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1 11:02: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道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8年,建设部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进行了修订,并出台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由于原规范CJJ1-90已执行了18年,其技术标准已跟不上施工技术的进步,加之施工中很多新型技术、先进工艺的应用,使得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得到迅速提高,工程质量亦取得很大进步,因此为满足城市道路建设的需求,促进工程质量管理和保证工程质量,对原标准进行重新编制非常有必要。
以下是个人对新标准的学习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同样从事本行业的人一起分享与交流。
首先是个人总结出的新规范与旧规范相比较的一些特点。
1与CJJ1-90相比,CJJ1-2008更注重施工过程的控制。
新规范叫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名字中出现了“施工与质量验收”字样,这就体现出它不仅仅是质量验收规范,同时也是施工规范。从规范内容上看,几乎每个章节都用大量文字对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做出了规定。比如土方路基的施工,规范规定“施工前应先将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整平。挖方施工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等”。这些规定使得施工单位乃至监理单位在施工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控制,防止和减少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进行了定义和详尽的划分。
原标准将市政工程划分为工序、部位、单位工程。新标准则将道路工程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基础。并规定:
①建设单位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每一个独立合同应为一个检验批;
②单位工程按工程的结构部位或特点、功能、工程量划分分部工程;
③分部工程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划分分项工程;
④分项工程又可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划分若干个检验批。
此外,规范中还对分部工程与相应的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原则和划分名称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如:分部工程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广场与停车场、人行道等类,路基工程又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路基处理和路肩等四个分项工程,土方路基又可根据每条路或路段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次。同时规范中还把原来的“工序质量评定表”更改为“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这些更改使得质量控制人员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把握质量节点,同时也使内业资料的编制更加规范和完整。
3对质量验收检验标准做出了部分补充和调整。
由于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的进步,十八年来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使城镇道路的使用功能、耐久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然而针对这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检验标准却无据可依。基于这一考虑,新规范在内容上有了较大扩充,不仅增加了施工技术要求内容,而且将城镇道路建设发展中新发展的项目也纳入本规范中。对加强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比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是在最近十几年才出现的新工艺,在原规范中,并未给出水泥稳定土的检验标准,施工时只能参照石灰土的标准进行检验,而在新规范中,则将水泥稳定土作为较重要的基层类型进行处理。又比如,像广场、人行地道、隔离墩、隔离栅、声屏障、防眩板等城镇道路建设中新发展的项目的施工与验收标准在新规范中也都可以查找到。此外,对某些分项工程的检验项目名称、允许偏差、检验频率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以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的纵断高程为例:检验项目名称由以前的中线高程改为纵断高程,允许偏差由±20mm改为基层/底基层±15/20mm。
其次是个人认为在检验批检验验收和表格填写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3.1对质量检验的认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按照检验频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很多人认为质量检验是个费时、费力又没有经济效益的过程。再加之工期紧、检验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施工单位往往对质量检验过程从轻、从简。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也是很有危害的。首先,检验标准不是用来让某个工程不合格的,而某个检验批不合格也不是不可原谅的。检验标准只是帮我们找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及时的进行解决与调整,减少出现返工和重大质量事故的几率。实际上也能间接的节约成本和工期。
3.2关于“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的填写。
该表格一般应由施工单位专业质量检查员进行填写。表格的名头如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位工程名称等应填写全称。分部工程名称和分项工程名称一般应按规范中表18.0.1的规定进行填写。其他均按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需要注意的是:
3.2.1在允许偏差一栏中规范上有些给出的是笼统的语言,如“不小于设计值”、“不陡于设计值”等。实际填写时应根据每个工程的不同换算成数值的形式进行填写,以便判定实测点是否合格。
3.2.2在检验项目的要求中有些是规定性的文字,如“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这就要求在检验时以观察和观测手段为主。在类似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一栏不应简单的将规范抄写上,而是按实际的观察、观测结果进行填写。也就是说填写的文字不应是规定性的,而是陈述性的。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沥青混凝土路面已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沥青路面具有强度高、行车舒适、灰尘少、振动噪声小、养护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我国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但如果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当,也容易出现路面裂缝、车辙、波浪、拥包、破损等质量病害,影响行车质量,所以必须加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工艺的影响
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如果路面工程施工时,没有很好地制定施工工艺的规范,在沥青混凝土摊铺阶段和碾压阶段,不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相关规定,只是凭借自身施工经验进行施工作业。这样的施工现象在道路施工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市政道路路面工程建设质量。
1.2施工原材料的影响
沥青的质量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沥青的品质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的一个关键因素。适宜的沥青不仅能延缓沥青路面的疲劳、低温开裂,还能防止沥青路面因重载和高温作用产生过深的车辙。如果沥青的质量不合格,会出现路面开裂、路面变软、老化等问题。石料的强度、耐磨性和与沥青的良好粘附性等也是影响路面的质量主要因素之一。
1.3 沥青混合料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所使用的沥青混凝土,是市政道路工程路面的构成材料。因此,沥青混合料的质量非常重要。沥青混合料质量构成受许多环节制约,例如在原材料选用、沥青混合料拌合(其中包括了拌合时间、拌合是否均匀)、沥青混合料运输方面等。由于环节繁琐,而且具体操作中随意性大,难于控制,导致沥青混合料最终影响路面质量的结果。
1.4 摊铺温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矿料结合之后,经过均匀搅拌而成的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在进行现场摊铺时温度较高,沥青混凝土在摊铺的过程中,受到温度的限制。在路面工程施工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波动较大,若控制不好,会影响路面施工质量。
1.5 雨水对路面质量的影响
雨水是导致路面病害发生的最大原因。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也受到雨水的制约。一方面,在下雨时进行沥青混凝土施工,气温较低,很容易引起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另一方面,经过水的浸泡之后,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和石子分离,对施工质量将造成极大的隐患。因此,在道路工程中,水是造成道路路面发生病害的主要原因。
防治路面质量措施
2.1 规范施工工艺
在路面施工建设中,必须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必须在沥青拌合厂进行。拌合翻跟头应有良好的防雨及排水设施等,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在沥青混凝土摊铺阶段,首先进行试验段摊铺,将试验段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整理,仔细、认真地分析,将路面施工时所需要的数据调整至最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确定数据进行施工。摊铺时要保证摊铺机具到位,需要足够的料车在现场做好准备。摊铺机具在摊铺过程中,要求在同一作业段面连续施工,中间不得出现停顿。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质量对路面工程非常重要,碾压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情况。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碾压时,严格进行初压、复压以及终压三个环节。在各个不同的碾压阶段,按照相关的碾压技术,及时控制温度,控制碾压次数,严格遵守操作规定,使碾压结果符合建设要求。碾压开始和终了温度随沥青标号而定,开始温度取值范围为120~150℃,终了温度取值范围为55~85℃。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碾压1~2遍。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碾压速度应稳定而均匀。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利用重力将料往下压,防止推移。复压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不宜少于4~6遍,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终压可用轮胎压路机或停振的振动压路机,不宜少于2遍。在连续摊铺后碾压中,压咱机不得随意停顿,不得在未碾压成形并冷却的路面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加强成品保护意识。保证压实度和平整度达到规范要求。
