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多样性范文

时间:2023-11-08 10:02: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力多样性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力多样性

篇1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肺心病;指动脉;血流动力学;低氧血症

目前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病理学研究多限于原发部位肺组织、支气管、胸廓和肺血管以及右心的改变。近年来研究显示,肺心病可累及脑、肝脏、肾等多脏器损害,但关于其外周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课题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周围血管指动脉血流动力学多个指标变化来判断肺心病患者周围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同时观测动脉血氧指标,探讨二者相关性,为临床肺心病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新的检测手段,也为临床医生及早纠正患者的缺氧,合理进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按《内科学》(第6版)中肺心病的诊断标准选取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老年肺心病患者35例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加重期17例,男13例,女4例,男女比为3.25∶1,年龄(65.1±6.4)岁;缓解期18例,男14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3.5∶1,年龄(60.0±8.5)岁。上述病例均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随机体检健康人员34例为对照组,男26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25∶1,年龄(62.2±5.7)岁。

1.2 仪器及方法 应用美国ACUSON128/XP10、ATL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双侧中指指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各病例的中指第二节动脉纵切扫查,选取清晰的二维图像并进行多普勒取样,其取样角度小于60°,藉以获得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VSMAX)、舒张期最低流速(VDMIN)、平均流速(TAMX)、动脉搏动指数(PI)、动脉阻力指数(RI)。并采集各病例股动脉血,应用丹麦ABL5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法,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法。

2 结 果

多普勒超声图显示正常人指动脉血流频谱收缩与舒张血流良好,而肺心病病人指动脉血流频谱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均明显降低(图1)。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肺心病缓解期组和加重期组的PaO2、SaO2、VSMAX、VDMIN、TAMX、PI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图1 指动脉血流频谱对比

3 讨 论

肺心病是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1〕。形成肺动脉高压的因素包括功能性因素、解剖学因素及血容量增多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其中功能性因素尤为重要〔2〕,缺氧是其中重要的功能性因素。

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红细胞生长刺激因子分泌增多,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增多,导致继发红细胞增多,增加血液携氧能力;但当红细胞增多超过一定临界值以后,增多的红细胞不再增加血液的携氧能力,反而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3〕,甚至引起局部微血栓形成。王辰等〔4〕报道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尸检肺小动脉血栓发生率为89.8%,且皆为肺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而非血栓栓塞。同时,缺氧尚引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肺血管结构的重建,主要表现为肺细小动脉的重构,血管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使血流阻力进一步增大〔5〕,肺心病的这种微循环障碍与缺氧相互促进,加重病情。本研究也观察到,肺心病缓解期组和加重期组的PaO2、SaO2均低于对照组,且加重期组较缓解期组患者的低氧血症更为严重。

目前对肺心病的病理学研究多限于肺、支气管、胸廓和肺血管以及右心,近年来也注意到肺心病可累及左心及多脏器损害,有报道可累及到脑、肝脏、肾脏等〔6〕,但对外周血管改变的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观察到对照组、肺心病缓解期和加重期组的指动脉VSMAX、VDMIN、TAMX、PI指标有显著差异。肺心病患者指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降低,说明肺心病缺氧不仅可以引起肺血管的器质性及功能性改变,还可引起体循环小动脉(指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明显异常,提示肺心病患者外周血管的弹性和顺应性较健康人群差。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肺心病是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不仅累及心脏及大血管,亦有小血管不同程度的受损。将指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股动脉血氧分压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PaO2与VSMAX、VDMIN、TAMX指标呈正相关,这说明肺心病患者指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缺氧较敏感,指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间接反映体内血氧状况,提示监测指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指导临床上对肺心病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的判断。

当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疾病的应用广泛开展〔7,8〕,李恒岩等〔9〕报道正常青年成人拇指固有动脉超声表现,提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监测指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本实验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指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能间接反映肺心病患者体内缺氧情况。该方法具有无创性、操作方便、病人易接受,适用于老年人、准确性较高的特点,可为肺心病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监测手段和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邓伟吾.实用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7012.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91.

3 郑素歌,曹 英,张占胜.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1;18(5):356.

4 王 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23.

5 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13.

6 王 瑞,樊 颖,关华欣,等.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缺氧对肾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5):411.

篇2

一、问题意识

据了解,广东90%左右的企业、90%左右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珠三角地区,80%左右的劳动纠纷也发生在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企业主体活跃,用工需求庞大,劳动关系复杂多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也面临诸多新变化、新情况。面对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我们既需要客观冷静地认识,也亟待寻求解决的方法和出路,从而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二、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珠三角地区劳资双方的特殊结构契合形成了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基本形态,同时,受到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三大转型”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进入“新常态”,出现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具体表现为:

1、劳动关系的复杂性

随着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全球化、老龄化等多重社会变迁交织,用人单位主体多元化,用工和就业主体多样化,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复杂性越来越明显,具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三欠”问题与劳动者复合诉求交织在一起。“三欠”是指欠薪、欠社保、欠公积金。首先,欠薪逃匿成为引发劳资的主要原因。广东省人社厅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25日,全省共排查出欠薪隐患1136宗,其中建筑施工行业246宗,加工制造业642宗,共涉及劳动者82752人,已化解欠薪隐患463宗,正在化解中的673宗。由于人社部门在处置企业欠薪行为时面临治理手段有限,震慑力不足,加之缺乏法律依据等困境,一些企业“惯性欠薪”、“欠而不逃”等新问题也逐步呈现。

其次,珠三角地区企业劳资纠纷涉及补缴社保、公积金的问题,解决难度大。2012年-2015年上半年广东省处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中社会保险案件9.63万件,占处理数8.94%。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补缴等历史沉淀的问题凸显出来,反映了劳动者要求享有社会保障和平等权益的意识越发强烈。

劳动者诉求复合性明显增强。以往劳动者诉求相对较为单一,只涉及劳动报酬给付、工伤赔偿等,而现在除了常规的劳动关系确认、加班工资、经济补偿金等诉求外,更多劳动者提出了失业待遇、医疗待遇等诉求。多项诉求的复合性案件占到全部案件的71%,追讨拖欠工资和加班工资及主张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诉求最为常见。同时,用人单位维权意识增加,用人单位的反诉请求也有所增强。

第二是传统用工与新型用工同时并存。互联网+灵活用工正在突破传统劳动体制。从全球来看,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纠正政府对劳动力市场扭曲以及恢复市场的激励机制,以此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降低失业率是许多国家的就业政策目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灵活性不断增强,以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灵活、工作形式灵活为代表的新用工模式对传统劳动关系体制形成冲击,发展出互联网+下劳动用工新形态。

2、劳动关系的多样性

随着珠三角地区企业转型,合资、承包、租赁、联合、兼并、托管经营、破产、拍卖、股份制等形式的出现,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使得现阶段的劳动关系也出现了多样性的特征。实际上,劳动关系的多样性既取决于用人单位投资主体的多样性,也取决于劳动者工作本身的多样性。随着农、林、牧、渔业生产社会化及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种雇佣劳动的现象普遍增多;城市家庭生活水准的提高,使家庭雇工也越来越多。这些使得劳动关系更具多样性。

3、劳动关系的脆弱性

有关资料表明,珠三角地区98%以上的规模企业都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形成了劳动关系,但许多企业出现了如下情况:有的劳动者只要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想法或者目标不一致就会立即辞职;也有的劳动者思想一旦有波动就离职;还有的劳动者入职后因为人际关系复杂立即离职,等等。有些离职的劳动者甚至不顾办理任何离职手续而离开企业,对自己和企业都没有责任的意识和想法,更不会考虑自己的将来与发展。可见,企业与劳动者虽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其约束力非常有限,再加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等影响,劳动关系的形成与持续都非常脆弱,往往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4、劳动关系的短期性

劳动关系的短期性与签订劳动合同的短期性不同,主要是指劳动关系存续时间短。具体表现在:相当一些企业招聘员工并办理了入职手续,但是劳动者入职后短期内就离职了。根据相关资料发现,一些企业的员工在试用期内离职较多,有的企业甚至入职一个月内的离职率超过50%。短期离职不仅导致了企业招聘成本的增加,而且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如何使劳动关系不断持续下去,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5、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严格地说,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必要前提,而衡量是否建立劳动关系的标准则是劳动者为企业提供了劳动。而从现实来看,许多小企业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却为企业提供了劳动。据了解,目前广州市花都区这种情况比较多,也比较复杂,由此产生的劳动纠纷也很多,所以如何界定劳动关系的存在,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此外,相当一些劳动者为了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劳动环境,取得最大化的劳动报酬,或者想得到更好的劳动条件和更多的闲暇时间及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地变换工作岗位和工作单位。劳动关系的动态性变化增加了现阶段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三、影响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

