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带教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08 10:51: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护理带教建议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护理带教建议

篇1

1急诊室带教面临的问题

1.1兴趣不强护理临床实习本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显现出活跃的一面。而现实临床实习情况确是整个急诊室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整个实习环节都是教师在“主导”,这与护士带教教学要求明显不符。护理教育中的这些障碍直接造成了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1.2主动不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优越的条件助长了学生“崇尚自我”的心理,导致了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缺失。对于护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常常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足够的责任心,其社会竞争意识薄弱,学习缺少必须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仅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所以然。

1.3沟通不多大部分带教者在教育学生时,没有对学生掌握护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给予重视,使得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阻碍。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整个临床实习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从教学调查结果看,部分学生表示老师在言语沟通能力上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减少,实习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言传身教”中只是身教是不行的,言谈则能在言语上引导学生去认识知识。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加,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学习,为今后的教学、实习创造条件。

2正确处理带教问题的措施

2.1带动实习热情面对学生参与实习积极性不强这一现象,教师则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学生的热情。急症室护理带教时,教师可结合示范演示、启发讨论、知识问答等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不同的渠道。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施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则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致产生刺激,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的临床实践工作。对于急救方面的实习,教师需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如心肺复苏术等,安排学生根据现场模拟情况来参与实习演练,增强自己的实战经验。在情景演练中护士实习生能够体会到救护的难点与重点,自己总结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2.2增强风险教导风险意识的增强能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每一部操作都能高度重视,且可以约束学生的操作行为。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操作常会使用在情况危急的患者中,护士的各项操作都会给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一旦操作失误则后果不堪设想。如:对昏迷严重的患者吸痰时,其会引起呼吸停止;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操作会导致口鼻黏膜损伤;危重病人在转运时的不同管道,如输氧管、输液管、引流管等会出现扭曲、堵塞,对于这些高技术要求的操作环节,教师必须重点说明,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操作的技术水平。

2.3添加示范环节急诊室带教老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带”上,也要对“教”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能多添加示范环节,在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进行动作示范。并且随时对学生提问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考察其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时调整实习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还要为护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也能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每一项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引导护生在操作前做好不同的准备,学会和病人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以把握好准确的操作信息,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调整。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32-01 中西医结合五官护理临床教学涉及面很广,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又是护生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护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较多。加之实习时间短,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将五官科工作全面,系统地授给护生,并使护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掌握和提高。教学模式的先进、科学与否,决定着临床护理医学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实习过程中,若能妥善、合理的指导护生,使他们通过临床医学院充足的病人资源和良好的临床学习氛围,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护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多年对五官疾病的临床护理带教,取得一些方法,总结如下。

1掌握护理实习生的基本情况

每轮到五官科的护理实习生人数为7-12名,实习时间为4周,生源来自不同的院校,水平参差不齐,有本科、大专、高职、中专实习生,而中专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后直接考入的,年龄偏小,基础差,学习较为被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而大专生、本科生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个别不热爱护理事业,在实习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带教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

2带教老师的要求及选择

选择2名总带教组长负责护生的统一管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综合素质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规范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新业务的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

3制定实习目标和计划

根据各校护生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具有专科特点、不同层次的带教计划。护理实习生在五官科实习期间,应了解五官科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范围和常规操作,应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内容。

4计划的实施

4.1岗前培训

护生进入临床时必须由护理部组织对其进行认真的岗前教育、进入科室后再由护士长安排一位带教组长,负责实习生的接待和管理工作,介绍实习要求。当护生进入新科室的时候,都会有陌生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通过熟悉病区环境,物品摆放;师生交流,可以减少护生压力,营造和谐关系,帮助其尽早进入实习角色之中。 内容包括:①介绍科室的布局,分区及各区要求,各种规章制度,各班职责。②讲解五官科的常规操作如中药超声雾化、中药鼻腔冲洗、泪道冲洗等。③利用仪器实物,介绍名称、性能、使用方法及清洁保养、灭菌方法。④讲解职业暴露感染的概念、防护措施及意义,教会她们怎样处理用后的套管针芯、注射针头和刀片等,在遭到损伤时如何处理伤口。⑤血液标本的采集,垃圾分类、存放制度等。

4.2向护生介绍专科特点

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精细操作多,且要求较高的学科。带教老师要让护生了解专科的护理工作特点:①五官科的护理操作技术突出精细、熟练。②与全身疾病联系密切,在护理过程中应有“整体”的观念。③局部用药多,易于混淆,应认真落实查对制度。④急诊病人思想负担重,注重心理护理极为重要。针对这些特点,面对复杂、不稳定和独特的专业实践场所,一定要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护生认识到五官科护士已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对病人生理、心理的全面护理,五官科护士不仅要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还要加强心理学、伦理学、人际交往等知识的学习。

4.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巩固

五官科疾病的特点是病变部位局限 ,诊断确定后全身治疗及护理与临床各科大体相同。而局部的治疗和护理是本学科的特色, 也是学生掌握的重点,讲座时应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突出专科特点的同时又要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设计五官科护理检查及常用技术操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示教、实验室中完成各项检查及护理治疗操作等。课后并让护生相互之间亲自操作体会练习,真正掌握操作要领,并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测,检查达标结果。在五官科疾病的治疗中,常采用一些独特的中药穴位敷贴护理方法,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意义。因此临床带教中如何让学生通过中医辨证,选择不同的穴位治疗,掌握其中的操作要领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通过配合人体穴位图详细讲解,让学生认识常用穴位的准确位置。护生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可单独承担部分护理工作,但是作为带教老师仍然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4.4关心关爱学生

当前,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性和吃苦精神较差,心理素质脆弱,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时,护生在体力和心理上会不太适应,带教老师要关心他们,多进行鼓励和沟通,必要时可给与适当的照顾,使护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5考核评价

带教老师仔细阅读护生的笔记和出科小结,并用红笔修改,写出评语。每周进行一次业务讲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带教组长在实习的最后一周对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包括五官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中医护理常规、及疾病健康教育等;操作考核为:吸痰护理。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护生在五官科的实习成绩,对没有完成要求的部分作出重点补救教学。建立反馈制度:护生出科时,老师对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反馈,护生也要对老师的带教情况进行反馈,并作出评价,以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5结果

对来五官科实习的同学,严格按照以上程序进行教学与考核,从我们的阶段考核来看,成效显著,增加了护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基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任务,且考核成绩优良。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学生们对病人有爱心,能良好的沟通医患关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促进了临床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任国兴.对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的经验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0,6.

