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10-30 11:13:3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管理机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管理机制

篇1

我国社会体制的转轨,新的管理理念不断冲击着还不稳定的社会结构,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使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不断增加,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高校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聚集地,其特殊地位决定着在对其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困难。

一、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概念

对危机管理的定义,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它的界定有有所不同。整体来说,对危机管理的定义都包含了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的管理。危机管理通过对危机的预防监测以及准备、危机处理和事后恢复等流程,来达到避免或者减少危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并尽量转危为机的一个管理过程。

高校危机管理,即是从高校出发,对影响高校正常运转,给师生带来不良后果的危机事件进行监测处理,以及使高校尽快从危机中恢复正常运转的过程。

二、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现状

随着管理对象的急剧增加,高校对其的相关管理体系却仍然止步不前。近年来频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如2014年5月“云南大学砍人事件”以及6月的人大跳楼事件,以及近年愈发严重的高校生源危机,都给高校的管理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频发的高校危机事件凸显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而这种不完善的机制导致我国高校管理困难重重。因此,高校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是社会危机管理一个不可以忽视的领域。

目前我国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因此,对国外高校危机管理建设经验进行参考借鉴,提出适应我国具体实际的管理机制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也是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在组织体制上被纳入到“中央―省/直辖市―市―学校”这个四级管理模式中,并在每一级都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高校中也成立了相应的危机管理部门,其机构人员通常由校内人员兼任。但这种危机管理部门这种管理机制模式中,在面临基层危机事件时,处理危机花费的时间太长,需要等机构高层作出决策,并层层传递,这样大大降低了危机事件处理的效率,缺乏应变性与实效性。并且这种模式的危机管理机构决策者同时也是校高层领导者,一人多职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危机事件中决策者协调指挥的难度,容易错过处理危机的黄金时段。

三、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现状堪忧,在组织构成和处理手段方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形式主义”深入机制,危机系统效用低

“形式主义”在我国根深蒂固。在高校这种形式主义也渗透其中,最显著的便是危机系统的建设。近两年国家对高校的发展程度看重,危机管理系统也进入了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危机系统是一个成效不易显现的部分,如果不是危机爆发,那这个系统平时都处于待命状态,并不能看到其作用,这就导致了许多高校对于危机系统的忽视。虽然为了号召国家教育部的政策,大部分都建立了相应的危机系统,但是其大多都是一个空壳,在面对危机时所能产生的成效不大。

2、“事后治理”思想根深蒂固,危机预警系统建设形式化。

危机事件的预防机制在危机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未雨绸缪可以使高校在解决危机事件时减少更多的成本并取得更好的成效。所以预防机制是高校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建立高效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从源头上减少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机率。但近几年频繁爆发的高校危机事件,大部分都是在危机全面爆发后相关部门才反应过来,然后采取一些措施对事件进行处理补救,但已经错过了最佳处理事件,危机管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没有良好的预防意识,危机预防机制尚还很不健全。

3、危机处理机制的组织构成不科学。

及时有效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运作机制良好的危机处理部门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危机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是由校内其他部门人员兼任,部门设置与人员配备都比较松散随意,专业化程度太低,处理危机多以经验为主,或者书面理论参考,危机管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领导的经验与阅历。因此,危机处理的实践能力不足导致事件处理成效降低。此外,危机管理部门和我国其他公共部门一样,在事件发生时,需要层层上报审批,流程复杂,效率低下。虽然近年来高校信息网络办公的发展使办事流程大大缩减,但在遇到危机事件时,仍然存在无法有效快速处理危机的情况,从而导致危机不能有效及时解决。

4、后期评估总结阶段的忽视

危机事件处理后,对危机事件整个过程的评估与总结反馈是我国高校基本上缺失的环节。大部分高校在危机过后,为了学校的形象声誉,仅注重对工作的重建以及掩盖弥补危机造成的影响,忽视或者并不重视对危机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对后期评估总结阶段的忽视,没有对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有效措施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这不利于今后危机预防工作的开展,形成危机管理的恶性循环。

5、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

危机管理意识的缺乏是整个危机管理机制不能有效建立与发挥作用的前提原因。无论是领导决策层还是学生都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意识不强。在危机发生前期没有对关注收集有效的信息以阻止危机产生;在危机发生时,大部分高校只关注怎样降低危机产生的影响和尽快阻止事件发生,并没有对危机为何产生,以及怎样预防产生进行深入探讨思考。在危机解决后,也没有足够的意识去思考反馈,对此次危机发生缘由以及解决过程的不足没有进行系统认真的反馈思考,而是遵从是事情过了就好,解决了便是功绩的思想。这使得许多高校再次面临危机时的将会重蹈覆辙。

四、美国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美国在危机管理这个领域一直领先大部分国家,虽然美国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取得的成效却是极为显著的。

1、明确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

美国高校在危机管理中坚持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为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完善提供了战略性和策略性兼具的指导方向。总体说来,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理念概括为三个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第一;(2)预防为先;(3)信息公开。把保护所有成员的生命安全与身心健康作为高校危机管理的首要理念;强调危机处理中预防机制的重要性,认为预防是高校危机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而这也是我国最薄弱的环节;强调信息公开,事后及时与公众沟通,让公众对此次危机有一个充分认识,才能在下次事件中更好的应对紧急情况。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率先成立颁布相关法律,要求学校对高校危机事件进行公布公开。

2、由上而下滚动纵向管理模式

美国众多高校都采取的是一种纵向管理模式,即高校―县/地方―州―联邦四级反应机制,共同承担职责。联邦政府危机管理核心机构为FEMA,直接向总统负责。FEMA把美国分为10个地区,并分设分局管理,向高校提供技术、培训、资金的援助支持。另外美国50个州都设有紧急事态管理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当高校出现危机事件,高校经过一系列程序达到州政府,再到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在危机处理上比联邦政府有优先处理权,并且州政府要向高校提供危机管理的相关技术支持和支援服务。美国的这种危机管理机制,使得各级政府间形成了纵―横交叉管理沟通模式,为美国的危机管理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应对网络系统。

3、危机管理系统构成专业化

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系统组织构建具有专业化特点。危机管理系统中的从业人员往往经过了专业的学习培训。如在纽约大学,校内公共安全部门每年要开设4个小时的安全课程学习,学习的内容设计纽约市刑法、紧急事件处理过程、巡逻技巧和警报系统更新等各种涉及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另外,危机处理机构还经常接受来自社会联邦的专业培训和认证,如部分大学接受来自美国国土安全部门通过全国紧急事件管理系统提供的各种危机培训和认证,提升高校的危机管理预防和处理能力。

4、危机沟通体系的多样化

美国高校危机沟通中重视多样化的媒体类型的运用,包括印刷媒体(危机手册及海报等)、声讯技术(短信广播等)等各种技术条件来对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及时与高校各利益群体进行沟通,降低危机将为高校带来的危害损失。在危机管理中,沟通体系的完善与有效能时高校更快的捕捉到危机信号,以便在危机萌芽阶段发现并进行解决,提高危机预防系统的有效性。

五、完善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相关建议

上述文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对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的经验,本文拟提出一些建议措施来完善我国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

