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6 10:00: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乡镇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协调、评价、督导的职能作用,指导各单位及村屯道路交通安全组织做好机动车和驾驶人信息登记、交通安全教育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
2.逐步建立村级道路交通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年底前力争8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机构,9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信息员、联络员工作机制。村屯道路交通安全组织要建立机动车和驾驶人台帐,驾驶人安全教育、车辆自检自查互检制度,做到组织、制度、教育“三落实”。
3.参照《黑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划,明确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细化各单位工作职责,建立会议、工作专报、督导检查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安全工作的综合管理。
4、加强乡镇村屯交通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遍布全市的交通安全管理网络,扩大交通安全教育覆盖面,全面掌握辖区农村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各项信息资料,协助公安、交通、农机部门开展交通管理工作。
二、认真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决定》文件精神和哈尔滨市2012年2月22日市政府的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精神
5、根据黑政发[2011]83号文件和哈尔滨市政府2012年2月22日道路交通安全专题会议精神。及时制定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规划,落实各乡镇和成员单位的交通管理工作职责,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本地道路交通安全的体制性、机制性和保障性等深层次问题。
6、各有关部门依据各自工作职责,认真执行黑政发[2011]83号文件有关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7、各级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对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完成的工作,加大组织、指导、协调力度,切实形成部门工作合力。
三、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市创建工作
8、巩固和扩大创建平安畅通县市的成果。我市已于2010年通过创建工作省级标准复评,达到省级创建标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力争在2013年达到部级创建标准,推动我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全力开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
9、督促客货运输企业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以客运企业和长途客车、旅游客车、短途客车、接送学生车辆等客运车辆及驾驶人为重点,完善客运企业驾驶人源头管理机制。
10、进一步推进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和重中型货运车辆安装使用GPS动态监控系统,加强GPS系统监控中心建设,督促运输企业落实GPS监控平台24小时值守监控制度,加强动态监管。
11、组织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力度、落实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公安交警、农村派出所、农机监理部门加强合作,推进“三方合署办公”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大农村道路交通管控力度。
12、组织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格查处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态势。
13、贯彻国务院即将颁发实施的《校车安全条例》,调研学校、幼儿园分布情况及学生、幼儿接送安全状况,严格校车登记检验和驾驶人安全驾驶记录审查,加强对校车通行安全的管理,保障校车道路优先通行权,及时整改校车安全隐患,严防发生校车事故。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城市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宽敞畅通的区间公路、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交等,形成密集的交通运输网,交通环境与过去相比更加便捷和高效。然而,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本文将从道路规划设计入手,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缺乏全局性
城市道路规划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的道路规划,往往脱离区域规划,仅局限于路网规划,导致与周围地块脱节,一方面不能更好地为周边地块服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缺乏权威性
一些城市虽有道路规划设计,但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设计缺乏权威性。例如为了避免一些现状建筑物的拆迁,降低道路的技术指标,从而影响到道路规划的合理性。
(三)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缺少人文精神
在城市道路规划阶段,缺少市民的参与,尤其广大普通市民的参与,不能充分理解群众心声,过多的遵从领导的意志,从而使得设计出来的道路缺少人性化。例如过分压缩慢行路权,大大减少慢行交通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二、道路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首先,传统的道路规划理念是“以车为本”,过分得考虑了道路指标如何适应机动车的快速行驶,导致城市道路规划时对现状地形、周边地块等方面考虑不周。千路一面的道路规划,形成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和交通环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路对地块的服务功能。
其次,城市道路规划中道路与城市居民居住区和广场、公园等交叉组合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到交通的顺利通行和行人的安全出行。道路附属设施的设计不合理也影响行人出行,进而影响交通安全。
最后,在过去几年的城市建设阶段,不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以及施工工期使得工程质量严重降低。道路在使用不久后即出现不应有的病害问题,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同时,也影响到交通安全。
三、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确保交通安全
道路规划在每一个项目的前期阶段,都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在相关的技术、经济、社会评价都通过之后形成规划。在实施阶段也需对项目的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后续跟踪监督,保证前期规划的延续性和权威性。那么在技术上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来确保交通安全呢?下面将从道路线形和断面规划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进行讨论:
(一)道路线形
线形是道路的骨髓,它支撑着整个道路网络,对行车的安全、舒适及道路的通行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生活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也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城市道路线形是由直线与曲线综合连接成形的空间形状,是道路的主要轨迹。不合理的线形设计,不仅会引起乘客的不适感,还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一条线形好的道路,能够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行驶。
道路规划设计要综合考虑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因素,同时还必须满足驾驶动力学要求的最小值,以及驾驶员视觉、心理方面的要求。反映公路线形好坏的关键是速度的连续性,它直接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道路平面设计应在路网的布局下,根据当地地形、水文条件等处理好线形指标,合理设计道路交叉口,保证道路平面设计的科学合理,提高交通安全性和高速性。道路曲线不是一条简单生硬的直线曲线组合,而应该是一条自由舒展的空间曲线,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会使驾乘人员感到舒适,安全,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周边地块,与整个城市建设和谐融洽。
(二)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除了承担交通功能以外,也是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同时更能体现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城市道路规划断面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是一条有起伏的空间曲线。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等,研究起伏空间线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设计依照规规范数值,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横断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行车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综合考虑施工、养护和实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心规划,既要保证质量又要降低经济成本。设计选择合适的道路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并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和必要的防护工程。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与畅通工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面远远滞后于现代道路交通发展的要求。城市道路是政府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道路规划设计标准,制定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方案,给人们带来便捷出行的同时保证出行的安全,同时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
