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6 09:52: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篇1

所谓教师业务发展也就是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发展,就是教师能力的发展。1、深厚的文化底蕴。2、高超的教学智慧。3、良好的人格形象。这三点构成了教师发展的三个纬度。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教师发展的X轴坐标。作为文化观念,在前年的暑假学习时,我已经做过解说。作为教师的文化底蕴大概包含着几方面的内容。(1)精湛的专业知识。(2)宽广的生活常识。(3)熟练的操作技能。(4)相关的学科知识。高超的教学智慧,这是教师发展的Y轴。这里说的教学智慧包含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技巧和关键时刻把握教学过程、妥善处理应急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还包括进行研究的能力。这是向上发展的指标参数。良好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发展的Z轴。只有它才能让教师变成立体的丰满的,这个方向是教师由平面走向立体的关键所在。从众多成名成家、古今中外名师、大师、教育家的身上我们都能完全说明这一点。人格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指标,既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风尚,又包括个人魅力和风格,还包含着学校的文化特征。所以它既带有私人的性质,也是具备集体的特征。

二、教师的师德升华

篇2

第一,人才资源具有能动性。人才资源的能动性,是其与其他资源最根本的区别。人才资源是受个人意志支配的,人的知识、能力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而形成的。这些才能杰出、知识丰富的人才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积极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认识并改造世界,从而推动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他资源虽然也能促进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却不能像人才那样主动的自我开发,只有被动的接受人类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才能促进发展。

第二,人才资源具有无限性。与其他资源的有限性相比,人才资源则是可持续开发、丰富再生的。首先,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技能,具有生长性。其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在社会发展历史中,人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知识也是不断积累的。而人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承者可以通过自我补偿、自我更新来实现自我丰富,持续开发。

第三,人才资源具有灵活性。人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灵活性。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国家可以根据不同发展要求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初期,国家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从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国家着重培养经济类的人才;从新世纪初到现在,高新技术人才成为重点培养对象。

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看出人才资源是一切促进发展的资源的母体,它是其他资源得以开发、创造和发挥作用的唯一渠道,任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离不开人才资源。

二、人才成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外在因素

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只有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资源才能成为积极开发和使用的对象,即衡量第一资源的标准就是看这种资源是否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资源,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整逐步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转向主要依靠人力智力资源,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实现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最具潜力的一种资源。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离不开人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有依靠创新才能保证技术的先进性,而人才正是依靠自己的知识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具有创造性的人群。可以说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人才便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动力。

三、将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篇3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篇4

Keyword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B028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已经到了任何生物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大量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由于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也体悟到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生存环境恶劣、健康质量下降、生命长度难以达到自然天寿”,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带来的结果。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教育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使古人与自然形成了亲近和谐的关系。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重新审视并确实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懂得"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当自然界创造人类的时候,人类对自然曾经充满敬畏。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拥有知识自我积累与更新能力的高级生物。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取更大的身心自由,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类有组织的行动对自然的塑造,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演化。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它不会容许人类的肆无忌弹,便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有数不清的例子都充分证明了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到那个时候,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我的家乡在前些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通过几年铁矿的开采,虽然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个别人提前致富了,也滋生出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大款。但是山上的松林、果树和草坪没有了,各种野生动物不见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所见的山被翻了个底朝天,下雨时山上流下来的是泥水,刮风时山里人也体会到了"沙尘暴"的滋味。庆幸的是地方政府已预测到并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以"百矿披绿"工程为重点,集中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此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赞扬。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面,某些动物做得比人类要睿智得多。我看过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描述的是有关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作家姜戎在小说中描写关于狼捕食的细节着实值得人们感念: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或许狼已经意识到:如果食物链不再延续下去,等待它们的将是生存的危机。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过着足实的生活,狼群努力维系着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狼且如此,何况人乎!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大自然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并非简单单一的,大自然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人类也生存于这张网中,从这张网中吸取营养同时也受制于此。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以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果断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的调节者,从而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篇5

关键词:人居环境时空特性时代性地域性 弹性空间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关于时·空特性的思考

众所周知,建筑的地域性和时代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仅是在建筑领域,其他如:形式、符号、文化等很多领域中都存在时间和空间上演进性和差异性。 空间和环境类科学在这方面就体现的更加明晰。这是由研究对象‘空间’ 本身的时空特性所决定的。

