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10 10:02: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西方文化思想差异

篇1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传统文化上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自我的表现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在自我表现上一直持保守的态度,不习惯主动,大多数人总是去尽力压抑自我天性的释放。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一直遵守着宗教礼法,君主制度等,这些条条框框都大大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发展,对人们的自我发展起到了严重的抑制作用,使得人们无法完全的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甚至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中国人为人做事都习惯性的采用谦卑的态度,不轻易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而西方社会在近代都一直保持着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去接受和面对世界的变化,人们将个性的发展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希望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文化差异。

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即孔子所主张的谦、信、恭,为人做事主张谦虚恭谨、和善忍让。而西方国家却大大相反,处理事情以己为先,先考虑自身利益。在文学方面,也可看出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学讲究主谓关系,文章主旨强调以意会来把握,所写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承转合,来龙去脉必须按顺序发展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中国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存在上述特点。西方文学作品则表现的较为随性,写作时可从任意一个中间局部开头,人物描写不仅仅从外形表达出来,包括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包括睫毛颤动等细节刻画,而且更加注重内心不可见的独白描写和心理描写。

三、教育差异。

近年来,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一直是我国的热门话题。教育差异是两个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必定会产生出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方法都领先于中国。西方教育的主旨就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没有过多的课业压力和考试压力,学生处于开发自我兴趣爱好的阶段,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其好处在于欧美国家,大部分学生从事的事业都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他们在萌芽时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后期则致力于培养兴趣爱好。这种教育方法与中国教育大相径庭。中国的教育更偏向于应试教育,致使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要面对大量的作业和考试。许多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将孩子小小年纪就送去补习班学习自己毫不感兴趣的课程。成绩至上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学生过分注重成绩,而轻视生活、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制度却带来了更多弊端。近些年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都备受重视,相信经过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会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发展现状。

篇2

电影《像男人一样思考》改编自史蒂夫·哈维的畅销书《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Act Like a Lady,Think Like a Man),这部小说自2009年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导演蒂姆·斯托瑞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本书里写了很多的事例,讲述了不少好玩的事情。无一例外的,这些事情都是由男人和女人之间的误解而产生的。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有很多不一样的笑料出现。要知道,在喜剧电影里,误解是笑料的最大的来源。其次,这本书还很详细地分析了男人和女人在恋爱中的心理问题,异常细腻与理性。在电影中,我们把这些事例安排在了很多对恋人身上,用社会地位、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其他的误会做成笑料和情节,我觉得这样的一部电影,肯定会极有市场的。”

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与电影《他其实没那么喜欢你》的风格非常相似,都是对男女关系进行了深切的剖析,我们可以从电影中看到“幸福的恋爱大都相似,不幸福的恋爱各有各的不幸”,电影就是把这些不幸都集中在一起,让人们对男女关系有更加透彻的了解,与其说电影在教大家怎样去恋爱,不如说是教大家怎样去珍惜感情中的对方。

电影开头就已经点题:“在过去,婚姻曾是男孩和男人的终极目标,因为男人只有透过结婚才能和女孩上床,而现在,时代不同,男人占主场优势,有各种方法可以跟女孩上床,导致女人会遇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男人。”于是这本书教女人们怎样读懂男人心,怎样抢占主导地位,怎样避免遭到各种烂人的伤害以及怎样对付各种类型的男人。

电影中主要穿插讲述了四对男女在爱情道路上的不同故事:妈宝男VS单亲妈妈;花花公子VS原则女;梦想男VS女强人;承诺恐惧者VS恨嫁女。

单亲妈妈的恋爱对象是一位妈宝男,他是一个典型的妈妈依赖者,甚至在情人节约会时都会带上母亲,导致他的恋情成功率非常低。单亲妈妈在《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一书的指导下,将自己有一个儿子的事情告知妈宝男,得到妈宝男的理解,并做进一步的了解。当妈宝男把女友带给母亲时,却遭到了母亲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使得单亲妈妈对其非常失望。当妈宝男发现女友在读《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一书时,根据书中的内容制定了防守计划,当计划暴露时女友非常生气,他也非常沮丧。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放弃了与妈妈去教堂的计划,参加了女友的家庭聚会,并当众承诺女友是他生活的第一位,而非母亲。

原则女的恋爱对象是一位花花公子,原则女根据《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一书制定了一个90天原则。而花花公子与原则女相反约会的目的非常明确,在通过几次约会知道原则女所谓的90天原则后非常郁闷。当他了解到原则的由来后开始阅读《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这本书,制定了一系列的防守计划,当他情不自禁对原则女说出“我爱你”之后他的目的达到了。原则女发现他的欺骗后非常愤怒,转身离去。可是花花公子已经爱上了原则女,最后在他的真情告白后,女友原谅了他,两个人又走在了一起。

事业有成的女强人的恋爱对象是梦想男,女强人的理想对象却是“身高180,工资6位数,开1辆名车,房产有几套”,女强人在《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一书的指导下对男友进行考察,梦想男是餐厅兼职服务生,用各种谎言堆砌的光鲜外表骗到了女强人的好感。把这个故事的层次往下多降几个档,你会发现这在现实中的恋爱里比比皆是,男女的首次约会往往是最虚假的,外表、谈吐甚至兴趣爱好统统可能是经过包装的。你闻到他身上散发的高档古龙香水的味道,可能是为了掩盖他的体臭,你看到她笑不露齿的矜持,有可能是她一嘴的牙套,所以每个相处久了的男女都会冒出一个问题:他为什么跟刚认识的时候不一样了呢?可现实是,有可能你现在认识的那个人才是最真实的对方。电影最终会给观众一个温馨的结局,女强人甩了服务生,碰到了她标准中的理想对象,当第一次约会这个男人滔滔不绝说一堆过往辉煌史却丝毫不关心她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爱情没必要去争取那些虚幻的门当户对,高档餐厅拘束的气氛可能没有顶楼简陋的烛光晚餐来得让自己开心。

恨嫁女与承诺恐惧者相恋在一起九年,男友把她对他的迎合成了磨合的通途,然后被接纳理所当然。承诺恐惧者一边庆幸自己多么幸运,如此体己的女人,另一边又私自断言这样的关系刚好,没有压力自得其乐,不肯承认自己太过懒散。男人为什么总像驴子,抽一鞭子动一下,于是累了,倘使无以为继,凭什么还要赔上自己的后半生。恨嫁女在《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一书的指导下企图对男友进行改造,希望男友能够积极进取,为他们的未来做计划。当她发现男友假装找工作欺骗自己非常失望并与其分手,承诺恐惧者在女友跟他分手后,幡然醒悟,开始积极努力寻找工作,成功获得了一份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并向女友求婚。

