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1:03: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学计数法的性质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更应该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下面,我仅对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一点拙见,望专家与同仁予以指正。
一、用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田,拉近与之心灵的距离,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特点。只有了解了他们有何兴趣爱好,有何特长及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我们才能针对其特性“投其所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情感上让学生先“亲其师”,然后再“对症下药”,授以知。步步深入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班内有一生,性格孤僻、自卑、内向,没有一点学习的热情,干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来。通过多次交流谈心,了解得知。他父亲年龄偏大,体力不支,农活一蹋糊涂,生活拮据。母亲是云南人,因不堪其苦,外出打工至今未回。母爱的缺失,生活的困苦这是造成该生性格孤僻自卑内向的原因。经过接触发现,该生很爱自己的父亲,我便由此切入,爱父亲,就要报答父亲。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亲是最好的方法。即使取得不了好成绩,点滴进步对父亲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报答。他开朗了些,课外活动中也出现了他的影子,课堂中也敢举手发言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他提出表扬,激发他更高的学习热情。在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信,坚定。在考试时,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他的眼睛里我又看到了激动,欣喜。
二、用期望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发现,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心理情绪有重大影响。教师的期望可以促使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互动。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班级中的普通学生“鉴定”为“神童”时,教师就真的以为这些学生是神童,坚信这些学生就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从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教师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语言情绪和行为在无形之中暗暗传递给了学生,言行中饱含着信仰与期待,学生便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期望,受到激励,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更加倍地努力学习。
“学生都能学好”,是教师应有的信念。例如,XXX期中考了45分,期末考了50分,作为教师要看到该生有5分的进步,应鼓励学生“这次进步虽然只有5分,不很大,但是相信你,下一次会更进步,继续努力加油”,同时把信任期待的目光投向该生。用饱含激励的话语去挖掘他的潜能。可把学生“亲其师”的情感化为一种勤奋学习的动力,引发出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潜质得以发挥。
三、用好章头图,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的每一章前面都有一幅图文并茂的章头图,它是编者精心安排的,即是对本章内容的概括总结,也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全章节的学习中起导人新课,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观看章头图,阅读题的内容,能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每章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每章的章头图,使学生对本章的学习内容知识点,在心中做到有数,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根据交流情况,再做进一步的引导总结性的概括。例如,七年级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章头图讲述了不等式在进旅游景点购买门票的例子。是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初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引入新的课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教学时,让学生阅读,互相交流,讨论解决该问题。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认识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章的教学活动中,我能感受到,学生把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了。在讨论时,有的学生说我班有39人,要买门票的话,按两种方式买,先买30张。再买9张,比较合算;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先――看到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学得如此生动有趣。我不禁窃喜,达到了目的――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类号】D297.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无可否认的。智障学生的认知、理解等能力较差,这使得他们对数学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难以产生好感,因此学生在数学课上的参与性低。那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性呢?关键一步就是如何激发起智障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巧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巧妙引入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当他们看到生活中很多麻烦的问题到了数学课上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也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认识数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把班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由两组的学生互相数一数对方的组里有学生几人,记录到本子上,然后再把某一位或者两位学生由其中一组抽调到另外一组,再让学生数一数现在两组的人数分别是多少。这样,通过直观而形象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数字的概念。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受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教师不仅仅是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智障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比较差,有时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可能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不妨尝试一下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即能锻炼学生的双手协调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如:最初教学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由于学生不能理解进位的含义,总是忘记把进位的数加到十位上去或者不需要进位时反倒进了位。这样,不妨事先准备一些计数棒,并十个为一组捆成了若干捆。在讲解习题时,要求学生在竖式旁边用计数棒先把竖式表示出来,并通过计数棒的个数,来体验“进位”这一过程。如:在“26+19=”这个算式中,6与9的和是15,也就是竖式中个位上的计数棒是15根,很直观的看到应该把15根计数棒中的10根捆为一组“进位”到十位上。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能很明了的“看”到运算过程,很快就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智障学生思维比较刻板,要使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必须为他们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从而使他们逐步借助对形象具体事物的认识,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商店里有5个篮球,每个篮球2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时 ,利用多媒体,可以很直观的把篮球的价格、数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了。艳丽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四、巧妙练习,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比起书本上的练习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度高。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我又带着学生做了一些练习,问:“你们能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学习的这些形状吗?”因为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们很积极的回答我的问题,并在教室里指给我看。我一一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并让他们想一想,教室外面还哪些物品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形状?随后,出示事先在校园里拍摄的视频,当看到课堂上的数学知识居然可以与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联系起来时,学生们表现的尤为兴奋,一直指指点点的说他见过,他知道。最后,我又给他们留了课下作业,回家时去找找家里有哪些物品是今天学习的形状,及时巩固练习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创设游戏情境,体验数学乐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获取知识,懂得规范和适应社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游戏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为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而游戏教学符合智障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数学游戏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
