样才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加深对英语背景文化与语言知识的消化与理解,比如阅读英文读物、听英文歌曲、看英文电影,均是可取的开放性文化导入途径。

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1通过英语听、说教学导入文化

英语听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点,因为通过听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比如对知识消化、理解的深度和宽度,对英语的敏感性和分析、联想能力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算能够较好的完成纸面测试,也难通过听力考验。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除了基础性的词汇量、发音等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英语背景文化的了解非常少。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针对性的从听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英美文化导入,比如可以首先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英美政治、经济、文化的英文配音、配字幕的简短影片,在学生看完一次过后,将画面屏蔽掉,让学生只通过声音再次了解播放的内容,这样循序渐进地来,高职学生一定能够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是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中之重,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交际文化的导入,主要途径有:第一,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尤其是要在细节处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渗透,具体的导入内容,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但主要内容还是应当集中在生活、交往这方面上,比如西方社交礼仪,在不同的场合中如何与人打招呼、祝贺等等;第二,从一些常用的谚语、成语以及格言等,向学生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导致的含义差别,并使学生学会掌握这种文化带来的差异性,等等。

3.2通过英语读、写教学导入文化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当首先提炼出其中的文化知识点,使学生能够带着文化意识进行阅读,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比如,在讲解part-time时,结合part-timestudents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英、美社会。在美国的大学教育体系当中,学生半工半读,“自给自足”是一个重要的特色,很多美国的大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钱交一部分的学费,甚至是全部学费,这在美国社会中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这些半工半读的学生并非全部是家庭困难而选择的这条路,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尽早的独立,因为独立在美国被誉为是一种美德,它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

在写作中,高职学生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习惯性思维影响,很容易写作出“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的文章。要解决这种我国传统文化带来的“干扰”,单单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与语言知识的培养是过于片面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领域背景的文化因素导入,引导学生体会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同类语篇的不同结构、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篇5

专栏作者:秃子

1981年生,身体健康。录音工作者,音乐制作人,DV爱好者,社会闲散人士……

从感性的音乐创作转做对声音的理性研究,更深入地对音频这个领域进行着自己的创作。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前面我已经给同学们介绍了很多与影视录音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了,在这节课里,我们讨论各个不同阶段录音特性与其的处理方法。

在电影录音里,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它的工艺方式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在现在的屏幕上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前期录音、同期录音、后期录音,就是根据工作的内容不同,划分的不同的工艺方式。那么,前期录音顾名思义一般是用在拍摄之前的录音,现在我们拍MTV、MV这样的制作的时候用的一种工艺方式,在前期也就是拍摄之前就把音乐,或者是唱歌,或者是演奏录好,然后在拍摄的时候,演员听了这个前边录的内容对口型,把整个过程拍下来,剪辑。前期音还用作演出之类,演出方有时为了保证演出的质量效果,也用到此类工艺,演出时演员们只是听着前边的录音对口型以及配合动作,在行话里这叫做“还音”。

对于同期录音,这个主要是影视制作里的一种工艺方式,就是在拍摄的同时,进行录音操作。那么还有就是后期录音,或者叫后期制作,这个过程就是在拍摄完成和画面剪辑完成以后所做的声音的这种工作――声音制作。

现在我主要和同学们讨论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的一些相关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首先,不管是同期还是后期,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影视艺术是声画共同构成的艺术。录音师创作影视作品是对剧作的理解,对导演总体创作意图的领会和把握,并根据影片风格、样式的特点,对整部片子的声音构成有新颖的创意和设想。

同期录音要求的最大特点是对现场声音的一种真实性还原,而后期录音则是根据画面中的场景进行一种拟音配音制作。像一般纪录片而言,对真实性要求较高,导演要求不光是对影片当时画面情景的一种还原,对当时事件发生的一切声音信息也要做到真实还原,包括当时演员的说话情绪,周边的环境声,都要做真实的记录,例如在一个特写的人物画面中,当我们听到周围环境声,我们就可以作出判断,这场景发生在菜市场,或者发生在酒吧。对于后期录音而言,大都是在棚里完成的工作,人物的配音,以及环境声,动效方面的拟音,都可以在后期完成制作。

菜鸟A提问:“老师,那我们什么时候用同期,什么时候用后期录音呢?有没有特定的界线去划分这种选择的性质?”