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来看:由于时间演进和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发展都在其自身的发展框架上展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这种时空差异性,以时间演进性差异为主流。地域性差异为次枝和延续,且不断影响和推进着时间性差异的的演进。

同样,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这一课题的前沿,同样具有鲜明的时·空特性。即:人居环境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吴良镛先生曾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对道萨比亚斯的道氏学说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必须指出,道氏的理论主 据西方国家的现象与经验,其对战后第三时间人口稠密、资源进展、发展迅速、经济贫穷的国家,如亚洲发展中国家等,涉及不多。因此,我们在借鉴道氏理论的同时,应该积极从中国实际的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具体道路。此外,道氏理论由于体系庞大,往往难以抓住问题的核心,并留有一些机械的线性思维的痕迹,这种认识上的时代局限可能与道氏的早逝有关。”

吴良镛先生提到的这种学术上和实践上的时代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是空间环境类科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人居环境)必然存在的特性。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不可能是与时·空演进完全同步的,也不可能是永远滞后或者超前的。所以在空间环境类科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上,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或者创作是永久性先进和绝对完美的。只能说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有限空间内是正确和科学的。

一个科学的学科研究,一定要有时间上(时代性)的继承、发展,也要有空间上(地域性)的继承与发展。才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而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一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现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很尽如人意,因为我们的一些片面、不合理的、盲目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合理、正确的解决现今的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时·空特性对于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人居环境理论理论概况

第一位系统的提出人类聚居概念的是希腊学者道萨比亚斯,吴良镛先生对道氏理论特点有精炼的总结:

对时代及其所面临的任务的认识。道萨比亚斯所在的那一时·空背景下所面临的时代任务就是指:逐渐加速的城市化革命。

考虑问题的整体观和系统观。道萨比亚斯认为:城市发展问题的错综复杂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人们总是试图把某些部分孤立起来单独考虑,而从未想到从整体入手考虑我的生活系统。”因此,注意到病状,却不研究产生病状的原因。他认为,应该吧人类聚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将它作为完整的对象来考虑,否则,就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理解失误的复杂性,从而片面、简单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结果则事与愿违。

3.在建筑与城市科学总,较早的有意识的运用交叉学科的观点,入多学科理论方法,从事城市研究。拓宽了城市规划研究范畴。道萨比亚斯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的、综合的加以研究。

4.初步建筑里其理论框架。 这一点十分重要,也对学科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系统框架的建立,就如同种下了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是学科发展和延续的种子,当然这颗种子可能结出‘大小’、‘颜色’不相同的新果实,但对整个学科体系和理念的而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后继学者能更清晰和明确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核心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通过对人居环境理论形成过程来看,人类的探索研究并不是总是和时空的演变同步的,这几位先驱的很多观点不仅在当时的规划领域和人居环境的研究和探索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在时·空演进到的今天也给与我们很多启发和研究价值。所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客观因素全面、准确的分析的综合结果。是对时代特征和发展动向敏锐把握。

但人居环境理论的发展是多元的,在同一大时代背景下,理论和实践在时·空的维度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的。理论指导实践,但理论的产生,由于研究条件和范围的限制,以及研究者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理论的发展在具有先进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对优秀学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时要综合考虑时·空演进的差异性。

3.研究环境‘时空特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以及关于‘弹性空间’理论的提出

时间的演进性是客观存在,不可逆转的。但空间的差异性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却因为有时间和人类活动的演进性,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多样性和调节性已经因为我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发展和改造遭到了破坏,有些破坏是连锁性的,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和改变。所以保护空间的差异性是研究和建设人居环境所必须遵从的前提。然而空间的多样性(差异性)是要在空间的演进过程中进行保护和发展的。而空间的演进性的动力主要是是源于时间演进中的人类活动。所以传承和发展时代价值,保护和优化地域特色。 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而地域特色本身就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时代特征在特定的空间地域范围内的消化与沉淀。是每个时代中最优价值、最符合当地人居环境发展的精华的积淀。继承是肯定的,发展也是肯定的。而且在注重地域特色的同时,人居环境的发展在空间维度上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关于弹性空间和资源可持续问题的考虑。

也就是说,在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

尽量不犯不易于修复的错误,给子孙后代留有充足的空间资源和生存资源。这就是弹性空间设置和资源可持续工作的必要性。

弹性空间是指在人居环境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预留具有可塑性强,可更新再生的,易于生态恢复的空间领域。对这一领域要有意识的保护和‘留空’。以适应人居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空间和生态的再生。