篇3

关键词 :交叉韧带;围术期;同种异体肌腱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32

随着现代社会高能量创伤的不断增多、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膝关节叉韧带损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关节镜手术的普及,使得关节镜重建断裂的交叉韧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我院共收治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23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2月间对收治的交叉韧带损伤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8例,女5例。年龄19~55岁,平均29.50岁。术前Lyshoim评分(41.30±16.30)分。该部分患者均不接受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术中均适用Endobutton悬吊固定移植物股骨端,使用生物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术中同时处理合并伤,其中合并内/外侧半月板损伤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

2围手术期康复与护理

2.1术前教育与指导,超前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使患者对手术的意义、手术过程有所了解,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1]。将典型病例的有关资料展示给患者,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进行锻炼,避免术后因患者疼痛导致不能配合或者方法错误。对于急于求成的患者需特别重视,由于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对手术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造成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预期的心理差异,需对患者循序诱导,使其对手术及手术的康复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2.2术后院内康复护理患者术后尽快进入康复阶段,是手术获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关节镜手术由于创伤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其他骨科疾病时间短,因此住院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是关键。

2.2.1生命体征观察术后观察24 h生命体征,包括患者呼吸、血压以及心率等。疼痛是近年来为医疗过程中备受重视的一个内容,逐渐被列“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术后前3 d,在护理别注重患者疼痛的处理,由于手术创伤、关节内渗血、切口加压包扎等因素,关节镜下行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会在术后72 h内主诉切口疼痛、关节胀痛[2],观察患者敷料包扎是否过紧、切口引流是否通畅,如存在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术后给予口服或者静脉使用镇痛药物,切口局部冰敷,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又能减少关节内渗血,减轻患者躯体与精神负担,便于后续股四头肌锻炼的进行[3]。另外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尤其是后叉韧带重建手术,具有一定的腘动静脉、胫神经损伤的风险,因此术后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者肢端血运情况以及感觉运动功能情况,如果出现肢端麻木、足背动脉波动减弱或者消失,提示可能存在血管神经损伤的可能。

2.2.2术后物理治疗术后采用的物理治疗措施包括:(1)膝关节48 h内给予间断冰敷,目的是减轻疼痛,减轻关节内渗血和局部软组织肿胀。(2)患肢给予弹力绷带包扎,可以减少关节内出血,防止膝关节局部加压包扎导致的肢体远端肿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3)中频脉冲治疗。中频脉冲通过局部微电流的作用,促进局部软组织水肿消退,促进软组织愈合。(4)红外线治疗。术后72 h后给予局部红外线热疗,有利于减轻局部肿胀及软组织愈合,有利于减轻关节内粘连以及促进膝关节内积液的吸收。

2.2.3膝关节肿胀和积液的处理关节镜手术后关节常出现积液肿胀,给患者带来不安和焦虑[4]。术后每日记录患者膝关节肿胀情况和浮髌试验情况,作为关节内积液处理的依据。术后关节局部的理疗措施可有效减轻关节内渗血导致的关节肿胀,早期的主动功能锻炼也有利于肿胀的减退。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可能存在的排异反应也是产生关节积液的原因之一。本组患者术后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内积液,因肿胀明显需要行穿刺者仅有3例,有1例出现反复关节内积液,给予口服激素3周,同时配合关节穿刺抽液,症状逐渐消失。

2.2.4可调式膝关节支具应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要求膝关节位置相对固定,在进行锻炼时不妨碍肢体的正常部位保持运动功能,加强肌力,以保护和促进重建的韧带进行重塑,能够做到动静结合的功能,防止并发症[2]。目前,我们采用可调式膝关节支具进行固定,达到静态固定和动态保护的目的。针对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叉韧带的愈合特点,我们在使用支具时采取比自体腘绳肌较为保守的方法:第1~3周前叉韧带固定在30°,后叉韧带固定在0°,第4~6周开始由0°逐渐开始练习屈伸至90°,第7~8周在0°~120°之间屈伸活动,12周后行走姿势,自然后去支具行走。

2.3早期院内康复训练根据交叉效应理论,两侧肢体同时进行肌力练习,可诱导患侧肌肉进行等长收缩,这种交叉效应可使患侧肌力增加30%[5]。我们对患者同时进行健侧肢体肌力训练。

2.3.1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包括腘绳肌、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练习、直腿抬高练习以及踝泵运动等。(1)踝泵运动在手术后患者下肢运动恢复后立刻开始,嘱患者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跖屈、背伸活动,每2 h 1组,每组30~50个。(2)腘绳肌等长收缩,方法为术后第1天开始膝关节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每日2组,每组30次,每次收缩坚持5 s。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方法为在肢体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 s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再收缩,如此反复进行,开始时间同样为术后第1天,每日2~3组,每组30次,每次收缩坚持5 s。(3)直抬腿及侧抬腿练习,方法为术后3 d在下肢护具固定下,开始逐步行直抬腿及侧抬腿练习即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5 cm处,保持5 s,然后再进一步抬高至10 cm,维持5 s,之后放低至5 cm,再维持5 s,每日3组,每组由15次开始,根据患者耐受性情况,逐渐增加每组次数。

2.3.2髌骨推移锻炼预防髌骨关节粘连术后早期进行髌骨左右推移被动活动练习,预防髌骨粘连和髌上囊粘连。

2.4出院后的锻炼指导由于本组患者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因此该部分锻炼主要是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患者制订详细的锻炼方案,并要求患者定期电话随访,返院复诊,进一步指导康复的方法和指导锻炼的进度。

2.4.1关节活动度训练对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叉韧带术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的时机尚无明确定论,术后2周是重建术后血管增生期,是韧带重塑的关节时期,该时间段内韧带结构脆弱[6],因此术后3周开始进行主动屈伸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患者在第5~6周时仰卧位时术后第2天开始小范围屈伸膝关节,以不引起疼痛为度。每次5~10 min。每日2~3次。

2.4.2患肢负荷递增训练及步行训练术后4周内不负重,术后第5周负荷体重的25%,第6周内负荷达50%体重,第7周为70%,第8周100%负重。在膝关节支具保护下下床,开始时可借助步行器或者拐杖行走,重心在健侧下肢,逐渐向患侧过渡。了解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平衡能力的训练和行走步态指导,及时纠正异常步态。进行扶拐上下楼梯练习,逐步要求患肢从不负重过渡到部分负重。上楼时采用健腿先上,下楼时则患腿先下,第8周脱拐行走。

