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6 09:52: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通信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信管理

篇1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通信管理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通信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6200

国内刊号:23-1521/TN

邮发代号:14-29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1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借助光纤等新型资源传播手段,实现信息资源迅速传播。当前社会中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分为无线光波传输和卫星信息传输两种形式。其中无线电波传输,借助光纤光波实施信息频率传输,一般而言,光波传输的距离在100千米之内,但光波传输的频率接收带较宽,其传输的信号接收性较强,直接性信息传输的稳定性较强,实现无线光波传输,必须在100千米之内建立光波频率接收结合信息传输中间站,光波传输信息的中间站越密集,其获得的信息信号强度越大,其光波传输的信息稳定性就较高;而卫星信息传输,是借助卫星作为信息光波接收的信息平台,这种卫星传播系统具有较强的信号传输保障,较大范围内建立卫星信息接收中间站,形成信号传输网络结构体,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综合传播,光波信息传输主要负责的短程信息传输,而卫星信息通讯,则主要是大面积信息通讯覆盖,两者构建起完善的信息通讯传输网络,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传输结构体。

2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实际

2.1无线通信技术实际应用率低

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无线通信信息的接收与传播,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全国覆盖率已经达到95%,为各地信息传输提供全方位信息通讯覆盖保障,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实际运行结构不完善,信息资源应用性较低;以及部分地区信息资源处理中,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传输中间站的数量相对较少,以致在光波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受到地理位置、传输距离的影响,光波信息的实际传输效果不佳,发挥的作用性比较低;或者,无线通信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多个区域共用一个无线通信技术中间站,有些地区多个无线通信技术中间站闲置,两极化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情况,也使社会信息传输的效果性较低,对社会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2.2无线通信技术应用范围扩大

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社会信息传输形式的迅速增加,推进实现系统信息的应用范围迅速提升;依据我国社会信息传输管理部门的相关调查数据可知,2015年,我国社会无线通信的城市应用率为85%,乡镇无线通信应用率为60%;截至到2017年3月,城市无线通信应用率已达到90%,乡镇无线通信应用率为85%。从两组数据对比可知,我国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张,使傳统的无线通信体系的应用压力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无线通信技术的信息管理资源中,以太网信息传输与无线通信技术的结合,也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输的主要趋向,同时,社会信息传输的资源利用范围正在急剧性的扩展,使得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速率要求带来了较大挑战。

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划性低

无线通信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步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的综合传输延伸,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的全面更新,有必要做好技术发展向更高层面过度。但从我国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网络建设实际性较强,并且已经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通讯体系构建成绩,但这种实践与规划同步进行的初级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更宽领域的无线通信体系的构建;

2.4无线通信技术队伍参差不齐

无线通信技术在当前社会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社会信息传输,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发展要求。由于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工程的起步较晚,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队伍的专业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不足。未来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如需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先突破这一发展局面,在国家发展内部寻求人才技术创新突破口,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提供创新视角。

3无线通信技术通信管理

3.1建立完善的无线通信管理计划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传输技术优化升级,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率已达到95%,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管理得到了全面升级,也初步建立了完善的无线通信规划体系;使得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信息得到了综合优化,发挥了无线通信信息传输的主要作用,也使现代信息资源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例如:依据无线信息传输的实际地理情况,做好区域光波中间站,实施了现代信息处理的综合性规划;其次,实现无线技术的信息传输资源综合分配,避免了无线通信技术信息传输分布结构不均匀,导致区域无线通信资源紧张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推进了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化升级。

3.2无线通信技术全面升级

无线通信技术技术全面升级,是确保社会通讯信息管理体系活力的重要措施。当前,基于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实施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光纤光波传输网络,扩展了光波传输的接收带宽,同时也拓展对光波通信信号的处理能力。推进信息传输技术变革,应满足全国更大范围内的无线通信需要,确保无线通信技术适应社会发展;其次,无线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也可以借助新型网络化平台,建立无线信息虚拟传输空间站,在一个中间站的基础上,建立多个虚拟信息接收分支,每一个虚拟接收系统可以再次进行平方性分解,使得无线信息传输的网络结构逐步密集,信息传输的强度增加,信号稳定性增强,也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全面升级的重要体现。

3.3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对传输速率的提升要求,优化社会无线通信技术的管理结构,做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规划是关键;其一,需要结合当前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建立无线通信技术新模型,分析当前无线技术通讯管理的结构模式,做好无线传输中继站的规划结构图。其二,做好无线通信技术的长远结构规划,实现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平台同步实施,一部分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开发的同时,也要做好无线通信信息管理的后期维护工作。

3.4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专业性提升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性的管理,不仅需要进行无线通信技术的全面创新,而且也要实现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升级。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人员要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视频或者技术研发等方式,进一深入探索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为现代社会通信网络的信息化资源创新,提供更具权威性的技术性研究理念;同时,国家也应积极组织对无线通信技术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技术培训和重点培养,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队伍发展提供更优越的能力提升途径和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确保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人才供应得到全面的无缝对接。