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主要是由于特殊的产业结构、特殊的劳动力结构和“三大转型”的影响所致。

1、特殊的产业结构

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支柱的产业集群,这种情况对劳动用工的依赖性很强,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变动敏感度较高;港澳台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劳动关系容易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波动的影响,尤其是企业出现兼并、重组、转型和全球布局调整等影响更大。

2、特殊的劳动力结构

珠三角地区用工人员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例如东莞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91万人,常住人口达834万人,户籍与非户籍比为1:3.4,形成特殊的倒挂关系,这一结构组成导致东莞劳动力季节性流动特征明显,流动性较大;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层次不高,整体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关系形成初期劳动者缺乏权益保护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后又容易采取非理性、非法律渠道反映诉求。

3、“三大转型”的影响

三大转型是指经济发展转型、劳动力供求转换和劳动关系气候转变。这三方面对于广东珠三角地区劳动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1)经济发展转型

“十二五”期间珠三角地区GDP增速从过去两位数增长下降至个位数,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9.9%,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8.1%,2013年生产总值增长9.4%,2014年生产总值增长7.8%,2015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长8.1%。2014年广东经济增速是1990年以来首次低于8%,这种增长下降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同时,企业也进入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近年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快转型,企业正经历结构调整、路径转换的新阶段,行业的洗牌和淘汰更迭加快、波动加大。由此,对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关系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2)劳动力供求转换

随着中西部的崛起,来粤务工的劳动力出现分流和回流,珠三角地区劳动力供给减少,企业用工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人力资源市场和定点监测企业的求人倍率均在1.3左右波动,企业“招工难”问题成为“新常态”;企业用工成本整体上涨,最低工资标准10年翻番,例如东莞市2014年平均月工资为3005元,是2005年的886.6的3倍多,加班费和社保费随之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劳动力主体结构发生转变,新生代务工人员成为劳动力市场主体,这一群体流动性更大、工作期望更高,使企业招聘与劳动者求职产生“错位”,用工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显。

(3)劳动关系气候的转变

随着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劳动关系领域呈现整体“气候”的转变,围绕劳动合同和经济补偿金的劳动争议处于高位运行。深圳富士康、南海本田汽车厂等事件后,对企业的用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围绕福利待遇、加薪提薪、补缴社保等诉求逐渐增多。新生代务工人员成为劳动生力军,维权观念明显增强,诉求内容和方式多元化。

四、对策与建议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广东省查办劳动保障监察案件3.99万宗,处置30人以上参与的760宗,同比分别下降13.61%和3.68%,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然而,在构建和谐劳动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根据珠三角地区的情况和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才能使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一种必然的态势或者趋势。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突出党委政府作用

劳动关系是由劳、资、政三方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立法者、协调者、监管者和服务者,政府在劳动关系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从政治的高度重新定位政府在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真正成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创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环境。其次,要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方面强化政府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能,打造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当事双方合作的政策制度环境,在法制框架下协调劳资关系,公正处理劳动纠纷,运用法律手段和政策干预措施制止各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牟利行为,对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树立政府职能部门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行政监管和政策干预中的权威形象。

(二)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创新和谐劳动关系体制

社团组织参加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有其独特的作用和效果。社团组织不受其他方面的影响和约束,可以灵活、务实、快速、有效地帮助预防和解决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同时社团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可以从多视角、多领域、多维度参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从实践来看,社团组织参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确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深圳盐田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广州市花都区海豚俱乐部、佛山南海狮山人力资源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例如,目前尚没有对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法律法规的规范、社团组织的逐利性、社会力量能否持久等。基于此,有必要对社团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进行规范和正确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

(三)借力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建设,促进稳定与和谐

近年来,为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广东省大力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先后批复了广州花都区、佛山顺德区、惠州大亚湾、深圳盐田区等四个地区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试验区,他们在机构整合和组织创新等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重视强化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健全政府主导的治理体系,突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责任,完善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推动劳动关系治理的现代化。战略布局也同时充分考虑到各个地方的特点,现在正逐渐形成独特特色又具参考价值的经验。从长远来看,这四个实验区建设必将为今后广东珠三角地区构建长期、稳定的和谐劳动关系不仅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广东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安康等方面也会起到突出作用。

参考文献:

[1]ADDISON T J, BELFIELD C R. Upda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firm performance: estimation using the 1998 UK workplace employee relations survey[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01, 39(3): 341-366.

[2]ALDERFER P. An empirical test of a new theory of human need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69,4(2): 142-175.

[3]AKERLOF G. Gift exchange and efficiency wage theory: four view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4,74(2): 79-83.

[4]AMASON A. 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conflict 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resolving a paradox for top management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 39(1): 123-148.

[5]白春雨,胡晓东.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指标之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03:18-24.

[6]曹永平,顾龙芳,郭忠良.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构建[J].中国劳动,2011,10:16-19.

[7]常凯,陶文忠.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08:4-9.

[8]崔勋,吴海艳.劳动关系氛围研究[D].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03:5-9.

篇3

马克思通过《资本论》揭示出:资本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同一个历史过程:资本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劳动力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获得了价值形式变成了商品。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无法消除劳动力的商品化。而且还要大力促进劳动力的商品化,这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消费即生产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要转化为资本的货币的价值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上产生”。而“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就是价值的创造”。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货币所有者在交换中得到的使用价值,在劳动力的实际使用即消费过程中才表现出来。……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购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从他进入资本家的工场时起,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就属于资本家了”。

既然劳动力包括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那么它就同时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劳动力的物质性除了首先作为生物个体之外。更典型地体现在生产工具上,生产工具本质上不过就是物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替代和延伸。因此,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性标志,真正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这一点来看,人的工具性正是由于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工具性。生产力的提高有赖于不断地创新和物化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要求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必须先于其他所有商品发生符合社会需要的变化,以生产社会需要的商品。

劳动力的精神性使其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除了不同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外。同一个劳动力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也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多样性可以使劳动力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组合。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的消费。是劳动,是通过具体劳动让使用价值发生符合社会需要的变化,进而将抽象劳动凝结在新的使用价值中创造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他商品产生的先决条件。其他任何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是劳动力的消费的结果。都是以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所有商品都以劳动力的生产为最终归宿,这样。劳动力商品就是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产生的依据和目的。如果不能服务于劳动力的生产,所有的商品生产对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无用或不利的。同样道理。劳动力如果不能消费也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甚至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因为其它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却是它们的非物质性源泉。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是其他所有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力又是生产过程的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同时全部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正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从劳动力的角度上讲,生产即消费、消费即生产,劳动力的消费是其特有的生产自身的形式。一切商品的生产和消费最终都服务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者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劳动力的消费和生产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无限循环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因为商品的价值载体是其使用价值,所以劳动力的价值载体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力的消费,是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可以看出,劳动力的价值体现在创造其他商品价值的劳动中。商品的价值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劳动是劳动力价值的载体,又是其他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力价值直接体现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其他商品价值只是间接体现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变成商品获得价值形式。这时的劳动力价值集中体现为剥削被剥削的关系。

二、劳动二重性

生产劳动力的具体劳动是什么劳动呢?很显然。除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外,人类社会并不存在其他劳动(自动化和智能生产只是人类体脑劳动的延伸)。而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消费,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生产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处于流动状态的劳动力或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按照劳动价值论可以得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生产劳动力的具体劳动;它创造其他商品的价值的同时承载着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实体是什么呢?当然是抽象劳动。根据价值定义,劳动力价值应是凝结在劳动力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与其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同。劳动力商品的消费就是生产自身的具体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它所承载的抽象劳动形成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不过,这不是物化的抽象劳动,而是以精神性为主的活化在劳动力中的人类抽象劳动。笔者称之为活化劳动。

与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不同。劳动力的生产包括所有相关者的劳动,白始至终属于社会劳动;生产其他商品的劳动需要向社会劳动转化,而劳动力的生产直接就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统一。

劳动力是无形的特殊的劳动产品。它的非物质特性即精神能力在当代经济发展中已占据统治地位。成为衡量劳动力的标准。劳动力以外的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凝固的物化劳动,而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是流动的活化劳动;劳动力价值的内容,虽然离不开劳动的物化却不是物化的劳动。因为劳动力是不断变化的。即使同一个劳动者。随着复杂劳动的不断简单化也可以持续不断地更新升级换代。所以劳动力的生产不是个体劳动,而是必然的社会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产力范畴,是价值的物质载体。商品的价值是生产关系范畴。是物化的社会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用来交换的特殊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那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反映,属于生产力范畴;劳动力的价值当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劳动力商品的内在矛盾是:使用价值一劳动力商品的工具性是解决怎样生产的问题,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一劳动力商品的目的性是体现为什么生产,反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劳动力价值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对其使用价