资源可持续这一论题,我们已经早有觉醒,但迄今为止,我们还没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是需要我们在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综合的,系统考虑和分析资源紧张与可持续的问题。

当今人居环境已经发展成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有机系统。其存在的问题是综合性的;,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综合性的和复杂性的;其问题形成的过程也具有时·空演进性,存在是时间上和地域上的差异性。所以,面对综合、复杂、具有时·空特性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的眼光去探求人居环境发展演进的时代脉搏和发展动向。用综合,有机,系统,弹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够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付出巨大的实践代价,甚至难以挽回的自然和资源的代价。

时代性和地域性对人居环境发展和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注重人居环境发展的时·空特性,才可以更准确、更优化的处理人居环境现存的问题,以及更加合理和有机的引导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

篇6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师和学生水融的活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的教学功能。其运作机制绝不是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有心无心提出的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能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二、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客体单一。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传统教学中,在45分钟的课上,教师独自讲解的时间平均每节课为38分钟,学生回答问题所用的时间平均每节课只有5分钟。也就是说,平均在每节课上学生只有5分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客观地讲,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有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

2.评价方式传统。这些课上教师除了通过让几名同学上黑板做题进行评价外,其他所有的评价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这种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正是受课堂活动的单一、传统所限。

3.评价层次较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而对于思维、技能、品质、作品等对于学生具有启发性的方面没有评价。

4.评价作用甚微。教师通过提问所进行的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三、对促进学生发展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要实施的策略

1.充分理解学生的策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心理因素差异的反映,因此,要善于熟悉和了解学生,要读懂学生,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观去理解孩子,要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强加给学生。要在自我评价中让每位学生都喜欢自己,不要和别人比。喜欢自己,首先要喜欢自己的勇气,喜欢自己的能力,喜欢自己具有做事做到底的信心。

在小学生自修擅长情况调查表中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最近,我在家里扫地、擦桌、喂猪、洗衣乃至做饭、做菜我都试着去做的。虽然我两只小手忙得不亦乐乎,甚至希望自己长出8只手来,但心里仍高兴得很,因为我不需要像昨天那样,完全依靠父母来完成这些事了!当父母早晨起来到田里干活回来,看到我为他们做好了饭菜以及收拾干净的房间时,他们高兴地说:“孩子,你今天真的挺行呀!”

我心里自豪地说对我说:“不,从今天开始,我样样都要行!”

2.鼓励质疑和不断提高质疑水平的策略。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发问是鼓励学生质疑的有效途径,其正确的做法是:或者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资料、寻求答案;或者启发引导学生当堂探究问题的答案;或者提出可供选择的多种答案,让学生去选择判断;或者引导学生评价答案,并将知识进行拓宽和发展。

篇7

通过综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四川省目前基本形成了一套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操作性较强的考核评价办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如何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

好的用人导向既要体现在干部考核的结果上,还要体现在干部考核的工作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通过干部考核与选拔任用的结果来体现,这是最终起作用的;但从执政的角度讲,重视社会层面对干部工作的关注,重视干部考核选任工作过程同样重要。群众对一个地方的干部工作、用人导向是否认同,往往首先和主要的是通过干部工作的实际过程来感知和判断的,干部考核与选拔任用工作上规范和科学的做法,对从事干部工作的人来说是操作环节的事,而对广大群众来讲则是评判干部工作的重要价值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科学的干部选任工作机制的建设,尽量减少干部选拔任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把干部选拔的标准、要求和程序交给群众,把干部工作的过程亮给群众,赢得社会层面对党委用人标准、用人导向的认同,赢得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更深远的长久的作用。