4结束语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205

一、背景

电力通信网是除电网外的另一张实体网络,它是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是电网一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各类电力信息化业务的运行平台。同时,它具有网络规模大、网络设备全、覆盖范围广、人均设备运维任务重、网络运行安全责任大、调度业务要求保障高等特点。

随着公司发展和电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电力通信网在容量、结构、覆盖范围、承载能力、总体规模、可靠性、智能化、集约化等方面都有新的巨大发展。电力通信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智能电网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的基础。通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由此对通信网络的安全风险管理、对大规模通信网络的管控能力、对各级网络管理的互联互通能力及管理系统的灾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信息、通信集约化融合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使得信息通信一体化管理、建设及运维势在必行。

建设通信管理系统必须要借力于当前信息化快速的发展,为通信管理提供一体化通信技术支持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一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通信管理系统,实现功能和数据的本地实用化及纵向横向交互,实现通信实时运行、运行管理、专业管理的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

二、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设计原则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必须遵循最新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注重通信管理能力实用化和智能化提升。

(二)需求导向原则

系统设计必须立足通信专业的自身特点,以通信专业业务应用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界面设计和流程设计,达到应用功能的实用、好用的目标。通过需求导向使通信管理系统充分适应业务需求的发展与变化,并以灵活的技术手段、友好的人机界面、丰富的功能实现支撑业务发展。

(三)资源复用原则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按照继承、发展、提升、卓越的原则进行。系统建设顺应系统生命周期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升原有系统的功能。

(四)实用先进原则

系统建设要坚持实用性和先进性原则。在确保实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和体系架构,正确处理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有效地保证系统建设的高起点和可靠性。

(五)开放扩展原则

系统建设要坚持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平台、模型、应用、接口的设计需要采用统一的标准;要具备良好的开放性,保证系统能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逐步建设、逐步扩充、逐步升级,满足通信技术不断更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需求不断增加的通信现状。

三、通信管理系统设计目标与范围

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应具备实时监视、资源管理、运行管理、专业管理四大业务应用,覆盖各级电力通信骨干网和终端通信接入网,形成具有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特征的国家电网公司企业级通信管理平台,为提升通信网络运行维护能力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系统互联,完成通信管理系统上下级之间、与其他系统横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协同,全面提升通信全程全网故障定位处理能力、跨专业和跨网络的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能力、通信业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能力、信息通信一体化全景展示能力等。

构建通信管理标准体系,按照体系要求和系统建设需要制订、修订相关标准,使得各级通信相关机构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安全防护等各方面、各环节都有统一的标准可依,同时也为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技术依据。

四、通信管理系统具备的功能

(一)实时监视功能

实时监视应用是在设备厂家网管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扩展通信网络的监视范围,整合通信设备的各种实时信息和管理信息,为通信运行和管理人员提供更全面、完整的通信实时监视视图,实现在统一的界面下对多类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实现面向业务的告警分析和故障处理。

(二)资源管理功能

通信资源管理应用对通信网络各种通信资源数据进行规范、常态管理,实现面向业务的资源管理。

(三)运行管理功能

篇4

一、标准化背景

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是一种集各种管理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设施管理和承载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和专业职能管理。另外,通信管理系统支撑公司电网的生产调度,是电力公司信息化业务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这对相关信息企业的通信管理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很多企业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上面。对于中小企业,最初起主要作用的有建设办公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但这些系统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对于大型企业建设,资源计划系统曾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信息管理的标准不够完善,员工对通信管理系统的作用认识缺乏,导致该系统在国内企业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寥寥无几。众所周知,信息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完善,那么要保障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尤为重要。通过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信息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

2.1 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目前,相关电力企业建立的通信管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综合监控、资源管理以及运维管理。通过在通信运行和管理中广泛应用这三大类网管系统,电力企业的通信管理水平已大大提高。但是,通信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电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对电力企业通信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信运维和通信管理需要更加高效与规范的技术支持手段来减轻通信运行的压力。当前的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距离高效规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1)互联互通性不高。由于最初规划和建设通信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时,没有从宏观上充分把握各单位之间的协调和组织,使得他们在系统的框架结构、使用功能、信息模型以及接口形式等方面的差别比较大,进而导致了系统、信息或应用孤岛的形成。各单位之间不能互相联通,也就无法支持通信系统的运行一体化。(2)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没有规范的界定综合网管系统的功能和设备网管系统的功能;综合网管系统没有标准的总体结构、互联接口和安全防护;设备网管系统没有统一的系统部署、功能配置和北向接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水平,并大大制约了其运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3)集约化程度不高。当前,大规模通信运行体系对通信管理系统纵向和横向的集约化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通信管理系统基本都是由各个单位根据其自身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的,没有经过系统的层级划分和合理的部署。而且,这些通信综合管理系统不能与内部的监视和资源管理等系统之间有效的联系,也无法及时给外部有关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所以难以实现在大规模通信环境下运作。

