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6 09:5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通信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通信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6200
国内刊号:23-1521/TN
邮发代号:14-29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1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借助光纤等新型资源传播手段,实现信息资源迅速传播。当前社会中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无线光波传输和卫星信息传输两种形式。其中无线电波传输,借助光纤光波实施信息频率传输,一般而言,光波传输的距离在100千米之内,但光波传输的频率接收带较宽,其传输的信号接收性较强,直接性信息传输的稳定性较强,实现无线光波传输,必须在100千米之内建立光波频率接收结合信息传输中间站,光波传输信息的中间站越密集,其获得的信息信号强度越大,其光波传输的信息稳定性就较高;而卫星信息传输,是借助卫星作为信息光波接收的信息平台,这种卫星传播系统具有较强的信号传输保障,较大范围内建立卫星信息接收中间站,形成信号传输网络结构体,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综合传播,光波信息传输主要负责的短程信息传输,而卫星信息通讯,则主要是大面积信息通讯覆盖,两者构建起完善的信息通讯传输网络,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传输结构体。
2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际
2.1无线通信技术实际应用率低
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无线通信信息的接收与传播,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全国覆盖率已经达到95%,为各地信息传输提供全方位信息通讯覆盖保障,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实际运行结构不完善,信息资源应用性较低;以及部分地区信息资源处理中,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中间站的数量相对较少,以致在光波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受到地理位置、传输距离的影响,光波信息的实际传输效果不佳,发挥的作用性比较低;或者,无线通信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多个区域共用一个无线通信技术中间站,有些地区多个无线通信技术中间站闲置,两极化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情况,也使社会信息传输的效果性较低,对社会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2.2无线通信技术应用范围扩大
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社会信息传输形式的迅速增加,推进实现系统信息的应用范围迅速提升;依据我国社会信息传输管理部门的相关调查数据可知,2015年,我国社会无线通信的城市应用率为85%,乡镇无线通信应用率为60%;截至到2017年3月,城市无线通信应用率已达到90%,乡镇无线通信应用率为85%。从两组数据对比可知,我国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张,使傳统的无线通信体系的应用压力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管理资源中,以太网信息传输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也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主要趋向,同时,社会信息传输的资源利用范围正在急剧性的扩展,使得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率要求带来了较大挑战。
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划性低
无线通信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步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的综合传输延伸,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全面更新,有必要做好技术发展向更高层面过度。但从我国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建设实际性较强,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通讯体系构建成绩,但这种实践与规划同步进行的初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更宽领域的无线通信体系的构建;
2.4无线通信技术队伍参差不齐
无线通信技术在当前社会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社会信息传输,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发展要求。由于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工程的起步较晚,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队伍的专业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不足。未来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如需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先突破这一发展局面,在国家发展内部寻求人才技术创新突破口,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提供创新视角。
3无线通信技术通信管理
3.1建立完善的无线通信管理计划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传输技术优化升级,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率已达到95%,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管理得到了全面升级,也初步建立了完善的无线通信规划体系;使得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信息得到了综合优化,发挥了无线通信信息传输的主要作用,也使现代信息资源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例如:依据无线信息传输的实际地理情况,做好区域光波中间站,实施了现代信息处理的综合性规划;其次,实现无线技术的信息传输资源综合分配,避免了无线通信技术信息传输分布结构不均匀,导致区域无线通信资源紧张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推进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化升级。
3.2无线通信技术全面升级
无线通信技术技术全面升级,是确保社会通讯信息管理体系活力的重要措施。当前,基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实施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光纤光波传输网络,扩展了光波传输的接收带宽,同时也拓展对光波通信信号的处理能力。推进信息传输技术变革,应满足全国更大范围内的无线通信需要,确保无线通信技术适应社会发展;其次,无线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也可以借助新型网络化平台,建立无线信息虚拟传输空间站,在一个中间站的基础上,建立多个虚拟信息接收分支,每一个虚拟接收系统可以再次进行平方性分解,使得无线信息传输的网络结构逐步密集,信息传输的强度增加,信号稳定性增强,也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全面升级的重要体现。
3.3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对传输速率的提升要求,优化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的管理结构,做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规划是关键;其一,需要结合当前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建立无线通信技术新模型,分析当前无线技术通讯管理的结构模式,做好无线传输中继站的规划结构图。其二,做好无线通信技术的长远结构规划,实现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平台同步实施,一部分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开发的同时,也要做好无线通信信息管理的后期维护工作。
3.4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专业性提升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性的管理,不仅需要进行无线通信技术的全面创新,而且也要实现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升级。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人员要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视频或者技术研发等方式,进一深入探索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现代社会通信网络的信息化资源创新,提供更具权威性的技术性研究理念;同时,国家也应积极组织对无线通信技术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技术培训和重点培养,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队伍发展提供更优越的能力提升途径和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确保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人才供应得到全面的无缝对接。
4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205
一、背景
电力通信网是除电网外的另一张实体网络,它是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电网一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各类电力信息化业务的运行平台。同时,它具有网络规模大、网络设备全、覆盖范围广、人均设备运维任务重、网络运行安全责任大、调度业务要求保障高等特点。
随着公司发展和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在容量、结构、覆盖范围、承载能力、总体规模、可靠性、智能化、集约化等方面都有新的巨大发展。电力通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基础。通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由此对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管理、对大规模通信网络的管控能力、对各级网络管理的互联互通能力及管理系统的灾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信息、通信集约化融合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使得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建设及运维势在必行。
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必须要借力于当前信息化快速的发展,为通信管理提供一体化通信技术支持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一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通信管理系统,实现功能和数据的本地实用化及纵向横向交互,实现通信实时运行、运行管理、专业管理的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
二、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设计原则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必须遵循最新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注重通信管理能力实用化和智能化提升。
(二)需求导向原则
系统设计必须立足通信专业的自身特点,以通信专业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达到应用功能的实用、好用的目标。通过需求导向使通信管理系统充分适应业务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并以灵活的技术手段、友好的人机界面、丰富的功能实现支撑业务发展。
(三)资源复用原则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按照继承、发展、提升、卓越的原则进行。系统建设顺应系统生命周期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升原有系统的功能。