1、提高危机管理意识,高度重视高效危机管理

具备良好而警觉的危机管理意识,可以大幅度降低高校危机发生的概率,提高危机管理意识是完善高校危机管理的首要前提。在这里不仅指要提高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还包括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危机管理意识。

首先,应制定相应的高校危机管理法制。把高校危机管理提升到立法阶段,通过法律政策引导高校对危机管理的重视。其次,普及紧急事件处理应对知识,加强高校危机预防手段。在高校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教育与相关演习,以此来增强师生的危机意识与处理危机的能力。最后,注重相关危机事件的信息公开程度。无论是高校内或者社会上发生的危机事件,都应及时完整的对校内师生进行公开,使师生产生警惕意识,而不是害怕影响学校声誉而隐瞒不发。

2、危机管理部门专业化与科学化

管理部门专业化科学化,是指组织构成科学化,管理人员专业化。实际上我国目前高校危机管理部门大多具有临时性、形式化特点。从美国危机管理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优秀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能够更好的对危机事件进行处理恢复。

组织构成应由领导层,执行层和辅助层三个部分构成。领导层人员由校领导、专业危机管理人才领导;执行层应至少包括经过专业培训的危机处理人才,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辅助层至少应包括危机管理咨询团队、心理/健康服务部门、信息技术支持部门等。

其中,执行层面可以再分工为危机预警部门、处理部门和恢复部门。预警部门人员构成应由深入基层的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构成,以便能及时观察到危机萌芽;处理部门应由专业危机管理人员对危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理;恢复部门应由领导和专业危机管理人才共同合作,通过大刀阔斧手段使校园更快的恢复正常秩序,并对此次危机进行总结分析反馈。

3、危机管理流程的优化

危机系统应该包括三个部门,分别为危机预警系统,危机处理系统,危机反馈系统。如下图所示。每个部门都很重要,不可荒废其一。

危机预警系统主要起着一个监测职能,即发现危机的潜在可能,在发现有危机萌芽时,便立即展开深入调查实情,通过对调查内容的分析,提出可能产生的危机情况的各种假设,并逐一针对每种假设情况再次进行进一步调查,论证确定具体的危机情况,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把危机解决在萌芽状态。

危机管理系统主要由专门危机处理小组做支撑,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展开调查明白危机现状,包括危机缘由、危机种类、危机人群、危机范围、危机程度等,并及时制定出应对方案,并快速把方案投入运用解决危机,进行随时反馈。

危机反馈系统主要是在危机解决后对危机从产生―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危机应对方案的执行情况,对其进行效用评估,根据实际测定方案的有效性性,包括方案起作用时间,取得成效大小,完全解决所需时间等。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此次危机处理的成效与问题,经验与教训。以此来补充制定危机预警方案,优化高校危机预警机制。

高校危机管理系统的改进与完善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高校首先建立高度的危机意识,再次基础上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否则只是一味响应国家政策,在危机管理上也走上形式化道路,那么在实际面临危机,高校将面临更多困难。因此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需要长期的准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危机管理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张ke.当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机制浅析[J].科技资讯,2013(35).

[3]周燕.美国高校危机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篇2

(一)

人的道德品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基本因素。这三种基本因素在道德品质这一统一体中是彼此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般而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而道德情感往往又反过来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倾向。道德行为则是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与影响之下,通过一定的培养练习与锻炼形成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这些基本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综合过程。道德品质的三种基本构成因素决定了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这就是:道德知识的讲授(或传授),道德情感的培养,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这三个环节在道德教育上同样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忽视或削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给道德教育带来严重影响、使道德教育的效果大大削弱。这样的论断,不仅被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所认同,同时也被我国道德教育的实践所证实。

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不仅仅在于要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方面知识和感情,同时更在于要使学生将这些道德知识和情感落实到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教育的针对性。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更甚于受家庭的影响。所以,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扎根于社会现实的—它需要借助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一种方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内容实现不断更新。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针对性道德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之中常常也就转化成了道德行为教育,以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种道德行为反过来又巩固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道德知识教育是重要基础,道德情感培养是重要特色,道德行为养成是根本目的。

(二)

依上所述高校德育理应具有道德教育应当具有的三个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高校德育教研室的教育工作基本上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道德知识;而高尚情操的培养往往由“第二课堂”承担;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则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学工部、系总支、辅导员来负责。思想道德教育三个基本环节脱节。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于思想道德知识的传授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德育教研室的纯教学活动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这种课堂讲授和课堂考察,很难避免弱化道德情感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养成;其次,由于德育教师的纯教学活动更多地重视的是思想道德伦理学说的系统性和学术性,由此从总体上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今日中国高校存在的德育教育效果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遗憾的是,人们在着力检讨德育效果时,更多地是从资金到位的多少,课时安排的增侧,倾斜政策的是否到位来思考、分析间题,几乎没有看到人们从道德品质构成的基本因素,道德教育重要环节的有机衔接来分析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问题的。德育教育缺乏针对性,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过,但他们在分析间题时更多的是从存在问题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的,由此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自然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三)

无论从道德品质构成的三个因素来认识,还是从道德教育的三个环节来分析,以及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效果来要求,德育教研室都不应是一个纯教学单位,而应既是一个教学单位。又是一个教育单位。德育教研室理所当然地应承担起思想品德课的各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德育教研室还应当参与、了解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并协助教育管理者利用组织管理手段,将德育课堂教学中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动,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我们认为,将德育教研室既作为教学单位,又作为教育单位,促使德育教师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去,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第一、有利于德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解决德育教育几个环节中存在的衔接间题,从而使道德教育几个环节有机协调而产生良性互动。

第三、有利于德育教师对教育对象—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认识状况的了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增加其针对性。

……赋予德育教研室一定的教育管理职责的好处或许还不止这些。今日中国之高校,德育教研室的行政归属总的来看无非有四种状况:一是归党委管辖,与马列部(社科部)并列;二是归宜传部管辖,仍属相对独立部门;三是归社科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研组;四是归学工部管辖,成为其属下的一个教学部门。无论把德育教研室划归哪个部门管辖,绝大多数都把德育教研室当作纯教学机构来看待,并未赋予德育教研室相应的德育管理职责!于是德育教研室不参与组织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德育教师不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间题、道德认识状况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难道不是导致一些高校德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吗?由此看来高校德育教育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既不在于德育教研室,也不在德育教师,而在于高校管理机制本身!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21世纪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提出如下设想:

第一、德育教研室不仅应承担德育教学任务,同时也应承担德育教育任务。因此必须赋予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道德教育的管理权或参与权,通过这种对德育教研室功能的增加和德育教师任务的增加来促使德育教研室和德育教师参加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篇3