除此之外在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离婚快乐男。从电影一开始离婚快乐男就不停通过电话跟前妻吵架,分居之后这个男人一度流连在酒吧、夜店和脱衣舞娘之间。他每天欣喜于脱离了妻子的唠叨、吼叫和阴晴不定,不用担心回家的时间,可以肆无忌惮跟各种美女厮混,可是当他真的享受完了这些自由后,却忽然感受到了莫名的落寞,他偷偷在厕所一边哭一边给妻子打电话说“我要回家,我属于那,我需要你的支持,我需要你的按摩,我需要你帮我盖被子”。两人滑稽又温馨的对话,让人看得笑中带泪,这就是真实的婚姻,琐碎到可以击碎所有爱情的甜蜜,但你却越来越习惯它,越来越舍不得它,越来越放不下它。

婚姻幸福男在电影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多,但是他的出现为其他四个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使他们看到婚姻也会有非常幸福的状态,关键在于对婚姻的态度以及对婚姻中对方的态度。

电影可以根据时间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男女双方相处还不错,女人们实践着《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书中的经验,但不久男人们的缺点个性就暴露了,男人们处于被动的状态。第二个阶段是:男人们一起聊起自己恋爱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女人们都看的那本书《像女人一样做事,像男人一样思考》。于是男人针对书中讲述的内容想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女友撒谎对她们进行欺骗,但是实际上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他们的对策达到了非常神奇的效果,他们得到女友的温柔对待,男人们处于主动的状态。第三个阶段是:他们的谎言暴露了,女友纷纷离开了他们,但分开后男人女人们还都是很想念对方的。兄弟们又一次聚会,从已婚男人谈自己很喜欢家庭生活,愿意回家做饭;引起离婚男人想念起自己没离成婚的老婆,给对方打电话请求回家,甩了兄弟们也回家了。剩下的单身男士们纷纷顿悟,有了真正的改变。

在电影的结尾:承诺恐惧型的向女友求婚了;花花公子型的说了我爱你,真正开始认真起来;妈宝型的把女友放在了第一位,没陪妈妈去教堂,去了女友的家庭聚会,并当众承诺女友排在他人生的第一位;梦想家型的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从小的事情开始,开始了创业之路,女强人也意识到真正喜欢他,而要求回到他的身边。

从《像男人一样思考》电影中我们除了能够了解到在生活中如何处理男女关系之外,还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

人脑反映外界事物的认知活动称为思维。思维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表现出社会的稳定性、结构化、程式化等特点。因此,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了解思维方式及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信心有能力跨越由此产生的障碍,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

不同的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从而也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模式。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这种观点融合了儒家血缘关系基础上宗法思想、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和伦理哲学,是经过历史发展的较为成熟而且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点。西方文化是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与中国文化决然不同的文化,它是以分析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明确区分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一些早期的名家、学者在西方国家传播中国文化时,就发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文化的影响。以美国语言学者Robert Kaplan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对不同语系的留学生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语系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有区别的。他认为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曲线式的,即围绕主题进行描写,但是从不直接表达出主题的观点来说明主题,而是采用绕圈子的方式谈论主题。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的,即直接表达出主题观点,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

从《像男人一样思考》电影中离婚快乐男偷偷在厕所一边哭一边给妻子打电话说“我要回家,我属于那,我需要你的支持,我需要你的按摩,我需要你帮我盖被子”的语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离婚快乐男的思维方式是主要直线式,他有什么需求直接对前妻讲,让人能够直截了当地知道自己的需求,而非采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让人去琢磨自己的需求。从电影的几个人物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直线式思维方式的影子,尤其在女强人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开始她多么尊重梦想男的梦想,但后来她没能挡住世俗的目光也败给了开豪车的多金前男友,并无比鄙夷梦想男的不切实际,当女强人与前男友约会时,在前男友滔滔不绝的言论中,她发现高档餐厅拘束的气氛可能没有顶楼简陋的烛光晚餐来得让自己开心,最后女强人大胆地去道歉,去追求真爱,又是多么勇敢,这也是直线式思维的一种表现,在明确了自己内心的需求后能够积极主动争取。

[参考文献]

[1] [美]史蒂夫·哈维.像女人一样行动,像男人一样思考[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 Kaplan Robert B.Culture Thought Pattern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1996,16(01).

篇3

英语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之一。一直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重点为语法和笔试能力培养,从而缺少了对英语交际和运用能力的训练。笔者认为改变这一现状,不妨巧用西方文化助力初中英语教学。

一、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的必要性很突出。主要表现为:

1.教师认识的不足。在实际初中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很少能够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他们往往认为文化背景知识在考试中并不出题,因而并不重视。这样的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难以提高。

2.现实课堂的缺位。广大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及其评价方式影响深远。他们重视语言、词汇、语法的教学,并且由于评价方式的标准单一:唯分数论。因此在有限的每周课时中。不敢也不重视对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渗透,致使学生在日常交际中,出现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张嘴“无话可说”的窘境。

3.教学能力的限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对英语教师的教学和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从现状看,由于地区发展差异大,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并无出国求学的经历,也没有充分接触过西方文化的机会,自然也不能深刻的理解西方文化的精髓和思维方式。因而导致教师在文化渗透的教学上即使有心但也无力,难以帮助学生形成东西方文化差异意识。

二、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1.初中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好奇。中西方文化由于受不同历史背景的影响,自然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文化内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理,也乐于接触神秘的西方异域文化。因此借助西方文化的渗透,可以大大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初中教师对教学素材的组织。对于教学素材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素材为基础,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节日,风俗习惯来介绍西方文化。比如说,在西方节日“Valentine’s Day”来临时,可组织学生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为案例进行对比学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西方文化底蕴。

3.教学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西方文化渗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可借助视频、音频以及互联网技术渗透西方文化。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资逐年增大,就目前而言一般的公立学校也基本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室里面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基本成为标配。在课堂上展示一段视频,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未尝不可。

