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3 11:0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云计算的基础知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云计算的基础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30-02

在信息化潮流快速发展背景下,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研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计算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日渐广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当代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计算机教学逐渐成为我国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且相关部门对教育改革中计算机基础教育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和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项目。

1 计算机基础知识重要性

云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一门新兴技术,其主要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的整合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就当代中职教育而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基本计算机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存在的教与学的问题,值得教师和学生提高重视程度并对它进行研究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计算机学习的入门教程,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尽可能地以通俗易懂的文字阐释计算机基本原理,为中职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内容。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实践,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亦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原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有助于降低学生操作失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现状总括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大学校普遍重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几乎都专门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课程,中职教育也不例外。但是,学生对于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反馈并不好,教师基于教材对计算机基本原理进行教学通常采用大篇幅的文字解析,这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有不少学生对理论课的教学产生了排斥心理。此外,这门课程更多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精品教材,涉及内容简单,这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这一教材并没有实际的教学意义。

2.2 学生总体学习情况

2.2.1 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技能。然而,中职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重要性缺乏认识,而且,受教师灌输式教学方法和学生移动设备普及的影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学习质量较低,枯燥的文字解读使得学生课堂参与度普遍偏低。

2.2.2 学习目的重考试轻应用

受学校考核制度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影响,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准备考试,学习内容也倾向于重视考核范围,其他的计算机知识很大部分被忽略。而且,还存在学生通过考核后,计算机技能荒废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计算机技能基本为零。

3 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

3.1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云技术简单来说,可以解释为用户根据自身信息需求,通过网络途径获得信息服务。在中职教育中云技术还能解释为,根据学校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和教师学生信息需求,推动网络健全化、便捷化,从而实现教学信息共享化的目标。因此,云技术的应用对网络环境有一定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实现信息共享要求学校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然而,大部分中职教育院校还没有建成网络专线,制约了中职教育发展。

3.2 教师“云”教育意识有待提高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中职学生对其概念和应用领域还缺乏全面的认识,但是部分中职教师却表现出了缺乏云意识教育的倾向,特别是资深教师,他们长年累月的致力于自身专业领域的研究,比较重视课本理论知识教育,从而使得《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教师偏向于介绍计算机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忽略了对新兴事物云计算的教育。

3.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在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之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学生被动的接收理论知识教育,与教师的互动探讨十分有限。此外,由于计算机领域日新月异,不少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存在差距,例如云计算相关概念解析和操作原理在旧版书籍中都没有涉及。此外,教师通常较为重视教会学生操作,忽略了学生实际应用意识的培养,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利用计算机、利用云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3.4 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应用于实践。云计算时代,学生具备基本操作能力更为重要。就当前教育情况来看,教师依然采用灌输理论知识,轻视动手操作的教学思路。某些中职教育院校还存在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知识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4 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质量相关建议

4.1 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教育改革推进,多媒体教学基本得到普及,这也要求学校配备基本的网络条件。特别是计算机教学过程,引用云技术对于校园网络环境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学校需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争取建成校园网络专线。

4.2 建设富有“云意识”师资队伍

计算机教师素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中职院校提供高素质教师队伍,顺应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要特别强调教师掌握云技术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能力,从而将优秀教育资源引入到教学过程中。

院校可以提高教学准入门槛,尽可能要求入职教师取得“双证”资格;对于已经就职的教师,学校可以开展教师培养计划,创造条件让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校,更新知识系统,特别是云技术的知识框架。此外,院校还可以聘请优秀教研人员到校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

4.3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互动式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可是适当提及云计算相关知识,进而提出课堂问题,再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课后积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份作业。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调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意识,从而在总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4.4 利用云技术构建知识平台

建立云技术知识平台,首先要求各个中职教师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建立学习小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创建云端账号,共享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通过云技术平台向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在云端学习,并完成相关小组作业。基于云技术的协作交流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受时间和地点的严格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学习途径。

5 结语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在教育中作用也日益凸显。中职教育要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通过云平台整合教育的资源,实现师生资源共享,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提升自身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一、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服务模式。它将数据存储于云上、软件和服务置于云中、构筑于各种标准和协议之上,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获得。云计算所具有的海量数据存储、强大计算能力、高可用性、资源共享等优势,是推进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种理想选择。

近几年,云计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将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一切软硬件计算资源虚拟化,向师生、教育管理部门、相关团体提供以租用资源为形式的计算服务,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自由地获取所需信息,形成个人网络环境。由此可见,将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延伸到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通过云计算平台建立网络团支部,在网上过团组织生活,讨论团组织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选举团支部书记,能够使团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与各类青年学子牵上线、搭上话、交上心,更好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云计算应用于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的优势

1.增强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共享性

在云计算模式中,“云端”的服务器群所具有的良好容错性、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几乎无限的带宽,保证了信息数据的安全和高并发性,用户的请求可迅速得到响应。因此,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可以成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服务的SNS交流网站,大大提高了用户之间的交流效率,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信息充足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用户可以在各种终端之间迅速同步获取数据,并具备站内外资源分享功能,体现了良好的开放性、共享性。

2.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共建

目前,全国校级以上的各级团组织都拥有自己的服务器,用于组织建设、新闻、日常工作等。但各地建设的资源库资源分布不均、共享程度低、缺乏相互协作。云计算使用的是集中存储方式,将所有数据存储在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形成资源池,由专业的团队负责数据的管理和安全工作,能满足资源库规模逐步地扩大和数据安全的要求。此外,云计算扩展性非常强,多个学校团组织将现有的信息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云”中,将原来仅仅为本校、本地服务的优质信息资源拓展成为更多组织和师生提供服务的“云”资源,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为网络共青团组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

