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10-31 11:02: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实体经济发展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实体经济发展方向

篇1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其中,机电一体化对现代化矿井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推动了矿产行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而且保证了矿产业的安全运行,减少了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机电一体化是现代化矿井的发展方向。

1 机电一体化对于现代化矿业发展的必要性

将机电一体化逐步应用到现代化矿业的发展之中,对于推动各个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损耗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矿产业的综合实力。因此,在现代化矿业的发展之中,机电一体化存在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现代矿产业中,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有利于降低工人作业的强度,减少人工损耗,提高了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程度,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

二是由于矿产业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其阴暗潮湿及高密度的颗粒粉尘对从业者影响甚大,更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从业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现代矿产业中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代替人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从业者职业病的发生率,保证了从业者的人身安全。

三是在现代矿产业中,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机械作业的精细度,在保证产品数量的同时,不断增强产品的质量。从整体上不断推动我国矿产业的迅猛发展,增强我国矿产业的实力[1]。

2 我国矿产行业中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2.1 机电一体化在矿产采掘中的应用

在矿产业的采掘过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利益最大化,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作为基础采掘环节中十分常见的。在采矿的作业中,基本实现了电力牵引采矿机,它不仅能够克服阻力前进,而且在出现下滑状况时可以实施发电制动,防止意外情况的产生。同时,它还具有运行方便、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是当前最为主要的设备之一[2]。

2.2 机电一体化在矿产安全生产的应用

在现代矿产业中,安全生产是当今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中对于矿区的监控是机电一体化最为重要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机电一体化的相关技术和机器,加强了对矿产业各个环节的全面监控,它不仅提升了安全生产,而且促进了科学化的管理,对矿产业的现代化意义重大。

2.3 机电一体化在矿产运输中的应用

当前,在矿产的运输环节中,主要采用皮带传送的方式。其凭借运输距离远,运送量大、效率高且稳定的自动化特性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因此,在中国采矿业的原矿的运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矿井提升机的应用是当前自动化程度最高,最明显的自动化设备。它大大简化了机械的结构,充分体现了机电一体化每一个环节的综合应用。除此之外,全数字的提升机其具有非常高的可靠度,在电气安装方面做了明显的简化,形成了相互兼容、配置简单的特点,在现代矿产业中也占据了一定地位。

3 矿产业中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3.1 矿产业中的机电一体化将呈现微型化趋势

矿产业中的机电一体化将呈现微型化趋势是指矿产业中所运用的技术和机械逐步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今后在矿产业中,可以运用耗能少、体积小、运动灵活的微型机器完成之前大型机器不能完成的工作。同时,可以利用相关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微观领域完成精细化的加工,对矿产业进行精细化加工。

3.2 矿产业中的机电一体化将呈现智能化趋势

智能化在机电一体化中将发挥不可比拟的作用,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它将领导机电一体化走向新的阶段。智能化在技术方面将人类与机械做了有机的结合,汲取了运筹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使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高层次的飞跃。在矿产业的部分工作环节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取代人工作业的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了矿产业的安全运行。

3.3 矿产业中的机电一体化将呈现网络化趋势

当今社会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将网络化的产品运用到机电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矿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进程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同时可以监控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这一系列的流程,避免产生的不必要的问题。

3.4 矿产业中的机电一体化将呈现绿色化趋势

工业化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利益和方便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今社会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提升。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再回收利用资源,绿色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也是矿产业中机电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4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其中矿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但是,近几年在矿产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且工作劳动强,因此目前生产面临人员不足的情况。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矿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提高安全效率,确保安全运营,我国必须要进一步加快矿产业的机电一体化进程,拓宽我国矿产业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的矿产业的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篇2

我国在坚持“举国体制”的前提下,依托计划经济,通过“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的竞技体育优秀人才参加世界大赛,为国争光,提升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封锁。然而,社会的进步使这种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政府管理的人才培养体制逐渐暴露出种种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弊端。1986年,原国家体委向国务院报告提出:坚持以学校体育为战略重点,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各地具体条件,坚持以学校为基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训练方式;《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设立高水平运动队。这标志着我国“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思想体系的提出。伴随着新观点的出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1.“育人夺标”思想得到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并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发展的重要方向。

所谓“育人夺标”,就是注重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相结合,把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育人”过程放在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并综合有关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向竞技体育人才传授相关的综合性知识,使他们拥有较高的个人发展能力。

2.“以人为本”是符合人文要求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体系定位在使大多数运动员得以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以教育、体育为主体,社会各界多方打造的依托小学―中学―大学,结合学校―社区俱乐部的和谐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后备人才理念的发展方向。建立我国“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就是符合“以人为本”要求,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理念发展方向的实践。