三、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1.对比差异提高认识。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即使相同的语言,也具有不同语言内涵。如:“龙”在中国的字典里表示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动物,是富贵吉祥的化身。封建社会的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的子孙常常比喻自己为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中,“dragon”代表“邪恶与暴力”.He is a dragon则表示“他是一个既嚣张又让人讨厌的人”,与中文表示的语言内涵完全相反。又如,“红色”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喜庆的象征,其寓意积极向上,而西方国家中“red”的意思是“流血,罪行,暴力和革命”等,含有负面情绪。通过这两个互相对比分析的例子,就能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更进一步的直观认识。由此可见,教师应适时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能力。

2.媒体情境帮助理解。不同历史背景,造成、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存在差异。西方观念的渗透是一个漫长且久远的过程,仅凭课本上的所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借助其他教学方法,如英语角、模拟联合国演说、出国导游活动等或者借助影视传媒更生动形象的将西方人的语言动作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中西方观念的巨大差异。

3.角色扮演深度体验。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对于学生来说既新奇,又无所适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参与英文角色扮演的机会,以此来满足学生内心的表现欲,和实际运用语言来沟通表达的目的。同时又能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兴趣。当学生在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他一方面需要揣摩理解角色内心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需要磨练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往往为了能在台上完美的表现,台下需要大量的朗读台词,训练发音。无形之中,英语的能力就得到了训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而且又成功的避免了传统枯燥的书面作业形式。

四、结语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几点渗透西方文化的合理化建议,以期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继而达到消除中西文化交际障碍,弥补中西方文化隔阂的效果。

篇4

一、中西文化对比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本在于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中国曾有过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时期,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极为重大。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推崇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并表现在“仁、义、礼、智、信”之中,中国人由此形成了谦虚谦让、自我贬低的思想意识。中国文化体现了群体性的特征,不太关注个人价值和个人自身的发展,力求达到整体与个体的平衡。这在孔子的观念中有所表现。西方文化价值观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崇尚以个人为中心,冲破宗教的束缚而实现个人的价值。西方文化思想以个人为中心,个人价值超越整体价值。

因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许多中国诗词的英译本晦涩难懂,让西方读者不知所然,既没有表现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又没有达到让读者理解的目的。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对比分析,翻译中国诗词应从汉语和英语二元语言的角度出发,了解中西之间的思维差异,重现中国诗词的意境之美。本文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中诗英译意境的再现及翻译策略。

二、英汉二元语言的转换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言类型、语音系统、词汇构架和文字系统上存在很大不同。汉语注重意合,强调意境的描写与表达,英语注重形合,强调语法形式与功能的表达。在中诗英译中,如何将诗词意合的语言用形合的语言表现,是中诗英译的关键所在。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将纷纷扬扬的大雪比喻成春天梨树的万千的花瓣,表现了雪的洁白和纯净。且诗词压尾韵,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其英译文本为:“It is all as sudden as the arrival of spring breezes overnight,At once snow falls like when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pear trees blossom and thrive.”诗人所指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并不是说真的春天来了,而是与下文大雪如梨花一般相照应。译者照搬原文翻译,很容易让西方读者感到困惑,上一句诗明明提到春天来了,后一句却描写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国诗词讲究意境的美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前后两句诗可能会让西方人觉得自相矛盾,但是诗人的选词却能表达意境之美。

在中西文化不同的背景下,要想完全用英语表述汉语诗词是不太可能的,这两种语言并不能达到完全对等。译者只有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懂得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但这也仅仅是英译中国诗词的第一步。翻译的重点在于,如何在不同的语言模式下将其转换为读者容易理解的、诗词表达更贴切的译文。译者在理解原诗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要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双语语言的不同:如在选词用词方面,汉语在一句诗词中可采用多个动词连接,而英语则并不习惯一句诗词中出现太多动词,反而将动词以名词的形式表述出来;如在指称方面,汉语习惯以人称表述,即使主语为物,也会赋予它人性的内涵,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英语物称倾向比较明显,多以无生命事物的词语作主语。译者在对比英汉语言的不同之后,将原诗用译入语表现出来。用英语表述出的汉语诗词并不意味着翻译的完成,译者需要通过了解西方文化思想与内涵,将西方的文化载入译文的诗句中。英汉双语的语言转换可谓是中诗英语的基础所在。

三、中西思维的比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通过语言,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整合,从而形成语言与习惯。英汉两个民族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诗英译中,许多译者没有认清英汉思维之间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云的译作。

1.在思维风格上的差异

汉语秉承儒家传统思想,内涵、谦虚,中国人的思维也是如此,所表达的思想如同太极八卦阵一般,圆润、曲线,表达的方式是内敛、委婉的。西方国家人们表达思想往往直来直往,目的明确。中国文化在时间观上强调的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立足过去对比得失的观念。西方文化视时间为直线延伸、单项飞逝,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观念。因中西方思维风格的不同,诗词的表达有所不同。

2.在思维内容上的差异

因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为祥瑞之物,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在西方文化中,提及“龙”总会让人联想到血腥和暴力。在翻译汉语诗词时,译者应该留意这些特殊词汇,通过译入语的文化再现作者所表达的诗句内涵。谈及夏天,中国人总会联想到“骄阳似火”、“炎炎烈日”等词语,给人的感觉是燥热难耐、酷暑炎热。在莎士比亚的诗句中:“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夏天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温暖和煦的,展现出西方人对夏天的喜爱。究其根本,是因为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而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地域的不同造成气候的差异,致使中西方思维价值观产生了不同的解释。译者在翻译汉语诗词时应特别注意,翻译重意境,可略微改变原诗的表达形式,达到原诗与译文的意境对等。

四、结语

因中西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翻译汉语诗词应着重再现原诗的意境,可在原诗的基础上做一些形式的改动。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对比分析,从汉语和英语二元语言的角度出发,了解中西之间的思维差异,重现中国诗词的意境之美。汉语诗词如同一卷工笔画,每一句都是向读者徐徐展开的画面,没有太多浓墨重彩,而是通过意境的表现达到美与形的统一。翻译汉语诗词时,要分析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搭建一座翻译的桥梁,使中国的意境诗词能更好地融入英语的语言构架,让西方人更好地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是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融合与发展的,我们可以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将文明的文化底蕴展现给西方读者,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传统文化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2

语言和文化是人们常用的两个词汇。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语言也就不可能有文化,同时语言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缺少的工具。反之,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也深受着不同文化的影响。二者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相辅相成。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学习语言决不能与学习社会文化知识割裂开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节日文化的差异等。

(一)中西方文化中群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经历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中国人向来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一种极其平和的精神状态,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同时,中国人还具有“天人和一”的思想,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强调天地之和、天人合一、人际之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和”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就必然使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

