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9 10:18:2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渔业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渔业的概念

篇1

然而,什么是创业?在创业界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复杂过程。”创业必须要投入时间和付出努力,承担相应财务、精神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霍华德?H?斯蒂芬(HowardH.Steven)认为:“创业是一种管理方式,即对机会的追踪和捕获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并且进一步指出:“创业可由以下七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的概念、管理的概念和回报政策”。杰弗里?A?蒂蒙斯(JeffryA.Timmosns)则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机会驱动、注重方法和与领导相平衡。创业导致价值的产生、增加、实现和更新,不只是为所有者,也为所有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

科尔(Cole)(1965)提出: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史蒂文森(Stevenson),罗伯茨(Roberts)和苟斯拜客(Grousbeck)提出:“创业是一个人——你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捉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

美国学者帕尔特-蒂-维罗斯(Paud.D.Reynolds)教授把创业概念延伸到从人们创业意识产生之前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他认为创业应该分为四个阶段:(1)未成年;(2)创业行动开始之前;(3)开始创办企业;(4)企业成长。未成年就是创业意识萌芽阶段,创业者心里有创业的冲动,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当机会出现后,创业欲望加强,开始进行各种准备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接着,创业者或者独自一人,或者组建创业团队,开始进行市场调研,拟定创业方案、融资、注册登记、建厂生产、提高产品或者服务质量。最后,企业进入发展期,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

综上所述,创业是一个人们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复杂过程,即是人们创业意识产生之前到企业成长的全过程。

这样的解释,我想很多人还是不会明白的,特别是一些刚离开学校没几年的年轻人,认识上有着很大的误区。从收入角度来说,可以让你和你的全家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能够赡养你的父母,能够抚养你的孩子,全家还能够出去旅游,去娱乐.....。从名誉的角度来说,在社会阶层中(我们不要否认阶层的存在),你进入了至少中产阶层,全社会虽不仰慕,但至少尊重你。

可是我们很多人错了,他们认为,创业就是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企业,要拥有巨额的财富,要名车美女,出入各种上流场合。

我要告诉你们,这不是创业心态,这是暴富心态。

关于暴富: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不排斥暴富,如果有暴富的机会而又无多大风险,我也一定挤破脑袋去抢。

(很类似于买彩票,但是我从不买,因为机会成本太高)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商场没有惊喜”。

上面所说的有些极端了,绝大部分创业者还是相当吃苦耐劳的,他们承受创业的艰辛,疲惫,紧张,失落,沮丧.....

但是你们知道,这又错了。创业应当是辛苦,但不应当是艰苦。如果你经营自己的企业非常艰苦,甚至于如履薄冰,每日胆战心惊。你应当怀疑和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走错了。

我来举个例子说明吧。有两个人,一个是品牌公司的总裁A,典型的高级打工者。另一个是某单位某分公司的总经理B。

A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职业经理人,离开了公司,他依然每月拿着高薪,在外还有自己的关联企业来处理业务过程中的一些项目。

B离开某公司之后着了魔一样想要自己当老板,现在开了自己的公司,然而长达一年一笔营业收入也没有(他是非常优秀的销售,但是他之前做的都是大客户,大项目,现在正在跟的也是大项目,对企业来说是没有很好现金流的),每天过得都很艰苦,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希望,每天也都会失落和疲惫。

你们认为A和B谁才是真正的创业者?

创业不代表一定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公司,其实这是一种江浙的“老板文化”,职业经理人的道路也是一种创业,我们称为企业内部创业。比如大企业中“事业部”的形态就是典型的企业内部创业的范例,依托企业的平台和资源,事业部独立核算。这样就可以把创业理解为: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把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创业就是一个人们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接管和组织一个经济体的某个部分,并且以自己可以承受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通过交易来满足人们的需求,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和付出,获得更大的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创造出一份事业并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行为过程,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

创业的概念

对创业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它创造出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这种新事物必须是有价值的,不仅对创业者本身有价值,而且对社会也要有价值。价值属性是创业的重要社会性属性,同时也是创业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2)创业必须要贡献必要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付出极大的努力。要完成整个创业过程,要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事物,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要获得成功,没有极大的努力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创业活动的创业初期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实现的。

(3)创业要承担必然的风险。

创业的风险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取决于创业的领域和创业团队的资源。但通常的创业风险主要是人力资源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合同风险、精神方面的风险等几个方面。创业者应具备超人的胆识,甘冒风险,勇于承担多数人望而却步的风险事业。