2.1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人本化”的必要性

从竞技体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来看,竞技体育不仅是以单纯的比赛夺标为目的,而且关系到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从体育的评价标准上看,它更注重精神、民族、主体等;从体育培养人的实现形式上看,体育运动是通过教育和学习等手段,提升人的身心素质、价值观念、文化人格和文化成果的过程。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最高表现形式,不能脱离体育的本源思想。所以进入21世纪,竞技体育培养的人才,不能仅仅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给人视觉上的欣赏和心理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在赛场之下发挥自身的最大效益,完成自身价值的实现。

2.2建立“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理念是时展的要求

受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以往的竞技体育更倾向“以物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才是现代体育的基本价值观,它把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用全面的、发展的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联系起来。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最高表现形式,在新时期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各项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发展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发展。

2.3“可持续发展”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方向

我国以往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材率极低。在我国金牌运动员的成才率仅为3.6‰。绝大多数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后,必然要走向其他岗位,就连那些稀有的金牌运动员也终有退役之日,然而退役后再就业的困难对运动员的影响尤其是心理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训练的特殊性所导致的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运动员”的从业机会成本,导致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愿其子女从事竞技体育。没有大量的后备人才进行补充,竞技体育要发展是很艰难的,这也成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整体提高我国从事体育训练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新时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重点考虑的问题。“体教结合”,通过体育与教育结合,可以较好地解决我国体育人才入口过窄、出口不畅,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排除了社会对体育训练的后顾之忧,培养了更多高素质人才,保证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我国在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时,不但要考虑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而且要充分考虑所培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人才培养的效率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符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国家体委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86.

[2]许龙.“体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2):154-157.

[3]国家体委.国家体委关于试行运动队工作条例(草案)的通知[C].1963.

[4]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C].1987.

篇3

一、创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背景

(一)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

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心核心课,其中专心核心课多是操作性、实务性较强的技能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课程实践来认识、体验与提升。但目前专心核心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甚至在某些院校存在着实践课程开设率低、随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模式的现象,尚未真正摆脱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讲授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所需的双师型师资一般要求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资报酬、良好的实践教学设备,这就成了各职业院校聘请双师型教师的阻力。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多属于“学院派”(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模式单一、体系不完整;教学方法欠缺、教学手段墨守陈规,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3、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没能“无缝对接”

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环境的变化使得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随之改变,专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一些更新与外延,实践技能更是产生较大的变化。职业教育要求以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由于专业教师多数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各门课程实践培养标准、内容及教学计划的制订没有很好地协调、递进与衔接,造成职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这样,就很难将各门课程理论教学所支撑的职业技能汇总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提升高职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核心力的目的。

4、没能充分建设专业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有限,校内的试验环境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真实操作,因此,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多数校外实践基地基本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次上,无法真正的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去,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

(二)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突破点

工学结合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工学结合的一方高职院校的积极性较高,而工学结合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较低,高职院校处于“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状态。这是因为企业是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是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的。尤其是以私营为主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因此,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结合,要遵循“先服务、后合作”的原则,放下架子,了解企业对人才和管理的需求,通过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主动、周到、无偿的服务,让企业首先获得利益,见到成效,才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条件。所以,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探索出“双服务”模式。在为企业服务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走“双培养”模式之路,实现“把需要工作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岗位综合能力的合格职业人”的培养目标,使学生“零距离”上岗,尽快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达到校企双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

(一)双服务模式

双服务模式的内容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一方面为地方企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的咨询、策划、培训等多项服务,解决企业技术、管理的难题,满足企业发展对技术、管理方面的需求,使企业首先受益,密切校企关系,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1、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运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专业培养质量体系、培养内容和培养方法,为地方的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以及其它企业定向培养各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满足地方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引导地方企业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在为地方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成立专家服务团,首先引导地方企业的技术、管理健康发展。其次帮助地方企业解决技术、管理方面的难题,进行咨询、策划。再次,为地方企业进行全员职业培训,提高全员素质。采取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方式,为地方企业无偿免费服务。

(二)双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

1、高职院校专业培养

高职院校通过专业定向培养地方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课程标准、专业培养教学体系与专业培养课堂体系和专业培养质量体系。

2、学生自我培养

通过学生自我培养,使学生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与目标,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自我培养的目标与方法,处于明确学习状态,主动配合学院专业培养实现培养目标,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技能型职业人。学生自我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通过自我分析,制定自我培养方案;运用闻、见、训、战立体化自我培养模式;日常的成功心理激励训练。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要在工学结合中起先导作用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激励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发挥先导作用,放下“架子”,主动地、积极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与地方企业“联姻”,才能使专业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才能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这样企业才会满意,学生才会满意,家长才会满意,社会才会满意,高职院校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发展才能有生命力。

