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疗设备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3 10:06: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子医疗设备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子医疗设备管理

篇1

我国现在还只是使用报表的方式来对医院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仍然处于使用人工进行操作的原始状态,严重的影响了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人力、财力、物力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使很多的医疗设备只能够使用一次,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飞快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普遍的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也已经大范围的运用到了各个行业之中。在医院日常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包括对其购买、折旧及售后服务等,使管理医疗设备的成本缩小到最低,利用率提到最高。

1 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性设计

1.1 设备基本信息管理

把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工作需求和所关联的设备管理的角色效能,和对设备基础信息管理的安排在Android终端上实现。里面牵涉到重要的角色有两个:录入信息的人和管理的人。录入信息的人最主要的就是增加设备的资料、对权限的申请及上传数据;而管理系统的人可以通过使用扫码的技术来对设备信息进行增加、查看、修改以及删除。从这可以发现,录入信息的人必须先向上级请示相关的权限,得到批准之后才能录入信息,在此过程中总台必须保证良好的运行,必须先要把录入的资料传送到服务器上才能进行数据传输,然后利用服务器将资料传送到数据库中。管理人员在设备完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备资料的修改及删减,严格的保障条码的清楚度及辨认度。

1.2 设备维修管理

在管理O备的修理中也包含了修理设备人员与管理员两个角色。设备人员通过对设备的条码进行扫描,清楚的识别出设备的序号后,向控制总部申请相应的权限,审批下来之后就可以对维修记录进行编制,随后将维修的内容传输到终端,然后由终端向数据库输送。而系统管理员主要做的就是管理日常修理设备的资料,添加、查找、完善及删减等都属于其工作范围。

1.3 设备采购管理

管理设备的采购包括查找采购的途径,如网上招标、集体决策等等;一段时间内的采买的状况;对于设备采买的详细的信息等等。

1.4 共享设备管理

计算机终端和客户端可以随时的监督全部的共享设备的状况,在对共享中心借用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系统借能,来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包括谁使用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什么时候归还的、使用了多长时间等资料的管控及使用,在此环节可以使用本模块的自动监测功能,从而加强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人为的影响因素。

1.5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对使用的较大的设备的纯收益与人工成本、水电费等耗费的计算,并估量其年收益、年利率、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指标,可以使医院在采买设备的时候能够有据可依。

1.6 设备折旧管理

在进行折旧计算的时候应该根据各种类别的年限、方法来计算。设备初始价值、估计残值、折旧的年数、折旧的方式都属于在进行设备折旧时所考虑的因素。

1.7 使用统计分析

负责医疗设备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在网上填写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含三个大的方面,分别是医疗设备的定额标准、医疗设备某一时间段的使用情况以及医疗设备的整合剖析内容。凡是属于上述标准的信息都需要定期在网上进行登记,方便管理者掌握医疗设备的具体信息,做出计划。

2 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想要实现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以系统的开发为基础,Visual Studio是实现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最佳基础,同时还需要将VC6.0作为系统后台语言。具体来说,实现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术主要有TCP/IP技术、数据扫描TWAIN以及Socket、TCP/IP技术等等,另外还需要结合 SQL Sever 2000的后台数据管理功能,才能保证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顺利的实现。

2.1 资料录入

目前关于资料入录的方式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进行纸质扫描,第二种则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录入。在进行电子档案录入工作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电子录入。负责资料录入的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将相关资料录入,然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共享,使录入的数据能够以一定的电子格式显示出来。相对来说纸质扫描的录入模式较为落后,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扫描仪进行纸质扫描录入的方式也逐渐便捷化,形成了目前两种模式并存的状态。

2.2 数据传输

Socket技术是进行数据传输中最常见的技术,在进行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一技术进行网络申请,或者通过这一技术对网络中的请求进行回复,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3 数据浏览

按照信息资料录入的不同形式,数据的浏览形式也具有两种类型,首先在电子录入模式下,电子数据通过辨别服务端发出的客户请求及时将相应的电子资料数据传送到客户端的用户手中。其次在纸质录入的模式下,浏览程序则是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传送的图像数据之后进行加工,最终以图像绘制效果呈现在用户面前。

3 总结

医疗事业不断的在发展,医院的医疗设备也随之在飞速的增加。对于设备的管理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保存与报废,还包括设备的采买、使用、维修以及折旧的全部过程的管理。落后的医疗设备的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中,应该充分的运用新科技,实现医疗设备的电子信息管理。才能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真正的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骞.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7(01):92-94.

[2]黄扬,徐秀林.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和应用[J].电子测试,2015(15):17-20.

[3]徐新民,殷朝庆.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02):69-70+78.

篇2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02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愈加广泛,同时医学科技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的国内外医疗设备陆续引进到医院。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并发挥效益,是信息化大趋势下医疗设备管理面临的问题和难题[1]。

一、我国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1.盲目性购买设备

医疗设备是指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所应用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仪器、装备、器械装置等产品。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二级医院中有92.1%存在盲目购买医疗设备的行为,81.3%的三级医院随意、重复购买医疗设备[2]。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医疗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医疗技术人员难以对医疗设备的性价比开展合理化评价,另外对设备的购买一般是一次性消费的方式,无法对后期维护和保养费用进行准确评价,部分医院没有结合医院的购买力和设备使用价值的具体情况,投资巨大却难以符合医院的条件;二是人们逐渐加强对健康的关注,病人倾向于选择具备一些设备比较先进的医院去就诊,加剧了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

2.医院维修人员不到位

由于我国大部分医院普遍存在片面重视医疗技术水平而忽视医学工程技术水平,对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缺乏必要的资质证明,准入条件不高,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用人标准和条件,导致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难以适应医院的发展。在医院晋升中,医疗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的发展空间条件有限,导致大部分维修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大部分医院为维修人员提供在岗培训机会较少,使维修人员的知识难以及时更新,维修技术水平受限,而大多数医院并没有专门的设备维修部门,机械出现故障只能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3.维修过程零件和工具的匮乏

现代化的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化的医疗器械,而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又决定了医疗效果。伴随医疗设备现代化和科学化,医疗设备的发展呈现日益高精尖化的特点,但由于医疗设备成本的局限性及行业垄断,医院没有渠道获得医疗设备的零件和备件,从而影响到维修的质量和进度。但医疗设备的特点是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和维修工具来进行检测和维修。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的检测维修依然局限于传统形式,严重阻碍了医院医疗设备的进步[3]。

4.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年限的重要手段,科学的维护和保养可以节省大量的购买新设备的资金[4]。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缺乏对医疗设备定期检查和日常维护,以至于在出现小故障时,医院难以无法发现和及时解决,使小故障不断发展进而导致产生严重的大故障,影响医疗设备正常使用和运行。另一方面医院没有合理化的监管手段,对医疗设备随意使用和放置,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准确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现状,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使用效率[5]。

二、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效率的必然选择

实现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繁杂的中间环节,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医疗设备数量不断增加,使用率不断攀升,医院医疗设备构成情况日益复杂,相关的医疗设备信息量增大,因此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成为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医院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2.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医院竞争力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在维修和保障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同时还可以在医院先进设备的购置和评估上发挥作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发展成为医院的一种竞争力,因此医院在购置和评估医疗设备时应加强使用信息化管理,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以期科学、合理地购置。原有的旧的医疗设备可以进行技术升级换代,改善和提升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技术效益,让其得到保值、增值。

3.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有益于医疗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

医疗设备使用的特点就是使用频率较高,通过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测的相关数据都能精确记录,如:开机自检功能是否正常,故障报警情况等。同时计算机与人工记录相结合,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管理,方便医务人员随时掌握全院医疗设备的运行动态,便于做好设备档案记录,对医疗设备的使用连贯性和高效性提供依据,有效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医疗故障。

三、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医疗设备的管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医院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6]。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中间环节,从而提高医院管理效率[7]。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8],医院对于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重视。

国外一些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是对医疗设备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和维护。它包含了设备库存、工作订单系统、预防维护计划、外包合同管理和所有的服务历史记录。除此之外,它还用于进行设备跟踪、获得性能指标、识别培训需求、生产管理报告、启动工作订单等[9]。

与国外相比,我国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只是对医疗设备的横向管理,大多能提供入库、记账、查询、统计、数据上报等功能,并没有系统的规划管理,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缺乏信息和交换和共享。现在的系统只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式系统,而医院整体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很高,电子病历、电子档案、图像传输等在医院的建设与使用已经很普遍。但是,医疗设备信息进程还相对比较落后,管理人员及其任务分配比较混乱,许多都是日常使用人员对信息的简单记录,并不能及时反映目前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及具体状态。