这没有一个特定的划分方法,主要是看导演和录音师对声音的要求,刚才提到的纪录片本身就是以记录为宗旨的影片,所以此类型片子几乎都是采取同期录音的方式,比如说《动物世界》,除去赵忠祥老师的后期解说配音,我们听到的都是影片中记录的当时情景的声音。对于后期录音,可创造性的空间很大,录音师可以对一个场景的声音进行构想的艺术性创作,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特定地对某个层的声音进行处理,放大、夸张或者渲染,处理手段很多,但这些都是后面录上的,并不是影片当时的声音。

一般的电视剧在声音方面为了突显对白的清晰性,可以衰减其他环境音,因为拍摄任务繁多,时间较紧,故而在声音的同期录制方面很难做到完美,对这种情况而言选用后期录音是多数导演和录音师的选择,比如说《三国演义》,观众不难判断出声音是后期制作而成,而在片头也经常会看到录音合成的字幕。但如今的电视剧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同期录音,这就对现场录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顾及的方面很多,哪些声音是主要的,是想表现的,哪些声音是你不想要的,怎么样去避免,很多因素都得在多变的现场考虑到从而快速作出决断进行录制,此类电视剧好比去年热播的《金婚》。

对于一些不能进行现场录音的影片,比如说动画,当然只能选择后期录音,包括人物的配音,对动效的一些拟音录制,采集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或者创造一些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声音,这些都是纯后期的工程。针对于好莱坞的大型商业片,他们所存在的一个体系就是都用后期制作,因为那样可以保证完美、几乎无瑕疵的声音效果,当然他们有一个相当大的专业团队,投入的资金也是一般人不能想象的。

菜鸟B提问:“老师,如果我们选择的是同期录音,后面发现有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后期制作来弥补?”

这位同学说得挺好,因为我们不可能保证每次录音都是完美的,各方面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录音方面的一些问题,但大的一些问题基本在现场都能发现,比如说穿帮什么的

菜鸟C:“老师,声音还有穿帮?”

篇6

1引言

自2012年起,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该课程不仅是一「〕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课程,更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语言技能的课程。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为他们提升就业竟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听说能力势在必行。听说是一项能反映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很好技能,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探索性地在听说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提高听说课堂的效率。

2口研究现状

2.1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人的认知如何发展的理论。(Vygotsky,1978)该理论认为,人的心智活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类认知的发展是个人主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或称客体)不断交互的结果,(Wertsch,1985)且交互并不直接发生,连接二者并促成发展的是工具及其中介作用。(Vygotsky,1978&Engestrm,1987)所谓“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Lan-tolf&Thorne,2006:79)调节工具有文化制品、(culturalartifacts)概念和活动本身,其中文化制品包括物质工具(如笔、电脑)和心理工具/符号(如语言),(Vygotsky,1978;Leonfev,1981;Engestrm,1987,2001)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社会文化理论为第二语言习得提供了理论支持,也将为英语教学中人人互动、人机互动、多媒体互动提供理论支持。

2.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特征是教学流程的翻转,摒弃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前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作视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点;课堂上教师主要负责知识内化,从时间和空间实现学习过程的翻转,是“先学后教”。