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 设计恰当游戏。如在教学《认识上下》时,我采用了“c鼻子”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才会点中鼻子,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在游戏中领悟。
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是要努力创造适合他们的数学教育,弥补他们的缺陷,最终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使每个学生都得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作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培养电子电气类人才的重点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重要的拓展课程。电子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也逐渐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优势,因此在这门课程中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
一、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1.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概念抽象、公式较多,与电工电子的实际工作结合紧密。电子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随处可见的电子产品,从小型电子元器件到大型机电设备,都属于电工电子的范畴。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实践课程占了较大的比重,随着新课程改革,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自身也必须深刻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2.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电子技术教材中的公式较多,内容较复杂,教材内容前后紧密相连,各章节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各公式的推导虽然简单明了,但依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自己钻研体会。
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后,现代中职学校的教师已深刻认识到课程教学中课程效率的重要性,并逐渐将课程的实效性纳入课程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现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不可好高骛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职高机电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各项素质,适当对课程进行优化,做到学生的能力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例如,在讲授“二极管的课程”时,教师只对二极管的结构和作用进行了讲解,没有对其进行高效的拓展,导致学生在学习后续内容时力不从心。二极管的教学内容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知识,虽看似简单,实则是庞大的知识网络。教师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必须以点成面,具体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
二极管的主要结构是PN结,PN结的称呼来源于PN结中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PN结的制作工艺一般是将两种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在熟悉了PN结的组成后,重要的是弄清PN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移动特点,这对以后的课程有极大的帮助。学生一般只是将二极管归属于发光二极管的范畴,其实不然,发光二极管只是二极管的一种,二极管还有很多种,比如光电二极管、电磁二极管等。对二极管的基本知识了解后,必须重点讲解二极管的击穿原理,当反向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导致二极管报废,一般情况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较大,在电流较大时,必定会击穿,且这种击穿不能恢复。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课程,课堂中学习理论知识后,必须通过实践课程将知识进一步强化巩固。
据笔者了解,中职学校的电子实践课程,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一般将实践课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直接以书面的方式告知学生,在课堂上学生直接将电子器件进行简单的连接后,进行数据测量,然后通过数据的对比得出实验结果。教师忽略了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即学生潜能的开发,实践课应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要方式,以实验结果的验证和分析为主要目的,在实践课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自行制订实验方案,自己完成对所需实验数据的采集。
(2)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对图像的绘制、对波形的观测等都必须严格地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例如示波器的使用过程中,先从示波器调试开始,对电子电路中的震荡原件进行波形观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重视实验结果和实验误差的讨论,对实验结果中出现的误差及时分析讨论,分析误差的原因。例如在由晶闸管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的观测实验中,分析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实验波形中的干扰因素,可能的原因有电缆及其他元器件老化损坏、外界环境温度影响、实验操作不当等。
随着大众化教育在国内的推行,中职学校成为国家技术领域发展的强大后盾,在中职教育中,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就电子技术来说,其在未来的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力求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技术人才。
2 东亚地区典型的数学课堂指导简介
我们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地区和台湾.
2.1 新加坡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特征
由于新加坡学生在TIMSS1995,1999,2003(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ies)中的卓越表现,其学校数学的教与学开始备受关注.2006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学校数学课程指导,首次把建议性的教师教学指导框架写入其中,框架包含三个阶段:引入阶段、主要活动阶段和应用阶段.然而,每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却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有效数学教学的学生视角:激励回忆法研究(The Student Perspective on Effective Mathematics Pedagogy :Stimulated Recall Approach Study)是新加坡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心(CRPP)于2004年发起的研究项目,也是墨尔本大学克拉克教授(David Clarke)组织的学习者视角研究(LPS)项目的一部分.Kaur[1]引用 LPS项目中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三位优秀的的新加坡8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指导方法,得出新加坡数学好的课堂指导具有以下特征:数学课堂主要有教师阐述、课桌作业(seatwork)以及回顾反馈三个环节.其中在教师阐述环节,教师应该向学生清楚解释概念或程序的步骤;通过示范可操作性的活动或列举现实生活的事例让复杂知识简单化;介绍新知识.在课桌作业环节,教师应该对课堂或课外的数学作业给予明确的指导;为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提供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准备考试提供足够的练习.