值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同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社会关系中会产生不同社会结果。

三、商品化三阶段

基于劳动力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笔者把劳动力商品化分为简单再生产阶段、扩大再生产阶段和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劳动力在这种生产关系中获得价值形式成为商品。这是以简单重复性劳动为主的劳动力再生产阶段,属于维持生存型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劳动力的交换价值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成本一必要补偿的价值部分。从劳动力商品消费角度讲。这个阶段是只注重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工具性。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的裸的剥削阶段。《资本论》中对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论述。就是对这个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的理论抽象。

最能反映这个阶段特点的是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价值量的决定的论述:“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低于这个限度。劳动力商品价值量不仅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篇4

1.1研究区域概况

本研究选取位于哈尼梯田核心区域的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甲寅乡的作夫村和咪田村为案例点。甲寅乡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境中东部,地处山区,海拔760~2342m,地势南高北低;土壤为赤红壤、红壤和黄壤。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立体气候突出。年平均气温14.1℃,年平均降雨量1310.1mm,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面积2111.2hm2,森林覆盖率为34.3%。作夫村位于甲寅乡西部,离乡政府所在地7km左右,是甲寅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原生态哈尼村寨,也是最贫困的一个村寨。梯田等自然景观优美、神秘而独特,民族文化浓郁,保存最完好的民族文化景观“蘑菇房”独具魅力,蘑菇房分两层,上层居住,下层圈养牲畜,一幅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原生态画面。该村海拔1830m左右,共有327户农户,人口1487人,全部为哈尼族,耕地面积56.64hm2,其中水田38.84hm2,旱地17.82hm2,人均耕地0.038hm2。咪田村距离甲寅乡政府只有2.5km左右,是甲寅乡较富裕的村庄,受现代信息的影响比较大,海拔1780m,共有190户农户,人口851人,全部为哈尼族,耕地面积42.28hm2,人均耕地0.051hm2。

1.2研究方法

2011年7月,对云南省红河县甲寅乡研究区内的作夫村和咪田村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调查两个村庄农户的基本情况(家庭规模、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耕地面积、种植模式(水田、旱地、旱田)、种植结构(传统水稻、杂交水稻、其他农作物)、作物产量、病虫害情况、化肥使用情况、有机肥施用情况、杂草处理方式、农药施用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作夫村和咪田村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一些当地农业种植现阶段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两个村抽样户数分别为103户和72户,均超过了农村居民户数的30%以上。

2结果与分析

2.1家庭基本情况

对作夫村和咪田村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两个村家庭规模在2~13人之间,一般为每户4~6人,家庭年均收入为8800元,人均年收入为1670元。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较差,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咪田村没上过学村民的比率为30.48%,而作夫村则高达44.67%。两村村民的工作类型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种植模式和种植结构

根据调查,作夫村和咪田村的水田和旱地的种植面积大约各占一半,此外,这两个村各有少数的旱田,约占1.4%左右。研究区域内水资源相对丰富,水田的经济价值高于旱地和旱田,但水田面积却没有大规模的扩展,主要是由于:1)青年劳动力流失,劳动力投入不足。根据对家庭劳作的调查可知,大量的青年劳动力流失,从事农田作业的主要是年长者,其劳动效率远远低于青年劳动力。同时,研究表明[11],在丘陵地区劳动时间投入与水田地块作物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旱地和旱田的劳动时间却受劳作时间的影响不大。在一定产量的前提下,水田投入的劳作时间远远大于旱田和旱地所需要的劳作时间。因此,水田面积难以进一步大规模扩展。2)土地利用方式难以改变。研究区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在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后,沿坡面流经森林、村寨和梯田。由于梯田修成水平面,并有一高出水平面的田埂,当前的梯田规模已经达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平衡状态,大面积的修筑梯田将会极大地改变当地的土地类型,进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平衡。哈尼梯田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其传统水稻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很高,这对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作夫村和咪田村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可知(图1),作夫村的种植方式仍以种植传统水稻为主,兼种玉米、大豆、小麦、洋芋等作物,而杂交水稻很少;咪田村的种植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主要以种植杂交水稻和玉米为主,仅有少数海拔较高不适宜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保留着传统水稻。这两个村庄的种植方式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咪田村距离当地文化中心甲寅乡镇所在地较近,受现代文化影响较大,居民思想更加开化,受教育程度更高,更容易接受外来新鲜事物进行尝试;与作夫村相比,咪田村更多的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劳动力相对缺少,因而在自然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咪田村农民会主动选择种植更易管理的杂交水稻。

2.3肥料和农药使用情况

2.3.1无机肥施用情况

调查发现,作夫村和咪田村使用的无机肥主要以尿素和普钙(普通过磷酸钙)为主,对比当地的水田、旱田和旱地使用化肥的情况,可以发现:(1)水田的化肥使用量高于旱田。水田的尿素和有效氮素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53~1.60kg•hm2和0.67kg•hm2,而旱田和旱地的尿素和有效氮素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07~1.47kg•hm2和0.67kg•hm2;(2)对比作夫村和咪田村的化肥使用量,普钙使用量分别约为0.87kg•hm2和1.40kg•hm2,磷使用量分别为0.12kg•hm-2和0.25kg•hm2,可以发现作夫村的化肥施用量低于咪田村,这主要是由于咪田村种植的水稻品种以杂交水稻为主,对化肥的依赖性较高。参考文献资料和农业部针对不同区域的施肥建议[12],两个村化肥的使用强度属中等偏下水平,这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冲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哈尼族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水力冲肥法”。每个村寨都挖有公用积肥塘,牛马牲畜的粪便污水蓄积于内,春耕时节挖开塘口,从大沟中放水将其冲入田中,肥料进田经过翻犁被压入田泥底层,变成了长效的底肥。每年6、7月间,雨水将满山畜粪和腐殖土冲入水沟时,哈尼族村民将沟水引入梯田,给正值扬花孕穗的稻谷提供肥料。这些传统做法充分利用了村寨中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及自然水土流失带来的营养物质,保持了土壤肥力,因而,可以在相对地施肥强度下保证较高的粮食产量。

2.3.2有机肥施用情况

有机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可给水稻提供全面的所需营养,特别是提供微量元素营养,可提高稻米的品质和适口性。同时,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结构,缓和土壤酸碱性变化,增强土壤通气透水能力和保肥、保水、供肥、供水能力。增施有机肥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增施有机肥比较费工,以及劳动力流失,有机肥料使用量逐渐减少,甚至不用。调查显示,在咪田村约29%的调查用户(20户)施用有机肥,在作夫村约32%的调查用户(33户)施用有机肥。用量变化较大,咪田村有机肥施用量100~500kg•户1,作夫村50~1500kg•户1。旱田和旱地有机肥应用较多,如调查用户中咪田村有4户在水田施用有机肥,16户在旱田和旱地施用有机肥。对村民稻草的处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两个村稻草返田比例非常低。在调查用户中,两个村只有2户有明确地稻草返田,2户将稻草烧掉后还田,2户部分稻草返田部分稻草喂牛,其余农户稻草处理方式包括喂牛、烧掉、修房等,这主要与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茅草房的住宅方式有关。总体来说,作夫村和咪田村的有机肥施用量有所减少,且随着劳动力减少以及化肥使用的增加,农家有机肥的使用会进一步减少,而这对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不利,需要引起重视。

2.3.3农药施用情况

调查发现,作夫村和咪田村在农药使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两个村杀虫剂施用均以敌敌畏为主,且使用量基本相当,每年的施用次数在5~8次,在正常农业活动范围之内。在除草剂的施用方面,两个村有非常大的差别,咪田村调查用户除草剂的施用超过2000瓶(包),而作夫村调查用户除草剂的施用量只有80瓶(包)左右,这与其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咪田村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而作夫村以种植传统水稻为主。传统种植模式下,农业生物种类比较丰富,梯田内有天然生长的各种鱼类、螺蛳、黄鳝、泥鳅、虾、江鳅、石蚌、蟹等水生动物,以及浮萍、莲藕等水生植物;梯田的田埂上,天然生长有水芹菜、车前草、鱼腥草等野生草本植物;哈尼族还在梯田内放养鸭和各种鱼类,包括鲤鱼、鲢鱼、鲫鱼等,并在田埂上种植黄豆。多样性的生物结构保证了在不施用除草剂下,抑制杂草的生长。同时,作夫村劳动力相对充足,人工除草也减少了对除草剂的依赖。