3目英语听说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现今的教学方案是否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能够满足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是所有教师应提前考虑并了解的。在前期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中,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英语听说课堂的相关信息。具体反馈如下:W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问卷采用五级评分量表,从1到s分分别代表从最否定到最肯定。从问卷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看,学生对自己的听说能力绝大部分持否定态度。平均值小于a.s。部分学生对问卷中的问题平均值为1,侧面反映该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极度不自信。其中,问题最大的是口语中场景交流问题,平均值仅为i.sso(2)听说能力发展影响因素。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教师上课是书本十PPT,学生训练的时间短、好面子、担心说错、担心发音被同学们取笑;机械式的记忆背诵等。这些都造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壁垒。(3)对听说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态度。从该部分内容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76%的学生对此种新模式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愿意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及实践。对于课前预习视频,根据统计情况及学生建议,学生提出相关话题、视频时间不超过五分钟、具有操作性、语言地道、若是全英文则需要语速正常偏慢等,笔者认为学生对听说课堂的翻转教学具有可期待性。对于课堂教学,学生对老师的传统对话讲解和话题相关对话领读以及纠音比较依赖。对于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浸人式话题演练模式比较陌生,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之前的英语听说学习中从未独立学习,还是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老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时循序渐进地把“教师教读领读”转移到“学生配合情景演练”,稳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听说输出能力的发展以及课堂的有效学习。

4日听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

根据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需求以及切实提高英语输出能力的前提,笔者结合社会文化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步设计了英语听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具体内容可见下列图示。该教学模型共分为三个模块: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反馈。三个模块之间通过社会文化理论很好地衔接在一起。

4.1课前预习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论,传统课堂上的教学知识点被放到课前进行。具体到英语听说课堂,则是把英语听说课堂上的话题关键句、词汇、语音、常见表达等让学生自主查阅书籍资料。这样一来,记忆性的知识点从课堂教学中分离开来。教师找到相应的视频或录制一些微视频,供学生预习使用,至少在上课前三天发至全班学生预习,了解上课的内容。教师需根据每次听说课堂的话题给出预习提纲或提出问题,指引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向。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惰性,以及对英语学习课下的抗拒,应提前向学生说明,若未能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则不能参加课堂活动,须对学生作出惩罚。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现场教学被翻转成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充分反映了社会文化理论中的调节工具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听说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4.2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阶段。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听说展示的环节只占极少部分,大部分的时间是老师在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往往是表现好的能力突出的学生愿意在课堂上展示,更大部分学生只能把听说训练留在课下,这样导致遇到难题,无法及时请教老师。课堂翻转后,一节课10分钟至15分钟教师简述本次课话题的主要语言要点,对话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场示范真实场景对话,并回答学生对视频提出的问题。接下来,教师根据话题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话题具体场景,在巧分钟内完成一组对话。最后,小组推选不同的同学进行现场展示表演,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做出现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检验翻转教学的成败。

篇7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Warm-up(热身)”是指在一节课开始前用较短(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的活动。它是课堂的开头部分,也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在英语课堂的开端应用“Warm-up(热身)”教学活动,以激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中职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程度落差大。成绩差的学生,英语词汇量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英语语音知识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差,而且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差、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能力不强、思想素质偏低、缺乏恒心与毅力等问题。另外,课堂上有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跟教师读,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分析,无法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几乎不能开口讲英语,不能动手写英语,更谈不上与人交流。大部分的学生本来英语基础知识就很差,对英语学习没有多少兴趣,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厌倦英语学习。许多学生反映,英语水平低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基础太差,没有学习的动力。如何走出困境,提高英语课堂质量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Warm-up(热身)”的活动形式及其作用

“Warm-up(热身)”是课堂的开头部分,也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Warm-up(热身)”活动的特点是:节奏快,时间短;简单易行;形式丰富多样。比较适合学前专业的常用课堂活动方式有师生问答、值日报告、歌曲和歌谣、简笔画、游戏、表演、编对话或故事、描述和设计制作、观看教学光盘、给英文卡通片配音等。

“Warm-up(热身)”可以起到复习、导入、唤起学生的兴趣、关注新知识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转移到课堂,构建整堂课的情境。在中职学前教育英语课堂中运用“Warm-up(热身)”教学活动,可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融入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时地融入一些儿童的元素,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以情景为环境,以活动为载体,以交际为主题,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演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学以致用。

