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经济市场范文

时间:2023-10-31 10:15: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技经济市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技经济市场

篇1

主管单位:南昌市科学技术局

主办单位:南昌市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3788

国内刊号:36-1122/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保千里在四川省的商王总从事汽车后装市场多年,之所以选择保千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主要是看准了市场的潜在需求。他说:“去年保千里推出这一产品时,国外带有夜视系统的产品只有在奔驰、宝马这类高档豪车上才具备,而在国内是一片空白,这是一种蓝海经济。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系数的关注也提高到另一个高度,无论开什么车,大家关注的都是行车安全,而保千里的这款产品能满足中高端人群潜在的安全需求。这种需求之前是有,但是没有产品去满足这个需求,去激活这个需求。现在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在增加,产品也在升级换代,这款产品本身就是一款关注行车安全的产品,关系到人们幸福安康的指数,有很多超附加值的功能,而且这些功能非常实用。比如透雾功能,现在雾霾天气很严重,从南到北都存在,这款产品能够破雾,有效提高能见度,这也是提高行车安全。我相信,随着消费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这款产品会逐步推广开来,获得大家的认可,市场会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很好。”

据王总介绍,通过他们的介绍和演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保千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慢慢意识到这对于行车安全是必备的,而且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带动了周边的亲戚朋友、同事一起使用,这种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也越来越大。王总告诉记者:“现在装这个产品的以2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型居多,当然也有一些车主不管车辆档次高低,也选择安装这款产品。我接触的就有一些车主,虽然车辆不算高档,但是因为开夜车的情况比较多,对特殊功能有需求,比如透雾功能,因为四川这边山地丘陵比较多,雾气比较大,所以他们也选择装上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关注行车安全跟车的档次和价格高低是没有关系的。”

当然,全新的产品从认识到接受要有一个过程,王总说:“现在大家对这类产品的接受度主要取决于车主能否意识到安全系数的重要性,认识到安全系数对他的行车安全、家庭、事业的影响。就像保险,很多人觉得可有可无,又比如安全气囊,从提车到车报废,可能安全气囊都没用到,但不代表它没有作用。安全气囊属于被动安全,而保千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让你看到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一种预警,实现人车的交互,让你规避一些危险。我自己在高速公路上就遇到过前车的轮胎脱落,以及装运垃圾的垃圾箱掉落的情况,如果是在近处几十米才看到,就来不及采取什么措施,但是通过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我提前看到,可以及时作出反应,比如变道或是减速,这样就提高了行车安全。”

篇3

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部分具有很强影响力与学术价值,且能够自主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技期刊,但从整体来看,还有大部分科技期刊尚未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科技期刊分布散乱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呈现出“大而散”的现状,《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科技期刊5052种,虽然总体数量庞大,但其背后的主管及出版单位多达几千家,分布零散。而且,科技期刊大多以编辑部的形式进行运营,这就导致各期刊所能获取的资源较少,服务方式较为单一。此外,许多期刊编辑部对刊物的未来发展缺乏长期的谋划,市场应变能力缺乏,无法适应市场化的冲击。对此,我国科技期刊首先应在顶层设计方面进行改革,突破主管单位、地域等多方面的限制,加强各个期刊之间的沟通协作。其次,可将科技期刊进行整合,构建起集成化的出版企业,以适应期刊市场化发展的需求。

2.科技期刊市场化程度不足由于我国科技期刊受体制限制,一直以编辑部的形式进行运营,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策扶持及上级拨款,盈利能力较为薄弱。而且,在科技期刊的发展长河中,大多数期刊一直以来只专注于自身专业领域,未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此外,我国科技期刊实行主办、主管、出版三级共管的运营模式,主办、主管与经营三者之间长期处于割裂或半割裂状态,未能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协作交互机制,从而导致科技期刊难以形成集成化、规模化经营。而且,在科技期刊的运营活动中,上级主管、主办单位的管理与指引职能常常失位,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刊物的市场化发展。

3.科技期刊自身定位模糊科技期刊自诞生之初,就是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实现创新发展而存在的,旨在传播学术信息、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但客观现实是,许多科技期刊受“转企改制”政策的影响,一方面杂志社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科领域发展以及学术期刊整体产业的需要,疲于应对。此外,由于我国科技期刊市场化程度较低,无法平衡学术发展与市场运营之间的关系。要么重市场运营,放缓学术发展,这可能会导致期刊整体内容的下降,无法担负起展示我国科技发展成果、传播我国软实力的重任;要么重学术成果,放缓市场运营,这样一来在没有探索出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情况下,期刊的未来发展必定难以为继。由此可见,科技期刊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找到市场运营与学术发展之间的均衡点,实现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科技期刊市场化的探索路径

1.以人为本,打造优质内容无论何时,“内容”都是期刊赖以生存的根基,在期刊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内容与市场实现接轨,与读者的需求相契合,才能获得市场和读者的认可,走好市场化的第一步。首先,打造优质内容满足读者需求。优质内容稀缺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目前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显示,2018年我国SCI和高被引SCI量都很大,在被引频次最高的1%文章当中,由我国学者贡献的有14.3万篇,占16.62%,但遗憾的是这其中仅有5%的文章发表在国内期刊。由此可见,科技期刊需要契合市场需求,围绕专注领域中的一线研究者,及时发表他们在研究中得出的成果和发明,以此满足英文水平并不高的普通科研工作者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其次,科技期刊还要使自身内容更符合市场需求。科技期刊主要专注于科技领域,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航天、航空等方面,读者细分较为明确,他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度较高,这样科技期刊就有了市场化的基础。例如:以展示科学魅力、倡导创新思维为主的《科幻世界》杂志,虽然是一本以刊登科幻文章为主的刊物,但除此之外还为读者提供了许多前沿的科学资讯。在长达4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积累了许多忠实读者,特别是在中小学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值得其他科技期刊借鉴。再次,科技期刊还可以努力整合优质资源。科技期刊可以针对自身所专注的领域或行业的市场需求,构建起行业内部的交流平台,集合优质资源。例如:科技期刊可以举办一些行业内部交流会议、高级别的沙龙和论坛,利用平台吸引到行业内部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围绕行业内部的前沿话题进行交流,期刊工作人员可以将会议内容整理成文,在刊物上以专栏或专刊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形式既贴近市场,又能为期刊提供优质的内容。