(四)实用先进原则
系统建设要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在确保实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体系架构,正确处理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保证系统建设的高起点和可靠性。
(五)开放扩展原则
系统建设要坚持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平台、模型、应用、接口的设计需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要具备良好的开放性,保证系统能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逐步建设、逐步扩充、逐步升级,满足通信技术不断更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增加的通信现状。
三、通信管理系统设计目标与范围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应具备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专业管理四大业务应用,覆盖各级电力通信骨干网和终端通信接入网,形成具有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特征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级通信管理平台,为提升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系统互联,完成通信管理系统上下级之间、与其他系统横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全面提升通信全程全网故障定位处理能力、跨专业和跨网络的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能力、通信业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能力、信息通信一体化全景展示能力等。
构建通信管理标准体系,按照体系要求和系统建设需要制订、修订相关标准,使得各级通信相关机构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各环节都有统一的标准可依,同时也为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技术依据。
四、通信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
(一)实时监视功能
实时监视应用是在设备厂家网管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展通信网络的监视范围,整合通信设备的各种实时信息和管理信息,为通信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全面、完整的通信实时监视视图,实现在统一的界面下对多类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实现面向业务的告警分析和故障处理。
(二)资源管理功能
通信资源管理应用对通信网络各种通信资源数据进行规范、常态管理,实现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
(三)运行管理功能
一、标准化背景
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是一种集各种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施管理和承载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专业职能管理。另外,通信管理系统支撑公司电网的生产调度,是电力公司信息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这对相关信息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上面。对于中小企业,最初起主要作用的有建设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对于大型企业建设,资源计划系统曾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信息管理的标准不够完善,员工对通信管理系统的作用认识缺乏,导致该系统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众所周知,信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那么要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2.1 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目前,相关电力企业建立的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综合监控、资源管理以及运维管理。通过在通信运行和管理中广泛应用这三大类网管系统,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水平已大大提高。但是,通信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电力企业通信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运维和通信管理需要更加高效与规范的技术支持手段来减轻通信运行的压力。当前的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距离高效规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互联互通性不高。由于最初规划和建设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时,没有从宏观上充分把握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和组织,使得他们在系统的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信息模型以及接口形式等方面的差别比较大,进而导致了系统、信息或应用孤岛的形成。各单位之间不能互相联通,也就无法支持通信系统的运行一体化。(2)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界定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设备网管系统的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没有标准的总体结构、互联接口和安全防护;设备网管系统没有统一的系统部署、功能配置和北向接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并大大制约了其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3)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前,大规模通信运行体系对通信管理系统纵向和横向的集约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通信管理系统基本都是由各个单位根据其自身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层级划分和合理的部署。而且,这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不能与内部的监视和资源管理等系统之间有效的联系,也无法及时给外部有关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所以难以实现在大规模通信环境下运作。
近年来,相关国际组织已在通信网络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并颁布了TMF 814等管理标准。这也更加表明,随着通信网络剧烈的规模化和复杂化,未来的通信管理必定要趋于标准化,才能更好的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有效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
2.2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运行维护标准化以及安全环保标准化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基础标准化。该分类中的基本文件由整个标准体系共用,这要求其含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统一的通信资源命名以及信息交互的通用协议等。(2)规划设计标准化。规划设计主要用来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它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框架》来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3)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通常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工程建设、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和工程验收,主要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管理。(4)运行维护标准化。动力环境管理应用、骨干通信网管理应用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管理应用是通信管理系统的三大类应用管理。运行维护标准化就是针对这三大应用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5)安全环保标准化。安全环保标准化规范与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此类规范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指导。
2.3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完善举措
由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颁布或着正在拟定中的与通信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很多,但这些标准都是各级通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它们没有一个总体上的协调运作机制,建设标准也不同。这样的通信管理系统规范难免会影响信息共享,降低系统管理效率并造成人力资源与时间资源的浪费。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标准规范存在重复。在与通信相关的90条标准规范里,几乎有一半属于运行管理规范,并且与通信设备和业务相关。此外,各级的通信部门也有重复制订标准规范的情况。(2)标准规范的覆盖面窄。目前电力系统内部已经制订的相关通信的标准还不全面,比如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建设以及专业管理等领域与通信相关的业务都缺乏相关的指导标准。(3)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差。由于大多数通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都是量身订制,不具备通用性,所以其他通信部门若想直接参考或引用就比较困难。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建立工作组来全面负责与监督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实行情况。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完善:(1)对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组建标准化专家小组对工作计划进行细化,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2)进一步制订通信相关的标准草案。通过组织有关电力企业部门和单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研,着重完善与实际建设和运行维护有关的草案及编制说明的编写。(3)推广标准体系的应用。组织相关专家对通信相关的标准体系开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宣贯工作,确保各级通信部门能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好的落实与执行相关的标准体系。(4)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和处理机制。这将有助于解决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有效规避法律侵权的风险。
三、总结
通信管理系统如果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工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等相关层面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能够建立起信息纵向与横向的相互联接通道,进而使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透明及时和快速的解决。提高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程序,更对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李学京. 标准化总论[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