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2 10:09: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实用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 材料与方法
2.1 苗木选择
要选择符合标准的Ⅰ级苗,最好选择巨桉组培苗(苗木长势整齐,分化小),其次是选择种子营养袋育苗。
2.2 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海拔在600m以下,坡度0°以下的宜林地,土壤以壤土为宜,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石砾(~10mm)含量低于15%,pH值(酸碱度)45~60之间,光照条件好,水源充足,肥力较高。
2. 整地时间
如果在春季造林,选择在前一年的秋冬季整地最好,其他季节造林,则必须在造林前完成整地任务。
2.4 整地方式
根据不同地块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土壤如果较为板结,肥力不高的地块宜选择大穴块状整地,在耕地或土壤比较疏松的地块宜选择块状整地。一般要求穴深40cm,穴长宽在60~80cm。
2.5 造林密度的选择
巨桉属于强阳性树种,喜光不耐荫,顶端优势强,早起生长迅速,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地势平缓,土壤条件好的用2m×4m;山坡地、土壤瘠薄的2m×m。造林时间选在春季,以透雨后造林,效果最好。
2.6 栽植方法
第一次回填表土。要将整地挖穴时堆在穴周围的表土回填入植苗穴内,回填深度为穴深的1/2,然后将土块打碎。基肥以磷肥为主,条件许可的话可施有机肥,施肥后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搅拌。第2次回填表土,将植苗穴周围的表土全部回填到穴内,回土堆积高度略高于地面。植苗时将苗木营养袋用双手握住并轻压,使苗木根系与营养袋内的土紧密成团,然后去掉营养袋,将苗木植于事先在植苗穴内挖好的小坑内,再壅上细土,栽植苗木的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2cm,再将苗木袋土周围的土壤用力压紧,栽植的树苗基部略高于造林地平面,在下雨后确保树苗基部高度与地面相平。
浇足定根水,苗木栽植完后每穴浇水约kg,以保证苗木成活。查苗补苗,栽植苗木后在15d左右进行查苗补苗,补植的苗木应该选用与先前栽植的苗木是同一期的预留苗木,保证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
2.7 幼林抚育管理
2.7.1 松土、除草
在每年的6月、9月各松土、除草1次,一般可同时进行,以不让杂草遮住幼树阳光和滋生病虫为准,一般采取穴状抚育,即在幼树半径50cm以内除草和松土。
2.7.2 肥水管理
巨桉具有早期速生特性,造林20d左右即能恢复生长,故水肥条件要跟上,如果幼林阶段缺乏养分或养分比例失调,将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形成“小老头树”,后期再追肥也难以纠正,所以肥水管理是培育巨桉林的重要措施。造林半年和第2、年,各施1次肥。施肥时间一般在雨季到来前的春末夏初。施肥量可以采取每株施过磷酸钙和尿素(和粪水)250g,以氮肥为主,年后逐渐增加肥量。有条件的可以施有机复合肥。施肥方法为在离树基部40cm左右开深20cm的环状沟或者在坡面的上方开沟,将肥料均匀地撒施在沟内,在用土盖至开沟前的高度。对干旱瘠薄的地块要及时浇水,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所需。 造林地内不宜种植高秆和藤蔓作物,最好不间种农作物,以免与林木争肥,影响林木生长。幼林保护、防火、防病虫,当年造林后预防白蚁和蚂蚁啃食幼苗基部。
后期培育技术
.1 整枝
整枝能提高木材的材质,消灭木材死节,减少活节,增加木材中的无节部分,提高树干的圆满度;整枝可以提高林木生长量,能改善林内通风透光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整枝还能提供燃料、饮料、肥料,增加收益种类。
整枝时间以林分充分郁闭,林冠下部出现枯枝时为开始整枝的标志。整枝季节选择在晚秋或早春,树液停止流动或尚未流动之时进行。整枝高度一般修到5m左右为宜。年后视生长状况,可适度修枝。一般修枝强度高不超过树高1/。
.2 桉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1)白蚁的防治。种植后发生白蚁危害时,可于造林地内投放灭蚁灵诱饵诱杀,根据白蚁的虫口密度,每公顷均匀投放195~495包。投放点挖深15cm的,穴内放些枯枝落叶和1~2包灭蚁灵诱饵,再在其上覆盖泥土。也可以用除虫菌液喷杀。
(2)桉小卷叶蛾的防治。幼虫取食桉树的叶片,并将叶片卷成筒状作巢,1年内多代危害,大量发生时,可选择50%巴丹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 200~1 500倍液喷杀。
()青枯病的防治。桉树感染该病后叶片急剧失水凋萎,不脱落而悬挂于树枝上。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用石灰对病穴消毒或用1 000倍托布津或苯骈咪唑淋洗杀菌。
. 萌芽更新方法
巨桉萌芽能力强,可利用第2代萌芽造林。更新季节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砍伐最好,其次为初夏。用斧头砍伐林木,伐蔸离地面高度5cm左右,保持伐桩树皮不开裂。采伐后及时松土,并将林地内的杂草铲除干净,松土深度在20cm左右。除萌、定苗。当萌芽条达0.5m高时进行第1次除萌、定苗,去弱留强,每个伐蔸只留2~株萌芽条;当萌芽条达1.5m高时进行第2次除萌、定苗,每个伐蔸留1~2株萌芽条,一般每公顷留1 50株。第1次除萌、定苗后及时壅土施肥,在树桩上方或两侧开沟施肥,沟深20cm,施肥后用土覆盖,一般每株施肥200g左右。可适当施加有机复合肥。巨桉一般在5~8年可以采伐利用,如果培养大径级用材可在10年以上采伐利用。
お
二、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于,企业根据合同内容与市场中其他企业进行合法的合作,牵制其他企业不会违法经营,从而通过合作来满足大众的需求,进而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合同管理还能帮助企业合理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二、对于市场的重要性在于,企业通过合同管理帮助社会稳定市场秩序,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满足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另外,企业信守承诺,在合同的规范内行使自己的权利,不断树立起诚信的品牌形象,使企业能够更长远的发展下去,基业长青。第三、对于迎接国际性竞争的重要性在于,合同管理的本质是要求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经营,企业要想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就必须在开放的市场中完善合同管理。企业完善合同管理是树立国际化意识的标志,表现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无所畏惧,积极向上的风范。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从本企业而言,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及现场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并在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保证了本企业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流程从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开始到工程竣工投产为止,依次写出各步骤中的基本内容及注意事项。