由此可见,“Warm-up(热身)”环节利用的成功与否,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中运用丰富多彩的“Warm-up(热身)”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状态迅速融入课堂的活动。

三、“Warm-up(热身)”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堂的应用

(一)合理选择“warm-up(热身)”活动,设计与单元知识相关的活动

1.教材《英语》(基础模块) 第一册Welcome Unit的第一节,我们可以用Memory Chain的warm-up形式认识一些新同学。如:Hello,my name is and I am years old.I am from .第二个同学把第一个的名字说出来后再介绍自己,以此?推。或全班听唱 Hello 这首儿歌,这对快速熟悉班上的同学有不错的效果,并能顺利地进入本单元的话题学习。

2.在学习Unit 3 Sunny Days, Rainy Days时,可采用chant(内容为Spring is green with flowers and songs; Summer is hot and the days are long; Autumn is golden and farmers are busy; Winter is white and the year is gone.)来“Warm-up(热身)”,让学生记住四季的单词和景色,这样话题紧扣本单元主题,效果好。

也可设为师生问答:(1)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2)Do you like sunny days or rainy days?(3)Why?(4)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5)Why?先听学生的回答,教师再自然引出本单元的话题:I like summer best.Because most of the days are sunny.Now let’s talk about sunny days and rainy days.

还可以设计为让学生朗诵天气单词童谣:天气好 fine fine,sunny 少不了。天气热 天气热 hot hot,真难受。天气冷 天气冷 cold 缩头把肩耸。有风的windy,有雨的rainy,下雪的 snowy,多云的 cloudy,暖和的 warm,凉爽的 cool, 天气词汇真不少,同学们要记好。既复习了旧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为新课作铺垫。

3.观看一小段关于英美人士生活的小视频来导入课题。例如,在购物(适合导入《英语》第一册的Unit 5 Let’s go shopping)、在餐厅(适合导入《英语》第一册 Unit 6 What’s for dinner)、在宾馆(适合导入《英语》第二册的 Unit 5 At the hotel)。

4.把“Warm-up(热身)”设计为表演的形式复习知识。例如,让学生把《英语》第一册 Unit 5中的购物对话和小短文 An Honest Lady用表演的形式演出来。也可以把短文改编成对话表演出来。

5.《英语》第二册的 Unit 2 Let’s join the fashion show.以模仿时装秀的“Warm-up(热身)”形式导入课题,学生的兴趣颇高。

6.以简笔画的“Warm-up(热身)”形式导入,例如,《英语》第二册的 Unit 8 My Car Looks Brand-new,不失为充分利用了学生专业特点,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7.在《英语》(基础模块)每单元的语音学习部分,可以设置成小诗、歌谣或Tongue twisters(绕口令),进行“Warm-up(热身)”活动,如A Little Fat Cat,Is sitting in a big black bag.On the head of the little cat,Is a big red cap.练习[?][e][i]的发音。如字母组合ee的发音。What can you see?I can see a bee.Where is the bee?It’s in the tree.What color is the tree?It is green.I can see a bee in the green tree.在同学之间比赛,提高学习热情。

(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Warm-up(热身)”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唱歌是中职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Warm-up(热身)”活动中,用唱英文儿歌创设宽松的环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回忆和巩固旧知。例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复习动物的名称),ABC song(复习 26 个字母),Ten little Indian boys(复习数字),Color song.(复习颜色单词),Are you sleeping?You are my sunshine.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If you are happy等,每学期让学生学唱几首英文儿歌,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回忆久违的知识。

2.自编儿歌来“Warm-up(热身)”,例如,It’s my book.It’s mine.It’s your pen.It’s yours.It’s his phone.It’s his.It’s her watch.It’s hers.It’s our classroom.It’s ours.It’s their ball.It’s theirs.能让学生记住名词性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区分。