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必须体现和遵循干部工作特有的表现形式。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统计数据的分析是应该的;运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来评价干部的工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它能引导干部全面、务实地抓工作,体现正确的政绩观。但是应该看到,由于目前领导体制、政策环境、地域区别以及干部任期等方面的因素,仅仅依据一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数据对一届班子和干部个体作出准确的、能够形成公认的评价有一定难度。因此,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指标数据要重视,但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作为考核依据不能过度强化。同时对领导工作的评价,不同于物质发展成果的简单经济技术评价,必须注意尊重和把握领导工作、干部工作特有的反映形式。从执政建设的角度讲,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更多的还是通过民意来反映,通过社会评价来反映。也许一段时期内,群众对领导工作的要求有所侧重,比较注意关注或偏重某一项工作,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较大的范围内,群众总是能够把握住对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总是能够对干部科学施政行为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这种总体的评价,既能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对干部是否树立正确从政行为的引导和校正。当然,强调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听取群众意见,这是一个与知情度紧密相联的特定范围。如民主推荐侧重于了解干部群众对人选担任新职位的支持度,应在对其工作能力、作风、绩效、风格等知情度较高的“工作圈”内进行;民主测评侧重于了解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履职情况及其德才素质,参加人员范围应与民主推荐范围一致;民意调查侧重于考察社会层面对班子或干部的工作推进实施成效及形象声誉反映的认可程度,应主要在其服务对象中进行。

改革干部考核方式的基本目的,既要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又要解决“好中选优”的问题。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存在的主要矛盾或突出问题,一是没有完全解决好少数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问题;二是没有完全解决好干部“好中选优”的问题。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廉政建设的难点,从四川这次综合考核试点情况看,在着重把握防止“带病提拔”上,我们突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高度重视民主测评中廉洁自律指标走低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迹象。对那些廉洁自律指标异常偏低的,考察组应以此为预警信号,在听取意见时,有意识地了解其廉洁方面的情况,主动寻找问题线索。二是重视发挥面上谈话圈定重点“知情人”的功能,并与他们深入交谈,挖掘问题线索。干部是否“带病”,一般情况下了解情况的总是少数,尤其是在“微症期”更是如此,而愿意向组织上如实反映的就更少。对这些个别知情人的意见一定要重视,很可能个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就隐含着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绝不可轻易放过。三是注意听取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巡视组等方面的意见,掌握问题信息。四是对性质比较严重、线索比较具体、影响提拔使用的问题,应组织专项考察形成明确结论,不要急于作出任用建议。由于“带病提拔”这种现象有其深刻和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最终只能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干部考核工作还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要坚持“好中选优”,通过考核,及时把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不同考核类型运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应有所侧重、繁简适度。应该说,目前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其基本精神适用于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但在操作层面上,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考核类型、不同考察对象设计与之相应的具体方案,包括确定各有侧重的评价要点、选择各自相宜的组织方式、安排各有特点的工作流程。从考核类型来看,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一般应完整地运用民主推荐、民意调查、实绩分析、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基本方法,届中考核、个别增补考察和年度考核则可根据需要适当简化和融合有关环节和程序。比如,届中考核时,可把个别谈话的范围界定为“核心工作圈”和通过面上谈话圈定的重点“知情人”,把谈话的内容明确为班子运行状况和班子成员的现实表现,从而更加突出重点,适当压缩考察时间。又比如,个别增补考察,是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对考察对象的德才素质和拟任新职位的能力作出评价,可主要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方法,以这两个方面的结果为依据和关键,同时运用已有的民意调查和实绩分析结果进行印证。再比如,年度考核,主要是了解干部当年履行职责情况和取得的工作绩效,以此评比等次、兑现奖惩、推动工作,可简化民主测评(只测评考核等次),视情况进行个别谈话,即当民主测评的结果较差,或与已有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结果差异较大时,再通过个别谈话进一步了解和印证,看是否真正属于不称职。

篇8

第二个假设,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关系,对道德的判断和自律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在合作与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有利于形成道德自律,反之,在限制或单方面尊重的环境中,则易于导向道德他律。

第三个假设,从道德类型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上看,获得自律道德的个体比他律道德的个体更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自觉地遵守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在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中,道德的实施主要依靠自律。但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他律发挥作用。

依据科尔伯格道德类型的三个假设,我们认为它对德育课教学有着以下六个方面的启示作用。

(一)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

第一,采取因人而异的德育教学方法。第二,采取逐步引导式的德育教学方法。第三,采取讨论的方法,这一点至关重要。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两难讨论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讨论,引起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大胆借鉴这种道德两难讨论法,将课堂上的“独白”转变为“对话”。由教师针对课程中的道德价值观点,选择道德两难故事,交予学生充分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与比其自身道德发展水平高的个体相接触,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并进行适当的道德干预。这样,个体就能在教师的外力作用下,自主地进行道德认知建构,更有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使用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讨论法,对我国德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有较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提问的策略,控制和指导班组讨论的能力,还要对科尔伯格理论有精深的理解。这就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德育工作者的理论培训,改变我国德育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状况。