在回顾反馈环节,教师应该复习旧知识;对学生个体完成的作业或小组作业给予反馈.总体来说,Kaur认为,新加坡好的数学课堂指导是为学生建立理解,表现形式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聚焦学生.
2.2 日本好的数学课程指导的特征
Shimizu[2]指出,日本的教师(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高年级),经常会用一整节课组织全班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多种解法的探究,特别是在一个新的概念或一个新的程序被引入阶段.从教师的角度说,日本的课堂可以概括为“有组织的问题解决”,其中以学生自己先进行问题解决和随后的全班讨论作为课堂主要组成环节.日本教师把一节好课比作一个故事或一出戏剧,即“KISHO――TEN――KETSU”(开始――――结尾).利用LPS的研究数据,Shimizu[3]发现,日本学生对“好的课堂指导”的认识与日本教师在课堂指导中所看重的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在一节好课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支持的关系,好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课堂活动.日本课堂教学的特色当属“Lesson Study”,在国际数学教育中颇有影响,现在几乎每次大型的国际数学教育会议,都会有“Lesson Study”的展示,事实上,“Lesson Study”与我国所讲的公开课很像.“Lesson Study”在日本现已成为一种通过独特活动形式来发展和保持高质量数学课堂指导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注重学生的思考是日本教师发展高质量数学课堂指导的必加元素.
2.3 韩国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特征
韩国课程与评价学会(KICE)公布了一个评价数学课堂指导的详细标准,包括四个主要类别[4]: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和职业化.课堂实施又分为学习环境和真实的课堂实践两方面.其中学习环境方面包括建立有效指导的物质环境、数学学习文化的建立、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规范管理学生.而真实的课堂实践则包含对学生就知识的考查、根据所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激励策略、因地制宜的指导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灵活使用小组或整班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信心、多样化的有效提问、对学生创造性解答的灵活处理以及形式多样的评价策略.尽管这个标准涉及了教师指导的方方面面,但是这样的标准在韩国被认为是太过理想化,那么在韩国现今真实数学课堂比较认同的好的课堂指导是什么呢?Pang[5]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对转型中的基础数学课堂文化的理解,总结出韩国版本的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特征如下:
关注数学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对问题多种解法及其之间联系的反思
教师对课本进行再建构
教师应有追求好的课堂指导的责任
值得说明的是,韩国与日本在课堂指导方面有一定的相同之处,比如说教师都精心组织课堂阐述以便让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数学思考,两国教师会在一节课上都围绕一个问题,关注问题解答的相关讨论.但不同的是,韩国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4 香港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特征
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许多国际比较研究都是以香港为研究对象,比如香港和上海,香港和瑞典等.香港地区给人的印象是以教师为中心,这与西方学者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是对立的,曾一度被认为是不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从认识到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后,现在的香港数学课堂指导仍然是教师主导,但此时教师主导的课只一个中性概念,并不意味着好与不好.同样的,通过分析LPS(8年级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数据,Mok【6】指出,香港地区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特征如下:
教师讲授占据课堂的较多部分
数学问题设计中善于使用变式技巧
教师把学生因素纳入其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中
2.5 台湾地区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特征
在过去的10到15年间,台湾地区推崇的典型数学课堂指导大多是模仿许多西方国家的做法――把数学课堂看作团体活动,教师不再是课堂唯一的权威,正确答案需要证明与推理.Lin & Li[7]通过详细分析六位优秀教师的课发现台湾地区典型数学课做法如下:教师在课前会基于对学生可能的学习轨迹来进行教学设计,当然这个教学设计是变化的,并且依据学生的反应不断修改;通过对同一单元中之前课堂中的一两个问题来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把学生进行异质小组划分;精心编排课堂最主要的阶段;教师基于在学生个体或小组问题解决阶段的观察来挑选学生进行答案呈述.台湾地区为教师提供多种途径来发展其好的数学课堂指导.例如,数学教科书、学生的练习册以及教师的指导用书的编写都蕴含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育部或当地教育局经常为教师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比赛;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实施了专家型教师训练项目;利用星期三下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时间成为台湾地区的惯例;每个大学的教师教育中心持续为教师在课堂指导方面的专业需要提供支持;国家科学委员会(NSC)设立了几个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便帮助教师发展台湾地区推崇的数学课堂指导.