篇8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与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既是具有主体地位的能动者,又是具有主体地位的受动者。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扮演帮助者或指导者的角色去启发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和话题展开讨论,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如对话、小品、配音、辩论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获得系统的知识。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起到“热身”作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课本的学习之中,同时避免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唱“独角戏”,而其他学生当观众的现象。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合作,既锻炼了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了交际的机会,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教学多以灌输式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外教育教学理念的引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与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之间的差异日益突出,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想便不能真正有效实施课程改革。但完全抛弃传统是不明智的做法。因此,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语言实践。语言是交际的手段,语言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体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题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环境,使他们有了交际的场合,他们在小组合作与互动中不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3 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应分配学习任务,而且要控制活动进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使小组活动富有吸引力,使学生感兴趣。下面以教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 11“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在问路)为例,介绍教学步骤。

3.1 导入新课阶段

通过给学生播放关于问路的情景短片,然后向学生提出题,要求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之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通过这种途径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小组讨论情景短片,使学生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展开训练,引发思考,并通过回答问题达到进行口语训练的目的。

3.2 新授阶段

再次给学生播放情景短片,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短片的配音练习。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配音训练更加了解词、短语、句型的用法。同时通过了解问路小组活动,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配音训练更是给学生想象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究,并通过此举更加完善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同小组的不同表现风格以及人物的配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3 练习阶段

练习阶段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抢答,通过比赛得分刺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带动全班的学生,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融合和巩固。

4 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合理组合小组成员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合理组合小组成员,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情况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的人数、性别、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要尽量把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稍差一点儿的学生叉开,让每个小组既有学习好的学生,又有学习稍微差点儿的学生,让好学生带动其他学生,有利于平衡全班,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4.2 各组内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而且每个小组一定要安排有能力的小组长。组长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个成员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对本小组的每次活动都要认真负责,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在小组学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时多鼓励小组中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机会加以锻炼,及时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全体学生进步,以点带全面,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4.3 保证学生对所承担任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育要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英语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被动的记忆过程,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为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对于指派的任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研究,形成自己的答案,然后再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小组成员中分享自己探索出的答案,而且可以借鉴其他成员的内容,弥补自己的不足。如果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所同化,自主探讨能力得不到锻炼。

4.4 对小组合作学习要有正确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用英语表达时的焦虑心理。愉快而轻松的合作学习必然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在评价合作学习是否有效或是否成功时,教师不应以分数来衡量一切,而应本着不求人人分高,但求个个进步的指导思想,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使他们信心不断增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次小组活动的情况定期进行评比,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加分或口头奖励,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篇9

教育学教学的文化性,教育学教师对该学科的教学活动的认识要有一个文化定位上的认识,那就是:师范教育学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学,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教育学,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教育学。

首先,师范教育学是面向未来教师的,所以,该教学的任务就不仅仅止于教授学生教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教育理想与教育个性是教育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纵观古今教育家和教育学者,他们大都非常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关注教育事业与个体成长、民族觉醒、国家建设或人类幸福的关系。也正是这种关注与热爱为他们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他们的教育情怀、教育责任和教育理想使他们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道理,学生们的教育理想将直接影响其将来的教书育人工作,所以教育学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对教育知识体系的历史分析、逻辑分析和类型分析,更应该关注学生们是怎样理解教育,怎样看待教育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理想。

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主体人格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个性。在知识结构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都是构成优秀教育者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背景,教育学教学应有意识地把这些方面的有关知识融会贯通于教学之中,并可采取提供书目等方法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有关书籍,使学生形成未来教师应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作为未来教育的实践者,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语言风格、人生信仰等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将直接影响其教育效果,教育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在上述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教育个性。

