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策划范文

时间:2023-11-07 11:23: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态农业策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态农业策划

篇1

循环经济理论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基本上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以及环境容量理论三个方面的理论基础。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和环境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努力使得社会、经济、生态三者之间和谐共处,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根据生态经济学理论,人类经济活动都应该与自然生态之间保持一种有机的协调与统一关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成为一个整体,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根据环境容量理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应该要在自然环境承载容量以内,从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环境自我修复功能。

(二)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它追求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它包含了经济特征、生态特征和社会特征。就经济特征而言,循环经济主要是要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循环。生产方面,循环经济要求减量化与清洁化。消费方面,循环经济要求持久消费和集约消费。就生态特征而言,循环经济要求对资源环境实行全过程控制,要让生态条件改善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成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性标志。就社会特征而言,循环经济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生态改善以及社会进步三者间的涡合式发展,从而实现人自身的发展。

二、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剖析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

所谓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指以生态化作为前提条件,以市场作为主导方向,充分发挥出农业地区生态、区位、产品的比较优势,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使得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成为一条龙服务,从而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并进而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生态农业的产品应该是优质、安全、无公害的产品,努力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效、协调、统一。事实上,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其精华就在于把生态学原理很好的利用起来,从而不仅带动农业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还可以使得农业产业化发展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1、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引入较晚,其试点应用更是滞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发展到全面推广和实施的阶段。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并没有一套建立在国家层面上的完整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政策体系。此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也没有从国家层面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仅仅有一些并不是专门针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其中提及或涉及生态农业而已,有时政策和法规还会出现内容不一致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难以推进的矛盾。另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约定,还有些制度与原则已经落后了,影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正常发展。

2、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发达。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仍然较为滞后,科学技术水平还非常有限。具体表现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生态农业技术开发创新体系不完善,技术转化推广体系尚未建立。因此,我国当前的农产品中的有机产品和绿色产品仍然占据着少数,很多农产品只是经过初级加工就进入市场,缺乏深加工技术,从而无法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这又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生态农业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此外,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和创新,无法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加之,农业技术推广还缺乏有效的服务体系,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3、农民群体整体性素质偏低。我国广大的农民群体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与实施者,但是,他们的整体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往往会受到短期利益的驱使而片面追求农业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我国当前的农民群体仍然属于小农经济的主要经营者,他们对于市场竞争的意识还不够强,不了解市场需求,盲目性与趋同性生产较为明显。农民并没有从市场角度来形成完整、科学的营销机制,也不会让产品变得更为特色与多元化,很难分散经营风险。此外,农民更多的重视收入增加,并没有考虑农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从而容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从而不利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循环经济视角下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大力发挥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建设

作为我国三大产业之一的农业,其本质上仍然属于公益性产业,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挥出政府部门的宏观政策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法律法规指导。具体来说,政府应该认真研究并制定出适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性、引导性政策,提供它们优惠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还要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修改并制定适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控制性、协调性政策,还要针对它制定并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让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与法律体系,从而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投资力度。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大量资金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当中去,或者借助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来建立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还可以组建一个融科研、试制、生产为一体的研发机构,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较好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还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有选择的借鉴或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设备或工艺,从而为农民提供高科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三)以市场为主导推动农业生态化与产业化升级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离不开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否则,生态农业的高经济效益就无法体现出来。因此,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必须以市场为主导方向,确立生态农业中的主导性产业,大力扶植生态农业中的龙头企业或重点企业,努力构建一个农工贸一体化、种产销一条龙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让农民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营销观,推动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当然,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以市场为主导,还会促使农民努力发展健康食品,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态食品等,还要让生产各个环节都是环保、健康和无公害的。此外,我们还应该大力宣传健康食品,结合农村区域优势,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从而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转型和升级。

(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全方位地发展生态产业,要避免盲目跟风,而是应该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优化生态农业模式。而这些都应该以农村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构建一个集农业信息、技术、金融、物资、人才、中介服务体系等于一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业生产经营实现集约化模式,使得农业向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转变,让农民在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下,以及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下,提高农业经营的整体效益,促进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A