3 对我国的启示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述:关注学生视角;注重实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3.1 关注学生视角
一直以来,我们中国大陆所说的好的数学课堂教学都是从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学特级教师等的角度来下结论,诚然,这些专家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专业知识、教育相关理论以及丰富的经验等,但是,好的课堂指导真正受益的应该是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什么是好的数学课堂指导的看法显得更加重要,如果我们许多专家推崇的好的课堂教学指导模式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那么这样的模式是好还是不好呢?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评论一节好课的时候,也应该问问学生的想法.
3.2 注重实质
从以上几个国家或地区,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具体数学课堂指导上存在差异,但最终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在课堂指导中关注数学内容.也就是说,形式上虽然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然而,我们中国大陆的有些课堂指导一味的学习西方,形式上是有了,把课堂完全放任给学生,课堂热闹的背后隐藏着自身传统优势的丧失,我们是否反思一下:到底有没有学到西方国家所倡导的实质的东西?
3.3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尤其是台湾地区,为教师提供多种途径来发展其好的数学课堂指导,事实上,我国也有不少培养方法,比如,教学竞赛、带有我国特色的学校教研组(TSG)的教研活动以及公开示范课等.然而,这些培养方法能否真正达到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愿,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指导,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Kaur,B.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Singaporegrade 8 classrooms: a juxtaposition of teachers practice and students perception[J]. 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9 )41:333―347.
[2] Shimizu, Y. Aspects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in Japan:
Focusing on teachers role[J].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1999) 2(1), 107―116.
[3] Shimizu, Y. Characterizing exemplary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in Japanese classrooms from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J].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9) 41:311―318.
[4] Im, C. B. & Choe, S. H. Manual of evaluating instruction:Mathematics (in Korean). Korea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ORM 2006-24-4).
[5] Pang, J. S. Good mathematics instruction in South Korea[J].ZDM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9) 41:349―362.
[11]闫玖石.英国技术预见计划的背景及过程[J].天津科技,2004,(3):51-52.
[12]唐家龙.技术预见的实践局限性及其方法论根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5):71-74.
[13]杨耀武.技术预见学概要[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78-80.
[14]陈峰.日本第八次科学技术预见项目的竞争情报学解析[J].竞争情报,2007,春季刊:2-5.
[15]崔志明,等.技术预见“市场德尔菲法”的特点及实施程序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13-17.
[16]张冬梅,曾忠禄.德尔菲法技术预见的缺陷及导因分析:行为经济学分析视角[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24-2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77
中职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之关键在于“研究”二字,要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培养起在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明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这“三创”是研究性学习中的核心要点,着重强调了学生要在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明研究性课题中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式学习,对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就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而言,教育部已经将研究性学习纳入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范围之中,其中就包含了当前的中职学校,这将对当前的中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师能够很为自然的把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电子信息技术科学发明的过程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实践,借此来增强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坦然面对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从教育教学的整体大环境来看,中职教育所属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尚有一定的差距,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信心均弱于普通高中学生,这是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进行解决。
一、研究性学习应用于中职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明的意义
在当前的中职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明活动,教师要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牢牢把握住“问题”这一关键,从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发,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起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将问题放到这一环境之中,围绕着问题来开展对应的学习活动,同时在老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会不断的催生出很多新问题。因此,科技发明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过程是在不断的上升的,随着问题的不断发现解决、解决发现,科技发明的成果就越趋近于完美,并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强化,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
二、探索研究性学习应用于中职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明对其创造性个性品|的培养作用