二、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意义

第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受财政经济影响。其一,高校教育并非义务性质。社会形势的发展使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逐渐被人们接受,高校财政资源有所提升,另外,高校所获得的相关服务费用也有一定增加,因此高校财务方面变化加大,管理体制的创新迫在眉睫。《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推行,为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对相关单位部门管理进行合理配置与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二,满足高校后勤社会化需求。随着社会进步与改革,高校的后勤部分逐渐走出原有的高校行政机制,具有了自主经营性质。这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也是一种考验,表面上的分离导致实质中财政与权力混淆不清。后勤部门的独立用人、资金调用等对高校财政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第二,满足科学发展观要求。教育部有关领导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对高校管理有效加强,并将其财务管理放在首要地位。包括对经费流通的监督、投入所带来的收益等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与改善,研究分析学校自身存在状况,并加以解决,以推动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财务环境的改革发展下,想要更好地适应变化,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从全方位进行了综合性改革,但在目前一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改革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管理监督机制缺乏系统性。由于高校接受国家投资,但却执行独立的资源人力管理,并没有承担有关的责任制度,因此对财务资源的管理与监督还不到位,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改革造成一定困扰,减弱了相关的创新性。[1]第二,管理体制科学性需要增强。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执行的制度对学校财务部门的财权责任分担造成一定的矛盾性,财务部门所承担的职责模糊不清,使财务管理机制无法有效合理的进行,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第三,缺少财务管理的评价体系。评价系统是对财务资源利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可以对学校各项财产的去向与使用进行合理考察,并且及时采取对策进行优化改善。但目前一些高校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学校自身经济效益造成一定影响。[3]第四,管理人员素养还有待提高。在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养对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影响。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是一些高校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办学国模的扩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与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落实导致的,从而营销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四、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的相关对策

第一,构建合理的监督制度。在高校的财务管理机制创新中,首先要构建合理有效的监督制度,其中包括对财务制度、监管体系的完善、相关机构执行力的提升等等。从内外两方面来进行有效机制的实施与控制,建立与当地政府、社会大环境三者之间的监督与互动,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性,同时也为高校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提高财务管理科学性。以财务管理的观点分析,对于资金的流动管理比盈亏状况更要关注。例如将信贷资金规范到财务预算的管理当中去,建立全新资金平衡的财务关系,在预算制度中注意科学合理性,提升其真实性,将预算与高校的未来发展相结合,保证高校资金的稳定与安全。另外,对高校原有会计机制进行改革,可在原有基础上增设科目,来巩固高校财务资金稳定性,同时提高其核算的科学性。第三,完备财务评价体系。高校财务的管理机制离不开整体性的评价体系,需要按层次满足动态需求,将绩效与风险评价摆在基础,全方位角度进行高校预算以及资金最终使用效益评价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最终评价目标,用以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全面改革发展。包括:高校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分析、最终运营绩效指标的评价分析、高校财务未来发展潜在能力的评价分析、加强高校各部门资金分配与效率的评价分析、财务部门对外投资的收益评价分析以及社会效益的相关评价分析等等。第四,高校财务管理团队的能力提升。对于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督促其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与加强,提高个人思想政治意识与观念。将维护财政纪律放在首要位置,服从相关法律法规,将诚实守信、恪守原则作为工作基本,担负起财务服务的工作职责;其次,对其业务能力的培养与加强。通过学习增强其科学管理财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到部门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去;最后,要实行相应的制度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定期对其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与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作用于意义的简述,深入讨论了如何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阅读者带去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使阅读者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对相关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作者:胡薇 单位: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一)内涵。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通过对科研活动各个环节及科研活动中涉及的人、财、物进行统筹协调、组织运行,以建立高校科研活动秩序、保证科研活动正常有序开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分配机制、预算管理机制、成本分担机制、监管机制等,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运行是否顺畅是科研经费管理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理论依据。委托―理论对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例如,科研经费投入者与高校之间、科研经费投入者与项目申请者之间、高校与科研项目申请人之间,等等。在这些委托―关系中,由于高校的相关管理部门与科研项目申请者的利益目标具有一致性和重叠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合谋的动机,这就有可能形成“内部人控制”。委托―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委托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设计出一套相关的激励制度及监督机制,以使人与自己追求的目标相一致。

二、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申请中的问题。

1.经费申请信息不对称。由于科研经费分配过程和经费分布情况的公开性及透明性不够,造成了科研项目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科研经费分配过程中,有限的科研经费可能得不到合理配置,部分呈现出“逆向选择”现象。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与科研经费配置不匹配。

2.预算编制不准确。预算范围不全面,编制中列的大多是预计的直接费用,没有科学合理的人员经费、业务费、间接费用预算,而是采取按经费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管理费的方式。有的项目负责人同时承担着几个科研项目,这些项目之间存在相关性或交叉性,可以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资料等,但在申报项目预算时,每个项目都列报同样的仪器设备支出。这可能导致在科研过程中设备重复购置,资金浪费。

(二)经费使用中的问题。

1.经费支出核算不严格。高校科研项目支出核算不能严格按既定的管理办法执行。个别支出项目严重超预算,且不按管理办法规定报批调整。部分项目开支范围、金额符合预算要求,但支出内容与预算不符,如:预算所列参与科研的研究生、博士生名单与实际列支劳务费人员名单差距大等,还有的列支与本课题无关的支出。

2.经费报销中出现违规、违纪现象。有的科研人员将本应用于科研活动的一部分经费转化为项目研究人员的劳动投入报酬或用于个人消费性支出,购买家庭用品,或大量开具“办公用品”、“市内交通费”等票据列支。

3.经费成本核算不健全。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核算仅是科研项目发生的部分直接费用,其间接费用几乎没有在各项目中分摊,而是按照固定比例计提管理费或间接成本;科研项目组成员的人员费也没有全面反映,而是从高校的事业经费中支出;没有建立成本核算体系,也没有建立配套的内部控制、成本分析等管理机制。

(三)经费监督管理中的问题。

1.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高校科研经费具体报销条款经常有变化,随意性大,宣传不及时、不到位。因为制度细节设计的不合理导致科研工作发生的费用不能入账,制度设计的刻板、执行中的不规范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

2.经费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在项目预算编制阶段,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项目组缺乏配合。科研人员对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不熟悉,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各项开支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造成预算不准确、不科学,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需的成本。科研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激励,对预算指导力度有限,也无力对经费预算执行的合理性与效益性进行审查,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不力。财务部门不全程参与预算编制,对项目预算和项目运作过程情况不了解,只是机械、简单地审核支出项目中的管理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是否超出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比例,对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掌握。

3.经费大量结余,资金使用效率低。有的高校为解决结余资金出口问题,设立了科研发展基金,按规定不用上缴的纵向科研经费结余全部转入科研发展基金。因科研发展基金支出内容相对宽松,促使科研人员趋向于尽量多结存科研经费,导致经费使用效率低。

4.经费监督机制不完善。高校没有建立对科研经费全过程的审计制度,缺乏对经费支出的实时监控;缺乏严格的立项跟踪及结题审计,审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职能;缺乏追责问效机制,审计结论没有对各项目组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5.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的教师队伍,但有的高校并没有将薪酬分配与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绩效挂钩,双肩挑教师的超负荷劳动付出与所得薪酬不配比。外部环境的不公平,促使教师产生了从科研经费中获取更多劳动报酬的强烈动机,通过争取科研经费来增加个人收入,将科研经费的一部分转化为项目研究人员的劳动报酬或用于个人消费性支出。