2.4.3本体感受功能训练和肌肉灵活性训练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有助于膝关节静力性和动力性稳定结构及本体感觉的恢复[2,7]。采用的锻炼方法主要是平衡板训练、骑固定自行车训练等。术后8周开始行半蹲练习,每天训练2次,每次20 min。步行灵活性训练根据患者之前练习的进度,指导患者有序地进行,练习时由前进步、后退步,而后进行侧向活动练习,练习量一般每天训练2次,每次15~30 min,具体需根据患者耐受力进行调整。当行走自如时,开始行前进步跑、后退步跑,半年后练习变速跑以及侧向跑。

由于出院后患者康复训练主要采取医护指导,患者主动自主练习的方式,因此所有患者需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要求患者定期返回医院进行复诊,并根据患者锻炼情况和功能状态进行指导,制定下一步的康复计划。

3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术后膝关节因积液需行穿刺者3例,其中1例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膝关节反复渗出积液,给予口服激素及反复穿刺抽液后肿胀逐渐消退。所有患者自觉膝关节不稳症状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Lyshoim评分(90.00±13.80)分。

4小结

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损伤的前后交叉韧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切取自体肌腱时对膝关节周围动力稳定结构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围手术期做好术前宣教,通过有效的术前沟通,可树立患者康复的信心,避免患者“急功近利”的快速康复的认识;术后严密观察,预防手术相关并发症;为患者制订完善的康复方案,密切随访,适时指导护理和康复,能够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有效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龚群英.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0):2770-2771.

[2]关英.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2):139-140.

[3]郑伟,高志,余莹莹,等.关节镜下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围手术期超前镇痛护理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8):185-187.

[4]景卫琴.膝关节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83-84.

[5]屈绵城,于长隆.实用运动医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074-1075.

[6]刘玉杰,王岩,王立德.实用关节镜手术学[M].2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1-122.

篇4

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一但损伤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膝关节的稳定性将大受影响,反复不稳定,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会过早地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是有效的手术方法,而正确、系统地指导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我科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共收治31例ACL断裂的患者,进行了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及护理效果均满意,出院后跟踪观察9个月,无远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20岁-50岁,平均28.6岁,急性损伤8例,陈旧性损伤23例;运动伤18例,车祸伤13例.前抽屉试验27例阳性。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大部份患者认为手术即可解决伤病,对术后康复训练无充分认识和心理准备,应对患者说明关节镜手术的优点和术后康复护理程序的知识,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部份患者对长期锻炼有畏难情绪,应鼓励患者和积极肯定患者取得的锻炼效果。因手术采用同种异体肌腱,有部份患者会产生排斥心理,故在术前应介绍材料已经过灭活,植入的材料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2.1.2皮肤准备:按常规小腿手术准备皮肤,并仔细检查有无局部皮肤破损和感染灶;手术晨在术侧小腿系上一次性标识带,以防术中弄错肢体。

2.1.3 康复护理:主要针对急性损伤患者。对8例急性损伤患者,损伤24小时内局部肿胀明显时,给予冰敷。平卧时持续抬高伤肢150-300,以促进肿胀消退。配合医生做好膝关节穿刺抽液术;当关节肿胀和疼痛缓解,指导患者(包括陈旧性损伤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使患者有持之以恒锻炼的准备。

2.2术后常规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回室后按腰麻后常规护理,去枕平卧6小时;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负压吸引,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引流液〈50ml时拔管;小腿使用弹力绷带者,密切观察术肢末梢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如果出现足背动脉博动减弱,肢体感觉麻木、皮肤颜色发紫等情况均提示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3术后康复护理

2.3.1:术后休息及睡眠时膝关节给予伸展中立位,睡眠时给予长腿支具固定制动,有观点认为术后应保持膝关节屈曲200,使重建的前叉韧带处于松弛状态[1],但股四头肌固定在这种短缩位置,萎缩的发生率增加,故在韧带负荷范围内,我们取膝关节伸展位;支具固定期间,观察受压皮肤有无水泡、压红等。

2.3.2 疼痛护理:术后当日因手术创伤、麻醉等影响,患者较疲惫,应让患者获得良好的休息。手术当日晚遵医嘱给予口服塞莱西布0.4或肌注曲马多针剂0.1g后,患者均能获得充分的休息。锻炼中如感觉疼痛,给予休息半小时后疼痛可消失或缓解,手术后第1天至术后3天,锻炼后即给予冰敷膝关节,每次15~20分钟,不仅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减轻肿胀。如疼痛给予休息半小时后不能得到缓解或消失,甚至出现关节肿胀加剧,应暂停练习,并报告医生做相应处理。

2.3.3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目标是2周内屈膝达900,4周内屈膝达1200,5周内屈膝达到1350。

2.3.3.1 踝泵运动: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此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2.3.3.2全膝伸展练习:仰卧位,在足跟后垫一砂袋辅助膝关节伸展;俯卧位,术肢床边悬空屈伸练习,练习时有专人床边保护,时间从术后第1天至术后6周,以病人能耐受为度,循序渐进。

2.3.3.3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锻炼(CPM):术后48-72小时,引流管拔除后开始。每天1小时,从300屈膝练习开始,每次增加100,活动范围至900即可;时间至术后2周内。

2.3.4肌力训练

2.3.4.1股四头肌训练: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收缩时间为10S,放松时间为10S,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术后第1天,可佩带支具,保持膝关节持续伸直的情况下,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每天做3组,每组1-2次,每次10-15下,但不强求抬腿的高度,时间至术后4周。

2.3.4.2股四头肌、绳肌协同收缩训练:这项训练即可增强肌力,又能同时稳定膝关节[1],时间从术后3周开始,进行轻度下蹲、起立练习,下蹲时手扶墙边的扶手栏,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3.4.3髌骨移动训练:术后早期即开始,时间由术后第1天-2周内,用手辅助髌骨上下左右滑动,每天3-4次,每次1-2组,每组15个,预防髌韧带炎。

2.3.5支具的应用

2.3.5.1长腿支具:术后在患者休息和睡眠时使用,该支具可预防足下垂和保持下肢伸直中立位。

2.3.5.2拐杖:患者疼痛和膝关节肿胀控制后,扶拐下床,术后2周内限制患者扶拐入厕,防止滑倒致重建的ACL再次断裂[2]。患者扶拐时着力点应在双手而不是腋下,以免造成腋神经损伤。