(4)创业将给创业者带来的回报。作为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回报可能是其从中获得的独立自主,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的物质财富的满足。对于追求利润的创业者,金钱的回报无疑是重要的,对其中的许多人来说,物质财富是衡量成功的一种尺度。通常,风险与回报成正相关关系。创业带来的回报,既包括物质的回报也包括精神的回报,它是创业者进行创业的动机和动力。

创业有哪些特点

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

根据杰弗里·A·蒂蒙斯(Jeffry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创业必须要贡献出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

她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业是创造具有“更多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

二、创业需要贡献必要的时间,付出极大的努力。

篇2

本文将沿着吉利根的逻辑分析轨迹,剖析在男权社会,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即女性于这样的社会里所形成的道德发展的特点无疑打上了男权的烙印,探讨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并对这一建构做出一定的思考以及发现其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

1.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关于自我概念,即指个体把自己作为客体的整体看法和感觉[2]。哈佛心理学家詹姆斯第一个提出自我概念,他认为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和自己的行为常常是协调统一的。然而,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总是有意和无意地限制自己的声音,使得一种男性声音的文明永久化,一种基于同妇女分离的生活秩序永久化,因而,女性总是忽略了自我,总是透过男性安装的玻璃窗看待世界,由此导致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

而这种缺失,可以追溯到亚当和夏娃。上帝在创造人类的过程中,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由此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亚当。但鉴于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夏娃。在生命周期中,像在伊甸园中一样,妇女一直是偏离的[3]3。在社会生活中,男人们总是含蓄地采用男性生活作为标准,试图以男人的布料来装扮妇女,在著作中,吉利根通过阐述艾米的被访谈经历,来论证女性自我意识的模糊,她们很难听到内心深层次的呼唤,在很多场合有意和无意地运用他人声音去表达而不是表达出自己的内在世界。

自我概念是影响个体判断、选择以及最后行为的深层因素,人们的自我概念与其行为常常是协调一致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概念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女性道德概念的建构,即女性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行为都将受到影响。

2.男权社会中,女性道德概念的缺失

所谓道德概念是对人与人关系属性的价值上的具体把握。就道德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言,其内涵是对人与人利益关系的本质的应当性的把握,其外延则是所有的道德现象,它与“真”的概念、“美”的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4]。同时,道德概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本质和美德被视为服从和温顺,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依赖于权威。

回顾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晚期,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讲到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正式提出“三纲五常”。其中“夫为妻纲”,即明确提出妇女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紧随其后,为了让妇女安于服从的地位,封建社会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规范,主要表现为“三从四德”。直至宋朝,程朱理学提出守节观念,使得对妇女的要求更具体化与生活化。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女性的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直到近代,中国女性才逐渐发出自己的道德的声音。

同时,回顾西方历史,女性道德概念也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认为的:“男人与女人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都具有人类的特点,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性。”“我们用不着争论到底是男性优于女性,还是女性优于男性,或者两种性别是相等的,因为,每一种性别的人在按照他或她特有的方向奔赴大自然的目的时,要是同另一种性别的人再相像一点的话,那反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完善了。”[2]前言3他由此主张女性的美德在于依附与顺从。

对此,吉利根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于父权制社会下,女性道德概念缺失的状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吉利根通过案例访谈方式,发现妇女们对保护和维持自己生活的男人们做出的和强加的意见或判断采取一种服从的态度,而缺乏自己的道德判断及其道德选择,这便必然体现在她们的最终道德行为中。

二、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对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建构

迄今为止,在历史上,女性的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所以,当代女性主义不断在努力建构女性本身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第一代女性主义在争取女性的就业权、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时,她们的价值观一直依附于传统的西方思想,并没有挑战二元论。第二代女性主义,以波伏娃为代表,率先提出了挑战。她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了“他者”问题。波伏娃认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是“他者”。第三代女性主义试图打破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主张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其中吉利根为主要代表。吉利根开始通过访谈方式考察女性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让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循着这些声音进一步考察女性心理和道德发展的轨迹。那么,以吉利根为代表的女性主义所建构的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分别是什么?她又是如何来建构的?