3.实现按需服务,构建云服务“生态系统”

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适合用户需求的应用服务,如资料共享、文化展示、互动交流等。这些服务需要各类软件环境的支持,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以为服务供给者和服务需求者提供一个服务交换的市场,服务供给者在平台上部署并提供服务,服务需求者在平台上购买并使用服务,形成一个云服务“生态系统”。

三、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结构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构建云计算数据交换及共享平台要依据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概念,以SOA架构设计为理念,采用传统的数据同步方式进行业务系统集成。根据云基础设施体系结构模型与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特点,将该平台分为物理资源层、虚拟服务器层、基础管理层、中间件服务层、应用程序层和服务层六个层次,如图1所示。

图1

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模式

由于开发云计算服务平台需要一定的基础投资、网络规模和资源协调,目前我国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建设主要是依靠人人网、腾讯QQ、新浪微博等大型公司,然而这些平台大多应用于商业目的,如果直接采用现有的云计算方案,固然短期成本低,实施简单,但随之而来的是自主性、安全与信任、政策问题。将各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资源直接依赖于现有公司存储在云端是不安全的,一旦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因此,高校共青团只有组建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同时进行自主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云安全,提供共青团内自己的云服务。

1.建立政府参与下的公司管理模式

建立全国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的云服务平台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能够采用多种筹资渠道,注入资金以保障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核心服务器的建立、运行与维护。可以让高校和科研院所统筹规划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选择专业技术团队搭建云计算平台,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云服务。

2.成立教育部门协调下的分层管理模式

建设高校网络社区团支部云计算服务平台除了赢得政府的支持外,还要成立一个在国家教育部门协调下的“云计算服务组织”,采用“政府核心服务器――省市级信息资源模块共享――校级特色资源组件共建”的三级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若干个云计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承担一个区域的云计算服务,可以在高校共青团现有IT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协同构建,逐步将当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应用移植到地区云计算平台。成立地区云计算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组织中心进行总体规划、制订标准规范、协调地区管理机构、与云计算技术厂商以及应用服务提供商建立协作关系。

图2

篇3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中职培养的学生,应是具有足够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富于创新精神,能适应自身和职业需要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劳动者。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设计和手段必将打破传统的学科模式,使课堂教学“工作化”,有目的的将专业知识按照它们在目标职业活动中的本来顺序展开,从而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建构职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集实践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基础课程,一门中职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当今社会计算机正悄然成为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作为中职学校如果再按传统的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学生当成零基础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往往会导致知识的重复灌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质量不高。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必须因材施教,采取符合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一种得以广泛运用的“做中学、做中教”式教学法,其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互动的,适合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元化评价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项目信息的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项目教学法能够与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相匹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中职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自身和职业需要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项目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强化了学生对具体工作的执行和完成能力,使其在毕业后可以很快的适应工作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项目教学法运用的条件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以完成模拟工作任务而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应该对教材、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调整:

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突出项目的实用性,针对中职生的就业目标合理的将项目与理论有机融合,项目的设置应该难易适中,使学生通过适度努力就可以完成项目,并做到实效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设备上,要为项目教学提供必需的的模拟场景,创造模拟工作氛围,使学生在项目操作中完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职业技能。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必需的指导、咨询和答疑,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储备完整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理论,从而真正满足为学生答疑的解惑的需求。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的选取是关键。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的内容都要以项目来贯彻,项目确定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下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可以划分七大教学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Internetr的运用,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应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文稿应用。

首先,我们要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对教学模块进行项目分解,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项目的选取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步骤,项目确定后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相应的明确了项目实施前,要告诉学生即将完成的项目是什么,项目的实施步骤是怎样的。这样,可避免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项目时束手无策,又能避免学生走不必要的弯路。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可以设计电脑组装的项目,给定组装预算经费,引导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网络信息收集制定出合理的组装计划,然后写出硬件组装步骤和软件清单。

其次,我们要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共同完成工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分组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分组,对一些涉及单一知识点的较容易完成的项目可以减少小组成员,而一些涉及知识面较广、实施难度大的项目要指导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协作完成。例如,在Internet应用中设计项目任务为建立班组博客,教师要在分组的基础上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指导,使学生彼此协作完成资料的收集、模块的构思、版面的设计等工作。

再次,我们要扮好授业解惑的角色,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有所区别,实行分层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以启发性指导为主,让学生装通过自身探索找到解决方法;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通过项目的完成帮着其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操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而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2、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比如在Photoshop教学中,同样一个图形的绘制,可以通过画笔直接绘制,可以通过路径转换,在项目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方法来完成项目。

3、项目总结必不可少。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因此,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它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应把不同的解决方法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有效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知识精修灵活运用。同时,项目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篇4

一、前言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项目”,即众人参与、学习、创作为一体的项目任务,指生产具体存在实用价值的各种产品、服务。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项目是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取得良好效果的一项任务。

二、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实施完整的一个项目任务进行教学的活动,目的是在教学中理论结合实践,发掘学生潜能,提高综合能力。核心不再是把教师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作为学生追求的传统目标,不能让学生简单照着教师安排与讲授获得结果,而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寻求结果,并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1.项目设计的原则

项目教学法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有:(1)层次性。在设计中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考虑其基础和兴趣等,从学生角度出

发,设计不同模块,进行不同层次的学习。(2)情境性。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链接性。在项目的设计中注意联系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同步复习学过的知识。(4)参与性。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2.确定项目