创造性个性品质的构成极为复杂,其主要包括了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冒险精神。要在中职电子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就需要让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学生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被动接纳物,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使得学生的个性品质一直被压抑在不可见光的暗处,将学生的创新潜能扼杀在了襁褓之中。这一现象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中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包括自由选择研究的相关课题,自由的对课堂进行探究,在对课堂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自由的进行各种创新。这就使得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很较好的保护,并在对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对研究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这正是学生怀疑精神的充分体现,其和学生的好奇心相互作用,成为了学生在进行探索时的直接动力。同时,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由于只是向着一个目标前进,而并没有规定前进的方式方法,因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自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不断的挑战一个接一个的新问题。当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少的挫折和失败,也会走不少的弯路,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所具备的冒险性特征,而这时教师要予以学生正确的额引导,让学生不要畏惧挫折和失败,要直接进行正面的交锋,从而回到正确的道理上来,继续的进行课题的研究探索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应用于中职学生电子信息技术科技发明的有利之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183-01
为什么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其原因使用多方面的。
第一,高职学生来源复杂,普遍具有心理素质不高,自我要求不严格,自律意识差,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等特点。
第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这门课程大致分成变压器的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动机的使用和维护、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检修、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他常见电路的连接与检修、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分析与检修等七个项目,其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并且理论部分较为抽象,对初学者而言很难把握,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和单开实践课程的学习的“瓶颈”。
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设计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再排斥内容枯燥的理论内容,提升其学习兴趣,使接受知识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提升其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为其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多年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对内容枯燥的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而对动手较多的实践性课程学习的主动性较高。我们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行动导向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项目教学、任务分析、案例教学等组成,它不能称为一个具体教学方法,而是一套综合性的学习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过程的工作化+工作过程的学习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有组织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寻知识;教师从不同侧面找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交往、沟通、协作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的连接与检修是课程中的基础项目之一,也是是电气维修人员必会工作任务之一,同时也是高级维修电工考核的重点内容。它具有技术性强,接线工艺要求高的特点,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我们采用项目教学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起引导作用,为学生铺垫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研究教学内容,并在团队活动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第一步,布置任务。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航者,利用2学时时间给学生讲解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相关基础知识。师生共同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的结构特点、布线要求、在电路连接与检修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在相关书籍或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确定电路的连接中用到的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操作安全。
第二步:制定计划。
每5~6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男女搭配比例合理。组员之间分工明确,设计相关电路连接与检修工作流程,确定以小组方式工作,设计工作流程,确定工作步骤。通过相关资料的自学确定合理美观的电路连接结构,并把每个人任务的完成情况记录在笔记本中。
第三步:项目实施。
每组学生独立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的连接,并对完成作品上电调试,不能正常运转的电路要做以检修。并将工作过程中的记录缺点和不足之处以及最终检验结果记录在案。
第四步:评价与总结。
成果展示环节,通过对比分析,师生共同评价作品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并且对于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遇问题给予正确客观的解答。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找出每一组的发光点,给予奖励,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自己哪里做的不好,为后面的学习工作指明方向。
学生在已经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及安装步骤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如何安装更能符合工艺要求,围绕生产主题,制作完成一件作品。在进行成果展示时,小组成员可以阐述作品的特点,也可以通电试车演示结果,其余小组同学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问题,鼓励学生组内交流,或组间协作解决,支持学生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了相应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培养,强化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进行创造的能力。
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原本拘谨枯燥学习环境变得宽松、民主,师生之间有了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学习过程。
实践证明,再高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成功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使专业课程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云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6(29).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
二、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同时,又有一定的实践要求。其教材重视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内容大多以线性方式展开,适用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高职学生大多知识底子比较差,在学习方法和理解、分析能力上比较薄弱;对学习和知识的认同感较差,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是,思维较为活跃,乐于探究,比较喜欢动手实践。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学即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三、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例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上不断地结合实际的“项目”或“案例”,通过实践操作去理解掌握。