相比较而言,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气象万千。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统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后又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而这些都促使了西方人个体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个体,强调个人价值的文化模式。西方文化经过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长期统治,阿拉伯文化的融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出现了影响深远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18世纪的启蒙运动,现代西方文化到19世纪臻于成熟,并向全世界扩张。西方文化在20世纪面临着来自内外多方面的挑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只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方面,表现出其躁动不安的情绪,远远不能概括其全貌。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以“争”为核心的文化思想观、以自然科学和科研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观。总的来说,西方文化就是突出细节、突出个体效果的文化模式。

(二)中西方文化中社会关系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关系看起来要比西方社会复杂的多。单从称谓上来看,中国人对于称谓的表达非常具体严格。这是因为中国经历了两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万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区别,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而比较来看,英语中的称谓比汉语中要少得多。例如,uncle一词,对应汉语的叔叔;伯父;伯伯;舅父;姨丈;姑父等。而英语中的称谓不多,除dad,mum,grandpa,grandma,uncle,aunt等几个常用称谓外,其它的几乎不用。

同时,西方式的家庭结构也比较简单。父母以及未成年孩子组成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作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实际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小孩子常常通过打工等手段自己赚零花钱,甚至是学费,孩子为此也感到非常自豪。但由于这种独立,有时也会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而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但由于过度呵护,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大多数中国的孩子都是靠父母的资助完成学业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三)中西方文化中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社会礼仪,但又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交际方式的差异;餐饮礼仪的差异;服饰礼仪的差异;个人人生观的差异等几方面。这里以交际方式中的问候语为例。由于中西方问候语也会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常常造成交际失灵或产生误解。汉语中一些打招呼的形式往往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中国人爱用“吃过饭了?”这样一些话来打招呼,这是极为平淡、俗套、常见的日常问候语。而这种问候语直译过来却是无法被说英语的人接受的。在英语里的寒暄语常常是评论或预测天气状况,这是由于除了英国人的地理位置对天气特别敏感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气永远是一个非个人的话题。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等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是不礼貌的。因为这些话题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所以常常忌讳别人问及。而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些话题都是极为平常的。可以拉近说话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亲近感。

(四)中西方文化中节日文化的差异

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也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多年,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其传统节日大多带有浓厚农耕文明色彩。如我们的七个主要节日:春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与农业节气有关的重要农事节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比如Easter复活节.春分过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就是复活节,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这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一个宗教节日。再如Valentine's Day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Christmas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在众多的西方节日里,与基督教有关的占了38个至多,可见,宗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当然,西方节日中也有和农业有关的节日,但他们以农业为主的节日的历史不如中国漫长。在节庆方式上也存在明显文化差异,如庆祝方式、饮食、衣着都有很大的不同。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传统英语教学是应试性教学。因此要求英语教师要端正英语教学思想,使英语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指引学生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懂得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

(一)从英语语言本身入手,引领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既不能抛开文化进行纯语言技巧训练,也不可固守传统,将文化只看作是语言学习的背景知识。而应从英语语言本身入手,引领学生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比如:教师在讲解dragon一词时,可以把西方人看待龙的看法讲解一下。对于中国人来说,龙具有比较美好的象征含义,而在西方却是集所有邪恶于一身,有翼,利爪的怪物,是恐怖与邪恶的象征。再如,对中国人来说,黄色是尊贵之色。而英语中yellow则含有胆小卑怯之意。例如:a yellow dog (美)可鄙的人,卑鄙的人;a yellow livered(美)胆小鬼。教师如能自始至终地将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传授并重起来,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感悟到英语学习的过程正是感受其文化的过程。

(二)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并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汉语中的词汇、典故多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圣经》、莎士比亚戏剧和希腊、罗马神话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二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许多英语典故就来自基督教的《圣经》中的人物或事件。如《圣经》中的“Solomon”(所罗门)和“Old Adam”(老亚当)分别被用来指代智慧的人和人类本性的罪恶。如果我们对《圣经》一无所知的话,就很难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了。

(三)将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认识到采用比较文化这一方法的优势所在。诚然,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将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贯穿于英语教学之中。比如,教师在谈及万圣节的文化习俗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同中国的中元节作比较:1、节日的目的:万圣节主要是驱鬼,现在则变成狂欢的时节,中国的中元节是以祭祀为主;2、活动的形式不同:万圣节是为小孩子增添的娱乐节目,中元节就比较带点信仰节日。驱鬼,祭拜;3、节日的气氛不同:万圣节气氛很欢乐另类的狂欢。中元节是为了祭已逝者,气氛沉重.。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就可以从两种独特的文化习惯中更好地掌握两种独特的语言。

(四)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多角度地感受英语语言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的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尽可能充分感受语言文化。但是,公共教学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的意识的同时,又要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多角度地感受英语语言文化,将课堂教学同学生的课余时间相结合。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如举办英语晚会,英语竞赛,英语角等;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电视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强化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

总之,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强调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学生理解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6

2宗教因素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宗教因素是差异较大的因素。基督教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有着较深远的影响,从中世纪以来,基督教文化中的伦理精神被欧洲人确立为了天命观,他们认为,人的存在有罪,人类的解脱是不可能实现的,人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对于人们来说,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今天的欲望的满足,而是来世的永生。西方的宗教理念与东方人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西方宗教中的罪恶感与东方人中的耻辱感所形成的原因所在。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对于隐私的观念较弱,这主要因为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较严格,所以需要能过隐私才能分出等级高低。

在中国,佛教是影响最广泛的宗教,由于佛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互融合,所以也形成了中国的主要文化组成。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空是指一切物质世界中不真实的东西,而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此外,佛教中也讲求众生要经历生死轮回,世间的一切祸福皆是报应,只有真正放弃世间的欲求,才能使自己超生轮回。这种传统的宗教思想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上,很多文化都体现了佛教中的这些特点,这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现。

二、中西文化语言中的词语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而语言又来源于词语的组成,词语组成了语言,形成了文化,所以,在文化语言中,词语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词语是对于世界万物的一种概括,不同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运用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方式对主客观世界进行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词语。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在不同文化下语言中的词语产生了不同。在中西文化语言中的词语也主要体现在称谓语言等方面。