结束语:道路的规划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前提,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在道路的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设计的人文关怀 ,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生态的平衡,更要有一个实际考察、科学论证、理性分析、认真实施、重视监督、用后反馈的可持续路线,从而提高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水平和城市的总体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新城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以宁波市东钱湖新城为例城市交通201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 刘晓青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的必要性山西建筑2008(3)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45-02
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城市拥有车辆及通行的车辆数目越来越多,在沿海的一些大型城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限制城市中机动车的数量以保证城市的正常通行.在城市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尤为注意城市道路的高速通行能力。该文在分析城市道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街道的历史特点来对如何做好城市道路结构中的人与车之间的平衡点进行分析阐述。
1 城市道路的特点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的话,城市中的道路就相当于人体中的血管,人体通过血管将血液输送到人体中的各个地方以保证人体的健康,而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则通过道路来将城市中的居民输送至城市中各个地方,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城市道路还可以作为城市中的各类用地、居住区、街道等的划分方式,是城市建筑艺术、街道景观的显露处。同时城市道路中的重要分支――街道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节点,做好城市道路结构的规划是提高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
城市道路在城市空间的划分、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城市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现行开放空间,城市道路在承担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出行任务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中,城市中的主干道更多地承担着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重担,这些主干道上活跃着大量机动车辆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城市道路中的支路――街道等则更多地是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步行的活动空间,总之,街道是城市道路与城市活动空间的综合体。城市道路的空间主要是由天空、道路周边的建筑以及城市道路路面及地下等方面组成。通过城市道路的兴建可以对道路两边的建筑起到明显的划分作用,可以将具有同一功能的建筑划分到一个区域从而起到明显的建筑空间作用。在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石板路、卵石路、沥青路、地砖路等各个时期不同材料的发展历程,以上这些道路建筑材料在质感上、组织纹理上以及物理、化学特性上的特点各不相同,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将使得城市道路发挥出别具一格的特性。
2 城市道路的历史特点
在汽车发明及投入使用之前,道路承担着交通和市民生活空间的重担,通过对不同时期道路的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城市道路在传统生活中承担着节假日庆典、竞技等重要职能,此时的道路规划设计需要着重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简而言之,在汽车出现前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城市道路都是作为交通和人生活的重要空间所存在的,究其原因是由于在汽车发明之前城市道路上所行驶的交通工具对于城市道路中的行人并不构成严重地威胁,因此,人们在徒步或是策马穿越道路时都与市民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3 现今城市道路规划发展中的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日益下降,堵车更是家常便饭,从而使得城市道路网络所起到的交通职能被严重削弱。同时,随着城市保有机动车的数量不断上升,使得城市道路所起到的传统的生活空间作用被严重削弱,现今从城市道路所能发挥的作用上看,城市道路现今仅剩下机动交通这一作用,现今对于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也仅仅从城市道路的交通性上出发,所以,现今出现了城市内的机动车道路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且城市道路的宽度也越来越宽,但是城市内的交通状况并未得到有效缓解反而在越发拥堵,现今已经出现了“修建道路―车辆增加―重新拥堵”这一道路建设的怪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现今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只有从这一矛盾入手,妥善解决好人与车之间的矛盾才能解决好城市道路的交通问题。
4 城市道路发展过程中的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中人均保有机动车的数量急剧上升,但是传统的城市结构无法及时地跟随城市机动化进行相应的转变,由于城市道路机动化所导致的城市用地紧张、道路交通模式失调以及能源问题等都成为了限制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城市中的文化被越来越复杂的城市道路所割裂,城市现今逐渐成为了钢筋水泥和汽车机械的展示所,使得城市道路的传统职能在逐渐消耗殆尽。汽车的出现加快了人们的现代化进程。汽车以其独特的特性迅速占据了城市道路作用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得原来城市道路中的发展主体“人”在城市道路中的作用被大大削弱。原本紧凑的城市道路空间被要求容纳它在初建时所无法想象的交通量,现今城市道路中的“人车争路”的现象日益严重。现今城市道路发展所导致的各类问题在逐渐显现:高层建筑将人们从垂直方向分隔开来,使得城市之间人的交流日益冷漠。
5 做好现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注意要点
在城市道路日益发展的今天,做好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确保城市道路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机动车行驶要求,现今的城市道路首要作用是作为一地连接另一地的重要联系通道,所以,确保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保证人员与车辆的安全、舒适通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妥善解决好城市道路与人车之间的矛盾则就成为了城市道路发展的重要方向,既要保证机动车辆的通行方便又使其不会对行人产生一定的干扰,既要保证人、车的进出,又要防止穿越的交通,使得穿越过境的车辆从城市的边缘穿过,构建大范围的城市道路与街道网络,处理好城市道路规划过程中步行道、车行道、绿带以及停车场、街道交接点之间的关系,确保其协调发展。(2)在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在城市中的许多路段,特别是在一些商业区、游览观光的重要地段,需要解决好土地的综合利用,创建和培育人们交流的场所,构建起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步行商业圈。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设立相应的人行道护栏、休息座椅等,做好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之间的彻底分离,从而发挥城市道路在保障行人通行与机动车行驶之间的难题,现今在很多的城市中所发展出来的步行街就是一种很好的典范。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做好道路街景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尤其需要确保其连续性,其中这一连续性主要包括城市建筑设施的建筑风格、尺度、用材和色彩等多个环节,从而使得城市道路发挥出跟多的e极作用。
6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使得城市内的道路、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妥善解决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人与机动车之间以及人与城市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了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城市道路发展的重点,该文在分析城市道路传统作用的基础上对城市所带来的城市道路与人、机动车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并就城市道路在规划设计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交通事故多发,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定因素,道路交通事故由此也被称为“无休止的交通战争”。当前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各级政府和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探寻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机制、新思路和新技术。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国家法律明确了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从而为交通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道路交通安全法总则第四条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应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该条文不仅为各级人民政府规定了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职责,并且从法律的高度强调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重要性。