下面,就以一个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案例为例:
项目名称:交换机VLAN的划分。该项目主要包括同一台交换机上的VLAN划分、跨多台交换机的VLAN划分,两个教学任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首先准备教师机一台、二层智能交换机若干台、30至40台学生机。
教学实施:将学生以4人或6人编为一个学习小组,分成6至8组。利用两个课时来开展“交换机VLAN的划分”这个教学项目,具体过程如下:
1.导入新课
课程一开始,首先引领同学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VLAN的概念、特点及类别等VLAN基础知识。根据复习内容,抛出问题:“通过什么样的平台,如何配置,可以实现同一个物理网段主机的隔离?”。学生以学习团队为单位,进行抢答。挑选两个最为积极的学习团队,派代表回答,不管回答质量高低与否,都对其进行鼓励、肯定。通过复习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主题,然后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始本节课的学习,为下一步讲授做铺垫。
2.任务描述
任务描述主要通过两个虚拟场景:第一,两台PC机连接到同一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通过划分VLAN,实现两台PC机的隔离。第二,三台PC机分别连接到两台级联的交换机上,通过划分VLAN,实现两台PC机互通,并且和第三台PC机隔离。
3.任务分析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对任务描述中包含的两个虚拟场景,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指出关键环节和要点。
4.开展活动
通过教师机和投影仪演示同一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具体步骤包括:①先打开模拟软件PT,完成设备的添加和连接。②配置PC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③着重强调要点:划分VLAN,把相应端口添加到VLAN。④通过ping命令,验证测试。在此期间,教师在各个小组间巡回指导,直到练习结束。然后,通过抽签助手,抽出一个学习小组派出代表上教师机来展示动手实践的成果。任务一完成之后,再用类似的操作步骤演示跨多台交换机的VLAN划分。但是,交换机之间级联的端口(故意)先不设置成trunk端口。配置完成之后,测试失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抽出两个学习团队派代表回答,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点出正确原因。然后,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练习结束后,抽签助手抽出一个小组派代表到教师机上展示。
5.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主要分为学习成果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①学习成果评价:通过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学习成果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②学习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参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能否与他人合作探究,有无团队意识,进行评价;学习过程评价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评,教师点评。教师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点评,主要是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肯定。学习小组之间互评,并相互打分,分数汇总给教师。教师根据前几个活动,对相关学习小组加分。并选出本节课优秀学习小组,颁发小奖品以兹鼓励。
四、小结
常言道:教无定法,各得其法。教学设计是死的,而课堂是鲜活的。每个班学情不同,每节课都会有不同。如何根据学情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老师在工作中需要不断自主学习加强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3/15-0124-02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新兴学科,在课程标准逐渐完善中,信息教师还是有些困惑,比如:信息学科中偏理论性知识教学,由于此部分较为枯燥,这是信息教师教学中较为头疼的部分,怎样加以改进呢?下面,仅以在我区进行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为例,说明关于偏理论性知识教学方面的有益探索,以供同行们借鉴。
一、案例研讨再现
长春市电化教育馆教研室在我区召开的初中信息教学研讨活动中,98中学史晓莉老师上了一节《知识产权保护与使用计算机道德规范》研讨课,这节课是长春市市编教材七年级(下)第二课中的教学内容。在普通教室中上课,采用分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故事导入,借助事例引出知识点,利用案例分析,竞赛活动检测方式引发学生协作、讨论;学生在自然而然中掌握知识产权相关内容,增强了使用计算机道德规范意识。听课教师在研讨中,对本课均给予了充分肯定,感觉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二、在普通教室而非计算机教室上课,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1)信息技术课在普通教室中上,会冒着引发大家争议的风险,这是不是信息技术课呢?
(2)教学素材的合理运用对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发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重视。
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1)教师和学生都已适应在微机室中上信息技术课,这一固有思维模式一但被打破,便会引发大家思考。
学生在微机室上信息技术课是十分熟悉,但对于偏理论性的课还是比较排斥;由于有机器干扰,学生注意力往往在对于机器的操作上;在机房中这一不利因素会得到放大,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换到普通教室环境,对学习本课内容是个有益的尝试;而且在上课过程中,看到学生学习效率比在微机室中更高,效果更好。
(2)教师对信息学科定位及教育功能还是比较模糊,导致如何开展教学思路不明晰。
将信息学科教学仅停留在技能操作,停留在是不是用计算机上。
(3)教学素材资源重要性,大家都十分熟悉,但能合理运用在教学中将起到显著效果。
学生对知识产权及一些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已有所了解,结合教师列举的大量生活中常见事例,既运用了学生本身对该方面的知识储备,学生又比较熟悉。
同时,运用合理的方法,如:利用政治学科关于案例分析的思路来理解本课内容;再如: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喜欢评比活动的方式。基于此,利用竞赛活动方式,学生更乐于参与,在乐学中学习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素材资源的功效。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较好地破解了抽象知识难于理解的难题。
四、本节课的教学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这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本节将其较好地加以落实;教学环境的改变,在普通教室中学习偏理论性的知识,效果更好,学习效率也有较大提高。
(2)信息教师未正视自身的优势,又懒于动手去做一些适用的教学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
(3)教学素材资源不充足。一方面素材资源本身就不足,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又不注意日常的搜集与积累,导致教学素材资源得不到有效积累。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所谓翻转课堂,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后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通常说来,它是一种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课堂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与传统教学不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由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协调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的活动,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指导。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得到真正体现,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研究。学生也会逐步发展起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将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
三、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课堂中尝试翻转课堂的初衷
