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合同范文

时间:2023-02-05 09:25:1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送货合同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送货合同

篇1

甲方:

乙方: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

.

2、承包方式: 套装门门扇供货 .

3、工程单价:①宽度900mm以上的单价为:195元/扇,②宽度900mm以上的单价为:190元/扇,③宽度750mm的单价为:175元/扇。(注:以上门扇高度按下料单为准)

4、合同总价款按实际数量据实结算。

5、付款方式:合同签订生效后,支付订金20%,货物全部送至甲方施工现场指定位置后,支付到合同总价款的70%,工程安装完成甲方验收合格后,一个月之内一次性付清剩余的合同总价款 30% .如延迟支付,按照合同额每日千分之五支付滞纳金。

二、合同供货期限:从合同签订之日起至6月 8 日之内第一批一半货物送至甲方施工现场,6月 18 日之内货物全部送至甲方施工现场。

甲方责任:

1、如期办理拨款结算。

” 2、指派专人为甲方工地代表,对工程进度质量及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签证。解决在供货中应由甲方解决的问题。

四、乙方责任

l、保证质量,如期把货物送至施工现场。

2、每批货物送至施工现场后,须由甲方当场验收认可合格,材料质量不合格的乙方应负责无偿换货(门扇质量要求、颜色、造型、骨料及面板按样品制作)。

3、指派专人为送货代表,负责现场货物清点及质量认证。

4、乙方不得无故拖延送货时间。

五、质量与验收以甲方设计说明和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达到合格标准;

六、在送送货过程中,甲、乙双方发生纠纷时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七、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合同条款全部履行完毕,合同自行失效。

甲方(单位盖章):

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篇2

全球好像只要一遇到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放水,形成了货币依赖。近期全球似乎又进入了“放水周期”。英国脱欧公投后,英国和欧央行均表示要投放流动性;安倍赢得大选后,又要搞新刺激计划;美联储加息一再推迟,耶伦不断放鸽子。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欧日央行把货币政策数量宽松(QE)和价格宽松(负利率)发挥到了极致,但至今仍经济低迷,为走出通缩而战。欧元区隔夜存款利率降至-0.4%,日本对超额准备金利率实施-0.1%,存银行竟然要倒贴钱。据说日本央行曾打算不再印大额钞票,防止居民囤积现金。欧元区、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0.287%、-0.162%,拿欧日国债10年收益率竟然是负的。这是全球经济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情景。

2015年全球GDP仅增长3.1%,比2004-2007年5%以上的增速相距甚远,2016年5月美国CPI同比增长1%,离2%的通胀目标仍遥遥无期。中国也一样,1季度放出4.67万亿天量信贷后,经济仅企稳1个季度,5月份以来经济重回下行通道。6月M1增速飙升到24.6%,CPI重回“1”时代。

全球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放了那么多货币,经济通胀却依然低迷?

我们陷入了大萎靡

回顾宏观经济思想史可以发现,宏观经济学是一个伟大的学科,因为它试图拯救世界。1929年“大萧条”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一次分野,在此之前,世界信奉古典主义,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和谐地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应仅充当“守夜人”。但是大萧条却打破了这个神话,全球经济陷入长期的深度衰退,更为严重的是世界各国通过关税、竞争性贬值等以邻为壑,并从金融危机蔓延到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最终到军事危机,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性灾难。经济学家普遍反思,如果能够避免大萧条或许就能够避免二战。因此,研究大萧条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凯恩斯主义崛起,建议政府这只“有形之手”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干预,以弥补有效需求不足。70年代的“大滞涨”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二次分野,经济学家把滞涨归因于政府干预过多而非成本冲击,凯恩斯主义面临挑战,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古典主义、供给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兴起,古典主义精神复兴。2008年次贷危机是宏观经济思想的第三次分野,全球对放任自由进行反思,新凯恩斯主义再度兴盛,全球普遍采用QE、负利率、积极财政政策等手段。全球把货币宽松发挥到极致,虽然避免了大萧条,但世界经济至今仍然低迷,只有房市、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近年各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呼声高涨,但雷声大雨点小。

为何通胀依然低迷?

