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0:06: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教学应该大力贯彻审美教育, 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 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热爱生活, 创造美好生活, 从而提高审美素质。
1、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 1 审美教育的特征和作用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教育人, 不同于通过说教与规范, 利用抽象概念的推演来进行教育的方法, 因此它具有形象的特点。同时美育凭借的是直观的感染性的形象, 它是以整体形象教育和具体细节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这种感染性特点, 又使美育不可避免带有情感教育的特点, 因为审美对象的具体生动的感知必然激起情感活动, 它主要通过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判断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诸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在现代教育中它已经成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途径。当今教育, 使学生做到高质量的知识掌握和最大程度的智力开发的协调统一及高效率, 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采取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积极措施, 使每个个体都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美育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山东大学校长曾繁仁教授说:“我们从知识经济和信息科技革命的新视觉来重新审视美育, 得出的结论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美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审美情感比以往任何时候也都更重要。”首先, 对智育、德育等的作用。王国维说过“一方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 认为“美育者, 与智育相辅而成, 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知道美育凭借的感性材料和艺术作品本身就是知识的重要来源, 可以把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以直接经验形式表现出来, 开拓知识面。“人的审美能力一方面内在地包含着认识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为认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 美育还可以激发人们求知欲, 提高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 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一个宽阔、平和的胸襟, 这有赖于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 对德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由审美对象引发的情感体验, 直接涉及到审美对象的评判, 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评价, 得出道德的判断, 审美时由于形式的美丑欣赏必然进入对内容真假善恶的判断, 从而避恶从善, 去伪存真, 由情感上的陶冶上升到道德上的净化, 进而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用柏拉图的话说“融美于心灵”, 弥补德育枯燥、抽象而代之以形象化和愉悦性, 提高道德情操, 健全人格。苏联美学家奥夫相尼科夫说:“在培养人的行为美方面, 美学和伦理学应当携手前进。”其次对语文教学的作用看, 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在乐趣中教学的, 靠潜移默化的训导能力, 寓教于乐是美育特征, 也是语文课的优选, 它能在感性形式上吸引学生, 美育以情动人, 理在其中, 感染人教学才会成功。马斯洛认为“审美是一种高级需要, 美在自我实现者身上得到最充分体现。”熏陶渐染, 轻松愉快进入角色而师生情不自禁, 感情共鸣、褒贬随成, 思想教育也化入心田。1. 2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首先,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前提。应试教育把语文当作工具, 这种功利性的目的, 遏制了审美冲动; 教法上重理性分析,“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置文学作品和语文教学的固有特性、规律于不顾, 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培养美的感情, 用推理代替想象, 用纯逻辑的枯燥乏味的分析或繁复零碎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 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审美教育的缺失, 打不动学生的心, 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席勒曾指出“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 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变为审美的人”。显然应试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行能克服了应试教育的问题, 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适应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规律。其次, 当前新课改是助推器。2004 年年全面推进的新课改增加了选修课。文学作品数量增多, 它的理念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关于审美“崇高对美的发现、追求与创造, 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使之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性质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这极大地推动了审美教育的实施。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 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大有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贯彻审美教育势在必行。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 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 与人的美化有关, 可以说, 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 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 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韦志成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 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语文教学贯彻审美教育顺理成章。