2.3.5.3 活动支具:可调控膝关节活动角度。我科医生主张从术后6周开始,全量负重,8周后去除支具行走。

2.3.5.4 灵活性训练:针对患者中的年青人爱好运动的特点,手术3周后可开始踩固定自行车训练;术后5周开始跳绳和走“8”字以及上下楼梯练习,时间和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

2.4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本组病例术中和近期内均无并发症。1个月后有2例,均为石膏固定过久导致。1例关节内纤维粘连: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经行关节内松解术后恢复;另1例发生DVT:表现为下肢出现条索状发红、疼痛,经入院行介入取栓治疗后痊愈出院。

2.5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各项运动坚持6个月以上,术后2、5、9、15周复诊,6个月后,复诊经主治医生允许后,方可恢复运动。

3结果

31例患者中有22例获得随访,时间3-22个月,平均9.8个月,术前检查前抽屉试验阳性者均转阴,患者均能坚持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优良率达91%。

4讨论

4.1训练中的护理要点:关节镜手术创伤小,外观上的小切口易导致患者的轻视心理,加之患者多为年青人,性急、好动,故应加强关节镜手术的相关知识宣教,在心理上引起重视,能耐心遵循医护人员制定的康复计划,持之以恒地训练。在锻炼全程应有专人指导看护,保证有效训练和患者安全;检查患者各项训练是否有效,如:肌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时应用手推移髌骨,髌骨不动为有效锻炼等。每个阶段的锻炼重点不同,应先评估上一阶段达到目标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锻炼。

4.2康复计划应安全而又行之有效:我科治疗的31例患者中,2例因早期经验不足,长时间以石膏固定制动,虽然保护了重建的韧带,但发生了并发症,后经不断学习与总结,重新制定康复计划,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最大程度恢复ACL的功能要求,但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必不可少,它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工作和生活,与手术重建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篇5

【摘要】 目的 探究膝关节镜下异体组织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办法。方法 选取73例膝关节镜下异体组织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者为观察对象,报告其围手术期护理的配合方法,包括手术前的准备,手术中的护理配合等。结果 经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中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恰当的手术护理配合,73例病例手术均获成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过硬的技术和操作及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重建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镜; 护理

关节镜外科手术随着医学的发展,在技术上取得了新的发展[1],在新的理念及技术下,结合新的材料,使得膝关节镜下异体组织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有着更好的效果。本文结合73例成功的膝关节镜下行异体组织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ACL),介绍其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3例患者中,男50例,女23例,年龄13~58岁,30~44岁的有61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有47例,合并膝关节内的其他结构损伤有26例。73名患者膝关节损伤之后,引起前交叉韧带全部或者大部分断裂的,在手术前均存在膝关节屈伸和负重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疼痛感、不稳定感以及滑落感。

1.2 手术方法 73例患者均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组织重建。手术步骤为:首先置入关节镜,检查并评估膝关节,确定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处理异体组织,之后建立起胫骨隧道和股骨隧道。植入同种异体韧带并固定。此后闭合创口。在手术后对患者随访。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患者准备 患者在手术前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或思想顾虑,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从关怀与鼓励着手,酌情恰当地对患者的疑虑进行交谈和阐释,以获取患者信任,得到患者充分配合 [2]。

2.1.2 环境准备 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有严格的无菌要求。因此,手术间每日晨、晚间须进行紫外线照射60 min,晨间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物品表面和无影灯,采取湿式打扫房间,将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控制室温在22 ℃~25 ℃,室内光线需能保证屏幕图像清晰,不宜太亮。

2.1.3 器材准备 术前检查仪器柜中包括电视监视系统、摄像系统、冷光源、等离子系统、电动气压止血仪、电动刨削打磨器、负压吸引器等,确保其功能状况良好。ACL重建所需专用器械。将等离子连接线、光导纤维索、电动刨削手柄等用具,进行低温等离子灭菌柜灭菌,专用器械、常规器械、专用敷料等打包送高压灭菌。准备手术中所需要的同种异体韧带、界面螺钉、钮扣钢板、强生缝合线(2-0、5-0)、阻断钉、灭菌保护套、弹性绷带、脑科专用黏帖手术巾(45 cm×45 cm)、下肢棉垫、下肢气压止血袖带,渗冲洗液(3000 ml/袋)、注射器(5.20 ml)等[3]。

2.2 术前护理

2.2.1 心理护理 许多患者会因担心术后疼痛或者担心治疗效果而产生一些顾虑,甚至影响到饮食和睡眠,护士在这时就该发挥作用,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目的以及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清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属于微创手术,术后只有轻微疼痛,并且功能恢复较快。此外,部分患者以为手术后患肢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而对术后其实需要较长时间的功能锻炼缺乏心理准备。护理人员应当阐明,韧带重建术之后患者是需要进行恢复锻炼的,在韧带重建术后约1年时间才可能恢复剧烈的体育运动[4]。术后及时运用镇痛剂或者镇痛泵,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以最佳状态准备手术。

2.2.2 饮食护理 鼓励、指导患者多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食物,也可以根据患者个体的身体状况,制定专门的营养食谱,增强机体抵抗力。

2.3 术中护理配合 巡回护士的配合:(1)推膝关节镜仪器柜至待术患者的健肢侧,接上总电源后,再次检测仪器,待机备用。(2)严格遵守接送患者制度以及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查对制度。(3)用20号动静脉套管针,建立起静脉通路,并协助麻醉师施行麻醉,之后使患者平卧。(4)在靠近大腿近端绑上止血带,以不妨碍术中导针从大腿前方穿出。(5)按照下肢手术常规消毒铺巾,正确连接好各种导线及操作部件,等离子刀及刨削器踏脚包裹塑料袋后置于术者脚下,灌注液袋悬挂在术者的对侧,手术开始时抬高患肢3 min或驱血后给止血带充气,详细记录止血时间,摇下手术床腿板,屈曲膝关节约90°利于术者屈膝操作。(6)协助麻醉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更换灌注液袋。洗手护士配合有:(1)协助医生把导线及管道固定在手术台上,过程中要避免污染或者相互缠绕。(2)对于异体组织的处理:协助医生施行同种异体韧带修复,选择适当的缝合线编织韧带,用韧带测量器量取其直径后,浸泡在已配有抗菌素的冰盐水中备用。(3)检查诊断性关节镜,从外侧入路插入关节镜,观察ACL损伤情况,明确诊断。(4)建立胫骨隧道内口,钻入导针,选用移植物远端直径大小的胫骨隧道钻头,沿导针扩钻胫骨隧道。(5)建立股骨隧道,股骨隧道的建立通过胫骨隧道定位,定位准确后,先钻入导针拔出定位器,随后沿导针扩钻股骨隧道,包括靠关节的粗隧道和靠外侧的细隧道两部分操作。(6)协助麻醉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更换灌注液袋。