明确项目主题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以无纸化形式通过网络把设计任务分发到学生电脑上,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认真思考制作的方案,学生再把主题方案书拟好并提交教师。教师对学生方案设计书进行批阅时,应肯定学生思路,再提出不足,指导其进行完善,共同做好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个准备阶段,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与项目相关的各种知识、信息及材料,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分组细化

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教学,并能够发挥学生特长,应进行课堂讨论,且成立小组,采取组长负责制,让组长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层次分项及合理分配角色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融入整个项

目设计中。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做他们的组织者及引导者。

4.评价成果

学生完成任务即项目成功。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收集学生作品,经过汇总重新发回学生电脑,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评价成果是项目教学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无法适应项目教学法,因此,应使用过程性结合总结性进行评价的方式。教师应制订合理的项目评价表,主要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及心理素质几个方面做出要求,通过学生自评和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分等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师辅助学生学习。评价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挖掘

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种师生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非常值得在教学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丽敏.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09(04).

篇5

现阶段社会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的竞争,并且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技术,并且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技校也抓住了这股趋势,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但是技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和误区,对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技校应该要不断地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深化和改革,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就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展开分析,对提高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率进行讨论和探索。

一、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误区

1.教材教学上存在的误区

第一,在教材内容上技校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为主要的教学实践参考,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教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微软开发的软件和系统展开的,但是微软系统和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例如,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Windows10,但是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主要是针对比较旧的Windows XP系统展开的(最新也还是Windows7),所以导致在教学实施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第二,在教学模式上,虽然技校的基本计算机硬件设施已经趋于完善,但是教学模式依然呈现“填鸭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计算机知识,对学生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第三就是重复教学,技校的学生在小学、 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基础的计算机应用知识,例如,利用Power Point演示文稿制作、Word排版等,但是在技校接受教育的时候,依然重复设置这些教学内容,没有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升级和优化,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失去兴趣。

2.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上的误区

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积极性,盲目地采用对学生进行视觉冲击的教学方法,虽然短期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其次,技校学生展开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因为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只是单纯的完成学习任务,很少用学到的计算机技术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

3.计算机教师知识结构与“互联网+教育”不符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以及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现阶段技校互联网+教育技术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的技术范围浅薄,融入的程度不足,学生并不能在接受计算机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互联网技术。当前技校的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互联网+教育要求,大部分教师虽然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面对“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互联网形式,不能及时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当中,所以对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技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提高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率的措施

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技校学生心理的发展依然不够成熟,活泼好动是这部分学生的天性,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通过电脑游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计算机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学生自主的研究和探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可以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所以技校计算机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课堂归还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理解,在自主的实践操作中掌握计算机技能。

2.上课时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理解

技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学习应该主要以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基础,学习实用性的计算机知识,所以教师在知识理论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组织的通俗性,不能阐述太多的专业术语,否则会使学生一头雾水,不仅没有听懂基本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以太网”,教师可以描述成“以为主操作系统的网络”,“交换机”,教师可以描述为“网络设备,用于处理不同网络间的通信与数据交换”等。

3.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本教材内容的设计很多时候并不严谨,很多教材的内容没有按照学生的知识掌握进度进行设置,所以技校计算机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情况下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例如,刚开始学生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然后才能进行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软件设计等的学习。

4.计算机课必须注意对学生的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尽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例如,在计算机上机操作的时候,教师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中等学生分为一个小组,针对不同的小组,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体现计算机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5.将“互联网+”融入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

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专业课程的时候,计算机教师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与计算机应用之间的关系,设置云端课程。例如,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云盘,学生可以在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直接登录云盘实现教学资源的浏览、下载等,逐步实现线下教学,云端储存、终端共享的“云教学模式”。其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时候,增加设置云储存、云服务器维护等知识内容,增加学生关于云端设备系统研究和开发的知识技能,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技校学生技术能力的要求保持吻合。

三、小结

综上所述,实现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技校应该克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误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将“互联网+”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提高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一般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已非什么新颖的教学论题。但是,由于高职的教育是就业的教育,而就业是要技能的,且国家把高职教育定为培养操作型、应用的人才。于是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孰重孰轻又常常成为高职教育讨论的课题。对此,笔者仅就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浅谈自己的看法。

1、基础知识的过分强调与忽视

计算机学科毕竟是一门科学技术,客观上具有基础性和发展趋势的关系。因此,强调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给学生予坚实的基础,因为基础性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本质的认识。计算机技术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因此,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更要求学生要打好基础,在课堂上较系统地讲授基本概念,反复演示基本原理,就是设计学生练习,也多是围绕概念、原理来进行,以利于今后学生在就业岗位上能不断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有的认为高职教育是培养操作型、应用的人才,因此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应用的技能。只要学生能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技能即算达到教学目的。在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缺少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对于专业技能的操作和应用难以理解和接受。例如我们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上机实训中,在进行账套操作时,由于部分学生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上机实训就有困难。

其实,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基础知识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是计算机学科规律性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在以后能运用共性规律解习某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能力则为某一具体操作的关键部分,主要靠反复练习训练来掌握。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基础,而熟练的操作技能又可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起点。因此,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当把握社会发展、时代需求和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力求坚持两者的和谐统一。

2、单一能力的培养无科学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高职各专业中的一门公共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认识信息的本质和重要性,逐步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获取、使用、交换和共享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因为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已成为劳动者能力素质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如有的学生原来已学会Flash和网页制作,转入自己的专业学习后,就难以做到承前启后,知识连贯。可以推测,以后在从事自己专业工作,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技术手段或进行一些信息处理也就无能为力了。