四、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健立健全医院各项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规则章程

医院主管医疗设备的部门应制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监督和反馈。医院应特别重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人员的资质问题,不能盲目的引进人员,特别是针对关键性的维修人员的资质及标准要求更加规范严格,强化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及时更新和提升,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业务素质。

2.医疗设备的采购信息化管理

在医疗设备采购之前,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需求,进行医疗设备的招标。对供应设备的厂家进行筛选,组织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对医疗设备进行论证。测试确认产品合格后,对每个医疗设备进行编号,并将生产日期、购买时间、使用时间、销售商和生产商的名称证件,以及发票和设备参数等详细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医疗设备的采购、招标、管理需要对设备的证照进行资质审查,并且要贯彻整个设备的使用生命周期,在完成人工证照审核后(如:医疗仪器厂商或经销商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就将证照扫描进系统,作为设备电子档案附件管理[10]。

3.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而其中医疗设备报修登记与维修记录的管理尤为重要。设备出现故障,由临床科室在网上递交申请,通过OA办公系统直接递交到个人,设备维修部门接到申请后,上门进行检修,对维修费用进行定额规定,定额以下的自行审核,超过定额的,由分管院长审核,维修结束后,维修工程师需在系统内填写详细的维修情况说明,包括故障设备名称、故障内容、维修方式、维修周期、维修费用。应用互联网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能够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安全性,同时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实现计算机全程参与管理和质量监控[11]。

4.医疗设备的档案信息化管理

医疗设备品种多样,种类复杂,目前部分医院在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医疗设备基档案建设条目不完整,没有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对档案的归纳和整理滞后,应当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和更新,甚至出现医疗设备档案重要信息缺失和丢失,难以追踪到问题出现的源头,管理混乱现象比较突出;另外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人才队伍建设缺乏专业性,专业设施无法跟进,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无法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定位不清楚,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安装花费了很大功夫,但是对于后期的使用和维修却做的相当薄弱。

参考文献:

[1]邱宏.浅谈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13,20.

[2]周晓萍,祁增凌,余元龙.数字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9):118-119.

篇3

[摘要]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诊疗水平高低和医疗技术安全与否。本研究重点分析目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利用RFID技术予以解决,并指出相关注意事项。

[

关键词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RFID技术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17-02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in the 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U Xueying

Wuzhou Red Cross Hospital,Wuzhou,Guangxi Province,543002 China

[Abstracts]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medical equip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proposal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ith RFID technology, and points out the possible risk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Key words]Medical Equip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RFID Technology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多数医院已经建立起医疗信息化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1]。尽管如此,医疗设备在使用和转移过程中,在面对急诊或者突发事件时,仍然存在反馈不及时,耽误救治等问题,影响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与社会经济效益[2]。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的综合管理,搭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对整个医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该文重点分析新型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并指出相关注意事项。

1 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1.1 医疗设备盘点分析

医疗设备盘点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整个过程很难完全实现账物相符[4]。入账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盘点,在每台设备上粘贴单一条形码,通过对条形码的扫描获得设备的相关信息。但是,这种条形码很容易丢失或者损坏,且条形码在设备的位置一般比较特殊,经常出现乱贴和错贴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设备甚至不知道存放在哪个科室,容易出现盘点困难,账物不符等问题。

1.2 设备维修分析

医院经常面临医疗设备维修不及时的问题,一旦维修不及时,设备可用性大大降低,极大地影响医务人员诊疗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管理中,通常是维修人员通过临床人员反馈的情况来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反馈流程过长,降低了设备维修效率,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实时监测可以更好的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5]。

1.3 设备使用效率分析

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信息化程度低,不能准确的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大多数医院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的招标采购与日常维护中,而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关注较少。除了超声科和影像科大型设备配置叫号系统可以进行实时统计外,多数医疗设备并无实时数据支持和分析[6]。由于设备运行时间和使用频率很难被医学工程部收集,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更加无法迅速调整,导致设备使用效率降低。

2 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对于解决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RFID和红外感应器以及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医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换与通讯,最终实现智能化与实时定位[7],消除信息的滞后和不精确。

2.1 RFID技术概述

RFID技术又称之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以及天线与管理软件四部分组成,电子标签进入读写磁场之后,阅读器会发出一种射频信号,感应其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经过解码之后传送到管理软件中进行相关的处理,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8]。这种技术在数据存储、传输以及多标签识别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被逐渐应用到交通运输和工业自动化以及物流管理中。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也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9]。

2.2 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初步应用

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优化医疗设备盘点。设备盘点建立在入库和出库信息完备的基础之上:设备入库主要是将设备的相关信息录入到医院设备管理系统中,同时通过写码器编入到电子标签之中,使每个设备有自己的身份;一旦设备需要出库时,设备的基本信息可以在出入库管理的界面中显示 [10]。设备的盘点一般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系统会自动发出具体的盘点清单,管理人员在盘点过程中通过读取设备上的电子标签信息,将设备的实际库存信息填入到整个管理系统中,与清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完成设备的盘点。由于管理人员不需要逐一对每个设备上的电子标签进行扫描即可将实际数量填入管理系统,有效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误操作。

②简化医疗设备维修。运用RFID技术可有效的利用无线网络远程监控医疗设备,并通过网络报修的方式实时监控,从而提高维修效率。主要原理是,利用医疗设备上现成的报警系统,加装信号采集与发送装置,将报警信号与终端网络连接起来,一旦出现报警,管理人员可以依据终端显示的信息第一时间作出反应[11]。对于无法加装报警信号的设备,也可利用专业医疗设备维修软件进行网络连接,简化报修流程,更快的将设备送入到维修中心进行维修。此外,通过信息系统,维修管理人员可以更好的对设备故障进行统计,并总结故障原因,提高设备管理质量。

③助力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提升。传统做法采用人工统计的方式监测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不但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11]。利用RFID技术,大部分医疗设备可以自动记录其电压和电流,以及患者相关信息,确认使用时间和频率,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射频技术传输到网络终端,管理人员在电脑上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还可以监测设备水电的消耗、日常养护费用等信息,更好的评估设备使用效率并及时作出调整。

2.3 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意义

与传统的条形码相比,RFID技术更加方便,其电子标签比较薄,体积小,能够应用在任何的医疗设备上。同时,其内部芯片存储信息量大,具有可重复性,尤其在移动的设备中具有较好的应用。点子标签还具有防水和防磁以及耐高温的特点,使用的寿命也相对比较长,能适应医院各种恶劣环境。传统的条形码需要逐一扫描来读取设备信息,而RFID技术可以在设备覆盖和遮挡的情况下读取相应信息,将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设备管理精确性,进一步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的同时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并为后期科学合理的购买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4 RFID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费用方面。RFID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的投资回报率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电子标签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使得该技术在医疗设备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其对周围设备的较高要求也使得执行成本居高不下。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利用不断发展的RFID技术本身来降低执行费用,是RFID技术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②技术安全方面。随着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不断应用,RFID技术是否会影响医疗设备本身的性能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2]。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排除其对医疗设备性能正常发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RFID技术在解决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同时如何有效的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也是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

③统一标准方面。由于标准不统一,导致RFID技术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指导体系,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针对该问题,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国家对RFID技术的标准制定了简单的技术大纲,但仍然缺乏可操作性;而国内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也相对比较缓慢,依然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能否制定统一有效的标准,直接关系到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开展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3 结语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成分,也是医院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首要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应逐步展开。该研究从目前设备管理遇到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了RFID技术对提高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并提出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依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更好的发挥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优越性。

[

参考文献]

[1]廖湘庆,杨雪梅,张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9):55-56.

[2]李远洋,王新沛,王晓民.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100-102.

[3]丁效军,郑理华.医疗设备RFID标签的设计和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1):42-44.

[4]米永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C]//湖北:2013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2013.

[5]卢荣斌,许耀良,张连强.基于信息技术基础的医疗设备高效管理模式[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5):27-30.

[6]米永巍,李怡勇,李涛,等.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27-29.

[7]李涛,李怡勇,米永巍,等.医疗设备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4):125-126.

[8]周闻博.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3):24-29.

[9]林东晓,林霖,李伟鹏.基于RFID技术的医院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53-55.

[10]丁效军,郑理华,陈宇珂.RFID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8):38-39.