3 结果

经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手术中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以及恰当的手术护理配合,全组73例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4 讨论

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属于高科、先进的微创外科技术。手术室护士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性能、手术步骤、手术要点,并且必须正确使用器械,高效传递器械配合手术。同种异体韧带组织必须冰冻保存,已修复的编织待用的韧带必须浸泡在已配抗菌素的冰盐水中,防止韧带细胞破裂或坏死,影响异体韧带的成活率[5]。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证好器械的灭菌,以防感染发生,并且护士必须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术中的各项配合措施。从本组的临床护理实践表明,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过硬的技术和操作及熟练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 考 文 献

[1] 曾炳芳,赵金忠,张经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隧道定位对移植物等距特性影响的研究.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7):79-83.

[2] 陈齐勇,许卫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固定的研究进展.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3(2):26-28.

[3] 张俊,王红亚,陈妙仙.13例关节镜下股骨端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22-23.

篇6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介绍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院校,进行以大农科为特色的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化时代下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提出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一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措施

1 规章制度系列化

我校制定了有关教学资源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和制度,如《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等。制订了网络教学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要求教师逐步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利用评比和验收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建立网络课程建设立项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示范性网络课程建设。并编写了《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手册》,帮助教师了解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求,了解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情况,帮助教师在应用中解决有关问题,让教师在运用时有制可循,有章可依,促进教育技术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建设流程规范化

为保证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多类资源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明确了自主开发和引进教学资源建设的流程。学校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各类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规范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视频制作的流程和制作规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的不同建设标准。

3 奖惩机制结合化

通过将部分资源建设情况纳入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为学院和教师建设教学资源给予外在压力;通过组织相关竞赛、参加国家级、省级相关比赛,为学院和教师建设教学资源提供内部动力。学校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课件平台论证、教学平台参加情况)、多媒体课件认证工作(上交数量、质量、整改)纳入对学院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根据指标体系进行打分,教育技术应用竞赛获奖情况也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中加分项目,直接影响学院年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同时,以赛促建,通过参加评选和竞赛,选拔、建设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并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4 教师培训长态化

为了促进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学校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长态化、规范化。每年不定期举办多期教育技术培训班,对教师进行多方式、多层次、多模块的教育技术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和多媒体应用能力。

5 技术服务全方位化

同时,在资源制作时,大胆选取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参与,既为教学资源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凸显教学资源建设的特色,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1 突显教学资源建设的特色和重点

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建设中,需要避免走入大而全的误区,应该挖掘、培育和发展学校特色和重点的教学资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学校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始终坚持教学资源建设以大农科为特色,发挥学校现有学科和资源优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中国茶道”“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和资源共享课“作物栽培学”以及“兽医药理学”“植物育种学”“生态学概论”“草坪学”“兽医寄生虫病学”等省级精品课程。

2 加强教学资源应用,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湖南农业大学积极推动将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2014 年下学期,启动“中国茶道”“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两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混合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到课率均达95%以上,成绩合格率100%,优秀率较上学期平均提升12%。

三对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1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开放教育理念的兴起,“慕课”成为席卷全球教育界的“数字海啸”[3],掀起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浪潮。高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愈发深度融合,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慕课(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s,缩写为MOOC)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4],是一种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和传播,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是开放教育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要发展“慕课”、微课,首先就要进行大量视频的拍摄、录制和剪辑,要运用相关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慕课”时代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2 教学资源必须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教学资源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必须与教学应用紧密结合。建设高质量的适合教学应用的教学资源,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必须坚持选聘知名的教授、专家,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从事媒体设计的专家和编制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组,负责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全过程。教学资源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好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和媒体表现形式,以便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周围学习环境交互,主动学习、思考、探索。因此,教学资源必须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对所教内容进行整合、加工,做好一体化设计,注意多种资源的有机配合和综合利用,不仅有知识内容,还要有思路、方法、自测练习指导等[5],以使资源适合教学应用。

3 教学资源管理要处理好资源新建、改造和引进的关系

在建设过程中,要利用地方高校已有的资源优势,通过选择、整合和数字化改造,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对于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根据地方高校教学需要,采用积极引进的方式,丰富学校的资源库;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农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资源。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正在进行服务“三农”培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探索。此外,还需要改革资源建设运作机制,实行项目管理,引入竞争机制,试行市场运作,讲究成本效益,奖优罚劣,提倡与有实力、有影响的公司、企业合股共建,探索产业运作的道路。

4 注重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环。形成了科学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才能在资源建设时少走弯路,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提升资源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EB/OL]..edu.cn/zc_6539/20120330/t20120330_760463.shtml.

[2]杜占元.杜占元在京出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EB/OL].[2013-08-16].gov.n/gzdt/2011-08/18/content_1928234.htm.

[3]杨劲松,谢双媛,朱伟文.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85-88.

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7-0109-02

doi:10.14033/ki.cfmr.2015.07.053

近年来,临床研究和报道结果发现,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临床治疗膝关节损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临床比较优势[1-2]。而临床针对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的提升整体临床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笔者所在医院的临床实际出发,对实施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收治并实施了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入选对象共计134例。134例入选对象入院治疗时间均为2012年12月-2013年12月。134例入院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如下:男84例,女50例;年龄17~47岁,平均(30.23±4.34)岁;急性损伤34例,慢性损伤100例。

1.2 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和方法

根据患者个体自身的情况(主要包括患者的体重、年龄、损伤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由专人负责指导实施[3-4]。心理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病情、手术治疗方式、康复训练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定期的宣讲,并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来提升患者对全面康复的信心。对患者存在的各种疑虑进行及时的解答和分析,对患者不良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疏导和有效干预[5-6]。术后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手术后各项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采用冰敷的方式来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等症状。相关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冰敷的具体过程、目的和注意事项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可马上给予膝关节支具固定,并根据患者个体的康复程度对活动范围进行适当的调节[4]。功能锻炼:一般情况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3 d可配戴膝关节功能支具进行免负重行走,两周后部分负重行走。术后四周,弃一拐后借助单拐步行,恢复日常基本活动。三个月后弃拐独立行走。