三、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对策

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应针对科研项目经费申请过程、经费使用过程、经费监管过程的全过程,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预算管理机制、成本分担机制及监督管理机制,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一)建立充分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首先要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充分的信息沟通可以降低委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解决委托―问题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在多维数据基础上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科研经费管理的特点决定了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研项目库,而是一个链接各职能部门信息的多维度管理系统,包括科研经费核算数据;公房资源使用信息、水电气暖等燃料动力能源供应信息;公共实验平台和仪器设备配置信息;资料、数据采集、文献检索信息,等等。相关信息可在各个院部共享,科研人员可以实名查阅学校已有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实时查询、预约,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的现象发生;而且还可以参照系统内部资产配备情况及结算价格,为制定更新或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计划提供依据。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应将经费评审、经费分配和经费管理过程等向科研人员公开,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打破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垄断,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防止科研经费管理中内部人交易、暗箱操作、挤占挪用等失信行为。

(二)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机制。科研经费全面预算,是指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管理,包括经费预算编制、经费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预算监督和预算考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是对高校的科研活动及资源分配所进行的计划、组织、调控和分析,是资金、资源按照预定的计划运作,实现科研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建立预算跟踪反馈机制,制定反馈流程和办法,形成反馈报告;发挥预算的预警作用,提醒项目负责人注意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分析科研活动信息,对预算中没有预计而实际将发生某项业务做出预警提示。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对预算调整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制约随意调整预算的现象。做好预算考评:一是项目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警,以矫正偏差、预警分析为目的,起到持续控制、信息沟通和激励作用;二是项目结题结账后整体预算完成情况的评价,同相应的预算奖惩机制挂钩,实现事后的激励。

(三)建立科研成本分担机制。有效的成本分担机制应加强三个环节的管理控制,一是事前控制,做好成本预算、成本决策、成本计划;二是过程控制,抓好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三是配套措施,主要是校内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内部结算价格的确定和收益分配政策的制定。制定科研经费成本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明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范围,对不允许开支的费用明确予以禁止。建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体系,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设立适合进行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体系,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成本项目,设计完整的成本核算科目。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要公开、透明,广泛征求校内各方意见,尽可能科学合理,能够让科研人员接受,并促使各部门降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

(四)完善科研经费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可采取审计、专项检查、绩效考评等手段,建立包括审计、纪委监察、学术研究部等部门和社会公众在内专门的科研经费监督体系,建立对科研经费的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制度,使科研经费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科研经费监管的核心是对科研经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监督,发挥过程控制、实时控制的优势,有效克服“中间过程不问责”的弊端。除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管作用,还可以实行举报激励制度,建立学校内部人员、竞争单位和社会公众的举报及牵连机制,促进改善管理者的监督行为和效果,节省管理监督成本。

篇5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也在不断进步。高校办学的规模也有所增大,高校财务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应当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加强高校的财务管理。

一、进行高校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

由于以往高校经费都是由财政拨款,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管理思想单一,管理过于随意,资产的运营也很随便。但随着高校的改革,财务管理理念过于落后,已经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当突破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新的财务管理理念。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对当前形势进行分析,并及时引进新的理财观,摒弃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以满足高校各方面必要的资金需求为前提,坚持勤俭节约的办学思路,让高校管理人员都树立开源节流的意识。并及时处理好高校财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财务管理上做好协调工作,提高高财务的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高校能够不断科学发展。同时高校财务管理应当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向多层次、多方面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还应采用合理规范化的手段来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并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学校在社会的知名度,面向社会进行资金的筹集。从以往只重视资金支出的管理向关注收入的管理进行转变。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吸收企业管理中适合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做好高校财务相关的工作。并协助好学校领导处理好高校各种资金问题,提供可靠的财务保障。并且高校还应加强财务审计的职责,加强对其工作的检查和监督,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保证其明确自身的职业道德,避免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要求落实措施。

二、进行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首先应完善经济责任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的管理水平,弥补财务工作的不足之处,避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明确进行分级管理,并构建起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的管理责任和权利,从而达到从多层次多方面处理好高校财务内容的目的,提高高校办学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健全高校财务预算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学需要的经费和高校的发展是高校财务主要管理内容。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不仅要做好财务的管理,还应做好财务的决策,保证资金利用的高效性。传统的高校财务对资金的配置上存在很多不足,学校的各部门缺乏整体成本意识,相互争资源,使得很多资金限制仪器重复购置,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高校应当及时分析社会形势,并仔细考虑自身的实情,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预算制度,保证财务进行管理、决策和执行时有所依据,并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的应用。传统的预算基本上是控制支出的工具,目前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欠缺,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也面临着缺乏资金的问题,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出合理科学的预算制度,能够从中获得利益和收益,并通过计划的实施,让高校各部门能够协调起来共同运行,保证资金的使用能够达到最大的合理性,促进高校各方面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效益,控制支出浪费的现象,让资金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并且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财务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同时还应完善监督机制,调整好部门和高校之间的财务关系,并做好工作内容的评估,进行完整科学的清查核实,保证资产的准确合理的管理。

三、进行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对资金支出及收入的管理,还应考虑达到的绩效,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各高校筹集资金的途径也更加广泛起来,因此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财务管理内容进行创新,更新管理模式,开拓筹资新渠道。如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自身的资金无法跟上资金支出的速度,当高校遇到资金临时周转有困难时,可以通过负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给高校积累可利用的资金,解决遇到的问题。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高校应当做好相关的风险控制,并综合考虑高校财务的具体情况和还款的能力来决定融资的形式,做好合理的预算,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同时应明确高校资金的收支,并改变以往核算的方式,将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分离开来,单独进行核算。以往的资金收入与支出的处理界限不够分明,使得财务的处理失去了可靠性,导致收支的核算不够准确。因此,为了加强高校财务的管理,是获得信息更加真实,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创新财务工作,将其分开进行处理。

四、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主要是依据人来进行,并且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大小也由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来决定。目前很多高校的预算机制及落实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财务管理人员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学校应当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弥补这一不足,学校可以积极向全校学生及教师进行学校发展的说明,让其能够及时全面的了解到学校建设的实际情况,从而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多元化的人才加入到高校财务的管理当中,能够提供更多的创新想法,这些措施在筹集资金及在资金收支的管理及资金的合理使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并且高校还应建立起财务人员的培训机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并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现代化管理财务手段的学习和培训,让其具备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为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优秀的人才。

总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分析自身的实际管理情况,并分析当前的形势,采取科学可行的措施对高校财务管理机制进行合理的创新,完善高校财务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梁国锋.高校财务管理机制创新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2,07(10):49-50.