2、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2. 1 创设审美情境, 激活审美心理审美情境的创设包含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 可以启发想象,诱导联想, 激活审美心理, 建构审美心理结构。2. 1. 1 营造审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独特空间。陶行知说:“我们首要重艺术化的校容。”不仅校园设计审美化, 还要有校园人际关系的审美化, 因此校园力求净化、绿化、美化, 师生和谐化。2. 1. 2 借助审美的教学媒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 如多媒体教学, 组成声音、图像、文字的综合体, 更直观, 让学生身临其境, 调动多种感官感知。还可以运用电影、音乐、绘画等拓展想象空间, 引发审美心理。2. 1. 3 精选审美的教学技法。意境的创设可用语言、动作、精美片段的切入、优美板书的设计等。如学习《雷雨》可将教室布置成舞台, 让学生绘声绘色表演, 产生强烈审美欲望。2. 2 激活审美情感, 引导学生体验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易健教授认为“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美育通过渲泄、引导、升华感性来对人实施教育。可以说“情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那么, 怎样激活审美情感, 引导学生体验美呢?我想, 首先导入激情, 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其次朗读激情。深入课文深层意蕴, 情感与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的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情景, 诱发同步联想, 激发审美情感。再次设疑激情, 教学中设疑, 能激起审美愉悦, 触感, 它是学生认知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2. 3 因势利导, 鉴赏美激发想象、联想鉴赏美。想象力在审美心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激活情感体验美之后, 通过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 借助想象得以超越时空取得更深广的感受内容。研读课文鉴赏美, 研读是激发审美情感, 提高鉴赏力的关键, 可指导进行思路教学, 深入美文深层, 不但知文意且知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对蕴含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 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 产生评价美的能力。研读的方法宜采用讨论法, 充分肯定学生。2. 4 灵活多样, 创造美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是最高阶段, 不仅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最佳过程, 而且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课文学习中创造美, 学习过程是非功过自我感知、领悟过程, 偏向于生发新形象、新意识、新意义的过程。如林黛玉这个形象可引导从现代社会角度重新认识, 再如表演、朗读也是对课文感知的创造。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 美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美, 引导学生做美的创造者。如穿衣打扮、布置寝室、美化教室、文艺演出等, 都可提高创美能力。在作文中表现创造之美, 学生在内在情感驱动下, 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通过想象, 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将感情融入来表现美和创造美。高考众多的满分作文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为学生个性张扬提供了广阔空间, 充分发挥了创造的自由。因此教师应灵活多样地鼓励学生写作。总之,“美育是关系到人的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语文教学贯彻审美教育, 是一种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与德、智、体等一起, 关注了人的生存质量, 使人自我完善、自我优化, 我们充分利用优秀的语文资源, 认识美育在现代化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面前展现出的是教育的美好天地和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初中语文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着极其丰富、广泛的美学内容。我们应该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通过审美教育实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形成良好的人格的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一、 激活审美情感本文由收集整理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打开学生的心灵。学生美的情感要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设审美意境。例如《春》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创设出一个个审美的“春景图”意境,让学生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领悟到文章的艺术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 树立审美意识
学生的审美情感被激发以后,教师要保持学生的这种审美情感,就必须引导学生在情感的召唤下树立审美意识,去发现美。比如《背影》这篇表现父爱亲情的美文,教师在感情范读的基础上,可以再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进入作品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三、 激发审美想象
想象力在审美心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的审美情感被激活,审美体验被调动之后,通过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借助想象得以超越时空取得更深广的感受内容。上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展开其审美想象。如赏析《紫藤萝瀑布》中“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时,教师要会点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想象:仿佛看到了花色的艳美和勃勃的生机。学生不仅会感受到生命的盎然勃发,还会体会出生命的美好、欢乐以及生命的灿烂和辉煌,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从而进一步鉴赏了语句的意境美。
四、 鉴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紫藤萝瀑布》中描写那开花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花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生长”,教师讲析时要抓住优美生动、诗情画意的语言,激发学生去想象一幅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绚烂多彩的
画卷,获得美的喜悦和满足。
五、 理解美的形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职学生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没有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有相当大一部分中职学生不管生活还是学习,均未表现出良好的风貌,思想散漫、行为懒惰等等问题非常突出,在一言一行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第二,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出入。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基本上都是由于中考失利才极不情愿地上了中职学校,这造成很大一部分同学心理失衡。年纪尚小的他们难以尽快找准自身的定位,真正接受现实,所以入学以后许多学生都会出现丧失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等不良心理问题。第三,缺乏责任感。现在的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中,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陋习,认为别人对他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所以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逐渐踏入社会,一旦遭受困难与挫折,便会受到打击,产生消极心理。往往把责任都推脱到别人身上,却很少回过头来找出自身的不足。第四,个性异化。中职的学生们从小到大由于各种原因,喜爱追求独特,展示个性,自认为这可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独特魅力。这样一来学生个性异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他们之所以产生这种种问题,离不开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她们在三观的形成上尚未定型,正处在一个来回波动的不稳定阶段。利用中职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这部分为学生们进行积极深刻的引领,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非常至关重要。