2.2 加强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要做好原材料的选用和混合料的级配。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矿粉组成。我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规定: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选择沥青的依据是:交通量、气候环境条件、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和混合料抗水害试验结果。对于夏季气候较高的城市中的道路,应选择稠度大、软化点高、含蜡量低的沥青,以防高温时出现路面泛油的问题;对于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当需要满足高、低温性能要求时,应该优先考虑高温性能的要求。沥青混凝土的集料质量和集料级配对沥青面层的质量影响较大。选择集料时,应注意选择质地坚硬、表面微观粗糙度大、棱角好、形状接近立方体的碎石,并且不得采用圆形颗粒的天然砂,应尽量选用人工砂,细集料容易受雨水冲刷,故应做好防雨措施。沥青路面施工用的碎石应经二次破碎工艺进行碎石加工,可向无风化片石料场定点采购,采购进场集料应按规范进行检验,对于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予以退场。粗集料的堆放场地须经场地硬化,并且应将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开堆放,以免不同规格碎石混杂。注意粗集料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其表面产生一层薄薄的粉料,影响与沥青的粘结效果。填料也应合理选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不得使用拌和机回收粉尘作为填料,而应选择经过磨细的石灰岩石粉,为改善集料与碎石的粘附效果,还可掺入2%的水泥代替矿粉。I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充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高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宜用粉煤灰作填充料。
2.3 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施工,乃至制约着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性能。在沥青混合料选料阶段,按照设计要求,严格进行原材料采购。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此环节把好质量关。在沥青拌合阶段,采用正确的拌合方法以及合理的拌合时间,可以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所以,在拌合沥青混合料时要均匀拌制,合理控制拌合时间。
2.4 摊铺温度控制措施
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地掌控摊铺温度来保证摊铺质量。要选择在气温较高并且稳定的时间进行路面工程施工,使沥青混凝土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经过碾压,得到很好的胶结,提高路面质量稳定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规定: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并按现行规范要求执行。
2.5 保证排水设施质量
市政道路排水设施是市政道路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对市政道路的危害。在路面施工时,相应的排水设施必须落实到位,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控制,科学的管理。完善相关排水设施的建设工程不仅是保证路面工程的质量,而且在市政道路使用中,对整个工程起着有效的保护作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路面工程质量制约着整个市政道路的质量。对路面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防范施工质量隐患。只有加强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市政道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施工建设人员要提高认识,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云江,陶军,项志云,等.沥青路面裂缝的形成及防治措施[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 朱国东,李青云.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珠江水运,2010(16).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的建设监理市场秩序存在若干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主观或客观地制约着建设监理正常有序地进行与开展,对建设监理的发展起一定的阻碍作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监理是指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环节的组织与监理工作,它是市政道路工程工期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市政道路质量监理的问题
1、道路施工监理任务和目标仍需进一步明确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监理工作的任务较重,工作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如果切切实实现监理工作的作用与意义,就必须进一步明确监理的任务和目标。 道路施工监理中,要全面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技术、 机械 、人员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而明确监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 全面进行和完成。
2、道路施工监理人员要认清自身职责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监理人员多被排斥于施工管理体系之外,道路工程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监理人员的职能,而想尽办法将其调离或安置于非重点施工项目中,这是国内道路施工监理工作存在的客观问题之一 。 监理人员切莫受施工单位给予的小恩小惠的影响,而降低了对自身职责的履行,这也是对于监理人员职业道德的考验。
3、道路施工监理体制仍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
目前,国内市政道路施工中已形成的监理体制,基本能够适应道路工程施工监理的实际需要,但是现行的监理体制多是针对于道路施工管理的基本需求来制定,缺乏对于国家相关政策 法律、 法规的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所以国内现行的监理体制仍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时展的必然需求。
4、监理工作的执行和落实仍停留在表面层次,缺乏深入性。
在市政道路施工监理工作中,其根本目的是以严格的监理体制与制度,来约束和控制道路施工的有序进行,确保道路施工达到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 。但是在执行和落实方面仍停留在表面层次,难以符合道路施工监理的客观要求,是急需改善的问题之一。
二、市政道路质量监理的成因分析
1、客观方面因素。如今的市政道路工程,一般是由国家及地方财政投资建设的,带有政府行为指令性的工程,因为有政府的背景,所以容易忽视道路施工的监理问题。在实际的施工监理中,经常出现监理不监的现象。
2、主观方面因素。众所周知市政道路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正是因为市政的特点使它不仅包括路基、垫层、基层和面层,同时还包括地下管线工程、绿化工程等,所以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状况是,许多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并不掌握全面的监理业务,对施工监理工作难以胜任。
三、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监理控制的措施
1、工程质量状况评价与控制
为确保工程质量,确立以预控为主、跟踪监控、监帮结合、强化验收的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主要体现为:
(1)、严把预控关
熟悉图纸、承包合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特别是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障措施及人、材、机的配置是否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实施,如深基坑、施工前就组织了专家论证,认真按照论证后的施工方案施工,确保了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2)、实施过程监督
严把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关,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做退场处,这样有效地保证了原材料品质:如钢筋加工从下料长度、成型尺寸、直螺纹套丝长度以及绑扎质量等实行过程监管,模板严格预检,避免“死后验尸”现象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3)、健全旁站制度
建立健全旁站制度,对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确保工序质量,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检查,监理发现后及时要求更改并整改;再如砼浇筑过程中发现砼坍落度过大,砂石含泥量过大及时要求做退场处理,监督施工单位的试块制作与留置,从而确保施工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4)、监帮结合多手段运用
为了使工程质量及安全达到预期目标,各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使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除了按照正常的监理程序严格监理,监理部还以帮助的心态做好监理工作,如天气情况有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做好预防控制工作,下一步施工应该注意的质量及安全问题会在会议及日常工作中加以提醒,对施工单位不能确定或是模棱两可的事项积极提供技术及经验支持,通过这种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强化工程验收管理
严格实行工程施工的报验制度,对每一工序、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以规范要求标准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严格检测、试验制度、钢筋、石子、砂等经检测其质量均达到合格要求,砼试件试压、砂浆试件试压等,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及验收规范要求。
2、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的总任务就是在满足工程建设总进度计划要求的基础上,编制或审核施工进度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加以动态控制,跟踪检查施工项目按期竣工并交付使用。时了解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承包商给予解决,特别是承包商无力解决的内外关系协调问题。及时检查承包商报送的施工进度计划报表和分析资料,同时进行现场实地考察,核实所报送的已完项目的时间及工程量,在对工程实际进度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将其与计划进度对比,以判定实际进度是否出现偏差。如果出现偏差,分析此偏差对进度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产生的原因,以便研究对策,提出纠偏措施,对承包商申请的已完工程分项工程量进行核实,在监理工程师通过检查验收后签发工程进度款支付凭证。
3、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安全、文明施工是保证工程能否顺利地在额定工期内按时、保质完成的重要条件。所以必须常抓不懈,督促承包商在施工中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督促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要求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对特殊工种操作人员,检查其特殊工种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操作人员上岗前,要求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督促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员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并组织人员定期检查和验收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劳动保护用品和电器设备等,保证其处于完好状态。
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工作存在问题很多,只有监理企业自身的重视,主管部门的不断协调、管理和支持,更需要我们,执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军政.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理[J]. 技术与市场, 2008,(03) .