近年来,相关国际组织已在通信网络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标准化工作并颁布了TMF 814等管理标准。这也更加表明,随着通信网络剧烈的规模化和复杂化,未来的通信管理必定要趋于标准化,才能更好的降低网络管理的难度,有效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

2.2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主要包括技术基础标准化、规划设计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化、运行维护标准化以及安全环保标准化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技术基础标准化。该分类中的基本文件由整个标准体系共用,这要求其含有统一的术语定义、统一的通信资源命名以及信息交互的通用协议等。(2)规划设计标准化。规划设计主要用来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设计,它根据《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框架》来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3)工程建设标准化。工程建设标准通常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工程建设、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和工程验收,主要指导通信管理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管理。(4)运行维护标准化。动力环境管理应用、骨干通信网管理应用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管理应用是通信管理系统的三大类应用管理。运行维护标准化就是针对这三大应用管理的运行管理规程。(5)安全环保标准化。安全环保标准化规范与通信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此类规范主要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指导。

2.3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完善举措

由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部颁布或着正在拟定中的与通信相关的标准规范有很多,但这些标准都是各级通信部门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制定的,它们没有一个总体上的协调运作机制,建设标准也不同。这样的通信管理系统规范难免会影响信息共享,降低系统管理效率并造成人力资源与时间资源的浪费。

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标准规范存在重复。在与通信相关的90条标准规范里,几乎有一半属于运行管理规范,并且与通信设备和业务相关。此外,各级的通信部门也有重复制订标准规范的情况。(2)标准规范的覆盖面窄。目前电力系统内部已经制订的相关通信的标准还不全面,比如规划设计、运行维护、工程建设以及专业管理等领域与通信相关的业务都缺乏相关的指导标准。(3)标准规范的适用性差。由于大多数通信部门制定的标准规范都是量身订制,不具备通用性,所以其他通信部门若想直接参考或引用就比较困难。

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还需要大力推进,这就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牵头建立工作组来全面负责与监督通信管理系统标准化工作的实行情况。具体的标准化工作内容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完善:(1)对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进行完善。组建标准化专家小组对工作计划进行细化,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2)进一步制订通信相关的标准草案。通过组织有关电力企业部门和单位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调研,着重完善与实际建设和运行维护有关的草案及编制说明的编写。(3)推广标准体系的应用。组织相关专家对通信相关的标准体系开展有步骤、有计划地宣贯工作,确保各级通信部门能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好的落实与执行相关的标准体系。(4)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申报和处理机制。这将有助于解决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有效规避法律侵权的风险。

三、总结

通信管理系统如果能实现在技术层面、工作层面以及管理层面等相关层面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利于上级和下级单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从而能够建立起信息纵向与横向的相互联接通道,进而使各层级通信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得到透明及时和快速的解决。提高通信管理系统的标准化程度不仅能够简化网络管理程序,更对推动通信运维管理的规范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李学京. 标准化总论[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篇5

传输网络主要包括有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这两部分。在局域网络的部分一般是通过局域无线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其利用各类的离散传感器进行协作来进行实时监测、感知以及对各种环境和监测对象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的这些信息则利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来以自组织。多跳等各种网路方式来进行与广域网络的通信连接。

2何谓通信管理系统

2.1通信管理系统现状

我国现今已经建成了比较完善的通信主干网络,也已经拥有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等各种通信方式并存,以及以各层各级自愈环网为重要特征的专属通信网络体系架构。随着对智能电网的不断建设,通信信息平台作为一个智能电网的主要支持系统也就贯穿在了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以及调度环节这6个大的应用环节基础中。但是,现今通信网有着“人少网广、设备多、分布过散”这些特点,需要急需利用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对整个运行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而应用物联网则可以利用各种信息的传输设备来构建形成一个兼识别、定位、监控以及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化局域网络,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末梢的信息感知的基础环节则可以全方位的对网络信息感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提高,从而进一步实现其通信的智能化并且能够在数据流、信息流以及业务流上提供更加高的可行性支持。

2.2通信系统的总体架构

在设计时通过在通信的专业信息流控制角度来进行分析,在通信管理系统上实现开放式分层的架构如图1,其具体可以从上而下的分为感知层、传送层以及应用层。其中感知层主要的功能是利用各类的感知设备对通信资源的标识和信息的数据进行采集。传送层的作用则是对在感知层其收集的数据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传送,其范围一般是比较长距离的,主要是完成对信息的接入和传输。应用层是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呈现作用,对传送层传入的相应数据进行各类的信息处理并且通过各种的信息终端设备进行与人之间的交互,应用层是整个通信中提供各类业务应用功能的模块。整个通信系统可以通过以服务的SOA架构技术为基础,来对独立关注等特点进行充分的体现,其各层之间的松散耦合的逻辑应用,以组件的形式来实现同层模块之间的松耦合,从而让整个系统拥有更加良好的拓展能力。

2.3关键应用

通信管理系统的应用核心就是业务的保障、高级分析以及网络的优化。其主要可以通过通信设备的智能标识、动力环境的智能管控、通信设备的状态检测以及备件备品的无缝调拨等方面来帮助电网企业对其通信网络的运行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行提升。