二、中职语文审美教育现状
就当下而言,审美教育在我国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尚未使人认可。因为中职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且还没有具备成熟固定的三观,因而被短期利益以及市场经济影响自己的行为是很正常的,他们难以产生对于历史文化、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热情,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在审美教育中遭遇冷场。拿简单的例子来说,可能老师在指引同学们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意境时,老师自己深深地陶醉其中,而学生却是一头雾水,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和韵味。又或者老师在感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胸怀,学生们却对这种做法感到无法理解,还可能嗤之以鼻。这种现象不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例,它代表了一类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注重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多么亟不可待。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1.深入推敲美文,领略语言之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且品味语言文字要联系生活体验。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袅娜”一词,按词典作“柔软细长”解,缺乏语感,也难运用,但联系到少女苗条婀娜的体态,“袅娜”一词就显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这样的的词汇或语句,能够使其领略语言的美感,进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审美修养。
2.诵读经典美文,积累审美经验
成功的诵读,不但能引领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帮助学生“悟情入境”,甚至看到文字背后饱蘸丰富情感且不朽的形象,进而获得独特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滋养。如诵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全词无一“泪”字,却景景含愁,句句悲苦,语速应缓,语调宜低,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每句的重点,例如
“怎敌他晚来风急”中要重读 “淡”“敌”“晚”“急”四个字才能体现作者的寂寞、郁闷。不断诵读这类经典美文,能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这对他们审美素养和语言素质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3.调动审美想象,提升鉴赏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其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语文是中学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有着特殊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发展环境的今天,语文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目的。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它有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承载着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人文内容,它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灵魂。语文教材的选文中都是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文质兼美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的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审美熏陶,它促使学生对社会、人生进行全面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人格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独到的、巨大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尤其是现代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审美媒介;丰富多彩的文学实践、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汲取全民族、全人类的文化精华,他们的情感、趣味、气质等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得以洗涤,并在美的感召下达到灵魂的净化和美化,从而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现代人。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美在语文教学中无处不在。
二、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学会认识一两条自然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技术,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尽量按照一种理想的模式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代西方教育家、文化学家大都趋于这样一种共识:在工业化社会中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人文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审美观得到健全的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和谐地协调起来,构成一种合理、完满的文化品格。诚如哲学家李泽厚所说:“教育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人要获得一种结构、一种能力、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不只是知识,知识是重要的,但知识是死的,而心理结构则是活的能力或能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教育就是使人“乐”的教育。学生“乐在其中”,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转移自己的心理气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而且,人在快乐的时候,其身心是自由的,其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的状态。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各种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状态,必然有利于学生各种优良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审美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审美教育应该注重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揭示审美教育的本质及其心理机制,为受教育者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构筑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中学生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美、怎样美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重要的话题和热点,追求美已是时展的永恒主题和时尚。中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有着人对美的要求的共性,也是这个年龄的特殊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由于他们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中学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尽管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又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可教育因素。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四、接受美学理论的启示