[2]陈飞.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加强管理的办法和措施[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7) .
1.市政道路工程监理工作的重要性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是其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效益,甚至返工重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道路工程质量、进度以及投资达到合同要求,监理工作特别重要,并且在道路工程监理过程中需要实施主动监理,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使工程质量符合合同图纸、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要求。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准备的监理要点分析
2.1 设计图纸的监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建设单位应该在施工准备阶段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递交工程设计图,然后相关单位应该通过提前查阅设计图纸,了解工程概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将市政道路工程的偏差监理在规定范围内,同时检查设计图纸的过程中还要严格审阅设计图纸的相关说明和规定,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根据标准的工程建设程序规范施工。市政道路工程的监理人员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仔细的复核,确保能够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设计图纸的签字和盖章等审核工作。
2.2 监理合同的要点分析。监理合同签订的双方分别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正式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该检查并确保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否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是否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另外还要检查施工从业人员的资格是否符合招投标文件,企业的资质是否符合该工程项目的等级要求,分包单位及其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等,此外,如果在检查合同的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因素,应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改善,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仔细审核,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坚决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要点分析
3.1 材料质量监理要点。材料质量的监理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中至关重要,要仔细检查施工中需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加强材料检测的方法及程序的管理,制定并严格遵守材料的入场要求,对施工材料的检查要达到“双控”的目标,即要具备质保书和合格证,如果在施工材料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材料,要禁止将其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中,最好将其清退出施工现场。(1)钢筋的检查。要根据钢筋的不同品种和等级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需要的钢筋进行分批次验收,根据不同钢筋的不同用途首先对其外观进行检查,严格检验钢筋的实验报告单和质量保证书,要对用于道路建设的钢筋进行抽样力学试验和焊接试验,只有在钢筋材料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验收,此外,还要注意在检查完毕后及时清除掉钢筋表面的铁粉末。如果抽取检查的钢筋外表面有片状分离、颗粒以及深褐色或者黑色的老锈,应该禁止使用。(2)水泥的检查。检查市政道路工程需要的水泥材料时,要重点检查其出厂试验报告,保证其出厂质量,一旦发F没有达到相关指标的水泥材料,应该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还要检查进场水泥是否与其质保材料规定的相符,如果水泥外观与出厂质保材料一致,还要对其进行分批抽样检验,只有在复检的水泥全部符合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将其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此外,要注意不能混用不同品种的水泥,最好在采购水泥材料时选择相同品牌以及相同厂家出产的水泥,严禁使用过期或者受潮结块的水泥材料。(3)混凝土的检查。在对市政道路工程中需要的混凝土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施工质量实施细则的要求,保证其石、砂、水泥和外加剂都能达到质量标准,严格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鉴定报告、各种计量用表以及计量用具的齐全性。
3.2 施工进度监理要点分析。一般施工合同中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工期都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在规定的期限内竣工才能保证工程各方的利益,所以相关监理人员应该严格监理好市政道路工程的工程进度,制定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计划确保其进度的稳定。但是市政道路工程由于是一种室外作业工程,所以受天气状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监理人员要把这些外界因素纳入工程进度的监理计划中去,制定科学有效的进度变更计划,使施工单位能够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市政道路工程顺利及时地完工。如果监理人员发现工程中有影响工程进度的可控因素,应该及时向施工单位反映,使其加强这方面的监理和管理,有效保障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工程进度。
3.3施工安全监理要点分析。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包含的施工项目比较多,所以给监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极易出现由于高空作业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一旦发生就会引起施工人员的伤亡,不仅会给市政道路工程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其社会效益的实现。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工程安全责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把施工中的安全监理工作落实到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中去,在施工现场有一定危险性的地方架设安全防护栏,进行及时有效的安全警示,还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工程安全奖惩机制,奖励安全工作措施做得好的施工部门或人员,对忽视安全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保证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程的安全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设作为道路事业的一部分,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做好监理,是保证其工程顺利完工的关键。为了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水平,要对其监理合同、设计图纸、材料质量、工程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理,从而保障我国道路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为适应市政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办法和评定标准一定要统一,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随着城市的发展参与市政工程施工的企业和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监管体系的健全都参差不齐,如果施工操作不很规范,就容易造成一些质量缺陷,因此做好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质量检验评定方法和等级标准
1、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评定,分为“合格”与“优良”两个等级。
(1)工序划分为:路基、基层、面层、附属构筑物等。
(2)部位划分为:市政道路工程不宜划分部位,但也可按长度划分为若干个部位。
(3)单位工程划分为: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独立核算项目,应是一个单位工程。采用分期单独核算的同一市政道路工程,应是若干个单位工程。
2、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检验及评定应按工序、部位及单位工程三级进行,当该工程不划分部位时,可按工序、单位工程两级进行。其评定标准的主要依据为合格率:
(1)工序合格: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合格”。
①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100%;
②非主要检查项目的合格率均应达到70%,且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点,具最大偏差应在允许偏差的1.5倍之内。在特殊情况下如最大偏差超过允许偏差1.5倍,但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仍可评为合格。
(2)工序优良:符合下列要求者应评为“优良”。
①符合合格标准的条件。
②全部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应达到85%。
(3)部位:
合格:所有工序合格,则该部位应评为“合格”。
优良:在评定为合格的基础上,全部工序检查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则该部位应评为“优良”(在评定部位时,模板工序不参加评定)。
(4)单位工程:
合格:所有部位的工序均为合格,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合格”。
优良:在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全部部位(工序)检验项目合格率的平均值达到85%,则该单位工程应评为“优良”。
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
1、市政道路施工准备的质量难点及控制措施:
(1)通常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作业面狭窄, 城市道路范围内有各种管线和地下设施,有时还需同时施工,使得原本狭窄的场地显得更为拥挤, 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增大了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
(2)预防措施:道路施工前,与工程有关的各管区及管线产权单位应出具书面管线位置及走向图,并要求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开工前协调好相关部门,确保施工用水、用电,提供料场及弃土场地。在开工前,定好各种管线的产权单位、施工单位、管线位置、技术要求及开、竣工时间等事项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2、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1)路基及土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路基局部沉陷、边坡滑塌、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路基弹簧、路床积水。挖方工程中出现土方坍塌、侧移、下陷、超挖、扰动、放坡不到位。回填工程中回填土标高厚度不控制、不密实、表层不平整、不均匀下沉、土的含水率不控制。