1.3 观察指标

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后的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均采用PEMS 3.1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后Lachman试验阳性情况比较

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Lachman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2196,P=0.0000),见表1。

2.2 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后轴移试验阳性情况比较

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前轴移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2.2632,P=0.0000)。见表2。

3 讨论

按照人体解剖学的原理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维持关节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膝关节损伤而言,其中有较大规模和比例的人群属于前交叉韧带断裂。一旦患者出现了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患者膝关节不稳。从而进一步对患者下肢肌肉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可诱发患者出现骨关节炎。在临床研究领域中,随着相关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显著改善,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逐渐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得以应用和推广。这种手术治疗方式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同时提升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患者手术后的整体效果更好。

相关同类文献[7-8]报道发现,对于实施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才能确保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有效康复。笔者所在医院不断总结临床经验,参考了国内外同类研究和报道结果中的优秀做法,结合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从研究中的比较数据上分析,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后Lachman试验阳性率和轴移试验阳性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而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同类报道相符[4-5]。

总之,对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而言,有效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效果良好,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膝关节相关功能的恢复,是临床实施康复护理的理想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周秋英,伍敏琦,郑民庆.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131-132.

[2]孟险峰,周磊,崔正礼,等.关节镜下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重建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3):1038-1040.

[3]姜侃,孙荣鑫,钟广军.膝关节镜下股骨横穿钉内固定自体N绳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J].北京医学,2011,33(11):938-940.

[4]张明,王岩峰,韩晓锐.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6):445-447.

[5]李光旭,李棋,李智尧.关节镜下自体N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J].中国骨伤,2012,25(11):923-927.

[6]杨世杰,张俊峰.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8):111-112,114.

篇8

【关键词】:护生 护理安全 职业损伤 防护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生发生护理差错的现象时有发生,也多次出现过护生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损伤的现象。护理差错的发生既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伤害,也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医院名誉;同时在工作中发生职业伤害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心理阴影,引起心理恐慌,甚至个别学生因为害怕,中断临床实习。所以做好护生在实习中护理安全教育具有非常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几年来,我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共享。

1. 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型:

1)发错口服药2).打错针剂3)药物剂量、浓度错误4)给药途径错误5)沟通技巧运用不当与病人发生口角

2. 发生职业伤害的类型:

1).锐器伤2) 机械性损伤3)接触药物、化学消毒剂导致的皮肤过敏现象 4)意外针扎

针对以上现象,对2009级两个班级的学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如下:

3. 分析:

3.1 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查对制度。很多护生因为没有临床经验,对发生差错事故而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三查七对”制度不能主动地遵守和执行,导致查对不当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据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护理差错事故是由于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造成的。特别是到了护生实习的中后期,较多的护生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完成一些简单操作,带教老师往往在思想上麻痹、放松,放弃原则放手让学生独立执行一些操作,恰恰在这个阶段就发生了诸如:提前拔出输液、换错液体、给药方式、给药途径错误等护理差错。

3.2 法律意识淡薄 护生不具备执业资格,不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护生必须在带教老师的督导下,才能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但有的护生,特别是某些〝胆大又好学〞的护生对此不重视,她们急于实践她们感兴趣的护理操作技术,擅自操作给患者带来伤害,从而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而引发护患纠纷。

3.3 带教老师的管理方式 多年来很多医院均实行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带教模式,但由于学校扩招后,导致实习生人数剧增,从2009年到2011年,我校实习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医院带教能力受到很大挑战,甚至有个别带教老师要承担2-3名护生带教工作,由于工作量大,精力有限,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导致对护生督导、监管不力。

3.4. 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重视每一项护理操作的训练,但对于在护理操作中如何预防职业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及重视,教科书上也没有特别强调护理操作训练中职业防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每一个护理技能训练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职业防护的内容。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锐器伤和意外针扎事件在护生中发生的比例是相当惊人的。

3.5. 沟通技巧不熟练 学校大部分中职学生年龄较小(18岁左右),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为农村学生,她们由于受到自身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不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而有的学生是因为沟通技巧运用不当,特别是当患者出现不满、抱怨等情绪时不能正确处理,所以和患者、家属发生了正面冲突。

4. 建议:

4.1 重视岗前思想教育 护生进入临床生产实习前,学校要加强对护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医德医风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责任意识的教育、礼仪服务、沟通技巧、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通过规范的岗前教育,让同学们了解临床实习中教与学的关系,使其懂得护理专业是高风险的职业,让同学们懂得护理工作责任重大,学会应用法律的知识保护护士的正当权益,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同时提供往届护生出现的差错事例,共同分析原因,分享经验和教训,促使同学们引以为戒。

4.2 强化护理技能培训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学校要在实习前用3-4周时间进行护理操作强化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院基本援助护理技术、日常生活护理技术、基本诊疗护理技术。同学们需通过各种操作考核,方能进入临床实习。护理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角色转化,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4.3 强调职业防护教育 同学们因为对职业防护不重视或者对职业防护的方法不了解,导致职业损伤发生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社会压力压力,所以实习前要增强护生防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重点强调以下几方面: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锐器时的防护、纠正易导致损伤的危险行为、医疗垃圾的处理、发生职业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药物外溅的处置 、腰背损伤的职业防护、心理社会性损伤的职业防护等。护生良好的职业防护意识和和能力,关键在于学校教育、课堂教育。

4.4 重视护生在校期间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日常教学中要让同学们懂得培养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实习前,对同学们进行心理干预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实习中,带教老师应经常指导护生和各类患者进行人际沟通的实践,并给予具体的评价和指导。

4.5 改进带教模式,加强护生管理,做到严格执行带教制度、做到放手不放眼,并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进行因材施教。

4.6 针对护生在实习中因为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较多心理困扰 建议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护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给予恰当的心理干预,以缓解护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建议学校心理辅导室,要考虑到实习生的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小结: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主体的安全和护理对象的安全。一方面,在护理工作中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控制,可以保证病人身心健康,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同时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对护生职业防护的教育,提高护生对职业危害的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避免职业伤害,保护和提高护生的安全。

从2009级实习生的调查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建议: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护理安全和职业防护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9

