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矿采矿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1 09:56:0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稀土矿采矿方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稀土矿采矿方法

篇1

材料采购是材料成本发生的第一个环节,物资供应部门尽量做到“比质比价、货比三家”,材料有计划地采购,既要保证供应,又要加速资金周转,从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入手,降低材料费用。

1.加强材料采购计划的审批管理,合理确定采购量,合理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做到不超储又要保证生产。针对煤矿企业的材料需求特点,可以由过去单一的询价采购方式改为采取集中采购的运作模式,合理选择采用招标、商务谈判、定点采购等方式保证材料的供应质量和效率;对煤矿机型淘汰较快的采煤机、综掘机配件实行代储代销方式来保证供给和降低配件储备量。

2.加强对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定期邀请供应商(包括中间商)对大宗材料采购实行招标。由于煤矿家底薄,付现能力较弱,在材料采购付款方式上大部份以赊销采购为主,大部份材料采购依赖中间商代为垫资来完成,而中间商要承担延期付款的利息,往往要加价20%以上来销售给煤矿,为此,力争在满足延期付款的前提下,通过招标把材料采购成本降下来。

3.完善煤矿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煤矿材料采购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完善材料采购计划的审批,不得超计划采购,做到采验分离,建立完善由企业管理、审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材料采购内部控制制度,防止材料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舞弊和损害企业经济利益行为,真正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形成较为完整的材料采购监管机制,把采购价格降下来。

二、从技术经济中探寻降低材料成本

煤矿技术经济合理化既包括投入的一面,又包括产出的一面,尤其对煤矿而言,技术经济合理化与降低材料成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技术经济合理化中寻求降低材料成本是煤矿经营管理发展的方向。

1.加强技术进步,力求技术经济合理,做好开采前的地质勘测工作。精确的地质资料是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关键,是避免决策失误,减少无效进尺降低材料投入的前提;把先进合理可行的采煤工艺和技术运用到降低材料成本中去,并且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机械化程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掘进、巷修的支护形式,对采区巷道布置方案应进行经济技术方案分析,尽量降低万吨掘进率,减少掘进材料投入对成本影响,提高资源回收率。

2.加强掘进管理,保持采掘比例正常的量与度,包括煤炭生产采掘是否正常接续,煤炭产量与掘进的比例是否正常。掘进,巷修需使用大量的支护材料,对材料成本影响较大,大约占材料成本的50%以上,而采掘比例的协调也是减少材料投入的有效方法,如果掘井准备巷道在回采前完成时间较早势必加大巷修工程量,加大巷修材料投入,如果掘进准备巷道太晚则影响采掘接续,出现采煤工作面断档导致煤矿无煤可采。因此,保证采掘的适当比例关系,是煤矿稳产、高产、降低材料成本的途径之一。

3.培养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技术经济合理化的价值观念。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进行决策时从技术经济上考虑挖潜降低材料费不够,有时决策失误造成大量的无效材料投入浪费,成为加大煤矿材料成本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成本管理必须从纯经济型转到技术经济结合型的轨道上来。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应从控制消耗、降低成本、加强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在生产技术的各环节中去探寻研究降低材料消耗。

三、从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材料消耗成本

1.正确摆正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促进材料成本管理。煤矿受到水、火、瓦斯、冒顶等自然条件的威胁,且当前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必须投入大量的材料来保证安全生产。同时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矿井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必须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扩大矿井持续经营能力的改造,如“一通三防”、打钻,排水、防尘、防突,扩大矿井通风能力等导致安全材料投入增加。但安全是生产的首要条件,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安全投入与成本的关系,尤其要确保安全投入到位,建立健全安全投入保障机制,避免发生重大恶性事故,因为重大事故不但危害性大,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本。因此,要保证安全措施和安全工程的材料投入到位,消灭不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树立从上到下正确摆正安全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摆正安全投入与“节支降耗”的关系。在安全投入上要毫不吝惜,不打折扣,但是在浪费上一点也不能放过。事故分析证明,煤矿的一些安全事故是与安全投入不到位有直接联系的。

篇2

稀土基本可分为铈组稀土和钇组稀土,其中铈组稀土又称为轻稀土,主要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不少国家都有储存。钇组稀土又称为重稀土,主要包括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重稀土不仅储量少,缺口大,而且可替代性也小,更加紧缺,是名副其实的稀土中的稀缺品。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马来西亚等国家虽然也有大量的稀土矿存在,不过,大部分是轻稀土,全球70%以上重稀土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江西、广东、广西等七省份,且品位高,类型齐全,易于采选,是我国南方地区独有的珍稀矿种。特别是分布在江西寻乌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稀土矿中的钆、镱分别比美国芒顿帕斯氟碳铈矿中含量高12倍和20倍;世界上钇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西龙南等地的磷钇矿储量是国外钇工业储量的4倍,是美国的47倍。可以说,我国重稀土资源不论其资源量还是元素种类与配分形式都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西方国家不满中国的出口配额限制政策,并不断向中国施压,目的不在于除中国以外,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国都有分布的轻稀土,而是为了获得全世界都紧缺的重稀土资源。