(2)路基及土方工程控制措施 :路基及沟槽的中线、边线必须经复测合格,水准标高放到现场并经复验,方准予施工开挖。挖土过程中,严禁挖土机械在沟槽边、支撑上行走、碾压。挖出的土应及时装车运走。控制基底超挖,特别防止超挖土处的回填土。填筑前必须对基底进行清理。挖除杂草、树根,清除表面有机土、种植土和垃圾,并对原基底进行压实处理。填筑使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筑材料,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土方路基及沟槽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压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cm。同一水平层应采用同类材料,不得混填。出现路基弹簧土时,应将弹簧部分挖出晒干后再回填。路基边坡应同路基一起全断面分层填筑压实。边坡的衔接处应开挖台阶,坡顶、坡脚要开好排水措施。路基在填筑过程中不能太快,要控制填筑速度。回填土中严禁夹杂大块干土(>50mm)和建筑垃圾等杂物,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程序分层压实。经检测合格后才能回填下一层土,严禁一次堆填表面振压。
3、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1)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产生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护不够,表层风干收缩,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纹;由于施工操作失误或原材料问题产生裂缝。
(2)路面混凝土开裂、起砂、蜂窝麻面质量控制措施:①严格控制水灰比,掌握好面层的抹压光时间,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干水泥或水。②模板面清理干净,脱膜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浇筑,严防漏振,并应振至气泡排除为止。③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控制砂石含泥量,混凝土振捣密实,及时对板面进行抹压。④选用水化热小和收缩性小的水泥,尽量选择温度较低的时间浇筑混凝土,避免炎热天气浇筑大面积混凝土,按规范规定正确留置施工缝。⑤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曝晒,定期洒水,保持湿润。
4、雨水井和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的质量通病和控制措施:
(1)常见的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2)质量控制措施:①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②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③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三、结束语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应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通病,力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
关键词 市政道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实体工程的过程 ,施工质量能不能达到质量标准和规划设计的要求 ,重点取决于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因此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必须放在施工过程中 ,围绕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 ,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1 前期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说 ,受市区环境因素影响很大 ,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总进度要求 ,编制针对性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全面规划和安排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劳力及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组成等。施工准备阶段一般可分为 :施工现场勘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现场准备 3 个阶段。
1.1 施工现场勘察阶段
首先,认真勘察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周围环境、地方材料生产供应、施工区域地下市政设施情况等等 ,依据施工图纸 ,弄清设计意图和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了解工程的结构和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 ,多方搜集与项目施工有关的资料 ,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等提供依据。
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是指导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技术性文件 ,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首先要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有关协议编制 ,然后根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其他技术资料及前期勘察现场资料等 ,结合该工程项目自身特点 ,最后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力量进行编制。为确保施工质量应对工程项目特点、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劳务分包、进度计划、施工措施、资料管理等做详尽的说明 ,同时 ,针对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特殊试验和工艺流程等方面编制出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且施工组织设计要严格按公司、监理、建设单位的顺序进行审核审批手续。
1.3 施工现场准备阶段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 ,有计划、有步骤、分期进行准备 ,按照工程项目经理部机构组织分工 ,分内外业同时进行 :场地平整、设置测量控制基准点、测量放线、测量控制网(桩)、接通水电、做临建、材料机械进场、劳务人员培训、建质量保证体系、前期开工资料整理、安全文明措施、交通通讯、试验及相关制度建立等等。其重点工作是 :按项目经理部机构组织分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逐级进行施工计划、质量目标责任分解、技术措施交底、质量改进措施、隐蔽验收、各项试验准备、技术资料归整等。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根据 ISO9000 质量管理标准要求 ,项目经理部要把提前制订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在项目工程施工中进行全过程控制。先把质量目标逐级进行分解 ,提前进行技术交底 ,实施过程控制 ,把质量事故的关口前移。
2.1会审图纸、深化设计
对于市政道路施工图纸而言 ,只是设计单位按照设计规范、市政规划要求及建设单位提供的部分资料进行设计的 ,由于受实际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影响 ,施工战线长、地下情况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 ,再加上特殊部位处理时有诸多施工方案 ,因此上 ,项目经理部要十分重视图纸会审 ,力争通过认真识图、仔细现场勘察、查找多方资料、结合他人和自身施工经验等 ,完善对施工
图纸的深化设计工作 ,做好图纸会审纪要 ,必须按照规定办理相关设计变更手续。
2.2 突出质量重点、做好预控工作
按照市政道路施工“先地下后地上、先基层后面层”的顺序原则 ,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现场实际情况 ,对照设计施工图纸具体要求 ,提前研究确定该项目工程施工质量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等 ,认真列出质量控制点的明细表 ,事先分析可能发生质量问题和隐患 ,查找相关原因 ,并且提出应对方案 ,按照项目经理部质量责任目标分解的层次 ,逐级进行目标责任分解 ,各级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先控制 ,以防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事故 ,并且把上述施工预控措施提交监理部位和建设单位备案。
2.3 落实三级技术交底
在当今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劳务分包单位、施工人员之间都建立相应的技术交底制度 ,但是 ,大多只停留在施工技术资料里和平时管理者的口头上 ,执行时很难落实到位。因此 ,要想把各级技术交底严格按三级交底的工作程序落到实处 ,各级的目标责任制分解、双方技术交底签字、班前交底会议、纠正和处罚措施等 ,一定要定人、定时、定责、定奖罚等建立健全技术交底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及项目经理两级检查落实一定严格、细致、到位 ,并且整改及奖罚一定要有时效性。
2.4 检查、整改、复核、结论
开工前及每道工序开始前 ,质量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等要建立健全施工单位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部两级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对检查出来的质量隐患立即分两级下发整改通知 ,并派专人监督施工人员整改情况,然后对整改后的部位进行认真复核 ,根据整改和复核的具体情况对该质量事故隐患给予相应的处理结论 ,最后通过处理的事故隐患结论教育全体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和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只有这样 ,工程项目的实体质量才能在施工全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控制。
2.5 严格执行隐蔽、分项工程验收制度
尽管按照以上所述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注重了事前控制和事中检查落实工作 ,但是很多情况下机械及人工作业仍然会出现施工质量不同程度的轻微不符合现象 ,因此 ,施工单位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部对该工程项目的所有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 ,严格按照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标准组织进行两级验收工作 ,两级验收不符合的坚决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任务。必须上述两级验收合格后 ,方能上报相关验收手续 ,并及时邀请现场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质量监督单位进行验收 ,特别是质量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等也应邀请设计单位参与验收工作 ,并及时完善其质量验收资料。
2.6 加强试验室建设管理
就市政道路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而言 ,无论是交底、还是检查、乃至验收 ,包括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构配件等 ,全部需要试验数据及结论 ,因此 ,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试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单位质检部门和项目经理部要加强施工现场试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 ,首先要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管理人员负责 ,建立健全试验室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 ,及时跟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监理人员及建设单位代表配合 ,坚持施工现场监证取样制度 ,认真负责地出据真实的试验结果 ,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规范得出相关结论 ,并严格试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为建设工程最后竣工、备案提供准确数据。
2.7严格质量事故处理
施工单位虽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主观上想尽一切办法、措施来预防质量事故 ,但是 ,市政工程施工受外界、技术、机械、人为、不可抗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客观上也会导致质量事故 ;因此 ,发生质量事故后 ,要及时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检查处理。严格按照事故处理的程序执行 ,及时逐级上报 ,不得隐瞒和拖延 ,坚持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给予相应的处理。
3 竣工、备案及归档