1.变电工程管理流程
1.1初设审查阶段
基本内容:确定变电站工程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结构型式、电气主接线形式、电气设备布置、主要设备型式及参数、保护、通信自动化配置等。
参加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相关县(市)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财务部、基建部、发展策划部、生技部、安监部、电力调度中心、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营销部、计量、设计等部门。
主要注意事项:
总平布置的合理性以及对进出线通道的影响
最新设备选型要求
最新“反措”及“五防”要求
最新计量管理要求,否则以上几条在实施过程中修改很麻烦
保护及自动化设备配置,特别要注意备自投装置配置目的的明确
线路压变、带电显示装置配置目的及要求
除了编制审查意见外,在审查意见模板中不能明确的内容要写入会议纪要。
1.2物资招标阶段
基本内容:招标清册出版、审核,一次主设备上报,二次设备上报,其他设备上报,甲供材上报,技术协议签订等。
主要注意事项:
一般按照一次主设备、二次设备、其他设备、甲供材次序上报。但要注意全所接地材料要在土建开工前一个计划月度上报,否则需要时只好想其它办法。
全所构支架要结合土建进度优于其它甲供材。
其它甲供材要结合施工图设计进度,有电子版时就及时上报,不要等到正式施工图出版,可以提前不少时间。同时上报时考虑部分裕量。
招标计划上报中要注意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和确认。
计划上报时交货时间要考虑适当提前量。
GIS设备、主变、消弧线圈、补偿电容、开关柜等设备技术协议签订时,一定要请设计一、二次主设人员共同参加
1.3施工招标阶段
基本内容:招标用施工图出版、招标计划上报、合同签订。
主要注意事项:
按照省公司要求提供合格招标图纸
招标计划上报尽可能在土建单位进场前一个月度上报,以保证全所接地敷设需要。
1.4施工准备阶段
基本内容:施工图纸出版、施工图交底、会审、设备材料供应落实。
主要注意事项:
施工单位排出施工进度表及设备到场时间表
一次施工图纸交底要注意与设备基础的对应
一次施工图纸交底注意主变、高低压母线相位相序对应
二次图纸交底注意电气闭锁、监控五防及网门闭锁方面内容
二次图纸交底注意临时接地装置设计
二次图纸交底注意备自投装置方式要求
设备材料供货要提前一个月请配送中心与厂家落实预供货时间,提前一周落实准确供货时间
1.5工程实施阶段
基本内容:设备供应,一、二次设备安装、调试,调度通信、远动设备安装调试等。
主要注意事项:
为了缩短工期,一定要想办法进行电土搭接施工
提出建筑设施交付电气安装的最低要求
先室外后室内,先一次后二次,远动、通信,视频监控,火灾报警,SF6报警同时进行
注意设备资料及时收集,尽快送交调度,完成保护定值整定
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办理变更
留出时间给土建进行室内、室外的最终完工
1.6生产准备阶段
基本内容:调度设备命名编号、保护调试定值、启动方案的准备,运行单位标示(识牌、防误锁具、运行规程、控制台等准备,消防器材的配置
主要注意事项:
运行单位尽早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发现问题尽早提出
及时提供运行、调度单位需要的图纸资料
及时通报工程进度
及时下达设备命名编号、保护调试定值
1.7验收投运阶段
基本内容:启动前预备会,竣工预验收,缺陷整改,竣工验收,启动资料编制,工程启动会,启动投运。
主要注意事项:
重视启动前预备会,通报工程进展以及启动前各项工作安排
竣工预验收要在启动前五个工作日前进行
缺陷整改要在启动会召开前全部完成,以保证启动会顺利进行
2.基建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流程控制要点及方法说明
2.1设计质量管理
1、设计前期质量控制
加强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典型设计应用等情况的审查,鼓励设计单位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展的设计技术创新、优化,并提出具体要求。如实行投资控制,严格控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多方案、多角度进行设计优化,实现技术经济性、功能可靠性、投资合理性、施工及运行便利性,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环保节能要求、环境和谐统一等;鼓励采用先进的工程勘察设计手段进行勘察设计,采用同塔多回、紧凑型、全联合构架、高塔跨越、全方位高低腿等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案,选用成熟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的新型设备材料等技术措施,以及从设计角度提出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为施工创优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等。
2、施工图纸的审核与设计变更管理加强对于施工图质量的审查管理,加强专业接口的审查,避免简单图纸套用,严格控制因设计工作深度不够造成的设计差错,减少设计原因造成的变更,杜绝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返工。
3、工代服务管理
要求设计工代服务及时、合理解决现场与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
4、设计质量工作考核
对设计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惩治措施或制度。
2.2施工质量管理
1、充分发挥施工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作用,要求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正常运转,落实三级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杜绝验收环节流于形式。
2、对各主要施工工序,编制施工创优细则,明确施工工艺要点、技术措施及成品质量要求。
3、依靠技术进步和精细管理,有效消除施工质量通病。针对地区气候、施工工期等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消除施工质量通病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4、推行施工标准化工作,实施试点先行、样板引路。
5、施工质量工作考核
对施工质量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惩治措施或制度。
2.3监理工作质量管理
1、要求监理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尤其是与工程创优紧密相关的见证、签证、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监理初检等工作。依据工程特点提出监理人力资源配置要求,监理工作要做到可追溯性,建立监理过程控制档案,尤其是要求建立质量关键控制环节的数码照片档案,确保隐蔽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和促使监理自身工作的到位,以保证安全质量控制工作独立、有效地开展。