2.精准定位,注重传播路径的市场化首先,重视市场的精准定位。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专注领域、关注行业的不同,精准定位传播市场。例如:学术性科技期刊应当重点研究成果、理论知识、学术成果等,其服务对象应当为该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行业内的工作人员等;而一般科普性期刊应当重点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前沿的科学发展,以提升民众科学知识为目标。其次,重视传播的时效性。虽说科技期刊不像新闻期刊那般对时效性要求高,但是只有及时研究发现、科技成果才能更好地服务受众。对此,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定期参加学术论坛、交流会议,更好地了解专家、学者的研究进展,以求第一时间发表他们的科研成果。再次,重视传播渠道的拓展。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科技期刊拓展自身传播渠道提供了良好机遇。对此,科技期刊应紧抓机遇,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提升自身传播效率,抓住传播路径市场化的契机。目前,我国许多科技期刊都开通了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传播。例如,《科技与出版》早在2013年年底就开通了公众号,经过多年的运营,吸引了一批固定的粉丝群体,逐步培养起受众的阅读习惯。最后,重视平台的作用。“平台”对于科技期刊的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平台能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为其市场化发展提供有效帮助。例如:1977年创刊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2008年被收录至CSCD数据库,2009年被收录至英国SA科学文摘、日本CBST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以及美国的EI工程索引,获得了与国际高水平期刊交流、竞逐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期刊在国内与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地位。

篇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常德地区1988年撤消,建立常德市后,县域经济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城乡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工业经济增长仍然乏力,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加大对常德市县域经济的研究,将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实力。

一、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共有县级行政单位9个,其中县域单位为6县1市,包括安乡县、汉寿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和津市市。常德市总面积为18190平方千米,县域国土面积15441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4.9%。2009年末,常德市总人口达到616.69万人,其中县域总人口为492.79万人,占总人口的79.9%。2009年常德市完成地区CDP为1239.2亿元,其中县域CDP总值为 646.79亿元,占常德市CDP总值的52.19%,只有桃源县、澧县、石门县三个县的CDP超过100亿元,其中桃源县以CDP总值为118.4亿元,位于湖南省2009年GDP总量第15名的县市;湖南省2009年人均GDP为20226元,常德市人均GDP为达到22496元经济学论文,而常德市县域人均GDP只有15571元,分别为湖南省平均水平的76.98%,常德市平均水平的69.21%,且只有津市市的人均GDP超过2万元。2009年常德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0.0亿元,其中县域财政总收入为27.7089亿元,占常德市财政总收入的39.58%,财政总收入超过7亿元的县(市)有津市市l个,2009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909元,而常德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810.57元,均低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只有汉寿县、澧县和临澧县过5000元;略超过湖南省和常德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84.31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9元,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996.42元,均高于湖南省和常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水平,并且有澧县和临澧过20000元。桃源县和安乡县的农业总产值超过了工业总产值。

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不强,经济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突出表现为大多数县域为农业经济,其发展水平仍然是低水平,低层次的。

二、影响常德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1、县域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

由于常德市位于湘西北地区,属于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缺少对外开放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同时,常德市又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县域工业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加上各县(市)财力不足,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造成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明显落后,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工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常德市农民在县域居民中占有较大份额,农业和农村经济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而工业企业少而不大,特别是龙头企业和拳头企业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3、人才匮乏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是人才匮乏。目前,常德市县乡创业人才、实用乡土人才严重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缺乏发家致富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区域内懂市场、懂经济、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人短缺才,造成农民增收缓慢。

三、促进常德市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更新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

与时俱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目前,常德市县域经济已从原来低层次、“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逐步过渡,经济发展已进入市场配置资源、需求引导生产、质量决定效益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主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常德的各区县市应牢牢把握紧紧抓住中部崛起,以及湖南“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长株潭”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学论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资源型工业为支撑,以集群化发展为手段,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提高工业效益,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常德县域经济加速发展。

2、立足县域农业自身的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以农业繁荣为前提。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县域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目前,常德市形成了以桃源县、澧县等为主的粮食产区;以澧县、安乡县等为主的棉花产区;以各县城郊及石门高寒山区为主的优质蔬菜产区;以石门县、桃源县等山丘区为主的柑桔产区;以桃源县、石门县、临澧县等省定烟叶生产区为主的优质烤烟产区;以山丘区自然草场和滨湖滩涂草场为主的草畜区。因此,各个区县要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方向,打造生态品牌,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

农业产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经。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产品加工,常德市的各个区县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连接点,作为农业产业调整的重点,作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3、发挥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带动区域发展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以快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扩大开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快区域脱贫致富。常德市的西北部属于武陵山系的低山区,挺拔俊秀;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逶迤绵延;东部为洞庭湖平原。沅水、澧水两大河流横贯境内,支流众多,具有水乡的特色,这些特征造就了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常德市的各个区县应发挥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强化各级政府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完善旅游服务系统,进行旅游开发的招商引资,将常德建设成为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体的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城市,从而促进常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常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矿藏开采与加工的相互依存关系。发达的农业、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常德的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形成了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常德市各个区县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观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重点建设好县域内的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见表1),合理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

表1. 常德市县域主要工业与工业园区统计表

 

县域名称

主要工业

主要工业园区

安乡县

造纸、棉纺、油脂化工、橡胶、建材、机械、

安乡县工业园区

汉寿县

纺织、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

汉寿经济开发区

澧县

水泥、煤炭、氧化锌、芒硝、农产品深加工、轻工业机械制造

澧县工业园

临澧县

水泥、烟花、食品、陶瓷、机械、纺织、食品

太平工业园、安福工业园

桃源县

铝业、农产品加工、纺织、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制造

创元铝业工业园、漳江、热市、陬市工业小区

石门县

电力、食品、建材、化工、机电、硅砂(石膏)