随着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品位和功能,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高等级柔性路面,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施工速度快、整体舒适性好等优点。而这些优点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所不能相比的。在城镇道路建设中采用的较为广泛,不仅改善了城镇道路面貌,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导致沥青混凝土沥青不能裹覆、脱落、网裂,直接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耐久性。所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的问题,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因此,如何进一步利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延长使用年限,对今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修建是有实际意义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中,无论在技术上,在治理上,仍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研讨。对此,应从设计和施工工序质量等方面加以控制,从而达到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的目的,使道路发挥最大效益。
1、工程实例:
某道路工程,厂外二级道路,设计速度40km/h,路线全长1.826km,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F)+36cm水泥稳定碎石+20cm12%石灰土。沥青混凝土面层2008年10月份铺筑施工,经过1年的运行发现,道路表面大面积沥青不能裹覆、脱落、网裂,从而出现沥青混凝土的早期病害。
沥青混凝土沥青脱落、网裂,出现沥青混凝土早期病害
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形成。
1、设计原因
地质勘测资料不全,特别是一些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沟塘地段或淤泥土层没有勘察清楚,对横向地层分布情况也钻孔较不少布点不足,设计依据不充分。
路基土质钻探样本选点的非连续导致参数值的非连续性。
试验参数统计分析结果的质量影响设计效果,导致路基土质不能满足上部结构承载的需要,产生变形,影响路面质量。
对节点的设计深度不够或不合理,导致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因气候、荷载的变化产生质量问题。
2、施工原因
2.1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质保体系不健全,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现象;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理单位不按监理规范要求,对隐蔽工程旁站和原材料见证取样。各工序的平行检查。现很多监理人员工作不负责,监理业务水平不高,监管不力,直接响了施工质量。
2.2路基方面原因:(1)路基中的软弱地基没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彻底,使路面结构不稳定,导致路面开裂。(2)路基中含有有机物质,有机物腐烂后形成空洞或松软体,使得路基对路面结构的支撑力减小,导致路面沉陷而开裂。(3)路基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路面结构承载后变形过大,导致路面出现裂缝。(4)路床超高,使上部结构层厚度达不到设计文件要求,导致路面产生裂缝。
3、基层方面原因
(1)基层的强度、宽度和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使路面产生裂缝。(2)基层均匀性差,不能满足车辆荷载要求而使基层遭到破坏造成路面开裂。(3)基层的平整度差,造成路面厚度不一致,导致路面产生裂缝。(4)基层超厚,减少路面结构厚度而导致路面裂缝。
4、原材料的原因
1、沥青:所使用的沥青性能不过关,沥青路面铺筑所使用的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结合料、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各种成分组成的符合材料,要求沥青材料具有优良的粘结力、抗老化性能、高低温稳定性能,如果沥青的三大指标和60℃动力粘度不能达到要求,势必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集料:石灰岩碎石的压碎值和磨耗值不符合要求,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是引起沥青路面早期剥落的重要原因。而该条路用石灰岩做面层粗集料,磨耗值、压碎值较玄武岩(作为面层材料)性能较差。
3、矿粉:填料的细度对沥青混合料成分至关重要,矿粉粒度小,表面积大,则效果好。如果粒径大,就会有较多的沥青不能直接与矿粉表面交互形成结构沥青,而形成较多的自由沥青,降低沥青与矿粉之间的粘结力。
5、施工过程:
1、混合料的拌制:混合料的油石比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是造成早期病害的主要原因。如沥青量偏少,不能使沥青胶结料裹覆集料表面,粘结力自然下降,造成剥落。
2、面层铺筑过程中如出现压实度不足(当然以数据为准),造成面层内部孔隙率较大,使得沥青混合料粘结力、防水性能下降,另外拌和厂离施工现场较远,运距过长,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热量损失较大,运至现场后温度不能满足铺筑要求,为保工程进度低温施工或拌和过程中油温过高致使沥青老化,造成粘结力下降。
3、面层施工完成不久便使路面过早遭受水害、低温等自然灾害的侵蚀,也会使沥青路面受到早期损害,沥青路面在施工完成后,必须经过一段气温适宜,轻交通的适应过程,可使沥青路面增加抵抗病害的能力,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加长。
2、防治措施
1、对土质参数的分析与节点设计的细化
对土质均匀的地段,可以按照常规选点方式选点钻探获取基土参数。但对非连续性均匀性土质的基本地段,则应分析该路段的结构情况,确定是否增加钻探点或钻探深度,以保证所获取的参数能相对准确地反映该路段基本情况,从而保证设计文件能够使该路段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
2、对设计节点的细化
设计文件中除对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款内容予以明确标注外,应对如切缝深度、沥青注入量等节点方面的处理予以细化。
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
(1)分析、研究地质勘探报告,如发现不良土质,应及时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各方研究并由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方案报监理审批,由监理单位驻现场人员读出施工单位按经监理审批后的方案进行处理。(2)监理人员要经常性地巡视施工现场,发现基土及填土中的树根、杂草、木块等有机物质,应督促施工单位清楚干净。(3)要对碾压土层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并与其最佳含水率比较。如含水率太大,应该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土层进行晾晒;如果含水率太小,应该洒水后拌匀后碾压。(4)严格控制每层填土的厚度。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得超过20CM,并对每层填土的密实度进行检测,合格后进行回填下一层填土。(5)路床完工后,应由监理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路床的宽度、强度、密实度、高程等进行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基层的施工。
4、基层的施工的质量控制
(1)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测,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2)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检测试验,并对配合比进行试配。(3)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确定基层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用量化指标来控制施工质量。(4)测量基层的摊铺宽度,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5)严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基层均匀、平整和密实。
5、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1、沥青宜先采用A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各项批标就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引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表第8.1.7-1)
指标 单位 等级 沥青标号
160 130 110 90 70 50 30
针入度(25℃,5s,100g
) 0.1mm -- 140~200 120~140 100~120 80~100 60~80 40~60 20~40
针入度指数PI≥ -- A -1.5~+1.0
软化点≥ ℃ A 38 40 43 45 44 46 45 49 55
60℃动力黏度系数≥ Pa.s A - 60 120 160 140 180 160 200 260
10℃延度,≥ Cm A 50SS 50 40 45 30 20 30 20 20 15 25 20 15 15 10
15℃延度,≥ Cm A 100
2、路面层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加工,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选用符合要求的玄武岩,下面层选用符合要求的石灰岩,软石含量<3%,其他各项指标应符合下列表要求::(引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表第8.1.7-6)
指标 单位 城市快速路、主干道 其他等级公路 试验方法
表面层 其他层次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 26 28 30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30 35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大于 - 2.60 2.50 2.4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 2.0 3.0 3.0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 % 12 12 --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 % 15
12
18 18
15
20 20
--
-- T0312
水洗法
软石含量,不大于 % 3 5 5 T0320
3、矿粉石屑必须采石场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的,其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引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表第8.1.7-10)
规格 公称粒径 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5 0~5 100 90~100 60~90 40~75 20~55 7~40 2~20 0~10
S16 0~3 -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6、①沥青混合料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抖和,生产过中应加强跟踪检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②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时,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停住,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摊铺机开工前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不低于100。C,铺筑过中应选择熨平板的振捣或夯压实装置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③摊铺机的行走速度不均匀,使摊铺速度不均匀,沥青路面表面形成波浪,严重影响平整度及压实度。因此,我们要求其应保证3ˉ4米/ 分的速度行走,尽量避免停机。万一出现停机,应将摊铺机熨平板锁紧不使之下沉。停顿时间在气温10°C以上时不要超过10分钟。停顿时间超过30分钟或混合料低于100°C时,要按照冷接缝的方法重新接缝。摊铺机前应保证至少三车料待铺,以尽量减少停机,避免形成波浪。