吉利根将女性自我概念界定为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自我概念,试图通过联系、关怀和关系来认同自我。她借用了乔多罗的理论,并通过自己的研究经验发现,这种差异具体源于儿童时期,“母亲试图更像她们自己,以及延续自我那样地体验自己的女儿”[2]4。相反,“母亲把儿子作为异性来体验”[2]4,由此男孩逐渐将自己与母亲分开,并逐步削弱了“他们最初的爱以及移情联系的感觉”[2]4。因此,在吉利根看来,女性多站在“移情”的基础上定义自我,自我是一个联系的自我,与他人的分离将导致自我的消解。

与女性自我概念相呼应,吉利根将女性道德概念界定为“责任道德”,并描述了女性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第一水平体现为女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这是一种现实的涉及生存的关心。紧接着,吉利根开始权衡自私与责任问题,进入将善视为关怀他人,根据关怀和保护他人的能力来定义自己和声明自己价值的第二水平。最后吉利根开始审视内在的逻辑,重新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消除自私与他人的鸿沟,并以非暴力和不伤害为道德准则,进入到适当关怀自我和他人的第三水平。循着这一探索,吉利根建构了一条“关怀道德”路线,她认为男性道德为公正道德,女性道德则为关怀道德、责任道德。

三、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建构的思考与启示

但不可否认的是,吉利根对女性自我概念和道德概念的建构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特别是对我国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1.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

女性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的缺失,使得女性在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方面往往缺乏主体意识,她们有意或无意地循着男性的声音和男性道德发展的轨迹建构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内心真实的声音。因此,我国的德育工作应注重性别差异,将性别视角贯穿于道德准则的制定、实施和具体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以增强女性的主体意识,提高她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让德育效果在她们最终的道德行为中得以体现和检验。

2.关怀学生,注重德育中的情感因素

篇3

1 创业的概念与分类

1.1 创业的概念

创业的涵义因时期和地域的不同而异,汉语对“创业”一词有着较为宽泛的理解,“创”,即开始、创造、开创、设立之意;“业”,涵义广泛,可指学业、事业、功业、家业、产业、职业、行业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是指学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是指事业、基业;“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是指职业。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体制中,“创业”的涵义因主体的不同而异。应用于贵族、官僚、文人,主要是指创建基业和事业;应用于居民百姓则是操持家业。然而“创业”一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未能与工商业活动联系起来,直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创业”的主体逐渐确定,专指商业行为者。

在英语国家,表达创业概念的英语单词是“entrereneurship”和“venture”。从词义上看,创业和企业(Enterprise)有较强关联,“entrereneurship”是名词形式,主要用于表示静态的“创业状态”,从“企业”和“企业家”的角度来阐述“创业活动”。“venture”以动词形式表达了“创业过程”,其中包含了“冒险”的含义。从英语单词的表面意思看,可以把“创业”理解为创立经营企业的过程,其中具有风险性。

1.2 创业的分类

创业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广义的创业是指创立事业的过程,主体和客体均较宽泛。狭义的创业专指在经济市场领域内创立商业组织,追求经济资源的活动,即创业主体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发掘利用市场机会,以自身拥有的经济社会资源,通过组织运作和业务开展,实现资源升值的过程,狭义的创业均以追求商业利润为最终目的。

本文把创业分为传统技能型和开拓机会型两种,传统技能型创业以组织或个人拥有的知识或技术密集型要素为出发点,通过传统组织和运作模式,擭取商业利润。机会型创业通过创新思维,寻找和创造市场机会,为市场创造新价值的同时,实现组织自身盈利。这两种类型的创业往往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区别一,技能型创业追求短期目标,盈利模式较为清晰,往往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机会型创业追求长期目标,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未知因素较多,运作模式常会随着业务的开展而调整。

区别二,两种类型的创业模式决定赢利的主要因素不同,传统技能型创业模式主要是看短期内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渠道建设,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状况。开拓机会型创业模式主要是思维的创新程度和战略方向的选取,以及开拓新兴市场的能力。

区别三,技能型创业是参与市场内部的利润抢占与再分配,机会型创业具有帕累托改进效应,是对外部利润的开发过程,能够开拓扩张市场容量。

2 创业的关键要素与判断标准

杰佛里.蒂蒙斯在其著作《战略与商业机会》中提出蒂蒙斯模型,认为商机、资源、创业团队是创业的重要因素。后来的一些专家对创业核心要素的研究基本上是对蒂蒙斯模型的扩展和深入,如华盛顿大学教授卡尔.维斯珀认为创业核心要素包括盈利性的商业机会、创业者的技术专有知识、创业者的商业专业知识和创业动机4个核心要素。匹兹堡大学戴卫.格耶瓦里博士和丹尼尔.弗葛尔教授将维斯珀提出创业核心要素为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和创业意愿[1]。

总结各方观点,将创业的核心要素概括为:创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市场的客观机会、创业主体把握客观机会的能力。

创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创业意愿和精神,其中包含了冒险与放弃,这种精神可以支撑创业主体坚持不懈,面对困难继续努力。创业者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商业目标性是区别于就业、谋生的关键因素。商业机会具有客观性,随着市场、经济、科技、消费的变化而发展,科技新品的面市,市场制度的革新,消费习惯的倡导都将有助于商业机会的产生,商业机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会随着个人主观意识的变化而变化,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和促进机会的出现,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商业机会产生。当机会出现时,创业主体运用自身拥有的创业资源和整合能力把握机会,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