丰都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三峡库区腹心。长江横贯县境,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区约占全县面积的3/5。在全球呈现气候变暖趋势下,丰都县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脉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相间分布,形成“四山夹三槽”的地形地貌特征,丰都县这种独特的地形成了影响丰都县气候状态、决定丰都县气候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丰都县干旱、雾害、冰雹、大风、低温、连阴雨、雷电灾害等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丰都县工农业生产,制约了丰都县的经济发展。通过做好为农天气预报服务,尽可能地掌控住气象灾害的发生,对减轻或避免灾害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对保证高产优质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来源

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来自于丰都县气候基本站1959~2006年47年的资料,从丰都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县防洪办、县气象局等单位的灾害调查资料以及《丰都县县志》整编资料获取气象灾害资料。通过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统计,总结出了丰都县47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的变化

根据对丰都县国家气候基本观测站1959~2006年47年的观测资料统计,丰都县年平均气温为18.1℃,冬季(12月~次年2月)平均气温为8.5℃。丰都县1959~2006年47年气温变化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气温的变化分为很明显的三个时段,即高-低-高的分布,只是各个时段的长短不一;从1959~1981年近22a来平均气温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到1982年气温下降到历史最低值17.4℃;从1981~1986年连续6a平均气温均低于常年值;从1987~2006年20a平均气温又由低到高的一个上升趋势,到2006年气温上升到历史最高点19.5℃。由47a冬季气温变化(图2)和最低气温变化(图3)可看。

从1959~2006年47a中低于历年平均值的有12a,主要集中在1984~1996年间,历年最低冬季平均气温出现在1984年为6.7℃,1997~2006年10a间无一年冬季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值;最低气温从1994~2006年再无低于0℃,表现为暖冬。2005年暖冬最为明显,较常年偏高2.7℃。不难看出,随着气候变暖,稳定通过日平均气温0℃的初、终日分别经历了提前和推迟到全年气温均高于0℃,无稳定通过0℃初、终日的过程,导致积温相应增多。积温增多对农业生产有2个方面的影响。有利的一面是暖冬出现,利于越冬作物冬小麦等的正常生长安全越冬;积温增多,无霜期延长热量增多,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和产量。不利的一面是利于病虫害的越冬存活,加大了病虫害的存活基数,不利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气流的流动会加大,导致地表蒸发、作物蒸腾量加大,能够促进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

2.2 降水量的变化

丰都县47年间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058.7mm。从图4可看出,从1960~1980年21a间、1981~2006年26a间分别有7a、12a呈偏少状态,降水偏少最多的年份(1981、1992、2001年)均出现在这一时段,降水量的变化呈下降的趋势。通过以上的统计分析,在丰都县气候变化中,气候变暖和变干几乎是同步的,50~70年代,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应属湿冷年份,80年代后至今,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应属干暖年份,当然个别年份除外,整个趋势是这样。从分析的结果看,这种变暖又变干的趋势在丰都县不是很明显。

2.3 丰都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

2.3.1 干旱

干旱是在某时段日降水量低于某值,来衡量是否达到干旱标准。主要是由于长期无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土壤缺水、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作物减产。按干旱的成因可把干旱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3种类型。实际上,只有当作物出现生理干旱时,才足以使作物受害。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工业、畜牧业等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丰都县干旱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发生较为普遍的。从对全县干旱的统计情况来看,伏旱发生最多最重,47a间有38a不同程度的发生,出现频率81%,影响是最大的。其中1959年、1978年、2001年、2006年是较重的。例如2006年7月8日到9月4日,≥35℃高温日数达52d,≥37℃暑热日数达42d,≥40℃酷热日数达14d,9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4℃。全县31个乡镇均出现严重旱情,农经作物受旱面积46200hm2(其中绝收面积11387hm2),干旱高温造成73.5万人受灾,39.1万人、37.9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全县现蓄水总量仅为0.105亿m3,实际蓄水量占应蓄水量15%,高温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7850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2165万元。