篇10

目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专业技能培训模式主要依靠教师、黑板加课本的形式,教学培训环节中缺少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学员不能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影响了培训效果。对此,开发了断路器系列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在教学培训中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高压断路器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是结合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智能评价理论等,将先进的技术和教育理念引人生产培训中,实现丰富的表现形式与交互特性的培训系统。该教学软件的开发是在研究国外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变电站典型高压断路器设备的产品分布和特点,选出了5个生产厂家的10个典型型号产品设计了开发方案。软件功能包括断路器原理、基础知识、检修、调试、试验、维护、岗位培训测试等模块,将断路器知识点进行动态分类,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二维、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等形式表现,形成精细、完整的教学流程,实现理论讲解、整体和内部结构讲解、实际操作录像、交互式学习、虚拟化试验、在线考核等培训功能。该教学软件能使学员能正确熟练地全面掌握高压断路器的基础知识、技术数据、结构、动作原理、标准化检修、异常缺陷处理、故障处理等相关技能,可以对培训素材和课程等内容进行修订和更新,极大地提供了岗位技能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1、设计方向和设计理念

1. 1设计方向

该培训系统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一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高压断路器检修导则》岗位培训要求和受训人员实际技术水平需要,参考中国电力出版社近年出版的断路器专业图书资料,选择了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14个供电公司现场广泛采用的10种型号的断路器及组合电器(电力系统66一500 kV电压等级现场运行的设备型号为L}’lOB一252、LW25一252、HPL一245、ZF11一252、ZFW9一252、LW9一66、ZF6一110、ZF7一126、ZF10一126/T,ZF12一72.5),结合制造厂家的资料,对辽宁省变电检修专业培训现状进行充分调研后,制订了用于变电检修专业断路器部分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方案。

1. 2设计理念

a.界面的主基调要时尚,表现出强烈的视觉。

b.适当加人动感元素,避免长时间观看产生疲劳。

c.按钮及菜单设计要精美,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点。

d.界面布局及文字图形排版灵活多样,可借鉴电子出版物的设计风格。

e.建议分辨率设置为1024 x 768,以显示更多的内容。

2、整体功能模块

2.1主界面

构建1个校园的场景,以4栋楼代表软件的4个模块,分别是实训楼、仿真楼、图书馆和考试中心。软件主界面操作如图1所示。

2.2二级界面

2. 2. 1实训楼

构建1个大厅,放置6个断路器,中间是1个展示台,背后是大屏幕。实训楼界面操作如图2所示。

a.当点击6个断路器时,会在中间展示台上旋转展示相应的断路器。

b.点击断路器时,出现相应的小菜单,显示“本体结构”、“安装、调试与试验”、“运行与维护”、“标准化检修”和“危险点分析”按钮。

c.点击“本体结构”按钮时,展示台上的断路器活丰富。

变换为可点击各部位的断路器,以不同颜色区分各部位。

d.当点击各部位时,在大屏幕上显示各部位的放大图及简介文字。

e.点击“安装、调试与试验”、“运行与维护”、“标准化检修”和“危险点分析”按钮时,跳转到三级界面,显示具体的内容。

f.当三级界面全部浏览完毕,可返回到二级界面,选择其它型号断路器继续学习。

2. 2. 2图书馆

构建1个图书馆的场景,以书架上的书本为按钮,分别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安全常识”、“小词典”和“相关链接”。图书馆界面操作如图3所示。

2. 2. 3仿真楼

构建1个仿真实验室的场景,走廊两边各设置3个门,分别代表6个断路器的实验室。

点击门可进人一个断路器的仿真实验室,以三维模型展示断路器。在断路器上放置2个按钮,分别是“动作原理”和“电气控制线路”,点击可进人三级界面。仿真楼界面操作如图4所示。