1.现实情况较为严峻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动力不足,考试卷面成绩低,英语综合能力差。笔者所在地区为甘肃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一半的人口为藏族,而笔者所在的合作市中学正是一所“藏汉双语”办学模式下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在藏、汉、英三语教学背景下,想让土生土长的藏族学生学好英语实非一件易事。升入高中的藏族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考取民族类院校不加英语成绩),英语成绩和综合能力更是令人担忧。
2.民族政策看到希望
根据《甘肃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专项规划(2016―2020)》按照生源和就业“双定向”原则,每年从省内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单列1600名本科招生计划给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由此可见,这项优惠招生政策,要求民族类考生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英语成绩列入总成绩)。这既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给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输入了无穷的动力。
四、在全寄宿制学校尝试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1.学校在教学硬件方面的保障
随着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我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我校的每个班级、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接通了班班通和互联网教学资源,每个教师也都配有办公所需的教学设备,实现了教学办公现代化、一体化。这一切都为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和设备保障。
2.笔者所带的两个班级都有小组合作的学习经验
两个班的学生均为藏族,从高一年级开始,笔者就按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有计划地分组,并根据学生所长在每组内进行了分工,设立了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方便开展与教学相关的情景教学或小组学习活动。因此,在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时,学生对课堂上的汇报、小组讨论等环节并不陌生,反而能很快融入其中。
3.全寄宿制学校有相对固定的自习时间
由于地理条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全校95%以上的藏族学生是寄宿学校的。学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学习时间。每天安排有一个40分钟的下午自习和2-3小时的晚自习时间,方便观看视频资料,配合导学案自学,完成第一阶段的预习任务,并将导学案反馈到教师手中,为尝试翻转课堂提供了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另一个优势还体现在,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会被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可以在下午自习或晚自习时间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为他们举行小型讲座,及时给予指导。
综上所述,无论是现实需要,还是办学条件,都为我校英语教学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笔者所在的合作市中学虽然地处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且是寄宿制的中学,但教育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地区的。只要是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可以大胆尝试、改革创新。笔者愿乘这股教育教学改革之风,在甘南这片热土上书写春秋!
下肢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的静脉回流障碍[1]。临床表现为低热,患肢肿痛,皮温增高,浅表静脉扩张等,甚至可因栓子脱落而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死亡。有资料统计,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达7%-45%[2]。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避免医疗纠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因此,对DVT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综述如下。
1 妇科术后DVT形成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妇科术后发生DVT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早在l9世纪中期Vichow就提出了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即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和静脉血流缓慢[4]。
1.1 血液高凝状态 汪珍云等研究表明术前过早禁食、术中体液和血液的丢失、补液不足导致血液浓缩,诱发血栓形成[5];术前、术中输入库存血,因库存血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黏稠度高,促使血栓形成[6]。此外,术中术后使用大量止血药物等因素,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1.2 静脉壁损伤 妇科手术创伤及术后反复多次的静脉穿刺输液,可引起多处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组织因子释放、凝血酶原活化、血小板凝集性增加[7],从而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药物对管壁的刺激易形成静脉炎,可使静脉壁电荷发生改变,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产生血栓素A2,促进血栓的形成。
1.3 静脉血流缓慢 手术麻醉、镇痛及肌松药的使用,尤其是硬膜外麻醉使下肢肌肉完全麻醉,失去回缩功能,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而比目鱼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收缩作用向心回流的,下肢肌肉长时间不活动,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滞留,从而诱发下肢DVT[8];术后腹带加压、腹胀、肠麻痹、尿潴留等因素增加腹内压,一些研究已证明当腹腔内压超过1.87kPa(14mmHg,1mmHg:0.133kPa)时,可出现下肢静脉血液淤积[9];且手术疼痛下肢的活动减少,导致下肢血流缓慢,易在静脉瓣处形成涡流,瓣膜局部缺氧引起白细胞粘附因子表达,促进血栓形成。
1.4 其他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有下肢静脉曲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恶性肿瘤、肥胖等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特别是曾有DVT史者,其术后DVT的发生率是无既往史者的5倍[10]。
2 DV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DVT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术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不同程度的肿胀、钝痛或坠痛、伴有低热(
中职学校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电气运行与控制等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从而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并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中职学校的学生入学门槛低,基础知识薄弱,对于一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很难掌握,而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灌输式”教学,即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会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这就很难实现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子行业技术工人的目标。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德文Handlungsorien-tiertesLemen und Lehren一词,直译应为行动导向的学与教,是近年职业教育理论的一种新趋势,被誉为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方法之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以“行动导向”为主要方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完成任务的途径去学习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运用到实践中去。