3讨论与结论

对哈尼梯田系统核心保护的云南省红河县甲寅乡咪田村和作夫村农业种植情况分析显示:1)两个村的现有水田面积占耕作面积的50%左右,独特的梯田结构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但受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水田种植规模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2)尽管传统水稻产量相对较高,病虫害较少,但劳动强度大,管理复杂。受劳动力及现代文化的影响,咪田村大多数居民选择了种植杂交水稻,传统水稻的种植不到杂交水稻的1/5。3)与其他区域相比,两个村肥料使用强度属中等偏下水平,这与其特殊的水力冲肥管理有一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保护水环境有重要参考价值。4)两个村有机肥施用情况不容乐观,只有约30%的居民用户施用了有机肥,且施用量较少,秸秆返田比例也非常低,这与劳动力的减少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需要引起重视。5)杀虫剂和除草剂在两个村施用广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不利。由于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咪田村除草剂的施用量远超过作夫村,说明保护稻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性。

篇5

在建筑施工生产中,要提高工效须以科学组织管理为基础。建筑施工工效的目标是使管理或工作系统实现高效、优质,最终达到投入少,效益高和效果好。

1 影响施工工效的因素

1.1人员因素

施工项目是一个大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这个系统的主体是人,有管理者和实施操作的工人,上述两类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项目施工的工效。

1.2组织、管理因素

项目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精细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使项目施工高效进行。

1.3材料和构配件的影响

原材料的质量、构配件的质量,也是影响建筑施工工效的重要因素,质次的材料、构件不仅影响施工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

1.4施工机械设备因素

建筑施工机械化是提高施工工效的重要途径。选用与项目施工要求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对提高建筑施工工效起重要作用。

1.5技术与方法因素

施工技术与方法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高技术、选用与项目相适应的施工方法是提高工效的重要途径。

1.6安全因素

施工安全因素严重影响项目施工的工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大大影响施工项目的工期、质量和项目效益。

1.7监督和管理标准因素

采取有效的监督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是提高工效的重要因素。

1.8现场条件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施工期长,体积庞大,决定施工现场多样性、动态性,露天作业,施工现场条件影响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现场条件是影响工效的重要因素。

1.9市场因素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配套的生产要素生产和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影响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项目施工需要劳务市场、材料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资金市场、后勤服务等保证。

2 提高施工工效的措施

2.1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1)提高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施工管理人员政治思想素质,当前特别是提高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管理人员的领导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身体素质。(2)提高劳务工人的素质:提高工人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提高工人的文化素质;提高工人的操作工艺水平;建立完备的技术培训、技术考评、持证上岗制度。(3)建立合理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比例。做到工种齐全,比例合适。

2.2科学的现场组织、管理系统

(1)按照项目的特点,建立现场项目施工组织机构。(2)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3)建立科学的奖罚制度。(4)建立劳务班组(5)建立完善的劳务考评制度。

2.3保证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

(1)建立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出厂合格证检验制度。(2)建立原材料复验制度。(3)建立材料、设备使用抽检制度。

2.4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

(1)按项目的条件和市场条件优选施工机械的类型、型号和数量。(2)建立完善的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修制度。(3)做好项目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工作。(4)做好施工机械的使用和调度工作,使施工机械设备按需进退现场。

2.5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1)强化管理者和工人对提高技术重要意义的认识。(2)开展群众性革新、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3)在培训和提高技术素质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重视“工法”的应用。(4)提倡科技创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周密考虑施工的各个环节,积极尝试采用新技术,增加技术含量。

2.6加强施工安全有效管理

(1)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的安全监督机构。(2)要使施工安全检查规范化和制度化。(3)开展行之有效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安全生产活动。(4)加强施工安全员的素质提高。(5)注意开展安全培训教育。

2.7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及标准

(1)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充分认识建设监理制的意义,在现场正确对待监理工程师的监理活动。(2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3)严格按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和验收。(4)要求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施工施工规程施工。(5)进行工序控制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动态控制。

2.8努力改善施工现场条件

(1)努力改善建筑工人的现场生活条件。要有一个正常的住宿条件、洗漱条件、就餐条件,以及娱乐条件。(2)要有一个充分发挥效率的工作条件。施工照明充足、工作面足够、脚手设施满足,水、电、气供应充足。

2.9完善市场机制,加快发育建筑业劳动力市场

篇6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是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差距很明显。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等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制度上的制约,城镇对农民的歧视,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缺失,就业结构的失调等等。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各个民族的特殊性,群体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应表现在不同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内在特质等方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在较落后地位,在我国很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明显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障碍,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也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农村和城市的良好互动,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土族人口数为241198。大多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土族人口约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后,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土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土族人才意识到仅靠农业生产根本不能维持家用,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走出家门、去外面闯荡世界的有志之士,从而在土族人口中形成一种想往外看看的意识,这是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发展的。景晓芬(2007)在对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研究中提出,非农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对土族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她们的传统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家庭角色上还是社会关系网络上,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都有了很大不同。可见,在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土族劳动力,在他们的聚集区内,就业的机会本来很少,而且,工资率又很低,在受到恶劣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新的转移,纷纷流入到西部各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土族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土族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二、研究范畴、方法及材料来源

2008年7月下旬,课题研究小组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野外调查期间,课题组采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有二:(1)与县、乡、村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到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收集农村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听取相应的报告会,以了解当地土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获取深入理解当地土族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资料;(2)采用问卷访谈方式与随机抽样土族农户座谈,获取更真实、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背景资料相互验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经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课题组获得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访谈记录、各调查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农户调查问卷52份资料。这些资料为课题组进行土族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性别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多以男性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约有63%已婚,37%未婚。从年龄结构来看,互助县范围土族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4.1%,这部分劳动力是外出转移的主体,代表着外出转移的趋势。16~1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1%。40~5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6.8%。

在所调查的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占到了土族劳动力总数86.8%。而在家务农的人只有少数,只占到13.2%。可见,大部分劳动力都愿意出去。这些出去打工的人中,有61.4%的人是兼业打工,有38.6%的人做专职。

(二)转移特点

大部分土族劳动力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约占到65.38%,打工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建筑业(42.31%)、餐饮业(28.85%)和制造业(15.38%)上,而选择在机关社团和教育文化等部门打工的人却寥寥无几;就业层次上,服务人员占较高比例。

土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转移距离时,约有71.15%的大比例人口选择了在本地打工。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小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外地打工的地点选择上,有59.62%的人们愿意跨省去打工。在土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自己找(44.23%)或者是经过亲友介绍(44.23%)的;通过看报来寻找工作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微乎其微,可见,各种媒体信息的优越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土族的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这就很影响打工时择业机会。在思考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土族劳动力都觉得自己的农业收入低(67.31%)。这个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信息量少,信息闭塞,择业范围较窄,就业层次低,个体手艺和技术的限制较大,向城市转移的意愿较弱的特点。

(三)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土族劳动力在家里需要赡养和抚育的人口4人占的比重较大,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文化程度(约51.92%)是主要影响土族劳动力转移的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落后,劳动力不适应就业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读书无用。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家庭拖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还是文化低,其次是没有什么经验;再次是获得的信息不够或难以得到信息,交通不发达,思想上比较封闭,使得信息愈加匮乏。就业机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很少,使得转移不够顺畅,不够彻底。加之社会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等,使得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很不好实施。

(四)目前的情况

在目前情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购买任何保险的人占到54.2%左右。大多数人对目前的收入都觉得一般或是认为太少,只有5%的人还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有约57.69%的人没有过非农工作的经验,这说明,这里的人们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土族劳动力中有大部分都在两个或以上的雇主那里干过,可以看出,换工作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大约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在失业一个月后就回家,由于心理的意愿上落差较大,或者还是觉得回家务农好一些,或者是不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等等,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

(五)今后的打算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劳动力个体选择定居的地点还是在乡下。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大中城市生活。不选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约55.77%),觉得老了以后没有什么收入(30.77%),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会认为大城市的生存环境没有乡下好(19.23%),因为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而杂等等。