石门县工业园区

篇5

城市公共空间与场所精神的营造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在设计伊始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正如清华科技园的那句著名的广告词“空间有形,梦想无限”。

科技园的建设用地是非常紧张的,在有限的空间内除北侧建成的呈对称布局的科技园创新大厦外,还有东侧的威新搜狐大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西侧的威盛大厦、Google大厦和创业大厦。建筑群围合出园区中心绿地,绿地地下部分为公共配套及停车场。场地现状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分析周边情况我们看到,园区位于清华大学和城市的交接处,是由大学校园相对封闭的空间向城市开放空间过渡的区域。从空间形态上看她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园接驳城市的“转接器”,从功能意义上看她应该肩负起融合学校科研、科技转化、对外交流和商业服务功能的“平台”。她是清华走向社会的踏板,是校园联系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对外开放的门户,也是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更是清华面向世界的门面。科技园的设计将反映和表达了清华大学面向世界的姿态。

由于用地的狭小,科技大厦的容积率超过1:10。在130m×140m见方的用地内要建设地上和地下超过共18万m2的建筑,而建筑限高又是檐口100m。如何减少建筑对周边的压力是首要问题。设计采取分散小体量的处理手法,将建筑分解为4个简洁的方塔插入稳固的2层大平台,缓解了庞大体量对周边地带的压迫感,并使单栋建筑均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以轻盈通透的建筑群作为城市对景。4幢建筑单体相距约30m,南侧2栋适当加大间距,使4栋建筑围合的空间有微微向南开放的趋势,形成微妙的空间感受,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群体,并与园区其他建筑群形成对话。由于科技大厦位于园区主轴线的前端,作为轴线起始点的建筑,我们将4栋大厦沿轴线分立而设,将轴线让开,以虚轴的方式引导城市空间进入园区,沿大台阶上到2层平台公共交往空间,再通向中心绿地,进而延伸到园区尽端的创新大厦。沿园区主轴线所形成的收放有致的序列空间,主宰了科技园整个建筑群,先抑后扬的空间形态将园区的建筑群统合成一个整体,营造了一个既开放,又有向心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彰显了清华科技园的场所精神。

在设计中体验建筑中将上演的一幕幕

如果将建筑师的笔作为指挥棒的话,那么当他进行设计时,他的笔将导演在其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建筑的空间是有情节的,什么空间将发生什么事件,空间和事件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就象一个讲述着的故事。这种建筑空间的叙事性通常决定我们对空间功能的理解和营造。建筑内使用者的活动模式,流线和状态都构成了建筑师生成空间的依据,我们也正是伴随着这些未来空间中人们的生活进行着创作。

人车立体分流的导演

18.8万m2建筑面积的科技大厦,集办公、会议,研发、餐饮,休闲和娱乐为一体,其中办公写字楼占总面积的80%,日常大厦内上班一族加上外来人员,人数可达近万人,上下班高峰时段人流极其集中。地下车库设在地下2、3层,车库总面积24 240m2,加上地面停车,大厦日常停车数量近800辆。按照规划意见书的要求,满足大厦的停车数量尚不是件困难的事,但当我们模拟想象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出车的情景时,就不难发现,几百辆车几乎同时到达或离去的情景,以及短时间内满足员工上下出入的问题远远大于机动车的停放问题。加上为了缓解机动车停放的压力,大厦管理要求部分员工通过大巴班车出行。因此,合理组织人流车流的集散就变成了大厦设计的关键点。首先根据地下车库的平面设置,安排4个机动车出入口,以及与园区中心地下停车场相通的2个出入口,这6个出入口保证车库短时间内的进出速率。其次,4个塔楼楼座下专设全开敞联通的地面回车通道,每一个楼座都设有专用的落客区。第三,专门设计2层公共平台,通过大台阶和平台廊桥与园区首层前广场和中心花园相联通,以次形成由地下、1层和2层公共平台所构建的立体人车分流系统。

公共配套空间及“营养层”概念

大厦写字楼日常运营的另一个场景就是中午的就餐活动。每当中午临近,大厦各层员工会集中地寻找餐饮空间解决就餐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大厦内餐厅面积不足,或布局设置不合理,流线不顺畅,势必会造成人流的大量交叉和过度的拥挤,给垂直交通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设计伊始,我们就这个问题调研了北京7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写字楼,员工集中就餐的实态进行了调查,分析不同就餐人流的走向和行为特征。在设计中我们模拟大厦的人流情况,并计算垂直交通的运载量,同时将餐饮空间按规格档次分别将职工餐厅设置在地下1层,各种快餐设在首层,各大风味餐厅设在2层。地下1层为供员工集体就餐的职工餐厅,大开间布局,讲求随来随吃,流线顺畅;首层为各式快餐、小店面、多选择,同时考虑对外营业;2层平台层为各大风味特色餐厅,与2层休闲平台结合,景色优美,品位高档,满足大厦内各公司宴请会客之用。将餐饮空间按档次分层设置在大厦底层公共开放空间,为大厦上部写字楼提供了“营养”保证,上部人流在“营养”层集散,寻找各自适合的就餐场所。

营造园区公共休闲空间

定位于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科技园科技大厦其空间形态营造均考虑了面向城市的各个层面。首先,结合首层机动车回车流线及落客空间的布局,将与城市相连的园区干道引入大厦底层,高效顺畅地与城市接驳。第二,通过近30m宽的大台阶将园区地面人流引向2层公共平台,与大厦公共空间和人行入口门厅相接驳。平台上设置12颗

17.3m高的巨大钢树,钢树限定的空间气势恢宏。钢树下设置有喷泉、叠水,平台上结合底层空间采光设置的玻璃栏板天井、木质座椅平台,露天咖啡茶座、雕塑小品和数池花草,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科技园主轴线上将城市与园区融为一个整体。第三,地下一层的商业休闲空间,通过下沉的庭院的设计手法,以倾斜的绿草坡将阳光、人流和视线引入地下1层,既解决了地下层公共空间的采光通风问题,又扩大了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大厦建成后,2层公共平台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理想所在,经常会有人们在那里驻足,留影。

