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0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生心理疏导教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不同于理工课程的理性和逻辑性,语文是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并且感性的课程,通过对于语文的学习,从而培养出来的语文素养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这对于让初中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现如今学习的重担和学校以及社会的高素质要求,当代的学生无不都是压力满满,久而久之的积压造成的叛逆心理现如今也成为了教育界的关注重点,叛逆心理造成的负效应不可忽视,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更应该认真对待,利用语文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对初中生心理进行排解和疏导。
1多数语文教学中对于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不足
出生在新时代的初中生,思维和想法与以往的学生有着极大的不同,现如今的学生见识更高,思维更广,不甘于被长时间的约束,表现出极强的求知欲,因而表现出的叛逆也更甚于过去的学生,面对这种现象,如今的初中教学工作者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会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管理难度大,对于这些精力充沛的学生感到没办法。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语文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老师的个人演讲,简单地向同学们灌输着书本上的知识,强调字、句、章的结构和内涵却忽视了中国文学的精髓———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实际教学中的老师多数不会对课本内容进行再拓展或者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再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较重,以自我为中心,这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也形成了阻碍。
2对于疏导学生叛逆心理教学中的合理做法
2.1掌握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教学过程中,课本内容是进入教学活动主题的根本和依据,但是轻松活跃的氛围则能够对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仅要对课文中蕴涵的深刻的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和讲解,同时,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叛逆心理进行更好更为有效的疏导,应该赋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学习和探讨的空间,相互之间的互动交流,更能了解学生的真正学习需求和想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通过和学生的密切交流构建出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学中,适当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课堂小活动,带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针对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与鼓励,通过认真倾听,逐渐渗透积极的思想意识和对学生缓解叛逆心理的技巧和方法进行引导。课堂上的相互交流更能让学生感到到教学工作者对其的尊重和理解。2.2结合课文内容,对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进行渗透:语文是个丰富多彩的存在,充满了积极性和正能量,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完全可以通过对不同内容之间的理解进行有机整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借助语文课本中的美好描述转移注意力和思考的方向,联想到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教学结束后,为学生有意留下专门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通过自我反思,为自身的叛逆心理寻找释放点和解决办法,逐渐学会去体谅理解他人,懂得去调节自身情绪,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的趣味性并逐渐融入其中。2.3课后与学生真诚沟通,构建信任与情感基础:课上课下的交流是进行心理疏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挚友,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不断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与长处,积累的多了,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信念更加明确和坚定,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长期交流与相处,不知不觉中就可以使学生改正一些缺点和错误。学生产生的亲近感、信任和尊重是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关键点,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敢于畅所欲言,更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情感的了解,当然也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目的。
3结语
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理成长上处于良师益友的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能够有效排解学生的负面心理,当然需要结合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以自己深刻的见解为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的回复,要充分的认识到叛逆心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意识到语文教学对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从多个角度和方位出发,通过不断的优化教学方式适应学生逐步去引导学生的真性情,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面对自身偏激不成熟的心理这一成长进程中的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史云铃.《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综合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34):112-115.
近年来,针对中学生叛逆心理的相关研究已经迅速成为理论界与教育界的热点研究课题,专家与学者在进行一些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时,也纷纷开始涉猎中学生叛逆心理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在关系。但只是零星散见,并未能将中学生叛逆心理与初中语文教学框架紧密融合,更勿论提出借助初中语文教学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有效对策了。
一、学生叛逆心理概述