尽管说高职的教育是就业的教育,是培养操作型、应用型的人才,但并非是短期计算机培训班的性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仍然应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掌握基础知识,掌握本学科的认知规律。

3、基础知识与能力应为相辅相成关系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以“能力本位”,根据教育部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遵循计算机学科的教学规律和基本特点,在讲授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实用操作技能的教学原则。理论讲授“够用”,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对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删除及必要的“削枝强干”,要求学生会应用。

(1)教学模式方面。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同时选用当今使用比较广泛的应用(系统)软件和较新的技术知识,还充分考虑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了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基础知识和应用实际紧密结合,还充分考虑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增强Internet应用知识和使用方法。

(2)教学方法方面。结合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以及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标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从而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标准。

(3)知识结构方面。讲授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原理知识,理论知识(计算机构成、网络基础)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而比较偏重对某些软件(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浏览器)的实际操作。

(4)技术能力方面。学会使用操作系统(程序),并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一些应用软件来完成某项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使用wps或是word字处理程序进行中、英文的输入、编辑、排版等;会使用FoxBASE或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等。在这些教学中处理好重点、难点内容,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

(5)能力培养方面。要充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具有信息方面的基本能力素质,即具有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不断获取计算机新知识和形成新技能的自我学习的意识;具有 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89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Lianyungang, the university pay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but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creative ability is not sufficient, weak teachers and other reasons there are still lack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urriculum, lack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ension training, single way, facing the new situation, as the goal of gene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mastery of basic science disciplines, collaborativ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education Cube" mode,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creative practice.

Keywords Lianyungang; higher educ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1 连云港高校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

连云港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特别加强了产学研相融合,并初探了校与校协同培养的模式。淮海工学院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4+0”模式,并与连云港福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自2001年开始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改革与创新,并建立了混合所有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连云港迎雁新材料、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等企业的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落地生根”;江苏财会职业学院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商业联合会以及市内各企业积极探索校政行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

通过选取连云港市五所高校相关专业及共计300名在校生就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访谈。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客观了解了连云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经过汇总分析,基本数据一定程度上凸显出现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尚存在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基础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量的知识基础作为前提,珍藏在记忆中的先前经验是创造思维重要来源,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工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基础知识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相邻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文化艺术基础知识、心理学基础知识、创造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思维科学基础知识等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难以弥补专业课程所涉猎范围狭窄的不足。因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大都偏向于文史类。针对于理工类学生而言,他们能够通过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史类课程的欠缺,但是对于文史类学科专业的学生,却很难弥补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1.2 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张力

在功利化的趋向下,学生毕业即能就业,毕业即能上岗成为学生培养的着力点。在课程设置中重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延伸上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张力。调查表明,理论教学中课堂精讲多,小组讨论少;实训项目中,模仿式操作多,启发式操作少。总体教学还是以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的灌输方式为主,此种教学方式在专业课教学中尤为突出,从而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3 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单一

创新课程与专业人才培B目标的联系和衔接很难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创新教育也游离于学校整体的育人体系之外。以至于在相当零碎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中,缺乏理论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以被调查的高校为例,其创新课程主要集中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寥寥的缺乏统筹规划安排的专题讲座。调查结果显示,不喜欢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有73.9%归因于创新实践活动枯燥无味,方式单一。

2 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人才培养观念较为传统

在工业4.0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是精通一门专业知识的“通才”,懂技术,能服务,会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实际情况中,普遍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学生以教师为中心。针对于小班教学的专业课,师生互动相对比例高一些,但是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针对于大班教学的公共基础课程而言,师生互动的比例更低,上百人的课程教学,师生活动仅限于课堂提问。部分教师的授课以教材、讲义、课件为中心,而且部分教师讲义、课件与教材不符,授课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与教育。

2.2 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把握不充分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92%的学生知道或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政策号召,72.7%的学生认为创新能力对未来的就业有比较大或决定性的影响,并有92.7 %的人认为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比较或非常有必要。但是针对于是否清楚本专业对于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及管理办法,一、二年级93%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了解,三年级中6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不了解。针对于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哪几方面的认知,只有31.3%的学生选择完全正确。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国家政策、舆论宣传的引导下,已然认识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把握并不准确。

2.3 师资薄弱,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指导

由于高校整体上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所以没有配备和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从事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工作,为数不多的创业创新类讲座,多是邀请校外专家或是本校团委或是从事就业创业指导等行政工作的老师,即使公共基础课程中担任创新类相关课程,或涉及创新素质培养内容的任课教师,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知识也是零散而不成体系的。另外,缺乏跨学科专业背景的师资,未能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师资团队。

3 连云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创新型人才有其特征的界定,素质方面:有坚强的意志和独到的思维方式;能力方面:有超强的创新型学习习惯和敏锐洞察基础上的行动力。在工业4.0背景下,排除先天因素,针对个人素质、能力的可培养性,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着力培养掌握基础科学的能力

根据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知识进展”因素为人类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它包括了人类不断扩大的知识量、学校所传授的越来越多的信息以及所传授的知识质量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知识也不断增加,这就产生了知识的进展。而且这种随着生产力进步所产生的知识进展是包括了管理知识、技术知识、企业组织知识等综合性而全面的范围。工业4.0在生产、自动化工程和 IT 领域,横向集成和纵向集成将在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间形成全新的社会――技术互动水平。“通才”在这种互动水平引领下,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性。而“通才”是以基础科学的掌握为基础的。基础科学的目标是揭示客观规律和对真理的探求,其他一切专业知识都是以基础科学为基础的,同样是培育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科学精神的基础,是提升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基础,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社会的各个研究领域都有一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工业4.0时代使得原来的部门划分和学科重新整合,现实生活中与计算机的相互作越来越重要,生产过程中各个维度之间的元认知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创新型人才除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强化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更要掌握基本的通识内容和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拓宽专业领域。