白天,“树影婆娑”下是绿意盎然的休闲广场,展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融的景象。夜晚大厦灯火通明,泛光灯将12颗巨大的钢树打亮,清澈的喷泉在灯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与平台上的水景、小树,绿化,与下沉庭院、首层的车水马龙,以及这个平台上活动的人群共同展现了一幅城市公共空间的动感画卷。

空间叙事性的理性推导

大厦的功能是复杂的,特别是大厦建设的商业目标,使得它与市场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的制约关系。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正是大厦设计和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所在,而设计要求的确定正是市场需求的反映。通常的设计任务书往往缺乏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当某位领导或老总以个人主观臆断来制订设计要求时,其设计的盲目性和风险性都会使项目陷于朝令夕改的窘迫境地。所以在开始设计之前,对任务书的研究变得极其重要。很显然,任务书中那些必要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也须经过理性的分析和研究。如标准层的合理面积是多少?核心筒的尺寸多大为宜?电梯的数量应该是多少部?如何应对多变的市场而设置办公单元?公共空间应有那些?各部分面积比例是多少?设备用房该多大面积?如何解决有限面积下的停车问题?等等。

建筑策划的研究正是我们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对项目相关市场的实态调查,采集数据,进行多因子变量的分析,形成初步的空间组成的量化分析结果,以此进行概念设计,对提出的若干方案进行层级分析,确定市场和项目影响相关因素的权重,对方案进行评价,确定较优方案,将方案中的信息数据反馈到初步设计任务书中,对初步设计任务书进行调整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的设计任务书。

经过策划的设计任务书明确提出,大厦地下2,3层车库应适当提高层高,满足机械停车要求,为将来不断增加的车位要求做好准备。建筑的地下1层,首层、2层都设计为综合服务的商业性空间,柱距以9m为宜,9m柱距的框架体系足以适应建筑空间的灵活使用和变化。办公楼标准层采用办公单元的设计理念,便于灵活出租和应对变化的市场。上述要求都在后来的设计中逐一落实。

建筑策划的本原就是以市场为出发点,以建设项目的运营和使用实态为研究目标。空间中使用者行为模式的演绎和空间功能特征的理性分析,以及量化的结果就明确了大厦的功能定位,回答业主面对市场不定性而带来的相关问题,依此确定的设计任务书科学、合理而逻辑地表达了甲方的设计要求。大厦建成后面向社会销售,甲方对空间功能组成和各部分面积比例分配以及功能定位非常满意,各方使用情况良好。

我们以为这也是一种创作中场所精神的体现。

集成与整合设计的立场

20世纪80年代,西姆・范・德莱恩提出了“整合设计”的概念,即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和谐利用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且将这种利用体现在建筑环境整体设计中。

西姆・范・德莱恩的整合设计注重三个问题,一是建筑师需要用一种整体的方式观察构成生命支持的每一种事物,不仅包括建筑和各种建筑环境,还应包括食物和能量,废弃物及其他所有这一系统的事物。二是注重效率,尽量简单,这是任何自然系统本身固有的特征。同时,自然系统的众多特征是在整合的条件下才可以正常运作。三是注重设计过程,采纳自然系统中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经验将其应用于为人类设计的建筑环境中。这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的建筑建造范围,而走向整个环境,寻求获得最高的使用价值和对环境最低的影响。当引入了系统集成的设计概念后,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将不再是各自为营地注重设备和投入的攀比,而专注于有限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整合集成。

我们在科技大厦的设计中运用整体的集成设计理念,形成五个集成系统。

1,建筑优化设计体系:通过场地、道路,功能。结构与构造、设备等的集约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节地、节材的综合效益。

2,能源设计体系,通过降低建筑维护结构能耗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基地所能采用的经济合理的能源。

3,建筑材料体系:不仅选用绿色环保的主要建材,对固、液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加以关注。

4,优美环境体系:在平台景观设计中运用架空屋面设置平台、树池和绿化,结合园林专家对于北京地方树种的建议,合理设计树池的尺寸,综合考虑植物生长的覆土需求,休息坐椅高度、照明位置、植物排水和雨水的结合。防根系穿刺等一系列要求,完成整体的环境设计。

5,智能控制体系:运用智能控制系统和经济平衡系统,实现大厦的整体智能控制,达到综合节能。

采用集成设计模式的建筑设计将需要建筑师全程参与。在建筑设计初期,我们就将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能源消耗作为考量要素,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从建筑材料。使用、形态上进行综合考量。建筑师在集成设计中应占主导地位,他并不需要去创造各项新的技术,但是需要吸收各项新技术,把他们放入集成系统中去。这对于建筑师的工程学知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求建筑师积累相关学科的知识,主动走向学科交叉的网络,统合诸如植物学、生态学、地形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通过跨学科的规划和设计来达到整体设计的目标。

当然我们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依旧存在,如扩大设计团队的组成和参与人员,除了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结构设计师,设备工程师外,在不同阶段邀请更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入,对声,风、光、能量、水,废弃物等做量化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加设计程序和运作的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可持续设计目标,并规定具体要求,坚持从一开始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促进跨学科的沟通和合作,定期检查目标实现的进展,运用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确定最佳方案,增加运行和评价环节,通过在公共地点进行可持续的展示向使用者宣传策略和目标,提供使用说明,确保使用者了解建筑设备,材料、景观的清洁和维护要求,并在使用一年后进行评估。

我们希望上述这些目标能在这个项目使用,运营及后评估中继续实施,并在下一个项目中全面贯彻。

我们要表达什么

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我们对空间的演绎,是依照着其中人们行为的叙事性发展而展开的,但我们想表达的不仅于此。我们还要表达的是这个项目的整体精神:

一种体现集成与整合设计理念的场所精神。

一种逻辑、理性、开放、秩序、平等、高效,集约的面向城市的场所精神。

一种建筑和自然融合的人性化、生态化的现代商务办公的场所精神。

一种体现数字网络化时代,表现网络和插件标准化功能模块的人与信息、科技无缝联接的场所精神。

一种在高密度高容积的混凝土森林里创造一片绿色的天空的、具有人文气质的场所精神。

一种以建筑策划为先导、科学逻辑地分析市场、研制设计任务书的理性设计的场所精神。

我们所坚持的不仅仅是一个设计的原则,更是一种设计的态度。

建设地点:北京

建筑面积:18.8万m2

设计年代:2001年

竣工时间:2005年

合作人员:巫晓红 漆山等

所获奖项:2008年度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原建设部)一等奖

篇6

(一)会计管理运行模式的转变

会计从业工作人员需要将事后核算的工作形式转变成用以提升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型理念,重点突出效益观点、竞争观点、信息观点、资金时间价值观点以及市场观点等等。现如今会计工作单纯的是围绕着事业费、科研课题做核算,已经不能够和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发展要求相适应,未来的农业科研单位经济核算和管理工作必然会朝着多样化、整体性的发展方向发展,科技开发经营也将成为管理核算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但是这方面也正好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并且现在实行的会计制度之中也没有设立各项相关的科技经营会计研究项目,所以需要尽快的设计订立与科研经营特色相适应的科研会计制度,明确科研会计的各项组成要素和主要的核算内容。农业科研单位的会计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研运行机制的转变而不断的强化资产经营的核算,在资产负债的双向运行模式中,会计核算需要为农业科研经营决定供应各种分析方式,对资金负债形式、损益和各个投资方分析测算资金代价做核算,对资金的运用前景做预测。

(二)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延伸

会计管理工作的职能从之前的单纯重视反映、把控,到如今已经延展到了事前预测、事中把控以及事后的考评这样一个完整的评价过程。简单的说也就是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加入到经济决策的范畴之内。

(三)对会计人员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会计工作的主体也就是会计工作人员,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业务操作能力,在做好核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精力到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不但的促进各种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

二、市场经济调价下农业科研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一)建立和国际要求相适应的开放型会计信息体系

会计信息尤其是会计报表信息,在国际化范围之内,规范化是全球会计工作人员不断努力追寻的方向。农业科研单位和外界科研单位合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各项联合生产开发、入股经营以及外资注入程度的加深,国内的资金与国外的资本流进农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会不断增多,而农业科研单位本身的资金也会向外部市场不断流出、为了能够和外部利益集团以及工作人员的需求想满足。清楚的了解了解农业科研单位财务情况和实际的经营效果,有助于国家和有关单位开展切实有效的管理监督和信贷决定,投资人员同样需要开展各种联营投资计划,因此农业科研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需要依照我国制定的会计准则规范做会计的核算工作,有效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同样会计报表也需要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资金情形的变动表当成是主要的报表,组建其与国际会计要求相适应的会计信息体系,更加深入的促进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程。

(二)会计单位要做好本单位资金决策的帮手

现如今的农业科研单位,将研究的成果、技术转化成实体经济模式,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资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的情况下,科研的发展速度也被严重滞后,会计单位需要积极的研究和开发科学、有效与合理的内容融资方式,为各个决策单位供应有效、多样的决策参照,充分的为农业科研单位集合各项建设资金、完善资金组成结构、有效提升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为农业科研单位经济的不断发展贡献好的决策意见。除此之外,会计工作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其伟内部激励方式的完善与约束机制的强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在和国家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条件的遵循情况西,需要为本单位找寻利润最大化的分配方案,更加深入的落实分解各项工作,推动内部承担经济责任体制,为友好实现目标利润分配工作出谋划策。

(三)会计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素质

会计工作人员不但需要熟练的掌握记账、算账等基本的会计业务操作方式,同样还需要了解各项基础的农业科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国家制定的各项法规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同样需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求的各项现代化的管理方式等等,简单的说就是会计工作人员需要是一个一专多能的管理人才。

篇7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农业科研所独有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决定了其商业性较低,农业科研往往高投入、低回报,而农业科研周期长,不稳定性这也导致在注重经济效益的今天,必然会导致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硕果累累,但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数据更加令人担忧,这一问题在农业科研领域尤为突出。

2改革农业院校科研管理的对策

2.1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人才是人力资本的精华,在院校内应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创造促进人才成长和吸引人才的客观环境,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安心的从事科研工作。对于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国家、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对于有着科研经验的退休同志,可以采取退休返聘的政策,在补充人员不足的同时,也可以老带新,加快年轻人才的成长。

2.2面向市场需求,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我国科研成果的商业化都是通过“科研人员—培训人员—推广人员—农民”这一模式进行,推广模式单一,而高校作为这一模式主体面临着信息渠道不畅,科研推广人员匮乏等问题,这也导致了科研成果推广滞后,甚至导致了大量的科研成果闲置。

科研成果本身缺乏实用性和先进性,实用性要求科研成果能够在广阔的区域内应用,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先进性要求科研结果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当前农业生产上现用的科学技术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被同类技术所替代。而目前我国部分科研项目的立项缺乏对科技发展方向的了解,缺乏对当前生产现状的调研,对农业生产形式难以预测,这就导致研成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就要求科研立项时能够高瞻远瞩的考虑市场的需求,从事先进性、实用性强、高效益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篇8

一、我国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1.运力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公路客运市场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运力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第一,客运市场供给总体大于需求。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路客运市场行业有着丰厚的利润,让一大批社会资本注入到了公路客运市场当中。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各方面因素的转变,相关管理部门对公路客运的特殊要求认识上并不够深入,逐步放宽了经营者的经营标准,造成运力盲目投入的情况不断出现。尤其是现在很多非法经营的“黑车”越来越多,逐渐让运输供给大于运输的实际需求。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经营者之间竞争步入到恶性竞争,而这些普遍存在的因素必然会影响到客运市场的发展。第二,乡镇农村的运量不均衡。在市场利润的影响下,很多公路客运企业更加重视利润空间较大的路线,加强对这些路线的投资,从而导致一些路线饱和,一些路线则处于供给的真空地带。例如:很多农村地区,客源比较分散,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不均衡性。而这些地区在平时的客运量比较少,但是到了重要的节假日、农村集市、周末放假等等时间,客流量又处于了高峰时期,从而导致运力不足。很多“黑车”也是在这样的趋势下逐渐进入客运市场,导致更多安全事故发生。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使得客流量一旦达到高峰时期,就出现互相撤台、互相抢客源的事件,引发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了客运市场的正常运行。