学生叛逆心理指学生为维护本身自尊,对应对对方要求而选用一种截然相反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叛逆心理作为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时常出现的心理状态,也是学生在初中这一年龄段最为突出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之所以产生叛逆心理,有着一定的诱发因素,主要如下:首先,初中学生在这一年龄段迫切地希望能够独立,自尊心也变得很强。初中学生在不断提升的独立意识的作用下,其自信心也开始发生膨胀,开始变得偏激,不成熟甚至叛逆心理均会出现。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知识不充足的同时,不愿意听取家长、老师的意见,叛逆心理表现极为明显;其次,中国家长单一、粗暴且专专横的家庭式教育法会带给孩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当孩子无处排挤这种压力时,就容易引起叛逆心理;最后,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过于关注尊师重道,却没有充分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所以一旦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教师变得束手无策,加之只是一味以自己的角度批评、审视初中学生,造成学生因为不被理解而产生叛逆心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可行性
1、语文学科的交际性在效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可行性
初中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本身作为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分支。初中语文教学的交际性主要表现在其工具性与人文性上,正是这两点的和谐统一,使得语文课程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情感沟通能力。学生一旦借助于语言的交际性,可以有效舒缓心理压力,排解心中不快并巩固了语言基础知识,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完全可以帮助初中学生疏导叛逆心理问题。
2、语文学科的部分教学目标在调适学生心理的可行性
语文学科的一些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有着一致性。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既关注初中学生语文知识、写作技能及人际交流的提升,又同时也重视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学生日后德、智、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初中语文教学在调适初中学生心理、提升学生性心理素质能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初中语文教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在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可行性
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资源极为丰富,它是众多教育意义突出、审美情趣出色的文学资源的集合体,所以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发挥心理健康的引导与教育作用。语文教材的每次重新编订,专家们均以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学生健康品性为根本出发点,精选融人文性、科学性与教育性等于一体的文章作为教材的最新内容。也正是因为这些课文,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通过与学习共同学习教材,引导学生形成对人以善、感恩、助人、自尊、奉献等乐观精神,这也是学生减少叛逆心理的强大心理后盾。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有效对策
1、借助课文教学疏导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
初中语文课文教学内容涉猎极广,文章更是异彩纷呈。教师在进行不同课文的教学时,可以借助语文教学向学生渗透健康的心理。如在进行“体会大自然”类课文的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色中充分感受到《春》里的美丽、《海滨仲夏夜》的清新,引导学生以景寄情,开拓视野,将心里的不悦、矛盾借助欣赏自然宣泄出来;在讲授“童年”类课文时,教师积极帮助初中领学生回忆自己的美好童年,通过回忆幼时的天真无邪来充分减缓内心的压抑及叛逆情绪;在进行“体会真情”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初中学生通过课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意、领会朋友、同学间的真挚情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父母,为孩子的心理叛逆寻找适当的突破口,便于学生排泄压抑与叛逆。
2、借助阅读教学疏导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
阅读是人类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行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因为他们正处成长的关键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与完整的世界观,需要阅读海量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并从这些优秀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与人文性吸取营养,提升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及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推荐初中学生自己阅读一些健康的文学作品,这比教师苦口婆心的劝慰、家长长篇大论似的说教更能发挥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有效疏导自己的叛逆心理。
3、借助写作教学疏导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
学生写作是学生初中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项目,学生写作作为初中学生理解、阅读及总结等能力的外在表现,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教学达到帮助学生疏导叛逆心理。写作在疏导初中学生的叛逆心之所以得天独厚,是由于教师除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外,通过学生在课堂的发言及作文可以洞察到学生心理的变化。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批阅学生随笔、作文等时,若发现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与父母冷战、内心抑郁甚至失望等等,语文教师要以恰当的心态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做好学生叛逆心理的疏导工作。
结语
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入手,选取恰当教学方式以疏导初中学生的叛逆心理,首先阐述初中生叛逆心理;随后指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有效对策。
贺超家:他妈妈因病长期在家修养,只要求他读好书,平时非常宠他,一有什么不顺他心意就会大发脾气……
二、案例剖析
比起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平时都是家长、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感情不太外露,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证明,“好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但在现实中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了。以上两例给我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正确对现在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诊治?尽管我有15年的教学教育经历,但现在的学生心理变化复杂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曾凯、贺超从小都是父母宠爱的“宝贝”,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优秀,自我感觉优越,思想意识上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经受一些“风雨”考验,一旦外在的压力或批评超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就会承受不了而像上例一样爆发出来,完全不会考虑事情的后果。根据我事后与他们再交流后得知,他们当时这样的言行在家中早已是家常便饭了,并不是有意与老师闹矛盾,而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