3.2 专业学科内外协同,培养跨学科综合运用的能力

工业4.0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专业领域内,除了对元认知能力的需求增加,对计算机、互联网的认识,社交能力等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创新型人才能够进行横向的行业交流,从而促进交叉行业的发展,有突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界限,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的能力。既有精通专业的深度,又有相关专业的广度。兼具自我发展、与人合作的人文素质,又有引领行业进步的专业素养。在技术层面,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3 建立“学院立方体”式教育模式,培养创造性实践的能力

马克思说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实践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内在规定性,离开创造性的实践,人就异化为毫无主动性的只靠固有程序运作的机器。在工业4.0框架下,实践不单纯以职业技能或特殊职业的要求为目的,而是能够在一个领域里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在实践过程综合考量现实情况和环境因素,适时的进行调整和改进。高校“学院立方体”式教育模式的构建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衔接,企业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使人才培养方案与紧跟学科前沿,紧贴社会实际需求。企业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实习实训, 充分企业的资源优势 ,帮助人才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满足岗位技能需求,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服务, 实现高校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协同。

基金项目:2015-2016年度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连云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研究――基于工业4.0的背景”。项目编号: 16LKT76

参考文献

[1] 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

[2] Chesbrough HW.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2003.

篇8

当全球各大公司都在炒作“云计算”这个概念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要有“云计算”这个概念吗?蔺华、杨东日、刘龙康编著的这本《大师访谈(云计算推动商业与技术变革)》将带你去探索,走进一家家大公司,对话一个个大师级的人物。

《大师访谈(云计算推动商业与技术变革)》通过对业界多家主流“云计算”服务提供厂商微软、Google、IBM、苹果等高层和专家的访谈,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云计算,通过不同专家对云计算的看法展现出云计算的全貌。这些充满睿智的对话里,有针锋相对,有自相矛盾,谈技术深入浅出,又不失诙谐幽默。本书不仅仅是介绍技术,更探讨思想,让大家了解“为什么要有云”。

大话通信——通信基础知识读本

作者:杨波,周亚宁 编著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关于通信基础知识读物,内容涉及通信的各个领域,从通信网络的基础架构到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在内的各类通信技术,从通信的服务运营,到通信在个人和家庭以及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到产品开发基础,通俗地诠释了通信的相关知识,并附有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和标准化组织等简要介绍。受到互联网影响的行业及个人。本书向读者讲述通信的发展历程。

不是三维——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作者:何小朝 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本书从软件与三维实物的本质性不同出发研究软件生产方法论。今天,软件生产中许多传统问题并没有得到质的改善,以“爆炸”形容的技术发展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先进管理模式下的管理现状如何?本书首先深入分析以上问题,指出软件的本质及其至今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内在原因;接着,从软件设计,测试与管理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作者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实用方法观点。

完美软件——对软件测试的各种幻想

作者:(美)温伯格 著,宋锐 译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程序设计心理学”一书作者Weinberg的另一力作!

揭穿软件测试神话。

每个人都在软件测试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即使是项目团队之外的人也一样,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客户和用户都会参与塑造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很多时候是在无意中进行的。测试人员不需要继续生成大堆文档、造成敌视的态度,而是可以通过在任何过程中结合有效的测试意识来培育大量的机会和丰富独家传记。

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建设方案

篇9

作者简介:肖定军(1982-),男,四川德阳人,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蒲传金(1979-),男,四川射洪人,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四川 绵阳 62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ZB194)、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zd1009)、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syjs-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72-02

“爆破工程”是矿业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以及交通工程均开设了这门课程。“爆破工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1-4]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是以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忽略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不利于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也会大大地削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改变课程改革方式与方法,督促学生学习,加强对课程各个环节的考查,特别是对实践环节的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降低期末考试比重,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

以往“爆破工程”期末考核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70%,实验以及其他环节仅占30%,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也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对课程进行改革,增加并加强对课程的各个环节的考核,促进并督促学生进行学习,并逐步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对课程全过程的考核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随堂测验占总成绩的10%;课后作业占总成绩的10%;爆破专题设计占总成绩的15%;爆破物理实验与数值实验占总成绩的15%;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在降低期末考试比重的同时,增加全过程课程各个环节的考核。

二、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

任何一门课程考核都离不开对基本知识的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决定了其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如何。因此,在课程中适当增加随堂测验次数来加强对基本知识点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学习;另一方面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近3年采矿专业的爆破课程成绩得分统计见表1,可见在采矿工程2010级进行全过程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各项得分率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增加专题设计,强调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爆破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技术、质量和安全要求很高。然而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课程学时的减少,目前学生到爆破现场进行学习的机会几乎没有。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爆破问题的能力,进行相应的爆破专题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如一些土岩爆破(露天深孔爆破、露天硐室爆破等)和城市拆除控制爆破技术等。本环节首先通过典型的案例对爆破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通过给定现场爆破的基本资料,让学生根据基本地质资料运用所学的爆破知识进行简单的爆破方案设计。