1称谓语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对于人伦、名份较注重,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以人为主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称谓上也尽显等级差别,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就包括了夫人、老婆、爱人等多种称呼,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会使用不同的称呼。尤其在古代社会,这种称谓则更加严格,古代人会根据丈夫的社会地位而选择不同的称谓来称呼他的妻子,这也体现了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此外,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也使中国人经常会以某人的职务或者官衔来称呼他人,这不仅能够体现出他人的地位和身份,也体现出了此人的尊敬和礼貌。比如:李经理、王老师等等。而这种称谓在西方国家却很少见,这与他们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而且与其语言习惯也不相符。

2禁忌词语在中国汉语中,有许多的词语虽然与本身的内容意思没有任何关联,但由于汉语的发音习惯,会有同音不同义的词语,而由此造成了禁忌词语的出现。比如,送人礼物非常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送人钟会使人想到分别,而使接受者感到不吉利,由此心里产生不痛快。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禁忌,同样是送钟,体现出的却是一种对对方的关爱。

3宗教词语中西方不同,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语也在运用和意思表达中也有较大差异。中国信仰佛教、道教,所以有许多比如观世音、菩萨等词语正是来源于宗教。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比如圣经、洗礼等词汇所表达的正是西方宗教中的词汇。此外,即使是中西方的宗教词语中有相同的词汇,但所代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这样的词语不能混淆。

三、中西文化语言的风格体现

中西文化语言除了受到历史背景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会受到不同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影响,由此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西方哲学大多都是自然与逻辑相结合的思想模式,而且对于思维方式中的分析方式更加注重。语言中也多以主谓语作为核心内容。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更加强调整体的统一,重和谐,所以在词汇中多以动词为核心词语,通过时间的顺序归纳总结。中西方词汇的不同,也使中西文化中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比如在西方的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是更强的逻辑思维性,词汇也更加直观简洁,而在汉语中,更突出一种由表及理,以物抒情的表达特点。在语言的表达风格上,也惯于追求结构匀称,读来朗朗上口,这种表达方式含蓄,更寄托了深深的情感,使人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感情,读来使人振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其中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这种情感是难以直接诉说,只有在诗句的颂读中才能够感悟。

篇7

一 “天人合一”相对于“天人相分”思想渊源的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在于: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相对“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更具积极性,它在客观上告诉人们,不能违背或超越自然规律,毫无节制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应在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让人与自然和其他生物和谐共存。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些难题:透支自然资源而导致的生态失衡、经济的粗放式发展衍生的环境污染等;同时,它也有保守的一面:轻自然、重人文,在对自然界的利用方面缺乏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是中国科学技术相对于西方科学技术处于落后状态的根本原因。而西方文化主张的“天人相分”一方面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或者滥用科技,给人类和社会带来重大的乃至灾难性的影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另一方面,其“征服自然”的观念又引导着西方人积极地利用和开发自然,其结果就是工业革命和科技时代的到来以及物质文明的繁荣,进而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同时,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以物质水平的提高为基础。由此可见,征服自然是创造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动力。

中西方文化思想渊源的差异性决定了两者文化精神的差异。首先,西方各国是由统一的欧洲帝国分裂而成的,它们独自发展,也兼容并蓄,这使得西方人具有变革意识,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这种变革意识的结果。而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基本上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中;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背景下,这让中国人易于自我满足,缺乏开拓意识,缺乏变革意识,往往落入循规蹈矩的模式。其次,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不同。西方传统文化由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所构成,两者皆主张人应该积极进取、善于从自我的行动中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应该博爱,关爱身边的一切。而中国传统文化则由儒、道、释三家文化构成,其中儒家提倡入世思想,认为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人只能按照既定的社会规则来为人处世;道家文化则侧重呈现现实社会不尽人意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人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找回自我;而源自印度的佛家认为,人须依附佛祖,应断绝七情六欲,人的幸福在于来世、在于彼岸。由此可见,西方传统文化注重人的行动性,勇于挑战,开创新的世界;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注重强调人们生活的稳定性,思想的顺从性,从而缺乏一种浓烈的征服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必然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二 “家族本位”相对于“个体为本”的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庭、集体,轻个人、小我,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十分推崇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提倡并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突出表现在将“贵和尚中”和“仁义礼智信”作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人们注重贵和尚中,主张将不同的事物尽量做平衡。这种思想使中国人总是崇尚以谦让的态度对待他人,讲求宽容大度,主张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种识大体、顾大局、重和谐、求稳定的思想对家庭本身而言,能达到家庭的天伦和谐。如果这种观念能引申至全世界,人们都能切实做到团结、协作,小我服从大我,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全人类的和谐共处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而西方文化宣扬的是“个体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人格尊严、个性解放,以实现人的现实利益为最高原则。18世纪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创立了“天赋人权”的理论,把生命、财产、自由、平等视为天所赋予的人权,这些思想成为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的主调,也成为西方奉行个人本位的依据。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容易导致亲情淡漠、结构松散,家庭缺乏凝聚力、社会的稳定性不够。但同时它强调的是自由、平等、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注重自我生存空间的发展。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西方民众更为外向、激进,敢于突破自我、更善于通过自身的开拓进而来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证实自身潜力、证明自我价值在社会中的体现。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对于西方,中国传统的生活范围是封闭式的,即注重家庭、家族、本乡本土;因此中国民众更关注的是自我、小我。这表现在内心世界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又多体现在知足常乐和精神胜利法的心态上。再就是注重自我道德的完善,不论这种道德完善是否合情合理,只知“吾日三省吾身”,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能动性的创造和发挥,易使个性受到压抑,有时甚至会造成个性的泯灭。在家族本位的社会中,由于这种深重的家族情结结成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层出不穷,而这必然导致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牵制着某些文化精神的行进的结果。

三 新的历史环境下的中国文化精神的自我更新

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对于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先进的事物,如在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数学与自然科学以及民主的社会政治体制,我们可以加以引用及借鉴,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中国文化是否兼容这些事物?现有的文化资源是否有利于促进我们接受这一切?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到底能否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兼容?我们的文化资源是会妨碍接受这一切,还是会促进接受这一切?事实上,文化与民主是否融合取决于我们从自身的历史资源中获取哪些因素来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大扩充。

转贴于

首先,我们要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精髓进行审视。在文化进程中,我们不能执守周朝礼乐的外在形式,不能把历史与境域的某些落后的文化,当成了文化本身;否则,必然会导致我们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唯有真正领会了孔子的仁学核心,唯有真正领会了《道德经》的精髓,我们才能把民主体制与我们的文化相兼容,也才能切实把握住文化的根本精神。因此,如果要关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们就必须正视历史事实,并且用新的眼界、从新的高度真正地从根本上解读我们的文化历史及其精髓。