父母这种过度的“栽培”,也使他们与父母越来越远,与父母越来越无话可说,感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以至对父母产生怨恨,对老师的教育与批评视为跟自己作对,平时情绪易冲动,或者莫名地感到沮丧、孤独、焦虑。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社会上各种观念混杂、碰撞。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上的缺陷。比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把自己看得过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对人无感激之心,做事不尽力,甚至漠不关心,不去注意克制自己言行。
另外初中学生存在以下心理特征更值得我们关注:
1.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如独立欲望与缺乏独立能力的矛盾,自己心中的“成人感”与成人眼中的“孩子气”之间的矛盾等等。
2.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忧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
三、解决措施
1、教师应当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
教师,应当分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各个因素。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
2、为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家长和教师都要努力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香港大学心理学教授翁国宾解释说,“生活技能”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沟通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具体可分解为六大能力:一、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二、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三、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四、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五、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六、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以上六种生活技能。学生有了这六种生活技能,就能对客观实际保有“客观”心理,以高于正常情绪反应的理性,取其合理、善意之处,忽略粗暴、糟粕之处,“宽容”而“怜悯”地对待外界的语言伤害。
3、对学生进行赏识与宽容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四、效果
经过事后我与他们一番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交流,他们都真正认识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及“病因”,对老师的批评表示由衷的理解和接受,并表示今后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一个真正让老师同学都满意的好学生,做一个让父母不用操心的好孩子。一个星期后与他们父母、其他任课教师交流后得知确实有 较大的进步。
五、启示
在面对这些所谓的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在教育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信赖性原则。指师生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建立富有情谊、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
整体性原则。指要有整体观念,对学生做到全面考察、系统分析,既要重视心理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疏导性原则。指要针对这类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说服工作,减轻其对抗性,达到教育和规范其言行的目标。
当学生从少年成长为青年时,具有了初步成型的世界观,他们是介于成熟与幼稚这样一个过渡阶层的人群,在心理上渴望被认可,渴望长大成熟。此时,给学生们以正确自信力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力的引导,要注意以下几点。这几点既有学科的普遍性,又有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
一、“不会读书”的小孩不是“没用”的小孩
某次课堂上我给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测验,测验结果出来,当我说出班上唯一一个得满分的学生的名字时,全班同学发出了“唏嘘”声。当时我觉得很诧异,课后了解才知道,拿满分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好,当然是那些所谓的主课科目。之后我表扬了那位拿满分的学生,那以后我发现信息技术课上他不再那么“默默无闻”,还愿意帮助其他同学了。我正好趁热打铁,给他做了小组长,他们的学习小组在他的带领下合作得非常好,作业质量提高了许多。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只会关注、疼爱那些所谓会读书的小孩,毫不留情地对那些读不好书的小孩说:“你真没用!”本来就学不好的小孩,便自暴自弃地认为:“反正我学不好!”就失去了学习的意愿。更有甚者,沉溺于网络游戏,因为他们认为在虚拟世界里能找回一点信心,找回一点乐趣,教师、家长对他们束手无策。其实不会读书的小孩,都是因为在一开始就被大人们说成“没出息”,因此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对大人“不信任”。教师们给这些孩子一点美好的语言,他们就有了一点学习的力量,这些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
二、适时的鼓励能激发学生的斗志
斗志就是斗争的意志,是一种图强的精神,在遇到任何难题时,都以饱满的奋进精神,锐意开拓,不断进取。
某次上公开课,内容是flas制作。在学生演示环节,我叫了一名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来演示给大家看。没想到,他失败了,我想正好可以利用纠正他的失误来告诉所有学生不能犯这类似的错误。当我叫他自己跟大家分析一下做错在哪里时,他竟然吱吱呜呜反应不过来。当时我肯定他心里已经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大概是因为公开课的缘故,平时一贯比较活跃的他居然说不出话来。于是我走到他身边,说:“你应该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可是有的同学做出来的动画跟你有一样的错误,确不知道如何去改,请你大胆地说出来,帮助其他同学纠正一下。”听了我的话,他定了定神,很快说出了错误在哪里,原来是没有分图层。
课后该学生跟我说由于有好多教师在听课,再加上一贯优秀的他做错了,感觉面子上过不去,脑子一片空白,是我的鼓励激发了他的斗志,回过了神。
他让我明白,要让一个优秀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当学生情绪紧张时,我没有批评他,因为一旦批评了他,他会觉得在大家面前丢了脸,就会扼杀他的积极性,使得他更加无所适从。身为教师,如果能经常在公共场合表扬佳绩者,孩子毕竟是孩子,有时甚至可以用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给表现特别好的学生,以资鼓励,就可以激励他们更强的斗志。
三、告诫学生不能盲目地相信和依赖
新课程提倡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带来一个弊端就是部分学生对组内能力强的学生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跟着做就行了,自己不必动脑筋。有时是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完全变为一个人的任务。在某次测试时,我发现部分小组内成员完全是同样的答案,错也错得一样。当我说出正确答案时,有学生会发出“本来我是对的,跟他改错了”这种惋惜声。我会告诫学生:“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只要你认真对待,你的做法跟他的做法应该差不多,有时可能还要比他的强,谁说他一定是正确的呢?”