篇4

中图分类号:TN915.0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Management of D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gainst Web Network Application

Li Kejia

(Handan First Hospital,Handan056002,China)

Abstract:Building Web applications on the network through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gradually achieved a network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base management,to mak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more standardized processes,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enhanced management of hospi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module should b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 network, to regulate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medical efficiency.

Keywords:Web network;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Management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管理体系结构,在数据采集中使用SNMP协议。通过划分管理域实现设备的分布式监测,使用HTTP和Java Applet技术解决了客户端的浏览器与设备之间通信。建立了设备通信量预测模型来分析设备的性能问题。并且在客户端实时反映设备的连接情况。

一、医疗电子病历管理与网络化的必然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先进医疗设备大批引进医院,作为教学、医疗、科研等医疗工作基础的医疗设备。目前,医疗设备信息已经完全实现了计算机单机管理,“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已经在部分医院展开,它对实现医院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提出电子病历的网络化管理是目前医院系统势在必行的。电子病历通过网络使科室、设备管理部门完成医疗设备信息互换、设备管理数据库资源共享。有了信息交流通道既可以避免闭塞和信息资源浪费,还有助于提高医疗过程信息的准确性。

二、网络化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模式

(一)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设计

该系统主要是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网络服务模式,构建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交互性的管理系统,为患者、医护人员和异地医院提供功能相对完备的网络技术服务。它主要包括基础信息、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几个模块。实现电子病历管理的网络化,需要该系统由域网向因特网广域网延伸,以设备数据库为基点,形成更大规模的电子病历服务网络。实现与HIS系统的无缝连接,真正做到全面数字化管理。从独立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扩展成为兼容的医疗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成为大型医院办公系统之间的统一管理。

电子病历的有效管理贯穿于病人诊断、看病、痊愈以及下次看病乃至终身得病看病的整个过程。现在国外运用的电子病历管理软件多为单机版本,多侧重于台帐管理和设备的折旧管理,缺乏计划与论证的管理、选型与合同管理、使用过程的动态管理等,且收集设备运行资料需要各科室定期填写表格,不但设备科工作量大,科室也嫌麻烦,填写的规范往往不符合要求,使管理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影响网络管理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制约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一条是医疗设备编码工作没做好,使病历的分类统计功能形同虚设,统计功能只剩下了单价的统计,无法激起大家使用系统的兴趣和热情。单机系统下,由于系统使用者只有一人,此问题可通过人为的干预而得到部分的解决,网络环境下,系统为大家共同使用,不解决此问题系统将无法运行。

(二)WEB网络化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应用

1.形成科室、住院收费明细账。

利用医疗设备明细中的使用患者信息,形成明细账,将病人的得病情况、诊疗情况、住院情况与特定收费项目进行关联设置,在管理端使科室用户实时了解、掌握本科室的医疗病历的全部信息。通过web网络还可以用于每月对于不便区分的病历进行关联设置,形成大系统,再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且要能够分析门诊、住院收费明细统计产生出该设备的经济效益;对于消毒除菌等公益性设备不做效益分析等。

2.建立病历在线提交和提取系统。

按月产生电子病历的情况统计表,使患者的疾病、诊治和转院情况数据更准确。开通患者的病历在线申领和提交系统,通过医院局域网随时提交申领信息,这样,实时的需求信息直接反馈给各个医疗科室,进行单独分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生的诊治效率,病人也不用为了一个小感冒等上许久,实现医院人、财、物的高效利用。

3.提供设备信息查询服务,病历管理数字化。

根据病历的具体情况,可以按日或按月登记情况,把病历计量管理数据记录在档案数据中,将其检定档案及下次检定时问均给予患者及时的反馈,并适时和通过web网络和医院的管理人员双向沟通提醒,共同促进病历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医院大病历资料转化成文档存入服务器实现网络共享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医护人员通过在线网页浏览的形式,调取该病人的数字化文档进行辅助参考,能更快的全面掌握诊治要领。

医院电子病历网络化管理是医院发展到现代化高端时期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必然手段。Web网页浏览服务方式简单直观,随着网络的普及日益成为我们畅游的主要方式。Web网络在医疗设备管理的应用实现了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推动了医院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eb访问服务管理模式,是想通过医院局域网网页访问在线提交和转院时能够简单快捷进行病历流通的方式实现各项管理流程。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借助这种局域网网络,努力改善现在看病转院难、排队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军,顾广胜.医疗设备信息网络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7,4,8:16-17

[2]沈益兵,赵磊.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外健康文摘,2007,4,8:256-258

篇5

引言

随着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水平、高精度的医疗设备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在提高医疗水平,为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是保障医院运转的根本[1]。目前先进的医疗设备大多数为进口产品,科技含量高、日常保养与维修技术复杂,这对设备办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挑战[2]。如何加强设备管理,在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医院良性运转,充分保障患者医疗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系统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近年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对医疗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医院引进医疗设备的步伐也随之加快。然而医疗设备众多,设备管理的工作量大为增加。虽然建立了医疗设备信息档案,但由于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精力限制,很难做到精细化管理,设备信息档案大多数时间沉睡在档案柜,对设备的使用状况、定期保养、检测和评估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1.2 缺乏高水平的设备维护人员

目前高水平大型医疗设备以进口产品为主,在日常工作中,不乏有很多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希望通过学习产品的维修手册加强业务水平,但大多数产品的说明均为英文,这成为进一步学习较大的障碍。另外由于设备金额巨大,技术人员往往缺乏信心,惧怕尝试,导致大多数大型设备的保养维修均依靠生产商或第三方公司来进行,长此以往下去形成依赖,虽然医院有高水平设备,但没有与之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维修与保养方面的会议、培训相对临床专科少而又少,技术人员提高水平的平台缺失也是阻碍专业维修人员成长的障碍。

1.3 缺乏细致的设备效益分析

医疗设备的效益具有多方面,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在医院进行效益评估时往往以科室为单位,很少对单个设备进行细致的效益分析,那么很难对同一科室的不同档次设备进行效益区分,科室在选择机器时也具有盲目性,可能会导致盲目追求高档设备的情况,对医疗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1.4 缺乏规范的设备更新及报废机制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往往处于紧缺状态,很多设备常年高负荷运转,随着设备的老化,难以避免的会出现诸如图像不清晰、数据不准确等情况,这会对临床诊断治疗、患者安危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医患纠纷。另一方面,频繁的设备更新和设备报废也会对医院效益产生影响,产生医疗资源的浪费。

2 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2.1 建立完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在设备管理上应更多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来开展工作,更有效的发挥设备档案的作用[3]。首先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全面的医疗设备电子档案,录入所有设备的信息资料,标注对应的生产厂家及销售商信息。其次要针对每个设备不同的特性,提前录入设备的保养时间、检测时间,根据录入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表,并对每次的保养、检测和维修进行记录。此外借助设备信息系统对设备采购、使用状况及分析、资产清查等工作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由于设备办管理人员有限,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使用科室人员的保养和维护意识,根据设备电子档案的记录积极配合设备办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2.2 培养高水平维修技术人员

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高水平大型设备的维修仍需要通过生产商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但这并不与提高本院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水平向矛盾。首先要充分调动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去提高专业知识,在设备办内部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4]。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向院领导争取参加设备维修方面维修及培训的机会,多与高水平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另外在设备购置谈判时,可以有意识的向经销商提出设备维修培训的要求,通过与专业的厂家维修人员学习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3 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与对比

首先以科室为单位,对科室内的每台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效益对比。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分析、技术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评估经济效益时要充分考虑设备使用率和单位时间设备利润比,并结合设备耗材费、设备劳务费、设备维修费和设备折旧费等进行评估计算。技术效益分析时要考虑该设备是否增加科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发表文章情况等。社会效益分析包括在引入高水平机器后通过宣传,是否有拉动患者就医的情况发生[5]。通过确定设备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医疗设备采购产生指导性作用,有助于科学化进行设备管理,增加医院整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2.4 建立规范的更新报废机制

与科室设备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积极配合,根据不同机器的使用时间,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质量检测。通过对设备重要参数进行打分评估,一旦机器诊疗质量不达标,立刻进入报废程序,做到对患者负责、对医生负责,坚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6]。对报废设备同样要进行管理,防止设备流失对医院资产产生损失,部分设备可进行出售处理,但要坚决选择可靠机构进行报废出售,防止不合格的报废设备继续流入市场,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3 结束语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正常运转的基石,良好的医疗设备管理不但是医疗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保障患者就医安全、科研教学和医院盈利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医疗设备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结合在日常工作中发觉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完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培养高水平维修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精细化的效益分析对比,并建立规范的更新报废机制,为加强和完善医疗设备管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于京杰,汤黎明,于春华.医疗器材的规范采购与科学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9):55-60.