2.3.2 雾害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水平能见度降≤1km以下即达到雾的标准,能见度在1~10km的称为轻雾。常见的雾多为乳白色。雾的出现,导致地面的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湿度增大。雾容易引发呼吸道、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浓雾易造成交通事故等,对交通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从图5对每年雾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丰都县每年都有雾发生。在1959~1978年间雾日都在平均值以下,1979~2006年间除了1981、1984、2006年外,均在平均值以上,处在多雾的时段,雾害有加重的趋势。

2.3.3 雷电灾害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国防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从图6对丰都县雷暴日统计情况来看,1959~2006年雷暴平均日数32.8d。在1959~1982年23a间只有3a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上,在这些时段雷暴发生的次数是较少的;1983~2006年24a有5a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下。从上面的统计情况来看,丰都县的雷暴日数的变化呈现一个前少后多,有一个上升的趋势。

2.3.4 病虫害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丰都县暖冬越来越明显,造成丰都县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病虫害也日趋严重,每年丰都县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病虫害防治,但是丰都县近几年水稻病虫害还是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主要是冬暖利于病虫害越冬,使得越冬虫卵基数增大,给病虫害防治加大难度;高空气流的加强,助长了病虫害的迁飞加大了距离传播,导致病虫害的不断发生。

2.4 对策建议

2.4.1采取提高绿色植物种植面积,减少地表面积,减少突发性强降水天气发生的几率,减少雨水直接对地面的侵蚀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强降水造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衍生灾害发生。

2.4.2在冬天应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病险库、塘整治。降水期间能够充分利用每次降水蓄水,保证干旱期间工农业生产需水;雨水多的时节能够自由调节唐库蓄水,做到强降水唐库无损安全度汛。

2.4.3积极做好人工增雨消雹工作。在丰都县的伏旱少雨季节,应大力开展人工增雨工作,增加靠天吃饭田地需水,在南部山区易发生冰雹区,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减少风雹灾对烤烟等的影响。

2.4.4积极建设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提高气象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做好农用天气预报气象服务,拓宽气象服务信息渠道,保证旗下服务信息能尽快尽早的让一线生产的同志知晓,灾害来临时能尽早采取规避措施,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

2.4.5做好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指导,坚持多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少使用化学药品的原则,减少病虫害防治在农作物上的残留,从而达到尽可能减轻使用化学防治药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4.6做好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工作,让群众掌握各种应急抢险防御措施,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群众防灾减灾和规避灾害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胡毅,李萍,杨建功,朱毅. 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2]黄建,成秀虎.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篇3

基础理论学习模块:包括生态学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两大部分。生态学基础理论主要从农业生态学的角度向学生普及与本门课程相关的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主要从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内涵、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向学生全面介绍生态农业。

现代农业技术体验模块: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三大部分。学生首先学习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体验大规模、批量工厂化生产种苗的方法,并将种苗种植到班级种植地上。之后学习并利用现代农业微灌溉技术设计各班级种植地的创意灌溉方法,并进行实地安装实施。最后学习无土栽培技术,体验新型农业种植方法。

环境保护模块:由课堂教学、科学实验和主题活动三个部分组成。课堂教学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基础理论、方法和现状;科学实验从农业角度来分析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主题活动要求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自行策划、组织一项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全校规模主题活动。

篇4

生态农业发展的直接主体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否选择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式,其决定因素仍然是市场,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源配置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基于这一点,发展生态农业要顺“市”而为。当前发展生态农业的需求已初现端倪。生态农业经营者在面临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一般市场风险外,也会面临环境污染的生态风险,特别是他们精心营造生态产品的异质化、策划生态产品的市场细分时,还会面临其他不法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影响。为维护统一的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发挥相应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对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公共治理服务。其次制定农业安全生产标准,切实加强农业产品质量监管,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监督链条,破解市场主体因“囚徒困境”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通过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标识认证,保护不同级次生态农业品牌,让农业生产通过更加生态的方式而有利可图。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就要让市场与政府各司其职,互补而不跨界。从这方面看,生态农业发展应该是多元主体共建的过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