重稀土因为其广泛应用于钢铁、玻璃、陶瓷、电子、石油等各种行业,被称为“超级工业味精”,是日本和美国制造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以“镝”为例,凡是激光、核反应堆、计算机硬碟、汽电共生引擎等,都必须要使用镝,而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在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发现过可采的储量。

从售价来看,轻稀土与重稀土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以2011年3月25日的价格为例,轻稀土类产品价格如氧化镨和氧化钕分别达到45.9万元/吨和57.5万元/吨;重稀土类产品如氧化镝和氧化铽价格分别为2842.5元/千克和4900元/千克。在产量上,铈的品位高达50,而镝的品位只有5。

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控制稀土出口配额的同时,并没有对轻稀土与重稀土进行细分,采取的办法是轻重不分的一刀切政策。笼统的限制措施无法起到保护稀缺资源的作用,虽然获得配额的稀土企业在轻重稀土的生产和流通上有所侧重,但由于国内生产商之间的产品调配不受限制,以及非正规途径开采、生产的重稀土屡禁不止,实际上每年利用出口配额指标出口的重稀土远比实际的配额数量多。国外进口商想尽办法,最终总是可以获得铽、镝、钇等重稀土的进口。在旺盛的市场需求下,重稀土的“高附加值”特性愈发明显,很多国内企业追逐高额利润,通过挤压轻稀土的出口配额,来增加重稀土的出口量,于是,储量越少的重稀土反而出口得越多。在配额不细分的现状下,形成了国家“鼓励”出口重稀土的反效应,致使重稀土大量流失。

重稀土不能承受之重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但由于肆意挥霍和浪费,流失的数量相当惊人。据业内人士反映,中国稀土资源储量越来越少,既不是用得多,也不是卖得多,而是在生产过程中浪费得多。除了贫矿漏采导致稀土资源流失外,尾矿浪费也是稀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稀土元素提取的过程中,加入酸的浓度和量不容易控制,原矿中的稀土元素很难被完全溶解出来,一般的资源开采者,只是把容易分离的稀土元素分离了出来,而剩下不太容易分离的,不进行后续提取,直接和废渣一起被丢弃。目前,我国稀土资源已经处于一个危险的资源安全临界点。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若是按照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重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年。

稀土出口配额轻重不分,不仅导致资源流失和浪费,而且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分布于我国南方七省份的重稀土,大多是露天矿,这种矿开采容易,分离程序简单,采矿进入门槛比较低,因此盗采滥挖现象很严重。受技术水平限制,很多企业图省事,一味追求利润,不考虑环境保护,在生产、选矿各个环节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并产生大量废水,这些废水包含了近百种化学药剂,其中还有放射l生物质,对植被和生态构成极大威胁。

上世纪70年代,主要采用食盐浸取和草酸沉淀的混合稀土提取工艺(所谓草酸,就是家里用的马桶去污剂)。这种方式一度被喻为“搬山运动”,即用硫酸铵把山上泥土里的稀土交换出来,再收集浸出液简单过滤分离后晒干成稀土原矿,草酸有毒,而硫酸铵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开采1吨稀土原矿大概要5吨硫酸铵,反复地将硫酸铵往山体上浇注,山体最终变得满目疮痍。从1995年开始,采矿方法有了大幅改进,很多矿开始采用原地浸矿新工艺,然而,因受地质构造条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新工艺在部分地区难以实施,部分矿区仍采用池浸(或堆浸)工艺(搬山工艺)开采,造成资源浪费、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据专家反映,每开采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的地表土层,产生2000立方米尾矿,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池浸(或堆浸)工艺开采稀土获得的全部销售收入,根本不足以弥补恢复植被和生态环境的费用。实际上,即使先进的原地浸矿法,对环境也存在极大隐患,―旦药液进人地下水和农田,后果不堪设想。

走私之痛

商务部首次启动轻重稀土分类管理,从而压缩重稀土的出口份额,有利于降低重稀土的出口数量,避免重稀土的资源流失。但是,只要有配额制度,就会有走私。美日等发达国家之所以对重稀土垂涎欲滴,是因为重稀土对于某些专业技术用途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原料,从全球来看,未来稀土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在钕铁硼、镍氢动力电池和荧光稀土灯三个领域,即对镨、钕、镝、铽、铕、钇等元素需求较大。尽管美日等国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新型高性能磁体、重稀土的课题研究,但这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成效。我国稀土产量供应全球90%以上的需求量,但每年生产的重稀土非常有限,绝大部分都为轻稀土。为重稀土单独设置配额(重稀土占配额总量的15%,轻稀土占85%),最终将令这类稀土变得更加稀缺,国际市场价格和利润空间必将上涨。据业内权成人士透露,2011年国外企业从中国获得稀土产品超过5万吨,而海关统计的数据不到15000吨,大量的稀土都通过非正常途径出境,这其中被走私出去的大量产品都属于重稀土。

稀土走私的招数可谓花样翻新。有的按照颜色、形状类似的产品去申报,或者是转到检测力量薄弱的小港口出关。常见的如蒙混成氧化铁、大理石、去污粉和石灰粉等,甚至有的贸易商把重稀土原料做成最简单的杯子或者碗,以工艺品的名目报关出口。

因此,从根本上扭转重稀土资源岌岌可危的严峻局面,应当从多个环节人手,运用多重战略手段,调整产业布局,使重稀土资源得到应有的保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