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为主,使他们提高美与丑的识别能力,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汉斯・罗伯特・姚斯等人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为审美教育的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它把注意力从文学作品一极转向读者一极,把文学区分为“文本”和“作品”。作家的创作尚未被接受的只是“文本”,只有被接受的“文本”才能成为“作品”。伊瑟尔说得更明白:“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因此,文学审美活动是接受主体与文本客体相互运动、作用的过程:作家的精神创造通过语言符号得以凝固和保存,而读者通过学习和鉴赏,把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传入自己的头脑中,使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在接受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并且,读者的接受并不是简单地复制或还原作家的“原意”,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运用联想、想象去扩充、丰富作品描绘的艺术形象。接受美学肯定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文学审中体现出来的再创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牢固树立人本位的基本教育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以学生心灵的丰富和个性的鲜明程度为衡量教育的标尺,以学生的最充分发展为教育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努力造就身心健康、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新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美育资源,深入美育实践,探讨美育的教学方法,摸索美育的经验,发挥美育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来建构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理性框架,是现代化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美感培养美感,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培养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要创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神进入美育境界。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因为美育不是强迫人们接受什么,而是在感受美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美的教育,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人的深层的精神世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只有为学生创造一种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心神入境。这种氛围是认识、欣赏与品味美的前提条件。
教师要善于创设人文氛围,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文本内容诉诸于视觉的图画。根据文本内容配之于音乐,在图、声、乐的共同作用下,深入挖掘、展示课文的生命意识,形象地展示自然美和社会美。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理性思维转移到情景交融的生命境界中去,以陶冶其情意、提升其情感,积淀其生命阅历,达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善于用实物演示情境,图像再现情境,多媒体显示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引导学生“入境”、“与亲”,通过言语、照片、录音等多媒体,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如教学李瑛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朗诵、体味诗句,总结一生光辉业绩后,将记录片《我们的好总理》进行剪辑,课堂上再现首都人民在长安街列队迎送灵车、哭别总理的感人场面。此时,学生在这悲壮、肃穆的情境中,用跳动的心去感受的同时,已加入到十里长街送别总理的队伍中,学生心中的悲痛、怀念、热爱和崇敬的情感得到了高度升华,作品中的人文光辉在课堂上弥漫。
二、启发诱导,熏陶浸润,培养审美鉴赏力
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在新时代,华夏文明如要焕发青春,并且领先于时代,就必须形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且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文明。语文教育中的文化和信息因素在内容产生这个视野里是互通的,中华文化是个极大的内容宝库。从《诗经》中劳动人民的歌声到《女神》中摧毁一切旧势力的怒吼,从百家争鸣的喧嚣到现代网络文学的风靡,文学作品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生活。文化内涵厚重,审美趣味浓郁,其内容包罗了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极其丰富性。在形态美方面,有奋发昂扬的壮美,有轻柔和谐的优美,有催人泪下的悲剧美,有诙谐睿智的喜剧美,还有丰富多彩的风格美。所有这些美又都是用语言文字这个文化载体呈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审美观照。
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这种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诸如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欣欣向荣的春天之美;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勾勒出的一幅美丽的海滨仲夏夜水墨画,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大自然的美感,获得美的享受。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能给学生以“江山如此多娇”的感受,更能在学习中培植学生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感情。孙犁的《荷花淀》,充满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景美,人更美。景,美在清新,美在丰富的内涵;人,美在质朴,美在崇高的精神。景烘托了人,人美化了景,充分展示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妇女们如同白洋淀荷花一样美丽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美化。大自然中还有一些自然风物,像黄山的“迎客松”、晋祠的“千年柏”等等,由于年长日久,已溶入了很深很深的社会内容,尤其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建筑、雕塑等文物,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生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它们不同于山水树木,已超出自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美,而是一种艺术美、社会美了。这种包含艺术美、社会美的“风景”发现,只靠一般的观赏是不行的,它还要靠读书、看画、听音乐等来丰富学生的文史知识和艺术细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
三、激发想象,体味实践,培养审美创造力