篇8

所谓广告创意是指通过独特的技术手法或巧妙的广告创作脚本,更突出体现产品特性和品牌内涵,并以此促进产品销售。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一个产品的销售好坏,其广告创意是关键所在,广告创意更是引人注目的一个关键环节,有人认为一个好的广告,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创意,广告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世界各地的广告创意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而以孔子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佛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生意向,儒家、道家、佛家形成了中国三大文化体系。

在西方,存在一种强烈对上帝这一神物的信仰,认为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因上帝而存在,其次,西方人类本性是邪恶的。因此形成了求真精神、宗教精神、科学精神三大文化精髓。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的广告创意也必然是不同的,广告创意是一种创造性地思维运动,然而因为不同的文化,直接造成了中西方的广告创意的不同。

中国5000年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文化中极具人情味,而情感却是较为保守、隐晦的,所以这种思想运用到广告方面,广告的创意也往往喜欢把情感隐藏起来。比如一些中国传统的饮食,例如烤鸭,是代表北京的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那么这种产品想要打入市场,就要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作为广告的背景。广告的创意就要介绍烤鸭的悠久历史,以及到北京就要品尝正宗的北京烤鸭,不枉此行。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使产品上升了一个高度,提升了自己产品的品牌。

1.中国的传统思想重视经验悟性以及直觉,重内在的顿悟,重视类比以及推理,具有模糊、具体等特点,并且不太习惯抽象的思维逻辑。而在西方的思维中,重视理论以及逻辑,重视以往的实验性,具有准确、抽象的特点,在广告的创意中更喜欢用一些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2.东西方,对待爱情的态度也不相同。中国人注重感性的微妙的交流。而西方,是将信息传达放在首位,西方的广告多是开门见山,其中穿插着幽默的方式。这就使得中西方在情人节时,要运用不同的商品促销手段以及不同的商品广告宣传策略。在西方,爱就要大声地说出来,甚至为此决斗都是正常的事,为爱而死,虽败犹荣,所以在2月14日这一天,西方推出了几款大胆表达爱意的巧克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东方,七夕时,厂商想到的创意是搭建一个鹊桥,在旁边栽一株枝繁叶茂的许愿树,上面挂上很多布条,许愿者可以在上面写下自己心爱的人的名字。这种商品促销创意,是根据中国的古老的文化特点,所创新出来的广告创意,在不同的国度,受到了同等的欢迎。

3.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把一个群体放在重点,例如家庭、国家,因此特别强调以群体的利益为重,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而西方,则偏重个人的思想,喜欢彰显个性,表现自我、个人的冒险与超越。这一点在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故事就可以比较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故事中,是以女娲造人为开始,我国的广大百姓都是由女娲创造出,而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上帝创造出的是亚当、夏娃两个个体。

4.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以居住地的“家本位”为核心思想,传统的家庭观念强,尤其主打亲情牌,更容易受广告大消费者喜欢。例如,百事、可口可乐两大畅销品牌,它们的广告早已不是表现口感的独特,在近些年的广告中,表现更多的是家庭、聚会必不可少的饮品,可口可乐公司打入中国市场,是以中国的传统小娃娃形象作为广告的主要形象。而百事可乐,则是邀请明星,上演把百事可乐带回家,把爱带回家的温情戏码。

篇9

引言

在传统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学生都是被动学习知识,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交流环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机会很少,因此英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英语语言学习是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共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就必须明确高中英语教学中国跨文化语境教学的重要性。

1.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教学的重要性

1.1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任何一门语言教学都是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统一,在我国英语教育中也是一样,英语教学的语言和文化之间本身就具有紧密的联系,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语境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传播和传递的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但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学生成绩的提高为主要的学习目的,这样虽然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提高非常有利,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各种英语语法和词汇,但是语言能力却比较弱,很难在合适的场合适当表达英语,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1]。从英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语境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帮助提高英语成绩,熟悉掌握各种英语词汇和语法,而且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真正学有所用,将英语语言的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是从以往的英语语言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普遍比较差,很多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跨文化语境教学,就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语交际技巧,并运用到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在跨文化语境教学中,教师会将中西方文化详细向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语言特点的不同等,掌握英语的语用环境,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1.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语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识。每一种语言背后都蕴含丰富的文化,而每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都不一样,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行为等与我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语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全面掌握西方文化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理解英语这一门语言,可以感受到蕴含在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尤其是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利[2]。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独特的特点,也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语境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的异同点,正确看待不通过的文化,理性分析各个国家文化的长处和短处,并且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从而有效避免崇洋的现象。

1.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高中英语的跨文化语境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知识,还是一种文化思想和理念。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是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涉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并且,在教学文化现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学生也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进行查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知识查找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知识总结能力等大大提高,还使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2.高中英语跨文化语境教学的措施

在实际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跨文化语境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国外语境文化中句式和词汇的对比进行教学,例如英文中问路、打招呼和表示感谢等表达内容,教师可以将相似的用语放置在一起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外相同含义的句子或者词语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进行讲解。例如,同样是形容人很强壮,中文使用“力大如牛”形容,英文中使用“asstrongashorse”表现,由此可见,牛和马虽然是不同的动物,但是语言功能和内涵是一致的[3]。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美剧加深学生对国外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观看美剧中不知不觉地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

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语境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树立正确对待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也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本身就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英语教学汇总进行跨文化语境教学,实现英语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统一,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1-01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语言本身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并且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其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亦是如此。

2.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文化语言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概括为: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记录着文化,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常常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使听者捧腹大笑。如在外国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人仰马翻。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意义:一方面象征长寿,另一方面则是骂人。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另外,由于东西文化形态及心理因素的不同,人的尊卑概念及表达尊卑要领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富有竞争力,而年纪大的人却常常被嫌弃。

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老”就意味着风独残年,来日无多,人们都忌讳“老”字。如某院校的学生陪外籍教师乘车旅游,一位学生一上车便热情地给外教让座并用英语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可别累着了……”这位外教听后心中十分不快,心想自己才五十多,中国人就把他当作不中用的老头子了,而这一误读,正是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 英汉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差异

l.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而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感性思维。因此,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更适合处理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容易产生凝聚力;而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则更利于人类探索物质世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互有短长,互有利弊,只有相互借鉴、吸收、扬弃,才是明智之举。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2.颜色文化的差异