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包括四种要素,即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其中主体的创业能力即是企业家才能的代表与体现,土地和资本是包容在创业活动中的必要资源。基于以上原理,判断创业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存在劳动力资源的参与,亦即创业组织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一个组织具有了提供就业岗位的能力,这个组织就具有了创业的性质,与自主就业或灵活就业区分开来。

3 创业教育概念与性质

最早提出创业教育概念的柯林·博尔先生认为创业者应该具备如下素质:对待变化态度积极,具有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勇于冒险和尝试未知,善于提出创造性思想,善于交流和组织,坚定不移的将思想付诸实践。发达国家对创业教育概念的研究各有不同,但均强调对创业精神和素质的培养。

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提出,创业教育是一种直接指向培养年轻人能力、技巧和革新性、创造性、开创性等个性品质的教育[2]。日本的创业教育要求培养创业观,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尽可能组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是一个授人以渔的概念[3]。欧洲委员会指出,创业不应仅仅看作是自己开公司,事实上,创业是每个公民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取得成功所应具备的一种普遍素质[4]。英国政府明确提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激发创业、鼓励创新和奖励成功的文化[5]。

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品质为目标,是一种素质教育,扩展教育,其与专业教育既有区别又有关联。创业机会存在于任何专业领域中,因而创业教育具有普遍性。

创业教育是一种起始教育,或者说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对创业有一定的认知,并不是通过创业教育培训就一定是商界精英,就像普通专业一样,通过大学学习只能让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要在专业领域内有所作为,还要靠后期的工作实践,创业教育亦是如此。

创业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即在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和实训教学锻炼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创业教育都要通过实践环节的锻炼,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创业活动不等同于教会学生如何开公司挣钱,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该以培养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为目标,企业家才能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创业教育不光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大学生创业精神、价值观和人格品质的教育。

4 结语

创业教育在国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而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各个高校根据区域发展情况,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体制,其中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工作都需要多年的积累与积淀,是一项需要持续努力的系统工程。在创业教育的建设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刻意追求成果,应在体制建设上下功夫,理顺各参与部门的职能,分工协作,从学生素质提高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创业教育建设工作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景云祥.全民创业:概念框架、核心要素及生成路径[J].江汉论坛,2006(3):21-25.

[2] 毛家瑞、彭钢、陈敬朴: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与评价,教育评论,1992.01.

篇4

叶谦:当时美院去福建招生,因为我文化分很差,填报志愿的时候,看到国画、油画、环境设计都大热门,超级多人报,心里就很紧张。后来翻到服装设计,才两三个,就选择了这个竞争相对小的系别。其实我从没想过自己要做服装设计师,我妈当时知道我报了服装设计这行业也很失望。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怕什么来什么。

《淑媛》:谈谈你的品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吧?

叶谦:2009年收到了来自香港时装设计师邓达智(Willam Tang )和TVS传媒方面的邀请,参加了2009南方时尚周的活动,并做了首场名为“尴尬之乐”(副标题:共谱和谐序曲,独奏尴尬之乐)的个人。当时做品牌的初衷就是想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和对所谓时尚潮流的新观点,更期待的是一直会有自己下一场系列的。于是和朋友一起做了YE'S这个品牌,设计部分则是由我全权负责。

《淑媛》:你的设计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有没有特别喜爱的艺术家,他们会不会对你的设计造成影响?

叶谦:自身风格的形成是一段很漫长的道路。如果时装若只论美丑温寒,那与古时兽皮裹身有什么区别?我更关心的,是时装背后的概念与想法,时装应该拥有自己的灵魂。这也是YE'S和其他品牌区别开来的特质。我很喜欢亚洲的一些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总是能激荡我内心最深处并给我深远的影响。比如国内的周春芽、岳敏君,新加坡导演陈子谦,还有韩国导演金基德,他们的作品总是能让我感动。

《淑媛》:你平时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会不会从这些爱好中获取设计灵感?

叶谦:比起关注最新时装趋势会和时尚街拍搭配之类的事情,我业余爱好更多是看新闻。它总能激起我的愤怒和不满情绪并对这个周遭社会充满空前的怀疑。我是极端矛盾一体的狮子座,所以这些负面的情绪总能让我获得正面的力量,从而做出和其他设计师本质就不一样的设计。

《淑媛》:你对品牌将来的规划是什么?有没有考虑过国际化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