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方面:第一,以能力为本位。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不断实践的过程为学习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势必要用到一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探索这些知识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以任务为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法以教学过程符合职业活动规律,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来确定。第三,以学生为主体。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教师是引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教师点拨、总结为辅助。第四,以评价来激励。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对实践过程、生产的产品、合作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来激励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案例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些方法的统称,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七种:项目教学法、大脑风暴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对象来选择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这几种教学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笔者在课堂上也尝试使用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现以“流水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案例来说明。
1.明确任务
一是创设情境、项目引入。可根据企业真实工作情境,编写一个“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该学习项目在企业中是真实存在的,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如:在校企合作中,笔者学校接到某公司的订单,要求在两天内生产一批不同流动速度的流水灯,制作完成的电路需达到产品的要求、性能和技术指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接手这个任务,应该如何完成,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制作、调试流水灯。随后,教师通过PPT视频播放现实生活中流水灯的应用,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及激发学生自己尝试的欲望。
二是描述学习任务。针对本学习项目描述其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进行有机结合,而不能只描述工作过程。以流水灯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为例,学生接到项目后,明确项目要求,制订工作计划,根据项目要求,通过Protues仿真技术对原电路进行简单分析,并改造出不同于原电路流动速度的电路图,然后通过检测元件画出布局与接线图焊接布线检查调试一系列步骤,在万能板上制作出流水灯电路。制作完成的电路应能符合一定的电子安装要求并能可靠安全工作后,交付老验收,并签字后,由组长统一收齐,交与教师。
三是协助分组、项目分解。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制订计划前首先进行分组,采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组方法,模拟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设置质检员、制图员、技术员等不同岗位。分组教学和角色扮演的结合实现了因材施教,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责任和职业意识。
2.制订计划
首先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工作中按时完成任务,要求每组制订计划。另外,通过小组协作、商量制订计划,形成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此时,教师巡回观察,对学生在制订计划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必要的时候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但是指导要以不干扰学生工作、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前提。
之后是点评计划。完成制订计划任务后,教师对各组进行点评,以使学生增强工作信心。
3.工作准备
复习回顾,引导探究。教师通过PPT展示实物图与原理图的一一对应,让学生回顾与认识元器件,其中电阻、电解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是已经学习过的,但是发光二极管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元器件,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特点,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及观看多媒体视频正确掌握识别与检测元器件的方法。
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为保障学生和设备的安全,同时避免繁琐、提高效率、节省资源,每组的制图员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画出原电路并进行简单分析,与此同时,另外两名学生则在旁边进行督促、讨论与共同学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改造出不同于原电路流动速度的电路图。此时教师只做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查看工作页。
4.计划实施
计划实施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对于重点问题,需精讲,排除学生的疑问。此时学生的工作是:任务一,领取元件,每组组长根据本组改造设计电路中涉及的元器件各领取3套,此时组长充当分拣员的角色,并分发给组员;任务二,检测元件,保证电路质量;任务三,为制作后的电路考虑总体布局和整体美观,画出元件布局及走线图;任务四,插装与焊接,为保证焊接质量,需注意焊点的要求,必要时由组内技术员提供技术支持,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任务五,检查并调试,电路制作完成后组内互相检查,及时修正,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确认电路无短路,通电调试,调试时小组内一人调试,两人监督,保证安全;任务六,测试关键点电压,为能顺利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做准备;最后,为腾出空间,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按7S的要求整理现场。
5.分析验收
产品验收,优胜劣汰。教师让各小组由质检员验收本组的产品,并填写生产任务单与验收单,然后交付教师进行验收,让学生了解产品的优胜劣汰规则。
行为导向,得出结论。教师选出两块电路板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抛出问题:找出异同点。通过共同点(都是两灯一块亮灭,从而引出电路结构分析),以及不同点(发光二极管灯流动速度不一样),引出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演示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使抽象的知识点更为直观化,同时结合学生测试的三极管集电极电位,得出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并通过仿真得知充放电时间的快慢决定发光二极管流动的速度,从而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6.总结拓展
为使学生们对本次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摸索制作电路的规律,需撰写总结,交流心得。为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升华,可以布置拓展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创新。
三、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注意事项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成为一个有问必答的咨询师。因此,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来加强教师队伍。“请进来”即从企业技术人员和职业技术师范学校中引进相关师资;“走出去”即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到相关企业参加顶岗实践工作。这样有利于教师拓宽知识结构,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对行业的人才需求有一定认识,也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
2.完善教学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