不自信的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选择相信所谓的“高手”,认为只要跟他做便不会错,他们不相信自己学到的内容,这份盲目的信任和依赖会害了自己。我们要告诫学生在相信别人的同时,不要迷失了自己。
四、提醒学生专注你即将要做的事情
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某次带学生参加纵横码输入法比赛,正式上场之前可以在预备机房进行热身,热身时我发现有一名学生打字的速度远没有平时训练的时候那么快。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这么多人盯着看,有点紧张,不知道为什么老打不好。”我安慰他说:“我也是第一次带你们参加比赛,也没有经验。现在我不管你为什么打不好,我要你集中精神,把平时训练时的水平发挥出来,你只要想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把字打出来就可以了。我相信你一定行的!”果然,在接下来的正式比赛中,该学生发挥出了他的最高水平,最终获奖。
当学生面临重大场合,特别是第一次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害怕、紧张而不知所措。我们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迎来一批又一批学生,常常会遇见这种情况,此时请提醒学生专注你即将要做的事情,没有重来的机会。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2010年4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第二步,2010年5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2010年4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
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
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人数
百分数
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
106人
54%
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
45人
23%
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
57人
29%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
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认为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某种程度上来讲, 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 但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高度,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德育作用, 有效解决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因此, 加强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体系构建对策的研究, 对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拓展初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空间, 促进初中生综合发展等,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 虽然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因实践探索尚处于浅层阶段, 还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 具体包括:
(一) 思想上的偏差
客观来讲, 我国初中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以政治理论、思想品德、形势与政策、传统文化等为主, 很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 这就造成了初中生缺乏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途径,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思想上的轻视。目前, 许多初中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咨询, 只有心理有问题的人才会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甚至将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相混淆, 用有色眼镜去看待那些去心理咨询的学生。
(二) 体制上的欠缺
相比于成熟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 广大初中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和投入度都非常有限, 甚至许多学校还没有理顺其管理体系、价值诉求等。尽管部分初中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其更多承担的是心理干预职能, 忽视了心理教育职能。另外, 许多笃信西方心理教育理论的工作者缺乏对传统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缺乏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接纳和正视, 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趋势, 导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动力不够, 对双方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 协调上的缺位
目前, 有关德育和心理教育整合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 实践性的探索和操作少之又少, 尤其是协调平台的缺位, 造成具体整合平台建设的滞后, 最终严重制约了两者的整合发展, 成为了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一大困境。对此, 构建双向互动、高效协调的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通过平台对话机制的交流, 可促进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交流、理解, 进而为实现两者深度整合奠定坚实基础。
二、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原则
在明确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现状的基础上, 要想实现两者整合的高效性, 还必须明确整合原则, 具体分析如下:
(一) 主体性原则
所谓的主体性原则,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性作用, 并结合实际及时转变角色, 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思想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要尊重初中生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将两者的整合真正回归于育人这一根本功能上来。
(二) 因材施教原则
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既不能远远走在学生前面, 也不能与学生实际相差太多, 同时要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育。简单来讲,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思维差异等, 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进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达到“人尽其才”的理想效果。
(三) 疏导性原则
所谓的疏导性原则, 就是在教育实践中以柔性教学取代硬性教学, 教师要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经验分享和语言沟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保证教学效果具有较强的持久性。与传统硬性、显性教育相比, 这种教育更加隐蔽, 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驱动, 而且能够提高两者的整合效果。
三、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体系建构
(一) 内容体系之建构
一方面, 在教材选择方面, 教师要深入挖掘初中德育教材中有关心理学的知识, 并通过有效梳理进行系统化建构, 让初中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明确认知, 强化他们自主学习和参与意识。例如, 针对部分初中生的自卑心理, 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教材, 通过挖掘和阐述其蕴含的人生哲理, 帮助学生树立生活自信, 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 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另一方面, 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情境, 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生活的深度贴合, 以有效提高其渗透范围。例如, 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打架斗殴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 强化他们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
此外, 教师还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改变或二次创作, 挖掘出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素材,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高效整合奠定基础。
(二) 协同体系之建构
一方面, 要突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学校要定期举办互动活动, 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营造互信互赖、和谐自由的沟通氛围。同时, 学校还可成立联谊会, 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体展开定期交流, 及时讨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或德育教育策略, 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协调机制, 而且能够增进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多维互动, 有利于推动初中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 教师发现学生存在思想问题或心理问题后, 一定要进行及时干预疏导, 但若是没有解决问题则要及时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求助, 有条件的则要及时移交给心理援助组。待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者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后, 再交由教师处理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问题。而若是经过上述流程还没有解决问题, 那么就要邀请家长参与进来, 对学生展开全方位、人性化的心理干预。