[2]黄良谋,唐通军.医疗设备管理与评价[J].医疗设备信息,2005,20(2):65-67.

[3]于京杰,汤黎明,陈锐华,等.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5):61-63.

篇6

〔关键词〕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医疗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数据量越来越大,价值越来越高,单靠传统医院设备管理模式已“力不从心”[1]。另外,原国家卫生部2011年制定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PDCA),该标准对医疗设备管理流程化、精细化、精确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实现持续改进,以评促改,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我院引进HRP系统,对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维护、处置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现将主要做法报道如下。

1HRP系统

HRP系统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大革新,有着高度集中的管理平台,将信息高度共享,可为设备的分析统计、资源配置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2]。该系统采用C/S结构,安装部署在服务器端,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特定的IP地址访问使用。主要编程语言采用VisualBasic,数据存储采用SQLServer2012数据库。客户端(工作站)通过局域网访问数据服务器,将获得的结果实时传递至客户端。

2医疗设备采购模块

设备采购一般主要包含技术评估、采购执行两大过程[3-5]。HRP系统授予相关部门、科室不同权限,开放相应功能模块。分别完成申请、汇总、论证、审批流程,生成医疗设备采购计划。整个流程环环相扣,公开、透明,为医疗设备追踪溯源打下基础,防止腐败漏洞产生。

2.1医疗设备申请

使用科室负责人登陆HRP系统,填报医疗设备申请表及论证报告。内容包括:医疗设备名称、数量、估计价格、申报理由、意向品牌(三家)、意向型号及主要参数;被申购医疗设备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科研教学、人员配置、场地需求、主要配置、科室内部采购意见等。负责人确认后数据传送设备科。

2.2医疗设备技术评估

设备科通过系统汇总各科申报计划,生成年度医疗设备申购汇总表,组织医院医学装备委员对拟购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配置、品牌、型号、参考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进行比较,对设备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维护性进行评估。结果上报医院院长办公会讨论审批。设备科根据审批结果,在医疗设备申购汇总表后录入同意采购与否,生成年度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医疗设备配置计划网络流程化,使整个过得公开、透明,可避免现象发生。

2.3医疗设备采购

根据医院管理制度,5万元以下设备由设备科、财务科、纪检科、医务科、护理部、使用科室组成的采购组共同议价采购。5万元以上设备报市招标办,由政府集中采购。招标后,设备科组织医院采购小组与中标销售公司共同签订采购合同。在HRP系统通过审批的医疗设备条目后录入合同内容。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销售公司、合同价格、设备台套、付款方式、到货日期、质保期限、配置清单等。并设置付款日期和质保期提醒,为财务付款和保修查询提供基础数据。合同录入完成,HRP系统根据国家医疗器械分类编码加流水号生成医疗设备设备编码。从采购环节对每台医疗设备进行唯一编码,编码内容涵盖设备的基础信息。编码转换条形码,设备验收合格后作为标签粘贴在机身上。通过查对编码和扫描条形码均可查阅该台医疗设备的基础信息。医疗设备编码和条形码的使用是实现医疗设备精确管理、数据追踪溯源的基本条件。

2.4建立医疗设备电子档案

扫描医疗设备相关资质证件,上传HRP系统,建立永久电子档案,档案编码与医疗设备编码一致。主要内容有:销售公司及生产企业营业执照、经营(生产)许可证、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生产企业及公司给销售公司的授权书;销售公司对业务员的授权书、业务员身份证复印件;产品技术样本、合同及配置清单;其他相关证件和验收后包装箱内文件;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许可证等。电子档案取代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节省了存储空间,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工作人员查阅档案提供了方便。

2.5医疗设备验收

医疗设备到货后,维修人员和使用科室负责人、操作人员、送货公司共同对设备外观、性能、配置进行登记验收。给医疗设备粘贴条形码,在HRP系统对应设备条目录入验收结果,为下一步的资产清查及设备维护打下基础。设备科固定资产管理员确认后完成资产出入库手续。

3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模块

利用HRP系统强大的数据库及自动统计、汇总、分析功能进行使用管理,实现医疗设备绩效评估自动化。

3.1医疗设备使用记录

在医疗设备购置目录后增加收费项目、使用人次、开机时间、使用耗材品种名称及单价、折旧年限;维修次数、维修费用、更换零配件价格及数量;水电费等字段。与医院临床使用HIS系统对接,直接提取收费项目、使用人次、开机时间数据;设备科录入使用耗材品种名称及单价、折旧年限;修理组录入维修次数、维修费用、更换零配件价格及数量;总务科录入水电费。一方面实现使用情况登记电子化,另一方面为医疗设备效益分析打下数据基础。

3.2医疗设备绩效评估

医疗设备绩效评估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6]。HRP系统可按时间段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单机或科室效益分析报表,实现效益分析动态管理,解决传统手工统计费时、费力、数据模糊、统计困难等问题,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设备科、使用科室、医务科、财务科、院领导共享数据。有利于使用科室合理安排资源;设备科、医务科、财务科和院领导可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清楚的了解医疗设备使用情况,为下一步医疗设备采购、资金预算指明方向。

4医疗设备维护模块

医疗设备维修、保养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保修合同的管理,维修申请及维修进度均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7-9]。HRP系统的运用填补了我院这项空白。

4.1医疗设备维修

使用科室通过HRP系统申报设备故障,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完成之后,工程师在系统录入故障原因及维修情况,更换零配件情况,使用科室确认生成维修记录。按时间段自动生成维修报表,维修人员可通过系统分析医疗设备故障发生主要原因及主要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操作人员培训,或者主动定期维护,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4.2建立计量设备登记系统

计量器具基本信息录入HRP系统,根据计量器具分布、分类、单机的查新,能够快速查到每台计量设备的计量检测情况。根据不同类别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自动根据上次检定日期,生成计量器具日程表,对系统设置自动提醒功能。计量完成后设置检定合格标志,并将原始计量信息记录在案[10]。做到强制计量器具百分之百不漏检。

4.3医疗设备保养

医疗设备保养包括预防性保养,即三级保养和购买维保两种类型。在每条医疗设备信息后设置三级保养记录电子表。使用科室的一级维护保养及维修人员二、三级保养情况录入电子表。对购买维保的大型医疗设备维保合同进行扫描录入电子档案,维保价格和维保周期录入系统,并设置周期提醒日期,为下一次购买维保做准备,避免维保过期现象发生。

5医疗设备处置模块

HRP系统设置调配处理和报废处理模块,使医疗设备处置网络流程化,缩短部门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实时统计医院固定资产总值。

5.1调配处理

使用科室对功能完好的闲置医疗设备通过系统填报医疗设备调配申请,申请调配处理,维修人员鉴定后,报领导审批后收回设备库房,扫描二维码入库,同时减去使用科室固定资产。如有其他科室需要则调配使用,再扫码出库投入使用。对功能完好,但不适应医院技术发展的医疗设备,考虑捐赠。合理调配,避免设备资源浪费。

5.2报废处理

使用科室对故障频繁、老化、无维修价值医疗设备通过网络填报设备报废申请,申请报废处理,维修人员鉴定属实后,报领导审批后收回设备库房,扫描二维码入库,已过折旧年限的直接减去使用科室固定资产,不到折旧年限的要分析原因,一次性扣除折旧,再减去科室固定资产,及时报废,防止设备残值流失和场地占用。我院利用HRP系统进行医疗设备管理以来,实现了数据共享、追踪溯源、精确管理,避免重复劳动。与HIS系统融合,使使用人员、采购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能方便查询医疗设备信息和状态,实现闭环控制[11]。促进了各部门互相配合以及流程再造等工作模式的重大转变,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有效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杨琼 单位:孝感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王一栋,陈刚,牛伟新.医院设备信息化管理及系统架构设计[J].中国医学设备,2016,13(3):43-46.

[2]刘元明,刘欢.医疗设备资产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54-56.

[3]祝海洋.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信息化[J].医疗装备,2015,28(6):75-77.

[4]曹少平,印春光,张力方.现代医院设备采购管理的探索[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4,35(2):104-107.

[5]栾琳.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范化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185,193.

[6]李远洋,王新沛,王晓民.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4):100-102.

[7]徐锋.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2,9(8):32-34.

[8]张红侠,刘勇,卢中凯.关于提高医疗设备维修效能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3):105-106.