3物联网技术在通信管理系统中应用

3.1技术架构

通信管理系统在技术上可以分为前置端、服务端以及客户端,其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实现。

3.2Savant中间件的技术实现

服务端中其Savant中间件中实现了技术的实现,其技术的应用使得拥有了数据采集过滤和储存、业务的处理逻辑设置和管理、报警与事件以及读写器的状态管理、消息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功能。Savant中间件可以将读取的各种不同标签进行过滤、统计、分类、判断以及进行编码解析并且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性的信息处理和分析,并且将采集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映射和储存,实现信息的同步共享。Savant中间件还可以将RFID读写器收集的数据根据相关业务进行数据的计算并且对其作出修改、增加、删除以及保持等举措。对采集的消息进行识别,将其中重要的消息进行检查、反应以及包装。其还能够将通信中的各种隐私信息进行安全性保护,所以Savant中间件还有对接口申请数据交换时作出身份验证并授权的功能,使得其信息不能够泄漏。

篇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how to adapt and to rationalize urban communication pipelin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needs, how to conduct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pipe, we raised new issues and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communication pipeline construction, the principles identified in the planning and routing summarized refining, build shared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mo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build method, stressed that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Keywords: communication, pipes, planning, construction

通信网络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正常运转、信息连通的生命线。通信管道是通信网络中通信线缆的布放通道,而通信管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是实现通信网络可靠安全运行的关键。

1、规划原则

通信管道规划必须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同时根据未来通信网络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考虑各运营商的发展需要而进行总体规划。

1.1、通信管道规划要紧密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及市政道路建设来进行,进行详细分析、论证,以确保管道规划的实效性。

1.2、通信管道规划应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等规划和建设方案,形成主次分明的网格结构,除考虑使用外,更要结合通信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和把握未来通信业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通信传输网的基础设施-通信管道网的规划,保持适度超前发展的意识。

1.3、通信管道的体系应结合通信机楼、城市道路、土地利用规划,同时兼顾管道的重要性和管道容量来综合确定,确定其管道容量和建设方式、选用管材等。而确定管道的容量,首先需具体量化各种城域网对管道的基本需求,结合通信管道体系预留不同的发展备用量,总结不同管道体系的管容设置规律,再根据管道所处的位置、排列模数来综合确定。

2、路由确定

首先掌握市政建设远期规划,包括用地性质、道路规划,根据局站分布、局站性质及其覆盖范围规划,根据以下原则确定管道路由。

2.1、 主干通信管道路由宜选取建在城市主要道路,但应尽量辟开城市主要街道的车行道及绿地,要尽量避开市政禁止挖掘的道路。同时,兼顾与其它局所管道的联络,在确定主干管道路由时,要注意规划好连接支线管道的跨路管道,与主干管道同时建设。

2.2、应避免在流砂、翻浆地带修建,尽量的远离具有电蚀和化学腐蚀性的地带。还应尽量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建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与其净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2.3、小区管道路由的确定首先要确定小区机房位置,以机房为起点,建设覆盖整个小区的管道。在选择路由时,要优化方案,使管道长度最短,充分考虑语音铜缆、光缆、数据线缆的需求。在目前数据以LAN接入为主的前提下,合理的路由可以减少数据设备的投入,同时,要考虑机房与外部管道的连接。

3、建设模式

随着通信行业改革的深入,通信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特征,由于多家通信单位同时建造各自权属的通信管道,不但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引起管线资源的违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各地随意占领地下空间、抢建通信管道现象普遍,擅自占用对方管线资源、私自拆除线杆、剪断光缆、损坏管道而导致的通信中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网络的安全和畅通,扰乱了电信市场的竞争秩序,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目前国外通信行业主要是采用共建共享的实施经营模式。根据不同国家其独特的国情和经营理念,通信业的共建共享上也就有不同的情况。如印度、美国等地域广阔的国家采用的是桅杆、光缆、铁塔、机房等基础设施的共享,称为无源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面积较小的国家比如欧洲的瑞典采用的是基站、微波无线电设备、天线等基础设施的共享,称为有源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篇7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4-0011-01

电力通信的运行、维护、管理业务是电力通信部门的核心业务。在电力通信运维业务中,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流程,同时由于部门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业务流程随之改变,这就是业务流程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点[1]。工作流管理技术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WEB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B/S架构的流程管理系统能够集成电力通信部门原有的业务流程;可以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和简洁的操作方法;还可以使客户端免安装、免维护[2]。

本文根据电力通信运维业务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电力通信运维业务的自动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电力通信部门的工作效率。

1 工作流管理技术概述

工作流管理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3]。目前已经发展为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技术。

WFMS(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急剧推广而快速发展的软件系统之一[4]。工作流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事先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来进行工作流实例的执行,实现了各种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的相互协 作,为企业的业务流程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好的软件支撑环境。

2 .NET Framework概述

.NET Framework是Microsoft为开发应用程序创建的一个富有革命性的新平台[5]。在此平台上可以采用多种程序语言开发在多种操作系统上运行的各类应用程序(如Web程序、Windows程序等)。