四、改革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现象与理论知识的认识与掌握

传统的“爆破工程”实验,主要以老师演示为主,并且只能观测到实验结果无法观测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传统实验基础上将学校的高速摄影机与自制的高速摄影系统[5-7]相结合,在拓宽传统“爆破工程”实验基础的同时,再现了整个“爆破工程”,加深学生对爆破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

1.爆炸裂纹形成过程拍摄实例

在模型拍摄面上涂间距约为2cm的黄黑间条纹作为背景,便于观测防弹玻璃在爆炸作用下裂纹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拍摄图片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整个爆炸裂纹产生的过程,首先压应力波产生了径向裂纹,随后稀疏波产生了环向裂纹,并清楚地观察到了压缩区、破裂区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爆炸应力波的作用。

2.炸药爆轰过程拍摄实例

炸药爆速是爆轰波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计算其他爆轰参数的依据,反映了炸药爆轰的性能,研究爆速对保证爆破效果、有效使用炸药具有重要的意义。炸药的爆轰实验是“爆破工程”实验的重要实验之一,然而由于爆破实验的不可逆性、爆轰过程的高速性以及实验的危险性,学生很难观察到整个过程。通过数字式高速相机可以清楚观测到炸药爆炸的整个过程,从而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图2所示。

五、运用ansys/ls-dyna数值软件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值模拟是爆炸动力学分析的一种重要技术,现在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8-12]但是由于其难度高、掌握困难,很少在教学中运用。通过已经计算好的简单算例,仅让学生运用简单后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云图以及时程曲线的绘制,从而降低学习软件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爆破基本原理,提升了教学深度。

1.多孔爆破微差起爆实例

露天台阶爆破是露天矿山的主要爆破形式,目前露天台阶爆破主要运用微差与逐孔起爆技术,各个炮孔间通过孔间相互应力差作用来达到爆破破岩,通过数值实验可以直观地观测到爆炸应力波在岩体中的传播过程。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计算算例和必要的后处理软件自行反复观测爆炸的整个过程并绘制微差爆破应力云图,如图3所示。

2.切缝药包爆破实例[13]

切缝药包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爆破技术。切缝药包爆破的爆轰气体在切缝处直接作用于孔壁岩体,其余部分则通过药包间接作用于岩体,因此,切缝药包爆破的炮孔壁压力出现不均匀分布,尤其是在套管间隙处压力发生突变,通过数值实验可以直观地观测到应力在切缝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计算算例,利用后处理软件自行绘制的应力云图如图4所示。

六、结论

由于“爆破工程”课程是交叉学科,主要是力学与化学知识的综合,个别学生仅仅针对考点进行复习,难免会造成对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在全过程改革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强调基础知识,督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多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1.加强基础知识考核

通过全过程课程考核改革,在教学中既要以教材为本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通过具体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深入课程过程考核,引导探究创新

通过课程的全过程考核,改变了以前单一的书面考核形式,对课程的教学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考核,强调了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引导并督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实践课程的过程考核,培养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爆破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是考查学生是否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次课程改革通过与传统物理实验结合,增加了数值实验与专题设计部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徐颖.《爆破工程》课程改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6-88.

[2]璩世杰.搞好“工程爆破”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冶金教育,2001,(5):38-40.

[3]傅菊根.《爆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煤矿爆破,2000,

(4):25-28.

[4]宗琦.浅谈爆破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9,(S1):144-146.

[5]肖定军,蒲传金,张磊.高速摄影技术在《爆破工程》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6):6-8.

[6]肖定军,蒲传金,李毅.炸药爆速直径效应的实验研究[J].现代矿业,2011,(1):30-33.

[7]李显寅,郭学彬,蒲传金,等.APX-RS型高速相机在爆破方面的应用[J].爆破,2010,(2):84-87.

[8]Zhu Z.Numerical prediction of crater blasting and bench blas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9,46(6):1088-1096.

[9]Zhu Z,Xie H,Mohanty B.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blasting-induced damage in cylindrical roc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08,45(2):111-121.

[10]周慧琦,肖定军,邵兴隆,等.定向卸压爆破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J].金属矿山,2011,(12):39-43.

篇10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97-02

近年来,一些新的传播媒介及传播形态正在改变整个媒体环境。以数字电视、网络广告、手机电视、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通过其互动性、便捷性、个性化等特征吸引着更多受众的关注和使用。新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竞相争夺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广告市场,所以新媒体广告势必成为广告主的新宠。然而,新媒体广告制作、投放和效果评估都与传统的广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为适应新媒体广告的人才需求,积极设置网络广告概述、网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等相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在内容设置、目标定位以及与行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造成高校广告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一定偏差。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网络广告课程的具体内容的创新设置,来探讨新媒体广告人才的培养。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新要求

新媒体主要是指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或传播形态,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微博、豆瓣等。马为公在《新媒体传播》一书中指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广告正是依托这些新兴媒体为载体的广告。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产生、传播技术、信息传播的模式、成本和收益的评估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媒体存在差异,新媒体广告的运行与传统广告的运作也不一样。例如,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使传统广告的单向传播成为双向传播,新媒体技术使得传统面向大众的广告变成分众传播,更加精准的击中目标受众。而且新媒体传播促进了富媒体广告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而且改变了新媒体受众的阅读信息的习惯。新媒体环境的大变化,给广告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媒体广告人才除了应具备传统广告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受众的消费心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对最前沿的通信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新媒体广告的运作需要具有一定新媒体理论素养,善于新媒体广告实务运作,对新媒体广告整体运作有把控管理能力的人才。