(二)高职院校要不断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中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地方企业提供双服务,通过双服务打通校企合作之道。但是,要巩固和发展校企关系、工学结合,还要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急企业所急,排企业之难,不断创新双服务的理念,创新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才能不断提高双服务的绩效,巩固和发展校企合作。因此,高职院校要确立服务创新理念,不断提高专家服务团的能力,创新双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三)及时跟踪市场、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地落实与修订“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提供的近年就业信息看,企业的岗位对学历要求大部分集中于大专及以下学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形成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态势。企业最需要那些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准确定位等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培养质量则必须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服务问题。高职专业就业目标可以锁定各类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各类岗位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有一定规律可循,工作内容却千差万别,有极大的创新空间。高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研究探讨时,应当顺应这一职业特征,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字信息 展示与传播 新媒体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076-02

我们知道,展览是一种经济产业,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展示仅仅是某项文化资源展览项目的一部分,运用新媒体艺术和技术手段对之设计,其根本还是要从营销的角度全面深入研究文化遗产信息整体传播的效果。研究首先应包括文化遗产项目的内容及定位、场馆(包括虚拟场馆)的环境与构造、信息的特点与分布、观众的需求和目的、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利弊与目标、资金情况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再全面整体地进行新媒体艺术表达形式的策划,包括形式与信息内容的配合、形式多样性的选择、新技术的运用、综合多种形式的设计方案等,才能使数字传播效果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被呈现。

当然,在形式的选择和新技术运用环节,设计人员始终需要清醒地意识到:新技术的运用是否能与传播效果成正比?新技术的应用、新形式的出现当然会吸引更多观众对其信息进行关注,但设计人员如果单纯是为了探索文化遗产数字形式的新颖性,沉湎于科技优势而忽视文化遗产的学术价值,最终的结果则是乏味的空壳无法与丰富的文化遗产信息对接,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效果和目的也就完全丧失了。

一 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发展方向

1 采用新的数字信息展示形式。

目前,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展示在新媒体语境中具有技术现实意义的新颖形式,包括虚拟现实场景、远程临场、文物全景交互式控制、数字幻影成像装置、主题性综合媒体展示等。

远程临场与虚拟现实非常相似,虚拟现实是在电脑模拟中尽力达到“真实现场存在”的幻象,而远程临场,则尽力令人们产生出现在远距离场所中的幻觉。在本质上远程临场和虚拟现实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两者都有一个人机接口(interface),观众通过该接口运用人类的自然力量,与另一个环境产生互动,而后一个环境不在用户身体周围。远程临场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展示场所,通过主题设i+,可以让观众感觉自己视乎真的出现在历史上某一时间或事件中。在远程临场中,观众有越多越丰富的感觉线索,就越能感到一种存在的真实性。而虚拟现实的典型特色,则是通过改革知觉和人机界面技术,在知觉感性方面表现出令观众感觉身I缶其境的“沉浸式”视觉和声觉体验。虚拟现实通过各种技术增强普通计算机的表现能力,包括显示给予人立体感的三维视觉幻象、围绕在整个环境的环绕式投映影像、三维立体声音定位等,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人类生理反应基础上的。观众可以通过两眼看见的差异来判定深度,或是两耳感觉到以信号的毫秒时间差异来定位空间。同样的,虚拟现实场景设计可以给观众造成―种假象,让他们感觉看到、听见的―切比想象中的历史真实环境更加真实。

文物全景交互式控制的范围通常是在720°(x和y两个维度的360°),因此可以全方位细致地观摩文物,这对那些不能触碰的珍贵文物有积极的展示补充作用。文物的全景图片可以通过高密度角度的序列图片生成,也可以是高质量的三维建模渲染图片。这种形式既可以用于展厅现场控制以作为真实文物展示的补充部分,又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以替代文物二维图片展示的不足。

数字幻影成像装置的主体部分是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一,设计通常都是巧妙、有创造性、耐人寻味的。究其原因,则在于装置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先进性和自由性,在对传播内容本质进行揭示的过程中又具有强烈的趣味性,现在再配合数字技术手段,就更具有时代吸引力了。例如深圳博物馆新馆的证券交易所幻影成像装置,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装置通过多层玻璃折射平面影像(分了图层的单人影像),形成多层次的影像幻象,并通过底层图作为最终背影,使场景呈现较为立体的空间层次,很有现场感。

主题性综合媒体展示其性质也是属于新媒体的一种,通常是某个主题展览的核心部分,是围绕某个文化主题所进行的展示策划,以达到强烈吸引观众对其文化遗产关注和认知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设计通常是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技术呈现某个历史状态或某种文明。例如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的“神秘的王朝――玛雅文明展”,工作人员在4000张摄影、测量图纸、地图以及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玛雅的虚拟空间,并由日本著名的演员扮演“国王”、“天文学者”、“考古学家”等角色,使展期中的12万观众通过虚拟现实与表演艺术,亲身体验了玛雅文化。