对于怎样开支打工的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回家盖房。在储蓄和子女的教育上也要是花大笔钱。对于个人的养老问题,有50%的人们认为应由子女来赡养。19.23%的人愿意创业,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养老,也有25%的人还是愿意种地。如果长期在外打工。集体将收回承包地的话,仍然有将近一半的人要回家务农。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土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土族聚集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力度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创新能力较差,只能依靠个体有限的经验和较低的能力选择有限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满足更多的岗位需求。对土族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多学一些手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劳动力往往不会被需求单位所选择,加之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顺畅转移的机会就很小了。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强化,这样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有效互动。面对劳动力市场,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强,这将导致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因此,为了达到顺畅转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完善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作做好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有效发展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历史、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功能不全。这些对我们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托达罗的推拉作用的理论,发现在该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推力和拉力都欠缺。在本地区而言,生产率还是较低的,这样就不能够产生富余的能够转移的劳动力,使得农村地区的推力不够。而在城市而言,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后的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够充足,导致了城市的拉力也不够。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是自然发育过程和政府辅助培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政府在制度的完善等反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如何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开放化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有了信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服务于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媒体来为我们服务。可是,目前,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还较慢,使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得到外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完善制度,让制度服务与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而不要成为发展过程的绊脚石

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其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政策规定与操作办法,是决定外来农村劳动力能否进入其劳动就业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户籍歧视、就业歧视以及教育上的歧视等,对劳动力的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压力。劳动力转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制定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制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需要出台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劳动力的转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劳动力转移,才会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篇7

正文:

    自2003年以来,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通乡、通村公路为重点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并同步发展养护和运输事业,使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八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改造8万余公里,使全省公路密度达到105公里/百平方公里,直接惠及全省近2万个行政村、3500多万农民。

农村公路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资金量大、资金来源多、涉及面广。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指用于纳入或地方投资计划的县际及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或改造的全部资金,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拨款、交通规费、银行贷款等各种来源的资金。

本人有幸于2003年12月份参加了浙江省交通厅举办的康庄工程财务管理培训,并于2003~2011年参加了我县乡村康庄工程、联网工程(两项工程也可以统称为农村公路工程)的财务管理工作。我县面积11430平方公里,共有3个街道、10个镇和6个乡,户籍人口62万,是一个水乡平原为主、少量丘陵为辅的江南小县,2003年至2011年共建农村公路里程长达730公里(其中康庄工程330公里、联网工程400公里)。本人所在单位长兴县交通局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上级部门拨入资金的使用和配套资金的落实,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各乡镇作为项目建设单位(业主)按中央和省对国债及其他中央和省专项补助资金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内部管理制度,筹措项目配套资金,并规范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

长兴县交通局承担着县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其他县内干道的基本建设工作,在这些建设项目的基建会计核算中,大多数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上级部门拨款或是向金融部门贷款,资金来源途径比较简单,以会计科目“基建拨款”或“基建投资借款”反映即可,有时甚至不用二级科目。农村工路建设资金的筹措,由于是基本遵循“以地方自筹为主,中央和省补为辅”的政策,其多样性就显得不同一般工程。从粗线条来分可分为三大块:第一,省及省以上拨款,主要有国债资金、交通部补助资金及省交通厅补助资金等;第二,县财政及县交通局配套资金;第三,乡镇及村配套资金,包括乡镇自筹资金、村自筹资金等。我县各乡镇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机制,多方位、多渠道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采取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八方支援”的方针政策来拓宽筹资渠道。例如:按照法定程序倡导村名通过“一事一议、村民公决”的方式捐一点,动员在外地干部职工、经商办企的老板、联系贫困村的机关企业单位捐一点,以冠名、立碑等方式,引导社会、企业、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如果细分可分为:

1、中央补助国债专项资金  表面看来,此项资金属于国债资金,应于工程建设以后归还;但由于农村公路建设国债资金的还款人为省交通厅,故乡镇在收到此笔资金时,贷方可作“基建拨款——国债资金”,在银行账户上形成的利息收入,视同国债资金的增加,也应列为“基建拨款——国债资金”。而类似此笔业务在其他基建账套列为“待摊投资-银行利息收入”的借方,用以抵减工程的待摊投资支出。

2、交通部补助资金  此资金是浙江省交通厅安排的交通部补助项目,以“基建拨款——部补资金”列示,资金在各各流程中产生的利息,也应视同交通部补助资金的增加,其账务处理同国债资金。

3、省交通厅补助资金养路费资金  各乡镇在收到省交通厅补助资金养路费资金时,以“基建拨款——养路费资金”列示,利息收入同国债资金处理。

4、县财政配套资金  我县财政局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适当补助,康庄工程每公里1万元、联网工程每公里6万元。乡镇在收到此项资金时以“基建拨款——县配套资金”列示。

5、乡镇财政的配套资金  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业主,在县以上级补助资金只占路面建设资金的三分之一情况下,乡镇财政资金应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力资金,按省交通厅资金使用原则的同比拨付原则,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比例、进度不得低于省级及以上资金的到位比例、进度。乡镇农村公路专户在收到划入的乡镇财政性资金时,以“基建拨款——乡镇配套资金”列示。

6、乡镇企业捐助资金  农村公路建设一个很大的受益者就是乡镇企业,在一些与乡镇企业有关联的路段,一些企业老板很自愿地捐出十万甚至几十万不等用于建设农村公路;也有一些乡镇会采取发动周边乡镇企业捐款或是与乡镇企业投入资金拼盘,这些资金从实质上看有乡镇配套资金性质,也应以“基建拨款——乡镇配套资金”列示;

7、村配套资金  村作为农村公路工程的最大受益者,积极性最高,投入的也最多,主要有实物、劳动力及现金投入。实物主要有土地、矿渣、砌石等,用于农村工程路基建设。本人认为,乡镇作为农村工程建设的业主,在与村协调土地征用中虽未支付资金,但实质上村是以实物即土地对农村公路工程进行了投资,应当把征用的土地评估价后由乡镇农村公路工程财务入帐,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投资——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

贷:基建拨款——村自筹资金

另外,由于我县农村公路工程县以上级补助为21万元/公里,而乡镇路面工程造价就要60万~70万元/公里,所以许多乡镇的路基建设在由专业人员指导、上级相关部门监督的情况下,交由村来完成。路基建设用的许多材料如矿渣、砌石、涵管甚至运费均由村来提供,村应按实际使用量和单价提供清单交给乡镇农村公路工程财务,会计处理为: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路基

贷:基建拨款——村自筹资金

村里在组织劳动力修筑路基时形成了劳动力的投入,村里应按当时劳动力单价及实际人员工时提供清单交由乡镇 财务,会计分录为: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路基

贷:基建拨款——村自筹资金

在农村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许多村民自发组织捐款,支持农村公路建设,乡镇财务在收到这些捐款时,应列帐:

借:银行存款

贷:基建拨款——村自筹资金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政府财政、交通部门的交通规费投入到农民投工投劳、社会捐款;从货币资金投入到实物投资;充分显示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多样性。可以这样说,农村公路工程筹措资金的多样性,让我们财务人员在帐务处理上拓宽了思路,为我们提供了基建资金更多的想象空间。

篇8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是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差距很明显。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等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制度上的制约,城镇对农民的歧视,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缺失,就业结构的失调等等。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各个民族的特殊性,群体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应表现在不同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内在特质等方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在较落后地位,在我国很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明显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障碍,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也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农村和城市的良好互动,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土族人口数为241198。大多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土族人口约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后,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土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土族人才意识到仅靠农业生产根本不能维持家用,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走出家门、去外面闯荡世界的有志之士,从而在土族人口中形成一种想往外看看的意识,这是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发展的。景晓芬(2007)在对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研究中提出,非农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对土族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她们的传统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家庭角色上还是社会关系网络上,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都有了很大不同。可见,在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土族劳动力,在他们的聚集区内,就业的机会本来很少,而且,工资率又很低,在受到恶劣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新的转移,纷纷流入到西部各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土族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土族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二、研究范畴、方法及材料来源

2008年7月下旬,课题研究小组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野外调查期间,课题组采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有二:(1)与县、乡、村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到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收集农村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听取相应的报告会,以了解当地土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获取深入理解当地土族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资料;(2)采用问卷访谈方式与随机抽样土族农户座谈,获取更真实、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背景资料相互验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经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课题组获得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访谈记录、各调查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农户调查问卷52份资料。这些资料为课题组进行土族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性别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多以男性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约有63%已婚,37%未婚。从年龄结构来看,互助县范围土族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4.1%,这部分劳动力是外出转移的主体,代表着外出转移的趋势。16~1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1%。40~5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6.8%。

在所调查的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占到了土族劳动力总数86.8%。而在家务农的人只有少数,只占到13.2%。可见,大部分劳动力都愿意出去。这些出去打工的人中,有61.4%的人是兼业打工,有38.6%的人做专职。