(三) 保障体系之建构
造成初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很多,既有来自教育环境及其他外部刺激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
第一,学校教育的不当。首先是教师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初中生已形成了一定的独立自我意识,不要认为只要出于好心,学生就会顺理成章的接受,这样做的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不尊重学生往往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紧张的主因;其二是由于教师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学生违反纪律后采取过激的措施,如罚站、辱骂、赶出教室等体罚行为,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其三是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单一,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搞满堂灌、一刀切,使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逆反心理也随之形成。
第二,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社会、家庭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单亲、多亲、留守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更加多种多样,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网络上负面信息、不良媒体等,都可能腐蚀他们的纯洁心灵,导致极端的逆反心态的产生。
第三,初中生心理发展客观变化。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重要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另外,初中生由于身体的发展,在外形上更接近成人,在心理上也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他们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由于成人感的产生,青少年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不愿轻易听从、顺从成人的意见。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来自外部的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
二、逆反心理的表现
初中生反抗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第一,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是以一种“硬抵抗”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的,这种反抗行为发生得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之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较快地随之消失。教师不要在学生硬抵抗发生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学生情绪激动时,与学生争论不休。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学生冷静下来,再与学生进行沟通。
第二,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初中生的另一种反抗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这种情况常出现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的对象,但却采取一种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转移,对学生的负性影响也最大。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这种反抗情绪,做好疏导工作。
第三,反抗的迁移。初中生反抗行为的迁移是指当某人的某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这种反抗的迁移性,常使初中生在是非面前产生困惑,在情绪因素的左右下,他们常常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
三、应对逆反心理的策略
要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规律,避免一切诱发逆反心理的外因,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认识创造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并善于用心理学指导自己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第一,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情境。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团支部基层组织、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立的班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就是学生受教育的外部条件、有力的教育因素和积极的心理氛围。在这些良好的教育情境里,再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随之改变,人们原有的一些价值观念也在逐步被瓦解。与此同时,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家庭离婚率逐年攀升、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之当今的升学压力,一部分初中生陷入了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中。强化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时代在改变,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无论是在文化素质方面还是心理素质方面都合格的人才。为了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年龄较小,正处于学习的最佳阶段,同时也是提升适应能力的最佳阶段。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包括社会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以及自我适应等内容,其中社会环境适应是最主要的一项内容。适应社会环境是指学生不仅要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乐观对待身边环境的改变,不急躁。面对环境的改变,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原有的学习和生活模式,逐步适应环境,逐步成长。
二、开展多种教育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大的心理压力往往是导致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学生自己的任务。对于教师而言,要仔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问题,教师要主动和学生交流,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开导,避免事态的严重化;对于家长而言,要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与学生加强沟通,及时舒缓学生的压力;当然学生自身也必须具有缓解压力的能力,一旦发现自己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学生要及时寻找缓解压力的方式,加强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要建立起自身的压力缓解模式。
1.初中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少父母的关爱。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是独生子女的情况较多,大多数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努力工作。初中生与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较少,导致彼此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还有一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教育和生活问题,通常让孩子寄宿在学校,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越来越疏远。
目前,我国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将来找到好工作,因此将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只注重孩子成绩的变化,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1.2容易出现叛逆倾向。
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辨别能力较差,容易被外界分散注意力,这些都是由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的,生理的失衡会给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造成一定情感困惑,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初中生通常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如对学习感到厌倦、讨厌与身边的人进行对话交流,封闭自己的思想等,如果不能及时对初中生的情感进行疏导,则很可能走上歧途。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中陷入自卑和自闭,这个时期的他们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
1.3容易被外界因素诱惑。