2.运营路线交叉重叠的现象严重

在部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相关管理部门在审批路线上把关不够严谨,导致运力投资出现不均衡的情况。例如:很多城市公交之间、城市公交与短途客运之间的线路出现交叉重叠的情况,这是形成不稳定因素的主要根源。经营主体“多、小、散、弱”,并且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导致部分公路客运网络没有完全的形成。不同经济成分的经营主体为了利益互相争夺客源,客源干线抢着跑,山区直线不愿意跑,在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存在“乘车难”的情况。另外,公路客运市场社会组织化的程度比较低,目前处于粗放型阶段,运输行业经济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对运输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甚至会有一些非法经营者买通官员欺行霸市,采用不法手段阻止合法运营者运营。而这些群体之间在利益上的斗争是长期性存在的,极容易引发大规模的。例如:城市公交客运与道路班线客运之间的矛盾。从城市公交客运的角度来看,他们认为道路班线停车不按规定,随意停靠拉客,并且在城区漫游拉客、绕线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在城区,道路班线的站点票价与公交车一样,这样将会直接影响到公交车的效益。

3.客运价格体系混乱

公路客运市场必然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竞争的手段是运输价格。运输成本不同便会使得运输价格不一样,但是却在同一条线路上运营。因此,价格竞争必然成为不同客运方式与客运车辆进行竞争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各个地区公路客运运力总体上大于客运运量,并且运力结构不合理。因此,经营主体为了吸引客源开始进行降价,例如:高级客车中级客车单位运价比较高,降价的幅度相对比较大,而普通客车的单位运价本身比较低,所以降低的幅度就比较小。因此,高、中、低客车的实际票价差价并不大,很多公路运营业主的利润非常低。而客运价格的矛盾如果不解决,将会持续被放大,而且制约客运市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客运运价的法制不健全。例如:在过度竞争过程中,如何来正确应对相互降价、杀价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超载运输的情况。第二,缺乏客运市场价格监测系统。一个有效的交通运输市场价格监测网络,能够对客运市龅氖导是榭鼋行客观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及时调整价格,能够对运价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是,目前没有具备或者没有完善的现代化公路监测系统,同时也没有建立供求关系调查制度,因此,无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从而酿成更大的问题。

二、改善公路客运市场现状的经济管理对策

1.建立行业经济管理体制

要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化,进一步建立新型的客运市场行业经济管理体制,这是促进客运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在经济管理的推动下,让公路客运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不允许任何机关、团体、个人利用自身权力对市场竞争进行不正当的干预。因此,政府转化职能,主要是将直接干预转化为宏观调控,将重心逐步转移到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尤其是要对共同服务进行整合,严格按照“政府规范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律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以市场为平台,强化公路客运市场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对公路客运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政治支持。要使我国的客运交通有效发展,需要加强政府对其的经济政治支持,不管是财政支持,还是政策支持,都是很有必要的。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则和管理条例,针对相关的公路客运市场存在的问题,颁布合适的政策对其进行管理,尤其是在控制黑车的经营,以及群众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的问题上进行处理。增加公交车的乘坐,对能源的消耗,环境的保护以及城市拥堵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公路经济管理来说,行业管理部门要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为市场经济,由统治性转向治理性。例如:客运市场可以实行经营权管理。公路客运企业一旦期限满届经营权自行终止,必须有公路运输管理机构进行重新许可才能继续生效。需要各个地区各级公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权限与运力的结构对计划进行调整,然后面向社会进行重新招标。针对公路客运市场择优进入机制,需要合理的进行完善与调整,要将地区分割与行业垄断的局面彻底打破。

2.做好客运市场运输线网规划、预算管理

作为公路客运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实现,既有利于对公路客运经济管理进行有效的考核,也可以对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应对决策。在实践工作中,应将现金流管理与目标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合理规划公路客运主干网,我国部分地区公路客运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点到点直达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客运运输速度,同时也有助于运输企业的管理。但是部分公路客运没有配置客点或者配置的客点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运力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这也是制约运输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结合本地区高速公路规划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客源的特征,在已经开通的公路客运班线基础上,制定对应的近、中、远期公路客运班线,充分发挥运力资源,做好相关调查与研究,从而通过服务质量招标的方式来对公路客源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分配。例如:在制定公路客运主干线的过程中,要重视各种客运路线的衔接工作,要重视远线的转乘规划,从根本上解决远线乘客的换乘问题,提高旅客的出行率。例如:针对各个地区的情况,考虑到不同城市的各方面因素,在主要的公路出口可有设置1-2个客运配置点,但是必须要由交通部门全权负责,统一进行管理、经营。针对不同的客运路段,结合发车的情况,选择1-2个配客点来做好配客的工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上的平衡。

3.完善市场准入管理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对经营毗邻县市班线及县市内班线的,无辆规模限制。因此,县或县级市具备推行客运市场自由竞争的条件,可选择少数经济较发达的县,在一县经济范围内推行道路客运市场的自由竞争,完全开放市场,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可使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完善客运市场的竞争规则,规范相关技术标准与技术体系,并发挥其调控作用。以经济管理手段为主,法律手段为辅的行政手段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准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而对公路客运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整,通过经济管理手段,对市场资源进行优化与配置,为公路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三、结语

公路客运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通过对公路客运市场发展的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科学视角下,对相关政策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为公路客运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让公路客运市场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一、经济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这个词汇虽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完全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新常态的概念。在现阶段,中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属于新常态阶段。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还是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是,增长速度却不是成比例增长,而是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虽然经济结构较之前越来越完善,但是与增长动力却失去了平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减缓,但是发展动力却变化显著。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清现状,认清新常态下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并能善于抓住机会,利用机遇,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市场经济。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现态