“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想象和联想是作品艺术的翅膀,借助它,作者就能浮想联翩,“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实际上想象是一种深入广泛思考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没有联想和想象,就不会有《岳阳楼记》的千古绝唱;就不会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更不会有一代伟人所创造的“当惊世界殊”的神女形象。 语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去进行想象,启发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吟咏,自由自在地联想,从无声无色的文字中听到、看到有声有色的形象,有血有肉的人物,仿如身临其境,甚至更为宽广。
一、发挥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动性
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目能祥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有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
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 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实物投影等较为简易的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以收到理解全文主题事半功倍之效。比如《卖炭翁》一课,可以用多媒体制成四幅幻灯片:白发苍苍的老翁满面尘灰地烧炭,十指黑黑,衣着单薄;深雪寒天中,饥寒交迫的卖炭翁伛偻着身子蹲在泥中牛旁卖炭;两个太监骑在马上,驱赶着卖炭翁走向皇宫;卖炭翁伤心无奈地将不能御寒充饥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瘦弱肚瘪的老牛瞪着白眼呆呆地看着。上课时先让学生看投影说故事,讲出四幅图所表现的中心意思,然后进入课文朗读、赏析教学过程。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三、将兴趣转变成良好的习惯
在授课过程中,只要觉得在感情上对学生有熏陶作用的,就应让他们精选优美片段成诵,并试着写一份简评或仿例写同题文章,定期检查,从严要求,好的作品汇集成册推荐给校文学社,或让自己班的文学社编成手抄报。这样以来,学生都已养成良好习惯,课上课下不论什么文章,都能有分寸有感情地朗读,并会自行设置问题进行深层探讨,不少学生也可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佳作。有了积累作基础,审美情感的培养才有了落脚点。
四、审美情感形成的关键:放飞思想,拓展源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首乐曲,有的人听起来如痴如醉,觉得趣味无穷;有的人却听得索然无味。一幅绘画,有的人看起来意趣横生,赞叹不已,而有的人却感到是杂乱无章,是线条的随意勾画和颜色的任意涂抹。如此种种,都是由人们审美的修养高低所决定的。而人的审美修养又是由美育来培养的。可见,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我国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曾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又说:“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上演,立即引起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理想,于是积极参加西部大开发,投身西部建设,渴望让自己美好的青春也能为理想而闪光。因此,美育在培养年轻一代的品德和个性方面而有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
五、认真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美的情趣
语文教学的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文学欣赏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综合性的心理活动过程。由客观的艺术美。通过作者的主观意图创造出来,达之于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感受,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共鸣。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学作品,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生动地、形象地、并具有创造性的美的意境中去,培养学生美的情趣。
六、详细分析人物形象,塑造学生美的心灵
语文教材的课本之中有大量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这些经过作家艺术加工后的自然景物,比真实的景物更精致、更细腻、更完美、更动人、更富有美感。比如,那精美如画的苏州园林(叶圣陶《苏州园林》)、分外娇娆的北国风光(《沁园春雪》)、奇险壮观的长江三峡(刘大杰《巴东三峡》)、幽静淡雅的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月色》)、生意盎然的百草园(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徜徉于这美不胜收的画廊间,不仅会为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而陶醉,而且被作者饱含于景物中的思想感情所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语文教学常常要引导学生领略真实的自然景物。比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描写表现大自然。课外活动有时也要引导学生游览名山大川,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学生真实的自然景物,不仅会使他们受到大自然的陶冶,而且会激起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能培养他们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社会生活之美。
语文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极为广阔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天南地北、不同民族的生活。它们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处理,比真实的社会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有典型性。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而且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它们有的反映人间的悲欢离合,有的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有的表现乡俗民情,有的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会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激发他们去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从而发挥语文教材“生活教科书”的作用。学生时代的生活是无比美好的,会使人铭心刻骨终身怀念。这如诗如画的学生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美育课堂。因此,我们应结合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吸收美的玉液琼浆,使自己茁壮成长。
三、人物形象之美。
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以描写、刻画人物为主的课文。有写人的记叙文,也有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所描写刻画的人物形象,有杰出人物和优秀人物。他们的伟大思想、革命精神、优秀品质、崇高人格闪耀着美的光华,是学生学习的光辉榜样。有的文学作品中塑造的正面典型,他们精神美、情操美、性格美、气节美等美的质素对美化学生心灵发挥着巨大作用;所塑造的中间人物,他们的不幸遭遇、思想性格中的亮点以及不足,也会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促使他们深深地思考,从而得到某些人生启迪;课文中的反面人物形象,作为生活形象是丑的化身,而作为艺术形象则是审美对象。美学家朱光潜说:“丑与美不但可以互转,而且可以由反衬而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这类形象的艺术之美在于作家用艺术手段对他们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深刻的批判而更加强烈地突出了他们的丑,因此,更加会激起学生对他们的反感和憎恶,对其相反的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会对作家高超的艺术手法出由衷的赞叹,这种审美鉴赏活动便是有效的审美教育。