篇7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0-0057-02

在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和完善的今天,医院医疗设备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医疗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效果就直接关系到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甚至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提高医疗设备的整体配置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运营成本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如何发挥医院医疗设备的最佳性能,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已经成为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的现状、重要意义及主要措施等方面做出简要分析。

1 医疗设备的维护现状

对于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医疗设备,能否认真的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现代化建设及经营管理水平。在我国许多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领域,至今仍沿用传统的维护方式,缺乏一个系统化的设备维护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维护的专项资金得不到落实、维护保养意识淡薄、维护制度尚不健全、维护工程技术人员分工不合理等,造成医疗设备不能及时优质的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因此,需尽快建立健全一个系统化的设备维护标准及方法,使得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也使得医疗设备维护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规范遵循,有标准依照,这对医院的正常运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医疗设备维护的重要意义

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相关技术状况及各项参数指标的不同程度变化,作为设备维护人员,就必须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始终保证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达到合格的使用标准,发挥设备最大的使用率,提高医疗质量及医院的效益。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及使用寿命均与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有着重大的关系。

首先,加强对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保证设备时刻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保养才能保证设备的完好率,提高设备在使用中的可靠性,保证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其次,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在当今国内各级医疗机构中,医疗设备在医院的总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都是相当大的,与此同时,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较多的,也是正常医疗活动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医疗设备维护人员,努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发挥其最大效益,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及消耗费用,对于医院的经济效益均起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加强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还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医疗设备管理是现在化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那么,进行科学化、制度化的医疗设备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将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才能有利于全院整体管理水平。

3 医疗设备的主要维护措施

3.1 重视医疗设备使用之前的培新工作

设备使用之前的培新工作是一个被众多医院所忽视的重要环节,由于医院内的医疗设备种类比较多,且部分设备需要专人进行操作,而有的设备又要求整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均能进行操作。因此,在新设备引进之前,医院应当对设备的使用人员组织进行业务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等有针对性的对使用人员进行讲解示范,对于同种设备,来自不同厂家,甚至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在其具体操作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了解设备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对正确使用该设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培训过程中,设备维护人员也应当与厂家培训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了解设备相关技术参数及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为今后临床上的正确使用和维修提供基础。

3.2 建立医疗设备维修基金

由于部分医疗设备价格十分昂贵,所以相应的保养、维修成本也很高,只有建立一个医疗设备维修基金,才能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提供资金支持。在设备的临床使用中,会经常对设备造成磨损,且随着设备年限的增长,发生故障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在维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对部分老化零件进行更换,因此,设备维修基金的建立,能够充分保证维修资金的迅速到位,为医疗设备维护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经费,也为设备维修争取了时间,从而维持医院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3.3 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工具

在实际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对于维修检测工具的配备也尤为重要, 现代新型医疗设备的精密度越来越高,技术参数要求越来越严格, 所允许的误差也越来越小, 这就使得设备维护人员不能盲目行事, 必需依靠仪器仪表进行, 这样可以保障设备的精度, 同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可促进设备科学有序的维修与保养,坚持日常常规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建立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医疗设备安全检查制度,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制度,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等各级管理制度,使医疗设备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够遵照相关制度有序进行。

3.5 制定相关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

对待医疗设备维护工作,应当遵照相关计划有秩序的进行,在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的分工等日常维护常见问题方面进行详细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工作进行日常和定期的设备保养,搞好各种设备的除尘,加油,零件加固检查、运行检查、电路检测等基本任务。另外,也要做好贵重大型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对设备的主体部件或重要部分进行检查,调整相关参数至正确值,对破损部件应及时更换,不能拖延使用,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故障。

3.6 防止静电对医疗设备的损害

医疗设备大多为电子设备,且集机、光、电位一体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在临床应用中,许多器械都是直接用于人体的,而人体一般带有100~200V的静电,如果医疗设备中的关键电子元件受到人体静电的冲击,就会发生电子元件烧毁的现象。因此,在医疗设备维护中,必须防止这些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冲击。目前设备维护中,相当一部分维护人员尚未把静电防护放到重点认识上来,导致设备的不必要损坏。

3.7 贵重设备的重点维护

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最昂贵的设备大多集中在医学影像科室,其中的超声、X线机、CT、MRI等设备造价很高,也是使用率较高的设备,应当作为医院内医疗设备维护的重点对象,应当对此类设备进行专人操作,一般此类贵重设备的厂家会直接提供保修保养服务,在维修保养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应当进行监督,保证厂家工程师定期准时的对设备进行点检,保证设备时刻处于最佳使用状态,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保障。

4 结 语

现代医疗设备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面对着日益精密的各种医疗设备,对于如何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已成为医院设备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和职责,设备管理人员应当认真执行各项制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保证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作者简介:范人杰(1985-),男,汉族,工程师,上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立医院设备科,工程师,主要从事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当前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已成为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种高科技,高金额的医疗设备被引进到各个医院,如何管好这些设备,发挥这些设备的功效,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带来正能量,已成为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新问题。所以在如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1 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

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各种高新设备大量购置,原有的设备管理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目前我国医院的设备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某些医院在设备采购前不进行充分论证,盲目跟进其他医院购置的一些大型设备。设备购置后患者人数有限,或者自身操作水平尚未达标,这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此外,有些医院本着进口设备好于国产设备,设备辅助功能必须全部配齐的原则来购置设备,结果买来的设备其性能并不比国产设备突出,而过多的辅助功能没有病源开展,这种事例并不少见。

1.2医院设备管理仍处于人工记账、手工统计的管理模式。这样不但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数据不完整,会有较大的误差。

1.3由于缺乏有效的设备使用监测手段,使得设备使用情况不能动态监测,对使用率低下的设备不能同意调度和统筹使用,造成了部分设备长期闲置,即降低了设备使用率,又直接影响了医院效益、科研工作及疾病的治疗。

2 整体业务流程及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设备管理部门内部进行的日常管理,医疗设备管理是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的结合,静态管理主要针对设备的技术资料、购置信息、合同记录、出入库资料等,这将便于对单台设备的具体信息进行查询。动态管理主要针对设备的日常使用率,折旧率、维修费、耗材使用率、效益盈亏情况等,这将便于设备日常管理和为购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从医院其他系统(HIS、LIS、RIS)中提取相关数据。

在设计之初,必须先了解具体有哪些部门使用,而其中各部门间的关系是如构建的,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设计方向。

2.1整体业务流程

整体业务开始由科室提出设备购置申请;然后由相关部门审核;审核通过后物资采购办统一招标购置;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负责开箱验收,并进行出入库登记,同时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计量、报废等工作统一由设备科负责管理;所有的账目由财务科统一处理;院领导把控全局,查看设备的申购及使用情况。

2.2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2.1医疗设备预决算管理

科室按照统一格式提出的设备购置申请需求,由相关科室(设备科、医务科、医保办、财务科、设备耗材管理委员会)对设备的维修情况,经济效益,医保准入,医院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采购计划。在整个预决算过程中,需把每个步骤中产生的文档以扫描件形式在系统中备档,以便日后查询。

2.2.2医疗设备电子档案管理

每台医疗设备都在系统中建立电子档案,设备档案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规格型号、产品数量、产品金额、设备序列号、安装日期、验收日期、保修期、计量周期、发票扫描件等。这些资料都在日后的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提示作用。

于此同时,系统要建立科室台账,每个科室的科主任及设备保管人可以随时查阅本科室设备的基本情况。

2.2.3仓库管理

包括设备及其附件的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退库、退货、供应商管理、付款管理、转移等。设备在出库时,因为设备贴上专有条形码,方便设备盘点和动态跟踪。每月统计供应商当月设备购置金额,根据设备购置合同打印付款通知单给财务科,然后付款。每月形成出入库报表。

2.2.4医疗设备资产管理

由医院资产专管员负责,包括设备帐明细、转移、调拨、削减、打印设备条码、折旧、盘点、设备报废。电子档案管理、仓库管理和资产管理是整个医疗设备信息化的基础部分,详细记录了医院设备的具体分布,建立较为完善的账务信息资料。

2.2.5医疗设备三证管理

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管理的时候需要对设备的证照进行资质审查,并且设备证照需求贯彻了整个设备使用生命周期。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在完成人工证照审核后(医疗仪器厂商或经销商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就将证照扫描进系统,作为设备电子档案附件管理。

2.2.6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出现故障,由临床科室在网上递交申请,简单描述故障情况,这样方便设备维修部门对症下药。设备维修部门接到递交申请后,派专人上门进行检修。对维修费用问题,我们采取的是3000元以下设备管理部门自行审核,3000元以上由分管院长审核。每次维修结束后,维修工程师需在系统内填写详细的维修情况说明,包括故障设备名称、故障内容、维修方式、维修周期、维修费用。这样在日后的工作中既方便统计维修费用,又方便领导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在设备更新、报废时做出合理决策。