.NET Framework集成了许多新技术,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快捷的方法。为基于Web的流程管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3 基于Web的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3.1 系统设计

本系统基于Microsoft .NET Framework v3框架,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2003集成开发环境,使用时下流行的程序语言C#作为开发语言。系统采用技术来架构,由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平台层、管理应用层和用户界面等几部分组成。

1)网络控制和数据采集层:由各种下层系统(设备网管、动力环境和其他数采系统)和数据采集与智能控制系统组成。

2)平台层:软件基础平台提供通用的管理工具,简化上层应用功能的开发。

3)管理应用层:为整个通信专业提供各类业务应用功能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呈现。

4)分层架构各层间的对外接口主要有数采单元接口、北向接口、横向接口和纵向接口。

用户界面由一组Web页面组成,不同权限的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登录不同的管理界面来使用系统的各项功能。

3.2 系统的实现

系统中流程定义、工作流引擎、流程监控和任务管理等是其重要的功能模块,现分别阐述他们的实现机制。

1)流程定义。流程定义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提供了一个创建和修改工作流模板的图形化建模工具。其主要实现:定义业务流程;创建业务流程的任务及其执行顺序;指定执行任务的人员和表单等。将定义好的流程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为工作流引擎使用。

2)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对系统的其他部分起到协调和控制作用。它解释流程的定义,完成流程的实例化,确定任务及任务的传递顺序,推动流程实例的执行,维护流程的控制数据和业务数据,维护用户的任务列表,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接口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3)流程监控。流程监控模块负责对流程实例及其包含的任务在整个系统中的流动状况进行跟踪、监控,提供对业务流程的签收、回退、终止、删除、改派、查询等功能。用户可以利用此模块提供的功能来查询流程实例的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流程实例的异常情况或停滞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流程实例,使其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4)任务管理。任务管理模块实现对用户的任务进行处理。工作流引擎根据各种任务调度策略分配任务到用户的任务管理列表。用户通过任务管理模块提供的功能,可以接收任务,检出任务并调用相应工单模板来执行任务;可以撤销或删除有异常的任务,使其回到上一任务的执行者;还可以查询工单信息和已处理过的任务信息。当任务执行完毕,任务的状态随之改变,任务管理模块向工作流引擎报告任务的执行情况,将执行的结果保存到后台数据库,并启动相应的任务。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电力通信运维业务流程的特点,结合工作流管理技术、WEB技术、B/S架构和.NET Framework平台,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电力通信管理系统。采用本系统可以简化和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增强企业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满足流程对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要求。本系统已在国家电网总部及所属各网省公司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胡杰,党延忠.基于WEB的工作流技术在文档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2):224-227.

[2]H M DEITEL,P J DEITEL,B DUWALDT,et al.Web服务实用技术教程[M].励志,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l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Workflow Standard Interoperability Abstract Specifirv-tion[R]. USA: WFMC, Version 1. 0,1996.

篇8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 电力通信设备 管理水平 措施 传递效率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210-02

在科学的技术手段支持下,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需要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概况及行业技术规范要求,选择有效的管理方式提升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生产活动开展的实际需求。

1 当前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1.1 具体的管理指标不明确

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确保了电力生产计划的安全实施及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为不同地区电力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提供了保障,拓宽了区域供电稳定性的工作思路。但是,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相关的基础工作薄弱,实际管理措施应用时间短,致使具体的管理指标并不明确,致使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

1.2 缺乏可靠的管理设备及平台

受到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指标不明确的影响,致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计划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间接地降低了电力系统监控水平,影响着调度自动化管理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由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开展中对性能可靠的温度检测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但是,当前一些电力企业在落实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中由于缺乏可靠的管理设备,难以难道实际工作落实的各种需求。

1.3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的个人素质及专业水平,确保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但是,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通信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1)对专业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及通信管理知识掌握不充分;(2)管理中未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处理中,致使相关问题影响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大;(3)缺乏必要的管理工作责任意识,自身的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2 加强调度自动化管理与电力通信管理的相关举措

2.1 落实电力系统监控工作,优化资源基础管理功能

加强电力通信管理,应注重通信资源基础管理功能的优化。具体表现在:(1)对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网元管理功能进行优化,保持数据接收、采集、下发的高效性,促使单个设备能够与上层设备长期处于畅通的工作状态;(2)对通信资源管理系统通道管理功能进行优化,确保不同通信设备站点之间的物理及逻辑通道资源的数据管理水平可以不断地提升;(3)对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业务关务管理功能进行优化,以便为各业务开展中相关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优化各业务运行配置管理方式。某电力通信管理调度数据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2.2 注重力系统安全分析及运行环境改善,优化运行与维护管理功能

全面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水平,应注重电力系统安全分析工作的落实,对系统运行安全性进行整体的模拟与分析,降低各类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的几率。因此,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合理使用,对系统的运行环境进行三维空间动态化模拟分析,为系统的运行环境改善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2.3 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高效的集中化管理平台