颜色词除了能表达所固定颜色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词大都可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因此,如果不了解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所派生出来的深层次涵义,就算知道颜色词的固定颜色意思,也知道句子中的语法,也会翻译错误,闹出笑话,在交际中就会引起歧义,产生误解,从而达不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如green-eyed,大部分人都知道,green是绿色,eyed具有眼睛的意思,因此直译就是绿眼睛,其实意思指的是眼红。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如我国历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

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因此,进行英汉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要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运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内容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篇11

体育体现了人类体育运动中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三者的统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发展大大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在世界上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一种是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另一种就是以欧美国家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本文从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体育文化价值观、体育审美情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等方面来审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1哲学思想下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哲学对人类文化中的每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被视为人类思想升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深受传统哲学文化思想的影响,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底。中国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都能映射出传统哲学中“阴阳理论”与“八卦学说”等哲学思想,人们从这些哲学思想中参悟到了只有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才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太极拳文化的诞生就是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一步的人格化演绎,因此太极拳被人们称为“哲拳”。之后陆续出现的“八卦掌” 、“形意拳”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因此,它在技术结构以及套路方面都渗透着中国的民族特色。此外,在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战术体系中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从而产生了动静、虚实、攻守、进退等一系列的战术理论和方法。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和谐平衡以及顺应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并推动其不断发展。

然而,西方体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但人们处于古希腊时期时,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是对立与矛盾的,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人们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中清晰认识到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于是人们开始力求征服自然,而不是直接依赖于它。因此,在西方文化中鼓励人们勇敢开拓,探索未知,从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他们追求的强者的精神世界。然而,西方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自然对抗的民族文化,深深地渗透进西方体育思想中,成为西方体育主流文化。通过西方国家开展的运动项目,例如赛跑、体操、标枪、拳击等,都能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性,同时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西方体育追求个性解放、挑战生理极限的对象化思维方式。

综上所知,中西方哲学思想侧重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于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中庸之道”。而西方哲学侧重于与天斗、与地斗的对立抗争,追求的是“进取开拓”。因此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造就了两个极端的体育形态。

2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气功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代表,两者所表现出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所有的体育精神。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面临海,三面陆地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个体农业型生活方式,宗法型家庭背景以及遵循儒家思想的大陆型文化,于是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中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文化是以儒教思想为核心,具有独特性以及自成体系的特征,但同时伴有一定的封闭性。中国传统体育强调通过体育锻炼进行修身养性,侧重体育的健身养生价值,并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

西方传统体育的诞生是以争胜负的竞技体育出现作为标志的。古希腊文化被人们视为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奋斗的海洋型文化。由于西方国家大多数地处三面环海特殊位置,因此形成了以渔猎为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是结合其社会发展的现状孕育出来的,在西方国家工业高速发展、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同时以城市为中心产生了以竞技运动模式为特征的体育文化。通过竞技运动的比赛,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所要展现的速度、高度、远度以及重量,挖掘个体的极限潜能,在运动中充分展现生命的运动能力以及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能力。

3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孕育的中国传统体育价值观是蕴含中庸之道,注重人的内在气质、精神修养,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天地人合一”、“认知合一”,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中国传统体育则从整体出发来描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形体、机能、意念、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活动,以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具体联系,它追求的是身、心、机体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健身价值观。此外,儒、道、佛三大家思想均以礼仪为主,由于道德先行的伦理观,社会更加重视人格、以人为本。这样形成的中国体育的特点就是以养生、祛病、防病和延年益寿、保健为主,最终以精神内练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西方传统体育思想在注重身体和精神之余,更加强调人体的“力”与“美”。在西方体育发展的历史上,身体健硕、发育良好、身材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运动的人们都受到人们的崇拜。他们对价值的追求与探索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不断的塑造和培养。

西方哲学通过科学的理性主义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思维模式严格进行区分,把身心分属于两个世界,西方体育文化侧重于“力”,西方把力量视为生命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现代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中国人由于从事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以个体活动为主,讲究自我锻炼。即便是对竞技体育有涉及的人也只是对力量、速度、灵敏等外在的比较。现代人们在面对竞技比赛的时候,也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淡泊名利,重视比赛过程的体验,不重视结果的成败。而西方人提倡良性竞争,其目的就是超越对手,超越生理极限。

4中西方体育审美情绪的差异

中国人的审美观经历了我国几千年传统美学观念的熏陶,主要强调事物的整体效果以及直观感受,注重人的精、气、神,同时还要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美,并且能够体现形态美、韵律美、节奏美、内涵美、力量美的综合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侧重于内在美,是一种表达宁静、含蓄的美。譬如中国传统武术侧重于形态心灵的相统一,其要求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相统一。在练习武术时时常用到比喻的手法从而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美的特征以及美学的要求与标准,通过这种方法让人们产生美妙的意境。练习的拳法不同给人们的美的感受是异样的,如太极拳的行云流水、连绵不绝,给人舒畅,含蓄的美。长拳的动静结合,起伏转折,展现的是灵活自如,大方之美。这些不同形式的美,可见中国人的动作体现了人对生命、自然的崇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西方体育的美注重于身体之美,通过对体格健壮的强调,体现出人们对人体外形的喜爱之色,并且西方美学着重模仿和再现,西方体育在这样的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人体表现出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强悍之美,突出崇尚人体形象的真与美。西方主要突显其热情、奔放、直观、具体的审美观念。如西方的健美运动,就是对人体健与美的崇尚。由于不断追求自然体力的美,促进了西方竞技运动的动作结构创新、造型的更新、难度和强度的增大,比如体操运动、竞技健美操运动。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使中西方体育在追求运动美时也有所偏重,中国传统体育的运动美表现为含蓄的诗情画意;西方体育则讲究人体外在的健与美。

5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的差异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是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防止阶级对立,大肆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在社会上营造重文轻武的氛围,推行科举制度,统治者对体育中的竞技精神给予大力的打压,注重体育中的娱乐与养生功能的宣传。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运动竞技,由于统治阶级的打压,使得体育虽然在发展,但是已经遗失本质,逐渐成为专供封建统治阶级娱乐观赏活动。养生观亦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古希腊文化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它的出现是由相互竞争的城邦民主制度共同斗争的产物。古希腊的体育重视“人性”,重视个人的幸福。现代奥运会是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和继承古代奥运会的产物。现代奥运会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是古代奥运会的竞争精神在新形势下的体现。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竞争性。由于西方处的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得竞争机制在社会中大力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体育领域,成为西方现代体育的灵魂。在强调竞争的同时,西方体育文化更注重公平。这也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显著区别。中方体育文化过于强调“礼”,西方体育文化是在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在哲学视角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从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体育文化价值观、体育审美情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而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必然性。由于不同的哲学思想,造就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追求不同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上,有着不同的体育审美情趣,而又由于统治阶级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不同,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发展路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现在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体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西方体育文化是互补的,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中方文化强调“点到为止”、“适可而止”,而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王玉国,黄晨曦.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初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0.21(1):90-92.