(二)转移特点

大部分土族劳动力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约占到65.38%,打工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建筑业(42.31%)、餐饮业(28.85%)和制造业(15.38%)上,而选择在机关社团和教育文化等部门打工的人却寥寥无几;就业层次上,服务人员占较高比例。

土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转移距离时,约有71.15%的大比例人口选择了在本地打工。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小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外地打工的地点选择上,有59.62%的人们愿意跨省去打工。在土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自己找(44.23%)或者是经过亲友介绍(44.23%)的;通过看报来寻找工作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微乎其微,可见,各种媒体信息的优越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土族的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这就很影响打工时择业机会。在思考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土族劳动力都觉得自己的农业收入低(67.31%)。这个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信息量少,信息闭塞,择业范围较窄,就业层次低,个体手艺和技术的限制较大,向城市转移的意愿较弱的特点。

(三)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土族劳动力在家里需要赡养和抚育的人口4人占的比重较大,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文化程度(约51.92%)是主要影响土族劳动力转移的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落后,劳动力不适应就业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读书无用。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家庭拖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还是文化低,其次是没有什么经验;再次是获得的信息不够或难以得到信息,交通不发达,思想上比较封闭,使得信息愈加匮乏。就业机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很少,使得转移不够顺畅,不够彻底。加之社会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等,使得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很不好实施。

(四)目前的情况

在目前情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购买任何保险的人占到54.2%左右。大多数人对目前的收入都觉得一般或是认为太少,只有5%的人还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有约57.69%的人没有过非农工作的经验,这说明,这里的人们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土族劳动力中有大部分都在两个或以上的雇主那里干过,可以看出,换工作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大约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在失业一个月后就回家,由于心理的意愿上落差较大,或者还是觉得回家务农好一些,或者是不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等等,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

(五)今后的打算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劳动力个体选择定居的地点还是在乡下。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大中城市生活。不选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约55.77%),觉得老了以后没有什么收入(30.77%),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会认为大城市的生存环境没有乡下好(19.23%),因为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而杂等等。

对于怎样开支打工的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回家盖房。在储蓄和子女的教育上也要是花大笔钱。对于个人的养老问题,有50%的人们认为应由子女来赡养。19.23%的人愿意创业,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养老,也有25%的人还是愿意种地。如果长期在外打工。集体将收回承包地的话,仍然有将近一半的人要回家务农。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土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土族聚集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力度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创新能力较差,只能依靠个体有限的经验和较低的能力选择有限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满足更多的岗位需求。对土族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多学一些手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劳动力往往不会被需求单位所选择,加之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顺畅转移的机会就很小了。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强化,这样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有效互动。面对劳动力市场,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强,这将导致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因此,为了达到顺畅转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完善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作做好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有效发展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历史、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功能不全。这些对我们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托达罗的推拉作用的理论,发现在该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推力和拉力都欠缺。在本地区而言,生产率还是较低的,这样就不能够产生富余的能够转移的劳动力,使得农村地区的推力不够。而在城市而言,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后的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够充足,导致了城市的拉力也不够。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是自然发育过程和政府辅助培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政府在制度的完善等反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如何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开放化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有了信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服务于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媒体来为我们服务。可是,目前,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还较慢,使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得到外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完善制度,让制度服务与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而不要成为发展过程的绊脚石

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其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政策规定与操作办法,是决定外来农村劳动力能否进入其劳动就业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户籍歧视、就业歧视以及教育上的歧视等,对劳动力的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压力。劳动力转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制定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制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需要出台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劳动力的转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劳动力转移,才会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篇9

我国发展方式的追求数量特色,以及指导生态恢复的思想存在部分偏差,如误把大片的单一植树造林和良好绿化当成生态良好;绿化时过于注重形态设计和色彩观感;重视森林覆盖率,以及造林的规模、声势,而忽视其综合生态功能和质量;忽视对较大区域内生态多样性和地带性的恢复、保护等,使得对环境的破坏难以真正停止。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大量存在[1]以及“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实验机会”[2];尤其是大量闲散的城乡劳动力能使政府历史性地实现以人力资源换取多样性生态资源的战略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只要趋利避害,在区别东中部及西北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形的基础上,力争在生态恢复的路径上实现突破,将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生态科技开发等统筹规划,那么恢复生态并非难以作为。

(一)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1.广大乡村地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乡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整个生态恢复和维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乡村地区的生态恢复至少须经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专家学生进行地区性资源的摸底汇总,并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重点到自然保护区和交通不便、人为破坏较少等的地区进行。这项工作已有部分基础,但应看到多样性普查并非易事,全球物种估计只有约10%被记载下来,[3]因此必须设置长期性的机构,进行长期普查。植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普查时可以先行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考察不同植被个体在生态的群落性、复合性、层级性以及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以及同纬度地区和同等高地区等情况下的可迁移性。这对资源的有效保育和成功复育至关重要。第二阶段:对区域性植被进行系统的育种培苗。很多地区的植被种类有限,因此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首先必须改变种苗的有限性,为此应确定复育植被的种类、数目及方法,并成功育种。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地方政府还须组织城乡闲散劳动力整治荒山及本土危害性植被。不少本土危害性植被既对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又对其他植被形成排斥,如南方的茅草和野竹,它们的根硬而尖,钻土、吸肥、复生的能力都极强,因此必须挖根烧毁。第三阶段:以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为标准,大规模地恢复生态。在乡村地区,政府组织农民实行尽可能多种类的植树造林,然后飞播补充人工不便到达的地区,以及难以栽培的藤类、菌类等。还应将国有和集体的林场、道路、沟渠、河滩、荒山、公园等过于单一的成活林(如北方城市道路两旁的杨树,南方的樟树、梧桐、玉兰等少数品种

)逐渐改造成品种多样、富有群落层次、自成区域性生态系统的新林。此外,政府还应根据高原、草甸、湿地、河谷等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水文气候的生态特征,组织劳动力去恢复多样性的植被。只要多样性植被恢复,动物就有多样性的食物来源和优裕的生境,这样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就会走向更广阔的地区生存繁衍,由此较大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就会逐步丰富化;与此同时,植被的恢复还能为微生物等生存提供良好环境。检验生态恢复的效果,必须将特定区域、特定地带生态环境的应然状态、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对照考察,以此验证生态恢复情况。通过对比,找出差距,然后尽量使现实状况向理想类型、应然状态靠拢,一旦发现缺陷或缺失就复育补充使之完整。

2.城市生态的恢复与保护。城市人口密集,排放过多,生态负荷较重。虽然不少城市绿化较好,但几乎没有生态环境。有学者明确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脆弱生态系统,应变能力差。这主要体现在绿地面积少,有限的植被种类只能净化有限的污染,面对复合型并发性污染束手无策等。因此,城市也须按照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大面积的多样性生态恢复。

(二)西北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恢复和维护

西北部地区生态恢复与维护的任务更为长期艰巨。不过,在借鉴东中部地区生态恢复经验的基础上,西北部地区可先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和条件许可的地方进行生态恢复试点,成功后再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推广,然后逐步推广到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和难题是水。由于降水极少,而“南水北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因此恢复生态的用水只能另觅他途。笔者认为,用水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水汽的扩散和移民,实现部分解决。一方面,在西北部水源较好的局部地区,先行恢复生态环境,形成散“点”;在没有干涸的河流、河谷、山谷等地恢复生态,形成支“线”;保护已有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区,形成大“面”。上述“点”、“线”、“面”地区的水汽含量一旦增加必定扩散,增加局部地区的湿度,从而减缓地表水分的蒸发速度,这极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

移民尤为关键。政府可以分批适量移民到城市和东中部地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活生产用水,更能防止农民与刚恢复的生态环境争夺生存资源;生态恢复巩固后可以考虑反向移民,以缓解城市和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压力。

二生产力及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

“转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少学者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大多局限在传统工业革命的技术框架和“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之内,对生产力转型尤其是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关注不多。笔者认为,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只要成功地实现生产力技术的生态性转型,那么经济社会可以此为契机进入全新的生态化时代。

(一)全面发展生物技术、实现生产科技生态性转型

目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停留在食用、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建材家具等较为感性、直接的阶段,远未达到充分利用和科学利用的程度;而已有的生态生物技术本质上仍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技术的内核仍是工业革命的技术内核,因此仍对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破坏,故当务之急是发展系列低污染、低破坏、低消耗,后续资源能够不断提供并且更新快、易替代、对人类身心没有危害的生态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提炼加工难度较大,但在实验室里如能对其具体组成成分、特性、功用、不同组合后产生的新物质等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我们很有可能较为充分地认识其特性和功用,从而实现生态生物技术的突破,在虫病灾害、医疗保健、能源化工甚至种属基因等方面实现技术转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但是前景可观。