初中生的辨别能力较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主要凭借感性,缺乏理性思考。某些初中生因为意志力薄弱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现在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对于孩子的教育只关注学习成绩,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普及和应用,许多学生通过网络游戏释放学习压力,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找情感寄托。平时不愿与父母交流的事情向网友倾诉,加上社交软件普及,越来越多初中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初中生因为心智还不成熟,容易上当受骗,并且大多数初中生存在猎奇心理,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容易接触一些恶习,如吸烟、喝酒等,这些社会现象应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相对来说,初中生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应该得到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共同保护。
2.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的主要作用
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包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管理,同时是班级活动和班级文化的组织者和建设者。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建设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改不断深入,班主任应该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科学发展观。
日常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如果能推行情感教育,不仅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变传统教育观,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
2.2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但是这种思想理念体现了一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随着时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步转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为了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3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是师生平等,重点强调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我国教育事业历史悠久,都对师生之间的情感给予高度重视。但是这种情感科举制度实行以来发生了转变,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方向。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情感变化,为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情感教育的实施势在必行。
2.4革新教学方法,适应时展。
我国应试教育由来已久,传统教育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整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相关知识,经过一定专题训练后,以命题考试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传统教学虽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不利于学生思想品质提升,难以满足社会对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3.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
3.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情形下,如果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为了从根源上及时的纠正学生的思想问题,班主任首先应该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认清自身价值,与外界进行良好情感沟通。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时不应采取强制的教学模式,应该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提高思想觉悟。
3.2以学生为本。
青春期初中生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做出过激行为。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采用谈话、聊天和写信等多种方式实现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在生活和教育方面疏导学生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家长和老师的关爱。
班主任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特点采用不同情感疏导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种沟通和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谈话过程中,老师应该站在学生位置考虑问题,懂得换位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听进班主任的劝导,在情感交流上突破心理屏障。
3.3以情动人。
为了做好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友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全面展现在老师面前。老师根据每个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班主任不仅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联合学生家长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
师生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维护班级教学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班主任不能融入学生之间,学生不喜欢自己的老师,甚至对老师感到厌烦,都会严重影响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学生如果产生逆反心理,日常教学活动中就不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如果师生之间的隔阂发展到这个地步,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于事无补了,甚至还会影响班级整体秩序。因此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成长,放下姿态融入学生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并且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有利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3.4照顾班级里的特殊学生,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几乎所有老师都喜欢学习认真、乐观懂事的学生,但是班级里不可避免存在特殊的学生,相比班级里的其他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被老师忽视。特殊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家庭贫困生、身体残疾、智力有障碍、性格孤僻或者单亲家庭孩子。这些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缺少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合群。这些学生更应该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如果对这些学生采取笔试和放弃的态度,就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为了培养这些同学健康向上的乐观精神,班主任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帮助,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工作。
3.5选择情感教育时机。
班主任的情感教育应该贯穿学生生活和学习当中,但是这并不代表要对学生进行适时情感教育,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要选择恰当时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班主任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班会,在班会中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他人上进的同学,班主任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情感教育在这个时候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进行情感教育时应该选择良好的教育契机。
4.结语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更多关怀和理解。班主任在初中生教育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做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班主任应该对课堂上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情动人,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摘 要】叛逆心理是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能否顺利度过青春期,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健全。笔者从产生叛逆的原因入手,从家长和教师双方教育学生,力求形成合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用情感感化教育学生,从而达到思想认知一致。
关键词 叛逆;初中生;教育
叛逆心理是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怎样教育叛逆的学生?初中生叛逆怎么教育?初中生存在叛逆心理怎么办?如何应对初中生叛逆?下面,笔者整理了一系列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 产生叛逆心理的原因