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落实中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保持其中存在问题处理的高效性,减少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保持良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水平。因此,需要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活动,强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加深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为电力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提供保障。某电力通信业务系统属性及应用汇总如表1所示。

加强电力通信管理,应结合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建立高效的集中化管理平台,提高电力通信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完善电力通信设备的服务功能,实现电力信息的高效传递。在新型统一的高效集中化网络管理平台支持下,可以为决策者实时搜集网络信息提供保障,全面提升电力通信管理系统长期运行中的服务水平。

3 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深入探讨,可知未来电网建设中应关注调度自动化管理及电力通信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估,结合电力生产活动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调度自动化管理工作质量,优化电力通信设备的服务功能,落实相关的设备维修计划,促使电力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实现电力生产效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通信管道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是指通信网络体系中专门用于通信光缆与电缆布放的通道。既往大量工程实践经验中显示:通信线路的发展规模、覆盖范围、容纳能力、乃至设施质量等均会对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通信网络体系的发展情况产生重要影响。为确保通信网络的安全、高效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对通信线路的规划与设计,并加强通信管理方面的工作,以促进通信工程系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在通信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地下通信线路数量持续增加,对通信管理以及线路规划、设计进行全盘考虑与统筹分析,是业内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所在。

一、通信管理概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信市场的整体发展格局日趋完善与健全,特别是在通信网络发展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通信管道建设以及通信线路的规划设计项目不断涌现。受此因素影响,如何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管理效率,已成为业内规划设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

在通信系统管理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要求业内人士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国家现行相关法规标准中所制定的工作流程为依据,科学制定各类通信网络项目操作流程,并配套建设相关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以促进通信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2)在通信系统管理实践中,必须充分遵循安全性、规范性的基本原则,加强通信管理系统内部各个机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以促进通信网络建设项目的有序开展。

(3)在相关人员展开通信业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将网络信息技术在通信系统建设方面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实现与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提高通信系统建设安全性、技术性以及拓展性的目的。

(4)通信管理必须以现代化技术为主导,通过引入先进设备的方式及时发现通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通信管理成本,促进通信管理实践操作经济化水平的提高,以达到更为确切的效益目标。

二、通信线路规划与设计

在通信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针对通信线路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城市发展规划以及通信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全面规划的角度入手,兼顾近远期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设施,及时跟进市政建设步伐,从网络安全性、技术可行性以及投资经济性等多个层面入手,综合考虑通信线路的规划与设计方案,以促进通信网络系统的健全与完善。在通信线路规划与设计作业中,必须着重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通信线路规划

针对通信线路的规划必须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所出台的政策标准基础之上执行,在符合安全管理这一前提条件的基础之上,确保通信网络通信质量的稳定与可靠。在通信线路规划操作实践中,必须实现与现有通信网络技术的结合,以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划成本管理为约束条件,提高通信线路规划的合理性水平。从整个通信网络线路规划的情况来分析,通信线路是由光缆线路以及电缆线路这两个部分所构成的。其中,光缆线路指的是在局站内进行通信光缆及其相关终端设备的规划,避免光缆、管道、杆路等设备之间出现干扰,保证通信网络系统建设的正常执行。同样,电缆线路的规划需要综合考量的内容更多,因其除了要满足电缆配线驾到用户端口的途径路线规划要求以外,还需要考虑杆路以及分线设备等规划内容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避免造成影响电缆线路合理规划的安全隐患。

2.通信线路设计

在确定通信线路整体规划方案后,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以确保通信网络平台中各条线路运行的正常与稳定。在通信线路设计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通信路方案设计阶段中,必须对同一路由上的光缆容量加以限制,以免出现多条散置小锌数光缆的问题;(2)通信系统光缆线路必须确保性能安全与可靠,并面向通信系统业务最终端口进行延伸;(3)在对通信系统光缆线路网络路由以及容量进行选择与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网络路由及其容量符合通信系统业务规定标准,设计前期即需要确定通信系统网络建设规模。在通信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应确保通信系统线路科学合理后方可进一步对通信线路各个模块的稳定性进行考量;(4)在通信系统线路设计中,设计方案必须与通信系统发展相互结合,在网络发展规划基础之上确定最终的技术与建设方案,并合理选择配套通信系统设施以及通信光缆线路,考虑通信系统长远发展的功能要求;(5)在通信系统线路设计过程中,相关电信设备必须具备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的许可证以及其他证明文件,严禁尚未取得许可证的电信设备投入通信系统运行过程中;(6)通信系统线路应当尽量选择地上、地下障碍物较少的街道进行埋设。同时,管道应尽量建设于人行道下,若客观条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则应尽可能地避免在快行车道下埋设通信管道。除此以外,针对高等级公路、铁路沿线所涉及到的通信系统建设项目,管道埋设过程中垂直过应采用拉管或顶管的敷设方式,在沿道路建设的情形下可优先选择将通信线路管道埋设于路肩或中央分隔带下方。

结语

综上所述,在通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规划设计以及项目建设必须以确保通信线路规划可行与合理为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视对通信系统以及通信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加强各个环节的配合,强化对通信系统的管理,实现各个通信模块的有效连接,以确保通信系统整体安全且可靠地运行。本文上述分析中围绕通信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通信线路规划与设计方面的措施、途径,望能够促进通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促进通信线路发展的健全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晓东,张有兵,赵波,等.考虑规划需求的EV充电桩集群管理系统通信方式综合评价[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24):63-71.