(二)经济的生态性、低碳化和可持续性转型

经济的生态性转型主要是发展生态经济,即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来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促使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从而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但是生态经济到底怎样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历来论述不多,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和用途转变。恢复生态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可使目前的农民由季节性农工向常年的农林工人转化,并进一步促使农民的使用方式由目前的体力型转变到体脑并重型;国家还可通过教育转化新生代农民,实现他们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换。这样,通过产业和代际的作用,政府可历史性地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民问题。2.生产方式转型。生态农业可以转变现有的化肥农业、农药农业及石油农业;转变现有的能源式、排放式生产,使经济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更可转变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外延式和粗放型生产,实现集约化、资本化发展;转变现有的竞争式掠夺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发展。3.经济结构和收入来源转型。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一大目标是推动农民从种植业外获得收入,实现生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生态的恢复和长期维护一方面能够促使农业结构实现逐步调整,另一方面又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和非种植收入,以改变目前单一性的种植经济和链条很短的农业生产形态。因此,从生态恢复时的低层次、体力型劳动到一般性的生态经济产业再到高层次的生态科技产业,政府可以逐渐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梯次开发和多层次纵深发展。4.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导引力转变。长期以来,市场机制曾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时至今日,市场机制的严重扭曲使得经济转型面临不少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以生态恢复和经济社会的生态化作为新一轮改革的某些初始动因,使其成为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长远导引力和推动力。5.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流模式,而恢复生态保护环境,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6.生活方式转型。生活方式日益显示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现有的大排场、高消费及一次性消费等生活方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政府应提倡一些理性节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三)社会的和谐性转型

篇10

残疾人职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形式,包括残疾人职业能力教育、职业心理教育、职业发展教育、职业适应能力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内容共同构成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体。笔者认为,残疾人职业教育主要具备如下几方面功能:

1.残疾人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与健全人群体相比,残疾人群体接受教育的条件有限,因此导致了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残疾人群体的文化层次和水平严重不足。通过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弥补残疾人群体的素质结构缺陷,从而起到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在学历教育尚不能被残疾人广泛接受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提高残疾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最主要方式。

2.残疾人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残疾人同样是社会宝贵的劳动力资源。从目前我国劳动力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局部的供大于求,这部分新增劳动力就业存在严重困难。另一方面,从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分布来看,还有很多地区和行业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现象,社会总体的劳动力资源还处于短缺的局面。为了有效缓解这个问题,应当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之中,通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实现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残疾人劳动力的充分发展。

3.职业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首要解决的应当是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无疑是“三最”的核心。通过开展职业教育,残疾人可以迅速提高就业技能水平,找到稳定工作,通过就业体现自身价值,获得劳动报酬,改善生活面貌。因此说,残疾人职业教育可以有效地实现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目标。

二、新形势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新挑战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以后,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还将出现新的变化。这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来说,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全新的挑战。

1.残疾人职业教育将更为专业化。经过多年时间的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完整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与健全人职业教育相比,虽然残疾人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这并不能妨碍残疾人职业教育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内劳动力市场精细化程度将会持续提高,对于劳动力资源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将随之提高,因此,这就给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改变现阶段粗放式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2.残疾人职业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近年来,残疾人职业教育已经体现出了明显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求状况发生更为深刻地变化,用人单位对于残疾人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要求会更高。因此,这就对于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残疾人职业教育必须采取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十二五”期间,残疾人职业教育社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为了实现残疾人职业教育水平的可持续提高和健康发展,必须要利用社会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其中,而不能另辟崎径,导致重复建设,影响教育质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现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育主体单一。当前,各级残联组织作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教育机构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教育服务,但是并不能够视为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体。受到残疾人职业教育主体单一化的不利影响,当前很多地区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水平不高,专业化程度不足,影响到了残疾人职业教育总体效果。

2.教育模式有效性不足。当前,很多地区在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其他环节普遍缺失,导致了残疾人的就业层次普遍不高、就业稳定性不强、职业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长期存在。由此可见,现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性严重不足,也是影响职业教育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当前,很多地区的残联组织负责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没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和教育工作经验,特别是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环节中,很多教师由于没有专业经验和能力,仅仅凭借短期学习或者接受短期培训后,就为残疾人提供技术指导,很难达到职业技能培训应有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国内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能力不强,也是制约职业教育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

四、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

1.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职业教育体系。在继续巩固各级残联组织残疾人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职业教育主体,坚持将残疾人职业教育纳入社会公共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目标,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

篇11

【作者简介】鞠慧敏(1976~),女,山东潍坊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北京联合大学电信实训基地讲师(北京100875);王文槿(1956~),女,北京市人,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29)。

【原文出处】《外国教育研究》(长春),2012.9.81~88

【基金项目】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编号:DJA060172)。

菲律宾的熟练劳动力是亚洲最有竞争力的,菲律宾是世界知识工人的主要来源。熟练劳动力的形成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通过考察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可以发现其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模块式课程设置,有效的、全方位的质量保证机制性等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一、独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主体及多样的实施机构

(一)职业教育的管理主体——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

菲律宾国家教育体系采用6-4-4型结构,即6年初等教育、4年中学教育和4年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通常是中学后)被划归在高等教育范畴中,普通高等教育和中学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别是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毕业后会授予学位,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只获得资格证书。

菲律宾教育系统实行“三足鼎立”的管理组织形式,即基础教育由教育部(Department ofEducation,简称DepEd)负责;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TVEa3的管理归属于劳动就业部(Department 0f Labor and Employ-ment,简称DOLE)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署(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TESDA);高等教育委员会(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简称CHED)负责管理高等教育。这样的管理机制是基于菲律宾教育委员会(Congressional Com-mission for Education,简称EDCOM)于1990年对其教育与劳动力培训系统所做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菲律宾的教育质量不断下降,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主要问题是未能培养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同时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各自的问题。这种管理方式能有效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特定需求,并解决各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TESDA的职责——促进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劳动力的开发

TESDA是依据菲律宾《共和国法令第7796号》而成立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威机构,该法令要求工业、劳动、地方政府和职业技术教育机构都参与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即“为了支持开发高质量的、与菲律宾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需求一致的中级劳动力,提供实用的、可获得的、高质量和高效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TESDA的核心业务包括:通过分析国家政策规划、劳动力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区域规划等,定位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标准的制定和系统开发,主要包括能力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资格的认证、项目的鉴定和注册。另外,TESDA还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包括为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生涯指导等。总体来说,TESDA一方面要与其他部门合作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和积极工作价值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为高质量的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提供发展方向、政策、项目和标准。

(三)实施机构的多样性

菲律宾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对象除了在校学生外,还包括已就业的劳动力。对在校学生来说,职业教育主要为其就业做准备;对在职人员来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是发展自身职业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菲律宾教育部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典型发展进程的报告显示,进入小学一年级的100个学生中,只有66人从小学毕业;在这66个小学毕业生中,58人进入中学,其中43人从中学毕业,15人会成为校外青年;在43个中学毕业生中,23人进入大学学习,10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10人退学。从各教育阶段毕业或退学的学生,甚至大学毕业生都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潜在对象。这些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基础差别显著,且与已就业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为多种教育机构进行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能。

按照教育系统是否在国家教育体系结构中来划分,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分为正规职业技术教育和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项目通常由公立或私立的职业技术学校负责,这些项目大约需要六个月到三年的时间完成;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机构有行业_、非政府机构、私立培训机构,主要负责短期培训项目,这些项目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按照教育经费来源的不同,可将教育系统分为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在菲律宾,私立教育机构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目前菲律宾共有4510个职业技术教育提供者,其中62%%是私立教育机构,38%是公立教育机构。

无论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私立教育还是公立教育,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包括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基于企业的培训项目、职业学校、政府机构的教育项目。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41%的职业教育毕业生来自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基于企业的培训项目的毕业生占年度职业教育毕业生总量的7.5%;24.68%的职业教育毕业生从正规的、基于学校的教育中毕业;4.82%的毕业生来自于基于中心的非正规培训项目,此类中心是TESDA的区域和省级培训中心;其余22%的毕业生来自于其他政府机构组织实施的教育项目。翻从中可以看出基于社区的教育项目和基于学校的教育项目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式。

提供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机构的多样性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方便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机构和学习模式。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机构和模式的多样性并不影响教育的质量,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有统一的能力标准、课程内容和评价认证标准。