一是,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些家长。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在一些家长中仍然存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子女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是“忤逆”“对着干”,因此,学生不会或很少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倾诉对象,怕自己做错事后,受到家长责备。许多中学生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最反感家长的指责,而对他们反感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盛气凌人,态度生硬。
二是,家长认识上的错误,造成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缺乏普通的心理学常识,对子女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无视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学生们有了过失时,不是与学生们一起分析错误,商量补救办法,而是责骂甚至殴打学生,使学生在犯错误时感到孤立无援,产生叛逆心理。还有,认为只要是主观上对学生好,就可以不讲究教育方法。
三是,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学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学生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师不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众媒体一些不恰当的渲染也是导致叛逆心理一个因素。比如一些影视作品,极力美化叛逆者的个人行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个人主义。
2 主要表现
在家不听父母话,在校不听老师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时有逃课现象;对学校倡导的事往往对着干,甚至不时搞点恶作剧或破坏公物。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这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
3 教师对策
3.1 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对这些同学须真诚相待,并主动与他们沟通思想,通过交谈,统一认识,达成协调感情以取得学生信任之目的。为此,我主动与之谈心交朋友,尊重其人格,发现闪光点,给予信任和激励,用其所长,启迪其自爱自强,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3.2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首先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其次是积极推进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再次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3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3.4 合理利用学生叛逆心理的正效应
教师要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叛逆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切忌偏颇,讲道理既要讲有利或好的一面,也要讲有害或坏的一面,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3.5 注重对产生负向叛逆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
对学生中已经或即将产生的负向叛逆心理,教师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学生产生负向叛逆心理,内在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但他们思想开放,单纯耿直,敢想敢说,只要道理明白了,转变态度也就指日可待。
4 父母与初中生关系协调注意事项
(1)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成人感是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的基础。学生进入初中后与父母的关系疏远了,这正是初中生走向成熟的开始。作为父母应理解、信任、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成人感,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强迫少年子女改变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生感到鼓舞,缩小父母与少年子女的心理距离。
(2)与初中生平等、民主相处是父母与少年子女关系协调的根本保证。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平等的姿态,以同志和大朋友的身份与初中生交往,就能缩短初中生与自己的距离,缓和、解除初中生对自己的反抗情绪,使他们乐意接受父母的合理要求,甚至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理。初中生所要求的平等与民主实际是反对父母的家长式作风、过分的父母尊严。他们要求父母与自己平等,如果这种愿望得以实现,初中生就会报之以信赖和热情,这样,父母的指导教育才能转化为自我发展的内容。
(3)父母要善于和乐于使少年子女接受自己的意见。
要使少年子女乐于接受父母的指导,有两个条件:认识的一致和情感的沟通。要达到认识的一致因素很多,作为父母,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理解学生的内心矛盾。主要的是父母采取耐心说服的教育方法。父母与学生有互爱的基础,但父母与少年子女不一定感情沟通。作为父母要帮助他们摆脱烦恼并指出发展的方向,满足他们正当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有更多与朋友独处的机会。
(4)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初中生的“自立”生活。
满足少年子女独立性的需要,让他们自立生活这是与少年子女搞好关系的手段之一。譬如,培养初中生的社交能力,让他们代表父母与亲朋好友交往,使他们产生独立交际的勇气和长大成人自豪感;学习方面,父母要指导他们自己安排学习计划、写好日记,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但是初中生由于是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父母放手让他们独立,却不能撒手不管,而要时刻注意他们在独立自主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特别是在挫折困难面前产生苦恼时更要给予鼓励,教给他们处理困难、克服苦恼的方法。
(5)父母要采取耐心、说服、疏导的方法对待初中生的反抗性。
初中生反抗是为了独立的反抗,这是初中生发展中正常而必要的行为。初中生表露出反抗行为正是进行指导教育的好机会,父母应该认真分析其反抗的性质及原因。如果是对自己家长式作风的反抗或不合理的教导方法的反抗等,父母应该予以肯定和保护,不应该一听到他们有意见就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视为缺点加以否定;应该在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指出他们反抗的消极面,引导他们与父母交心谈心。
初中生与常理背道而驰的逆反行为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明确的针对性和否定性
针对这种情况难以得到最佳展现,在德育工作中,初中生的消极逆反心理往往是针对某种特定的对象,表示否定的心理状况和思想情绪。在接受德育时则是体现在对某个内容、某个正确方法的否定,执意不肯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则主要体现为自以为是和我行我素,对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不屑一顾、恍若无物,甚至出现明知故犯、挑战权威的行为,并以此为荣。在对待领导和教师的态度上,有的学生是不冷不热,有的则是背后恶意中伤,甚至公开顶撞。
2.强烈的主观性
在应对客观事物的过程,初中生的消极逆反心态主要在其主观思想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态度,无论对人还是对事都并非依照事物的客观特点进行判断。对其是非曲直的判定上往往含有浓烈的感彩,以感觉为准则来确定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当事物对自身主观需求不能满足或者有所不利的时候则会立刻产生反对和抵触的消极意识,如不满、厌恶、抵制等逆反情绪[2]。
3.较强的可塑性
从消极逆反心理的形成上来观察,这种由主观意识所形成的短暂联系,因为其主观意识的影响而存在可变化性。所以,只要能够打破这种消极抵触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就能够重塑这种思想观念,从而消除初中生的消极逆反心理。另外,初中生还处在一个成长和吸收的阶段,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对于新思想观念更为容易接受,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只要恰当把握好教学方法和思路,是不难消除这种消极逆反心理、建立全新积极思想的。
二、消极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
心理活动要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同时也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初中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同样如此。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育方法不当。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必须依赖于一些“引子”和依附于一些事物之上方能产生,从而将这种消极否定的情绪释放出来。而教师与德育方法上的一些问题和内容上的不恰当则往往会成为这些“引子”,成为引发学生产生和释放这种消极情绪的载体。其二,心理要素的不平衡发展。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中学生在知、行等心理要素的发展上并不完全。情绪较为容易波动,心情不定,时而兴奋、时而抑郁。并且在心理活动中往往“激情”占有很大的比重,喜欢“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的做法[3]。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目的、动机的各不相同,在学习认知过程当中往往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更因其好奇心作祟,对于教师不让知道的东西则更是想知道,对于禁止的事情则越想去做一做。
三、消极逆反心理的消除