2.2.7医疗设备PM保养及计量管理

在设备日常PM保养及设备定期计量工作中,可根据数据库录入的设备定期保养、计量周期时间信息,设置预报警功能,到期进行报警提示,避免了认为因素造成的漏保养和漏计量现象。

3 设备效益分析

如何准确得出每台设备实际收入,是每个医院领导层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院在做设备效益分析时采用的方法是,通过HIS、RIS、LIS、PACS系统做接口,设备收费代码与设备做对应,抽取设备的工作量及收入。当然这中间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实际工作量与实际收费金额没法做到对应,因为里面牵涉到很多误操作及人情操作等,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给每台设备5%的误差率,当你的实际收费金额低于理论收费金额5%的时候,缺少的部分从相关科室当月奖金中扣除。其次很多设备的收费代码相同,比如监护仪、输液泵等,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均摊,一个科室当月输液泵收入为1万元,他有10台输液泵,那我们就均摊每台输液泵当月收益为1千元。再次就是设备使用耗材问题,我们采用月结及均摊并行模式,独立设备,按月扣除其耗材领用成本;平台设备,按月均摊扣除其耗材领用成本。最终我们效益分析公式是:单台设备当月收入―当月耗材领用费用―当月设备维保费用―当月折旧费用=单台设备当月实际收益。

使用设备效益分析软件后,我们不但获得比以往手工记录更精确的收益数据,以供领导层在设备购置时做出正确决策,同时临床科室在设备日常使用中更关注设备日常保养,设备正确操作规范及设备耗材领用的实际消耗。对医院来说节约了不必要的损耗,对科室来说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这是双赢的模式。

4 小结

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以使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信息化管理对设备查询、统计、管理、质量和服务等各方面进行量化统计。目的是确保临床应用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使用中必定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就一定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精确、直观。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在数字化医院管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蕾.简论医院设备全面技术管理的信息化【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5):34-35

[2] 张红蕾,李斌.关于建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系统的构想【J】科学管理,2011,26(11):67-67

篇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球医疗设备种类已超过1800种[1]。当前,国内医院设备总值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支撑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基础[2]。然而长期以来,医疗机构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虽然已经上升到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层面,但是没有同互联网结合其管理效率仍然较低[3]。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高度重视的今天,医疗设备作为临床上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也应引起重点关注。

1互联网技术在医院设备管理及质控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管理的特点为技术综合度高、技术更新周期短、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很多厂家的维修配件垄断,市场很难购买。有些厂商使用密码锁定医疗设备,使得第三方及医院无法进行维修。另外,由于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快,故存在技术壁垒。医疗设备管理的难点。(1)管理难。大型医院医疗设备数量多,逐一统计设备利用率、使用效益、维修保养情况难度大。(2)质控难。医院资产管理部门人员较少、专门的质量控制设备较少、缺乏质量控制技术人员。(3)维修难。医院的维修工程师维修响应速度快,但是培养周期长、成本大。购买原厂保修质量稳定,但是价格高、响应慢。第三方公司维修响应速度相对原厂较快、价格适中,但是维修质量没有保证。医疗设备质控管理提升的必要性。(1)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已经写入有关国家规定;(2)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有利于防范医疗风险;(3)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能够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效益[4]。

2互联网+医疗设备管理原则

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设备管理原则为:动态管理、系统管理、经济管理[5]。动态管理是指审批登记、常见问题汇总、数据分析、维修跟踪反馈、合同供应商等内容实时录入到平台;系统管理是指中长期计划、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化管理、分级管理制度等内容可以通过平台进行系统的管理;经济管理是指:通过平台可以进行成本核算、折旧、报废、维修成本控制、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进而分析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等经济情况。

3互联网+成为医疗设备质控的有力武器

电子化档案、互联网信息实时交互、互联网实时数据采集、平台化发展打破垄断形成产业社会化[6]。(1)将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档案化管理;(2)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社会经济效益;(3)通过缩短报修响应时间、完善维修跟踪情况、实时进行维修记录、全面记录配件更换等工作,提升维修、质控效率。

4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设备管理平台设计

该平台的功能包括:设备分类档案、设备申购管理、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质量检测、设备保养管理、质量控制(保养计划、质控记录、安全监测、服务推送、提醒功能、要点提示)、效益分析(大型设备收支及效益分析、按科室设备类型时间分析、维修养护成本分析)、工作提醒平台[6-7]。通过平台使医院建立起包含供应商管理、维修管理、质控管理、资产管理、流程管理、数据管理等方面的高效率管理[8-9]。

5对策建议

第一,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作为资产管理处的重要日常工作。有3点原因:(1)《国家医疗器械管理条例》明文规定,医院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分级定期的保养、维护、质量检测,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2)医疗器械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如果发生因为医疗设备原因的医疗事故医院负全责,做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可以规避医疗风险;(3)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多,价值高,做好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降低运行成本[10-12]。第二,规范的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综合效益。逐步规范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医疗设备进行中长期规划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供应商资料库,对供应商资质、合同审批等进行动态管理。对设备的购置、折旧、维护维修、使用次数、使用时间进行分析,科学配置医疗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综合效益[13-14]。第三,整合自修、原厂修、第三方维修提高医院设备保障水平。逐步规范工程师培训、学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医院工程师的自修技术能力。对一些大型的、存在技术壁垒的设备,提前对设备进行原厂保修,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率。选择一些技术能力强、信用度高、服务规范的第三方公司,对医院设备进行维修。对自修、原厂修、第三方维修进行分析,科学的选择维修方式,降低维修费用。

[参考文献]

[1]郑蕴欣,李斌,徐梓添.区域性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量控制效果及需求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36-38.

[2]张树伟.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等级评审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7):225-226.

[3]徐勇.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2):148-150.

[4]田君鹏,林小灵,胡立勇,等.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3):165-166.

[5]吕俊.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与维修养护方法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35(1):103-104.

[6]刘洪斌.医疗设备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定性检测方法[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1):47-50.

[7]曾莉,罗伟.基于云计算的医院大数据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55-56,57.

[8]阿米娜•卡德尔,海衣沙尔•斯玛依尔.研究医学计量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90.

[9]赵伟伟.医疗设备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状况及等优化策略[J].医疗装备,2015,28(18):67-67,68.

[10]林宁,梁倩玲,林家荣,等.透析设备的质量与风险管理[J].医疗装备,2016,29(7):94-95.

[11]梁志华,任婷婷.研究医疗设备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6(7):62,66.

[12]韩波.医学计量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6):72.

篇10

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随着RFID技术的出现并成功应用于物流、仓库管理等领域,其信息读取方便、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等诸多优势在这些场合的应用中显露无疑。将这种技术引入到医院的资产管理中,能大大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为医院各项业务的正常运作提供有利保障。

1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医疗设备管理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使用年限长、分散存放在多个科室而难以管理等特点[1]。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医疗设备分散在不同科室清查困难

医院每年都要开展资产清查工作,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其做法大都是:管理部门从数据库中打印出资产账本,然后调动各部门较多的人员组成多个清查小组,在全院开展账—物、物—账核查工作,然后将账物核对情况进行汇总。资产清查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核对设备的资产编号、设备型号规格等。

1.2移动性设备的管理难度大

随着医疗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捷化,一些小型移动设备较难管理。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随着时间、人员、科室的变化,某设备在哪里以及是否在用很难查清,形成长期账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无法通过盘点查清盘盈盘亏的原因,也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设备的保养、维修、增贬值缺乏信息支撑。

1.3医疗设备信息无法实时获取

医院科室较多,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往往需要进行科室的重组和整合,但在科室调整时没有及时办理固定资产转移手续,一旦资产使用单位变更,必然导致固定资产账与实物不符的现象[2]。如果发生机构调整、管理人员岗位调整、实验室整合或拆分并随之出现实验设备调整和流动的情况,而没有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和有关账务处理,时间久了就会造成账-物管理的混乱,甚至造成医疗设备闲置或丢失,难以做到账-物、账-账相符的管理目标。以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医疗设备管理效果,也制约着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进程[3],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变革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2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由标签产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标签读取以及报表系统4部分组成。RFID系统框架图,见图1。