总之,笔者认为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很多,设计、施工、材料选择,气候因素,养护管理等,要解决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质量病害,首先应从设计着手,设计节点细化,细化施工做法,充分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其次就是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对超载超速车辆的管理,提高执法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质量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上述为笔者一孔之见,与读者共飨。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有了一定的进步,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具有线长、结构终年外露等特征,并且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各种复杂多变的条件和因素制约,加大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复杂性以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控制难度。这些质量问题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现代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急需进一步研究。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概述
工程施工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导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预防、减少或消除质量缺陷。施工质量的控制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包括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有关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等。
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工程,事先应进行试验,并应有权威性的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特别是在工期紧迫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
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个由投入物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产出过程质量控制的全系统过程。由于施工过程本身是一个物质生产过程,因此施工质量控制应对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是正式施工开始前的准备阶段,包括相关技术管理准备及现场准备。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
2.1技术准备阶段
技术准备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和质量计划的审查。其中,图纸会审的质量控制内容是:图纸的合法性、图纸及说明书的完整性、各种管线及构筑物是否标明、是否符合水文地质条件、是否符合规范、材料的来源是否有保证、施工工序方案是否合理。设计交底是设计交底考虑自然条件、考虑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对本工程的要求如设计规范和市场供应材料的情况、结合设计意图理解施工过程在各施工工序以及各施工要素上的要求。
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是施工组织制定及审查后由项目监理单位报送给建设单位,承包商按照指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对于规模大技术复杂的特殊工程,还需报送给相关技术人员,对于工期跨度长或分期出图的工程,可分阶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从而提高编制质量。
2.2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准备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如核查道路施工建设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资质情况,对参与该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注册证书有效性,专业是否与该工程相配套;对施工现场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机械配置的质量控制;工程定位及标高基准控制和施工平面位置的控制等。
(1)测量。承包商需对建设单位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核实,并检查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
(2)人员。审查相关人员资质与所规定的业务适用范围与拟建工程的类型、规模、地点、行业特性及要求的勘察、设计任务是否相符,资质证书所规定的有效期是否已过期,其资质年检结论是否合格。对参与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及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注册证书有效性,级别是否与该工程相符。
(3)材料。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书面检查、外观检查、理化检查和无损检查等)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相比较,借以判断材料的可靠性。
3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需要对实际投入施工的各生产要素进行全面控制,尤其是对施工工序的工作质量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严格现场管理制度和生产纪律,同时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的沟通,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材料经过检验运至现场后,重视对材料的仓储和使用管理,避免因材料变质或误用而造成的质量问题。
同时,注意现场材料的合理调度,避免材料使用大量积压,材料需要按不同类别排放、挂牌标志;现场的机械设备应定期进行校正;施工方案应随着工程进展不断细化和深化;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的措施加以控制,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工作场所清洁整齐,保证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等。
3.1路基
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以及严格执行施工程序。所采用的机械设备须满足路基施工的要求,尤其是压实设备的合理配备是保证路基强度的关键。路基施工通常还会与一些小型构筑物同步进行,为保证施工整体进度和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精心开展工作。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主要是施工测量和路基土方施工。施工测量的控制要点主要是认真熟悉图纸,复测检查设计是否有误。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需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需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造成损失。
3.2路面
路面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路面的垫层、基层和面层三个部分。路面基层首先注意材料的集中拌和,控制灰剂量不小于设计值-1%,含水量在+1%-+2%。用自卸车运输材料,运输过程中需进行遮盖。人工配合摊铺机进行摊铺,在路面作业宽度狭窄区域可配合挖掘机、推土机整平摊铺,并以人工辅助成型的方法施工。
4总结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市容市貌及政府形象,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研究实施科学的方法控制与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一、简述
道路工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很多零部件各有各的使命,精密的设计、精良的设备、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项目管理和技术改进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决定着项目的优劣;随着高速公路和城镇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道路工程的各项质量指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质量更加细分;道路平整度是指以规定的标准量规,间断地连续地量测道路的凹凸情况,以往的“基层不平面层调,下层不平上层找”的老方法对于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已不合理,也行不通,本文主要是阐述基层平整度对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厚度、压实度、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
1、对沥青面混合料层厚度的影响
平整度是反映道路的凹凸情况,基层的不平整易导致局部基层高程明显高于或明显低于设计高程,为使路面达到设计标高,工程技术人员往往运用“基层不平面层调,下层不平上层找”的老方法进行处理,这种调整纵然使面层标高达到设计要求,但已造成面层的厚度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并产生局部横向、纵向开裂、压实度不足、稳定性差,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若干问题;JTG F40-2004中规定对于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3倍,对SMA和OGFC等嵌挤型混合料不宜小于公称最大粒径的2倍~2.5倍,以减少离析,便于压实。
2、对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的影响
在正常道路面层施工中,前期的试铺阶段就已经确定每层的压实系数、机械的摊铺速度、混合料的供给量、碾压次数;平整的基层能给面层混合料的均匀压实带来一致性,避免了局部压实不足、空隙率过大、混合料的离析或由于局部厚度薄弱造成部分集料被压碎,路面开裂。
3、对沥青混合料面层稳定性、经济性影响
我们从JTG E20-2011试验规程中知道,沥青混合料的标准马歇尔试件制件的重量、尺寸是有严格规定的,不同规格的沥青混合料设计厚度,标准规范规定的非常明确,不平整的基层容易造成厚度不均匀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因压实不足导致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沥青混合料不够密实;我们在平时检验中发现沥青混合料芯样会因为这些原因出现马歇尔稳定过低,流值过大,造成局部面层混合料在交工使用中热稳定性降低,易形成车辙的现象;低温冷冻的恶劣天气造成局部面层混合料低温抗裂性降低,容易开裂,抗水害降低的现象,使得基层材料部分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受到破坏,直接导致道路结构层因局部损坏从而降低使用寿命,变相增加政府的养护工作和投入成本。
4、对沥青面层舒适性、安全性影响
面层的舒适性是通过面层平整度来体现的,是路面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路面的平整度与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平整状况有着一定的联系,即各层次的平整效果将累积反映到路的表面上,基层作为重要的载荷层,它作用可想而知,基层的不平整使应力反射作用不均匀,同时由于摊铺机械的供料能力、摊铺宽度、速度是确定的,基层的不平整,混合料的虚铺厚度不均,使道路面层得不到良好的平整效果。
不平整的路面将会增大行车阻力,车辆产生附加振动作用,造成行车颠簸,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及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这些还会对路面施加冲击力,加剧路面和汽车机件损坏和轮胎的磨损,并加大油耗,而且不平整的路面还会积滞雨水,加大行车安全隐患,还进一步加速路面的破坏。
三、总结
沥青混合料路面时位于基层上中重要的结构层次,它直接承受外在荷载和环境的影响,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高温、抗低温、抗水害、抗裂、抗滑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但都会因道路基层的不平整性产生本次论文所提及到的诸多危害,使原有的沥青混合料面层该有的特性降低或化为无形,为加强防范、消除危害、提高质量,把道路基层平整度列为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主要控制指标符合本次论题的最初目标和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detection of some quality problems of det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st quality and measures, also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municipal road.