(二)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在改进德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也不容忽视。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德育教育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加强德育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刻不容缓。

我们在编写德育教材时,应当全面地考虑到对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行为、动机、品质、判断等各方面的培养,以便全方位地促进个体道德水平的发展,以保证个体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与社会生活和时事相关联的案例,让学生置身于设置的背景中,并从中做出道德推理、判断,从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情感。

(三)注重“肯定”教育

科尔伯格关于个体道德发展的动机及动力的阐述启示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我们要重点进行“肯定”教育。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年轻有为、学业有成、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并最终获得他人与社会的接受和认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应多进行“肯定”教育。另一方面,在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我们也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及取得的成绩,使其在心理及精神上得到满足与安慰,从而能够从心理上接受我们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再指出学生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就能够引起他们的深入思考,并最终使其明辨是非。

(四)重视“自我反思”教育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个体道德行为最终是受个体的道德自律控制的,因此,在学生日常德育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我评价,并鼓励学生在自我评价之后进行自我强化,即对正确行为进行自我肯定和奖励,而对不当行为进行自责与相应的惩罚。

(五)加强实践的作用

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的发展,除了认知以外,还需要有“角色承担机会”。也就是说,个体道德是在认知的基础上,继而通过较多参与社会实践,承担更多的角色而发展形成的。因此,在对德育课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从而促进他们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及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篇9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十七大报告正确地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深刻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及其基本内核。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仍带有十分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只重视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这一新的理论还缺乏了解,致使管理观念和方式落后。大多数民营企业摆脱不了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企业以家族成员利益为中心,企业的核心部门都由本家族人士掌管,这种近亲繁殖的形式难以担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任,同时使得引进的外来人才得不到重用。

2.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很多企业缺乏明确而又合理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致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无法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企业在引进人才以后,重使用,轻培养,甚至对有很好潜质的人才不培养、不敢培养,怕他们流失,进而未能造就一个优化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既不能吸引人才,也不能留住人才。有的企业为了避免人才流失,通过扣押工资等方法来阻止人才流动,挫伤了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人才流失,极大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规范,缺乏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和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由于缺乏较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多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许多许诺不兑现的失败激励措施,不但挫伤员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并且破坏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对领导的信任,这就使人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个性的发展。

三、十七大精神中的科学发展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灵魂。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员工的招聘、录用、培训,晋升和辞退有完整科学的开发计划,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说明,加快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2.转变观念,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老板要加大企业资本投入,把企业发展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与计划配套,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领导业绩考核重要指标。对于高级管理人员,要实行继续教育,使其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对普通员工要实行在岗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3.塑造企业文化

对文化传统的继承,要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对原有文化进行改造,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文化,层次各个文化方面的影响,需要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它需要企业员工有正视自我否定痛苦的勇气,需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需要有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营建企业文化,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人生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企业价值观灌输到职工思想行动中,转化为员工价值观,形成企业群体精神,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

4.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考核内容方法上可根据企业现状采取适合的考核方法,如采用目标考核、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平稳计分卡等手段。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各类员工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除了通过待遇留人外,企业对不同需要的员工还可采取信任激励、职务激励、知识激励、情感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和行为激励等,从而构建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

5.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企业要想求得和谐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必须具有超前意识,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和合理的长远规划是关键。在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既要着眼于近期培养、稳定和吸收高层次人才,还应着眼于长远规划,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6.对员工进行战略性培训

企业在新世纪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建立全员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应通过企业大学和虚拟培训组织等新型企业培训组织形式,将培训提升到经营战略层次上,为团队提供培训的战略导向,让员工个人在培训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以最终达到应对来自市场竞争的各种压力和挑战的目的。

四、结论

篇10

课堂场景再现:

一、创设情境,研究问题

1.三个小朋友要到桃花村去,应该向北走,哪里是北呢?