篇6

教育创新是实现我国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管理机制的创新。它是消除旧有教育管理弊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教育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仅全面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而且为教育管理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创新对教育管理者的素质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观察问题要有新的视角、分析问题要有新的工具、解决问题要有新的方法,在管理实践中要敢闯敢冒、勤于试验、勇于开拓等等。因此,通过管理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善我国教育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教育创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为善于创新的人才提供发挥其作用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这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有利于顺利达到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完成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

一、创新教育内容管理机制

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创新教学内容,努力改变教材建设滞后,课程内容陈旧,与最新的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实际脱节的状况,教育者必须紧随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拓宽收集信息的途径,组织更加通畅的沟通渠道。所以教育者应把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渗透到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建立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教育管理信息化带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将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最后将其数字化,以便更好地向外界提供共享资源。在信息化时代,各管理部门既是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又是提供者,各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资源等不应只是某一部门所拥有,而应向社会各界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如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等等。当教育者把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直接吸收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教材和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研究成果和最新发展方向,便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大融合,以培养具有创造个性和广泛适应性的学生。

二、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管理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当代教育事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明显,它有利于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适应这一管理的需要,教育者应当高度重视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推广和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以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鼓励学生向课本教材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教材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否定权威的结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轻率否定学生的探索,不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教育管理的个性化、特色化等问题,并对受教育者个体的差异性、自主性、独立性等给予足够的关照。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科研,将有利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提高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创造性教学的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认知素质和能力素质。同时,教育科研将使教育教学活动转变为一种创新劳动,这将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丰富教学的乐趣,使教师在不断体验失败的考验和成功的喜悦中逐步改善心理品质。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应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涉及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三、创新学分制教育管理机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积累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管理制度,倡导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移,变“施教”为“求学”;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强调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转变,变重“知识”为重“能力”和重“素质”;明确以多样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注重人才培养的整齐划一向突出多样化转变,变重“共性发展”为重“个性发展”。学分制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个别化;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弹性化;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自主化;学习方式的指导性和主体化。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目的在于: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学组织更能体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具体要求,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进一步确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减少教学过程对学生造成的不必要的约束与限制,增加教学管理的柔性与灵活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创新面向社会市场教育管理机制

高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按教育成本收费,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依靠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灵活的办学机制,通过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教育管理创新的社会化取向就是不断吸入社会资金拓展筹资渠道,采用新型办学模式和机制运行。具体说来,面向社会市场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内涵:一是在融资渠道上,要谋求实现教育事业投资主体的社会化和多样化。教育部门单纯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难以适应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要通过金融手段,积极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二是在举办形式上,要使社会力量成为举办教育事业的主体。以国家举办为主,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使各种举办形式相互补充,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推进与国际合作的进程上。坚持引进国际上优秀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联合办学、联办课程、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四是在管理理念上,要确立“以社会为中心”的外向型服务理念,力求使教育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同行业竞争的节拍相适应;要反对教条主义,防止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创新要直接面向市场,学校通过树立市场价值取向和改革意识,面向市场办学,不断创新机制,实施灵活的融资发展战略。不只靠国家拨款,寻求和吸纳社会资本、银行贷款和学生学费进行建设和发展。同时,教育管理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就必须自觉增强市场意识,大力培育、发展和抢占各类教育市场,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各类人才和劳务市场,以促进教育事业人力资源的市场流通与合理配置;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配置教育资源与发展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学校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建立竞争机制,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约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强调“内外并举、专兼结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使用,彻底打破人才单位所有制,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的人才市场;要实行政教分开,使市场的调节作用渗透到教育事业的方方面面;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事业资源配置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真正使市场成为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动力。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就的民族之一,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面对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必须及时革新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改革僵化、保守,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革除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对现行教育教学观念、课程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体系、教育评价模式等进行根本的改造,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教育事业的最高价值追求。

篇7

(一)财务预算执行力薄弱

高校财务预算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每项经济业务费用进行掌控,做到每笔费用的合理范围与适当运用。而目前高校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领导层和管理层预算意识淡薄,致使财务预算工作缺乏针对性,执行力较弱,从而导致超预算开支现象的发生,财务预算的严肃性与约束性不强。

(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财务管理也应做出创新与调整。但当前高校的业务活动变得多种多样,再加上高校的大批人才、科研团队等的不断增加,使得高校的预算外收入资金增多。而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及预算外收入资金管理制度并没有依据发展现状做出相应的对策创新,导致制度不能满足当前的管理要求,出现预算外收入资金的滥用、乱用等现象,造成资金的不合理利用。

(三)教育经费的缺乏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的扩大招生,学生与教师的增多,宿舍、餐厅等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增多,再加上国家的专项扶持资金没有相应提高,导致教育经费难以满足高校维持与发展的需要。

(四)设施维修费监管不到位

目前,高校中的图书馆、办公楼、教学仪器等硬件设施繁多,再加上项目巨大且复杂,所以修缮费很难做到准确预算。再加上,高校对于设施的修缮缺乏明确的规定,在设施维修数量和维修资金利用方面也缺乏统一的?俗迹?经常出现坏了就修的现象,修缮费的报销单据、发票等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进行审核维修费用的支出情况,造成高校资金浪费,且容易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五)物资管理制度不完善

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等是高校用于开展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如果不充分利用,会影响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影响资金的正常周转。而目前高校没有建立明确的物资管理制度来合理利用此项资金,进而出现各部门物资分配不均的现象,有的部门物资积压,有的部门却不够用,导致物资没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但物资管理费用却有所增加,从而影响了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

(六)高校外部资产缺乏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现代高校不再单一进行办校教学,纷纷成立自己的产业,但是高校财务部门却缺乏相应的财务监督与管理经验,再加上校办产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财务培训,业务素质不高,资金管理不到位,造成高校外部资金的流向不明确,利用不合理。

二、高校创新财务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首先,使用合理分摊、折旧处理的方式对学校的各种消耗品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对高校的各项财务活动的成本进行客观核算。其次,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要确保各项财务工作按照既定流程开展就必须建立与完善经济责任制。最后,要确保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就不断完善的财务预算制度。借助预算对高校的财务资金进行有效管理,有计划地使用每一笔财务经费,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预算外收入资金的管理

首先,高校在收入方面,政府拨款与学生学费是高校资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拨款与学费已经不足以支撑高校的财务收支状况,而校办产业所获取的教育资金更应该加强管理,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其次,高校对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所获得的预算外收入资金也占不小比重,如能加强管理,有效利用,可缓解高校的资金压力。最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高校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要对预算资金进行有效管理,还要严格管理各项活动资金。

(三)促进财务管理机制的人性化、先进化

篇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39-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触点多、燃点低,部分负面信息成为网上舆论的焦点。高校作为社会重要窗口,各种思潮交流碰撞,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对涉及国家荣辱、社会公正等问题特别关切,为寻求宣泄和解决,有可能形成负面舆情在网络集中广泛传播。

一、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分析

舆情是民意的一种,指特定群体对事件所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指高校师生针对特定社会事件所呈现的默认、赞同、反对等社会政治态度。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舆情网络化表达,具有重要导向功能。消极的高校网络舆情可能酿成危及校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大事件。

二、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易引发师生热议,形成网络舆情的事件主要包括:一是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二是后勤服务缺位滞后;三是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四是损害师生权益事件。

人人都是自媒体。高校舆情传播方式主要有:一是BBS。高校BBS是师生表达不满、宣泄情绪的最常用渠道,是高校负面舆情的重要来源。二是微博。高校师生是主要微博用户,微博内容短,转发快,易成为重大网络舆情传播路径。三是QQ群。QQ群规模可达千人,且信息可在不同QQ群之间实现即时传递,也是舆情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不同类型传播方式间能实现信息交互传递,对有效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三、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一)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实现舆情管理体系化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人力队伍“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切实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校办主任总协调、关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专门工作小组。校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登记、分析、统筹、反馈等工作,关涉负责具体处理,形成领导直接抓、校办总体抓、关涉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制度保障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明确信息的基本要求和网络舆情突发应对处置程序。通过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开展。