四、意境、情思之美。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以深远的意境和浓郁的情思见长,如诗歌、散文等。指导学生学习这类课文,会使学生沉浸于美妙的艺术境界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领受美好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富有哲理的意境所显示的自然伟力,强烈地激发人们昂扬进取、奋发向上。有些课文以表达情思为主,也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质朴;表现蓬勃生机奋发向上的精神;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颂扬纯洁的友谊、爱情等,这些美好的思想感情也是很好的美育内容。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家特别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他在我国美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应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他还认为,“美育者,应用美育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性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育就没有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感
1.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象力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将音律与节奏相结合,创作了音乐艺术。巧妙地运用音乐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情感、思维及个性特征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语文教材中散文、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余音绕梁,使人回味无穷。
(1)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语言的节奏与韵律和谐,其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富有节奏地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2)视、听相结合创设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饱含着丰富的情境。如能使音乐与语言完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境。如教《岳阳楼记》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岳阳楼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的雄伟壮丽的景色,让学生感受岳阳楼之大观,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享受、感悟,得到美的熏陶。
2.玩味文段的图画美,激发爱国热忱
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相当强,语文教材编有大量优美且富于教育意义的彩图和插图。老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图画美、图案美,唤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例如:《周庄水韵》的彩图,描绘了中国水乡之美。学生边听配乐朗读边观看图画,让学生“像是走进了恬静的中国水乡画卷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豪情。
3.欣赏形象美,塑造审美心理架构和培养审美情感
中学语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栩栩如生和有血有肉的各种典型形象,我们教学时可借此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架构,培养审美情感。如《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描写,使人物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加深了读者对美的内在精神的体会。
三、审美教育要贯穿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
当然,我们不能片面追求审美教育而忽视语言文字的教学,应该钻研教材,置身于教材之中,教会学生从教材中学到美,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陶冶爱美的情趣。
四、审美教育的同时进行审“丑”教育
1.用“丑”来陪衬烘托美
有些课文中的“丑”是用来陪衬烘托美的,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同时教学美与丑。如果忽视“丑”的教学,不引导学生加以审辨“丑”,那么美育就显得不够完美了。
2.提高分辨是非,区别美丑的能力
现行的《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意识的教育,是由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审美意识是主体根据美的规律、美的体验、美的要求去把握世界的心理功能,美育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能力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身和投身实践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美育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教益的过程。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按照美学规律将审美意识渗透其中,指导学生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体会感受形象美。
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审美过程,自始至终都带有情感色彩。他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产生积极而肯定的情感态度和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好途径就是激发兴趣。教师在新课开始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审美情感。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从标题入手,激趣。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压力,审美情趣成为求知的动力,使得艺术思维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们的语文教材都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名篇佳作,是作者通过观察慧眼和独特的视觉,用自己的匠心,创造了完美的艺术形象,从而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生活做出的反应。这些艺术形象又无不寄寓作者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语文学科美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师要发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感情和精妙之处,让审美主体(学生)和审美客体之间(课文作品)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即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产生意象,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从而进行美的感知和美的鉴赏。美,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教材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是写英雄人物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一个共同点都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仅行为美,而且心灵美,外貌和心灵是浑然一体的。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心灵美才是人形态中本质的东西。”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来更好地体会形象美。如在教学《我的战友》、《舍身炸暗堡》等课文时,通过感知人物形象的心灵美、精神美以及高尚的行为,会激发起学生要做一个像、一样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忘我精神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的渴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既有英雄人物,也有劳动者,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爱国,不只表现在伟大,更多的在于平凡之中。这也是形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能使学生树立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的美好品德。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不断提高了学生对美丑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拓展意境美,领悟理性美,体验情感美。