二、《网络广告》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在各大高校广告学专业认识到新媒体广告的重要性,纷纷开设新媒体广告相关课程,如《网络广告》、《网络广告设计》等。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网络广告方向和互联网行业仍然优势甚微,这与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关。开设《网络广告》课程的学校,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网络广告的概述、历史、经典案例和一些相关术语等理论,忽略了学生们对网络广告从制作到投放,再到效果评估以及数据分析一整套销售流程基本的认知。《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是着重于Flash、3Dmax、Dreamweaver等相关软件的学习与使用,如果高校广告学专业定位为培养营销传播类人才,显然这么课程内容偏重于后期制作,与培养有策划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广告学人才的定位有所偏差。

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这个大环境的需求,网络广告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待创新。完善广告人才在新媒体下的网络广告相关知识,以更好的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需求。

三、《网络广告》课程内容设置的几点创新

从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广告方面的人才必要要有以下两点素质:一是要注意新媒体技术与广告创意的融合,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拓展广告创意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要注意网络用户行为特征与广告创意的融合,能够更加精准的抓住目标消费者。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对新媒体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来看,课程内容应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

首先,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到《网络广告》课程中来。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基本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TCP/IP协议及相关技术,Internet连接及其应用,WWW的工作方式和URL的信息定位、搜索引擎、网络与网站建设单元等。例如,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网络媒体环境,为更好认识前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如最近在业界和学界兴起的云计算云存储等;了解URL(网页)信息定位的功能,我们就可以用URL给投放在网络上的广告进行定位,这样系统就可以根据URL查找、更新、替换广告,也为统计广告位的收益提供便利。2012年艾瑞报告指出搜索引擎是中国网络广告的主要媒体,搜索引擎能够记录和保存很多用户行为,是研究网站用户行为的一个有效工具。认识和了解搜索引擎能让学生了解网络广告投放的主要媒体环境,并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根据搜索引擎的分类或存储信息的特征更加精准的投放广告的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现在网络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趋势,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为培养媒介创新能力和适应新媒体环境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

其次,增加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内容。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分析网络用户的构成、心理特点、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以及其研究方法等。如分析用户访问的行为,一般通过客户浏览过的网页和内容、浏览路径、频繁访问的页面、搜索或点击相关关键词来分析网络群体的构成、行为及其动态改变等一些特点。从顾客行为上的不同浏览内容和行径来发现不同的顾客群表现出的兴趣和偏好,从而进行用户分类,辨别核心客户群。准确定位每个用户或用户群体的需求和爱好不仅能够配置基于用户需求的广告形式和内容,而且极大的节约了广告费用,实现了广告效益最大化。现在新媒体下的网络用户行为呈现出知识含量高,更新速度快、隐蔽性强、互动性强等特征。网络用户及其行为特征更加复杂更为隐蔽,所以单独分析网络用户行为对网络广告的制作、投放有其必要性。

再次,网络广告课程要增加数据分析的内容。数据分析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获取用户数据、相关术语的运用,网站分析和用户行为分析等。网络数据分析的基础是了解获取用户数据的方式。获取网络用户数据可以通过Web服务器日志,用户访问一次网站的网页,Web服务器就在日志文件中添加一条相应的记录,这个日志记录着用户在Web站点的访问行为和路径;服务器端存储的其他类型的使用信息,如Cookie以及用户的查询数据。熟练的理解和运用网络广告展现及其效果评估的相关术语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必要条件,如PV(Page View)是指页面浏览量,CRT(Click Through Rate)点击率、网络广告的计费方式有CPC(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的计费、CPS(Cost per Sales)根据实际销售额付费、CPM(Cost Per Mille)每千次印象费用等计算广告费消耗的方式。学习数据分析是分析网站信息和用户行为的基础。例如网站分析主要依据一些基础指标:IP地址、浏览量、访问次数、访问者、页面停留时间、跳出率、访问时长和深度等。浏览量是衡量网站质量和热度的重要指标;跳出率是指只访问一个页面后离开网站的次数与总访问次数的比值,高跳出率可以通过调整广告渠道、优化登录页面的内容等方式解决;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掌控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新媒体市场的灵敏触觉和领悟能力。

最后,增加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学习网络广告的管理不仅仅是对广告内容的把控,更多的是对网络广告整体投放的管理。如,管理广告位广告的投放和收益,协调技术部门改进或创新广告产品等。了解和认识行业内最新前沿通讯技术、互动技术,投放技术等,拓宽了创新空间。比如淘宝网的TANX广告投放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实时竞价的广告交换市场,能帮助广告公司通过实时竞价(Real Time Bidding)的方式购买众多互联网站点的广告资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广告主以实时竞价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展现的机会;Google的广告投放系统Double Click能帮助广告主在正确的网站和网站位置、正确的时间来投放更具针对性的广告。新媒体环境下市场需要有基本广告学知识基础的网络广告管理人才。了解和熟练的运用最新前沿广告技术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技术的先进之处,而且能够是广告人利用新技术实现创意的基础。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将新媒体下《网络广告》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见下表):

四、总结和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广告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高校广告学专业也应该跟进新媒体的变化,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行业需求创新网络广告相关课程的教学设置及其内容,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比如广告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管理学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等专业合作,共同开设更多选修课程;在师资上,实现跨院授课,比如网络广告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由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教师来教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估上也应该根据新媒体下的广告行业需求实现创新。只有根据新媒体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广告人才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广告人才的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好适应业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篇11