2.1标签产生

利用标签打印机,可以产生RFID标签,产生的标签首先被扫描登记,然后发放给具体的设备,对设备进行跟踪管理。标签的登记与关联分2步:(1)基本信息录入。录入的基本信息包含:①医疗设备的原始信息:名称、规格、类型、生产商、供应商、批号、失效期、商品条码(REF码)、注册证号等;②库房必须保留的信息:包装单位、采购价格、零售价格、发放科室、采购人、录入人、使用申请人等。信息录入保存后,系统同时将以上信息写入RFID标签中。(2)建立医疗物资与RFID标签的对应关系,每个RFID标签都有一个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本系统采用该电子编码作为医疗物资的唯一标识,建立与医疗物资基本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4]。

2.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负责RFID标签的登记、发放以及设备状态跟踪。系统中配置了一套数据中心,其主要负责标签的动态信息记录,已经发放的标签贴入到设备后,其相关的信息就进入数据中心。设备的入库、出库、折旧、报废以及日常使用情况都记录在数据中心,并能形成一系列的历史记录,同时能扩展到设备的采购流程中,记录设备采购周期、采购价格等信息。

2.3标签读取

RFID标签需要配合RFID读卡器工作,考虑到RFID的非接触性读取,读卡器可以直接放置在使用设备的各个科室的门口。读卡器读取的数据,直接通过网络连接到标签管理系统。标签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标签的发放记录及系统的相关设置自动进行设备的状态跟踪记录。设备的位置移动、借入借出等过程都能够被自动记录。通过医院无线网络能够满足系统多方面的需求[5]。

2.4报表系统

报表系统提供设备各种状态的跟踪报表、维护表、库存等相关信息,并能完成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所有报表功能的处理,提供指定时间段和任意单位部门的资产明细汇总表、资产转移统计报表、资产借用统计报表、历史资产统计报表、资产维修报表、资产折旧报表、资产盘点汇总报表等各种固定资产明细表及固定资产汇总表等各种事务报表的处理和汇总,从多角度动态实时反映了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将这些报表动态查询结果导出成文档并付诸打印。

3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1)医疗设备日常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对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医疗设备的分类、编号、生产厂家和使用的情况等;提供了医疗设备管理中必要的流程控制,包括资产申报、资产维护、资产分配、资产盘点以及资产跟踪[6]。同时这些信息能与财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交叉校验,避免出现实物与财务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2)医疗设备库存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完成整套库存管理流程,包括出库、入库、移库以及盘点,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处理,比如医疗设备有效期和使用周期的提醒功能等[7]。利用RFID读写器实时扫描和记录的功能,同时根据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设置医疗设备的提醒。(3)医疗设备维护维修模块。该模块用于实现医疗设备维修过程的动态管理,能够记录发生在维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信息,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帮助用户找到问题,整个维修过程的管理还包括维护历史记录的查看、相关维修的申请及处理等信息。(4)医疗设备综合查询统计。该模块针对数据库中固定资产信息提供了丰富的查询统计功能,可以对单条或一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查询和分析,查询条件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有效字段进行任意组合,对不确定的数据信息还同时提供了模糊查询的功能。利用这些统计信息,能对医疗设备的单位或部门、名称规格、保管情况、起始及结束日期、退出资产、转移资产、历史资产、各部门的资产、有效资产信息等进行有效的管理。(5)系统数据维护模块。该模块完成ATS系统中各种数据的增加、查询、打印、修改和删除等维护操作。可以在此模块中进行各种基础数据的维护,包括供应商、部门信息、资产分类、资产状态、资产位置以及资产级别等基本信息。操作人员能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自动或人工备份,配置读卡器,划分医院区域,设定维护标签的类型及认证规则,这些基础配置信息可被其他系统模块使用。

4系统应用

在实现医疗设备全生命基本信息管理基础上,通过和电子标签系统的结合运用,实现资产快速定位、资产自动盘查、资产快速盘点、资产维修提醒、资产报废等全资产寿命周期管理。医院的医疗设备及时维修申请增加了50%;设备使用率提高了20%以上;设备停机率减少了30%以上。应用系统后,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现出固定资产的高投入,给医院带来了高利润的回报[8]。

作者:温剑 韩媛 张晨星 李伟 任国宏 单位: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兰明.谈我国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法规要求[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1):46-50.

[2]许伟.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9):5-9.

[3]王博冉,晁勇,帅万鈞,等.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盘点统计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4):90-91,154.

[4]刘同波,薛万国.基于Web的HIS故障报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0,(2):56-57,60.

[5]金辉,王梓名,欧兵,等.无线移动技术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8):36-38.

篇11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42-02

医疗设备管理既是医院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展示医院硬件建设的重要窗口。医疗设备投资在医院固定资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说,在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临床医疗队伍的知识、技术水平与医疗设备先进水平的完美结合,代表了医院的发展方向及信誉。二者非但缺一不可,而且不可替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正确的操作使用,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对疾病的治疗与患者的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向医疗设备要效益,是实现和完善医院综合效益的主渠道之一。但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医疗设备的采购和使用,却忽视了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使得医疗设备相关责任事故时有发生,这在影响医疗质量进步的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

针对此,我们应从决策管理方面出发,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1 强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首先,建立医疗设备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成立医疗设备管理职能办公室,各科室设立科室设备管理员。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意识,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升管理层次,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医院各方面利益,建立健全一个权责分明、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组织,并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2 医疗设备管理的质控与计量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转,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及对医疗设备进行计

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这两方面工作恰恰也正是医疗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

医院引进ISO9001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将其质量管理理念用于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结合“规避器械风险,提高医患安全”的风险管理理论,导入医院管理者的心中,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将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控制落实到购置、使用、维护、计量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全过程,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

计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计量器具建账建卡,依法定期送检计量器具、定期自检、设备维修后自检或送检,完整的计量技术档案等。对计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严禁使用,对设备陈旧老化、超过使用年限,经计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对超过使用年限,但计量技术指标仍然合格的设备应缩短计量检定周期,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

依法对计量器具实行检定,并建立完整、系统的计量档案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不仅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执法观念,而且还要有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积极性。

3 加强医疗设备技术管理,推动医院医疗技术全面提高

加强医疗设备技术管理,其主要任务就是做好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保养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维持正常运转,以保证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技术管理者必须有过硬的技术业务水平,并按经济规律办事,以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医疗设备使用期限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合理使用和精心维护保养。进口设备经过安装高度以后,更要加强管理。对于精密仪器设备,应该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管理,并建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短,换代速度快,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应该及时通过协调,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于医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对每台设备的人员进行综合考评,使医疗设备的先进功能与设备使用人员的医疗临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带动医疗新技术的发展与提高。

加强医疗设备的技术管理,就必须加强医院医院设备相关的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材料和机械等新技术不断进入医疗设备领域,医工学科已成为医疗技术与电子工程相互渗透和结合的学科。这就要求医院重视培养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即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医疗设备在医院的熟练使用与开发利用,就是一个培养人才的过程。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充分重视骊临床、技术、维修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开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医工人才队伍,既能降低医疗设备运行中的消耗成本,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提高医疗技术质量,又能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利用医疗设备中的新技术,推动临床新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4 加强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就是掌握医疗设备从购置到使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确定仪器设备的考核与考核办法,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以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定期开展对仪器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建立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核指标。将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作为经济效益考核指标,将仪器设备的社会影响力作为社会效益考核指标。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利用越全面,其对医院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的作用越明显,对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越高,也就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综合效益考核指标,将设备寿命周期中发挥的综合效率作为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综合率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对我院每月跟踪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看,常规检查设备、诊断性设备。有行列治疗作用治疗设备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原因是这些设备的使用率高,对疾病诊断准确,对某些疾病治愈率高。面有此仪器设备却有亏损,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在购买前缺乏论证,购买后又缺乏管理,对购买申请科室没有采用经济杠杆的手段进行效益分析管理。因此,医院只有建立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才能使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状大。

5 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

加强医疗设备计划管理,促进医院硬件建设。医疗设备计划管理的任务就是分析仪器设备对医院医疗工作的功效、投资规模、方向和经济效益。对申请购置的设备必须进行投资论证,申请购买医疗设备的科室应当提出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报告,根据科室的特点与发展规模和现有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加强自身的硬件建设。在购置引进大型医疗设备时,首先应搞好市场预测,对本地区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分布、台数、性能、人口等要认真进行调研,以避免重复购置,造成资金和设备的闲置。

通过对医疗设备的计划管理,结合医院自身的医疗技术特色,将有限的资金投向必需的先进医疗设备,使其充分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医院的战略性发展。