二、统一的能力标准和课程内容

菲律宾职业教育的能力标准和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培训章程(Training Regulation,简称TR)中。培训章程是在与各行业协商的基础上,由TESDA开发的行业能力标准、培训内容标准、评价与认证要求等。培训章程是能力评估与认证的基础,是培训项目注册和教学的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和评价工具开发的基础。培训章程是按行业来齐发的,到2009年8月,在16个行业中开发了217个培训章程。

学生完成培训章程的学习并通过评价后会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资格框架(Philippines TVET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简称PTQF)中确定了四级资格证书,即国家证书I、国家证书Ⅱ、国家证书Ⅲ、国家证书Ⅳ,其中国家证书Ⅳ是最高级别。每级资格证书都有其相应的要求,主要包括工作过程和任务、在工作中承担的责任等。如对国家证书I的要求是:执行日常任务和不需要做决策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需要指导者对任务执行过程提供指导或建议。对国家证书Ⅳ的要求是:完成复杂情境中大量的活动,在活动中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并能对现有活动进行评价和分析,在完成这些活动时需要有一定的领导力和指导力。这些都集中体现在其能力标准和培训标准中,能力标准和培训标准的关系见图1。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与构成

能力标准是培训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行业确定的、达到有效工作绩效所需要的能力的具体要求。能力标准以能证明的、可测量的结果来表示,它通常关注工作活动本身,强调在新情境及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中获得技能的能力。

能力标准由TESDA与行业合作起草并由TES-DA颁布。能力标准的开发通常采用功能分析法,即首先确定行业的不同操作范畴,并列出该行业中不同职责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人的不同角色和责任,并确定那些对行业技能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格。能力标准包括基本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可选能力四部分。其中每种能力都是由若干个能力单元组成,能力单元是由知识、技能、态度构成的学习模块。

基本能力是所有行业中所有工人都要掌握的能力,如交流和人际关系能力。

通用能力是特定领域中的工人所需要的能力,它不像核心能力那样专业化,如要求旅游行业人员掌握的信息通讯技术即是一种通用能力。

核心能力是完成特定任务时需要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是特定领域内的技术或专门工作所特有的。

可选能力是指那些在完成主要工作中有用但不是绝对必要的附加能力单元,如导游的驾驶能力就是一种可选能力。

比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的基本能力包括工作场所中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遵守行业安全程序;通用能力包括测量和计算、安装和操作机器、基本的维护能力、应用质量标准的能力;核心能力包括设计和裁剪休闲服样式、准备并裁剪休闲服的布料、缝制休闲服、对服装进行最后的修整。

为了保证能力标准的统一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每一个能力单元又划分为若干个能力要素,在培训章程中对每个要素的达标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比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通用能力单元“测量和计算”的能力要素包括:精确测量客户的尺寸、计算和估计材料及花费等。

能力标准对学生学习后要达到的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一方面增强了能力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另一方面,不同教育机构实施的培训都遵照相同的标准,保证了教育内容的统一性和学生资格标准的一致性。而且,菲律宾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单元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区域示范能力标准(亚太技能)一致,这使其能力标准具有一定的国际通用性,提高了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和通用性。

(二)基于能力标准的培训标准的开发

培训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其规定了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所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讲授中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设施等。课程设计是培训标准的基础,课程设计通常以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三个模块展开,每个模块都包括若干个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相当于一门课程,课程通常以工作过程的形式展开,如“裁缝国家证书Ⅱ”中的核心能力单元包括对休闲服进行设计并剪切样式、准备并裁切材料、缝制休闲服、对服装进行最后的精整。以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单元知识与技能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减少从学习到工作的过渡时间。

培训标准中对每一种能力所需的学习时间也进行了界定,如“裁缝国家证书Ⅱ”基本能力模块所需的学习时间是18个小时,通用能力所用的时间是17个小时,而核心能力的学习时间是240个小时,统一的时间安排规范了课程的教学。

三、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全方位的支持体系

(一)教学模式

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和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教学地点、教学时间等都十分灵活。在菲律宾职业教育中采用的教育形式有:双元制培训模式,包括学校和企业的培训或现场实践;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形式,学生自定步调进行学习,教师只是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学生互教模式;有指导的行业培训和在职培训模式,在该模式中,通过工作场所中的真实经历获得培训章程中描述的特定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由此可以看出菲律宾职业教育的传授形式灵活自由,学习者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选择学习方式,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同时,无论学生采取哪种课程学习模式,其学习过程都是以相应行业的工作过程来展开的,这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

(二)支持体系

全方位的支持系统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菲律宾,支持系统贯穿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整个过程。在培训前,通过提供及时、相关、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设置和调整教育项目,使参加培训的工人和学生了解工作的具体要求;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其中的一个项目是TESDA的生涯描述项目,它基于个人的优势、兴趣,以及工作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或帮助转业工人重新定位职业取向,通过该项目,能够使学生充分具备做出正确职业生涯决策的能力;在培训后为学生提供工作介绍和工作安排服务,缩短学生找工作的时间。

为了衡量教育与培训的有效性,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建立跟踪系统对毕业生进行定期信息收集,了解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工作情况,根据跟踪系统所取得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及时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或教学,使职业技术教育更具行业适应性。

四、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主要通过以下两个环节实现:对学生资格水平的评估和认证;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注册与鉴定。

(一)资格达成水平的评估和认证

评估与认证是职业教育中基本的质量保障机制。评估与认证是由TESDA依据培训章程的规定对资格完成情况进行强制执行的,用来评价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工人是否有必要的能力按照工作场所的标准完成相应的任务,评价标准基于培训章程中的能力标准,主要关注能力标准中的核心能力,对基本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评价通常会整合到核心能力的评价中。常用的能力评价工具和方法有自我评价指南、书面测试等。

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评估和认证后可取得能力证书(certificates of Competency)或国家证书。学生完成一项能力单元的学习并达到该能力单元的要求,就会向其颁发一个“能力证书”,证明学习者拥有了特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获得国家证书,学习者必须要完成该资格所有能力单元的学习,即累积多项能力证书以获得国家证书。

通过设置评估和认证环节可以保证学习者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进行评估和认证时还会考虑不同国家之间对认证结果的互认,为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劳动力提供了基础,提高了菲律宾劳动力的国际认可度;在资格中注重对先前学习能力的认可,这样可以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注册与鉴定

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TESDA通过统一的TVET项目登记和鉴定系统(Unified TVETProgram Registradon and Accredition System)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进行注册与鉴定。项目注册是强制性的,注册过程就是检测项目是否与培训章程中描述的标准一致。同时,为了保证和监控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否遵从规定标准,通常会对培训项目进行定期审核。对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鉴定是自愿的,鉴定的方式主要包括项目实施者的自我评价、由TESDA认可的鉴定机构进行外部评价等,通过这些鉴定方式监控并提高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公众认可度。

五、启示

目前,尽管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需求脱节、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科教学的方式仍占有较大比重等,因此,某种程度上有必要借鉴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成功之处。

第一,在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能力标准处于核心地位,是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的依据,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课程关注工作活动和工作过程,以工作活动和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教学,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追求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主旨。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改革“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也要求学校与行业紧密结合,根据行业需求和特点,开发和修订各行业领域的可操作的、规范的能力标准。

篇12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基本国情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政策长期坚持不变,农户平均规模不足10亩,农村人口又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工业由初期向中期发展过程中变化最大,转移最快的是农民。农民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由农村转向小城镇,大批农民跨地域流动,很多农民变成了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形成新格局

我们洮南市有25%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仅从事市场流通业的农民就达万余人,这些新型农民所从事的职业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有了本质的区别。仅去年就有1900余人进城务工经商、外出打工及出国劳务,其收入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但是,还存在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由于文化信息较闭塞,农民就业观念落后,使得年轻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的现象。我们职教中心(农广校、农机校、卫校、电视大学、技工学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启动各职能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形成多轮“转移培训”的新格局。

三、在开展“转移培训”工作中,要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

加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培训资金,要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要坚持引导性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扩大培训覆盖面,全面提高参训者的综合素质,坚持培训与配套服务、转移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坚持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引导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根据劳动力转移培训内容的特点,积极聘请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学工作。

在转移培训中,为了适应市场对农民工需求的多样性,我们开设了农机驾驶、农机修理、家政服务、酒店服务员、焊工、钳工、建筑等专业,确保每个参训农民工都能掌握外出打工的一技之长,确保每个农民工都实现就业。

在转移培训中,学校特别重视搞好学员跟踪服务,学校为每一个学员建立了学籍档案,记录了学员的就业方向、工作情况和工作业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