3.加强人力保障

一方面,指定宣传工作经验丰富、文字能力较强、熟悉网络环境的人员专门负责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专题培训,详细分析舆情典型案例,深度讲解舆情应对技巧,提升相关人员舆情危机风险意识和舆情管理综合能力。

(二)建立应对处理机制,突出舆情管理程序规范化

按照事前监控、研判,事中响应、处置,事后跟踪、总结的程序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理,突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和水平。

1.立足监控研判抓苗头

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和重点监控,并通过分析研判,甄别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有效应对舆情和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1)强化舆情监控。一是提高监控频率。网络评论员每天至少三次监测舆情,保证第一时间捕捉舆情。二是丰富监控方式。一方面加强敏感时点重点监控,另一方面建立官方信息网络渠道,加强对话。三是扩大监控范围。加强对网易、新浪、天涯、凤凰等人气论坛等经常性体检式巡查。

(2)强化舆情研判。对通过监控收集到的舆情及时归纳分类,区分表扬类、提出建议类、反映问题类等,分析潜在影响并找出风险点。

2.立足响应处置抓危机

危机应对处置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点。遵循“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口径一致、留有余地”的原则处置网络舆情危机。

(1)迅速响应,把握主动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把握舆情危机应对主动权。重要舆情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对舆情风险点进行评估,并采取与舆情信息人联系、与当事人谈话、调取录音视频资料等方式,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为有效应对打下基础。

(2)分类处置,增强针对性。对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反映问题类、提出建议类网络舆情,及时采取措施纠错或改进,并按照上下口径保持一致的原则向舆情信息人解释或公开答复,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对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澄清事实,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积极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不给媒体留下炒作素材。

3.立足跟踪总结抓后续。通过跟踪和总结两个步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后续管理

(1)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后,由校长办公室统筹,关涉部门负责,加强后续跟踪。通过不定时监控微博、QQ群等,密切关注舆情信息人动向,发现不良苗头积极采取措施,避免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完善对重大网络舆情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不具备高校教师能力素质人员予以解聘,延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成果。

(2)总结网络舆情管理和危机应对的成功做法,着力完善长效机制。同时,以案为鉴,吸取经验教训,查找工作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和工作改进建议,化“危”为“机”。

(三)建立综合管理机制,力求舆情管理成效最优化

高校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应坚持堵疏结合,通过完善联动管理、坚持信息公开、加强宣传引导、畅通意见反馈渠道等,形成综合管理合力,力求取得舆情管理最大成效。

1.完善联动管理

一方面,强化纵向联动。发现重大、负面网络舆情时,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汇报反馈,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持;同时,积极与舆情关涉部门和个人沟通联系。另一方面,强化横向联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系,拓宽沟通渠道,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

2.坚持信息公开

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主页、BBS、微博、宣传栏、广播、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准确公开信息,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的良好舆论导向,从源头上堵住负面舆情上网。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师生常用信息传播媒介,加强互动沟通,努力扩大话语权和辐射面,形成校园舆论的主流观点,防范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围绕网络热点,主动回应,扩大正面宣传,树立高校善待师生、民主管理的良好形象。

4.畅通意见反馈渠道

通过关注BBS十大新闻、关注微博等,主动掌握师生思想动态,把握舆论焦点,并通过高校官方媒体积极引导;另一方面,积极畅通院长书记信箱、领导接待日、工会、教代会等意见反馈渠道,为反馈意见、宣泄情绪、解决问题提供合理、合法途径。

四、几点思考

(一)树立正确认识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基本前提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维护高校良好社会形象和公信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也是高校化“危”为“机”、加强改进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二)提升应对能力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所在

提升应对能力水平是有效管理网络舆情的关键。对于不少高校来说,网络舆情管理还处于摸索积累的阶段,应对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网络舆情知识培训,邀请舆情分析、危机处理等方面专家,开设网络公共危机应对技巧与策略等课程。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管理网络舆情成功做法,取长补短,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三)堵疏结合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有效方法

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堵疏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从“预防胜于应对”的思路出发,通过提高办学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引导等举措,从源头上堵住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另一方面,积极畅通意见反馈渠道,为师生言论提供多样化反馈选择,降低舆情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桑华,卿涛.浅谈高校舆情危机预警[J].高教研究,2008.

篇9

知识产权是来自智力活动所取得的一种财产属性权利,它涉及工业、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具有的学科、人才、信息、学术环境等优势,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成为我国知识成果的重要发源地和辐射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以及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因此,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关注与重视已成当务之急。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既有别于具有营利目的的商事主体,也有别于具有集权性质的行政机关。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一般由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及管理目标四个要素组成。按照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实施的《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高校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著作权及其邻接权;校标和各种服务标志等。据此,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主要体现为专利管理、商标管理、著作权管理、商业秘密管理等方面。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目标是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资源的创造、利用、实施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决策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从国家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遵循知识产权管理规律,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组织模式及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创造热情,确立和强化知识产权的权属意识和价值文化观念,最终形成以知识产权研发、保护和运营为中心环节的健全、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合理的运行机制。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一保一防”,“一保”就是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一防”就是防止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要想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还要正视目前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近年来,我国高校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但许多高校还没有把知识产权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当中,重视有形资产管理,轻视或忽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缺乏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全面确立和贯彻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识,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内涵及价值认识不深。普遍存在着“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无论是教师职称评定、晋级奖励,还是绩效考核都是以数、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数、鉴定与获奖成果数等作为重要指标的。这也就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忽视申请主力保护,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缺失,注重学术水平评估,轻视经济效益发挥。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不规范,科技成果产权不明晰,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投资、合作研发等产学研科技合作活动日益频繁,高校科研人员的流动增多等原因,高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流失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经济价值观念及保密意识,在未申请专利前就以、成果鉴定、学术研讨等形式公之于众以完成其课题研究。在与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合作时的专利技术转让价格偏低,在以专利等无形资产入股或对校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作价偏低甚至不作价。此外,高校教职工在办理离退休、停薪留职、辞职及调离手续时,擅自将其在原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技术资料、实验材料、实验设备、产品、计算机软件(源程序)等带离单位,私自使用、许可、转让学校的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知识产权管理经费不足。按照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高校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人员、场所、经费三落实和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作为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持的费用,特别是应用于鼓励一些重要发明成果在境外申请专利,以及对境外重要专利的保护。但目前我国只有部分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专项管理经费,有些高校虽设立了专项经费,但其经费使用不能维持专利等知识产权申请实施的良性循环,一些科技成果因为缺少知识产权管理专项基金的补助而没能去申请专利以求得有效的法律保护,也影响了专利技术的开发、转让及产业化工作,削弱了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缺乏。高校科技成果的类型多样,知识产权管理领域广,涉及面宽,专业性及法律性较强。因此,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专业人员就成为我们高等院校所不可或缺的人才,但我国高校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不多,专职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的人数较少,而且大多没接受过正规的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管理、经营、保护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一批熟悉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检索、咨询和保护等实务工作的人才,以及精通技术、熟悉外语、懂得法律、善于管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使得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