6 要使医疗设备管理更好的为医院的战略性经济发展服务,医疗设备人还应站在医院整体发展的角度,树立以下思想观念:

1、系统观念;2、市场观念;3、竞争观念;4、改革观念;5、服务观念;6、风险观念。

最后,我们说医疗设备是衡量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那么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则是保证医疗设备运行质量的重要条件。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顺应时展,更新管理观念,强化管理意识,在狠抓医疗质量的同时,加大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医院的优势整合,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力求在设备购置、使用、维护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应自身发展特色的设备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医疗设备管理;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定位系统;数据服务子系统

医疗设备不仅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临床科室顺利完成各项医疗诊治的保障。医疗设备的管理一方面关系着其最大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对于设备本身的流失和闲置情况也将产生较大影响。当前,我国多数医院仍然存在着设备投入高、管理难度大以及维修效率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建立智能化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从而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已成为医疗领域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1]。

1医疗设备粗放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具体问题表现在:①设备具有较高的闲置率。由于医疗设备管理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使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获悉设备的位置和状态,从而使得部分医疗设备出现闲置,大幅降低了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2];②设备过量配置。为了确保或达到临床研究与医疗急救目的,出现医疗设备过量配置的情况,由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③不同科室设备利用率有较大差异。由于不同科室在业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不同时期的病源也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医疗设备在某一科室中使用的比较频繁,而在其他科室中几乎很少使用的情况屡屡发生;④有效监管手段缺失。由于未对医疗设备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使得设备的闲置或是非正常流失等情况难以查证,增加了医院资产流失的同时,也对各科室的医疗诊断效果和患者的治愈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3]。综上,有必要也必须加强对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就现阶段而言,医院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两种形式:①文字标签与信息系统结合的管理形式;②智能标签与PDA(可编程模拟器件)和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管理形式。两种形式的系统大都能够实现医院资产的等级、查询以及管理、维护和报废与盘点等初级管理功能,但却都无法对各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位置信息进行实时感知,此外,对于各设备资源的动态调配等也难以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这不仅影响了医疗设备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对于医院的整体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例如,设备突然停止运行的情况并未被医院及时获知,从而产生了人员的伤亡等,在大幅降低医院知名度的同时,也增加了其本身的经济负担[4]。因此,本文提出应用实时定位系统(RealTimeLocationSystems,RTLS)改善现有医疗设备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对医疗设备智能和高效的管理。

2智能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构成

本文所提出的智能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室内实时定位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其主要由以无线个域网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RTLS子系统以及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子系统3部分共同构成。

2.1基于ZigBee/RFID的RTLS子系统

基于无线个域网(ZigBee)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时定位系统主要由医疗设备标签、信号接受以及通信网关和激励器等相关部分构成,通过借助无线个域网中自组网络的特性,能够构建其无线传感网络(WSN)[5]。同时,再通过借助个域网中的芯片定位引擎与RFID辅助的定位功能,即可帮助医院实现对相关医疗设备标签的房间级定位与双向通信的功能。(1)在医疗设备标签方面,其主要由ZigBee与RFID两类模块共同构成,而作为RTLS系统的核心,医疗设备标签则能够利用自身携带的定位引擎,以设备标签周边信号接收器中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的强度为依据,对设备所处的位置进行计算和判断[6]。此外,标签还能够对设备的编号、名称、类别以及生产日期、保修日期和使用状态与科室等各类信息进行精确获取,从而为设备的高效利用提供良好的保障。(2)在信号接收器方面,作为ZigBee/RFID/RTLS系统的射频接收部分,其通常被固定在系统的天花板上,且能够对相应范围内设备标签所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在无线网络的协助下,将信号传输至通信网关,从而为医疗设备标签的定位提供有效的参考节点。(3)RTLS系统的激励器主要被安置在受控区域的各个出口周围,且始终保持着射频信号的发射状态,当装有标签的医疗设备进入到某个出口周围激励器的发射区域时,设备标签便会对射频信号进行自动接收,同时,将警报信息发送至数据服务子系统。最后,通信网关将无线个域网中的无线传感网络同医院内部的局域网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设备标签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协议转换,同时,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数据服务子系统。

2.2数据服务子系统

数据服务子系统主要包括了地图服务、事件服务以及报警、报表和查询与配置服务等各类模块,其通过将上述实时定位系统所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和存储,进而将其分发到终端设备方面,从而使RTLS子系统同应用系统间得以良好衔接。(1)地图服务系统模块主要包括:①地图显示功能:通过对医疗设备标签进行定位和修正,并对当前医疗设备的状态进行采集,从而将设备的位置与状态信息显示在其所在楼层的CAD地图中,使设备管理人员及时获取设备的相关信息;②医疗设备轨迹移动的回放功能:主要负责对医疗设备的移动轨迹进行记录,并在需要时,将相关记录进行动态回放;③地图初始化功能:主要在系统进行初始化时,将建筑物的CAD地图进行导入[7]。(2)事件服务模块主要由事件对其进行定义,此外,还包括事件的订阅与暂停功能。事件既可以来自系统的内部,又可来源于系统的外部,特别是临床信息系统。以“心电监护”医嘱的执行工作为例,此项工作便可定义为一类事件,而此事件能够触发改变标签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将标签设备同医嘱执行的工作人员和受监护的患者进行关联,使院方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了解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各医疗设备的运行状况,便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3)警报模块主要包括了警报的查询和设置功能,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按照时间、地点以及警报信息的所属类别对相关医疗设备的状态进行查询,另外,警报模块还可与医院既有的安防系统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同楼层出口的报警器以及保安部门的报警器和门禁系统等进行联动,从而将相关警报信息发送至预先设定好的移动终端或电子邮箱,使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安全状态进行及时查询,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医疗设备管理措施[8]。(4)报表模块可将相关医疗设备的位置和状态信息以及相应的维修信息等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以供设备管理人员参考和分析。

2.3应用软件子系统

应用软件子系统主要由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及设备资源调度管理和查询统计模块共同构成。(1)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模块。主要作用是对医院当前的设备运行状态以及设备的位置分布情况进行实时掌握。RTLS通过借助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模块实现提醒用户设备计划维修养护时间的功能,同时,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医疗设备所在的位置,从而为维修管理人员对设备的维护提供便利[9]。此外,在监测到设备被非法移动时,应用软件子系统还能够发出警告信息,使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反应,以避免设备丢失和损坏。(2)设备资源调度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对床边监护仪、呼吸机、轮椅、推车、输液泵等设备进行动态调配,通过与临床信息系统进行有效配合,使设备管理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并掌握各个临床科室对相关设备的需求,并及时、准确地进行调配,进而提高临床工作的效率。(3)查询统计分析模块。主要用于对各类医疗设备的状态和使用情况、维护记录进行检查和分析,此外,还能够对医疗设备监测和调度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增强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的科学性。

3智能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和结论

以省中心医院为例,该院在应用系统的2年时间内,在医院总务处设备管理人员大量减员的状况下,被动应急处置率下降近80%,应急处置速度及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使得该院具备精力完成改造任务近82项,改造金额980万元。同时,该院智能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完成三期升级改造工程,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涵盖医院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10栋,机房、泵房共20余处,应用效果中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①借助该管理系统,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所处位置以及保养和维护情况进行实时感知;通过系统的告警,进而准确判断出设备故障的原因,为设备的维修人员提供了较大的便利;②RTLS通过同临床信息系统进行协调和配合,实现了对临床科室设备需求以及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准确感知的功能。同时,也大幅提高了设备定位和调配的速度,有效提高了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③系统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监控与动态调度有效降低了医疗设备的流失率和闲置率,此外,在引入RTLS后,各类医疗设备的故障大都能够得到及时、迅速且准确的处理,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④该系统可实现对传感网络覆盖范围内,各医疗设备的使用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准确测量和统计,从而为单机成本核算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10]。智能化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管理的被动局面,有效改善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未来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李涛 阎宗海 元追 单位:武警甘肃省总队医院医工科

[参考文献]

[1]李巍,唐剑飞,张鹏,等.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学装备,2014,(6):56-59.

[2]刘宇静,李珺,郑嘉羽.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上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4,(7):57-59.

[3]王鲁,韩晗,王希霖.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医疗装备,2010,(11):9-11.

[4]杨晓鹏.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研究[J].河南科技,2011,(16):40-41.

[5]林洋,诸强,高敏,等.基于RFID的医疗设备使用状态检测系统[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6):88-91.

[6]许盛.浅析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3):80.

[7]刘灼涛.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卫生产业,2015,(3):96-9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