Key words: test;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problems; measures; significance
一、概述
随着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接触越来越多,市政公用工程专业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市政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等各种专业工程。我以下所述说的主要是与我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市政道路工程,所有市政道路工程无论规模多大,工期多长,造价多高,它们都有着一项最基本而又至关重要的基础工作,那就是工程项目质量关,而试验检测工作就是把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试验检测工作的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试验检测是进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某种原材、某个产品或工程项目工序、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检测,以便根据其检测结果来判断原材、工程质量或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现行有关技术标准或验收规范的规定。
二、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1、路基(挖方、填方、半挖半填路基等)
(1)试验检测项目
土的检测(包括:密度、相对密度、颗粒分析、含水量、液塑限、力学性能、压缩试验等)、土工击实试验(重型、轻型)、水泥或石灰原材检测、水泥或石灰剂量标准曲线、水泥或石灰剂量滴定、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压实度。
(2)试验检测方法
土的液塑限测定仪、EDTA法测定水泥、石灰剂量、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等
2、基层(现场经常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比如: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简称二灰混合料)
(1)试验检测项目
水泥或石灰原材检测、集料级配、混合料配合比、含水量、拌合均匀性、基层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等。
(2)试验检测方法
灌砂法、灌水法等
3、水泥混凝土路面(素砼路面、钢筋砼路面、预应力砼路面、连续配筋砼路面等)
(1)试验检测项目
水泥、砂、碎石、钢筋原材、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试验、外加剂、砼配合比、砼强度抽检检测、钢筋设置、尺寸和高程检测、预应力张拉控制检测。
(2)试验检测方法
水准仪测定法、负压筛法测细度、勃氏法测定比表面积等
4、沥青混凝土路面(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冷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等)
(1)试验检测项目
沥青原材检测(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闪点、密度、热老化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和马歇尔稳定度、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
(2)试验检测方法
钻芯法、核子密度仪法、贝克曼梁法测弯沉、马氏法测密度、3m钢尺测量平整度等
5、注意事项:水泥存放超过三个月或受潮,必须重新送样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再投入使用。钢筋原材检测中于2011年开始新增加了钢筋重量偏差检测,避免“瘦身”钢筋流入建筑市场并运用到施工中去。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时应注意标准密度的确定,是沥青混合料拌合厂试验室马歇尔试验密度还是试验段钻孔芯样试验密度,因为标准密度不同,压实度要求也不同,比较而言后者要求更高为98%,而前者为96%,这也是我们的检测中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不要混淆。
三、试验检测中主要存在问题及其提高检测质量的方法及措施
1、问题(1):部分试验检测人员素质不高,认识不到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应对方法及措施:检测机构因对开展的检测项目配备足够的检测人员,检测人员应该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能独立正确处理和判断检测结果,且必须持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合格证书,并在岗位合格证书所允许的检测范围和有效期内。全面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与知我意识。设立质量监督人员负责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规范准确,并对检测人员定期进行教育及培训,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问题(2):送样、试样制备、制作有些不符合规范
应对方法及措施:收样时收样人员要认真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将进行的检测,并对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制备试样或取样时要符合现行技术标准或规范要求。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做好样品传递时标识的转移工作,保证检测样品的唯一性、必要性和可追溯性,以免混淆。
3、问题(3):试验检测设备、设施不够完善,试验条件有些不足
应对方法及措施:检测机构必须按照检测服务能力配足所需要的全部设备和标准物质并保持良好的状态,且均属于受控设备,对精密、贵重或操作技术复杂的仪器设备应该编制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规程。所有设备均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实行“一人一机”,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所有需检定的仪器设备、标准器具和标准物质必须定期有法定计量所进行检定,不得超过检定周期。修复后的设备必须再经过检定或核查,证明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精密设备、操作复杂设备、移动使用的设备或停用时间过久的设备,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核查,并对仪器设备建立档案,保存记录。
4、问题(4):检测方法更新、学习不及时
应对方法及措施:检测时应执行国家法律和法规所承认的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检定规程和国家级行业标准,为避免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给检测工作造成质量风险,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标准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以便使检测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检测时应该优先使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方法。如果标准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及时地更新与学习新标准,并及时地运用到检测工作中去。
5、问题(5):检测环境控制不力
应对方法及措施:检测室必须具有符合检测标准要求和满足仪器设备使用条件的检测环境条件,其中对温度、相对湿度、通风、采光、供电、供水、振动、噪声、粉尘等予以重视。对检测构成影响的上述参数予以有效的控制。当环境条件影响检测的结果时,应停止检测。待采取措施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检测。特别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测时,一定要等现场环境符合规范要求后再可实施。
四、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市政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市政工程质量控制评定验收、竣工验收的一个主要环节,一种原材、一个产品或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得以实现,其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试验检测,能够考虑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原材料,比如水泥、砂石等粗细集料、钢筋、粉煤灰、石灰、砖等,用来确定以上原材料能否满足施工技术标准或设计规定的要求,从而降低工程材料的运输费用,降低工程造价。可以科学地评定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质量好坏与否,可以检验其产品是否合格,是否能运用到市政道路工程中去。
通过试验检测,也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四新”技术应用在工程上,及时地进行检测,可以鉴别“四新”的可行性、可靠性、适用性、有效性,同时还可以积累工程施工经验和教训。
通过试验检测,可以及时评定一个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作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的依据与保障。
通过及时地进行试验检测,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和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检测工作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没有检测工作的约束与验证,工程质量就毫无保障可言。因此,加强试验检测工作,势在必行,务必引起社会和各界的高度重视。作为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学习好各种标准和规范,掌握好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做好检测工作是多么的重要。以上都是检测工作的基础工作,我们要从人员、试样、机器、方法、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控制,把检测工作做得最好,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提供有力而准确的数据,从而指导工程进行下道工序或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把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关。把检测工作做好,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好,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把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和检测工作质量的关系协调好,服务好,控制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场道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基础工程,直接关系着城市交通的运行状态和城市的整体形象,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艺,做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推动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
1、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城市建设中的电信、电力、煤气、给回以及供热等基础设施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1],如果盲目的进行施工建设,很容易破坏这些基础设施,一旦挖断管线,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运行带了严重的影响,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带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动迁量大,施工空间较小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对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位置多在市区街道,对于建筑的动迁量较大,并且施工空间较小,不仅会影响市区街道周围的交通运输和自然环境,也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同时也增加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难度。
3、施工工期较短