2.出示研究主题:认识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认知经验探究如何确定方向。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问题探究中,诱发进行他们深入的思考。】

二、自主体验,建构方法

1.唤醒经验,凸显方法。

师(出示情景图):生活中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2.介绍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游戏:右手平举,根据教室东、南、西、北的顺序转圈。

发现: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始终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3.找方向游戏:我说你做。

面向北面时,后面是( ),右面是( ),左面是( )。

4.活动体验,并用简单的十字图(如下)画一画。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借助图让他们更深刻、直观、具体地发现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内在排列顺序。通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图形中感悟,将学生最难理解的内容以可操作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对这四个方向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思考:培养空间观念要将教学的视野拓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认识平面图中方向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学会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平面关系绘制平面图呢?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绘图操作,渗透统一的制图标准。

三、操作感悟,体验标准

1.课前调查:站在学校操场的中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将调查结果记录在图上。(出示学生作品,如下图)

师:为了让所有参观学校的客人看到统一的校园平面示意图,需要对作图给出一个规定,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图或平面图都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绘制的。图2的这个方向标,就能表示出正确的方向。

思考:学生受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辨别方法的影响,产生误解:在绘制平面图时,场景中约定的方向画到图上是不统一的。基于这点,教师可提出问题:“怎样让客人看到统一的校园平面示意图?”在比较讨论中,既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示意图中方向的确定有其内在的统一规律,又使他们明晰了生活中方向与平面图中方向的联系和区别。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注重引导学生描述线路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所学知识。

四、灵活运用,辨别方向

1.师:出示村庄平面示意图(略):三个小朋友该怎样走到桃花村呢?

介绍不同的路线:路线(1),草坪出发,向北到树林,再向东到桃花村;路线(2),草坪出发,向东到竹林,再向北经过果园,最后到桃花村;路线(3),草坪出发,向西到湖,再向北、向东经过树林,最后到桃花村。

2.介绍三个小朋友的回家路线,并结合具体的路程长度来介绍。

3.介绍中国地图或江苏省地图,并选择其中一所城市介绍不同的旅游路线。

篇11

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以最先进理论为指导,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断重新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要抓住机遇,实现科学发展并为科学发展服务,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刻地总结档案事业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重新认识档案工作。

十七大以后,各地档案部门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广泛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把建设“两个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为档案工作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尢其是卞峰煜同志“创新、为民、忘我”新时期档案人精神得到了弘扬,激励广大档案工作者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并为科学发展服务而努力工作。

二、“重新认识”是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信息革命催发了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跃式发展周期——科学发展新时期。档案事业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重要转型期。在这新一轮的发展周期中,档案事业要赢得发展机遇,顺利实现转型,既要对档案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树立档案工作从“三线”到“一线”,从“夕阳”变“朝阳”的信心和决心;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客观地分析档案工作,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档案工作新局面;还要适应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纳入档案工作的体系中,加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两个体系”建设。

篇1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当前,尤其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

能力。

实践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个人的能力素质来源于实践中的学习、锻炼和提高,实践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

有的同志认为,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学习理论,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些同志一味追求单纯的理论“升级”,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同理论考试的水平等同起来,忽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这就进入了认识上的误区。理论学习是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的途径,但不能代替实践;理论知识作为提高科学发展观能力的一个来源,归根到底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提高科学发展观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开创性,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研究、摸索,只有以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在实践中求真、求深,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

还有的同志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参加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科学发展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践的情形有种种,有的整天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义;有的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实践活动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领导干部应该把实践锻炼与钻研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把从理论上得来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中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从政治高度、战略高度、全局高度认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客观必然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提升工作水平,在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中探索新思路。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领导方法,按客观规律办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发展、推动发展、评价发展,做到思路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

在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中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

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践。要搞好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不论对情况熟悉程度如何,都要十分重视调查研究。调查的深度决定研究的深度,研究的深度决定解决问题的深度。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发现不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工作的把握就难以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不断出现,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追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实效。

直辖十年来,我市在科学发展上迈出了新步伐,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仍在制约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这些问题既表现在认识上,也凸显在实践中。在发展理念上,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要求上来,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在发展模式上,有的地方和部门机械套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没有很好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的价值追求上,有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往往重gdp轻环境、重经济轻社会、重现阶段发展轻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成果分配上,有的同志不能正确认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不能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没有做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努力推动科学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只有正确把握规律,紧紧抓住其特点,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增加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科学发展观能力。

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

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群众表现出巨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展现出无穷的智慧。领导干部亲身参加的实践毕竟是有限的,眼界也是有限的。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汲取群众的智慧,才能开阔视野和胸襟,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