2 规划的层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特点及规划范围和规划侧重点的不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一般可细分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战略规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行动规划和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规划。在同一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行动规划应服从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战略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规划应服从于更高层次的两类规划。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编制某个层次的规划,或者将各个层次的规划融合在一起(即根据不同的规划期着重对应不同层次的规划需求)。
2.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战略规划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战略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或10年,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的调查、必要的实地勘测和科学的定量定性分析,在剖析、评价道路交通安全和安全管理现状、揭示其内在矛盾及预测、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区域规划期的交通安全水平和交通安全管理目标,提出确保实现规划目标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战略及相应的实施行动。
2.2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行动规划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行动规划的期限一般为3至5年,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存在问题,预测区域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确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目标,提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施行动的内容,列出分期实施优先顺序,提出在具体实施时存在的问题和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3 编制原则与路线
3.1 编制原则
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如下原则。
3.1.1 依法规划。必须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必须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相匹配。
3.1.2 以人为本。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任何环节中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
3.2 工作路线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的制定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遵循相应的原则,按照有关的政策、规定和标准、规范进行编制,并请有关部门、专家进行充分论证,集思广益,避免交通安全管理政策、措施出台的盲目性、随意性。规划编成后需通过评审,经补充修改后报批,此后方可组织实施。为增加规划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建设等有关情况及规划的实践和反馈,按照规定的程序定期修订规划,经原审批部门审查批准后调整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的工作路线如图1所示。
4 规划的主要内容
鉴于道路交通系统和交通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编制道路交通安全规划需要全面掌握规划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系统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症结,深刻认识交通安全问题演变的内在规律,科学预测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趋势,明确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目标,从而去设计、评价和优化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规划方案,用以指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因此,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4.1 道路交通安全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概述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状况;统计分析道路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分布特征与变化特点,揭示造成规划区域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客观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车辆和驾驶员管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执法等)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特点;综合评价规划区域的道路交通事故水平和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指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注意研究的重大变化。
4.2 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安全发展预测
科学分析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预测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发展水平;全面分析道路交通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交通发展和交通安全管理的关系,考虑国家现有或未来可能采取的政策对未来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多种方法(包括专家法和模型法等)科学地预测未来道路交通安全的发展趋势。
4.3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在全面掌握规划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科学预测道路交通安全发展趋势、明确近中远期的道路交通安全发展目标之后,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环节综合入手,根据交通事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手段“软硬兼施”,安全隐患“标本兼治”的原则,集成法规、行政、技术和工程手段,设计兼备科学性、全面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方案,并细化为分期实施行动和专项整治计划,安排近期实施重点和实施顺序,概算所需资金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规划方案主要涉及以下环节。
4.3.1 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与政策。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综合协调机构;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专报和公告制度;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督察制度等。
4.3.2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规范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提高事故黑点判断能力;建立交通安全管理数据库;开发交通事故决策支持系统等。
4.3.3 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加强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和机动车辆管理;增强车辆的安全性能。
4.3.4 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部署,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并尽可能改善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完善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等。
4.4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方案评价
研究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技术、经济评价以及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评价,提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并反馈于方案制定环节。
4.5 实施规划的对策与措施
主要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中,有关规划实施管理体制、资金和人才的政策问题,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的重大技术问题和需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措施。
5 结语
道路交通安全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在城市交通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本文详细说明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于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