1.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企业的经济发展与之前经济发展模式最为不同。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主要从低成本做起,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优势,利润空间很大。但如今,由于成本不断增加,之前的低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企业只能接受。但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并不会因为企业成本的增加而有所减缓。企业在高成本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利益上升空间就变得非常侠小,因此,楸Vて笠道润不得不对产品价格做相应的调整,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无法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采取各种手段,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品牌产品,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但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一般按照传统的做法,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但是这种方法却因货币存量和规模的限制而使扩展空间也同样受到限制。在如今比较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已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矛盾,而且,如果处理方式不对,可能还会阻碍未来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对产品进行创新改革是必然之路,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市场的挑战,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2.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常态大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减缓,但经济效益并没有降低,而且,经济模式发生了转变。由于成本的增高让企业的利益空间变得狭小,产品价格的调整也无法使经济回转,因而,农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有所降低,服务行业却不断得到发展,比重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新常态下,企业利益下降但居民的收入有所提升,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消费。而且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落后的生产力逐渐被先进的生产力所取代,新的生产动力不断出现,冲击了周期行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认清楚经济发展的规律,找到经济发展的新的平衡点,发挥经济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规律。

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新常态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城镇化就是抓住了机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消费群体的增加,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新常态机遇下,越来越大的市场更有利于消费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潜在潜力也在新常态大环境下得到充分的挖掘,焕发出更加勃然的生机。技术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且,企业经济的开放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随着旧的生产力逐渐退出舞台,新的生产力不断扩张,必然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科学的手段,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适合新常态的发展,让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因此,要想更好地抓住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机遇,就要全面分析新常态带来的经济发展变化,全面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适应模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加大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增加市场的竞争实力。各企业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调整政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系,真正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地,张广辉.“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学术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5(12).

[2]罗良文,雷鹏飞,张万里.立足国内,放眼国际,聚力共促低碳经济发展―首届低碳经济论坛(武汉)综述[J].经济研究,2015(11).

[3]蔡P.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J].中国中小企业,2016(01).

篇10

市场经济的建立为医疗事业的深化与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所谓市场经济,特指属于社会的全部生产要素和资源均以市场配置和调节为标准。而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检验科也不例外),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既体现劳务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1]。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作为肩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双重职责的军队综合性医院检验科,其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在保证完成国家和军队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医疗任务之前提下,按照社会需要调整其服务功能和内容,力求满足多层次患者需要,充分发挥检验人员的积极性和潜能,不断增强自身的服务功能和贡献功能,求得进一步发展。

随着分级管理和优质服务工作的实施,医疗质量比市场经济调控下的其它领域质量更为重要。医疗服务是医院的主业,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力。同样,检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感受,检验资源的利用率和三个效益的体现。因此,检验科必须时刻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意识,端正思想、文明行医、改进作风,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和低耗的一流服务。科室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检验服务市场的竞争,必须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增强以下意识。

1 科学决策意识

决策行为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固有行为。医院检验科是一个技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检验科的管理及改革需要科学决策,其目标、方法、步骤、组织、效果中饮食着科学决策[2]。尤其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要提高科室竞争能力。检验科管理者须不断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从发展方向出发,以宏观管理提案,经提高质量入手,树立实事求是科学决策意识。

2 质量致上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检验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检验服务质量的好坏是患者选择服务对象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参与市场竞争的检验科须树立质量致上意识,重视质量、狠抓质量、巩固质量、提高质量。

3 科技兴科意识

由于各种新业务新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在常规检验技术上具有较大突破,而且在特殊检验技术上也日益提高。要提高检验质量,增强检验科的竞争能力,须始终坚持继续教育,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形成科室特色,保证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检验医学技术的高科技人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树立科技兴科意识是扩大检验科在不同服务范围内影响力,提高学术竞争地位的必由之路。

4 拓展服务意识

检验服务项目的扩大和服务对象的增加直接意味着检验科参与市场竞争范围的扩大,同时意识着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但是,参与竞争的前提必须建立在检验质量高、检验价格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拓展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防止诱导需求和创造需求,并坚持优质服务。

5 价格调控意识

合理的检验服务价格能够调节检验科、医院和患者等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如果检验服务价格长期背离检验价值,过于偏高和偏低,都将导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并导致检验服务行为和检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检验服务价格表现在检验项目收费等方面。一方面要求正确的成本核算,另一方面也要遵循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不能擅自调整价格、巧立名目分解收费等,从而损伤患者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树立价格调控意识,并力争用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最大的服务效果。

目前,我国检验医学的管理机制正由以往的“高度集中单纯福利型”向“开放式竞争经营管理型”转变。市场体系和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发挥的作用极其受限。因此,医院检验科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断改善管理方式,树立各种竞争意识,在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实现科室建设和管理的不断完善。

篇11

“十一五”期间,杨浦区全力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在经济圈内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总量、产业载体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产出、对区域的贡献等多个方面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规划出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年总产出达到300亿元左右”目标,年总产出要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如何确保“十二五”期间产值翻一番目标的实现,针对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产业不平衡问题(杨浦区内重点产业为现代设计、节能环保、工程咨询等,其中现代设计产业居于龙头地位,而在文化传媒设计、工业设计、时尚消费设计等领域几乎是空白),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找到了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之外,推动园区发展的第二台发动机,确定未来的发展中建筑设计、市政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通信工程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产业依然是环同济产业发展的核心与重点,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产业发展的内涵,全面推进创新性产业集群的发展。

1/25的土地创造1/10的财政贡献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核心区2.6平方公里,相当于杨浦区面积的1/25,目前却已汇集1600多家现代服务业及配套企业,吸引2.4万高素质的就业人口,被称为“中国‘规’谷”。2010年产值从过去的10亿元发展到150亿元,为杨浦区贡献逾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占区级财政收入一成。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离不开杨浦区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在赤峰路一条街形成过程中,杨浦区给予很大支持,斥资800万元对赤峰路道路状况及周边环境进行总体提升。当赤峰路企业溢出并逐渐向国康路分流时,区里又投资500多万元维修国康路,并通过厂房置换、旧区改造等方式接纳日益增多的企业,确保了“赤峰路设计一条街”向“环同济设计产业带”推进。政策上,2000年7月。杨浦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如科技企业税收减免,企业注册一条龙服务,设立企业孵化器等。拆除了违章建筑、出资修建道路,改善了赤峰路原来的外部投资环境。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形成的原因