敏锐的感知是积累丰富的内在感情的重要手段,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感官对外部自然形式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能力,是审美素质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获得,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亲身领会到生活中的美。引导“美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教师进行“美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美读”训练,是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的主要方法,教师“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调动学生听觉和思维,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浮现于学生眼前。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美读”练习,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面感知课文的内容,能与作者心灵相通,进而悟出课文的美来。加强多媒体教学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录象、录音、电视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视觉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运用各种电化媒介,其中的图象、声音、色彩、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力,诸如旋律感、节奏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和选择性。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拓展他们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悟理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如果说生情是文章的目的是话,那么悟理则是文章的升华。小学语文课文有的寓意深刻,蕴涵着人生哲理,能给人以启迪与教育。语文教学只让学生生情是不够的,还要拓展思维,引导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来。例如由赵州桥、万里长城能悟出我过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由趵突泉、桂林山水悟出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由登鹳鹊楼悟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这样悟理,审美就能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些哲理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的座右铭,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标》特别强调注意情感体验,指出要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体验情感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更是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表情朗读则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表情朗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而有感情的朗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表情朗读的指导,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达到了陶冶学生性情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尝试创造美。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审美想象是审美构思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心理功能,审美想象是审美移情的深刻化。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审美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又跨越时空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的逻辑,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或化抽象为具体,化实物为虚幻,化静止为动态,化无声为有声,塑造鲜明、生动的审美意象,更集中、更理想地反映现实生活。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具有形象生动性、情感愉悦性和自由创造性三个方面的共同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及课外活动等几方面进行美育。
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审美教育
纵观整个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文学作品占近百分之八十。低年级课文基本上都是儿童文学作品,中高年级课文儿童文学作品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儿童文学是最富想象力的文学,是以表现儿童生活、儿童情感为基本内容的文学,也是形式最自由,最无限制的文学。入选的作品大都为名篇,情文并茂,其中既有人类喜怒哀乐的一般情感,也展示了亲情、友情、师生情等丰富的情感世界,更讴歌了爱国情、事业情、阶级情等豪迈情怀。这是人性美、人情美的集中体现,是陶冶审美情操的最好内容。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审美教育。
2.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中的审美教育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往往忽视了文学最动人的情感因素,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都缺乏审美教育的渗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探索尝试:
2.1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语文课文中的文学因素,充分发挥语文特有的熏陶感染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时,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整体”,尽量保持文学形象的完整性。要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情感共鸣,得到美的享受。
2.2 采用形象教学法。语文美育是一种形象化教育,它是通过媒介的鲜活形象来感染学生。小学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图文并茂的形象大观。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种丰富的插图,美观科学的板书,调动各种艺术手法,以鲜明的形象系列和丰富的表象运动来展现深广的审美内涵,实现形象与思维的有效对接,使学生顺利进入形象世界,从而享受审美的无穷愉悦。因为学生对外界事物反应最为敏感的莫过于色彩和线条、图形。“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现代教育手段在形象化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可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其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突出知识的形象性、生动性。