2. 2. 4考试中心

构建1个考场的场景,在大屏幕中滚动显示考试说明并伴有配音;设置1个进入考试的按钮,点击后可链接到题库,进行考试。

2. 3三级界面

三级界面能以大小尺寸页面的方式叠加在二级界面上,内容为文字、动画、视频相结合,排版灵。

3、培训系统特性及应用

3.1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该培训系统充分利用多种多媒体技术使知识的表达更有效与直接,实现培训内容专业化、电子课件网络化、培训方式游戏化、表现形式场景化。培训系统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虚拟现实、互动脚本等形式为基础,将知识体系模块化、层次化;以相关图片、动画、实时交互场景为课件元素,实现理论知识讲解、交互式培训、三维虚拟化操作等,提供不同的学习与操作体验,提高受训人员的自觉性和兴趣,能使用户从视觉上、听觉上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3. 2动态化的培训模式

该培训系统的教学可以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统一进行课程安排与学习,也可以根据学员个性、岗位级别、学习情况、课程的难易层次等信息进行智能动态化的课程安排、课件组接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灵活应对各类培训需求。同时,在培训过程实时获取每个学员的即时学习情况,根据系统的动态分析和调整,使学员有效地完成学习。

该培训系统能提供对应的网络试题类考试、仿真操作测试等多元化测试手段,满足培训练习和考核需要,使受训人员便捷的通过网络培训系统进行自主学习、练习、测试与考核,逐步提高工作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

3. 3智能化的培训管理

在培训内容管理上,培训系统对高压断路器相关知识点能生成动态拓扑关系图,确立每个知识节点的相互关系,使培训内容合理的分类和进一步细化,实现知识结构条理化的管理。

篇11

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阅读约占四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无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或是语言延续的角度而言,学好文言文都是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喜爱文言文,并且在教学上行之有效地开展呢?在教学工作中,笔者通过不断思考、探究、尝试、总结,摸索出以下方法,收到不错的成效。

一、学习源自兴趣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原动力。文言文因为离我们的时代太过久远,并且在语言上大多呈现出简约而深奥的特点,所以阅读起来会感到晦涩难懂,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因此而厌恶文言文。该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首要的是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以新颖的形式导入新课,将文言文里有趣的内容挖掘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学《隆中对》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或录音机等教学设施,先播放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相关镜头片断,讲述关于“三顾茅庐”、“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投入情境中,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中,教学效果自然非常显著。

二、关注诵读,重视语感

针对文言文精练、表现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就是“诵读”,要熟读甚至背诵。这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获得准确而丰富的文言语感,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千百年来流传至广的文学佳作,只有把这些经典优美的名作烂熟于心,才能更好地了解和体会文言文的精髓所在。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是单纯地进行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还应该重视对语感的培养及训练,让学生阅读解疑、领悟、品鉴和背诵。

㈠加强文章的诵读。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文言文的诵读更是如此。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任务之一,背诵一些名篇、佳句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感情。

㈡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是学会正确停顿。停顿分为两种:一是句中的短暂停顿,它以词或词组为一个单位,根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另一个则是句间的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及语调的抑扬顿挫。

㈢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可以采取配音乐朗读、分角色朗读、集体诵读、个人读等,在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达到领会其中的意义。

㈣品读精彩的词句。在教材中所选取的文言文不乏精彩之处,让学生反复地朗读、品味,有助于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有利于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归纳积累,融会贯通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一样,都是我们民族的语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从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文言文教学应以人为本,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积极参与其中。

㈠传授方法,学会翻译。教授文言文的时候,如果一字一句的翻译会使学习变得枯燥,须教会学生自已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重,意译为辅,翻译要忠于原文而又符合当代汉语的规范。但总体而言,翻译都应做到流畅、准确而又有文采。传授翻译的文法,让学生自已去译文,并可以借助于工具书去查找词义,而教师只需对一些疑难句式等做一些点拨。在此过程中,如遇到一词多义等特殊情况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和探究,并及时总结文言文语法。这些方式都有利于学生对文言知识的巩固,并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㈡重视基础知识。对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语文教材所重视的方面之一。如在文言文的作业中,《晏子使楚》对四个“之”字进行解释的题目(苏教版教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关注“之”字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如果不懂它的各种用法就无法正确解读文章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对文章的理解。