护理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她的平凡在于细微与实在,她的伟大在于对生命的呵护与延伸。带教老师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工作态度和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做基础护理时的不怕脏累,做技术操作时的精湛技术,做健康教育时的耐心和关爱……我们优秀的团队精神和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工作态度给了同学们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深刻地感染着她们。同时,我们带教不是机械的教她们如何做治疗,更重要的是教她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流和沟通,如何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获得对方的尊重。

护生是我们护理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在护理部指导下,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护理带教工作,每年都安排责任心强,基础理论扎实,并且有较强沟通能力的老师负责带教工作。从同学们进入科室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了严格认真的带教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实习环境,经过今年全年的带教实践证明:严格的,全面的,完善的入科培训是保证护理实习安全的重要基础。同时科内不断完善带教管理制度,对各位带教老师集中进行教学方法及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带教水平。

根据护理部带教安排制定科室的带教及教学目标,除按教学制作ppt课件讲课外,还开展临床小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等。通过实施优质护理,使她们理解了优质护理更重要的是提升专科护理和护理内涵。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精品的教学课件都是学生非常期待的,轻松、互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老师很认真,学生很勤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不断提高带教水平,为护理事业提供更多优秀的接班人。作为护士长除提高科室整体带教水平外,还要经常找机会与同学们交流,关心并询问她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对科室有哪些建议?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科室带教工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护理人员。

篇10

1 存在的问题

1.1 带教老师方面

1.1.1 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习护生学历由以往的中专生转为大多数是大专生甚至是本科生,目前临床带教就存在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情况,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严重影响到护生实习的积极性

1.1.2 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 有些老师让护生独立执行操作,未做到放手不放眼;有些老师把护生当帮手使用,把护生当成“免费劳动力”,只吩咐护生做杂事,让其跑腿做些事务性工作,不传授技巧,不讲授护理过程,不注重培养护生的工作能力,致使护生临床实习收效甚微,对实习生缺乏责任心。

1.1.3 带教能力欠佳 因带教老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很少,授课经验不足,只注重传授护理操作技能而疏于强化理论知识。有些老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力不从心,无法向护生传授护理知识

1.1.4 护理人力资源缺乏,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 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且病床使用率和患者更换的加快,加上患者对护理要求的逐步提高,都使工作量不断加大,护士编制少,带教老师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再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都不够。护生见习得多,实际操作少。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抢救患者时要争分夺秒,因怕护生出差错而极少让护生参与,致使护生失去锻炼的机会。

1.2 实习护生方面

1.2.1 护生整体综合素质差 现在的许多中专学校所招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在校时不认真学;又由于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娇惯、思想上有惰性,工作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常缺乏责任心,实习中往往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1.2.2 护生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在校接受的法律知识教育不多,即使有法律课也是纸上谈兵,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对工作中面临的一些法律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有的护生认为出了差错有带教老师顶着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1]。

1.2.3 语言表达能力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欠佳 实习护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加上对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不能简单通俗地向患者做相关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

2 对策

2.1 重视带教工作,加强管理 挑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临床基本功、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责任心强及关心尊重护生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科室根据护生学历分层次安排带教老师。

2.2 规范带教内容 按照学生实纲要求,各科根据本专科的特点,突出各专科的重点理论及操作,疾病护理的重点内容,体现专科特点。这样各专科的带教目标明确,带教的内容规范,使带教老师按目标进行带教,使学生能抓住各专科的特点及重点,在提高了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

2.3 加强带教责任心,带教作风要严谨 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工作态度、专业水平、为人言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个实习生,因此,带教老师必须给他们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护理道德,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要考核和强化护生的理论知识,反复训练她们的操作技能,做到放手不放眼.遇到护生不懂的问题,能结合基础理论深入浅出的给他们讲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

2.4 注重带教老师业务水平的培养和带教能力的提高 积极选送护理人员外出学习,组织教学查房,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努力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本科高精尖仪器的操作,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带教中要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技术操作的教学中要应用讲解—示教—回示—点评的方式传授。学习中要多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2.5 加强护生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护生的法律意识 护生进入临床前,应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岗前培训包括: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职业素质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等知识的学习,让护生在进入临床前明确自己的合法身份,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只有在专业老师和护士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如果脱离老师的指导擅自行事,侵犯了患者的利益,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6 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带教老师应注重培养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老师可以给护生示范怎样向患者打招呼、怎样进行自我介绍、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收集资料等,通过言传身教告诉护生如何去做。在与患者沟通时,还应注意说话的艺术,避免用医学术语,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引导护生注意自己的形象,提倡文明用语、微笑服务,学会尊重患者,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2.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和学习态度产生重大影响。关心、爱护、尊重护生,多鼓励、少批评。在每次操作前避开患者,先将操作的具体步骤详细讲给护生,以消除她们的紧张、恐惧心理。让护生接待患者,以消除双方的陌生,使患者在感情上接纳护生,从而接受操作,减轻护生的心理压力,以利于护生的操作实习。不要在护生出现错误时疾言厉色,甚至歧视护生。现在,护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极强,当批评不可避免时,不可简单粗暴,要讲究技巧和策略,寓批评于肯定和建议中,严禁在患者面前指责她们的错误,这样会严惩挫伤她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给她们造成长期的心理压力。同时应在生活上关心呵护她们,使她们健康成长。作为带教老师,应有“教书育人”的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她们怎样做事,更要教她们息样做人,使之成为新一代合格的护理人员。

2.8 做好双向测评议 护理部定期下科室收集带教意见;要求护生每在一个科室实习结束后,写出对该科室的带教体会,由每个学校的组长收集直接交护理部,了解护生对科室及老师的带教意见和建议,同时,定期召开实习生与带教老师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护理临床实习阶段是实习生从一名学生过渡到一名合格护士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临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带教水平,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而不懈地努力。

篇11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10-02

急诊护理工作有着很强的突发性、应急性、多学科性等多种特点,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急诊护理的带教工作更具有灵活性。2008年以来,我科实行了小组式层级护理带教模式,在小组内不同层次护士的共同带教下,护士更容易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不仅巩固了其理论知识,也锻炼了护理技能,提高了急救综合能力,达到了急诊护理带教的目标。现将经验整理如下。

1 带教模式

在2008年以前的传统带教模式是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带教,每批带教8—9名学生,为期4周,在整个急诊实习过程中,护生均是由科室指定的老师实施带教、评定、考核,护生的学习是全部依赖于带教老师的。