在广泛关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成就的同时,人们更为关心的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如何形成的。综合各大媒体报道,我们发现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环境开发早。早在1992年,上海就开始以浦东为龙头带动城市发展,因此上海的房地产开发比全国其他地方早,这样使得上海既有市场的优势,同时也令包括同济师生在内的上海设计队伍成熟得早。

篇12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094

雷电是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因静电感应,云层呈现出带有正电,通过与大地表面感应,与云块感应会产生出负电荷,当场强积累到一定量值的时候,雷云和大地间就会产生放电现象,此时会伴有强烈的电光和声音,于是就形成了雷电。

1 雷击现象对钻井井场产生的危险

因雷电产生的破坏有多种效应,如热效应、机械效应、电磁效应、雷电反击等不同表现形式,当出现雷电现象时,其所产生的巨大电流、高温、冲击波、电磁场以及辐射等,都会对钻井现场的生产设施及作业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如当雷电发生后,其所产生的热效应首先会击中物体,此时雷电电流非常高,在雷击点附近的热效应可产生6千到1万度的高温,由于雷电电流的作用时间短暂,局部产生的瞬时高温对较大的金属物体而言,使其熔化的能力非常有限。就科威特目前的钻井现场来说,当井架遭受到雷击后,其所产生的热效应并不会对井架造成多么大的危害,但是,当发生了雷击,会造成井架等设备直接放电,然后出现了电磁脉冲及浪涌电压,这样一来,因为产生的浪涌电压,要么设备会出现故障,造成数据的错误,要么直接造成设备芯片的损毁,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生产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故全面系统地完善钻井井场防雷措施,保证钻井生产安全,显得尤为必要。

2 井场的防雷击措施

防雷击的基本措施主要包括消雷、屏蔽、均压和分流,消雷是通过避雷针和接地体将雷击电流引入大地,通过散流电阻向大地散入电流;屏蔽是利用法拉第笼原理保护设备;均压是将金属导体与等电位母线联结后接入大地,雷击电流通过等电位母线直接散入大地;分流是通过防雷器保护设备,当雷击电位升高到保护电压时,防雷器电阻下降,雷击浪涌电流通过防雷器散入大地。通常井场采取消雷、屏蔽和均压措施即可起到很好的防雷作用,仅对弱电设备和重要仪器房的入户电源采取分流措施。

3 常见问题及整改措施

钻井井场有多种设备需要防雷击,根据已有记录和总结的因受雷击造成设备损毁情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井场视频监视系统的正确安装及其问题整改

井场的视频系统也就是指的井场视频监视系统,如果在设备安装时,把二层台摄像头尾部装在井架的外边,这样非常容易让雷击电流沿着电缆进入摄像头的里面,造成电路板烧坏。所以,必须根据井场防雷系统的工作要求,把二层台摄像头放置在井架内侧,视频所需的电缆也应安装在井架笼梯里面,而且井场上的视频电缆线都要安装到屏蔽于金属结构里面。此外如果直流电源0V与金属外壳相连接,造成接地错误,那么雷击时所产生的浪涌电流,就会把所有的摄像头直流电源电路烧毁,因此,必须把直流电源0V与金属外壳隔离开来,否则后果严重。

3.2 VDX钻井参数仪表雷击损失及其整改措施

VDX钻井参数仪表,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或者是接地错误,都会出现雷击损失的情形,如VDX钻井参数仪未安装终端防雷器、卫星远传系统没有安装天馈防雷器等。据此,录井终端需要有防雷器,并接地正确,卫星远传系统摄像头需要安装在屏蔽金属盒内,接地正确,主机的视频输入接头处也要有天馈防雷器。

VDX钻井参数仪表接地错误,主要有:传感器及仪表房输出端未接地,造成屏蔽层失效;传感器24V直流电源的0V与房体外壳相接通,因雷击时产生的地电位升高,会导致大部分传感器损毁;在井架外侧的传感器,在井架释放雷击电流时,因放电也会烧坏传感器;传感器内因耦合作用产生的浪涌电压,会烧毁传感器;传感器没有使用双屏蔽电缆,会导致传感器损坏;缺少屏蔽措施,采取架空方式的部分信号电缆,易遭受感应雷从而造成设备损坏;总电位联结母线之间未接辅助等电位母线,雷击时会造成VDX主机与钻机之间的电位差,因浪涌电流损坏VDX主机。故需对VDX全面采取消雷、屏蔽、分流等防雷措施;安装终端防雷器,同时采取双屏蔽电缆,并在输出端处正确接地;采用双屏蔽传感器电缆,并在输出端处正确接地;采取独立的传感器直流供电系统,严禁将直流电源0V与房体外壳相连;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应安装屏蔽外壳并正确接地,防遭受直击雷。

3.3 电控房、顶驱房的安装要求

电控房、顶驱房应有统一的保护接地措施,保护接地电阻阻值应不大于4Ω;房内所有电器设备保护接地及金属构件应统一接到接地母排上;发电房动力电缆应通过屏蔽敷设进入电控房、MCC房、顶驱房,必要时应采取浪涌抑制措施;电控系统主要通过完善屏蔽、区域和局部等连接实现防雷保护,必要时可装设浪涌抑制器;房内设备所外接的电机编码器电缆应可靠接地,必要时可加装金属编织软管进行屏蔽并接地。

4 结束语

钻井井场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消雷、屏蔽、均压、分流、接地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井场直击雷损失,在预防感应雷方面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1)正确地安装和维护井场中等电位联结母线及辅助等电位母线。

(2)为降低直击雷造成的损失,缺少屏蔽的摄像机以及传感器等设备,要有屏蔽的措施以及采取均压的方式。

(3)当金属结构与弱电设备的直流电源0V等连接时,由于雷击电压升高,会把连接在直流电源上的传感器和主机损坏,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4)井场上的会议室、录井房等都有防雷击系统,都安装有交流电源防雷箱,类似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应接在防雷插座上,确保接地正确。

(5)工作人员要定期、及时地检查和维护好防雷器,以免因疏忽造成损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