为什么放了这么多货币,却没有引发通胀?2014年国内货币宽松启动以来,货币明显超发。2014、2015、2016Q1年GDP增长7.3%、6.9%、6.7%,M2分别增长12.2%、13.3%、14%,广义货币供应和名义GDP增速的裂口不断张大,超发货币未流入实体经济(Q),钱去哪了?根据货币数量方程MV=PQ,国内超发的货币部分被产能过剩僵尸国企和不作为的地方融资平台所吸收,进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下降。部分被资产价格所吸收,先后推升了2014-2015年上半年的股市暴涨、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市暴涨。由于没有流入实体经济,因此并没有从需求端引发以CPI、PPI为代表的实体通胀。

我们在研究国内货币供应增速和通胀的关系时发现,货币供应是物价变动趋势较好的先行指标,但其引发物价上涨的幅度取决于产出缺口。历史上的4次M1高速增长(1997、2000、2003、2007),峰值都差不多(在20%-24%之间),但是其后却分别对应着通货紧缩、无通胀、温和通胀、较高通胀这四种差别极大的物价水平(CPI-1.5%-8.7%)。货币供应在短期主要从需求侧产生影响,并通过产业链条向实体经济进行传导,其引发通胀的程度还要取决于供给状况,即产能利用率、产出缺口情况。1996-2007年4次高增的货币供应之所以引发了差异极大的物价水平,主要是因为4次高增的货币供应分别对应着经济周期阶段的衰退中期、复苏初期、复苏中期和经济繁荣末期,分别是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水平、产出缺口和供求背景。当前全球和中国经济处在低迷期,存在广泛的产能过剩,因此超发的货币并没有通过改善供求关系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引发通胀。

为什么放了这么多货币,却没有推动长期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两大问题:经济为什么会增长,经济为什么会波动,即长期增长问题和短期波动问题。货币政策是短期需求管理工具,低利率有利于刺激信贷、投资和消费,流动性充裕有利于改善微观主体借贷便利性。但是,根据经济增长理论,长期经济增长取决于供给侧的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货币放水难以推动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和创新,这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且长期依赖货币放水增加了供给侧改革的困难:延缓过剩产能出清、房价暴涨削弱竞争力年轻人梦想破灭、鼓励投机而非创新、资产价格上涨恶化收入分配、利率过低导致资源错配扭曲经济结构、国进民退民间投资大幅下降。

中国经济转型的希望与挑战

篇3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a)-0090-03

硬膜外镇痛是临床上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临床上往往将其他药物与局麻药复合使用以减少局麻药的用量并增强镇痛效果[1]。其中,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往往能提供满意的镇痛,但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却增加了患者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甚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而舒芬太尼是目前临床上腰麻时较为常用的阿片类药物之一。地塞米松是一种作用较强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研究表明,地塞米松和其他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注射可以减轻某些手术后的疼痛[2]。而尽管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早已得到证实[3],且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背痛[4],硬膜外使用糖皮质激素对术后镇痛的影响仍缺乏相应的研究。因此,本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估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比较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或舒芬太尼对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武警兵团指挥部后勤部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择年龄25~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拟行下腹部或泌尿科手术(如膀胱结石、精索静脉曲张、疝气等)的患者120例,其中6例行二次手术,将剩余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n = 3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RS组,n = 38)和罗哌卡因+地塞米松组(RD组,n = 38)。排除标准为消化道溃疡病史、糖尿病史、硬膜外麻醉禁忌、肥胖(可能导致硬膜外穿刺困难)或即往6个月内接受过激素或免疫治疗者。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常规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入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林格液500 mL后以6 mL/(kg・h)的速度维持输注。侧卧位于腰2~3(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并置入硬膜外导管,予含1∶200 000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确认导管位置正确、无局麻药中毒反应后,间断给予0.75%罗哌卡因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距最后一次硬膜外给药1 h),各组患者分别通过硬膜外导管给予试验药物,其中R组给予0.5%罗哌卡因5 mL(25 mg)+生理盐水5 mL;RS组给予0.5%罗哌卡因5 mL+0.000 16%舒芬太尼溶液5 mL;RD组则给予0.5%罗哌卡因5 mL+0.08%地塞米松溶液5 mL。

1.3 观察指标

各组患者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给予试验药物后前6 h每间隔1 h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然后间隔6 h评估直至给药后24 h。当患者VAS>4分或者患者本人要求追加镇痛时予哌替啶0.5 mg/kg静脉注射,记录患者首次追加镇痛时间、术后24 h哌替啶需求总量、需要追加镇痛的患者例数等信息。同时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3 讨论

在机体受到急性疼痛刺激时,椎管内的前列腺素生成增加,从而产生“痛觉敏化”现象。而皮质类固醇可以通过抑制磷脂酶A2和环加氧酶-2的表达以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减轻“痛觉敏化”[5],这是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的镇痛机制之一。此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还可以抑制无髓鞘C神经纤维的传导,而对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则无明显影响[6]。也有人认为糖皮质激素可以直接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通过基因转录,直接影响特定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干扰疼痛信号的传导[7]。