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

管理的基本原则。鼓励创新原则。激励创新正是知识产权制度设立的目的,也应该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了物质鼓励、精神鼓励和制度鼓励,这些鼓励的作用就在于,他们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加强保护原则。科研成果的产出,对科研本身来说,也许是重点,但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来说仅仅是一个起点。科研成果如果因为没有有效的保护而导致不能量产,那么科研人员和高校的科研热情将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我国高校成为知识产权的严重流失地,就其原因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促进应用的原则。应用性科研的价值能否实现,就在于其成果能否应用于产业,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因此,应用性科研项目应在申报阶段时预先调研该项目的市场前景、潜在的经济效应等因素,在项目研发阶段应根据市场及产业需求适时调整研究内容,在项目研发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及市场转化。

管理的运行决策机制。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机构主要的职能为:制定学校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和规定;指导、检查、监督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执行情况;培训知识产权管理骨干,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及有关政策法规;组织、确定并办理学校专利、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的申请、注册、登记、维持和放弃等事务;组织学校校名、校标和重要服务标记的商标注册与维护;组织和推进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与实施;处理有关学校知识产权争议,接受师生员工有关专利等知识产权法律事务咨询;审查有关学校知识产权合同;进行知识产权的考核、评估,落实知识产权的奖励和报酬政策等。或在科研处内设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科室,与其他处内机构共同管理。未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由相关科室附带管理,侧重对专利成果和对该成果的转化管理。

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策略

据统计,当前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科技成果有七成来自于高等院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成为现代化国家立国基石,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如何学习借鉴国外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制定确实可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对策,已成为高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综合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篇10

1.1 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有待加强

作为一种教学辅的工作,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没有收到相应的重视。在实验室管理人员中,主管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室年轻教师兼职居多,职责定位模糊,发生问题时互相推诿。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兼有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实验室实施系统、有效的管理。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人员在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方面均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实验人员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强,队伍不稳定,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实验室管理的队伍,影响了实验室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

1.2 实验室管理和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宗旨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2]。我院对实验中心和实验员考核除了工作量方面,而在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学生培养、综合效益方面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实验员片面追求工作量,在实验人员的相关工作积极性方面难以调动。

1.3 学科需要团队建设

以教学为主仍然是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主线,无单独科研实验室。教师的科研只能依赖于教学实验室。没有组建一些真正的学科团队,学科研究相对松散,教师和实验管理员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共同发展进步。

1.4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使用效率低

目前经过各方的努力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已经在高校实验室中投入使用,一些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达到最佳的使用效率。实验室中经常出现使用高峰期没仪器可用,而其他时间又闲置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使用的人员较多,使用时间安排的不合理。面对一些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由于不了解仪器性能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缺乏专人负责培训管理,所以对这类仪器设备达到熟练使用的层度还有差距[3]。对一些得不到及时维护的仪器设备,最好只能在长期处于无法正常运转、故障频发的状态下,被最终弃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1.5 实验室试剂耗材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严格的试剂耗材管理体制没有形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在很多价格昂贵的试剂耗材也与一般试剂耗材一样购入后放在公用的地方,需要的人可以随时方便地取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实验设备使用上没有节制,造成试剂被取用后只使用一次即被遗忘的浪费;在实验急需某一试剂耗材时才发现已经用完,原因是没有存量的监控,有些工作被迫延迟。

2 加大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

我院针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运行体制建设和考核机制建设两方面的内容作为改革的重点。运行体制建设主要围绕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设置,考核机制主要围绕实验室改革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适当的体制和制度是推动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的良性循环的基础。

2.1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考核和建设

制定对有专业技术专长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优惠政策,提供进修培养机会、制定对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加强实验室队伍考核及进出机制,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对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聘任,竞争上岗,优化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2.2 在实验室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保证实验室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实验室管理,理顺各种关系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在新的运行管理机制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责任人、实验员、指导老师职责,做好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安全与卫生、仪器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教学,实现资源充分开放共享,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生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综合效益[4]。遵循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管理理念,有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试剂耗材,我们对试剂、耗材进行验收入库、贮存、领用与发放等管理控制,保证试剂耗材的安全贮存、有序发放与使用,确保购买的试剂耗材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对库存量进行有效监控。

2.3 加大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的经费投入

学院集中资金投向那些学科发展必不可少、利用率高的仪器设备上,重点建设利用本科教学和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实验室。统一调配各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4 实现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

实验室是教师科研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考核体系中增加关于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以及对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量化指标,促进实验室的开发和资源共享。学院对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加大开放力度,努力为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实践

3.1 搞好探索,将试点分类

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广,包括学校层面的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方面,还包括学院层面、教师、实验队伍及管理人员方面关系及利益[5]。要做到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的目标,能够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篇11

1.民族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因为高校是人数非常集中的地方,危机发生时不容易被控制。这种突发事件比较难操纵,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不好的结果。

2)快速传播性。因为高校也是各种信息比较密集的地方,同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有关高校的信息会第一时间流传在网上,引起不安。

3)结构不良性。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结构,其年龄在18-3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比较容易冲动,是一个不好控制的群体,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都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危机。

4)影响长期性。高校的声誉或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危机爆发,高校有可能被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损害其声誉或形象,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恢复。

5)效应双刃性。危机代表着危机与机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所以如果高校的决策者抓住机会,很可能带来整个体制上的创新。[1]

6)主体复杂性。这是民族大学公共危机事件区别于普通大学公共危机事件的基本特点,民族大学的学生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其较为独特的人格特点和社会认知使得对一些事件的看法较为独特和敏感,管理者在处理公共事件时需要慎重考虑当下决策对学生身心的影响。

2民族高校在大学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特殊性

第一,少数民族高校学生对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的敏感度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尤以来自民族聚居区域的学生为代表;

第二,少数本文由收集整理民族大学生相比于普通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差异,有研究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 ,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比普通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第三,民族大学校园内发生的普通矛盾极易被民族分裂分子、境内外邪恶势力所利用从而制造更大的政治危机。所以,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民族高校的大学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机制已迫在眉睫。

3.民族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机制

民族高校对于公共危机事件具备其独特的敏感性与特殊性,需要一套由正确的指导原则,可靠的操作规则和可信的保障措施构成的管理机制。

1.原则层面:

1)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分别成立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小组,能确保在事件发生时有专人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有专门领导负责事件的处理。

2)应急预案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基本原则。做到正确应对、处置果断,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安全稳定的局面。

3)淡化公共危机事件的民族性,避免造成民族冲突和政治上的不稳定。这是作为民族高校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但也不能因为是民族高校就把所有公共危机事件都与民族扯上关系,反之要把事情合理处置,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公开,一切做到有据可依,经得起社会的监督和检验。

(2)操作层面

1)危机发生时,要依据应急措施以最快速度控制和处理危机,尽可能维持正常的教学和工作秩序。学校在控制危机时应更多关注受害者利益而不仅是学校的短期利益,善待被害者,尽量弥补损失,这样才真正有利于维护学校形象。