㈢让知识更加系统化。在学习掌握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时可采用符号笔记法,使用统一的符号在课文中圈画等,以不同的符号来做标识,便于课后的归纳和复习。通过日常的积累,学生们可以把新老知识加以联系,并深入理解和吸收,做到融会贯通。这样的归纳和积累,使学生们感到条理清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探求新方法,让学生有兴趣、主动地去学习,并在学法加以指导,逐渐打好文言文知识基础,使学生们由浅入深地去鉴赏中国古代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福灼陈玉秋《初中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57)

2.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篇12

根据国务院2014年的《实施意见》和我省的《实施方案》新高考改革方案变化之一就是英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将其中最好一次成绩录入高考总成绩,分值保持150分不变。这一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方案,不仅稳固了外语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赋予学生两次冲击外语考试的机会,这一改革势必会对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和转变,作为一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呢?

一、2017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1.推行外语两次考试制度,打破了英语“一考定终身”的传统,直接影响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外Z推行两次考试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多了一次冲击外语考试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分散并减轻他们在高三复习备考期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了学生一次挑战自我和开拓自我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这一改革方案也给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如何保证学生有效的冲击第一次英语考试?因此,这一改革对于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内容分配和安排以及教法的改革都有直接重要对影响。

2.促使英语教学由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向“应用模式”。2017高考改革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以记单词、背语法,反反复复练题刷题为主。新的高考改革一方面侧重对学生英语感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淡化选拔功能,不同的高校对英语有不同的等级要求。因此新的高考改革会促使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从“重语法,重做题,重得分”的应试模式转向“重能力,重英语思维,重实际能力”的应用模式。

二、应对新高考改革的英语教学策略

1.重组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试行“走班制”和分层次教学

新高考改革政策的“3+3”模式,规定除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及报考学校的要求,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政史地,物化生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因此,这一改革需要重组高中英语的教学形态和模式,推行走班制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推行小班化和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这样既能满足学生不分文理科,自由选择科目的需求,教师又能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多层次培养学生。

2.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狠抓高一和高二,精准应对高考

面对英语两次考试的机会,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合理安排各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在规定时间冲击第一次考试的需求。因此需加大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任务,狠抓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从高一开始便发力冲击高考。

(1)基础知识与高考衔接。从高一开始,每一学期每一模块的知识点,应与高考内容提前接轨,梳理出高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直击高考,反复灵活训练,在高一高二阶段打好基础,形成知识灵活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

(2)加强基础能力和英语语言素养的形成。高中英语《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综合运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技巧、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高一高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基本的运用能力。例如,完形填空的能力要平均分布在高一高二四个学期,在平时教学中就应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把所学词汇进行分类教学与高考相衔接,,使学生逐步构建出一个知识体系,以便形成整体认知和驾轻就熟的能力。再比如阅读的能力,在高一高二就应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实行定期的阅读训练,多增加英美文学中原文阅读的训练,以逐步渗透和加强英语的语感、英语情感和英语跨国际文化等语言素养的养成。再例如书面表达能力,在高一要侧重书信和记叙文,使学生在高一阶段灵活掌握基本的句式结构的行文结构安排,对于十种书信题材也层层推进,高二要加强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训练,从热点题材入手,深化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作用

(3)立足能力,开展灵活多变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效果。实践证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新的高考制度呈现出等级性水平测试发展的趋向,英语教学应该努力设计符合学生心里年龄及特点的,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不同规模的,形式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节奏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渗透人文精神和趣味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又能开拓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饶有兴致的,目的明确得参与到课堂中,切实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其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利用优美的名曲、动漫、诗歌等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到一个全英文的语言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再比如开设“英语模仿秀”活动,通过英语配音模仿,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以上是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的点滴体会。总之,2017年高考英语改革的推广对于英语教学科学的规划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新高考改革的精神和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的策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