本研究中,术后患者的VAS评分表明,单纯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患者的疼痛高峰出现在术后3 h,而复合舒芬太尼或地塞米松后,患者的疼痛高峰出现在6~12 h,其后,由于追加了镇痛药物,各组患者的VAS评分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从数据上来看,R组的首次追加镇痛时间(3.10±0.56)h,远远落后于RS组(15.30±5.57)h和RD组(14.40±5.10)h。另一方面,RS组和RD组需要追加镇痛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0.0%和60.5%,亦明显低于R组(97.3%)。而就RD组与RS组的镇痛效果比较来看,似乎4 mg地塞米松的效果略弱于8 μg的舒芬太尼,但组间比较显示,此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作用,延长其镇痛时间,同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4 mg地塞米松的镇痛强度与持续时间与8 μg舒芬太尼的效果类似。这与Jokela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而Thomas等[9]的研究表明,单独给予地塞米松或者复合布比卡因的镇痛效果优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同时硬膜外给予布比卡因,这提示地塞米松的镇痛作用主要靶点在于脊髓水平。

地塞米松的镇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有人认为与其抑制前列腺素和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有关[10],本试验中RD组患者仅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远低于R组的8例和12例,可能还与其镇痛作用减少了术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哌替啶)的需求有关。

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种理论:即“特异性理论”和“强度理论”。“特异性理论”认为在外周和中枢均存在专门调控瘙痒感觉的产生和传导单位。而“强度理论”则认为瘙痒和疼痛具有相同的产生和传导单位,只是根据刺激强度的不同分别产生瘙痒或疼痛感觉。而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引起瘙痒,主要是通过向头部扩散到达在神经脊束核,作用于其中的阿片受体导致瘙痒,其主要介质为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11]。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RS组虽然提供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其术后瘙痒的发生率高达23.7%,远高于R组的5.3%和2.6%。值得指出的是,阿片类药物导致的瘙痒与其用量并无明显关系,本研究中RS组瘙痒的发生率(26.3%)远低于文献报道的硬膜外使用吗啡的瘙痒发生率(60%)[12],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舒芬太尼作用强度远大于吗啡,导致其用量相对较少有关。

本研究中,各组之间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例数无明显差异,说明硬膜麻醉外的尿潴留主要还是与局部对脊髓的抑制有关。而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说明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地塞米松用于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13-14]。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或地塞米松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治疗;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可以明显增强罗哌卡因的术后镇痛作用,延长其镇痛时间,同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需求,并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硬膜外25 mg罗哌卡因复合4 mg地塞米松的镇痛强度与持续时间与8 μg舒芬太尼的效果类似。

[参考文献]

[1] Fujii Y,Toyooka H,Tanaka H. Efficacy of 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follow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J]. Eur J Anaesthesiol,1998,15(3):342-324.

[2] Aminmansour B,Khalili HA,Ahmadi J,et al. Effect of high-dose intrav enous dexamethasone on postlumbar discectomy pain [J]. Spine,2006,31(21):2415-2417.

[3] Price C,Arden N,Coglan L,et al. Cost-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epidural stero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atica [J]. Health Technol Assess,2005,9(33):1-58.

[4] Wang YL,Tan PP,Yang CH,et al. Epidural dexamethasone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backache after lumbar epidural anesthesia [J]. Anesth Analg,1997,84(2):376-378.

[5] Ebersberger A,Grubb BD,Willingale HL,et al. The intraspinal release of prostaglandin E2 in a model of acute arthritis is accompanied by an up-regulat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the spinal cord [J]. Neuroscience,1999,93(2):775-781.

[6] Johansson A,Hao J,Sjolund B. Local corticosteroid application blocks transmission in normal nociceptive C-fibres [J]. Acta Anaesthesiol Scand,1990,34(5):335-338.

[7] Barnes PJ.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of glucocorticoids:molecular mec hanisms [J]. Clin Sci (Lond),1998,94(6):557-572.

[8] Jokela RM,Ahonen JV,Tallgren MK,et al. The effective analgesic dose of dexamethasone after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J]. Anesth Analg,2009,109(2):607-615.

[9] Thomas S,Beevi S. Epidural dexamethasone reduces postoperative pain and analgesic requirements [J]. Can J Anaesth,2006,53(9):899-905.

[10] Henzi I,Walder B,Tramer MR. Dexamethaso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a quantitative systematic review [J]. Anesth Analg,2000,90(1):186-194.

[11] 王莉莉,刘慧丽,黄宇光.阿片类药物椎管内镇痛引起皮肤瘙痒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5):397-398.

[12] Horta ML,Ramos L,Goncalves ZR. The inhibition of epidural morphine-induced pruritus by epidural droperidol [J]. Anesth Analg,2000,90(3):638-641.