2 科学树立文化遗产网络数字信息建设思路。

目前,国内大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单位所设计的网站明显有两种思路:一是为完成建设任务而进行的设计,相关的文化遗产内容展示非常粗略,通常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特征)为框架的少量文字+图片介绍;二是网站的定位,大多是以保护和宣传单位为宣传重心,文化遗产原本的信息展示则很少。这样的建设思路直接导致文化资源为全社会共享的目的无法实现。

对文化遗产的网络建设,在目前的条件下,至少应有两种不同的建设思路:一是图像资料的收集与展示(在广度上展示信息);一是对单项艺术作品的深入研究,以至可以延伸到当时的文化体态和其他文遗作品(在深度上介绍信息)。这两种定位可以综合地体现在一个站点中,也可以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单位的信息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对网站进行设计。当然,无论是怎样的选择,都必须是在对文化遗产内容有深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文化遗产的信息特点来设计数据收集方式、框架结构、媒体选择、演示方式、交互方式等内容。

3 以严谨的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态度推动文化遗产主题游戏研发和创新。

以文化遗产内容为主题的数字游戏,让人们更有发现的快乐。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每个文明阶段、人物事件、文化内容、民族故事,都会让游戏策划的主题异彩纷呈。无论是在线多人游戏,还是单机单关游戏,只要具有良好的游戏机制和游戏性,传播的文化遗产信息内容就能实现良好的学习性。

对游戏产业来讲,以文化遗产内容为主题策划游戏,不但会带来游戏的品质提升,形成新的消费点和盈利点,实现游戏产业发展的新路标,更重要的是,游戏的形式会使文化遗产知识和信息被更有广度和深度地传播。游戏产业的主要消费人群――青少年,同时也是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主要对象。作为用户,他们人数众多,知识吸收力强,随着游戏的深入,需要掌握更全面的文化遗产背景知识和对人物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游戏进程,这就会在无形中促成了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和研究兴趣。例如,法国文化特色的战略探险游戏《太阳王宫殿的阴谋》,以1685年路易十四时代的凡尔赛宫为背景,利用3D和虚拟漫游技术再现了当时的宫殿建筑、家具、油画作品、工艺品、30多个生活在宫殿中的人物、音乐等,加上游戏中的地图、文献等辅助功能,让青少年在寻宝探秘的同时了解了法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当然,众多的游戏公司已经认识到了此类游戏的市场前景,目前市面上的历史策略游戏也举不胜数,但在游戏的策划和设计中却普遍存在一个仅仅考虑市场营销的问题,极少准确地去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信息,有时甚至与之背道而驰。因此,这些游戏无论怎样精彩和吸引,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历史文化遗产游戏。只有基于文化遗产信息被准确传播和展示这一前提,只有在游戏策划中关注文化遗产信息的真实性和知识深度问题,游戏这种形式才能完美而有效地与文化遗产信息相结合、相促动。因此,以严谨的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态度推动文化遗产主题游戏的研发和创新,才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

二 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专业人力资源缺乏

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领域,缺乏数字设计、网络建设、传播与心理、交互行为研究的新媒体人才;而在新媒体艺术设计领域,缺少甚至没有人文历史研究方面的专业人员。这样,在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之间,造成了一种因各自缺位而形成的人才断层,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数字技术不能在学术层面对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也就缺乏了对应文化遗产信息特点和传播需要的独特设计。

如何解决人文和科技方面人力资源的互补、融合和组合问题,是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急待研究和行动的工作。目前在满足这一需要的人才培养尚不能到位的情况下,只能首先做到对两方面专业人才怎样磨合、互补、有效合作的研究。

二)数字信息设计、运用中“度”的把握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的影响

在文化遗产信息内容的研究和数字创作的过程中,会存在过分人文专业化所导致的传播阻隔问题,也会存在过分追求娱乐化、趣味性而产生对文化遗产价值的消解和损害问题,这都是我们在实施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时需要特别警惕的。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其实还是前一个问题,即研究文化遗产资源的专业人员不熟悉数字传播的原理和特色,专业习惯思维和专业表达让文化遗产信息在传播层面造成与受众的疏离,同时,新媒体艺术创作人员不熟悉文化遗产丰富深厚的内涵和优势,往往会顺应商业和普通公众的娱乐性浅层需求,不但不能把深厚的文博知识丰满地传达给受众,甚至造成对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负面影响。因此,怎样在文化遗产数字设计工作中衡量是否过度,是研究课题中的一个新方向。

数字信息的过度应用,也会给展览、旅游等产业带来负面问题。在传统文物展示场所、文化遗产遗址、文化社区和保护区,观众(游客)搜寻的目标有可能不再是文化遗产信息而是数字设备,更有可能造成观众(游客)在观光游览时对数字形式和设备的极度依赖,其代价就是造成观众(游客)与文化历史资源产生分割,与展览或旅游项目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