概率与统计部分是高中文科数学一个重要的知识板块、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变化后,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整体性,也是高考考查考生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近年来新课标高考的一大热点与亮点。究竟怎样才能保证本部分的得分呢?下面谈几点认识。

一、教材分析

概率与统计部分教材的编写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概率部分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概型: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及概率的基本性质,与老版本教材相比更注重理解基本原理而不是计算。统计部分包括抽样方法及统计的基本思想――用样本的特征来估计总体,该部分教材的编写更加注重整体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高考命题趋势

1.客观题的命题趋势

在高中文科数学高考中,概率与统计部分选择题、填空题的考查主要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以简单题为主。

2.主观题的命题趋势

高中文科数学概率与统计部分的解答题通常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的,有时也会和其他知识点交汇进行考查,充分体现了其实用性及遵循了在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的原则。多为简单题和中等题。

三、教法思考

概率与统计部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而本部分的文科考题均属于容易题和中等题,所以保证本部分的得分对高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究竟怎样才能保证本部分的得分呢?教师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部分进行把握:

1.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考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算能力,基础知识是基本技能和运算能力实施的前提,所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得分的前提和基础。

2.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是零散的,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从系统上对知识点进行把握。

3.把握基本题型、基本思想

从题型角度来说,选择填空题通常考查概率与统计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而解答题通常将概率和统计综合进行考查,有时还会将概率统计与其他知识点综合进行考查。

4.规范解题格式

规范解答题的解题格式,抓住得分点,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篇12

引言

为适应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应全面分析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并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以培养全面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因此,笔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研究,展望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希望为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作出贡献。

1《计算机基础课程》概述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教育中,高校为学生所开设的基础性计算机教学课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入门课”,也是高等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主要操作方法,为后期学习、工作奠定基础[1]。再者,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实践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会全面、系统地讲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概念、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科学学习期间,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在知识内化任务完成后,拥有解决的问题能力,从而满足新时期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互联网技术使各类产业趋于数据化、在线化发展。这类新型经济形态的出现对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更多新要求。基于互联网背景,计算机应用软件呈现多元化特征,高校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时,还需改进现有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确保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序、有效地完成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社会人才培养事业提供助力。

2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需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观念,科学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模式。但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践中,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内容滞后等因素,使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较多的现实性问题。(1)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水平差异大,教师授课内容难以统一。据调查,在高校新生中,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了《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较多的重复性内容。但是由于地区教育、经济差异,部分地区在中学时期并未有效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使高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平,增大了教师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度[2]。比如,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多的学生,由于其对课程内容较为熟悉,会认为教师讲授内容过于简单,从而对课程教学兴趣不高。而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属于新内容,他们就无法快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现象,导致教师无法统一授课内容,难以掌控课程进度,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偏低。(2)教学内容滞后,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多选用全省材,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滞后性明显,教学内容应用价值不高。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此外,高等院校专业繁多,涵盖工、医、文、理等学科,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应用有着不同要求。但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使用的是材,并且教材内容着重强调“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与技能,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专业特性,进而造成各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能有效服务于本专业技能学习。由此可见,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教育目标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应用效果,阻碍了各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3)重视计算机考试通过率,忽视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计算机基础》考试采用全省统考标准,将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因此,为保障学生考试过关率,部分教师在课程讲授期间,仅讲授计算机考试相关内容,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技能。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着重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忽视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导致后期计算机学习水平、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不高。

3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知识概念不断丰富,为《计算机基础》课增添更多新内容,同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际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教师应不断转变自身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新时期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全面教育引导中,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我国经济建设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

3.1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为改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学习条件,教师应重视学生水平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1)针对课程进度难以掌握、教师授课内容不统一等问题,教师可应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分享课程资源,丰富平台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合理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学生重复学习[3]。(2)教师应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集体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学习诉求。教师需在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以网络学习平台为基础,拓展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渠道,打造个性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3)学生在高等教育时期有着独立思维能力,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时,教师还应以学生性格、兴趣特点为立足点,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课堂活力。在教学引导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协作学生并在优势互补中完成计算机知识学习任务,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此之外,在落实差异化教学时,教师应预先调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结合学生掌握程度,设计不同教案。同时制作微视频,上传至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使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应督促、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平台资源,必要时可基于平台点击量、观看次数,通过课堂奖励机制给予学生相应鼓励。

3.2科学设置学习模块,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应整合各专业学习计算机技能要求,科学设置学习模块,为学生专业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对于计算机教学内容滞后、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更新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1)各院校应根据本校专业范围、计算机知识学习特点,组建校园教学网站,展示、分享含有新知识、新技术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资源。(2)教师应以学生专业为导向,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并在知识讲授期间,针对不同专业学习设计不同教学案例。(3)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还应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对此,教师需调整计算机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3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计算机考试用于真实反映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和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应发挥计算机考试价值,同时保障学生学习的全面性。(1)《计算机基础》是理论、技能的综合课程,教师在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成绩时,应客观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此为方向,判断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知识内化能力。(2)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并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多层次、多方位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基于此,高校可在互联网背景下,建立互联网在线考试系统,转变计算机考试形式,展现计算机考试的作用,从而为学生计算机知识学习提供学习思路。(3)教师在改革计算机考试时,还需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灵活调整计算机考试形式、成绩评分比重。此外,为避免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仅用于通过计算机考试,仅注重计算机技能学习,高校可将在成绩评分中,采用多元化考评模式。比如,教师可采用“计算机技能(60%)”+“理论概念学习(25%)”+“日常表现(15%)”的考评比重模式,全面分析学生计算机学习效果,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4转变教学理念,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