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市政道路桥桥梁工程施工对城市居民生活状态的影响,政府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非常严格,道路桥梁工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因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的准备时间很短,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难免出现纰漏,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带来很大难度。
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1、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
当前,我国的《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对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不断优化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工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2、严格控制施工工期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的施工内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充分考虑施工工程当地的气候条件,加强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最大程度地消除气候环境对施工工期的影响,严格控制施工工期,力争在规定的时间之间竣工。
3、以人文本,因地制宜,文明施工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多位于人口比较密集的市区,因此要注意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自然环境,规划好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材料、电力和现场交通,安排合理的施工通道,必须坚持文明施工,充分考虑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状态,加强水土保护,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路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层施工质量是整个道路桥梁工程顺利施工建设的根本基础,因此必须做好路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水、砂石、水泥等施工原材料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够严格符合施工要求。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承载力要求,严格控制道路桥梁路基层土质的松软度和强度,做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层夯实工作,修理稳固道路桥梁的边缘,提高道路桥梁的结构稳定性,有效地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完成路基层施工之后,要注意及时进行混凝土灌浆养护,防止路基层施工出现裂纹、缝隙等问题。
(2)沥青路面层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沥青路面层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控制配料的比例。如果在沥青路面层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没有及时供应,会使接头位置出现温度差,导致沥青路面出现坑洼现象;如果搅拌设备出现问题,配料搅拌不均匀,配料温度过低,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沥青材料达不到施工要求;如果沥青的配料比例不合理,石油比例较小,沥青路面会泛油,石油比例较大,沥青路面强度较低[3],而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表面密实度和平整度,造成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因此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做好道路桥梁沥青路面层的质量控制,严格管理,科学施工,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3)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城市的构造物和建筑物比较密集,并且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等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因此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布置特点,做好市政道路工程的测量工作,仔细检查道路工程的控制桩和临时水准点,做好记录,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严格复核控制桩和水准点位置,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测量精度,避免出现或者管线碰头的问题。
2、市政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质量管理
在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全面掌握整个市政桥梁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情况,加强施工材料原理,结合桥梁工程实际的施工要求,严格控制配料比例,适当增加添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干硬度和强度,尽量减少配料中的水泥比例,避免混凝土发生水化热现象。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可以一边洒水一边搅拌,有效地冷却石子,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另外,技术人员要准确计算桥梁的结构参数,监测桥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控制桥梁结构的变形和倾斜,不断提高桥梁施工质量。并且在设置桥梁结构支架时,要提前安装相应的预压装置,在对混凝土表面的承载力进行计算之后,再进行施工建设,在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养护和预防,确保市政桥梁工程的安全施工。
(2)处理桥梁混凝土裂缝
为了确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处理好桥梁混凝土裂缝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对混凝土裂缝采取贴补和涂抹的方法,对于一些深度较大的裂缝,可以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贴补,采用灌浆修复的方法,有效地解决混凝土大面积漏水问题。对于一些不伸缩、不漏水的裂缝,可以将水泥浆涂抹在混凝土表面,使水泥浆逐渐渗透到细缝中。另外,还可以采用填充法,对于缝隙较宽的混凝土裂缝,可以直接用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最后再用水泥浆涂抹一遍,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裂缝问题。
(2)防护桥梁钢筋锈蚀
由于桥梁工程中很多钢筋材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锈蚀,因此要做好防护桥梁钢筋锈蚀工作。首先,可以用油漆涂抹在钢筋表面,将空气中的水汽和钢筋材料隔离开来,这样方法简单经济,可以有效地保护钢筋材料。其次,对钢筋进行电镀,经过化学反应在钢筋表面形成保护层。
结束语: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其施工质量对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结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特点,做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控制,推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城市道路局部沉陷的原因
(一)在通行的道路上,破除路面、挖沟敷设管线,即“马路拉链”现象引起的路面沉降
近几年通过这种方式敷设的管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城市污水管道。各大中城市兴建污水处理厂,在市区内敷设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2、城市给水管道。北方许多大中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仅靠地下水资源的供给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所以纷纷上马地表水工程。另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用水量也随之增大,原有给水管线管径显小,需敷设较大管径给水管道。
3、天然气管道。城市天然气管网是天然气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需破路施工。
4、电信管线。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国电信公司、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因增容而在通行的道路上破路敷设管线;有线电视部门也存在破路敷设电视信号线的现象。
5、亮化工程电源线。为了美化城市夜景许多城市改建路灯、增建彩灯、广告灯等。原有的路灯电源线已不能满足要求,需敷设新的电源线,有些需破路施工。
这些管线的敷设过程大同小异,即破路挖槽、管线敷设、回填土、路面恢复四个工序,路面沉降的直接原因就是回填土施工过程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质量不合格。
“回填土”在工程中常被称为一个工序,就是这样一个常被人们认为很简单的工序,质量却难以保证。主要有两个间接因素:第一,城市给水管线、天然气管线、电信管线等大都属于专用管线,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单位、使用单位同属于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带有垄断行业的特点,在工程质量方面,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第二,质量管理有盲区,施工过程中,只注重破路挖槽和管线敷设两个工序的质量,却忽视或根本就不检查“回填土”和“路面恢复”两个工序的质量,而且只对管线敷设的工序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
(二)新建或改造城市道路时,各种专业管线搭车施工
这种方式有两个优点:一是各专业管线省去部分回填土工序和路面恢复工序的费用,节省投资;二是一次性完成道路工程和各专业管线工程的施工,减少影响交通的总时间,杜绝了“马路拉链”现象。在运作过程中,有的管线建设单位由于不隶属于道路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所以存在只顾自己施工,不服从施工现场合理协调的情况,回填土工序质量很差。这也是引起路面局部沉陷的一个原因。
另外,有的新建、改建道路施工中,由于路基不实或含水量大,也会造成路面沉陷。
二、城市道路局部沉陷的危害
(一)降低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
路面沉陷现象会使路面结构层遭到破坏,使路面的承载能力降低,使道路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我国城市主干道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沥青砼路15年,有的因路面严重沉陷问题,实际使用寿命只有7-8年。
(二)增大维护费用
城市道路竣工后,施工单位只负责第一年的维护,以后由市政维护管理部门负责维护,费用由市财政负担。因管线回填土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路面沉陷,第一年如果有这种现象,以后几年内仍然有这种现象,处理这种现象就会发生费用。
(三)影响行车安全
路面沉陷量较大的地方,行车就会远离,易引发交通事故。
(四)影响城市景观
道路是城市的一个景观,如果在宽阔平坦的道路上,有“几带”路面沉陷后的补丁,将使这个景观分值降低。
三、解决城市道路局部沉陷的对策
第一,从专业管线的建设单位考虑,应采用招标方式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派专业人员常驻工地检查各道工序的质量或委托监理单位负责此项工作。施工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将回填土工序作为一个重要工序对待。现将回填土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要点介绍如下:质量标准(摘自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操作要点:每层虚铺素土20-25厘米;蛙式夯操作6-8遍;每层必须做压实度实验。尽量不留接茬;若必须留接茬,应避免留在检查井周围,而且留成踏步茬。检查井周围等蛙式夯操作不到的地方,应用人工夯实,在土中适量(如2∶8)掺加白灰粉,并拌合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