[2]陈如波,傅晓东.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下的通信基础设施规划标准修订[J].规划师,2013,29(6):62-65.

篇10

一是通信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通信行业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强化自律意识,积极开展行风建设和“畅通网络·诚信服务”等活动。如电信公司在市一级营业厅实行一台清、一单清和免填单服务;联通公司推出客户品牌标准化服务,开展服务短信治理和“让用户感知更满意”等主题活动;移动公司开展了“千店创优”工程等等。

二是农村通信发展成绩显著。大力推进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区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主动承担任务,全面完成了信息产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实现了14369个行政村通电话。

三是履行社会责任尽职尽责。去年,面对“格美”台风造成的重大灾情,全区电信运营企业在通信管理局的组织协调下,协作拼搏,仅用17个小时就抢通了所有线路,恢复了受灾地区通信,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政军领导、抗洪指挥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四是通信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严格执法,加大了整顿通信市场秩序的力度。大力治理移动短信息服务问题,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倡导透明消费。及时协调互联互通障碍,较好地解决了电信网间IP电话相互开放的接通率波动等问题。加强了通信工程质量监督和设备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了通信建设行为。

五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不断加强。集中开展了互联网站清理整顿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确保了重要和敏感时期的网络信息安全,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对0*年创建活动的几点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信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既要保持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又要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了解当前电信服务热点问题,清楚老百姓满意什么,不满意什么,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才能促进更大的社会需求,企业才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保证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管理局调整充实了创建领导小组的成员。各企业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制。

(二)积极推进信息化,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要继续发挥农村信息化的主力军作用,将社会责任、全局意识与企业长远发展相结合,加大自然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加大村通工程为农村信息化应用的开发力度,发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业,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篇11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234-02

0 引言

自国家电网启动智能电网建设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投入和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十一五期间,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就通信网建设情况来看,国电总部及各省公司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数据网、交换网、视频会议网络都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覆盖程度和服务水平[1]。

1 智能电网对通信管理系统建设现状与需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进程、《“十一五”通信发展规划》和“三集五大”项目的逐步推进,使得电力企业对于通信管理系统需求的迫切程度日益增加。一方面随着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建设的规模扩大,电力企业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相关的设备和种类都在更加的复杂、多样,企业通信管理系统异构现象严重,不利于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在通信管理方面实现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深入了解电力企业在通信管理系统方面的需求、如何进行通信管理系统的建设成为讨论热点。

1.1 通信管理系统日益繁杂

电力企业通信系统具有建设较早、分布广、内容庞大、管理分散、流程复杂、安全性要求高等特征,但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项目深入,越来越多的业务已经逐渐依赖于IT系统而存在、运行,业务与IT融合程度逐渐深入。随着信息化平台上所支撑和运行应用和系统的多样化,使得电力企业对于通信管理系统的管理难度也日渐增加。电力企业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影响下,在通信系统建设方面需要完成调度智能化、调控一体化,需要建立新的通信组织、通信标准、通信管理系统运维体系、专业化的通信系统运维团队,来统一协调解决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运营、运维等问题,从而促进各省市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符合智能电网建设所要求的高效交互的理念。

1.2 高效通信管理系统需求

电力企业业务增长使得其对于后台支撑体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立其一个完善、标准化、流程化、先进、高效的通信管理系统需求日渐迫切;此外,近几年电力行业智能电网建设项目,也使得电力企业面临来自各种设备和系统所收集的信息,通信管理系统承载压力也逐渐增大,对于信息挖掘、信息集中管理、信息智能分析的要求也开始出现,如果利用通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综合利用,为电气企业决策、执行作为参考,如何实现通信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使用也成为建设难点。在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电力企业在今年开始尝试将骨干传输网的支撑能力进行提升,将其支撑能力建设放在电力行业通信类项目建设首位,迅速扩大骨干网建设范围,在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安全策略、优化区域节点的网络传输速度,巩固基础骨干网的支撑能力、提升核心骨干网的传输速度,从而保证整体通信管理系统高效传输和使用。

1.3 网管系统和配电通信建设亟待规范

由于历史建设遗留问题,我国电力企业分布在国内各区域的通信电力分区、网络规划、区域建设状况均有差异,且没有十分示范、完善和统一的管理流程,从而使得在网管系统的配置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化,无法充分发挥该系统对于整体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的支撑作用。此外,随着我国配电通信、用电通信建设项目的实施,也使得对于通信管理系统要求有所提高,配电自动化、全网调度一体化、光纤到户、三网融合等都要求在配电通信、用电通信方面实现全国覆盖、全面监控[2]。