初中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是对其德育的严重阻碍,更影响了其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同时使得德育活动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这种消极逆反心理的疏导和消除工作成为了现今德育中的重要问题,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晓之以理
教育者应当将理论上的教导和行为上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既定事实用更为恰当和民主的方式为他们讲道理,使得学生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应做;哪些事情应该赞同,哪些事情又应该反对。而以理服人的前提则是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这样的说教才会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命力。坚决杜绝假话和空话,否则极容易适得其反,教师要凭借真理让学生折服和信任。
2.动之以情
逆反心理的消除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个互动过程,而师生的关系状况对此结果显然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可以遇见这种情况:同样的道理和知识,不同的人去讲授,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显然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有的教师授课,学生能够不自觉地就集中精神听课;有的教师授课,学生却自顾自地、毫无兴趣,这即是源于师生关系的不同。融洽的师生关系显然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关心、爱护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消极逆反心理消除工作显然是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
3.人格感染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逆反心理的疏导和消除工作既要依赖于真理的力量,同时也可以依靠人格的魅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魅力的作用更大于说教工作。为人师表,则是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现正确的一面,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极为有效的,他能以自我的良好形象和作风来带动和感染学生,以身作则,这样的方式远比一味说教来得更深动形象,更具有说服力。
4.区别对待
这里的区别对待主要是指在褒奖和批评的方式选择上要因人而异,就初中生而言,许多学生的自尊心极强,怕丢“面子”,如果稍有错误则当着很多人甚至全体学生面前对其进行批评责罚,难免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所以,在教育批评的过程当中,教师务必把握好分寸,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的学生稍加提点即可,有的学生则需要明示。另外应尽量将当众批评转化为个人批评,甚至暗示。
初中生还处在一个较为好动的阶段,自制力仍有缺乏,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开小差的情况,教师可以走过去有意识地地敲敲桌子或者仅仅是用一个眼神暗示。用这些较为和缓的方式显然更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好感,从而减少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
5.参与认知
参与认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主角而亲身感觉、主动接受,也同样是疏导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方式之一。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学生再感觉到自己仅仅是在被动或是“被强迫”接受知识的灌输,而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自发自愿地接受和参与德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277-02
一、寄宿制初中生孤独感现状
孤独感是指,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独、寂寞、不愉快的情感。11、12岁到14、15岁的青少年正处于初中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生的身体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并达到平衡。生理上的逐渐成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他们心理发展的速度仍然相对缓慢,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幼稚性。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逐渐将自己内心与外界隔离起来,封闭自己的思想情感,对外界保持着不满和不信任。虽然他们有着对亲密感的需求,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但由于其社会关系并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极易感到孤独和寂寞。
寄宿制初中生过早的离开家庭独自生活,由于年龄较小对学校集体生活的适应存在困难,而与父母的相处机会更少,情感交流也随之减少,缺乏家长的关怀和监管。当他们碰到一些困难时往往难以自己解决,此时则会产生孤独感等消极情绪。研究表明,寄宿制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
二、寄宿制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孤独感的产生不仅与陌生、封闭、不和谐等外部环境有关,更受到个体的人格特征、家庭功能以及同伴关系的影响。
1、人格因素
人格,又称个性,即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和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人格可以直接预测孤独感,也可通过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孤独感。已有研究表明,孤独感体验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外向性呈负相关。具有典型神经质的初中生焦虑,易怒,他们表现情绪过度,且情绪激发后很难平复下来;而精神质倾向明显的人喜欢独处,对人怀有敌意,因而高神经质和精神质的初中生建立并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比较困难,多表现出高孤独感倾向。外向性人格的初中生乐观开朗,人际交往倾向于主动,他们感受到的孤独感较少;而内向性人格的青少年一般不善交际,人际关系较窄,然而他们又有人际交往的需求,渴望被接受,因此常产生孤独体验。
2、家庭因素
家庭功能的发挥与子女的孤独感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沟通交流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孤独体验。钟兴泉、陈旭等人侧重于考察青少年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等外部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与家庭功能呈显著负相关,这就说明家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初中生的孤独感。而家庭功能对子女孤独感的影响,也间接地表现为对子女个性特征的形成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积极的关注和情感投入,有利于孩子形成外倾的性格特征。而寄宿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家庭功能弱化,使亲情教育缺失,从而导致家庭无法在心理、生理、社会性等方面给予初中生最好的保障,导致他们孤独体验的出现。
3、同伴关系影响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摆脱家庭束缚的意愿更加强烈,在心理和行为上也越来越不服从父母的管教,亲子之间的距离也就随之增大,亲子间的冲突逐渐增多,但由于初中生人际交往对象还相对狭窄,因此在这一阶段同伴就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倾诉对象。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寄宿制初中生满足基本的社交需要,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能够有效地减少孤独感等负面情绪体验。现有研究发现,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其孤独感也不同,低接纳组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一般接纳组和高接纳组。即被同伴接纳程度高的青少年,能在同伴交往中体验到更多的归属感,孤独感较低;被同伴接纳程度低的青少年往往处于孤立或受排斥的状态,这就使得他们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
寄宿制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有效地改善寄宿制初中生的心理孤独感,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1、教育主管部门
政府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给予寄宿制学校财政方面的支持,完善寄宿制学校的基础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寄宿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要求每一所中小学都安置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从技术方面给寄宿制学校以指导或者帮助,为寄宿制学校教育的优质发展给予充分必要的保障。
2、学校方面
(1)开展“家庭式”的学校管理方式,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在班级教学中,教师应主动由传统的教学人员转变为“家长”,将班级营造成温馨的大家庭。“家长”应积极关心、理解孩子,定期与他们交流谈心,留心他们的思想情感动态,对于有心理偏差倾向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并积极组织孩子参加有益的游戏、课外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利用现代先进的互联网、电话等通讯工具,组织学生与家长通过视频聊天或定期通话等来增进感情。学校也要定期组织老师进行家访和召开家长会,或者筹建家长委员会等,使家长能够与学校保持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最新动态。另外,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帮助家长学习基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协助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