2)保持事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及时公布信息,避免产生消极社会舆论。高校应及时公布事件的真实情况、处理方案和处理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认真地听取批评和建议。这样才有利于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和控制。

3)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安抚、劝解因事件而受损的群体及个人,避免产生遗留问题。这种安抚和劝解不仅包括对受害者、冲突卷入者和旁观者的关照、救济、补偿、安抚、劝慰和稳定,还应包括处理机制度的调整和完善。能在以后处理同类事件时更加成熟。

(3)保障层面

建立完备的保障措施才能使管理机制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就高校自身而言,加强人力保障措施和宣传保障措施必不可少。

1)建立充足的基层人力保障资源

就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机构而言,辅导员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是最合适的人选。这个群体可以把学生之间、生校之间摩擦降到最低,学生也最容易接受辅导员的安抚和劝解。所以在日常应加强辅导员公对共危机事件处理方面的培训,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

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宣传机制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对于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学生能明确自身主动完成的事项,为学校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具有民族大学特色的宣传教育如民族团结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人格教育等。在创建大学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

3)建立公共危机事件预警体系

篇12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彻底改变了我国的管理实践,使各个领域的传统管理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自然也在其中。一是经济全球化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在尚未走出国门之时就已面临全球化竞争。在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之中,难以避免地会面对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的激烈竞争;二是全球经济化导致高校教师流动,即智力流失现象加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挑战。鉴于高校人员组成的快速变化,怎样实现高校教职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相互结合,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显著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职业质量与生活质量相互结合起来。为更好地适应这一新变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必须进行变革。

2.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了知识经济的挑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具有众多优秀人才及科研成果。要想通过教育资源出效益,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要向高校之中的人力资源提升效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要发展高科技、高技术行业,要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管理的作用。所以,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更好地适应这一新趋势,对于自身管理机制开展改革,从而快速改变现有的管理观念,以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巨大挑战。

二、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大量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然建立于传统经济模式之上,这一管理方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类似于劳动人事管理,而并非是真正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很多高校如今依然在用最为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人事管理,未能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本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考虑。一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是直接的人事管理而缺少了总体开发,无法真正实现对各类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二是价值规律及竞争规律尚未被真正有效地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中,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良好的业绩考核与评价,导致出现了人才的外流。部分高校的制度设计影响到了人才的理性流动,从而导致了一部分人才资源的浪费,而目前的激励手段无法让人才充分地发挥出才干与实现自身的价值。

2.绩效评价机制滞后

当前,大量高校的教师业绩考评与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绩效考核往往只注重于考查教师职称、职务与工作量等,却忽视了工作的质量,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这种状况在职称评审的过程中一般都表现得十分突出,以至于出现了重科研与轻教学之倾向。作为考核内容的科研成果所占据的比例太高,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的报酬与职称评审。从薪酬制度现状来看,目前的薪酬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职务与职称,其突出的问题是出现个人实际贡献和激励政策的相互脱钩,这种分配制度很容易导致分配不公现象的产生,从而制约了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3.科学长期规划未能建立

一些高校没有建立起科学而合理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为本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因为在人才的设计上缺乏一种长远的策略,部分教师不仅教学任务太重,而且在信息沟通与自我发展上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再加上教育培训费用之缺乏,教师群体的正常培训难以得到保证,导致教师的知识面太过狭窄、知识严重老化,甚至影响到本校教学科研工作之质量。部分高校在人才引进之后只重使用,却忽视培养,导致担忧具备良好潜质的人才会流失而不敢放手去培养,以至于不仅难以吸引人才,而且也留不住人才。

4.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缺失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各所高校均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工作,然而,对于怎样针对具体人员的特点开展高校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与管理,依然未能建立起高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在高等院校的管理实践中,往往侧重于对物与事的管理,却忽略了对人的管理,特别是未能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之研究,所以难以建立起富有成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同时,高校绩效考评激励机制之缺失,也会影响到高校教职员工的主动性,从而不利于高校的健康运转。

三、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路

1.改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要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理念来指导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建设:一是要切实人才资源是高校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中人,人才的重要性变得愈来愈凸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在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一定要有识才之慧眼、用才之气度、聚才之谋略,才能持续提高高校聚才与用才的能力。二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要将以人为本观念作为指导,重视与强调人在高等学校当中的主体性地位与主导性作用,并通过激发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管理活动,以激发出高校教工对于学校发展事业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并发挥出巨大的潜能,提高自身工作之成效。三是要在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源时形成正确的高校人才观。在大学中,不仅需要一大批懂得教学与科研的较高层次人才,以提升本校的教科研水平,而且还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精通管理的行政人才,让本校的各类工作都能顺利而高效地开展起来。四是要建立起和本校发展目标相互适应的科学人力资源架构。高校应当围绕着本校的发展目标实施人力资源谋划,不仅要制定出长远发展规划,而且也要制定出中短期具体目标。高校在开展人力资源规划之时,应当全面地掌握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之现状,同时要依据目前本校人力资源状况与能力来思考今后人力资源之需求,从而建立起人才结构调整和高校改革目标、任务等相互协调的良好机制,并积极实施灵活而多变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从而应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要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变以往那种不尽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从而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要制定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及近期发展目标,从科学配置与优化结构等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让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能够真正得到实施。

2.注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是大学管理中的永恒主题,高层次的师资队伍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发展前景。可见,强化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积极采取各类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到培养与引进并举,并积极优化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一是拓宽渠道,积极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引进人才可以说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高校人事部门应当制定出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措施,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之力度,并注重和各部门及各单位之间的联系,并缩短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程序,大力提高人才引进的成效。在人才引入之后,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与此同时,应当建立起柔性的人才聘用机制,以实现本校人才资源之共享。要通过多种形式聘请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前来进行交流与指导,让他们能够为本校各学科之发展、科研团队之带动及提升本校知名度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加强培养与稳定本校人才的工作。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人才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与稳定本校的优秀人才,对于德才兼备的本校优秀教师,学校应当尽可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3.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估系统

对高校行政干部与教师,要进行定期考评,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估机制。工作绩效考核实际上是依据各岗位所要求的标准与任务,对于高校员工的实际业务能力、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作出评价,并进行量化处理之过程。这一评价应当将自我总结和教职员工互评、领导评价结合起来,考核结果要和教职员工的晋升、奖惩及工资等挂钩。大量企业采取每半年实施一次考评,并在第一时间将考评结合和员工本人进行沟通,从而让员工对于自身工作产生客观的认识,并进一步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与业绩。和企业有所不同的是,高校教职员工的绩效考评,尤其是教师考评难以运用具体数据进行衡量,这就对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当前,各所高校都有一套自身的评价体系,但是却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一部分高校聘请了许多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考评之中,一部分高校采取上级领导和教师互评的相互结合,还有一部分高校则利用了先进的统计系统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软件开展系统分析,从而得到量化指标以评定教师的业绩。不管是采取哪种方法,都应当以激励为目标,不能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不要流于表面形式,而且要展现出全面性,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明确评估方法时,应当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特殊性,要将教师个性发展与素质之提高作为目标,并积极鼓励教师们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可见,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评估体系是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较为复杂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当中持续得到丰富与完善。

4.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