新的小组式带教模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将不同层次的护士排班,每组有8—9名护理成员,设组长1名,每个小组均有若干名低年资、中年资、高年资护士组成,上班的各时段都有层次不同的护士在岗,以带教能力与工作资历设带岗与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要有较高的急救技能与专科理论水平、3年以上急诊专科工作经历,热爱教学工作。

小组带教时每批次6—8人,为期4—8周,护理实习生的急诊实习由护理小组负责,在急诊实习的最后一周由小组组长帮助带教老师对护生实施专科技能考核。

2 带教内容

每年7月参照实纲制定带教计划,包括具体措施、目标、授课安排、评价标准、考核等,每两周进行一次专业授课,主讲急救基础理论、急救病例探讨及急救技能示范等。

每个护理带教小组带教2名护生,在急诊实习过程中每个护理实习生都有自己专属的带教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技能学习。各带教组组长要视当班工作表现安排实习生的岗位。带班老师要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以便更好的把握教学进度,及时调节教学计划。

急诊功能区由分流候诊区、治疗观察区及抢救监护区构成,可以按照急诊功能分区实施带教。候诊区的带教侧重于院前急救、分流、接诊分诊、急诊区环境布局等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护生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和弹性排班等。抢救监护区的带教侧重于常见危重病人的急救处理与急救时的医护配合、重症患者的入院流程、急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治疗观察区的带教侧重于急诊患者的信心管理、急诊患者的治疗流程、患者病情的观察要点等。

3 层级管理

各小组中的小组长安排组内学院进行分区实习,带教老师检查教学质量,并对护生的实习效果实施评估。根据护生对护理技能与岗位职责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护生的实习岗位,合理分配学习机会。

带教老师与护生实行一对一管理,以把握带教目标与要求,掌控带教进度,督察护生的学习质量与带教计划的落实情况,以评定整体的学习进度,给带教组长以带岗建议,以求每次带岗均做到有目标、有要求。每星期对护生实施一次评估与反馈,并与其交换意见,了解他们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除疑问,以收到实现教学目标的效果。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护士长要组织带教老师与带教组长和护生进行互动的交流,让学员畅谈各自的学习体会,带教老师则要认真听取护生对带教工作的建议,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并积极补救,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 结果

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下,护生对带教老师的依赖性过强,工作的积极性不够,无法脱离带教老师工作,常常导致不能及时完成带教计划。与之相比,新的小组式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经过两周的跟岗实习,护生对岗位职责已掌握的比较熟练,加上带岗老师的指导,其独立工作的能力也大大加强。小组式带教也为护理实习生提供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提高了其急救的综合能力,多数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表现优异,达到了护理带教目的。

5 讨论

通过不断完善的小组式带教模式,小组组长能够合理调配护生的实习岗位,锻炼了护生的能力,带教计划也得以灵活的实施。在这个模式下,护生在实习时既有专门的学习老师,又有固定的带教老师,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实习质量也十分显著。护生的分区护理带教也克服了传统模式下护生过分依赖带教老师的弱点,优势互补,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小组式层级带教模式也将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带教很好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员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意识,增强了护生的工作能力。总的来说,小组式层级带教模式的优势十分明显,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12

当前,普通高等中医院校大量扩招,护理专业已经成为医学相关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在学生数量剧增、课程门类增多,各门课程课时数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就我院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谈几点看法。

1临床护理课程带教存在的问题

1.1临床实习难度大,扩招后每批次实习学生人数增多,而县级医院床位数较低,可供实习的病种、病例数较少。护理人员的短缺,带教老师要忙碌时间内讲解病例和护理要点和体会,不能重复示教,学生不能很快的掌握一些疾病的临床护理知识。别外,当今的病人越来越看重“隐私权”,不愿充当“试验”对象。这都增加了临床实习的难度,导致理论与临床的严重脱节。

1.2实训质量难以保证

其一,临床技能教学条件不足。相对课堂理论教学,临床技能教学的条件不足更为突出,实习生实训场地无论是数量或质量都满足不了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由于每期护生多达上百人以上,带教教师很难面面俱倒,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同学也会不认真观察示教内容。同时,由于示教操作空间有限,一部分同学不能看清老师的示教手法,课后仍对实践课的内容知之甚少,达不到实训的效果。

其二,实训资源短缺。我医院护理专业实习生已有了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成教生多种生源,在实习学生人数达100入。眼下医院培训训中心的教学器材和模型主要是针对医疗专业学生设置的,而以护理专业学生需求为导向的临床实训器材和模型乃至场地则很有限。护理专业实践资源短缺,势必会影响护生的培养质量的提高。

其三,缺乏专门的教材和量化的实践考核标准。长期以来,医院临床护理课程的实训内容依附于理论课教学,缺乏系统实训教材。带教老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科内相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实训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别外,实训教学也没有量化的实践考核标准,对护生学习质量的评价方法,仍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很难反映出学生真正能力。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护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 建立临床护理课程创新性实践体系的几点构想临床护理技能是衡量护理专业毕业质量的重要指征。医院必须把培养学生临床技能放在十分重要位置,强化临床技能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相对独立、相对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创新性实践体系,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把实践教学体系为主导纳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中,统筹考虑。

2.1 调整临床护理实验教学内容、优化重组临床护理技能课,改进教学方法,有助于堵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为此建议: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内、外、妇、儿等临床学科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内容既零散又重复的模式;加强带教老师队伍,提高带教老师的全方面知识的培训,重组临床护理操作课程,使其成为相对独立、较为系统的教学体系;把内.外、妇、五官科护理学中各项操作进行优化,按单元重组各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将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分别编写实验教学内容发到各个科室,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等。

2.2建立临床综合能力训练系统护理临床综合技能应包括:(1)收集资料,能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2)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能制定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3)实施护理操作;(4)沟通情感,能为患者创造心理、生理治疗环境。建议建立临床综合能力训练系统,变单一训练为综合训练;采用以病例为导向。结合病人健康情况进行护理技能训练,如“心肌梗死综合处理中的止痛、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和“脑溢血患者的给氧、鼻饲、导尿和皮肤护理”等。

2.3培训标准化病人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口。

培训标准化病人用于医学教学与考核,可有效解决某些患者不愿充当实习对象的难题。另外,也能解决临床教学或考试中难以找到有针对性病例的问题,能提高考试的有效性,提高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沈宁,护理教育:有质量才有前途[J].中华护理教育,2006.3(4):185,186.

[2]马小琴,沈勤高等.护理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7.21(7):1771―177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