2 如何进行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

2.1 设计原则及具体举措

首先,在进行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设计时,应重点包括建立以国网、省网、地网三层系统,三级互联通信管理系统架构的建立;总体设计、分布实施、分层应用、分区管理,从而实现全面覆盖我国各省市区域的目的,在进行通信管理系统使用时,可以将数据采集、运行监测、集中管理等功能集成到区域或省网通信管理系统中。其次,在进行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设计时,还需要按照成本最优、流程标准、功能智能的设计原则,进行整体框架和模块的设计。所谓成本最优,即无论是核心骨干网或是数据交换网的设计,都需要在满足国网、省网、地网通信需求的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严格设备选型,保证电力行业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成本最优化;由于智能电网本身的特征,要求在进行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时充分在已完成工程或已使用系统上,遵循原有系统适用性,将未来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流程标准,一方面通过整体流程优化、流程改革,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全新的、适应智能电网要求的数据交换模型、系统建设标准等;功能智能就要求电力企业在进行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建设时,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实践和经验,实现整体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在预警、数据分析、自动化等方面功能的智能化[3]。

2.2 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时,需要注意整体项目规划的统一性,需要做到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分布部署。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在早期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综合网管类系统,需要进行新型适配器的研发将其接入到整合后的数据交换系统中,从而实现数据联网功能;新建设的综合网管类系统,可以直接将数据交换系统拓展一个接口,进行接入,实现数据联网。其次,在进行早期建设的综合网管系统建设优化和改造时,需要针对性的去完善其标准规范中不具备的基本模块;如果该综合网络系统无法进行改造和完善的话,电力企业应当考虑直接替换为全新建设的系统,并将原有功能进行整合;最后,电力企业在进行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时,需要遵循相关建设标准、建设规范,比如《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体系表》和《坚强智能电网标准体系表》,结合电力通信管理系统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建设[4]。

3结论

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影响下,电力企业通信管理系统建设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电力企业应当拓宽视野,加强自身通信基础设施、应用、流程等各方面的建设,在项目建设方面充分支持智能电网整体规划,实现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通信管理系统建设目标。

篇12

前言

通信管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企业的生存、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工程项目一次性建设的特点要求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必须十分严谨,不允许存在任何侥幸的心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国多年来工程建设所贯彻的基本方针。对于工程建设领域的从业人员来说,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是每个人必须铭刻在心中的工作准则。

1.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特点

1.1管线工程报建

通信管线施工的报建必须在通信管线施工之前进行,为使管线的布设覆盖范围更广,通常在主干道路上铺设。然而,由于报建不成功导致施工效率被影响的情况往往时有发生,导致工程受到影响。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政府部门为保证区域线路的美观性,所以就会对管线的报建比较慎重。鉴于此,各个通信运营商在进行管线的报建时要注意统筹施工,尽量保证管线传输施工效率处于最佳状态,重复性施工应尽量避免发生,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要使区域的道路尽量得到美化。

1.2工程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

管线的施工过程跟很多部门有关联,特别是在进行关键主干道施工时,要跟街道办事处、公路管理部门以及市政部门等一些部门打交道。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工程区域道路封闭处理,因此公路部门就要正确有序地引导公路车辆行驶,防止交通拥堵的现象发生。当施工区域处于主干道时,施工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使施工周期延长。在这个过程中,主干道区域地下铺设了用水管道、煤气管道、电线以及下水道等对施工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考虑人流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1.3通信管道具有隐蔽性

通信管道的施工的隐蔽性也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通信管道的施工跟其他的工程施工有差别。这是因为通信管道的施工在施工完毕后,对管道的检查和维护难度很大。如线路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施工中人力物力的损失。在通信管线施工时,要对管线的质量进行合理控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隐蔽性施工环节在完成施工以后一定要由工程监理人员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审核,要保障施工的质量,唯有如此,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施工。

2.通信管线传输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通信管线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部分体现在人员的流动性大、环境变化大、供应商变化大等方面。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已经被证明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同时在工程项目管理走向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工程项目管理悄然改革和发展。

2.1管线传输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概述

在管线传输工程中,其质量安全管理是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工程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系数,防止工程施工事故的产生。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达到一定的工艺标准,使工程达到通信传输的要求。

2.2管线传输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只有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才能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同时有效保障的同时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在管线传输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时,人员占主导地位,为了对工程质量实现进行安全控制,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些控制。第一,就是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细节的控制非常重要。如果在安装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要求施工,那么就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如施工人员技术得到提升,并且按照有关技术要求施工,才能使工程达到标准要求。

21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除了上面提到的施工人员的影响之外,工程的施工材料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为了使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材料的采购,选择采购商要能符合工程施工资质的要求,施工材料要进行质量检测。在保证材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之上,控制好材料的材料量。除了要使工程材料能满足工程需求之外,还要避免材料的浪费。在使用材料之前,要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有关要求。

3)机械设备的控制

在施工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机械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作为施工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机械的选择是否恰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和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等来控制施工机械型式,对施工机械采取正确的操作方法。

4)施工方法的控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