篇4

延续护理是指患者在不同的地点之间或者在同一地点不同水平的保健服务之间转移时,为保证患者所接受服务的协调性和连续性而设计的一系列行动[1]。延续护理至上个世纪50年代被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护理模式,但发展领域较为局限。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通过对川东北地区部分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护理方案,旨在探讨其对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国内哮喘患儿的延续护理研究提供部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儿内科门诊及住院使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患儿60例,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为常规护理组,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9-10岁,平均年龄(9.2±0.4)岁,中度哮喘19例,重度哮喘11例。 B组为延续护理组,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8~11岁,平均年龄(9.3±0.5)岁,中度哮喘18例,中度哮喘12例。

入选标准:a、年龄8~11岁;b、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病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c、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及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患儿;排除标准:a、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b、经血尿常规、心脏及肝肾功能检查,心、肝、肾或肺等重要器官有疾病的。

1.2 方法

B组,进行常规护理,对B组患儿在医院期间采取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内容为出院后饮食、活动、用药、复查等,出院后半年、一年各收集1次数据。

A组,患儿采用延续护理方案,包括2部分:

第一部分:成立延续护理组,对患儿目前的状况做全面评估,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包括制定和发放患者“随访日记”、患者综合护理评估量表、出院哮喘知识和药物用法指导、建立QQ群及哮喘患儿健康指导俱乐部。

第二部分:分别于患儿出院的第1、3、6、12个月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发放和收集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收集患者依从性、医疗卫生利用及肺功能检查等数据。同时根据患儿个体情况随时调整护理方案,以达到效果最优化。

1.3 工具

①随访日记:参照钱春荣[2]等制定的脑卒中延续护理方案中的脑卒中患者日记加以修改,包括均衡饮食、生活方式、正规服药及定期复诊四项,每项有4个小选项(完全遵从、大部分遵从、少部分遵从、没有遵从),其中“完全遵从”记3分“大部分遵从”记2分,以此类推,满分为12分,12-9分为依从性高,9-6分依从性一般,6-0分依从性低。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②患者综合护理评估量表:参考王少玲[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延续护理项目”的护理评估表建立,该表含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的42个问题供护士勾选评估出的健康问题,同时每个问题后都有一栏空白项供护士根据患者的特殊性和个性化的健康进行补充填写。

③生存质量量表:采用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Barthel(BI)指数评价[4]。该表有大便控制、小便控制、梳洗修饰、进食、进出厕所、床椅转移、穿衣、平地行走、上下楼梯、洗澡10项内容,每个项目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程度分为0-5-10-15四个等级,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独立生活能力越好、依赖性越小。其中100~60分为良,60~41分为中,40~0分为差。

④医疗卫生需要:包括急性发作次数、入院次数和访问门诊3项,用卡方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医疗卫生利用率。

⑤肺功能检查:选取FEV1/FVC和FEV1%作为评价肺功能的指标收集数据并两两比较。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出院指导依从性的影响

A组依从性总分、均衡饮食、正规服药及定期复诊3项依从性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x±s)

2.2 两组患者BI指数的结果比较

A组BI指数提高幅度及出院后1年两项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BI指数对比(x±s)

2.3 两组患者对卫生服务需要的比较

使用χ2检验,得出急性发作组χ2=0.278,P>0.05,入院次数组χ2=0.296,P>0.05,急性发作次数及入院次数两项无显著差异(P>0.05)。访问门诊组χ2=6.053,P

表3 两组患者对卫生服务需要对比(n)

2.4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查比较

A组的FEV1/FVC和FEV1%大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查对比(x±s)

3 讨论

194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Naylor教授[5]的一项研究提出将患者转移到家庭和社区,其治疗和护理也应该从医院无间断地投射到家庭和社区,逐渐形成“延续护理”概念, 2001年Freeman等[6]最早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的延续性护理概念模型,提出延续性护理是指从患者的角度所体验到的协调、顺利的护理过程(体验到的延续性)。2003 年,Haggerty 等[7]进一步发展了延续性护理的概念模型,提出延续性是指患者所接受的一系列分离的卫生服务事件的连贯和连接程度,以及与患者的医疗需求和个人背景的一致程度。

我国延续性护理发展起步较晚,从2007年起我国护理学者才开始将延续护理模式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主要针对产后、糖尿病、颅脑损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结肠造口以及乳腺癌根治术后等患者人群开展延续护理项目。而这些领域的研究中又存在下列问题:干预方案缺乏延续护理模式的指导和借鉴;临床研究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延续护理方案的效果评价还不全面;延续护理的实施状况仍需要拓展[8]。

该研究旨在探讨出一套适合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延续护理方案。通过建立延续护理小组确立了该次研究的权威性及延续性,通过出院前评估针对每个患儿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进一步得到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干预包括:生活质量监测、定期随访监督、患者寻求医疗求助监测和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监测[9-11]。

在付红燕等人的研究中发现[12],延续护理的个性化服务更强,针对不同患儿使用不同护理方法,使患儿的生存质量及依从性方面更为有效。该研究表1中发现在患儿生活质量监测方面,延续护理组出院后一年BI指数(96.65±8.968),常规护理组出院后一年BI指数(86.04±12.5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