〔2〕秦华.中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研究〔J〕.武术科学.2007.4(9):89-90.

篇12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09-02

“死生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c子偕老。”婚姻,是人伦之首,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婚姻几乎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人生大事。婚姻习俗也就衍生出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作为一种男女双方在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几乎存在于每一种社会文化中。

一、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1.中西方婚礼服饰对比

中国礼服较为喜庆,西方的则更浪漫庄重。中西方的传统婚礼服饰都很好地展示出了独具特色的东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以示喜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冀,预示着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从诗句中不难看出新娘礼服上通常都绣有图案,新郎衣服上的暗花和刺绣要与新娘的服装相搭配。中国神话中占重要地位的龙凤图案在传统婚服上当然也必不可少,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龙象征男性,凤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富贵吉祥。中国服装文化在穿着上强调统一,习惯于不突出个性,不强调用服饰体现人体曲线,所以无论是女士婚服还是男士婚服都十分宽松。并且在婚礼当天,新娘还要以红色盖头遮面,象征着小两口从此鸿运当头。婚礼结束后盖头由新郎用秤杆挑去,取意“称心如意”。

在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除婚纱外,新娘的服装配饰还包括头纱、手套和捧花。白色婚纱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后来亦成为了财富地位的象征。直到上世纪初,白色婚纱又演绎成圣洁、忠贞、高雅的象征。以致再婚的女士不可以再穿白婚纱,需穿其他颜色的婚纱以示与初婚的区别,从而奠定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传统的西式婚礼上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与新娘的婚纱相配的则是新郎笔挺的西装。同时,西方的婚礼服饰以展现人的形体为美,在服装造型上通常贴身修形,彰显个性。

2.中西方婚礼色调和氛围对比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着吉祥喜气。过年过节要张贴大红对联,送贺礼要用红纸包裹,婚礼上红色也是无处不在,红色的花轿,红色的凤冠霞帔,红色的绣鞋,红色的盖头,到处张贴着红色的喜字,一切都显得热闹红火。虽说现在有些婚礼形式逐渐西式化,但中式婚礼热闹的气氛并没有因此改变。结婚越热闹越好,通常都是从浩浩荡荡的迎亲开始就已经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西方,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象征着纯洁,神圣。白色的婚纱,头纱,手套,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对白色的正面理解主要来自对很多美好白色事物的直观认知,如新出生的小羊羔,新飘下的白雪等。通常来说西方婚礼的氛围较为安静低调,所有宾客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在神父面前完成结婚步骤的新人,整个婚礼过程安静而简单却有着让人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严。

3.中西方婚礼地点和婚宴对比

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婚礼地点通常选在能热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空间开阔的自家场院里,而现代人们逐渐将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作为首选。在中国,婚礼地点一般与婚宴场所在一处,在举行完“三跪九拜”的礼节后,宾客们围桌进餐,畅饮热聊,热闹非凡,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人前婚礼”。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分别向每个酒桌上的每位来宾敬酒以表感谢和欢迎。中国人讲究“排场”,因此婚宴显得有些铺张浪费。至于婚宴的费用,一般由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礼金也足以支付男方的婚宴,并略有盈余。

西式婚礼讲究神圣、简单,是“神前婚礼”。他们认为在神的见证下的婚姻才是最完美和有效的,因而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进行发誓: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 从今往后,不论境遇好坏,家境贫富,生病与否,誓言相亲相爱,至死不分离。誓词后新娘新郎将放在《圣经》上的两枚婚戒互为对方戴上。整场婚礼简单安静且浪漫。少有中式婚礼的热闹。婚礼仪式过后, 经常会举行招待酒会,采用自助餐形式, 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吃多少取多少, 不会造成浪费。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因为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费用。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自春秋战国起,儒家思想就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它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仁孝”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孝经》中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作为诸德之本要求:听从父母安排教诲;心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承担血脉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古代人在结婚时一直遵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在今天中国,“父母之命”仍然在年轻人的婚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婚姻择偶上往往会有父母、长辈的参与,这种思想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礼记》中便有直接体现。在《礼记・昏义》中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及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中,结婚不单单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两个家庭,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婚礼过程中的三拜九叩,“拜天地”“拜高堂”“拜家祠”等婚礼习俗都体现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儒家思想中一直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所以在传统婚姻观中子嗣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成为中国传统婚姻选择的重要目的。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牢固性,实际也规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人们的很明确,浓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他们的婚礼是按照信仰的宗教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在基督教中,婚姻是神赐予人类的礼物,同时,婚姻象征着神的爱护和祝福,是人们感受神的恩赐的重要方式,是神圣而又美好的。正因如此,人们通常会选择教堂作为婚礼地点,希望在上帝的见证下完成婚礼。在《创世纪》的第二章十八至二十四节有着这样的启示语:“耶和华神说:那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创造一个相称的助手……因此人应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在基督教的思想里,男女双方的婚姻应该独立于其原有的家庭而存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才产生了新娘由父亲引导,交给新郎这样的婚礼习俗。而白色在西方是一种极具宗教色彩的颜色,白色的天使代表正义,白色的百合代表纯洁与高贵,而很多白色的动物也常被选作献给神的祭品。因此在西方传统婚礼上人们会选择白色作为主色调,象征着虔诚圣洁,新娘也会身穿白色的婚纱。并且与中国传统婚姻观相比,西方的传统婚姻观更加开放、自由。它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意志。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婚姻中没有父母、家庭过多的干涉与参与,父母对儿女的婚姻也没有决定权。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的文化思想也在不断地碰撞融合,现在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在结婚时以西式婚纱替代了凤冠霞帔。在现代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学习到更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席晓.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J].科教文汇,2008(8).

[2]刘丽萍.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

[3]廉庄妍.――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源[J].科教文汇,2009(3):223-223.

友情链接