2.3 在作文教学中,要保护儿童自由的天性。席勒认为,自由的达成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可以使必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在孩子的心灵中,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充满新奇和愉悦。孩子的世界是最为广阔无边的,在他们的心灵旷野上孕育生长着成人无法想象的丰富和神奇。教师应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努力振奋他们的想象力,理解他们的奇思妙想,引领他们进入生活的广阔天空。用真挚的爱去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升华、深化他们稚嫩的心灵中自在的善良和真诚。鼓励孩子在作文中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用成人的思维模式限制儿童,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孩子缤纷的个性。要纠正小学生作文语言的成人化倾向,让学生自由描述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情境,追求一种符合孩子审美心理需求和特征的审美境界。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遵循“寓理于情”“以情达理”“以情动人”的原则,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受到感染,受到美的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内容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指教师运用教学手段,通过对自然、社会等各种形象进行讲解,从中发掘审美因素,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迪,进而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领域与时俱进,大都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在教育领域,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现教育部门在《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开展,其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二、如何展开小学语文审美教学
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小学基础阶段。但是审美教育的开展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或不够重视,或过分夸大、矫揉造作,令学生反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审美教学活动还需深入探讨和研究。
1.充分利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所选用的教材版本较多,包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无论是哪一版本,其间收录内容大多为名家或经典之作,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艺术等领域,包括人、事、物等多类形象,且图片较多,视觉效果强烈;词句描写生动优美,为审美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所以教师大可不必另寻复杂、深奥的题材展示,只需充分利用教材,深刻讲解教材中的各类形象,通过平等交流和对话等方式,营造意境,让学生体会词句的优美和所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春》的清新隽永、《五彩池》的绚丽多彩、《月光曲》的简洁,《桂林山水》中水的清、静、绿,《观潮》中潮水的气势等,都极具美感,且精炼、富有诗意,是审美教育的经典素材。
2.教学方式多元化
小学生处于基础学习阶段,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入浅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主要的教学方法包括形象化教学法,即运用肢体语言、多媒体、教具等直观艺术形式,通过鲜活生动的形象感染学生;情感教学法,即深刻剖析诗词、音乐等形象中所表达的情感,发掘美点;愉快教学法,即基于心理学的基础,通过淡化或杜绝学生的消极情绪,降低小学生消极情绪对审美教学活动的影响,从而促进审美活动的开展;朗读教学法,即通过教师或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对比教学法,如在讲解《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西门豹和巫婆两种形象为代表进行讨论,通过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自己体会“美”与“丑”、“善”与“恶”的含义。
审美教学中,学生对美的理解,除了形象的直观展示外,引起学生听觉、触觉的共鸣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音乐,营造情景,让学生倾听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从中体会美的含义;引导学生将他们在学习中所获得的美的感受和形象运用于实践当中,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通过课外活动,如春游、义务劳动等,让学生接触形象主题,感受自然和人文的美,进而形成自身的审美观念。如在讲解《望庐山瀑布》一文时,教师可以展示庐山瀑布的画面,同时播放音乐,营造“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这一意境,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3.把握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既不可忽视,也不能过分夸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审美活动,使学生真正接收到审美教育,具备基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现阶段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分数和升学率在小学阶段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教学时,部分老师为节约时间,抓紧“知识”讲授,对审美教学不够重视,投入加少;另一方面,教材中的美育资源丰富,而小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评判能力是有限的,领悟能力也较为薄弱,而且教学时间有限。有些老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则过分注重美育,时间占用较多,细化到字、词的讲解;而在情感讲解时过分投入,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适得其反。所以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既不可轻视,也不可夸大,要坚持“适度”原则,真情流露,有侧重的进行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无法跟上时代步伐的现状所决定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加强小学甚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新一代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蒋小丽.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教资料.2009(20)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明晰的目标。”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的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人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3.愉悦性。欣赏美是愉悦的,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更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及美学韵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片、投影机、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真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如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如,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