2、通过建设单位定期通过监理资料检查、现场随机抽查等办法,以督促监理到位尽职。进而加强监理质量控制力度和效果的监督检查,确保监理工作制度及措施的落实
3、明确监理负责各类缺陷处理的组织和监督,对阶段和竣工验收提出的问题进行消缺整改,并实现闭环管理,努力实现无缺陷移交生产运行。
4、监理质量工作考核
对监理工作质量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惩治措施或制度,提高监理工作成效。
2.4设备材料质量管理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作用毋庸置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但需要了解、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等,还需要充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如农业机械老化问题、闲置问题以及管理问题等[1]。在使农业机械潜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业,进而使农业机械充分展现出高效性及实用性等优势。鉴于此,本文对“农业机械实现高效实用和管理”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基于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发现农业机械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问题的存在会倒置农业生产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1.1农业机械老化速度快,维护保养昂贵
对于农业机械设备而言,大多数是大型化的设备,由于在使用时间方面较为集中,因此在过度使用的情况下,便会倒置部分零构件损坏严重,进而加快农业机械老化速度。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设备的零构件费用高,进而造成维护保养费用昂贵。这些问题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待解决的。
1.2农业机械闲置时间过长
在我国,农业生产集中在春、秋季节,而夏冬季节农业机械设备则得不到应用,在闲置时间过程的情况下,便可能导致机械设备一些性能减弱。从而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难以使机械设备的性能全面发挥出来,进而造成生产水平低下等状况。
1.3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方法
同样由于受到农业生产季节性的限制,导致农业机械设备在春秋2季使用过于频繁,并且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能够有效展现出来。从整体层面分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农业机械管理不力,同时缺乏衔接性管理经验,进而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农业机械实现高效实用及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2.1对农业机械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杜绝疲劳作业
由于农业机械的工作时间相对集中,所以对农业机械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便非常重要。在合理安排过程中,需使农业生产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确保农业机械具备充分的休息时间。在明确这些准则之后,便可实施间隙作业以及轮值作业的方法,以此使农业机械使用的强度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农业机械超负荷作业等情况得到有效避免;本人认为,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疲劳作业现象需严厉杜绝。对于农业机械工作时间的安排,需以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而拟定合理、科学的安排计划。
2.2以农业生产特点为依据,对农业机械设备科学配置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由于本体结构单一化情况显著,从而倒置农业机械设备闲置时间过长,在部分功能丧失的情况下,便会影响农业机械整体性能的发挥。所以,需以农业生产特点为依据,进而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科学配置[2]。在掌握农业机械设备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功能多的农业机械设备,在闲置期间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从而使农业机械设备在投入应用时,各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3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
国内大多数学者[3]在研究农业机械合理使用过程中,均表明需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为了使农业机械实现高效实用及管理,便需要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农业机械作业人员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作业;制定合理、科学的使用计划,使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避免疲劳作业,进而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做好综合管理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配置管理人员,实施对“人”对“机”的双重管理模式,以此使农业机械的高效性、实用性得以有效展现,进一步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奠定良机。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应用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便需要对农业机械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杜绝疲劳作业、科学配置农业机械设备以及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等。本人认为还需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针对农业机械潜在问题及故障,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相信做好以上这些,农业机械将能够实现高效实用及管理,进一步为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娄承花.对加快七十六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J].农业机械,2012(2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